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析

2024-08-14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析(精选12篇)

1.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析 篇一

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探析

语言性别歧视是性别歧视的重要形式之一.英语中的语言性别歧视现象主要包括:称谓形式中的歧视;词汇的不对称性;语义所指方面隐含的贬义色彩;男性词的`泛指现象;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及其他方面.这种性别歧视现象有着深刻的形成原因,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妇女运动的发展和妇女地位的提高,人们正在采取各种方法来消除或改变这种现象.

作 者:苏子恒 SU Zi-heng 作者单位:郑州广播电视学校,河南,郑州,450002刊 名:黄河科技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NGHE S&T UNIVERSITY年,卷(期):10(2)分类号:H31关键词:英语语言 性别歧视 表现形式 原因

2.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析 篇二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它的存在与发展与人类的社会态度紧密相连, 并在很大程度由其社会观和价值观所影响。从历史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社会以人为本和以人为中心。女性, 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性别歧视问题存在了一段很长的时间, 它完全服从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乃至家庭生活等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不可避免的是, 这种现象已经在语言方面留有印记, 尤其是词汇方面表现出了对女性的轻蔑、侮辱等, 这便是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2.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因素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不是一天形成的, 而是建立于语言的发展周期, 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文化因素;生理和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2.1 文化因素

《圣经》中记载女人是由男人的肋骨衍生出来的。上帝说:“一个人独居不好, 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于是, 上帝趁亚当熟睡时从他身上取了一条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夏娃, “这是我的骨中的骨, 肉中的肉, 可以称她为‘女人’, 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后来夏娃受撒旦的引诱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 于是上帝说:“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 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 你丈夫必管辖你。”

在现代人类文明重要源泉之一的犹太——基督教文化中, 从人类始祖开始, 就把女人放置在一个从属的地位, 女人是从男人的身体中创造出来的, 是男人的骨中骨, 肉中肉, 所以女人只能是男人的附属。同样, 在东方虽没有亚当夏娃那样的神话, 但这种男女不平等的思想同样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女人是不具备社会地位的, 男尊女卑一直是华夏文明的精髓。就是在宣扬众生平等的佛家, 男女同样有别, 佛陀在接受女出家弟子时也进行了强烈的思想斗争, 在蔓延了数千年之久佛家文化中仍处处可见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质疑。

2.2 生理和心理因素

男人比女人体型上更加强壮, 这就决定了男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男人在外面工作, 而女人的工作就是待在家里做家务和照顾孩子。妇女被视为弱者, 只能通过婚姻实现自身价值。妇女地位较低, 她们必须依附于男人, 由男人主宰。渐渐地, 人们开始歧视妇女, 认为她们的智力不如男人。这个错误的观点形成后, 慢慢地在语言中反映了出来。

2.3 社会因素

不同的劳动分工, 导致了不同的社会地位。对于男人和女人的社会分工, 存在很长历史的刻板观念——女人能做什么?在历史上, 妇女的地位被限制在做家务和照顾子女上, 而男人在外工作。男性支配女性, 女性不得不依赖男人。在父系社会, 奴隶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妇女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已经逐渐积累起来。后来, 女性开始进入工作场所。然而, 即使一半的妇女在外工作, 也要承担妻子和母亲的角色。由于女性的身体虚弱和教育背景低, 她们主要从事地位低的、收入低的工作。虽然男人在家庭中也有自己的角色, 但他们主要是由其经济或职业地位来定义的。因此, 社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已经存在, 并且体现在语言方面。

3.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在语言习惯上, “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言对女性的歧视, 那么, 英语语言是怎样歧视女性的呢?

3.1 通用代词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主要表现在通性人称代词的使用和一些固定表达的词序上。性别歧视最重要的表现是使用通用的男性代词“he”和它的变体“his”, “him”和“himself”这样的句子, 如:

(1) 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

(2) Everyone must do his homework well.

(3) If anyone calls, tell him I will be back later.

(4) Everyone should learn to solve problems himself.

在上面的例子中, “his”, “him”和“himself”并没有明确性别, 但一般来说, 是指男性和女性公民。在正式场合, “his”, “him”和“himself”可以用来指不定代词为每个人, 而“she”, “her”, “herself”没有这样的用法。

3.2 通用名词

著名的例子是“man”在《牛津高级英语学习词典》中所定义的“人”, 如下: (1) adult male human being (2) human being of ei ther sex;person (3) [sing] (without the or a) the human race;mankind还有一些该词典中的例句: (1) All men must die. (2) Growing old is something a man has to accept. (3) Man is mortal.从这些定义和例句, 可以很容易地看到, “man”和“men”可以用于指男性和女性, 但是, “male”和“female”不能用于指男性。

这提醒人们, 美国独立宣言的名言:“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们认为, “man”不包括妇女, 因为妇女没有给予十八世纪时美国大选的投票权。

3.3 称谓词

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这一观点充分体现在英语称谓词当中。Mr.是对一位男士的尊称, Mrs.则是一位男子的太太的尊称, 女性的称谓也就依附于男性了, 如:丈夫是John Smith具有博士学衔, 于是可以称这对夫妇为Dr.and Mrs.John Smith。假如丈夫没有学衔或职称, 那只能称为Mr.and Mrs.John Smith。假如妻子是博士, 丈夫没有学衔或职称, 妻子的名字叫Marry, 随夫姓后只能称呼为Marry Smith。Miss是用来称呼未婚女性的称呼。Mr.却既可以称呼未婚男性, 又可以称呼已婚的男性。女性从称谓马上就可以被识别出婚姻状况, 而对男性却无从知晓, 而且女性结婚后改随夫姓, 这样自己的姓就完全被遗忘了。

3.4 职业名词

英语本身并没有性别的差异, 但在这个男人为中心的社会中, 人们习惯认为有信誉的人是男性。然而, 一个女人如果得到较大的声望就被视为一个特殊的例外。

许多专业人员如人们习惯地认为像教授 (professor) 、医生 (doctor) 、律师 (lawyer) 、工程师 (engineer) 、科学家 (scientist) , 以及参议院议员 (senator) 等受人尊敬的职业都是男人的专利, 因为从历史上看, 以前女性在这些领域中几乎无一席之地。因而, 当听有人说“His cousin is a lawyer”时, 人们大多会自然而然地把他的“cousin”理解为一位男性。如果有女性从事这些职业而要指称“她们”时, 需要在表示职业的词汇前面附加woman, lady或female等显示她们性别的女性词, 如:woman professor, woman engineer, lady doctor, lady lawyer等。由此可见, 社会上的大多数上层职业都被男性所垄断。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 许多普通的甚至下层的职业, 如:护士 (nurse) , 秘书 (secretary) , 模特 (model) 等大多被认为是女性的职业。

英语是一种超级男性语言。这点清晰地体现在表示职业的词加上人形成的复合结构中, 如:主席 (chairman) , 商人 (businessman) , 国会议员 (congressman) , 记者 (newsman) , 政治家 (statesman) , 邮递员 (postman) , 警察 (policeman) 和发言人 (spokesman) 等。

4.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消除

首先, 社会在变化, 语言也随之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尤其近几十年平权运动 (Civil Rights Movement) 的兴起和女权主义 (Feminism) 的发展使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 男女平等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英语语言中有关性别歧视的内容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 性别歧视现象的消除已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 一系列体现男女平等的新词应运而生, 大大丰富了英语语言, 同时也使社会语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规范。如出现了中性称谓词Ms.来代替Mrs. (已婚女性) 和Miss. (未婚女性) , 避免了在提及未知婚姻状况的女性时可能带来的冒昧和误会, 同时也争取了与男性称谓词Mr.的相应地位。再如pn. (person的缩写) 现常置于男女人名前, 取代了Miss., Mrs.或Mr.。另外, 随着女性在那些过去被认为只能是男性才能从事的领域中有了一席之地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出现了chairwoman, policewoman等词。

其次, 人们开始有意识地避免使用那些具有明显性别倾向的词, 取而代之的是没有性别倾向的中性词。如用businessperson代替businessman;personnel, staff代替manpower;congressperson, member of congress代替congressman。此外, 有了性别歧视词汇意识的人们开始在句法上也注意克服性别歧视, 特别是代词与名词的搭配, 趋向于用中性化和复数化的人称代词来避免句子中的性别歧视。如将Everyone needs his ownspace.改为:All people need their own space. (将主语every one改为复数形式, 同时用复数代词their取代his) 。

5. 结语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消除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是全社会的责任。男人应尊重女人, 应承认女人与他们拥有同等的权利。因此, 男人不应使用贬损女性的词汇, 也不能把妇女视作二等公民。同时, 女性应高昂起头来, 为争取与男人同等的社会身份而奋斗, 应当拥有与男人同等的语言身份。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彻底地消除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参考文献

[1]Lakoff.R.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M].New York:Harper&Row, 1975.

[2]Crawford, M.Talking Difference:On Gender and Lan-guage[M].London:SAGE pulications, 1995.

[3]戴月兰.Sexism in English[J].科技信息, 2007, 36.

[4]佟靖.汉英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7, 28, (11) .

[5]吴军俐.英汉人名性别差异与文化内涵[J].时代文学, 2010, (4) .

3.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析 篇三

关键词 词汇学 语义学 性别歧视

一、词汇层面的性别歧视

(一)男性词汇的过度使用

这一问题,主要反映在代词的泛用方面。所谓通用代词,即那些有同等的可能来代替男性、女性的代词,如:he、she、his、her、himself 以及herself。但是在语言学的现实中,这些词汇通常都被男性词汇代表。例如:(1) 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2) If anyone comes, tell him I will be back later.

通常情况下,“he”, “his”, 或者“him” 可以用来指代一些诸如each, everyone , someone, anyone等之类的不确定代词。而“she”, “her”, “herself”这类的词却无用法。

(二)词序

在词序方面也反应着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通常当男女同时出现时,那些代表男性的词汇总是放在女性词汇的前面。这种女性第二的现象反映了性别歧视者的态度,即男性优于女性。例如:husband and wife, son and daughter, king and queen, Adam and Eve.

