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自然科学阅读

2024-10-20

鲁迅与自然科学阅读(共14篇)

1.鲁迅与自然科学阅读 篇一

鲁迅小说的解读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在当前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小说出现最为频繁,这也从侧面上验证了鲁迅小说在新时期的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之际,中学语文对鲁迅作品的教学,需要的是与时俱进、科学解读。

一、遵循原则,重视鲁迅小说的文学性

真正的课堂,真正的文学文本,教师需要做的是根据文学的属性,尽量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言行去理解文本的主旨,从而正确把握作者、编者的意图。过去对鲁迅作品,很多教师在解读过程中,总是按照统一标准来阐述,过于拔高道德要求,忽视了作品的文学性,抑制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忽略了学生独特的个人理解,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思维惰性。

因而,教师在解读文学作品文本时,需要遵循文学作品的一般规律。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正确理解鲁迅小说,教师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文学角度,二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这样,教师对鲁迅小说的作品解读才会有效,学生的理解才有可能更加深入。

二、提倡思辨,开放鲁迅小说的多解性

诚然,当前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存在一定偏见。鲁迅作品为何难教?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学生所处环境与鲁迅时代脱节,对动荡年代缺乏最真切的感受,从而造成思想理解的隔阂。毕竟无论从艺术性,还是从思想性来说,鲁迅作品都是无人可及的。因此,要想让鲁迅作品真正变得易懂,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进入鲁迅那个时代。当然,这就对教师的启发引导、科学解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鲁迅小说,对那个特定年代的思想产物,要鼓励学生采用多元方式对文本进行思辨,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发表白己独特的见解。这正如章熊所说:“阅读教学取得突破的关键,在于承认它的‘多解性’。”

三、创新思维,解读鲁迅小说的差异性

理解作者,往往不能囿于一篇文章,毕竟作者所描述的对象,是立体的、多元的,作者不可能在同一篇文章或者同一部作品中完整地透彻地阐述他的思想。因而过分地局限于一篇文章或者一部作品,分析其思想性、写作技巧,往往容易以偏概全。因此,在解读作家作品时,最好的方法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即整体性比较解读,在相互对照中去深刻理解作品内容。比如学习鲁迅,就必须了解鲁迅的“散点透视”的写作笔法,通盘考虑鲁迅不同作品中所塑造的具有各自特色的人物形象,在相互对照中去理解、去品味其中所包蕴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某种程度上讲,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同样他们对鲁迅小说进行创造性理解时也会形成个体差异。而这种个体差异却是他们自身理解鲁迅、走进鲁迅小说的基础。当然,要进行创造性阅读,除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外,更重要的还需有怀疑精神,要带着怀疑的眼光去看待,去思考,从而通过讨论去辩证分析,形成自己对鲁迅小说独特的理解。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品读鲁迅小说过程中形成的不同观点。只有在倡导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鲁迅小说的文学价值,才能真正让鲁迅小说在现今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鲁迅与自然科学阅读 篇二

北京是鲁迅从日本归来后长期生活过的城市, 从1912年到1926年, 共生活了14年。 仅从这一时期鲁迅的日记中,可以发现他去过的有名的餐馆就有65家!

鲁迅对于北京菜、北方菜非常喜爱,回到上海后还念念不忘。 许广平甚至曾想为其请一位北方厨师到上海,因为厨师薪水太高,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众多餐馆里,鲁迅去的最多、最喜欢的是广和居。 广和居是北京“八大居”之首,店址在宣武门外菜市口附近的北半截胡同南口路东,1932年停业。 这里是北京的文人雅士以及官员常常聚会的地方,在民国时期非常兴盛出名,曾有人书写楹联:广居庶道贤人志,和鼎调羹宰相才。

鲁迅经常到这家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距离近。 鲁迅当时住在山会邑馆(绍兴会馆前身),所在的胡同就斜对着广和居大门。 如有客人拜访,鲁迅甚至会直接让广和居送“外卖”到家里。 广和居是四合院布局,院里分成大小各种房间,这符合鲁迅爱和朋友吃饭的需求,他常呼朋唤友,多数是三五个人一起吃。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广和居有鲁迅喜欢的菜,那里的菜式基本上是宫廷菜改造的。 广和居能吸引这么多名流和官员来,除了味道好,也因为它的菜多有典故,富有文化内涵。 比如其招牌菜之一的“潘鱼”,就是晚清翰林潘祖荫创造的,以前叫作潘氏清蒸鱼。 还有一道“曾鱼”,是曾国藩创造的。 这自然让官员和文人感兴趣,还会引来很多附庸风雅的人。

鲁迅喜欢广和居一道叫“三不粘”的菜,是用鸡蛋黄、淀粉、白糖、清水加工烹制而成的。 这道菜讲究烹制时动作快,成品似糕非糕,似羹非羹,用汤匙舀食时,要一不粘匙,二不粘盘,三不粘牙,清爽利口,故名“三不粘”,还有解酒的功用。

爱吃“三不粘”大概也与鲁迅爱喝酒有关系。鲁迅属于每顿饭必喝酒的人。史料记载, 他和郁达夫喝酒的次数最多。 鲁迅酒量不大,经常喝得酩酊烂醉,而且在喝酒的过程中烟不离手。 郁达夫在1933年曾作诗赠与鲁迅,其中两句写道:“醉眼朦胧上酒楼,彷徨呐喊两悠悠。 ”鲁迅好酒这事还常被人拿来攻击讽刺,曾有人在报纸上发表漫画,画着一大坛绍兴酒,旁边缩着一个很小的鲁迅。

鲁迅喜欢吃辣,据说最开始吃辣是为了解困,后来就上瘾了。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 》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 《狂人日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篇小说被胡适称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 鲁迅为此请胡适到北京绍兴会馆吃饭,第一道菜就是放了辣椒的梅干菜扣肉。 这道菜胡适非常喜欢吃,但他好奇菜里有辣,便问鲁迅:“据我所知,江浙一带人爱甜不爱辣,先生好像是个例外。 ”鲁迅答:“绍兴人确无吃辣椒之好,独鲁迅有辣椒之嗜,我是以此物解困。 夜深人静、天寒人困之时,就摘下一支辣椒来,分成几节放进嘴里咀嚼,直咀嚼得额头冒汗,周身发软,睡意顿消,于是捧书再读。 适之先生可以一试。 ”胡适听了大笑。

(选自2014年2月5日《解放日报》,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每遇那些看见鲁迅作品就心生畏惧之情的同学,我就忍不住想推荐这篇文章。 读了这篇文章,大家可能就会感到鲁迅先生原来也是这般可亲可爱,与自己一样,是个“吃货”。 如此一来,再去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大约就会容易许多吧,所谓亲其人而近其文是也。

将本文与课文《社戏》连读,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鲁迅的了解,激发我们探寻其作品、勤奋读书的热情。

读有所思

3.鲁迅与自然科学阅读 篇三

一、遵循原则,重视鲁迅小说的文学性

真正的课堂,真正的文学文本,教师需要做的是根据文学的属性,尽量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言行去理解文本的主旨,从而正确把握作者、编者的意图。过去对鲁迅作品,很多教师在解读过程中,总是按照统一标准来阐述,过于拔高道德要求,忽视了作品的文学性,抑制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忽略了学生独特的个人理解,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思维惰性。

因而,教师在解读文学作品文本时,需要遵循文学作品的一般规律。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正确理解鲁迅小说,教师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文学角度,二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这样,教师对鲁迅小说的作品解读才会有效,学生的理解才有可能更加深入。

二、提倡思辨,开放鲁迅小说的多解性

诚然,当前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存在一定偏见。鲁迅作品为何难教?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学生所处环境与鲁迅时代脱节,对动荡年代缺乏最真切的感受,从而造成思想理解的隔阂。毕竟无论从艺术性,还是从思想性来说,鲁迅作品都是无人可及的。因此,要想让鲁迅作品真正变得易懂,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进入鲁迅那个时代。当然,这就对教师的启发引导、科学解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鲁迅小说,对那个特定年代的思想产物,要鼓励学生采用多元方式对文本进行思辨,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发表白己独特的见解。这正如章熊所说:“阅读教学取得突破的关键,在于承认它的‘多解性’。”

