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经典证明题

2024-10-29

初二数学经典证明题(共12篇)

1.初二数学经典证明题 篇一

1.在△ABC中,AB=AC,D在AB上,E在AC的延长线上,且BD=CE,线段DE交BC于点F,说明:DF=EF。

2.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M是AB的中点,E是AB延长线上的一点,MN垂直DM于点M,且交∠CBE的平分线于点N.(1)求证:MD=MN.(2)若将上述条件中的“M是AB的中点”改为“M是AB上任意一点”其余条件不变,则(1)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点E,F分别是菱形ABCD的边CD和CB延长线上的点,且DE=BF,求证∠E=∠F。

4,如图,在△ABC中,D,E,F,分别为边AB,BC,C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DECF为平行四边形。

5.如图,在菱形ABCD中,∠DAB=60度,过点C作CE垂直AC且与AB的延长线交与点E,求证四边形AECD是等腰梯形?

6.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与点0,E是BD延长线上的点,且三角形ACE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2.若∠AED=2∠EAD,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7.已知正方形ABCD中,角EAF=45度,F点在CD边上,E点在BC边上。求证:EF=BE+DF

2.初二数学经典证明题 篇二

一、从结论着手, 找出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解决问题

证明题与其他类型的题有所不同, 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目的性明确。针对这个特点, 我向学生讲明:证明题其实比化简题要好做得多, 每一个题明确地指出要达到什么目的, 这样, 只要我们仔细分析条件与结论的关系, 确定所采用的途径, 就可以证明了。

这个等式左式比较复杂, 可作为条件由它推出右式。先看右式, 发现右式的函数是正切函数, 角是半角, 而左式的函数都是正弦函数, 角有整角与倍角, 要想以左式推出右式, 我们发现必须首先把左右两式的角统一起来。这样就有了解决的方法。

二、创造条件, 解决问题

1. 有些题目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 这时就有必要对结论进一步进行分析, 找出使结论成立的条件, 然后再把它与题中的条件联系起来, 来确定证明途径。

例如, 若方程 (b-c) x2+ (c-a) x+ (a-b) =0的两根相等, 试证:a、b、c成等差数列.

这个题目的条件与结论的关系就不明显, 所以我们先分析使a、b、c成等差数列的条件, 根据定义可知, 如果a-b=c-b则a、b、c成等差, 进一步还有:如果2b=a·b{或b= (a+b) /2}, 则a、b、c成等差, 而由条件“方程两根相等”, 可得判别式“△=0”.而得到关于a、b、c之间的一个等式, 从中只要得到2b=a+c即可, 所以这个题的证明过程应为:

整理得: (c+a-2b) 2=0即2b=a+c∴a、b、c成等差数列.

2. 反证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 有些题借用反证法要比其他方法简单得多了。

关于这种方法学生感觉到比较困难的地方是:什么样的题适合用此方法? (此处需要给学生讲明白反证法实际上是利用“原命题”与“逆否命题”之间的等价关系) 。一般是直接去证明“原命题”太复杂, 而其“逆否命题”比较容易证明时采用反证法。有时所要证明的命题结论包含很多方面, 对这些方面必须一一加以证明时, 也可采用反证法。用反证法证明时, 如果在保证你证明的过程没出现错误的情况下, 当推出与原条件或其他事实相矛盾结论时, 就可以结束证明, 并说明原命题是正确的。

3. 数学归纳法是利用自然数集的性质来完成无限递推的过程, 达到证明的目的, 它是一种完全归纳法。

学生借用这种方法进行证明题时, 感到困难的地方就在第二步的证明上, 不会将要证的结论与假设有机联系起来。在这里要给学生讲清第二步中的假设与要证明的部分是一个整体, 命题假设是条件, 要证明的是结论。在证明过程中必须用到假设的结论, 如果没用到假设, 而得到的证明必定是错误的证明。在利用假设的条件进行证明时, 必须要进行比较, 明确它们的异与同, 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 进行证明。

要提高证明题的能力, 还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及一定逻辑思维能力。

摘要: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必须抓好数学课证明题的教学。证明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一块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 证明题最主要的就是要找到相互之间的关系, 找到每个条件相互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简单举了几个例题, 以此找到证明题教学中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数学,证明题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林秀珍.如何提高数学几何证明题的解题能力[J].中学数学参考, 2012 (25) :80.

