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科学家

2024-07-10

历史选修科学家(精选8篇)

1.历史选修科学家 篇一

【课程标准内容】

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课时,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上承“文 革”,下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在内容上,本科包括两个子目——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阐述:以“真题标准问题的讨论”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重点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和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动全面平反冤假错案和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知道它的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理解其历史意义。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并对比“两个凡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认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从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了解、分析,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转折”的历史意义,由此学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认识“实践”与“真理”的关系。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教学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祝酒歌》片段,展示这首歌的创作时间和部分歌词。

设问:这首歌曲创作于1977年,你知道歌词中的“十月”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人们对此持什么态度?

学生听歌,根据这首歌创作的时间和歌曲旋律、部分歌词,

思考并回答问题:歌词中“十月”里发生了什么事情?(1976年10月粉碎“____”,“__”结束)

人们对此持什么态度?

(喜悦,激动,期待……)

总结、过渡:十年“__”的动 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____”后人们要求纠正“文 革”的错误,拨乱反正,这正是《祝酒歌》的创作背景,它以活泼流畅的曲调,丰满生动的歌词,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情感。人们对“文 革”后的美好期许实现了吗?让我们通过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见证时代的变迁。

二、新课探究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目标导学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

材料一:1978年人均GDP水平按当时官方高估的汇率计算,也只有224.9美元,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3……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和生活水平,大多数发展和生活指标排在世界国家和地区170位以外,处于联合国有关部门和世界银行等组织划定的贫困线之下。——周天勇《三十年前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改革开放》载《学习日报》.8.25?

设问: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你认为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在实现吗?

学生阅读文字材料,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国民经济困难)

你认为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在实现?

材料二:1977.2.7,《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要始终不渝的遵循”。

1977.8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华国锋在政治报告中强调说,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道路,这是当代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成果”;“文化 大革 命”这种政治性质的大革命还要进行多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编:何沁,高等教育出版社

设问:有什么问题阻碍了人们对未来美好期许的实现呢?

根据材料,你认为是哪些问题阻碍了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的实现呢?

(“两个凡是”,“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盲目个人崇拜,使得社会主义建设在徘徊中前进)

(过渡)设问:面对“两个凡是”将“__”的左倾错误进行到底的趋势,中共和人民是怎样突破思想上的藩篱的呢?

材料三:图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

面对“两个凡是”将“文 革”的左倾错误进行到底的趋势,中共和人民是怎样突破思想上的藩篱的呢?(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篇文章为开端,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总结: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的思想从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禁锢下解放出来,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目标导学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阅读课本找一找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地点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结合刚刚找出的“问题”,指出会议是如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

找一找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地点并指出会议是如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

①针对“两个凡是”——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②针对“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困难”——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③针对“盲目个人崇拜”——政治上——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党法党规,反对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

教师补充: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这是对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思想解放运动的肯定和总结,也是对中共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标志着中共从根本上冲破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

教师补充: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目标导学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1)拨乱反正

设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思想、政治、组织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阅读本课课本,你能列举中共在全面拨乱反正的措施吗?这些措施有何意义?

阅读本课课本,列举中共在全面拨乱反正的措施吗?

刘少奇冤案的平反;《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完成。

教师补充:平反冤假错案和思想上全面拨乱反正有利于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建设又怎样的变化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设问:“__”后人们的美好期许实现了吗?由此,你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何历史意义?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__”后人们的美好期许实现了吗?由此,你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何历史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三、拓展延伸

历史学家胡绳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引导学生从思想、领导核心、历史地位三个方面比较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四、课堂总结

以示意图总结本课内容(见板书设计)。

五、课堂练习

1.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

①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②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①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④实行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建立 B.“文化 大革命”的结束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前者结束了旧时代,后者结束了错误方针 ②彻前者开启了新纪元,后者开创了新时期 ③前者开创的事业为后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④后者是对前者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并由回答正确的同学讲解题。

2.历史选修科学家 篇二

关键词:历史学科,选修课程,开发开设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指出:加快选修课程建设,转变育人模式,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促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方案出台后,台州市高中历史教师结合各自学校的特色,开发开设了一些历史选修课程,促进了学校特色化和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这些选修课仍存在着碎片化、实效性不够等很多问题。本文以台州市部分学校开发开设的选修课程为例,谈谈高中历史选修课程建设的有关问题。

一、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应与学校特色相吻合

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整体的办学思路或者在各项工作中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积极之处,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建设实际上就是彰显学校特色的最好途径,学校领导层首先应充分挖掘本校特色,做好顶层设计,各教研组根据学校的顶层设计,开发开设符合学校特色的选修课程。比如台州市某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普职融通,突出学生领导力培养,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基”的办学特色,这是时代的呼唤与社会的需要,又是彰显该校特色办学的一张重要名片。为进一步提升该校办学品位,挖掘该校的领导力课程特色,该校历史教研组教师开发开设选修课“中外历史上的杰出领袖”,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领袖人物非凡的领导才能,理解领袖人物伟大的一生,感悟领袖人物的人格魅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综合分析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逻辑对客观历史进行解说的能力,提升学生质疑、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等,进一步使学生走近历史上的杰出领袖,学习他们为人类奋斗的精神,从而将这种精神应用到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与修养。在上课过程中,该校教师采用了研讨会、演讲会、辩论赛等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得到充分尊重,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历史变得“鲜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发展。这些能力将是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因此,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同样要求教师遵循思想性、科学性的要求。但从目前台州市教师开发的部分选修课程来看,其思想性较为缺乏,这就制约了选修课程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

比如某校一位历史教师在执教《天台山佛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当时佛教盛行的原因,作了如下即兴发挥:每逢特定节日,很多长辈总会抽空去庙里拜佛,但是佛也不是乱拜的,你有什么心愿,就应该拜特定的菩萨,这样拜才会灵验。此话一出,学生兴趣来了,一个个问题抛向教师:“求考试包过,该拜哪个菩萨呢?”“考上一本理想的大学呢?”“希望全家身体健康呢?”“我希望爸妈今年赚大钱,生意兴隆呢?”对此该教师一脸茫然,不知如何引导。教师教学的随意性造成本课教学带有明显的迷信色彩,违背了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思想性原则。教师在开发开设历史选修课的过程中,要与社会发展方向、国家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与中共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思想一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是在选修课程开发开设过程中必修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之一。只有坚持正确的导向,我们的选修课的开发开设才能具有科学性、思想性。

三、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应具有拓展性

目前台州市开设的一些选修课,从资源内容上看,由于对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简单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盲目追求课程开发开设的外形,背离历史学科的内涵。因忘记了知识拓展选修课应该充满“求知”味的特点而造成热衷于对课外活动内容的开发,忽略了对课程框架的构建,忽略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教育功能和实践功能。这是一种舍本逐末、好大喜功的行为,不符合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基本精神。同时我们更欣喜地看到,台州市教师开发开设的选修课程大多具有学科拓展性,是必修课程的重要补充,比如“经济与社会生活史话”“中国当代外交”“二战后的局部战争”“掸去历史封尘、拨开历史迷雾———中国古代历史之谜”“钓鱼岛问题纵览”“中国古钱币”“世界文化遗产中国行”“探寻中国民俗文化”“毛泽东诗词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等。这些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进一步丰富了选修课程的内涵,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在选修课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历史教师可以采用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形式,比如组织学生搜集历史素材、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观看历史纪录片、编写名人卡片等。这些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走出课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历史,触摸历史。

历史选修课作为彰显学校特色的课程,也是作为历史必修课程的拓展课程。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角度看,也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综合性课程。比如时空观念关联地理学科,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联语文、思想政治、地理、数学(统计数据)、信息技术等学科,历史理解关联语文、地理、思想政治等学科,历史价值观关联思想政治、语文等学科。又比如台州市教师开发的历史选修课程“台州历史与文化”“乡土台州”等,涉及台州的地理地貌、历史沿革、风土人情、行政区划等,鲜明体现选修课程的拓展性、综合性要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评价应注重过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促进发展的功能,二是鉴定水平的功能,三是选拔淘汰的功能。传统的笔试评价功能主要体现在后两个方面。但这种评价方式导致过分倚重分数对学生进行定量评价,学生的表现最终与枯燥的分数划等号;把评价的焦点放在评价的结果上,基本放弃了评价过程对学生的影响。闭卷考试几乎成了评价的唯一形式,教师和学生把全部的精力放到如何应付闭卷考试上,这种评价实际上关注的是结果,也就是结果性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向:“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则具体提出学业评价的原则与方法:“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这两个指导性文件所提出的有关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是我们建立新的高中历史学科学业评价体系的基本政策依据。