三、创新思维,解读鲁迅小说的差异性

理解作者,往往不能囿于一篇文章,毕竟作者所描述的对象,是立体的、多元的,作者不可能在同一篇文章或者同一部作品中完整地透彻地阐述他的思想。因而过分地局限于一篇文章或者一部作品,分析其思想性、写作技巧,往往容易以偏概全。因此,在解读作家作品时,最好的方法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即整体性比较解读,在相互对照中去深刻理解作品内容。比如学习鲁迅,就必须了解鲁迅的“散点透视”的写作笔法,通盘考虑鲁迅不同作品中所塑造的具有各自特色的人物形象,在相互对照中去理解、去品味其中所包蕴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某种程度上讲,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同样他们对鲁迅小说进行创造性理解时也会形成个体差异。而这种个体差异却是他们自身理解鲁迅、走进鲁迅小说的基础。当然,要进行创造性阅读,除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外,更重要的还需有怀疑精神,要带着怀疑的眼光去看待,去思考,从而通过讨论去辩证分析,形成自己对鲁迅小说独特的理解。

4.鲁迅《祝福》阅读答案 篇四

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试望门外,谁也没有。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候来打搅他,也是一个谬种,便立刻告诉他明天要离开鲁镇,进城去,趁早放宽了他的心。他也不很留。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祝福》的阅读理解答案

1.下面这段文字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日子很快的过去了,她的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这段文字有叙述,有描写,也有议论。刻画祥林嫂时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2.在祥林嫂被婆家抓走之后,鲁四老爷说了三次话:①“可恶!然而……”②“可恶!”③“然而……”两次说“可恶”,意思有什么不同?两次“然而”表现了鲁四老爷怎样的态度和思想性格?

①第一个“可恶”对大白天在面前抢人表示气愤,认为有损鲁家尊严。②第二个“可恶”是对卫婆子发泄怒气。③两次“然而”认为婆家抢人也有理,表露了维护封建礼教的态度和自私、伪善、冷酷无情的思想性格。

3.指出下列三句话各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说说这些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①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②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③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④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①比喻。突出祥林嫂在精神上受到毁灭性打击之后,胆小、恐惧、怕见人的心理状态。②拟人、反语。和祥林嫂的惨死形成鲜明对照,形象地讽刺了封建迷信思想,揭露了其骗人、杀人的本质。③反复。描写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④顶针。不但表达紧凑,语言连贯,而且突出了鲁四老爷虚伪和顽固守旧的性格。

4.试归纳作者对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时肖像描写的作用。

表现祥林嫂是一个勤劳善良的旧中国的女性。

5.作者写到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时“眼角上带些泪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遭受重大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的外在表现。

6.作者第三次写祥林嫂肖像突出了“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祥林嫂已极度悲哀,完全麻木,濒临死亡。

7.三段描写重点突出了鲁迅说的“画眼睛”的方法,从祥林嫂的眼神变化中,告诉了人们什么?

通过眼神的变化暗示了祥林嫂在封建礼教、封建势力的迫害摧残下一步步走向死亡,从而控诉了封建礼教、封建势力吃人的罪恶,启示人们起来推翻吃人的封建制度。

阅读最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8—12)

8.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段文字主要写了鲁镇年底“祝福”景象,与小说开头形成呼应,以乐景衬哀景,与文中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形成鲜明的对比。

9.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或清新明快,或幽默讽刺,或沉郁悲哀,结合此段文字具体分析作者的语言风格。

《祝福》中的语言是沉郁悲哀的。作者选择色彩不太强烈的字,声调不太响亮的字,造成稍长的句子,使大家读了,因语调的缓慢,文字的暗淡而感到悲哀。例如,云是“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爆竹声是“钝响”,天色是“愈阴暗了”,满天飞舞的大雪,全无美感,“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写的是新年的气象,色彩却如此暗淡,情调是如此悲哀,乐景不乐,只让人觉得沉郁。

10.全段透过“我”的感受描写了祝福景象,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11.“我在蒙胧中”,

①“隐约听到”了:远处联绵不断的爆竹声。(不超过10个字)

②感受到了:联绵不断的爆竹声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感到懒散和舒适,且扫除了白天的疑虑。

12.“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作者以这样的语言收束全文,其美学价值在于:(不超过35个字)

与祥林嫂在祝福中死去的惨象形成鲜明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开头一段文字中对鲁四老爷语言、外貌描写的作用。

为说明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拉开序幕;同时凸显了鲁四老爷冷漠无聊、顽固守旧的思想和性格。

14.在“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这句话中,“中人”的含义是什么?指的是谁?“大概也就姓卫了”体现了鲁镇人对祥林嫂怎样的态度?

指中间人,即介绍祥林嫂到鲁家的人,是卫老婆子。鲁镇人不在乎祥林嫂到底叫什么名字,一来因为女人本来就可能没名字,二来一个干下活的人,没必要知道名字。所以他们并不深究。

15.祥林嫂从夫家逃到鲁镇后,成了鲁四老爷家的仆人,“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为什么祥林嫂反而倒满足了呢?谈谈你的理解。

5.故乡鲁迅阅读心得 篇五

年轻的润土是如此天真、活泼,在陆地上自由玩耍,知道许多有趣的事情,但到了中年,他却成了一个麻木不仁的“木偶人”。太可悲了。通过飞跃,鲁迅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时代变了,当年的场景不会再现。我只能通过想象来重现,而想象总是不那么真实。然而,润土和十几岁的荀哥之间的对话和关系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这使我心中涌起了久违的感情。虽然润土十几岁时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不得不做很多工作,但他快乐而自由,是海边的精灵,也是地球的宠儿。他亲近自然,感受生活。看着荀哥,虽然生活在大家庭里,生活条件比闰土好很多,但他并不快乐。为什么大概是有害的“谁也是”?现在我们的情况和快男差不多!有人说我们是幸运的一代,这不坏,但不代表我们一定是幸福的一代。物质享受的条件是精神痛苦。面对铺天盖地的作业和试卷,我不禁在想:路在何方?

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原因也数不胜数,但是我们学生真正认同的是什么呢?

也许有得有失。我只能麻醉自己。抛开不贴近生活的《故乡》这个主题,看到青春里快乐的飞跃土,不禁叹了口气。也许,真的为了以后的幸福,我要独自承担责任。面对泰山一样沉重的压力,我没有退路,后面是万丈深渊,前面是万丈青山。

6.鲁迅与自然科学阅读 篇六

鲁迅十分注意从生活中选择语言, 十分注意对语言文字的锤炼, 有着深厚的古文字修养, 爱用那些常见而独到的字眼, 遣词造句确实与众不同。他的语言文字常常闪动着创造性的光芒。如《秋夜》“在我的后园, 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 一株是枣树, 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正是用这样特殊的表达来抒发他内心的孤寂与沉闷的心情。因此, 一些看似貌不惊人的语言, 如果我们透过这些词语的背后去挖掘隐含的意义, 将给我们带来领悟文本的别有洞天。教学《风筝》时, 笔者抓住“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中的“绝望”;“然而他其时和我一样, 早已有了胡子了”中的“胡子”;“他惊异地笑着说”中的笑。用还原法思索这几个词语, 发现它们别有深意。

