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双喜剪纸教学案例

2024-08-18

民间艺术双喜剪纸教学案例(共10篇)

1.民间艺术双喜剪纸教学案例 篇一

双喜临门剪纸教程

方法步骤:

延伸阅读:什么是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

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并且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亦或新婚喜庆,常常会贴“囍”这个字,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

★ 元旦狂欢,双喜临门作文

★ 小学作文格式范文

★ 假如小学作文

★ **小学作文

★ 小学作文

★ 小学材料作文范文

★ 小学作文

★ 小学作文

★ 小学万圣节简短作文

★ 小学安全教育作文

2.民间艺术双喜剪纸教学案例 篇二

【关键词】地域民间艺术 初中美术 剪纸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02-01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美术课也实行了改革,它的教育性再次得到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个突出的问题引起了教育者的重视,即农村初中美术课使用的教材與农村的实际有着很大的距离,课堂显得空洞乏味。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将目光转向地域民间艺术,希望通过将地域民间艺术与初中美术课相结合的方式来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实际,使其内容与形式更为丰富多样。最终,研究者认为初中美术剪纸教学是二者的最佳结合点。

我国的南方和北方都有民间剪纸,只不过北方的风格较为粗犷,而南方的风格较为细腻。但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剪纸艺术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1]。因此,在初中美术课教学中融入民间剪纸艺术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来分析如何使地域民间艺术与农村初中美术课剪纸教学结合起来。

第一,让学生充分了解本地的民间特色艺术。只有当学生亲身体会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才能够对美有更深切的体验和深刻的印象。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为艺术创作做准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与参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拜访当地的民间艺术家,亲眼见证民间艺术的诞生。

第二,激发学生的剪纸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指导老师。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自发自觉地学习剪纸,教师就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亲自示范剪纸,让学生亲眼看到剪纸的全过程,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激起学生动手实践的热情。

第三,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剪纸能力。对剪纸课堂教学而言,剪纸是基本的技能之一,而为了使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的内部动机,就有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所以,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提供课堂剪纸练习的机会和时间,不要一味讲理论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小组剪纸比赛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剪纸积极性和参与感,对获胜的小组加以表扬。通过以上方式,使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剪纸做好准备。

第四,选出地域民间艺术中与初中美术课剪纸教学贴合性最强的艺术种类。剪纸艺术的本质就是将图案以剪纸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剪纸创作的过程中,选择图案非常重要。地域民间艺术中有许多图案资料,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深入挖掘民间艺术中的图案资料,对这些图案资料进行加工与设计,进而变成剪纸成品。比如,民间艺术中的皮影、脸谱等就是很好的图案资源,当学生学习到一定程度、掌握了剪纸技能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剪出皮影戏中的皮影图案,或者是剪出脸谱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剪纸技能,而且还能发挥创造性思维,并增强了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教育意义得到突显。

第五,教师要精心设计美术课剪纸教学的形式。在美术课剪纸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地域民间艺术的影响力,向学生展示蕴含丰富的地域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享受,形成自己的审美价值观,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第六,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入挖掘地域民间艺术的内涵。地域民间艺术的内涵包罗万象,包含着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指导学生深入挖掘地域民间艺术的内涵在客观上可以促使学生探求到新知识并获得成功的喜悦;除此之外,这个挖掘内涵的过程还能激发起学生对国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对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直以来,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几乎没什么的地位,因而被忽视所以它的作用也难以体现出来,而将民间艺术与初中美术课剪纸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无疑是一种创举,它为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及作用的展现开辟了一条可行的路线。通过这种做法,不仅农村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局限性问题得到了解决,课堂教学的丰富性也得到有力的支持,而且学校的教学资源也得到丰富。针对农村地区的初中生而言,美术课堂不再是以前的那个没有实际意义的课堂,它变成了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提高动手技能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种种,地域民间艺术与农村初中美术课剪纸教学相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对此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3.网络环境中的民间剪纸艺术教学 篇三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剪纸是在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它是植根于民间的璀璨文化,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现代孩子对于剪纸知之甚少,这是因为小学教育中对于剪纸缺少研究和资源匮乏。如何能让剪纸这艺术在学生中大放光彩,如何让学生学习到最全面最丰富的剪纸艺术传承,是作为美术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途径。而现在在学习中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让网络这块丰沃的土地让学生吸取营养,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习剪纸这一艺术内容,也是将传统和现代完美结合的教学手段。《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美术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手段中,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是提倡素质教育理念的今天最重要的转变过程。传承传统文化,利用网络环境,在不断的学与求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新,努力成长,让艺术长存于教育和生活之中。

