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搬迁工作总结

2024-11-09

地质灾害搬迁工作总结(15篇)

1.地质灾害搬迁工作总结 篇一

大余县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的通知》(赣府厅字[2011]92号)和7月29日全市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培训班精神,更好地完成我县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任务,大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研究部署本县的避灾移民搬迁工作,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及时成立领导机构。根据文件和会议精神,我县及时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为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大余县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

二、认真搞好调查摸底、核查工作。为确保此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抽调县矿管局、县扶贫和移民办2名业务精干人员从8月2日~5日下到11个乡镇对7月25日上报的名单重新进行核查,实地考察。

三、精心制定规划、实施方案。根据调查摸底和核查情况,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大余县2011~2012年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规划”,为确保规划顺利实施,我县还认真制定了“大余县2011年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实施方案”。

四、及时召开会议布置工作。为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县及时组织各有关单位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工作。

大余县扶贫和移民办

8月10日

2.地质灾害搬迁工作总结 篇二

地质灾害档案是指在地质灾害防治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原始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和声像材料, 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调查档案;地质灾害鉴定档案;重大事故、重要事件档案;规划安全转移预案档案;地质灾害防治档案;群众自救、互救、灾后恢复生产生活档案等。目前, 地灾档案工作还不能满足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的需要, 如有的单位领导档案意识较薄弱, 对地质灾害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未把地质灾害档案工作摆上领导的议事日程;有的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地质灾害档案门类, 与文书档案等混装在一起;有的单位在地质防治活动中, 不注意收集积累地质灾害档案材料, 管理手段落后, 未能实现计算机管理, 上级主管部门也很少检查地质灾害档案工作。鉴于以上情况, 笔者认为应当重视和加强地质灾害档案的管理。

1. 深入学习贯彻《档案法》, 提高地质灾害档案社会意识。

地质灾害档案是各级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在地质灾害的预防、抗害、自救、重建等防治工作中形成的档案资料, 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部门要深入持久地学习、宣传、贯彻《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并认真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法规文件;大力宣传地质灾害档案在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中的作用, 不断增强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 使更多的人了解、支持和关心这项工作。

2. 推进地质灾害档案的制度化管理。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 各单位要加强领导, 配备专兼职档案人员, 添置设备, 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维护地灾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同时, 档案主管部门要加强乡、村两级地灾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提高其档案业务水平。要建立健全地灾档案管理制度, 按照国土资源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系统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和特点, 制定档案工作规章制度, 如文件材料归档制度、档案管理利用制度等, 促使地质灾害档案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3. 切实做好地质灾害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涉及的部门多, 既有县、乡政府部门, 又有村 (居) 及其他行业部门, 使得所形成的档案内容十分广泛。因此, 地质灾害档案收集归档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调查档案。要以县、乡镇为单元, 全面收集所有地质灾害点的资料, 如 (1) 分布状况:所在乡镇、村; (2) 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层、坡度; (3) 灾害类型: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4) 灾害规模: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 (5) 危害程度和危险范围:需转移安置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受威胁人数和可能经济损失; (6) 其他:如该乡村在历史上有无发生过地质灾害, 若有发生要收集其发生的时间、类型、规模等文件材料。二是地质灾害鉴定档案。聘请行业专家对地质灾害点进行现场分析鉴定, 对其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要特别注重收集。三是重大事故、重要事件的档案。在防灾过程中如有重大事故、重要事件发生, 应及时将灾害发生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声像、材料与处理情况及时跟踪收集起来, 以便存档。四是规划安全转移预案档案。预案档案收集内容包括: (1) 编制依据:各乡镇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和年度全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 各灾点防灾方案表:影响户数、人数、疏散转移路线、临灾应急安置地点等; (3) 防灾网络图和责任分解表; (4) 防灾避险卡和防灾明白卡; (5) 警示标志牌内容:类型、影响范围、防护措施、责任人、联系电话等。五是地质灾害防治档案。要注意收集地质灾害点在防治工作中形成的所有档案材料。六是群众自救、互救、灾后恢复重建的档案。七是地质防灾水文、气象档案。主要收集降雨量、台风情况等有关资料。八是地质灾害防治行政管理档案。主要包括上级下发的法律、法规、规章等文件以及领导讲话、会议材料等。

4. 强化地质灾害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

3.如何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篇三

关键词:东丰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P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42-1

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属于长白山余脉半山区,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加之人工采石造成山体裸露,植被破坏,遇到雨水相对较丰的年份,极易发生地质灾害,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因此,防治地质灾害工作尤为重要。

1 东丰县地质灾害的特点

东丰县地貌特点是南部属于山区,中部属于半山区,北部属于丘陵地带,全县地质灾害重点隐患集中分布在南部几个乡镇。其特点是隐患点多、分布广、突发性强、危害严重,防灾和救灾的难度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措施

国土部门是担负地灾防治的重要机构,因而国土部门对地灾防治必须有科学的计划、方法、措施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这是做好地灾防治的基础。

2.1 争取政府重视和支持,健全工作机制

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国土、水利、林业、气象、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局,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县政府下发了《东丰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东丰县201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了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地质灾害预防和抗灾救灾体系。

2.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灾害防治思想意识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公众广播、手机短信等各种媒体,针对防灾薄弱环节,及时向社会广泛宣傳地质灾害预防知识和简明防灾避灾方法,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识灾、报灾、避灾和防灾意识,提高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营造地质灾害预防的社会氛围,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广大人民群众防灾救灾意识,由单一部门抓防灾减灾到全社会共同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3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应急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加强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增强应急管理能力,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县、乡(镇)、村逐级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全县自上而下形成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体系,责任分解,层层落实到相关部门,制定完善防灾救灾应急方案。同时,提高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处置突发地质灾害能力,加强物资储备。建立应急抢险救灾工作队、卫生服务队、抢险运输队等并配备无线通讯设备,保障出险时队伍拉得出去,打得赢。在平时工作中要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加强防灾、减灾、自救知识宣传,结合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2.4 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县、乡(镇)、村逐级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并在全县229个村确定每村一名巡查员,对全县8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实行责任落实到人,包保到户。通过增强群测群防意识,层层落实地质灾害防灾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班值班、信息报送、应急调度、险情巡查、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

2.5 抓好重点区域地质灾害监测排查工作

加强群专结合,依靠科技,对险情重、危害大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提高群测群防效果和水平。增强群测群防监测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以村委会、村民小组为单元,发动群众自觉参与防灾。在全县范围内对交通沿线、水利设施、矿山企业、生产建设区等区域进行重点巡查,共组织巡查排查253人次,排查隐患点47处。并及时做出判断,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易发区,设置警示牌47块。凡遇异常天气,坚持24小时随时进行巡查,确保险情发生时及时预警,细心观察,随时做好变化情况记录,一有险情立即报告,做到险情发生时,适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群众安全。

2.6 严肃工作纪律

在灾害易发阶段坚持24小时带班值班工作制度,主要领导干部的移动电话保持24小时开通;坚决杜绝值(带)班人员脱岗现象,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绝不姑息。

参考文献

[1] 张海英,于春泳,张艳玲.水土保持是防治洪涝灾害的有效途径[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2,(04).