(三)姓名称呼语

英语中的姓名命名反应了社会的重男轻女特点,而这一现实又反映着,也加深着两种性别见社会不对等性的特点。

女生常常用到阴柔特性的名字。例如:

Flowers----Rose, Rosalind and Lillian; Jewelry----Pear, Jade, and Judy;

而男性名字常与宗教,专业以及战争,这些描绘权利、智慧和力量的词汇。例如:

War---- Herman, Victor and Walter; Profession----Smith, Carpenter, Longman;

二、语义层面对女性的贬低的性别歧视

(一)具有性倾向的女性词汇

Schulz报道了两个调查者的研究发现,这两个调查者收集了多余500个的prostitute的同义词,诸如fallen woman, shady ladies等;而对于男性嫖客则只有65个词汇,如:goat, customer等。

(二)语义搭配

在英语中,一个词被用来指代性别时往往有不同的内涵。例如:

Imposing

a. He is imposing. b. She is imposing.

a句的意思是“他很令人印象深刻,很讨喜”,但是b句则有“她令人作呕,不招人喜欢”的意思。同样的词在描述不同性别时语义却发生了变化。

Loose

该单词本是中性词汇,可指男性、女性。但是在“a loose woman” 这一搭配的意思是行为不检,关系复杂的女性;而“a loose man”则仅表示随便、懒散的男性。

(三)隐喻中的性别歧视

语言,尤其是隐喻,来源于现实社会。描述女性的词汇有很多,但通常情况下,他们都有不同的含义。

(1)食物隐喻

有些食物被用来指代女性,诸如:crumpet (松脆饼——性感女人),tomato (西红柿——漂亮女人), peach (桃子——漂亮女人)

(2)动物隐喻

尽管有些词也含有对女性的歧视,但仍经常用到。例如:hen (母鸡——爱管闲事的女人), crone (老母羊——干瘪的丑老太婆)

语义层面对女性的诋毁,造成女性自卑心理形成;女性词汇总有负面指代,也是的女性遭到贬低。

三、消除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一)创造新的相应单词

Miss.和Mrs.指明了婚姻状况,而Mr.却无此分别。但是一个新创的词Ms.来指代女性,没有了婚姻状况的暗含,成了Mr.的对应词汇。同样的词汇还有salesman,saleslady, housewife,househusband, bride,bridegroom等。

(二)中性词的普及

中性词汇的普及正在发展之中,不久hero-heroine这样的词汇将逐渐消失。而下列中性词汇将普及,humanity将代替mankind, artificial代替man-made, police officer代替policeman。

(三)避免男性代词的泛用

该方面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1)用复数代词"they", "them"来代替不必要的男性代词;(2)用一些不含性别歧视的代词或表达。如:用 “one”代替“he”。这些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四、结语

不管从男性词汇层面,还是语义搭配层面,英语语言中存在许多的性别歧视现象。而本文作者认为对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语言歧视对女性的伤害。因此,从不同层面仔细认识这种性别歧视现象,以及寻求减少甚至消除语言歧视的现象是有一定意义的。

本论文是2013年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项目(2013-ZY-15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单文波.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文化因素探析[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

[2]谢元花.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其社会文化内涵[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4.汉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成因 篇四

汉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成因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描述了汉英语中普遍的性别歧视现象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生理心理因素及社会文化的影响是造成语言性别岐视的.根源.

作 者:李雪花 LI Xuehua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2刊 名:沈阳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YANG UNIVERSITY年,卷(期):200820(1)分类号:H0-09关键词:汉语 英语 性别歧视语现象 成因

5.试析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篇五

《呼啸山庄》男主人公希斯克里夫的性格分析 33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避免方法

A Masterpiece “Stolen” from the Past—Intertextuality Analysis of The Great Gatsby 35 从翻译美学探究散文英译 36 简•爱性格魅力分析

旅游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 38 高级英语课堂中教师角色研究

英文商务信函的语言特点和写作原则 40 简爱性格魅力分析

从文化负载词褒贬意义看中西文化差异 42 论《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批评思想

浅析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策略运用 44 通过《荆棘鸟》来探究考琳麦卡洛的内心世界 45 词汇衔接手段在新闻英语中的应用

浅析田纳西•威廉斯剧作《欲望号街车》的同性恋倾向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Setting and Characters in Howards End 48 A Humanistic Study on Charles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 49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合同翻译研究 50 从电影《阿凡达》透视美国文化

The Seven-Eighths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an analysis of “Iceberg Theory” 52 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演讲的影响 53 谐音现象促成因素及其启示的研究

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55 论男权主义在圣经语言中的体现 56 英文电影名汉译中的功能对等 57 英语委婉语中的转喻现象分析 58 英汉动物词汇隐喻意义的对比研究 59 教师在初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I” and Rebecca--A Study on the Comparison of Two Female Characters in Rebecca 61 中国英语在中国文化输出中的作用 62 中西方寒暄语简要对比研究

试析《啊,拓荒者》中的生态伦理观

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65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婚姻观

《潜鸟》女主人公——皮格特托纳尔悲剧的探析 67 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讨

《苍蝇》的叙事艺术及悲剧主题探究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折射出的中国对外关系史

托马斯哈代与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对比研究——以苔丝和顾曼桢为例 71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的文化差异 72 中西方文化中的节日比较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 74 To Foster Pupils’Interests in English Teaching 75 分析《雾都孤儿》中的讽刺手法

《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开题报告+论)77 《喜福会》中的象征主义

American Individualism and Its Reflection in the Film Erin Brockovich 79 浅析苔丝悲剧命运的形成原因

The Emerging Tendency of Marketing—Network Marketing 81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 82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 83 中华民族主义的新表现:“中国威胁论”——构建民族认同的一种手段 84 An Analysis of Hamlet’s Delay of Revenge in Hamlet 85 布什总统演讲词中幽默话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86 浅析《小妇人》中乔的女性意识及其成长过程 87 Demystification of Model Minority Theory 88 浅析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的现象 89 多媒体技术在早期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网络流行语翻译评析——“神马都是浮云”个案分析 91 剖析托尼•莫里森笔下的黑人世界 92 科技英语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研究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94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specific Idioms 95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象征手法解析 96 从自然主义角度解读《苔丝》的悲观主义 97 从《喜福会》母女代沟看中西文化冲突

The Impact of Gender Differences o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99 欧内斯特•海明威《雨中猫》和田纳西•威廉斯《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的女主人公的对比分析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和《嘉莉妹妹》美国梦的对比研究 101 对《大地》中女性人物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02 DOTA游戏英雄名称汉译策略

The Comparison of Diet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104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成语的翻译 105 公示语英译错误分析

论《傲骨贤妻》字幕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 107 中西方对鬼怪认识的差异

归化和异化策略在《红楼梦》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应用 109 探析国际贸易中的跨文化风险

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策略调查 111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电影《苔丝》的缺失——与原著《德伯家的苔丝》的比较 113 对《愤怒的葡萄》中圣经原型的分析 114 论英汉植物词语的文化附加义 115 论模糊限制语在广告中的语用功能

On Alice Walker’s Womanism in The Color Purple 117 试析《假如明天来临》的叙事艺术

The Analysis of the Double Character of Wuthering Heights’ Hero——Heathcliff 119

On the Disposal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121 A Reflection upon American Heroism Based on Reviews of Hollywood Movies 122 奥斯卡.王尔德的美学观点及其在《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体现 123 从《艾玛》看简奥斯汀小说中的对话运用 124 提高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和能力 125 英汉新词形成因素研究

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 127 鼓励性教学方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28 浅谈在华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

从《去吧,摩西》中的“熊”看福克纳对人性的探讨

失败的逃亡—从《麦田守望者》中主人公的逃亡看个人意识对社会的超越 131 网络语言特色分析

论《野性的呼唤》的多重主题 133 新加坡英语和英国英语比较研究

英语毕业论文)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分析商务谈判中的报价策略 135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电影片名英译中的运用分析 136 An Analysis of Gothic Features in Poe’s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137 中美个人理财规划的对比分析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he Light of the Skopostheory:A Case Study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139 从电影《刮痧》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Flower Image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141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有效性研究 142 诗歌《飞鸟集》的意象评析 143 论大学英语口语课外活动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Address Terms 145 An Interpretation of Initiation Theme in Heart of Darkness 146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

Symbolic Meanings of Babel in The Dogs of Babel 148 A Study on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Legal Films 149 从《红字》看霍桑的道德思想观

On the Integrative Use of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151 论企业对员工过度压力的管理

152 从《一间自己的房间》看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 153 英文谚语的文化场景在中译文中的缺失与弥合 154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 155 毛泽东诗词中典故翻译的对比研究 156 从文化角度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157 英文电影中俚语的翻译策略

158 两种文化中不同的生存希望——以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和《活着》人物命运分析为例

159 跨文化视角下研究英汉民俗词语的不等值翻译 160 中式英语成因之分析 161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162 浅谈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对策 163 温和的反叛者——论《小妇人》中的女性群像 164 论《荆棘鸟》中的女性意识 165 跨文化背景下的广告翻译技巧 166 文化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

167 高中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

16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vers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169 中美篮球背后的青年文化 170 论《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的心理成长历程

171 天鹅的涅槃——以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喜福会》中母女关系 172 浅析爱伦坡《乌鸦》的语音象征 173近年来汉语中英语借词的简析

174 《愤怒的葡萄》中圣经的象征和隐喻

175 从王尔德喜剧中的花花公子形象解读王尔德信奉的纨绔主义 176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

177 《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和齐灵渥斯谁更“恶”?