二、实质性相关课题研究的借鉴与赋新:

网络教学主要通过因特网和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何克抗)

在网络环境的背景下的剪纸教学,利用网络学习拉近学生与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距离。通过网络这一手段让学生自己学会寻找资料,自主学习。教师通过网络集合剪纸艺术的专题网页,在庞大网络资源中整合、挑选、共享,充分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让学生全方位感知、探索,实践,最后通过网络展示、交流、评价,形成系统完整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掌握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把它运用到学习上来,学会质疑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的途径接受到最全面,涵盖最广的剪纸知识。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网络环境下的剪纸教学,就是教师通过网络的平台,教学视野更加开阔,让教学知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课堂。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改变以往被动的学习态度,让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和有趣。如何更合理,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让剪纸这一传统技艺和现代信息技术碰撞出火花,是教师在剪纸教学中一种全新的教学探讨。另外,教师不是处在权威的位置上,而是与学生一起合作、思考、成长,淡化教师的主观地位,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剪纸这一艺术的魅力,能够传承和表现这种传统民间艺术,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通过网络这一教育资源的利用,整合剪纸的资料和知识,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不断探索和寻求的精神,为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注入新鲜的血液。最终让学热爱剪纸,热爱传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剪纸是本校的校本课程,通过平时的教学活动和美术兴趣小组的运行中,渗透教师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尤其是有美术兴趣的学生能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学习到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美术技能。教师能够跟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探索,把剪纸当成一项富有挑战和乐趣的活动,让民间文化如和风细雨滋润学生的生活。

四、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设计:

1、制订相关计划

本课题旨在把剪纸教学放在网络环境中操作,利用网络资源充实剪纸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剪纸教学课堂,利用网络平台活跃师生互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开展健全、生动、有趣的剪纸教学活动。

通过课题成员的研究,制订相关的教学计划,建立剪纸教学相关的资源库,完成剪纸教学各个阶段的资源建立。教师要通过平时不断的自我学习,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文化水平。学习前沿的教学理念,收集各类网络资源,通过思考和甄别,把有效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消化,把全面有用的资源呈现给学生。

让不同年龄层的老师学习课件制作技术,有整合和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能够通过课件展示相关的教学内容,能用图片影音资料完善剪纸教学课堂。

制作相关的教学展示平台,展示学生和教师的作品,提倡学生和教师在平台上交流互动。

2、在实践中前行和创新

在平时的校本课堂和社团活动中,教师一边摸索剪纸教学的有效途径,思考各种如何才能让课堂成效发挥到极致。在平时教学中通过查阅书籍、下载图片和视频、拍摄照片、制作课件、完善专题网页来完善剪纸教学。教师之间共享教学资源,对于优秀的教学资源积极利用,做好反馈和交流,以便组成一个不断成长更新的教学链。在平时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剪纸的方式和习惯,更要让学生要学有所求,通过用学习到的知识改进自己的剪纸水平,提升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用课件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教学知识,提高相应的动手技能,比如对作品的分解和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规律,通过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剪纸技能,通过大量的图片带给学生对艺术作品有直观的感受,在教学中也可以用相关的音乐和动画来融洽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为学生打造一个学习网页,通过“课堂教学——学生作业——拍摄并上传作品——学生相互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热情。通过展示各种学习成果和进行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教学评价,同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交流中来。

