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2024-07-10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12篇)

1.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篇一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摘要:自建国以来,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时代在召唤青年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是“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为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党书记习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总书记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的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继承人,他们将决定祖国的命运,大学生作为青年之中的佼佼者,必须坚定自己的理念,肩负自己的使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贡献。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加强道德修养,锻炼道德品质,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是大学生对自我的要求,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第一步。我们要掌握科学知识,用科技武装头脑。可以运用到以后的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养育我们的父母。回报传授我们知识的老师。回报给予我们和谐发展环境的国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应当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国家的荣辱兴衰与我们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因此,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更多地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当前世界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中国在国际上所处的环境,敏锐观察和判断国际动向。向着国际上需要的人才战略目标迈进,从而实现振兴中华的理想。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有世界的眼光与全球意识。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时代,中国和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学生的世界眼光,有助于他们拓展思维空间和领域,不仅从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且要从国际的、他国的、他民族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关心人类,关注地球,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发展成长为把握世界潮流、通晓国际规则、目光远大、视野开阔的一代有为青年。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

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 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2.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篇二

一、“中国梦”的内涵特征

(一) “中国梦”揭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大提升

所谓“中国梦”, 其实现当然是离不开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指标的, 它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实力特征。当前, 我国的经济发展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因此, 党的十八大绘制了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就是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人民民主进一步扩大, 步入到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去。

(二) “中国梦”揭示了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幸福特征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反映了大家要维护好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作为新时期的幸福指数, 它是物质因素与非物质因素的综合体, 主要是要全面提升当今社会和谐的水平与质量, 要坚持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的发展要求。

(三) “中国梦”揭示了中华文明复兴的文化特征

当今时代是一个文化互相渗透的时代, 我国古代文明要想在新时代中绽放出现代文明特色, 就需要超越传统的文明形态, 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一个五位一体的和谐中国, 其中就包含了生态文明建设。这意味着我国文明具备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的新特征。

(四) “中国梦”揭示了全面发展的人的价值特征

“中国梦”是包容了多种角度的梦想, 包括要让中华儿女都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和全面发展的能力, 让他们在自由的条件下自由发展。因此,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大的发展目标, 它将是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 将在很大程度上大大提升“中国梦”的内涵和凝聚力[1]。

应该说, “中国梦”是每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人的坚定信念, 集中体现了中国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的伟大理想和美好愿景。我们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实现了多个进步。我们应该首先努力全面建设一个小康社会, 这将为我们实现“中国梦”奠定扎实的基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栋梁之才和中坚力量, 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地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重大历史责任。

二、“中国梦”视阈下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一) 团结一致, 脚踏实地

作为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强烈好奇心的年轻一代来说, 当代大学生有着非常好的时代发展条件, 他们接触了多元化的文化, 体会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伟大成果。但是, 当前又是一个充满着多重危机的时代, 社会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 逐渐出现了各种浮躁的不良心态。这些容易导致空谈大话的出现。因此, 我们必须改变这种习气, 脚踏实地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新一代党中央周围, 实干苦干。事实上, 要想顺利实现“中国梦”, 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且也要付出更多的艰苦奋斗。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群体, 当代大学生有必要也有义务肩负起这个历史重任, 要在“中国梦”指引之下, 埋头苦干, 努力奋斗, 不要只喊口号不付诸实际行动。只有实干才能真正兴邦。当代大学生必须在享受到物质成果的同时, 避免和防范各种不良思想的误导, 要大力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道德, 求真务实, 脚踏实地地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2]。当代大学生在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时候, 必须努力克服各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以自己的真才实学, 埋头大胆地创新实干。事实上, 十八大就明确提出务实的实干精神, 认为要进一步健全各种机制, 尤其是树立起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进一步赋予“中国梦”丰富的内涵, 进一步凝聚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进一步培育攻坚克难的顽强斗志, 从而让当代大学生在实干创新中克服多重困难而走向“中国梦”的灿烂大道。

(二) 科学求真, 人文并重

当代大学生有着丰富的人生价值, 他们的命运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不再是简单的年轻一代, 而是肩负着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年轻一代。但是, 他们又享受到了物质极大丰富带来的伟大成就, 容易受到不同思潮的影响。因此, 我们必须进一步指导当代大学生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 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 要深信不疑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因此,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当代大学生必须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 要在为个人努力奋斗的过程中, 综合考虑到集体价值的实现。这就需要当代大学生不仅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更要弘扬一个国家和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仅仅有先进的科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它必须辅之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文精神。要提高综合素养, 努力做到科学知识方面求真、人文修养方面求善求美。具体来说, 科学精神方面应该具有严密性、精确性、客观性和普遍性, 而人文精神方面则是要以人为本, 尊重并重视人的价值实现和个性化需求。事实上, 有一部分人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对立。这种观念有失偏颇。我们应该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互融合成一种理性主义, 让当代大学生成为具备科学素养和人文修养的新一代全面发展的新人[3]。我们只有把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当代大学生, 才是一种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 才是一种完美的教育方式, 要通过此种方式让当代大学生具备完整意义上的人生价值观。这是解决当前很多大学生人文素养不高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 尊重个性, 协调发展

