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生物学复习要点

2025-01-14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要点(精选9篇)

1.水处理生物学复习要点 篇一

高中生物要点总结(示例)

必修1分子与细胞 第一章 了解细胞(略)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1.在生物体和无机环境中,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但是细胞和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即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和统一性。

2.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大量元素有碳、氢、氧、氮、磷、硫、钾、钙、镁等;微量元素有铁、锰、锌、铜、硼、钼等。

3.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⑴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⑵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红色;同苏丹IV染液染成红色。⑶淀粉遇碘变蓝。⑷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作用产生紫色络合物。

4.蛋白质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人体内不能合成的,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这种氨基酸叫做必需氨基酸。即携(缬)一(异亮)两(亮)本(苯丙)单(甲硫)色书(苏)来(赖)。人体细胞能够自身合成的叫做非必需氨基酸。

5.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一个氨基和羧基连在一个C原子上,碳原子上还有一个H原子和R基。

6.脱水缩合形成肽键: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连接这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NH-CO-),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肽。

7.氨基酸具有的性质:催化作用、运输作用、传递作用、免疫作用、构成细胞核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8.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另一类是核糖核酸(RNA)。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9.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AN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10.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即组成核酸分子的单体,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其中DNA的碱基是:A、T、G、C;RNA的碱基:A、U、G、C。

1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分子都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大致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二糖有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有糖元、纤维素等。

1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固醇。13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无机化合物。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约占4.5%,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当游离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时,代谢越旺盛,反之,代谢缓慢。14.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小结:本章以细胞分子为基础,从元素着手,延伸到蛋白质、糖类、核酸、脂质、水、无机盐。总结需要把握组成的成分、结构及其相适应的功能。属于基础常识内容。高考生物知识点的串联较强,又会出现与近期社会热门的话题作为材料,引入知识点,其灵活度较高,但是基础知识需要准确无误、熟悉的记忆,才能为很好地灵活运用打下基础。生物知识点繁多琐碎,需要学生有耐心、长期反复地记忆,对重难点需要死记,才能见其真义。记忆后要做好对应的练习工作,利用好复习资料及其练习题。最后祝愿大家学习进步,取得高考的最终胜利。

2.水处理生物学复习要点 篇二

伴随着全球水资源压力的日益增加和环境标准的提高, 欧洲污水和清洁水处理行业面临着不断提高的能源消耗成本, 整个行业的二氧化碳减排逐年持续上升。由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 (FP7) 资助支持的, 由荷兰科学家领导的欧洲ANAMMOX研发团队, 主要聚焦于淡水系统微生物的生态学研究, 积极探索开发智能性的可持续水处理替代解决方案。

研发团队的研究, 从厌氧氨氧化反应中隔离出有用的微生物厌氧氨氧化菌种入手, 研究实验室人工培育繁殖的工艺技术、微生物菌在自然环境状况下的活动及工作机理、相互之间的作用和污水缺氧环境下的脱胺过程以及微生物菌的全面测序, 尤其特别关注沉淀物与水体界面之间微生物的活动规律等, 积极为人类的科技知识积累和进一步的技术开发应用, 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研发团队的研究已获得多项成果, 部分成果已得到商业化应用。

厌氧氨氧化微生物菌种在水处理过程中, 具备许多独特的不可替代有用特性, 可以有效地分解水体中普遍存在的有害物质亚硝酸盐。研发团队的研究已从微生物生态学的理论意义上, 解释了该菌种基本的生存特性、适应能力和活动规律, 从而开启了微生物菌种廉价处理污水和降低整个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新路径。

3.水处理生物学复习要点 篇三

作业项目:二级锅炉水质处理

1、禁止用口尝和正对瓶口用鼻嗅的方法来鉴别性质不明的药品,可以用手在容器上轻轻扇动,在稍远的地方去嗅发散出来的气味。()(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2、取样过程中如遇冷却水中断,应即将取样管入口门打开。()(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3、试管加热时应把试管口朝向自己,刚加热过的玻璃仪器不可接触皮肤及冷水。()(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4、应用10%氨水检查储氯设备有无泄漏,如有泄漏应及时处理,漏氯处不可与水接触,以防腐蚀。()(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5、()应保存于水中。(单选题)A、硝酸钾 B、黄磷 C、钾 D、钠