凡是过于关注学生考试成绩或以笔试作为单纯的考试形式,必将使学生陷入接受灌输、死记硬背、被动应付的局面。所以,历史选修课程的评价应该不依赖于笔试单一方式,而应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通过评价最终形成他们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领导的能力。比如台州市某校历史教师在选修课考核,采取多样、灵活、全方位的评价方式,其中有模拟表演、才艺展示、作品展示、撰写小论文或调查报告、知识竞赛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获得学生好评。学生在完成教师的考核任务过程中,学会搜集、筛选资料,发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自浙江省深化新课改以来,台州市历史教师积极响应,开发开设了较多选修课程,其中部分课程获省、市级精品课程。但他们在开发开设选修课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是资料不足。教师在编写选修课程中,由于受自身专业素养的限制,所用第一手资料明显不足,往往以网上资料为多,反映教师本人思想的东西不多,原创性较少,从而导致选修课质量不高。二是精力有限。高中历史教师由于日常教学任务较重,其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必修课程的教学中,开发开设选修课程只能疲于应付,深入研究不够,造成选修课的编写严谨性不足。三是教师教学方式落后。多数教师仍是重教轻学、满堂灌输,把观点强加于学生,不够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参与,背离了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初衷。四是学校领导、学生重视不够。在高考的重压下,学校仍然把升学当成第一要务,对选修课的开发开设实质支持不够,从而使选修课程课时数减少,资金支持不到位。有些学生还是以应付学分为目的,学习态度马虎敷衍。五是碎片化现象。不少学校的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组内教师各自为战,仅凭自己的爱好开发,各门课程之间缺乏逻辑联系;对各年龄段学生的课程需求、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和特点没有足够的研究;选修课程开发开设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关联度不够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因此,我们历史教师只有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学习,加强教学反思,遵循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基本要义,想办法克服选修课程开发开设过程中的难题,才能使选修课程开发开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应章,黄敏.浙江省高中选修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12).

3.对高中历史选修的经验交流 篇三

从课程论的角度来看,设置与必修课程相辅相成的选修课程是历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选修课程促使高中历史课程在结构上走向多元,在体系上趋于完善,在内容上更加丰富,这是历史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

从学习论的角度来看,设置历史选修课程更有利于学生兴趣、视野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它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本次课程改革中的选修课程与以往的选修课程皆有所不同。新的选修课程有哪些基本模块呢?高中历史教师在了解了选修课程的基本模块后,想进一步知道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相比,究竟具有什么樣的特点呢?以下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

一、课程呈现的专题性

历史选修课程在模块的设计上,注意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更适合当代高中学生学习。与初中学生相比,高中学生的内在、抽象、远距离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情感也走向稳定而深沉,学习的内容更高深更复杂。作为选修课程,其选材的自由度较大,范围可以很广,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以及人物评说、历史之谜等等,均可进入课程。但是如果不加以选择,也容易显得杂芜。新的高中历史选修课内容的选材范围比较广阔,但是,这些内容在设计成模块时,一般都经过精选或浓缩,围绕集中而专一的主题加以组织。

二、课程学习的选择性

这是选修课程最主要、最突出的特点。以上谈到此前设置的中国古代史的选修课程,由于它的选择空间太小,在实际教学中变成了文科方向学生的必修课程,为什么造成这种局面,就是因为“一选一”没有多大的选择性。而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设置了六个专题内容不同的选修模块,要求选择文科方向的学生在学习完三个必修模块之后,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在六个选修模块中还需要再选择其中至少三个模块进行后续学习。“六选三”相对于“一选一”无疑大大拓展了学生选课的空间。选修课程的开设,相当于在必修课之外,向学生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历史类“文化自助餐”,提供给学生自由选择,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三、教学内容的拓展性

高中各科选修课程都注重“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对必修内容再进行拓宽和加深,历史选修课也不例外,大致表现为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改革开放是当今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从雅典的梭伦改革到日本的明治维新,又从中国的商鞅变法介绍到清末的戊戌维新,使学生了解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进一步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从而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二是针对国际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就通过对近一百年来世界战争与和平运动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历史现象、人物的介绍,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三是针对学生的探究心理。如“探索历史的奥秘”模块就力求满足学生对“历史之谜”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探索历史问题的兴趣,了解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的基本常识。

四、更多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近几十年来,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首先,从宏观方面来看,史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以探索历史的新内容、新层面,从政治史、制度史转向社会史、经济史、城市史以及一些被传统史学所忽视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一些史学家把研究的主攻方向移向了对社会史、生活史和“大文化史”的研究,涌现了一大批成果。其次,近些年来在史学界,对一些具体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亦有重大突破。如,对洪承畴等历史上著名“贰臣”的新评价,对近代历史上有名的政治人物李鸿章、康有为等的再研究,虽然在学术界引起一些争议,但是毕竟推陈出新,促使历史研究的深化。再者,近年考古学的研究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交叉性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如,夏商周断代工程、三星堆文化遗址研究等。在相对比较严谨、注重体系完整的必修课程框架内,难以集中这么多针对性强、有的可能还不是成熟的知识内容,而选修课则可以发挥其“短平快”的特长,及时地将这些内容有选择地反映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来。选修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正有助于缓解历史知识的不断更新与课程相对滞后的矛盾。

总之,历史科学是一门全面探讨和认识人类发展过程的科学,历史学科在人类与民族素质构建与提高过程中发挥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它应当受到重视,在高中应给历史学科以应有的地位,形成宽松的大环境。这样,高中历史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更好的历史教师和高素质的史学工作者以及在其他行业能发挥出历史作用的人才。

(作者单位 河北省郑口中学)

4.教案:历史选修三3单元 篇四

第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2、3课 二战爆发的背景

教学目的 理清二战爆发前的主要历史事件,整体认识二战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法西斯主义 绥靖政策 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注重互动式)多媒体手段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知识构架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2、经济危机的影响及各国的选择(1)大危机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矛盾(2)大危机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3)两种不同方式和道路

★问题导学: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原因

(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2)技术革命是繁荣最基本、最重要原因(3)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2、根据下列所提供的材料归纳危机的原因。

材料一: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14%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了全部国民收入的2/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家庭占总数的60%,他们的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22%,还有12%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材料二: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的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结论:贫富差距过大,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导致供需矛盾扩大。

材料二

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据统计,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1926年约有7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有的家具店对年轻的新婚夫妇说:“分期付款,你负责打扮新娘,我们来布置新房。”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 回答:20世纪20年代的分期付款方式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经济的虚假繁荣

材料三

例如一个美国人从银行贷款1000美元买股票,当股票涨到10000美元时还不抛售,等着再涨,同时他还认为自己已拥有了近9000美元的资产,于是又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去商店买东西。

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股票投机过度,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

3、P48页【学思之窗】同样面临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来摆脱危机,而德日则走上了法西斯专政道路,你认为造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①历史传统:美国具有民主传统,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民主制度比较健全;德日封建残余浓厚,缺乏深厚的民主政治基础。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日本明治维新保留大量封建残余。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的地位:美国是受益者,处于有利的地位,要维持它;德国作为战败国受到制裁和宰割,激发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日本在华盛顿体系中受抑制,对该体系不满。

③现实国情: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广阔的市场和健全的民主政治,具备通过改良缓减危机的物质基础;德日两国金融力量薄弱,市场狭小,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受危机打击特别大,民主政治不健全,法西斯势力乘机上台。

附: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

(1)历史原因:①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继承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②德国是一战战败国,受巴黎和会制裁,有复仇情绪。

(2)现实原因:①德国经济脆弱,受经济危机打击严重,所以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摆脱危机;

②面对经济危机,德国政府软弱无能,无力镇压群众运动稳定政局,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独裁政府,对纳粹党大力扶植;

③希特勒和纳粹党对人民进行欺骗宣传并获得广泛支持;还讨好军队,与统治阶级勾结并得到支持;

日本法西斯势力膨胀的原因: ⑴历史原因: ①缺乏民主传统

②华盛顿体系压制

(2)经济危机的打击是现实原因。

1930、1931年,日本的出口分别比前一年下降了32%和53%,进口也下降了30%和57%。由于日本资源缺乏,外贸的缩减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生产。经济危机期间,工业生产下降,农产品价格惨跌,阶级矛盾尖锐,更多的工人农民为了求得生存展开了大规模的罢工和反对地主的斗争。

