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标准培训

2024-08-18

iso9001标准培训(16篇)

1.iso9001标准培训 篇一

ISO9001:2008条款

1.范围1.1总则1.2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4.2文件要求4.2.1 总则4.2.2质量手册4.2.3 文件控制

5.管理职责

5.1管理承诺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质量方针

5.4策划5.4.1 质量目标5.4.2 质量管理体系计划

5.5职责权限与沟通5.5.1 职责和权限5.5.2 管理者代表

5.6管理评审5.6.1 总则5.6.2 评审输入5.6.3评审输出

6.资源管理

6.1资源提供

6.2人力资源6.2.1总则6.2.2能力培训和意识

6.3基础设施

6.4工作环境

7.产品实现

7.1产品实现的策划4.2.4 记录控制5.5.3 内部沟通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2.3 顾客沟通

7.3设计和开发7.3.1设计和开发策划7.3.2 设计和开发输入7.3.3设计和开发输出7.3.4设计和开发评审7.3.5 设计和开发验证7.3.6 设计和开发确认7.3.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7.4 采购7.4.1采购过程7.4.2采购信息7.4.3采购产品的验证

7.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3标识和可追溯性7.5.4顾客财产7.5.5产品防护

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8.测量分析和改进

8.1总则

8.2监视和测量8.2.1顾客满意8.2.2内部审核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8.3不合格品控制

8.4数据分析

8.5改进8.5.1持续改进8.5.2纠正措施8.5.3预防措施

2.iso9001标准培训 篇二

一、建筑施工企业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贯标的目的有悖于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初衷。

目前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在贯标过程中并未完全体现这一初衷, 其目的仅仅是“获取证书、通过审核”, 使贯标流于形式。

(二) 企业内部组织贯标的部门或内审员未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建筑施工企业组织机构中应设有“质保部”或“质检部”, 该类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检验产品质量, 维护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不断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一般建筑施工企业中的质保部和内审员并不能达到以上要求, 使得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甚至将企业贯标引向形式主义的误区。

(三)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与建筑施工企业行业特点不相符, 可操作性差, 与实际管理工作脱节。

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能否获得最终的成功, 主要是看所编写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适合于现代企业, 是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记录只是留给外审专家看, 而真正的质量管理组织仍执行行业技术规范、部门规定和本组织的规章制度。形成了严重的两层皮现象, 将贯彻ISO9001标准引向了只是获取认证证书的误区。

(四) 贯标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贯标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1. 质量目标内容空泛, 缺乏挑战性, 或者不切实际, 甚至无法实现。

就工程施工单位而言, 仅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其它方面则明显偏低, 缺乏挑战性。因为向顾客提供满足法律法规的产品是对组织的最低要求, 是必须达到的。同时, 行业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分部、分项工程是有评优标准的。

2. 质量目标分解不合理, 不能确保组织的质量目标。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不是按照各职能部门所承担的职责和项目部所承担的建筑施工项目去制定其质量目标, 而是简单地将组织的质量目标肢解给各下属单位。如将产品合格率100%作为各项目部的质量目标, 将顾客满意率大于90%作为经营部门的质量目标等。

3. 质量记录过于繁杂, 员工产生厌对情绪。

受咨询师关于“写你所做的, 记你所写的, 做了就必须留有记录, 不留记录等于没做”提法的影响, 凡是从事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人员, 都要填写大量的记录表格, 不仅浪费了纸张, 影响了工作效率, 更引起了人们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误解, 认为质量管理工作就是填记录表格。

4. 数据分析应用不够。

工作人员不会对已经发生的不符合项、不合格品进行数据分析, 以找出对质量管理体系和生产工艺过程在何处实施改进。因而, 在外审过程中专家往往都会指出数据分析是薄弱环节。

二、建筑施工组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对顾客的识别不够充分, 没有或者没有完全识别过程的特性, 以及对现状分析不够。

有些企业为了满足ISO9001质量标准要求而规定并分解目标, 完全是为了获证的需要, 没有考虑企业的贯标情况 (人员、规模、产品特性等因素) 。更有甚者唯恐外审专家开具不符合项, 所谓的质量目标实际上早已达到甚至超过了, 如此方法制定的目标起不到任何激励和促进作用, 毫无价值;或者是为了企业宣传需要, 认为越高越好, 制定的质量目标根本无法实现, 也无从考核。

(二) 没有处理好质量方针与经营方针的关系, 以质量方针取代或冲淡了经营方针。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 在质量手册中均制定了质量方针, 强调了质量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没有注意将质量方针融入经营方针, 并注意质量方针应与经营方针协调一致。

(三) 没有正确理解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对记录的要求。

标准换版, 但旧的烙印还没有清除干净。“写你所做的、记你所写的、做什么都要留下记录、没有记录等于没做”这种提法是94版ISO9001标准对记录的要求, 一些咨询师经常这样倡导企业。而ISO9001-2000标准对记录的要求则是“应建立并保持记录, 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四) 误把数据分析等同于统计技术。

数据分析是一个过程, 而统计技术是一种方法。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仍抱着94版标准的要求不放, 以为统计技术就是数据分析, 而统计技术要求样本量较大, 且有些方法要求一定的数量基础, 导致一些人产生畏难情绪, 不知如何着手进行数据分析, 因而形成了所谓的薄弱环节。

(五)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识别不充分。

某些企业生搬硬套ISO9001标准, 没有将实现质量管理手册 (文件) 与企业现行的有效管理经验相结合。由于一些建筑施工企业没有按照ISO9001-2000标准4.1条款的要求, 对过程及相互关系进行识别, 只是盲从咨询师的指导, 按照标准条款的顺序写质量管理手册。只是考虑如何适应审核专家的要求, 没有很好地将ISO9001标准各条款的要求融入到组织的管理过程中去。

三、解决企业实施ISO9001标准质量体系问题的对策

(一) 对策一:

加强对ISO9001:2000版标准的培训, 深刻领会标准要求的实质。企业要重新组织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及管理人员重新培训ISO9001:2000版标准。最好是聘请既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咨询师或审核员, 又是本系统本行业的专家讲解ISO9001:2000版标准, 杜绝不结合本行业实际, 空对空宣贯的做法。

(二) 对策二:

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 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要做到与时俱进, 锐意改革, 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 如质量方面的6δ管理, 生产管理中的5S管理法、清洁生产法、3A管理模式、TMS管理法等等, 提升管理档次, 实现“跳起来摘苹果”。这样也可以解决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内部沟通等方面不协调问题。

(三) 对策三:

企业应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自立、自强, 积极探索和创建符合自身实际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质量目标与经营目标及企业质量目标与各职能、层次、人员质量目标相脱节的问题。

(四) 对策四:

鉴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殊性, 应该深刻领会、灵活运用ISO9001质量标准。对检测仪器实行分类管理。一是对于强制检定的仪器, 必须做到按期到指定机构进行检定。如:水准仪、经纬仪等。二是对于一些目前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尚无检定标准的仪器, 如GPS定位仪、电法仪、磁力仪等应积极与生产厂家进行联系, 委托其检定, 或掌握厂家的检定方法, 编写成仪器检定规程, 按照规定, 定期自我检定。三是对于一些低值易耗、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检定仪器工具, 如水泥试模、坍落度筒、手持GPS、钢卷尺等, 应收集国家、行业关于这些仪器工具的检定标准, 单独建立一套经质量监督部门检定的仪器设备, 作为企业专门检测自检设备的标准。

摘要: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者提出战略决策的重要手段, 不仅可为企业带来直接利益, 而且对成本和风险的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建筑企业在ISO9001质量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企业,ISO9001质量体系,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 .鲍志伦.建筑施工企业实施ISO9001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12, 2

3.iso9001标准培训 篇三

关键词:质量认证;条款;实施

ISO9001:2008标准的8.5.2条款“纠正措施”明确规定:

“组织应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评审不合格(包括顾客抱怨);确定不合格的原因;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为了有效地实施纠正措施,必须准确理解纠正措施的定义以及纠正措施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区别。

ISO9000标准的3.5.1条款将“纠正措施”定义为“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即纠正产生问题的原因(不合格已发生)。而纠正是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不合格已发生)如返工、修理等。预防措施则是为了消除潜在的不合格原因(不合格未发生)。因此,要实施好纠正措施,首先必须正确识别不合格的原因,评价采取纠正措施的必要性。

一般来说,产生不合格的来源有顾客反馈(包括投诉、索赔),不合格报告,审核报告,管理评审输出,返工或修理,数据分析的输出,顾客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过程测量结果,自我评定结果等。对于组织发现的不合格,组织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或纠正,但却不一定需要对所有不合格都采取纠正措施。

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取决于问题的大小和为企业带来的附加风险,不需要花一百万元去解决一个一百元的问题。例如,某电子厂生产电容器,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把成品一次合格率提高到了99.9﹪,若要进一步提高合格率,则需要购入全套最新设备,招入高水平技工,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精力,相比起0.1﹪的不合格率,投入的风险太大,此时,企业就无须对该0.1﹪的不合格采取纠正措施。

那么,对于多次重复出现的不合格是否都应该采取纠正措施?实际上,并不尽然,因为有些不合格的原因可能在目前条件下是不能消除的,如由于工艺过程、设备能力、设备本身的精度等条件,不合格品难免重复出现,但只要未超出过程的目标值(如某机械厂不合格品率小于1%),则只需加强监控,不一定要采取纠正措施。至于如何再进一步降低不合格品率,则属于长远的工艺改造、设备更新问题,在条件允许时,可按新的目标要求进行重大改进。但在采取纠正措施的努力或成本比不合格带来的代价大得多时,纠正措施是毫无意义的,对此,只能采取纠正处置的方法。

是否采取纠正措施及采取措施的先后顺序,应按风险、成本、利益最佳或相关风险进行权衡,认为采取措施不合算,这时只需进行纠正即可。因此,发生问题的性质是采取适宜的纠正措施的基础。

但是,有些不合格的因素是人为的,无法消除的。

总之,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在采取措施之前,应多方面考虑问题的重要性,如不合格成本、运作成本、加工成本、质量成本、性能、安全性,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程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等。只有对那些重要的,风险性大的问题才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采取措施时,应进一步考虑该措施应能够减少风险或使风险预知,任何风险都不应在未知状态下转移给顾客,应按问题的性质确定采取措施的程度。应结合组织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对纠正措施的需求予以识别,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界值识别法”,界值识别是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步骤。界值的另一种表述是“目标控制值”,所定的界值,反映了组织现实条件下正常运行可达到的目标,如质量目标、产品合格率、顾客满意度等。达不到目标可能就意味着出现异常或问题,把深思熟虑的目标控制值作为界值,将有助于识别机会。

