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探索

2024-08-11

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探索(精选8篇)

1.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探索 篇一

一、问题的提出

“长效机制”是在2009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等12个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正式提出的,它不仅给大学生村官本人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对大学生村官工作从源头选拔到最后的有序流动给予了宏观指导,标志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由规模数量建设迈入内涵质量提升新阶段。如何在正确理解“长效机制”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形成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具体实践指南,这成为学术界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社会科学知识可以借助易于操作实施的发展计划,改善发展政策的制定及其操作流程,从而大大提高诱导型发展的效果。

江苏是全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开展较早的省份,从1995年起就开始相关工作的探索实践。2007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双千”工程,即选派101 1名大学毕业生到苏北101 1个经济薄弱村任职,在全省正式启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截至2010年底,江苏有组织选派四批大学生村官共计1 1660人。苏北地区作为江苏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首批重点任职地,大学生村官工作起步早,并取得良好的成效,拥有值得学习推广的宝贵工作经验,代表着江苏大学生村官工作先进水平。鉴于此,本文的分析选取苏北五县市(灌南县、响水县、涟水县、沭阳县和新沂市)作为典型个案,剖析目前大学生村官工作建设情况,希望对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能有所帮助。

二、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

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是一系统工程、整体性工程,它贯穿于“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四个流程环节,即要有合适的方式选拔优秀的人才,才能“下得去”;要有配套的帮扶管理机制,才能“待得住”;要注重对大学生村官的干事创业平台建设和考核激励,才能“干得好”;各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合理通畅的分流渠道,才能“流得动”。

1.“下得去”环节。“下得去”指的是要做好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完善选聘机制,严把大学生村官“人口”关,把立志于服务农村、建设农村的优秀人才输送到基层一线。“下得去”环节是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源头和起始。从2009—2010年江苏省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来看,招聘环节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在招聘时间上,大学生村官选聘报名工作从3月底开始宣传发动,4月中旬完成笔试事项,5月中旬公布笔试成绩,6月初进行面试、体检,6月中旬公示并决定录用名单。招聘时间比往年有所提前,较为符合大学毕业生择业时间进程安排,给他们报考大学生村官职位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准备空间。在报名方式上,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上传照片、资格审查和缴费确认等均在电脑上操作完成,减轻了大学毕业生往返的旅途奔波劳累,方便了他们的报名工作。在招聘环节上,2009年开始江苏大学生村官选聘设置全省统一笔试环节,侧重考察履行村官工作必备的能力和素质,具体考务工作由所在县市组织实施。除招聘细节得到改进之外,所在高校和地方政府之间还注意合作。高校通过开辟网页专栏、张贴校园海报、邀请本校毕业的大学生村官回母校宣讲等多种形式,努力营造“下基层光荣”的良好氛围。地方政府则采取主动出击姿态,吸引人才加盟,如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市长联名撰写《致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一封信》,动员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建设第一线激扬青春、锻炼成才。同时,宿迁市政府领导还带队走进重点高校,深人大学毕业生中间进行宣传。通过上述举措,2009—2010年苏北五县市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中共党员、优秀团干部、学生干部的人数达到选聘计划的两倍以上;所在高校分布范围得以进一步扩大,名校比例日趋增大;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全部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目前,在“下得去”环节上,仍存在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地方。首先,大学生村官组织选派和农村实际需要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优秀人才,大学毕业生本身具备什么样的专业技术能力,这两者在组织选派和人才需求的具体计划上体现不太明显,彼此之间未能形成优化配置。其次,针对大学毕业生报考村官的动机与能力缺乏摸底调研。部分大学毕业生思想上存在误区,把村官仅仅当作“跳板”,服务农村基层社会的意识不强;他们对农村并不了解,缺乏担任大学生村官必备的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学生村官招聘过程中,组织者并没有及时掌握这些重要信息,笔试考试与面试环节也没有充分关注大学毕业生涉农能力和心理动机。再其次,地方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工作对接不够流畅。以大学生村官政审为例,地方政府对政审非常重视,但是在考察时间、考察方式和考察材料准备等方面的要求差异明显。有的县市采取派人来校考察,有的则委托学校考察;考察时间前后存在不一致;对考察材料标准以及材料种类的要求不一,导致高校相关工作缺乏预见性和条理性,增加了高校配合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难度。¨ 针对上述问题,从政府层面来讲,应不断改进现有选拔方式,密切与高校之间的沟通、合作,加强对大学生村官报名对象的把关和推荐,实行地方基层与大学毕业生的双向选择。高校方面,应更加注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务卖胜引导宣传;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并积极利用社会实践等机会,让有志于从事农村基层工作的大学生见习,提前了解农村、适应农村;利用自身教学科研平台资源,与地方政府共建村官研究基地或者实践基地,实现“产学研”的统一,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开展注入动力。

2.“待得住”环节。当“下得去”环节处理好之后,便进入下一个“待得住”环节。作为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基础环节,“待得住”需要大学生村官用行动守望理想,在农村广阔天地中找到人生的新坐标。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下到农村基层,能踏踏实实地从村民做起,多向村民请教,多向镇村干部“取经”,努力适应基层工作,这是令人颇感欣慰的地方。

“作为刚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我们有很多农业知识、农村工作方法都不了解,对农村环境也不熟悉。应该放下架子,虚心向广大群众、基层干部学习,在对待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应该怕丢面子。常言道‘达者为师’,只有虚心学习才能使自己尽快地认识农村状况、掌握农村工作的基本方法,进而在工作中推陈出新、实现自己的目标理想”(个案ZQF,男,中共党员,新沂市时集镇凤云村支部副书记,2010年新任大学生村官)。“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使我在办事过程中有理有据;学习村干部、老党员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使我抓住了农村工作的窍门;学习村民身上朴实的智慧,让我学会脚踏实地,并且构筑了与群众的深厚情谊??”(个案LCY,男,中共党员,涟水县保滩镇张渡村党支部书记,淮安优秀大学生村官)。“待得住”除需要大学生村官能动地适应农村基层外,还需要地方政府大学生村官给予关注和帮扶。为此,地方政府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探索建立多样化的扶机制,积极充当大学生村官的引路人。如沭阳县组织部将大学生村官纳入该县干部教育训规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和沭阳干部教育网等平台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菜单式、点单式培训;邀请信访、计划生育和涉农等部门专家授课,重点加强农村政策法规、农业科技知识、创业技能和农村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优化大学生村官知识结构,增强岗位适应能力。新沂市则尝试建立“4+1”帮带制度,实行县四套班子领导帮扶大学生村官、乡镇领导班子与大学生村官结对、村党支部书记帮带大学生村官,优秀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科技专家与大学生村官结成帮扶,明确帮带责任人的主要职责,手把手传授经验,并做好大学生村官心理疏导工作。此外,地方政府还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生活,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较好的生活条件,以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目前,苏北五县市大学生村官食宿均安排在乡镇,绝大多数乡镇为他们购置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和家用电器,并根据到村工作距离的远近配备电瓶车等交通工具。

尽管如此,大学生村官在融人新角色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困难。调查结果显示,工作上面临的最大困难,五成左右的大学生村官选择“学不能致用,所学专业与工作挂不上钩”;近四成的大学生村官选择“村民认为大学生村官没有基层工作经验,不能给予信任”。同时由于语言、文化层次、代沟等因素,导致大学生村官与当地村民、基层干部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生活方面,存在生活单调、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等问题。座谈中,大学生村官多次谈到“与日新月异的城市相比,农村物质条件较差,生活太枯燥、单调、平淡,娱乐设施极少”、“人生地不熟,交往圈子比较狭窄,个人交友及婚姻大事不好解决,有些时候真难耐得住自己的性子”。管理方面,主要是管理培训缺乏连贯性。大学生村官上任伊始,受到地方政府和媒体的普遍关注,培训机会较多,但随着村官数量的逐年增加,地方可能对新村官的关注度较高,而忽视了对老村官的管理。实现“待得住”的基本目标,除大学生村官自身要摆正心态、主动克服困难外,地方政府可以多给予大学生村官涉农方面的培训指导,进一步搞好结对帮扶工作,尽可能多地提供锻炼机会。工作生活中多进行换位思考,帮助大学生村官调整心态、摆脱“镀金”思想,认真做好职业规划。管理中可以利用群体的“共生效应”,促进大学生村官之间的互利共生,产生团队效能力量。待遇上面,要不断落实激励保障措施,为大学生村官解决后顾之忧。

3.“干得好”环节。“干得好”环节是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关键,大学生村官不仅要乐于奉献——“下得去”、“待得住”,更要奋发作为——“干得好”,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军人物。目前,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除协助村干部处理村委会的常规事务外,还要带领广大村民致富。在苏北五县市,创业富民已成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重心。他们有的独自创业,有的“抱团”(大学生村官联合)创业,有的与当地大户或者返乡农民工合伙办厂,取得了一定业绩。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介绍建湖西塘河火鸡养殖项目,当时心中萌发把这个项目带到新荡村来的想法。2008年春节,我就到西塘河养殖基地考察,上班之后,又和另一名大学生村官LZJ并邀请镇里领导再次考察,详细了解火鸡的养殖条件、技术要求和市场销路等,决定创办火鸡养殖场。创业项目得到县乡领导的大力支持,由他们出面担保帮我们向信用合作社贷款6万元,解决了创业资金难题,镇里还将闲置的羊场无偿供给我们使用。5月20日,第一批200只苗鸡从建湖运回来。小鸡最怕冷,一冷它们就拼命往一起堆,玩“叠罗汉”,处在最底层的小鸡往往会被压死。我们就把铺盖搬到了鸡舍,轮流在氨气很浓的育雏室里值班。每2个小时检查一次温度,每4个小时喂一次饲料;同时,对鸡的成长情况进行记录。2008年引进的5000只火鸡已成功上市销售,赢利十多万元。如今我们合办的火鸡创业项目,不仅带动我村240户贫困户养殖致富,还辐射到周边乡村的贫困户发展火鸡养殖。(个案XRB,男,盐城市建湖县人,响水县南河镇新荡村主任助理,2007年大学生村官)