“绝望”看似平淡, 却是“痛”之根源。不就是一只风筝吗?值得绝望?太夸张了吧。其实“我”踩扁的并不是一只风筝, 而是在彻底毁灭童年弟弟的快乐, “苦心孤诣”而获得的欢乐瞬间被戕杀, 对弟弟而言, 难道不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么?这样的分析理解就能使“虐杀弟弟精神”的那一幕导致“我”二十年时时埋在心里的痛之事实顺理成章。“胡子”看似平淡, 却是“哀”之诱因。长胡子了就不能放风筝了吗?一般来说, 这于情不通, 于理也不符。其实作者以此看似别扭的借口要表达的是心底的悲哀:失去的永远失去了!再放, 也放不出童年时的快乐!想补过而不得, 怎不令人徒添悲哀?“笑”看似平淡, 却是“情”之凝聚。弟弟为什么要笑?果真是徒听童年小事后的惊异之笑, 还是忘记前尘往事后的难堪之笑, 抑或是隐含不快的揶揄之笑?都不是!而是弟弟对哥哥的“宽容之笑”。什么是兄弟?兄弟就是这样的宽容, 兄弟就是这样的理解!真是一“笑”见真情啊!以上几个词语的重打细敲, 学生从中充分理解了文章表达出的浓浓兄弟情。

文学评论家南帆说:“阅读文本要:沉入词语, ‘沉入’是一个慢慢进入的过程, 慢慢读, 要读出每个字词后面的意蕴和味道, 读出自己的感悟, 引发自己的思考。深耕语言之法, 古今无殊。”从文本出发, 通过细致的阅读和反复的阅读, 对文本蕴含的深厚意蕴作出“丰沛的阐释”。用朱光潜在《美学》里的话说就是:慢慢走, 欣赏啊。

摘要:针对当下鲁迅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浅阅读的现状, 提出鲁迅文学作品需要“深度阅读”的看法, 主要阐述了采用“沉入词语”细读的方法, 开展鲁迅文学作品“深度阅读”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文学:阅读:词语

参考文献

7.鲁迅与自然科学阅读 篇七

①鲁迅的最后10年是不合作的10年,是孤军奋战的10年。在专制和残暴的政治空间中,鲁迅对那些暴发户的革命新贵和靠杀人起家的政治流氓,冷眼相看,恨之入骨。不愿当“暴君的臣民”的他对统治者所炫耀的“治绩”自然是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对政治的绝望实质上就是对现实的清醒。政府在压制言论,草菅人命,它所造成的许多血和许多泪令鲁迅无话可说。鲁迅对残暴政客的种种恶行是无比愤怒的,所以,他“论时事不留面子”。鲁迅的“不满”不仅仅是对国民党独裁政府的反抗,也是理性精神和公共关怀的体现。鲁迅在断言中国不存在俄国那样的“智识阶级”的同时,也在竭力担当着精神界战士的职责。没有鲁迅这样不停地与黑暗捣乱的思想者,当权者会更加肆无忌惮,而奴才们则睡得更加香甜。这些年来,我们虽然一直把鲁迅这个名字挂在口头,但是,却从来没有好好地思考一下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否真的能够容得下鲁迅?我们总是在用叶公好龙的态度谈论鲁迅,一面“学习”着鲁迅的文章,一面又一往情深地充当着奴才、看客或者扮演着阿Q的角色。

②鲁迅是个不讨好于世俗热闹的人,他的目光太犀利了,一眼就能看穿“招牌虽换,货色全旧”的鬼把戏。对于创造社所鼓噪的“革命文学”,鲁迅也平静地道出了其本质:“新装瓶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鲁迅这样扫人家的兴,绝不是无事生非。对黑暗的拷问,对正统的颠覆,使他远远地走在了时代的前面。那些“瞒和骗”的东西与他“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品质格格不入。

③不少人对鲁迅的骂人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鲁迅从来没有把笔锋对准无刀无笔的弱者。也许正是鲁迅的苛刻挽救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不可救药的奴性和软弱。鲁迅的发言不是向着宿敌,向着论战的对手,向着莫名的谩骂与攻击,而是向着几千年的吃人史,向着空旷的“无物之阵”,向着整个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所以,鲁迅的声音,无论何等的刺耳,何等的尖刻严厉,何等的不留情面,何等的冷峻光寒,我们都没有理由拒绝。鲁迅的文字是上千年的奴隶文章中的“另类”,他在文网中艰难地挣扎着。他的存在让文坛上的看热闹者和苟且偷生者失去了分量。生前“招人憎恶”的鲁迅,逝后虽然真真假假的赞美声四起,但不能阻挡的一个真实是,鲁迅的声音让黑暗的心灵受到震撼。他一生都在致力于促进旧物的死亡。

④鲁迅的意义在于其象征性。他打破了“普遍的做戏”的虚假氛围,让“发热昏”者醍醐灌顶,让插科打诨者自找没趣,让麻木的看客觉醒。这种悲壮的努力即便是遭受了敌人的攻击、不知名者暗地里的中伤、自己营垒里蛀虫的噬咬,也从未停止过。这一点在他的最后10年表现得尤为突出。他孤独地抗争着,为着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难怪闻一多说:“只有鲁迅在受苦,我们在享福。”

(节选自《鲁迅的最后十年》)

1. “对政治的绝望实质上就是对现实的清醒”这句话有什么具体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提示:这个题目并不属于探究题范畴,而是一个理解文章中某些重要句子的题目,能力要求不高。

2. 文章第①小节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是否真的能够容得下鲁迅?”结合文章内容和社会生活的实例,谈谈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提示:该题属于探究题范畴,要求我们结合文章内容,来谈我们看对待鲁迅的态度问题,并且要求我们举例说明,这需要我们运用生活中的积累。文章给我们分析了人们内心的矛盾,我们可以结合这两个方面来作出一个选择,然后谈谈自己的感想。

3. 第②小节中加点词“酸酒”、“烂肉”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提示:这个题目也不属于探究题范畴,而是一个理解文章句子中某些重要字词的题目,只要结合文句的上下文去理解就可以了。

4. 文章第③小节说鲁迅的发言“向着几千年的吃人史”,鲁迅针对“吃人史”所发表的言论文章是《___________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_________小说。

5. 为什么作者说“鲁迅的意义在于其象征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提示:这是一个探究作者得出结论的原因的题目,可以重点从原文中进行探究,找到显露结论原因的一些线索。

6. 文章中说“鲁迅的声音让黑暗的心灵受到震撼”,结合你看过的鲁迅文章的某一句话、某一个细节,说说你从鲁迅那里受到的震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提示:本题从原文一句话引导我们去思考学过的有关鲁迅的名言名句。应该说鲁迅是有很多名句的,这个题目的答案应该有很多,关键是你有没有完整地记牢鲁迅的某一句话。

7. 作者在最后说“只有鲁迅在受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提示:这个探究题的要求明确,主要是根据作者在文章中给出的观点作一些概括。

8. 目前,学术界对鲁迅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评价标准,甚至有人提出,我们不需要鲁迅。你是如何看待鲁迅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提示:这个题目是非常开放的,但是要不要鲁迅应该是一个不容讨论的问题,提出不要鲁迅相当于否定对民族劣根性的反思,这于民族的进步是不利的。所以针对这样的一个探究性题目,我们应该讨论出一个相当一致的答案:我们应该争取真正做到“容得下鲁迅”。

参考答案

1. 这句话的意思是政府在压制言论,草菅人命,这个时候对政治的绝望能够促成文学家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思,能够使他们对现实有更清醒的认识。

2. 我们有很多时候确实没有真的“容得下鲁迅”,在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如作者所说,我们一边非常赞同鲁迅所揭示的民族劣根性,并且对之深恶痛绝,大加批判;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又扮演着鲁迅所批判的角色。例如人们能够围观别人跳楼自杀甚至喊“快跳”,却没有人去救人。这“无聊的看客”依然在世间生存,我们真的没有“容得下鲁迅”。

3. “酸酒”、“烂肉”指的是创造社所鼓噪的“革命文学”的内在本质,虽然表面上看创造社的“革命文学”提倡“革命”,实质上是“招牌虽换,货色全旧”的鬼把戏。

4. 狂人日记 白话文

5. 这个“象征性”是作者对鲁迅的价值评价,他孤独地抗争,为着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他的精神象征着一种突出的品质,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促进旧物的死亡,有鲁迅就象征着我们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他的象征意义让我们无法否定鲁迅。

