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冷链设备管理(精选7篇)
1.疫苗冷链设备管理 篇一
疫苗和冷链管理制度
一、疫苗的运输必须用冷藏箱,领取疫苗时必须配臵相应冷藏设备。
二、疫苗在运输过程中,疫苗发放、运送、接收人员要进行温度监测记录。
三、接种单位购进疫苗以及接收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发、供应的疫苗时,应当查验疫苗的冷藏条件。在规定的冷藏要求下运输的疫苗,方可接收。同时应对疫苗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温度记录、供货单位、生产厂商、质量状况等内容进行核对,做好记录。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四、接种单位领取或分发疫苗时要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储存疫苗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留有1-2厘米的空隙,以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有计划地使用。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使用、疫苗记录。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接种单位要经常核对疫苗进出情况,日清月结,每季度盘查1次,做到帐、苗相符。
五、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疫苗储存和运输应符合温度要求,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脑灭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麻疹类疫苗在2 ~8℃ 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脊灰疫苗在-20℃以下 的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其他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温度要求按照药典和疫苗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执行。
五、冷链设备要有专门房屋安臵,正确使用,定期保养,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并设有专人负责管理与维护。制定冷链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
六、每台冰箱/冰柜都必须设有温度记录表,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每天应至少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查看并填写温度记录表,并妥善保存温度记录本。冷藏设施设备温度超出疫苗储存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
七、存放疫苗的冰箱和冷柜严禁存放过期疫苗及其他物品,保持冰箱清洁,做到无灰尘、无污迹。
八、冷链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应及时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修理,非专业技术人员不得随便拆卸。
九、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疫苗过期、破损、失效、接种门诊应及时上报领导进行核实、登记、领导签字,并对报废疫苗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统一销毁。
先锋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疫苗冷链设备管理 篇二
疫苗的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1,2,3]。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疫苗冷链监测系统是消除疫苗事故隐患、有效监控疫苗冷链的有效措施[4,5,6]。目前,国内已有地方疾病控制中心开始探索运用冷链监测系统对储存疫苗的冷库、冷链设备进行温度监控[7,8]。部队目前对疫苗部分运送过程及末端接种缺乏监测,各个环节均无温度失控报警装置,也缺乏野战条件下对疫苗冷链的监控。我们建立的平战时疫苗冷链实时监测系统监测数据传输不受地域、距离限制,保证了疫苗储运及接种过程中的实时有效的温度监控,可以提高我军野战条件下疫苗等需要冷藏物品的随行保障技术。
1总体构建
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射频技术, 对疫苗冷链的全流程进行全自动不间断实时监控, 并把温度数据集中传输至指定的系统服务器(冷链云平台)。将疫苗从冷库储存、冷链冷藏箱运输、接种点冷藏箱存放的全部流转过程中的温度纳入实时在线监控系统,有效地防止断链情况,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
2硬件
2.1冷链保温箱
采用内置天线、4层板设计。程序采用先进先出的方式存储数据。主芯片为微控制单元(micoro controller unit,MCU)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 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模块。北斗模块的通信方式是串口连接。使用AT命令来控制GSM模块和北斗模块。界面显示的各种信息可以反映冷藏箱当前仪器的状态,也可以通过按键设置查看冷藏箱的一些设置参数等。