6、油类、有机物、遇水燃烧的物质着火,应使用()灭火。(单选题)A、泡沫灭火器 B、二氧化碳灭火器 C、四氯化碳灭火器 D、干粉灭火器

7、高处作业一般需使用()。(单选题)A、安全帽 B、手套 C、安全带 D、口罩

8、作业人员应学会()、窒息急救法,人工呼吸以及熟悉有关烫伤、外伤、气体中毒等急救常识。(单选题)A、烧伤 B、灼伤 C、触电 D、高空坠落

9、当发生四氯化碳急性中毒事故时,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新鲜空气处,同时打急救电话,在医务人员未到前,实施()急救措施。(单选题)A、人工呼吸 B、灌1%苏打水洗胃 C、灌10%Na2S2O3洗胃 D、灌50%葡萄糖洗胃

10、电器设备着火,应使用()灭火。(多选题)A、泡沫灭火器 B、二氧化碳灭火器 C、四氯化碳灭火器 D、干粉灭火器

1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8.1.3 规定:锅炉安全管理人员、锅炉运行操作人员和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持证上岗,按章作业。(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12、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事故现场、毁灭证据、未及时报告事故等致使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当事人应当承担全部责任。()(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13、除氧水、给水、锅水和疏水的取样装置,必须安装冷却器,取样冷却器应有足够的冷却面积,并接在能够连续供给足够冷却水量的水源上。(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14、《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锅炉使用单位在锅炉检修时的化学检查应当按照DL/T 1115 《火力发电厂机组大修化学检查导则》对省煤器、锅筒、启动(汽水)分离器、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等部件的腐蚀、结垢、积盐等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15、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外开。()(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16、从事锅炉清洗的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清洗,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锅炉清洗过程监督检验。()(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17、申请复审时,持证人员应提交《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原件。()(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18、持证作业人员以考试作弊或者以其他欺骗方式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应当吊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19、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单选题)A、将高危作业统统关掉; B、安全系数越高越好; C、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D、制定更严格的安全标准

20、余热锅炉及电站锅炉的水质指标应符合GB/T1576-2008中的()。(单选题)A、按同类型、同参数锅炉的标准要求; B、按额定蒸汽压力小于等于1.0MPa的标准要求 C、按额定蒸汽压力大于1.0MPa,小于等于1.6MPa的标准执行; D、按额定蒸汽压力大于1.6MPa,小于等于2.5MPa的标准执行

21、额定工作压力3.8~5.8MPa的汽包锅炉,给水铜含量应()(单选题)A、≤10μg/ L B、≤8μg/ L C、≤5μg/ L D、≤3μg/ L

22、持证作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未立即报告造成特种设备事故的,吊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持证人()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单选题)A、5年; B、3年; C、4年; D、终生

23、额定工作压力12.7~15.6MPa的汽包锅炉,锅炉水磷酸根含量应控制在()。(单选题)A、8.0~12.0 B、9.0~11.0 C、9.0~10.5 D、9.0~10.0

24、额定蒸汽压力P>1.0Mpa,≤1.6MPa无过热器的锅炉锅水总碱度应为()。(单选题)A、≤14Mmol/L; B、6~16Mmol/L; C、6~24Mmol/L; D、6~26Mmol/L

25、溶解固形物的控制指标为()。(单选题)A、工作压力>1.6MPa,≤2.5 Mpa为<3000毫克/升; B、工作压力>1.0MPa,≤1.6 MPa为<3000毫克/升; C、工作压力≤1.0 MPa,为<3000毫克/升

26、锅炉水处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方可从事水处理工作。(单选题)A、水处理证; B、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C、水质分析证; D、安全操作证

27、照DL/T 561—1995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的规定,说明化学水处理设备运行规程的监督对象包括哪些?()(多选题)A、补给水 B、给水 C、炉水 D、凝结水 E、蒸汽 F、循环水和水内冷发电机冷却水 G、加药系统 H.除氧器 I.给水泵 J.疏水 K.废水处理

28、洗涤沉淀必须按“大量多次”的原则。()(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29、由于试剂中含有干扰杂质或溶液对器皿的侵蚀等所产生的系统误差,可通过空白试验来消除。()(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30、碳酸盐硬度既构成硬度,又构成碱度。()(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31、氧化还原滴定时,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的电位要有足够大的差别,反应才可能完全。()(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32、对照试验是在不加试样的条件下,按照试样分析同样的操作手续和条件,进行分析试验。()(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33、分析天平的砝码应定期由计量检定部门检定、校验。(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34、重量分析中,为了使沉淀反应进行完全,应加入过量的沉淀剂。()(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35、水蒸汽腐蚀是属于电化学腐蚀。()(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36、元素的化合价就是这种元素的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时得失或转移的电子数。()(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37、质量百分比浓度是指在100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38、在容量分析法中,()叫做“滴定剂”。(单选题)A、指示剂 B、标准溶液 C、缓冲溶液 D、显色溶液