6. 示例:鲁迅的《自嘲》诗中有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让人记忆深刻。这句话是鲁迅生动的自白,即使敌人对自己都怨恨非常,但是,自己还是能够横眉冷对,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最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个高傲的人却甘愿在万千人民面前俯首成为一头默默无声的牛。这句话让人深受感动。(关键是能够给出鲁迅的一句话,然后作分析)

7. (1) 鲁迅的最后10年是不合作的10年,是孤军奋战的10年。正是这孤独的奋战,让闻一多得出了这样的结论。(2) 鲁迅从来没有把笔锋对准无刀无笔的弱者,他的发言也不是向着宿敌,向着论战的对手,向着莫名的谩骂与攻击,这使鲁迅异常痛苦。(3) 鲁迅的文字是上千年的奴隶文章中的“另类”,他在文网中艰难地挣扎着,“特行独立”必然让作为文人的鲁迅异常痛苦。

8. 鲁迅对黑暗的拷问,对正统的颠覆,使他远远地走在了时代的前面。鲁迅很多的内容都是触及到了中国人的灵魂问题,使有少数人深感厌恶。这部分人妄想逃避现实,不懂得反思自我,所以他们宁可提出不要鲁迅。实际上,在中国,正如作者所说的“鲁迅的意义在于其象征性”,在中华民族没有彻底克服民族劣根性的时候,我们依然需要通过鲁迅来反思自我,检讨自我。鲁迅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小经验

探究性试题作为能力等级最高的题目,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由于探究题是以高中学生应有的知识文化积累、阅读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基础的,一般来说,探究的外延应该是我们所学过的知识范围。虽然探究能力要求中明确要求我们思考不能太肤浅,要透过现象看出本质,提炼出丰富的意蕴,但是这些要求植根于我们的语文基础知识之上。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首先应该储备好语文基础知识。

8.鲁迅作品欣赏阅读 篇八

1.《阿Q正传》

《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文章不留情面地讽刺了当时中国人的一种自我麻醉、自我满足、自我解脱与逆来顺受的心态,以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一种劣根性,包括自私自利、欺软怕硬与精神胜利法。

2.《孤独者》

在《孤独者》里,鲁迅就是通过两种声音,叙事者“我”的声音和主人公魏连殳的声音互相对峙、互相辩驳,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所以小说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孤独者命运的考察,但在更深层面上展开的是关于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希望,以及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与驳难,而且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讨论是极其彻底的,因为本来为爱我者活着已经是生存意义的底线了,还要追问在底线之后还有没有可能性,就出现了为敌人而活着这样的残酷选择。

3.《孔乙己》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中的主人公外号孔乙己。孔乙己有着悲惨的遭遇。小说中的孔乙己这个名字是从小孩的描红本子上取下来的,时间长了,大家就都这么叫。鲁迅先生评价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言以蔽之,责人严苛,责己阔达,自私自利,立场灵活。细究其理,持之有故,然皆以辞词恕己。不欲得其意,空取其辞词,以此两可之言而无穷之辩,终归于为我所用一途也。

4.《故乡》

《故乡》是由鲁迅创作的文学作品,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前的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和突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5.《祝福》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20世纪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取而代之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6.《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19鲁迅先生所著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个笔名,抨击出了社会中的人吃人制度,它“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对迫害狂者的精神状态虽然有逼真的描写,但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更令人震惊,揭露了“仁义道德”的极端虚伪性,发出了“救救孩子” 的呼声,不仅表现了鲁迅的“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创造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以娴熟的白语口语,以足够的思想艺术份量,深刻的体现了思想革命的和文学革命的实质,把彻底反封建的精神和崭新而完美的形式相结合,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7.《药》

《药》通过对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愚弄人民的罪行,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惋惜地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作品以华老栓夫妇给儿子治病为明线,以革命者夏瑜被反动派杀害为暗线,两线交织,结构完整。

8.《野草》

9.《鲁迅的柔情》原文阅读 篇九

鲁讯住在北京砖塔胡同的时候,有几个小邻居。其中有一位小女孩叫俞芳,如今俞芳已经年近9旬了,她回忆起当年与鲁迅的交往来,宛如还是在昨天……

鲁迅刚刚搬到砖塔胡同61号,给小俞芳的第一印象是神情严肃,让人望而生畏。的确,鲁迅那双冷眼,很少有人敢直面。然而,这忆印象到第二天就变了。第二天上午,鲁迅送给俞芳和妹妹每人一盒积木。那时,积木还不多见,可把小姐妹乐坏了,马上就在院子里比着搭起来。鲁迅也兴致勃勃地参加进来。

很快两姐妹就与鲁迅熟悉了。他们之间无拘无束,鲁迅叫俞芳“野猪”(因为俞芳属猪),而叫她的妹妹“野牛”(妹妹属牛)。于是,姐妹俩群起而功之,叫鲁迅“野蛇”。鲁迅迷惑不解地说:“蛇也有野的么?”两姐妹仔细一想,都哈哈大笑起来,是啊,蛇本来就是“野”的!

俞芳姐妹还经常敲鲁迅的“竹杠”。北京冬天的晚上,十分寒冷,那时常常有一些老百姓冒着寒风,走街串巷地卖萝卜。那是冬天的水果很少,即使有价格也贵得吓人,一般老百姓是买不起的。而萝卜就便宜了,一个大萝卜只要一两个铜板,又大又甜,可以当水果吃,所以就流行起卖萝卜来。每当卖萝卜的小贩一声吆喝“萝卜赛梨哟”时,俞芳的大姐就拉着鲁迅的母亲——太师母——要鲁迅请客。十有八九,鲁迅都会爽快地同意她们的要求。如果遇到鲁迅不答应,多坚持一会儿,太师母就出来打“圆场”,笑着说:“这次让我来请客吧!”太师母这句话一说,全屋子的人顿时活跃起来。

那时,北京街上还有一种挑担卖桂花元宵的,这种点心比较贵,俞芳姐妹不仅没有吃过,连想也没有想过。有一次,大姐异想天开,竟然要鲁迅请大家吃桂花元宵。三个小女孩你一言,我一语:“大先生,元宵多甜哪,可香呢,热腾腾的,多好吃啊,吃一碗文章都写得出来,觉都睡得香些……”鲁迅本来是不打算迁就三个小姑娘的,但是看到她们垂涎欲滴的样子,再加上太师母也点了头,于是也就同意了。结果,太师母、鲁迅、朱安、俞芳三姐妹以及三个帮工,每人一碗,一共要了9碗。

这段回忆让我想起鲁迅欣赏的`诗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来。真正的英雄,其实是最温柔的人。鲁迅当然有她睚眦必报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缕缕柔情。鲁迅不是、至少不完全是后来那些塑像里千篇 一律的神态——横眉冷对、怒发冲冠。要是一个人总是横眉冷对、怒发冲冠,不仅他的脸部肌肉受不了,而且他的精神也受不了,弄不好会疯掉的。鲁迅很多时候都是慈眉善目的,这在很多友人和学生的回忆中都能够发现。鲁迅尤其喜欢孩子,喜欢海婴和所有的孩子。俞芳回忆起76年以前与鲁迅的交往,还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清晰。这也正说明鲁迅在孩子们心目中留下了何等深刻的印象。

