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北方香格里拉(精选3篇)
1.打造北方香格里拉 篇一
一、“天时·地利·人和”齐备, 催生“家具产业”
纵观全国板材家具制造、销售, 产业链松散, 辽宁省的林业产业, 尤其是家居制造业基础薄弱, 2008年省委、省政府从全省发展战略高度明确提出, 要在彰武建设全国重要的板材家具加工制造基地, 打造全省、东北乃至全国的品牌, 这对彰武建设独具特色全国瞩目的木材加工完整的产业链是个难得的机遇, 可填补全国布局中的空白。在省市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 彰武的板材家具加工制造基地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2009年11月, 中国家具协会、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为基地命名为“中国北方家具制造研发基地”。
彰武作为沈阳经济区沈阜产业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已成为“大沈阳”经济圈发展的重要县份。彰武距沈阳桃仙空港134公里, 距大连港400公里, 距营口港270公里, 距锦州港220公里, 是东出黑吉、西入关内、北上内蒙、南下沪粤的交通枢纽。独有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为彰武发展林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地利之便”。在原材料方面, 同等规格的原木, 山海关以南每立方米要比彰武地区高出100元。在电力方面, 彰武电量供应充足, 完全能够满足企业满负荷生产而且电价较低。目前, 彰武大工业用电峰谷平综合电价每度为0.5元。在运输成本方面, 以江苏徐州为例, 从黑龙江购进原木, 在彰武加工, 每吨可降低成本160元。同时, 在市场辐射优势上, 彰武南靠东北最大的沈阳九路家具市场和沈阳望花木材批发市场, 既能辐射吉林、黑龙江, 又可向北进入东北亚市场, 西南进入京津唐及全国市场。
彰武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城乡富余劳动力人口5万余人, 普通工人月工资在1000元左右, 可为企业提供充足且非常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同时, 县职教中心与辽宁省林职学院联合办学, 设有相关板材家具加工制造企业所需专业, 可为迅速聚集的板材家具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支持。
中国北方家具制造研发基地建设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倾力支持。省长陈政高亲自邀请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带领台商来彰武考察林产品加工业, 4次参加彰武在外地的招商推介会, 并提出帮助彰武做好规划建设沈彰新城、建立家具展览中心和研发中心、开设职业技术学校、建立村镇银行和担保公司等十件实事。
为了更大的让利于商家, 彰武县又出台了加快林产业发展的特殊政策:对入驻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 由县政府无偿为企业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税收上享受“三奖三减半”的政策, 并提供标准厂房, 对自建厂房的一次性给予10%的补助。对固定资产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项目, 我县建设的标准厂房供企业免费使用两年。同时, 我们对进入林产品交易中心的商家, 免费办理相关证照, 两年内免收各种行政性收费, 两年内免费提供经营场所。
2009年5月, 阜新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加快包括林产品加工业在内的阜新三大产业誓师大会, 把林产品加工产业做为全市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确定一名副市长专门负责基地建设, 举全市之力帮助彰武做大做强林产品加工产业。面对省市的决策, 彰武县委、县政府积极应对, 满怀着把一个“朝阳产业”引导发展壮大的憧憬, 将林产品加工基地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大胆提出“家具新城·辽宁彰武”的宏伟目标, 选派最得力干部进驻基地, 全力为基地发展服务。至此, 林产品加工产业萌动之芽破土而出, 并且显出勃勃生机。
二、举全地区之力, 创造“彰武速度”
面对机遇, 彰武县委、县政府乘势而上, 加快中国北方家具制造研发基地的建设发展, 确定了“入驻林产品加工企业100家, 实现产值500亿元”的基地发展大目标。全县各部门单位迅速行动, 以“白加黑”、“5+2”的饱满热情和干劲全力推进。