3.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解题方法探讨 篇三

【关键词】树立信心  几何思想  答题思路  答题步骤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058

几何类题目在卷面上大都体现为几何证明题,本文就如何帮助学生攻克几何证明题这一难关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树立面对几何证明题的信心

纵观整个数学学科,几何证明类题目称得上是初中数学的一大难点,也是初中数学试卷上占有较大分值的一个题目,多数学生在此类题目上失分,进而影响了整体的数学成绩。有的学生甚至对此类题目产生恐惧情绪,一看到几何证明类题目,就自动跳过,主观上认为这类题目的难度太大,自己一定做不出。学生的这种恐惧心理自然而然成为了他们攻克此类题目的一大障碍。作为老师应该清楚,还没读题就打退堂鼓是解题的一大禁忌。学术研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断然不可以对问题产生恐惧心理。老师讲解题目的时候,应当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抛出一些直接的线索,让学生自然而然想到接下来的解题思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老师最好能总结出几何证明题的一般规律,告诉学生几何证明类题目有规律可循。最终让学生克服恐惧,树立信心,让学生能感受到其实几何证明类题目并不难,只需要掌握一定的规律,并能将理论知识与几何图相结合,这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经过老师们长时间的引导,学生对于这类题目的自信心必然能够大大提高。

二、带领学生看图读图,培养几何思想

几何证明类题目最大的难点就在于读图,而解决此类题目的突破口往往隐藏在几何图形中。然而只有少数学生能够从几何图中发掘到线索,拿到高分。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学生做惯了文字类题目,习惯性从文字中获得线索和解题关键,读图能力弱,分析几何图形的思想不够牢固,容易忽略几何图中所揭示的重要线索。作为老师,若想强化学生几何证明题的软肋,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几何思想。

第一类几何思想是指数形结合的思想。老师要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养成乐于读图,并能从图中获得线索的习惯,提高学生对于几何图的分析能力,最终要让学生能自如地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几何图紧密地结合起来,树立起数形合一的几何思想,看到几何图就能轻松写出相应的数学公式和数值。老师千万不要以解题为目的进行讲解,而是要以教会学生分析几何图为目的进行讲解。例如我们做过的经典例题,老师可以反复拿出题目中的几何图,抛开例题所设的问题,就图论图,带领学生分析几何图,或者指派学生分析,检验教学成果。

第二个需要培养的几何思想就是整体变换的思想,整体变换,顾名思义就是要将部分结合到整体,从整体中分离个体。这就需要老师多在讲解题目的过程中花心思了,逐步引导,找出部分线索,向学生抛出问题,如何将这一部分线索与整体联系起来,要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思考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例如,让学生养成一看到直线就要思考是否有与已知直线平行或垂直的直线。

第三种几何思想,就是分类讨论思想。我们常常遇到一些综合性强的证明类题目,既需要学生的逻辑性,也需要学生计算部分数值来作为证明的条件,这时可能会出现答案不唯一的情况,而粗心的学生往往会漏掉部分情况。例如一些题目要求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已知某一角度,需要求出另一角度与之相等,计算时可能会出现多种答案,而答案只能取其中之一,这时,老师需要要求学生解出所有答案,分类讨论,列出某个答案不符合条件的理由,并舍去,这样学生才能拿到满分。在分类讨论的题目上失分是很可惜的,老师需要多给学生准备些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要让学生看到题目能及时想到分类讨论的情况。第四种必备的几何思想是逆变化思想,指的是从要证明的部分出发,倒推条件。对于某些难度稍大的题目,往往正推会比较困难,思路很难理清,这时就需要老师来教会学生逆变化的几何思想,引导他们反方向解题,平时多加训练,加深他们对逆变化思想的印象和理解。如此一来,学生做起几何证明题才能得心应手,拿到高分。有了这些几何思想,便能初步攻克几何证明题的大门。

三、帮助学生理清答题思路

证明题的解答必须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很强的逻辑性,然而很多学生答题时的思路混乱,想起什么就写什么,完全不依据逻辑,即使他们掌握了几何思想,发掘出几何图中的线索,也未必拿得到满分。混乱的思路和解题步骤必然会给阅卷老师留下思路混乱的误导,使他们对学生的解题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得分。

作为老师,在培养完成学生的几何思想之后,第二步就是要帮助学生理清答题思路。分析出题目的所有线索后,需要条理清晰地从所有线索中提取要点,并将它们有机结合,组合成一条完整的思路,最终体现到卷面上,这是完成一道几何证明题的关键一步。首先,老师上课时的思路一定要是清晰明了的,结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此类题目的依据和逻辑性,要让学生明白,思路是来源于理论知识体系。再者,老师要尽可能将解题思路简单化、通俗化,采取平铺直叙,开门见山式的讲解方法,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老师想要表达的解题思路。这两点可以给学生建立解题需要清晰直白的思路的思维模式。同时,老师不能一味地讲解,要留给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独立建立理清思路的习惯。

四、规范答题步骤

4.初二数学经典证明题 篇四

很多同学准备考研买了各种辅导机构的资料,大量练习认为这样的话一是能通过题复习知识点,还有就是期望通过题海战术能做到考试真题。这种盲目的做题方法未必能高效提升成绩。同学们一定要明确,做题不是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培养答题的感觉,理清思路,巩固知识点。对于考研数学来说,题海无边但题型有限。我们可以通过对典型题型的练习,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能迅速提高解题能力,节省考场上的宝贵时间。在此,我们数学教研室李老师为大家整理单选题和证明题经典解题技巧。

一、单选题巧解技巧总结为五种方法:

第一种:推演法。提示条件中给出一些条件或者一些数值,你很容易判断,那这样的题就用推演法去做。推演法实际上是一些计算题,简单一点的计算题。那么从提示条件中往后推,推出哪个结果选择哪个。

第二种:赋值法。给一个数值马上可以判断我们这种做法对不对,这个值可以加在给出的条件上,也可以加在被选的4个答案中的其中几个上,我们加上去如果得出和我们题设的条件矛盾,或者是和我们已知的事实相矛盾。比方说2小于1就是明显的错误,所以把这些排除了,排除掉3个最后一个肯定是正确的。

第三种:举反例排除法。这是针对提示中给出的函数是抽象的函数,抽象的对立面是具体,所以我们用具体的例子来核定,这个跟我们刚才的赋值法有某种相似之处。一般来讲举的范例是越简单越好,而且很多考题你只要简单的看就可以看出他的错误点。

第五种:类推。从最后被选的答案中往前推,推出哪个错误就把哪个否定掉,再换一个。我们推出3个错误最后一个肯定是正确的。后面三种方法有些相似之处,类推法这种方法是费时费力的,一般来讲我们不太用。

总结:经常进行自我总结,错题总结能逐渐提高解题能力。大家可以在学完每一章后,自己通过画图的形式回忆这章有哪些知识点,有哪些定理,他们之间有些什么联系,如何应用等;对做错的题分析一下原因:概念不清楚、定理用错了还是计算粗心?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对此进行归纳、领会、应用,才能把数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解题能力“更上一层楼”。

二、证明题总结为三大解题方法:

1.结合几何意义记住零点存在定理、中值定理、泰勒公式、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等基本原理,包括条件及结论。

知道基本原理是证明的基础,知道的程度(即就是对定理理解的深入程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推理能力。如2006年数学一真题第16题(1)是证明极限的 存在性并求极限。只要证明了极限存在,求值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没有证明第一步,即使求出了极限值也是不能得分的。因为数学推理是环环相扣的,如果第一步未得到结论,那么第二步就是空中楼阁。这个题目非常简单,只用了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之一: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只要知道这个准则,该问题就能轻松解决,因为对于该题中的数列来说,“单调性”与“有界性”都是很好验证的。像这样直接可以利用基本原理的证明题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是要用到第二步。

2.借助几何意义寻求证明思路。

一个证明题,大多时候是能用其几何意义来正确解释的,当然最为基础的是要正确理解题目文字的含义。如2007年数学一第19题是一个关于中值定理的证明题,可以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满足题设条件的函数草图,再联系结论能够发现:两个函数除两个端点外还有一个函

数值相等的点,那就是两个函数分别取最大值的点(正确审题:两个函数取得最大值的点不一定是同一个点)之间的一个点。这样很容易想到辅助函数F(x)=f(x)-g(x)有三个零点,两次应用罗尔中值定理就能得到所证结论。再如2005年数学一第18题(1)是关于零点存在定理的证明题,只要在直角坐标系中结合所给条件作出函数y=f(x)及 y=1-x在[0,1]上的图形就立刻能看到两个函数图形有交点,这就是所证结论,重要的是写出推理过程。从图形也应该看到两函数在两个端点处大小关系恰好相反,也就是差函数在两个端点的值是异号的,零点存在定理保证了区间内有零点,这就证得所需结果。如果第二步实在无法完满解决问题的话,转第三步。

3.逆推法

从结论出发寻求证明方法。如2004年第15题是不等式证明题,该题只要应用不等式证明的一般步骤就能解决问题:即从结论出发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推出结论。在判定函数的单调性时需借助导数符号与单调性之间的关系,正常情况只需一阶导的符号就可判断函数的单调性,非正常情况却出现的更多(这里所 举出的例子就属非正常情况),这时需先用二阶导数的符号判定一阶导数的单调性,再用一阶导的符号判定原来函数的单调性,从而得所要证的结果。该题中可设 F(x)=ln*x-ln*a-4(x-a)/e*,其中eF(a)就是所要证的不等式。

对于那些经常使用如上方法的考生来说,利用三步走就能轻松收获数学证明的12分,但对于从心理上就不自信能解决证明题的考生来说,却常常轻易丢失12分,后一部分同学请按“证明三步走”来建立自信心,以阻止考试分数的白白流失。

5.初二上几何证明题016 篇五

1.D已知,在△ABC中,AB=AC.(本题9分)

(1)如图⑴,如果∠BAD=40°,AD是△ABC的中线,AD=AE,则∠EDC=;

(2)如图⑵,如果∠BAD=70°,AD是△ABC的中线,AD=AE,则∠EDC=;

(3)思考,通过以上两题,你发现∠BAD与∠EDC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用式子表示;

(4)如图⑶,如果AD不是△ABC的中线,AD=AE,是否仍有 上述关系?请说明理由.

