全国教育名家论坛信阳站

2024-10-01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信阳站(精选6篇)

1.全国教育名家论坛信阳站 篇一

“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感悟

淮阳县实验小学

王勤

2015年4月17日-4月19日,在郑州体育礼堂里举行了由<<德育报社>>主办的“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第四期新课标暨海峡两岸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会。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有幸亲临会场,目睹了名师的风采,受益匪浅。

受邀莅临本次论坛的有来自北京、天津、苏州、台湾、、江苏、山东各地市的著名特级教师。在这三天的学习中,我们一共听了9节课。授课内容涵盖小学和中学的数学内容。

纵观各位名师,他们的课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等新的教学理念。保持并放大了孩子们的天性。这次论坛由名师示范观摩课,说课,与老师互动等几部分组成。首先“登上舞台”的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全国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小学数学研究会秘书长徐长青老师。徐老师提出的“简约教学”给我的启示是非常深刻的。他用“鱼”、“渔”、“娱”、“愉”、“欲”、“域”、“寓”、“喻”、“逾”、“育、”十字概括的“简约教学“思想,打破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胆放手,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他上的观摩课是《数与形》,在这节课里,他用游戏---“猜”、“数”、“推理”、验证“等形式一次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把语文、数学、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徐长青老师,其诙谐幽默的语言、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总是迎来学生与老师的热烈掌声。尤其是在互动引领环节讲到:老师要勇敢地退,适时地进,你不退,孩子永远没有补位的机会;等待、期待就是教育的爱。另外,要清楚“学不会是孩子的权利”,老师不应一味的责怪,因为现在学不会不代表将来也学不会。徐老师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生动、幽默的讲解,无一不在的让人耳目一新。孩子们那发自内心的笑声,亮晶晶闪烁着求知欲的眼睛,就是对这节课的最好的评价。是呀,徐老师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新的知识,更重要地是教会了他们学习的方法。因此,他给学生的是种子,而不是果子。听徐老师的课,犹如在看一场连续剧,剧情起宕跌伏,喜怒哀乐伴随其中。课结束了,而课堂中的一幕幕精彩的镜头,仍萦绕在我的脑中,让我为之感叹。来自北京市的特级教师,“减负增效”的创始人柏继明老师。听了她的《倍的认识》一课,我感概良多。首先,在导入新课这方面,她利用儿话音让学生来读“倍”字,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很快,孩子们进入了学习状态。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而柏老师恰到好处地把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其次,课堂上,她让学生爱吃的苹果、草莓等水果当学具进行“倍”的引导,再次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感能力,而且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教学目标,学会了新知识。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数学老师的语言表达不亚于语文老师,而且也能把课上得这么生动,有趣!柏老师在课堂上很注意培养孩子说话不拖长音,回答问题表述完整,学会自己给自己问题。再次,在教学过程中的反复训练,从简单到复杂,做到了瞻前顾后、搭好台阶,千方百计让学生悟出其中的学习规律。

江苏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贲友林老师的一节复习课,更能让人联想很多。贲老师给学生上的是《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这节课可以说是让我大开眼界。首先贲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学生上台展示。然后再让展台上的学生提问其中的一位学生查找自己作品的欠缺点,并说明理由。他的课是让学走在了教之前,课堂上的互动,到处充盈着学生的声音。而教师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这节课,让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中生成,在学中生长,在学中生活的真正含义。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愉快,情绪高涨,老师的评价语言拉近了师生距离,学生敢于畅所欲言。数学课可以上得这么有意思,不像个数学老师,简直像是个相声演员,幽默极了!使我想到了一句广告语:“学习就像玩游戏,不知不觉长智力。”