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中国北方家具制造研发基地, 加强调度, 现场办公, 为基地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难题, 并亲自赴广州、深圳等地开展林产品招商活动。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带领下, 彰武县委书记黄伟、县长李德新先后率县直及乡镇的百余支小分队外出招商, 锁定区域, 围绕地板、家具等项目开展招商活动, 指派专人常驻“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招商, 县四大机关副县级以上领导抽出主要精力, 先后分片带队招商百余人次, 并赴台湾、香港、日本等国内外地区和国家开展了招商推介活动。招商期间, 有来自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内外数十家国际知名企业前来考察洽谈, 全年共对接企业300多家, 接触客商500余人。
彰武在创造一流经济发展软环境中, 牢固树立“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 切实转变机关作风, 改善服务态度, 实行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要求所有的部门都是服务部门, 所有的干部都是服务员。简化审批手续, 提高办事效率, 用足用好用活政策, 特别是对一些重点客商、重点项目, 为投资商开辟“绿色通道”, 实行特事特办, 全程专人保驾护航。努力以环境“安商”、服务“亲商”、政策“富商”, 在“引得来”的基础上, 让外来投资者“留得住”, 进而帮助他们“经营好”。
截至目前, 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7亿元, 建成标准厂房23.5万平方米;修筑公路骨干路网12.2公里;铺设给水管道14.5公里、排水管道17公里;架设电路6.3公里, 安装变压器45个、路灯360盏。基础设施“六通一平”配套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融资、物流、配套、人力、展销和研发六大平台建设取得进展, 金通村镇银行、鼎荣担保公司和晨科小额贷款公司开始营业;物流、板材和原辅料市场正在做开工前准备;林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已挂牌成立;省林业厅已选派得力人员入驻, 推动基地建设。
基地已签订正式合同项目37个, 其中, 板材类10家 (大洋、奥腾、大青、恒福、宏图、美亚、联旺、立诚、唐新、玉隆) 、家具类13家 (华联、大圣、实强、天辰、远程、众邦、丰嘉、格美特、久江、光明木、春晖、中瑞、皇冠) 、地板类6家 (东来、家和、丰华、盺睿、欧亚、朗顺) 、配套类7家 (金泰、鑫丰、昆达、铭锋、泰格特、苏浙、奉泰) 、交易类1家 (天达) ;拟签订正式合同的项目14个 (河北圣霖木业、沈阳赛斯木门、沈阳新富大地板、沈阳北方门业、沈阳川内家具、山东新港木业、台州膜纸、赤峰益民家具、日本丸星家具、营口吕氏胶王、金飞马漆业、海城昊博饰材、格美特家具配套、锦州广汇商贸) , 基地初步定于3月中旬举办集中签约仪式, 同投资意向明显的项目签订正式投资合同或意向投资合同。
基地开工建设企业24家, 其中, 板材类9家 (恒福、奥腾、美亚、大青、宏图、大洋、玉隆、联旺、唐新) 、地板类4家 (丰华、家和、东来、盺睿) 、家具类6家 (天辰、华联、久江、格美特、大圣、春晖) 、配套类4家 (鑫丰、泰格特、昆达、金泰) 、交易类1家 (天达) ;在开工企业中, 有10家已竣工投产, 其中, 板材类5家 (恒福、奥腾、美亚、大青、宏图) 、家具类3家 (久江、华联、格美特) 、地板类1家 (东来) , 交易类1家 (天达) 。
2.香格尔打造高端女性首选名店 篇二
从事美容行业的老板都曾感到过困扰:美容行业虽然在国内发展了这么多年,但真正火起来的店却很少,那么怎样才能成为美容业内的佼佼者呢?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向业内人士借鉴成功之道,无疑是突破经营瓶颈的好方法。
从几十平方米的小美容院发展到本土五星级高端美容会所,襄阳香格尔美容美体养生馆总经理李汶娟的名店经营策略十分值得同行借鉴。
成功之道贵在坚持
千禧年底,李汶娟和她的妹妹进入美容行业,在襄阳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家美容院。如同许多创业者一样,起步的艰难远远超出了李家姐妹的想象,在当时美容人才匮乏的情况下,两姐妹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通过姐妹俩的努力,当初那家小小的美容院如今已经成长为两家高端美容会所,员工也由起初的姐妹两人发展到20多人。
“万事开头难。不过我是个很专一的人,无论多么辛苦都不会轻言放弃,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还是对顾客、对员工负责。”李汶娟笑着说。正是凭着这份执着和责任,让这个小小的美容院在襄阳市的一角发芽成长、开枝散叶。将香格尔做大做强,是李汶娟的期望和心愿,然而在筹划新店开业的过程中,她也越来越意识到原有的经营模式已经跟不上顾客的需求了。