(3)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是直接原因。

“军部”作为一个政治概念,最初出现在1913年2月田中义一少将(时任第2旅团长)致朝鲜总督寺内正毅的信件中。军部是指当时日本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它包括陆军省、海军省、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以及关东军和其他军事机关。军部法西斯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势力,是与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有关。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军部直接听命于天皇,而政府无权过问。相反,军部却可以利用陆相、海相等在政府中任职的现役军官有力地影响政府。它依靠陆海军或其总体的军事力量,恣意操纵全部国政。

二、局部反法西斯战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中国全民族抗战的特点:

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①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国共合作为基础 ②两党独立领导,两个战场相互配合: ③持久抗战,持续时间最长反法西斯战争

④是亚洲抗日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导学:阅读【学习延伸】中的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作者从经济(日本垄断资本主义要求侵略中国、为了克服大危机带来的影响)、政治(认为中国不堪一击)、对外政策(利用战争转移国内矛盾)三方面分析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虽然不太全面,但作者的政治观点是正确的。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还可以包括:阻碍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使中国永远处于劣势、弱势地位;要把中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变成日本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先征服中国,再征服亚洲其他地区和全世界;等等。

2、埃塞俄比亚人们抗意斗争

★问题导学: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评述埃塞俄比亚失败的原因:“阿比西尼亚„即埃塞俄比亚‟为什么灭亡了呢?第一,它不但是弱国,而且是小国。第二,它不如中国进步,它是一个古老的奴隶制到农奴制的国家,没有资本主义,没有资产阶级政党,更没有共产党,没有中国这样的军队,更没有如同八路军这样的军队。第三,它不能等候国际的援助,它的战争是孤立的。第四,这是主要的,抗意战争领导方面有错误。”但要注意,至于这段话中讲的“领导方面的错误”,主要是指埃塞俄比亚领导人当时一方面抗战,另一方面也把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能够制止侵略上,此外在军事指挥上、战略战术上也有不当之处。

3、西班牙内战 ★问题导学:

1、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的原因

A、夺取西班牙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

B、切断英法与其海外殖民地的联系

C、敌视包括共产党等左派参加的共和政府(反共)

D、支持佛朗哥法西斯势力建立法西斯专政,以便使西班牙在未来的战争中站在德意一边

E、把西班牙变成检验自己军事实力的实验场

2、有人把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斗争看做“小二战”,说这是“二战的彩排”和“预演”。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说出你的理由。

同意这一看法。

(1)从战争的性质看,这是一场有国际力量卷入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既反对国内佛朗哥为首的法西斯势力,也反对外来的德意法西斯侵略势力。

(2)从战争过程看,各国际政治势力粉墨登场:德意法西斯先是援助叛军,后公开武装干涉;英法美采取纵容侵略的不干涉政策和“中立”政策;共产国际和苏联给西班牙人民斗争以积极的道义声援和物资援助;许多国家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组成“国际纵队”志愿到西班牙与西班牙人民一起对法西斯进行作战。

(3)反映出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与德意法西斯势力之间围绕争夺世界霸权存在尖锐矛盾,但为了反社会主义苏联相互勾结;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既和法西斯势力有矛盾,也与英法美帝国主义国家有尖锐矛盾;当时反对法西斯势力的斗争成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为世界人民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内容。

4、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问题导学:【学思之窗】为什么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集团要打着“反共产国际”的旗号结盟?

参考答案:为了打破原有的国际秩序,为了同英、法、美争夺世界霸权,法西斯国家走到了一起;由于时机不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愿意过早刺激英、法、美等国,又都感到苏联和共产国际是他们进行侵略的最大障碍,而两者也是西方大国所反对的。这样“反共”就成为他们结盟的最好招牌。

三、走向世界大战

(一)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和慕尼黑阴谋

1、绥靖政策的含义和实质:

所谓绥靖政策,是指英、法、美等国的统治阶级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避免直接与法西斯国家发生战争,不惜牺牲一些局部的、小国和弱国的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尽可能地把法西斯的侵略矛头引向社会主义的苏联。这里所说的“绥靖”一词,与中国历史上所使用的“绥靖”(即“安抚”、“保持地方平安”)一词含义不同。因此,在30年代它们先后牺牲了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家的利益。美国当时推行的所谓中立政策,禁止向交战双方提供武器,也不利于反对法西斯侵略的一方,这在实质上与英法的绥靖政策相同。

2、绥靖政策的表现:

(1)纵容日本侵略中国;

(2)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3)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4)制造慕尼黑阴谋;

(5)英法对德宣战后的“静坐战”。

3、绥靖政策的原因:

【材料研习1】阅读材料:

材料一

英法尽管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仍因战争受到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意、日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战后英法两国国内政治也极为复杂。

材料二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规定了颇为苛刻的条件,这不仅引起了德国方面的不满,而且在英法两国相当一部分居民中造成了一种负罪感。它们对战后德国出现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采取了一种理解的态度,对30年代德国的违约行动采取了一种容忍的立场。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它导致了交战国军队和人民的大量伤亡,严重破坏了交战国人民正常的经济生活。因此,战后在英法等国中出现了一种鼓吹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还有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替频繁,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政策。在这一时期内希特勒竭力造成一种似乎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方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统治集团相信了这一点。

材料四 绥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顽固的反共产主义者,他们相信通过支持德国重新获得其原有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他们就会建起一座阻遏苏联共产主义西进的前哨堡垒。材料五 由于时机尚不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愿意过早刺激英法美等国,又感到苏联和共产国际是它们进行侵略的巨大障碍,这样,“反共”就成了他们结盟的最好招牌。

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有哪些?作为大国,美国为什么会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和平面临严重威胁的时候出台“中立法”?实质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1)英法的经济和军事地位因“一战”而大大削弱;(2)英法国内政治状况复杂,一部分人因“凡尔赛和约” 制裁德国而有负罪感;(3)“一战”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兴起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4)希特勒制造了一种只有共产国际和苏联才是敌人的假象;(5)英法资产阶级对苏联的本能仇恨,对弱小国家固有的蔑视。

美国:(1)原因:美国忙于恢复经济;美国传统的孤立主义思潮影响,竭力避免卷入欧洲战事;外交需要:阻止法西斯,压制英法,遏制苏联,利用三股力量互相牵制削弱。(2)“中立”的实质是绥靖。(3)“中立”壮大了美国实力,但却助长了法西斯侵略,加速了二战爆发。这说明美国自身利益至上,没有承担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

4、绥靖政策的影响:

★问题导学: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带来怎样的危害?

(1)暴露了自身的软弱;(2)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3)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加深苏联对西方的不信任,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构建集体安全计划落空。

(二)集体安全的落空

标志——《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附:我国史学界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不同的观点。

(1)、“革命妥协”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打破帝国主义包围,粉碎帝国主义阴谋的革命妥协”,“它与列宁主义的外交原则,既考虑苏联的国家利益又考虑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利益是不相违背的”。认为这个条约是“苏联外交利用帝国主义营垒的矛盾,取得有利的国际环境的一大胜利”。(2)、“绥靖”说。认为:“苏联与德国缔结条约是真正的祸水西引,实行了比英法更甚的绥靖政策”。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同《慕尼黑协定》的区别仅仅在于,英法牺牲了捷克和自身利益,而苏联得以强行恢复了1913年的俄罗斯帝国疆界”。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慕尼黑协定》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欧洲大战前夕绥靖政策的典型表现,或者说苏德条约是继英法之后苏联掀起的又一个绥靖高潮”。(3)、“分赃”说。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一桩大国之间带有分赃性质的秘密交易”。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一份地地道道的大国宰割小国的预分赃合同”。(4)、“同盟”说。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成了事实上的同盟条约”

【归纳总结】请根据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内容及其所学知识归纳总结二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呢?