为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村官投身创业,各地纷纷采取创业扶持政策,给予小额贷款、技术支持等;并将创业作为对其考评的重要依据,记人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档案。例如,涟水县组织实施“大学生村官创业培植工程”,设立1000万元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为创业大学生村官每人提供10万元以下免息贷款,并组织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村官赴苏南等地考察学习。在每年年终的优秀大学生村官评选中,突出创业富民指标的“分量”。

目前,影响大学生村官“干得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部分大学生村官扎根意识不强,只把村官当成过渡或暂时就业的权宜之计,短期效应明显。这不仅与大学生村官自身思想认识有关,而且与国家的大学生村官政策有关。国家政策重视三年期满后的分流优惠(如考研加分),而针对准备继续扎根农村基层的大学生村官的优惠政策较少,也未最终明确扎根农村基层的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归属。其次,大学生村官在“乡干”和“村官”之间定位不清,职责模糊。大学生村官吃住均安排在乡镇,由于撤乡并镇后乡镇人手严重不足,不少大学生村官便被借调到乡镇临时使用,他们成为“驻村干部”,村里有事才去看看,导致大学生村官缺乏对村情的了解,在融入村组集体的过程中受阻。最后,评价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大学生村官考核体系偏重创业富民,对大学生村官在村务管理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便民、育民、乐民工作强调不多,而且村民的意见在大学生村官量化考核工作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l

3要使大学生村官“干得好”,尚需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解决扎根基层问题。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国家人才战略工程,国家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支持,希望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将村官任期内的考核成绩作为以后报考公务员、研究生等的评判标准或者同奖惩制度联系起来,比如根据考核优秀等第给予大学生村官年终奖金或者增加一级薪级工资。特别要对那些想要续聘、继续留在农村工作的优秀大学生村官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和精神褒奖,明确其身份属性。其次,要明确考核主体,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地方政府是大学生村官工作考核的主体,考核上既要重视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考核,也要重视对其村务管理的考核;要建立完整的纵向考核体系,形成由县到乡镇再到村民的全面综合评议;在奖惩上既要重视精神鼓励,也要重视物质奖励,引导大学生村官努力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最后,加强针对创业的理性思考。辩证看待“人人都创业”的现象,重点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大学生村官上项目、搞创业,地方政府要做到对大学生村官关爱而不溺爱、扶持而不“拔苗助长”,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分类培养。

4.“流得动”环节。“流得动”是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末端环节,它是激发大学生村官队伍整体活力的根本驱力。大学生村官的服务期为三年,三年任期期满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 目前,《意见》已经明确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五条出路,分别是“留村任职村官”、“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发展”、“另行择业”和“继续学习深造”,力图打造一个多元化的出口通道。从灌南、响水苏北五县市的调研来看,目前主要存在几个问题:其一,地方政府对三年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出口问题重视不够,未能立足长远加以全盘考虑,如制定大学生村官正常流动的总体计划和具体措施,而仅是停留在大学生村官的使用、管理层面。其二,相对而言,五条出路中“考录公务员”是众多大学生村官的首选,但该出口招录的人数十分有限,竞争异常激烈。其三,部分大学生村官对自己未来发展规划不够,有的甚至有迷茫感,存在“一年熟悉、二年适应、三年看情况”的现象,“边走边看”和严重依赖政策的心理加剧了有序流动的难度。“流得动”环节的关键在于建立有序流动机制,我们认为:第一,要拓宽渠道,继续夯实多元化出口内涵质量。由于个人专业不同、能力不同、志愿倾向不同,对流动去向的要求也不一样。地方政府应因势利导,按需流出,实现人尽其才,避免“考录公务员”一条出路。沭阳县组织部门就提出“六个一批”解决大学生村官出路难题,即村干部岗位留任一批,创业有成转型一批,公共服务机构充实一批,机关事业单位招聘一批,乡级班子优选一批,考核不称职淘汰一批。第二,要形成吐故纳新的良性机制。“流得动”需要完善大学生村官考核机制,除日常工作表现外,考核内容应当增加“三农”发展实绩的比重,体现其工作特点;“流得动”还需要建立大学生村官正常退出机制,实现大学生村官能进能出,使村官队伍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保证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三,要整合多方资源,正确引导和合力扶持大学生村官流动。国家和地方可以通过互动,做到上有政策引导、下有举措配合,地方可以通过考察培养,好中选优,留住枝头“金凤凰”。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会另行择业,地方应加强与当地企业的联动,鼓励用人单位优先聘用。地方可以与高校联手,打造人才培养新平台。高校可以通过“回炉充电”等方式提高大学生村官处理农村事务的综合能力,而地方则要正确引导、支持大学生村官选择深造的决定。鉴于《意见》已经明确规定,选调生主要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村官及其他到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中招考,我们提出政府相关部门职位的公务员招考,应逐渐减少好范文的比例,而拿出一定比例的招录计划,专项招录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或基层工作者。针对目前高校招考的在职或脱产的研究生多是面向全社会,我们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开展与大学生村官工作紧密联系的专业硕士教育,如农业推广专业硕士,以增强大学生村官深造的针对性和实战性。

三、简要小结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一新生事物,是党中央着眼长远培养基层后备干部的战略举措。推进这一重大计划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宏观层面的整体性设计原则。一是顶层设计,即需要站在战略高度长远角度来谋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发展走向,国家应担负无可替代的引擎角色。二是“打包”设计。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主体是大学生村官,故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关键就在于给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包裹式服务支持,通过这种“打包”或者整体设计来进行资源整合,协助他们自立自强、发挥潜能,在村官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三是整合设计。大学生村官计划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牵头,联合宣传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等多个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这就需要机构部门之间进行协作、明确职责分工,建立齐抓共管制度,形成一股向上的整体合力,推动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有效开展。除此之外,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还需高度重视地方性实践知识。这种地方性实践知识被美国人类学家詹姆斯·斯科特称之为“米提斯”,他认为,在科学知识的霸权范围内,“米提斯”被贬低是由于它的发现是应用的、处于具体时间和背景之下的,不能被综合进科学交流的一般惯例中,而只有把握“米提斯”潜在的成就和范围才能真正欣赏它的价值。我们认为,当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核心理念提出与树立后,接下来的主要任务便是精心设计、具体落实,形成精细化的技术和科学合理的程序,这需要地方基层反复观察、探索实践和试验,有必要从“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和“流得动”四个流程环节予以审视,形成概括性的经验总结和结论呈现,丰富和充实长效机制核心理念。通过宏观层面的整体性设计与地方性的社会实践知识的结合,我们有理由相信,定能构建出符合中国农村实情和人才自身发展需要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

2.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探索 篇二

本文以南京理工大学在新形势下探索构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以及结合笔者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体会, 对新形势下构建高校就业工作长效机制进行探索。

一、认真建立校、院 (系) 两级为主的就业指导工作体制

在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国家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新要求的前提下,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制应当与高校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我校确立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 并开展了以管理重心下移到院 (系) 的改革举措, 因此, 我校在就业工作方面建立了“党委负责、部处协调、院 (系) 落实”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制。

在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过程中, 全校认真落实这一工作体制, 学校党委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 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 主抓本科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 (副校长) 和主抓研究生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 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指导和组织协调;进一步调整明确了职能部门和各院 (系) 工作职责以及工作分工合作关系, 加大了对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建设的投入;各院 (系) 为加强就业工作也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为实现学校总体就业工作目标夯实了基础。同时, 为有效地规范我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学校专门制定并修订完善了有关工作政策和制度, 包括《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细则》《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细则》《关于实施<大学生职业辅导纲要>的意见》、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意见、就业率定期公布制度、重点帮扶就业困难学生办法、未就业毕业生登记跟踪制度、工作人员培训制度等, 并进一步规范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流程等。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职责划分体现在其中, 并且明确学校对各院 (系) 的年度工作考核中将就业指导工作列为重点考核工作之一。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加强就业核心竞争力

就业的效果归根结底取决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 学校就业指导的核心是不断完善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措施。

教学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我校实施学分制, 柔性设置选修课, 学生有跨专业、跨系选课、辅修双学位、选修免修部分课程等很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学校还在基础课程中实施分层次分进度教学法, 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与偏好自主选择教师与课程进度。这样, 学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主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我校把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主线贯穿于教育全过程, 为学生自我发展留有更大的空间。学校将“第二课堂”纳入培养计划, 鼓励学生参加科研与学科竞赛, 参加各类社团、担任学生干部, 参加社会实践与文体活动, 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还不断加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力度, 积极探索国内外共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以及各院 (系) 积极开展航天精神教育、国防教育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等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团委开展了暑期“三下乡”活动和大学生人生规划设计活动、社区见习活动等;我校经过认真调研和筹备, 成立了江苏省首家关注就业的大学生社团——“南京理工大学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 协会挂靠我校就业指导中心。通过学生社团直接参与就业指导活动, 如每周四固定的“就业大讲坛”、创办《就业指导报》、十大理想单位评选、十佳就业之星评选、职业生涯设计大赛、模拟招聘大赛、“求职座谈会”等活动。总之, 学校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加强就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不断完善内容丰富、方式灵活、渠道多样、校内外参与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体系。

三、形成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择业观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 而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的根本, 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毕业时大学生自然显现的择业观。所以, 我校坚持育人根本方向,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 择业观教育中坚持“到村任职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2]的主旋律, 并结合我校实际进行择业观教育。