专业水准量身定做
如何才能将香格尔做大做强?李汶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此她还通过多种途径寻求业内高手的帮助。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从网上了解到享誉美容界的传奇人物联邦纯美湾谭邦军老师的事迹。抱着尝试的心态,她拨通了谭老师的咨询热线。与谭老师的通话一直持续到深夜两点,李汶娟获益良多,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店在经营模式上的不足以及经验的匮乏。因此,她决定与联邦纯美湾携手合作。
签订协议后,联邦纯美湾的策划师很快便到襄阳进行实地调研,指出了香格尔美容美体养生馆经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人力资源诊断及招聘上给予了支持协助,并为其制定了修正方案。同时,在老店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店内外环境的整体包装、媒体广告的宣传等诸多方面的全面升级,立志将香格尔打造成为环境高雅、技术一流的专业名店。
就这样,一家名店的雏形已经形成。在装修完成之后,联邦纯美湾的金牌店长不仅严格把关店内的综合细节,引入了营养餐吧系统,解决以往顾客进店清茶淡水的局面,带来了专业的产品与技术,更是将风靡全球的13国异域SPA引入襄阳,全面贯彻联邦纯美湾五星级标准礼仪服务。
在联邦纯美湾的策划下,香格尔美容美体养生馆对会员卡项进行了升级运作,从原来最高只能运作几千元的年卡、季卡、月卡加套盒的运作方式升级到万元级、十万元级不等的会员制消费体系,从而提高单客成交的价格。五星级的服务标准保证了顾客的高满意度,好的口碑带来了更多的高端消费人群,此方法一举突破了该店的业绩难关。
“引进联邦纯美湾的16大名店系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不仅解决了固有经营上的难题,更打开了新的思维模式。从五星级标准礼仪的培训到13国异域风情SPA技术的传授,再到各个细节的完善,不仅提高了会所档次,更大大提高了顾客对香格尔的满意度。现在我们的客源有了质的提升,营业额也翻了几番。”李汶娟提起联邦纯美湾时赞口不绝。
永不止步勇攀高峰
现在的香格尔在襄阳已经是达到11个名店指标的美容名店——独一无二的名店包装、独一无二的美容环境、独一无二的名店星级服务、独一无二的SPA技术、独一无二的名店产品、独一无二的名店会员制、独一无二的名家名店效应、独一无二的名店团购、独一无二的贵族营养吧、独一无二的名店精英团队和独一无二的顾客由心而發的满意度等。
3.打造北方香格里拉 篇三
918年,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今巴林左旗林东镇城区南侧建皇都, 包括南、北两座城址, 北为皇城, 是宫殿衙署和契丹皇族居住的区域;南为汉城, 是汉族工匠和外国使者、商贾居住之地。926年, 改皇都为上京, 后更名为上京临潢府。大辽王朝皇都的建立奠定了契丹民族雄踞于我国北方疆域辽阔、民族众多、长达二百余年的一代王朝大辽国的基础。金灭辽以后, 1127年, 改上京临潢府为临潢府, 上京遂为金边防重镇。1234年, 元灭金后, 辽上京城池废弃, 土地荒芜。此后, 直至清末, 辽上京地区都一直湮没于荒草之下, 达600余年。1961年, 国务院把辽上京遗址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今的林东镇, 作为巴林左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辖区人口7.8万人, 建成区面积11.98平方公里, 是赤峰市北部重镇, 城南即辽代都城临潢府遗址。林东镇目前已经成为集能源化工、有色冶金、商贸、文化旅游和农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城镇, 2008年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八星级文明城关镇。
1998年朱镕基总理视察赤峰时指出:“这里是辽文化的古都, 要有一些人研究这里的历史, 把文物整理一下, 能够吸引一些人至少是国内的人来旅游”。近年来, 巴林左旗紧紧依托历史文脉, 深入挖掘辽文化与城镇规划发展战略的研究, 围绕辽上京遗址不断完善林东镇城区小城镇规划和建设, 彰显了地域特色。2003年巴林左旗兴建了全国唯一的辽王朝皇都博物馆———辽上京博物馆。2004年, 巴林左旗完成了林东镇总体规划 (2004—2020年) 发展的框架和蓝图, 规划提出了充分利用辽文化特色资源, 坚持以打造历史文化名镇和辽文化旅游胜地为目标的城镇发展定位以及林东镇城区平行向西, 跨过林东镇城区南侧的辽上京遗址向南发展的“西移南跃”城镇建设发展思路。巴林左旗按照这一城市建设发展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 力求与充分展现辽文化的历史特色相衔接, 与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完善产业布局相适应, 与“十一五”规划、城镇群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注重历史、地面、空中、地下空间的衔接, 改善城镇功能和环境, 实现了现代气息和历史文化氛围相融合, 使有限区域内经济、社会、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年末城镇化率已达到32.8%。
