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感悟(14篇)
1.《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感悟 篇一
新教材使用中的点滴感悟
当前“二期课改”正进入一个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教材”已经进入全面推广的历史性阶段。而我作为一线教师,这学期使用新教材的比例也已是越来越高了。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我感到一种崭新的课程理念强烈地冲击着我原来固守的一些观念和行为。在实践活动中我更加注重幼儿回归生活:直面幼儿的成长需要,关注幼儿的生活情境和生活经验,如本学期有关春天的主题活动在春游前后开展了,刚开始孩子们在园所内感觉到了春天来临的细微变化,小草变绿了,树叶长出来了,在春游活动中,孩子们在绿绿的草地上爬上爬下,相互追逐,之后,我们的主题活动真正展开了,孩子们在春游中感受了春天的明显特征后,回幼儿园中也更加起劲的寻找春天的足迹,桃花开放了,小虫子爬出来了……,每发现一个变化,孩子们都兴奋不已,于是我不断引导幼儿观察自然、观察生活,从而提高对自然的感受力。我努力地使幼儿园的课程向幼儿的生活世界回归,努力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交互融合。
在活动中,我也非常关注过程,关注幼儿在“课程的.跑道”上“奔跑”时的经历、经验与过程,如:幼儿经历了什么事件和生成了什么?幼儿反映了哪些成长的经验和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经验?幼儿与环境、同伴和成人的互动方式等。在主题活动“老房子新建筑”的活动过程中,我们通过网络平台向家长宣传了我们正在进行的主题内容,家长便带领孩子在外出时注意观察、收集有关房子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构建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的家长还通过网络下载了各种各样的奇特房子的图片,并将自己在外面拍摄的数码照片带来给小朋友们分享,通过利用家长资源,请他们和孩子收集不同造型的建筑,使得孩子们的视野开阔了,为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与同伴的合作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这样一来幼儿更加关注自己居住的社区及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和不同的建筑。并收集多元的材料建构各种各样的房子,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对不同的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我们的城市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我感到新教材采用了主题活动的形式,综合各领域的学习内容,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方法,对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构建了一个教育内容选择的基本框架结构,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主题网络,为教师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提供了较清晰的思路,并激发了儿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
但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小小的问题,给我带来了一些困惑,我在进行主题活动《动物大世界》的过程中,选择了素材《小螃蟹找工作》,当然我对素材的使用和活动的设计也不是纯粹的照搬书上的内容,对故事情节和活动设计我也根据需要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变,可是活动结束后大家在教研中提出对于素材我们可以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从而使内容更加适合自己班级的水平和需要。由此我感到如果新教材中能够给我们提供多一点的素材供老师去选择,再加上相应的配套教学挂图、音像资料等,这个就给每个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带来便利。同时作为教师应该先得把教材看熟,然后根据孩子进入情境状态的实际情况,再加以选择。实施新教材内容时,对教学方案能进行及时的修改、调整,甚至推翻原来的设计。在全面实施新教材中能不断地根据孩子的推进状态,调整教材的前后程序、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并在活动之后多角度的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育,只有在不断变革,不断探索与实践、不断反思与重建中才能用好“新教材”,更好地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2.《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感悟 篇二
笔者认为, 要用好、用活新教材, 应首先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 教师必须树立新的课程理念;第二, 要准确把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因为它既是教学的指南, 也是教材编写的指南;第三, 要真正理解教材, 吃透教材。
在具备上述条件的基础上, 教学实施中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做好新生的基础知识摸底调查
面对新课程, 我们不仅要认真去“备教材”, 还要认真去“备学生”, 尤其是对高一新生。由于目前初中阶段各校开课情况不太统一, 如果在开学之初就能摸清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 还欠缺哪些知识以及渴望学习哪些知识, 对下一步教材内容的调整、合作学习的分组等非常有利, 教学也能更有针对性。因此, 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新生摸底工作。教师可以在开学初通过问卷调查、摸底考试、学生写自我介绍等方式来进行。
恰当、科学地调整教学顺序
教材编写人员一般都是按照一定的知识体系来编排各章节的内容, 但这种按知识体系编排的顺序有时并不一定适合教学。这时, 教师就需要结合课程标准和本校学生的实际, 科学合理地对教材内容做出调整。
例如,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必修模块的《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 包含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素材的采集与加工、作品集成、作品的发布与评价这几部分内容。显然, 教材顺序是按规范的多媒体作品制作过程来阐述的, 这样编排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如果教师直接按这样的顺序教学, 一开始就会让急于操作的学生面对较多的理论, 他们的学习兴趣将大受影响。为此, 笔者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和本校学生实际, 将教学顺序调整为:先讲素材的采集与加工, 再讲作品集成。在讲作品集成时, 结合对实例作品的分析, 穿插讲解前三课内容, 即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的知识要点和具体实例的集成方法, 最后讲发布与评价。实践表明, 这样的顺序学习效果是非常好的, 在学生掌握素材加工的基础上再学习多媒体集成的基础理论和集成的具体方法, 不仅满足了学生急于操作的学习愿望, 而且使教学更直观, 学生更乐于接受, 学习效果也会更好。重组教材内容的顺序, 关键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规律, 选择学生最乐于接受和最容易理解的顺序。
抓住主干, 突出重点, 弱化枝节
新教材的内容非常丰富, 但实际课时有限。要解决内容多、课时紧的矛盾, 笔者的做法是抓住主干, 突出重点, 弱化枝节。例如,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必修模块是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 按照“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的逻辑线索呈现学习内容的, 主干知识就是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与管理。重点章节包括:第一章的《信息及其特征》;第二章的《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第三章全部内容;第四章的《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第五章的《认识信息资源管理》、《使用数据库》;第六章的《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等。突出这些重点, 并不意味着可以去掉其他章节, 其他章节的知识点仍然是课标所要求的, 只是相对主干和重点知识来说, 教学中可以相对弱化处理。例如, 通过简介、自主阅读或整合到其他相关章节学习, 既能突出重点, 又能保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
合理增补教材中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新教材不仅是非零起点, 且有很多章节的内容讲解较空泛, 尤其是必修模块, 这给实际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例如,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必修模块的《素材的采集与加工》这一部分内容, 包括图像加工、声音加工、视频加工、动画加工等, 内容多、难度大, 几乎涵盖了初中阶段多媒体的大部分内容, 但教材这一部分讲解较空泛, 而教师摸底的结果表明, 学生这一部分的知识与技能欠缺较多。如果就教材讲教材, 学生学起来肯定会感觉很空。为此, 笔者针对这一部分内容专门增加2课时, 将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分开增补学习内容, 弥补学生知识储备的不足。实践表明, 恰当地增补学习内容, 不仅有助于弥补学生和教材知识的不足, 还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提高。
做好教材学习资源的搜集、开发与建设
新课程下的“备教材”, 重点是备学习资源。首先, 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 新课程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但需要充足的学习资源来支撑, 否则将流于形式。其次,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教材部分内容相对滞后, 教学时如果仅局限于教材的知识, 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会让自己的课堂缺乏生命力。再次, 教材中有许多难点知识的描述直观性不强,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最好是多增加直观、动态的学习资源。因此, 教师要用好新教材必须做好教材学习资源的搜集、开发与建设。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非常重视教材学习资源的搜集、开发与建设, 不仅在局域网上开通信息技术教学网站, 方便师生间的交流, 还坚持每一节课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增补必要的学习资源包。例如, 对于理论概念较多而又难于理解的章节, 笔者会精选一些相关的文章、故事、图片或视频动画等帮助学生理解, 如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必修模块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社会》、第六章《信息系统的安全》等。对于操作细节较多的部分, 如第三、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会尽可能提供一些操作细节的视频、软件教程等,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
重视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经常不带教材。这一方面说明信息技术教材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不够。我们都知道, 正确的学习方法, 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非常重要。其中, 学会阅读教材、自主分析和理解教材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为此, 从高一开始, 笔者就坚持每节课都安排5~10分钟的自主阅读时间, 并配以一定的思考问题来督促检查。阅读的基本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尽快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为后面的听课学习做好准备;二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归纳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自学中探究, 在探究中感悟, 不仅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还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 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这也正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所追求的。实践表明, 长期坚持这种做法, 不仅培养了学生重视教材知识的习惯, 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提高自身专业文化素养, 主动适应新教材的要求
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 也是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者。信息技术教师只有自觉提升专业文化素养, 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相对于旧教材,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宽度及深度上扩展了很多, 特别是各选修模块, 有些领域可能是教师此前尚未教学过的, 如人工智能、流媒体技术等。教师只有首先自觉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 熟练掌握教材中的这些新技术, 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也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吸引学生学习新技术。正如一句老话所说:“要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因此, 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 教师必须积极投身到新课程的学习中去,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素养, 主动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
当然, 任何教材都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推陈出新。在此, 笔者也结合自身教学体验, 对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 教材的课后练习有待改进。建议尽量增设一些选择型、归纳型的练习题,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要点通过练习进行归纳和整理。第二, 除纸介质教材以外, 出版社还应开发立体化教材, 如电子版教材, 与教材配套的素材、补充资料、优秀课例的光盘或问题交流的网站等, 使教材能真正为教学服务。第三, 相关部门应尽快研制并推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教材, 保证各学段教学内容能够真正有效衔接。第四, 适度加深各模块的技术深度, 尤其是选修模块。技术是这门学科的立身之本, 但教材中的多数技术仍停留在技术表层, 建议将一些深度技术以选学内容的形式增加到教材中, 这样既保持教材知识的完整和丰富, 又便于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教学。