为了实现“中国梦”, 当代大学生还必须充分挖掘出自己的个性化特征。如果盲目随波逐流, 掩盖自己的个性化需求, 显然是与新时期的发展要求相悖的。因此, 当代大学生必须注重个性发展, 推崇各种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 从而努力成为一个集“知识、能力、人格”于一身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大学生。这就是说, 当代大学生在充分发挥出集体力量的同时, 也要寻求自身个性化发展, 进行自我建构, 满足“教育终身化”和“学习个性化”的时代要求, 重视在个性化中实现创新发展, 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当然, 这种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也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来实现。当代大学生必须从校园里走出来, 走向社会各个角落, 要有独立的人格、高尚的品位、创新的意识, 要留意生活、关心社会、注意时事, 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不仅要学好各种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 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能够在必要时肩负起一定的责任。这就是说, 当代大学生必须学会自我改变, 主动吸收各种优良的社会风气, 启发自己的心智, 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 发展知识和智慧, 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从而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良性互动局面, 进而使自己真正担负起属于他们应该承担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当代大学生应该是有志的一代新人, 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是我们时代的真正主人。我们要让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觉悟、有志向、有抱负的人才, 能够把个人利益与民族国家利益结合起来, 平衡好三方之间的关系, 在充分享受应有的权利同时, 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把权利与义务很好地统一起来, 从而真正实现“中国梦”[4]。

摘要:文章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特征, 探讨了为实现新时期的“中国梦”当代大学生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即:团结一致, 脚踏实地;科学求真, 人文并重;尊重个性, 协调发展。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任仲平.筑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N].人民日报, 2013-04-01 (1) .

[2]颜晓峰.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N].江西日报, 2013-04-01 (B03) .

[3]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国梦[N].经济日报, 2013-04-01 (3) .

3.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精彩人生 篇三

关键词:中国梦;当代大学生;精彩人生

基金项目: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资助课题《“中国梦”视阈下的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4BGD052)。

一、中国梦提出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成就,但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使得人们充满困惑和茫然,有的甚至偏离了固有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诠释的“中国梦”,像一支强心针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13亿中国人民,让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达成了价值共识和发展共识,凝聚了中国人民的力量,有利于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多种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多种价值取向和文化思潮日益碰撞和冲击。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百年梦想,蕴含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真谛。这就需要中国人民形成一股合力,正确而科学地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时代要求,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加快中国梦的实施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

(一)当代大学生要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际社会的交流日益频繁,但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力量在某些领域方面还远远发展不够,再加之我国正处于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关键转型时期,多种价值取向和多元文化思潮的不断碰撞和冲击,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同程度地普遍出现困惑和迷茫,甚至出现信仰危机,他们的理想信念缺失,国家和民族意识淡化弱化,动摇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人曾把他们称之为“垮掉的一代”、“没有信仰的一代”。而习近平总书记适时提出并阐释的“中国梦”犹如一盏明灯点燃了当代大学生的信心和希望,同时也给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指明了方向,赋予了当代大学生光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坚定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

(二)当代大学生要坚守自己的本位工作。当代大学生要坚守自己的本位工作,不为功利、世俗的复杂浮躁之风气所影响,淡泊名利,以一颗平常心努力学好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脚踏实地,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发现新问题,大胆实践和创新,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同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代大学生要积极投身与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型项目。让自己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勇气和胆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在三下乡活动中体验民生,在创新型项目中培养创新精神。总之,当代大学生要坚守自己的本位工作,努力学好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积极投身与社会实践,在不断学习和社会实践中锤炼自己,提升自我,夯实和升华自己的理想,演绎自我的精彩人生,加快中国梦的实施步伐。

(三)当代大学生要学会自省。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也易于被一些不良思想所诱惑。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所孜孜追求的百年梦想,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大学生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学会自省,从身边的点滴做起,规范言行举止,防微杜渐,知行统一;不断积累和夯实文化基础知识;慎独敏思,把自己逐渐培养成为思维缜密、思想成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的接班人,以期加快中国梦的实现步伐,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当代大学生要摆脱自卑感。自卑是人与生俱来的面对事情时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往往是意志力不够坚定的表现。无论是来自农村还是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由于社会的快节奏,物质世界的纷繁繁华,再加上还没有正式走上社会,当代大学生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浮躁、空虚、迷茫的心理。遇事时不够自信,所学往往捉襟见拙,跟不上时代。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找准优势和缺点,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要像胡杨树那样在恶劣的环境当中也能够昂扬,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五)当代大学生要树立使命感。当代大学生要把个人梦和中国梦、国家梦、民族梦结合起来,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时代要求,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当代大学生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心中有梦,心怀祖国,志存高远,努力进取,把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绽放自我的人生精彩,加快实现中国梦的步伐。

三、实现梦想的平台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高校理所当然也是当代大学生学习宣传教育中国梦的主要平台。高校教师要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时代要求,把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入课堂教学,把中国梦的内容融入教学实践,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坚定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中国梦优秀的践行者和开拓者,激发师生主人翁意识,把中国梦宣传教育落到实处。人生真正意义的发展包含对民族与社会发展的全面思考,对祖国命运的牵挂。中国梦诠释了祖国的未来,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每一个有志向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付出努力。这种愿景让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感受到民族使命感。当代大学生要有广阔的学习视野,立足世界的多元文化和时代挑战,在变革中求发展,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勇于接受机遇与挑战。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直接影响社会主流思想,学习宣传中国梦,也为高等教育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总之,当代大学生要自觉地将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以高校为实现梦想的平台,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加快实现中国梦。

结语: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与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应心系祖国,志存高远,积极进取,实干苦干,绽放精彩人生。但任何事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梦的实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当代大学生应该做好吃苦的准备,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困难,敢于接受挑战,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拓宽自我的见闻,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绽放精彩的人生,加快实现中国梦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魏建国.“中国梦”的当代价值[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3(7).