2.2其他设备
冷库的监控采用有线485温度变送器+局域网的架构。冷库的温度实时监控由一台设置在本地的计算机与串口服务器组成监控局域网,串口服务器再通过RS-485总线获取若干个冷库中每一台温度变送器的实时温度数据,在本地监控计算机上进行显示与记录。其他设备包括温度记录仪JD-Y20智能医用冰箱ACM370L、PC服务器、串口服务器、2.4GHz射频中继器等。
3软件
软件部分包括温度监控平台软件和保温箱程序软件。编程语言:C语言、IAR Embedded Workbench IDE。运行平台:Windows平台。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的数据存储在
MCU的FLASH里面。主要程序如下:
4主要功能
军区疾控中心冷链监控系统分为疫苗冷库监控系统、冷链保温箱监控系统、冷链室监控系统、软件平台四大组成部分。可以实现全覆盖不间断的温度监测、记录,实现不同地点、多种类冷链设备温度的统一监控管理;对疫苗领取过程中的温度、位置、数量进行实时监控。
整套冷链监控系统分为:(1)本地层:实时采集和收集温度数据,将数据传输至云端层;温度数据实时显示;本地的声光报警。(2)云端层,即远程服务器所在地的系统:可完成数据汇总、备份打印;可实时查看本地层温度数据及历史数据;短信报警功能。软件界面如图2所示。
4.1操作界面功能
该界面功能包括:(1)平面图显示温度数据,自主控制平面图上显示的设备个数、位置、字体等参数。 (2)支持报警超标线显示,具有曲线的缩放、时间查询、缺数显示、曲线保存、曲线打印等功能。(3)支持温度、时间查询,数据保存,数据打印。(4)显示当前所查看时间段内的数据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平均值。
4.2管理界面功能
支持分组管理与权限分级管理。只有系统管理员才能对整个系统的参数进行修改设置,一般用户可以查询所负责的监测点的数据,领导用户可以查询所有监测点的数据,非授权用户不能查看或修改系统数据。
4.3仪器管理功能
支持通过管理功能在线设定温度变送器工作参数,支持网络客户机访问主机监管系统局域网、互联网访问温度在线监测,支持多用户同时查询数据、查看实时监测数据,数据与总控中心同步。
4.4数据修补功能
支持将温度变送器下载的数据导入温度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库,确保数据库数据的完整性。
4.5自动备份
具有定时自动备份功能,防止因系统宕机导致的数据丢失。
4.6灾难恢复
系统具有恢复功能。
4.7报警功能管理
系统提供多种报警,如声光、GSM短信、声卡报警等。
5应用效果
该系统实现了温度数据不间断监测和超温报警,大大提高了疫苗储运的安全性。
5.1疫苗冷库监控系统
当温度超标时,温度变送器可发出屏闪和蜂鸣报警,同时报警信息由短信报警器发送至多个管理员手机。同时本地计算机通过互联网与云端服务器相连接,将数据统一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5.2冷链保温箱温度监控系统
在疫苗装入箱内开始直至运送到目的地,箱内传感器实时收集温度数据、电池状态数据、地理位置数据等,操作人员在云端管理平台上可以实时全程监控冷链保温箱的温度和流转情况。如出现超标、断电等情况,冷链保温箱本身可以进行声光报警,并且自动发送短信给相关负责人。冷链保温箱上的按钮具有报警开关、报警上下限设置等功能,方便使用人直接在当地进行简单操作。数据传输基本不受地域、 距离影响,只要有手机信号覆盖地域均可传输监测数据。
5.3接种点监控系统
通过部署带冷链的智能医用冰箱的方式实现温度实时监测。通过使用智能医用冰箱监控系统,能保证温度数据实时监测。智能医用冰箱作为接种点储存疫苗的主要设备,是进行管理的重点,我们采用智能医用冷藏箱+中继器的方案。通过内置在冷藏箱内部的2.4 GHz超高频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温度传感器,温度数据通过无线2.4 GHz的方式传输到中继器,然后中继器通过GPRS、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将数据转发到云端。智能医用冰箱部署架构图如图3所示。
6结语
冷链系统是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免疫规划工作不可缺少的保障,冷链设备(包括冷库、冰箱、 冷链保温箱等)是否充足及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免疫预防接种的安全质量。世界各地正在加强疫苗冷链运输、存储、末端等环节中的监控建设,以保障疫苗的安全使用[9,10,11,12]。我军征兵时间由原来的冬季调整为秋季,也对疫苗的安全储运提出了更高需求,所以有必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疫苗冷链温度实时监控系统。
该冷链监控系统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射频技术,对疫苗冷链的全流程进行全自动不间断实时监控,有效地防止了断链情况,覆盖了部队疫苗流转的全过程。
摘要:目的:运用信息化技术构建部队疫苗冷链监控系统。方法: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射频技术,对疫苗冷链的全流程进行全自动不间断实时监控,覆盖整个疫苗流转过程,并把温度数据集中传输至指定的系统服务器(冷链云平台)。结果:该系统实现了温度数据的不间断监测及超温报警,可以有效地防止断链情况,大大提高了疫苗储运的安全性。结论:该冷链监控系统为平战条件下的疫苗等需要冷藏物品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3.基于血液质量安全的冷链管理探析 篇三
【关键词】血液质量;冷链管理;探析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535-02
1 采供血机构冷链管理的薄弱环节