鲁迅不仅在孩子那儿寻找纯洁和单纯,他自己也有着一颗“赤子之心”。鲁迅尽管早就看透了整个世界,但直到离开世界的那一天也没有对世界完全绝望,正是这颗“赤子之心”在支撑着他,平时,鲁迅的工作非常繁忙,他在几所大学里兼课,白天很早就出门去了,晚上很晚才回家。但是一有空,他也会像小孩一样跟俞芳姐妹一起“贪玩”。俞芳记得,有一次鲁迅拿着放大镜,在太阳底下把纸点燃。鲁迅是不需要“验证”这一科学原理的,因为凭他所拥有的科学知识,他当然知道聚焦的过程。那么,他为什么还要这样聚精会神地用放大镜点燃纸张呢?我想,他一定是出于“好玩”,仅仅是好玩,没有什么别的用意,也无须鲁迅研究专家们赋予这一行为特殊的用意。一赋予所谓的“意义”,就等于是“狗尾续貂”。“好玩”比所有的“意义”还要有意义。天才们思想的火花,许多都是在玩耍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还有一次,鲁迅在满碗的水面上放缝衣针,一次又一次,直到针不下沉才肯罢休。这也是出于“好玩”。没有这份童心童趣,鲁迅也就不是鲁迅了。这份童心童趣,甚至比愤怒和疾恶如仇还要重要。我认为,“爱”和“好奇”,永远是“愤怒”和“仇恨”的底子。

对于身边的亲人们和雇工们,鲁迅充满了柔情,他并不是一个难于相处的人。有一次,夜已经深了,伏案写作一天的鲁迅刚好睡下,同住西屋的鲁迅家的帮工王妈和俞家的帮工齐妈发生了口角,夜深人静,俩人越吵越响。以致鲁迅整夜失眠。第二天,鲁迅精神不支生病了。三姐妹跑去探望,鲁迅很高兴。谈到口角的事,鲁迅说:“你们听到没有?声音可大啦。”俞芳问:“你为什么不去‘喝止’呢?其实只要你咳嗽一声,她们就不会吵了。”鲁迅摇摇头说:“她们吵嘴,彼此心里都有气,若制止他们,虽然不会再吵,但心火不消,恐怕也要失眠。与其三个人睡不着,不如我一个人睡不着。所以还是让她们吵一吵,等话说清楚了,心里气也就消了。”这就是鲁迅的“本色”。

鲁迅的柔情还扩展到所有可怜的底层民众身上。每天上下班,鲁迅都要坐人力车。当时,富豪们尽管在吃喝玩乐的时候挥金如土,但在给人力车夫车钱的时候却锱铢必较,十分苛刻,常常为了一两个铜板,让车夫两眼泪汪汪。鲁迅却恰恰相反,每次他给的车钱都是最多的,而且下车的时候还和蔼地向车夫道谢。他经常说,人家是要养家糊口的,一个人平时用钱不可浪费,能节省的地方,应该尽量节省,但克扣劳力钱是不应该的。生活中的鲁迅和文章中的鲁迅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在中国作家中是罕见的。

10.鲁迅与自然科学阅读 篇十

[关键词]儿童分级阅读 科学性 价值性 专业发展工作坊

一、我国分级阅读研究存在的问题

儿童分级阅读是近年来我国儿童出版界引入的概念,相关研究不多。通观这些文献,笔者认为,我国分级阅读研究存在的问题,除了研究主体的单一外,还存在着“科学性缺乏”与“价值性偏颇”两方面问题。

1. 研究主体的行业结构单一

儿童分级阅读是按照阅读者不同的智力和心理发育阶段为阅读者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为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读物,提供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的阅读图书。它致力于“阅读能力与阅读文本的匹配”,其研究需要综合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文学和传播学等多个专业。

当前,出版商和阅读推广人是分级阅读的主要推动人和研究者。2007年,贵州人民出版社蒲公英童书馆形成了分级阅读的理念。2008年和2009年,南方分级阅读中心和接力分级阅读研究中心(以下分别简称南方中心和接力中心)分别在广州和北京成立。中心聘请了来自儿童出版界、文学创作界、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等各方面的专家,但从已有文献来看,卷入分级阅读研究和推广的专家大部分是阅读推广界和出版界,行业结构单一,绝大部分专家只是受聘和受邀会议发言,还没有真正涉入分级阅读研究。

由出版社和利益相关人构成的推广和研究团队,更多的是将分级阅读作为出版编辑的一个包装概念,诚如业内所言,“分级阅读,带来的是一整条产业链”。利益的驱动使得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分级阅读图书的分级往往是粗糙的。例如,当当网上的分级阅读是将市面上常见的儿童图书按照内容、印刷等方面的简单特点匹配给0~2岁、3~6岁、7~10岁、11~14岁的儿童。2008年南方中心一成立,就趁热打铁研发了全国小学第一套经典文学分级阅读丛书,第二套书投放到广州市场一周后,30万册销售一空,2009年“南方分级阅读”丛书累计销售超过100万册。行业结构单一的研究现状使得分级阅读成为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推销理念,有人提出,“分级阅读,该由无利益的第三方来抓”,科学的分级标准才能为少儿读者带来真正的实惠。分级阅读研究人员的行业结构亟待多元化。

2. 分级标准的科学性缺乏

分级阅读的核心问题是分级标准,当下业界还处于分级依据或分级建议的时期。大致可以说,有两种分级依据:即从“书”和“人”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从人到文本”的研究取向,以学生的年龄(学段)和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为依据对文本进行分级。

“书”的因素有篇幅生字、词汇难度、情节难度、主题深浅、文图搭配、图书类别、是否有拼音和翻译质量等;“人”的因素有年龄、性别、阅读基础、理解能力和成人的协助。该依据认为,“经验+科学”是分级的金标准,是阅读分级的主要操作方式,但是何谓经验因素?何谓科学因素?并没有明确,也未见报道此依据指导下分级读物的推出。

以年龄(学段)为分级依据的有骊声分级阅读和新阅读研究所。前者针对小学生群体,按小学年级分为6个级别,每个级别共5种图书,内容涵盖了文学、科学、艺术、健康、心理和生理等方面。后者暂将0~7岁的幼儿划分成0~3岁、3~4岁、4~5岁、5~7岁共4个阅读年龄段,强调书目的功能性,力争做到用有限的书涵盖更广泛的幼儿发展智能。

南方中心和接力中心均以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为分级标准或者建议,分别被称为分级阅读的省会标准和业界标准。省会标准把1-9年级的儿童分为四个学段,内容标准突出了各学段儿童青少年应具备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内容;水平标准主要从阅读数量、阅读技能、阅读习惯等方面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评价。接力中心把儿童的身体与动作发展,认知与智力发展,语言发展,情绪、人格与社会发展作为变量,将儿童分为0~3岁、4~6岁、7~8岁、9~10岁和11~12岁5个级别,综合考虑书籍的篇幅、难度和主旨、每个级别推荐50本,发表了200本分级阅读的书目,作为分级阅读的建议。

这种分级依据忠实于这样一种分级阅读的定义,即“什么年龄段的孩子看什么书”,但是由于人的主观性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将人作为文本分级的依据并不科学,还有循环论证之嫌。因为,正是人的差异才催生了分级阅读概念的诞生。文本具有客观性,其影响因素的不同权重自不待言,更为关键的是,并不是每个因素都具有可测量性,也并不是每个因素都会增加分级的效度,如果不进行实验研究和统计计算,则难以体现科学性。

3. 分级阅读的价值偏颇

阅读乃是从书面材料中提取意义的过程,阅读心理学是认知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彭聃龄,1989)。分级的目的是实现阅读能力与文本难度的匹配,它是西方以“以儿童为中心”,特别是“以儿童的认知为中心”的教育理论精髓的体现,唯其认知能够理解才能作为阅读对象提供给儿童。分级阅读在欧美实行的几十年里,学者研发了100多个分级公式,这足以说明对分级价值和必要性的认同。

在我国,围绕着读者利益,分级阅读形成了两个阵营。赞成者认为,分级阅读细化了孩子的阅读能力,能培养孩子对书本知识的尊重和良好的读书习惯,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保证阅读的质和量。出版社和阅读推广人多持类似观点。公开反对者不多,他们恰恰认为分级阅读损害了读者的利益。“阅读是绝对化的个人行为。我们给读者提供什么,由读者来鉴别,而不是说‘你应该读,你必须读,你这个年龄要读’,这是一种错误的误导,乃至欺骗。”

还有一派不反对分级阅读本身,而是异议分级阅读标准的科学性问题,异议出版社以“分级阅读”概念的“谋利”行为。“市场上的分级阅读是将已有图书加盖上‘分级阅读’的标签,甚至‘拉郎配’,将不相关的两者生硬地捆绑在一起……其真正用意是看中商机而不是民族的下一代。”真正的分级阅读“是先做调研再做产品,即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大脑发育、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多种角度进行调研、探究、取样,然后才去做适合他们的分级读物”。不难看出,一方面,双方争论的核心是商业之“利”和儿童发展之“益”谁为先的问题;另一方面,对“益”在儿童何处的认识问题。对此,一方面出版社要具备战略眼光,投入研发资金,尽快制定科学的分级标准;另一方面是分级阅读标准制定后的利用问题,是强制标准,还是参考建议?是谋利的工具,还是干预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手段?