3.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使用教材 篇三
一、努力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合理筛选、巧妙整合教材。以外研新标准衔接版初一下四模块三单元为例,这一模块的题目是The Olympic adventure 第三单元是语言运用单元,教材本身是这样设计的:活动一,呈现了一系列形容词:popular, boring, dangerous等和八幅有关运动的图画:乒乓球、篮球、游泳等,让学生就两项运动进行比较。活动二,是一个笔头练习,让学生用括号中词的正确形式填空。给出的例句是They need to learn English(quick).The music is(loud).主要是让学生区分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活动三,两人小组活动Say which sports you like and dont like. Lets say the sentences like this: I like…and…, I dont like…or…活动四,Compare the sports you like with the sports you dont like. 最后是Module Task Making a sports poster. 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是学会使用形容词比较级。本着这一目的,为强化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我对教材做了如下改变和整合:我首先利用大屏幕展示有关运动的动画打乒乓球、骑自行车、打篮球、踢足球、游泳、体操、跑步、滑冰。一边展示一边提问学生对于这些运动的看法:eg: Do you like basketball? why? 学生回答Yes, because its interesting. No, because its boring…然后这样引导学生对两运动进行比较:教师做游泳和踢足球的动作。然后提问学生:Which is more interesting, football or swimming? 教师示范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就运动互相问答。生动、有趣的动画片使同学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话也变得轻松而愉快。同学们在对话过程中自然地学会了使用more interesting, more difficult, more exciting, more dangerous, easier等形容词比较级。紧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把学生在平时大课间体育活动所用的几种用具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用英语说出它们的名字。然后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玩什么好。学生通过比较哪个有趣,哪个令人放松,哪个难,最后决定该玩什么。学生手中拿个篮球、足球,毽子、沙包,口中说着地道的英语。这种小组活动可以让口语好的学生带一带差些的学生,让学生都能张嘴说英语,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他们想说的欲望,另一个任务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北京烤鸭和天津包子哪个更好吃?北京四合院和王府井大街哪个更繁华?上海和香港哪个大?……几个围绕比较级的问题,都非常有趣。我是这样在大屏幕上呈现这些问题的:第一个比较句是:Beijing duck/Tianjin Baozi /more delicious 我这样提问学生:Which is more delicious, Beijing duck or Tianjin Baozi? 学生有的回答:Beijing duck is more delicious than Tianjin Baozi. 有的回答:Tianjin Baozi is more delicious than Beijing duck. 类似这样的几个围绕比较级的问题,都非常有趣。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这些问题。然后我手举一面小旗说:“Look! I am a volunteer. The Olympic games will be held in China. Do you want to be a volunteer and amswer the foreigners questions?”学生热情回应。我把15个小旗分别发给15个同学,让他们做志愿者,其余的同学扮演外国人。同学们四人一小组组成了类似这样的对话:Hello! Im a volunteer. Hello! Can you answer us some questions? Sure. Which is more delicious, Beijing Duck or Tianjin baozi? Beijing duck is more delicious than Tianjin Baozi. Which is busier, Beijing Siheyuan or Wangfujing Street? Wangfujing Street is busier than Beijing Siheyuan. Which is bigger, Shanghai or Hangkong? Shanghai is bigger than Hangkong. Can you show us around Wangfujing Street? Ok, Lets go! 通过小组讨论、练习,同学们在表演对话时,声情并茂,感受到作为学习主人主动学习的乐趣。
二、根据课程标准、学生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并结合其他资源,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做课程开发的设计者和推动者,这也是对如何使用教材这个问题的一个回应。
以八年级下第六模块第二单元为例,这是一篇文化报道,主要内容是介绍《加勒比海盗》这一影片,通过这篇课文要教会学生写影评。在上课之前,我布置学生查阅有关加勒比海盗的影片介绍,并在课前交流展示,为教学课文做好铺垫;我还利用VCD为学生播放了影片的一些花絮,让学生对影片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些虽不是教材直接内容,但他们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内容丰盈、立体,而不只是干瘪无味的文字内容,从而使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学到知识。课后,为更好地检测学生是否学会了写影评。我在事先征求同学们意见的情况下,利用自习课为他们播放《功夫熊猫》这一动画片。看后布置他们写影评。这是他们很感兴趣的影片,也比较浅显。因此同学们利用刚学过的写作影评的方法,写作起来比较轻松,有的学生写的非常长,而且写的很生动。The film Kung fu Panda has been on from last year. The film is very interesting. Its a story among animals. All the characters are creative and believable. It made my classmates and me laugh. The story is about a panda. He is stupid and fat. All the other animals look down upon him. And they often make the panda feel sad. One day, he dreams that he becomes a Dragon Fighter. The dream is so beautiful that he is looking forward to realizing it one day. Then he comes face to face with the biggest enemy for him—wolf. The wolf is terrible and they fight for being Dragon Fighter. It is really thrilling and exciting. I think we can learn something from Kung fu Panda. There are some good sentences, such as Yest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something unknown but today is a present. Everything is possible. If you didnt see it when it first came out. I advice you to go and see it now. Im sure youll like it. And you can find it on the Internet. 这是我班同学在共同观看《功夫熊猫》这一动画片后所写的影评中较好的一篇。我觉着这样结合学生实际的开发、丰富教材内容,会使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三、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
新课程强调“改变课程过于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开发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形成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本学期学校布置每位老师上一节杜郎口展示课。此时正赶上第五模块Problems结束。根据刚刚所学内容,我设计了这样一节展示课:把全班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每组表演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八个问题。如你的好朋友不会写作业,向你借作业抄,怎么办?你为一件小事和父母发生了冲突,怎么办?班长管理班级同学们不理解,怎么办?……下面就一个小组的活动详细加以说明。首先由小组内一成员呈现问题。班长高娃在第三组,她这样描述自己的问题:As a monitor, I should help the teacher and look after my classmates. But when someone do something wrong and I point it out, he will be angry with me. Im afraid if the things go on, I will lose all my friends. 然后进入表演阶段:自习课上,同学们窃窃私语,小声谈笑。班长一拍桌子,断声喝止:Dont talk any more. Xiaqiang, dont talk. You are talking again. Wuxiaofang, dont talk any more. 夏强腾地站起来,义正词严地说:“Im not talking.”吴小芳也满脸气愤地说:“Im not talking.”然后班长强压怒火地说:“You are not talking, then what are you doing? You are talking. You are not telling the truth.”吴小芳一脸不屑,蛮不讲理地说:“You are the moniter, arent you? Ill listen to you. Dont talk to me like that!”然后把脸扭向一边。班长摊开双手,无奈地说:Like this, what should I do? 下一环节是提建议,教师这样引导:Our moniter has a serious problem. Who can give her some advice? 各小组同学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说:You should stay cool and talk gentlely. 有的说:If someone dont listen to you, you can tell the teacher. The class is our family. We shouldnt talk in class. 然后老师总结说:Its not easy for our monitor to work for our class. We should try to understand her and listen to her. 其他小组都是这样表演后针对所表演的问题向大家征求建议。最后各小组表演结束后,针对相邻小组表演的问题写出建议。这样先是口头表达然后又落实到笔头的输出,扎实地落实了这一模块的语言功能:Describing problems and giving advice. 学生所表演的内容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他们以同龄人的角度互相提出建议,彼此容易接受。这样的设计使同学们利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将起到引领的作用。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渗透,要好于生硬的说教,而且使同学们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地学会了语言。从而综合落实了三维评价目标,即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师要善于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律性总结,使所学内容简化、条理化、有趣味性。
对于比较复杂的语法知识,教师可以把它们编成儿歌或顺口溜,使之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如教某国人的复数时,我让学生寻找规律。有个学生这样总结:中日不变、英法变,其它国家加s。同学们很快就把这个易混的知识点记住了。我热情地表扬了那位善于总结规律的同学,鼓励同学们做善于思考的学生;在教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和比较级时,学生们不会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对比较级一下也很难适应。我便把下面这个顺口溜教给学生:形容词很好玩,它给句子添光彩。有时放在系词后,有时放在名词前,副词紧跟动词走,非要跟它握握手。比较级很简单。er加法记心间,直接去e和双写,辅音加y变成i,多音节词前有more,所有用法全知道。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比较粗浅的见解和做法。新教材的使用还在实验中,它既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又是一个拓展创新的平台。作为新教材的实践者、引路人,我们要用新观念、新方法为新教材的使用而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4.《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感悟 篇四
泉州市泉港六中李晓阳
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校进行了将近一年,作为实验区的一名基层教师,通过这近一年的教材使用与实践,明显地感觉到:新语文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老师的自学和创新;但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将是一大考验----------对教师的备课量及能力要求相当高;而对于农村学生而言,恐怕将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因能力较低、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差而感到无所适从。
一、新教材文美意丰、删繁减难,易激发学生兴趣,更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首先,新教材选取新文、美文,大大吸引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如教育学生“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忆读书》,引发学生产生感情共鸣的《我的老师》以及《美猴王》、《犟龟》、《山中避雨》等。这些文章文质兼美,生动有趣,贴近生活,教益丰厚,且题材广泛:社会风尚、校园文化、家庭琐事、科技生活无不反映,体裁多样:散文诗歌小说童话科幻故事尽收眼底;时代性强了,可读性强了,与学生实际生活近了,因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课后习题的设计既重基础,又重灵活,激发了学生思索的兴趣。同时,“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新颖、活泼,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新教材设计了“说特征,猜同学”、“采仿任课老师”等较多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由于各种活动趣味性、实践性强,又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因而更大地激发了学生兴趣。
二、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渐形成
