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复习要回归课本(精选6篇)
1.化学复习要回归课本 篇一
高三数学复习阶段回归课本的意义论文
近年来,高三阶段的数学复习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学生对课本重视力度不够,往往认为课本中的例题与习题不值得一做,都是小问题. 实际上,在高考中却有相当一部分试题来自于这些自于课本中的小问题,但是有些学生却不能正确处理,以至于在高考中出现大问题. 另外,高考试题中来源于课本例题与习题变形的大问题,也不少见.
一、课本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手资料
课本不仅仅是内容上统一,而且定义、定理、公式,符号上的使用也是统一的,必须规范使用,这也决定了在高三复习中它的地位是重中之重. 课本中的例题与习题都是经过编者反复论证,精心设计的,具有典型的范例作用,蕴涵着基本的解题思想和方法,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 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如果教师脱离课本,只会单纯地为了讲题而讲题,就会变得功利性十足,往往刻意地追求“速成化”以及“以考代教化”. 具体说来,就是“只看重相关知识的结果,轻视课本上知识的生成过程”,“考试过多,题海战术”,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一个劲儿让学生学习复习资料,做高考真题,做模拟题,最终,常常就会出现因乱用复习资料而造成师生重复劳动,以至于耽误了宝贵的复习时间. 实际上,单单靠所谓的复习资料,很容易不使学生复习方向有所偏差; 脱离了课本这个知识来源的“母体”,就会使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建构变成了空中楼阁,个人的知识储备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到最后学生的高考成绩不甚理想也就理所当然了. 因此,要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如鱼得水,在高三复习中就必须真正认识到回归课本的重要性.
二、对于高中数学而言
课本就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高考中很多试题都是来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 不管高考命题如何改变,我们都能在高考试题中找到大量的课本原题或由这些原题进行引申、变化而来的试题. 例如, 年安徽数学高考理科试题1、2、4、5、11、13 题; 年安徽理科的1、2、3、4、9、16题; 年安徽理科的1、2、3、6、13、18 题; 年理科的9、10、17、19、20 题等,都等题均直接源自教材. 另外一部分高考试题,例如, 2013 年安徽高考文科第16、17 题,2013 年安徽高考理科第16、18 题, 2012 年安徽高考文科第19、20 题;等等,这些都是由课本中的一些习题改编而来. 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对高中数学课本中的例题与习题进行深入研究,做好课本上的典型例题,提高教学效率. 总体来看,近年的安徽高考数学试题,往往整套试题中约有70% 左右的试题原型来自于课本例题或习题,只不过是它们有的稍加改造,有的稍作提高,有的巧妙改编,有的多题整合,有的改换提问方式,有的只是数字和符号不同而已等.
三、对照以往的经验
在回归课本复习过程中,尤其要关注新课标课本中新增加的内容. 为实现新课改的目标,新增加的内容一般都会在高考题中体现,以说明该内容增加的必要性,从而引起考生的重视. 新课标增加了三视图、算法初步、函数与方程、几何概型、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推理与证明、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统计案例等内容. 这些内容在近年的`新课标高考中也几乎一个不漏全考查了.
四、由国家教育的大政方针得出高三阶段回归教材的重要意义
国家教育部门经常强调公平,这个公平在高考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一方面以教科书例、习题作为高考数学试题不断创新的源泉进行适当变式成为高考数学试题,它的背景是公平公正的,不至于出现有些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学生,由于不能正确理解相关背景知识而导致高考试题不会做的情况出现; 另一方面,每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考查的都是现行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所用方法也往往是普遍性、一般性方法,所有这些不但能对中学数学的教学进行有效检验,更为重要的是它们最能体现高考的公平公正.
总之,对于高三阶段的复习而言,回归课本、紧扣课本、吃透课本是应付高考的重要的方法,也是最佳的办法. 在高三复习中,教师一定要坚持回归课本,以本为本,吃透教材,抓住数学本质,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帮助学生脱离题海,取得更加优异的高考成绩.
