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句型转换习题(10篇)
1.小学四年级句型转换习题 篇一
四年级句型复习题
一、修改病句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3、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5、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7、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8、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9、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10、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11、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14、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15、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
16、他的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
17、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18、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19、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0、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
21、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22、博物馆里陈列着三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23、这学期是我小学学习生活的最后一年。
24、爷爷常常给我们讲起从前有趣的往事。
25、哥哥最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26、我日夜希望的春节,终于来到了。
28、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想的好办法。
29、我们要发挥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荣传统。
31、我带着笔、尺、橡皮和文具去参加教学竞赛。
32、每次老师提问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33、我校请解放军叔叔经常作报告。
34、王磊舍己救人的动作,感动了周围的群众。
35、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37、我决心努力克服学习中不好的坏习惯。
38、刘老师光荣地被评为“特级教师”称号。
39、她围着一条白围巾,一件红衣裳,好看极了。40、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41、在这次竞赛中,三个四年级都不甘落后。
42、老师表扬了全体同学和李小明同学。
43、泰山是我国的五大名山。
44、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
45、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47、我们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爱惜宝贵的时间。
48、妈妈总是经常对我说:“要好好学习。”
49、这部电视剧很美丽、很感人。50、读了《德育基地读本》,使我深受教育。
51、齐白石是现代中国著名的画家。
52、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风。
54、今天是第一天开学,他穿戴的都是新衣服。
55、王芳样样都好,就是不能接受同学们的意见。
56、半个学期来,我的语文知识提高了。
57、在会上,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
58、晚上,我在院子里数着天上的星星和月亮。
59、喝了杯开水以后,我全身才感到有点温和了。60、她问我接了一本书籍。
61、今天的劳动是最愉快的一天。
62、前天,我们观望了舞蹈表演和音乐。63、上课了,纷纷走进来教室。65、我紧紧地这只发抖的手。
67、在讨论会上,刘小刚首先第一个发言。68、小学生从小就要爱读书的习惯。
69、家里的一切对于爸爸妈妈都非常熟悉。70、天下雨了,野炊活动取消了,我们感到很痛 71、天空中飘着五颜六色的彩色的气球。72、一到春天,花儿都继续开放了。
73、昨日上午,我们去公园玩了一整天。74、明媚的春风吹开了洁白的梨花。
75、同学们要尽快改正,及明发现作业中的错误。76、夏天的天空非常炎热。77、《中国少年报》和《儿童画报》这两种报纸我都爱看。78、我们班上的何老师不但态度和蔼,知识渊博。79、同学们迎着清晨的朝阳认真地做广播体操。
80、这道题目我整整花了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完成。81、我担着沉重的重担吃力地走着。
82、他这种不爱护老师的做法,受到了大家的批评。83、我目睹这美妙的旋律,就像交响乐,令人陶醉。84、星期天,在少年宫学习钢琴。85、大熊猫是咱们的国宝。
87、这件简单得很,我只花了半个小时才做好。88、战士们击落了敌人的三架飞机和两辆坦克。89、盲姑娘看见有人进来,连忙站起来让座。
90、教室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只有他还在刻苦攻读。92、天空布满了乌云,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94、姐姐最爱看电影和音乐。
95、五颜六色的红旗在空中迎风飘动。
96、黑色的乌云和大雨从半空中倾泻下来。
97、同学们都响应“人人动手,绿化祖国”。
98、李亮明确了学习目的和态度,因此成绩提高的很快。
99、中国是世界四大闻名古国。
100、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班级。101、我们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称号。
102、大约有五个左右的领导,参加了今天的会议。103、妈妈只见在台灯下看书。
104、老师和我们在操场做老鹰捉小鸡。105、我有另外别的打算。
106、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非常重要的。107、这节活动课很多同学都踢了足球和羽毛球。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2、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3、喂,妈,今天开学了,快给钱。(以文明用语换个说法)
4、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改为双重否定句)
5、没有人不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改为肯定句)
6、别人说的话不能全都相信。(变换词序,句意不变。)
7、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变换词序,句意不变。)
8、天空下着大雨。(改为拟人句)
1、北京是首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机冲向天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象铭刻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升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红旗飘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狡猾的敌人封锁了我军冲锋的道路。
2、一头吸河水的老象深深地陷进了厚厚的淤泥里。
3、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4、湛蓝的天空中翱翔着几只雄鹰。
5、这是一部叫人看过之后就不会忘却的影片。
6、观众的目光一齐注视着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7、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8、计谋高明的诸葛亮用巧妙的方法借到了十万多枝箭。
9、多少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五、转换句式