1、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不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

2、历史原因:德、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仇视。

3、直接原因: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是战争制造者。

4、其他原因:

一些大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采取的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世界各国人民虽然也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但没有配合起来,不能制止战争的爆发,从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而使局部战争走向了世界大战。

第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4、5、6、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教学目的 理清二战中主要历史事件,整体认识二战的性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主要战场与战役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注重互动式)多媒体手段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知识构架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德国闪击波兰(1939.9.1)

2、法国沦陷

3、不列颠之战

4、北非战场的激战

★问题导学:

1、波兰为什么迅速覆灭? 波兰: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

德国: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闪电战)

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奇怪战争”“静坐战”

(绥靖政策的继续)

苏联:趁火打劫,占领东部(东方战线)

2、【材料研习1】

材料一

“(法国)高阶层的军事思想落后了20年。……但法军的高级指挥部却还是透过1918年的眼光来看坦克-把坦克当作步兵的仆人,或是用作搜索部队以补步兵之不足。……法国还有一些青年军官,例如戴高乐上校,对于正在英国被提倡的新坦克战争思想曾经表示非常有兴趣。但是那些较高级的法国将领们对于这种英国产生的“理论”,几乎完全不加以注意-这与那些积极研究的德国新派将领们恰好成一强烈对比。”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一卷

材料二 “法国被认为是西方最强大的国家,它的迅速崩溃自然是一个最令人痛苦的打击。有人指责说,叛国和怯懦是造成这一灾难的原因。……但另一些因素似乎更具决定性。一个因素是苏——德条约的影响。这一条约使希特勒能够将军队集中在一条战线上。1914年,法国曾得到在东线作战的沙俄军队相当大的援助;现在,法国必须单独与德国对抗,仅得到英国比较微薄的支持。也许最重要的是德国在好几个方面,尤其是在飞机和坦克的数量以及新的闪电战术的发展方面所占的优势。法国最高指挥部之所以处于不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利地位,不仅是因为装备不充分,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不能有效地利用它所拥有的人力和物力。思考:法国号称欧洲第一军事强国,但在遭受进攻6周内就沦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法国速亡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法国(1)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和战术思想的落后,对大规模使用装甲兵和航空兵的战术熟视无睹,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2)苏德条约使德国单线作战,法国缺少外援;(3)法国不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4)长期绥靖政策的推行,使法国国内民心沮丧,士气低落,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而德国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

3.希特勒入侵英国的计划未能得逞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产生了什么影响?(1)原因

英国方面:①政府抵抗决心坚定; ②本土作战,民心士气高涨;

③军事设施先进(雷达等)。

德国方面:作战目标随意,未坚持袭击军事设施

(2)影响:第一次粉碎了德国的侵略计划(1)鼓舞了各地的反法西斯斗争;

(2)迫使德军回头对付苏联,从而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3)美国正式放弃中立政策而与英国结盟

附:◆一战后期至二战初期,英国对欧洲大陆的政策有哪些变化?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① 一战后初期

政策:干涉苏俄;凡尔赛会议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推行大陆均势政策

结果:干涉苏俄的活动失败;为德国保存了元气,有利于德国的恢复和发展。② 20世纪30年代政策:

政策:对法西斯采取绥靖政策,妄图祸水东引;

结果: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③二战期间政策:

政策:放弃绥靖政策,采取对法西斯的强硬政策; 结果:不列颠之战中粉碎了德国的侵略计划,取胜;

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第一阶段:二战的全面爆发和初期阶段1939、8-1941、6课堂小结1940年4、5月间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挪威丹麦1940年5、6月★波兰、法国速亡的原因1939、9、1突袭波兰建★敦刻尔克撤退立扩张疆域东方阵线英国法国德国波兰苏联★二战全面爆发1939、9、3对德宣战★不列颠之战及影响到苏德战争爆发前(1941、6),德1940年7月,不列颠之战国已控制了欧洲周湖北制作与讲授14个国家和地区,占2012-6-24有了强大的军事资源118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 知识构架

1、德国入侵苏联(1941.6.22)

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1942.1.1)★ 问题导学

1、思考一: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原因?

⑴德军:经济军事势力强大,准备充分,且采用闪电战术 ⑵苏联: ①苏军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没有组建起来

②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1936—1938年肃反运动)③苏联对德国进攻估计错误,战备迟缓。④主力部队的部署过于靠近国境线。

⑤兵力部署过于分散,武器装备落后于德军;反坦克作战无方,对德军坦克集群闪电进攻束手无策。

思考二 苏联为什么能在蒙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坚持下来? 由此德国入侵苏联有何影响?(1)

①苏共的坚强领导,苏联军民为保卫祖国奋勇抵抗,迟滞敌人进攻

②苏联幅员辽阔,拥有广大的战略纵深,因此能够在德军强大攻势面前坚持下来。(2)苏联:损失惨重,但顶住了德军的压力

德国: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从而加速了德国的失败

战局:使二战进一步扩大,同时美英调整对苏政策,从而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的原因与影响 A、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的扩张政策及美日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2)因素:岛国,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等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3)直接原因 :战争经济的需要。日本的国力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美英对日实行的贸易禁运的打击,使日本决心对美战.(4)外部动因: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及攻势,客观上侵略助长了日本的侵略.B、影响(1)对美:损失重大,对日宣战

(2)对日:战术上暂时取得重大胜利,但战略上,日综合国力不如美国,为失败埋下祸根。

结合【学思之窗】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参考答案: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可以说它是战术上的胜利。在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已经确立了南进战略,为此必须消灭太平洋舰队这一主要敌人。从这个角度讲,偷袭珍珠港的战术与南进战略是一致的,谈不上失误。但此时日本还应该有更高层次的战略,即轴心国的整体战略。这一仗使美国卷入战争,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潜力,美国加入反法西斯阵营,促成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加速了法西斯失败的进程。从这点来看,可以说是战略上的失误。(3)对亚太: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4)对整个战局: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美国的加入)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1)原因

①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②苏德战争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促进(直接原因)(2)过程及形成标志

①1939年,美国新《中立法》(内容、作用)——美政策的重大转变 ②1941年,美国通过《租借法》(内容、作用)——经济基础 ③苏德战争后,美英《大西洋宪章》; ——政治基础

④1941年,美英苏签定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的第一个协定书。⑤1942年元旦,26国《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建立标志

(3)同盟成立后相互配合与矛盾 目标:打败法西斯

配合(1)军事上相互配合:中国战场抗日主力,拖住日军主力,配合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苏德战场是主战场,为配合苏军,英美盟军从西欧北非登陆;重大军事行动:①北非战争的胜利;②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登陆;③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④攻人德国境内和攻克柏林;⑤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2)经济互相支持:美国《租借法案》作为经济合作基础

(3)政治互相协作:先后举行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协调对德、日法西斯作战的行动。

矛盾: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冲突。有矛盾,但协调、配合占主导地位。(4)特点和意义

【材料研习2】阅读《联合国家宣言》内容的材料和教材:

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巴拿马、波兰、南非和南斯拉夫联合宣言。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对于1941年8月14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与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所作联合宣言称为《大西洋宪章》内所载宗旨与原则的共同方案业已表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示赞同,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回答(1)据材料概括《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归纳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1)各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资源反对轴心国及其附庸,绝不同敌人单独媾和。(2)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同盟;以《大西洋宪章》为政治基础;联盟内部存在矛盾和斗争,但合作始终占主流。(3)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大大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同盟各国在军事上协同作战,在政治上磋商求同,经济上相互援助。它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

【材料研习2】阅读《联合国家宣言》内容的材料和教材:

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巴拿马、波兰、南非和南斯拉夫联合宣言。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对于1941年8月14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与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所作联合宣言称为《大西洋宪章》内所载宗旨与原则的共同方案业已表示赞同,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回答(1)据材料概括《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归纳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1)各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资源反对轴心国及其附庸,绝不同敌人单独媾和。(2)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同盟;以《大西洋宪章》为政治基础;联盟内部存在矛盾和斗争,但合作始终占主流。(3)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大大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同盟各国在军事上协同作战,在政治上磋商求同,经济上相互援助。它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结束 ★ 知识构架

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一)转折

1、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1943.2)——苏德战场及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中途岛战役(1942.6)——太平洋战争转折点

3、阿拉曼战役(1942.10)——北非战场转折点

(二)结束

1、盟军的反攻

2、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944.6.6)

3、德国法西斯的覆亡(1945.5.8.)

4、日本投降和大战结束(1945.9.2.)★问题导学

1、材料一:莫斯科保卫战: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一次大会战。希特勒企图消灭红军主力,占领莫斯科,在入冬以前打败苏联。他调集了80个师180万人,由包克指挥进攻。

10月2日,德军总攻开始。希特勒狂妄宣称10天要攻下莫斯科。他的宣传部长戈培尔竟令柏林各大报留下10月12日头版重要位置准备登载“特别重要消息”。苏联红军奋力抵抗,莫斯科市民紧急动员。11月15日,德军51个师开展新攻势,企图南北合围,中间突破。红军三个方面军顽强抵御,德军最突出的部队进至距莫斯科30公里处。

材料二

12月初,莫斯科地区已是寒冬,气温下降到摄氏零下20-30度。希特勒对冬季作战毫无准备,德军无棉衣,无保暖设备,飞机和坦克的马达无法发动,枪栓拉不开,武器失灵。而苏军已穿戴上保暖棉衣、皮靴和护耳冬帽,枪炮套上了保暖套,涂上了防冻润滑油。12月6日,红军开始反攻,不断突破德军防线。到1942年1月中,红军共歼敌55万人,击毁和缴获坦克1500辆。德军向西败退150─300公里。希特勒的对苏闪电战被彻底粉碎。

思考:莫斯科战役德国失败的原因及莫斯科保卫战的意义?