我校原隶属国防科工委, 现为工业与信息化部七所高校之一, 为国防科技工业输送优秀人才是我校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校通过各种途径向毕业生宣传国家的就业制度和政策, 在毕业生职业教育中注重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正确处理国家需要和个人理想的关系, 到国家最急需的地方建功立业;在就业指导中, 帮助毕业生树立到国防单位就业观念, 从单位层次高、投资力度大、职业起点高、发展空间大、国防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教育毕业生, 使他们对国防单位加强认识, 澄清一些毕业生对国防单位的原有一些模糊认识;我校在《就业导论》课中重点介绍国防科技工业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在信息查询室重点展示国防单位资料, 今年我校在校电视台播放了几十家国防重点单位的音像资料;我校还举行了“国防重点单位与毕业生面对面交流”活动, 有效地引导毕业生积极投身国防建设。我校也要求各院 (系) 组织毕业生到与有科研合作的国防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进一步加深对国防系统的感性认识。同时, 学校还制定了若干鼓励毕业生到国防单位就业的措施, 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有效地引导了毕业生对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积极与国防用人单位签约。

四、加强建立就业基地和搭建服务平台

建设就业基地应当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办学特点和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 以实现共建双赢的局面。近五年来, 我校在科学研究与发展、研究生培养、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校友办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 为整合以上资源共同开展就业基地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我校坚持“面向江苏、拓展全国”不断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现已与航天、航空、船舶、电子、兵器、机械、化工、通讯等重点行业集团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基地。近两年, 进一步加强就业基地建设, 开拓了石化、汽车、电力、冶金、家电等行业的就业市场, 新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人才战略合作协议和就业基地共建协议100多份。院 (系) 也积极举办专业对口型实习实践基地, 把课程学习、社会实践与就业见习紧密结合起来, 目前, 学校已建立就业基地和实习基地达到700余家, 每年都向这些单位推荐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学校还成为“长三角高校毕业生就业合作组织”首批成员单位和“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分中心”, 随着这些工作的开展, 毕业生就业市场将更加广阔。

高校搭建符合毕业生就业市场要求的高水平就业服务平台是实现就业工作各项目标的重要条件保障。我校一是成立了“大学生职业辅导委员会”。定期召开年会, 目前已有150多名重点用人单位领导及地方人才机构领导受聘为委员, 经常给学生辅导授课, 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材料, 开展专业化的就业咨询与辅导。二是认真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落实了就业专项经费。学校还下拨专门经费加强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建设, 整个就业指导中心使用面积2 000多平方米, 具备日常办公、指导咨询、接待招聘、信息集成、查询上网、教育培训、综合服务等功能。三是抓好就业队伍建设。按照就业工作体制的要求各院 (系) 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院 (系) 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均由“一把手”及负责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的领导参加, 实现了就业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学校和各院 (系) 还外聘部分单位和企业领导和部分知名校友作为学校就业工作的兼职指导教师, 充实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四是充分发挥毕业生就业网站的作用。我校的就业网站“南京理工大学就业热线”是高校中最早的就业专业网站之一, 拥有独立国际域名 (http://www.helpinfo.net/) , 实现了社会、高校和学生三方信息的自由交流, 具备了信息发布与查询、网上求职、网上招聘、网上指导、在线交流等功能, 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服务。由于采取了上述一系列实效性的举措, 促进了我校近十年来就业率均超过了99%。[3]

五、树立学校发展与就业工作互相促进观

就业指导工作目标和高校当前面临的发展任务, 办学体制、办学层次和培养学生的长远定位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在南理工, 就业工作已成为学校规划、招生、投入及考核等方面的主要依据之一。在制订招生计划时以毕业生就业率为依据, 学校适时调整各专业招生计划。在考虑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时, 学校对就业市场进行预测, 如某学科递交新增专业时, 必须要有该专业就业市场行情的调研数据。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 我校确定了“高就业率, 高就业质量、合理就业结构、人性化就业”四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具体目标。就业质量和就业结构事关学校长远发展大局, 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就业去向和岗位符合学校的发展定位, 学校在统计就业情况时对毕业生具体去向和岗位情况进行了具体统计分析, 结合学校发展提出有关工作加强措施, 同时, 将毕业“后服务”管理纳入整个长效机制建设中。在近几年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中,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持有较高满意度, 平均达到99%左右。对学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是:专业基础扎实, 基础理论功底较厚;工作适应能力强, 富有集体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 具有突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高, 拥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人性化就业体现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注重学生个性, 强调各人特点, 不简单追求高就业率, 不强行让学生简单签约。我校就业办老师和院 (系) 专职辅导员通过施行定时定点坐班制, 个别谈心、咨询解答、心理疏导等形式, 开展个性化指导。2008年, 我校在金融危机和毕业生人数增加的情况下, 经过努力, 在全省高校就业率排名中名列前茅。近几年中, 学校在就业工作上先后多次荣获大奖, 如荣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航天科技人才贡献奖”称号、连续五次荣获“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等。

总之, 就业工作是高校办学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探索新情况、创造新方法, 解决新问题, 将就业工作置于学校整体工作和长远发展目标体系中去研究, 才能构建完善适应新形势的高校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周济.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的讲话.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15/info1228282811502315.htm.2008-12-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门七举措全力促进毕业生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8-12-02

3.构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篇三

自2008年以来,各地连续三年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得大学生村官队伍规模稳步增长,选聘体系趋于完善,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取得突出成果,但由于受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缺乏有效的长期制度性安排,使得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主要表现在:

大学生村官供需矛盾依然存在。我国目前已跨入“工业反哺农村”新阶段,农村人才需求与日俱增,而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同农村社会状况存在一定程度脱节,引发大学生村官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选聘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由于专业不对口,基层经历缺乏,造成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不懂农业、不了解农民,工作开展存在较大难度,真正适合农村实际需要的人才紧缺。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工作区域差异明显。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呈现两种趋势,一方面是“挤着进、抢着干、争着留”,创业干事热火朝天;另一方面是“招不到、用不好、留不住”,办事服务冷冷清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东、中、西部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梯次性,就部分省内情况而言,区域差异也同样存在。经济社会发展好、产业结构合理的地区,待遇高、环境优、出路好,能够为高素质人才提供施展空间,具备“筑巢引凤”的客观条件,具有“人才高地”效应;而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往往招不到人,留不住人,形成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人才洼地”。

大学生村官基层适应力较弱。高校毕业生有理想、有闯劲,但在校期间对农村社情接触少,缺乏扎根基层的思想准备,加之对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缺少认识,处理农村问题经验不足,自身优势难以发挥等因素,导致大学生村官的基层适应力相对较弱。“本土”大学生村官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事业心强,在基层任职后,由于了解农村、理解村民,受认可的程度较高。但部分地区“外来”高校毕业生由于专业不对口,存在长期借调、不在村里工作等现象,无法从基层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容易出现思想消沉和工作被动的问题,使其逐渐被“边缘化”。

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出路仍需拓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发展路径的设定及社会认同的界定都趋向多样化,使得大学生村官对该职业具有不同的理解和期望值。一是随着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常态化,入口扩大、出口较窄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大学生村官的续聘机制尚不健全,各地留用政策差异较大,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大学生村官的就业意向分化,“西部留不住”、“中部流不动”、“东部输不进”的问题凸现。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为使大学生村官能够“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必须解决好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要在培养机制、岗位设置、成才模式、留用选拔和畅通出路等方面大胆创新,构建科学的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打造“校地结合”的分类培养链。大学生村官工作需要将培养链向两端延伸,即进“校门”阶段与出“农门”阶段。进“校门”阶段,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进行宏观规划,按一定比例从城乡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招,采取院校定点委培,规模按需设定,专业科学设置,职业分类指导的方式,将其纳入管理型、创业型、技术型和服务型等人才分类培养的基本模式,培养一批适应性好、可塑性强的优质人才群体,坚持“定向选聘一批”,“重点培养一批”,“集中使用一批”的原则,使大学生村官机制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出“农门”阶段,强化后期职业指导、技能培训,提高大学生村官对自身能力、发展目标和职业期望的认识,尊重个性选择。通过“校地结合”模式,统筹高校资源和地方需求,科学打造分类培养链,为“留得住”的人才“铺好路”,为“流得动”的人才“搭好桥”。

设立“二次分配”的转岗机制。高校毕业生选聘大学生村官,经过初期培训,一般采取定岗定位的形式,实施无差别分配,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却容易忽视农村岗位实践中人才发展的多样化趋势,不利于调动大学生村官的主观能动性。“二次分配”的转岗机制立足专业化、本土化的标准,在大学生村官到岗工作后一定时间内,按个人意愿与实际需求进行双向选择,实现聘期内的二次流动。“二次分配”能够在大学生村官较短的聘期内,整合专业优势,使人才资源向相关产业或部门汇聚,形成局部的规模效应。目前,“二次分配”的转岗机制在江苏部分地区已得到运用,如宿迁泗阳地区,该县依据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与专业对应的原则,对大学生村官资源在县域内进行优化配置,将养殖、园艺和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置于大学生村官创业园集中培养,发挥专业优势创业富民,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应将这种模式在更大空间范围内予以推广。

创新“差别化”培养的成才模式。大学生村官的“差别化”培养作为一种适应地区差异化、人才层次化的培养,机制,不同于岗前培训,使人才培养简化为一次性“培养模具”,而是聘期内的全过程指导,能够使大学生依据个人的志向、兴趣、类型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不同于区别对待,而是定向指导、重点培养,目的在于避免“人浮于事”,避免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双重浪费;更体现了“爱才”、“育才”、“用才”的培养观念。“差别化”培养能够依据大学生村官的不同类型,以宏观的职业规划为指导,通过丰富培养类型和指导方式,通过针对性强的各类培训,循序渐进的岗位锻炼,迅速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并使其尽快胜任具体岗位,促进大学生村官“全力成才、全速成长、全面发展”。