1、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2、多得些知识决不是一件坏事。(改为否定句)
3、这件事我一定要做。(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4、在这树上有许多鸟巢。(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
5、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6、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改为双重否定句)
7、天气太热了,简直叫人受不住。(改成夸张句)
8、未来的社会不可能不是“多元”的社会。(改为肯定句)
9、我的心啊,留在祖国的蓝天上。(改成陈述句)
10、泰山日出的景色真美丽。(改成感叹句)
1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12、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13、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14、我在星星的怀抱中微笑着。(改变句序,句子意思不变)
15、你承认电子计算机是“天之骄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6、曹操气得脸都红了。(变换语序,意思不变)
17、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改为比喻句)
18、桂花开了,很远就能闻到香味。(改为夸张句)
19、天空中飘着大雪。(改为比喻句)20、指导员把我叫到跟前。(改为“被”字句)
21、小窗户里望见的能有多大呢?(改为陈述句)
22、地球资源枯竭了,人类否能活吗?(改为陈述句)
23、凶狠的老板打凡卡。(变换语序,意思不变)
24、我做成了这个试验。(改为反问句)
25、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改为肯定句)
26、溪水哗哗地流向远方。(改为拟人句)
27、他的鞋真大。(改为夸张句)
2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改为反问句)
29、这个足球场太小了。(改为夸张句)30、田里的青蛙叫。(改为拟人句)
2.七年级英语句子句型转换 篇二
1.Is Sam at school today?(改为陈述句的肯定形式)
2.Those are old jackets.(改为单数句)
3.The man is Tom‘s father.(改为一般疑问句)
4.Mr Smith is over there.(就地点提问)
5.This is an office building.(改为复数句)
6.April is in class 5.(就所在班级提问)
7.Mr Black is our English teacher.(就主语提问)
8.Can I open the window?(作出应答表示同意)
9.My brother is nine.(就年龄提问)
10.These chairs are yellow.(就颜色提问)
11.14+6=20(用英语表达)
12.That’s her eraser.(就橡皮所有人提问)
13.She‘s(用适当的词替换划线部分)
14.I’m a bus driver.(改为复数一般疑问句)
15.I‘m late again(又).(作出合适应答)
16.Whose are those keys?(改变语序保留原意)
八、根据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Is Sam at school today?(改为陈述句的肯定形式)
2.Those are old jackets.(改为单数句)
3.The man is Tom‘s father.(改为一般疑问句)
4.Mr Smith is over there.(就地点提问)
5.This is an office building.(改为复数句)
6.April is in class 5.(就所在班级提问)
7.Mr Black is our English teacher.(就主语提问)
8.Can I open the window?(作出应答表示同意)
9.My brother is nine.(就年龄提问)
10.These chairs are yellow.(就颜色提问)
11.14+6=20(用英语表达)
12.That’s her eraser.(就橡皮所有人提问)
13.She‘s(用适当的词替换划线部分)
14.I’m a bus driver.(改为复数一般疑问句)
15.I‘m late again(又).(作出合适应答)
3.五年级英语句型练习题 篇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y English teacher is Mr Ma.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d like some to fuand pork for dinner.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often have to fuand pork for lunch.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like to fuand pork.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re are seven days in aweek.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 have six classes on Mondays.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y favourite animal is dog.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r.Li is my art teacher.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y Chinese teacher is tall and thin.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 have two new teachers.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 her favourite food is mutton.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es, my favourite colour is blue.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es, Mike has beeffor lunch on Tuesdays.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es, I am very hungry.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 I don’t like grapesand oranges.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es, this is my living room.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 there isn’t an end table in my room.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es, there are many trees in the garden.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 there is a lake in the nature park.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学四年级语文练习题 篇四
练习包括两种练习:学生学习课文后,为了加深理解记忆而进行的习题练习和工人士兵等人为了获得熟练技巧而经常进行某种动作的实践技巧练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练习题,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小学四年级语文练习题1《梅兰芳蓄须》
一、判断下面词语的读音是否正确。
纠缠jiū chán()
蓄须xù xū()
强迫qiáng pò()
拒绝jǜ jué()
宁可níng kě()
妄想wàng xiǎng()
二、按要求做一做。
1.填关联词语。
(1)()签订演出合同,()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
(2)很多戏园子老板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愁没钱花?”