AA

A E

EE

DCB BCDBDC(1)(2)(3)

2.D如图(1),已知∠BAC = 90°,AB = AC,AE是过点A的一条直线,且B、C在AE的异侧,BD⊥AE于点D,CE⊥AE于点E,求证:(1)BD = DE + CE;

(2)若直线AE绕点A旋转到图(2)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问BD与DE、CE的关系如何?请予以证明;

(3)若直线AE绕点A旋转到图(3)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则BD与DE、CE的关系如何?请予以证明.

EAA D

DBBB CCCE

(1(2)(3)

3.D如图,已知点C是AB上一点,△ACM、△CBN都是等边三角形.

(1)说明AN=MB;

(2)将△ACM绕点C按逆时针旋转180°,使A点落在CB上,请对照原题图在备用图上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

(3)在(2)所得到的图形中,结论“AN=BM”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也请说明理由;

(4)在(2)所得到的图形中,设MA的延长线与BN相交于点D,请你判断△ABD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理由. NN MM

6.初二上几何证明题005 篇六

1.如图,∠1 =∠2,∠3 =∠4,求证:(1)△ADE≌△ABE;(2)∠DCA =∠BCA.

D

3EAC

4B2.如图,∠1=∠2,∠3=∠4.求证:EA平分∠DEC.

D

AB3E

3.如图: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AB = AC,BD⊥AC于点D,CE⊥AB于点E,求证:BD = CE.A

ED

C B

4.如图,在等腰△ABC中,两条腰上的高BD和CE相交于O,求证:△BOC是等腰三角形.

ED C B

5.如图在△ABC中,AB = AC,BD、CE分别平分∠ABC和∠ACB,写出△ABD≌△ACE的理由.A

D E

CB

6.如图,在△ABC中,BE=CD,∠1=∠2.求证:AB=AC.

A

ED 12

7.初二数学经典证明题 篇七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E是CD上一点,BE交AC于F,连接DF.(1)若AB∥CD,试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2)在(2)的条件下,试确定E点的位置,使得∠EFD=∠BCD,并说明理由.

2、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DE⊥AC,AM⊥BD,BN⊥AC,CF⊥BD

求证:MN∥EF

3、已知:如图菱形ABCD,E是BC上一点,AE、BD交于F,若AE=AB,∠DAE=2∠BAE 求证:BE=AF A

D B E C

4、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P、Q分别是BC、DC上的点,若∠1=∠2 AD求证:PB+QD=PA 12

Q

BC

P

D5、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AC、BD交于点O,E、F分别是BC、OD的中点 A求证:AF⊥EF

F

O

BCE6已知:如图,AB//CD,AEED,BFFC,EM//AF交DC于M,求证:FMAE。

7、已知:如图,⊿ABC中,E、F分别是AB、BC中点,M、N是AC上两点,EM、FN交于D,若AM=MN=NC,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8、已知:如图,12,AB3AC,BEAD,求证:ADDE。

9、已知:如图,AB//CD,D900,BEECDC,求证:AEC3BAE。

10、已知:如图,ADBC,B2C,BEEC,求证:DE12AB。

11、已知:如图,ABDC,AEDE,BFFC,FE交BA、CD的延长线于G、H,求证:12。

12、已知:如图,AB//CD,ADC900,BEEC,求证:AED2EDC。

13、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DC上一点,DF⊥AE交BC于F 求证:OE⊥OF

AD

O E

B

FC14、如图,分别以△ABC的三边为边长,在BC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BD,等边三角形BCE,等边三角形ACF,连接DE,EF。求证: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EF

D A

BC

15、如图,点G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CA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以线段AG为边作一个正方形AEFG,线段EB和GD相交于点H.

(1)求证:EB=GD;

(2)判断EB与G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AB=2,A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求EB的长.

16、如图,以矩形OABC的顶点O为原点,OA所在的直线为x轴,OC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3,OC=2,点E是AB的中点,在OA上取一点D,将△BDA沿BD翻折,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

(1)直接写出点E、F的坐标;

8.初二数学《证明举例》 篇八

课题:22.4证明举例(4)

一、教案设计思考与亮点

教案设计思考:本节内容为证明举例的第四课时,用二次三角形全等来证明有关问题,教案的设计力求通过师生生动活泼的问题研究,不生搬硬套固定的解题模式,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与创设过程。教学中,随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构建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整个一堂课,始终是在师生的默契配合下进行,师生思维协调同步,处于“共鸣”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效。

教案设计亮点:

1、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开放性问题,既可以消除学生“模仿例题”的习惯,又可以克服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

2、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对例题的简单变式训练,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验证,同时引导学生修正猜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尝试命题教学,学生掌握文字命题的证明步骤。

(2)会用二次三角形全等证明几何问题。

2、能力目标:(1)了解猜想证明与反驳、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经历了命题的证明过程,学生逐步学会分别从题设和结论

出发,寻求论证思路的综合分析方法。

3、情感目标: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二次三角形全等进行几何证明。

难点:举出反例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四、教学过程: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几何证明。(写课题)

一、文字命题证明

请同学们看这样一道例题:

例7:求证:有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一)提问:

1、文字命题的证明有哪些步骤?