178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海明威小说中的英雄伦理观和英雄形象研究 179 比较《百万英镑》和《阿Q正传》 180 超音段特征对意义的影响 181 中英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182 新闻英语中的委婉语及其翻译策略 183 试析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184 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 185 浅谈商标的特点及其翻译 186 试论英语学习中的动机

187 试究中国古诗词英译中的常用技巧—以《发如雪》为例

188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itiation Story 189 企业英文简介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分析

190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婚姻观 191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 192

193 紫色中女人意识的觉醒

194 论礼貌制约下You-attitude在英语商务信函中的用法 195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

196 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副语言的表现和交际功能

6.英语中性别歧视的反映 篇六

一 引言

在社会生活中,语言对男女不同的性别一视同仁,它本身是没有性别歧视的,但使用者赋予它们性别色彩,并扣上“男尊女卑”的帽子。语言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和一种社交工具,它的使用不可避免反映了人们的社会观念和社会风俗。丹麦语言学家Jesperson早在1923年出版的《语言与结构》一书中就指出:“英语是他所熟悉的所有语言中最男性化的语言”。[1](p121)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探讨英语语言使用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原因并了解妇女运动对改变性别歧视的影响。

二 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反映

(一)词法(morphology)

1、在复合词(compounds)中的体现

英语中复合词的构成大多是由男性词作为主干。例如:英国是由男人统治的“kingdom”,虽然英国也有女人统治,但却没有“queendom”。还比如“freshman” 泛指新生。即使是女的大一新生也不用“freshwoman”来表达。另外“man”可指成年男子,同时也泛指人或人类。但“woman”并没有这样的用法。此外还有许多复合词都包含有“man”。例如:“manpower”,“ mankind”,“policeman”,“manmade”,“milkman”等。人类社会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创造的,但却只用“manpower”来表示人力,完全抹删女性在创造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当大家提到“chairman”时,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潜意识里那个“chairman”就是男的。因为男人是社会政治经济的主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男人都占据着高官要职,如有女性闯入这个领域,前面就要加上“female”以作注明。

2、在词缀(suffix)中的体现

综观英语词汇往往以男性为中心。男性词大多是“无标记的”,可表示男性或中性,即男女两性。但女性词通常是“有标记的”,只表示女性或女性的某一特征。女性词的标记是体现在它是由男性词词尾添加粘着词素(bound morpheme)。这种语言非对称性(linguistic asymmetry)有如下几种:

例1:职业名词本不是带性别标志的词,但后来许多词意男性化,变成专指男性的,女性从事这类职业就必须在这些词后加上表示性别的标志来避免误会。

-ess: poet-poetess manager-manageress monitor-monitoress director-directress-ette: usher-usherette drum major-drum majorette 例2:人名也存在着女名派生于男名的现象。即一些女名是在男名之后加上e ,ie, ine等构成。例如Louise就派生于男名Louis.这种以后缀形式出现的女性词,本身就表明女性的依附地位。正如《圣经》里所宣扬的,女性只是男性身上的一根肋骨,试想肋骨少了身体的支撑能独立发挥作用吗?

(二)句法(syntax)

1、在词性(gender)中的体现 代词是语言中最有社会意义的词语,代词的使用也有明显的忽视女性的现象。虽然世界人口中女性占的比例超过50%。但据统计,文献中出现“he”和“she”的比例却是4 : 1。当作者或说话者不确定所提及的人的性别,或他们所提及的人与性别无关,指的是某种人的时候,通常用男性代词,这样的例子不少。例如:

He has to be cautious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一个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应特别小心。He who plays with fire gets burn.玩火者必自焚。

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One should bear responsibility for himself and his family.一个人应对自己及其家庭负责。

上述四个例子都是用he来指代男女,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

2、在词序(word order)中的体现

在英语语法中虽未规定“男先女后”,但几千年来的语言习惯形成“男先女后”的潜意识。如“father and mother”,“ husband and wife”,“ boys and girls”, “man and woman”, “he and she”,“king and queen”等。如不这样就会被人称为缺乏常识,但也有例外“ladies and gentlemen”这是在某些社交场合中使用的固定词序,但它并不代表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古时候,达官显贵门相聚总有夫人陪同,但夫人仍被视为柔弱之辈,进门出门时男士总是让她们先走,从而出现了“lady first”,后来进而在祝酒词或演说时使用。“Ladies and gentlemen”显然不过是社交辞令。事实上人们包括女性自己一接触到实质性的问题,便把男人摆在前面,让其占据主导地位。

(三)词义(semantic)

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男女在角色分配方面经历了很大的变化。“男主外女主内,”已成了一条亘古不变的规律。男性主宰着社会的政治经济,而女性则退居到家庭,蜗居在厨房一角,成为男人的附庸。由于女性处于被统治的地位,所以就出现很多褒男抑女的词汇。

1、女性词语的地位转换

有些指女性的词语最开始为地位高的女士所拥有,但逐渐被大众化了,而男性词却没有改变。(Schulz 1990:134)以“lady”为例。根据《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列举的词义解释:单词的第一个释义是:(corresponding to gentleman)woman belonging to the upper class who has good manners and claim to social position.[2](P57)但在现代英语中“lady”作“woman”的委婉词使用可以泛指一切女性。这种泛化现象使“lady”一词在使用上可以成为“man” 的对应词。在英国女店员可以称为“salesladies”与“salesmen”相对应。这样使“lady”失去了原有的风采,从传统意义上的“贵妇、淑女”发展为普通女性,而“lady”的对应词“gentleman”却保持了原来的高贵和尊严。在英语中根本就没有“sales gentleman”这个词。

在古英语中“governor”和“governess”指某领地、地区行使主权的男女。伊丽莎白一世被认为是当时最高统治者(the supreme majesty and governess of all persons)。但如今“governess”变为“家庭主妇”或“情妇”而“governor”却保持不变,仍是某地区的当权者。

2、女性词语更多的与贬义相联

“Mother”虽具有母亲这一高尚的语义,却无法避免贬义化。“Mother”用来指下层社会上了年纪的妇女。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mother”成了歇斯里底的代名词,如“Oh,how this mother swells upward my heart!”(这个女人喜怒无常,真令我心烦啊!)在英语中还保留了习语“the fits of the mother”(母亲的喜怒无常)。尽管男人似乎比女人更容易发脾气。相反“father”仍然保留了父亲的尊严,还可用来指有着尊贵地位的长者。俚语中有很多用动物来刻画人物,其中用来比喻女性的动物名词常具贬义,但用来比喻男性的动物却毫无贬义之义。如:“cat”(猫)可指毒妇,“bitch”(母狗)可指娼妇。与此相反,一个有头脑而又圆滑的男人通常被称作是“fox”(狐狸)含有一些钦佩之意,真可谓是一种善意的羞辱。另外,女性常常被与食物联系在一起,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比一盘食物更处于被动地位了。一则食品广告这样说: “Good food, Delicious woman!”(美味食品,美妙女郎!)对女性可以赞美说:“You look good enough to eat.”(你简直是秀色可餐啊!)对女性还可以称作:“cute tomato”(可口的小甜饼)等。

不同性别的对立词(bachelor/spinster call boy/call girl looseman/loosewoman)等。请看朗文词典对bachelor/ spinster的解释。

Bachelor: an unmarried man(eligible bachelor=who is regarded as very suitable to chosen as a husband)Spinster:(sometimes derogatory)an unmarried woman usually one who is no longer young and /or seems unlikely to marry[3](P125)很显然“spinster”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指人老珠黄、性格古怪、嫁不出去的老处女,而“bachelor”是指个人选择,不愿意结婚的单身男士。请看下面例子: E.g.:(1)Mary hopes to meet an eligible bachelor.玛丽想去见一位理想的单身汉。

(2)Tom hopes to meet an eligible spinster.汤姆想去见一位理想的单身女子。

例1在语义上是可以接受的,但例2就违反了语义惯例。

(3)Mary‟s husband is a real bachelor.玛丽的丈夫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4)Mary is s real spinster.玛丽是个老处女。

例3说明Mary‟s husband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例4则说明Mary观念保守,性格古怪。

3、泛指男女的贬义词向女性转化

英语里原有许多贬义词是泛指男女两性的,但随着夫权社会的建立和发展,其中的一些贬义词就逐步地转变为女性的专用词。如“harlot”原意是男性或女性同伙(a fellow of either sex)在中世纪的英语中更多的是指男性意为“乌合之众、地痞流氓”。在Shakespeare的作品里,“harlot king”中的“harlot”被理解为淫荡好色的,但此后就转换为名声不好的女人(a disreputable woman)最后沦为妓女。

“Bawd”原意为“中间人”(go-between or panderer of either sex),但1700年后就变成专指女性的“鸨母、老鸨”(a keeper of my brothel)或(prostitute)。

“Cow”原意为“肥胖,难看的人”(a clumsy person)不分性别。但后来就专指女性了,而且被附加了新的贬义成份:品质低下的女人(a degraded woman)。最后转化为“妓女”(prostitute)。

4、同样的词不同的含义

相同的词用于男性和女性可以引起极为不同的联想。例如: Professional:(1)He is a professional.(2)She is a professional.Tramp:(3)He is a tramp.(4)She is a tramp.例1中的“professional”指男性在某个领域拥有属于自己的成绩,如医生、律师等;例2则让人想到妓女(a street woman);例3中的“tramp”虽也有贬义但并无侮辱之意,是指“海盗、侵权者”。例4指代女性却有“奸妇”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褒男抑女”的思想在英语中的深刻影响。

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文化因素

《圣经》被看作是西方文明世界的源泉,《圣经》明确宣称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只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上帝把夏娃带到亚当面前时,亚当说:“这是我骨中骨,肉中肉,我将她称之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体内取出的。”(This at last is bone of my bones and flesh of my flesh ,This one shall be called „Woman‟ for out of Man this one was taken.”)[4](P2-3)佛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论中”指出女性人格具有被动性、受孽性和自恋性的三个基本特征。因而女性生来富有强烈的母性欲望,使她们容易自卑,妒忌,并常常优柔寡断,而不像男性那样果敢坚决。在此基础上,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所谓的性别差异理论,在精神上给予女性歧视。[5](P97)在英美国家的宴会上,妇女常被问到:“What does your husband do?”(你的丈夫是干什么的?)但决不会有人冒昧地问:“What does your wife do?”(你的妻子是干什么的?)如果这样问很容易引起被询问者的不满。因为在他们眼里,妻子就是她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把妻子当作自己的陪衬品。这不仅仅是男性的普遍想法,连女性也在心理上接受了这种不平等的现象。