2.化学复习要回归课本 篇二
为什么呢?因为课本是试题的基本来源, 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 大多数试题的产生都是在课本基础上组合、加工和发展的结果.高考命题的原则是:坚持稳定, 而又注重在稳定基础上的创新.那么, 靠什么来决定它的稳定性?不是应考热点, 也不是模拟试卷, 而是课本, 只有课本才是相对稳定的.在《2007年高考数学北京卷对高中教学的导向述评》一文中,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表格, 在全卷的14道客观题中, 就有11道题指明了所在课本的出处.湖北的命题原则更是明确指出:“立足基础, 切合教材, 贴近生活, 背景公平, 控制难度”, 这里有五个词组, 如果我们逐一追问:怎样立足基础?什么是学生的生活?用什么来保证“背景公平, 控制难度”?就会发现:构成原则的五个词组, 几乎每个词组都与课本有关.这种回归课本的导向作用, 不仅有利于命题的稳定, 也有利于教学秩序的稳定, 对中学数学教学中事实上存在的资料泛滥、滥用资料现象是有力的矫正.课本决定了试题的稳定, 又是什么决定了试题的创新呢?也是课本.因为一个创新题, 如果没有课本的支撑, 是没有生命力的.试想一下, 假设一位命题者, 具有某种理念, 从而产生一种创意, 而且也具备了相应的材料, 由此命制出一道新颖别致的题, 我们称作创新.但创新的成果能不能用于高考呢?如果没有课本的支持, 命题者敢把这样的成果用于高考吗?2006年, 湖北首开先河, 出了一道考查正态分布的解答题, 反响之强烈绝不亚于2005年浙江关于“平面区域”选择题的讨论.湖北的正态分布题位列第19, 在解答题中位列第4, 但在六道解答题中分值最少, 如此迹象表明, 命题者在确定这道题时似乎犹豫过, 最终定夺显然与课本有关.因为只要读懂课本, 解答这道题是不难的.这道题的出现是否适当、适时, 我们不去评论它.但它的出现确实透露了高考数学命题的潜规则:从课本中寻求支撑.来自考试部门的评价报告也可以印证这一规则, 如若不然, 为什么在几乎所有评价报告中, 都有历数试题与课本联系的部分呢?当一道试题因新颖可能不被一线教师接受时, 命题者都会从课本中寻找理由.课本规范了命题的创新性, “数学教育的现代理念+ (加上) 课本”构成数学试题创新的基本策略, “课本- (减去) 模拟套卷”成为创新试题的一个来源.一位国内权威的数学高考命题专家曾感叹:“高考数学试题, 不是弱者生存, 也不是强者生存, 而是适者生存.”一位国外的考试专家也在强调:“命题就是妥协.”他们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不难窥见命题者的秘密.课本, 在给命题者提供丰厚资源的同时, 也在制约着命题者的自由想象.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评论:很多试题具备高等数学的背景, 来自现代数学的前沿.的确如此, 但我们一定可以找到“背景”“前沿”与课本的契合, 找不到课本契合点的题目是无本之木.我们也偶尔听到这样的说法:某命题者宣称只注重高校学习所必备的基本知识, 从来不参考中学教材.恕笔者直言, 不论是宣称者还是转述者, 更可能是杜撰者, 都多少有些无知.高考数学命题, 事关重大, 失课本者, 失依托, 也失民心.我们决不可相信高考数学命题可以无视课本的谎言.
回归课本, 不仅是备考者应对命题者的策略, 也是备考者提升应考者能力水平的手段.现在就让我们从应考能力的角度来看回归课本的意义.