来自杜郎口的徐利老师的课,很符合我们学校的教学特点,他的导学学案是值得一学的。教案的设计多设计课本上没有答案的习题,注重新旧知识联系,在学与练的结合上,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更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他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暴晒各自的错误,而后又由学生自己点评,反馈,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愉快,情绪高涨,老师的评价语言拉近了师生距离,生敢于畅所欲言。这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苏州名师徐斌的课,更值得一学。他追寻的无痕教育在《平均数》这一节观摩课里体现得淋漓尽致。1.用学生爱玩的套圈圈这种游戏导入新课,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陌生环境里,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状态。2.在授新的过程中,徐老师从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一样多”和“不一样多”来引入到“平均数。3.语文、数学、生活紧密相连。徐老师把平均数中的“移多补少”法不失时机地提到成语“取长补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4.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普遍有成就感,课堂上充满笑声、掌声。总而言之,这些名师们不仅仅是他们的功底深,课堂的调控、驾驭能力强,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而且他们都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感受。根据几位大师作课的特点我想在以后教学中我们应做到精讲、激趣。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说明难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准确迅速地传递知识信息。深度知识由浅入深,精讲精练,浅显知识点到为止。努力使课堂形成轻重缓急,张弛结合,千方百计激起学生的求知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短暂的三天学习时间结束了,在领略名家风采的同时,我也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喜悦。以后我会努力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2.全国教育名家论坛体会心得 篇二

陆集乡中心校

黄守静

聚集名家经验智慧,引领教育健康发展!2015年4月17日-4月19日,在郑州体育馆里举行了由德育报社主办的“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第四期“新课标”暨海峡两岸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受邀莅临本次论坛的有来自天津的徐长青、来自台湾的洪雪芬、来自北京的柏继明,钱守旺、还有来自江苏的贲友林,李庾南等等九位专家。论坛由名师示范观摩课,与老师互动,做报告几部分组成。在这三天的时间中,我们一共听了8节课和9场精彩的报告,授课内容涵盖小学、初中各学段的数学,报告结合课例对新课标的理念进行了生动的诠释。通过三天的学习,真的是受益匪浅。领教了各位名家的风采。

首先走进徐长青的课堂,徐长青的 “简约教学” 的教研模式是基于学生的知识和学习经验,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以真实的呈现突出核心目标,围绕学生“困惑”之处对课堂教学进行情境创设,内容选择,活动细化,结构设计,媒体使用,方法指导,尽可能的用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与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于“困惑”之中生思启智。徐老师讲的《数与形》,首先,给孩子们设计了一个关于数学的定义,引出今天要讲的主题《数与形》,通过这一环节还教会了学生由眼入脑的学习方法。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看得见的东西上,其实看不见的才是真能力。徐老师整堂课都围绕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给大家阐述了数的背后有形,形的背后有数的教学方法,提示学生有意的利用数形结合是问题简单明了。听徐长青老师的课,说他满腔热情也好,说他善于煽情也罢,总之,他富于激情的语调、亲切激励的评价语言迅速拉近了师生距离,是学生在和谐、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敢想、敢说、敢试。让我们不仅感慨:数学课可以上得这么有意思,他不像数学老师在上课,简直像是个相声演员在演小品!听他的课就像一句广告语说的:“学习就像玩游戏,不知不觉长智力。”他把讲台当舞台,把教师角色变成演员角色。用艺术大师的风格去教书育人,可谓是把教书、育人演绎为了一种艺术。亲其师,则信其道,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去学习,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尽可能的学习文艺才能,表演才能,争取在当今社会做一个现代版的优秀教师。

台湾课程与教学辅导咨询教师---洪雪芬。听取洪老师《正方体展开图》之初,我是存有疑惑和不解的。展开图知识为了学习表面积作铺垫,或者对此是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让学生做一个判断,有必要作一节课来讲吗?这节课的目标(或者老师的设计意图)究竟是什么?11种展开图,听完这节课挺震惊的,真的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减负增效---柏继明。来自北京的她拖着有问题的腿,带着有毛病的嗓子,柏老师陪着二年级的孩子学习了三年级的《倍的认识》。通过一节课的观摩,我想我明白了为什么柏老师这么有自信,坚持18年不给孩子留笔头的家庭作业。一动手操作为基础,以语言描述为抓手,孩子们真正理解了、掌握了,也就能够融会贯通了。她的减负理念中的对教学内容“瘦身”——对简单内容压缩课时,“强体” ——对难度大的内容增加课时,我的理解就是做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通读教材,不只是通读本册教材,更要通读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材,对每类知识的体系都做到心中有数,只有站在全局的的高度,才能对本册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瘦身”“强体”。我们一直都在说,要活用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身边的教育教学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合理分配课时,只有这样,减负才能落到实处。三天的学习,收获很多,细细回味,每种教学风格都散发出独特的芳香,让我学有所获,备受鼓舞,我要把名家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智慧,运用到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跳出数学教数学---刘德武。一节练习课《用数对确定位置》,出现用数对确定位置、数对与计算、数对与直线、数对与轴对称图形、数对与正方形、数对与三角、同一点在直线、平面、空间如何描述等内容。刘老师层次清晰和梯度显明的教学设计、机智幽默和富有内涵的数学语言,引领着学生在思维的交锋、碰撞中,积极思考,高效学习,让学生大脑逐渐“克服思维定势,扩大想象空间”。