新教材降低知识难度,强调基础,减轻理论知识的繁琐记忆,注重实践,为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同时,新教材的使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力地促进自主学习方式的形成。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进行主动、自觉的学习。因而主动性成为这种学习方式的一种特征。新教材有力地促进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逐渐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新方式。如《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对旧教材而言,新教材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要求学生以自学为主,不需作过多的分析,主要是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朴素、优美的语言魅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认识文章选材典型的特点。课后习题也由原来的八个减为四个,而且侧重于学生的感情体会。这样的设计编排,极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出现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执教”、“模拟生活”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
三、新教材体例清晰,重点突出,听说读写有机结合,便于教师理解和使用,更利于教师创新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便于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意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明显转变,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
新教材为教师创造性教学提供广阔空间,教师便有机会能动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情境、激情引趣”,“转变角色、引导示范”等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如《美猴王》一课,由于根据名著《西游记》改编的各种动画西游记,连续剧《西游记》更是老少皆知,家喻户晓,完全可以让学生来讲故事,而教师不必代劳,只须点拨。这样学生都会兴趣盎然,积极而又愉快地投入学习中。
当然,由于新教材在教学上较灵活,教师的备课量就增加了不少,需要查阅大量的书籍,因课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考虑不同的教法等。
四、反思、商榷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东西。比如,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研”要求学生课外应自觉学习,课内才能积极发问,才能做到课堂上的深层次的“动”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回答问题。然而,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根本就没有完成小学的教育而升入初中,能力较低、基础薄弱,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后天不补”。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就连简单的回答问题都不能,更不用说深层次的动。比如在一班,往往一堂课下来,学习较好的同学会觉得很轻松,上课气氛非常活跃,一节课很快就过去,并且受益非浅。但仔细思量一下,其实一节课就是这些能自觉、认真地读书的学生的专利,甚至是表演,而另外的那部分同学的学习效益恐怕就不如人意了。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不乏有社会因素。曾经有家长打电话来,说“我的孩子身体较弱,头脑不好,你们不要对他那么严格。他都不会了,你们还不多讲点,却来提问。”当然,这样的家长毕竟是少数的,但起码看出社会对课改知之甚少。其实,这样的上课情况并不单单在一班出现,在其他学校也一样。前阶段在民族中学、山腰中学、美发中学听课时,发现几乎有这样的共同点:上课时被提问到的人次很多,但重复不少,真正被提问的同学不多。因此,如何调动各方面的因素,使另外那部分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恐怕是问题的关键。
由此,我想新一轮的课改在农村是任重而道远,如何能够使另外的那一部分同学学有所得还有待于慢慢去探讨。
5.浅谈新教材形势下教师如何备课 篇五
初三二部 张学武
只要是教师都要备课,但凡有几年教学经历的人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那么如何备课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了解在新课程下教师在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1、处理教材缺乏创造性。从编写教案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在备课、编写教案时是边看教参边备课边写教案。备课时过分依赖教参或教案集,很少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
2、制定目标过于笼统。目标都来自于教学参考用书或教案集,教师未能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及时加以调整,阐述笼统,缺乏针对性。
3、以学论教流于形式。很多教师能意识到备课要了解学情,要备学生怎么学,即怎样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活动。但是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往往做得不好,怎样组织、如何开展,心中没底,为此,课堂教学就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或教师注入式满堂罐的现象。
4、设计教教案简单化。设计的教案大部分是直线型的,一问一答式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大;对习题的处理大都要求学生按教材或练习册的要求完成,很少作调整或增补,无开放性、生成性、个性化设计。
5、教学反思空洞。许多教案后面都有教学反思或随笔,但大都只有三四行字,多则七八行,内容大多是泛泛而谈,没什么价值。也没有自己的典型经验给人以借鉴。
6、教案与教学分离。抄写教案时,许多教师没思考所抄的内容,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些“文字”的抄写,把它们从教案集上原原本本地或偷工减料地“搬”到学校统一颁发的教案簿上,应对学校领导走马观花的检查。而真正在课堂上用到的“备课”,是教师在课前,利用课间时间用心去看现成的教案和参考书,并快速地思考、修改而批注在课本上,罗列出教学的提纲或轮廓,理一理自己的教学思路。这样就出现了抄写教案与课堂教学分离现象。那么在新课程条件下老师如何科学备课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教师备课要备教学内容。这不只是仅仅准备教材内容,或只是教参到教案的简单的“块移动”。要求教师对教材重新进行结构的组织、脉络的把握以及内在规律的揭示;要求教师对各种教学因素,科学地选择取舍,巧妙地调整组合,有轻有重,有主有次地进行程序设计;要求教师从参阅配套教参和优秀教案中受到启发,帮助挖掘教材,拓宽教材,打开思路。
2、教师备课要备学生。备学生的前提就是以人为本、充分地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更要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摸清了学生的知识储量、认知水平、学习方法、思维习惯以及对本单元教材内容的已知程度,教学才有依据,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也只有摸清了学生的学情,包括学生知识、技能的深度与广度,讲解才能讲到点子上,解到关节处,才能有效地克服“学生熟知的我们还喋喋不休,学生难解的我们却不了了之”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地了解学生要学习什么、得到什么,从而帮助他们确定学习的目标;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他们去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从而帮助他们设计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帮助他们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等。备学生是备课的难点,难在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非常活跃又参差不齐的思维体,作为教师,要做到胸有成“人”,就必须经常自觉地深入学生,从课堂内外的每一个环节了解和研究学生。
3、教师备课还要备自己。备自己,有四层含义:一是注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使自身在文化素养、科学知识、人格魅力上有足够的品位、能力和感召力。文化素养需要长期的积淀,科学知识需要刻苦的汲取,这里特别要提一下人格魅力,教师的情感立场、理想精神、敬业态度、超功利的道德品格、负重前行的超常意志,对学生的人格养成有很深的影响力,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扬长避短,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每一位教师都有着自己的认识特点、情感特点、意志特点,有着不同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以及不同等层次的能力特点,这一切都必须要在备课过程中表现出来,而且以独特的方式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三是教师备课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中,教学内容、学生、教师三者要做到有机结合,和谐搭配,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靠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如何发挥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了。四是根据能力大小和自己在某一个教学阶段的侧重点形成自己的特色。例如新教师通过设计详案熟悉教材,弄清教材的体系,积累教学的经验;开展教科研课题实验的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满足实验要求的特色教案。再如,对某一教学环节还不够上水平的教师,可着力在这一教学环节上采用多种设计方案。
4、教师备课更要备方法,尤其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的指导。教师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如何把教材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内容,把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因此就要研究教学方法,这是实现教学任务的保证。教师研究教学方法,必须紧紧依据每次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课的类型和结构,保证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最重要的阵地。既然要以学生及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那么课堂教学就应当是学生活动的主要时空,教师应退到次要的位置,来扮演学生活动的欣赏者、帮助者和指导者。所以备课主要是准备这些方法,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主动乐意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去注意对学生的引导。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其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可以是一种启迪,也可以是一种激励;引导的内容既有方法和思维,同时也有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做人的道理。
5、注重课前的二次备课。在备完课后,不是只等上课,必须再看一遍教案,进行一次再备课。把教学步骤、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再仔细琢磨一番:教法是不是非常恰当?问题这样提出是不是恰如其分?某个问题放在前面先讲到底好不好?……这样临时再做些增、补、删、减,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步骤,使教案越发完善,使教学内容熟烂于心,使操作教学过程更加游刃有余、挥洒自如,使整个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这样,虽然教案书写乱了点,但课前准备充分,心中有数,眼里有学生,心中有重点,讲起课来才能自如、潇洒,课才能讲活。我认为,那种讲课时离不开教案,照本宣科的死板的教学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而那种教学重点不明确、课堂上离题万里的胡侃乱讲更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教学效率因此也就不会理想。
6、备课的环节多用留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体现自主学习的精神。备课过程中的留白,最重要的即是把原来教师提出的问题交由学生提出,教师的任务是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这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变换的又一体现,也是新课程理念规范教师课堂行为的一条严格标准。“教学设计的理念上要从关系入手,关注教学中人的存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生活世界的多向互动及其效果。”然而,如何让学生既充分发挥自主性,又不天马行空,达到所谓的“效果”比原来的科学设置课堂提问远远难得多。此外,备课要真正具有深度,还应注重提炼,追求深入浅出。备课时,对课文固然要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但最终在进行课型设计时,应追求集中的目标体现和简明的教学步骤,这样有利于教师课堂的自由发挥,产生较好的讲授效果,当然也为学生的发挥提供了更加广阔、自由、开放的空间。
6.新教材的使用体会 篇六
厦门市同安大同中心小学是厦门市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的实验基地,下面谈谈我们一学期以来的实验感受。
一、新教材编写方面的优点
1?凸显儿童的年龄特征,图文并茂,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上册教材所设计的情境、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风格和色彩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变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为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孩子们喜欢教科书,而且容易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贴近生活,体验有用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
一年级上册教材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如“生活中的数”这部分内容,体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如“比一比”中的“比长短”“比高矮”及“分类”等都是学生可动手实践的内容。这样的设计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而且也使学生获得了用数学的体验。