4.当代大学生与中国梦 篇四

如今,中国正在强势缓缓崛起。中国正处于一个可有大作为的机遇时期。它赋予了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沉重担子,同时也也给予了无数机遇。

处于前所未有的时代,就要有前所未有的决心。作为大学生,需要明志、自强、自立。首先,我们应该竖立远大理想。我们可以把一个大理想分解成无数个小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不仅可以为自己欢呼还可以为自己的下一阶段路程提供动力。然后,我们应该拥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青年人要拥有该有的朝气与锐气。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应该好好锻炼身体。同时面对困难不退缩,敢于挑战!我们应该勇敢走出保卫圈子。适当独立地面对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在校外兼职来锻炼我们的自立能力。

5.中国梦和当代大学生的历史担当 篇五

何为“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如何接续?作为当代大学生的青年一代,我们该拥有怎样的“中国梦”?习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为亿万国人描绘了一幅令人憧憬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时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我们说的每个人都有梦想,现在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习书记的讲话具有承前启后的强大穿透力,传递出了中国“追梦”信心。习总书记对“中国梦”的阐释,深刻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归宿,触动并激发了每个年轻人内心深处“中国梦”的畅想,让年轻人充满期待和力量,让一个国家的复兴梦想与青年的梦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回首近代以来,国家面临瓜分割据的危险,帝国主义的阴霾挥之不去,国家失去尊严,民族饱受屈辱,何言“中国梦”?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流血牺牲,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党艰辛探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国家民族日益强盛,个人梦想的日益丰富,再次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有国家的繁荣昌盛,才有个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梦引领新航程,中国梦饱含民族魂。从中华民族独立梦到两弹一星梦,从奥运世博梦到飞天潜海梦„„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是中国人民不屈服于任何敌对力量的自强之梦。个人的梦和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个人的梦想要在国家和民族的梦想中实现。

现实情况告诉我们,“中国梦”是中国经济发展、以人为本实现全民幸福、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人民之梦。复兴之路,寄托着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凝结着中华儿女的心血汗水。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中国梦归根结底是全体中国人的梦,也是我们每一名青年学子的梦,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需要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但心中要有梦,更要坚定这个梦,怀着坚定不移的信念,紧跟党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艰苦奋斗,锤炼出高尚的品格,成为祖国栋梁。青年学生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练好本领,提升道德品格和人文素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贡献青春和力量。吾辈青年应时刻铭记“少年强则国强”的警言,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6.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篇六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传达给我们每个青年大学生最强烈的信号,是党和国家宏伟大业向我们发出的深情召唤。

俗话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立则国立。党中央对广大青年大学生的高度倚重,对青年学生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推动祖国未来事业、激励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大学生接续奋斗的源动力。作为高校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我们只有把自己的热情、激情、活力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才能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唯有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才能让自己的青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焕发出耀眼的光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追求。但是,何为我的梦想?何为中国梦?我们又该怎样实现我们的梦?

一、中国梦

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一种宿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人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这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我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更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二、我的梦

首先,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生活时代不同,其历史责任与使命也相应地有所不同。当代青年大学生,很少像过去那样,在战场或艰苦环境当中经受刻苦的锻炼,拥有壮怀激烈、报效国家的机会与责任。我们青年大学生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我们要扛起自己肩上的责任,这是我们作为现代大学色所追求目标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成长、成才的基础。

其次,我们作为青年大学生,在学校要珍惜所有能珍惜的机会,一方面要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为自己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在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同时我们要紧跟党走,认真学习党的政策方针,紧跟党的步伐。实现“中国梦”的路并不是依靠青年学生一腔热血就可以实现的。青年学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才能寻求到努力的方向,才能寻求到实现“中国梦”持续奋斗的精神动力。中国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便是高校青年学生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我们要学习并弘扬这些精神,让自己更加满怀信心的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三、我们该怎么做?

作为国家培养出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应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明志

以远大的志向为前进和发展鼓足动能。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是推动发展的“正能量”。“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而发展离不开充满激情的青春理想,离不开远大的志向作为前行的航标,离不开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广大青年大学生要踊跃投身国家建设,以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不断添加祖国前行的“燃料”。我们会敢为人先,善于创造,勤奋求实,勇于开拓,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我们有了坚定的志向和信念,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就一定能将志向与目标变为现实。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一旦拥有远大志向和理想,就会不畏前行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和战胜困难,就会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开拓奋进,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2.自立

勇于承担人才强国的重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是当代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项重大战略任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既是国家战略,又是广大青年的历史责任。既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又表达了广大青年人的愿望。在科技和教育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学习、运用、创新现代科学技术。我们要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任,争当优秀的创新人才,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3.自强

树立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青年大学生最大的优点是:有拼劲、充满活力和朝气;有激情,始终鼓足创新前行的动力;有锐气,敢于挑战障碍,不拘一格。广大青年大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创业、独立奋斗。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奋斗,我们青年大学生只有具备百折不挠、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在中国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升力,在各个领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凝聚每一个人的“正能量”,从而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靠我们的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空谈是不行的。空谈只会是雾里看花,误国误民、害莫大焉。因此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到人民中间去,去看望福利院的孤寡老人,了解老人们的生活状况,给他们送去水果,送去歌声和舞蹈,送去欢乐的笑声;去街道卫生管理处协调做好协调工作,给大家一个机会去体验那些为我们服务的叔叔、阿姨付出的艰辛,学会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因为“中国梦”是由人民的梦构成的,“中国梦”源于中国的现实土壤,所以高校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容易发现社会现实问题,从而激发他们为之而奋斗尽全力,在校园中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弥补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

7.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篇七

一、强化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 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 我以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和文化, 在人类文明史上书写下了浓重的篇章, 同时, 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沧桑的民族, 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家和人民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 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民族复兴、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梦想。然而, 梦想实现不易, 复兴之路艰难, 中国近代史又是一部艰难求索史, 一部不懈奋斗史, 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从一盘散沙到团结和谐、从备受凌辱到独立自主、从封闭愚昧到文明开放, 中华民族雪耻图强的探索从未停止, 伟大复兴的梦想从未泯灭,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无数的曲折与悲壮, 豪迈与奋斗, 用蘸满自己鲜血的笔改写历史, 在布满荆棘的历史险峰里踏出一条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终于不可逆转地结束了中国积贫积弱的历史, 不可阻挡地推进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