(3)()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拒绝了。
2.仿写词语。
滚烫滚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干净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缩写。
(1)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
1.梅兰芳蓄须明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主要写的是梅兰芳不肯为日本人唱戏,留了一把长胡子。
写了梅兰芳的四件事:
(1)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
(3)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
(4)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
体现了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质。
五、重点段落品析。
梅兰芳蓄须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却是留着胡须的。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后来,梅兰芳不堪其忧,只好又回到了上海。
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但是,()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一次,日本侵略者要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他必须上台演出。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但是,不去演出总得要想出个办法啊。
梅兰芳找到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日本人。这个朋友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人打了这种针就会连日高烧。
日本人不相信梅兰芳病了,专门派一个军医来检查。日本军医闯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盖着棉被躺在床上,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
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
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1.给加粗字注音。
蓄()须
签()订
纠缠()
斩钉截()铁
2.在“()”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下面的材料是不是《梅兰芳蓄须》中的主要内容?是的.画“√”,错的画“×”。
A.梅兰芳为了不给敌人演戏,蓄起了胡须。()
B.在上海,日本侵略军派流氓头子来威胁梅兰芳,梅兰芳仍坚决不演。()
C.梅兰芳为了安全,逃到了香港,还是不演戏。()
D.梅兰芳忍痛卖掉了北京的房子,也不演戏。()
E.敌人的军医给梅兰芳治病。()
F.梅兰芳为了不给敌人演戏,情愿打针发高烧。()
4.“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这句话表现了梅兰芳先生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家为什么愿意站着看,仅仅是因为梅先生演得好吗?用原文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中的哪句话解释了这篇文章的中心?请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对梅兰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 × × × √
二、1.(1)只要……就……(2)只要……还……(3)无论……都……
2.雪白雪白碧蓝碧蓝嫩绿嫩绿轰轰烈烈老老实实辛辛苦苦
3.(1)梅兰芳先生是艺术家。
(2)梅兰芳蓄须明志。
三、1.蓄须是为了拒绝日本人一次又一次的骚扰。
2.梅兰芳态度很坚决、果断。他的行为表现出了一个正直的中国人,一名真正艺术家的良知和高风亮节。
四、梅兰芳;(1)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播音。
(2)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
(3)梅兰芳离开上海到香港避居,再次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4)梅兰芳蓄须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满腔的爱国热情,崇高的民族气节,坚贞不屈。
1.xù qiān chán jié
2.无论……都……
3.√ √ × √ × √
4.略
5.最后一句话。
6.中心句是: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六、示例:先生年未加冠,便成了举世瞩目的明星,开创了京剧旦角的新纪元。您不但在长袖舞台,成就于梨园,更是德艺双馨,外柔内刚。温婉优雅的外表里,蕴藏着您坚韧执著的内心。不肯与世沉浮、同流合污,不屑卑躬屈膝、攀高结贵,也不向邪恶黑暗势力低头让步!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您的蓄须明志,更表明了一个中国人的高风亮节和胆略气魄!您是民族的骄傲!
小学四年级语文练习题2《陀螺》
第一课时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
铁钉(dīnɡ dìnɡ)
旋转(xuān xuán)
帅气(shuài shài)
二、看拼音写词语。
fǒu zé kuànɡ qiě rénɡ rán yù liào
()()()()
三、仿写词语。
兴致勃勃(ABC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dīnɡ√ xuán√ shuài√
二、否则 况且 仍然 预料
三、白发苍苍 波涛滚滚 逃之夭夭
第二课时
一、比一比,组词语。
恨()况()仍()优()
很()兄()扔()尤()
二、填上适当的动词。
()陀螺
()鼻涕
()头()脑
三、把下列词语连成句子并写下来。
1.注意 懊恼 这种 长辈的 引起了 终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吧 直到现在 兴致勃勃 我还能 这些 写下 文字 有力的 便是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说说你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憎恨 情况 仍然 优秀
很好 兄弟 扔了 尤其
二、抽 擦 摇 晃
三、1.这种懊恼终于引起了长辈的注意。
2.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
《繁星》
一、看词语,写拼音。
怀抱()
纳凉()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静寂——()
微小——()
模糊——()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极不稳固,就要倒下或坠落。()
2.形容非常安静。()
四、课文整体梳理。
文中通过写自己三年前在___________看星光,又写如今在___________看星星,表达了对繁星的___________之情。
五、重点段落品析。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辨字组词。
萤()眨()
荧()泛()
2.辨析下面词语分别属于哪种感觉描写海上的夜的。
柔和——()静寂——()梦幻——()
3.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星星、星空写得仿佛有生命似的,把这样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六、想一想,说一说。
根据文中的描述,你也想象一下繁星满天的画面,并说说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huái bào nà liáng
二、热闹 巨大 清晰