[2] 刘广润.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03).

[3] 彭珂珊.灾害防治中的非工程措施及其重要作用[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4).

[4] 孙建华,王建华.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综述[J].西部探矿工程,1998,(03).

4.地质灾害避让搬迁请示 篇四

县国土资源局: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镇对方冲村杨湾组滑坡、晓天镇汪冲村周(董)庄组滑坡、晓天镇和岗村黄湾组滑坡等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8户32人实施避让搬迁,以彻底消除地质灾害威胁,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充分考虑和满足避让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交通、子女就学等基本条件,因地制宜确定安置点(力戒切坡、乱挖乱填、阻塞泥石流等行洪通道等问题)对部分特别困难农户,及时帮助农户协调解决建房中遇到困难。确保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搬得出、稳得住、不回迁。

二0一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5.地质灾害搬迁工作总结 篇五

全府办发〔2011〕107号

全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全南县地质灾害避灾移民

搬迁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县属、驻县有关单位(公司),茅山林场: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全南县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日

全南县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规划

(2011—2012年)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的通知》(赣府厅字[2011]92号)和全省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江西省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实施方案》的要求,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2011年至2012年开展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为顺利完成这一任务,特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

我省是全国12个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全省自然灾害中仅次于洪涝灾害和旱灾,造成的人员伤亡超过洪灾。为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省政府决定,从2011年开始,用两年的时间,在全省开展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

根据县矿管局2010年地质灾害点情况统计,我县共有159个地质灾害危险点,其中重要危险点10个,一般危险点149个,危害人数939人,其中,直接危害人数744人,间接危害人数195人。实施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程,不仅是新阶段扶贫和移民工作的创新与突破,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决

心和勇气。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主动避灾。以“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为目标,通过避灾搬迁,提高灾区人民的抗灾水平和能力,确保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基本原则

1.自愿搬迁原则。居住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确需搬迁的居民,必须在自愿的基础上,由本人提出申请。乡(镇)政府要深入做好组织动员和宣传工作,在确保自愿的基础上进行搬

迁。

2.政府主导原则。避灾搬迁移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主导,组织各有关方

面参与实施。

3.整体搬迁原则。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对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程治理难度大或工程治理效益差,且具备避灾搬迁条件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整体搬迁移民,主动避让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保障地质灾害易发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三、目标、任务

从2011年起,对居住在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在自愿的基础上,实施移民搬迁,使他们搬迁后的抗灾能力明显增强、居住安全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指导性搬迁任务为2011年313人,2012年626人;具体搬迁

任务按省、市下达确定。

四、搬迁范围、对象及安置模式

(一)搬迁范围、对象

实施避灾移民搬迁的范围为9个乡(镇)。地域范围主要为地质灾害频发区。据调查统计,符合上述条件的搬迁对象分布在159个居住点,具体对象为939名地质灾害点村民。

(二)安置模式

坚持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有土安置与无土安置相结合。鼓励并支持移民投亲靠友、自谋出路安置及有条件的到城镇或圩镇无土安家落户。

五、资金筹措

避灾移民搬迁经费来源为:避灾移民搬迁户的建房补助标准为人均4000元,其中省补助3500元,市配套400元,县配套100元,直接补助到搬迁户的资金人均应不少于3500元。县配套资金由本级预算自然灾害救助资金中解决。确定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的,再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2011年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府厅字[2011]94号)要求进行补助。具体补助标准为:翻建、新建房屋的困难农户,属于分散供养五保户的对象,每户补助标准1.5—1.8万元;属于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对象,每户补助1.3—1.5万元;属于贫困户的对象,每户补助1—1.1万元。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避灾移民搬迁工作的组织领导

避灾移民搬迁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治本为策,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县的避灾移民搬迁工作,由县库区深山区地质灾害区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日常工作由县扶贫和移民办牵头负责。各乡(镇)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抽调专门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避灾移民搬迁工作。

(二)强化规划的指导,并把避灾移民搬迁纳入基本建设管理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把避灾移民搬迁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加强规划对避灾移民搬迁工作的指导,强化规划的约束性和可操作性。要按照项目管理的原则把避灾移民搬迁工程纳入基本建设管理,以安置点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做好安置点住房、道路交通、农田水利、教育卫生、农村电力等生产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切实解决搬迁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和后续发展投入问题,共同促进安置点经济社会发展。

(三)切实维护移民合法权益

在组织移民搬迁和开展后期扶持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维护移民合法权益。迁出点移民原有的山林、耕地、水田和房屋必须明确移民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实施退耕还林的地方要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法规政策落实移民户的合法利益。搬迁后,移民在户口迁移、子女上学、劳动就业和社区管理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待遇。

(四)落实移民搬迁过程中各项优惠政策措施

避灾移民搬迁工作适用《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扶贫和移民办关于完善库区深山区移民搬迁扶贫有关政策的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发[2010]32号),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减轻移民负担。土地、林业、农业、城建、房管、税务、水利、教育、公安等部门应对移民搬迁户优先办理相关手续,并依法减免相关费用。

(五)加大科技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

以劳动力转移及科技培训为手段,切实提高移民素质。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技术培训平台的优势,优先将移民对象纳入培训计划。科技培训要适应市场需求,结合当地主导产业,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不断提高移民户从事种养业的水平,帮助他们拓宽增收渠道。鼓励和帮助移民户从事非农业生产,通过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帮助移民户稳定从事二、三产业。无土安置的,使每个有条件的移民家庭,至少有一人以上进城、进园区务工或自主创业,为从根本上解决长远生计问题打下基础。

(六)建立完善安置区社会保障体系

重点建立和完善移民集中安置小区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困难移民群众解决后顾之忧。移民搬迁后,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优先列入参保对象,孤寡老人按政策及时纳入敬老院、社会福利院集中供养。确保移民户充分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

(七)发展主导产业,加大移民后续帮扶力度

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切实搞好集中安置区产业发展规划。优先将移民群众纳入产业化扶贫范围,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具体帮扶计划,落实项目、工作责任和资金来源,有效地帮助移民通过改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农副产业,实现增收致富。扶贫贴息贷款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移民户发展生产。

6.地质灾害搬迁工作总结 篇六

1 野外调查工作方法

1/5万地质灾害调查不仅要对已发的地质灾害点及隐患点进行全面调查, 同时需要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全面调查, 并进行地质灾害区划与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为了高效完成以上工作任务, 采用的主要技术路线为:资料收集、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勘查、测绘、综合研究、信息系统建设、成果报告编写[1]。野外调查作为整个项目工作的核心, 决定着项目成果质量的好坏, 为后续综合研究及成果报告编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 野外调查内容及调查方式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点及地质灾害隐患点, 移民搬迁点及安置点, 居民点、矿山、水利水电工程设施、交通干线等人类工程活动情况及地质环境背景条件, 以及核实、指导地质灾害隐患群测群防工作等。