回眸历史, 在民族发展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青年都站在了时代的前列, 他们在救国图存的杀场上抛洒热血,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激流中流淌汗水, “中国梦”承载了历代中国青年的理想、青春、热情和奋斗, 印满了历代中国青年沉甸甸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之迹。历史是一代又一代延续的,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 不同时代的青年, 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 承担不同的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重任是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他们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和精神, 继承老一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上, 开创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纪元。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 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树起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新的里程碑。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当代大学生是与民族复兴历史进程并进的一代, 他们将是这个过程的亲自参加者, 这段历史的直接创造者, 用“中国梦”激发他们的责任感, 强化他们的使命担当意识, 让他们认识到责任的重大和光荣, 从而时刻牢记使命, 奋勇担当使命, 同时要明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事业, 前进的道路上无疑会有各种艰难险阻, 但只要使命在心, 坚定不移, 就一定能抵御各种风险, 战胜各种困难, 推进伟大事业前行, 刷新历史发展篇章, 为中华民族明天的梦想与追求铸就辉煌的成就。

二、固牢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之基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无数仁人志士历经肝脑涂地、上下求索而寻得的一条唯一能够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 为救国图存, 中国人民有过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孙中山是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伟人, 但由于没有找到正确道路, 故而都未能解救中国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苦难的中国带来了希望, 有了中国共产党, 近代以来激荡在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民族复兴梦想才渐渐明晰起来, 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 我们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科学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在对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总结中走出来的, 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

历史这面镜子和这部教科书昭示我们: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国家和民族, 有了正确的道路, 人民的奋斗才能充满希望, 命运的航船才能乘风破浪, 党的十八大再一次向世人宣告,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 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遵循,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认同和接受这条历史和人民选定的道路。

当代大学生出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 寄予厚望, 但是, 由于国际国内各种因素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倾向, 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 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 也是最危险的动摇。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 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 甚至会影响终身, 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对大学生“中国梦”的教育要将信仰问题作为重要内容, 引导他们树立“中国梦”的远大理想,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生信念, 将“中国梦”根植于大学生内心。我们要多维度、多视角地让大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也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实践证明了的光明之路, 它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新生活的巨大热情, 大幅度提升了综合国力, 使国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只有这条道路才能将“中国梦”的理想变为现实, 别无他途。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成为坚定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三、引领大学生正确定位人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 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是十八大传达给每个青年最强烈的信号, 是党和国家宏伟大业向每位青年发出的深情召唤, 也是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保证。

当代大学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大学生的价值观决定着他们对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判断、选择、好恶取舍, 支配着他们的行为[3], 其价值选择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代大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深刻的国内社会转型, 他们面临的选择很多、机遇很多, 在多重诱惑和各种选择面前, 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 关注自我多, 关心社会少, 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大学生努力寻求人生定位的时刻, “中国梦”为大学生在当下找到自我、确立人生方向提供了时代坐标, 对大学生“中国梦”教育要注重其价值观塑造, 将认同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实现中国梦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追求, 将大学生多元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行为统一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上。

大学生都有追求个人理想, 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 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内在的契合性[2], 应将个人梦和国家梦有机结合在一起。首先,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 要求每一个中国人都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创造精神同心共筑, 中国梦给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施展才能的机会, 让每个人能够梦想成真。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国家好, 民族好, 大家才会好。个人梦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 一滴水只有放入大海才不会干涸, 一个人只有将自己融入社会才最有力量, 大学生只有顺应时代潮流, 主动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将个人的学习、成长、事业、理想置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才能获得更大发展机会, 把握发展的主导权主动权,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其次, 梦在前方, 路在脚下, 唯有实干, 一切美好的东西才能创造出来。当代大学生一定要知行统一, 抓住在校学习的黄金时期, 从今天做起, 从点滴做起, 自觉地锻炼自己, 主动完善自己, 努力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 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勇于创新创造, 矢志艰苦奋斗, 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以真才实学助力中国梦, 成为实现“中国梦”当之无愧的接续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对当代大学生“中国梦”的主题教育, 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定要发挥各方面力量, 利用各种渠道形成合力, 使“中国梦”真正深入大学生心灵, 让他们在学习中理解, 在理解中践行, 在追梦、圆梦中释放青春的光彩。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梦”的亲自参与者和直接创造者, 提高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激励大学生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 在对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中应突出强化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 引领他们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正确定位人生发展目标。

关键词:“中国梦”教育,当代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11.18.

[2]李抒望.对“中国梦”的几点解析[J].社科纵横, 2013, 28 (4) :1.

[3]满海龙.论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1, 28 (4) :109.

8.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篇八

关键词:中国梦;理想;理想教育;高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238-03

习近平总书记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上创造性的提出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伟大社会理想——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工作目标。社会成员需要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实践中国梦重要群体的大学生而言,最主要的即是树立崇高的社会主义建设理想。邓小平曾说: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经常教导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社会青年,要有理想。[1]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工作是构建中国梦过程中大学生教育的核心问题。

一、中国梦、理想与理想教育的概念

(一)“中国梦”的概念阐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包括如下内涵,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和谐。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在中国共产党建成一百年周年时全面完成小康社会的构建,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要建成一个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中国梦在现阶段的基本目标既就是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当代大学生正是小康社会构建的主要力量。

(二)理想的概念阐述

理想是思想意识形态的一种,通俗上指我们的愿望、憧憬、希望。具体而言,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可实现的可能性的向往与追求,集中体现了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政治立场。理想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属于人们精神意识,这种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虽属于对未来憧憬但由于其本身的科学性有成为现实的可能。

理想区别于空想与幻想。空想是不符合客观规律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现的想象。幻想,是在现实中有一定的根据但并没有完全展开,一旦具备某种条件,就有转化为现实的想象。不能把理想混同于幻想、空想等虚无、臆造的东西。现阶段大学生由于理论界定不清,容易犯混淆概念的错误。