三、1.摇摇欲坠 2.静寂
四、南京自家后院 海上 赞美喜爱
五、1.萤火虫 荧光 眨眼 广泛
2.触觉 听觉 幻觉
3.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芦花鞋》
一、辨字组词。
搓()祈()屑()
差()折()稍()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路人
一()芦花鞋
一()污迹
一()雪屑
一()叹息
一()刺骨的寒冷
三、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那鞋的制作工序是()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那鞋很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这个片段写了()。
3.用“___”画出鞋的制作过程的句子。
4.用“先……然后……再……”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搓(搓衣服)祈(乞求)屑(不屑)
差(出差)折(折合)稍(稍微)
一(行)路人
一(双)芦花鞋
一(丝)污迹
一(蓬蓬)雪屑
一(声)叹息
一(股)刺骨的寒冷
1.:。
2.芦花鞋的制作工序。
3.先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那鞋很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
5.小学四年级句型转换习题 篇五
复习目标:
1.通过学习,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几种句子的类型。2.通过复习,能掌握扩句和缩句的方法;
3.通过复习,能掌握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的方法; 4.通过复习,能掌握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互换的方法。复习重、难点:
通过复习,能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能进行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互换。复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们到过哪些地方旅游?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用一句话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2.老师今天也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几句话表达出来。a、走进六(3)班,我认识了许多爱学习的好孩子。b、这里的学习氛围是你们喜欢的吗? c、危险!快走开。d、我们的校园环境多美呀!
(从老师读的语气中,你能告诉我这几个句子的类型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小结: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一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谁”或“什么”,另一部分是“是什么、怎么样或做什么”。按句子的用途和语气,一般分为四种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课件出示)
二、练习归纳
(在平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句子这一部分你都遇到过哪些题型,你积累了哪些成功的小窍门?谁来汇报?)
1.学生归纳 2.教师小结,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板书:句式互换(课件出示)(把字句与被字句,反问句与陈述句、双重否定句,直接叙述与转述等的互换。)
三、复习
(一)复习扩句和缩句。
1.出示例句:脸蛋印着酒窝。
(可爱的)脸蛋印着(迷人的)酒窝。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长组织组员讨论扩句和缩句的方法; 2)每人举出1~2句相关的缩句和扩句的句子。3小组汇报,我能行:(让学生出来投影两个句子)4.小结: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修饰的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形象生动的句子。
缩句就是在句子中找出“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去掉附加成分,留下句子主干。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扩句和缩句的方法,非常好,那现在接下来我们复习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请同学们看屏幕。
(二)复习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
1.复习反问句改为陈述句。1)例句引路:
我们是小学生,难道不要好好学习吗?(改为陈述句)2)指名读,并说出方法。3)小结方法。
去掉反问词“难道……吗”或“怎么……呢”或“怎能……呢”;
将原句的意思改为意思相反的; 问号改为句号;
读读句子的意思是否一样。2.复习陈述句改为反问句。1)例句引路: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改为反问句)2)指名说说方法。
同学们非常棒,但是我们有些时候看到一些反问句是没有反问词的,都可以,但是为了加强语气,增强某种感情,我们一般都要加上反问词,知道吗?现在,老师考考大家。3.练习。
1)看看下面的句子改得对不对,为什么? 我们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心。我们怎么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心?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2)巩固练习,我能行:
①他不是一个坏孩子。(改为反问句)②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③我们难道能抄袭别人的作业吗?(改为陈述句)
④听了他的感人事迹怎么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改为陈述句)3)指名回答,并小结。
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的方法,很好,表扬一下自己。接下来我们进行知识大闯关,看看谁是一条勇猛的闯关龙,请看第一关。
(三)复习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转换。(我是闯关龙)
知识大闯关:
第一关:判断下列句子是什么句?(要将2句结合来看)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2.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
第二关:我能说出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句子的方法。
1.指名回答。
2.小结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方法: 1)改变标点;
2)改变人称代词,说话内容中是第一人称“我”、“我们”应改为第三人称“他”、“他们”(如果前面的提示语确定是女的,就用女“她”,一般都用男“他”);第二人称“你、你们”一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如果前半句是有对谁说的就改为谁): 3)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个别的文字须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第三关:下列句子我能改。
1.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改为间接叙述)
2.姐姐说,她明天送给我一份生日礼物。(改为直接叙述)
温馨提示:这类的练习有可能出现的题目类型有几种:照样子改写句子;改用第三人称转述;把句子改为间接叙述。
同学们一关一关地闯下来,真棒!非常聪明,都会了吗?看看你们是不是一条智慧龙!