39、标准溶液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造成的误差属于()误差。(单选题)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不确定误差

40、下列操作中时,两仪器(或试纸)的有关部分不应该互相接触的是()。(单选题)A、用移液管向锥形瓶内注入溶液时,尖嘴与锥形瓶内壁; B、向容量瓶内注入溶液时,玻璃棒与容量瓶内壁; C、检验试管内壁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产生时,试纸与试管口内壁; D、用玻璃棒搅拌烧杯里的液体时,玻璃棒与烧杯内壁

41、关于碱的性质下列()是错误的。(单选题)A、能使指示剂变色; B、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能和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D、都能与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2、易在水流缓慢的锅筒、集箱内以及炉管拐弯处沉降的杂质是()。(单选题)A、胶体; B、悬浮物; C、无机物; D、溶解固形物

43、关于化合反应下列()的说法是正确的。(单选题)A、生成物只有一种的化学反应; B、只有两种物质发生化学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C、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D、一种物质能过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44、通过比较溶液颜色深浅,测定被测物质浓度的分析方法,称为()法。(单选题)A、分光光度 B、容量分析 C、比色分析 D、电化学分析

45、分析天平调零后,加10mg环码,开启天平,若尺影在光屏移动100分度(小格),天平的灵敏度为()。(单选题)A、1分度/ mg B、5分度/ mg C、10分度/ mg D、15分度/ mg

46、下列试剂中,()应贮存于棕色磨口瓶中。(单选题)A、NaOH溶液 B、HF溶液 C、AgNO3等溶液 D、EDTA溶液

4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单选题)A、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B、用剩的药品立即放回原试制瓶; C、在量筒里配制一定百分比浓度的溶液; D、把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右盘上称量

48、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其特征()。(单选题)A、为金属元素; B、化学性质很稳定; C、为非金属元素; D、两性元素

49、铬黑T批示剂在不同的pH值中显示不同颜色,当pH在8—10时显示的颜色是()。(单选题)A、酒红色; B、兰色; C、紫红色; D、橙红色

50、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单选题)A、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B、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抹布扑盖; D、有腐蚀性的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重

51、在一定的压力下,水沸腾时产生的蒸汽为()。(单选题)A。过热蒸汽 B、再热蒸汽 C、饱和蒸汽 D、二次蒸汽

52、甲基橙碱度是以甲基橙作批示剂时所测出的量,其终点的PH值为()。(单选题)A、3.0; B、4.2; C、5.0; D、8.3

53、溶液pH=10,铬黑T指示剂本身为()色;与Ca、Mg形成络合物的颜色()色。(多选题)A、蓝 B、红 C、紫红 D、黄

2+

2+

54、天然水中的杂质按照颗粒大小可分三类即悬浮物、胶体和()。(多选题)A、溶解电解质; B、溶解气体; C、溶解的液体; D、溶解固形物;