(三)理想教育的概念阐述

理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理想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在特定的社会按照一定阶级的意愿和要求,有组织、目的、计划的引导帮助受教育者设定理想的教育活动。中国现阶段理想教育的本质是以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教育活动。当代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中国特色的道德观、切实的择业观,以及正确对待理想的态度和追求理想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二、大学生理想与中国梦的关系

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是中国公民共同的社会理想。公民个人的理想被称之为个人理想,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为个人理想所涵盖。因此大学生理想和中国梦的关系就是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

(一)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互依存、相互矛盾、辩证统一

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着个人理想。直接表现为社会理想决定着个人理想的选择、具体内容和实现方式。中国梦这一社会理想的核心要义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个人理想的确立必须要围绕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正确的个人理想要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服务。个人理想在道路选择上要坚定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广泛的历史底蕴和深刻的现实基础是个人理想实现的最佳途径。大学生追求个人理想必须以中国梦的实现为前提,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理想相互依存,脱离了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个人理想的实现便失去了重心。

另一方面个人理想反映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完成取决于个人理想的确立与实现。众多个人理想构成了社会理想,社会理想的实现依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即中国梦的实现要以广大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及个人理想的实现为支撑,广大学生在确立及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要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特定时代特征相结合,执着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样才不会在实现个人理想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三、当前大学生理想教育的现状

国内学者们对理想教育的现状普遍表示出了忧虑[2]。

(一)大学生理想教育难度越来越大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和价值观相互碰撞,大学生在面对多元价值选择时很容易茫然和迷失[3],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大学生在确立、追求理想时带有明显的利己主义的趋势。例如,外来思想中“个人英雄主义”割裂了大学生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统一关系。第二,当前在校大学生多为1990年之后出生的青年,这一年龄段的青年性格特征明显,不愿接受模式化的正式教育,在学习中更倾向于娱乐性和自主选择性。第三,大学期间青年学生的教育环境宽松,学生个人思想不牢固、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此时大学生的价值观极易受社会变迁和社会思潮的影响。这些因素加剧了大学生理想教育的难度。

(二)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度把握不准

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教师,承担着培育有理想的社会公民的重要使命,在大学生理想教育教学中居主导地位,教师的综合素质怎样对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实效产生直接影响[4]。教师对大学生理想教育的现状是要么把理想定位过高要么把理想定位过低。具体表现为在没有经过任何铺垫的情况下直接对大学生进行理想灌输,过分强调实现共产主义和社会作用从而忽视了个人理想的确立与实现,尤其是对职业理想、生活理想教育的轻视。同时又容易把理想与现实混为一谈。在当前高校的大学生理想教育中,经常会发现高校教育学生只是为了学生能找到一份工作,一味的要帮助解决学生的生计问题而忽视了学生对社会承担的责任。笔者在对安徽省210名随机选取的不同学校的学生的走访调查显示,有84.7%的学生不愿意上学校组织的思想教育课,有79%的学生认为思想教育课与就业指导课没什么差别。只有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思想教育课是有用的。endprint

三、当前大学生理想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对理想的概念把握不清晰

在大学生理想教育实践过程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会把理想教育等同于理想信念教育或者信仰教育。在笔者的调研的210名学生中有47.2%的学生无法明确区分三者的概念。事实上三者具有很大的区别。信念是一种心理状态或精神状态,具体表现为人们参照一定的认知对某种思想或事物表示坚信不疑且付诸行动。信仰属于信念的一种,具体包括两个表现形式,一个是指对虚无的荒谬的观念的疯狂崇拜例如宗教,另一个则是基于社会实践对以事物的发展规律为基础的思想的深信不疑以及身体力行,如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大学生理想教育的目的、方向尚不明确

理想教育是按照一定阶级的意愿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帮助受教育者树立理想教育活动。现行理想教育确实指导大学生如何树立理想追求理想,但没有表明阶级要求的理想的具体目的以及确立该理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没有解释清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还是拥有高尚情操的社会参与者的问题。由于大学生接受的理想教育与具体实践产生矛盾最终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被调研的210名学生中,有90.4%的学生表示学校只有组织上课没有组织定期回访,4.7%的学生不知道学校是否回访过,4.9%的学生表示应该有过回访。

(三)大学生理想教育中顾此失彼的现象频频发生

这些顾此失彼的现象具体表现为(1)注重理论性教育缺乏实践性教育。只有理论教育而没有实践教育使得大学生理想教育的效果欠佳。(2)注重社会理想而忽视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然而在实践中大学生更关心的是具体理想的实现问题。(3)注重个体理想而忽视理想与理想之间的关系。现行教育中我们只注重单一理想的解读却忽视了理想间的相互关系,导致大学生在看待理想问题时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4)注重理想教育任务的完成忽视理想的多元性。以往的教育模式中往往运用统一的模式和理论对学生进行教育并未考虑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学生对教育课程失去兴趣,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四)大学生空有理想缺乏实现理想的信心

在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大学生确立理想已不再是难题,困难的是大学生没有勇气实现理想追求理想,一些大学生崇尚“活在当下”,只关注今天与现实,对未来抱虚无的态度[5]。造成大学生追求理想信心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种压力来源于社会、学校、家庭。这个难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广大大学生树立勇于实践的决心,还需要全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为大学生追求理想创造良好的环境。在被调研的210名学生中,94.2%的学生表示有理想,但问及是否有信心实现理想时,只有30%的人明确表示有信心。

四、解决大学生理想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中国梦的实现是社会理想实现的过程。但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向理想目标的前进,无疑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6]。大学生理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正是曲折性的体现,要取得前进性的效果需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做工作。