(二)经济因素

恩格斯曾分析:当生产力发展到畜牧业,制造与使用金属、纺织乃至最后耕种农业出现的阶段,产品有了剩余,新的性别劳动分工便产生了男人在此生产中扮演的角色使得他们相对控制了较多的资源。同时私有财产出现了,男性将其财产传给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子孙,伴随着这种私有制和父权制,世界范围内的女性历史地位被击败了。[6](P48)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严重束缚着女性的视角,并直接影响到女性的经济地位,那些女性只能围着丈夫、孩子、厨房转,她们通过婚姻使自己依附于男子,并依靠丈夫的成就建立自己的社会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一部分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社会工作,虽然个人能力同男性相比并无任何差距,但同工同酬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时至今日,虽然一些女性在某些部门获得较高的职位,但所获得的待遇同男性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更有甚者丈夫不允许妻子外出工作,于是不少女性成了性伙伴、生育工具和家庭保姆之类的社会角色。

(三)政治因素

政治是男人的游戏,男人通过政治进一步束缚女性的地位。妇女被束缚在厨房的小天地里,远离政治生活,每天只与柴、米、油、盐打交道。在男人制定并施行的美国宪法里,有关众议员、参议员和总统资格的条文起初全是用“he”。因为宪法里没有“she”,所以1888年第一位女性Shirley Chisholm参加总统竞选,选民都无法接受,认为女人应该呆在家里,而不是出来当政。2000年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竞选参议员也遭到众多保守人士的反对,他们认为第一夫人只是总统的陪衬品,而不是参与政治活动。综观整个美国社会,女性占半数以上,但能够登上政治舞台的却寥寥无几,女总统还没有一个,女参议员也是少之又少。

(四)生理因素 卡梅伦(Deborah Cameron)在她的Feminism Linguistic Theory 中曾写到:最近一位刚生产的妇女告诉我在医院的育婴室里,每个刚出生的婴儿小床上都有说明性别的标志,标志上明确写着:“I am a boy.”或“It is a girl.”在这里男孩的称呼是“I”,而女孩的称呼则是“It”。这些婴儿尚不知道何谓语言,而他们身上却已深深的打上语言与文化的印记。[7](P84)由于男女与生俱来的生理构造不同,导致女性在体能,耐力,性格上与男性有较大的区别,特别是在感情方面较为脆弱。某些语言学家就以此来做论据,认为女人是天生的弱者,是受保护的对象,是男人的附属品,就连莎士比亚的名言也是:“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

(五)婚姻因素

在欧美国家,男性在婚姻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首先,“结婚”(marry)一词与介词的搭配都取决于男性为主的社会风俗。

(1)Married John Clinton to Mary Smith.(2)Married John Clinton with Mary Smith.(3)Married John Clinton and Mary Smith 按风俗习惯,例(1)、例(2)、例(3)都是病句。

例(1)约翰.克林顿嫁给玛丽.史密斯,需要改姓的是玛丽而不是约翰,与社会风俗相悖。例(2)with没有反映出英美国家男娶女嫁,妇从夫姓的社会惯例。

例(3)只能说明他们已婚,但不知道他们的配偶是谁。只有当句子明确了谁娶谁,谁嫁谁,这种婚姻表达才正确。

例(4)The woman is married to the man.那个女的嫁给了那个男的。

例(4)明确了女方嫁给男方,从此失去了娘家的姓氏,完全依附与男方这一惯例。例如1993年,美国举行民意测验,调查当时的美国总统Bill Clinton的夫人Hillary Rodham 该叫Hillary Clinton,还是Hillary Rodham Clinton。结果,62%的被调查者赞成前者,即支持已婚女性应当标注夫姓,而且只应当标注夫姓,而不应该继续持有娘家的姓氏。尽管Hillary Rodham本人也是一位女权运动者,但她还是把自己的名字根据丈夫和自己的政治需要先从Hillary Rodham改为Hillary Rodham Clinton,最后改为Hillary Clinton。但不管怎么改都只能跟随父姓或夫姓,还有闻名遐迩的英国铁娘子撒切尔(Thacker)也是夫姓。[8](P83)如若配偶离婚去世后在称谓上仍然显示男主女次的附庸关系。(1)Lily is Tom‟s widow.(莉莉是汤姆的寡妇)(2)Tom is Lily‟s widow.(汤姆是莉莉的鳏夫)。

例(1)说明Tom虽死,但Lily却依然属于Tom;例(2)颠倒了男女主次关系,不能为英美社会接受。而现实婚姻中的依附关系也就造成了性别歧视语的产生。

四 妇女运动的影响

妇女运动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带动了政治、经济、教育和就业等的一系列社会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社会语言,英语语言的中性化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潮流。

20世纪的妇女解放运动和女权主义运动就是一个例证,女权主义运动起源于欧洲的法国,60年代盛行于整个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一些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如法国的Simone de Beauvoir , J Kristera, H Cixous,英国的Viryinia Woolf,美国的E Showatler等都非常重视对男性语言的批判。[9](P16)在英语中,Mr.是指男性,Mrs.是指已婚女性,Miss则指未婚女性。而Mr.并无结婚与否的隐私,但Mrs.,Miss让人一听就知道对方的隐私。1972年美国著名女作家、编辑和妇女运动领袖之一的Steinen创办了《女士》杂志,专门刊登与妇女运动有关的文章,引起热烈的讨论。Ms这个词汇也传播开来,因此Ms与Mr.平起平坐,在现代英语中占有一席之地。

Man可以指代整个人类,如“All man are created equal”以及“The origin of man”这些用法把女性拒之门外,因此女权主义者尤其关注“man”这一词,并用其他词代替“man”。这些要求得到了官方的赞许,为了维护男女的平等权利,英国就业委员会以立法规定招工广告的中性化要求。

(1)慎用“salesman”,“store man”等词,确保两性都有平等的就业机 会。于是男性化的词语普遍转为中性词,例如,“salesman—sales assistant”,“store man—store assistant”。

(2)如果招工广告含“he、she、him、her”等词,要保证使用兼顾两性的“he or she” 和“him or her”等选择形式。

(3)机械师、打字员和餐厅服务员的职位不可偏向一个性别,“Waiter Require”属于违法广告,应改为“Waiter or Waitress Require”。

更为有趣的是有一位在华美国专家曾说过,当今美国大学校园中常用“womym”这个词来取代“woman”,足见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谨慎态度。尽管“womym”这个词尚未收入词典,但在该词中再也找不到“man”的影子了。[10](P87)在写信时,如果不知道收件人的性别,最后不要使用传统的Dear sir或Dear madam表示性别单一的称谓,而要选用

(1)Dear Madams and sirs(亲爱的女士们,先生们)(2)Dear Customer/Friend(亲爱的顾客或朋友)(3)Dear Director(亲爱的厂长、局长、主任)(4)Dear personnel officer(亲爱的人事处处长)(5)Dear citizen(亲爱的公民)

妇女运动为英语语言吹来一阵清新之风,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有所减少,但社会的偏见还是根深蒂固。因此,需要我们妇女同胞共同来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五 结束语

社会上的性别歧视如实地反映在语言上,它是整个历史和社会活动的缩影。除非被证明有例外,男性是无标记的形式,女性是有标记的形式,把女性当成男性的附属,所有这些都是社会传统和民族思维方式在语言上的体现。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强加给社会成员的一种社会规范,一种必须遵守的规范,它具有稳定性、长期性等特点,因此想在短期内消除这种不平等现象是不可能的。所幸的是,近百年来的西方女权运动已对这种不平等现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她们主张用中性词来代替明显性别歧视的词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叶梅.管窥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1, 第一期 :p121

[2] 张西岭.论男尊女卑价值观对英语语言的影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1.9,第三期: p57

[3] 戴卫平,张学忠,高鹏.英语说文解词[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0,p125

[4] Holy Bible[M].中国基督教协会.上海:2002,p2-3

[5] 向红.论英语性别歧视的表现与成因[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0.6 ,第三期:p97

[6] 张抗私.圣经中的性别歧视现象[J].学习与探索,2004, 第四期:p48

[7] 廖学金.论英语语言的性别歧视[J].重庆大学学报,1997, 第一期:p84

[8] 宋红波.英汉人际称谓系统中的性别歧视[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04.12, 第四期:p83

[9] 潘建.英汉语言性别歧视比较研究[J].外语与教学,2001,第三期:p15

7.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析 篇七

1 语言性别歧视的表现

1.1 男性中心论

汉语是一种有性别的语言, 这种性别首先就体现在人称代词和部分名词的选用上。在中文的新闻语言中的男性中心论主要体现在选用词汇的词序和语义上。首先, 在长期以来形成的语言习惯当中, 几乎所有有关男女性别的词汇都是男先女后, 例如兄妹, 夫妻, 男才女貌等。在男性为主的社会里, 社会结构概念和人们的认知角度都倾向于男权化, 人们的经验结构随之也会产生一种心理定势, 从而对词序产生强制作用。其次, 在一些新闻报道中, 如果新闻当事人包含两种性别, 在代词的选择上多数会选用男性的“他们”来笼统涵盖当事人的性别。如果在不确认当事人的性别情况下, 新闻报道中多数习惯选用“他”而不是“她”。这种词序的安排和笼统包含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 潜移默化的给读者造成了一种以男性为主体的认知。再次, 在语义上的歧视主要体现在一般和男性相关的词汇都是中性词汇或隐含褒义, 而女性相关的词汇则大量含有贬义。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看到“娘炮”、“寡妇”“女流之辈”等词语都过分强调女性性格特征中负面的一部分, 认为软弱、贪婪、充满消费欲望是女性的共同特征和代言词。另一方面把女性看作是男性的附属品, 只有具备了男性性格中坚毅的品格的女性才是杰出的。如中国网一则标题为“埃及著名交际花被捕系军方领导人赛西的狂热粉丝”报道, 在标题中使用了“交际花”这一词语, 交际花多指旧时在社交场中活跃而有名的女子, 含有轻蔑意义, 虽然现代有时也用来指代妩媚且交际能力强的女子, 但是此处用在新闻标题中过分强调女性的交际特征, 并且在文中使用了诸如“恶毒”“放荡”等形容词对其进行描述。看看新闻网的一则新闻标题为“赵丽颖吃醋陈晓约袁珊珊撅小嘴当场变身母老虎”。“母老虎”这一词语也含有贬义, 多用来形容泼辣剽悍的女人, 出现在标题中表达的是对女性的一种刻板印象。诸如此类词汇在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而且往往是隐蔽的, 甚至是连女性本身也难以察觉其中的歧视意味。