二、我国分级阅读研究的展望

1. 发布研究的招标课题,赞助多学科、多专业研究团队

研究主体的行业结构单一不仅使分级阅读的价值受到偏颇的理解,更不利于对分级阅读开展科学研究。

分级阅读可持续发展的不二之路是向科研院所发布招标研究课题,吸引多学科多专业的研究人员开展分级阅读的科学研究:一方面,由出版社和研究中心拨出专项研发经费,采取自主对内委托研究和对外发布研究招标课题的方法,也可申请成为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合作单位,委托其向国内外发布研究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应将分级阅读视为公益性质,认识到分级对规范我国母语和对外汉语教育的重要意义,加大对阅读的推广力度和研究投入,责成学术研究管理机构,如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社会科学基金委等,发布研究招标课题。激励的机制将吸引语言学家、统计学家、心理学家、脑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教育界的专家等各领域的专家或开展独立研究,或组成研究团队,对分级阅读开展科学研究。唯其科学的标准才能实现其服务儿童的价值。

2. 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开展分级阅读的客观量化研究

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的分级阅读的分级标准特点是量化,其取向为“由文本到儿童”,即通过对文本间接地测量儿童的阅读能力。文本分级的变量包括词汇的难度、词汇表、单词的复杂度、句子的长度和句子的复杂度。这种分级标准一方面客观、量化和科学;另一方面中立而开放,任何出版社的出版物都可申请进入系统测量其文本难度,授权标注所测的难度分值,供儿童作为选择阅读的参考依据。这里仅介绍两种分级的方法。

蓝思分级法是美国目前在用的最广泛采用的阅读测量方法,它是在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中心(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赞助下,汲取了阅读理解领域内专家40年的研究成果,历经来自大学的研究团队15年的研究,后于1994年交由教育研究与开发公司Metametrics进行商业运作。它认为,儿童在某时期的阅读能力是个常数,独立于文本,但其作为非物质的结构,只能通过阅读理解进行间接地测量;文本是客观的,可直接测量;阅读理解即项目反应结果,是客观的,是阅读能力作用于阅读文本的结果,即阅读理解=阅读能力-文本难度,分级的关键是对文本的难度进行测量。蓝思假设的文本难度变量为语义上的词汇频率和句法上的句子长度,并且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它们对人的阅读心理的影响。词汇的频率给读者提供了推测词义的语境,句子长度给读者的短时记忆和推理造成了负担。蓝思体系承认存在影响文本难度的其他因素,比如文本的内容、读者的年龄和兴趣以及文本的设计,但坚持认为它们不会增加测量的效度。

A-Z分级法,也叫有指导的阅读进阶(Guided Reading Level,GRL),将主观判断和客观测量相结合,由凡塔斯和皮内尔(Fountas&Pinnell)两位阅读专家开发。他们认为,文本难度变量是书籍的一些明确可见的特征,如该书的用途和作用的介绍、字体大小和印刷设计,可预测性和语言的模式(相对于书面语言而言的口头语言)。他们也意识到相同年龄和学段的儿童在阅读水平上的差距以及文本A-Z分级的误差,由此开发了基准评价体系(Benchmark Assessment System),其评价变量是单词的频率、发音、单词的结构和词汇。教师把对儿童阅读的观察结果和基准的描述相匹配,对学生所处的A-Z具体级别做出主观判断。

3. 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专业干预儿童的阅读教育

首先,分级的价值追求从“求利”转向“育人”。当前,儿童分级阅读尚缺乏科学的分级依据,难免被人诟病为“玩弄概念”和“求利”。除了借鉴西方的分级阅读研究成果,在技术上实现阅读能力与文本难度的匹配,相关各界还需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特别是“以儿童的认知能力为中心”的理念,以儿童阅读能力的提升为共同的价值追求。上面介绍的西方两种主要的分级方法均在阅读教育中找到了提升儿童阅读能力的价值归宿。

其次,分级从课外阅读走向课内评价。如前所述,我国出版社或阅读研究所推出的分级读物均为课外读物。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各年级的教材本身已经根据年龄或年级分级。然而,一方面,其为各年龄段所选编的教材的分级依据是否具有合法性,是经验所为还是具有科学标准?其二, 这种分级基于的是一种普遍人的假设,教材编写者假设该年级儿童的阅读能力是相同的,但现实经验表明,由于个人的阅读能力不同,特定的年级和文本难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些儿童的阅读能力超过平均水平,有些则在平均水平下挣扎。

在美国,完善蓝思阅读框架的MetaMetrics公司计算了课内教材的文本难度,在阅读教学上将文本难度和学生能力进行75%理解程度上的匹配,学生在获取自己的阅读能力分值后,在系统内输入分值,系统会产生难度呈降序排列的书单供儿童选择。随着儿童的进步,教师可以使其挑战一些更大蓝思分值的书,直到他在阅读中表现出沮丧时再适当降低难度。

第三,分级阅读由家庭干预走向专业发展工作坊。MetaMetrics公司成立了互动式的蓝思专业发展工作坊(Lexil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orkshops),通过指导校长、教师、阅读专家、图书管理员和其他教育专业人士应用蓝思阅读框架和工具,将蓝思阅读成功地融入了学校或学区,推动了儿童分级阅读的专业合作与指导。

工作坊为教师提供以下几方面帮助:将静止的蓝思分值变成动态的指导和阅读行动;了解美国全国教学大纲(Common Core State)标准和蓝思分级的关系;根据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按照文本内容和年级水平将学生与适当难度的文本相匹配;记录学生为进入大学和就业而阅读的发展过程;与家长沟通学生的阅读发展过程。另外,工作坊还指导教师应用“觅书”搜索引擎、获取蓝思分值的开放资源和提供分级读物的实体图书馆;应用蓝思阅读框架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项目反应干预(Response to Intervene;RTI)计划,使差异化教学有了科学的基础。工作坊还提供网络培训和咨询服务,包括在线工作坊、网络研讨会和满足咨询者个体需要的策略与个性化计划。

综上所述,展望我国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一是尽快制定具有科学性的分级标准;二是树立提升儿童阅读能力的价值取向,专业干预儿童的阅读教育,规范我国的母语教学和测评。

(本文是国家语委2011年立项项目“儿童汉语分级阅读的分级标准研究”的中期成果,课题编号YB125-23)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1]白冰.少年儿童分级阅读研究的现实意义[N].文艺报,2009-08-29(004).

[2]贺林平. 少儿分级阅读标准该谁定[N].人民日报,2011-04-25.

[3]李芳.国内儿童分级阅读图书出版窘况[J].出版广角,2011(6).

[4]王林,孙慧阳,安燕玲. 分级阅读标准的制定谁说了算?[N]. 中国教育报,2010-04-01(006).

[5]郭六轮.分级阅读,出版面临哪些问题?[N]. 中国图书商报,2009-11-17(Z01).

[6]王泉根.关于儿童分级阅读的思考与对策[N].文艺报,2009-08-01(004).

[7]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Gunning,T.G, “The Role of Readability in Today’s Classroom”, Topics in language disorders 23(3),2003.