野外调查采用穿越法与追索法相结合, 点、线、面相结合[2], 专业调查为主及群众报险的方式展开调查。调查工作开展应以乡镇为工作单元, 分调查小组同时展开野外调查。调查组应充分依托当地国土部门、乡镇政府、村委会, 逐村、逐组、逐居民点、逐点展开调查, 并辅以必要的穿线调查。

1.2 野外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提高野外工作效率, 避免遗漏地质灾害点, 在进行野外调查前, 各调查小组要先对拟调查区域的资料进行全面梳理, 提前安排好调查线路。调查小组需要对已有灾点、移民搬迁点、遥感解译点等信息进行预习, 并根据已有灾害点坐标信息, 把需要复核的调查点投影到1/5万野外工作手图中。同时调查人员需要查阅区域地质图资料, 基本掌握拟调查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信息, 并大致在手图中勾绘出地层分界线及构造信息。调查人员要明确每一天的调查范围, 全面掌握调查区的基础地理、地质、地质灾害、人类工程活动等基础信息。根据已掌握的资料信息, 调查人员提前掌控好调查点密度, 在典型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区适当布置一些控制性调点, 用于区域控制调查。提前准备好野外调查所需的工具及调查资料, 并提前与当地村委会取得联系, 协商好相关调查事项。

1.3 野外实地调查

野外实地调查时要积极发挥村委会的协调作用, 调查小组先从村委会了解行政村面积、人口、自然村数量以及地质灾害等基本信息, 并做好记录, 然后根据事前安排的调查路线展开调查, 调查全程应由村委会专人陪同带路。技术人员要按照手图中标注的地质灾害点及村委会上报的地质灾害点逐一进行实地核实调查, 同时对于依山建房的居民点全部进行实地调查, 调查其是否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同时调查人员应结合遥感解译结果, 对室内解译结果进行野外实地验证, 并及时总结验证效果, 完善遥感解译标志, 提高解译准确率, 并把解译成果始终贯穿于整个调查过程中, 提高野外调查工作效率。技术人员在调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准确地判定调查点种类, 细致观测调查点特征, 并填写相应的调查表格, 同时采用手持GPS结合1/5万地形手图记录调查点坐标位置, 拍摄照片, 并做好野外记录[3]。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的灾种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等。各灾种野外调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滑坡主要主调查滑坡体形态规模及物质组成和结构形成等特征, 确定其控滑结构面, 并对其成因、危害情况及防治情况进行调查;崩塌主要对危岩体及崩塌堆积体进行调查, 尤其对危岩体的岩土体结构类型及斜坡结构类型进行调查;泥石流主要对其堆积区、流通区、物源区的形态特征及物质组成进行调查, 主要采用沿沟向上追索进行调查;不稳定斜坡主要以可能引起破坏的因素进行调查, 重点调查斜坡结构类型及斜坡形态特征;地面塌陷调查主要以收集资料为主, 对于岩溶地面塌陷以调查塌陷特征、岩溶发育、分布规律, 土层结构及厚度, 地下水位埋深及开采现状为主要任务, 而采空地面塌陷重点调查塌陷特征、地下采掘工程、采空区及周围的地质环境条件。各灾种野外调查时应该根据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进行详细调查, 不得遗漏其主要要素。

人类工程活动主要包括切坡建房、交通建设、水利水电设施、矿产开发等, 野外主要调查其对原有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 内容包括:工程切坡情况、斜坡结构类型、地质环境、工程建设情况、堆积物情况等信息, 并分析工程建设是否可能诱发地质灾害或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可能性。

技术人员野外应该根据调查点分布情况, 及时布置一定量的地质环境条件调查点, 用于区域地质环境控制, 满足调查精度要求。地质环境点尽量布置于地貌分界、地层岩层分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区等典型代表性地段, 起到区域上的控制作用。野外调查时, 调查人员需做好详细的沿途观测记录。

1.4 野外资料整理

调查组完成一天的调查任务后, 要及时对野外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加工, 做到当天调查资料当天整理完成。主要对各类调查表格进行整理完善, 加工平、剖面图, 整理照片, 清绘手图, 调查点投上实际材料图, 同时需要对当天的调查线路进行总结, 形成文字材料。各调查小组之间需要完成原始资料的自检、互检, 并填写质量检查卡, 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保证野外调查成果质量。项目组要及时对调查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掌控调查工作进度。

2 结语

1/5万地质灾害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工作[4], 野外调查作为地质灾害调查项目的主要工作手段,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保证调查成果质量, 野外工作方法极其重要。野外实施阶段, 应先对已有资料进行系统梳理, 完成调查前期准备工作。调查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当地政府部门及村委会的协调关系, 认真仔细的对每一个灾害点进行调查, 掌握各类地质灾害的调查要点, 按照追索法与穿越法相结合, 点、线、面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对整个调查区进行控制调查。调查期间及时对已调查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不断总结调查经验。主要野外调查经验有以下几点:

(1) 1/5万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工作方法的重点是明确调查任务及调查内容, 及时与地方政府及村委会协调, 做到调查前对调查资料全面预习, 调查中仔细观测各调查要素并及时记录, 调查后对原始资料及时整理加工。

(2) 野外调查过程中要注意各类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重点注意斜坡结构类型及斜坡控制性结构面, 着重关注近几年新形成的人工边坡。对于规模较大的地质灾害点需要详细的调查, 查明灾害各要素特征。

(3) 野外应着重调查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地段, 查清工程建设规模及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或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可能性, 对工程建设活动提出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4) 根据实地调查情况, 有针对性的给当地村民提出合理的防灾减灾措施, 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强化村民的防灾意识。

该文探讨的1/5万地质灾害调查野外工作方法, 是该研究者根据项目经验总结而来, 可能存在一些不足的方面, 有待于广大地质灾害工作者不断完善。

摘要:目前全国各地已陆续开展1/5万县 (市) 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野外调查作为1/5万地质灾害调查的主要工作手段, 野外工作方法将直接影响整个调查成果质量及工作效率。该文根据实际工作情况, 对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具体内容、调查方式、野外调查前期准备工作及资料整理进行阐述, 重点对野外实地调查的具体工作方法及调查要点进行了概述, 总结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的野外调查要点, 对人类工程活动调查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述, 并对野外调查经验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工作方法,工程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国地质调查局.DD2008-02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 (1:50000) [S].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 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DZ/T 0261-2014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 (1:50000)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3]王瑞苹等.江西省武宁县1/5万地质灾害调查设计书[R].江西省赣西地质调查大队, 2014.

