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村民自治成果_发展农村基层民主
1.巩固村民自治成果_发展农村基层民主 篇一
浅谈如何巩固和发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在农村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通过学习动员、党性分析、民主评议、整改提高等活动,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得到加强,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如何巩固和发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是一个需要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是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目标任务;不断创新,健全制度,完善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前瞻性是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创新管理制度,增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科学设置农村基层组织,实施分类管理。一是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的新趋势,不断调整农村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根据各类党员的不同特点,按党员结构、工作性质等,可以考虑设置离退休和老党员小组、村组干部党员小组、科技示范党员小组、流动党员小组等。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当前农村党员在从业形式、生活水平、思想状况上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党员应进行分类指导,引导其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那些担任一定职务的村、组干部党员,要求他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对离退休党员和老党员,要求他们当好参谋,发挥余热;对有一技之长的党员,要求他们树立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当好帮助群众致富的贴心人;对那些从事农业生产的党员,要求他们树立全局观念,做热心公益事业,遵纪守法的模范;对流动党员要求他们热爱组织,热爱家乡,做艰苦创业、勇闯市场的先锋。在实行分类管理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要努力为农村党员发挥先进性创造一定的条件,积极引导他们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
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一是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网络体系。县委组织部门建立健全党建网站,设立专门的流动党员管理之窗,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使流出、流入地党组织能够在网站上了解到每一名流动党员的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加强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流出半年以上且流入地有党的基层组织的,及时转出组织关系;短期流出或流入地未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的,由流出地开出流动党员证。二是强化流出地对外出党员的教育管理责任。在党员外出前,支部负责人要主动搞好行前谈话,教育和 鼓励党员在外艰苦创业,及时找流入地党组织联系,在外期间定期与家乡党组织保持联系,汇报思想和工作生活情况,及时为家乡提供一些发展方面信息;回乡后及时向党组织汇报在外工作生活情况,介绍外地的先进经验和信息,为家乡建设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三是强化对流入党员的教育管理。大中城市可分区域建立流动党员活动中心,开辟图书室、电教室、文娱活动室等教育和公益服务场所,流入的党员可执《流动党员证》定期或不定期地到活动中心学习、过组织生活,活动中心提供相关服务并及时进行登记。农民工集聚,流入党员较多的大型项目建设工地、商业区等可以考虑建立临时党支部,加强对流入党员的日常管理。
探索制定新时期农村党员先进性考评办法。根据农村党员的结构和特点,科学制定各类党员的先进性标准,将党员义务与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每一名党员的先进性考核目标;科学制定以工作实绩考核为主,结合党员、群众满意度测评的党员先进性考核办法。实绩考核可包括履行党员义务、遵法守纪、示范带动、扶贫帮困、公益活动、文明创建等方面内容,满意度测评主要包括党员测评与群众代表测评。要把党员为群众作贡献的多少创造性地融入 党员量化考核标准中去,作为衡量党员先进性强弱、党员合格与否的重要依据。评议前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评议中规范程序、抓住关键;评议后区别情况、严肃处置,做好党员考评工作。对被评为优秀党员的进行表彰,大力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对被评为不合格的党员严肃处理,加大处理力度。对于不合格党员,按照得分高低进行相应的组织处理,该除名的除名,该劝退的劝退,触犯党纪的移交纪检部门严肃处理。通过从严处置不合格党员,达到改善结构、纯洁队伍的目的。
二、创新作用发挥机制,增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时代性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不断创新作用发挥机制,以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时代性。一是创新作用发挥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权利激励:在要求党员讲服务、讲奉献的同时,明确赋予党员相应的权利,如重大事项的参与权、村组干部变动的建议权、村务公开的监督权和群众意见的反映权,要求村内重大事务决策首先要召开党员会,党员有同村民代表一样的表决权,从而激发广大党员行使权利的热情;荣誉激 励:对作用突出的党员,采取多种方式,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和宣传。为广大农村党员树立学习榜样,增强广大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荣誉感;政治激励:把党员发挥作用情况作为评先选优和选拔乡村干部的重要依据,优先在“党员示范区”、“联户帮带”等活动表现突出的党员中选拔基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广大农村党员的政治责任感。二是创新作用发挥的扶持机制,为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条件。对想致富、有项目,但缺乏资金的党员,给予资金上的扶持。对特别贫困的党员,采取减免税收和使用县管党费适当给予一定的困难补助,帮助其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三是创新作用发挥的联动机制,实现发挥作用的载体与经济实体、长久服务与补偿报酬等方面的互联互动。组织引导有能力的党员按种植、养殖员、加工务、运输、销售等不同行业建成不同形式的经济联合体,使广大党员以不同形式的联合体为纽带,以土地、资金、固定资产入股,通过党员牵头、互助经营、效益联动等形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党员作用发挥机制的创新,能够极大地焕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使广大农村党员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发展经济的领路人、群众利益的代言人、文明新风的倡导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三、创新教育培训理念,增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的实效性