2、这个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分别是什么?

(二)学生动手操作:

完成画图,写已知和求证。

(学生完成,教师巡视,并抽一份点评,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

解决和完善)AA’

DD’

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AB= A’B’,BC= B’C’,AD、A’D’分别是

BC和B’C’边上的中线,AD=A’D’。

求证:△ABC≌△A’B’C’

[归纳小结]

对于文字命题,我们先要读懂题意,正确理解其中的内涵,再着手

解题。

(三)讨论与分析:

我们如何来证明△ABC≌△A’B’C’,用什么方法?同学投入讨论。

(学生思考并讨论,互相启发,自我教育,然后小组选代表汇报解题思路。)追问学生:

1、你怎么想到证∠B=∠B’?

2、如何证得BD’=B’D’?

你们能自己完成这道题的证明了吗?

(四)独立书写证明过程:

证明:∵AD、A’D’分别是BC和B’C’边上的中线(已知)

∴BD=

1212BC,B’C’=B’C’(三角形中线定义)

又∵BC= B’C’(已知)

∴BD= B’D’(等式性质)

在△ABC和△A’B’C’中

’D’(已知)

’B’(已知)

AD=A’D’(已知)

∴△ABC≌△A’B’C’(S • S • S)

∴∠B=∠B’(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在△ABC和△A’B’C’中

’B’(已知)

∠B=∠B’(已证)

BC= B’C’(已知)

∴△ABC≌△A’B’C’(S • A • S)

(可能还有学生通过证AC= A’C’,从而得到△ABC≌△A’B’C’。此时教

师均给予肯定,然后指出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善于选择简捷的方法,培养学生优选的数学思想。)

(五)[归纳小结]

在这个命题的证明过程中,有两次证明三角形全等,其中第一次证

明所得的两角相等,成为第二次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种将上一步推理所得的结论作为下一步推理条件的情况,在证明过程中常常会遇到。

二、变式训练

(一)完成了上述命题的证明:若将其中“一边上的中线”改成“一边上的高”,命题是否成立?

(学生独立思考,并请一位同学上黑板画图)

估计学生回答此命题仍成立,请学生说明理由。

老师问还有没有其它意见?

若学生没有意见,教师进行反驳,将学生所画的图作如下改变:

’(通过老师画图操作,学生观察分析,从而获得直观的认识)然后提问:

1、观察△ABC≌△A’B’C’中条件是否符合题意?

2、此时,△ABC≌△A’B’C’吗?为什么?

3、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说明这是个假命题的?

(二)思考题:(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再思考)

1、修正上述命题,使之成为真命题。

2、若改变“一边上中线”为“一角平分线”,其它条件作怎样变化,命题仍

成立,留作同学课外思考。

[归纳小结]

由上可见,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既要积极大胆,又要注意思维的严密

性,不断优化我们的思维方式。

三、巩固练习:

如图:已知:点D、E分别在AB、AC上,BE和

相交于O点,且DB=EC,要证明OB=OC,还需要增加什么条件?

BC

(一)放手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大胆思维,勇于探索。

(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见解,善于发表见解。

(三)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由学生自己来评判是否正确。

(通过开放性练习,让学生探究尝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

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先由学生小结,然后老师作点评和补充。)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些什么?

1、文字命题证明步骤。

2、二次三角形全等证明有关问题。

3、证明假命题的方法——举反例。

4、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练习及练习册练习

2、有兴趣的同学继续考虑:

(1)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吗?

(2)类似的角平分线、高有没有这样的性质呢?

五、教案说明

课堂教学是有效地开展师生双边活动的主阵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动脑,自由的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通过变式训练及开放性练习,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为22.4证明举例的第四课时,用二次三角形全等来证明有关问题,为了分散难点,先复习了命题的证明步骤,再安排学生根据题意画图并写已知与求证,然后让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分析解题思路,突出分析与综合的思想方法,最后独立写证明过程。整个例题基本上是由学生解决的,老师在其中作适当的分析、点评,从而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观察、比较分析及综合演绎的能力。

由对例题的简单变换,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与验证,同时引导学生修正猜想。其中渗透猜想与反驳的数学思想,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之后又进一步提出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外有深入的思考余地。这样的处理,使例7与练习第一题成为一个整体,而练习2的思维方式与例7相同,作为课后作业是对知识

进行巩固。

最后一道题则是提高要求,少给一个条件,进行开放性思维训练、要学生通过讨论,大胆探索,提出所增加的条件,再由学生来判断其正确性。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更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本堂课小结基本上由学生完成,使学生明白通过努力,收获还是很多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概括归纳能力。

六、教学反思

综观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我认为教学其实施过程比较顺利,并能有效地开展教学双边活动。其中学生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在教师的调动下,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教学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的内容,我都给学生提供机会,大胆地放,如例题教学中,命题证明要先根据题意画图,写已知、求证、再进行证明,我就放手让学生操作,然后分析解题思路让学生讲,疑点让学生议,错如让学生剖析,最后加以修正。这样,使新知识易掌握,错误易暴露,也利于及时纠正反馈,同时,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十分有利的,从而使例题教学显得充实、有效。