7.灾害搬迁申请书 篇七

村委会:

兹有 村 组村民,家中共有 人,其中劳动力 个;我家在“7.21洪灾”中(□房住房受损□田地受淹□经济林地受损□家禽、牲畜死亡□其他)受灾,造成经济损失 万元;住房(□住房倒塌□住房倾斜□住房墙体开裂□地基沉降开裂□其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危及家人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尽快排除隐患,恢复正常生产生活,需要搬迁,特向您申请搬迁,望给予帮助为谢。

特此申请

8.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篇八

一、加强领导、落实职责

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切实保障我乡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损失,努力够建和谐社会,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永安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政府乡长姜若海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张著升、杨嗣勇任副组长,有关乡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国土所,由罗登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雷富飞、黄黔东为办公室成员,负责具体办公。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办公室及时研究部署辖区范围的防灾减灾工作,与各村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11份;国土资源管理所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力度,召开村组干部培训会议2次;在政府所在地办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宣传专栏二期,增强了群众避灾救灾的观念,树立全民防灾意识。

二、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及时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xx年4月,我所对全乡辖内11个村125个村民组进行排查,共排查出大小地质灾害隐患点15处,影响和受威胁农户共55户266人,其中防范重点3处,35户、148人,对这15处地灾隐患点全部进行制表上报。对隐患点受威胁群众发放了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让他们明白面对险情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撤离转移路线。编制了永安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永安乡地质灾害防灾工作预案》。5月份,又编制了永安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永安乡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汛期,制定了永安乡汛期防汛值班表,对防汛工作作了值班登记,并对重点排查出的沙堡村半沟组蕨基坡滑坡隐患点,相应成立了村级防灾减灾领导小组,由村长李杰任组长,支书喻朝明任副组长,喻清怀、喻胤、杨秀位、李进、李国民任成员。

xx年7月,继我省关岭县岗乌镇大寨村山体滑坡后,我们又对全乡进行了逐村、逐户、逐点全覆盖无缝隙控网式排查,此次排查共排查出8个地灾隐患点,即落兴村河底、永安村街上、三岔溪村任家沟、沙堡村半沟和大坡、茶元村大院坝、鸣坷村斋公沟和雷家寨。后通过县地质灾害防治巡查组对我乡进行巡查和提出要求,我们又对这8个隐患点全部上界临地查看,最后审定地质灾害隐患点为1个,即沙堡村半沟组蕨基坡滑坡点,涉及受威胁群众19户、87人,并根据县国土资源局43号文件《关于报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相关资料的通知》的要求,我们又编制了《永安乡沙堡村半沟组蕨基坡崩塌应急预案》,建立群防群测网络体系,制定了《永安乡地质灾害防治职责》、《沙堡村地质灾害防治职责》,还制定了蕨基坡滑坡点警示牌,对灾点进行埋桩监测记录。并要求村委进行地灾监测:晴天3天记录一次,雨天一天一次,降雨或暴雨天,每天至少三次。

三、地质灾害隐患点存在问题

1、地质灾害防治认识不足。地质灾害防治时间较长,即使是汛期结束,山体内还涵养着大量水分,容易造成已经开裂失稳的山体继续下滑的可能。由于一般群众主观上认为,汛期过后不会发生什么地质灾害。正是这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2、农民建房缺乏科学知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民认为建房背靠“大山”是有靠山之说。加上国家严格土地管理,为了减少宅基地占用耕地,一些农民便往山边建房,而在清基时处理不当,切坡角度过大,留下了地质灾害隐患。

3、地质灾害治理资金不足。我乡地质灾害隐患点涉及面广,所需投入的治理资金比较多。一方面我乡地质灾害以小型规模为主,很难争取到国家立项治理防治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难于筹集治理资金。造成全面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资金严重不足。

四、防治对策

1、普及地灾防治知识。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采取板报标语、橱窗专栏、宣传图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努力提高群众的防灾治灾意识。

2、引导农民科学建房。在农村民居选址时,国土资源部门要把好用地审批关,充分考虑综合防灾和应急疏散的要求,使农民建房避开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农民切坡建房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3、建立地灾防治基金,把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4、规范工程建设活动。严格遵循“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对在工程建设中违反了客观规律,如打石、取土、切坡、过量抽取地下水、大量砍伐林木等,破坏山体的自然平衡,引发地质灾害险情的行为,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从严从重处理,防止盲目施工而引发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

9.地质灾害搬迁工作总结 篇九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人们对于地质资源得到过度开采和利用, 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由于人们对于量的耗竭, 也造成了地球本身的自身素质也不断发生质的变化, 地下岩土结构变更, 性质改变, 这也是造成自然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所在。

1 浅析地质灾害的类型

1.1 滑坡。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结构面整体下的动力地貌现象。我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为山区, 有些山区山高陡, 且岩石破碎, 在遇到暴雨或地震的时候, 滑坡非常容易产生而人类工程活动, 如采石、修路、依山建房等, 也成为引发滑坡的重要因素。

1.2 崩塌。

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动、堆积在坡脚的动力地貌现象崩塌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此外, 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也造成了大量崩塌的发生。

1.3 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 由暴雨、冰雹、融水等水源激发, 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为突然爆发, 浑浊的流体在陡峻的山沟中前推后拥奔腾而下, 将大量泥沙石块在很短时间内冲出沟外漫流堆积在宽阔的堆积区。

1.4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分为岩溶塌陷和非岩溶塌陷两种。岩溶塌陷是可溶岩地区岩溶洞隙上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活动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破坏, 向下陷落后在地面形成的塌陷。隐伏岩溶的发育是形成岩溶塌陷的基础, 导致塌陷的根本原因是人类过度抽、排岩溶区地下水。

1.5 地裂缝。

地裂缝按照成因可分为构造地裂缝和非构造地裂缝。构造地裂缝包括地震地裂缝和活动断层蠕动产生的地裂缝, 非构造地裂缝是指由于自然或者人类工程活动原因而引起的各类地裂缝, 多为采矿和过度抽取地下水资源所致, 其中资源型城市又是地裂缝发生的主要区域。

1.6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指在自然或人为超强度开采地下流体 (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 造成地表土体压缩而出现的大面积地面标高降低的现象。面沉降的特点是生成缓慢、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成因机制复杂和防止难度大。由于长期干旱、过量开采地下水、采矿及地壳变形, 我国地面沉降灾害已十分严重, 所以解决此类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总体来讲, 地质灾害的涉及面非常广泛, 一旦发生影响深远, 直接影响着世界各国人士的生命财产安全。当然, 它是地质环境改变的产物, 只有弄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才有可能准确把握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2 剖析地质环境改变与全球地质灾害频发的关系

从前文讲述的地质灾害的种类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是因为岩石层等受到破坏等一系列地质环境的改变而造成的。但是反过来讲, 正因为地质灾害不断的发生, 才使得地质环境不断的发生变换, 所以二者是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的。

大家都知道, 现在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了活跃期, 地壳活动频繁, 地质环境的改变必然会连带地质灾害的频发。强降雨的不断发生会形成较强的地表径流, 导致地表松散堆积, 最终形成泥石流。而且随着雨水的不断下渗, 岩土体的含水也会日渐饱和, 随着自重的不断增加, 自身的应力状态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久而久之软弱结构面将失去平衡, 最终伴随的将是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当然, 这些灾害都是很严重的, 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不可预期其后果。

当然, 地质灾害的不断发生必然引发地壳活动的不断改变, 长此以往也会导致地质环境的不断变化, 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只有在保证地质环境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当地质环境相对稳定的时候, 地质灾害的发生次数也将降低。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 要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就要保证地质环境的相对稳定。