完善留用选拔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构建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就大学生村官的特殊性而言,现有的各类考核方式缺乏针对性,难以有效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综合素质的考察和岗位业绩的评定。要使大学生村官“五条出路”都能走得通,就必须进一步调整完善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首先,必须强化大学生村官档案的科学化建设、全程化跟踪和规范化管理,并建立大学生村官相关档案的审核和公开制度,为留用选拔大学生村官提供准确、翔实的数据资料。其次,必须确保考核评价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坚持竞争择优、好中选优的原则。在明确考核主体的前提下,以大学生村官职责为依据,依照“五条出路”的不同要求,分类设定相应的准入标准;根据选拔岗位不同、留用部门不同、发展出路不同,科学设置考核项目。最后,要完善留用选拔的监督机制,保证考核评价过程的透明度,让更多工作表现突出、村民普遍认可、志愿扎根基层的优秀大学生村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构建“纵横结合”的流动机制。高校毕业生在选择进入大学生村官队伍时,往往看重“当官”,即重视聘期结束后考公务员的优惠政策,而忽视“下村”,即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和扎根农村的可能性。而事实上,公务员群体越来越严格的进入门槛,将多数到期的大学生村官排除在外。2010年开始,每年有数万名大学生村官面临期满流动问题,亟需构建“纵横结合”的流动机制,在推动大学生村官“纵向发展”(公务员、自主创业)的同时,坚定其“横向发展”(留村任职工作、另行择业、继续深造)的信念,引导聘用期满的大学生村官进入相应人才市场自主择业,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使“纵横结合”流动机制有效运行,必须加强基层组织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功能、确保双向选择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在省、市、县三级层面上,统筹“差别化”培养模式与“纵横结合”的流动机制,合理限定“纵向”流动的规模,积极拓宽“横向”流动的渠道。从人才培养的源头上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分流问题,才是处理好大学生村官出路结构性矛盾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4.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的长效机制 篇四

大学生村官就是通过政府选拔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的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当前随着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大学生村官作为社会和时代的产物应运而生。在现代社会,任何一项制度的建设都要经历一个从论证—实行—反馈—调整—完善的过程,大学生村官制度也不例外。如果我们把大学生村官制度当成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权宜之计,那么,就存在大学生村官再次就业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大学生村官当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就存在大学生村官是否安心工作、能否发挥作用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大学生村官制度当成是“挂职锻炼”性质的活动,也存在“挂职”与就职的衔接问题。即使我们希望大学生村官制度能兼有上述三项功能,还是存在一个分流的问题:分流的渠道是什么,分流的机制是什么,分流的配套措施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探索。总之,一项制度从创新到完善有一个不断改进和调整的过程。

一、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的重要性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我们国家的城市发展了,现代化程度提高了,农村却更加落后了,农民与城市的距离进一步加大了,造成两极分化。这不利于我们国家的长远发展,不具备发展后劲,毕竟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需要一大批建设者,一大批有素质有想法有创意的人才去服务农村,去建设农村,甚至去带领改变农村。农村的人才都外流了,知识也相对贫乏,加之观念落后,如果不注入新鲜血液,那么我们的农村,将会更加贫穷,更加落后。所以,国家才会出台这么多优惠政策,投入这么大财力、物力,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支农扶农,这才是事情的根本。

“大学生村官制度”是我国设立的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制度。村官制度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

(一)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实施,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而出台的。在校大学生人数激增,给高等院校带来了许多问题:居高不下的生师比、教学设施的不足等等。将乡村作为人才蓄水池,缓解就业压力,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人才

中共中央对新一轮农村改革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划和部署,但改革要采取的具体模式还要依赖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探索,历史上成功的改革都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积极探索为基础。但在现阶段的改革,不管进行怎样的探索,都必须要围绕市场作文章,因此,要求主体必须具备这样一个基本的把握市场经济的能力,才能把握住改革的方向和达到改革的目的: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由于受传统的耕作模式影响,大多数农民的生产不能围绕市场进行,不能有效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导致增产不增收,收入长期偏低。由于文化素质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自我提高市场经济能力,许多基层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来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结果多数是事与愿违,导致农民对基层政府出现不信任。村集体班子由于自身素质原因,也无法完成这些工作。而在一村一大学生“村官”的配置的条件下,大学生“村官”凭着工作的热情、现代的经营理念、良好的和外界的沟通能力,为农民搭建通向市场的平台和渠道,引导农民实行现代农业耕作技术,组织各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能逐步培养起农民良好的市场经济观念和运作能力,引导农民进行各种改革模式的探索,在基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为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后备人才

大学生村官就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优势,协助并村委班子,引导农民认识农村发展的模式与大趋势,传播农业科技,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走规模化、集中化和合作化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着力发展农村的社会和文化事业,推进国家的农村社会事业政策的落实等方面施展才干;大力促进农村的民主政治进程,法治进程,促进农村的和谐社会的形成。更好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具有专业知识和开拓精神并具有基层工作经历、懂得基本国情的的人才,不仅为农村干部队伍和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储备人才。

规模选聘大学生“村官”,是解决当前农村基层有文化的年轻干部青黄不接问题的重要方法,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渠道,也是落实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优秀干部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村官从一个“青涩”的学生娃,走到农村基层一线,要面对基层艰苦的工作条件、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在融入农村、被农村接纳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思想困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干部群众对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的认识还不够到位;部分大学生“村官”的能力素质、知识储备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要求;县乡党委、政府对大学生“村官”教育和管理措施还不完善,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等。

(一)缺乏经验

大学生村官大多是刚迈出高校大门的学生,由于一直在校读书,缺乏经验、阅历,加之对农村生活不了解,在到村工作的前期产生不适应,心理、生理需要调整,思想易产生波动。许多大学生村官在上任之始感到没有头绪,对工作感到无从下手,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抱着到农村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的心态,对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盲目乐观,认为新农村建设简单易行,在工作中不顾农村的客观现实条件,不深入调查,草率从事,导致制定的许多政策不符合实际,给农民的利益带来损害,使许多村民对大学生村官产生排斥心理。

(二)动机不纯

大学生选择村官这一“职业”动机是多样的,有的大学生确实是抱着到农村扎实干事业的想法而有的大学生明显动机不纯。有的大学生仅仅出于就业考虑,在报考之初就想着把“村官”当作就业跳板,工作态度不认真、得过且过,在农村获得一定“工作经验”后选择二次就业;有的看重国家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不安心工作,整天想着尽快离开农村;有的私自报考普通高等院校研究生和各类公务员等,出现边读研边做村官和一人兼多职等情况。这严重违背了中央出台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图,使基层老百姓从充满希望到彻底失望,认为这仅是一场政治秀,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

(三)学无所用

“村官”职责范围大多是资料收集、数据统计、跑腿开会等事务性工作,感觉跟发展农村经济没啥关系。学无所用,专业与工作脱节,大学生村官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农村比较缺的是农业实用技术人才,而目前选聘的“村官”学历虽高,但学用脱节现象还是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另外.大学生的思维意识很难适应农村的实际现状,体现在处理问题的思路、方法不切实际。在大学所学专业不对口,对农村工作不熟悉,不懂农村经济建设,不会带领农村农民致富,不知工作如何下手,适应不了农村工作需要。

(四)未来预期不明

在事业、职位和收入的未来预期不明,个人生活环境明显差于城市的条件下,就职村官只可能是一种短期的或者是权宜的选择,扎根农村意识薄弱,当作一种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的无奈选择,缺乏真正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大学生村官录用实行聘用制,三年合同制,导致他们无法安心工作,无法扎根农村,常心怀担忧,三年以后怎么办?

(五)经济待遇偏低

各地自行选聘的大学生每人月工资仅有400元至600元,普遍低于当前平均工资水平;参加“三支一扶”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月补贴也在1000元以下,许多大学生因待遇偏低,加上吃、住、行等问题难解决,不愿到村(社区)工作。家里供养他们上大学时,欠下了许多的债,原本是指望他们毕业以后挣钱再还,可是他们的工资仅仅够自己用,既然在这里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也挣不到什么钱,还不如到外面去博一博。特别是那些男孩子们,他们不甘心就这样无谓的耗费着自己的生命,他们在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同时,还要考虑自己基本生活的需要。

(六)教育管理工作没跟上

许多地方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对选聘工作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真正纳入议事日程。对选派大学生教育培养不够,重选拔、轻管理,多数大学生处于松散管理状态。

(七)政治激励不到位

选派大学生两年志愿服务期满后,面临再次就业,虽然省上出台了升本、考研方面的优惠措施,但对表现优秀、自愿留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没有出台定向考录公务员和事业干部等激励政策,许多人缺乏长期留下去的信心。

(八)村干部排外

一些大学生村官受农民喜欢,但不受村干部喜欢,虽然村干部不敢明反对,却不让大学生插进村委实质性工作。一些村,村委班子内部存在家族势力与宗派势力,排外心理严重,唯恐权力旁落,暗里较劲把持村级组织政权,导致一些大学生村官整日无事可干,只领工资不工作,有的干脆不上班。这些大学生村官,一个月大都在农村待不了几天,有人称他们是手上不沾土的“下乡干部”、“流动村官”。他们来到农村大多数的人都是有着一股激情的,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抱才华,为改变农村的面貌而来。然而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除了村里的人民群众是非常拥护他们以外,他们在农村干不了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使他们感到非常的苦恼和压抑。

农村村委班子人才严重紧缺问题,成为困扰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瓶颈。农村村官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不会发展经济,不懂致富技能亟需改变,思想观念与知识结构亟需更新,文化素质与科技致富技能亟需提升。

三、如何建立长效机制

农村所需要的是大学生村官,而不仅仅是大学生。而目前的情况是只要是大学生,就可以就岗大学生村官,而不论其所学专业与技能。由此而导致的情况是,一些理工科和人文社科专业的大学生村官,由于自身缺乏适应于农村的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出现了无法适应农村环境,专业知识技能无处发挥,只能做一些打杂跑腿的零活。因此,作为农村基层管理岗位的村官,并非是只要是大学生都能适应,同样需要与岗位职责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必须有针对性地培养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养。