55、下列试剂中,()不能放在碱式滴定管中使用。(多选题)A、氢氧化钠溶液 ; B、硝酸银溶液 ; C、EDTA溶液 ; D、高锰酸钾溶液

56、甲基橙指示剂在pH<3.1的溶液中,呈()色;在pH>4.4的溶液中,呈()色(多选题)A、黄 B、橙红 C、紫 D、蓝

57、导率仪设有电容补偿电路,在测量电导率较高的溶液,应选用()电源;测量电导率较低的溶液,应选用()电源。(多选题)A、交流 B、直流 C、高频 D、低频

58、逆流再生时再生液流向与产水运行时水流方向相反。()(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59、当水中同时含有溶解氧与游离二氧化碳时,会加速金属的腐蚀。(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60、用铁盐作混凝剂时,水温对混凝效果影响较大;用铝盐作混凝剂时,水温对混凝效果影响不大。()(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61、为了延长机械过滤器的运行周期,运行压力降增加较大后,才确定反洗。()(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62、钢制离子交换器内壁如不采取防腐措施易引发树脂中毒。()(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63、反渗透膜的透水率越大,其脱盐率就越大。(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64、用EDI电去离子设备制水需酸、碱化学药品再生。(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65、混床设有上、中、下三个窥视窗,上部窥视窗一般用来观察树脂的膨胀情况。(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66、短期停备用锅炉可以暂时不用保护。(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67、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具有抗污染能力强,不易被氧化的优点。()(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68、给水加氨处理,如果加氨量过大,则可能会造成铜管的腐蚀。(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69、混凝剂的加入量过大时,引起胶体颗粒电荷性改变,出现再稳现象,会导致混凝效果变差。()(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70、水中的pH值对混凝过程的影响非常小。()(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71、标准溶液制备一般包括两个内容:配制、标定。(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72、沉积物下的碱性腐蚀与酸性腐蚀发生的部位不同。()(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73、蒸汽含盐量开始急剧增加时的锅水含盐量,称为()。(单选题)A、汽水共腾 B、临界压力 C、临界含盐量 D、临界温度 74、钢屑(粒)除氧的原理是根据()。(单选题)A、钢屑(粒)对溶解氧有过滤作用; B、气体溶解定律; C、使溶解氧进入锅炉之前与铁发生反应而消耗; D、钢屑(粒)过滤器能够引起水紊流,使溶解氧逸出

75、将蒸汽冷凝成水的样品通过氢离子交换柱后测定电导率的大小,可以表征蒸汽含盐量的多少,采用测定氢离子交换后的电导率是为了避免蒸汽中()的干扰。(单选题)A、钠离子 B、硅酸 C、钾离子 D、氨

76、某电厂汽包炉按计划大修停炉,应选择()保护。(单选题)A、氨液法 B、充氮法 C、气相缓蚀剂法 D、烘干法

77、可以用于任何压力汽包锅炉锅内补充处理的是()。(单选题)A、氢氧化钠; B、碳酸钠; C、磷酸钠; D、腐植酸钠 78、钠离子交换水处理的功能是()。(单选题)A、除去硬度,降低碱度; B、除去硬度,碱度不变; C、除去盐量,碱度不变; D、除去碱度,硬度不变

79、亚硫酸钠测定时,在取样和进行滴定时均应迅速原因是()。(单选题)A、降低温度的影响; B、防止空气氧化; C、终点判定; D、具有氧化性 80、下列哪种表述是错误的。()(单选题)A、溶液的pH值降低时,能提高阳离子交换树脂工作交换容量; B、溶液的pH值降低时,能提高阴离子交换树脂工作交换容量; C、溶液的pH值降低时,能加速阴树脂中碱性基团的离解; D、溶液的pH值增高时,会降低阴离子交换树脂工作交换容量

81、根据下列原水水质,可以采用天然碱法水处理的是()。(单选题)A、总硬度=3.5mmol/L,硬度-碱度=1.0mmol/L; B、总硬度=5.3mmol/L,硬度-碱度=0.9mmol/L; C、总硬度=1.6mmol/L,硬度-碱度=0.6mmol/L; D、总硬度=3.2mmol/L,碱度-硬度=1.0mmol/L; 82、固定床正常运行流速一般控制在()。(单选题)A、5~10m/h B、10~15m/h C、15~20m/h D、20~30m/h 83、逆流再生与顺流再生相比,其优点是()。(单选题)A、操作简单 B、运行流速大 C、再生流速高 D、出水质量好、再生剂消耗低、工作交换容量大 84、反渗透膜组件是按一定技术要求将反渗透膜元件与()等其他部件组装在一起的组合构件。(单选题)A、密封件 B、连接件 C、支撑件 D、外壳

85、GB/T19249-2003规定,大型反渗透设备原水回收率()。(单选题)A、≥30% B、≥50% C、≥60% D、≥70%

86、额定工作压力()的锅炉需作垢样定量分析。(单选题)A、≥2.5MPa B、>3.8MPa C、>2.5MPa D、≥3.8MPa

87、全自动软水器运行时,有颗粒状树脂流失的原因是()。(单选题)A、树脂破碎; B、下集散破损或脱落 ; C、树脂污染; D、上集散破损或脱落 88、除氧器除氧效果不佳原因有()。(多选题)A、温度太高 B、负荷超出波动范围 C、补给水率过大 D、压力未达要求值 E、进水温度偏低 89、离子交换树脂常用的再生剂有()等。(多选题)A、食盐 B、氢氧化钠 C、盐酸 D、硫酸

90、对锅炉电化学腐蚀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是()。(多选题)A、含盐量; B、PH值; C、溶解氧; D、蒸发量