3?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例题或练习题插图一般展示了一个含有数学问题的现实情境,且能够体现开放式的学习活动,以利于学生尽快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如本册第10页的`例题,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可以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有的按方位、有的按颜色、有的按形状特点等,使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再如第10页的“做一做”,是一道开放式的练习题,通过让学生观察情景图,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学生所提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不同,体现了答案的不惟一性。这样的设计,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张扬学生个性。
一年级上册教材在设计时重视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品德行为的素材,所设计的情景图符合儿童特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感兴趣、易理解、易接受,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品德、行为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总之,一年级上册教材在编写时重视选取贴近实际生活及儿童感兴趣的素材,重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教材的系统性强,课程资源丰富,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实验的做法与体会
7.《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感悟 篇七
为了适应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形势和要求,深入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我院于2010年9月开始在2010级英语专业学生中使用《新编剑桥商务英语》(第三版)系列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水平以及教学时间的安排,各用2—4学时完成《新编剑桥商务英语初级》《新编剑桥商务英语中级》(第三版)(以下简称《商英初级》、《商英中级》)的一个单元。我们在教学中采用重点突出、课内课外结合的策略,选取重点内容在课堂内学习,其他内容留给学生课后自学。
《新编剑桥商务英语》(第三版)系列教材主题内容丰富多彩、版式设计美观新颖、音频材料真实自然,在语言教学中融入人文与创新理念,为学习与教学带来新的体验。话题选取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将学习牵引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中去,在有价值的信息交流中实现了语言的习得。因此这套教材深受师生的青睐。
一、教材特点鲜明
首先,体现国家要求,满足教学需要,符合学生需要。
《新编剑桥商务英语》(第三版)系列教材立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实,着眼于未来教学需求,体现了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充分考虑与基础阶段“一条龙”英语教学各方面的有机衔接,充分考虑了亲一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使学生真正成为受益者;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帮助教师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自主性,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策略和综合文化素养。
其次,选材范围广泛,主题丰富多彩,体裁形式多样。
这套教材在选材上结合了新一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思维特点,主题内容以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既涵盖了与工作、市场、销售、培训、金融等相关的商务话题,又探讨了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科技发展、跨文化交际等深层问题,也涉及了许多近年出现的新观念与新事物。所选阅读文章材料注重语言质量、文化内涵与思想深意,既有时事经济与政治(如《商英初级》Module 4.1中的Fashion industry crisis after EU import ban),又有经验建议之谈(如《商英中级》Module 1.1中的How to job share)。
再次,练习形式多样,多种技能融合,培养综合能力。
这套教材练习设计注重多种技能的综合培养,注重提高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各类活动富有启发性与挑战性,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与创新思维能力。例如Vocabulary&Grammar侧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Reading侧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Speaking&Writing则侧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最后,教材配有较为实用的《新编剑桥商务英语教师用书》(以下简称《教师用书》),向一线教师提供了教学参考。
二、促进学生能力提高
使用这套教材一学年后,我院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思辨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提高语言与思辨能力。
《新编剑桥商务英语》(第三版)系列教材在编写中重视大学英语的学科专有功能,即语言技能的学习与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另一方面强调其跨学科功能,促进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形成,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人生理想和道德修养。如:《商英中级》Module11.1中的文章涉及公平贸易组织,如果学生课下不搜集相关的背景知识,就不能真正理解文章,所以我院教师在讲述本单元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制作成PPT,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演示,起到了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作用。
该教材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与思辨能力,这一特点尤其体现在练习的设计上。与以往教材不同,这套教材的练习设计注重融合多种技能的综合培养,练习形式及活动多样,涵盖了词汇、构词和搭配、写作、阅读理解、语法、翻译等各项活动,特别加大了听力和口语部分的练习,并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话题,在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同时,开阔了思维及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比如:《商英中级》Module 10.2中以听力形式讲述了建筑工地出现的问题,对比两种解决之道,指出哪一种更可行。学生对于此练习的回答既显示了他们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同时又能开动脑筋,形成自己的想法,还能练习口语,增加锻炼机会,可谓一举多得。
(二)注重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这就要求教师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外语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加强对不同国家文化的了解,提高其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培养跨文化交际型人才。因此,教材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应着眼于当今世界,体现多元文化的特点。《新编剑桥商务英语》(第三版)系列教材在注重语言学习和交际的同时,将以评议为载体的文化导入、跨文化交流等方面较好结合。该教材融入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探讨和鉴别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如《商英中级》Module 1.1 Ways of working和Module 11.Ethica economics中的内容都在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及在跨文化交际情景中使用恰当得体、地道的英语能力。
(三)注重学生中国文化意识的培养
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中,“文化教学”在“文化差异”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中国人作为交际主体却往往不会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思想和传统文化。目前高校所使用的英语教材大多数强调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忽略了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忽略了对中国文化意识的培养,因此,出现了本国文化精神及意识缺失的现象。《新编剑桥商务英语》(第三版)系列教材在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中都有意识地加入了中国文化元素,教材在问题探讨和习题设计中体现了中西文化对比这一理念,对培养师生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的意识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如讲到“品牌”这个话题时,让学生谈谈对奢侈品的理解,谈谈中国人的奢侈品情节;讲到“销售”时,让学生谈谈诚信为本,等等,这样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很高。
(四)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主性学习习惯
《新编剑桥商务英语》(第三版)系列教材在练习与活动设计上涵盖阅读策略、词汇学习策略、写作策略等,这些丰富的语言材料、形式多样的活动、具有启发性的训练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帮助学生进行各类学习策略的培养,教材改变了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者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课堂上围绕某一主题多说英语。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用英语讨论教师设计并提供的话题和练习,模拟情景进行对话,使课堂成为学生操练语言活动的场所,学生沉浸在英语氛围里,英语语感不断得到增强,听说能力逐步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将所学的新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用于实际练习中,强化了英语技能。
自主性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活动,主要思考,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建构自己的理解。《新编剑桥商务英语》(第三版)系列教材的内容编排对学生自主学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该教程把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的同时,注重学生阅读语篇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同时关注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语言应用水平。每个单元都有听说读写等技能的综合训练,便于学生在这些技能的训练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教师和同伴互动、合作、交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索未知的知识,从而达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提升教师素养
在提高学生评议能力和文化素养的过程中,这套教材对于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素养方面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促进教师转变理念,追求自身全面发展。
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这套教材对教师自身提升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传授了文化知识,而且培养了自身的文化意识。通过不同的文化比较,教师提高了自身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以及在跨文化交际情景中使用恰当、得体、地道英语的能力。
我院商务英语课程教师团队对此深有感触:“通过本教材的使用,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原来很重视学生是否学会,知识讲解是否全面、细致,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英语听说方面、特别是口语方面的实践不够重视。采用新教材后,在课堂上减少了灌输式授课比例,而更多采用课堂活动、分组讨论等方式启发和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继而形成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获得了表达思想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的空间,创造性思维得到激发,积极参与的意识也得到加强,真正形成了课堂的主体。”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满足教学需要。
《教师用书》不仅向教师提供了背景知识、阅读材料译文、重点词汇讲解等教学素材,还通过授课建议、补充活动等拓展内容,为教师提供了开放式、多角度的教学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驾驭课本,系统地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引导教师探索课题,提高科研学术能力。
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该教材对老师的教学及科研提供了一些参考和思路。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本教研室的教师在我院近期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中,在说课比赛和讲课比赛环节表现出色,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在我院院级教研课题申报中,教师态度积极,申报踊跃,表现出了较强的参与意识。
这套教材让我们认识到,外语不只是服务于某种具体工作的工具,更是了解异国文化和传播、了解多样文化和多样思维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语言教学既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体验多样文化,又要锻炼他们勤于思考、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同时,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增强自身能力、提升自身素养的过程。
摘要:作者从《新编剑桥商务英语》 (第三版) 系列教材的使用入手, 谈了该系列教材的鲜明特点所在, 阐述了其在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思辨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以及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等方面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剑桥商务英语》 (第三版) 系列教材,学生能力,教师素养
参考文献
[1]应云天.外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290.