3、在反思中理解和成长

在课题研究行动中,参与教师在平时的剪纸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反思和交流,通过案例研究和学生反馈,推陈出新,改造自己的教学形式。将本课题研究工作渗透在学校的剪纸校本教研活动中,组织教师积极撰写相关的论文,教学后记。

五、课题研究阶段与分工安排: 2014年9月,确定课题的内容。

2014年10月学习相关的理论和文献。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加以论证。依据课题方案,展开相应研究,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和措施。

2014年9-12月根据课题方案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2014年12月到2015年9月继续展开相应的实践和研究,整理教学成果,做好研究的过程和研究成效的总结。做好结题工作,并拟订进一步的研究计划和成果推广计划。

课题组主要成员

顾问:姚建江

主持人:祝飞燕

成员:学校美术教师

实验点:直埠镇中心小学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学校有完善的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达成教学目的。学校有专职的美术教师,在美术教育中有较好的知识储备和充裕的学习时间。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和支持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运行,投入完善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工具。

学校的剪纸教学趋于成熟和规范化,制作有相关的校本教材和相关的教学经验。其中美术教师对库淑兰等民间艺术大师有一定的了解和学习,在剪纸教学中已摸索出一条独特的路径。

七、课题研究预期要取得的成果:

1.成果展示主要以教师设计的校本教材,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教学案例,教学反思,专题网页以及学生作业的展示为主

4.民间艺术双喜剪纸教学案例 篇四

——王桂英民间剪纸欣赏与教学

徐州市云兴小学 江静

徐州民间剪纸全国闻名,王桂英是徐州剪纸艺人的杰出代表。其作品以农村生活为表现内容,视角独特,风格为结构粗狂、变形夸张,表现形式不拘一格、人物形象生动鲜活。这种类似儿童化的稚拙、古朴的表现风格,非常适合没有剪纸绘画基础的儿童去学习。儿童易于模仿王桂英的剪纸作品,并产生同感,易于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人人是创造之才,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儿童是处于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与激发。

一、在欣赏中举一反三。

动作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学生在做中所能感受到的,要远远超过他们语言所表达的。因此在徐州民间剪纸的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在动手中探索、创新,并且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会不断体验。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自主探索,发现剪纸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剪纸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如我在让学生欣赏王桂英剪纸作品《打蚕山》以后,引导学生在进行王桂英剪纸人物动作的艺术特色分析的基础上,学习用王桂英剪纸的方式表现活生生的生活中的人物动作。创作以“劳动”为主题的剪纸作品,学生将王桂英剪纸作品的农村人物变成了学校里的活泼可爱的学生,变换了人物装扮,从做各种劳动的农民变为做劳动的孩子。沿用这种举一反三的剪纸创作技巧,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新学的剪纸创作技巧,另一方面在降低创作剪纸作品的难度和提高学生的兴趣方面都有比较好的效果。一节课下来,学生创作的作品千姿百态,极富有生活的情趣和创造性。这样的教学,学生人人动脑思考、动手剪纸,在操作活动中不仅获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思想方法,提升了动手实践的能力,从而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图1 我们在植树

二、在欣赏中拓展思路。

王桂英剪纸选材常取眼中所见之人物、动物、风景。无论在何地,只要看见的景物就能当场剪下来,表现形式以变形夸张为主,无门无派,无宗无源,随心所欲,内心出矣,宛若天成,天真烂漫,稚拙古朴。

在徐州民间剪纸教学中,在欣赏部分王桂英剪纸作品的基础上,重点欣赏学习王桂英的剪纸作品《垛麦草》,并布置学生创作以“生活”为主题的剪纸作品,在学习王桂英的剪纸技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发现自己认为很有趣的题材,再进行创作。实行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有时带学生到野外写生,这样学生的眼界开阔了,表现的题材也多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课堂与课外的结合,使学生们的剪纸技艺得到提高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我采取多样的形式,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不局限于剪纸单项,将剪纸与手工制作紧密结合,各尽所能,不断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剪,围绕主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剪出自己心中的图案,使学生更多感受剪纸的趣味性。对于孩子们来说,周围的生活处处是创造之地。这样的教学为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发展提供了机会,使学生具有个性发展的广阔平台,从而推动课堂走向丰富、鲜活与深刻。