91、下列水质指标中,对锅炉腐蚀有较大影响的是()。(多选题)A、硬度; B、碱度; C、氯离子; D、钠离子

92、影响离子交换树脂工作交换容量的因素有()等。(多选题)A、树脂层高度 B、水温 C、进水含盐量 D、运行流速

93、EDI中的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透过,不允许()透过(多选题)A、阳离子 B、阴离子 C、离子 D、阴阳混合离子

94、锅炉压力提高,蒸汽的密度(),汽和水的密度差(),汽流运载水滴的能力()。(多选题)A、增大 B、不变 C、减少 D、增强

95、凝结水处理系统深层混床前设置过滤器的目的是()。(多选题)A、除去凝结水中的金属氧化物 B、除去凝结水中的溶解离子 C、除去凝结水中的溶解气体 D、除去热力设备金属的腐蚀产物

96、检修时割管对管样位置及割管方法要求()。(多选题)A、选择合适的部位割管,如在涨粗、鼓包处,在明显减薄处 B、在热负荷最高处以及在水循环不良处。用焊枪割管,割取比所需管样长度多0.4m C、标明背火侧和向火侧 D、标明管样在炉膛中的位置和标高 97、下面哪种情况会降低树脂的机械强度。()(多选题)A、流动床树脂的循环 B、树脂失水 C、再生后的置换 D、进水含盐量增加

98、《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责任制度。()(判断题)A、正确; B、错误

99、《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重大修理过程,必须经(),未履行该程序,或没达到合格标准,不得交付使用。(单选题)A、审批; B、备案; C、监督检验; D、告知。

4.水处理生物学复习要点 篇四

浅谈臭氧-生物活性炭微污染水处理技术

摘要:通过介绍微污染水处理的`常规方法和具体应用,结合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目前实际情况,详细阐述了臭氧-生物活性炭联用的微污染水处理技术.作 者:杨存莉    Yang Cunli  作者单位: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环境保护处 期 刊:同煤科技   Journal: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DATONG COAL MINING ADMINISTRATION 年,卷(期):, “”(1) 分类号:X703 关键词:微污染水    污水处理    臭氧    生物活性炭   

 

5.水处理生物学复习要点 篇五

利用生物砂和多孔活性材料作为载体与滤料,投入硝化细菌和相容的复合菌群,构成小试规模的循环式过滤装置,模拟自然水体的生态净化系统,观察微污染的`景观水中NH3-N,NO2-N,有机物,色度等等的去除效果.经长期运行测试表明,系统对NH3-N去除率达99%, NO-2-N 的去除率达 87%,对COD,浊度,都能较好地保持在较低水平.并使DO、pH稳定在适合水生生物生长的范围.

作 者:梁燕珍 孙国萍 岑英华 郭俊 LIANG Yan-zhen SUN Guo-ping CEN Ying-Hua GUO Jun  作者单位: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州,510070 刊 名:环境科学与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28(2)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循环式过滤装置   景观水   生物技术  

6.水处理生物学复习要点 篇六

间歇式生物膜反应器[3,4], 即BSBR, 是将传统活性污泥法与接触氧化法有机结合并引入化工流态化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的一种新型生化处理装置, 具有处理效率高、容积负荷大、抗冲击能力强、设备紧凑、占地少等优点, 因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广泛研究, 被认为是未来最具发展前途的一种生物处理技术。目前, BSBR工艺在污水处理方面有许多研究报道和应用, 詹伯军和陈国喜[5]采用弹性立体填料的BSBR处理印染废水, 使废水达标排放。王乾扬和陈国喜[6]用BSBR处理皮革废水, 化学需氧量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去除率达90.1%。张冬梅和王培凤[7]采用软性梳状纤维填料的BSBR处理生活污水, 可使COD达标排放, NH3-N去除率在50%~70%。尹儿琴等[8]用BSBR处理生活污水, NH3-N的去除率达36.43%, 去除NH3-N的能力明显优于生物接触氧化法。NGUYEN和DUFF[9]研究了应用固定膜SBR技术处理啤酒废水, 并应用溶解氧控制反馈系统, 可以实现总生化需氧量 (total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TBOD) 去除率为86%~92%。但是BSBR在循环水养殖中应用的有关研究报道还少有见到。此研究主要分析BSBR在循环水养殖水处理中影响总氨氮 (TAN) 、总氮 (TN) 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 由鱼池与BSBR形成一个循环水养殖系统, 在鱼池 (146 cm×45 cm×55 cm;约360 L) 中养殖150尾锦鲤Cyprinus carpio。BSBR反应器是直径470 mm, 高为460 mm, 容积70 L的塑料桶, 在反应器中使用40只球型的悬浮型生物填料。采用时间控制编程器控制BSBR反应器的进水、搅拌、曝气、出水、闲置。