(一)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其实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爱国主义作为中国精神的中心发扬广大。实现中国梦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基础地位,抵制各种不良意识形态的冲击,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7],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只有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才能指导大学生统筹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远大理想与现实理想的关系,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了大学生实践个人理想的有效途径,唯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取得自我实现的效果。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艰苦奋斗的民族凝聚力,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宏大的民族自尊,升华大学生的民族自豪,增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心,从而完成自觉实践社会主义的探索。

(二)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能动作用

社会教育对社会理想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8]。社会是学生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社会的美好激励着学生的向上成长,社会的丑陋却恐吓学生使之不敢走进社会,因此社会要积极传递正能量信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大学生增强实现理想的信心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使其在丰富大学生活方面发挥作用。

学校对学生理想影响最大。学校除了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氛围外,还要定期举办课外拓展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方便学生把活动组织者的外在要求内化为自我要求。同时思想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思想政治老师的教学活动,还要调动广大辅导员和任课老师在生活和教学中灌输理想教育。学校要与学生家庭建立交流机制,使得学生家长自觉配合学校在家庭生活中端正学生理想态度。

(三)开展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

对理想信念的教育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关于实践对大学生理想教育的重要作用学者们表示普遍的认可。要坚持现实性和实践性原则,开展多途径的理想教育活动[9]。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如实的反应理想的稳定性和强度,并能够为理想的正确与否和反思提供借鉴和修改方向。中国梦强调艰苦奋斗的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恰好为大学生创造了展示自己艰苦奋斗乐于创新的舞台。学校要鼓励学生走进田野走进工厂走进社会,进行广泛的调研和实习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增强自身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责任感。尤其要组织学生游览红色旅游景点,革命纪念馆等景点,使学生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带领全国人民走上繁荣富强的民主道路,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志愿者活动也是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通过服务他人,青年学生能够体验到人生价值,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对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endprint

(四)大学生理想教育要因人利导

大学生理想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不同个性,重视不同大学生不同性格的全面培养。尊重个性即是尊重学生的个人理想,每个大学生都有自主选择美好未来愿景的权利,他们有自己的考量与追求,但是教育工作过者要告知学生,一个人追求的目标并不是越高越大越好,而是看它是否适合自己,这是最为根本的[10]。从而要求教育工作者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学生对社会事件的观点与态度,明确他们的追求和向往,从而使理想教育更有针对性,真正帮助大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社会理想与职业理想。

六、结语

大学生理想教育与中国梦的实现息息相关,做好大学生理想教育就是为实践中国梦服务。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关键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因此教育思政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深入学生,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只有在思政教育工作者、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做好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7.

〔2〕蒋建其.大学生理想教育研究综述[J].2008,21(2):36-38.

〔3〕陈洁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人文意蕴对我国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启示[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32-34.

〔4〕谢慧敏.当代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8):108-112.

〔5〕杨柳.当代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1(10):63-66.

〔6〕庞旭瑞.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的几点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11):81-84

〔7〕王宣瑛.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研究[J].问题探讨,2009(5):128-129.

〔8〕陈红曼.试论高校社会理想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31-132.

〔9〕李春生.浅谈大学生的理想教育[J].教育探索,2011(12):147-148.

〔10〕王柏棣,王平.大学生理想教育的现实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9):41-43.

9.中国梦之当代大学生相册 篇九

科研,给我更宽人生路(我的中国梦·当代大学生相册)

本报记者 杨 宁

《 人民日报 》(2013年06月28日13 版)

【人物】

赵云龙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

入校以来,先后在国际重要刊物上合作刊发SCI论文10余篇,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

2012年,本科毕业,他获得免试直博资格。

“我享受的是不断创新、挑战自我的过程。荣誉和成绩只是这个过程的结果。”

10余篇SCI论文,5项国家发明专利,让赵云龙成为校园里人尽皆知的“科研明星”。他说:“我享受的是不断创新、挑战自我的过程。荣誉和成绩只是这个过程的结果。”大部分时间在实验室里过

从初中起,赵云龙就特别喜欢理科。2008年考入武汉理工大学后,他选了心仪已久的材料学作为专业。对实验兴趣浓厚的赵云龙,在大一下学期就主动进入学院的实验室学习。刚进实验室,赵云龙做的都是打下手的活儿。刷洗烧杯、配置溶剂、电池磨样……基本功是每天的功课。但是,赵云龙从来没有对此厌倦。他说:“做实验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如果你不觉得快乐,那你就不应该做。”做着重复性强的基础工作,赵云龙还养成了做好实验记录、节约实验材料、整理实验器具的好习惯。

在跟着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学习和进行一些基础的合成、制备工艺后,赵云龙开始主动查阅书籍、论文,了解材料领域的科研方向,拓宽眼界。

本科二、三年级是大学生课程最繁重的时期,赵云龙仍坚持每天下课后去实验室做研究,通常忙到晚上11点多才回宿舍,周末、节假日的大部分时间也都在实验室里度过。

有一次,为了加快研究进度,赵云龙连续十几天都待在实验室,反复进行实验和测试。冷凝回流实验一般需要六七个小时,按常规的做法,只需等到第二天直接取实验的反应产物即可。但赵云龙每隔1个小时就会取一次实验样品,仔细观察实验变化,将每个实验步骤都详细记录下来。

经过长达一年的探索后,在一次合成核壳结构纳米线时,赵云龙终于得到了电化学性能很不错的三维分级异质结构纳米线,这让他的研究有了质的进展。

对于赵云龙来说,除了做实验,阅读文献也是一个“大头”,英文文献更是道坎。刚开始阅读的时候,赵云龙读一篇英文文献要花很长的时间,标注了密密麻麻的中文解释。

就这样,从一开始对文献中的各种测试图一知半解,到独立对材料进行表征和性能分析,再到后来的独立撰写论文。从密密麻麻夹满中文注释的英文文献,到他终于有了自己的署名作品。