[2]许峰.英语教材评估研究:回顾与前瞻[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8.教师在教学中对新教材使用的看法 篇八
1.可以根据本地、本班级以及学生的情况,有选择地使用教材。尽管教师指导用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的课目安排,但这仅作为参考。教师可以全部采用实验教材中的内容,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进行讲解。
2.可以根据本地的资源和环境,对教学内容加以适当的改造。尽管教材在编写中尽可能的选用了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能有的实验材料,但对于有些地区来说,仍然存在不适应的问题,或者有更好的替代物品。因此我们积极提倡教师利用本地的资源和环境,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尽量做到使学生们理解。
3.可以根据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设计新的教学活动方案。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反映了编写者的认识和意图,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及创造性(当然要具有科学性,不可以出现科学性的错误),对活动过程的设计加以完善和改造。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教材虽然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但最终还是要依靠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才可以达到新课程改革所需要的目的。
要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尽管有《新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但决定科学教育效果的仍然是人。这意味着教师在使用实验教材时需要注意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尽快能够适应新的教材,而不是让教材适应教师。
教师要准确把握实验教材所体现的几点基本思想。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以积极的思维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的看成一个整体。
教师要努力建立新的教学方式。要将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代替单纯的讲解;以创造各种学习的机会和探究的情境代替灌输;学会倾听,了解学生理解了什么,误解了什么;将社会和大自然都看作教学的资源和科学教育的场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权利,对他们积极加以引导;将教学评价伴随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与教学融为一体。
在新的教学改革中,多数教师对探究性的教学还不是非常适应,教师的思维不能马上得到好的转变。因此,我们需要和学生一起对科学探究进行学习和积极的体验,并尽快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尽快承担起指导的责任,尽快和新的教材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
9.初一牛津英语新教材使用心得 篇九
我想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初一牛津英语教材的使用和我校初一英语备课组教师的一些做法。
我们都知道,新教材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照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另外,有的单元还安排了一个旨在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课题(project),让学生综合运用在这几个单元里面所学的语言知识、技能及学习技巧,以培养他们的口笔头交际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合作精神。
2.本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语言想象再现率高,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
3.编排体系上突破了传统模式,体现了语言教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整套教材中,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跨文化意识等有机结合,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那么,针对以上这些特点,我们初一英语备课组的老师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尝试:
一、进行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初一新教材相对于以前的教材词汇量明显地增大,大概每个单元100个单词左右,有些单词还相当长,而且一些不常见词的出现率也相当高。同时语法点增多,并提前出现。例如:It takes sb.some time to do sth.以及 Sb.spends some time doing sth.(on sth.)这类句型以前要到初三教材中才会出现,而现在初一就出现了。针对这些难度的增加,我们几个人在一起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首先让学生过好语音关
学期开始时先教学48个音标.在教学48 个音标时,突出重点:如五个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的读音, r音节及七个辅音字母(c g j n s x y)在单词中的读音;分散难点:元音字母组合和辅音字母组合 ,这部分量大,学生难以记住.为此我们要求学生每天记八个,逐步增加.尽量不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如果碰到较长的学生难以拼读的音标拼读词,这时我们就教学生拼读音标词的方法,先教学生分成几段来拼读然后再快速朗读成词.教学音标时要求学生眼看,手在空中比画或在桌面上写.动用多种感官提高记忆效果.过好语音关, 有助于学生把握单词的读音;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有助于解决学生对单词读音的遗忘现象;有助于学生快速而且长久地记忆单词.2.其次在教学中让学生过好词汇关
新教材词汇量大,每个单元大约有100个左右,为了减轻学生记忆单词的负担,我们把它们分几次来教,在教学新课前,利用早读课提前教25个左右。等到教学新课时,我们还进行强化巩固。
(1)在教学单词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这样就不利于英语教学,所以教给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非常重要。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觉得“创设情境记忆法”效果较好,所以我们常采用这样的做法。如:在教学“closed ”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就先请一个学生上来做“开门”这个动作,然后让另一个学生用open来造句,如:Open the door.或 The door is open.这个时候,我们就板书,并用彩笔在is open下面画线。然后我们再请一个学生做“关门”这个动作,并让他用英语来描述这个动作,他很可能会说Close the door./The door is close.这时我们就可以顺势引出Now the door is closed.并用彩笔在is closed下面画线。然后我们就让学生用所画的两个短语自由地编排动作、自由造句。除此以外,我们还采用“词汇渗透法”。我们在讲课时常将后面要出现的与此单词相同或相近的词,在教学中渗透下去,而等到以后要讲到这个词的用法时,学生已经有所熟悉,这时再进行复习、归纳,学生的印象自然会更深。当然,我们还采用如下方法,如:“音标拼读记忆法”、“音标分段记忆法”、“比较法”(比较单词的异同)、“联想法”(由同一词根或意义联想)。
(2)通过形式多样、紧密联系课文内容的练习题,提高单词的复现率。我们仔细钻研教材,自编了一些练习题,如根据中文提示完成单词拼写的练习题(放在句子中),或将词组里的主要单词划去,让学生选词填空或首字母填空(我们所选的这些练习题一般都较容易),这样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单词,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这种方法比起孤立的背单词或抄单词要有意义得多.而且学生也感兴趣得多。俗话说得好,再好的方法,如果长期单一的使用,也会失去其在初期的最好效应。(以上就是我们在帮助学生过好词汇关当中的一些粗浅的做法。)
二、如何整体处理新教材中的单元结构。
(请大家翻开书)新教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Comic strip(卡通漫画)、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Vocabulary、Grammar、Integrated skills、Study skills/pronunciation、Main task and Check out.就我校的情况,单元的课时安排一般分为两到两周半的时间。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一课时 Reading约两课时 Vocabulary 一课时 Grammar 约两课时 Integrated skills约一课时 Study skills/pronunciation一课时 Main task 一课时 Check out一课时。
Comic strip 主要通过漫画中的小狗Eddie和电子狗Hobo之间一段简洁而有趣的对话,点明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教学时我们几个人主要让学生听录音,模仿跟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此内容往往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热身运动。
Reading 即课文教学,我们平时都尽可能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教学课文。同时要处理好教材中的配套练习,如B.C中的相关内容,B.C部分经常有true or false题等,这时我们经常根据课文内容适当编一些WH-question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复述课文。
Vocabulary 教学主要呈现与话题有关的新词语并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和掌握这些单词。我们在教学时往往根据所学内容增加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践的一些同类的相关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部分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可以将它与后面的check out 或main task 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Grammar主要是对已出现的语法现象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就根据教学内容精选一些练习题来进行操练,帮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正如斯金纳所说的:小步走,快反馈。
Integrated skills 主要是复习本单元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Main task 主要是学生在学完本单元后应掌握的基本内容。在学生掌握这些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还注重指导学生的英语写作。
Check out 是教学本单元的最低要求。
在教以上几个部分时,我们并非按照教科书一层不变的进行教学,而是经常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我们常把Grammar提到课文前面教,便于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强化巩固Grammar。
三、设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了,我们的英语教学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对话、课文时,我们充分利用实物、挂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创设英语教学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这门课,在集备时我们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制作了许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对话时,我们通常采取这样的方式:把对话里的重点句型提炼出来,进行重新组合,变成简单的、学生容易接受的对话,这样的对话使得那些平时懒于张口说英语的学生也变得跃跃欲试,课堂气氛一下子就变得活跃起来。待他们把这个对话操练熟悉之后,再来学习课文中的对话,他们就会感到得心应手,成功感油然而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自然提高。另外,在教学课文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如在教学 7A Unit1时,我们就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照片或请学生到前面来让大家进行外貌描写。如Her hair is short/long.She has black in a ponytail.She has black hair in bunches.She wears glasses.She is quite tall and slim.等句型进行操练。再如在教学7A Unit6 “My Fashion Design”一课时,我们先让学生设计各自喜欢的服装(从颜色、风格、搭配包括发行的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或让学生上网收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流行服装的设计。上课时我们请学生将自己设计的流行服装张贴在黑板上,而后让学生用英语表达,在表达前让他们分组讨论。这样学生可以大胆的发挥思维想象,将那些服装进行重新组合或款式的修改。学生个个都很投入,热情高涨。这样的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了让学生轻松地复述对话、课文,我们引导学生将对话或课文改成小品,让学生进行表演,激发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另外我们还精心设计板书,让学生结合黑板上的Key words和挂图等而后过度到单独只看挂图或实物、教具等复述课文。这两种方法大大地减少了学生课后读背课文的负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以致用法”。即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如在教学7A Unit4 Food 一课时,我们让学生用英语说出自己喜欢的各种食品,如肉类(fish,meat,pork,chicken,beef),蔬菜类(vegetables,cabbages,tomatoes,potatoes,beans,peas and so on),水果类(apples,bananas,pineapples,watermelons and some other kinds),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对话问答,“??—What do you love/like/dislike/hate?
—I love/like/dislike/hate ….What about you?
—I love/like/dislike/hate ….”
并讨论“What food do we eat if we want to be healthy?”等得出 “healthy food and healthy lifestyle.”