1.1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和成分输血水平的提高,血站冷链环节也变得更加复杂。各地血站也提高了对储存和运输血液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视。血库大多采用自动报警的专用贮血冰箱,并密切观察贮血冰箱的温度,有的血站虽然配有自动温度监控系统,但温度计监测这一关键环节却常被忽视。目前,90%以上的血液是在流动采血车和街头献血屋采集的,所采血液放置在采血点普通冰箱中暂时保存。但因采血过程中常开门放进37℃左右的血液,冰箱温度常偏高,加之采血车常年颠簸,冰箱性能不稳定,温度也很难精确控制。街头血液采集工作受环境影响,采集的血液虽及时放进冰箱中,但留取的血样标本通常放置在工作台上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受细菌污染等影响,会导致标本溶血,严重影响检测结果。溶血的标本红细胞破坏引起红细胞内酶类物质的非特异性反应,造成假阴性结果[1]。采集的血液一般3~4小时一次成批运回血站,条件好的血站则2小时1次。各血站送血箱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有的采用泡沫箱,有的用隔热效果不达标的金属箱;制冷用冷源包装也未统一,有的血站用报纸或棉布包裹冷源,血液在运送过程中温度难以控制在2~8℃范围。
1.2血液运回血站后,采血部门与待检库核对交接一般需10分钟左右,如果大规模采血或待检库人员工作繁忙,交接时间则可达30分钟。血站主要产品悬浮红细胞的室温暴露时间3~4小时,虽然红细胞不会溶血,但细菌感染率会大大增加,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血液质量。新鲜冰冻血浆一般需经6~8小时才能进入血库冷冻箱,非专用速冻冰箱还需要3~4小时才能冻成冰块,若冷冻箱中物品过多或摆放不合理,新鲜冰冻血浆冻结的时间大于5小时。
1.3 医疗机构急救取血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冷链专业知识,加之运输血液的专用设备配置也不尽合理,采供血机构对这一过程往往无法实施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导致医疗机构急救取血的过程成为冷链管理的薄弱环节。
2 加强采供血机构冷链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培训,增强冷链意识:组织采供血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冷链知识,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归纳总结出冷链的薄弱环节,以引起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同时明确冷链中最重要的是从献血者献出血液到血液输入用血者整个过程“人”的因素。制定全站冷链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确保血液在各个环节冷链受控。
2.2 血液贮存的冷链管理:加强血站采血车,献血屋贮血设备的投入,根据临时贮血冰箱开门频繁的特点,采用功率大、制冷快的专用贮血冰箱,增设制冷效果较好的空气调节设备。因采血车隔热效果差,夏天应选择阴凉处停靠,停靠点应相对固定,最好采用外接电源,避免因车辆长期处于振动状态而影响冰箱的制冷效果。
2.3 血液检测标本的冷链管理:血液检测标本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的关键环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标本在采集及运输过程中严格保证质量,标本应留置于带盖试管内,并在工作台上的放置时间不宜>30分钟。运输过程应保证在“冷链”的环境(2~8℃)条件下,防止剧烈振荡、摇晃,防止标本溶血等。
2.4 血站血液运输的冷链管理:增加设备投入,各采血点采集血液后,每隔2小时就用专用送血箱将血液运回血站,并尽早作进行成分制备,对于县区和市区采血点派专人专车运送。根据气温和运送距离决定送血箱内冷源的量和包装方式,如高温天气长途运送,则须使用备用冷源或电源制冷专用送血箱,血液送到时须确认箱内温度是否在2~8℃,如果是送到醫院,须请医院工作人员在送血清单上记录温度并签名。
2.5 医疗机构急救取血中的冷链管理:加强对医疗机构输血科(储血室)工作人员冷链知识的培训,并为急救车辆配备专用的取血冰箱和其他必要设备,保证急救用血运输过程中的血液温度处于2~8℃之间。如遇高温天气或长途运输,则建议血站工作人员及专用车辆运输血液,不提倡医疗机构在高温环境下长途运输血液。血液运输至医疗机构输血科(储血室),工作人员应检查血液各项指标是否正常,签字确认后方可移交临床科室使用。严禁将血液交送班车司机捎运现象发生。
2.6 血液交接和成分制备过程中的冷链管理:血库和成分科所有需放置血液的工作台应采用低温工作台,除放置血液外,热合机、天平、分浆夹、封口机等工作必需品也需放入其中。最好采用立体低温工作台,形成冷藏房的效果,让整个血液成分制备过程在立体的2~8℃环境中进行。新鲜冰冻血浆应在采血后尽早制备,制备越早其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等有效成分的活性或含量越高,制备后采用专用的血浆速冻冰箱,以保证在采血后6~8小时内制备并冻好。
参考文献:
4.疫苗冷链建设现况 篇四
XX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局、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十分重视疫苗安全工作,从疫苗冷链管理、冷链设备更新升级、建立智能监控系统、电力保障、修订疫苗冷链应急预案等方面下大力气整改完善,精益求精,确保有效的疫苗接种到群众身上,建立起牢固的人群免疫屏障,助推我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一、冷链的硬件建设