图2 愉快的郊游

三、在欣赏中激发兴趣。

为使学生在课堂上学的东西掌握得更牢,我们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课堂上学的知识在课外加以延伸、拓展,使学生对手工剪纸有一个“稳定兴趣”。我常爱在课堂上选择学生易接受、有情有趣、贴近于学生生活的王桂英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通过剪纸作品生动的形象和简练的形式,来激发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学生把易学的图案加以灵活变化,以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鼓励学生思考。

在欣赏王桂英剪纸作品《拉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习其剪纸作品中劳动人物动态的瞬间刻画技巧,表现一个劳动者的劳动姿态。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用其剪纸方法进行人物创作,要求体现其粗狂浑厚,不拘一格、变形夸张、生动鲜活,颇有原生态表现风味、类似儿童化的稚拙、古朴的剪纸表现风格。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们有的带来了彭园里小动物们吃食物的剪纸作品;有的带来了周末家人或邻居正在劳动的剪纸作品;有的带来了平时课间学生在教室里各种各样的人物动态剪纸作品。学生在观察后进行现场不打草稿的随手剪纸人物创作练习,凭着感觉剪,不拘表现风格。从学生带来的一张张富有个性的剪纸艺术作品中,使我感受到:无论在何时,大部分学生能面对实物认真观察揣摩,开动脑筋,大胆设想,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得到了发展,提高了敏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图3 小猴摘仙桃

5.民间艺术双喜剪纸教学案例 篇五

【关键词】设计·工艺 剪纸艺术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B-0084-02

新课改制定的普通高中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鼓励学生对艺术参与、感受、探索,同时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方法,从而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作为校本选修课程的《剪纸艺术》,其目标是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会欣赏剪纸作品,认识中国民间剪纸的特点,能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创作独具特色的剪纸作品。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一线教师进行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在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中首次提出,引发了全世界教育学者的较大反响。他们提出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美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如何使用科学的方法来教授,剪纸艺术该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现在将它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笔者将剪纸艺术课程设计为9个课时,每个课时80分钟(2个学时)。该课程从剪纸赏析、技法练习、命题创作等方面引导学生实践与探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使学生在掌握技法的基础上,对我们的民间艺术进行有效传承。笔者认为剪纸艺术的有效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有效设计教学目标

(一)第一课时:中国民间剪纸赏析

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特征,能感知剪纸艺术中点、线、面的构成美。(2)技能目标。学习基本的剪纸方法与技能,能流畅剪刻艺术作品。(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民间美术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文化。

(二)第二课时:剪纸艺术——基本纹样

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了解剪纸作品的基本纹样——月牙纹、太阳纹、花瓣纹等纹样特点与剪刻手法。(2)技能目标。能运用多种纹样设计剪刻剪纸作品。(3)情感目标。热爱我国民间传统美术,传承精彩的民间艺术。

(三)第三课时:剪纸艺术——套嵌法

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了解套嵌法在民间剪纸中的广泛应用,套嵌法的特征与寓意。(2)技能目标。剪纸艺术中套嵌法的设计与应用。(3)情感目标。民间剪纸艺术的寓意与情感表现,热爱民族艺术。

(四)第四课时:剪纸艺术——连续剪纸

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连续剪纸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表现连续剪纸的方法与特点。(2)技能目标。运用连续法剪刻剪纸艺术作品。(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继承民间美术的情感。

(五)第五课时:剪纸艺术——团花剪纸

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认识团花剪纸的艺术特征与风格手法。(2)技能目标。运用多折手法剪刻团花剪纸。(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六)第六课时:剪纸艺术——文字剪纸