导师助力冲锋著名刊物

“麦老师对我们的关怀和信任,不仅仅体现在实验科研中,还包括对生活的态度、对事业的态度和对科研的执着。”谈到自己的导师麦立强教授,赵云龙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近年来,武汉理工大学大力实施“名师名导”班主任计划,本科生可以申请一名指导老师,并和导师一起参与科研实验。

大一下学期,通过材料学院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导师制”计划,赵云龙报名加入了武汉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纳米联合实验室麦立强教授课题组。

在麦老师带领的团队里,赵云龙体验到了浓厚的科研氛围。麦立强老师会定期召集实验室的同学们开展课题组会议,讨论问题、指导实验时,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他都一视同仁。这让赵云龙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也让他对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领域有了更强的驱动力。

2011年4月,在麦立强老师的指导下,赵云龙把自己第一次实验的论文向《自然通讯》(《自然》杂志的子刊)投稿。他充分做好了被“喷”的心理预期,但是审稿人的要求之高,还是让他受挫不已。

《自然通讯》副主编Richard White给赵云龙回信里附上了两个独立审稿人的意见,其中一人对他文中的电容器性能提出毫不留情的批判。

“老实说,当时是有点受打击的,觉得做了这么久的工作一下子被别人全部否定了。”花费了一年时间的实验,就这样被冰冷、直接地拒绝了,赵云龙觉得有点儿难过。

导师麦立强看到另一个审稿人的意见很不错,鼓励赵云龙不要泄气,建议他发邮件和审稿人争辩一下,并通过重新分析、补充实验,加强原实验的一些不足之处。

赵云龙马上行动起来,不分昼夜连续进行补充实验,对论文进行修改后再次投稿,获得了肯定的回复,文章最终顺利发表。

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选择了科研就选择了辛勤和汗水,就意味着在实验室和教室默默耕耘、在茫茫的实验数据和文献资料中苦苦寻觅。

赵云龙深知这一点,他说:“科研是一种坚持不懈的努力。我选择了科研,就注定要舍弃一些东西,可能会孤独前行,但我不后悔。”

一路走来,赵云龙从未在困难和挫折前退缩,也没有在荣誉和成绩前止步。科研对赵云龙来说,不仅仅是做实验写论文,更塑造了他思考问题的方式。

“不要以完成一个老师的任务为目的或者是毕业为目的去做实验,要以从科学上解决这个科学问题为动力,注重思考。”赵云龙说。

毕业季来临,应届生们走上社会,开始寻找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赵云龙却在几年前就找到了另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道路:做自己喜欢的科研。科研,也给他开拓了一条比很多人更为广阔的人生路。

有毕业生说,找不到出路,毕业即失业。但是赵云龙的经历恰恰说明:只要奋斗,总会有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也会有相应的成绩出现来回应你的奋斗。

10.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篇十

一、我们要有正确的奋斗方向,这个正确的奋斗方向则必须要有引领青年学生前进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则必然会引领高校青年学生朝着正确的奋斗方向前进。因此,高校青年学生必须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实现“中国梦”寻求精神支柱。

二、高校青年学生必须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去走入社会,根据各自的专业实际,去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中国梦”的实现越来越近。

三、实现中国梦,高校青年学生必须脚踏实地,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做事。

11.孟子的理想与当代中国梦 篇十一

关键词:孟子;理想;中国梦

何谓“中国梦”?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的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他为中国发展目标、民族共识和中国道路规划了新的蓝图。“中国梦”不仅是文化精神、哲学基础和理想色彩的集中展现,也是中国传统思想、传统精神、传统智慧高度凝练的形象化展现,孟子的“仁”和“义”伦理观、“制民之产”、“君轻民贵”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等等。这些博大而深邃的光辉理想,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动力的凝聚和“中国梦”的实现具有巨大的历史借鉴意义,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和发扬孟子的理想,将其历史地融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够为我们民族未来生活奠定深厚的精神基础,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有所贡献。

一、孟子的“仁”和“义”伦理观——实现“中国梦”核心价值的历史渊源

实现“中国梦”必须有“魂”,这个“魂”是指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它有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丰富的内涵。孟子倡导的“仁”和“义”,是指“仁者爱人,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所提出的“仁”,就近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善”。仁是从自我的人格修养角度讲的;义则是对待他人的态度上讲的,对待他人,要知羞恶。可见,孟子的“仁”和“义”伦理观与“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高度契合,已经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政治和哲学思想基础。孟子在《公孙丑章句》中提出“仁则荣,不仁则辱。”要求人们以义寓利,不片面追求利,把仁义作为治国道德范畴。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然要承认等价交换、生存竟争;必然要承认优胜劣汰的思想观念,其运行结果可能会导致对个人物质利益的确认。由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 有些人不能够正确处理“义”和“利”之间的关系,在“以义制利”和“义利并举”方面没有做到位,甚至“见利忘义”,个人主义和贪欲极度膨胀,便很容易超出合理的限度,结果导致政治上出现腐败现象,经济上出现秩序混乱,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必然冲击“中国梦”的实现。我们必须要提倡人的生存不仅是为了追求物质享受还应具有高尚的情操和道德水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强调“友善”,就是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二、孟子的“制民之产”——实现“中国梦”经济基础

实现“中国梦”必须有“路”,这个“路”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之一。多种所有制经济就要求有私产,保障个人财产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早在2000多年以前,孟子就倡导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所谓恒产,指稳定的生产和生活,在当时来说就是拥有一小块土地,解决温饱问题;所谓恒心就是指一个人正常的道德行为。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就是说老百姓要安居乐业,就必须有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就必须有能保障温饱的生产,生活资料,这样就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反之,如果没有一定的产业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就不可能有正常的道德意识,就会违法乱纪、无所不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就必须满足老百姓基本的生存权利,必须以保障老百姓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给予百姓们一定的产业,从而使百姓们的生活有所依赖和保障,甚至是过上富足的生活。实践表明,我国政府早已取消了几千年实施的农业税,这就是同情劳动人民并具有仁爱之心的具体表现,这些富民惠民政策的颁布,更加科学有效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可见,制民之产换民恒心的目的就是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经济基础。

