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对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要求

2024-11-28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对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要求(共10篇)

1.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对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要求 篇一

新课标对识字写字能力的要求

第一学段(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部首)第二学段(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比原减少2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原: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第三学段(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2.小学语文新课标试卷 篇二

一、填空题: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4、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

5、课程目标的设计应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6、课程目标的整体目标一共(10)条,其中第三条要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7、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8、你所任年级段,要求会认汉字()左右、会写()个左右。

9、你所在年级段,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字,背诵优秀诗文()篇(段)。10、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

二、单项选择:

1、()是学习的主体。

A、学生B、教师C、师生

2、()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A、学生B、教师C、师生

3.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篇三

陈英华

《新课程标准》正如旭日东升,阳光下一片蓬勃之景,新成果、新经验、新思路、新方法那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课标”的实施确实给当今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们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越发变的活泼、可爱了,更多表现在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感受着知识的滋养。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第一、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第二、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第三、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语文课程标准》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朱春芝

通过反复阅读,我了解到新的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以:

第一、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第二、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第三、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

另一点体会是,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

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张莹莹

一、必须知道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区别

以往教学大纲突出了知识的主体地位,它主要是对教师如何教教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在以往教学法大纲的基础上,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课程学习中“人”的作用,尤其是学生的作用,还注重教学法的指导。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地研究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白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才能体现“新”字。

二、做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现代教师的共识。如何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呢?这里应该注意不要走入两个极端,一个不敢放手,一个是完全放手。我想在课堂上要注意这样几点:1.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2.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要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4.要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夸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的发展层次,以便自己灵活地制定教学计划。

三、依据标准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4.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篇四

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在课程的定位上比较明确说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当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由“语文能力”到“语文素养”

过去语文课一般只讲语文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能力,现在提出语文素养,涵盖面大一些,既包括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又不止是技能性的要求,还有整体素质的要求。就是说,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同时让语文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代表一种新的更阔大的教育视野。

三、修订体现“减负增量”

一是适当减负。过去一二年级就要求20xx多字,而且“四会”。现在减少识字量,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其中会写800。提倡“多认少写”,不再要求“四会”。但重视写字与书法的学习。明确写上一至三年级“在小学每天语文课都要求安排随堂练习,天天练字”。

二是增加学生阅读量。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特别是提出了这样几句话: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特别注重体验与感悟,注重语感。对于课外阅读格外重视。阅读量也有具体要求,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这次修订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尤其关注的。这一点我觉得很能好,因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只有多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才能提高,语文的素养才好,这也是我们学校这几年一直倡导,并为之努力着。

今天在学习新课标时,发现了这几天我在中星小学跟着陆校长学的“学习型课堂教学”,跟新课标的要求相符,例如第一学段(1~2年级)就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有表达的自信心。要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二学段(3~4年级)的阅读方面就要求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口语交际中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第三学段(5~6年级)就要求学生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旧的课标在第8条,现在调整到第2条,说明其重要性。同时要求学生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也作了调整。还要求学生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5.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体会 篇五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它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这次学习《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一边认真阅读学习《新课标》,一边审视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进行对比、反思,也有了些许思考和发现,这就是学习中的收获吧!

一、从“语文能力”到“语文素养”

在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采用了“语文素养”的概念,提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体现一种新的更宽广的教育视野,是指学生具有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是一种“大语文观”。过去的语文教学一般只讲语文能力,从未出现过语文素养。而自己的日常教学虽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所关注,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本次学习,我更坚定了以后的教学方向:我们在对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必须注重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的提升,注重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让我们的学生都能有浓浓的书香味、又颇具绅士味、淑女风。

另外,《新课标》强调了写字和书法的重要性,这是语文能力的基础,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一项,试想作为一名国人,都不能写一手

规范漂亮的汉字,这不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失职吗?所以,识字写字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标重申: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回顾自己平日的教学,这方面总不敢大胆放手,虽然老师带着他们步步为营,但是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也影响了他们合作能力的养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侧重这一方面的教学,从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要紧紧围绕、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写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和响应。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注重学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让语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6.小学五年级语文新课标教案 篇六

一、教材解读:

全文笔调清新,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小时候因缺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下雨天,孩子们用雨水洗澡,炎热的夏天则盼望水窖被打开的瞬间,细腻刻画了四兄弟尽情享受母亲一勺清凉之水的舒服与痛快,字里行间透出了作者对水的渴望,对水的珍爱,对母亲如水一样亲情之爱的美好回忆,真情演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因此,文章中急切的盼水之情,浓浓的母亲之爱值得反复涵咏。缺水,品味水之珍贵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三、教学重难点:

作为生活在水网地区的农村孩子,学习本文,理解课文中的关于“我们”对于水的渴望之情,体验缺水时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是一个难点,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1、板书:水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师:我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尽管有时候水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但是,更多的时候,人们是需要水的,特别是缺水一些的地方,水就成为了一种极为珍贵的东西了。

作者生活在缺水的地方,小时候对于水有着怎样特别的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读懂课文每一个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各个自然段的内容。

(二)检查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朗读。

勺子 膝盖 水窖 储藏 钥匙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读通课文,指导读好长句。)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是从那些方面来具体说明的?

2、课文可以分成几段?请你用双竖线把它划分出来。

3、交流:

课文是围绕“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句话来写的。

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写的:

(1)挑一担水要走十公里路,排一个小时队;

(2)人们盼望下雨,可以尽情洗一个澡;

(3)用一勺水淋浴却也给我们带来了难以言语的快乐。

四、精读课文第一段

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

(1)“珍贵”是什么意思?作者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为什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画出有关的句子,好好读一读。

(2)交流,出示句子:

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读一读句子,体会水的珍贵。

“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你是怎么理解这一句话的?

五、课堂小结:

水,对于我们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因为太多了。但是同学们,你知道吗?我国其实缺水的地方很多啊。如课文中所说的,在哪些地方,水实在是很珍贵的东西。

读完了课文,你会有更深读了解的。

六、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精读二、三两段,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对作者在雨水中洗澡和夏天淋浴时的欢快的心境的描写,认真加以体会,感受缺水之苦。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懂得水是生命之源,要珍惜水资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读

课文是围绕那一句来写的,从几个方面来写水的珍贵的的?

在如此缺水的情况下,我们最盼望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能够体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的句子。读一读,加深感受。

2、交流:

(1)“期盼”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近义词吗?(“期待”、“期望”)

(2)为什么要期盼下雨的日子呢?

“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以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

“只有在下雨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只有……才……”说明什么?

(3)从那里看出我们洗澡的痛快呢?

“在雨中奔跑踊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先是……然后……”这不用可以吗?。

(小孩自然是最按捺不住的,然后有所拘束的大人也忍不住了,经不起这痛快的洗澡的诱惑了。)

3、有感情朗读,体会孩子洗澡时的痛快,感受水的珍贵。

三、精读课文第三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三段(3-6)找出写水珍贵的句子,重点研读,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边上。

2、交流:

(1)出示:

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而挂在她腰 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幸福和痛快。……我们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

朗读,“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从这里你感受到什么?

(水之珍贵,轻易不可享用。)

(2)我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母亲给我们的“淋浴”的,仔细阅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注意母亲的动作,体会我的感受。

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水之珍贵,夏天骄阳似火,我们“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母亲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我们舒服的大喊大叫。)

从这超乎寻常的痛快中,分明让我们每感受到洗一次澡有多不容易,水有多珍贵。

(3)母亲说“你们真是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3、有感情朗读第三段

四、练习

1、给课文中插图配一段说明文字。

2、缺水给村里人带来的应该是“苦”,可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7.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总结 篇七

字词教学一直以来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它是开展其他语文教学的基础。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过分的强调字词教学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因素,使得字词教学趋于格式化,机械化,一味的让学生重复的读、写、背,学生们不堪重负,且效果很差。

通过学习《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让我对自己的字词教学的策略有了全新的认识。字词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根据每篇课文和字词的音、形、意上的特点,来确定字词教学的具体策略。我在教学中注重改进教学方法,也取得了一些收获。

一、在生活中识字

1、结合生活情景识字

在教学“溶”字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这个字的结构,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当学生充分地思考后,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怎样来识记这个字的音、形、义。学生甲:我看到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左边一个三点水,说明这个字和水有关,右边一个“容”字,帮我记住它的读音,它是个形声字。学生乙:我想用加偏旁的方法记住它,我在“容”的左边加一个三点水,就记住了它的字形,而且它俩同音,又记住了字音。学生丙:我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它。把“榕”字的木字旁换成三点水就可以了。学生丁……