目前正处于全球地质灾害频发的年代, 全世界都在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努力, 都在为改善地质环境做多方探讨, 其实, 这是一个趋势, 作为中国人, 我们也应该结合自己的国情, 做出相应的对策, 这样才能减少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3 地质灾害的防治和治理措施

既然地质环境跟地质灾害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那么解决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也可以为地质环境的稳定做出一定的贡献。关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 重视地质灾害的调查和规划工作。

作为工作人员, 我们在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时候, 首先自己应该心里有数, 要掌握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 并对其发展趋势有所预测,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因地制宜, 做出合理的规划, 找出最好的防治方法。工作人员应准确划分地质灾害的重点防治区, 对于易发区做重点安排, 要准确区分出轻重缓急, 做出最有效的防治方案和防治部署。

3.2 加大地质灾害监测力度与预报强度。

由于地质环境不断变化,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无法控制的, 所以我们必须加大检测力度, 尽量让有情况在自己的预料之中。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 对于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控。尤其是在重点防治区, 更要加强预报力度, 并对周围的人群做相应的工作, 让他们知道地质灾害的危害性, 在必要时刻保证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3.3 制定有效的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对于像滑坡这样的灾害, 我们可以采用排水措施, 组建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 这样可以促进岩体稳定, 达到有效抑制滑坡现象的目的;总之, 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的状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一样的问题。同时, 要学会总结, 没发生一次情况, 就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找出问题的根源, 制定相应措施, 力争同样的问题不会重复发生。

结语

现在人们渐渐意识到了自己欠缺考虑的行为所带来的严重的后果, 国家的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力度和措施采取了相关的方法对防治地质灾害和降低灾难危害等方面做了很多实质性的工作, 但从长远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说, 关键在于加强人们思想的认识和觉悟, 从根本上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最近几年的地质灾害频发, 有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没有协调好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乱砍滥伐, 能源过度开采, 环境污染, 自然环境极度恶劣, 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这些原因很容易对地质环境的改变产生影响, 最终会造成灾害的发生, 地质环境改变与全球地质灾害频发是有必然关系的。作为地球, 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意识, 加快提高自身觉悟,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善地质换进恶化的程度, 保护环境, 保护地球, 协调好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降低灾害发生几率, 减少对于人类自身的危害, 保护地球, 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参考文献

[1]黄润秋.20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型滑坡及其发生机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3) .

[2]韩金良, 吴树仁, 李东林, 等.秦巴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与成因[J].地质科技情报, 2007 (1) .

[3]冯自立, 崔鹏, 何思明.滑坡转化为泥石流机理研究综述[J].自然灾害学报, 2005 (3) .

[4]孙再鸣, 袁敬, 孙强.地震滑坡影响因素分析[J].铁道建筑, 2010 (12) .

10.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篇十

为认真贯彻落实平溪镇中心小学2017年洪涝及地质灾害避险工作会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好今年汛期洪涝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维护师生的根本利益。平溪镇中心小学按照“以人为本,以防为主”的要求,认真扎实做好我校洪涝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结合我镇实际,扎实有效的开展防汛工作,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县政府、县教育科技局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避险工作,认真抓好排查落实,及时召开避险工作会议,做到避险工作早安排、早落实,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廖国评任组长,分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李文武任副组长,班主任及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监测责任人和监测负责人,各单位通力合作,把各项责任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做到学生上下学路上各路段及各监测点人员落实,职责落实,任务落实。

二、完善工作制度

为确实做好汛期洪涝及地质灾害工作,认真编制全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确定全校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继续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警)工作,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合理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勘查、治理和避让,公路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制定了《地质灾害汛期值班制度》、《地质灾害监测及巡查制度》、《地质灾害速报和应急调查制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完成与学生及学生家长责任人签订防灾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到“责任到位,责任到人,认真落实”的要求。完成与辖区内3个学校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校应急、抢险、救灾小组。设立镇避险办公室。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灾意识 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并结合“3·26”盘县新民镇山体滑坡的经验教训,对广大师生进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自我防御意识和自救能力,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有情况及时上报,形成群测群防的工作格局。

四、加强监测,建立群测群防网络

我校认真落实监测责任人和监测负责人,实行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办公室通力合作的工作机制,把各项责任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做到学生回家的各路段都有监测点人员,职责落实,任务落实。

五、加强灾害防治统计工作,建立地质灾害信息档案

我校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同时,注意收集各种监测资料、数据及各种资料统计上报。并建立健全地质灾害信息档案,形成对地质信息的专项管理。

六、积极开展汛期避险值班工作

我校按时上报及其它相关材料,汛期加强巡查。我校还加强对值班人员和监测人员值班的管理,值班人员24小时不得离开值班室,并按规定时间签到、签退。

七、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平溪镇山高坡陡,有的地方地质脆弱,气候变化无常,是滑坡、泥石流灾害隐患可能发生的乡镇之一。

在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中,我校从上到下,从领导到值班人员、监测人员,忠于职守,工作勤勤恳恳,以大局、以师生利益为重,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完善工作措施,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全校洪涝及地质灾害避险工作任务。

平溪镇中心小学

11.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总结 篇十一

一、本年度工作总结

1.统筹安排,制定全年防治计划。召开区地质灾害和危险边坡防治工作会议,讨论和审议由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起草的《深圳市盐田区20xx年地质灾害和危险边坡防治工作方案》,并经区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印发实施。

2.完善防控体系,落实岗位责任。完善区政府、街道、社区及责任单位“3+1”的网络防控体系,明确区政府的领导监督职责,街道办的组织协调职责,社区工作站的管理指导职责,以及责任单位的巡查维护职责,各负其责,层层把控,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区政府与各街道办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

3.继续“群专结合”的巡查模式。一是坚持“汛前排查,汛期巡查,汛后核查”群测群防“三查”制度。二是继续引进专业技术单位对我区地质灾害防治进行咨询服务,增强专业力量。三是加强对街道办、各责任单位的联动,以此达到各部门间的交流学习。

4.加大应急能力建设,及时处置隐患。一是加快完善制度建设,根据《盐田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对《盐田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进行修订。二是加快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水平。入汛历来,我区经历“4〃30”

“5〃11”两次暴雨袭击,造成多处山体崩塌滑坡,共出动应急队伍进行抢险处理3处次,清理土石方达600多方。

5.加快治理进度,及早消除隐患。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是深圳市民生实事项目,也是我区“公共服务白皮书”督办项目,20xx年我区计划治理项目7个,其中6个有我区负责治理,1个由外国语学校负责治理。目前这7个项目开展顺利,都已经完成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现已移交区工务局进行实施,估计在明年汛期前能完成施工。

6.加强技术更新,建立新型群测群防体系。贯彻落实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构建“人工巡查全覆盖、人工监测占主导、智能监测为补充”的盐田区地质灾害防治模式。我局积极行动,一是继续完成危险边坡和建筑挡墙人工监测项目,在4、5月的暴雨中,通过人工监测发现变动较大边坡3处,其中海山中英文幼儿园挡墙危险性和危害性较大,经报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土部门同意,现已经加固完成。二是加快实施危险边坡及建筑挡墙远程监测与预警系统试点工作,现已完成系统的集成,正在试运行,年底进行竣工结算。