以学为中心的江苏大师——贲友林,课前简单的师生对话,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课堂不只是教师的课堂,更应该是学生的课堂。学生不能成为老师上成功课的配角。接下来师生对“听讲”二字理解的对话,孩子不由得鼓起热烈的掌声这一环节,调动起了孩子们的学习激情。学生从开始的胆怯不敢说,到后来纷纷主动站起来说,为贲老师后面把课堂交给学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课堂教学主动建构搭建平台,放手让学生去“说” 在贲老师的课堂上,可以发现他的语言睿智简短,他把更大的表现舞台留给了学生。他完全把学生推到前面,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不忙着代替他解决,而是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华:争着发言,与意见不统一的学生争论,与观点一致的学生相互补充。在他的课堂上,这些孩子好像都突然变得聪明了,表达能力强了。这节课使我深深明白:课堂的主角永远应该是孩子,即使你准备再充分,都抵不上孩子们的精彩表现。

课后,贲老师又作了一场《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的报告。他的报告中有很多观点我很欣赏:

1、我们老师不拘泥于和别人同课异构,更需要和自己同课异构:今年的教学方案跟去年的是完全一样还是有所变化呢?有没有把体会融入到新的课堂中?

2、教学智慧,心向着学生。

3、教师的等待会赢得学生更多的精彩,放手让学生去学的话,带给你的总是你想不到的。

4、课堂,不是给听课老师看的,课堂的风景在学生那儿。

5、学,不是从上课铃声开始的;教,更多的是由学生完成的;练,不仅仅是巩固。名师的课堂给我带来的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更多的理性思考。我们不缺认识,缺的是把认识变为行动;我们不缺理念,缺的是把理念变为实践。理想的数学课堂,呼唤以生为本。我从中收获着,摸索着,畅想着„„

李庾南--辛勤从教50年 跨越人生三重天 她觉得做老师首先要把它当作职业,这是我们的职业,说的朴素一点是一个饭碗,这个饭碗是要的,但是不能止于饭碗,我们还要把它当作事业来做,当作事业来做的时候,就要去思考,就要去创造,就要去创新。“要热爱我们自己的岗位,这岗位是不容易的,这个岗位是崇高的,因此首先要热爱。热爱了以后要珍惜,珍惜了以后要奉献,奉献了以后要争取成果。”

特级教师钱守旺的翻转课堂——《鸡兔同笼》,本节课开始钱老师通过看视频给大家介绍了看图法,假设法这两种方法来解答。而后,钱老师引领学生用列表的方法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根据数据的不一,在钱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总结了逐一列表,跳跃列表,取中列表这三种方法。在课堂末尾钱老师又给大家介绍了砍足法,面积法,吹哨法。整堂课都隐藏着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的让学生大脑动起来。

杜郎口中学---徐利。透过徐老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让我们走进了杜郎口中学。在“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改思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无痕教学---徐斌。《平均数》一课,整节课的设计都非常自然、流畅,自然而然的引为孩子要研究的内容,利用孩子不服输的精神,有次序的呈现出不同条件的比赛结果,让孩子随机应变的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真正的体现“教无痕、学有迹”。

应该说,每一次外出听课学习,对我的心灵都是一次蹙动,名师专家的课让我感觉到自己课堂教学上的差距。在听课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看似普通的一节课,让他们来上,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了孩子。他们驾驭课堂的能力,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极具魅力的语言,智慧的火花,每每回味都令人叹服。

听了那么多课,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我概括了以下的五个方面:

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3.全国教育名家论坛信阳站 篇三

老店镇一中 薛会星

全国“三大教育方法,三大教育模式” 研讨展示会,2011年3月18----20日在郑大举行。这堪称是教学改革成果的盛宴,大会邀请了全国“三大教育方法,三大教育模式”创始人刘景海、邱学华、李吉林、秦培元、陈康金、崔其升到会主讲,他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孜孜不倦的教学追求,强力的教研理论支撑,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激情澎湃的教学热情,给我以强烈的震撼和启迪。

邱学华老先生的“尝试教学法”,刘京海的“成功教学法”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都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手动起来、脑想起来、口活起来。东庐、洋思、杜郎口三大教育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东庐的讲学稿,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还是杜郎口的开放课堂,都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戴年明老师所做的《乡下的孩子》一课,充分体现了情景教学法的精髓,让学生伸出情境之中,去感悟,去享受,去获得知识,这样的课堂怎能不让学生乐学爱学。,赵军老师的《春酒》,始终是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最终理解作者的情感。“自学”“议论”“引导是他们上的主旋律。自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自主自由地独立思考,关键在于独立思考,方式有看听问作记议几种方式;议论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师生间、同学间围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自由充分地交流个人信息,碰撞思维,互助合作,相互激励、同化、吸收,促进学力的发展;引导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地发挥引导、帮助、促进作用,尊重学生,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励意向,启发思维,点拨疑难,指点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既自主又合作,既自由又有序,学生激情释放,情感愉悦,价值观提升,这是教师在课堂教中发挥主体创造作用的重要标志。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作深入浅出的讲解。讲解有见地、有深度,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向更高阶段发展,使学生听讲后不仅在知识上得以释疑,更重要的在如何观察、分析、思考方面受到启发,在自学中可以仿效和借鉴;他们的展望性引导是对问题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对它发生兴趣,使学生思维有方向,而把达到这一前景的途径方法依据等留给学生自己去研究解决,他们的探究性引导是当学生思维发展到某一点上出现停滞时,引导学生列举一些矛盾现象或可喜线索,提出一些线索设想,让学生产生强烈火的求知欲,从而富有激情地、兴致勃勃地去钻研思考,直到有所发现。

4.全国教育名家论坛信阳站 篇四

苑司稳

9月20日有幸参加了第九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在与会的两天中,聆听了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数学教育专家吴正宪、徐长青、华应龙、陈松的课和讲座。专家们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朴实扎实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令我佩服。让我真实地感受到:数学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与技能,重要的是启迪学生智慧、完善学生人格;数学教师应该教出数学的味道,让学生在观察、猜测、验证、分析、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真正经历“数学化”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教师应该教出数学的品位、教出数学的境界,滋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反思我们的课堂,为什么我们的课堂上缺失孩子们的灵性,没有思维灵动的涌现?为什么我们急追着让学生明白结果,而不放手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去探究、发现呢?我们怕什么?怕教学任务完不成还是怕考试的分数低?为什么我们的课堂不能调动所有的孩子去积极的思考、探究,而还要一直去组织教学?

其实,归根揭底还在我自己,因为我没有名家的思想和理念,没有名家那丰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名家那师魂的魅力„„但我以后要力争做到:所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和呈现给学生的每一个内容,都要认真思考:它是什么,为什么要呈现,呈现这样的内容,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和效果。最关键的是要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完善自己。实践在课堂,反思在课后,要时刻清楚地知道每一节课应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渗透怎样的数学思想,引发怎样的数学思考,留下怎样的数学学习方法,并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学生长远发展着想。吴老师建议每位老师,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参加一些数学活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后及时归纳总结,才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才能成为规律。教师要自觉帮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中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吴 老师说,今后再听课,要看看学生发现了什么问题?

最后,我想借用吴正宪老师的“一个建议两点反思和三个读懂”来结束今天的汇报。

一个建议:在教学中说不清楚的话,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拿个图,借助于直观教具摆一摆,一目了然。

两点反思:你的课堂让学生快乐吗?你给学生创设了自学,探究,展示,体验,合作的平台了吗?