(一)完善能力培养机制

为使大学生“村官”尽快掌握做好农村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各级党委应以多种形式加强对他们的培养,不断提高其履行职责的能力。总结各地经验,以下三条十分重要: 建立培训制度

应以高校、党校为主渠道,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强化培训,增强大学生“村官”做好农村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对大学生“村官”实行岗前培训。有关高校在到村任职大学生录用名单确定后,及时举办专题培训班,帮助即将奔赴农村一线的大学生了解农村基本情况和基层工作方式方法。各市、县安排从乡村基层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现身说法,组织现场观摩,开展集中培训,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岗位需要,同时把大学生“村官”纳入“乡村干部科学发展能力大培训”工程,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大学生“村官”培训中心,采取中心课堂、远程教育课堂和实践课堂等形式,从政治理论、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涉农政策、实用技术等方面,对大学生“村官”开展上岗培训、专业知识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规定每半年组织一次中心课堂集中培训,全年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在省级全面示范小康村粱弄横坎头村建立实践基地,实行联系人帮带制度,帮助大学生“村官”提高依法办事、综合协调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建立培训考核反馈制度,考核结果反馈至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作为大学生“村官”考核的重要内容。浙江省桐乡市采取岗位培训、专家讲座、现场参观、工作交流等措施,组织大学生村官集中学习农村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知识,增强他们到村工作的信心、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农村工作本领。加强实践锻炼

应分批选派大学生“村官”到机关、事业单位跟班学习,参与信访、治安、城镇建设等工作,积累多方面实践经验。实施乡镇(街道)领导、联村组长、村干部联系大学生“村官”制度,并有计划安排大学生“村官”到乡镇(街道)机关进行挂职锻炼。有意识地安排大学生“村官”担任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助理、村(居)委会主任助理或农村经济合作社社长助理等综合性较强的职务。同时,为他们提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旧村改造、环境整治、计划生育、群团组织等多岗位锻炼机会,安排“急、难、险、重”等任务,进行压担锻炼,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注重典型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应充分运用本地农村基层干部的先进典型教育大学生“村官”,帮助他们坚定立足农村基层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

(二)完善服务机制

大学生“村官”刚到农村,可能“水土不服”。一些地方的经验表明,必须搞好服务,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农村环境,进入工作角色。

把引导工作做细,帮助大学生“村官”缩短适应期。大学生“村官”到任之初,工作、生活不够适应,心理、生理需要调整,思想易产生波动。各级党组织应把思想疏导放在工作首位,帮助他们缩短适应期,尽快进入角色。大学生任职所在地的乡村党组织建立结对帮带制度,挑选政治素质好、工作经验丰富、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乡镇干部或在职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实行“一对一”结对培养和帮带。为大学生“村官”选好“三位老师”:第一位老师是乡镇组织委员。既要当好领导,又要当好“老师”,帮助他们提高抓党建促发展的能力;第二位老师是村党支部书记。主动向他们传授农村基层党务工作经验,加强与基层党员、农民群众的联系,快速融入农村基层;第三位老师是农村种养大户。选定一位种养大户作为“实习老师”,负责指导他们学习相关的农村实用技术,促使他们把在校学到的知识与农村工作实践迅速结合起来。还帮助大学生“村官”找准一名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村党员做朋友,实行传、帮、带。设立“生活上帮、工作上带、知识上传”等形式多样的帮带载体和平台,每—名大学生村官均配有两名镇、村干部作为导师,并分期分批组织他们到基地和镇机关职能部门实践锻炼,努力为他们拓展工作视野、胜任本职岗位创造条件。

及时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信息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农村基层信息闭塞的难题。建立大学生“村官”网站,开发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定期编发工作简报,为他们提供思想交流平台。提供上网服务,拓展创业信息来源。除创建“大学生村官网”外,还应创办报纸刊物等,为大学生“村官”提供相互了解、促进交流、加强学习、发挥长处、共同提高的园地。

(三)注重教育培训机制 1 加强思想教育。

培养大学生“村官”热爱农村、热爱农民、扎根基层的主人翁意识,克服创业短期化、功利化、个人化倾向,把大学生“村官”创业与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一起来。强化创业引导。

有创业意愿的,突出一对一创业指导,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其早日迈出第一步。创业取得一定成绩的,注重技能培训和提高管理水平,克服小富即安思想,不断提高创业项目档次和水平,努力把创业项目做大做强。加强创业风险意识培训,设立创业预警机制,提高规避风险能力。

3发挥带动作用。

引导大学生“村官”把创业过程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整合农村资源,突出示范带动,积极兴办专业合作组织,通过“企业+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有效形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参与农村公共事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民文明程度,推进和谐农村建设。

(四)优化创业环境机制

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创业优惠政策的统一规范,确保各项制度环环相扣、有机衔接,不断扩大优惠政策覆盖面,提高各项优惠政策的可操作性,增强优惠政策执行力度。科学管理基金

简化创业基金评审程序,改进项目评估办法,合理分配资金投向,适当放宽贷款年限,科学设计资金回收方法,全面提高创业基金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能。注重典型示范

依据创业项目的不同,分别树立种植类、养殖类、加工类、服务类优秀创业典型,突出创业典型的多样性和可学性。选择优秀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作为示范点,带动更多的大学生“村官”走上创业之路。四是加强创业宣传。评选、表彰并奖励优秀大学生“村官”创业先进典型,通过召开报告会、座谈会、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宣传创业典型先进事迹和创业经验,促进大学生“村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努力营造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不应是一种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临时举措。只有从新农村建设对知识型、技能型村级行政管理人才需要的战略高度出发,以村级行政管理人才的有效需求和充分供给为基础,开展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使用和考核评价工作,才能使大学生村官的安排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只有形成一种长效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优势和能动性。

总之,不管大家报村官是出于何种目的,工资也好,前程也罢,躲避亦可,但大学生在基层产生的效应却是真实可见的,所以,我相信,国家对于村官的政策会越来越好,而我们在农村基层产生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必将带动农村经济乃至文化思想的再一次腾飞,为我国经济发展,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霞主编,《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分析》,法制与社会出版社,2008年 10月

[2] 刘春梅主编,《大学生村官激励措施的问题与对策》,陕西农业科学出版社,2008 年6月

[3] 张诚国主编,《大学生村官选拔与培养途径探讨》,法制与社会出版社,2009年1月

[4] 钟碧琼主编,《大学生村官的使用问题》,山西大同大学报出版社,2009年7月

[5] 赵春霞主编,《“大学生村官”人生价值的实现》,经营管理者编辑部出版社,2010年3月

[6] 张磊主编,《论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机制的构建》,黑河学刊出版社,2009年2月

[7] 覃雁君主编,《关于大学生村官流失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开发研究杂志社出版社,2009年3月

[8] 张璐主编,《大学生村官现状思考》,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出版社,2008年4月

[9] 林善炜主编,《大学生“村官”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福州党校学报出版社,2009年1月

5.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探索 篇五

探索完善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工作机制

两年来,武强县委高度重视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从抓引导、抓培养、抓管理三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完善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工作机制,使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建功农村,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抓引导促转变。为使大学生村官能够真正融入农村,该县从生活、工作、政治三方面强化引导,尽快使他们实现从“学生”到“村官”的转变。一是生活上照顾。县委组织部协调各乡镇党委,千方百计解决好大学生村官的食宿问题,确保他们吃得好、住的暖。大学生村官入村前,各乡镇党委都召开座谈会,组织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与他们相互认识、增进了解。同时向他们介绍乡镇、村的基本情况和重点工作,组织他们逐村进行参观,使他们对农村的工作情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乡镇主要领导坚持不定期入村走访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上遇到的困难。为方便大学生村官的相互沟通交流,该县还为他们建立了大学生村官QQ群。二是工作上帮带。建立了大学生村官专人联系帮带制度,对每名大学生村官,指定一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乡镇包村干部、村两委负责人作为培养人,与其结成帮扶对子进行教育引导,实行“传、帮、带”,及时了解工作情况、思想动态,传授开展农村工作的方法,使他们迅速了解熟悉农村工作。三是政治上关心。该县明确提出把非党大学生村官作为党员发展重点对象,明确村党组织书记和乡镇组织委员负责教育培养;对于优秀大学生村官,优先推荐报考公务员。两年来,先后有7名优秀大学生村官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

第1页 同时,积极鼓励他们参加正规学历教育,目前,全县有3名村官参加了研究生学历教育,并有2名村官报考了省委选调生。

二、抓培养促提高。为提高他们实际工作能力,该县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立体式培养。一是加强培训。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中培训,重点包括农村法律法规、村务管理、信访条例等方面的内容;开展域外培训,组织他们到外地先进地区、科技示范基地等进行参观考察,使他们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定期请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和优秀大学生村官现身说法,介绍在农村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两年来,先后组织大学生村官专题培训班12期,组织外出参观学习3次。二是组织拉练。组织他们到先进村、大学生村官任职村等地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使他们学习先进经验,查找自身不足,增强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该县在每次组织村书记、村主任拉练的同时,还特意都安排他们同步参加。三是定期座谈。县委组织部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召开座谈会,畅谈工作感受,交流工作经验,对在工作中有新见解、新创意的积极给予鼓励,提出新的要求,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先后已召开不同类型座谈会6个。四是轮岗锻炼。在大学生村官熟悉农村工作后,按照“以村工作为主,多岗锻炼为辅”的工作思路,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乡镇信访、计生、组员办等办公室进行轮岗锻炼,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乡镇总体工作的相关业务知识,便于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同时还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多参与中心工作,让他们独自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使他们在重点工作一线经受考验和锻炼。