1.2 女性外貌特征强化

在新闻报道中女性的外貌特征常被放大或强化, 把可观赏性作为女性最重要的社会价值之一。“蛇蝎美女”、“性感尤物”、“红颜祸水”等用来形容女性的词语多数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 美貌与否都是以男性的审美标准为尺度进行评判。“女神”、“小花旦”、“女汉子”等词汇在新闻中的频繁出现其实也是一种常见的语言歧视现象。多次担任总理记者会首席翻译的张璐也因为其才华外貌出众而出现在各大新闻报道中, 而这些新闻报道几乎都在标题中给“张璐”这个名字冠以“美女翻译”的修饰性定语, 相对于她的才华, 媒体在报道当中首先提及的却是她的端庄典雅。以下是一些媒体在报道中所使用的一些标题。

“总理记者会美女翻译张璐迷翻网友”中国青年网

“美女翻译张璐现身总理记者会依旧高大上”扬子晚报

“两会美女翻译引关注冷艳干练神似赵薇”新快报

可以看出, 女性出众的外貌才是能够吸引大众的话题, 相比之下女性的才能和学习力经常在报道中被淡化或忽略。

1.3 女性角色标签化

由于“男主外, 女主内”的思想根深蒂固, 在新闻报道中, 女性的角色往往更容易被标签化, 教师、护士、家庭主妇等作为传统的女性角色被广泛认可, 而对于身居要职声名显赫或是独树一帜的女性大肆报道, 似乎女性的成功或失败相对于男性来说都是异常的。英拉作为泰国历史上第28位总理, 她的上任与职务解除都成为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题材。而在所有与英拉有关的新闻报道中, 我们经常会见到“首位女总理”、“美女总理”等词汇的出现, 而且绝大部分会作为定语出现在新闻标题中。在有关女性政要的新闻中, 媒体更关注的是她们的性别, 容貌与家庭等因素。这种对于国际政要的女性身份的特殊强调, 实质上是对女性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一种不公平对待, 因为在整个社会的整体认知中, “总统”“总理”等一般被默认为男性词汇, 而实际在语言学中这些词语是中性的, 并没有性别标记。包括像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韩国总统朴槿惠、德国总理默克尔等女性国际政要在许多报道中所扮演的都是一个“突破自我”的女性形象, 因为这与传统的女性角色定位冲突。再来看一些新闻标题:

“铤而走险骗钱财家庭主妇成囚犯”法制网“温州大妈聚众吸毒寂寞是主因”中国妇女报“贪官情妇成高危人群为何还有女人趋之若鹜往上扑”中国网

不难看出, 在这些新闻标题中, 无一不把女性的社会角色标签化, 在人们的意识中, 已经形成这样的一种思维定式:女性的角色应该是母亲, 所有女性的身上都散发着母性的光辉, 生儿育女是每个女人必须经历的人生过程;女性的角色应该是家庭主妇, 洗衣做饭操持家务是女人在家庭生活中理应承担的责任;女性的角色应该是被称为“白衣天使”的护士, 长相姣好, 轻声细语的呵护每一个病患。在有关贪污腐败案例的报道中, “情妇”、“小三”、“二奶”等词语更是成为高频词汇, 把官员贪污腐败的发生与女性的作用联系起来, 夸大或强调女性在此类案件中的负面影响和作用。这些词汇的选用都是语言性别歧视的一种体现。

2 结论

人们对于周边生活世界的认识大多数是来自大众传媒, 新闻文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建构。所以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 应该正视语言性别歧视现象,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树立平等公正的思想观念, 摆脱刻板印象带来的影响, 无论是在议题选择上还是遣词造句上, 都应考虑到不同群体的感受和利益。对于每一篇新闻报道都要仔细斟酌其所运用的词语是否有言外之意, 是否是在真正客观公正的反映某个社会现象或问题, 要在不断的新闻实践基础之上总结经验和方法, 提高对可能出现的语言性别歧视的敏感性,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更加温和客观的传播方式体现出大众传媒对于社会的人文关怀。

摘要:由于受到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 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应扮演的角色即使在现代社会仍然饱受争议, 在各行各业都存在着男性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现象。这种性别歧视现象也广泛的存在于新闻报道所使用的语言当中。本文试图从性别歧视在新闻报道中的不同表现入手, 探析如何避免歧视性语言的出现。

关键词:新闻语言,性别歧视,平等意识

参考文献

[1]徐莉.传媒语言的性别歧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8 (1) .

8.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析 篇八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与偏见性语言指的是用歧视性、侮辱性语言或用不平衡、不对称或不准确的语言来描写或称呼女性。本文拟从词汇、词缀、句子结构等方面讨论英语写作中可能犯的性别歧视与偏见的错误,旨在通过对英语中带普遍性的性别歧视和偏见语言的研究,以加深人们对英语语言发展特别是语言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影响的认识,并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他人的教训,以便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以求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写作中避免使用性别歧视和偏见语言,重视使用公正、准确和不偏不倚的语言,以求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一、词汇与性别歧视

英语里面有一定数量以男权为中心而对女性带有歧视与偏见的词汇。本文拟选择几个最有代表性、使用也最为普遍的几个词予以讨论,以便大家在写作时特别留意,避免犯类似错误。

名词man与性别歧视

Man是英语中使用最广泛的词之一,但也是最受争议的词之一。争议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假性全称性,因为它不但包括生理上“雄性的人”,也包括“雌性的人”,常常作为Human Being 的同义词而存在和使用,从而使女性处于被忽视、被遗忘和被抹去的地位,客观上起着漠视妇女存在、无视妇女贡献和权益甚至贬低和歧视妇女的作用。

(1)man用作名词。大家熟悉的 Thomas Jefferson在《独立宣言》中宣称:“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和“Governments are instituted among men,deriving their just powers from the consent of the governed”中的单数 man和复数men并不是指包括男女两性在内的所有人,而是专指男人,更准确地说是专指白人中产阶级中的成年男子,妇女、黑人以及土著印第安人均被排除在外。

(2)man用作动词 。The workers were manning the machines.句中的man其实就是operate或run的意思,用了man之后给人的感觉就象是只有男人能够开机器而女人就不能开机器。

(3)合成词中的man。英语中有不少词是由man组成的合成词,如manpower、chairman、craftsman、sportsmanship等,都把woman排除在外,这显然是不公正的。

(4)词组中的man。英语中不乏含有man的词组,如man of the letters,man of the year,man hour,man to man等,只有男性形象而没有女性踪影,这个社会就未免过于单调,更不用说不能存在下去了。

(5)名谚警句中的man。由于男人所处的特殊的社会历史地位,不少名谚警句中都有man,如: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Time and tide wait for man;Our government is one of laws and not of men;

(二)形容词maiden与性别歧视

Maiden一词充满了诗情画意和对年轻女性的浪漫想象。通常作名词,但在作形容词时最常见的用法却是表达一种文化上的观点:婚姻是女性的首要归宿,或浅薄无知,因为作形容词时它的含义为“virgin”,“fresh”,“unused”,“intact”,“inexperienced”以及“untried”。

(三)代词与性别歧视

1.人称代词he与性别歧视。英语代词使用常见的问题是用指代阳性的he既指代he又指代she:

The doctor should know what he will have to do to save a patient; Anyone can wear what he pleases.

2. 物主代词his既指代his又指代her。Studying the techniques by which a famous author achieved his success can stimulate any author faced with similar problems;The president must submit his report next week.

二、阴性词缀与性别歧视

英语是一门曲折语言,可以通过加词缀的办法构成新词。表示性别的词干一般都是阳性或中性,通过加前缀或后缀的方式将其改变为阴性词汇。为什么不给阴性词汇加缀构成阳性词呢?其实里面隐藏着很深的奥秘。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除母系氏族社会外,男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牢牢居于主宰地位,而妇女则处于社会的低层,权利受漠视,人格受虐待,基本没有政治和经济权利,在家从父,出嫁从夫,长期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存在。就连圣经上都说夏娃是用亚当的肋骨造出来的,是亚当的派生品。按照圣经的说法,如果要把女性性别用文字表述出来,最顺理成章的办法就是在阳性词根后面加上阴性词缀构成阴性词用以指代女性。

英语阴性词缀包括两种:

(一)前缀或前置词fem、femme。过去的很多职业都由男性从事,一旦某位妇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擅闯“属于”他们的“领地”或“势力范围”,必然会遭到男人的群起而攻。反映在语言上就是在表示职业的词根前加上词缀fem或femme,如:femarine=womanmarine;fempire=womanvampire;femlib=women’s liberation;femmestudents=women students;femmesem=female seminary;

(二)后缀。表示阴性的后缀很多,常见的有:

1.—ess。该后缀源于拉丁语,后经法语传入英语。常见的有countess、hostess、lioness、bishopess、fellowess、writeress、playeress、interpreteress等。除了几个表示贵族头衔的词外,大多数带有—ess词缀的词都含有“non-standard”的含义。比如从actor派生出的actress便带有女人当演员只不过是充当跑龙套和打杂的角色而已。另外还有一个非常形象生动的例子:

亚当在第一次看到夏娃时根据自己的形象给她取了个名字:

She shall be called man—ess, because she was taken out of the man.