数学高考, 首先需要的是阅读能力。你要能读懂题目, 知道题目说的是什么, 从中获取信息.高考命题强调能力立意, 运用探究题、开放性和应用性试题来考查学生的能力.这些题型的出现导致试卷长度增大, 阅读量增加.1999年关于“冷轧钢”的数学应用题, 被认为是历届高考应用题中的难题.其实, 就知识运用而言, 该题可归结为增长率问题, 而教材中关于增长率问题的应用题不少, 诸如利息、产值、成本等.我们常说举一反三, 现在有了三, 我们为什么不能识别出那个一呢?难在哪里?难在背景陌生, 难在信息隐含在文字表述中.但是, 我们的高考复习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背景, 也不可能模拟所有的文字表述, 这就需要阅读能力.问题是, 数学的阅读能力如何培养呢?就像从战争中学会战争一样, 阅读能力只有通过阅读来培养.其中课本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本素材.我们不能想象, 一个没有课本阅读经历的人, 能够读懂考卷中的崭新材料.
数学高考, 只有规避八股, 才能考查能力.毋庸置疑, 高考复习就是应试教学, 应试教学的一个目的就在于形成一些模型, 把它印记在学生的头脑里, 以保证在相应的情境中快速提取, 这是对的.问题是, 当我们把一切归结为题型教学, 把注意力集中在归纳为每一类题目的各种方法时, 也必然会遮蔽数学的一些基本东西, 甚至是数学的来龙去脉和数学的本质.比如, 三角恒等变换, 试题的复杂程度较之以前已明显降低, 而学生的作答情况则随着试题变得简单而越来越不尽如人意, 这多少有点费解的事实告诉我们, 因为考题简单化的趋势导致了模拟题的简单套用.考题简单了, 模拟题当然要随之简单, 这是无可厚非的.问题不在这里, 而在于模拟题的简单使学生忽略了三角公式推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该忽略的, 只有回归课本, 才能补回这种缺失.再来看下面一道题:
设记号“⊕”表示两个实数a与b的算术平均数的运算, 即, 已知数列{xn}满足x1=0, x2=1, xn=xn-1⊕xn-2, 则
这道题给出的是数列的递推关系, 要求数列的极限.学生自然想到根据递推关系求出数列的通项, 然后求它的极限.这当然是对的, 但占用了作答时间, 被称为“小题大做”.试想一下, 课本是如何导出数列极限的呢?把数列的前几项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再观察它的变化趋势.用这种最朴素的方法来解这道题, 不是非常简单吗?也就是说, 只需在以0和1为端点的线段上, 作它的中点x3, 再作x3与1的中点x4, 即可发现, 当n≥5时, xn∈ (x3, x4) , 从而xn的极限在 (x3, x4) 内, 故只能选C.这种来自课本, 来自学习过程的基本方法, 却被题型训练遮蔽了, 需要从课本中把它找回来.
高考复习的重要任务是梳理知识, 让知识成为系统.比如, 知识框图、知识列表, 问题是, 他们凭什么得到?当然, 教师可以把这些直接告诉给学生, 但直接听来的能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吗?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自主获得.这实际上是一个重温学习经历的过程, 重温课本的过程, 也是一个把课本由厚读薄的过程.
数学高考, 不可或缺的当然是一些重要结论和基本方法.有一些结论被命名为性质、定理或公式, 有些结论只是一道例题或习题, 比如, “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 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又比如, “与两个定点距离的比为的点的轨迹”, 这些结论本身或者推广常常被某一情境隐藏着, 成为别出心裁的高考题.只有熟悉课本, 才能快速识别它的原型, 从而简缩思维过程, 在解客观题时, 会因这些结论减少工作量;在解解答题时, 它也是探寻解题思路、进行合情推理的依据.在课本中, 比这些结论重要的还有方法, 方法不就存在于课本之中吗?比如, 数列求和, 公式重要, 推导公式的方法也很重要.有些学生记住了公式却忘记了方法.殊不知, 很多高考题需要用到的正是那些推导公式的方法, 众多复习资料上, 都会介绍一些方法, 比如, “错位相减”“裂项相加”, 前者不就是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吗?至于后者, 只要品味一下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便不难发现 (1-q) Sn的变形过程也就是“裂项相加”的过程.如果这样解读课本, 不是比所谓方法的介绍更有意义, 更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吗?还有, 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 学生对知识的直观认识, 都是隐含在课本中的.下面来看2007年高考全国卷I理科第11题:
用长度分别为2、3、4、5、6 (单位:cm) 的5根细棒围成一个三角形 (允许连接, 但不允许折断) , 能够得到的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 ( ) .