答案:A.胜利原因:

1)面对严峻的形势,苏军民同仇敌忾,与德军展开生死 搏斗,誓死保卫祖国。

2)红场阅兵式极大鼓舞了苏联军民争取胜利的信心。

3)苏联情报人员获得准确情报,日本已决定南下,不会在远东夹攻苏联,苏军得以将驻防西伯利亚的部队调往莫斯科

加强防御.4)俄罗斯的严冬寒冷,德军缺乏御寒设备。

5)德军骄傲、狂妄,对形势估计不足。

进攻南欧延误了向莫斯科进攻的时间、美英盟军的援助、、、B.影响:

①是德军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②大大改善了苏联的军事政治地位和国际地位,赢得了美英盟军的支持和援助,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胜德败的原因:

⑴苏联:①苏联军民士气高昂,本土作战。②有盟国的支持。③苏军最高统帅部对反攻的周密安排;

④苏军的兵力优势。

⑵德国: ①战线太长,补给困难,又面对严寒。

②德国是非正义战争,士气低落,缺乏外援。③巷战的特点使德军的坦克和航空部队的优势无从发挥;

④德军制空权的丧失。

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2、中途岛海战中美胜日败的原因:

① 美军事先破译了日军密码,掌握战场主动权。② 美军集中有限兵力,抓住战机,指挥果断。③ 日军分散了占绝对优势的兵力。

④ 日军战术陈旧,仍想通过古老的舰炮攻击的战术来消灭美军,而日本海军的精锐部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被置于诱敌的位置。⑥两国科学技术和工业经济实力的差异。

⑤ 日本航母特混舰队的任务复杂:既想攻占中途岛,又想同美国舰队作战,使其作战手段(即用炸弹攻击还是鱼雷攻击)出现矛盾,装备的更换使日军错失战机。

3、P75百家争鸣:早在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就向英国提出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但直到1944年才成为现实。对此有人认为是英美等国希望看到德国和苏联互相消耗而故意推延开辟第二战场,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具备而无法开辟。

依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诺曼底登陆对“二战”战局的影响。

迟迟不开辟原因:

①开辟战场的条件和实力暂时还不具备 ②企图在战争中消耗苏联,谋求战后霸权

1944年开辟原因:

①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同盟国,希望尽早结束战争(1943形势取得根本性好转)②限制苏联影响,取得战后有利地位

意义:

①有力地支持了苏军的反攻作战,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夹击下,加速了其灭亡; ②消除了跨海征服英国的直接威胁;

③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促进了欧洲人民反法西斯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4、反法西斯战争取胜的主要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遭到了包括本国反战力量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根因)

协调了反法西斯各国行动,充分发挥了人力、物力、财力优势,为战争胜利提供了可靠保障。

3、同盟国的经济力量对轴心国形成压倒性优势

4、各国人民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人民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8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教学目的 掌握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二战影响

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注重互动式)多媒体手段

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教学过程

★ 知识构架

一、空前的浩劫——战争,人类没有胜者

1、规模空前、损失惨重

2、法西斯的暴行

二、正义的审判

1、纽伦堡审判

2、东京审判 ★问题导学

1、东京审判的缺陷和遗憾——惩处日本战犯和消灭军国主义势力不彻底 ①作为日本军事最高统帅的昭和天皇免于起诉

②美国从本国立场出发,主要追究的是对美太平洋战争的日本战犯

③在审判后期,美国出于自己远东政策的需要,放松了对部分重大战犯战争责任的追究,④“反人道罪”并没有充分落实到具体的审判当中

(日军731部队、使用细菌武器;实行“慰安妇”制度,暴力摧残广大女性等等行径却被排除在问罪范围之外)

⑤审判只追究发动战争的个体责任

2、比较盟国对德日法西斯处理的异同?

⑴相同点: ①都进行了军事占领 ②都进行了正义审判

③战犯都受到了一定的制裁 ⑵不同点:

①对德四国分区占领,对日美独占 ②纽伦堡审判,四国通力合作,东京审判由美主导 ③纽伦堡审判比较彻底,东京审判美国庇护,不彻底

④德日对侵略战争的反省程度不同(影响)

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启迪与经验教训

1、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2、绥靖政策对世界大战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 ——对侵略行为不能姑息纵容,应及时制止 ——肩负起大国责任和义务。

3、落后就要挨打。战争爆发后,一些国家如法国、波兰等在军事思想、战略战术等方面或因循守旧,或盲目乐观,或骄傲自大,结果遭到了惨痛的失败——创新、发展才是出路,要与时俱进.4、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

5、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

6、所有的国家都应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

7、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㈠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1、给人类造成空前的浩劫

2、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直接原因)

3、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原子能、火箭技术、电子计算机)

4、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促进了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发展

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水深静静流

衡阳市八中2012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备课教案

5、人类理性进一步张扬,民主、人权与和平思想深入人心,促进联合国诞生 ㈡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1、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①对欧洲及日本:严重衰落

②对美国苏联:美国经济和军事世界第一

苏联军事和政治威望提升

2、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社会主义超出了一国的范围;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周湖北

淡极花更艳

5.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教案 篇五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

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

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梭伦改革:

1、内容:“颁布解负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恢复公民大会权力

建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 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2、历史局限: 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

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 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政治改革: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加强集权、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制定连坐法

3、文化风俗改革:“燔诗书、明法令”;改革社会风尚习俗、父子分居、一夫一妻

三、评价:秦国强盛、意义深远

1、作用:废除旧制度,创建新制度;促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表现

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设中央集权制度

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合国力:公元前343年,秦国已经成为富强之国,周天子派人送礼,各诸侯派人来称贺

3、局限性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划清界限

4、消极影响:推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导致了秦朝的暴政,对后世影响消极。

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倡导君主独裁专制,选错了政治体制的方向为 后世 君主专制埋下了祸根;

改革不彻底,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特别是秦汉时期存在大量奴隶制残余。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

1、东晋时建代国,拓跋珪建魏,统一黄河流域

影响:社会安定,经济恢复,推动了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国家机构日益完备,民族融合2、鲜卑文明与汉文明冲突,社会矛盾尖锐,改革迫在眉睫

宗主督护制,豪强地主隐瞒人口,逃避赋税、徭役

广大农民赋税赋税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

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统治者未处理好民族关系,激化矛盾

3、冯太后与孝文帝注重汉化,改革条件具备

二、改革内容:

1、创新制:制定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

2、迁都:目的——强化中原统治、避开鲜卑族旧势力;原都城偏穷、交通不便、不如洛阳;北受柔然威胁、南为经略中原

3、移风易俗:汉服、汉话、汉姓、通汉婚、改汉籍

三、评价:促进民族大融合1、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2、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3、民族的交流与融合鲜卑游牧民族的农耕化 汉族人民生活的鲜卑化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

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严重

(1)土地兼并,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反抗斗争不断

(2)极贫积弱局面: 财政困难,入不敷出;辽和西夏威胁北宋安全

2、庆历新政:以整顿整治为中心,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推行一年多夭折

二、内容:

1、富国之法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2、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 整顿太学 改革官吏选拔

3、强兵之法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设军器监

三、评价:

1、结果:新法被废止

原因:新法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

失去宋神宗的支持

新法推行中的缺陷

2、变法的历史作用

北宋积贫局面的改善:政府财政收入大幅上升,国库充裕

北宋积弱局面的改善:军队战斗力增强,取得重大胜利

第五单元 宗教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中世纪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和危机

1、天主教地位:支配地位,大一统神权统治。

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

政治上,教权高于世俗王权,至高无上;

思想文化上,支配文化教育,钳制人们思想;

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

2、宗教“异端”思想

含义: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异己派别的蔑称

实质:市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矛头:天主教会

手段:利用宗教思想“异端”

表现:12世纪法国纯洁派 14~15世纪英国人威克里夫 捷克人胡司思想及胡司战争

影响:打击了天主教神权统治 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3、西欧向近代过渡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西欧民族国家发展;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思想

二、宗教改革: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社会原因

根本原因: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阻碍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国进行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

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立志宗教改革

直接原因:天主教兜售赎罪券

(2)标志:“九十五条论纲”发表

(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理论基础——因信称义

《圣经》是信仰的惟一权威

世俗的统治权力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建立本民族教会

(4)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圣经》翻译成德文,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最终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确立新教,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国的神权统治,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2、加尔文宗教改革