四、达标检测(我是智慧龙)1.同学们做功课。(扩句,扩两处)
2.美丽的小松鼠常常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缩句)
3.我们怎么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呢?(改为陈述句)
4.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改为反问句)
5.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改为直接叙述)
6.张明对妈妈说:“我今天中午要到商场去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您先吃饭。”(改为间接叙述)今堂课我们复习了这几种句型的互换,同学们都掌握了吗?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下课可以再请教同学或老师,知道吗?回去完成作业。
五、快乐作业。复习资料上面相关题。
板书:
几种重点句型的相互转换
扩句 缩句 陈述句 反问句 肯定句 双重否定句 直接叙述 间接叙述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总复习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要求学生掌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转换成“把”、“被”字句;二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三是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在小学阶段通常叫做“换成转述句”。我过去在这方面的教学欠重视,结果是上层学生掌握了,中层学生一知半解,下层学生如坠云海。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教学方法陈旧,缺乏针对性。没有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方法;不重视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后来,我通过思考和实践,我觉得从以下几方面复习:
一、以针对性典型句型训练为主。
句型转换有基本方法,要学生掌握方法,就要以训练为主。训练要有针对性,应该是一个课时解决一个问题,不要有一个课时解决所有句型转换的问题的想法。集中教学“火力”突破的好处是使学生的思路清晰,学习目标性强,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领会和识记,特别有利于下层学生的掌握。如“陈述句换成反问句” “反问句换成陈述句”共用一个课时。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消化”和“吸收”,在期末复习时安排一个课时进行综合训练和检查。既然是训练,训练的内容也至关重要,内容须求典型,不能偏、繁、难,比如“陈述句换成反问句”中的陈述句主要有三种情形:
1、肯定陈述句。
2、否定陈述句。
3、双重否定陈述句。出示的内容就要以这三种形式为典型,不要出一些比较复杂的句式,如带直接引语或复句之类的。句子表达的意思也要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或者富有思想教育意义。
二、以指导合作探究方法为主。句型转换有一些基本的方法。我通过归纳,把这些方法编成一些易诵易记的顺口溜。如“陈述句换成反问句”的顺口溜是:……怎么会(能)……呢?难道……吗?有“不”去一“不”,无“不”加“不”,问号别忘末尾处。那是不是在课堂上要学生把这些顺口溜背下来就行了呢?不是。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据此,我和学生一起参加探究和归纳句型转换的方法。首先,将事先制作好的典型例句卡片分发给每个学习小组,要求各小组找出句型转换的方法。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和点拨,还参加了两个小组的讨论,和他们一起探究方法。然后,各小组派代表来汇报结果,接着集思广益,一起归纳。最后,引导学生一起把归纳出来的方法编成顺口溜。
三、以培养语言感悟能力为主。
要求学生掌握句型转换方法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最后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当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达到一定的境界,句型转换也就不再是一道难逾越的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主要方法还是训练,训练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反复朗读大量典型的例句。第二步是以小组的形式创设情景说一说,如练说“陈述句换成反问句”,可以两人进行,也可以用“开火车”的方式来进行。第三步是做练习题。先由教师出几道题,学生完成后进行检查(可自查、互查、抽查、汇报结合),必须对一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评讲。第四步是搞个“句型转换擂台赛”,学生互相出题和答题,轮流攻擂。通过以上巩固和运用为目的的训练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了方法,也达到了初步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目标。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不可能一下子提高,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沉淀时间和过程。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总复习教学说课稿
设计理念:
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到精讲精练。特别重视词、句的训练。
一、说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几种句子的类型。2.通过复习,能掌握扩句和缩句的方法;
3.通过复习,能掌握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的方法; 4.通过复习,能掌握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互换的方法。复习重、难点:
通过复习,能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能进行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互换。
二、说教法:归纳总结、系统梳理、讲练结合
三、说学法:练习归纳法、专项训练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1.你们到过哪些地方旅游?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用一句话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2.老师今天也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几句话表达出来。a、走进六(3)班,我认识了许多爱学习的好孩子。b、这里的学习氛围是你们喜欢的吗? c、危险!快走开。d、我们的校园环境多美呀!(从老师读的语气中,你能告诉我这几个句子的类型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小结: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一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谁”或“什么”,另一部分是“是什么、怎么样或做什么”。按句子的用途和语气,一般分为四种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课件出示)
二、练习归纳
(在平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句子这一部分你都遇到过哪些题型,你积累了哪些成功的小窍门?谁来汇报?)