三、抓管理促成长。一是建立“三级管”责任机制。由县委组织部统筹协调、乡镇党委具体组织、村党支部实际执行,建立一套纵向网络管理制度,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联系、沟通和培养,指导大学生

第2页 村官开展工作。在日常管理中,村党支部负责做好平时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作风等情况的督查;乡镇每月对大学生村官工作开展情况、目标完成情况、到岗到位情况等进行督查;县委组织部不定期督查乡镇党委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工作情况、并把督查和抽查结果作为年终乡镇党委考核的重要参考内容。同时,建立大学生村官个人实绩档案。在监管考核过程中形成的考核材料、工作实绩数据等有关材料,统一归入大学生村官考核档案中。二是健全制度。建立健全了每周工作小结汇报、周五集中学习、每月例会等制度。要求大学生村官每周汇报一次工作情况及下周工作计划,由乡镇组员办同志负责点评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重点了解掌握大学生村官思想动态、工作现状及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特别是对在工作中遇到挫折、生活出现困难、思想情绪波动较大的村官,有针对性的进行帮助指导。三是典型带动。该县注重在日常及重点工作中发现、培养、选树先进典型,两年来,先后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他们进村以后,迅速进入角色,摆正位置,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豆村乡西岔河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郭艳停在乡、村干部的帮带下,很快进入了角色,结合村里实际,并在全面走访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立村、工业强村、商贸兴村”的工作思路,制定了西岔河村的第一个“十年发展计划”,并与村两委成员积极谋划跑办村工业园区建设,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生产状况呈现一派生机。吴沙洼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丛杏霜入村后,针对村民科技素质偏低、致富信息匮乏的实际,充分发挥党员远程教育站点作用,经常组织村民学习电脑基本知识,学习党的政策,学习各种实用技术,开拓党员群众的视野,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一些村民尝到了远程教育的甜头,纷纷来到远教室学习农村实用种养技

第3页 术,全村学用科技的热情高涨,发展养鸡、养鸭、养猪大户达20多户。对这些典型,该县加大宣传力度,专门在《武强组工信息》中开设了大学生村官风采专栏,对优秀大学生村官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做法进行宣传报道,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在大学生村官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中共武强县委组织部

2010年5月

6.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探索 篇六

----以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

周仲海

摘要:为了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学院一直在积极探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培养机制。在日常实践中通过坚持解决实际困难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并重,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主题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困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还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

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充分重视、尊重、关心、凝聚学生,通过教育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经济困难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部分学生出现了动力不足、成绩下降、心理素质差、甚至学业荒废等现象,如何防止和纠正这些现象的出现,防止不良现象的发生,应该采取何种应急管理的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最大程度的帮助和挽救,这就要求在对学生教育实行预警并建立应急管理制度的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更多的进行目标引导和过程跟踪,建立健全贫困学生教育和培养工作体系,形成完整的教育理论,探索富有特色和成效的贫困学生教育和培养工作模式,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落到实处。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描述

我院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人数约占每届招生人数的10%左右。在每年的5月中旬学校会统一对贷款毕业生进行还款确认,对毕业生的就业状态进行统计,绝大多数的贷款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但是最后也会有极个别的同学出现就业困难或发展困难。

经济困难学生尤其是国家助学贷款学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由于贫困生在物质

上贫乏,导致他们在心理上容易出现自卑、敏感、多疑、过度自卑等问题。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困难往往是伴随着多重困难的,在人际方面,交往意愿不足、能力低下,心理调节能力也相对较差。在人际方面多表现为比较敏感,很少与人交流,不参加集体活动,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由于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对涉及自身的事情容易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当自身能力与外界需求相冲突时,贫困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出现否定自我的倾向。少数贫困生把自己封闭起来,身心皆陷于孤立境地,在消极情绪长期压力的同时,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长期的心理歪曲也会引发身体的不适和带来疾病的隐患。

除了显性的人际交往问题之外,还有学习过程中的学业困难,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院约有3.5%的贷款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学习方法的困难,如出现1门或2门功课不及格甚至更多的功课不及格的情况。经济困难引发学习困难,学习困难导致就业困难,我院有2.5%的经济困难学生面临就业困难,在就业过程中出现长期的焦灼状态,主要表现在对自我认识模糊,自我评价低,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等核心竞争力欠缺,对生活的驾驭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力较差。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探索工作新机制

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家庭困难的学生能够上的起大学的同时,让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顺利实现自我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是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

如何让贫困大学生有更好的发展,这既是一个教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积极实现在帮助人的同时教育人,为了做好贫困生工作,学院通过坚持经济扶持与教育培养并重,不仅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经济问题,而且关注了学生的发展问题,积极进行各方面的预警与应急方案,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心态,促进早日成才。

1.准确定位,个性资助,切实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

学院将各项资助政策统一打包,针对每一位贫困学生制定个人资助计划。学院资助包计划极大提高了学生资助的效率和效果,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通过“奖、贷、困、补、减以及绿色通道”等方式实现对学生的经济支持。在对贫困生的准确判定基础上,实现个体的有针对性的资助。贫困生判定分别为学生的家庭情况、在校的饮食消费、大金额消费和个人表现等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准确判定贫困学生状况。

我院在国家、社会、学校及学院共同努力下构建的资助体系,保证了资助的额度和工作的覆盖面。通过系统的工作和认真的判定,有效保证了资助工作无死角。

除了经济资助之外,我院每年为经济困难学生提高学习必需的书本、文具等,每年为特殊困难学生购置冬衣,为有回家困难的学生发放回家路费等,真正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

之所想。我院坚持举办“冬日暖阳”活动,让寒假不能回家的和家人团聚的困难学生集中一起吃年夜饭,这样的情感支持,更能暖人心田。

在资助系统完备的同时,我院有完备的资助制度和齐全的资助队伍。学院高度重视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学院指定思想政治辅导员负责学院学生资助工资,切实保证资助工作深入学生当中。为了保证公平公开,每班成立了资助工作小组,负责贫困生的判定和奖助学金的评选审核,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职能。

学院资助工作的核心就是“一对一资助”个性化资助,资助模式正从“粗放型资助”向“精细型资助”转变。争取尽量缩短事务性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深入把握学生状况的工作当中,建立贫困生动态信息网络,切实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各年级辅导员坚持谈话制度,通过各种渠道能保持与学生之间的信息畅通,在及时的资助之外重视学生多方面的需求。

2.目标引导,生涯规划,切实帮助贫困生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个健康健全的人。而具体的大学学习生涯中,有几个关键节点要进行跟踪和重点教育,分别是入学阶段、每学年的综合评定期、大四求职前阶段、毕业离校前。

(1)入学教育阶段。根据大学“前100天现象”,在新生入学阶段,贫困生和其他同学有着同样的适应性困难。学院除了要让他们能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及早完成贫困生的判定和基本分层之外,更多的是引导学生确立明确的目标,把握时机,帮助贫困生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换和阶段适应。因为他们在学习方面,如计算机和英语口语等存在较大差异;在心理调试方面,对于生活环境在农村和城市之间这样的转换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我们要尽量减少负性事件对他们心理的影响。在这一阶段,辅导员深入新生当中,搜集资料,深度访谈,了解学生的第一手准确信息,能根据规则对学生进行严格判定与分层。对需要进行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进行重点关注,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各类实际困难,积极落实贷款工作,对经济特殊困难学生给予及时的经济资助和精神关怀。对在生源地办理了助学贷款的同学进行信息跟踪。同时,以寝室为单位,进行积极的引导,让所有同学都能更好的完成入学适应。在入学适应结束以后,进行有必要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完成对自我的认知,对职业的探索,让他们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2)学年综合评比阶段。新学年开学前,学院会对贷款学生的续贷资格进行审查,在申请国家奖学金等各项奖励的时候进行个人规划和目标实现状况的跟踪,从学业、心理、操行以及社会实践各个角度对他们进行综合的年度评价。解决学生生活层面的压力,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发展,在整个学习生活过程中要充分关爱这些同学,每学期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综合的预警。辅导员制作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动态信息跟踪表,对学生的经济状态进行动态化管理。

(3)就业职前阶段。做好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工作,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和长远规划。

一是关心扶持,建立奖励制度。对志愿到西部、基层和贫困地区就业的贫困毕业生,减免其在读期间贷款、欠缴学费,并通过发放补助或奖金等办法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解决思想问题,有针对的进行就业指导。在帮助贫困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他们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增强信心,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努力做到“生活上帮困、思想上解惑、情感上支持”,与此同时,对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贫困家庭毕业生,及时为其提供专业化心理辅导。

三是开展就业实习,提升实践能力。通过建立学生实习基地,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用人单位参加就业见习,增进与用人单位的互相了解,相互沟通,奠定就业基础,提升就业信心,增强对贫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针对性。

四是构建信息平台,畅通就业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帮助贫困毕业生降低就业成本为贫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多层次的交流平台,加大对贫困生资助力度,为其顺利就业提供及时充足的资金保障。

(4)毕业离校前阶段。学院每年五月份都会启动一系列活动,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的还款确认工作和各类的诚信感恩教育活动,在政策上和行动上积极落实学生的助学贷款代偿工作。深入进行毕业前的教育工作,促进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把握住情感教育这一主题,让毕业生对学校、对社会的感恩有一个很好的时空载体。

3.阳光心态,自强自信,探索贫困生教育新模式

除了关键节点的集中教育之外,在日常的实践中,通过对贫困生全方位的跟踪教育,培养学生阳光的心态,培养学生自强自信的优秀品质。贫困学生教育工作包含四个部分,分别是“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成长教育”、发展规划“四个方面。

其中,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与日常经济资助相结合,以经济资助为杠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长教育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以素质扩展、心理辅导等各种手段,指导学生克服各种负面心理作用,树立健全的心理人格;发展规划主要是针对学生毕业后的发展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发展目标,为将来走向社会做保障。