二、存在问题及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两个特点:一是季节性,多发生汛期第暴雨时期;二是突发性,我区较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得到治理,但偶有小型崩塌和滑坡。由于以上两个特点,地质灾害应急清理不可或缺,根据近几年的`经验,应急队伍的除险工作很

及时,但应急清理资金申请时间较长,出现活干完了,钱迟迟下不来的情况。为化解这一问题,我科将完善应急流程,采取资金申请和应急清理同时进行的做法,同时拟引进监理参与应急工程的监督。

三、下一年计划

12.浅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篇十二

1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1.1 我国目前地质灾害现状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 边界线较长, 与此同时也深受地质灾害的困扰。从灾害的规模、强度和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受灾程度看, 在世界范围内都相对严重。西南等山区地区常因暴雨等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严重损害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破坏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和通信设备。制约了我国各地区的综合发展。为此, 政府不断加强山区建设, 尽力减少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目前构建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十分重要, 其包含调查区划、监测预警、搬迁治理、应急处置和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的体系建设。

1.2 调查区划建设

建设调查区划体系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是为了对频发区域做出准确科学的调查判断。通过调查地质情况和周边情况, 预测其危险程度, 进行危险等级区域划分。确定各个地区地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 提供相应的解决预警方案和理论依据, 配合相关部门作出第一时间的预警应急。

1.3 监测预警建设

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是直观反映地质灾害防治成效的一个指标。构建监测预警体系要在技术和管理上重点投入。在监测区域发生异动变化时, 通过实时的技术监测对其进行灾害信息收集和反馈, 第一时间做出灾害预警。争取最短时间内发现灾害, 从而赢取宝贵的救援避险时间。

1.4 搬迁治理工程建设

如果监测系统发出了报警提示, 要对相应的区域进行灾情分析。一旦发现其灾害波及程度较广, 危害较为严重, 就需要采取搬迁以及其他的避险措施。搬迁等措施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防止出现意外不必要的人员损失和伤亡。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将灾害的治理和灾后的恢复等因素考虑在内, 将环境与重建相结合。

1.5 应急处理建设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升, 在重大的地质灾害发生后, 建立相应完善的科学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灾害发生后, 迅速做出回应, 安排相应人员和部门到达现场, 进行必要的前期和后期救援处理准备。尽量降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程度, 减小灾害波及范围。

1.6 科学技术研究体系完善

针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体系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构建高效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研究能力作为其技术支撑保障手段。无论是监测预警系统的开发, 应急处理的实况模拟、灾害成因分析, 还是后期的灾后重建和地质环境恢复重建都需要科学技术作为保障。

2 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建设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首要的任务, 而地质安全的重要性直接影响到生存安全。为了保障地质安全性, 就需要加强对于地质环境安全性和变化性的了解。

2.1 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

对于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要考虑其自身特点。其本身具有公益、基础和服务等特性, 在地质勘查和环境调查中利用不同方式方法, 分析判断其地质环境的安全情况。通过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体系充分了解监测区域的地质环境利用情况, 并对其实施分类建设, 充分利用其地质环境。加强地质环境的利用可以更好的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的波及范围和危害程度。在开展区域环境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其评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可行性。在充分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控制监控任务后, 还要实现当地的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对其进行环境评价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固定思维的研究视野, 勇于探求不同的新思路。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建设基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工程地质环境的质量;工程功能区域划分;地质环境工程容量评价;灾害防治调控。依据不同的区域特征和对象进行工作任务划分和对策选择。

2.2 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

工程的地质环境安全问题包括环境相关的地质信息和区域内外等因素以及存在的相关的可能性和风险性。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价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规划避免工程带来的地质灾害风险。为了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性, 要树立可持续发展利用地质环境的思想观念。在构建体系和利用地质环境中, 时刻注意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将人类自身行为与顺应和改造自然相结合。不仅限于对工程和地质进行评价体系建设, 要充分以可持续利用的眼光来发展保护地质环境的利用。综合各方面的研究, 提炼出建设工程地质安全评价分析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建立健全的工程地质环境安全体系。规范化建设, 促进地质环境的规范化开发利用。

3 结语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建设发展。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作为未来地质研究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揭示两者的关系和内在联系,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实现灾害防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摘要:地质灾害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较大, 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无论是地质环境的利用还是地质灾害防治都需要深入研究, 以便为其地质开发和灾害防治提出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对策。本文分析了我国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情况, 根据地质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利用, 提出了构建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以期最大程度为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提供相应的经验。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环境利用

参考文献

[1]刘传正, 刘艳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 2012 (05) :1469-1476.

[2]张朝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问题研究[J].科技展望, 2015 (06) :129.

[3]陈奇.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优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4 (01) :402-404+401.

[4]李粮纲, 徐玉胜, 江辉煌, 刘晓朋.深圳地区地质环境特征与地质灾害防治[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7 (04) :28-31.

13.地质灾害防治总结汇报 篇十三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区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及下步工作计划作一简要汇报。

一、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落实“两个”保障,打好地灾防治工作提前量。一是落实后勤保障,夯实防治工作基础。牢固树立“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理念,加强专业力量配置及物资储备的保障。4月22日,我局通过竞争性磋商方式确定了*区2022—2023年地质灾害驻守督导单位,为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分级分类储备了足够的铁锹、防水苫布、编织袋、对讲机、照明设备等应急救援物资,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快速调拨,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成本及时控制险情。

二是落实方案保障,健全防治工作机制。

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预案,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组织编制了《*区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2022年修订版),正按程序送审。督促各镇(街道)编制了防治方案、应急预案及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一表两卡一预案”,确保责任不悬空、工作不断档,共计发放防灾预案表、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工作明白卡各84份,实现了受威胁对象“一表两卡一预案”发放全覆盖,责任压力全面传达到防治的神经末梢,真正做到防治工作“上热下烫”。

(二)狠抓“两个”重点,织密地灾防治工作安全网。

一是狠抓隐患治理重点,打好防治工作“主动仗”。目前,全区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分类制定了工程治理、避险搬迁等防治措施,相关治理工程全面有序推进。其中:*街道*村5、7组危岩已完成工程治理待验收,*镇*村2组红碑梁子滑坡、*街道*村3组石灰窑滑坡、*街道*村8组尹家湾滑坡等3处治理工程正在进行施工费财评,*镇*村4组危岩治理工程正在进行勘察设计,*街道*村2组新尔湾滑坡、*街道*社区5组唐家岩危岩和*镇*村8组石灰窑滑坡等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拟进行避险搬迁或其他搬迁政策。

二是狠抓隐患排查重点,下好防治工作“先手棋”。

坚持树立“以防为主”的理念,把风险隐患排查作为打赢防治攻坚战的“第一道关口”。在汛期组织各镇(街道)、驻守督导单位等相关人员对全区进行了拉网式、地毯式风险隐患排查,重点紧盯各镇(街道)上报的疑似地质灾害隐患点、已投入运行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全区在建工程、傍山切坡建房区域及人员密集场所等重要部位、重要设施和薄弱环节,先后友情提醒区级有关部门存在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的在建工程4处,涉及教育、交通、民政和水务等部门,切实做到不放过任何一处风险隐患,不留任何一点工作“死角”。