三、孟子的“君轻民贵”人本思想——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主体

实现“中国梦”必须有“人”,这个“人”是指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主体。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思想,他认为君主和社稷皆为人民而设,民生是目的,君主与社稷是手段,也就是说人民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历史主体,是立国的根基,只有取得人民的支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地位才能巩固,国家才能稳定。孟子要求统治者掌握权力应时刻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行拂乱其所为,具有大丈夫情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应时时刻刻反省自己。实现中国梦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就要求在治国的过程中,在政策的制定上要以百姓的利益为重。此外,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还要求“尊贤”,尊贤使能,以尊贤为当务之急,贤的标准是德和能二者,用人不应该“唯学历、唯年龄”,用人的标准应该把德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推进政务公开和党务公开,秉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保障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民享有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权利和其他各项权利。要坚持八项作风规定,反对人们深恶痛绝的官僚作风,惩治贪污腐败,强化人民群众的权监督力,决不允许个人权力凌驾于法律和人民之上。否则,就会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阻碍力量。

四、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忧患思想——实现“中国梦”的风险挑战

实现“中国梦”必须有“备”,这个“备”是指“中国梦”的实现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须时刻准备迎接挑战。孟子指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徽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优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这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民族忧患精神,也为我们“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这是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然而,它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各国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风险,也就是说全球市场、资金、资源、人才的争夺矛盾更加尖锐,世界范围的贸易竞争和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当下,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总是千方百计的向国人灌输“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等西方价值观,总是千方百计的要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颜色革命”,眼下香港的“占中”行为,已经曝露出那些“数典忘祖”中国人的丑闻嘴脸。因此,我们要借鉴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民族优患精神,坚决抵制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和受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加紧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渗透和扩张的行为,坚决抵制西方国家极力推行它们的发展模式、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我们要时刻牢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国家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威胁,防患于未然。

总之,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孟子的光辉理想为我们指明了实现“中国梦”而应该坚守的思想原则,针对复杂条件下可能出现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和方法的内在要求,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孟子的思想精髓来完善当今的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完全以人民的利益为导向,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真正实现孟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这才是理想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刘海龙,孟子思想中“仁义”与现实联系的中介[J],社会科学,2012(04)

[2]刘明杰,论孟子“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J],西部教育研究, 2012(03)

[3]陈聂红,孟子民本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意义[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2(02)

[4]崔华前,论孟子思想对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贡献[J], 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10)

[5]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62

[6]徐洪兴.孟子一百句[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7]王其俊.孟子解读[M].泰山出版社,2003

[8]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王兴业.孟子研究论文集[C].山东大学出版社,1984

[10]周正,浅谈孟子思想对当代廉政建设的几点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05)

12.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篇十二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

一、“中国梦”在价值层面契合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1、“中国梦”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

“中国梦”的提出和践行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造福于社会,同时这也是“中国梦”的最为深刻的价值内涵。“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又一次伟大的结合,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又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追求以及根本宗旨,在践行过程中,“中国梦”既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又坚持了价值主义的广泛性。追分溯源,实现“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实现人民梦,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人民的参与与支持,同时梦想实现的成果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纵观我国历史,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不懈努力,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彰显了中华民族价值标准和中国人价值标准,这充分体现出需要和课题的统一、集体价值与个人价值统一的哲学关系。

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的要求程度日益提升,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社会所需。伟大精神领袖在其青年观中明确指出,为实现人生价值积极服务社会个体必须全面发展,同时个体全面发展也是大学生信念教育的核心。我国素来对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格外重视,上至国家下至百姓都将理想信念教育视为个体成才的基础。在新的社会形态下,我们的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培养,认真学习马克思,并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积极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和政府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支撑下,高度重视人文关怀,时刻将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努力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理想信念教育是对马克思认识的深化和创新,是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石。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的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综合水平往往是国家素质的缩影,因而,国家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使之符合时代的发展,同时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度,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

二、把“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

校园是广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家园,美化校园环境能够愉悦青年学子的心情,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与成长。校园环境应该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校园景观建设。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特别是要做好绿化美化工作,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在“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应该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通过增加雕塑、书画作品营造“追梦”的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增强大学生对校园环境认知认同感,进而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的爱校情感。

软环境是指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要更加重视学校发展史的研究与校史陈列室的建设,通过资料记载和实物展示,生动形象地反映学校办学历程,要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史也是一段圆梦史。要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学术期刊、宣传橱窗等对“中国梦”主题的挖掘和宣传,发挥宣传舆论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更大作用。优秀的大学不在于楼有多高,更重要的是要有名师以及培养了多少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名人”。要发挥优秀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用优秀校友的实现梦想的感悟和成就,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力争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三、“中国梦”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引领

1、理论引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道路自信源自我们党坚持奉行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只有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之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中国梦”的科学性和深刻价值内涵,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和领导地位,才能使“中国梦”与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在价值层面上实现同频共振,从而推动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和接受。

2、方向引领

“中国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追梦的主力军。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优化教育教学方法,重视和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分析,使大学生科学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性和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此同时,要以“中国梦”的正确方向积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坚定理想信念,把握人生方向,激励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同心共筑“中国梦”。

3、目标引领

只有民族的复兴,才有人民的福祉;只有人民的共同奋斗,才能兴邦强国。当代大学生是共圆“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在于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个人成长成才的小目标凝聚国家兴旺复兴的大目标,实现袁贵仁部长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中国教育梦,助力“中国梦”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4、价值引领

上一篇:家庭之间的礼仪下一篇:企业会看重应聘者简历的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