1.2菌种培养与挂膜

菌种采用自然培养, 直接用养殖循环水来培养菌种和挂膜, 经过1个月左右的培养, 生物填料上生物膜生长情况良好, 出水水质也较为稳定, 完成菌种培养与挂膜的过程。

1.3分析方法

主要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见表1。

1.4试验方法

1.4.1 试验的工艺流程

养殖排出废水的有机物生化需氧量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 含量较低, 主要的污染源是氮系污染物, 以氨氮为主。试验采取反硝化前置的处理工艺, 即进水后立即进行搅拌, 将反硝化进程前置, 使反硝化脱氮能直接利用进水中的有机碳源, 还可借助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碱度对硝化过程中碱度的消耗进行内部补充。试验中的水温为16~25℃;pH值为5.0~7.9。整个运行工艺流程如图2。采样点分别为BSBR的进水与出水。

1.4.2 数据处理方法

将BSBR反应器看作一个完全混合的系统。反应速度的计算按公式 (1) 进行[10,11,12]。

undefined (1)

式中V为基质降解的反应速度;S为反应器进水基质的浓度;St为t时间后反应器出水基质的浓度;X表示SBR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 在此系统中X=1.2 mg·L-1;t表示反应时间。

2 结果与分析

2.1 pH的影响

硝化反应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undefined

根据该式计算, 每去除1 g NH+4-N约耗去4.33 g O2、生成0.15 g新细胞、减少7.14 g碱度 (按CaCO3计) 、耗去0.08 g无机碳[13]。碱度的产生或消耗, 会引起系统中pH的变化, pH的变化将影响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变化及一些酶的活性。

从图3中可以看到, 在pH为6.3之前, 氨氮的降解反应速度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 在6.3以后, 其反应速度马上快速上升。由于硝化过程需要消耗碱度, 没有充足的碱度, 硝化反应是进行不下去的, 过低的pH对系统降解去除氨氮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因此, 反应器中的pH应该控制在6.3以上比较适宜。

2.2溶解氧 (DO) 的影响

从图4可以看出TN的去除速度随进水DO的增大呈一抛物线, DO在4.8~6.0 mg·L-1之间时反应速度较快, 基本都在1.0 h-1以上, 当进水DO进一步增大时, 其反应速度下降较快。因为反硝化反应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 分子氧的存在会与硝酸盐竞争电子受体, 抑制硝酸盐还原酶的合成及活性, 进水DO过高则严重影响反硝化的进行, 影响TN的去除效果。

2.3水温的影响

硝化菌受温度的影响非常明显, 硝化反应的最适温度范围为30~35℃, 当温度在5~35℃之间由低至高逐渐过渡时, 硝化反应的速率将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快, 低温对硝化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反硝化作用可在温度范围为15~35℃之间进行, 在此范围内反硝化速率的变化规律遵守Archeries方程, 温度系数为1.06~1.08, 当温度低于3℃时, 反硝化反应将完全停止[13]。从图5可以看出, 随着温度的升高, 氨氮降解的反应速度呈快速上升的趋势, 说明温度对硝化作用影响很大, 硝化速率与温度几乎呈线性关系。

从图6可以看出, TN的去除速率与温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20℃前, 随着温度的升高, 其反应速度也呈上升趋势, 20℃以后, 其变化幅度变缓, 保持在1.1 h-1左右。说明在20℃以上, 温度对脱氮作用的影响不明显。

3 讨论

3.1pH和碱度对硝化反应的制约

pH和碱度对硝化反应有很大的影响, 反应器中的pH值最好控制在6.3以上, 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处理效果。此套工艺将厌氧反硝化前置, 利用反硝化产生的碱度补充系统中的碱度,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硝化作用对碱度的需求。但是反硝化过程中, 每反硝化1 g NO3-N将产生3.57 g碱度 (按CaCO3计) , 而每氧化1 g NH+4-N将消耗7.14 g碱度 (按CaCO3计) [14], 由此可以看出硝化反应所消耗的碱量远大于反硝化反应产生的碱量。整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 pH不断下降, 严重影响反应器的氨氮去除效果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应该考虑在反应器上增设个加碱装置, 定时定量的补充反应器硝化反应所需要的碱量。