②“风险评估”,它是识别风险的过程,该过程包括分析危险,确定影响范围,发现信息、信息系统和过程机制中的脆弱性,并判断发生的可能性。常用风险顺序数(RPN)来显示风险的高低,数字越高,风险越高,采取纠正措施的优先权也越高。

评价了纠正措施的需求后,就需要确定合适的纠正措施。纠正措施制定过程:拟定措施—进行可行性、风险、成本评审—对可能的影响或防风险措施进行风险评估(试验)—确定措施。

纠正措施实施时,应明确职责权限,应规定清楚谁负责识别分析,谁负责确定,谁负责实施,谁负责跟踪评审,谁发出通知,如何上报等。原则上讲,组织中每个员工都有义务报告所发现的任何可能导致不合格的异常现象,所有纠正措施都应由不合格的责任主管人员实施。跟踪活动则可由体系中规定的责任人员完成。组织可根据实际情况按不合格的类型和职能进行适当分工。

应为完成纠正措施设立一个时限,记录纠正措施活动,并跟踪调查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企业应建立程序文件以描述如何贯彻实施纠正措施活动。为确保所要求的或商定的纠正措施可以实施,应有足夠的资源可供使用。

实施纠正措施,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并对其结果进行评审,看其是否能消除不合格,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以确认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经评审后,对确有成效的纠正措施应加以保持,可能有必要更改质量手册、程序、作业指导书等。效果不佳者,应进一步分析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和重新制定更为有效的措施,务求彻底解决问题。有时某个纠正措施解决了原有的不合格,但对其他方面造成影响,就应评审这个措施会不会造成新的不合格。

4.ISO9001培训计划 篇四

第一节:(60分钟)

① 什么是ISO9001

② 培训ISO9001的意义

③ 公司为什么要做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④ 我司以前的做法,以后应如何去做

⑤ 什么是八项管理原则

第二节:①质量管理基础

②主要术语和定义:

例:质量、要求、顾客满意、持续改进、有效性、效率、顾客、供方、过程、产品、设计和开发、程序、可追溯性、合格、不合格、缺陷、预防措施、纠正措施、纠正文件、规范、质量手册、记录

第三节:ISO9001标准的引言部分

1、PDCA循环方法

2、GB/T 19001同GB/T 19004的关系

3、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的区别

4、不合格同缺陷的区别

5、标准的应用范围

6、引用标准术语和定义

第四节: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

4.1总要求

4.2.1总则

4.2.2质量手册

4.2.3文件控制

4.2.4记录控制

第五节:管理职责:

5.1管理承诺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质量方针

5.4.1质量目标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5.5.1职责和权限

5.5.2管理者代表

5.5.3内部沟通

5.6.1管理评审总则

5.6.2评审输入

5.6.3评审输出

第六节:资源提供:

6.2.1人力资源总则

6.2.2能力、意识和培训

6.3基础设施

6.4工作环境

第七、八节:产品实现

7.1 产品实现策划

7.2 与顾客有关过程控制:

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2.3顾客沟通

7.3 设计和开发:

7.3.1设计和开发策划

7.3.2 设计和开发输入

7.3.3 设计和开发输出

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

7.3.5 设计和开发验证

7.3.6 设计和开发确认

7.3.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第九节:7.4 采购 :

7.4.1 采购过程

7.4.2 采购信息

7.4.3 采购产品的验证

7.5 生产和服务:

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7.5.4顾客财产

7.5.5产品防护

第十节: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测量、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8.2.1 顾客满意

8.2.2 内部审核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第十一节:8.3 不合格品控制

8.4 数据分析

8.5.1 持续改进

8.5.2 纠正措施

5.iso9001标准培训 篇五

典型的目的可能是使组织:

? 经济效益更好,利润更大,

? 使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能够前后连贯一致地满足顾客的要求。

? 使顾客满意。

? 提高市场占有率。

? 保持市场占有率。

? 改善组织内部沟通和提高员工的士气。

? 降低成本和减少由于产品质量引起的责任。

? 提高对产品生产系统或者服务提供系统的信心。

1、我们可以把以上目的从“外来”和“内部”两方面汇总。公司应当在以上的各种目的中确定哪一个是主要的,或者哪几个是重点。

2、根据这些目的确定经营方针,根据经营方针确定质量方针。

3、再按照 ISO9001:2000标准第5.4条要求,确定几个可测量的目标。国际上比较成功的采用平衡记分卡。从以下四方面来确定目标:

a. 满足顾客要求;

b. 财务;

c. 过程和产品特性;

d. 员工的核心能力。

4、根据目标再确定用什么指标来衡量。

5、统计一下体系建立前这些指标所达到的水平。将来建立好符合标准要求的体系以后,再统计这些指标值,用来检查目标是否达到。如果达到了,说明建立的这个体系是有效的。

二、确定哪些利益相关方对你还有某些期望要求的 ?

下列是可能对您会有期望要求的各个利益相关方,诸如:

? 顾客和产品、服务的最终使用者;

? 组织本身的雇员;

? 各个供应方;

? 投资方面或者股票持有者;

? 社会。

当您在确定公司的主要目标和指标的时候,一定要兼顾以上各个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要兼顾这些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同样要测量目前的水平,再确定建立体系后要达到的目标。

注:要建立符合ISO9001:2000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为实现以上目的的工具。对外使顾客、供方、社会满意,对内使老板、员工满意、不是为了取得一份证书或者其他目的而做的。

三、如何获取ISO 9000系列标准的有关信息

? 对于(与ISO9001:2000标准有关的)通用的信息可以从互联网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网站获得。

? 再具体的信息请参见标准

ISO 9000:2000(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概念和术语的标准)

ISO 9001:2000(对质量管理体系提出要求的标准);

ISO 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标准)

这三份标准都有等同采用的中国国家标准,GB/T19000:2000; GB/T19001:2000和GB/T19004:2000。

? (与ISO9001:2000标准有关的)支持性信息可从互联网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网站上获得。

? 贯彻ISO9001标准的案例研究材料以及ISO 9000全球新闻也可参阅国际标准化网站,或者阅读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出版物。

四、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时候为什么要采用ISO 9001:2000标准?

您是为了取得(第三方)认证,证明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 9001:2000标准,还是为了向国家申请质量奖。 (这一点同样可以作为公司的质量目标,在建立体系之前要明确确定。)

? 如果你要申请第三方认证,应该采用ISO 9001:2000作为体系认证的判别准则;

? 如果是为了申请国家质量奖,就要用ISO 9004:2000再加上国家质量奖的要求。作为判别准则。

五、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各种专题指导材料

以下各种标准有一定参考价值。除有说明的外,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对这些标准按2000版ISO9000标准作修订或转作为其他标准。有的已经出版新版本):

? 如何进行项目管理可以参考指导标准见ISO 10006《项目管理质量保证指南》

? 技术状态管理(也有译作“构型管理”)可以参阅ISO 10007(对应的国家标准是GB/T 19017《技术状态管理指南》)

? 测量(计量 )系统参阅ISO 10012(对应的国家标准是GB/T 19022.1-1994《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第一部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根据贵公司情况,可以一般性参考。)

? 质量体系文件化参阅ISO 10013

? 质量经济的管理参阅ISO/TR 10014

? 培训参阅ISO 10015

? 汽车行业的供应商用ISO/TS 16949

? 如何审核参阅ISO 19011:

六、通过下列方法确定您现在的体系相对ISO 9001:2000标准要求之间的差距

您可以选用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对您现在的质量管理体系状况根据标准要求进行一次评估:

? 自我评估

? 通过外部机构进行评估

当贵公司确定好质量管理体系所用的标准以后,做好自我评估。

A)自学标准。首先从上到下,至少各级干部,要学习ISO9001:2000标准,理解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所提出的要求。

B) 组织落实。把标准各条款要求分别落实到有关的职能部门,针对每个条和款明确哪个部门,谁负责,哪个部门、谁配合。一般用矩阵表表示。通常把主要的职能部门中负责人组成ISO9001贯标小组。定期开会,沟通和交流,实现目标。

C)部门自查现有的文件。凡是确定负责该条款要求的部门和配合部门,根据标准要求对照检查一下现有的文件和记录,一般先从体系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开始检查。找出差距。

a. 现有文件可能名称上不同,只要内容符合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重新编写。

b. 如现有文件和记录不满足ISO9001标准要求的话,或者标准规定必须要有文件、记录,实际上没有的,把需要修改或者补充的文件和记录写下来。这就是建立体系需要做的文件方面的工作量。

D)按照标准和现有文件查体系。如果现有文件符合标准要求,按照文件来查,如果现有文件不满足标准,按照标准要求来查,

找出实际执行和标准、文件要求之间的差距;明确需要改进做什么工作。这就是建立体系需要做的实际工作方面的工作量。

七、识别和确定向您顾客提供产品、服务所必须的各种过程

针对ISO 9001:2000标准第7条“关于产品实现过程”中每一条要求,针对您们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性质逐条评审一下,是否有不适用的。

? 第7.2条顾客有关的各种过程

? 第7.3条设计和、或开发过程

? 第7.4条采购过程

? 第7.5条生产过程和服提供的各种操作过程

? 第7.6条测量和监视装置的控制过程

这里要求识别过程,就是要您用过程模式来组建体系。如何用过程模式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另外的指导文件。

由于ISO9001:2000标准对体系所提出的各项要求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实际上,除了标准ISO9001第1.2条容许根据组织的性质和产品的性 质,如果标准第7条要求不适合的话,可以加以剪裁,或者叫豁免。剪裁后不应当影响组织提供合格产品的能力的责任。除此之外,标准所有的要求都必须要符合 的。

具体的可以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如何贯彻第1.2条的指导文件。

八、根据本文第6条确定的差距和第7条所确定的要求编写一份缩小这些差距的工作计划

要建立符合标准要求的体系就必须缩小这些差距,确定必须要做哪些工作。为此,必需提供哪些资源,指定谁(哪个部门)负责,再编制一个日程计划去完成这些工作。当你在编制这份计划时,你必须要使所做的工作都符合标准ISO 9001:2000第4.1条(对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总的要求)和第7.1条(对产品实现过程和服务提供过程总的策划要求)所提供的信息。