[9]安武林. 不合时宜的分级阅读[J]. 出版广角,2011(6).

[10]路艳霞.儿童分级阅读像“拉郎配”[N].北京日报,2010-8-26.

11.鲁迅与自然科学阅读 篇十一

根据教材特点,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在课堂中巧妙整合,通过主题关联下的阅读内容,深入研讨文本、比较阅读、分析鉴赏,让学生享受“群文”阅读带来的快乐!

一、“一叶知秋找异同”———群文对比阅读

语文学科注重积累,精读课文之间、配套拓展阅读之间,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存在着某种联系,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沟通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巧妙培养学生在阅读时的感悟能力和归纳能力。

以语文六年级下册《钱学森》和《詹天佑》为例,两课都是描写人物类的文章,但是写法上有不同,我们可以进行比较式阅读,寻找文体的异同点,人物的共同点。通过自读感悟,学生能发现《钱学森》一文,对人物的描写集中在语言上,而在《詹天佑》一课中,作者在三个典型场景的描写中,不仅有语言描写,还有心理活动等,这样的对比阅读,不仅勾连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更让学生学之以“渔”,体会不同文章写作方法的差异,感悟文章表达的侧重点,进行此类文章的知识串联,形成自学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用“点”上的“异”深化和丰富“面”上的“同”;在“面”上“同”的基础上发现“点”上的“异”,实现对写作方法的领悟。接着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带着两课得出的学法,自读《鞋匠的儿子》,学以致用,最终形成阅读能力。

二、“举一反三学方法”———群文拓展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给了教师极大的选择材料、组合材料、呈现材料的自主权。我们应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育热点、学生思想状况、学习水平、能力训练重点等要素,确定一个关联点,再根据关联点,有层次、有目的地选择文章。

在执教“长征故事”主题类文章时,我将教学目标预设为两点:一是价值中心,引导学生全面认识长征人物,通过故事的阅读形成对人物准确的判断;二是方法中心,通过文章间不同的表现手法,使学生掌握人物类文章表现人物的不同写法。我以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为例,选择了与之相类似的文章《金色的鱼钩》一起阅读,这两篇文章主题一致,表现手法各有侧重,能从最大程度上让学生全面认识人物,掌握写法,从而达成课前预设的目标。课前,学生自我阅读了很多类似的故事,通过人物串联,对“长征故事”主题有初步的印象,在课堂上我将重点落在感受彭德怀的人物情感上,细致品读和赏析文本中的重点句段,重点分析彭德怀的语言描写,感受不同背景中的语言蕴含的内心情感。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到了彭德怀为了革命与战士同甘共苦、顾全大局的精神。接着借助迁移学习感受《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由“扶”到“放”,从学习到实践,在“举一”中收获方法,从而能真正“反三”。语言的积累、方法的迁移、情感的积淀、能力的升华,学生对“长征故事”中英雄人物的认识也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升。

三、“融会贯通释疑惑”———单元整体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时,还能把多篇文章看成一个阅读整体,设计比较性、迁移性、冲突性问题,将多篇文章横向联合起来,培养学生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比如,五年级上册的《滴水穿石的启示》,纵观整单元课文,编者是按一定线索放在一起,本单元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这样的编排很好地强化了学生这种意识,因此,我把整个单元归为一个整体,通过对《滴水穿石的启示》的重点学习,把“滴水穿石”这一主题放在单元整体设计的视野下,采用对比的方法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对课文精讲,让学生体会关键句“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是滴水穿石的精神所在。然后迁移至另外三篇课文:你们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人物“滴水穿石”的精神?让学生通过自读,了解《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的主要内容和所要表达的主题,以及相比《滴水穿石的启示》,得出三课在表达形式上的不同之处,从中感悟三篇课文中三位人物“滴水穿石”的精神,将阅读感悟和语言表达的训练融合在一起,同时也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学习作者叙议结合、有理有据、前后照应的写法。最后的教学回归整体:将本单元的人物进行重组,结合自己的启发,写一篇属于自己的《滴水穿石的启示》。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水到渠成本自然。群文阅读教学,不同体裁、不同表达形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作者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间,我们有责任在课堂实践中认真思考,重新组合,冲破固有的思考方式,让学生在阅读、思考、陈述、倾听等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真实、更加有效!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构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因此,学生可以利用课本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行群文对比阅读、群文拓展阅读、单元整体阅读,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各项能力。

关键词:群文阅读,对比阅读,拓展阅读,单元整体阅读

参考文献

12.《一件小事 鲁迅》阅读答案 篇十二

一件小事

鲁 迅

①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②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③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④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⑤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⑥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⑦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⑧“你怎么啦?”

⑨“我摔坏了。”

⑩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的背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一九二〇年七月

(选自《呐喊》,吉林文史出版社。略有删减)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件小事”的起因和结果。(3分)

2.文章描写了 个人物,其中运用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人物是 (2分)

3.“我”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车夫的反应是(2分)

A.完全没有听到 B.听得清清楚楚

C.或者听到了,或者没有听到 D.听到了,但不太清晰

4.文章环境描写精当,请你找到文中第三处和第四处环境描写,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4分)

5.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参考答案:

1.起因:因为生计关系,我到S门去,雇定了一辆人力车。(1分)

结果:车夫被留在巡警分驻所, 我请巡警转交车夫一大把铜元之后离开了。(2分)

2.4(1分) 老女人(女人)(1分)

3.C(2分)

4.(1)第三处环境描写:大风过后,天气寒冷,路上除了我、车夫和老女人外,没有其他人。烘托了车夫对自己行为负责的高大形象。(2分)

(2)第四处环境描写:风停了,路上安安静静。用安静的环境来烘托“我”此时复杂的心理活动。(2分)

1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阅读 篇十三

(阅读片断一)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yí tǐ(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zhūi dào(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wǎn lián (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 aì fǔ(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1、在拼音旁的括号里写出词语。

2、片断从哪几方面写出了伯父鲁迅先生得到了很多人爱戴?

答:①前来吊唁的人多 ②送挽联花圈的多 ③来吊唁的人很悲伤

3、用“ ”画出一句写人们心情十分悲痛的句子。

4、写人们送来的挽联多的词语是(数不清)和(挂满)。

写人们送来的花圈多的词语是(堆满)和(大大小小)

(阅读片断二)

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zhēng zhâng)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 (chuàn zhuàn) 》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 (慨 概) 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 (zǎo zhǎo) 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guān guàn)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kuì huì ),又悔恨,比挨打(āi ái)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在括号里把不正确的读音和字去掉。(2分)

2、用波浪线划出具体写我读书“囫囵吞枣”的句子。(1分)

3、用横线划出具体写我读书“张冠李戴”的句子。(1分)

4、在文中在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1分)

简单(复杂) 认认真真(马马虎虎) 模糊(清楚)

5、“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中“这句话”指的是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6、写出这个故事的小标题:谈读《水浒传》,这一段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的品质。

7、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此处简短的动作、语言描写,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这句话表面看是伯父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

8、写“我”读书态度不好的成语是:囫囵吞枣,写“我”读书方法不对的成语是:囫囵吞枣, 写“我”因读书态度和方法造成后果的成语是:张冠李戴

9、鲁迅先生关心后代的成长,非常亲切、和蔼和委婉,你看他的动作:摸 ,神态:笑 ,语言:“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10、句子“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的意思是:(③ )

①鲁迅在夸自己年纪这么大了记性还这么好。 ②鲁迅在取笑小周晔的记性不如他好。

③鲁迅表面是夸自己记性好,其实是委婉地批评“我”读书不认真。

11、用“ ”画出一句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12、伯父的话有没有让“我”受到教育呢?你从哪个句子看出来?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答:有。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14.鲁迅与自然科学阅读 篇十四