1.学生归纳
2.教师小结,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板书:句式互换(课件出示)(把字句与被字句,反问句与陈述句、双重否定句,直接叙述与转述等的互换。)
三、复习
(一)复习扩句和缩句。
1.出示例句:脸蛋印着酒窝。
(可爱的)脸蛋印着(迷人的)酒窝。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长组织组员讨论扩句和缩句的方法; 2)每人举出1~2句相关的缩句和扩句的句子。3小组汇报,我能行:(让学生出来投影两个句子)4.小结: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修饰的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形象生动的句子。
缩句就是在句子中找出“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去掉附加成分,留下句子主干。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扩句和缩句的方法,非常好,那现在接下来我们复习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请同学们看屏幕。
(二)复习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
1.复习反问句改为陈述句。1)例句引路:
我们是小学生,难道不要好好学习吗?(改为陈述句)2)指名读,并说出方法。3)小结方法。
去掉反问词“难道……吗”或“怎么……呢”或“怎能……呢”;
将原句的意思改为意思相反的; 问号改为句号;
读读句子的意思是否一样。2.复习陈述句改为反问句。1)例句引路: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改为反问句)2)指名说说方法。
同学们非常棒,但是我们有些时候看到一些反问句是没有反问词的,都可以,但是为了加强语气,增强某种感情,我们一般都要加上反问词,知道吗?现在,老师考考大家。3.练习。
1)看看下面的句子改得对不对,为什么? 我们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心。我们怎么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心?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2)巩固练习,我能行:
①他不是一个坏孩子。(改为反问句)
②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③我们难道能抄袭别人的作业吗?(改为陈述句)
④听了他的感人事迹怎么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改为陈述句)3)指名回答,并小结。
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的方法,很好,表扬一下自己。接下来我们进行知识大闯关,看看谁是一条勇猛的闯关龙,请看第一关。
(三)复习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转换。(我是闯关龙)
知识大闯关:
第一关:判断下列句子是什么句?(要将2句结合来看)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2.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
第二关:我能说出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句子的方法。
1.指名回答。
2.小结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方法: 1)改变标点; 2)改变人称代词,说话内容中是第一人称“我”、“我们”应改为第三人称“他”、“他们”(如果前面的提示语确定是女的,就用女“她”,一般都用男“他”);第二人称“你、你们”一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如果前半句是有对谁说的就改为谁): 3)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个别的文字须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
第三关:下列句子我能改。
1.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改为间接叙述)
2.姐姐说,她明天送给我一份生日礼物。(改为直接叙述)
温馨提示:这类的练习有可能出现的题目类型有几种:照样子改写句子;改用第三人称转述;把句子改为间接叙述。
同学们一关一关地闯下来,真棒!非常聪明,都会了吗?看看你们是不是一条智慧龙!
四、达标检测(我是智慧龙)1.同学们做功课。(扩句,扩两处)
2.美丽的小松鼠常常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缩句)
3.我们怎么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呢?(改为陈述句)
4.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改为反问句)5.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改为直接叙述)
6.张明对妈妈说:“我今天中午要到商场去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您先吃饭。”(改为间接叙述)
今堂课我们复习了这几种句型的互换,同学们都掌握了吗?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下课可以再请教同学或老师,知道吗?回去完成作业。
五、快乐作业。复习资料上面相关题。
板书:
几种重点句型的相互转换
扩句 缩句 陈述句 反问句 肯定句 双重否定句 直接叙述 间接叙述
6.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 篇六
1.叫做加法,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得的数叫做()。
2.一个数加上(),还得原数。
3.53+62+38=53+(62+38)这是运用了()律
4.用字母a,b,c表示加法结合律:()。
5.368+160+132=(368+132)+160是应用了()律。
二、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1.9+38=□+□
2.7+□=64+□
3.48+157+43=48+(□+□)
4.6+238+62=□+(□+62)
5.52+37+63+95=□+(□+□)+95
6.45+81+55=(□+55)+□
三、将结果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
83+315(73+37)+64
42+87+58189+(206+294)
(73+64)+37315+83
56+78+4487+(42+58)
(206+189)+29478+(56+44)
四、列式计算
1.比2136的3倍多3752的`数是多少?
2.25去除87,96与67的和,商是多少?