把前面第6C点和第6D点确定的文件和实际工作改进的工作量,分别列出各个工作项目,明确谁做,计划什么时候完成。经过贯彻标准小组一致通过后,经过最高管理者批准。

同时,各个主管应当编制在本职能部门如何贯彻公司计划的计划。一直把工作落实到各个岗位。

九、执行计划

执行你所编制的计划并加以跟踪,达到你所确定的进度要求。

执行计划的过程就是建立体系的过程。为了贯彻好。

A)贯标小组要编制一份沟通计划。明确沟通内容、方式、提供信息人和接受信息人。定期和不定期的对体系的有效性内容进行沟通。

B)把前面确定的贯彻标准的各个专题项目的工作和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重点,控制好新老两种过程的过渡。对现有过程加以改进。

C)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不一定要求全部从新编写,根据情况,可以逐步过渡。对老文件通过文件有效性目录来明确可以在体系中执行。通过一定时期,把整个文件 变成新的。要注意,我们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不是建立文件的体系。不要求所有工作都必须要有文件和记录。但是,文件有规定,一定要按照文件规定执行,不能 写一套,做一套。

D)正对标准每条款要求,由该条款负责人负责,检查确定,用什么客观证据来展示给别人看,证明以下三性:

a. 符合性。证明体系符合标准要求,执行的过程符合体系规定要求,做出产品符合对产品规定的要求。这里的“产品”不仅仅指最终产品,包括各中间阶段各项工作过程的结果。

b. 有效性。运用这个体系所生产的产品满足规定要求,产品和体系的质量目标已经达到,内外顾客满意。这里的“目标”也应当包括阶段性的目标。还必须包括体系有效性在持续得到改进的证据。

c. 充分性。所有证据是否能充分让别人相信,用这个体系控制过程以后还能生产和提供使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十、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审核

标准规定,内部质量审核过程是必须要有书面程序的。它是标准要求六个文件化程序中的一个。有了程序,你就根据程序的规定,利用ISO 19011作为有关质量审核工作方面的指导,包括审核员的鉴定,审核方案的管理等,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审。

第9条是组织内部各个职能部门执行后向最高管理者提供的有关体系符合性、有效性的证据,同时作出有充分能力来保证以后能做出和以往一致的结果。作为最高管理者,通常通过管理者代表负责,通过内审取得客观证据。因此,必须按照策划安排进行内审。

A)内审人员和被审核方的目标是一致的,共同提供客观证据证明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因此,涉及标准每个条款的各个主管部门,都必须主动提供客观证据,审核员帮助验证证据的充分性。发现不足,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

B)必要时,重复进行内审。及时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的建议。

十一、您是否要展示体系的符合性?

如要:执行第12和13步;如不要:执行第13步

根据前面第4条您选用标准的目的,可以确定是否要通过内审来展示您的体系符合ISO 9001:2000标准要求。譬如你是要申请第三方认证(注册),一定要展示的。除此以外,还可能要求展示的内容包括如下:

? 根据合同要求(即有可能您的顾客要求您展示符合ISO 9001标准)

? 做市场营销时主动提出或者考虑可能顾客会要求(就是为了向顾客展示您有体系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持续满足顾客的要求。)

? 法规条例要求(譬如,要展示符合中国民航适航性条例要求。)

? 风险管理要求(如果公司产品属于新产品、还有一些新工艺,都必须展示风险管理的结果,证明风险一直处于受控制,在不断有所下降的客观证据。)

? 为你内部的质量发展(积极进取)确定明确的目标

在提交认证机构进行审核或向顾客展示之前,必须要对内审的结论按照ISO9001:2000标准第5.6条要求做管理评审。除了要有证据确准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标准要求以外,还必须证明。

1)适宜的。所谓“适宜”是指这样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周遭的环境是相匹配的。

2)有效的。所谓“有效”,是指前面第1条第2条确定的质量目标已经达到了。而且,是通过运行这个体系中各个过程来达到的,目标又是在不断持续改进的。

3)充分的。所谓“充分”是指根据这样的质量管理体系运作,一定能持续达到使顾客满意的目的。

十二、接受第三方认证

找一家经过认可(授信)的机构,请他们按ISO 9001:2000标准对你的体系进行认证和注册。

十三、继续改进你的体系

评审一下你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关于如何改进体系的业绩可以参阅ISO 9004:2000标准,它能指导你如何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

ISO 9004:2000是一份指导质量管理体系性能改进的指导性标准,不是用来指导如何建立符合ISO9001:2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

6.iso9001标准培训 篇六

1、贯标动员及法律法规学习。

评价:通过贯标动员及法律法规学习,全公司员工对公司贯彻ISO9000标准有了初步的了解,达到公司本次培训的目的,有一定的效果。

2、ISO9000标准培训。

评价:通过咨询老师对骨干及中层干部关于ISO9000标准的基础知识和八大原则的培训,使公司的骨干及中层干部对ISO9000标准的基础知识和八大原则有了大概的了解,并经过考核,初步熟悉标准,达到公司本次培训的目的,有一定的效果。

3、公司质量方针、目标的发布。

评价:通过总经理的质量方针、目标的发布,管代对文件的宣讲,使全体员工了解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内容,并能为此努力,本次培训基本达到培训目的,有较好的效果。

4、对业务人员的培训。

评价:通过对业务人员的培训,使业务人员熟悉自己的业务操作流程,及业务工作范围,及时掌握客户信息,不断扩展业务。本次培训基本达到培训目的,取得较好的效果。

5、对质检员的培训。

评价:通过对质检员的检验规范的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工作观察,质检员在检验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严格按检验标准去检验,取得一定的效果,达到本次的培训目的。

6、消防安全培训

评价:通过对全公司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使员工进一步认识到公司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对公司存在的消防隐患,要加强防范意识,杜绝事故苗子,达到培训的目的,收到一定的效果。

7、内审员培训。

7.新版ISO9001即将出版 篇七

此项标准1987年第一次出版, ISO 9001:2008将是第4版。2000年出版的第3版对标准进行了全面的修订, 包括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特别强调了面向消费者, 这反映出自标准出版以来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进展和所获得的经验。

ISO的标准制定规则要求对标准进行定期复审以决定其是否需要修订、继续有效或废止。相对于2000年的修订, ISO 9001:2008仅进行了微调, 而没有做大的修改。新版标准使ISO 9001:2000中已有要求的表述更加明了, 并且进行了必要的更改, 旨在改进与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兼容性。

在准备出版新版标准的同时, ISO目前正在努力制定ISO 9001:2008的执行指南, 包括一份ISO 9001:2000与ISO 9001:2008的对照表以及对常见问题的答复。

8.iso9001标准培训 篇八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陶钟山说,这是我国在航天发射领域首次引入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这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也有利于优化发射流程,提高管理效率,节省管理成本,促进发射场向高密度、多型号、多射向的现代化国际发射场迈进。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距凉山自治州首府———西昌市60公里处的大凉山峡谷腹地,卫星发射测试、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勤务保障六大系统分别置于峡谷中的不同区域,两个发射塔架耸立于峡谷的底端。该中心始建于1970年,1983年投入使用。该中心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承揽外星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卫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该中心主要担负广播、通信和气象等地球同步轨道(GTO)卫星发射的组织指挥、测试发射、主动段测量、安全控制、数据处理、信息传递、气象保障、残骸回收、试验技术研究等任务。

9.iso9001标准培训 篇九

【目的和意图】

对产品特性监视和测量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所提供产品是否已满足要求,

【条文理解】

1. 监视和测量的对象是产品的特性,不仅包括最终产品,还应包括采购产品和中间产品。

2. 在产品实现策划中,组织应就哪些产品的哪些特性在实现过程的哪个阶段如何进行监视和测量做出明确恰当的安排。这些安排可反映在程序或质量计划/检验计划中。策划中还应考虑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如抽样检验等。

3. 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应保持,一般形成记录,

记录中应表明经授权放行产品的责任者。

4. 某些情况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与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可能均采用对过程的输出进行监视和测量的方式。在典型的服务行业中,服务提供过程中往往很难区分过程的或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更重要的可能是过程监视。

5. 产品的放行和服务的交付应在完成所规定的各个阶段的监视和测量,而且结果符合规定的要求后进行。但当得到特别批准时,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可以有特例,在交付放行阶段或产品实现的其他过程均有可能发生。这类特殊放行可由组织内部授权人员批准,但凡是在适用的场合下,应由顾客批准。应注意这类特殊放行是有风险的,而且也不意味着在特殊放行后,可以不完成必要的监视和测量或不满足产品规定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一般这种特殊放行对纯服务类产品是不适合的。

【证据】

1. 产品监视和测量的结果和记录。

10.ISO9001知识 篇十

1、贵阳机场质量管理手册于2007年9月1日开始实施。

2、任命集团陈建英副总经理为管理者代表。

3、质量方针:关注顾客需求,追求完美体验,创造卓越价值。

4、集团财务部、丽豪酒店、蓝天房地产、鸿天公司、配餐公司、商贸公司、餐饮公司、广告公司、贵宾公司不属于质量体系认证范围。铜仁、兴义、黎平三个支线机场也不属于质量体系认证范围。

5、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对质量方针的展开,也是全体员工所追求并加以实现的主要工作目标。质量目标不仅包括质量体系运行目标,还应包括对服务质量和安全质量的目标。为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将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包括专业公司),执行“质量目标管理实施方案”。

贵州省机场集团(GZA)航空运输服务质量工作目标是:

(1)杜绝机场责任原因造成的公共航空运输服务事故;

(2)杜绝责任原因造成的旅客二类(含)以上投诉事件;

(3)杜绝责任原因造成的二类(含)以上服务差错;

(4)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达到98%(含)以上;

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解细化到各部门或专业公司的目标,则以首都机场集团民航机场服务质量综合服务评分指标为标准,贵阳机场得分值达到当年集团公司要求。贵州省机场集团(GZA)总体安全目标是:

(1)杜绝责任原因造成的飞行事故征候;

(2)杜绝因机场保障原因发生劫机炸机事件;

(3)杜绝责任原因造成的航空地面事故;

(4)杜绝责任原因造成的重大地面交通事故;

(5)杜绝责任原因造成的火灾爆炸事故;

(6)机场因飞行区管理原因造成事故征候万架次率不超过0.1,鸟击事故征候万架次率不超过0.3;

(7)应急保障率100%;

(8)杜绝责任原因造成的工伤致死事故。

6、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基本原则)、领导作用(关键)、全员参与(基础)、过程方法(方法-控制论)、管理的系统方法(方法-系统论)、持续改进(基本原则)、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方法-信息论)、互利的供方关系(兼顾)。

7、ISO9000中的ISO及9000各代表什么?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简称;9000是标准编号。

8、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9、组织营运最关键的三要素是什么?