3.竞争法。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兴趣点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单词遗忘快,为了与遗忘作斗争,我们充分利用课前几分钟的复习时间来增加单词的复现率。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课上组织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我们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将前面一课或最近所学的长单词、不常用词抄五-六个在黑板的一角,上课时叫几个基础较差的学生读,我们注意倾听,帮助他们正音,然后再进行抢记单词和用这些单词造词组或句子的比赛。试用下来我们觉得效果较好,就连那些课后懒得记单词的学生,课上也频频举手,这时我们及时地对他们进行表扬,哪怕是星星之火也要让其形成燎原之势,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赏识。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单一的教学方法即使是一种好的方式,经常使用也会失去它的魅力。我们还采用其他的一些竞赛形式,如限时阅读比赛,限时朗读比赛,口头演讲比赛等。
4.针对新教材词汇量大、固定句型和语法点提前出现的情况,我们将以往单一的Everyday English扩充为现在的口头作文(每周两至三次),和对关键词、词组和句型的复习(每周两次左右)等,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口
语表达能力。除了平时的口头作文训练外,我们也利用期中、期末复习课对作文进行讲评,如课前先找几个层次不同的学生作文抄在黑板上,然后课上大家一起来讲评,并根据中考作文评分要求让他们来评分,有了这样的评分机制,初一相当一部分同学的作文水平较之开始时提高了许多。有的同学的作文水平甚至远远超出了老师的想象。
5.将枯燥乏味的语法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比较级和最高级,当学生对这种语法结构有所了解的时候,我们请学生自己造句或将他们所崇拜的明星人物编进句中,如,姚明比潘长江高。此外,对一些易错的语法项目,我们编了一些简单的口诀,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如一般现在时:主语三单时,肯定加s,否定和疑问,动词用原形,助动词用does;又如be动词口诀:我用am,你用are, is用于他、她、它,所有复数全用are。再如运用现在进行时,学生时常会忘记be或动词的ing形式,这时我们打比方:be为人的左手,动词ing为人的右手,两者缺一不可,否则残疾。另外,在学习no one和none时,我们将其编成顺口溜:1:2,2:1。如回答Who is in the classroom? No one(回答无人时).回答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the classroom? There are none(回答无人时).回答How much milk is there in the cup? There is none(回答没有时).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立马想到了金龙鱼色拉油的广告用语1:1:1。
6.外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为了提高效率,在前面上课的老师会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上课心得,以便后面上课的老师在上课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高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少走弯路。与此同时,我们还经常互相交流上课的心得体会,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针对初一新教材采用的“五轮复习法”
初一新教材相对于以前的教材词汇量明显地增大,大概每个单元达75-100个左右,有些单词还相当长。而且语法点增多,例如:It takes sb.some time to do sth.以及 Sb.Spends some time doing sth.(on sth.)这类句型以前在初三教材中才出现,而现在初一就出现了。针对这一系列难度的增加,我们同济中学不光利用期中、期末集中复习的时间,还立足于平时,采用“五轮复习法”。
第一轮:立足单词。在每个版块的内容学习完毕,根据本课的内容,精选或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如根据中文提示完成单词拼写的练习题(放在句子中), 根据图片写单词,或将词组里的主要单词划去,让学生选词填空或首字母填空(我们所选的这些练习题一般都较容易,放在句子中,一般为书上所学内容的变化形式),这样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单词,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这种方法比起孤立的背单词或抄单词要有意义得多.而且学生也感兴趣得多。俗话说得好,再好的方法,如果长期单一的使用,也会失去其在初期的最好效应。
第二轮:在每单元学习完毕,根据整个单元的内容,配以适当的拔高练习,内容紧扣课文,涉及词汇、时态、巨型转换几块,选择适当的部分当堂完成,教师在巡视的时候,特别留意中等生,对错得多的题目进行详细地评讲,不具共性的错题只作个别辅导。这两轮复习安单元,利用早读课或课后时间完成。这样天天给他们一定量的练习或阅读,渐渐地学生对所学内容由生而熟。
第三轮:做综合性基础题。这些题目难度不大,让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对,有成就感。单选、时态填空和词汇填空题基本上是课堂上完成的,教师在巡视的时候,特别留意中等生,只对错得多的题目才做详细地评讲。阅读、完形、写作课后做,讲评时,我们特别注意解题方法的指导。
第四轮:专项练习。主要是围绕语言点进行归类和查漏补缺。采用句型转换、时态填空、词汇练习、句子翻译等形式。
第五轮:在前四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主要是综合题,立足于培养学生能力。
为配合以上的“五轮复习法”,我们注意在平时的教学中对重点和难点随时进行巩固和强化。
1.学习单词之后,把上一节课重点的单词或词组在课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读读、说说,有时举些长单词让学生进行抢记比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背单词的效率。
2.进行课文限时朗读比赛。对于一些比较长的课文,抽取部分重点段落,作为朗读的材料。先选一位比较好的学生测一下时间,然后抽几位水平相当的学生朗读该段,其它学生做评委,评出读得比较好的同学,予以表扬,以此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3.学习完对话以后,为了进行有效的复习和巩固,要求中等左右的学生能表演出来,基础好的学生要有一定的拓展或联想。有时也举行讲同意句比赛,同样的句子,看谁能用另外的句子结构表达出来。这两种方法用意在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对写作的巩固。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涉及一个话题,与写作相配合,学完课文后,要求学生就某一话题,写一短文,作为开放式的练习,可长可短,一般5-8句话左右,利用“Everyday English”时间,抽取部分学生朗读他们的作文,教师做适当的点评。以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观点。
5.强化听力。在平时的每个单元中都有听力,期中、期末复习时,利用一些练习材料,对听力做一些强化训练。这样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上为我们初一备课组采用的“五轮复习法”。实施下来,效果良好,当然,其中的不足之处,我们会进一步完善。
10.新教材英语课本的使用心得体会 篇十
新教材英语课本的使用心得
新教材的实施为小学的教学改革打开了一扇窗。在将近半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结合教材运用简易、自然,有童趣的表演进行课堂教学,形成“一台戏”的课堂教学特色,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大胆开口说英语的良好习惯。下面谈谈自己一些具体做法。
一、课前准备,师生共同表演。
课前的歌曲准备已成为英语课的规则。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思想,把学生的情绪转移到英语学习上来。我除了设计一些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且自己也十分投入地和学生一起演唱,用表情、动作、眼神和学生交流,使学生情绪兴奋,快速进入“角色”,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全身心地准备学习的开始。
二、模仿表演,引导学生说话。
低年级学生有个共同特点,善于模仿。在教学时通过听、看和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Hi!Goodmorningboysandgirls.老师脸带微笔,扬起右手亲切地向学生问好。Goodmorning,missGuo!好响亮的回答。Howareyou?趁热打铁给予学生更亲切的问候。Fine,thankyou.Andyou?在老师的示范下,学生积极响应,大胆地和老师、同学握手问好,这种独特的师生交流,上课形式,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并初步改变了村校学生胆小、怕说话、不善表达的弱点,为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打下基础。
三、复习表演,积累应用语言。
村校学生学英语,学校没有任何语言环境,教师得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环境。为此,我每课先安排时间复习。而每次复习,尽可能把已学的内容串起来编成一个节目或有情景发展、有趣味的一件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表演。例第二册学Unit3c,在复习时,我把所学的字母、单词、对话和儿歌有发展过程地串起来。
生动活泼的复习表演虽然需要一定的排练指导,但指导学生表演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独特、有效的训练方法。学生在轻松愉快、非常有趣的情景中表演,不知不觉地积累、应用所学语言,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新授表演,轻松易学。
11.《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感悟 篇十一
[关键词]数学;新教材;教学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我们教师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上来。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更应强化能力的训练和学法的指导。而数学学科具有极强的学科特点,教学不能单纯告诉学生命题结论,而是要让学生尽量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为实现这个目标,新课改的实施就成为必然。但是农村的环境和条件对新课改的实施毕竟带来很大的困难。那么,农村数学教师应如何适应新课改、新教材呢?
一、初中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1.提升课堂的效率。课题研究的实践场所就是课堂,在课堂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后,我们就会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法。比如“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的分层作业中,基础题重点是为了考查学生的对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的掌握情况,涉及应用的内容较少,难度较小,而对于优等生或提高生,我们的训练内容就重点训练学生对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通过应用不仅巩固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的特点,更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促进学生的发展。课题研究的直接受益者是学生,而课题研究的根本目标就是提升课堂效率,无论学生的原有基础处于什么层面,我们都要力求每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都有所收获,有所提升,有所发展。比如在我们研究《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在人教版“一次函数”的第一课时中,教学就可以有效使每个层面上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升。可以通过启发式引导每个层面上的学生都能找出一次函数的一般关系式,列出自变量和变量之间的等式关系。通过学生的描点法作图,通过归纳法来发现一次函数的图象特点,在这个环节中,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通过启发式和类比法获取相应的一次函数的知识,而对于归纳法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来完成,对于优等生而言,他们能自己归纳出相应的知识;对于基础生而言,他们在小组的帮助下,也能获知相应一次函数的特点,从而达到我们全面发展的效果。
二、如何适应新课改、新教材
1.转变观念。更新对数学的认识。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中应积极转变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灵活发挥教学素材,使教学内容更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作为相对闭塞的农村,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给搭建的各种平台,如外出学习培训、理论学习、校内比武练兵等更新教学理念,在不断实践和创新中提高自己。
2.了解学生,用活教材。在提高自己的同时,更需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农村学生由于环境条件限制,知识面相对狭窄,但对知识却表现出强烈的需求。这种需求诱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同时由于家庭教育水平和农村初中教师教学条件的影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方式单一,习惯了机械的“模仿”和“按部就班”的学习。这些,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对教师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向“知”“能”并举方向发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研究教材的结构、内容和体系,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变教材为“学材”。让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内容密切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用活教材还应注意衔接,注意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初中与高中乃至于以后的衔接。课本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衔接,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衔接,将前后知识融汇贯通,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转化到课堂中来。
3.不断学习,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过去,教师是“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教师仅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而是要拥有象河流一样的“长流水”才行,不断的充实自己,改变自己,“与时俱进”的拥有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加强学习,应阅读先进的教育理论文章,努力提高自己理论水平,从理论上吸收先进文化教育理念。要多参加教研,可通过走出去的形式,在一些重点中学,一些优秀教师课堂上去学习,去学习别人教学的优点,吸收别人的长处。再次是同科教师多交流教学体验,自己经常记一些自己教学的心得体会。最后,教师良好的师德、渊博的学识,也影响到教师的威信,从而影响教育效果。
4.“以人为本”。让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提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注重知识传授,更应注重能力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让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教师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问题关键,结合知识内容和学生知识水平,创设问题情景,抓住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积极性及主动性。教学上应根据问题实质。本班学生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教学上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学生在比较活跃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会收到格外显著的效果,学生甚至会产生突想,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教学上采取游戏、竞赛,风趣的语言。分类要求,分类提高。
三、如何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
1.科学合理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结构。数学学习需要不断地归纳总结,例如在讲授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时,利用根的判别式△=b2-4ac,归类总结出三种情况,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安排复习内容和复习时间,通过复习使学生不断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将新知识成为现有知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使所学知识牢固保持在记忆中,形成知识网络。
2.培养应用能力。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我们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四、结语
要更新教学观念.数学的教学过程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发现的过程,把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的道理等,准确、鲜明、深刻地展示给学生,而且还要注重反馈教学,要增强新的教学意识.在教学中应严格按课标要求进行教学.还要有具体的目标体系意识,目标实现程度要清楚,便于测量、评价.同时,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真正体现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里的参与主要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特别是差生参与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走出教学改革的不足之处,才能迅速推动教学改革向前发展.我们的教改之路才会越来越宽敞。
参考文献:
[1]王静,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3.