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出发,搞好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教育管理。基层党务工作者与广大农村党员和老百姓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者。这支队伍素质如何、能力如何、工作水平和工作绩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工作好坏,关系到党在老百姓中的威信高低,因此,教育和管理好这支队伍意义十分重大。一是要稳定农村党务工作者队伍。以有利于党务工作开展为出发点,合理进行人事安排,特别是要注重农村党务工作连续性。二是要加大力度搞好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在每次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后除了让村支部书记参加县委组织的培训班外,乡镇党委还应组织举办村支部委员培训班,有条件的乡镇可以培训到党小组长。在支部任期内,还要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组织培训,不断增强农村党支部的执政能力。三是强化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工作责任,加强考核,用制度来促进农村基层党务工作者工作水平的提高。
以提高党员综合素质为目标,创新教育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一是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在组织形式上可以从支部组织集中活动为主逐步转变到支部牵头、以党小组开展活动为主,按照党员的特点和行 业分布,划分若干个党小组,支部按季统一组织活动,平时则以党小组活动为主,把党员教育培训的组织形式变得灵活多样;二是在培训的方式上,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做到“三个结合”即集中办班与分类施教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示范相结合;书本教育与电化教育相结合。特别在强化党员实用技术培养和岗位技能培训上,应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乡镇党校和村党员活动室、科技示范园区、党员教育基地等主阵地作用,分层分类对农民党员进行实用科技培训。可以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站点的教育培训功能,以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为主,结合专家讲座、短期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培训。如农村党员冬训,可由乡镇党委组织专门的授课班子,运用乡镇党校和远程教育站点分支部分期分批进行培训;三是在培训内容上要突出“三点”:针对部分农村党员思想上的“疑点”,搞好理论、政策培训;针对农村党员在生产实践中的“难点”,搞好实用技术、科普知识培训;针对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搞好信息、法律等知识方面的培训。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学习内容,激发党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培训效果。
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为主线,以争创农村“五好”支部为重点,不断创新党建活动载体,激发党 员活力。在继续深入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同时,针对不同党员的不同情况,创新党员活动载体。如在支委班子和党小组长中可开展“1+2”党性实践活动,即每个支部班子成员和党小组长与支部签订帮扶责任书,分别联系一户富裕户、培养一个致富典型、帮带一名贫困户,帮思想、帮技术、帮资金、帮信息,促其脱贫致富;在老党员中开展以“发挥余热、再创辉煌”为主题的党性实践活动,发挥老党员党性观念强,业余时间多的优势,鼓励老党员积极争做法律政策宣传员、民事纠纷调解员、青少年校外活动辅导员等;在青壮年党员中开展“包片帮带”为主的党性实践活动,以党小组为单位划分“责任区”,在生产和生活上互帮互助,加快共同发展步伐,促进共同富裕;在流动党员中开展“学好本领,争作贡献”为主的党性实践活动等。通过不同类型党性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广大农村党员从中达到自我教育、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创新发展,优化结构,增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前瞻性
在党员发展工作中,应把注重质量与优化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一是突出发展重点,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上做到“三个倾斜”,即向农村生产一线青年农民、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乡镇企业骨干和科技致富能手中的优 秀分子倾斜;向长期不发展党员、致使村级班子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后继乏人的地方倾斜;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的地方倾斜。在入党发展对象的确定上做到“四个优先”,既政治素质好的优先;致富能力强、实绩突出的优先;市场经济意识强的优先;经过县、乡党校脱产培训的优先。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对发展党员工作实行预审制,即由基层党委的上级组织部门对发展对象的材料预先进行审察,包括发展对象是否符合党员条件、发展对象在群众中的满意程度、发展程序是否规范等。对发展党员进行公示。由基层党组织将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以及拟发展入党或拟转正人员的基本情况、现实表现、培养考察情况向群众进行公示,并在公示内容、时间、形式、管理等方面提出规范性要求。公示期间,党员群众可以对公示对象的个人素质、现实表现、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随在党组织或上级党组织反映。对发展党员实行责任追究。按照“谁介绍谁考察、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因入党介绍人和考察人没能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发展对象真实情况,致使发展党员工作出现失误的,追究介绍人和考察人的责任;对党支部不按发展党员程序接收预备党员和办理预备党员转正的,追究党支部书记的责任;对违反规定发展党员的,追究分管书记和组 织委员的责任。通过以上措施,明确农村党员发展重点,严格工发展程序,从而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从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奠定基础。
【巩固村民自治成果_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推荐阅读:
如何巩固和发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10-10
巩固发展创建成果不断提高环境卫生质量11-20
村民自治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探索范文07-11
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扩大成果09-08
巩固“两基”成果 办人民满意教育08-07
会议讲话:巩固好卫生县城创建成果08-16
深化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政治体检报告09-23
抓好“四个坚持” 不断巩固工作成果07-27
巩固灾后重建成果心得体会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