人、流程、产品

10、什么是质量方针?

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的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11、什么是 PDCA模式?

(1)P—策划,即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2)D—实施,指实施过程

(3)C—检查,即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4)A—改进,指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1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哪四个层次构成?

记录表格、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及手册

13、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什么时候开始投入试运行的?

2007年9月7日

14、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什么时候推介认证的?是什么时候确认认证的?

2007年12月推介认证;2008年2月确认认证。

15、航空器紧急事件的应急救援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1)一级:紧急出动——已发生航空器坠毁、爆炸、起火、严重损坏等紧急事件,各救援单位应当按指令立即出动,以最快速度赶赴事故现场参与救援行动。

(2)二级:集结待命——航空器在空中发生故障,随时有可能发生航空器坠毁、爆炸、起火、严重损坏,或者航空器受到非法干扰等紧急事件,各救援单位应当按指令迅速赶赴指定地点集结待命。

(3)三级:原地待命——航空器空中发生故障等紧急事件,但其故障对航空器安全着陆可能造成困难,各救援单位应当做好紧急出动准备。

安全审计知识

1、贵阳机场安全审计是什么时候启动?

2008年8月18日正式启动。

2、8月22日上午,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安全审计情况通报会在贵阳丽豪酒店召开,会议通报了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接受安全审计的有关情况。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以96.14分的高分通过了安全现场审计

11.iso9001标准培训 篇十一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全世界各行各业通用的科学管理模式,它是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制定的质量管理标准(2000年版)构建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产品生产过程及其结果控制,由国家认证认可、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质量认证机构,对产品或者服务进行检查评价,确认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以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会计是一种特殊产品的生产,它是根据一定的加工标准(会计准则),对原材料(会计原始凭证)加工制造(确认、记录、计量),生产出满足顾客需求(财政、税务、证券监管、银行、投资者等部门和个人)的产品(会计信息数据)。运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会计质量管理,有利于规范会计核算,强化会计监督,避免会计风险,提升会计质量,增强会计的社会满意度。

一、全面诊断会计工作现状,识别并明确构建会计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对现有会计模式、组织机构、职能分配、工作流程、规章制度、过程管理、监视测量等方面进行诊断评价,找出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之间的差距,分析这些差距的原因,识别并确定对现有会计工作进行调整的内容和要求。

(一)我国会计质量管理沿袭传统的内部监控方式,会计质量往往取决于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各级政府会计主管部门、投资者和其他利益关联者难以对会计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监控。虽然各级政府会计主管部门不断加大会计监控力度,严肃查处会计违法违纪事件,致力于提高会计质量,但仍然存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秩序混乱,会计监控不力,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达不到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的目标,这就使得改进会计质量管理方式成为一种客观需要。

(二)我国各级政府会计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会计机构大都是健全的,会计岗位设置和职能分工也是清晰的,配备有与会计工作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和会计人员,具有较为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规章制度,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这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会计中应用的会计资源基础。但是,以上这些还不能完全满足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需要做出适当的充实和调整。

(三)我国企事业会计机构稽核审查、审计机构审计检查,财政部门会计质量检查评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评价,这些实际上相当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认证,这些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会计中应用的审核检查基础。但是,由于审核认证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之间,往往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认证结果经常遭到质疑,社会可信度不高,需要做出适当的充实和完善。

(四)我国企事业单位已经广泛运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熟悉并能较好地运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原则和方法,象华夏银行总行及其所属各分行的会计部门、安徽省东至县会计结算中心等已经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些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会计中应用的社会认证基础。

二、推行会计系统管理,强化会计质量策划

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将会计活动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管理。

会计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合理组建会计质量机构,制定会计质量目标,划分质量职责和权限,充实会计质量体系文件,将会计质量管理与会计日常工作紧密融合,避免相互脱离的“两张皮”现象。

(一)合理组建会计质量机构,划分会计质量管理责任。由最高管理者任命总会计师为管理者代表,负责会计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评审和改进;在总会计师领导下,组建会计质量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会计质量方针和目标、分配质量职责和权限、提供人财物资源、确定考核指标及评价办法,组建会计质量工作小组负责会计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建设、实施和维护,组建会计质量审核小组负责会计质量管理体系和会计质量检查评议。

(二)制定会计质量目标和指标以作为企事业会计工作的方针和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在制定会计质量目标时,应当以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依据,用可量化的指标体现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管理、会计信息等方面的要求,使会计质量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并能体现持续改进会计工作、满足顾客需求的精神。

(三)划分会计质量职责和权限,层层分解会计质量目标。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全员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增强全员参与实现会计质量目标的能力;配置适当的设施、设备和适量的会计人员,提供会计质量目标的保障条件;合理划分各部门、各岗位的质量职责和权限,以及相互之间的接口和沟通方式;明确分解各部门、各岗位的质量目标和要求,做到事事有要求,人人有目标,共同致力于提升会计质量。

(四)清理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识别确认这些法律、法规和制度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充实和完善会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最高管理者或者管理者代表签署发布,作为会计控制准则。这些文件包括下列4层架构:

第1层:质量管理手册——描述会计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方针、目标、组织机构、部门职责、工作要求等。

第2层:程序文件——描述会计活动内容及方法,包括筹资、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固定资产、材料、投资、担保、工程项目、成本费用、销售与收款等业务控制程序。

第3层:作业指导书——描述会计活动流程及方法,包括会计岗位职责、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等业务处理流程。

第4层:记录——会计过程及其结果需要保留记录,统一设计记录表格,由操作人员做好记录,做到谁做事谁记录,以作为会计质量控制、监测和评价依据。

三、推行会计过程管理,强化会计质量控制

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将会计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

会计过程包括确认、记录、计算、报告及其他相关联的各项活动,通过会计过程管理(包括会计过程控制、会计产品控制、会计岗位控制和会计风险控制),确保会计过程及其结果的符合性。

(一)会计过程控制就是严格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对会计及与会计相关的业务有效控制;对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成本费用、销售与收款等业务处理过程重点控制,严格约束涉及会计业务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识别和杜绝各种舞弊现象,抑制和打击各种造假行为,确保会计过程的符合性。

(二)会计产品控制就是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真实反映企事业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不做假账,不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不提供虚假会计报表,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会计岗位控制就是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与经济业务相关的工作岗位,明确规定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权限、操作规范、工作程序、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形成相互制衡机制,确保会计控制的有效性。

(四)会计风险控制就是正确识别和界定会计过程中的风险,制定与风险程度相适应的防范措施,明确规定各个部门、各级人员的风险管理职责和权限,使会计风险在可预见和可控制的范围内,确保会计过程及其结果的安全性。

四、推行会计目标管理,强化会计质量监测

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对会计活动进行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注重确立会计目标,更重要的是会计目标的监视和测量,包括过程监测、产品监测、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认证审核,以证实会计过程及其结果的有效性。

(一)过程和产品监测就是由会计质量工作小组,根据会计质量管理体系中制定的会计质量目标、质量体系文件、操作规程以及各种要求,观测每一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验证和确认会计质量的符合性。

(二)内部审核就是由会计质量审核小组,对会计质量管理体系和会计质量进行检查评议,验证和确认会计质量的有效性。

(三)管理评审就是由最高管理层,对会计质量管理方针、目标、资源及管理措施、方法等的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验证和确认会计质量体系的适宜性。

(四)认证审核就是由国家认证认可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质量认证机构,对会计质量管理体系和会计质量进行检查评议,确认会计过程及其结果的质量水平,从而提升会计质量的社会认可度。

五、推行会计绩效管理,强化会计质量改进

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对会计活动进行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过程,不仅关注目标、结果,而且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更强调评价和反馈,以促成全员共同致力于目标的实现。

(一)在监视和测量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监视、测量以及其他来源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做出会计质量绩效评价。

(二)在完成统计分析工作后,向最高管理层提交会计质量报告,总结会计质量工作经验,找出会计质量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与存在问题相适应的纠正措施。

(三)根据存在的问题及相适应的纠正措施,向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下达整改通知书,提出整改目的、任务和要求,以消除影响质量的原因,防止问题的再度发生,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持续提高会计质量。

12.iso9001标准培训 篇十二

1 目前高校物业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物业人员缺乏现代物业管理知识

高校后勤物业部门员工队伍平均素质不高, 文化程度偏低, 且员工队伍不稳定。目前各高校的物业管理队伍大多数是以原后勤职工为主体, 这部分人的物业管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相对缺乏。高校后勤物业管理部门为提高服务质量, 虽然在新的用人机制下聘用了一些知识化、年轻化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但是这一部分员工对高校后勤的服务宗旨、服务目标还不能够完全了解和掌控。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后勤物业就难以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更难以迎接新的挑战。

1.2 高校物业人员缺乏现代物业管理服务意识

目前, 大多数高校物业管理部门服务意识淡薄, 认为自己是学校的行政职能部门, 服务只是行政的分工不同, 服务既不是商品也不是产品, 所以也就没有质量上的要求。高校物业通过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可以把实现服务的全过程和影响服务质量的全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进一步培养高校物业人员的服务意识, 提高物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1.3 高校物业缺乏现代物业的规范化管理

首先, 管理形式不规范, 高校物业管理职能仍然还是由几个科来完成, 体制上仍然沿袭事业管理的形式。从学校决策者到从业者的头脑中完整的物业管理概念均未形成, 对物业管理缺乏一定的知识。尽管有的学校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 但只是涉及一定的物业管理职能, 如设立保洁部、维修部等。其次, 管理内容和范围狭窄。高校物业管理不仅要创造一个美丽舒适的校园环境, 更要融入校园文化, 创造一个优雅的人文环境。然而, 目前很多高校的物业管理没有做到这一点。

2 高校物业推行ISO质量管理体系的现实意义

2.1“文件化”的管理方式, 有利于高校物业各种规章制度的落实

高校物业制定的许多规章制度, 可行性不强, 执行力不大, 没有形成监督机制。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 按照标准的要求, 制定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和质量记录清单。这些文件、记录基本上包括了单位的全部工作, 使各项工作实现了从“人治”到“法制 (质量体系文件) ”的转变。这种文件化的管理方式以及相应的监督保障措施, 有利于各种规章制度得以落实, 提高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2 推进质量管理体系, 是高校物业走现代化管理的必由之路

2.2.1 有利于理顺各级管理关系, 提高管理水平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上至领导, 下至普通员工都能够在质量体系运行中“对号入座”, 按文件的规定和要求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和服务职责, 各负其责, 各尽所能。