对中学数学而言, 是否有一个公式或定理可以作为解答本题的依据呢?没有.当打开课本“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时, 不难知道, 和为定值的几个正数, 当它们相等时积最大.它的现实背景是什么, 如何用它来解释现实?这是运用课本学习新课时就应该思考的问题.温故而知新, 我们不难感悟:对周长一定的三角形, 边长越是接近时面积越大.这就是品读课本时可以获得的隐含知识, 它源于课本, 高于课本.
数学高考, 还需要规范地作答.历年来因作答不规范失分的比比皆是.那么, 由谁来示范呢?哪些定理不能直接套用, 哪些过程不能省略, 哪些表述不能随意, 哪些符号不被承认, 这些都可以而且只能依据课本.特别是, 大量的复习资料难免出现一些不够规范的东西, 需要通过课本来正本清源.
高考数学复习回归课本, 不是拘泥于课本.复习离开课本不行, 拘泥于课本也不行.应该在系统的高度重新审视课本.当第一次运用课本的时候, 所得必然是零散的、平面的, 缺乏必要的深度和高度, 把它叫做走进课本, 现在是回归课本.回归课本时, 当然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视野.比如三角函数的单调性, 走进课本的时候, 只能由图象得到基本三角函数的单调性, 简单复合型由基本型经变换推知, 回归课本时, 则有了新的工具:导数.如果说走进课本时, 对三角函数单调性的认识, 还只是合情推理的话, 回归课本时则可以证明了.湖北天门教研室的刘兵华先生作过试验:让高三学生证明y=sinx是上的增函数.结果怎样呢?一些学生作差比较, 因“积化和差”的限制而受阻;另一些学生则无所适从;很少有人想到用导数证明.可见, 在回归课本的时候, 还是应该拓宽视野, 防范课本可能造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回归课本, 就是要站在数学整体的高度与课本对话, 让不同领域的知识交汇, 成为系统.比如轨迹问题,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 平面内的动点由这一平面内的几何元素决定, 事实上空间内的几何元素如果不全在这一平面内, 也可以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 这就有了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的交汇.走进课本时, 这两个领域是各自为政的, 回归课本时, 它们就可以相互融合了.
回归课本, 最终目标是从课本出发, 把学生引向高考数学的至高点.其实, 至高点也往往是课本的基本点.比如数列,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基本模型, 很多问题都可以化归为等差数列或者等比数列.当不能化归时, 应拓展视野, 从函数的角度来思考, 因为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在已有函数知识仍然无能为力的情况下, 通过合情推理来猜想证明.从这里的三个层次可以看出, 合情推理、猜想证明成为数列的至高点.然而, 这套办法, 正是在课本中演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办法, 至高点又回到了起点.学生需要基础, 也需要至高点上的适当训练, 它们不是矛盾的, 不要以为以综合能力为目标的考题, 特别是所谓压轴题就一定会远离课本、超出基础.不是的.接下来欣赏2007年高考湖北卷的最后一道题:
已知m, n为正整数.
(Ⅰ)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x>-1时, (1+x) m≥1+mx;
(Ⅲ) 求出满足等式3n+4n+…+ (n+2) n= (n+3) n的所有正整数n.