3.2DO对反硝化反应的影响

DO对反硝化反应的影响很大, 进水的DO浓度越低越有利于反硝化反应进行, 控制进水的DO浓度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对于生物膜系统, DO需保持在1.5mg·L-1以下, 才能取得比较好的反硝化效果[14]。但是在养殖鱼池中的DO一般要求大于4.0 mg·L-1, 以满足水生生物的生长需要。如何使得进水后反应器中的DO浓度能快速降低到1.5 mg·L-1以下, 是保证反硝化效果的关键因素。此试验中是在进水的同时采用部分的污泥回流来保证反应器中的DO浓度能被控制在1.5 mg·L-1以下。另外, 也可以考虑在BSBR反应器之前串联一个普通的生物膜反应器, 在该反应器中不用曝气, 并保持一定的停留时间, 可以先将DO浓度降到1.5 mg·L-1以下后再进入BSBR反应器中。此试验系统中进入反应器的水体的DO最好能控制在4.5~6.5 mg·L-1, 既能保证良好的脱氮效果, 又满足水生生物的生长需要。

3.3水温对BSBR反应器脱氮效果的影响

7.水处理生物学复习要点 篇七

化学混凝与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用于再生水处理中试研究

将化学混凝与曝气生物滤池(BAF)结合,利用混凝处理和生物膜过滤的.双重作用,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以实现污水的回用.结果表明:在原水ρ(CODCr),ρ(SS)和ρ(氨氮)分别为78,11和13 mg/L,色度为12倍时,出水ρ(CODCr),ρ(SS)和ρ(氨氮)分别为38,3和7mg/L左右,色度为2倍左右.相对于单独使用BAF,组合工艺对CODCr的去除率有所提高,色度去除率提高明显(50%左右).膨胀聚丙烯(EPP)填料最佳SS和CODCr去除率对应的滤层高度分别为1.0和2.5 m,在较高滤层处,氨氮去除率上升较快.

作 者:潘孝宇 宋乾武 李秀金 PAN Xiao-yu SONG Qian-wu LI Xiu-jin  作者单位:潘孝宇,李秀金,PAN Xiao-yu,LI Xiu-jin(北京化工大学,北京,100029)

宋乾武,SONG Qian-wu(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刊 名:环境科学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年,卷(期):2005 18(6)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生物膜过滤   混凝剂   曝气生物滤池   再生水   上浮填料  

8.水处理生物学复习要点 篇八

由由于于常常规规给给水水处处理理工工艺艺不不能能有有效效的的去去除除有有机机物物和和NNHH33--NN, , , 而且液氯消毒时易与原水中的腐殖质结合产生消毒副产物和三卤甲烷等致癌物质, 直接威胁饮水健康[1]。生物法是目前水中除氮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在常规工艺前进行生物处理, 主要应用有生物过滤、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流化床等。因此, 对受污染的水源水采用生物预处理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不仅可以去除部分有机污染、氨氮、嗅味, 而且还可去除水的浊度、藻类等, 从而降低后续常规处理的药剂消耗, 明显地提高出厂水水质[2]。

1 试验用原水

试验原水来自某高职院校内小河, 河内放养了少量的鱼, 试验期间所取河水水质如表1所示。

2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该实验装置的额定处理量为100L/h-1。

调节池里的原水, 经提升水泵进入混合池, 通过计量泵投加混凝剂, 混合后的水进入混凝反应池。反应池出水进入气浮池进行悬浮物的气浮分离。依靠加压水泵将气浮池的一部分出水加压, 并与压缩空气一起压入密封的溶气罐, 使气体溶入水中。容器罐里的加压溶气水送入气浮池的接触室, 通过释放器的突然降压, 使溶于水中的空气以微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 与絮凝后的水接触进行气浮分离。气浮池浮渣通过刮渣管去除。出水一部分回流溶气罐, 一部分从出水管送入接触氧化池。接触氧化池的出水进入沉淀池沉淀, 沉淀池上清液即为出水。定期从沉淀池底部排放污泥。

3 水质检测项目及方法

水质监测项目及方法如表2所示。

4 试验方法

4.1 采用PAC和PFS两种混凝剂, 配制成1%的溶液, 然后用蠕动泵定量投加至混合池。回流比0.5, 溶气罐表压0.3MPa。投加不同的混凝剂的量, 分别对进水进行混凝气浮处理, 并测定气浮进出水的浊度和CODMn。

4.2 采用上述试验得到的最佳混凝剂和投加量, 容器罐表压不变, 采用不同的回流比, 分别对进水进行混凝气浮处理, 并测定进出水的浊度和CODMn。

4.3 采用上述试验得到的最佳混凝剂、投加量、回流比, 采用不同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容积有机负荷, 采用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装置处理, 并测定进出水的浊度、CODMn、NH3-N。