2.2.2 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 赢得师生员工信赖。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思想, 对提供服务的部门实施控制;针对不合格的服务及不良趋势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通过不断地监视和测量,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 找出管理上的缺陷, 保证服务质量的稳定提高。

2.2.3 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扩大市场占有率。

自从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以来, 国际市场和许多重大工程项目的招标中, 是否建立质量体系并取得第三方认证证书, 已逐渐成为投标和签约的前提条件。在这种形势下, 高校物业部门只有以认真积极的态度开展质量认证, 并取得第三方认证证书, 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3 高校物业建立ISO质量管理体系需做的几项工作

3.1 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第一步做的工作就是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是高校物业工作的灵魂, 是高校物业工作总的质量宗旨和追求方向。质量目标是根据质量方针的要求在质量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3.2 编制规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制定应依据“管理的系统方法”的质量原则, 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三个层次的文件, 文件的制定必须确保职责体现过程、资源管理过程、产品实现过程、测量分析与改进过程这四大过程的实现。

3.3 制定合理的全员培训措施

高校物业管理的一切目标是依靠物业每一个员工来实现的, 只有全体员工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权限, 明确工作的内容、标准、工作程序, 组织目标才能实现。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 运用各种激励因素和内部沟通方法, 提高员工参与意识, 自觉地将质量意识转化为个人的工作行为。

3.4 建立系统科学的监察、测评、考核制度

(1) 建立专门的监察队伍, 对日常工作进行跟踪监督,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责任人下达整改通知, 并对整改后的情况进行回访, 以保证整改的落实。

(2) 建立用户监督测评制度。采取问卷调查、意见箱等方式, 调查了解师生员工满意度, 了解师生员工的需求和高校物业各项工作指标的水平状况。

(3)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评价制度,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和持续改进。按照审核程序和标准条款定期进行逐项审核、检查、记录以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ISO9001标准要求, 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保持和改进, 并评价其符合性和有效性。

4 高校物业实施ISO质量管理体系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领导重视

一是领导要加强学习标准、掌握决策和管理所需的知识。高校后勤物业各级领导要带头认真学习质量管理标准及颁布实施的体系文件, 为管理和运行注入新的血液。

二是领导要注重自身的影响力和权威。领导要带头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规范自己的行为, 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

4.2 全员参与

员工是组织之本, 只有全体员工积极参与, 了解并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权限, 明确工作的内容、标准、工作程序, 理解自己活动的结果对下一步工作的作用与影响, 才能使员工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效益。

4.3 继承创新

高校物业部门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并不是抛弃以前在管理中积累总结的好经验和好方法, 而是引进一种更加先进的管理机制, 规范和改变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是融合已有的好方法, 使工作程序更加规范, 杜绝推诿扯皮等现象。

4.4 持续改进

高校物业部门发布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后, 仅仅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 今后还需长期坚持严格按照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赵相华, 于宁等.高校后勤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 2006, 6.

[2]甘晓敏, 杨渊等.刍议高校后勤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J].现代企业教育, 2007, 10.

[3]李峻涛, 许毅.高校后勤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探析[J].甘肃科技, 2008, 11.

13.ISO9001宣传标语 篇十三

1.品質是環環相扣的過程

2.工作質量是產品質量的保證

3.品質是提高企業效益的保證

4.質量是第一竟爭力

5.質量:信譽的基石

6.質量是企業的生命

7.質量是水,企業是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8.質量,立業之本;管理,強業之路;效益,興業之源

9.今日的質量,明日的市場

10.以科技為動力,以質量求生存

11.以質量求生存,以改革求發展

12.質量出效益,點滴成江河

13.效益來源於服務社會的回報

14.日復一日,精益求精;年復一年,效益滿贏

15.建質量效益之路,創質量效益之業

16.長風破浪終有時,質量效益興鴻業

17.企業精神,品質第一

18.品質第一,客戶至上;相輔相成,共創繁榮

19.創造有魅力的質量,造就忠實顧客群體

20.顧客至上,改革求實,以人為本,團結進取

21.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人的努力是無限的22.質量安全,企業生命之源

23.不論生產多忙,安全不忘;不論產量多少,品質不忘

24.效率是生命,質量是根本

25.立安思危,創優求實

26.和傳統的昨天告別,向規範的未來邁進

27.只有步入國際標準的軌道,才有無限延伸的空間

28.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29.立足新起點,開創新局面

30.質量是成功的夥伴,貫標是質量的保障

31.ISO9001-效率、效益之源

32.跨過ISO9001的門廊,步入21世紀的殿堂

33.ISO9001-主客共享,樂在其中

34.貫徹ISO9001標準,樹企業新形象

35.實施ISO9001標準,規範企業管理形為

36.發揮ISO9001科學效應,促進企業走上新臺階

37.建有質量文化的質量體系,創造有魅力、有靈魂的質量

38.該說說到,說到做到,做到有效

39.一流的品質來自一流的管理

40.精益求精,鑄造品質的典範

41.人人都有改善的能力,事事都有改善的餘地

42.追求至善

43.憑技術開拓市場,憑管理增創效益,憑服務樹立形象

44.質量創效率,效率出效益

45.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46.嚴師出高徒,精工出細活

47.企業要興旺,品質是保證

48.全員用心做得好,企業提長跟著跑

49.創名牌、奪優質,全廠員工齊努力

50.堅持一流管理,生產一流產品,提供一流服務,創建一流企業

51.提倡巧干不要苦干,鼓勵做好不是做了

52.百分之一的失誤,百分之百的損失

53.品質觀念須放眼於大局,著手於微小

54.品質最重要,每個環節要做到

55.要想企業不衰老,建立體系須趁早

56.等待是失敗的源頭,行動是成功的開始

57.ISO9001不只是目標,而是堅守的原則

58.ISO9001不是口號,是實際的付出,行動的配合59.貫標認證,人人參與,從我做起

60.建立質量體系,重在務求實效

61.事事落到實處,安全有備無患

62.顧客滿意是我們不變的宗旨

63.創品質第一,讓顧客滿意

64.提供一流的服務,樹立一流的品質意識

65.下道工序是我的客戶

66.用對我自已的永遠不滿意,來換取顧客的永遠滿意

67.“上帝”在您心中,質量在您手中

68.以精立業,滿足用戶需要;以質取勝,製作可靠產品;以誠相待,提供優質服務

69.要想產品銷得好,產品質量最重要

70.質量不僅由生產者決定,更應由顧客決定

71.改善既改革,改革先革心

72.完成體系,深化管理,提高質量

73.堅持質量第一原則,確保體系正常運行

74.走進質量天地,帶來無限商機

75.構成”質量、環境、安全”一體化的管理體系

76.增強品質意識,強化安全觀念

77.環境優雅,造福大家

78.安全做得好,生命有保障

79.安全、節能、高效、優質

80.貫標出質量,認證樹形象

81.開展體系認證,塑造一流企業

82.市場是海,質量是船,品牌是帆

83.品質-企業致勝的關鍵

84.品質合格是盡社會的義務,品質卓越是對社會的貢獻

85.產品質量連萬家,利害關系你我他

86.品質責任重於泰山

87.品質優良,是走向世界的橋樑

88.品質是通向市場的基石,是贏得客戶信賴的關鍵

89.製造須靠低成本,竟爭依賴高品質

90.產業竟爭靠產品,產品竟爭靠品質

91.品質是企業發展的命脈,是員工生活的保障

92.品質-是獲得信任的砝碼,是竟爭至勝的關鍵,是永無止境的追求和尊嚴的起點

93.品質是企業取勝的法寶,拓展市場的利劍

94.品質意識在我心中,產品品質在我手中

95.品質意識強,品質有保障

96.卓越的產品和服務是員工的成就與自豪

97.立身強手之林,唯有品質前提

98.追求品質卓越,盡顯企業精華

99.重視產品質量,加強企業管理

100.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是企業的效益,質量是企業發展的動力,質量靠全體員工去保證 101.產品好像一朵花,枝繁葉茂靠大家

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全員講品質,品質利全員 優質精神,上下一心 同心協力,提高品質 強化竟爭意識,營造團隊精神 團結一條心,石頭變成金 品質靠大家,情系你我他 同心協力創佳績,敬業樂群齊參與 全員參與,持之以恆 深化品質管理,提高產品品質 以精立業,以質取勝 提高品質,從我做起 想要效益好,必須品質高 加強品質意識,端正品質態度,規範品質形為,樹立品質風氣 品質至上,從我做起 品質放鬆,勞而無功 工作是要”做好”而不是”做了” 品質是人人參與的形為 產品品質好,工作質量保

14.ISO9001选择题 篇十四

姓名:部門:工號:得分:

一、選擇題

1.用於對特定要求進行測量和監控的軟件(d7.6)

a)應從獲ISO 9001認証的供方處採購;b)應從A類供方或相當等級的供方處採購; c)應由組織自行開發;d)應在使用前進行確認。

2.組織應()

a)確認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所有過程;

b)對那些其缺陷隻能在產品交付使用後才會變得明顯的過程進行確認;

c)在生產和服務過程的輸出被後續的測量或監控驗証前對這些過程進行確認;

d)確認所有作為管理評審輸入的過程。

3.對與顧客溝通的安排應涉及到(d7.2.3)

a)訂單或合同的處理,顧客反饋;

b)訂單或合同的處理,包括對可用性、交付的要求在內的產品要求;

c)信息、問詢、訂單或合同處理;

d)產品信息、問詢、訂單或合同處理,顧客反饋。

4.組織為確定顧客需求而實施的過程包括(d7.2.1)

a)關於產品的可用性、交付和支持的要求;

b)包括可用性、交付和支持在內的產品的要求;與產品有關的強制性的、法規性的要求;

c)與產品有關人員,顧客規定的產品要求以及顧客末規定得預期或規定用敘所必需的產品要求;

d)產品要求,強制性或法規要求,可用性、交付和支持的要求,顧客末規定但預期或規定用途所必要的產品要求。

5.對於組織而言,關於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及其有效性,重要的在於(b5.5.3)

a)可以接觸到普遍設置的電話和/或郵件系統;

b)與特定過程相適應的溝通系統在不同層次間被建立起來;

c)內審結果在內部得到溝通。

d)在不同的層次和職能間確保溝通。

6.以下哪個陳述是正確的?(b5.6.1)

a)質量管理評審的輸出包括內審的結果和糾正、預防措施;

b)管理評審應按計劃間隔開展,以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c)管理評審的輸出是質量方針及與協調一致的質量目標;

d)管理評審包括對營銷戰略和竟爭者表現的評價。

7.對職業健康和安全管理的要求(a0.4)

a)未被ISO 9001:2000所包含;b)已經在ISO 9001:1994中得到強調;

c)在質量管理體系范圍的定義中被包含;d)作為強制性或法規性要求被包含在質量體系中。

8.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b8.5.1)

a)通過糾正和預防措施過程得到確保;

b)通過對質量方針、目標、審核結果、數據分析、糾正和預防措施及管理評審得到促進。

c)通過對在管理評審中被評價的過程特性(包括顧客滿意/不滿意)進行監控得到確保;

d)是賦予質量管理者代表的職責和權限的一部分;