(1)原因条件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加尔文深入研究《圣经》

(2)内容

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简化宗教仪式;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宗教精神;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具有节制、忍耐等美德;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政权

(3)作用

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天主教对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

社会各阶层反对教会情绪的不断高涨

日益集权的英 国 君主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

(2)内容

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纳年贡

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联系

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

保留天主教主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3)结果

伊丽莎白一世进一步巩固了宗教改革成果

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

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三、历史作用

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四、实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知识要点:

一、历史背景:

1. 必要性:

(1)埃及国力的衰弱:奥斯曼素丹的政治、经济统治和马木路克的反动统治——经济凋敝、政局动荡——国力削弱。

政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征服 派遣总督(帕夏)建立近卫军 保留马木路克

经济:包税制

埃及形势:恶化 马木路克的统治 经济凋敝 西方经济势力入侵

(2)面临民族危机:英法列强的殖民侵略

原因:埃及战略地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发展地需要

条件:18世纪后期埃及国力衰弱、局势动荡 英法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强大

(3)埃及独立民族意识形成2.可能性:阿里政权的建立(原因:埃及人民反侵略斗争和独立民族意识的形成;开罗三次起义,穆罕默德?阿里取得政权(1805年);阿里政权面临的形势:国外—英国等西方列强侵略,国内—面临奥斯曼帝国和马木路克反动势力的威胁)

拿破仑在的近代化措施的诱导

二、内容:

1、改革土地制度

没收不向政府纳税的包税人土地;没收了违规的宗教地产;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改革赋税制度,征收单一的土地税;确定了土地私有制度

2、促进经济发展

(1)农业

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经济作物;

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各地农作物的种植品种和面积;

重要经济作物实行国家专卖制度;

向贫苦农民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贷款

(2)工业

限制私营手工业生产,发展官办工厂;

引进西欧国家的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创办民用工业

(3)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

商业中心:开罗

地中海东部贸易中心:亚历山大

3、政治

内容 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咨议会 地方建立了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目地: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实质:维护专制集权

4、文化

创办学校,培养人才;

聘请外国专家讲学和传授技术,选派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

建立印刷厂、出版读物、翻译著作、创办报纸

5、军事

废除雇佣兵制度,实行征兵制;

按照法国模式组织和训练新式军队

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

三、评价:

1、局限

① 建立并巩固了封建的中央集权统治,农民和工人受到沉重的剥削和掠夺

② 残暴统治和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2、意义

① 结束埃及长期混乱,确立统一中央集权体制,奠定近代埃及民族国家基础。改革发展了农业和商业,建立了近代工业,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埃及社会历史进程,促进了文化繁荣,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了埃及的独立与主权

② 埃及实际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推迟欧洲列强侵占进程

③ 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推动埃及进步

四、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

1、内忧

根本原因: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性、扩张性

具体原因:税收加重 战事不止、征兵频繁

表现:土地荒芜、工厂停工 父母残子 武装起义不断

2、外患

原因:英国等列强进行殖民扩张,助土反埃

结果:埃及战败、阿里身死、埃及沦为半殖民地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背景:

1、俄国农奴制的建立15、16世纪,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建立过程中,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农奴制开始形成。

17世纪中期正式建立。

2、农奴制下的社会关系

(1)封建地主拥有土地和农奴。

(2)农奴是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可随便处理,生活悲惨。

(3)自由农民耕种公地,向国家纳税、不准离开土地。

3、19世纪中叶的俄国农奴制危机

(1)19世纪中期,农奴反抗斗争不断,农奴制危机加剧。

(2)俄国工业步履维艰

特点:发展缓慢、落后。

表现:①仍然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②蒸汽动力很少。③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远远落后于英法。

原因: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

(3)反对农奴制的新思潮: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

基本主张:都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

产生背景:都受西方社会进步影响

不同点:主要活动内容不同。

十二月党人为推翻沙皇封建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而发动武装起义。

知识分子激进派活动主要是集中在对革命思想的宣传上。

(4)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俄国发动战争目的:①扩大地在中海和西亚的势力②转移国内矛盾

俄国失败原因:英、法势力强大、先进;俄国政府腐败、社会落后

对俄国国内影响:加剧了农奴制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二、改革:

1、改革的酝酿

(1)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局势动荡

国外:国际地位下降

(2)特点:缓慢而谨慎

(3)表现:通过舆论减轻阻力;先秘密后公开;成立委员会

(4)原因:阻力大;借鉴以前改革失败教训

(5)结果:通过了改革法案

2、内容: “二一九法令”

①政治上: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②经济上:土地仍旧归地主所有,农民可获得块份地;农民需缴纳高额赎金赎买份地

③组织管理: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

④时限安排:规定前两年是改革过渡期

三、改革的进步性与局限

1、进步性:

表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影响:俄国历史上重要转折点,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局限:

表现:农民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实际上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原因:①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②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四、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1、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原因:农奴制改革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表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成为俄国农业主要组成部分

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产量大幅增加

特点:落后于西欧;对外国资本严重依赖;发展不平衡

2、推动政治缓慢变革

目的: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以维护其统治

主要措施:政治体制方面改革:设立选举产生的城市和地方自治机构,但有财产限制

司法制度方面改革:废除等级审理制,实行公开审理制,但农村照旧

军事、教育方面:略

反映的问题:农奴制改革实际上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影响:推动了俄国由 封建 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的转变;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步伐

3、推动矛盾向深层次发展——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原因:改革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表现: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农民贫困,反抗斗争不断

民粹派——基本主张: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否认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活动:到农村发动农民革命被镇压

暗杀亚历山大二世

第八单元 明治维新

课标内容要求: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知识要点:

一、历史条件:

1、国际背景:

2、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1)锁国时期的日本:

政治:幕府统治、等级制度、矛盾尖锐

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对外:锁国政策

(2)被迫开国的日本

黑船事件,签订不平等条约

影响:消极:社会危机加剧;积极:刺激资本主义发展

3、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1)尊王攘夷

背景:民族危机加剧,幕府妥协退让、恐怖镇压

主要参加者:中下级武士

(2)倒幕运动兴起

原因:尊王攘夷运动失败;改革现状,实现富国强兵

国内形势: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风起云涌

准备工作:增强经济、军事力量;建立根据地;联络其他藩国;密切同英国关系;获得天丘支持

结果:“大政奉还”

(3)戊辰战争

原因:推翻幕府,真正取得国家领导权

过程:京都政变—鸟羽、伏见战役—讨伐幕府

结果:幕府统治被推翻

二、明治维新:

1、政治(废除旧体制)废除旧体制

(1)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废藩置县”,各藩大名迁居东京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建立新的社会体制

取消大名和公卿的名称武士改称“士族”;平民;废除武士佩刀和“格杀勿论”的特权

2、经济(发展新经济):

改革币制、土地制度、地税;推行“殖产兴业”;拓展海内外市场

作用:

①利于经济发展

②确认土地私有,促进农业发展

③农村经济发展,国家财政收入提高

④发展了资本主义新经济

⑤支持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3、文化(文明开化):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

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社会生活习俗“西化”

4、军事(建立新军队):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改进军事装备;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结果:建立起一支现代化军队

特点:地位特殊,效忠天皇,富有军国主义思想

5、改革的扩展:1889年日本宪法制定,确立二元君主立宪制

原因:自由民权运动 农民暴动

内容:天皇专制 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 设立内阁和枢密院

评价:局限性;浓厚的封建性

积极性;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三、历史地位:

1、使日本成为近代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

2、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

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

表现:经济发达 军队加强

影响:废除不平等条约,赢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善

3、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原因:经济、军事实力增长、军国主义传统

表现:侵略琉球、侵略台湾、侵略朝鲜、侵略中国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知识要点:

一、变法的历史根源:

1、社会根源——列强的侵略和民族危机加深:必要性

(1)《马关条约》签订,日本的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

(2)经济掠夺(资本输出)奴役性借款: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的政治势力

争夺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的权利

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开设银行《马关条约》

(3)列强瓜分狂潮: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4)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3、清政府统治危机:危机感

原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的腐朽

表现:财政危机 原因:偿还外债;自然灾害

措施:增收节支

结果:成效甚微,政府支出有增无减

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4、经济根源——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客观条件: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扩大

爱国工商人士“实业救国”主张的推动

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积极投资新式企业

表现:甲午战争后商办企业、资本额都有较大增长,出现了一些颇具规模的厂矿企业

问题: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其发展困难重重

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基础

5、阶级根源——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6、思想根源——早期改良思潮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目的:解救民族危难和缓和社会矛盾