如果将—ess附着于专用名词之后构成新的名词,如Negress、jewess,则不但含有性别歧视的含义,而且还包含种族歧视的含义。

2.—ette。该词缀在现代英语里用于指女性时表示女人对“真正男子汉”的刻意模仿或做出男人一般的举动,带有否定的意思,含有“反常”或“不合标准”之义,如farmerette、majorette、astronette、cosmonette、suffragette等。

3.—ine。该词缀表示参照、依赖、依附关系,如heroine,隐含妇女只有依靠男人才能干出配得上hero称谓的英雄业绩来。

三、 其它

英语对女性的性别歧视与偏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本文再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1. 被动结构

the first black woman who was admitted to the university

它给人的感觉是女性受高等教育与否并不能由自己决定,而是只能任凭他人特别是男人的主宰、安排甚至恩赐!

试比较:the first black woman who entered the university

由于在传统上妇女被视为消极被动的人,她们就比男人更容易被置于次要的或更不显眼的地位:

She had a baby by him.

给人的感觉是:女人不过是胎儿的载体,而男人才是传宗接代的源泉。

试比较:Compare: she had a baby.

(二)双重标准

描写男人时写其成就或性格而在描写女人时却强调其外表,这种做法会让女人感到不满和愤怒或荒谬可笑:

Dolores Doe’s calm, quiet demeanor and stunning Filipino beauty belie the fact that she too hopes to finish a Ph.D. this school year-in nuclear physics.

有一则两对夫妇在雨中观看棒球比赛的报道只提到丈夫的名字而忽略妻子的名字:

Joe Doe ( far right ) and Ron Doe ( beside him ) and their wives did not let the rain chase them to cover.

(三)分类

对女性潜意识的态度经常反映在作者对人所作的划分中:

The crew of the space flight includes two women and a Canadian.

有时甚至将女人与物品混为一谈,或与所谓的地位低下的人排列在一起:

1).Horowitz will take his wife, Wanda, along with his own piano and a piano technician.

2).The state has elected a black and a woman to high office for the first time.

难怪有的女大学生在求职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I want to be an astronaut , but it’s ?Man’s Conquest of Space. I want to be a doctor, but it’s Man’s Fight against disease. I want to be the president, but it’s Man’s Struggle for power ...now all I want is a self-cleaning oven.

(四)把女性当作比喻的对象

一个男性如果把另一个男性比作女性,其结果可能是对别人以及毫无关系之女性的双重侮辱:他既侮辱了他本想侮辱的男人,又侮辱了整个女性,尽管他可能没有意识到或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He is so womanish.

(五)冗余修饰语:

普遍的表现是使用不必要的词如race、color、age、sex等修饰或限定其它的词,如black defendant,woman lawyer,Asian Americans,aged people等。

(六)以男人为核心、标准:

Three Stanford University students-two girls and a man-were abducted from a research station in Africa .

该句隐含意义为:“girls”没有“man”那么成熟或居于较次要的地位。

Employees are welcome to bring their wives and children.

其潜在含义为:只有男人才适合作雇员,承担起社会责任,扮演养家活口的角色。

(七)隐性偏见:

More women than ever before are living with men without being married to them. And more unmarried women than ever before are having babies.

未婚同居和未婚先孕也有男人的一份!但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未婚同居和未婚先孕完全是女性的错。

四、结语

虽然只有语言本身并不能改变女性的社会地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态度,从而一步一步地实现男女平等的目标。外语学习者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英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与偏见问题,借鉴成功的经验,如随着50年代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女权主义者开始从语言的角度肃清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开始了捍卫自己公正的语言权利的斗争。他们已经提出了很多办法来解决man作为假性全称词带来的问题,如用human beings、individual persons、people等指男女两性,用work at、work、staff等取代动词man,用human power代替manpower、fair play代替sportsmanship, newsmaker of the year代替man of the year、Our government is one of laws and not of people代替Our government is one of laws and not of men等。

我们在英语写作时首先应了解什么样的词缀、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可能造成性别歧视与偏见。其次应该随时提高意识,防止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性别歧视与偏见现象,避免不利影响。最后在修改阶段应仔细认真,坚决把有性别歧视与偏见的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清楚出去。

9.英汉互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探析 篇九

英汉互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探析

由于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不同认识从而使语言产生了词汇空缺现象.在英汉互译时,针对此种现象,译者必须采取有效的补偿手段,以克服这种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制约.

作 者:吕璀璀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山东烟台,265000刊 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810(1)分类号:H315.9关键词:词汇空缺 文化差异 翻译

10.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析 篇十

摘要:

女性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遭遇性别歧视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从研究我国女性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遭遇的歧视问题入手,分析了女性遭受歧视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以缓解女性在企业中受到的性别歧视。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性别歧视

人力资本投入 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在招聘过程中性别歧视并不少见,由企业职称性别结构以及社会企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的性别结构也不难看出,女性在人力资源培养过程中遭受到一定的歧视对待;而且,目前社会中女性的平均收入较男性偏低,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性别歧视也许会在短期内使企业获利,但从长远看,性别歧视的出现,使得企业浪费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也造成了企业内部员工工作的不稳定,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解决好这一问题,以成为女性自身、企业和社会的共同需求。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性别歧视的现状

(一)性别歧视的界定

所谓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基于性别原因,或拒绝接受女性,或提高女性的录用标准,或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工或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或不重视妇女的升迁机会,或使女性与男性相比同工不能同酬。

(二)性别歧视的现状

目前,女性面临的就业环境十分严峻,从她们进入劳动力市场开始,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就面临着方方面面的性别歧视和压力,具体主要表现的以下几个

方面:

1、招聘性别歧视

女性在招聘过程中面临着性别歧视问题,遭受着不公正的待遇。男性和女性同时进入劳动力市场,但企业会因女性的预期问题而非现实的效率问题拒绝接受女性。更有甚者,同样是名牌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且女性在校期间的表现稍微优于男性的也被拒之门外。由此可见,女性要想和男性在同一岗位上竞争,必须在各个方面都比男性强很多时才能体现出优势。所以在招聘过程中,女性经常找不到工作或者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要么退而求其次寻求一份稍差一点的工作,要么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谋求一份同男性一样的工作。据报道,广州某高校大四女生小玲最近到一家IT企业面试后,该企业有关部门负责人明确告诉她,“你的条件完全符合应聘要求,但是单位领导要求只招男生。”而据了解,小玲成绩优秀,还曾经花费近万元参加Java高级软件工程师培训班并获得资格证,她班上不少成绩不如她的男生早已找上满意的工作,她却在就业上不断碰壁。

2、晋升性别歧视

当今社会,女性的地位不断提高,众多女性也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然而,玻璃天花板却是女性前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障碍,其原因便是性别歧视。Groot和Van den Brink(1996)的实证研究成果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少进入拥有晋升可能的工作,她们也比男性更少可能被提拔到另一职位上。于是,由于性别原因,妇女的职业选择和职务晋升被一层玻璃挡着,可望而不可即。即便是女性的性别特点决定了她们能在财务、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公共关系等方面取得成功,但在一个公司的最高领导者(如总经理)的位置需求上,女性往往不被考虑。

3、培训性别歧视

目前,很多企业在培训对象的选择上,有明显的性别偏好,对女性的培训远不如男性,女性获得的在职培训方面的投资是非常少的,大约只及男性投资量地1/10。对于同等条件的男女职员,企业愿意花费大量的培训资金到男性职员身上,而对女性职员则较为苛刻。

4、薪酬性别歧视

薪酬性别歧视是指难以解释的雇主偏好及文化因素导致的对女性的歧视所带来的工资的不平等。女性不仅就业难,而且收入也较男性低。据调查,不论是男性相对集中的机械设备修理、中西餐烹饪等职业,还是女性相对集中的批发零售、餐饮和社会服务等行业,女性收入都明显低于男性,这说明我国职场中存在着十分明显的薪酬性别歧视现象。

二、性别歧视的原因

造成女性在劳动力市场遭受性别歧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文化影响

自古以来,男尊女卑的思想就普遍存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由此可见,社会对女性的偏见是由来已久,并不是法令可以在朝夕内改变的。首先,女性承担了大量的家庭劳动,这就会影响女职员在工作中的经历投入。虽然现在很多男性也分担家务,但是大部分的工作还是由女性来做的,这是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角色定位。其次,女性承担着生育子女的责任,这就必然会影响女职员的工作。第三,大部分的女性在精力、体力、耐力方面比男性稍逊,这就使得女性在工作中无法升迁甚至不能录用。

(二)企业追求利润的选择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企业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变,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福利机构变为了市场经济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所以,企业从低成本、高收益、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来看待劳动力的使用,就不难发现,女性的雇佣成本高于男性。因为女性承担着生育责任,而且我国1998年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明确指出“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这就是说企业要在这一段时间支付的工资高于劳动者的劳动产出,这种“性别亏损”是很多企业不愿承担的。再有,女性的退休年龄低于男性,但平均寿命却高于男性,这就意味着企业要支付更多的退休福成本,由此,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自然而然地处于不利的地位,这是性别歧视最重要的原因。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

虽然很多法律规章都规定不得歧视女性,但是目前的法律对此的界定过于原则化,并没有明确规定歧视的定义和范围,使得很多企业和单位钻了空子;再有,我国的法律规定明显的把女性列为弱势群体,使得法律本身带有歧视性。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的错综复杂、相互交织才使得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性别歧视问题。