[2]伍志文,浅析初中数学教育的教学情景创设[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
[3]刘家贵,初探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情景创设[J].新课程学习.2012.
12.《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感悟 篇十二
日前,作为课改参与者之一,受娄海滨老师所托,对嘉兴地区几所机械专业规模较大的学校有关领导与相关老师进行了电话交流,倾听大家对新教材的意见,同时,作为省中职机械专业新课程改革基地学校代表,我又深入一线,与我校若干教授本次五本教材的专业老师、相关专业学生进行了交流,现对新教材的使用意见反馈如下:
一、新教材的优点:
1.直观性强、通俗易懂
新教材插图与众不同,令人耳目一新,突破了传统教材理论性强、知识点多、枯燥乏味的缺点,采用了较多的图片展示,较好地吸引了学生眼球,符合中职生认知特点。特别是《走进数控》这本书图片精美,较好地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加深了学生及其家长对本专业的认识。《数控加工机械基础》与《钳工》两本教材也大量采用了图片呈现,《钳工》以图片流程方式表达加工过程,使知识点由抽象变得具体,直观性强,学生易于理解,学习比较轻松。
2.知识浅显、针对性强
本次新教材针对性很强,特别是《数控加工机械基础》这本教材针对数控车床与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结构、部件展开教学,抛弃了传统教材中轮系的计算、平面机构等知识点,增加了伺服电机、滚珠丝杠等知识点,使教材知识变得浅显易懂、针对性很强。《钳工》这本教材针对三个项目展开教学,教学主题与目标非常明确。《autocad》这本教材则针对每个项目,用程序性知识的结构编排,比较适合中职生学习,从与学生的随机交谈中可知,开学至今,学生觉得学习有兴趣,比较轻松。
3.理实一体、实践性强
教材编排体系方面,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轮廓比较清晰,交互性较强,教学组织方面,老师更多地将教学场所搬到了车间、机房等实训场所,与以往教学相比,教室授课的次数明显减少,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做的东西也比以往增加。
二、新教材的不足
1.教学资源少、备课困难
新教材尽管理念新颖、图片较多,但是,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偏少,教学组织比较困难,特别是《数控加工机械基础》这本教材,伺服电机、同步带等器件,没有教学实物,只能找图片,这与当前中职机械专业师资普遍紧缺、教学任务普遍繁重的现状产生强烈冲突。
2.实践器材少、考核困难
新教材要求理实一体授课,强调实践操作性教学为主体,对于cad、制图这两门课实践上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操作,但是,《数控加工机械基础》如何实现理实一体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技能性环节考核?配套器件如何准备等等问题,大纲中没有明确,教学组织困难,考核更加无从下手。反映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依然让学生背知识点为主,因而,学生认为尽管简单,但是,枯燥乏味,欣赏完老师呈现的图片后就忘记了相关知识点。
3.其他问题
有些教材中出现一些不应该的知识点与图形表达的错误,有的教材知识点重复较多,特别是《钳工》的七巧板项目中,三角形的加工太多,学生做完第二块就不愿意再做重复性的东西,整体比较简单,但是最后一个夹具项目又显得有些难,教材的项目选择值得探讨。《机械识图》这本教材入门阶段采用初步让学生认识制图的构思很好,但是,以中职生入学时的能力与学习习惯,教材选择对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中职生的认知能力?教学内容上,必授知识点与拓展知识点安排是否合适?现行的必授知识点浅显得让老师无法上课,这个层次的识图能否保证学生今后的识图能力?《cad》教材整体较好,就是后面的例题有些偏难。
三、教材使用遇到的困难
1.师资年轻问题
从交流的几所学校反映来看,中职机械专业整体上师资都比较年轻,好多老师都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知识讲不透、讲不到深处、讲不到专业程度,对新教材的理念把握上显得很不够,如何讲解理实一体教材感觉到非常困难,需要培养师资队伍。
2.教学场所与装备
理实一体教学需要相应的教学场所与装备配套,但是,教学装备配备是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需要地方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教学场所更困难,很多学校的教学场所已经定型,难于适应新课改对教学场所的要求,整改同样困难。
另外,中职与成人高考、函授、自考等课程衔接与学分互认导致的教材指定等问题也阻碍了兄弟学校对中职数控新教材的选用。考虑到教改牵一发、动大局,有的学校持谨慎态度,基本处于观望状态,他们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了一套新教材,以期教师先熟悉新教材,再计划在下一年度内选用新教材。
问题分析:
作为浙江省数控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对上述问题作了仔细分析,个人以为主要原因还是以下几点:
a、客观上,编写者来自于中职一线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我们难于从日常事务中脱离出来,潜心于教材编写、配套教学资源的开发,导致配套教学资源缺少,以至给大家的使用带来困惑。近几年来,随着地方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一些学校实训场所都已经建设好,但是,与理实一体教学的场所要求相差较远,难以适应新教程教学的需要,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具体的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带来困难;
b、主观上,新教材的使用要求相关学校、一线教师根据本校实际,改变教学思路与教学策略,无疑是对已有的惯性思维的一大冲击。从湖州、绍兴及嘉兴地区若干学校的考察来看,有些学校在思想上与行动上还没有具体地落实新课改的准备,还是停留在既有的基础上重复以往的传统做法;
c、针对全省各地参差不齐的数控专业办学条件,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装备配备、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下如何开展理实一体教学,新课程标准还需要相关的教学指导方案指导有关学校、教师的实践操作。
13.《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感悟 篇十三
谈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大修订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
与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大修订教材(简称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简称新教参),已重新编写,从今年秋季起和教科书同时交付使用。新教参将成为老师使用新教材的好伙伴。我们要怎样使用新教参呢? 一、要了解新教参中努力体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 (一)整合的思想 “整”是“整理”,“合”是综合。“整合”是高度的综合。教学用书中的整合,一是教学说明的整合,不再是逐段地进行分析,而是以编者意图为核心的整体的说明;二是教学建议的整合,不是零散的教学建议,而是基于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发展的优化教学设计的建议。 (二)开放的思想 教学用书努力引导教师冲破“三中心”的束缚(即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既立足于课堂,又不局限于课堂,努力做到课堂向课前延伸和向课后拓展,向社会和家庭开放,向大自然开放;既立足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努力促进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既重视老师的导,又努力做到以学定教,促进教与学的结合,教学相长。 开放的教材,开放的课堂,开放的教学,将引导学生达到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的理想境界。 二、要熟悉教参结构上的变化和内容上的特点 (一)教材说明重在说明编者意图 以往每篇教材说明均在千字以上,侧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新教参的教材说明篇幅大大缩短。说明要点包括课文思想内容的概括、课文表达特点的归纳、学习重难点的提示、编者意图的说明等。上述要点的核心,就是编者意图的说明。 (二)学习目标体现三个维度 以往的教学用书提的是教学要求,新教参改为“学习目标”,目的是体现以学定教。而且从以往的侧重认知目标和侧重结果改为体现三个维度,一是知识与能力,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具体条目的编写上,第一条是有关字词的教学。对于词语,从以前的“理解”、“掌握”改为“正确读写”。“正确读写”,语意明确得多。而“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理解。背诵词语解释,遇词必要求造句等,都是“理解”、“掌握”语意模糊和要求不明确的结果。 第2条是朗读、背诵或复述的要求。 第3条是理解、感悟及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第4条是方法、习惯等方面的要求。 第3、4条因文而异,不是每课都有涉及。 在“学习目标”中,繁琐的内容分析和锁碎机械的练习已经没有“用武之地”,而培育语文素养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则可大展宏图。 (三)教学建议有利于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建议部分,一般从课前准备、课堂学习和课后拓展三方面提出教学建议: 课前准备,包括课前的观察、资料的搜集以及阅读的准备等内容。建议的事项,是广大教师普遍能做到的,同时注意适度超前,关注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 课堂学习,着重从如何理解重点、难点,达到学习目标的角度提出建议。根据课文特点、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实实在在地提出几条对教师有启发的教学建议。 课后拓展部分,结合课文特点,适当提出开展拓展性阅读、小练笔、实践活动等建议。 对教学建议,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方法的多元化 学习目标的多元化,必然导致教学重点、难点的多元化。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不一定就是教学的重难点,而对课文表达方法的理解,阅读方法的学习等,有可能是学习的重点难点。因此,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的建议也就因文因异,呈现多样化。如:《柯里亚的木匣》的教学,有关抓住本课主要内容的方法学习也是教学重点。新教参作如下的教学建议:可在学完课文以后进行,可先在小组讨论,然后班上交流。老师要指导学生,对怎样埋木匣、怎样挖木匣和得到什么启示,要用比较概括的语言叙述出来,不要照着课文的句子念。在说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评议,以评促说。这样的建议,是便于老师操作的。 2、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学情境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进行思维导向等多种作用。新教参对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有复习或提供背景材料,有形象的再现,有问题情境的创设等。 3、学习方式的转变 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新教参在学习方式建议方面动了很多脑筋。 学生自主探究的引导,包括用什么问题给学生探究,如何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究;如何联系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联系已学知识探究;如何鼓励和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等,都有切实可行的建议。如《和时间赛跑》一文如何探究,新教参作了多方面的提示:可抓住重点句子探究,可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探究,可在朗读中体验,还可利用练习引伸探究。练习设计非常巧妙,请看:在战斗中和时间赛跑, ;在体育比赛中和时间赛跑, ;在科学研究中和时间赛跑, ;在工农业生产和时间赛跑, ;在学习上和时间赛跑, 。 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包括讨论的题目,讨论的组织引导,以及如何反馈、评价,新教参处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长城砖》,如何组织合作学习,新教参作了如下建议:可用“朋友,你要自信”为题,组织交流。小组里一个同学扮失去自信心的人,或者是怕作文,或者是对学好数学没有信心,或者是不敢上台表演节日等等,其他同学对他进行劝说,具体事例可以是自己的例子,也可以是别人的例子,还可以是长城砖的例子。这样的合作交流,学生应该是会喜欢的。 4、语文资源的利用 新教参非常重视语文资源的充分利用,在课前准备、课后拓展的教学建议中,有对大自然、社会的观察,有上图书馆甚至上网查阅资料,有向熟人朋友咨询等等。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课外语文资源,也作了有益了探索。