2011年,全区共投入50万元为全区24家预防接种门诊购置药品储存专用冰箱各2台,其中一台为大容积的冷藏冰箱、一台为低温冷冻冰箱。各街道和城乡结合部人口较多的镇乡,因接种服务人口较多,疫苗储备量大,均又自行购置了1-3台大容积的冷藏药品专用冰箱。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疫苗冷藏仓库3个,容积达60余立方米;药品专用低温冷冻冰箱4台;依维柯改装冷链车1台,容积约7.5立方米。
二、疫苗智能冷链监管系统
2012年,全区共投入60余万元,完成了对全区疫苗智能冷链监管系统的建设,该系统做到了对全区每台冰箱温度的实时监控,并可实现对温度曲线的记录和追溯,具有温度异常后的短信和语音双重提醒、冷链室的录像、接种门诊视频监控等功能,确保了冰箱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处置。今后疫苗温度曲线将追随疫苗电子监管码系统,为疫苗接种的有效性、接种异常反应等方面监测提供依据。
三、管理制度
全区各预防接种门诊均独立设置一间冷链室,面积充足、干燥背阴、卫生整洁,配备独立的空调,冷链室不得存放疫苗、冰箱、温度计外的其他杂物;建立冷链室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对疫苗和冷链的管理,在疫苗智能冷链监管系统的基础上至少一天2次人工查看温度情况,做好温度的记录工作,安排好周未和节假日的值班工作;建立冷链管理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院内需配备发电机组,随时应对停电等事故。
四、存在问题
5.疫苗冷链设备管理 篇五
摘要: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疫苗冷链的定义及特点进行了阐述,针对疫苗冷链中出现的牛鞭效应,供需失衡等关键问题,运用VMI的相关理论,设计一个基于VMI的疫苗冷链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VMI在疫苗冷链物流中的优越性,并对疫苗冷链系统VMI运作流程和补库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VMI;疫苗冷链;牛鞭效应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100(2008)06-0014-04
Abstract: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accine cold chain is expati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chai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ullwhip effect and the im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in vaccine cold chain, a VMI model is developed with VMI related theory.In this inventory management model, operation processes and supplement strategy are analyzed in the vaccine cold chain system.Key words: 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accine cold chain;bullwhip effect
VMI(Vendor Management Inventory)即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通过获取用户的库存数据和负责维持用户的库存水平来优化供应链的运作绩效。VMI关注以最有效率的方法补货,利用先进的数据库和信息处理技术,保证实时监测商品库存水平、预测商品流量,从而有效确定什么时间补货以及补多少,并快速完成补给任务,从而获得较高的用户满意度。
1疫苗冷链物流的特点和要求
1.1疫苗冷链的定义
疫苗的质量与温度息息相关,一些主要的疫苗厂商如葛兰素史克将其定义为“Cold Chain:A set of measures intended to ensure that a given product shall be kept at the right temperature range from its production up to the final user”。国内对疫苗冷链的研究很少,大多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业人员对实践工作的总结:“为保证疫苗从生产单位到基层接种单位的效价而装备的多环节链式冷藏、冷运设备称为冷链(cold chain);而同人员、运转经费、管理措施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称为冷链系统(cold chain system)。”
传统疫苗冷链的定义,多以满足疫苗品质需求的合适的温度环境为定义的核心,关注相应的技术手段、设施设备及配套的运作。本文将其概括为:为确保疫苗从生产到接种全过程温度受控,保证疫苗质量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性措施。
本文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疫苗冷链进行定义:疫苗冷链,即疫苗冷藏供应链,是连接疫苗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并整合上述组织的技术与运营,形成的疫苗供应网络,并确保疫苗从生产直至消费者接种时,在其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中,使疫苗始终处于2℃至8℃的温度环境之中,以最大限度地保持疫苗的质量。
传统的疫苗冷链定义与本文的定义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1.2疫苗冷链物流的特点
1.2.1质量是疫苗冷链的首要目标
疫苗冷链的首要目标是保证疫苗的质量,疫苗冷链的目标存在一个严格的最低质量水平约束,在此基础上取得服务水平与成本之间最优的权衡。