早期改良思潮主张思想:兼采西学,变法自强

经济: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动脉义进行竞争

政治: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设立议院。

影响: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形成社会思潮,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

1、康有为的活动:

(1)康有为的思想:

康有为:自幼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青年时期关心国家命运、留意西学

萌发变法思想:1888年,第一次上书光绪帝主张变法自强

阐述变法理论:人类社会三阶段理念:“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

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影响: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领导公车上书、创办报刊和成立强学会,宣传变法

①公车上书

起因:日本逼签《马关条约》

性质: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举人”)第一次以社会政治力量表现出的群众性爱国政治行动

影响: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社会影响极大。

②《中外纪闻》

目的:扩大变法维新的影响,争取更多支持

创办:康有为等在京、沪、湘、津等地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宣传变法主张

③强学会

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

成立、发展:1895年8月,康有为等在北京成立,得到中央和地方要员支持。不久,又成立了上海强学会

性质: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影响:维新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3、梁启超与《时务报》

梁启超在上海活动:担任《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等文章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培养人才,发展近代工业

影响:在上海掀起声势浩大的变法宣传运动,大大推动了变法维新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4、谭嗣同在湖南活动:发表《仁学》,参与时务学堂、办《湘报》、学会等培养维新人才

影响:湖南维新运动蓬勃发展

5、严复在天津活动:发表《原强》等文章、创办《国闻报》、翻译《天演论》等

主张: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自己的维新变法主张

维新活动影响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

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三、百日维新:

1、历史形势:

(1)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德国强占胶州湾;俄国强占旅顺和大连;

法国强租广州湾;英国强租九龙半岛和新界

(2)维新运动转入政治实践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第六书

康有为进呈《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

康有为1898年发起组织保国会

1898年变法形势进一步高涨

2、百日维新开始: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定国是诏》

(1)内容

政治方面:广开言路,精简机构等

经济方面: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

文化教育方面:提倡西学,废除八股,培养人才等

军事方面:改革军制,精练陆海军,按新法练兵等

(2)内容评价:

未实行的措施:“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

进步意义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3、新旧势力交锋

(1)背景:新政措施的推行

(2)代表人物

旧势力:慈禧太后为首

新势力:光绪皇帝为首

(3)举措:

旧势力:①慈禧解除翁同稣的职务

②任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

③荣禄等人暗中密谋慈禧训政

④抵制新政

新势力

①光绪帝革去礼部两尚书、四待郎职务

②任命谭嗣同等“军机四卿”

③拉拢袁世凯

④游说列强支持落空

(4)态势:光绪帝和维新派形势危急

4、百日维新失败——戊戌政变

(1)导火线

①谭嗣同带密谕夜访袁世凯,企图逼慈禧太后彻底交权

②光绪帝接见日本伊藤博文

(2)过程

①慈禧太后“临朝听政”,取消新政

②囚禁光绪帝于瀛台

③屠杀“戊戌六君子”

四、变法失败原因与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维新派势力弱小,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2)维新派采取的方式和手段缺陷

①缺乏坚持的组织领导②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皇帝

③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④企图用“和平”“合法”的手段

2、历史意义

①以救亡图存为目标,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②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符合时代潮流

6.历史选修改革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篇六

目前,我们选修的内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改革有九个专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有六个专题。教材以通史的体例进行编写。主要改革的内容来讲讲答题的方法与技巧。

本专题在各地的高考考试说明中都定位选考内容,从内容上看,侧重古今、中外改革的对比,关注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从题型上看,本专题的内容都以非选择题形式命题,在复习中,应当加强材料题的训练和讲评。

1.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5.改革的作用。

1、改变了社会形态(怎么改变?以商鞅变法为例,有奴隶社会变为封建社会)

2、清楚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6.改革的认识和启示

1、每个国家和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在改革的同时,必须要有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战胜旧事物。

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

4、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符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5、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6、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7、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在高考中,选修内容一般只考材料题型。所以材料题型的解答成为最重要的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材料解析题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它要求学生在读懂试题材料的前提下,依据课文所体现的历史知识网络,从提供的种种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逐一解答试题中所提出的各个问题。这种试题能够有效地考查考生驾驭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是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历史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这是高考考试能力的基本要求。根据上述要求,近年来在高考各种模式试卷的历史试题中,考查考生信息提取能力的试题频繁出现。然而学生普遍对这种题型感到畏惧,无所适从。

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含义:所谓信息,即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是对信息的理解。

信息的获取和解读不等同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理解。它们在获取的渠道、目的等方面是不相同的。对知识的获取主要由课堂或其它形式的教学过程完成,其主要目的是奠定学习者的文化基础;而信息获取的路径较之学习更为宽广,其目的除丰富社会体验、文化内涵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信息传递的内容,准确地分析事物的实质,判断事物的发展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因而更明显地表现出个体的思维能力。在知识内容迅速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整合的当代,这种捕捉新的讯息,感受新变化、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就更凸显出其重要性。

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首先表现为审题的精准,其次是能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回应信息提供的情境。事实上,对信息的处理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效果。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它们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借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诸桑田(成年男子每人20亩,用于种植桑树等)皆为世业,身终不还。

——《魏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种制度改革农村生产关系的共同点。(6分)

①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得知材料一是指的商鞅变法。材料二指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内容都是广泛。材料中表述的内容是什么。先要弄明白。

②审清设问,弄清楚设问中的概念。在这道题目中,学生可能不太明白的就是关于“生产关系”这个概念。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占有形式,产品的分配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再结合材料去看。材料一中的“坏井田,开阡陌”就是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材料二中的“下诏均给天下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指的是政府给农民分土地。也就是生产关系中的第一项,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农民都部分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同时也有了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至于第三点共同点。因为商鞅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小农在上缴国家赋税后,有一定的剩余产品。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次改革之间的联系。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

这一问,要说明两次改革的联系,先弄清楚两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商鞅变法是改变社会形态的变法,变法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封建制度形成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改革后,促进了封建化进程。因为两次改革不是同一时期,所以要想到,有继承的关系。商鞅变法,确立了中原地区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北魏孝文帝是向汉族学习,所以他的改革借鉴了汉族的制度和文化。

参考答案:

(1)农民获得了土地(或部分土地的所有权)、生产经营自主权、部分产品的支配权。(6

分)

(2)联系:商鞅变法确立中原地区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小农经济。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

借鉴中原制度文化。(3分)

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确立了封建制度;促进了国家统一。

另外,在答题时。还要注意:

1. 严格按照答题要求,三化二距,字迹工整,布局整齐,答题规范。

2. 常见的错误就是,不结合所学知识答题。就材料的内容反复答,用不同的概念,答同一

个得分点。非常可惜的。

3. 总是对材料不能准确的与书本的知识结合,紧扣史实,不能与书本的概念结合起来。不

能用书本中的史学概念来答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比较

比较春秋改革和战国变法的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根本原因

(1)不同:

春秋改革

①目的是富国强兵,为争霸奠定基础;

②内容为任用贤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军事;

③特点在维护旧制度前提下进行。

战国变法

①目的是建立、巩固地主阶级的专政,完成统一;

②内容为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实现中央集权;

③特点为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

(2)原因:生产力水平不同。春秋时期,奴隶制仅仅开始瓦解;战国时,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地主阶级力量增强。

比较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遇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不同点:

侧重点不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而北魏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目的不同:商鞅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以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

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答:

相同点:

①背景相同,即社会危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反抗斗争不断发生;冗官、冗兵、冗费,财政困难;来自辽和西夏的威胁。

②目的相同:巩固统治,挽救危机。

③作用相同: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

④结果相同:旧势力强烈反对,失败。

⑤性质相同: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不同点:

①中心内容不同:庆历新政的中心是整顿吏治,王安石变法的中心是理财。

②措施不同:庆历新政主要在政治上,如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王安石变法包括理财、军事、取士等措施。

③失败原因不同:王安石变法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宋神宗死后,新法被废除;庆历新政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因而失败。

④影响不同: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庆历新政对缓和社会矛盾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时间太短作用不大。

⑤改革程度不同:庆历新政-局部改革;王安石变法-全面改革。

(2)认识: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措施要行之有效,要关注老百姓的利益。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相同点:

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②变法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④变法者的个人命运相似:商鞅被杀;王安石被革职,后又被迫辞职。

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2)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④结果不同:商鞅变法成功;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