9.“統計技術”(d8.1)

a)不再是新版ISO 9001標準的組成部分;

b)不僅用於對產品和過程的測量和監控;

c)被用於價質量管理體系的效率和有效性;

d)不再單獨地在標準中被規定,但作為測量策劃適用方法(包括統計技術)被強調

10.質量手冊應(b4.2.2a))

a)確定過程的須序及其相互作用;

b)包含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包括任何剪裁及其理由的細節;

c)在結構上符合新版ISO9001國際標準的結構;

d)重新編寫(若以前版本的結構是按照ISO 9001:1994的20個要素結構編定的)。

11.為實施質量管理體系,組織應(d4.1)

a)識別培訓、設備、軟硬件需求;

b)識別為確保過程和文件的有效運作和控制所必要的過程和文件;

c)讓員工知道並使他們成為過程和過程目標的一部分;

d)識別所需的過程,確定它們的須序相互作用,運作控制、臨測和分析它們,並實施驗証和改進措施

12.對顧客滿意的測量和臨控(d8.2.1)

a)應包括實施的方法及顧客問詢的評價;

b)是管理評審的輸入的一部分,用以評價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c)必須包括顧客的不滿意信息;

d)應作為對質量管理體系業績的一種測量。

13.對持續改進的承諾(b5.3e)

a)對於已認讓的所有組織而言,應是已發生過的事例;b)是確保體系適宜性的新要求; c)比較維於審核;d)a+b+c

第1頁共6頁

14.對質量管理體系的剪裁(c1.2)

a)不包括使用未知測量系統誤差的測量裝置;

b)適用於質量管理體系所有部分;

c)允許對ISO 9001:2000能適用於所有類別的組織而言是必要的;

d)允許組織定義其身的質量水平。

15.決定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化程度的因素有(c4.2.1)

a)組織的規模和類型、質量管理者代表的經驗,質量管理體系中負有職責的人員的能力

b)過程的復雜程度和相互作用,c)組織的規模和類型,過程的復雜度和相互作用;

d)在ISO 9001:2000K 中明確規定的要求,顧客和法規的要求。

16.對供應鏈組成的正確表述是(a3)

a)供方____組織____顧客b)供方____分承包方____顧客

c)他承包方____供方____顧客d)供方____內部顧客____外部顧客

17.對顧客要求的識別由(c7.2.1)組成a)產品交付或服務實現後對顧客滿意程度的驗証;

b)對顧客溝通過程的控制;

c)對包括可用性、交付、支持和那些雖末被規定但預期用途所必要的,以及強制性標準和法規要求在內的產品要求的確;

d)對參與主導顧客溝通的人員的培訓需求的識別

18.對供方的評價和選擇過程(a7.4.1)

a)應依據組織定義的判定標準;

b)若供方已通過按照ISO標準進行的認証審核,則此過程可以簡化;

c)包括對事先提交的樣品進行評價。

19.持續改進的過程應描述(a8.5.1)

a)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審核結果、數據分析、糾正和預防措施、管理評審;

b)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內部審核結果、數據分析、故障統計、糾正和預防措施、管理評審;

c)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內部審核結果、糾正和預防措施,對員工的激勵、領導、管理評審;

d)內部審核結果、數據分析,糾正和預防措施,管理評審。

20.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所作的數據分析應以與(d8.4)有關的信息為基礎

a)運作結果、過程趨勢、顧客(不)滿意、與顧客要求的符合性、生產成本;

b)運作的結果、過程和產品趨勢、顧客(不)滿意、與顧客要求的符合性;

c)過程趨勢、顧客(不)滿意,與顧客要求的符合性;

d)顧客滿意,產品要求的符合性、供方數據、過程/產品的特性及其趨勢、21.對於任何生產和服務過程,如果其輸出不能為其後的測量或監控活動所驗証時(b7.5.2)

a)則對該過程應詳細地作出文件規定;

b)則該過程應被確認;

c)則該過程應認為是特殊過程且在質量計劃中被規定;

d)則該過程僅與其產品有長期的質量保証期時才應被確認。

22.關於顧客滿意的測量和監控,哪種說法是正確的?(a8.2.1)

a)獲取和利用信息的方法應予以確定;b)顧客調查應按計劃間隔開展;

c)運用統計技術;d)銷售數據作為參考。

23.最高管理者應通過(a5.1a)為其承諾提供依據

a)向組織溝通懣足顧客要求的重要性;b)增進員工的參與和授權;

c)防止相對特定過程的偏差的發生;d)建立和保持顧客要求和期望的意識。

24.一個組織的質量目標應該(c5.4.1)

a)便於分析和評價;

b)能在組織內促進質量方針的認識;

c)是可測量的,且應包含為滿足產品的要求所需的方面

d)與質量方針一致並在經營報告中打印出來。

25.內部審核的過程考慮(a8.2.2)

a)審核范圍、頻次和方法、人員、職責、審核實施和記錄的要求、糾正措施的採取和最終驗証;

b)審核策劃和實施,文件化要求和發現問題向受審單位及最高管理者的報告;

c)審核范圍和頻次、職責、實施和向最高管理者報告的要求。

26.應用於質量管理的“過程方法”(c0.2)

a)強調了通過質量管理體系和方式來降低產品可靠性方面的風險;

b)是在那些以過程為導向的質量管理手冊中對各過程所作的文件規定;

c)意味著對組織內各過程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識別和管理;

d)是ISO 9001:2000中關於過程相互關系的確定的一種強調性要求。

27.質量方針應(d5.3b))

A)按規定的時間間隔得到規定和批準;B)最高管理者將其告知所有的新人職員工;

C)在整個組織內形成顧客要求的意識;D)包含對持續改進的承諾。

28管理評審輸出指(d5.6.3b)

A)效率的實際數據和改進機會;B)效率和其各過程的改進;

C)員工的業績和通過培訓而取得進步;D)與顧客要求的符合程度。

29.對滿足顧客要求和法規強制性的要求的重要性的意識(a5 1)

a)應由最高管理者確保溝通;d)與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無相關性;

c)可通過特定的培訓程序而獲得;b)應在內審中進行評價。

30.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詳略程度取決於(c4.2.1注2)

a)文件和數據控制的過程b)過程的復雜程度,發展狀況和組織的規模;

c)過程的復雜和類型;過程的復雜程度和之間的相互關系;員工的能力;

d)組織的類型,過程的復雜程度和質量管理者代表的能力。

31.2000版標準由下列主要標準構成(b)

a)ISO 8402/ISO 9001/ISO 9004;b)ISO 9000/ISO 9001/ISO 9004;

C)ISO9001/ISO/9002/ISO 9004;d)ISO 9000/ISO 9003/ISO 9004;

32.ISO 9000:2000SFI 標準主要包括(dISO9000)

a)八項質量管理原則;b)十二個基本原理;c)80個術語;d)以上都是

33.最高管理者應通過以下活動參與QMS的過程(d5.1)

a)關注顧客要求和法律法規要求;b)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c)管理評審和提供資源;d)以上都對;

34下邊不屬於八項質量管理原則的是(cISO9000(0.2))

a)以顧客為中心;b)過程方法;c)股標增值;d)與供方的互利關系。

35.QMS的評價方法包括(dISO9000)

a)質量審核;b)管理評審;c)自我評價;d)以上都是;

36.可以作為認証/注冊或合同情況下使用的標準是(b0.1)

a)ISO9000:2000;b)ISO 9001:2000;c)ISO9004:2000;d)以上都是。

37.八項質量管理原則的核心原則是(aISO9000(0.2))

a)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b)領導作用; c)全員參與; d)以事實為基礎的決策方法。

38.質量手冊可以不包含的內容有(c4.2.2)

a)QMS范圍和刪減細節及合理性;b)包含或引用程序;

c)質量記錄;d)過程之間的相關作用。

39.針對每一個過程評價時所提的問題中,不正確的是(bI SO9000(2.8.1))

a)過程是否得到識別;b)過程是否形成了文件規定;

c)過程程序是否得到實施和保持;d)職責是否分配。

40.2000版標準對“要求”的定義中不包括(bISO9000(3.2.1))

a)明示的要求和期望;b)不合法的需求和期望;

c)通常隱含的需求和期望;d)必須遵守的需求和期望;

41.ISO9004:2000標準中包括滿足以下各方的要求(dISO9000(3.3.7))

a)顧客;b)供方;c)員工;d)相關方。

42.ISO 9000:2000標準文件的作用不包括(cISO9000(2.7.1c))

a)培訓;b)客觀性;c)不重復性;d)可追溯性。

43.“質量管理”包括(dISO9000(3.2.8))

a)質量策劃和質量方針、目標;b)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証;

c)質量改進;d)以上都是。

44.對產品質量最好的理解是(bISO9000(3.1.1))

a)符合ISO9000標準;b)滿足要求的程度高;c)成本低、值錢;d)無缺陷。

45.組織對不合格進行分析並消除產生原因的活動是(aISO9000(3.6.5))

a)糾正措施;b)不合格糾正;c)預防措施;d)質量審核

46.產品要求一般在(b0.1)中說明

a)質量手冊;b)合同/枝術標準等;c)程序文件;d)上述全部

47.不合格是指末滿足(aISO9000(3.6..2或3.6.3)),缺陷指末滿足()

a)要求,使用要求;b)標準,要求;c)合同,標準;d)ISO 9001,ISO 9004.48.組織在採用ISO 9001:2000標準時,可以刪減不適用的部分是(c1.2)

a)管理職責; b)資源管理; c)產品實現過程; d)測量分析和改進。

49.管理者代表的職責包括(d5.5.2)

a)建立、實施、保持QMS;b)定期向最高管理者報告,改進QMS;

c)在組織內部提高顧客意識;d)以上全部。

50.ISO 9001:2000標準中,提出需要進行確認的過程是(aISO9000(3.4.1))

a)特殊過程;b)所有過程;c)關鍵過程;d)主要過程。

51.產品要求可由(d7.2.1)

a)顧客提出規定;b)組織預測顧客的要求規定;c)法規規定;d)a+d+c

52.以下誰可能不是成都汽車公司的相關方(aISO9000(3.3.7))

a)一汽集團;b)國家環保局;c)成都市政府;b)給公司投資的銀行。

53.質量手冊中可不包括(a4.2.2)

a)質量方針目標;b)程序或其引用;c)過程須序和相互關系;b)剪裁細節與合理性。

54質量體系的評價方法是(c8.2.2)

a)產品審核; b)過程審核;c)體系審核;b)服務評價;e)a+b+c+d.55.不合格與缺陷的定義(cISO9000(3.6.2))

a)完全不同;b)完全相同;c)不合格包括了缺陷;d)缺陷是嚴重不合格。

56.在規定活動圓懣完成前可放行或交付產品,但必須(d8.21)

a)由組織的領導特批;b)必須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c)適用時經顧客批準;d)a+b+c;e)b+c.57.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包括(d4.2.1)

a)標準要求的程序;b)組織為確保過程監控和有效運行要求的文件; c)外來文件;d)a+b;e)a+c.58.管理評審是為了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d5.6.1)

a)適宜性;b)有效性;c)充分性;d)a+b+c;