1.2.2冷链成本高
疫苗的加工、储存、配送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特殊的冷藏设施,从而导致疫苗冷链很高的投入成本和运作成本,而且这些成本难以在短期内回收。除固定成本外,疫苗冷链的运营成本也很高。
1.2.3质量控制难度大
由于疫苗直接对人体起作用,而且疫苗在控制传染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其质量控制要求非常严格。比较重要的是加工过程的3P(Products、Processing、Package)原则和3C(Chilling、Clean、Care)原则以及储运过程的3T(Time、Temperature、Tolerance)原则。要保证疫苗的质量,就必须保证包括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质量以及接口环节的质量,使疫苗始终处于合适的温度状态下。这不仅仅是硬件设备的问题,还需要一个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作为保障。
同时,疫苗在流通过程中,需要经过从生产商、经销商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后到地段医院等多个环节,在这段时间里疫苗要经过多次存储、转运,也给有效的质量控制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1.2.4运营和技术的复杂性
疫苗冷链运营的复杂性体现在运输安排、库存控制等方面。以库存控制为例,疫苗的库存控制有其特殊性,疫苗需要较长的生产周期(如流感疫苗的生产周期在半年左右),生产商无法做到连续的供给,一批疫苗生产完毕后通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转移到下游的各个环节,疫苗的需求往往也会因疫情的出现而突发性增长,同时,疫苗产品均具有一定的保质期(最长为2年,最短为6个月),从生产商到地段医院之间存在相当多的流通环节,这些因素给有效的库存控制带来了难处。
1.2.5设施设备的专用性
由于特定的温度范围,以及避免不同类型货物之间的相互污染,疫苗冷链所需的冷库、冷藏车等主要的设施设备均只能用于疫苗及其他一些无毒生物制品,不能和普通的食品(奶制品、水果、蔬菜、肉类等)冷链的设施设备共用。
1.3国内疫苗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疫苗的流通和零售一直由疾控预防控制机构(CDC)垄断,中国的疫苗供应链结构如图2所示。
尽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至今仍然是疫苗流通的主渠道,但本文认为,随着厂商分销能力的加强,特别是厂商的冷链运作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疫苗流通渠道将逐渐演变为以厂商为主体,简化中间环节,直接覆盖销售终端的新格局,如图3所示。
1.3.1渠道库存激增
当前的疫苗冷链运作模式导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环节的过大库存,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这一方面,各级CDC通常是尽可能采购疫苗,一般以其库存容量为上限;另一方面,厂商直接客户增加导致渠道库存需求增长。在疫苗流通渠道结构的转变中,伴随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逐级退出疫苗分销,并转变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接种点的进程,厂商将面临数量众多的直接接种点。相比以往通过省级CDC进行疫苗调拨的模式,厂商面临着更大的渠道库存需求。
1.3.2疫苗冷链中的牛鞭效应
在疫苗冷链建设的厂商主导模式下,将形成更为简化的疫苗供应链结构,厂商将直接面对接种点,这种变革带来的是供应链级数的减小,弱化了牛鞭效应。但是,因需求预测修正产生的牛鞭效应仍然存在。同时,厂商之间的短期博弈,造成CDC向厂商订购量增加,需求信息扭曲,而厂商通常还要考虑优先满足大客户和资信良好客户的订单,造成此类客户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而许多小客户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的满足,甚至面临短期缺货的状态。
在VMI模式下,由厂商管理终端结点的库存,厂商能够准确了解各终端结点的库存和需求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作为需求预测的依据,从而减小牛鞭效应。同时,VMI模式下,厂商主动进行分货,通过对各CDC的库存和销售信息的了解,对其订货量、订货周期、配送时间作出决策,避免各CDC进行博弈,有效地降低因CDC自主的采购决策导致的短期供需失衡,减少厂商和小客户的失销损失。
1.3.3疫苗战略储备与有效供给问题
为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政府高度关注疫苗的战略储备,通常要求省级CDC来进行规划和实施。但是,这种做法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方面,过多的储备会因疫苗过期而导致巨大损失,不可能每个省都设立足够应对可能的疫情危机的疫苗存量;另一方面,大多数突发性事件并不是全国性的,当某一区域出现疫情时,该区域的疫苗存量不能满足紧急的需求,必须从其他区域紧急调拨疫苗,这在操作上存在诸多困难,调拨成本也很高。
厂商的疫苗冷链实施VMI,成品库存更多的掌控在厂商手中,即把分散的应急库存集中起来,当某一区域出现突发疫情时,厂商能够通过集中的库存储备向指定区域进行紧急配送,(注:按现有的冷链运输方式,紧急配送时间不超过24小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这也避免了从分散的结点回收疫苗和二次运输的时间消耗,并降低运输成本。