(三)紧扣“两个”环节,夯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础。

一是紧扣防治演练环节,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4月14日,在*镇*村2组红碑梁子滑坡隐患点组织了全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9个镇(街道)及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应急演练正有条不紊地开展中,在实战中进一步完善预案、磨合机制、拉练队伍。二是紧扣宣传培训环节,加强群众地防灾减灾意识。3月16日,组织召开区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干部地灾防治能力。利用各类集中宣传活动及日常巡排查等契机,集中或分散宣传培训人员累计达1200余人,累计分发宣传册400余本,切实增强全社会防灾救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存在问题。

一是去年镇(街道)及村委换届后,过去负责地灾防治的基层领导干部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的干部对地质防治工作认识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二是汛期来临后,全区各类工程建设诱发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需要监控的点位多、防控的难度大。三是地灾防治工作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持续鏖战下的基层干部群众或多或少存在麻痹松懈、消极厌战的情绪。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应急演练。督促各镇(街道)进一步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切实提高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及时开展应急抢险演练,坚决做到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打折扣,切实增强基层干部群众的主动避险意识和能力。

(二)强化隐患整改工作。

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整改工作,对已排查出来的隐患,要逐一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及时编制防灾预案,设立警示标志,采取防灾措施,制定隐患整改台账并实行闭环式管理。为实现市政府制定的“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我区2023年将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清零且保留隐患点上限为0的艰巨目标,因此对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切实整改到位,做到“发现一处,整治一处,销号一处”。

(三)强化隐患动态排查。

牵头组织各镇(街道)及行业主管部门深入开展辖区或行业系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对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人员居住地和活动场所进行全面排查,尤其是学校、医院、旅游景点、工矿企业、村寨、交通干线、高陡边坡和项目营地等重点区域进行排查,隐患动态排查工作要贯穿于汛期始终。

(四)加强宣传培训力度,完善群测群防网络。

广泛深入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全民防灾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区—镇(街道)—村(社区)—组—点”五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明确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专职监测员等各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人。

14.地质灾害工作简报 篇十四

一是制定地质灾害值班值勤表。所内制定了汛期值班制度,由所长为值班总负责人,周一至周日由一名副所长带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值班人员每日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及时搞好值班交接岗,针对雨量较集中的强降雨时段,还另行专门安排值班表。

二是完善相关地质灾害资料。所内制定了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向地质灾害隐患点居民发放了地质灾害明白卡,收集了各村村、支两委人员和隐患点组长的电话号码。制定各隐患点的疏散路线和疏散地点。

三是积极做地质灾害宣传工作。利用木板和油漆自制了隐患点的安全警示牌,组织全所人员学习了县政府、局下发的一系列关于地质灾害有关文件精神,对存在隐患威胁的农户进行了走访并发放明白卡。

四是加强重点部位的监测制度。长塘村周坟山组和咸塘村夏家湾组、上新屋组、下新屋组往年都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且长塘村周坟山组是市级地质灾害隐患点,这几处隐患点是地质灾害巡查的必走、必看、必问、必查之地。

15.地质灾害搬迁工作总结 篇十五

1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的类型

中国的地质灾害共可分类十类,分别为地震灾害、火山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变形、海洋(岸)动力、水质与环境污染、开挖工程、沙漠化、地方病、洪水与风沙[3]。在这十类地质灾害中,完全没有人类活动参与的地质灾害严格来说也只有火山灾害这一类,其它分类中的地质灾害都或多或少与人类的活动有关系,也就是说由于工程导致的诱发性地震、违规开山取石诱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非法开采地下资源或是开采缺乏科学性而导致的地面变形、开裂、沉降等、过度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温度上升,使得海水平不断提升等、人类活动形成的污染物排放超标、开采工程如煤、石油、天然气、金矿等开挖工程性地质灾害、沙漠化、地方病以及洪水和风沙,这些都是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的类型。因此,严格的说,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主要是针对人类活动对地质构造造成的破坏进行弥补,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促进经济和整个社会可持续化发展。

地质工程就是研究人类的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以便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的支撑下,更为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手段需要新的制度立法来支持,并对人类工程活动进行监督和限制,避免对地质环境造成过度破坏。所有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地质灾害都被包括其中,都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法制化予以监督,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与地质环境的和谐统一。

2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的重要意义

对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进行立法不但可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力度,还可以完善和改进原来地质灾害防治立法体系的漏洞和不足,落实更为科学合理的防治制度规范,并为政府的权力运行和公民的权利保护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4],因此,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是现阶段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客观要求

在地质灾害立法过程中,日本的立法值得我国借鉴。日本每一次地质灾害发生后,都会出台相应的防治法文。近年来,紧跟南方极冷天气灾害,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而后甘肃周曲县又发生特大泥石流,以及部分石油、采煤矿区等发生重大地质灾害事故等,这些地质灾害给我国的经济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同进也夺去了众多同胞的生命。但值得庆幸的是,国家正不断地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大量资金被用于防灾治灾,而且,国家非常重视通过立法徐径,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赋予其强制性和权威性,通过“依法防灾”、“依法救助”、“依法治理”来进行综合性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种以法防灾治灾举措的目的,就是要以制度法制化来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仅靠一部《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进行规范和约束,很难达到理想要求,必须进行新的立法,才能完善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

2.2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是多部门联合防治的纽带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需要多个部门承担不同的权限和职能,这些不同的机构负责不同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事项,而对于同一地质灾害在防治过程中,可能涉及到所有机构的所有人员或部分人员,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带有强制性的纽带将这些机构联系起来,才能实现统一管理、统一防治的目的。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可以将灾害防治制度法制化,强制要求所有机构或部门必须共同对同一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这种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法制化,能够将国土资源局、地震局、水利局、安全生产监察部门监管的矿山灾害等机构有机的统一管理,而又不影响各自的独立职能,从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从立法角度来联合各部门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2.3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是地质灾害防治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

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面对的是所有类型的地质灾害,包括地质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而且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涉及到地质灾害类型的绝大多数,因此,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是地质灾害防治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虽然我国已经拥有相关的法规政策,但由于现代地质灾害的复杂性和防治手段的不断更新,原有的法规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对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进行法制化建设是充实和完善原法规的必经之路。

2.4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

法制建设要延伸到社会每个领域,才能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和政府的权利运行,才能消除法律盲点,实现完善的法制化社会。而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必需响应现阶段国家减排低碳经济的号召,从法律上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因此是尽快完善我国法制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于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必须从法律高度进行监督和约束,使人们能够依法减灾、依法防灾、依法救灾,最终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

3 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法规现状

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建设经历了十多年的历程,从1999年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到2004年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再到2011年的力务字印发的《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可以说从法制角度逐步实现了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法制化建设,使得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法可依。