巴林左旗目前的城镇增长模式已经基本形成老城区和新城区并存发展、相互补充的城镇发展格局。城区内商贸功能区、行政功能区、文化生态功能区和工业功能区区分有序, 各区块功能既相互衔接, 又各成体系的合理布局。在老城区基本形成以商业步行街等高档商业形态为主、住宅底层商铺为辅的商业发展形态, 商业网点和市场建设整体布局趋于合理, 社区商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部分专业市场已具有辐射周边盟市能力。在新城区规划和建设上, 林东镇充分展现了现代和历史元素:帝苑豪庭商住小区、皇城路景观带实现了现代建筑、辽文化和自然园林的有机结合;契丹仿古步行街、青牛和白马桥、辽太祖雕塑等地标性建筑又彰显了林东镇城镇历史文脉。在建筑形态上, 各建筑单体基本上以2—6层的单间立地排式结构建设, 建筑形态以现代元素和多方位展示辽代建筑为主, 色彩以灰色和黄色为主色调, 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在城区路网建设上, 以路灯和隔离带为节点进行辽文化和契丹民族风貌拓展设计, 并以阿宝机路、上京路、皇城路、临潢路等历史人物和背景为道路命名, 这也使巴林左旗特有的辽文化内涵得以彰显。近几年, 随着巴林左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林东镇城区人流、物流加快,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城镇配套公共设施的需求, 巴林左旗结合林东镇总体规划 (2004-2020年) 先后改造了老城区地下管网和北山森林公园, 建设了人民运动场、契丹广场。同时, 城市监控系统、污水处理厂、客运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 带动了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进一步完善, 城镇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城镇人居水平和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城镇品位明显提高, 一个彰显历史文化氛围和现代化城镇气息的城镇格局已基本形成。
2007年年末, 巴林左旗聘请了国内著名规划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结合林东镇城区的地理特点, 继续深入挖掘辽文化底蕴, 进行了林东镇 (2004—2020年) 总体规划西南组团5平方公里详细规划, 以此来提高巴林左旗城区特色风貌, 打造林东镇新城区整体形象, 扩展城区周边自然资源利用, 从而进一步展现巴林左旗形象和塑造林东镇城镇特色。林东镇西南组团的区位定位是在林东镇建成区西南, 辽上京城墙遗址西侧, 沙里河呈西南、东北走向穿过规划区。该片区内良好的山水景观格局为新详细规划区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分布在沙里河两岸的三处缓丘构成的山水架构形成了新的空间曲线并引导城镇跨越沙里河向南有序发展。西南组团详细规划按照“山、水、林、城”的建设格局, 继续以打造历史文化名镇和辽文化旅游胜地为目标, 实施政务新区、工业园区、文化生态区、商品贸易区等大区域建设, 形成“一带、两轴、六组团”的整体城市设计结构。“一带”即沙里河景观绿化带, 位于沙里河两岸, 主要分布有湿地公园、植物园、水上广场和辽文化雕塑广场。“两轴”即沿线状契丹大街及延长线展开的行政、商业轴线。“六组团”由东部组团、中部组团、西部组团、旅游服务组团、沿河组团和南山组团构成。详细规划进一步将城市建设与文化建设结合, 规划了由行政中心、市民广场和辽文化遗址公园组成的中心节点、水上公园节点, 由码头、亲水平台、休闲服务设施组成的南岸节点、雕塑广场节点。四处节点的设计和布局运用了现代规划建筑理念, 并通过主题公园和雕塑使辽文化内涵得以展现, 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结合, 形成了巴林左旗打造“草原辽都、山水新城”的重要集结点。
【打造北方香格里拉】推荐阅读:
立冬北方有什么习俗 北方立冬吃什么10-11
小学北方散文02-16
北方少数民族08-09
北方科技信息中心11-21
北方鞋业市场调研06-25
北方民族大学40网09-27
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12-13
北方公司企业简介01-27
北方下的雪散文08-15
北方地区公开课教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