2VMI在疫苗冷链配送中的实现方式
2.1基于VMI的疫苗冷链库存管理模式设计
本文设计一种以经销商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如图4所示):生产商将取消自己的产成品库存,并可增加应对突发性公共健康危机事件的半成品库存;经销商作为供应链上最主要的存储结点,承担“蓄水池”和调拨配送中心的职能;CDC的采购部门与生产商和经销商的销售部门共享疫苗终端需求信息,CDC保持较低的库存水平,经销商的物流部门负责CDC的库存控制。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
(1)疫苗生产商的成品库存都转移到了经销商的配送中心,使得原本由生产商和经销商构成的局部供应链系统的库存控制问题实际上就转化成了普通企业的库存量控制问题。
(2)从供应链整体看,减少了库存点和相应的仓库设立费及仓储作业费,从而降低了供应链系统总的库存费用。在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供应链的整体工作效率。
(3)供应链结点企业间衔接更加紧密,加强企业间信息的共享与实时传递,生产商和经销商通过了解CDC每日销售信息,可以进行更为准确的生产和供应计划,降低牛鞭效应的影响。
(4)经销商(以及生产商)对CDC的库存进行管理,降低了CDC的平均库存量,并且使得有计划的小批量、多批次配送模式得以实现。
(5)整个供应链系统更具协调性和敏捷性。基于VMI的疫苗冷链系统运作模式增强供应链结点企业间紧密性,也提高了其整体的协调性和敏捷性,对市场需求更具有快速响应能力,同时,经销商的库存蓄水池能够更加有效的应对因局部区域发生突发性疫情产生的紧急需求。
2.2疫苗冷链VMI运作流程
疫苗冷链系统的VMI运作流程如图5所示:
(1)CDC将库存余量与日销售量等信息传递给经销商;
(2)经销商对收到信息进行有效性确认,并传递给生产商;
(3)经销商的VMI预测系统对CDC的需求进行预测;
(4)生产商对CDC的需求进行策略性评估,如策略性的增加或减少供给,或者当供应不足时进行策略性的调剂等;
(5)经销商根据VMI预测系统提供的预测需求量、预先为该CDC确定的补库策略(安全库存量、配送提前期、客户服务水平等)以及生产商的策略性评估建议,计算出原始订单;
(6)经销商根据库存管理系统确认实际库存量,以此修正原始订单为实际可以出货的订单,根据运输管理系统确定是否可能实现经济的运输安排,同时对该订单对应的库存进行锁定。产生修正订单后传送给CDC;
(7)CDC进行原始订单的核对和确认,并将正式订单传递给经销商;
(8)经销商根据收到的正式订单,进行货物准备及配送作业,同时把发运信息传送给CDC,以便其进行验收准备,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生产商存档;
(9)CDC依据供应商提供的发运信息,待疫苗到达后进行验收和入库。
2.3基于VMI的疫苗冷链补库策略
在基于VMI的疫苗冷链库存管理模式下,疫苗厂商不再是被动地按照CDC的订单发货和补充订货,而是根据自己对众多CDC需求的整体把握,主动安排合理的补库作业,既满足CDC销售的需求,同时也使自己的库存管理更加合理,从而带来供应链上供需双方的成本降低。在整合发货的概念之下,疫苗冷链系统面向接种点(CDC)的补库有三种策略,并且对应不同的CDC。
(1)基于时间的补库策略。即为CDC确定一个相对固定的补库间隔期,这种策略注重的是达到一定的顾客服务水平和配送规模效益的均衡。通常,对于需求平稳,且需求量不大的的CDC采取这类策略。
(2)基于数量的补库策略。当某一结点的库存达到库存下限时,立即对其进行补库运输。在这种策略之下,顾客的服务水平能够得到保证,尤其是当疫苗在某一特定时间地点出现大规模需求时,这种策略能够及时配送,但由于对各个CDC配送的时间是随机的,可能无法取得配送的规模效益。通常,对于需求量大的重点CDC,采取这类策略。相比基于时间的配送策略可以获得较高的服务水平,且由于结点需求量大,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优势。
(3)基于时间和数量的混合发货策略。即上述两种策略的综合,对配送区域内的CDC库存进行动态跟踪,当CDC的库存余量达到补库点时,或达到配送间隔期时,即对CDC进行配送补库,并以每次配送决策后为时间零点,进行下周期的决策。通常,对于当前虽然需求量不大,但被厂商视为重要的CDC结点,可以采取此类策略,以尽量降低其缺货率,保证此类客户获得较高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6.冷链管理操作程序 篇六
一.目的:
为规范冷藏药品在储存、流通中的操作,确保药品质量,特制订本程序。二.依据: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卫生部令第90号)及其附录。三.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冷藏药品物流链过程中的收货、验收、储存、养护、发货、运输、温度控制和检测等管理全过程。四.责任:
质量管理部、储运部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五.冷链管理设备:
1.冷库:符合国家《GB50072冷库设计规范》,具双制冷机系统,配备备用发电机。2.冷藏车:符合国家QC/T 450-2000标准。3.保温箱。
4.自动温湿度监测、报警设备。5.手持式红外温度测量仪。
以上冷链管理设备需依照《设施设备的验证和校准管理制度》的规定,经过验证,才可投入使用。六.冷藏药品的收货:
1.保管员负责冷藏药品的收货。
2.检查运输药品的冷藏车、冷藏箱或保温箱是否符合规定。
3.查看并记录冷藏车、冷藏箱或保温箱到货时温度数据,导出、保存并查验运输过程的温度记录,确认运输全过程温度状态是否符合规定。
4.将药品从泡沫包装箱或冷藏箱、保温箱中拿出,放入冷库中的待验区。5.上述到货温度检查符合规定的,药品放置在冷库待验区中正常待验。
6.到货温度检查不符合规定的,将药品隔离存放在冷库待验区,挂“待处理”标识,报质量管理部,同时由采购部联系供应厂商处理。供应厂商应抽样送至广东省药品检验所等法定药品检验机构检验,检验合格,我公司可以办理正式入库手续,正常销售;检验不合格,应通知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销毁。7.冷库开门,货物入库的过程应在14分钟以内完成。