这道题的第 (Ⅰ) 问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贝努利不等式, 可套用课本中的模式, 无须赘言.第 (Ⅱ) 问再给出一个不等式, 要求考生证明一个新的不等式, 第 (Ⅲ) 问运用第 (Ⅱ) 问的结果, 排除n不小于6的情况.它妙在什么地方呢?你可以说它就是套公式.第 (Ⅱ) 问是连续套两个公式:一个是视为贝努利不等式中的1+mx, 即在贝努利不等式中令;另一个是套用题中已知.第 (Ⅲ) 问应用第 (Ⅱ) 问的结果, 就是把等式变为关于m的通项为的数列之和, 然后套用第 (Ⅱ) 问所证的不等式, 还是套公式.但它把套公式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也把模式识别、代数变换的能力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数学中, 还有比套公式更基本的方法吗?在课本中, 还有比套公式更少的素材吗?最后一道题, 大概可以算是高考数学至高点的代表.当登临高考数学的至高点时, 回首课本, 展望趋势, 便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3.回归课本,抓好一轮复习 篇三
[阅读理解] A. 广告;B. 体验美国纽约的冬天;C. 艺术家及其作品;D. 巴黎的主题咖啡馆。对应的单元话题有:A: 必修5第5单元 Making the news; B: 选修8第1单元 A land of diversity; C: 选修6第1单元 Art; D: 选修7第5单元 Traveling abroad。
[完形填空] 助人为乐。对应单元话题选修7第4单元: Sharing,考查词汇全都源于课本。
[短文改错] 环保,对应单元话题必修4第4单元: Wildlife protection。
[写 作] 约稿谈论美国文化风俗,对应单元话题选修8第1单元: A land of diversity。
现行英语高中课本模块一至模块八是高考必考内容,因此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应主要以这八个模块为依托,将每一单元的重要知识点,包括词汇、句型、语法用查漏补缺的方式完整学习一遍。
对课本的处理建议如下:
[词 汇] 记忆新课标要求掌握的英语词汇。注重词汇“三要素”——音、形、意。
音:读准每个单词的发音,为练好听力打好坚实基础。
形:注意单词的拼写、词性、构词法变化、搭配等。
意:弄清单词从词性到词义的变化以及使用方式。
3500个单词各有不同特性,复习这些词汇时应根据不同词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各个击破。以完形填空为例,20个选项的总共80个词汇大部分来自初高中英语课本,这些词汇大多是较为常用简单的词汇,但在不同的语境中会呈现不同的含义,因此在复习课文词汇时应着重记忆词汇的基本含义,但也应适当注意这些词汇的意义延伸以及在具体语境或在不同的搭配中所形成的特殊含义。如2015年新课标Ⅰ卷完形填空第48小题选项B(low)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词汇,但文中We were low on cash ourselves,表示“拮据”或“用钱紧张”;49小题的giving在此表示“付出,赐予,奉献”而不是其本意“给”。
此外处理词汇不能完全拘泥于大纲词汇,一些大纲词汇的派生词不会在词汇表中罗列出来,但高考中依然有可能出现,因此同学们应适当了解一些构词规则,如常见的前缀、后缀等,以便在高考中出现这些派生词后就能立即识别并正确使用。如2015年全国卷一完形填空第53小题中watery并未收入考纲,然而却是该题的答案,某些名词后加-y是常见构成形容词的形式,如rainy,windy,tidy,sunny,icy,funny,fatty等。
[语 法] 全国卷的语法考查趋于情景化和简单化,主要涉及各种词性、从句或特殊结构的基础知识。同学们在学习语法时要重点突破各种语法点的基本结构和用法。以下以几种主要词类和从句为例分析怎样结合高考来复习课本中的语法知识:
1. 动词。语法填空主要考查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主谓一致、动词词法变化等。复习时需要弄清:几种主要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过去将来时等)在句中的使用特点(如常跟哪些时间状语、句型一起出现);根据句型特点确定非谓语动词的使用(如分词做状语、定语,不定式表示目的等);某些动词的词性变化(变做名词、形容词)。
2. 形容词或副词。语法填空中主要涉及形容词、副词的词性互变,形容词变做名词、反义词,比较级、最高级的变化。平时练习时要重点关注句子结构,确定需要使用何种形式或是否需要使用比较级、最高级。
3. 定语从句。语法填空中主要涉及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的填空。定语从句的用法涉及面广、内容繁杂、易出问题。但针对全国卷的语法考查,同学们首先要弄清主要关系代词that,which,who,whom,whose和关系副词when,where的用法,然后重点突破只能使用关系代词that,which,who,whom等的情况。主句部分出现such,the same,as等词的情况也应注意。定语从句复习的核心是引导词。
[句型结构] 课本中的重要句型结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复习中要注意归类整理,将表达同一含义或用法类似的句型归纳在一起。句型复习的终极目标是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而其中的关键是理解清楚其结构。以表示时间的几种主要句型为例:
this/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
it is ... since ...