把例题简单变式后,提出问题“此时命题还是否成立?”其实这是老师有意设计的一个问题,我先让学生猜想认可,学生均自以为判断是正确的。然后教师平等地参与学生一起也发表见解,通过老师实际画图,学生观察分析,直观地认识到结论不成立,再来分析原因,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与反思。这样的反例反驳,学生不仅错明确误之处,而且更明确用举反例证明假命题的方法,从而得出与原来不同的结论。这样使学生在今后解题过程中,不仅要敢于探索,大胆思维,同时也要注意思维的严密性与批判性,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断优化思维方式。

巩固练习是属于“从不变的结论来探索使结论成立的已知条件”的编题,其题型结构是:

条件条件条件结论

条件(不变)

条件条件(学生探索)

缺条件,当然要设定,而且有多种可能性,这样的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从条

件方面进行思维和纵向发散,而这种思维的发散需要先进行广泛的逆向联想,再进行正向的验证,颇具挑战性,很容易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情感和对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从而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开阔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鼓励,适时的引导,使学生敢于创新,大胆创造,特别是增加了“BE=DC”这个条件,它的证明需添设辅助线,此时由于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就很自然地想到了解决的办法,进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地能力,从中得到了“以思维的逆向性和变通性”为主的思维转换能力的培养。

9.离散数学证明题 篇九

1.用等值演算法证明下列等值式:

(1)┐(PQ)(P∨Q)∧┐(P∧Q)

(2)(P∧┐Q)∨(┐P∧Q)(P∨Q)∧┐(P∧Q)

证明:(1)

┐(PQ)

┐((P→Q)∧(Q→P))

┐((┐P∨Q)∧(┐Q∨P))

(P∧┐Q)∨(Q∧┐P)

(P∨Q)∧(P∨┐P)∧(┐Q∨Q)∧(┐P∨┐Q)

(P∨Q)∧┐(P∧Q)

(2)

(P∧┐Q)∨(┐P∧Q)

(P∨┐P)∧(P∨Q)∧(┐Q∨┐P)∧(┐Q∨Q)

(P∨Q)∧┐(P∧Q)

2.构造下列推理的证明:

(1)前提:(PQ)(RS),(QP)R,R

前提:PQ。

(2)前提:Q →P, Q  S , S  M , M∧R前提:结论:P∧Q

(3)前提:P →(Q → R), S → P , Q

结论:S →R(4)前提:(P∨Q)→(R∧S),(S∨M)→ U结论:P →U(5)前提:P →┐Q,┐R∨Q ,R∧┐S

结论:┐P(6)前提:P∨Q,P →R, Q → S结论:R∨S

证明:(1)

① R前提引入

②(QP)R前提引入

③ QP①②析取三段论

④ RS①附加规则

⑤ (PQ)(RS)前提引入

⑥ PQ④⑤拒取式

⑦(PQ)(QP)③⑥合取规则

⑧ PQ⑦置换规则

(2)

① M∧R前提引入

② M①化简规则

③ S  M前提引入

④(S → M)∧(M → S)③置换

⑤ M → S④化简规则

⑥ S② ⑥假言推理

⑦ Q  S前提引入

⑧(S → Q)∧(Q → S)⑦ 置换

⑨ S → Q⑧化简规则

⑩ Q⑥ ⑨假言推理

(11)Q →P前提引入

(12)P

(13)P∧Q

(3)

① S → P

②S

③ P

④ P →(Q → R)

⑤ Q → R

⑥ Q

⑦ R

(4)

① P

② P∨Q

③(P∨Q)→(R∧S)

④ R∧S

⑤ S

⑥ S∨M

⑦(S∨M)→ U

⑧ U

(5)

① P

② P →┐Q

③ ┐Q

④ ┐R∨Q

⑤ ┐R

⑥ R∧┐S

⑦ R

⑧ R∧┐R

(6)⑩(11)假言推理⑩(12)合取前提引入附加前提引入① ②假言推理 前提引入③④ 假言推理前提引入⑤⑥假言推理附加前提引入①附加规则前提引入②③ 假言推理④化简规则⑤附加规则前提引入⑥ ⑦假言推理结论否定引入前提引入① ②假言推理前提引入③④析取三段论前提引入⑥化简规则⑤⑦合取

① ┐(R∨S)结论否定引入

② ┐R∧┐S①置换规则

③ ┐R②化简规则

④ P →R前提引入

⑤ ┐P③④拒取

⑥ ┐S②化简规则

⑦ Q → S前提引入

⑧ ┐Q⑥ ⑦拒取

⑨ ┐P∧┐Q⑤⑧合取

⑩ ┐(P∨Q)⑨置换规则

(11)P∨Q前提引入

(12)┐(P∨Q)∧(P∨Q)⑨11 合取

3.在命题逻辑中构造下列推理的证明:

(1)如果今天是星期六,我们就要到颐和园或圆明园去玩。如果颐和园游人太多,我们就不到颐和园去玩。今天是星期六。颐和园游人太多。所以我们到圆明园玩。

(2)明天是晴天,或是雨天;若明天是晴天,我就去看电影;若我看电影,我就不看书。所以,如果我看书,则明天是雨天。

(3)如果小王是理科学生,他必学好数学;如果小王不是文科生,他必是理科生;小王没学好数学。所以,小王是文科生。

解:(1)首先将命题符号化:

设P: 今天是星期六;Q: 我们到颐和园去玩;R:我们到圆明园去玩;S:颐和园游人多。

前提:P →(Q∨R), S → ┐Q , P , S

结论:R证明:

① ②假言推理

④ P前提引入

⑤ P →(Q ∨ R)前提引入⑥ Q ∨ R④⑤假言推理 ⑦ R③⑥析取三段论

(2)首先将命题符号化:令P:明天是晴天,Q:明天是雨天,R:我看电影,S:我看书。① S → ┐Q前提引入②S前提引入③ ┐Q

前提:P∨Q, P→R, R→┐S

结论: S→Q

证明:

① S

② R→┐S

③┐R

④ P→R

⑤ ┐P

⑥ P∨Q 附加前提引入 前提引入 ①②拒取式 前提引入 ③④拒取式 前提引入

⑦ Q⑤⑥析取三段论

(3)首先将命题符号化:

令P:小王是理科生,Q:小王是文科生,R:小王学好数学。

前提:P→R, ┐Q→P, ┐R

结论:Q

证明:

① P→R

② ┐R

③ ┐P

④ ┐Q→P

⑤ Q

6.证明: 前提引入 前提引入 ①②拒取式 前提引入 ③④拒取式

①A-B=A A∩B=Φ。

②(A-B)-C =(A-C)-(B-C)

证明:①

必要性。假设A∩B≠Φ,必有x属于A∩B,则x属于A同时属于B,即x属于A但是x不属于A-B。与A-B=A矛盾。

充分性。显然A-BA。任取x∈A,则如果x属于B,则x属于A∩B,与A∩B=Φ矛盾。因此x必不属于B,即x属于A-B。从而证明了AA-B。命题得证。②

∵(A-B)-C =(A∩~B)∩~C

= A∩~B∩~C;

(A-C)-(B-C)

=(A∩~C)∩~(B∩~C)

=(A∩~C)∩(~B∪C)

=(A∩~C∩~B)∪(A∩~C∩C)

=(A∩~C∩~B)∪Φ

= A∩~B∩~C.∴(A-B)-C =(A-C)-(B-C)

7.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试证:R是传递的当且仅当R2R,其中R2表示RR。

(1)设R传递,(x,y)∈R2,t∈A使

∈R(因为R2=R R)

∵R传递 ∴∈R

∴R2 R

(2)设R2R,若∈R

∈R2,∵R2 R,∴∈R。即R传递。

8.设A是集合,R1,R2是A上的二元关系,证明:

若R1,R2是自反的和对称的,则R1R2也是自反的和对称的。

证明:

(1)∵ R1,R2是A上的自反关系

∴ IAR1IAR2

∴IAR1R2

∴ R1R2是A上的自反关系

又∵ R1,R2是A上的对称关系

∴ R1R11R2R21

10.初二数学期末复习——命题与证明 篇十

初二()班姓名责任人:张志堂

一、知识回顾:

1.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

下列语句中,属于命题的是().

(A)直线AB和CD垂直吗(B)过线段AB的中点C画AB的垂线

(C)同旁内角不互补,两直线不平行(D)连结A,B两点

2.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不分组成。

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1)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题设:

结论:

(2)对顶角相等;

题设:

结论:

(3)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题设:

结论:

3.命题分为真命题(正确的命题)和假命题(不正确的命题)。

(1)下列命题中,属于假命题的是()

(A)若a⊥c,b⊥c,则a⊥b(B)若a∥b,b∥c,则a∥c

(C)若a⊥c,b⊥c,则a∥b(D)若a⊥c,b∥a,则b⊥c

(2)下列四个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

(A)互补的两角必有一条公共边(B)同旁内角互补

(C)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D)一个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

4.要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需要证明。

证明的三个步骤:(1);(2);(3)。

5.要想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举反例的要求是:命题的条件,而命题的结论。

举反例说明下列命题是假命题:

(1)对于不为零的实数c,关于x的方程xcc1的根是c。x

(2)有两条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反证法的步骤:假设命题结论

。用反证法证明:在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已知:∠A,∠B,∠C是△ABC的内角

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证明:假设,即∠A___60°,∠B___60°,∠C__60° 则这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矛盾.所以______不成立,所求证的结论成立.7.例1:如图,ΔABC中,∠A=60,BE、CD分别平分∠ABC和∠ACB,交点为P。请证明:BC=BE+CD。