七.冷藏药品的验收:
1.验收员负责冷藏药品的验收。
2.按照公司《药品收货与验收管理程序》,在冷库内对冷藏药品进行验收。八.冷藏药品的存储、养护:
1.验收合格的冷藏药品应移入冷库中绿色合格区存放。
2.冷库的存储温度应设置在2-8℃,温度超出此范围时,自动温湿度监控系统会发出报警,养护员应指导保管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防止温度超标对药品质量造成影响。
3.冷库内的堆垛、药品与地面、墙壁、库顶部的间距要符合《仓库管理程序》的要求;冷库内制冷机组出风口100厘米范围内,以及高于冷风机出风口的位置,不得码放药品。
4.冷藏药品均属于重点养护品种,养护员应定期养护检查。九.冷藏药品的发货、包装:
1.冷藏药品的装箱发货、复核、包装应在冷库内完成。
2.装箱前将干冰等蓄冷剂在小冰箱内预冷至符合药品包装标示的温度范围。3.使用保温箱运送药品时,按照验证确定的条件,在保温箱内合理配备适当数量的蓄冷剂。箱内应使用隔热装置将药品与低温蓄冷剂进行隔离。
4.使用冷藏车运送整件药品时,采用药品供应厂商提供的冷藏泡沫箱进行包装,在箱内按照供应厂商的标准放入适当的冰袋,不得随意减少数量。十.冷藏药品的运输:
1.冷藏车运送药品时,应提前15分钟后打开温度调控和监测设备,将车厢预冷至规定的温度。
2.开始装车/卸车时关闭温度调控设备,尽快完成药品装车。
3.药品装车/卸车完毕,及时关闭车厢厢门,检查厢门密闭情况,并上锁。4.启动温度调控设备,检查温度调控和检测设备运行状况,运行正常后方可启运。5.运输过程中,要随时查看温度记录显示仪,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启动《冷链管理紧急预案程序》。
6.药品运送结束,冷藏车、保温箱返回公司后,应导出温度记录,由养护员存档。7.冷藏药品运输时应当做好运输记录,内容包括运输工具和启运时间、到达时间等。十一.冷藏药品的销后退回:
1.对于销后退回的冷藏药品,首先应核实其批号、数量,以确认确实是我公司销售
的药品。
2.应检查退货单位提供的温度控制说明文件和售出期间温度控制的相关数据。对不能提供文件、数据或温度控制不符合规定的,应当拒收,做好记录并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3.对于符合规定的退货,应按验收程序,验收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库。十二.冷藏药品的温度控制和监测:
1.制冷设备的启停温度设置在2-8℃。
2.冷藏药品应进行24小时连续、自动温度记录和监控,温度记录间隔时间设置不超过30分钟/次。
3.冷藏车、保温箱在运输途中要使用自动监测、自动调控、自动记录及报警装置,对运输过程中进行温度的实时监测并记录,温度记录时间间隔设置不超过10分钟,数据可读取。
7.冷链设施设备市场升温 篇七
伴随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正在发生变化,对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涉及民生的冷链物流行业正在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无论是政府还是资本对于冷链物流行业的关注都大大提高。而随着冷链物流市场的大热,冷链基础设施设备行业的发展也随之加速。对此,业界专家表示,冷链物流作为物流行业的高端细分领域,对于设施设备的要求非常高,产品的生产预冷、储藏、运输、销售全过程都需要通过相关设施设备来保障。因此,随着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冷链基础设施设备行业也必然会得到迅猛的发展,比如现代化的冷库、冷藏保温车等。
冷库建设加速
“我国目前一半以上的冷库都是老旧冷库,难以达到现阶段冷链物流发展的要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下文简称“中物联冷链委”)秘书长秦玉鸣表示,当前我国各类冷库中,不少是老旧冷库,功能简单,以储藏为主,并不具备现代冷库所要求的流多温区温控系统,物流货架,装卸货系统等功能。
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的统计,2014年全国冷库总量达到3320万吨,折合8300万立方米,与2013年的2411万吨相比大幅增长36.9%。同时,根据中物联冷链委对全国9 3 0多家冷链物流企业的调研显示,按地区分布情况来看:山东、上海、江苏、福建、湖北、辽宁、浙江、天津等地的冷库库容量超过130万吨,其中山东以457.9万吨的冷库容量居首;吉林、内蒙古、贵州与青海等地的冷库容量不足20万吨,其中青海的冷库容量只有6.57万吨。这表明,尽管近两年来中西部地区加强了冷库建设,但是由于中西部地区发展基础薄弱,全国冷库分布仍处于严重不平衡状态,接近50%的冷库资源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业界专家对此表示,根据当前我国人均冷库量不足0.1平方米的数据来看,与美国、日本人均库容量超过0.33平方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而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对于现代化冷库的建设正在加速。
6月底,江苏徐州冷链物流园一期投入试运营。徐州香山冷链办公室主任李元军介绍,作为徐州乃至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功能设施最为完善的综合性冷链服务中心,徐州冷链物流园全部项目完成后最大的冷库储存工程冻品储存量可达3万吨,冷链物流业务可辐射淮海经济区。