(四)将工作绩效与工资收入挂钩的背后隐藏着性别歧视

但是,麦可思公司的另一项调查却依旧为我们揭示了将工作绩效与工资收入挂钩的看似两性平等的分配方式背后隐藏的性别歧视。调查显示,2007届女性应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2300元,离校后掌握的工作能力为50%,而男性本科毕业生的相应数据为2616元和52%,女性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的薪资低于男性约13.7%,离校时掌握的工作能力低于男性5.4%,女性的薪资低的幅度大于能力低的幅度,在同样能力水平下女性薪资略低于男性。这一状况在女性高职/专科毕业生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2007届女性应届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的薪资低于男性约18.2%,能力低于男性6.3%,女性的薪资低的幅度远远大于能力低的幅度,在同样能力水平下女性薪资明显低于男性。

三、工资收入分配中的性别歧视

(一)女性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水平普遍低于男性大学毕业生

我国政府在主张和推行男女同工同酬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但还是存在着男女工资收入不平等甚至收入差异日益扩大的情况,这一情况在男女两性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分配中同样存在。

据麦可思公司的调查显示,在2007届大学毕业生中,无论是女性本科毕业生,还是女性高职/专科毕业生,即使学习传统的女性专业,其毕业半年后的月平均工资水平普遍低于相应的男性毕业生。其中,法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男女工资差异最大,男性毕业生平均月薪为5552元,而女性毕业生平均月薪为4520元,二者相差1032元。无论是女性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最高的10个专业(法语、建筑学、注册会计师、石油工程、对外汉语、保险、日语、软件工程、金融学、微电子学),还是平均月薪最低的10个专业(临床医学、中医学、小学教育、美术学、农学、体育教育、教育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林学、园艺),其毕业半年后的薪资水平都低于相应的男性毕业生。即使是在女性大学毕业平均月薪最高的10个职业(信用分析师、个人理财顾问、审计员、医疗销售代表、证券和期货销售商、税收监察及征收人、管理分析专家、日常主管、采油气矿山的技术员、舰艇制造师),或是女性大学毕业平均月薪最高的5个行业(证券业、航空运输业、国家安全和国际事务、银行业及信用合作社、控股投资机构和金融),男性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薪资仍然多数高于或大大高于同期女性毕业生。

(二)女性进入传统的男性职业与男性进入传统的女性职业,在薪酬和就业率上具有显著优势

女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工资差异最大的职业方面,排在前10位的职业分别是:幼儿园教师、产科和妇科医师、海关检查员、电厂操作员、网络系统和数据传递分析师、非园林和水陆建筑师、网络设计师、电力辅助设备操作员、石油工程师、土木工程师;而在男女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工资差异最大的行业方面,排在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非储蓄的信贷机构、影视和音像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娱乐消遣服务业、烟草制品业。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一提,男女毕业生收入差异最大的职业中,排在前两位的幼儿园教师和产科妇科医生,过去都是由女性垄断的职业,现在也开始有男性涉足,并且其工资薪酬远远高于女性从业者(两个职业男性分别高出1133元和1113元)。

类似的例子还体现在女大学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上,2007届女性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100%的两个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石油工程)和女性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100%的两个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都是传统的男性专业,但女性进入后却大放异彩,取得了比男性还要高的就业率。这启示我们,无论女性还是男性,都应大胆摈弃性别—专业、性别—职业、性别—行业、性别—职位等一系列关于性别和就业的刻板印象。只有真正按照市场需要去设计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才能从容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三)政府机关或国有事业单位在工资收入分配方面的性别歧视要低于企业

200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薪男女最接近的10个职业分别是电气技术员、开设新账户人员、人力资源助理、初中特殊教育教师、教育职业和校园顾问、小学教师、市场研究分析家、审计员、电气设备装配技术员和法庭书记员。可以观察到,上述职位中的大部分都属于有政府背景的公职,这表明,政府机关或国有事业单位在工资收入分配方面的性别歧视要低于企业。这可能与女性的工作业绩低于男性有关,因为企业是一个比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更讲求绩效的地方。这一推论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得到证实。在问卷中,当被问及“在同样的岗位上,贵单位男性员工与女性员工的薪酬水平差异情况”时,被调查的用人单位中,选择“以工作绩效为标准发放”、“男性员工高于女性员工”和“女性员工高于男性员工”的比例分别为78.57%、17.86%和3.57%。“贵单位男性员工与女性员工的绩效比较”中,选择“男女两性相当”、“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性略高于女性”和“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的比例分别为53.57%、32.14%、10.71%和3.57%。可见,大部分用人单位以工作绩效为标准发放工资,而女性的工作绩效普遍与男性相当或低于男性,因此女性的薪酬水平总体上低于男性。

(五)教育在缩小男女两性收入差异上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应当认识,与教育在消除职业结构中的性别歧视收效甚微甚至扩大性别歧视不同;教育在缩小男女两性收入差异上却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有研究表明,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男性和女性平均工资的差异逐渐缩小。具体来说,根据2005年的数据,女性工资与男性工资的比值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为68%;高中阶段的为76%;大专程度的为80%;大学本科及以上程度的为83%。[ 刘泽云:《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二期。]这表明,低教育程度的女性面临更大的工资性别歧视,而高教育水平的女性其工资性别歧视则要小得多,虽然依然存在歧视。

在男权社会中,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同一般女性相比,“女大学生”所代表的人群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阶层女性,但在就业时同样受到性别歧视的困扰。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就业形势越是严峻,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越是突出。由于市场自身不会产生理想的社会平等效果,政府的作用就责无旁贷。除了政府以外,在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上,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女大学生自身都应付出必要的努力,否则,因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而扩大了的男女受教育机会公平,将在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上大打折扣。

四、应对人力资源管理中性别歧视的策略

(一)重新定位女性的角色,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虽然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有明显的歧视色彩,人力资源管理也无法短时间内修复这一认识。但是,我们仍需要重新认识女性的作用,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为女性就业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同时,女性要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努力提升真及时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强化竞争意识,努力吧自己培养成视野开阔、有创造力、既坚强勇敢又温柔体贴的人才。

(二)鼓励企业招聘女性,并给予相应补助。

女性在职业生涯中最大的障碍就是生育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此,政府应当鼓励企业加大对女性员工的招聘,但是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是不愿接受那部分“性别亏损”的,即使最终选择雇佣女性,最终也还是通过降低工资、减少就业的方式转嫁给女性自己。对此,企业应给予相应的补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生育成本社会化。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建立全国统一的、独立的生育保险险种,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和监督生育保险基金的运行,将生育保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其他保险项目同步执行、统一收缴,扩大生育保险基金的来源范围,不管是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还是其他一切所有制的企业,也不管是男性职工还是女性职工,都要实行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按比例提取,消除用人单位使用女性劳动者会提高人工成本的顾虑,使用人单位对两性劳动力的评价和雇用标准更为合理,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母亲身份给女性带来的就业困难。

(三)增强女性员工自身的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其综合素质。

性别歧视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其实就是女性员工由于家庭和生活的原因所造成的人力资本投入的匮乏,使企业不能获取更多的利益。因此,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加强女性员工的教育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一方面企业要给予女性员工更多的培训和再教育,使得其能够获得同男性员工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只有获得了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才能够真正的实现男女平等,女性员工的工作能力也会随着教育投资力度的增大而增强,从而使其获得更高的薪水和更多的升迁机会;另一方面女性员工自身一定要积极地寻找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可以主动的寻求、参加在职培训和深造的机会,同样也可以通过变换工作来获取宝贵的职场工作经验。只有不断地给自己注入新鲜的知识和经验,才能获得足够的人力资本容量,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

(四)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反性别歧视的法律。

在维护女性合法权益、男女平等的社会地位的过程中,无论采取何种措施,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首先,应建立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或平等就业法,对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行为以及惩罚救济措施竞选明确的规定,使得被歧视者在维护自己权益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其次,由于就业准入中的性别歧视具有隐蔽行,导致很难对企业的性别歧视行为进行处罚。对此,政府应设立专门的性别平等政策评价和监督机构,对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员工性别就业比例竞选监督和检测,从而保障女性平等就业权利。最后,要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性别歧视的产生有其多方面的原因,消除性别歧视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节约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成本,从而更大范围的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增强企业内部的稳定性,促进个人、企业、社会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1.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篇十一

【关键词】英语语言 性别歧视

一、引言

在英语语言的习惯上,性别歧视简言之就是语言对女性的歧视。王德春等指出语言的性别歧视(Sexism language)是“一类性别成员对另一类性别成员所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为依据的看法和态度,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Webster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将“性别歧视(Sexism)”解释为:基于性别的偏见或歧视,尤其是對妇女的歧视。《朗曼英语词典》对“性别歧视”的解释是:“以性别为基础的歧视,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歧视”。由此可见,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直接表现为对女性的歧视。本文拟对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及成因进行简单的探讨。

二、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体现

1. 称谓方面。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首先就表现在称谓上。Mr. 在英语中通常放在姓氏前,用来表示对成年男子的尊称, 使用过程中既不会暴露他们是否婚娶,也不会因为他们的婚娶而改变其称呼。然而,对女士的称呼Miss 和Mrs,是根据女性婚嫁与否而来称呼的。Miss一般是对未婚女性的称呼,Mrs.则是对已婚女性的称呼。此外,当一个女性结婚后,她需要更改自己的姓氏,使用丈夫的姓来表明自己嫁给了某姓的某人。如从Mrs. Green可以得知这位女性嫁给了格林先生才被称呼为Mrs. Green。 gentleman和lady是人们在英语语言中使用最频繁的正式称谓语,其语义蕴涵也存在性别上的社会偏见。gentleman一词含有更多的褒义感情如“仁慈、文雅、慷慨、礼貌”等,而lady却不含有这层涵义。