7.历史选修科学家 篇七

一、活动策略

1.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学生重视程度

理财能力是当代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存在和发展。中学生处在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重要时期, 是否具备初步的理财能力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的独立生存和发展, 对国家的经济建设, 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我国已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每个公民都面临着如何尽快成为具有国际化素养的现代人的课题。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在市场经济中的理财意识, 让他们在实践中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 能为科学的人生观奠定基础, 使理财教育成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2. 教师加强引导,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投资理财教育中, 中学生往往受到年龄、知识、能力、思想方法的局限, 在投资理财的选题、评论、分析中难免产生认识上的偏差。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 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 让学生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消费及其类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股票、债券和保险等。其次, 引导学生在理财活动中学会做人。在理财消费活动中, 让学生感悟到诚信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本,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二、理财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1. 学习科学理论, 普及投资理财知识, 丰富学生理财头脑

巧妙利用教材, 让学生掌握股票、债券、商业保险、银行储蓄等基础知识;了解投资要考虑的因素:收益与风险、收入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年龄因素、理财目标等;掌握投资组合的惯常比例;学习投资方式的选择方法:其一, 单一型投资, 即把所有的钱全部存银行, 或全部买股票, 或全部买基金;其二, 组合型投资, 即把所有的钱分散投资, 一部分买保险, 一部分买股票, 一部分存银行, 一部分买基金, 一部分买债券等。在整个活动中, 坚持立足于教材, 又高于教材, 不让学生死读书, 而让学生活读书, 在对知识的不断学习中, 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深化和提高。

2. 给学生讲解世界上富豪与理财的故事

李嘉诚:教导孩子说苦难是最好的老师。他从不矫惯两个儿子, 从小就让他们接受苦难教育, 曾经连续一个月吃一样的饭菜, 并且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 教导他们节省, 使两个孩子也顺利成长为商业奇才。通过这些, 让学生在仰望名人的思想中, 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财教育。

3. 开展家校合作, 从生活的细节入手, 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财观念

第一, 养成记帐的好习惯。要求家长给孩子准备一个本子, 把自己日常消费的开支一一列出来, 一个月清理一次, 分清哪些是必要开支和不必要开支, 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第二, 开展勤工俭学, 学会精打细算。每个班级都成立勤工俭学小组, 把废纸和旧塑料瓶收集起来, 利用双休时间派学生送到废品收购站, 为班级积累资金, 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

第三, 让家长带孩子一起消费。在家庭消费时, 尤其在购买大件物品时, 不妨带上孩子, 通过货比三家, 实现理性消费、合理消费, 同时赋予孩子品牌意识。

第四, 实行强制储蓄, 在“压岁钱”中学会理财。让学生办理银行卡, 进行强制储蓄, 指导学生进行压岁钱消费设计, 在银行卡使用中学理财。

4. 建立理财教育实践基地, 亲身体验理财活动

我们把离校不远的“建设银行支行”和“证券交易市场”作为我校的理财教育基地, 聘请该行的业务员作为我校校外辅导员。他们多次为学生做理财知识讲座, 理财小组成员也经常到基地亲身体验理财, 进行在ATM机上存取款, 修改银行卡密码, 进行挂失处理, 进行电子汇兑等实际操作。带领部分学生参观“证券交易市场”, 观看场内股民的实际操作, 和场内股民进行交流、学习, 加深对证券交易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三、价值思考

(1) 促进学生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亲身实践, 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调查及搜集信息与处理的能力, 自觉获得知识、技能;同时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

(2) 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理财教育适应了中学生主体意识的需要, 利用家庭记帐、带孩子一起消费等活动, 成为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好办法, 也成为培养学生诚信观念的有效途径, 也同时加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3) 培养学生经济参与的热情。投资理财的新形式, 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到积极参与,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这种自主学习的形式, 能够夯实基础知识, 拓宽视野, 活跃思维, 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经济参与意识。

2. 促进教师的成长

8.历史选修科学家 篇八

一是其内容与必修的内容重复过多。在新人教版选修一(以下简称选修一)的教材中,总共安排了九大改革,其中中国四个,外国五个。但是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的第五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中对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而“欧洲的宗教改革”则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的第六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也作了比较系统的讲述。九大改革中的两大改革在必修教材都有详细的论述,再加上“戊戌变法”在历史必修三的第十四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中也有讲解。这对教师来说很难把握,详细讲解等于浪费时间,因为其内容的主体部分在必修教材基本上已经讲解到位,不讲又怕影响学生,在这一点上师生都觉得难以取舍。

二是所选部分改革不具有代表性。中外历史上有影响的改革很多,教材所选择的改革应该要具有代表性。教师只有通过对有典型代表性改革事件的讲述,才能从中找到改革规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但在选修一的第六单元中却介绍了

埃及的穆

罕默德·阿里改革。这是一场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巩固封建统治的封建性质改革,与中国的洋务运动有着很多的类似之处。这场改革除了在地域上代表非洲之外,其他没有什么明显的代表性。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是近代化,但它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且改革后期由于统治者的对外扩张没有使埃及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埃及最终成为西方的势力范围。相比之下,日本的“大化革新”和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更具有代表性,特别是日本的“大化革新”,基本上是在唐文化的影响下策动的,开启了日本的封建化进程,充分体现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文化的世界影响,这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是对同一类型的改革重复过多。正如刚才所述,由于历史上的改革林林总总,所选择的改革应该在某一方面具有代表性,我们发现在选修一第七、第八单元分别对18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改革中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详细论述,不是说这两个改革不重要,只是说它们具有很多相同点:都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等等。在有限的篇幅中简述两个同一类型的改革有点不科学,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假如只学到一个改革,也会联系到同时期同类型的其他改革和革命。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探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选修一在这里介绍一下叶卡捷琳娜二世改革或者腓特烈二世改革效果可能更佳。因为叶卡捷琳娜二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强化了国家政权,将农奴制推上了发展顶峰,在她在位期间,俄罗斯领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腓特烈二世改革加强了普鲁士的实力,确立了普鲁士的欧洲大国地位,为德国统一奠定了基础,腓特烈二世是欧洲开明君主的典型代表。

四是改革内容涉及领域不够全面。历史上的改革非常多,不同类型的改革不胜枚举。但我们发现选修一过于侧重政治改革,思想文化领域的改革只是谈及欧洲宗教改革,而对于经济制度的改革则没有明显的反映。当前,绝大多数改革涉及的层面肯定包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但在教材中我们也许需要向学生重点呈现一些经济制度的改革,例如税赋制度方面的“初税亩”、“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改革就是很好的改革范例。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推动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根本原因,介绍经济改革不仅有利于把握教材内容,还有利于为今天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此外,重视经济改革,其实就是等于触动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这个时代主题。

五是内容过于繁琐,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线教师普遍认为除教材呈现的内容外,我们没什么内容可重点讲述和分析的,因为教材已经把该呈现的都呈现了,根本没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就像语文教师在归纳段落大意,况且教材在内容上条理已经很清晰,基本上是每单元的第一节课讲改革背景,第二节课讲改革内容,第三节课讲改革的结果和影响。由于教材内容繁琐,教师在教学中又没有很多可以展开的余地,学生就没有必要进行其他的探究性学习,只停留在对知识点的了解和理解上,而考试对于教材而言又基本上偏离教材,很少考教材具体的知识点,这就使得教材像一块“鸡肋”。要求学生认真重视教材可能“费力不讨好”,不重视教材又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师生对教材都不好处理。教材的编排体例,应该切实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详略得当、通俗易懂、重点突出、简洁生动,否则,容易冲淡教学主题,背离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当然高中历史教师也可自行对教科书进行重新处理,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必须把握好每个改革的核心和实质,阐述清楚教科书要表达的观点和理念,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六是高考考试内容侧重中国史。湖南省从2010年开始进行新课改后的高考,迄今为止已经经历了整整四年,在这四年的高考题中我们发现,改革考试全部都是中国史的有关内容:2010年考的是“宋代改革榷盐法”,2011年考了“盟旗制度”,2012年考了“王莽改革”,2013年考了“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由于教材中的中国史改革只有四个,所以学生在学习和复习中往往会忽视世界史,因为很多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即“你不考我就不看”。因此,高考改革应与新课程改革同步进行,充分发挥高考的学科导向作用,重视世界史有关改革内容的考查。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社会大环境下,中国史与世界史并重,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也有利于引导学生放眼世界,培养其开阔的国际视野。

总之,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园地,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我们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发现选修一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希望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在教材的编写和内容安排上尽量科学化,使教材成为学生好学、教师好用的真正的“核心教学材料”。

上一篇:浅谈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下一篇:大班下学期班务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