今年2月,全球第三大冷链物流运营商太古集团宣布,计划在2020年底前在中国建13个冷库,从而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冷链物流网络,通过高水准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来保障食品安全。届时,太古冷藏的冷链物流网络将服务华东、华北华南华中西南等重要区域,服务范围覆盖全国2 / 3人口。就在当月,太古集团旗下河北廊坊冷库设施正式投入运行。太古冷链物流(廊坊)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蓝宝生表示,该冷库投资3.3亿元人民币,是京津冀乃至华北地区规模最大、最先进的现代化冷库之一。蓝宝生同时指出,太古集团会对冷链物流市场如此大力投入,源于其近60年经营管理冷链物流的经验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看好,太古集团希望能为食品生产商打进潜在市场做相应的高端配套服务,开拓一个网络性的经营系统。
实际上,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除了企业在冷库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外,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也在提升。近日,三亚政府表示,今年将计划投入620万元补贴瓜果菜冷链设施建设。三亚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补贴资金增加至620万元,增幅达到24%,其中省财政安排资金110万元,市财政预算安排资金510万元,预计新增冷库容量4000吨,新增瓜果菜预冷处理能力8万吨。
对于当前冷库建设的不断扩容,业界分析指出,随着我国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对于农产品和食品的深加工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相应的冷冻冷藏市场也水涨船高。如上海、江浙、湖北、河南等地,冷库市场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同时,重要运输港口的冷库需求量也呈现出较大增长趋势,特别是在食品生产加工储藏中,新的冷库模式的应用也在逐年增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生鲜电商的爆发式发展对冷链物流形成刚性需求。由于对客户体验的重视,生鲜电商要求所售商品从产地到终端配送全部严格处于冷链条件下,进而拉动冷链宅配、产地冷链(中小型冷库)和冷链干线(大中型冷库)的建设,而近日菜鸟网宣布将在全国重要城市设立生鲜仓储中心就是基于这一目的。
冷藏车需求激增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冷藏保温车的保有量约有8万辆,每年产量约为2.07万辆,美国冷藏保温车的保有量接近20万辆、日本约15万辆,我国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明显不足。另一方面,我国易腐货物的冷藏运输率仅为1 5 % ~2 0 % ,发达国家为80%~90%,我国每年仅果品腐烂近1200万吨、蔬菜腐烂1.3亿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内冷藏运输发展空间巨大,同时也将极大地促进了冷藏运输设备(冷藏保温车等)的市场需求。
“随着冷链行业的 高速发展,冷链设备市场的发展明显加快。”济南中集考格尔特种汽车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表示,近两年冷链设备的市场相比前几年市场需求大大增加,其中又以冷藏车市场表现尤为突出。该负责人表示,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降低农产品流通环节损耗的需要,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提高以及冷冻冷藏食品需求增加,冷链物流的需求迎来快速发展期,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均离不开冷链设备,特别是流通环节的冷藏车。
业界专家在分析冷藏保温车市场的未来发展时指出,我国是农牧业生产大国,又是易腐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肉类、水产品和鸡蛋等产品的产销量均居世界首位,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25.13%、17.98%和42.85%,这些超过亿万吨的食品需要通过冷藏运输满足消费者需求。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冷冻冷藏食品的消费越来越多,冷藏冷冻食品每年增产约10%。与之相应的是冷藏车保温车的需求量必定会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另一方面,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一个老年化日趋严重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医疗保障水平的大大提高,人们对医药产品的物流要求也逐步提高,若以人口基数估算我国医药市场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毋庸置疑,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必将推动医药冷藏车保温车市场的扩容和发展。
【疫苗冷链设备管理】推荐阅读:
疫苗管理存在01-04
冷链管理操作程序01-22
冷链药品管理培训06-10
冷链物流安全作业管理07-10
报废疫苗管理制度08-14
疫苗退货管理制度10-07
疫苗及药品管理保管制度11-08
2011.3.3冷链管理制度07-23
医药公司疫苗采购退货管理规定11-27
第一类疫苗和注射器管理制度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