寓教育于资助,形成新的资助理念。在进行各类经济资助的同时,都融入教育理念,力求实现以经济资助为杠杆,加强对学生教育功能。例如:在开展助学贷款过程中全程引入诚信教育,建立动态的诚信档案;在勤工助学工作中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申报各项资助,学院制定个人发展目标,对达标的学生给予或多给予资助。

通过系列的教育探索,学院家庭困难学生有了很大的转变:

首先,学生“等、靠、要”的思想发生改变。通过鼓励学生以诚实劳动获得报酬,很多学生都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或者以勤代补工作,通过义务工作,培养了学生的奉献精神。

其次,学生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得到了提高。身边同学遇到各种困难能够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在其他人数要帮助的时候主动提出帮助。注重个人诚信记录,懂得积累个人信用。

第三,绝大部分的学生克服了自卑心理。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了健康的心态,克服了自卑心理。

第四,能够重视个人发展问题。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使经济困难学生从大一开始逐步制定个人目标,并对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量化,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各项工作,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准备。

三、“爱心、责任、传承”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家庭困难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同时更是一个不特殊的群体,他们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具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作为资助者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个体,寻找一种有效的资助方式。作为受资助者和需要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

7.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探索 篇七

2007年8月,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 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和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海南大学。这是海南省委省政府从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要战略性决策, 目的是通过整合两校优势, 建成有特色、高水平的“211工程”大学。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教育部、农业部的指导帮助下, 学校合并融合工作平稳、顺利, 达到了预期的阶段性目标, 取得了两校合并1+1>2的效果, 实现了学科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大步跨越, 并于2008年底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党的建设是创办高水平大学的根本保证, 对于一所新合并的大学来说, 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程。在深化合并融合和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大力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 结合学校合并实际, 围绕学校发展大局, 着力构建和完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为新海南大学深化合并融合和推进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在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党建工作的同时, 我们高度重视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着眼于适应并校后学校科学发展的要求, 构建切合本校实际的党组织运行机制

学校党组织运行机制要与学校发展需要相适应, 与学校治校模式及管理体制相统一, 才能真正对学校办学及改革发展起到领导核心和政治保证作用。新海南大学合并组建后, 形成哲、经、法、文、理、农、工、管等八大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学科专业体系, 设立4大学部、20个学院、3个公共教学部, 拥有博士点11个、硕士点74个、本科专业65个, 全日制在校生3100多人, 全校教职工3000余人。随着正式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学校既迎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 也面临着合并融合和办学转型的严峻考验。较大的办学规模, 远距离跨校区的办学状况, 原两校不同的历史积淀, 形成了复杂的管理关系, 决定了新大学必须采取有别于原两校的治校模式:一是要强化民主决策的机制, 汇聚各方面智慧办好学校;二是要适当下移管理重心, 避免出现学校事事包办而管不深、管不透的情况;三是要更加重视基层单位的建设及其作用的发挥。与此相适应, 我们从三个层面建立健全学校各级党组织。

1. 建立校党委及其常委会, 推进学校民主决策

根据学校办学实际, 我们提出新大学建立校党委常委会制, 校党委设11位常委和其他委员, 常委和其他委员的比例约为1:2, 其他委员大部分为基层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这一提议得到了海南省委的支持和批准。校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 统一领导学校各项工作, 每学期召开全体会议, 听取常委会工作报告, 研究决定学校重大问题, 安排学校重要人事, 集中主要精力抓好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要工作, 把好政治方向, 维护校园稳定, 领导学校工会、团委及其他群众组织, 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教育方针政策在学校正确贯彻和落实。校党委全委会闭会期间, 常委会行使对学校工作的统一领导权和决策权, 对全委会负责。实践证明, 这样一种制度安排, 既很好地落实了民主集中制, 推进了学校党内民主建设, 促进了学校的民主科学决策, 又较好地实现了学校决策与基层工作的有机衔接, 有利于统一思想, 有利于基层单位和广大师生员工理解、拥护和贯彻执行校党委的决策, 使学校得以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广大师生员工, 平稳、顺利地落实合并融合和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 实现了新海南大学办学的良好开局。

2. 建立二级单位党委, 加强二级单位党的领导

新海南大学实行“学校、学部、学院、系 (专业) 四级建制, 以校院两级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在人、财、物等方面对二级学院充分放权, 以促进二级学院加快提高自我管理与发展的能力。为适应学校这一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我们在二级单位党组织建设中实行分党委制, 党员人数超过80人的单位设立分党委, 全校共19个二级单位 (包括各本科学院) 设立了党委。对于二级单位党委, 一方面在设置基层党支部、教育与发展党员、推荐与任免干部等党建工作方面赋予其更大的权力和责任, 另一方面对其在单位管理、建设与发展中发挥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二级学院实行党政协作、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 学院党委是学院的政治核心, 保证并监督学院工作, 与学院行政领导共同负责学院的改革与发展;院长是学院行政工作的主要责任人, 学院行政工作实行院长全面主持、副院长分工负责制。学院最高决策形式是党政联席会, 由学院正副院长和正副书记组成, 涉及学院重大决策、重要人事安排、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 必须提交党政联席会集体讨论决定;按会议议题分别由院长或书记主持, 涉及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事项由院长主持, 涉及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等事项由书记主持, 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充分发挥了二级单位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 确保了二级单位规范有序地行使办学自主权, 促进了单位事业健康发展。

3. 扩大基层党支部覆盖面, 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由于原“两校”办学模式、管理体制机制、师生思想感情与行为习惯差异较大, 在融合统一的过程中难免出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同时, 学校从一所地方高校转变为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高校, 角色和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 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各方面改革与建设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在此情况下, 加强基层党支部的建设, 发挥基层党支部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显得格外重要。为此, 我们制定了《教职工党支部工作条例》《学生党支部工作条例》, 规范和加强党支部的建设。对于学生党支部, 低年级本科生按专业或年级设置党支部, 高年级本科生则实现党支部建在班上, 研究生党支部根据实际按班级、年级或学术团队组建, 确保学生党支部覆盖所有的专业、年级和班级, 此外还试点开展了党支部进学生宿舍的工作。对于教职工党支部, 除了按传统做法以系、专业、教研室、研究所、处室等为单位组建外, 还积极探索将党支部建到重点学科和教学、科研团队上, 从而实现了教职工党支部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工作和各基层单位的全面覆盖。与此同时, 我们通过持续深入地开展以“争先创优促和谐”为主题的基层党建活动, 有效发挥了全校208个基层党支部化解内部矛盾、凝聚师生人心、发动各方力量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着眼于提高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 大力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领导班子的建设, 对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推动学校改革发展事业至关重要。对于新合并高校来说, 领导班子的一举一动, 更是牵动着广大师生员工关注的目光, 影响着广大师生员工的办学信心和士气, 进而影响到学校整个合并融合和改革发展的进程。为此, 我们始终将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紧抓不懈, 确保领导班子正确驾驭和引领学校办学全局, 始终发挥出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克服困难、奋勇向前的火车头作用。

1.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核心在于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校党委与校行政的决策权限关系。校党委 (常委会) 是学校的领导核心, “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 就学校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校长是学校法定代表人, 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为了更好地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我们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分别制定校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 具体明确地划分各自的议事范围并严格执行;二是规定凡属行政议题提交校党委全委会或常委会议决的, 一般应先经校长办公会讨论, 特殊情况需直接提交校党委 (常委会) 议决的, 须经校长和分管校领导沟通并征会议主持人同意;三是校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关于行政议题的决策, 除审议通过学校纲领性文件或涉及学校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文件外, 一般只提出框架性、原则性的指导意见, 具体方案仍交由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通过上述举措, 既保证了校党委 (常委会) 不陷入具体的日常事务之中, 能够集中精力抓学校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大事, 又使校长能够放开手脚抓好行政工作, 从而形成了党政协调统一的领导决策机制。

2. 积极促进领导班子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学校规定, 提交校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议决的议题, 分管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必须事先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涉及学校全局性工作或广大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议题, 还要事先充分征求各有关方面的意见, 并由分管校领导 (必要时由主要校领导) 主持召开征求各相关方面意见的会议, 形成基本共识后方可提交会议议决。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问题, 我们还采取课题立项的方式, 委托给主要由一线专业教师组成的课题组进行事先研究, 以确保相关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例如学校的编制管理与津贴分配制度改革, 专业性、复杂性和难度都很大, 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和谐稳定, 校党委委托专门课题组, 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提出了“编制以师生比为依据、津贴按编制切块、实行二次分配”的改革实施方案, 既符合学校改革发展的大方向, 又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诉求, 获得了教职工代表大会的高票通过。另外, 我们积极修改、完善校务公开制度, 建立学校重要决策征询意见、重要校情通报、重要政策公布、重要事项公示等制度, 扩大和落实了师生员工对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的知情权、建议权、评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 高度重视抓好领导班子的团结

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 是全校师生员工团结融合的风向标和催化剂。校党委常委会提出, “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班子的团结”, 并为此制定了领导班子成员谈心制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 且坚持不懈地实施, 促进班子成员经常性地坦诚交流与沟通。此外, 建立了每两周一次的全体校领导通气会制度。在通气会上, 校领导们自由发言, 通报各自分管工作的进展情况及下一步打算, 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请大家帮忙出建议, 并就提交校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的议题进行初步的协商酝酿, 较好地达到交流思想、统一认识、增进感情的目的, 从而在班子中促成了协调统一、团结共事的良好氛围。