鲁迅这个名字, 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 耳熟能详, 而且在国外也是有口皆碑, 赞誉蜚声。鲁迅与日本的关系也由来已久。不仅是因为鲁迅在日本的留学生活, 也因为对他的研究在日本连续不断, 日本已成为翻译和出版鲁迅著作最早和最多的国家;同时研究鲁迅的论著更是繁多, 因此日本又是研究鲁迅最早和出版有关研究鲁迅论著最多的国家, 甚至在日本也曾刮起“鲁迅热”的风潮 (1981年) 。鲁迅与日本的关系源远流长。从193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的情景我们也可以窥见一斑:鲁迅一生最后的墨迹是用日文写给上海内山书店“老板”内山完造的便条;他最后访问的是一个正在翻译《鲁迅杂感选集》的日本青年鹿地亘 (夫人池田幸子) 的家;最先赶到他临终床前的又是三个日本人—内山完造和须藤、石井两位日本医生。或许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而正体现了鲁迅对日本及日本友人始终抱有的某种友好和信赖, 也体现了他与日本关系的丝丝缕缕。

一:鲁迅的留日生活

鲁迅从一九零二年到一九零九年的七年留学生活, 他的日本的生活可以分述如下:第一, 学习生活方面。1902年四月初到日本东京进嘉纳治三郎所办的预备学校弘文学院, 学习日语和普通学科;1904年四月在学院普通速成科修学完毕领得毕业证书, 九月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在这里他学习了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伦理学、德文、物理学、化学。藤野严九郎授课的解剖学、骨学、血管学、神经学他都认真仔细的听课、作笔记并接受了先生的悉心指导。二年级时增加了细菌学, 基于此课的“幻灯片事件”成为后来的热点探讨的话题;1906年春假, 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退学回到东京决定从事文学活动, 学籍列在东京德国语协会所办的德语学校, 学习德文, 同时努力学习和探究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文学。1907年曾同许寿裳、陶冶公等去跟亡命国外的俄国女革命家玛利亚孔特学俄文。1908年夏天开始, 每星期日, 与许寿裳、钱玄同、朱希祖等到民报社听章炳麟讲《说文解字》;第二, 阅读方面。课外喜读文艺、哲学书籍。阅读美国史托夫人的《黑奴吁天录》 (原名《汤姆叔叔的小屋》) , 深为感动。喜读拜伦、裴多菲等反抗、爱国诗人的作品, 对日本现代文学, 只看重森欧外、上田敏、二叶亭四迷等人的批评或译文、夏目漱石的讽刺小说;第三, 译介方面。1903年译介法国凡尔纳的科学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和雨果的小说《哀尘》。1904年翻译了《物理新铨》的一部分。1905年, 翻译路易.斯托仑的科学小说《造人术》。1907年用骚体翻译哈葛德、安度柳兰合著的神话小说《红星佚史》里的诗歌十六章。1908年译《裴多飞 (裴多菲) 试论》。同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二册;第四, 创作和文学活动方面。1902年作《扶桑记行》一卷, 诗二首 (都失传) 。1903年春间作《自题小象》一绝,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名句千古绝唱, 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感情和献身决心。本年还发表《斯巴达之魂》、《说<镭>》、《中国地质略论》。1906年下半年结合许寿裳、苏曼殊等筹谋发行文艺杂志, 定名《新生》, 后因经费和稿件来源问题未能实现。所编著的《中国矿产志》和《中国矿产地图》出版。1907年发表种种发生学论文《人间的历史》。1908年, 继续研究文学, 并在德文书刊里不断搜集这类材料。因为经济关系, 一时曾担任“支那经济全书”的校对工作。发表《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1908年8月回国, 为和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二册写序言, 又为阿.托尔斯泰的《劲草》写译本序。

二:日本的鲁迅研究

正如中国鲁迅研究专家李连庆所说“日本影响了鲁迅, 鲁迅又影响了日本。” (1) 鲁迅对日本文坛的影响也是重大的。日本对鲁迅作品的翻译和介绍自不待说, 对他作品的研究也名家辈出。从最初向日本介绍鲁迅的山本初枝到今天的藤井省三;从局部研究鲁迅的北冈正子, 到整体研究鲁迅作品与思想的三大名家:增田涉、丸山升、竹内好。都从各个角度论述了鲁迅的生平、作品, 包括杂文、诗集、小说。甚至关于《鲁迅年谱》都有好几个版本面世。本文仅就日本研究鲁迅的几个大家做一粗略的探寻。

增田涉:当年他师从日本现代作家佐藤村夫, 从事中国小说的翻译等工作。后来一次机会来到了中国上海, 因佐藤村夫先生给上海的内山完造的介绍信, 一天去访问了上海内山书店, 恰好听说鲁迅正在上海, 而且每天都到内山书店来的。增田涉与鲁迅便在这里成为好朋友, 一九三五年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的《鲁迅全集》就是由他翻译的。一九三三年增田涉翻译出版了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

丸山升:著名学者樱美林大学教授丸山升在1967年发表的《鲁迅-他的革命和文学》和饭仓平照1980年发表的《鲁迅》共同构成鲁迅成长基础的意义的实证性的介绍。围绕鲁迅与革命文学的关系, 关注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论争和论战, 呈现了现代中国史的若干侧面。因而在日本评论界, 有“丸山鲁迅”之称。

竹内好:他著的《鲁迅》一书在中日鲁迅研究界影响深远。他说:“李长之《鲁迅批判》一书中, 指责鲁迅的作品处理死的题材太多, 并利用这一点作为旁证, 证明鲁迅不是一个思想家;他的思想在根本上没有超出‘人得要生存’这一生物学得观点。而我站在这样的立场上, 即把鲁迅的文学放在某种本源的自觉上。我虽然缺乏恰当的词来表达这一点, 但如果一定要说的话, 那就是接近宗教的原罪的意识上。” (2) “文学无用”, 这是鲁迅根本的文学观, 然而正是由于文学的无用, 他就把青春的岁月消磨在古典研究上了。他认为鲁迅的小说是差劲的。并且认为, 在现代文学传统很浅的中国小说一般都是差劲的。他认为:“在我看来, 鲁迅是一个顽强的生活者;彻底的文学家。鲁迅文学的严肃征服了我。我关心的事, 不是鲁迅如何变化, 而是鲁迅为何没有变化。他变了;但是, 他又没有变。就是说, 我在不动之中来看鲁迅。” (3) 因而, 竹内好把鲁迅的文学看作一种赎罪的文学。在鲁迅的作品中, 竹内好很看重《野草》, 他认为作为解释鲁迅的参考材料, 没有比《野草》更合适的了, 《野草》集中地表现着鲁迅, 并且成为他的作品和杂文之间的乔梁, 可以认为它是小说的原型。竹内好批判平心的《论鲁迅的思想》。他在日本研究界也被称为“竹内鲁迅”。

除此之外, 研究鲁迅著名的还有武田泰淳、尾上兼英、竹内实、尾畸文昭、山口守、长崛祐造、松浦恒雄等。纵观以上这些名家的研究, 我们不难发现, 他们研究的角度都或多或少运用了诠释学的观点。在诠释者看来, “文艺批评就是批评者用自己的意识重建另一个意识的活动”。 (4) 诠释学批评从理论上突破了新批评注重本文, 孤立地、形式地研究文学的倾向, 将文学研究重新纳入社会文化的背景。作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文学者、思想家、学者的鲁迅, 据他临终时在场的须藤医生说, 导致他死亡的病因有胃扩张、肠松弛、肺结核、右胸湿性肋膜炎、支气管喘息、心脏性喘息及肺炎。由此可知, 因连续的紧张、奋斗, 他的肉体已千疮百孔。他说过, “我就像一头牛, 吃的是草, 挤出的是奶和血”。我们可以看出, 他不仅为中国, 也为世界树立了一座丰碑, 是文学的丰碑, 也是人格的丰碑。他对后人的影响, 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恪守民族的气节, 展示自我的价值。

参考文献

①李连庆, 《鲁迅与日本》,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4年

②③竹内好, 《鲁迅》,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3年

上一篇:证券公司风控措施下一篇:七夕老婆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