如《圆明园的毁灭》,建议补充介绍我国保利集团公司花巨资(3500万元人民币)从香港拍卖市场购回的3件国宝的事,让学生感性认识圆明园的建筑,圆明园的珍藏每件都是无价之宝。有不少课文,对如何利用影像资料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5、朗读指导 怎样指导有感情朗读,是新教参教学建议的重点之一。从如何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基本的朗读技巧,如何读好重点句段,以及如何范读、引读,如何运用各种朗读形式,教学建议做到因文而异。如《卢沟桥的狮子》一课的朗读指导建议是:朗读形式有学生的自读、小组读、齐读和老师的范读、引读等。要引导学生在想象中读。学生通过自读和对老师范读的体会,要体会到表达狮子动作形态的词语,如“蹲坐、低着头、偎依、藏”要读重音;“好像”后面的联想部分要读得慢些、轻声,要体现出是在边读边想象,把文字转化成画面。这样的朗读指导建议,也是切实可行的。 (四)参考资料更加齐全 这部分内容做到尽量丰富,包括时代背景、作者作品;相关的自然、社会知识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识;课文主人公等方面内容的介绍,以免除教师的翻检之劳。如《三味书屋》参考资料有鲁迅生平介绍,三味书屋的介绍。三味书屋的介绍包括房屋的结构、房屋的主人和“三味”的含义等,以便老师更多地了解三味书屋的文化内蕴。 (五)积累・运用体现各自特点 1、读读背背,不提具体要求 读读背背,意在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感性认识,丰富文化底蕴。新教参中对内容的解释,不能照搬给学生。名言警句,大致了解一下意思即可,不要求字字落实。主要要求是诵读和熟记。 2、独立阅读,重在检测功能 阅读短文,有两个功能,一是检测学生阅读能力,二是扩大阅读。要留意对如何检测所提的建议。 3、口语交际,重在创设情境和互动的引导 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三条线,后两条线具体安排在积累、运用中。要注意编者意图的说明和教法建议,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什么,围绕话题要设置怎样的交际情境,对交际中的互动要如何引导等。如《购书・谈体会》交际情境的创设,一是和书店营业员的对话情境,可就要买的书询问营业员,同类的书中有没有更好的,也可以问问这本书的销售情况,以便决定买不买;二是读后和爸爸的对话情境,可就书的内容、作者情况、读书的感受和爸爸交谈。这样的建议,老师也是便于指导的,能够让学生有话可说。 4、习作教学 习作教学,一看编者意图,写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二看激发习作兴趣的建议,开拓思路的建议。如通过情境创设,语言描述,材料例举等来开拓学生的思路,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五年制第七册的看图习作,图是一幅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宣传画。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写一篇习作。怎样展开想象,新教参多方作了提示,一是可从图的形象展开联想:像中国结;可以联想中国结的种类,象征意义;像一个人打太极拳,可以联想太极拳在我国,甚至全世界的传播;像一个人在奔跑,可以联想我国在奥运会上夺金的运动员;二是可以从“北京”畅想那时北京的巨大变化,畅想我国运动健儿备战奥运会的情景等。以上建议,是可以让老师打开学生思路的。 三、要处理好独立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与使用新教参的关系 首先是独立钻研课文。教材说明把思想内容分析压缩到极少篇幅,给老师自己独立理解课文留下极大的空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老师钻研课文,和课文对话,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是引导学生和课文对话的基础。老师没有独立阅读课文的感受,在教学中就有隔靴搔痒之憾。先独立钻研教材,再来看教材说明,对编者意图的领会就会更准确,更深刻。 其次,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修订大纲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在使用新教参时,既要充分留意教学建议的科学性、合理性,结合自己的体会作具体的教学设计;又要努力冲破教参的局限,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做到使用教参又不依赖教参,在使用中超越教参,在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
14.思品课中合理使用教材之感悟 篇十四
关键词:思品课;合理;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24-01
十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初中政治教学工作,使用过旧教材授课,但从2005年秋季开始使用思品陕教版教材至今,教材变化不是太大,但教材使用需要老师多下功夫,学会合理使用。否则堂课可能变成处理各个情景题练习课堂,或成为七零八碎的课堂,很难完成新课程理念下的相关的教学目标。下面鄙人就在思品学科方面这些年使用陕教版教材上课情况谈谈感悟。
一、教材的灵活运用和整合,使课堂更贴心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教师要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任务,根据本标准,设定鲜明而集中的教学目标。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水平。”可见合理使用教材、整合教材符合新课标精神。而思品陕教版教材有它的优势,但在实际教学中,尤其在农村学校使用这种版本的教材,更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新课标,根据课标理念来合理使用、整合教材才能激活课堂,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一定要记住: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开放的。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必须要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从而依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教材各个板块进行充分合理的使用,才能达到相关的教学三维目标。让我们的课堂有无穷的魅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喜欢并这门学科,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改变这门课的尴尬境地。
所谓“灵活运用,整合教材”主要指的是教师能够结合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比如,更换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适当增减教学内容等。例如我上完思品陕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节《驿动的心》后,学生已经认识到性意识的萌动是青春期正常的心理特点,此时少男少女渴望得到异性同学的关注甚至渴望异性同学之间的友谊等。我从学生实际心理出发,将第六课“男生女生”调过来上,课堂上学生们很积极,经过我巧妙设计,精心备课,课堂与学生敞开心扉交流,不仅完成了相关教学目标,且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和行家的高度评价,可谓是一次成功的合理使用,整合教材的尝试。
二、适当延伸教材知识,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
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其他领域知识存在广泛联系。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当在一定范围的知识联系中展开,应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延伸知识,建立认知关联。尤其对于部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局限理解存在困难,需要老师适时加以延伸。再者,思品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教材中的资源难免有滞后的情况,需要老师结合时事不断更新。其次,思品课承载着对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教学中需要老师适时拓展和深化。正是这诸多原因,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延伸教材知识,拓展补充,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讲到“国运兴衰动我心”时,我就结合历史知识简要回顾中国百年屈辱史,让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还通过大屏幕展示新中国成立至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的变化,同时也播放中国近些年来与发达国家处在的差距,这样既增强学生爱国热情和信心,又让学生意识到肩负的使命,我也适当延伸教材,让学生知道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并进一步讨论延伸如何更好的完成历史使命。课结束前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梦”,激发学生爱国热忱。
三、精用教学资源,使课堂简约而不简单
现用的思品陕教版教材,从内容结构上分正文和辅文等。正文是对学科知识、观点的概括表述,强调专业术语但内容很少;辅文是为支撑说明、解读正文内容而设计的,内容多而杂。往往一个框题设计很多的资料。可能一个问题对应一个或几个材料,碰到知识点多的框题,要一一使用教材中的材料,这样的课堂结构就给人以零散、混乱的感觉,甚至变成习题处理的课堂,学生容易疲劳,且不利于构建相关知识体系,课堂效果很一般。因此教师设计教学时,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结合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认真研读课标,对教材知识结构和辅助资源进行梳理、整合,精选教学资源,用好教学材料,防止教学中资源的堆砌,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我在讲“做正直的人”这节课时,我就选择了2011年发生的“小月月事件”这一个材料,让学生观看了视频和文字,然后让学生谈论,这事件中的人物分类,同时说出这些人物做法中,你会给谁点赞,为什么?不喜欢谁,为什么?学生谈论很热烈,在学生谈论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这样的两个“w”即正直的人具备的品质(what),做正直的人好处(why)。再接着讨论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how),就这样顺理成章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当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术语,我引导学生看了教材中的正文表述。这节课被同行评为简约而不简单的课,符合今天倡导的低碳高效课堂理念。
四、用好“活动”延伸课堂、拓展道德实践
卢梭说过:“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因此老师要注重课内课外引导,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探究与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教师再设计作业时可设计实践拓展类作业,将思品课教学恰当延伸至课外,体现思品学科的实践性。教师可充分利用“活动体验”中的一些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开展好相关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更好的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我在讲到“生命独特而可贵”时,教材中有一活动建议“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你”活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按照教材相关要求,积极参与活动后,同学们感触很深,真正认识到生命独特而可贵,更加有自信,相信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今后将倍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乐观自信学习和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可以说此活动的开展意义非凡。
【《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感悟】推荐阅读:
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06-19
老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08-23
如何带领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07-27
新教师成长感悟个人成长07-15
美术教师如何备课08-03
青年教师如何成长09-07
英语教师如何听课10-21
关于教师的随笔:教师该如何立足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