综合学生的回答,发现学生们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能想出这么多种识字方法,已经是非常了不起来。但是让我觉得不满意的是,除了学生甲在讲述自己的识字方法时,简略提到字义以外,其他同学根本没有涉及。这在以前,我就已经很满意了,在字义方面说说补充一下完了。但是现在学习了“字词教学”的新理念后,我总感到有些美中不足。于是我拿出一个水杯,和一小包盐,开始演示“溶”的意思。我把一勺盐轻轻放入水杯,为了清楚地让学生看到盐溶解的过程,我端着水杯在班里走了一圈,随着我的脚步,盐在水中慢慢溶解,学生们露出欣喜的表情,有的同学甚至情不自禁地喊到:“老师,我妈妈给我沏过糖水,我看到糖像这盐一样,溶化了。”我赶紧说:“对,就是这样的。”接下来学生们在下面激动地交流着自己生活中亲身经历的“溶解”的过程。我也在一旁享受着这份教学成功的喜悦。

2、拓展课堂,开阔识字视野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识字的资源,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只把眼光拘泥于课堂,而忽略了身边的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比如在各种媒体中识字。报纸,电视剧的字幕,看新闻联播,动画片,儿童故事书等都是学生课外识字的宝贵资源。学生每天这样听、看、读,不懂的请教家长,时间长了也会积累很多的字词。

二、轻松识字有妙招

1、结合汉字的字形特点让学生用编字谜,编顺口溜的方法来识记汉字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烤”字,学生就编出“试没考好,上火了”的巧记顺口溜。这样既学习了汉字,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是一举多得。

2、在游戏中识字。把生字放到相应的词语中,让学生通过“找朋友”的方式来寻找这个汉字(记字形),再通过把这些词语置于句子中(造句)的方式来理解字词意思达到识记和应用的目的。

8.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八

黎文娟

8月24至25日,我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新《课标》新教材解读培训活动。通过这次的活动,不但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新课标,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将来要努力的方向。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9.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对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要求 篇九

黄水路小学五语王海智

2012年8月26号上午,我们语文组的老师们在一起认真学习了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本次学习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先是老师们自学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然后全体语文老师在乔永强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与实验稿的对比解读》文本文件。老师们学得很认真,记录的也很认真,我也初步了解了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大致内容。最后,全体语文老师分学段深入交流了再次学习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真切感受和理性认识。

由于第一次接触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接触小学语文,感觉着里边讲的内容很新鲜,所以也学得很认真。通过学习,我明确了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相关内容。比如,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也是我今后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总的基本指导思想。

通过本次学习,我还进一步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初步知道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重点抓好的内容。比如,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1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10.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对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要求 篇十

----城南小学 王芳芳

了解课标增减处,落实教学训练点

主讲人: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陈延军

我把搞得明明白白的问题带进课堂,把搞不明白的问题带进教学研究,把研究不明白的问题带进文学。——余秋雨

1.写字: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2.课标——三维目标。教学理念

美国最好的学校——美国夏威夷普纳荷学校,奥巴马,孙中山的母校。墙上都是孩子的作品,烧成磁砖贴在墙上。幼儿园里的大树迁于孩子攀爬。

胡主席对青年提出的五个要求。(1、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2.勤奋学习,3.艰苦奋斗,4.开拓创新5.高尚的品德。)美国夏威夷普纳荷学校考察思考:

(1)上位的理念造就美丽的学校,美丽的学校培育着快乐的孩子。

(2)和谐的课堂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民主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学习创新。(3)学校教育的主旨是让学生把智慧表现出来,而不是把知识装在脑里。(4)多元的评价为学生适应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哲学的头脑——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三个词语影响教育。

(1)未来(2)科技(3)脑科学理论

对六年级学生赠言:

未来是属于综合素质高强的人们,愿每一个学生都拥有精彩灿烂的未来。1.艺德高尚

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让每一个孩子的智识扎实起来,让每一个孩子的慧识灵动起来,使他们的大脑变得越来越聪明,学习生活越来越充实。教育教学要做到精致,极致应: 在“优”字上做文章 在“好”字上下功夫 在“全”字上求发展 在“实”字上写成效 坚持新课程标准的意义与价值 1.坚持改革不动摇,新标准的颁布是对1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的肯定与坚持。2.充分吸纳了10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与教训。