2. 词汇方面。英语语言中的词汇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的一面镜子。首先,英语中许多词汇只有表示男性的用法,却没有体现女性用法的形式,如:chairman, man of the year, superman等。英语词汇中有很多复合词均含有man,如mankind, businessman, policeman等,通常这些与男性相关的词汇大多都含有褒义色彩,而且涵盖政治活动、社会活动和户外活动等很多范围。这些词汇反映了英语语言使用中对女性的歧视。其次, 表示男性名词总是无标记的,而女性名词往往通过附加一个粘着性后缀构成,如:waiter, prince, actor和waitress, princess, actress。 再次, 英语语言中与女性相关的贬义词数量较多,如,slut, hussy,broad,bimb等,而与男性相关的贬义词则屈指可数。

3. 俗语谚语方面。俗语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经验和体会的产物,反映了各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英语语言中有很多各类带有明显歧视女性的英语俗语谚语。如,Women have long hair and short brains.(女人头发长,见识浅);A horse, a wife and a sword may be showed but not lent.(老婆如同马和剑一样只能展示不能让出)。英语里有许多谚语从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反映着歧视妇女和贬低妇女形象的现象,这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根源。

三、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

1. 历史因素。从英语语言的发展历史来看,宗教贬低并排斥女性,造成了今天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西方宗教这种对女性极不公正的态度反映在文字形式上,便是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女性在体力上比较弱势、女性所受教育较低,从事社会地位较低、收入较少的工作,这就使得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低于男性,随着漫长的历史发展,对女性的歧视也日积月累。这些历史因素反映在语言上便是将体现性别的阳性置于首位。

2. 社会因素。语言从属于社会,其变化和发展与社会问题紧密相连。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是人们对女性歧视思想在语言上的反映。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地下的社会地位使得女性处于从属地位,这样一来处于主导地位,位高权重的多为男性,女性则在家操持家务或只能从事收入较少地位较低的工作。

3. 文化因素。文化中男女不平等现象反应在语言上便是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在《圣经》,上帝先用泥土创造了第一个男人亚当, 由于亚当觉得比较孤单,上帝又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一个女性角色----夏娃。 “Adam’s rib word” 便成了”woman”。由此可见,自人类自被创造的那天起,女性就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庸。古英语中,“woman”一词便是从“wife to man”变来的,意为“wife of a man”。夏娃作为西方历史上第一个女性角色,却违反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智慧果树上的果实,最后被逐出了伊甸园,夏娃随之变成了罪恶之源。文化影响语言,语言中共的性别歧视的产生便是基于这种不平等的文化意识和思想观念。

四、结语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主要体现在称谓、词汇、俗语谚语等方面,产生这种语言歧视主要受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语言是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一种反映、一种折射,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 社会、文化中的不平等、不公平现象也会随之减少,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问题的研究将会得到更泛的重视,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虽然在消除英语语言中的歧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彻底消除这一语言现象则需要各方学者的共同努力、长期的坚持不懈。

参考文献:

[1]王德春,孙汝建,姚远. 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12.谈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 篇十二

如今, 人们对性别歧视语有了充分的认识。许多人意识到了性别歧视语给女性带来的伤害。人们已在会话以及写作中有意识地使用非性别歧视词。政府部门和各种组织都纷纷起草、制定“非性别歧视语使用法”规范语言, 逐步消除性别歧视语。

让人们关注的常见英语性别歧视语有如下几种:

一、英语中man包括woman的词汇

在英语字典man泛指人、人类, 包括男人和女人。[1]比如:

TV programme:Man and Nature电视节目《人与自然》

If anyone wants the book, he can have one.如果有人想要这本书, 可以给他。

Man is the highest formof life on earth.人是地球上具有生命物体的最高形式。

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谁笑到最后, 谁笑得最好。

《独立宣言》中也有同样的用法: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人生而平等, 他们享有造物主赋予他们的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生存的权利、自由的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里也说:

“Four score seven years ago our fathers brought forth on thiscontinent, a new nation, conceived in Liberty, 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men are created equal.”[2]

87年前, 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在woman一词出现以后, 女权主义者认为只提men而不提women;只说father不说mother, 或者用man泛指所有的人, 并不能算是男女平等。另外, 英语泛指“每个人的”的时候, 用his而不用her, 如:Everyone loves his mother.却不用her。他们也主张平等对待, 可以笼统地用中性的their。

英语中的chairman主席、congressman国会议员、policeman警察等词汇起初并没有女性的对等词。在女权主义者的主张下, 为了体现男女平等才有了chairwoman、congresswoman、policewoman等女性对等词, 后来又出现了chairperson、chairone等中性词。

其他受女权运动影响而出现的中性代用词还有:salesperson, people, worker, fire fighter, fisher, postworker。

现代英语中还有一些依旧保持着男性形式、没有女性对等词的词语, 比如:freshman (大学一年级学生) 、manmade (人造的) 、forefather (先辈) 等等。

二、表示职业头衔的词汇

专指女性的有两种职业头衔:一种是用一个指女性的词, 比如sales girl (女售货员) , 另一种是用表示女性的后缀, 比如-ess, -ette。第一种表达了这样的概念:女性从事的都是这样平凡无聊的工作。女权主义者建议可以用assistant (助手) 和sales assistant (售货员) 来分别代替girl Friday (女助理) 和salesgirl (女售货员) 。专指女性的后缀-ess和-ette含有“琐碎的”或“否定”的意义, 并表达了这样的信息:女性从属于男性。

三、描写男、女两性的词汇

语言使用者不应该使用轻视或贬低女性的词语, 比如:Academics have to support children. (大学教师要供养孩子。) 这句话含有女性依附于男性的意思, 它所表达的内涵是:所有大学的专家和学者都是男性;在句子The parents of the girl, Mr.Jack White and his wife, left the neighbor’s house. (杰克·怀特先生和夫人, 即这位女孩的父母, 离开了邻居的住所。) 中, 女人是靠她们与男人的关系来被描写的。然而人们却很少用这样的关系来描述男人。

四、英语中男女不对等的词汇

英语中也有一些女性特有的带有贬义的词汇, 一般没有男性的对等词, 比如:bitch (母狗) 、slut (荡妇) 、street girl (娼妓) 等等。

有些词汇看似对应了男女性别貌似对应, 但其实还是存在对女性的歧视, 比如:lad (小伙子) 与maid (女佣) , governor (州长) 与governess (女家庭教师) , call boy (旅馆里的男服务员) 与call girl (以电话联络召唤的妓女) 。

五、“marry”反映的西方婚姻中的男尊女卑

英语里男婚女嫁都用marry这个词, 但是当它跟介词to搭配使用时却显示出男女之间的区别, 因为to含有“系于“、”属于“的意思, 就像belong to和tie to中介词的用法。我们可以见到以下句子:

He married his daughter to a rich man.他把女儿都嫁给了富人。

She has been married to a rich man.她被嫁给了一位富人。

我们却一般不说“He married his son to someone.”或者“He has been married to someone.”

另外, marry off也只限用于女性, 我们只能说“She married off her four daughters. (她把她四个的女儿都嫁出去了。) ”却没有She married off her four sons.的用法。

六、男女英语名字的特点

在一定程度上, 名字代表了社会观念, 反映出父母对男孩、女孩的不同期望。大家普遍认为女子名字应该体现女性美丽温柔和“贤妻良母”的特点, 而且女性也不应该参与社会事务, 因为那是男子的领域。有时候, 女性需要改用男子名字才能参加一些社会事务。比如英国19世纪出版了诗集和《简·爱》、《呼啸山庄》等作品的著名女作家勃朗特三姐妹。她们当时就采用了男性名字作为笔名。美国当代儿童文学女作家苏珊·伊丽莎白·欣顿在中学时就写了《局外人》, 出版商同意出她的书, 但是建议她笔名采用词首缩写, 这样就没人看出来这是位女作家。至今, 她已出版了几十本少儿读物, 但是还是有很多读者误认为S.E.Hintor是男作家。

此外, 英语里代表国家民族的别称也多用男子名字, 比如:用来指美国人的Uncle Sam (山姆大叔) , 指英国人的John Bull (约翰牛) 和指阿拉伯人的Ali Baba (阿里巴巴) 。

七、男女禁忌语的使用

禁忌语 (Taboo) 是指人们忌讳的, 禁止公开使用的不雅词语。英语里的shit、fuck、bitch、ass等等都属于禁忌语。但是这些词语却频频出现在一些影视文学作品里, 而且也多出自于男性之口, 比如:You’re son of bitch (狗娘养的) ./Bull shit (废话) !/Damnyou (该死) !/Fuck it (滚你的) !等等。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回应水门事件时也说道:“I don’t give a shit what happens.”很多人认为禁忌语是男性的语言, 男人说出来不仅不会令人反感, 反而会使他们增添男子气概。倘若出自女性之口, 则会被认为“不象话”。

八、男女比喻词的用法

在希腊神话中, 宙斯 (Zeus) 是主神, 他有一子一女, 儿子阿波罗 (Apollo) 是太阳神, 主管光明、青春、医药、畜牧、音乐和诗歌等, 女儿阿耳忒弥斯 (Artemis) 是月亮女神, 权力远不及阿波罗, 主要掌管狩猎和妇女分娩。

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常被比喻成花木星石等。

英国诗人罗伯特·赫立克 (Robert Herric) 在《给少女们的忠告》 (Counsel to Girls) 中把少女比喻成转眼即逝的花蕾:

Gather ye rose-buds while ye may,

Old Time is still a-flying:

And this same flower that smiles to-day,

To-morrow will be dying.

可以采花的时机, 别错过,

时光老人在飞驰:

今天还在微笑的花朵

明天就会枯死。

苏格兰著名诗人罗伯特·彭斯 (Robert Burns) 将爱人比喻成红红的玫瑰:

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呵, 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

六月里迎风初开;[3]

语言反映出各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英语中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并非语言本身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 而是特定社会的语用文化在语言中的反应。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文明的社会不应该出现两性不平等的现象。要消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必须根除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语言的变化受文化的制约, 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参考文献

[1]梁德润:《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小辞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2年。

[2]楼光庆:《从姓名看社会和文化》,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5年第3期。

上一篇:通用的代理公司合同格式下一篇:范文亮 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