5 结果与讨论

5.1 混凝剂的种类和投加量对混凝气浮效果的影响

PAC和PFS在混凝过程中各有优点, 铝盐水解速度慢, 但絮体大而疏松;铁盐水解速度快, 形成的絮体小而密实[3]。试验采用回流比0.5, 溶气罐表压0.3MPa, 通过改变混凝剂种类和投加量, 分别测定出水水质参数。试验结果如图2。

由图2可知, 当PAC投加量为15mg/L时, 出现了浊度最低点, 在1NTU左右。投加35mg/L的PFS, 出水浊度仍然在2NTU。在投加量为10mg/L和15mg/L时, PAC的去除率为97.15%和97.86%;而PFS的为87.34%和93.67%, PAC显示出了对于浊度去除的优势。因此, 选择PAC作为后续试验的混凝剂。由于在投加量为10mg/L和15mg/L时, PAC的去除率差别不大, 考虑到经济性, 选择投加量10mg/L。

5.2 回流比对混凝气浮效果的影响

采用不同的回流比, 出水的浊度和CODMn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 改变回流比对于浊度的去除率几乎没有影响, 但是CODMn的去除率先有所增加, 后又降低。当回流比为0.6时, 出水的CODMn为6.5mg/L。此时, CODMn去除率最大, 为53.58%, 浊度的去除率为97.73%。因此, 0.6为最佳的回流比, 作为后续试验的回流比。

5.3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容积负荷对于处理效果的影响

回流比采用0.6, 溶气罐表压0.3MPa, PAC投加量10mg/L, 生物接触氧化池不同容积负荷下出水的水质如图4所示。由图可见, 当容积负荷为1.8 kg COD/ (m3.d) 时, CODMn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58%和27%, NH3—N的去除率为最大值。当容积负荷为1.9 kg COD/ (m3.d) 时, CODMn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61%和24%, CODMn的去除率为最大值。出水的CODMn和NH3—N的最小值分别为8.4mg/L和1.0mg/L。

6 总结

采用强化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最佳运行参数为:回流比0.6, 溶气罐表压0.3MPa, PAC投加量10mg/L, 生物接触氧化池容积负荷1.8kg COD/ (m3.d) ~1.9 kg COD/ (m3.d) 。在最佳运行工况下, 污染物的最高去除率可达到:浊度, 97.86%;CODMn, 61%;NH3—N, 27%。

强化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微污染水, 特别是藻类较多的微污染水, 效果较好。采用最佳运行参数, 出水水质可达到:浊度低于1NTU, CODMn低于8.4mg/L, NH3—N低于1mg/L。

出水继续采用传统给水处理工艺, 可达到饮用水标准。因此, 利用强化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作为微污染水源水常规给水处理的预处理方法技术上是可行的。

摘要:试验以某高职院内小河水为原水, 采用强化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改变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回流比和有机负荷等参数, 分别测定出水的浊度、CODMn、NH3-N。结果表明, 采用强化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处理微污染水中的最佳运行参数为:回流比0.6, 溶气罐表压0.3MPa, PAC投加量10mg/L, 生物接触氧化池容积负荷1.8kgCOD/ (m3.d) ~1.9kgCOD/ (m3.d) 。在最佳运行工况下, 污染物的最高去除率可达到:浊度, 97.86%;CODMn, 61%;NH3—N, 27%。利用强化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作为微污染水源水常规给水处理的预处理方法技术上是可行的。

关键词:微污染水,组合工艺,生物接触氧化

参考文献

[1]张志军, 徐智炜, 杨丽芳, 等.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脱氮除磷效果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 2009, 35 (1) :11-14.

[2]刘海燕.生物预处理微污染水[J].工业安全与防尘, 2001, 27 (4) :32-34.

9.水处理生物学复习要点 篇九

生物活性炭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生物活性炭(BAC)技术在国外水处理中(包括对水进行深度处理,多种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的应用非常普遍,它能有效地净化饮用水中各种微量污染物,同时,结合并优化生物降解活性炭吸附过程,对多种废水的处理显示了突出效果.

作 者:李标 LI Biao 作者单位:安徽省蒙城县环境保护局,安徽蒙城,233500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年,卷(期):33(4)分类号:X505关键词:生物活性炭(BAC) 水处理 应用研究

上一篇:农村城市化管理下一篇:工作与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