2003年开始启动修订,确保了充分的总结,调查,分析,论证的时间。调研与回应各方意见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学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学习与实施2011版新标准中应把握的几个要点,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关注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继续推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切实落实2011版课程标准中减负的要求 关于教学内容的精选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2011版新标准增加了许多与生活和实际贴近的新内容,修订的宗旨之一就是进一步精选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价值的内容,同时旗帜鲜明地“探究式学习”。

了解课标增减点 落实教学训练点

标准是基础的,落实是根本的

衣着,打扮,言谈,举止都是恰到好处这就是交际。语言文学的特点有四度:温度,厚度,美度,形度。

用课标理念践行“实与活”的课堂教学

北京小学 张红

一、新课标颁布的布景

十年课改,举步维艰

(1)不执行,我行我素——应试教育——课业负担加重,家长矛盾——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应试教育。(2)执行但跑偏。

(3)真正在贯彻课标理念,实施素质教育。

二、新课标在哪儿

(1)强化思想导向,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增强适切性和操作性。(3)纠正和防止偏差。

三、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语言文字,人文熏陶。

(2)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集中指向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4)增强课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5)回应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一是错别字情况严重,二是书写质量普遍偏低,三是学生识字负担过重。

本次修订具体目标有改动:控制识字写字的字量,提高常用军队院校的书写质量要求。

四、北京教育学会——敢于质疑(1)学习抓重点词质疑。(2)对适用的词语质疑。(3)对重复的词语质疑。

作文教学走“课题研究加速专业成长”之路 主持市十五课题:对小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 让学生享受快乐的作文学习

一、对作文教学的反思 探究心思寻找提高捷径——很难 判阅的作文质量不高——很苦 讲评作文恨铁不成钢——很累

综合已定的目标:每天要多做一点点,每天思考一点点,就会进步一点点。教学思念

低年级——喜欢写 中年级——自由写 高年级——能够写 作文是什么? 作文是生活 作文是智慧 作文是追求 作文是育人

小学作文的切入点——兴趣 1.需要是兴趣的内在源泉 2.满足是兴趣的直接动力 “收放结合”教学思想 收是语言表达方法 放是造材,立意

作文教学的八点击,以趣为载体 在生活中激趣 在观察中生趣 在情境中引趣 在活动中导趣 在学科整合中扩趣 在想象中增趣 在阅读中品趣 在评价中促趣 小小日记内容广

小故事 小倾诉 小同学 小发明 小饲养 小种植 小建议 小交流 让孩子写成长日记 为与人交流写作文

从中年级习作开始,就引导学生形成一个概念:写作的目的是交流,观察,思考,想象。

学课标 重实践 提实效

北京市光明小学特级教师 武琼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与内容 总目标

语文课不是找答案,目的是让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是中华文化的渗透,浏览课文,搜集信息 第一学段:形象思维发达 第二学段:二者兼有 第三学段:逻辑思维发达

小组合作只是探究的一种形式。真正的探究是提出问题,思维上的质疑,解疑的过程。例举了《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中的“见微知著”及《将相和》,从真正意义上阐述了探究的意义。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改革

江苏特级教师 魏星

一、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作文课应按照语言文字的规律来教 1.适应语境的规律——选择律 2.选择语料的规律——选择律 3.组织话话的规律——组织律 4.切合语体的规律——得体律 5.创新表达的规律——修饰律

二、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品质

1.10分钟写字。30+10的语文课怎么上? 2.对话中加入编者维度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1)有感情朗读倡导自然

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2)个性化阅读、阅读量、阅读面与阅读品质。(3)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4)自由表达与习作规范

(5)默读的梯度,理解词句的梯度,观察能力的培养。(6)学习评价促学习品质

思想感情要求高,围绕意思清楚表达。

三、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气质。1.教学自信力 2.有实践智慧 3.有文化素养 教育教学的三种模式 1.模仿教学 2.独立教学

3.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课堂教学的智慧

1.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走向最远的终点。2.以最主要的问题拉动最丰富的感悟空间。3.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

我们的语文课应上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现“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 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体现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在教学中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体现个人味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

上一篇:冬季校园运动会广播稿下一篇:人力资源经验交流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