5.全国教育名家论坛信阳站 篇五

全国首届楷书创新论坛暨名家邀请展筹备工作汇报 胡湛       尊敬的旭宇主席、尊敬的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文联、河北省社科院、河北省书协领导专家、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家、理论家、尊敬的邢台市委、市文联领导、各位书画家、各位与会嘉宾: 大家好!  受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河北省社科院书法文化研究中心委托,我代表“全国首届楷书创新论坛暨名家邀请展”组委会,对整个活动的筹备情况做一汇报。 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曾先后于2007年、2008年及今年十月在石家庄、唐山、山西大同、重庆等地举办了两次学术工作会议、两次名家邀请展。其最大亮点就是旭宇主席“今楷”创作创新理念的提出及其一系列楷书创作创新学术与实践活动的展开。“今楷”理念提出后,不仅在当代书坛引起极大反响,在书法专业媒体引起持续经久的热烈讨论,而且自九届国展后在各大展赛活动中,楷书创作创新热潮逐渐兴起。如何更好地探索和自觉地把握当代楷书的创作方向和方式、方法,举办高端的.楷书学术研究活动成为一种势所必然的时代需求。基此,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会同河北省社科院书法文化研究中心并在邢台市书协、天安美术馆的协助下策划组织了这次面向全国专家学者公开征稿的楷书创新论坛暨名家邀请展活动。 征稿启事自9月18日在报刊媒体发出后,到10月25日截稿,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内,我们收到了110余篇应征论文稿件,收到名家应邀和自由创作投稿楷书作品稿件近2000件,而且论文和楷书作品质量均普遍较高。由于入选数量的限制,很多论文和作品在评审时都是忍痛割爱,最后经过专家评委评审,遴选出38篇优秀楷书研究论文和190件名家及优秀投稿楷书作品。这些论文和楷书作品可以说代表了当前书坛楷书学术研究和创作创新的最高水准与最新成就。从入选的优秀论文看,作者分布于全国各省份,作者既有资深的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书法专业的大学教授、导师、研究生,也有活跃于书坛学术领域的书学名家和青年学者。论文研究课题含概有楷书生发、流变的史学、楷书审美特质之美学、关涉创作之技法、及关注当代创作和发展走势的“今楷”等创作创新思维探索命题。楷书创新论坛必定会为当代楷书的创新发展起到思维上的梳理、解构、构建与助推作用,在当代楷书发展史上留下鲜明的印迹。从参展的楷书作品稿件看,名家的作品精美而富有特色,特别令人振奋的是中国书协张海主席、旭宇副主席也分别为展览书写了各具独自风貌的富有时代特色创新示范性楷书作品,从而使我们的展览保证了规格与档次。而自由投稿入选作品总的来讲,体现了深厚的传统渊源和生动鲜活的时代审美追求与丰富多变的创新探索,一个时代的楷书创作风貌逐渐呈现出来。在最有赖于实用性支撑,而当代书法的实用功能获得彻底瓦解之即,当代楷书艺术能够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的确令人震动与激奋。作为具体的承办和组织者,我们倍感欢欣与鼓舞。但由于经验和能力的不足,时间仓促,在论坛和展览的诸多工作中肯定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缺憾,诚望各位领导方家给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 “创新·开放 ·跨越-首届阳江发展论坛”征文启事

★ 产业经济学论文

★ 产业经济学大学生英文简历

★ 首届鸿林杯文学征文启事

★ 焦作市首届人才服务改革发展 征文启事

★ 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个人心得感想

★ 维扬区首届园长论坛园长汇报材料:扬大第一幼儿园

★ 参加首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生博客写作大赛作品

6.全国教育名家论坛信阳站 篇六

第二期新课标导向与教学艺术培训会

心 得

体 会

平桥区邢集镇中学

邢凤强

2013年4月2日

全国教育名家教育论坛

第二期新课标导向与教学艺术培训会心得体会

2013年3月29日—31日,在郑州大学老校区大礼堂里举行了“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几位教育方面的专家,与全市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分享他们的教育之道,育人之求,成功之经验,我有幸亲临会场,亲眼目睹专家的风采,亲耳聆听专家的教诲,受益匪浅。上午八点,伴着庄严雄壮的国歌,大会隆重拉开了大幕。我格外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学习的几中,能与吴正宪 黄爱华 虞大名 刘德武 符永平等几位教育名家面对面,聆听他们的经验智慧,我深感荣幸。他们或睿智,或活泼,或执着,风格不一,却一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让聆听者从思想上受到启迪,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在观念上得到更新。论坛虽然早已结束了,可是,专家们撼动人心的声音、人格的力量、睿智的魅力仍然不断的激荡着我的思想。回顾他们的讲话,我觉得要学习的地方很多很多。