但是,1999年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讲求的是“群测、群防、群治”[5]政策,这种群的特征法规明显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地质灾害的防治需要。尤其是目前的地质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准确、安全、可靠、科学,独立,这些特性要求现代化的立法来支撑,才能达到最佳的防治目标。而20 04年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又过于笼统,不能起到很好的约束性,而且可行性也无法可靠保证,因此,必然针对目前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进行立法,才能更实际、更有效,更有可行性。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决定》,是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的里程碑,它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地质灾害防治制度进行法制化要求,提出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群专结合等五项原则,实现了地质灾害在理念、体制、机制、手段措施等方面的创新。

可见,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是对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建设的完善和补充,响应了2011年《决定》的原则,能够更好排除《决定》治理盲点,为地质工程所有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和强制措施,有效将地质灾害的不同机构进行联系作业,最大限度的调动政府职能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作用发挥,为灾后迅速有效的重建打下法律基础。

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地质灾害防治的法律体系,但由于我国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灾害严重,而防灾救灾能力相对较弱,使得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仍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矛盾:(1)地质灾害防治立法层级太低,体系不完整,缺乏规范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基本法;(2)现行法律对地质灾害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不明确;(3)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缺乏其应有的效用;(4)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来源规定不足;(5)众多问题得到不法律的规定和调整。这些问题不能从法律角度得以解决,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就难以有效开展,就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不能在地质灾害来临时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因此,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必须尽快完成。

4 完善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对策

我国目前的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没有核心的基本法作支撑,不能很好的解决地质灾害问题,若想改变现在地质灾害防治制度过于盲目,无核心法可依的现状,打破地质灾害防治制度过于松散和区域性的局面,必须尽快完成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形成地质灾害防治的高层级法律,并以此为核心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汇集防灾力量、防灾资金,采取有效的防灾预案,依法进行防灾工作。

4.1 加快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进程

只有最高层级的立法出台,才能将所有地方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进行统一和调整,才能为各类型的地质灾害提供防治的基本法,实现依法防灾治灾减灾,并将以前无法解决的矛盾通过立法得以解决,使得单一地质灾害的法规以最高层级的基本法为核心,为依据来完善自身法制建设。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改变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法制独立化和混乱化的局面,必须加快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立法进程,为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提供核心法,实现法制化的防灾救灾制度,才能有效缓解地质灾害的破坏程度。

4.2 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化解所有矛盾

目前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存在的众多不足和矛盾,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基本法做防灾治灾依据,各地方出台的法规不具有统一性,过于独立,而且不能对地质灾害的防治上升为国家行为,而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则将所有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了统一和调整,将地质灾害防治上升为国家统一管理防治行为,这一立法能够将目前存在的所有矛盾一一化解,真正实现人力、资金、方案、手段、措施、指挥等一体化、科学化、法制化,并对各地质灾害防治机构的职能进行定位和调整,以强制化手段实现对各机构的管理与指挥,对抗灾治灾提供了充足了资金支持。

4.3 在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中加强对管理机构的联合规定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不是一个机构能够完成的,需要人力、财力、评估、预案等多方面的机构协调进行,才能将地质灾害危害降到最低。由于这种联合防灾体系没有法律做桥梁,很难通力合作,出现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时出现要人无人、要资金无资金、要预案无预案的尴尬境地。因此,只有通过立法的途径,通过法律的约束和定位,才能将所有地质灾害防治机构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才能将它们联合起来,齐心和心来防治地质灾害。

4.4 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中要加强“五到位”建设

立法的目的就是对地质灾害防治制度进行细化规定,从细节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中,要加强“五到位”[6]建设,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到位、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到位、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到位、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发送到位和地质灾害灾情险情人员到位。对于这“五到位”,需要所有机构如国土资源局、水利局、气象局、地下开采监察等都工作到位,才能将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加快这些工作的法制化进程,能够从根本上

5 完善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构想

鉴于地质灾害爆发日益频繁的现状以及我国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存在诸多的问题,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完善立法已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

5.1 制定《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法》,完善单一灾种立法

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法理应由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以提高其立法层级和立法效力,充分体现其权威性。同时,对于某些地质灾害内容如地震、泥石流、洪涝等应以地质灾害防治子法的形式在专门的立法文件中规定,对于已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在保持原有立法的基础上,只需做出些微相应的调整和合理的布局,就可以逐步建立起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立法体系,既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立法成本,又充分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立法工作的成效。这种统一立法模式和分散立法模式相结合、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双管齐下的立法形式是我国现今地质灾害防治立法的较佳选择。

5.2 保障人权原则、公开公正原则、权利义务一致原则、权力监督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法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保障人权、公开公正、权利义务一致、权力监督的原则,这几个基本原则体现了地质灾害防治立法的目的和要求,同时也是构建地质灾害防治法基本制度的重要基础之一。保障人权原则不仅要求保障公民的生命权和财产权等基本权利在地质灾害中免受侵害和挽救损失,在赋予国家紧急状态权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如何防止权力被滥用的可能性,防止政府权责范畴的不作为,不履行给付义务或履行瑕疵,而给受灾民众的人权带来更大的损害。公正公开原则要求规范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实现的行政程序;权利义务一致原则要求通过立法对政府权力进行合理的分配,警惕权力过分集中形成一家独大的场面,又要防止多头管理,权力太过分散而导致相互推诿扯皮,影响各部门职能的最大发挥,进而影响防灾救灾的工作进程。权力监督的原则要求规范政府的公权力,切实依法行政,以权利、监督、责任等制约政府公权

5.3 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法律机制

地质灾害应急法律制度包括应急机构的设置、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响应的启动、应急的救援等机制。因此,就目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来看,需要对地质灾害应急机构的设置做出明确规定,要完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要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度。

5.4 建立地质灾害救济法律机制

法谚云:“无救济则无权利。”权利自始都是与救济紧密联系的,公民权利即使在法律中规定得再完备,列举得再全面,如若没有相应的救济措施、救济程序的规定,这些法律字面上存在的权利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在立法中,需要完善地质灾害行政救济与补偿制度,需要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法中法律责任的规定,需要建立地质灾害保险法律制度,这一系列的法律制度的出台才能真正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工作。

6 结语

随着地质灾害发生频率的不断增加,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上升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和保障,是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政策引导和法律依据。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发生类型多,分布广的国家,地质灾害灾情越来越严重,靠以往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因此,必须针对目前地质灾害防治制度法规存在的问题,从立法角度来提高地质灾害法制层级,形成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基本法和核心法,为当前我国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制度提供一个法律平台,对地质灾害防治机构进行职能的重新定位和调整,将所有机构联合起来,加强细分防治措施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机制,才能为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有效可靠的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周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浅谈[J].深圳土木与建筑,2009(3).

[2]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J].地质装备,2011(4).

[3]涂怀奎.中国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特征[J].矿产与地质,2000(2).

[4]秦前红,熊威.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立法研究[J].洒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5]孙珊珊,齐富强.中外地质灾害防治立法比较研究[J].煤炭技术,2011(8).

上一篇:音乐知识素养下一篇:九月迎新、下寝室心得体会(韩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