例2(1)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A

E

B

D

C

(2)直接运用这个结论解答题目:一个三角形一边长为2,这边上的中线长1,另两边之和为

二、回家作业

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不平行的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C、x与y的和等于0吗?D、对顶角不相等。

2.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

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假命题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3.如图,△ABC中,ACB90,BE平分∠ABC,DEAB,垂足

为D,如果AB=5cm,BC=3cm,那么AEDE的值为()A、2㎝B、3㎝C、4㎝D、5㎝

4.如图,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角平分线AE交CD于H,第3题图

EF⊥AB于F,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EA、∠ACD=∠BB、CH=CE=EFC、AC=AFD、CH=HDH

5.已知下列命题:①锐角大于它的余角;②锐角与钝角之和等于平角;

ADB

③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一个锐角,另一个为钝角;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A、0B、1个C、2个D、3个

6.在下列命题:①钝角的补角是锐角;②两个无理数的商仍为无理数;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④若x是实数,则x2 + 1>0;⑤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等于一个平角.是真命题的有。(用序号表示)

7.把命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改写如果,那

么。8.如图,△ABC为直角三角形,BC为斜边,将△ABP绕点A

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BP重合,如果AP=3,那么PP的长等于。

9.命题“直角都相等”的题设是________,结论

是____________.

10.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是直角”时,应假设________________11.求证: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不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不平行。已知:如图,直线l1,l2被直线l3所截,∠1+∠2180°。求证:l1与l2。证明:假设则∠1+∠2180°

这与矛盾,故不成立,所以。

/

/

12.已知如图,在△ABC中,CH是外角∠ACD的角平分线,BH是∠ABC的平分线, ∠A=58°.求∠H的度数.13.如图在ΔABC中AB=AC,∠BAC=90,直角∠EPF的顶点P是BC的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于点E、F ⑴求证:PE=PF。

⑵已知AF=12,CF=5.求ΔPEF的面积。

14.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以对角线BD为边作正三角形BDE,过E

作DA的延长线的垂线EF,垂足为F。

(1)找出图中与EF相等的线段,并证明你的结论;(2)求AF的长。

11.中考数学猜想证明题 篇十一

一实数的计算、整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二画图与计算、圆的证明与计算、三角函数应用题

三统计应用题、用列表法或树形图求某以事件的概率、统计与概率的综合应用题

四一次与反比例函数的数形结合、二次函数的数形结合、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

五、猜想与证明题

六、综合应用题

七、探索发现应用题

八、动点应用题

12.初二证明题中辅助线的做法 篇十二

1.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CD=AB且∠BDA=∠BAD,AE是△ABD的中线,求证:

AC=2AE

2.在△ABC中,AB=5,AC=3,AD是BC边上的中线,且AD=2,求BC的长

3.在△ABC中,∠C=2∠B,AD为角平分线,求证:

AB=AC+CD

4.在△ABC中,AD为中线,交AC与E,且AF=FD求证:AE=AC 31

5.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E,交AD于F,且AE=EF,求证:

BF=AC

6.BD,CE是△ABC的高,G F是BC和DE中点,求证:FG⊥

DE

7.边长为6的菱形ABCD中∠DAB=600,E为AB的中点,F是AC上一动点,则EF+BF的最小值为

如图已知AC⊥BC,AD//BC,E是BD中点,当BC=3,AC=4,AD=6,求CE的长

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的中点,F是AD上的一点,且AF=1

4AD,求证:CE平分∠FAB

8.已知一个凸四边形的四条边长顺次分别是a b c d且a2+ab-ac-bc=0,b2+bc-bd-cd=0那么这个四边形是

1.已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其对角线分别为6和8,那么顺次连接这个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的面积为()

A 12B 13C 15D 10

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现分别以A,B,C,D为圆心,1cm长为半径画图,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A.πcm231B.πcm2 21C.πcm2D.2πcm2 3.已知x为正数,求x21(4x)24的最小值是()

A 4B 5C 6D 7

4.已知:a,b是整数,且a+b=2,则a21b24的最小值是()ABCD

5.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点E,F在AB 和AC边上。AE=1,AF=3,P是对角线上的动点,则PE+PF的最小值是

6.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点M在DC上,且DM=2,N是AC上一动点,则DN+MN的最小值是

7.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且AC=6cm,BD6cm,则此梯形的高为cm.

8.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AD1,B60,直线MN为梯形的对称轴,P为MN上一点,那么PCPD的最小

值为. ABCD

B

C

9.菱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若∠B=∠EAF=600,∠BAE=200求∠CEF的度数

010.已知六边形ABCDEF的6个内角都是120,CD=20,BC=8,AB=8AF=5,求这个六边形的周长

9.从等边三角形内一点向三边做垂线,已知这三条垂线段的长分别为1,3,5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10.在矩形ABCD中AE⊥D B,已知AB=2,AD=22,连接EC求,求EC的长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GE⊥CB,GF⊥DC,求证:AE=EF

在梯形ABCD中E,F分别是两底的中点,求证:EF=1

上一篇:廉政准则问答题答案下一篇:2024年北京中考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