【基础练习】1、课本P12做一做1
2、口算出计算结果并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48÷4+2×4(48÷4+2)×4
48÷(4+2)×448÷(4+2×4)
3、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改正过来。
72÷(6+3×2)72÷(6+3×2)72÷(6+3×2)
=72÷9×2=72÷6+6=72÷12
=72÷18=12+6=5
=4=18
4、按要求添上小括号。
50-5×3+3(第一步算加法)50-5×3+3(第一步算减法)
35÷5+2×4(第一步算加法)20+36÷9-3(第一步算减法)
【提高练习】
1、在()里填上“>”、“<”或“=”。
3000-(87+17)×25()3000-87+17×25
69×(426-126)()69×426-126×69
412+750÷5×36()(412+750÷5)×36
750÷5+410×36()(750+410)÷5×36
2、课本P9练习一9、(列综合式)
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李伯伯家一共养鸡、鸭多少只?(增加条件:养鹅的只数与鸡同样多。提问:李伯伯家李伯伯家一共养鸡、鸭、鹅多少只?)
3、课本P15
【拓展练习】
1、在适当的位置添加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1)7×9+12÷3-2=75(2)7×9+12÷3-2=47
2、课本P16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加数,和
2.0
3.加法结合律
4.(a+b)+c=a+(b+c)
5.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二、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1.38,9
2.64,7
3.157,43
4.6,238
5.52,37,63,95
6.45,81
三、将结果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等号表示的是连线)
83+315=315+83
42+87+58=87+(42+58)
(73+64)+37=(73+37)+64
56+78+44=78+(56+44)
(206+189)+294=189+(206+294)
四、列式计算
1.2136×3+3752=10160
2.(87+96+67)÷25=10
一、填空题
1.把两个数()成()的运算,叫做加法.和是求()法运算的结果。
2.检验418+227=645的计算是否正确,可用()+()来验算。
这种验算的方法是根据加法的()律。
二、判断题
1.85+150=150+85()
2.269与141相加,可以凑成整百。()
3.134+196=134+200+4()
4.两数相加的和是600,如果一个加数减少60,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和是540。()
三、选择题
1.469+599的简便算法是()
①469+600-1②469+600+1③470+599-1
2.893+49的简便算法是()
①(893+7)+42②(893+50)+1③900+49+7
四、应用题
1.水果店上午卖出水果324千克,下午比上午多卖出52千克,这一天共卖出水果多少千克?
7.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中习题 篇七
一、仔细计算。42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75×4=25×8=1800÷30=13×6-3×6=
198-89=160+70=910÷70=0÷10=
60×50=102×6=20×500=12+12÷12+12=
2、用竖式计算。6分
405×17=40×280=296×12=
3、计算下面各题。12分
26×13-198÷18128-28×3+17
600-(697÷41+274)30×[818÷(98-91)]
4、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8分
25×7×432+26+74+16863×25+25×37
99×32+3225×4448×213-13×48
二、想想填填。20分
1、5升=毫升3000毫升=()升
一个热水瓶的容量约2(),一杯水大约150()
2、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a+b)×c=()
3、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32o,那么它的另一个锐角是()o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0o,它的顶角是()o,这个三角形又是一个()三角形。
4、在计算540÷[(3+6)×2]时,要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5、小明、小强、小刚、小健四个人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人都要和另外三人比一场,一共要比()场。
6、用2、3、5三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不同三位数,把这些三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排在第二的数是()
7、数一数:
三、解决问题。(4分+4分+5分×4)
1、少年宫有8个美术班,每班18人,有10个书法班,每班24人。
你想提什么问题:①,列式:
②,列式:
2、一份稿件有4800个字,张小红平均每分钟能打115个字,她44分钟能把这份稿件打完吗?
3、爱心一日捐活动中,四年级捐款240元,五年级捐款是四年级的2倍,六年级捐款比四、五年级的总数少108元,六年级的捐款多少元?
4、一辆卡车,4次运面粉136袋,照这样计算,再运6次,一共可以运多少袋?
8.小学四年级上册泰山版复习题 篇八
一、填空
1、家庭幸福不仅仅在于过上富裕的物质生活,更需要拥有文明的(家风),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
2、文明家庭的共同特征是(家庭和睦)、(亲情融融)、(讲究礼仪)、(情趣高雅)等。
3、文明家庭往往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4、(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睦融洽的家庭氛围)、(亲密无间的亲情关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家庭幸福之源。
5、学会(理解)、(关心家人)是与家人沟通、亲密相处的秘诀。
6、(理解)是融洽人际关系的基础。
7、当家人遇到困难时,(理解)和(支持)是战胜困难的巨大动力。
8、邻里之间应该(和睦友好)、(相互理解)、(相互谦让)、(相互帮助)。
9、处理好左邻右舍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形成文明健康的家庭),而且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
10、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共同生活在特定的社区环境里,只要(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形成(和谐)的邻里关系,就能亲如一家人。
11、邻里间产生矛盾时,(互谅互让)、(理解宽容)十分重要。
12、社区的环境卫生,不仅影响到(社区)和整个(城市)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13、良好的社区居住环境应该(净化)、(绿化)、(美化),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路)、(街)、(巷)等公共场所(管理有序),居民(出行无障碍)等。
14、社区居住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垃圾污染)、(噪音干扰)、(公共空间占用)等方面。
15、(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布了(《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基本标准》),提出了优秀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
二、问答
1、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何好处?