4. 着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建设

新海南大学正处于转型、提升的关键时期, 如何在海南这样一个高等教育基础薄弱的地方建成一所高水平大学, 学校领导班子还缺乏经验, 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 进一步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才能从更高的高度和更广的视野驾驭办学全局, 把握正确方向, 谋划学校发展。为此, 我们大力加强理论学习, 建立健全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 促进理论学习经常化, 增强学习针对性与时效性。同时, 建立了学校领导班子专题务虚会制度。领导班子专题务虚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 参加人员除全体校领导外, 扩大到各二级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会议采取异地集中和半封闭的开会形式, 确保全体与会人员专心致志地进行交流与研讨。每位校领导都于会前对会议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在会上发表其研究成果或心得, 供与会人员评议和引发进一步的讨论, 真正达到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效果。两年来, 我们先后召开了“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架构”“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学校办学特色与重点学科方向”“学科专业整合与布局调整”等专题务虚会, 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新思想、新共识, 为学校出台十年发展规划、“211工程”三期建设行动计划、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意见等一系列改革发展纲领性文件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5. 认真抓好领导班子作风建设

根据学校工作实际, 我们以改进和加强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为突破口, 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 进一步完善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教学单位制度, 丰富了领导班子成员与师生员工的直接联系渠道、沟通方式和交流平台, 建立了领导干部轮流担任班主任制度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我们还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工作, 规定领导干部除根据工作需要随时下基层调研外, 还要定期结合办学实际选定专题深入开展调研并提出调研报告。在实际工作中, 班子成员都积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 学校主要领导每学期调研次数超过了10次, 调研成果及时在领导班子通气会或务虚会上进行交流, 从而促进学校决策工作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三、着眼于汇聚学校发展合力, 努力将师生员工思想行动统一到学校科学发展上来

师生员工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主体力量。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 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在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师生员工办学, 积极鼓励和发动广大师生员工的创业热情与工作积极性, 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集体智慧和力量, 共同办好新海南大学。

1. 以先进思想引导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了促进广大师生员工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 更好地跟上学校合并融合和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的新形势, 我们一方面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员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使广大师生员工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另一方面, 定期性、经常性地组织师生员工深入开展教育创新、科研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思想讨论活动, 使广大师生员工对“建设怎样的‘211’工程大学和如何建设”“培养怎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形成怎样的办学特色和如何形成”等核心办学问题逐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从而切实增强了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领导班子为落实合并融合、实施“211工程”建设、推进学校科学发展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认同感和拥护度。

2. 以宏伟目标凝聚人

我们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的集体智慧, 确定了学校的总体办学目标, 即:紧紧抓住服务海南这个根本, 围绕“热带”“海洋”“特区”培育学科特色, 力争主干学科对海南支柱产业形成强大支撑力, 特色学科达到全国一流, 强势学科进入国际前沿, 办学水平进入全国高校百强, 成为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满意的有特色、高水平的“211工程”大学。围绕这一办学目标, 我们大张旗鼓地组织开展了相关的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密集报道“211工程”建设的进展与成效, 营造了“211工程”建设的浓厚氛围, 使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的目标日益深入人心, 从而普遍增强了广大师生员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坚定了办好新海南大学的信心和决心。

3. 以崇高精神鼓舞人

一是树立和宣传身残志坚、十余年扶贫救困如一日的赵红亮同学和见义勇为、奋不顾身抢救两位溺水老人的潘东升同学两个先进典型,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一批中央和海南省媒体对赵红亮同学的感人事迹进行了全面报道, 并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反响;二是评选海南大学“十佳教师”, 在16000多名师生员工踊跃参与投票下, 评选出了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师德表现优秀的“十佳教师”, 进行了隆重表彰并将他们的先进事迹在校内外媒体上广为宣传, 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树立和宣传上述先进典型, 给予全校师生员工巨大的精神鼓舞和激励鞭策, 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 图书馆和教室抢座位自习的现象比比皆是;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在岗创业蔚然成风, 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到实验室搞科研的人数不断增加, 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持续好转, 形成了凝心聚力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的良好局面。

四、着眼于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事关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 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从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高度, 第一次将反腐倡廉建设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当前日益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 对反腐倡廉建设构成了新的挑战, 在这方面高校也不能独善其身。中央将高校列入现阶段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之一, 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新海南大学合并组建后, 面临着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大范围物质资源整合的任务, 对反腐倡廉建设更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 我们始终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的一个重点, 坚决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 严肃党纪, 狠抓党风, 着力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入。

1. 狠抓机关作风建设

机关作风建设对学校党风、校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为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校党委出台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并专门成立了机关党委, 在纪检监察部门的指导和协助下, 全面加强机关党风廉政教育、监督与管理, 每年都对机关各部门及其负责人风纪表现、廉洁自律表现、为教学科研第一线服务态度等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作为机关干部年终考核、职务晋升、评优表彰的基本依据, 从而切实转变了机关作风, 并促进了全校党风、校风的建设。

2.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 积极开展党风党纪教育, 大力倡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倡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思想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学风, 密切联系群众、民主包容、勇担重任的领导作风, 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实干兴校的工作作风, 清正廉明、洁身自好、健康积极的生活作风。特别是重视开展观看警示教育影片、举办专题辅导报告等丰富多样、行之有效的活动, 不断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 做到反腐倡廉警钟长鸣, 切实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意识和提高自我约束力。

3. 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完善校党委、校行政议事规则, 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 坚持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必须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干部述职述廉制度、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纪委同领导干部谈话制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设与采购项目招投标制度、财务开支严格审批制度、重要资金项目运行过程审计监管制度、重要人事安排公示制度等, 从源头上筑牢反腐倡廉防线。

4. 积极推进校务公开

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行政分管领导主抓、职能部门具体承办、师生员工广泛参与的校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扩大校务、院务公开的内容, 积极公开学校和学院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和实施方案、财务预决算情况、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干部人事变动、招生计划和收费项目以及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事项, 紧紧依靠师生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5. 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

8.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探索 篇八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其在社会活动中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20年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20年,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赛事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工作,我们起步的比较晚,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要想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那么还有许多的障碍需要克服,因此构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显得十分重要。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发展存在的问题

高校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认识不够深刻。志愿服务精神是指导制约着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现实中就有一些高校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认识不够深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志愿精神的核心内涵理解不够,他们不觉得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是志愿服务的核心,而只是简单地将爱心、奉献、互助理解为志愿服務精神;二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都是被动地接受任务,而不是主动地参与志愿服务;三是部分学生只注重名利,却从不考虑怎么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四是个别志愿者把服务作为对弱势群体的一种同情服务。

大学生志愿服务经费保障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我们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经费大多来自团的工作经费,很少通过企业资助或者社会募集,缺乏经费来源。大学更多只是把教学放在首位,资金主要用于有关教学、教室改造、添加设备、建立实验室等方面,用在公益事业上是不多的,用于志愿服务则更少。既使遇上大型赛事或者参与某项大型活动,也要申请专款才能获得一定的志愿服务经费。

另外,对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也不够完善,既使一些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也只是针对性地分配奖励名额,未能根据实际对一些着实优秀的志愿者进行表彰。同时在推行的大学生支援西部志愿者事业,也都隐含了特有的激励模式,也正因为这样的一种模式造成一些大学生带者功利的目的参与此项事业,这样的志愿服务与志愿服务精神相距甚远,也不利于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

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建设和权益保障不够成熟。经历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赛事志愿服务活动,社会上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也给予了高度的认可。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43期2014年第11期-----转载须注名来源但是现在实中,一些社会民众对大学生志愿者缺乏足够的了解,有时会因此造成不理解或不尊重志愿者的现象。有时候一些企事业单位或者大型展会,只是把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免费劳动力,随意派发一些端茶递水的杂活,这极大地伤害了大学生志愿者的感情。

另外,目前有关志愿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都不健全,既使地方上有一些服务条例也是不够成熟,缺乏法律约束力。而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可能存在人身财产安全,但又没有得到相应的权益保障,极大地制约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事业。

二、构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议措施

加大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核心精神进行宣传。当前高校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正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的,对于雷锋精神或者说是志愿服务精神有着不同的理解。虽然说当前的志愿服务内涵不断地被充实,但也正因为如此,给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带来了一些困惑。曾经的联合国前秘书长认为 :“志愿精神的核心就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 ”。因此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志愿服务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公益爱心,主动地参与志愿服务事业。

高校在开展指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必须要让其了解作为一位青年的责任与义务。引导在大学生在价值追求的过程中,一定心存奉献意识、爱心意识,并通过志愿服务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社会认识,并倡导主流价值观,为引导大学生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大动力,真正促使大学生认识到志愿服务核心精神,将其作为参与志愿服务一种自觉意识。

完善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经费保障和激励机制。应该说,志愿服务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计报酬地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精神。对于加强完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可以增强他们的服务信念,使其更加坚定地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生活费都来自于家庭,如果不能保障其正常的活动经费,会影响其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高校一定要从两个方面保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经费,一是设立专款用于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经费;二是调动社会力量,设立基金会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募集资金,通过项目合作、社会赞助等形成稳定有效的投入机制,让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得到资助。

另外,目前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激励主要依靠荣誉证书或者表彰大会,缺少多样化的激励机制。本文觉得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和志愿文化氛围营造,让更多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一种时尚。二是完善大学生志愿者注册制度,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平台建设,推行大学生志愿服务积分制,通过优秀事迹宣传和积分认证表彰的激励机制。三是加大推广使用志愿者形象标识,提升志愿者的品牌效应。加大优秀志愿者评选活动,广泛挖掘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切实开展表彰宣传工作。

建立健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学生是国家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培养他们自觉成长成才的一种途径,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他们参与公益活动已不再只是个人或者个体的事,而应该是社会的事。本文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强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加大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与帮助。二是政府要加紧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权益保障,使他们的志愿活动得到法律的保护,不再出现“扶不扶”的囧态。三是加大校地合作,通过志愿服务项目化的模式,并根据大学生的自身特点组织人员参与公益项目服务活动,使公益组织为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上一篇:51单片机课程设计作业下一篇:五年级描写景物的作文:那儿,充满了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