I was about to do ... when ...
I was on the point of doing ... when ...
hardly/Scarcely ... when ...
it is/takes ... before ...
it was/took ... before ...
it won’t/doesn’t take long before ...
by the end of ...
将这些使用某一语法项目或表示同一含义的句型集中起来学习,能集中时间和精力突破某一知识点,在需要运用时就能随时有选择性地借鉴,提高学习效率。
[课 文] 一轮复习时依然要高度重视对课文的整体阅读。阅读时可以结合话题(考试说明中规定的24个话题)适当拓展,如补充适当本话题的阅读材料,这样可以更加完整地积累本话题的相关词汇、表达和其他信息,在高考中遇到类似话题的阅读就能进入熟悉的阅读状态,消除紧张情绪,且那些先前积累的知识和信息必定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
此外,对文章的写作特点、语言表现手段等可进行专门的钻研以期掌握更高层面的语言技巧。对文中的主题句、长难句等要进行深入分析,这是突破阅读理解难关的重要技巧。
每一单元中Reading,Using language中的阅读以及Workbook中的阅读最好都能抽一定时间阅读、赏析,有一些Workbook中的文章堪称精品(如必修1第4单元Workbook中的文章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应多阅读、多欣赏,以巩固语言知识并增强语感。
针对新课标全国卷第四部分(写作)如何利用课本复习:
[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一般为一段120词左右的短文,短文中的错误设置常为同学们平时写作中常犯的错误。
短文改错可以跟语法填空配套操练,也可以做一些与课文配套的短文改错或单句改错,以巩固课文中词汇、语法、句法知识。训练短文改错的最好办法是与同学合作对所写文章进行互相修改。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许多自己发现不了的问题同学可以帮助发现,同时自己也可以发现同学不能发现的问题。通过这种合作式学习能够起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作用。
[写 作] 在所有全国卷的题型中,写作是与课本结合得最紧的题型之一,课本中每一单元都有专门的写作课程,像全国卷中近年一直考查的书信在课本中有多次专门练习。认真学习、钻研课本中所讲解、课堂上老师所归纳的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并时常练习各种文体、话题的写作,能够更好地熟悉高考写作的文体要求。
4.回归课本,追求一个实(最终版) 篇四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感悟
2012学年的第二学期,在学校组织的课堂诊断中,我进行了《分数初步认识》的一次试教。教学片断
出示喜洋洋与美羊羊分苹果,可乐,披萨饼的情境图 师:4个苹果怎么分给两只羊? 生:每只羊2个。师:2瓶可乐呢? 生:每只羊1瓶。
师:分东西时,我们应该做到什么? 生:平均
(师板书平均分)
师:1个披萨饼该怎么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 生1:每只羊分得半个。生2:一半 ……
师:把你手中的圆当作饼,折一折,分一分,找到其中给美羊羊的那一份。(生动手操作)师:把一个披萨饼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这个披萨饼的一半,这一半该用怎么样的数来表示?