答: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人终生受益。不仅有利于个人的成长,而且有利于营造融洽的家庭氛围,密切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
2、怎样理解“家和万事兴”?
9.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题 篇九
一、看拼音,写词语。[每词1分,共10分。]
lǒngzhàoguīlǜfèngxìjūnyún
( )( )( )( )
xìnggébǒoléizhìhuìjiànzhù
( )( ) ( )( )
xuǎnzédàdiàn
( ) ( )
二、照样子变新字,再组词。[每词1分,共6分。]
例:也——池(池塘)
匀—()乘—()屈—()
昔—()虫—()高—()
三、读一读,在正确的`字词下面画“—”[4分]
1、再看看小木偶,小木偶一(副付)笑嘻嘻的表情。
2、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叠)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3、青草丛中(隐藏隐蔽)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10.小学四年级语文练习题 篇十
一、判断下面词语的读音是否正确。
纠缠jiū chán( )
蓄须xù xū( )
强迫qiáng pò( )
拒绝jǜ jué( )
宁可níng kě( )
妄想wàng xiǎng( )
二、按要求做一做。
1.填关联词语。
(1)( )签订演出合同,( )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
(2)很多戏园子老板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 )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 )愁没钱花?”
(3)( )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 )拒绝了。
2.仿写词语。
滚烫滚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干净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缩写。
(1)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
1.梅兰芳蓄须明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主要写的是梅兰芳不肯为日本人唱戏,留了一把长胡子。
写了梅兰芳的四件事:
(1)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
(3)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
(4)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
体现了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质。
五、重点段落品析。
梅兰芳蓄须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却是留着胡须的。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后来,梅兰芳不堪其忧,只好又回到了上海。
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但是,( )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 )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一次,日本侵略者要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他必须上台演出。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但是,不去演出总得要想出个办法啊。
梅兰芳找到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日本人。这个朋友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人打了这种针就会连日高烧。
日本人不相信梅兰芳病了,专门派一个军医来检查。日本军医闯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盖着棉被躺在床上,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
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
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1.给加粗字注音。
蓄( )须
签( )订
纠缠( )
斩钉截( )铁
2.在“(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下面的材料是不是《梅兰芳蓄须》中的主要内容?是的画“√”,错的画“×”。
A.梅兰芳为了不给敌人演戏,蓄起了胡须。( )
B.在上海,日本侵略军派流氓头子来威胁梅兰芳,梅兰芳仍坚决不演。( )
C.梅兰芳为了安全,逃到了香港,还是不演戏。( )
D.梅兰芳忍痛卖掉了北京的房子,也不演戏。( )
E.敌人的军医给梅兰芳治病。( )
F.梅兰芳为了不给敌人演戏,情愿打针发高烧。( )
4.“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这句话表现了梅兰芳先生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家为什么愿意站着看,仅仅是因为梅先生演得好吗?用原文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中的哪句话解释了这篇文章的中心?请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对梅兰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 × × × √
二、1.(1)只要……就…… (2)只要……还…… (3)无论……都……
2.雪白雪白碧蓝碧蓝嫩绿嫩绿轰轰烈烈老老实实辛辛苦苦
3.(1)梅兰芳先生是艺术家。
(2)梅兰芳蓄须明志。
三、1.蓄须是为了拒绝日本人一次又一次的骚扰。
2.梅兰芳态度很坚决、果断。他的行为表现出了一个正直的中国人,一名真正艺术家的良知和高风亮节。
四、梅兰芳;(1)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播音。
(2)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
(3)梅兰芳离开上海到香港避居,再次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4)梅兰芳蓄须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满腔的爱国热情,崇高的民族气节,坚贞不屈。
五、
1.xù qiān chán jié
2.无论……都……
3. √ √ × √ × √
4.略
5.最后一句话。
6.中心句是: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小学四年级句型转换习题】推荐阅读:
小学英语句型转换答案01-28
七年级句型转换的练习08-27
小学四年级.词语排序习题01-17
小学四年级倍数和因数练习题10-15
小学2014四年级数学下册口算练习题09-24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12-16
小学六年级毕业英语句型总结10-30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句型复习课教学设计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