59.組織要使過程增值必須(eISO90003.6.2))

a)設測量點對過程進行測量;b)策劃過程;c)使過程在受控狀態下完成;d)a+c;e)a+d+c

60.識別管理過程及其相互關系的方法是(aISO900(0.2))

a)系統方法;b)過程方法以;c)產品側量與監控方法;

b)a+c;e)a+b+c.61.對供方應(c7.4.1)

a)隨時跟蹤市場情況確定取舍;b)選擇和定期評價;c)根據實現過程及輸出的影響來評價;d)b+c;e)a+b+c

62.質量策劃是(eISO90003.2.9))

a)確定和實現質量目標的活動;b)進行進程控制活動;c)規定作業過程和資源活動;d)a+c;e)a+b+c.63.對過程的測量和監控是(a8.2.3)

a)過程能力的確認;b)過程控制;c)保証過程能力的活動;d)a+b.64.9000標準與其他管理標準(b0.4)

a)包容;b)相容;c)不相容;b)既包容又相容

65.標準的主要特點是(b1.1)

a)滿足相關方利益;b)滿足顧客利益;c)持續改進;d)持續改進.66.持續改進主要的指(a8.5.1)

a)日常改進;b)長遠的技改項目;c)長遠的重大的技改項目;d)以上全部。

67.業績評價測量是(a.8..2..1)

a)監控顧客的滿意度;b)確定目標的實現程度c)測量相關方的滿意程度; d)a+b+c

二.判斷題:

1.ISO 9001:2000標準規定所有的供方都應進行評價和選擇。(Y 7.4.1)

2.向顧客提供了滿足其要求的產品時,可以表明組織獲得了顧客滿意。(NISO 9000(3.1.4))

3.隻要沒有顧客投訴,就表明顧客滿意。(NISO 9000(3.1.4))

4.組織應確保影響質量的人員都能適任於崗位要求。(Y6.2.1)

5.質量保証的作用高於質量管理,所以組織應得視質量保証活動。(N ISO 9000(3.2.8))

6.組織依據ISO 9004建立了質量管理體系,由於ISO 9004包含了ISO 9001標準的全部要求,因此在獲取ISO 9001認証後,可以考慮將ISO 9004作為識証審核的依據準則。(NISO9004)

7.ISO 9001:2000標準是確保顧客滿意所需的質量體系的最低要求。(Y1.1)

8.ISO 9001:2000標準的糾正措施隻針對不合格品包括顧客投訴。(N8.5.2)

9.由於質量策劃比較深奧,所以組織可以考慮不對產品實現進行質量策劃,而刪減此要求。(N 1.2)

10.組織的內審員較少,組織可以考慮聘請有外審資格的人來承擔內審任務。(Y8.2.2)

11.ISO 9001:2000標準對文件的強制性要求減少了,所以組織可以不要程序文件。(N4.2.1)

12.由於ISO 9001:2000標準對統計技術應用無程序控制要求,所以組織可以考慮刪減統計技術要求,聲明統計技術的應用對組織不適用。(N1.2)

13.組織的內審員應具備基本的素質和能力,獲得相應的培訓,並具備審核的能力和專業能力。(Y 8.2.2)

14.內審組長除內審員的要求外,還應附加相關的其他要求。(Y)

內部審核員試題

姓名:部門:工號:得分:

15.內審的目的是發現現存的問題,解決問題,而對以往的審核情況可以暫不考慮。(N8.2.2)

16.組織的內審員是各部門經理才能稱職。(N8.2.2)

17.由於內審是由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委托進行的,所以與他們有關的過程可以不必審核。(N 8.2.2)

18.由於內審不同於外審,內審員可以提供解決問題的建議,關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採取糾正措施。(N8.2.2)

19.內審糾正措施的跟蹤驗証必須由內審員進行,因為他們了解當時的情況。(N8.2.2)

20.“返修”以後的產品能夠達到使用要求,因此是合格產品。(NISO9000(3.6.9))

21.“降級”後的產品雖然不符合原有要求,但對於新的要求來說卻是合格產品。(Y)

22.存在“缺陷”的產品也屬於不合格產品。(Y)

23.每個員工都應承擔相應的質量目標,並且知道自已如何為實現質量目標做貢獻。(Y)

24.在ISO 9001:2000標準中的“供方”與ISO 9001:1994標準中的“供方”是一致的組織或個人。(N)

25.由於ISO 9001:2000標準不是產品技術標準,也不能相互替代,所以ISO 9001:2000的質量管理體系與組織能否穩定提供滿足顧客要求和法律法規要求的能力無關。(N)

26.質量方針為質量目標的建立和評價提供了框架。(Y)

27.過程方法是將輸入轉化輸出的活動系統。(Y)

28.八項基本原則是質量管理的理論基礎。(Y)

29.質量目標必須是定量可測的。(Y)

30.質量策劃的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質量計劃是質量策劃的一部分。(Y)

31.顧客沒有投訴表示顧客滿意。(N)

32.質量手冊應包含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Y)

33.相關方是有共同利益的個人或團體。(Y)

34.領導應創造員工充分參與實現組織目標的環境。(Y)

35.特殊過程是不易或不能經濟驗証的過程。(Y)

36.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是通用的,產品要求也同樣。(N)

37.對員工不僅要培訓,還應評價提供培訓有效性。(Y)

38.隻有經驗証的信息,才可作為審核証據。(Y)

39.ISO 9001:2000規定質量體系要求可供組織內部使用。(Y)

40.質量目標可包括滿足產品要求所需的資源過程、文件和活動。(Y)

41.驗証和確認都是對客觀証據的認定和提供。(Y)

42.為了滿足顧客要求,應對質量體系的過程進行確認,必要時應進行再確認。(N)

43.由於2000版標準允許剪裁,因此在手冊上注明剪裁細節就可以了。(N)

44.審核發現是審核計劃實施情況與審核準則相比較的評價結果。(N)

45.為了確保不合格不再重復發生,對採用的糾正措施的需求應進行評價。(Y)

46.數據分析主要是分析差異和趨勢,以監控過程的能力。(N)

47.產品類別取決於產品含有主導產品類型。(Y)

48.缺陷屬於特殊的不合格。(Y)

49.產品的實現過程和支持過程都直接增值。(N)

50.質量計劃是對產品實現過程進行策劃所形成的文件。(Y)

51.依據數據、信息的邏輯分析或依據直覺判斷是有效決策的基礎。(N)

52.產品和過程之間存在著結果與原因的關聯關系。(Y)

53.QS文件是手冊和程序文件。(N)

54.數據分析的目的之一是確定QMS的符合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N)

55.ISO 9004不是ISO 9001的實施指南。(Y)

56.組織隻需對滿足顧客要求的生產和或服務過程進行測量和監控。(N)

57.設計輸入包括以往類似適用的信息。(Y)

58.程序文件指ISO 9001標準要求編寫的程序文件。(N)

59.測量和監控設備是確保產品符合性所需的設備,也是控制產品實現過程的設備。(N

60.管理評審必須按規定時間間隔進行。(Y)

61.ISO 9001:2000依據是過程方法模式或組織的質量體系要求。(Y)

62.管理的系統方法和過程方法的對象、運作效果都是一樣的。(N)

63.組織隻需對滿足顧客要求和服務過程進行測量和監控。(N)

64.外供產品不是顧客提供的產品。(N)

65.組織隻需對已識別的顧客要求實施評審。(N)

15.iso9001标准培训 篇十五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社会化,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0 引言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启动以来,从高校分离出来的后勤集团成为一支企业化运作的新军,其自身实力得到长足的进步。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成为许多的高校后勤集团提升服务质量、增强企业实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怎样做到后勤服务管理不松懈、后勤服务质量不下降,如何持续有效地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后勤服务保障水平的逐步提升,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思考。

1 高校后勤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取得的成效

陕西省有普通高校77所,目前在后勤集团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校有16所。文章以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该校后勤集团于2006年3月启动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年12月份取得了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经过几年的运行,给学校后勤服务工作带来了新变化,后勤集团的日常管理,特别是质量管理活动明显规范,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1.1 后勤日常管理更加科学化

后勤集团质量管理体系文体包括《质量手则》、《程序文件》、《质量记录》和《作业文件》。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各部门、各岗位的管理职责与权限、工作程序和要求,各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可以知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做得怎么样?在认证贯标工作中,全体职工都能恪尽职守、通力合作,按照标准要求有效运行管理体系。科学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绩效,在学校迎接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和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活动中,后勤集团的餐饮服务和公寓管理工作都获得了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1.2 后勤服务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传统质量管理是一种人“管结果”的经验管理,而质量管理体系则是“管因素、管过程、管结果”的系统管理活动,“过程管理”是它的主要特征,整个体系从操作层面上强调的是产品加工作业的程序化和服务提供的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实现了产品和服务质量规范化管理,“持续改进”使整个体系的管理功能得到不断强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直接效果就是提高了后勤服务质量。通过对实验室、办公楼、学生公寓、教室服务、水电暖供应等多方面的满意度调查,有针对性的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师生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1.3 后勤员工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

全员参与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强调的一个重要管理原则,员工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后勤集团各部门加大了体系文件学习和培训力度,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全体员工不但认真学习体系标准,正确理解文件内容,还把质量意识充分根植于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态度中,把全员参与的原则深刻理解在工作实践中,员工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2 高校后勤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