生:二分之一
师: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
师:一起观察大屏幕(电脑动态演示分饼的过程)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得到饼的二分之一的? 生: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就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师:另一份呢? 生:也是二分之一。
师:饼有二分之一,那下面这些图形的二分之一你能找到吗?如果可以请把它的二分之一用斜线画一画的方式表示出来。(学生操作,交流反馈)
师:观察这涂色部分,你发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生: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如果不能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
师:那请你判断下面的图形,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与上面的第二个教学环节重复)师:如果青青草原又来了两只羊,这1个披萨饼又该怎么分,美羊羊这次得到了这个饼的多少? 生:四分之一
师:请你拿出长方形纸,找出它的四分之一,并把它表示出来。(学生操作,交流反馈)
感悟一:回归课本,返璞归真。
走上三尺讲台已经第六个年头,一直在思考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数学课的“根”究竟是什么。是精彩的故事情境?华丽的图片衬托?还是实实在在地抓基础?
课后评课老师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她指出:有效的数学课堂应该回归课本,认真钻研教材,简单设计教案,轻松学习知识。
静心想想上课的片段,课堂一开始给学生呈现的东西太多,华丽的图片已经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掩盖了教学的真正目的。其实只要同一样东西——披萨饼,在数量上稍做一些变动,完全可以引入课题。
再次翻开数学课本,细细研读《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呈现的两个例题,我发现第一个例题是让学生认识“二分之一”,通过“分月饼”的情景来认识“二分之一”的过程;第二个例题是动手操作,通过让学生折一折,找到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来认识“四分之一”,再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折法,让学生明白分数的含义。虽然折法不同,但只要把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再细细分析课后的练习题,其实课后练习是对例题一和例题二的综合应用,让学生通过涂和写进一步巩固“几分之一”的含义,让学生明白不论一个怎样的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每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课后我一直在想其实数学是一门实实在在的学问,数学课不能仅仅是有“味道”,更要有“营养”。回归课本,追求一个“实”,还数学课堂的本真。课前认真研读教材中的每一个例题和练习,呈现实实在在的教学内容,真真切切了解学生的学情,根据学情确定实实在在的教学目标。立足课堂,实施实实在在的教学方法,面对生成,运用实实在在的教学评价,追求实实在在的数学课堂。
于是根据对教材内容的重新解读,我进行了第二次教学设计。出示喜洋洋与美羊羊分披萨饼的情境图
两个披萨饼分给两只羊怎么分?两个呢?该怎么分?(分东西应该平均分)一个呢,还能分吗?每只羊分到多少?
请用手中的圆代替披萨饼,折一折,再用彩笔用斜线画一画,哪一份给美羊羊?每人分到多少?(半个)怎么表示? 1.认识二分之一(1)操作演示
一起看老师手中的圆,仔细观察,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圆的二分之一的?(教师一边操作,学生一边说)(2)教师一边书写,学生一边说。(3)请学生一边书空一边说。(4)让学生一边折一边说。
(5)个别交流,说二分之一的含义
2.判断题(下面图形哪些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3.折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一 4.交流反馈(呈现学生作品)
第一组:全部是正方形纸,全部表示的是四分之一。第二组:不同的图形,相同的分数 第三组:相同的图形,不同的分数 感悟二:重组构建,灵活高效。
原本分数的大小比较原本是分数初步认识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在第一次试教收集学生作品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时,我发现让有不少很好的错误资源,学生出现了不是四分之一的分数。课后我想为何要把学生限定在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上。图形可以不同,分数也可以不同啊!于是我对例题二和三进行了整合,放手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图形,折出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一。在反馈交流时,我完全可以有目的地收集学生生成的作品,实现三个教学目的。
第一组图形的呈现,都是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明白分数的含义,虽然折法不同,但是他们都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第二组图形不但折法不同,图形也不同,但是任意一个图形只要平均分成了四分,每一份都是这个图形的四分之一(为分数的意义单位1教学做了一个铺垫)
第三组图形的呈现,其实就是例题三分数大小的比较第一步,借组图形,直观形象的经历分数大小的比较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为进一步分数大小比较奠定了基础。
对例题二和例题三进行组合,这一次小小的灵活改动,很顺利地实现了两个例题的教学目的,不但给我学生呈现了一个开放的空间,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5.化学复习要回归课本 篇五
4第一轮回归课本纠错练习十七(动物生命活动调节1)
一.选择题
1.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受损,传出神经和中枢完整,则该左腿将会: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2.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内部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B.突触小体将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向与突触小泡移动的方向相同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3.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电流的位置是:
A.a处和b处
B.a、处和c处
C.b、c、d处和e处
D.a、b、c、d处和e处
4.微电流计连接的两个电极分别放在神经纤维膜的表面,并在图示位置给予一个足
②若微电流计偏转1次,说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递的③若微电流计偏转2次,说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递的④若微电流计偏转2次,说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递的⑤刺激后神经纤维膜内为正电位