先说说黄老师的一节课。黄老师讲的是小学数学五年级圆的认识这一节课。黄老师的课由下水道的井盖为什么会是圆形的展开,学生们认真思考,得出答案:不容易掉下去。接着,黄老师问为什么圆形就掉不下去?引出是和圆的直径有关。然后,黄老师通过让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直径和学生一起得出圆有无数条直径这个结论。之后,黄老师让学生思考看能不能自己总结出一些和直径有关的结论,写在黑板上。刚开始,学生不太敢上台,在黄老师的指引和鼓励下,同学们一个个都很踊跃,一下子写了十多条,黄老师还让学生自己做小老师,让学生评价老师出的题目。最后,黄老师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圆中有方。方——正气,具备优秀品质;圆——圆通,学会与人交往。学生们在不知不觉当中,在轻松愉悦之中结束了这一节课。

黄老师的这节课,不死板,张弛有度,把黑板几乎全部让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充分的向其他同学讲解自己的想法。他机智、幽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安全、轻松、愉悦的环境,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顺其自然。他的课不像是一节课,反而更像是学生们聚集在一起生活中的数学讨论问题,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只要想到了,只要有疑问,就可以讲出来,就可以提出来。

黄老师讲的这节课,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大问题着手,凸显大问题教学过程在实际课堂中的应用与好处。比如他讲的这节课在课程编排上是先认识圆心再认识半径最后认识直径的,而黄老师是由井盖引入直径再有直径去理解另外两个知识点。大家想一想学生大的问题明白了,当然那些小的知识点顺其自然也都明白了。

再谈谈刘德武老师。刘老师讲的是小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这一节。上课之前,刘老师先进行了简单地自我介绍,也让学生进行介绍,逐渐和学生展开了对话,让学生对他不再陌生,老师很幽默,学生也非常天真。上课了,首先,刘老师出示了两行带颜色的球,分别让学生猜后面几个球的颜色,学生第一行猜对,第二行却猜错来引出找规律这一课题。接着,刘老师设计了一系列找规律的题目,由易到难,逐渐加深,循序渐进。然后,黄老师又出了一些用规律的题目,当然也是由易到难,不同的是,最后一道题目做完之后,黄老师又改了一下,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最后,学生在接龙、猜动物游戏中结束了这堂有意思的活的数学课。

教材上这节课呈现给我们的知识点很简单,刘老师觉得没有难度,无法吸引孩子,就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使这节课富有挑战性,激发了学生高涨的兴趣,上课时,课堂氛围非常和谐。刘老师的这节课也不像是一节数学课,反而更像一位老爷爷带着孩子们在玩猜谜游戏,老爷爷幽默风趣,一个接一个地出示题目,孩子们天真可爱,快速地转动自己的小脑袋瓜,积极回答问题。老爷爷出示得轻松,教得轻松,孩子们回答得踊跃,学得舒服。

每一位专家的报告都那么精彩,每一位名师的课堂都那么

这次论坛聚集名家经验智慧,出色。在这次学习中我收获了很多,我迫切的希望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把名人的才华集我一身,但这又岂是痴心妄想?为此我愿意从我的每一节课开始,慢慢缩短这个悬殊的距离。我会时常回顾这次学习,让名家的力量推动我前进。我知道我现在所实施的教学模式离专家课堂的教学模式还有一段距离。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必将在摸索中前进,努力做到要让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将学生的生命活力解放出来真正在课堂中确立学生生命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提高学生社会生活能力。我相信,只要我们的观念改变,最终一定会体味到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魅力。综合几种教育模式,有很多成功的共性,他们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课堂上是高效的,管理上是创新的,学生的学习是愉快的。作为一名教育者,当我们面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时,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了,虽然他们的教育改革模式我们不能照搬硬套,但我们也应该从这样成功的模式中得以启迪,才能找到适合我们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外出学习,确实让我更清醒地看到自身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让我时刻记住:切莫做一个只会以勤补拙的教书匠,要学做一位以学补拙的学生的领路人。

平桥区邢集镇中学

上一篇:高效率学习技巧—高中语文下一篇:成功的法律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