2.1 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不完全到位

后勤集团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经过几年的运行,通过“内部核审”、“管理评审”及日常监督检查,发现有的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不完全到位,对体系文件的学习理解还不太确切,甚至在取证后完全放松学习,出现了对照标准要求开展工作的自觉性有所下降,工作热情有所减退,工作效率有所降低的不良现象。

2.2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不规范

由于后勤集团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时间较长,而且ISO9001标准的概念多且不好理解和掌握,有的职工长时间受计划经济思维方式的惯性影响、不能规范地运行体系,对标准与文件的实践和执行或欠妥当,或比较生疏,或生搬硬套,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不太规范。

2.3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成本略有上升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全面详细,在运行中做到了事事有记录。但过细的程序不可避免地给实际操作和执行带来了不便与烦琐,大量使用多种类型的记录表格造成了体系运行成本的一定上升。

3 高校后勤持续有效运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对策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要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体系更加规范、持续、有效地运行,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3.1 始终坚持“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的原则“领导作用”是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原则。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涉及各部门全过程的综合体系,只有后勤集团领导从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才能保证其持续有效运行。“领导作用”是体系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最高管理者在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是解决企业管理层的质量观问题,它既涉及到领导者管理思想的变革,也关系到员工思想观念和工作习惯的更新,所以一方面领导是关键,另一方面全员参与是基础。坚持“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并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才能激励和调动员工的参与意识和工作热情,才能使员工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

3.2 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学习与培训

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不但不能放松文件的培训与学习,而且应该继续加强学习培训。一方面通过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遵守质量标准的理念;另一方面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在扎实的学习中帮助员工消化吸收文件内容与要求,清楚认识体系框架与结构,熟练掌握工作流程与程序,以实现从“做”标准到“用”标准的阶段性飞跃。同时抓好“内审员”的培训,为“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3.3 扎实做好质量管理体系的四个“规定动作”

3.3.1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根据后勤集团宗旨,制定与之相适宜的质量方针,即“以‘三服务、两育人’为宗旨,锐意改革,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后勤集团及各中心应以此方针为框架,每年都要制定与后勤集团方针保持一致的、适宜的、可测量的年度质量目标,采取各种手段宣传贯彻和正确理解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按季度及时考核,以检查衡量各自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

3.3.2 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

高校后勤集团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就是后勤集团的顾客。“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面向学生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是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一项“规定动作”。后勤集团应按照《顾客满意度监测程序》,认真组织收集整理、分析测算有关数据信息,以书面报告形式作为“管理评审”活动的输入资料。对调查中同学们反映的不满意工作,要积极组织相关部门采取必要的纠正预防措施加以认真改进,不断提高师生的满意度。

3.3.3 组织内部审核“内部审核”的目的是通过发现问题来推

动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取得证书后,后勤集团还必须不断完善和发展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和服务质量实施“内部审核”是必不可少的活动。“管理者代表”即后勤集团总经理要按照《内部审核程序》要求,认真组织后勤集团相关部门实施、指导、监督内审活动,扎扎实实做好审核材料准备,组建好审核队伍,开好首次、末次会议,做好审核记录与总结等工作,检验整个体系是否得到了切实有效的实施。

3.3.4 实施管理评审“管理评审”即后勤集团高层管理者对整

个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与审核。后勤集团总经理应按照《管理评审程序》的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评审活动。主要检验后勤集团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贯彻与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学生的需要是否相适宜;后勤基础设施、人才资源和工作环境是否满足体系运行要求;整个体系是否建立了自我改进机制和采取了必要的纠正预防措施;从对体系运行是否正常有效的基本判断中,做出是否需要进一步变更、完善、改进该体系的最终决定。

3.4 依据PDCA循环原理,认真做好持续改进工作

“持续改进”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是高校后勤高层管理者的重要职责,是后勤集团应该追求的永恒的组织目标。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质量改进”———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改进;二是“体系改进”———对质量管理体系自身的改进。PDCA循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管理原理,按照此综合性循环原理来评估、分析、总结体系数据与信息,采取必要的纠正预防措施,可实现不断改进体系的有效性。它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及“处理”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其中“处理(A)”即“持续改进”是一个关键环节。“检查”(C)是“处理(A)”的前提与基础,要想做好持续改进工作,首先要做好后勤管理服务和生产过程监视测量及检验,按照标准要求科学统计、分析、处理有关数据和监测结果,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努力让持续改进成为一种制度,确保后勤集团质量管理体系健康规范、持续有效地运行。

4 结语

建设一流的高校需要一流的后勤保障,而要建成一流的后勤集团就要有一流的后勤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使得高校后勤管理真正从“人制”走向“法治”,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全体员工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主动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后勤服务的自觉性和执行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将成为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的助推剂。

参考文献

[1]李贤,金淑芳,吴炯华.高校后勤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对策初探[J].经济师,2007,(3):119-120.

[2]宁永录.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2-33.

[3]李伟.高校后勤实体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几点体会[J].高校后勤研究,2006,(1):49-50.

[4]徐甄.实施ISO9001:2000标准实践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管理[J].管理世界,2007,(5):212-213.

16.iso9001标准培训 篇十六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公路施工项目;运行;审核

【Abstract】This text elaborated highway construction item valid circulate ISO 9001:2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necessity, elucidation circulate of prior condition, discus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circulate with examine of relation, introd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the system examine of principle, method, step and contents, and emphasized owner, superintendency and undertaker further three square of responsibility, and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efficiently, keep on with stability circulate of function and meaning.

【Key words】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Highway construction item;Circulate;Examine

1. 前言

众所周知,运行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国公路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在参与施工项目建设的三方中业主和监理绝大部分没有建立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而承包商绝大多数已建立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了认证,但也没有完全按照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对施工项目进行质量管理,把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束之高阁,不针对施工项目编制质量计划,承包商(企业)通过认证的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项目脱节,不在施工项目管理中运行,导致施工项目质量时好时坏,不能持续的高标准的保证施工质量,更谈不上持续的改进了。因此,探讨公路施工项目中如何有效地运行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十分必要。

2. 公路施工项目运行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前提条件

目前我国公路施工项目的管理已普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业主主导下的监理制和承包制,参与施工项目的三方临时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管理体系,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质量管理当然也是在这个临时管理体系中进行的。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业主、监理和承包商都要建立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只有参与公路工程建设的三方都建立了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才都知道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是怎么运行的,才有具备相应能力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

(2)监理合同和工程承包合同都要订立实施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条款。由于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属于推荐性质的标准,监理和承包商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执行,实践表明完全依靠自觉执行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合同条款规定要执行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则其就变为强制性标准,各方都必须执行。

(3)编制质量计划。一个公路建设项目,参与施工的承包商往往很多,监理也可能不止一个,不同施工企业(承包商)的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千差万别,并且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大而全,可能不适宜直接应用于施工项目,如果各行其是,将造成管理混乱。因此,业主应组织所有承包商和监理,结合他们的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针对施工项目的特点,编制统一的质量计划(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以资各方共同遵守。

(4)业主组织成立执行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机构,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强力推进。

3.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动力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能够为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动力,促使其运行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能够确保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识别持续改进的机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全面全过程的审核,可以发现工程质量、施工过程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断,并针对问题制订改进措施,纳入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存在于公路施工项目的全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能连续,不能间断。

(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主要是预防性的审核。日常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重点在于审查和发现可能发生的不符合项和低效率项,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确保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高效、持续、稳定、合规运行。

(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跟踪控制式的审核,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采取的纠正措施一抓到底,直至纳入标准,其及时有效性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4)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业主和监理介入质量管理过程的重要有效工具,通过业主和监理的直接介入和强力推进以及有效地监督与控制,能够使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更高效的运行。

4.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原则

(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规范性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过程中,应自始至终坚持客观性、独立性和系统方法三个核心原则。

(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客观性主要体现在: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并且具有可追溯性;基于客观评价,形成审核发现,它包括审核证据、审核准则和比较评价三个因素;审核是一个形成文件的过程,以通过文件形成确保审核的客观性。

(3)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业主和监理对承包商的审核具有外部性、强制性。

(4)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系统方法主要体现在:审核具有计划性、全面性、充分性、完整性等。

5.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方法

公路产品具有期货的性质,业主和监理参与施工管理的全过程,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与第三方审核相比更直接、更便利、也更有力度。公路施工项目中业主组织的对承包商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本属于第二方审核,但又与传统意义上的第二方审核差别巨大,依据经验本文认为此审核适宜参照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执行。

6.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步骤和内容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步骤分为:审核策划、审核准备、现场审核、审核报告和纠正措施的跟踪。

(1)审核策划是由业主负责的,业主重视并亲自抓是至关重要的,成立专门的机构、配备足够的有能力的人员、制订审核程序是其主要内容。

(2)审核准备工作的内容有:制订计划、组成审核组、收集并审阅有关文件、编制审核表等。

(3)现场审核是关键环节,其工作内容主要是查问题、找证据。

(4)审核报告的内容有:被审核部门及负责人姓名、审核员姓名、审核依据、不合格事实的描述、不合格类型、建议采取的纠正措施计划及完成日期等。

(5)纠正措施的跟踪主要是适时检查掌握不合格项的完成情况,以及验证是否达到符合性和有效性的要求等。

7. 结语

(1)质量管理体系高效、持续和稳定的运行是优良工程质量的保证,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能够为质量管理体系高效、持续和稳定的运行提供动力,因此只有持续的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有效支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不断地推动PDCA循环上升,才能达到持续地、稳定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2)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审核属于过程管理,从加强过程管理入手,预防不符合项、不合格项以及低效率项的发生,避免“死后验尸”,减少浪费。

(3)保证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公路施工项目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业主、监理和承包商三方共同的义务和责任。

(4)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有效的、稳定的运行,不但可以保证工程质量,而且还可以促进公路施工项目进度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等向文件化、程序化、规范化迈进,全面提高整个公路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国家通用教程[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

[2] 石澜,李芸,钱志锋.持续改进——有效支持[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

[3] 王海有,等.建筑施工项目标准化[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 柴邦衡.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5] 柴邦衡,吴江全.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6] 王寿华.施工企业标准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7] 丁世民.ISO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应用[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7] 李为柱,李学方,周韵笙.2000版ISO 9000族标准理解与应用[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7] 吕馥楠.公路施工项目推行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探讨[J].中华建设科技,2011(7):54~55.

[文章编号]1619-2737(2015)09-08-686

上一篇:表彰大会的工作总结下一篇:山阳讲堂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