⑥刺激后神经纤维膜内为负电位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④⑤D.②④⑥
5.图7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B.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C.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D
.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
d的兴奋
6.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突触后膜能够接受递质的作用与其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D.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7.下列有关突触和兴奋传导的表述正确的是
A.突触小体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变
B.兴奋在突触上只能从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作单向传递
C.一个突触小体只能释放一种神经递质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8.下列关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其它结构正常,那么该肢体对针刺没有感
觉但能运动
B.支配上肢运动的中央前回皮层代表区范围大于支配下肢运动的中央前回皮层代
表区范围
C.下丘脑不仅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也是神经中枢,又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D.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体液调节
9.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和在神经纤维上传导都是单向的C.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只能由轴突传到细胞体或树突
D.感受器不仅分布在体表部位,在体内各器官中也分布着大量感受器
10.科学家在研究甲状腺代偿性肿大时发现,将狗甲状腺的大部分去除,残留部分
不久就会肥大并恢复到原来大小,其原因是:
①脑下垂体②大脑皮层③甲状腺肥大④甲状旁腺
⑤促甲状腺激素⑥甲状腺激素减少
A.②→①→⑤→③B.⑥→①→⑤→③
C.⑥→②→①→③D.②→①→④→③
二.简答题
1.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I、II、III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
是:I-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II-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III-
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I、II、III的化学名称
依次是:
A.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14.(06模拟:金太阳三联)(6分)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瑞典科学家阿尔维
德·卡尔松、美国科学家保尔·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3位科学家,以奖励他
们对神经系统“信号传导”的研究成果。这项成果对于了解大脑的正常功能以及神经
和精神疾病的发生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有一个宽约200-500nm的缝隙,并且这两个神经细胞通过“突触”连结。右图表示一种脊椎动物普遍具有的化
学突触及信号传导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信号的传递只在某些化学物质(如
乙酰胆碱)参与下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__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后者
再与_____________融合,使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2)神经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中不断消牦的物
质是_______________。所以在突触小体含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
(3)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兴奋,而在突触前膜上没
有“受体”,导致信号传导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兴奋通过突触由前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后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
是。
1C
2C
3C
4B
5C
6A
7B
8A
9D
10B
11C
【答案】(1)高尔基体;突触前膜
化学信号→电信号
6.例谈高考复习中回归课本的重要性 篇六
[关键词]高考 复习 回归课本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10055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考试题命题既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又要“以能力立意”.而一线教师在高考复习时往往认为课本上的例题、习题相对于高考题太过简单,在课堂上讲解会浪费时间,还不如直接研究高考真题或模拟题.但是,很多高考题都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因此,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是我们高考复习中必不可少的素材.下面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在高考复习中回归课本的重要性.
一、利用课本例题隐含的结论改编的试题
解法2:设M(x0,y0),A(0,2),MF的中点为N,由抛物线的焦点弦性质知,以MF为直径的圆与y轴相切,可知M点的坐标为(5-p2,4),代入y2=2px可求得p值.
课本链接 人教A版选修2-1第80页复习参考题B组第7题: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作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以AB为直径画圆,借助信息工具,观察它与抛物线的准线l的关系,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是学生智慧的生长点,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因此,教师在高考复习中,应注重对课本例题、习题和高考题的分析和研究,回归课本,做到以少胜多、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