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中国文字在剪纸艺术中的应用,文字剪纸的特点。(2)技能目标。设计有风格的文字剪纸并能剪刻制作。(3)情感目标。通过文字剪纸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对祖国的自豪感。

(七)第七课时:剪纸艺术——动物剪纸

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认识动物剪纸的特点,把握动物在剪纸艺术中的变形与夸张。(2)技能目标。使用不同风格来剪刻动物剪纸。(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八)第八课时:剪纸艺术——人物剪纸

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人物剪纸的不同风格与特点。(2)技能目标。人物剪纸的剪刻手法,阴刻法与阳刻法。(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九)第九课时:剪纸艺术——主题创作

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认识主题创作剪纸的多样性与创造性。(2)技能目标。结合学习过的剪纸纹样设计有创意的主题创作剪纸。(3)情感目标。对中华民族传统美术的热爱。

二、有效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活动的,它包括了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个方面,是指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在《剪纸艺术》模块中,笔者主要使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与任务驱动法等。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美术课上,教师要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的号召力的具体情境来调动学生的某种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材料,对学生进行心理技能培养的一种教学方法。创设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参与的意愿以及关注活动的意愿,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沉浸在探索和思考中,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智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例如笔者在《中国民间剪纸赏析》一课中,首先展示了一段由民间剪纸作品组成的动画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再向学生抛出问题:“同学们看的是哪一种民间美术表现形式?你在哪里见过它?”由此引发学生思考。他们或许在家里或者在商场里见过这种类型的艺术作品,由此将学生带到了回想剪纸艺术作品的情境中。运用学生的经验感知来唤起他们对剪纸作品的热情。

(二)直观演示法

直观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如各类剪纸作品)、直观教具(剪刀与彩色纸)或进行示范性操作,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剪纸艺术本身就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直观演示必不可少。如《剪纸艺术——基本纹样》一课中,笔者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如何剪刻花瓣纹、月牙纹、太阳纹、古钱纹等多种纹样。学生只要认真仔细观察老师的示范,都能很快接受并学会剪刻手法。在《剪纸艺术——连续剪纸》一课中,笔者演示了连续剪纸的折叠方法,并演示了剪刻的注意事项。学生较快较好地掌握连续剪纸的方法,并进行连续剪纸的创作。如果只是单纯地运用讲授法,那么很难取得如此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教师给学生一些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获得信息、对知识做出梳理,并选出代表来解释,最后由教师做总的概括。任务驱动教学法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的能力、相互协作的精神。在《剪纸艺术——主题创作》一课中,笔者布置了以“爱”为主题的剪纸创作。同学们通过自己收集资料,整理剪纸艺术作品的各种表现风格,结合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了创作。有的同学表现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有的同学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友爱,还有的同学表现了对弱者的关爱。他们接受到任务指令之后,自己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创作出令人惊艳的作品。任务驱动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有效评价课堂教学

高中“设计·工艺”中的《剪纸艺术》模块,比较有效的评价方式是档案袋评价方式。运用档案袋评价方式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每位学生的剪纸创作特色以及对特定剪纸风格的兴趣与爱好,它切实地记录了他们的美术学习成长过程。笔者认为有效的教学评价不能单看结果,而更应该注重过程。既有同学之间的横向比较,又有学生自己发展的纵向比较。因此,笔者给每个学生准备两个档案袋。一个是实体档案袋,让他们把每一次创作的剪纸作品收藏其中。选修课程结束后,笔者将档案袋归还给学生。另一个是数码美术学习档案袋,由教师保存。数码美术学习档案袋可以储存学生的文本作业和数码作品作业。例如,笔者都把学生的每一次剪纸作业拍成照片,存储在电脑磁盘中,当进行作业展评时给学生评析。数码美术学习档案袋突破空间的局限,充分展现出每位学生的美术学习过程与艺术成果。这种评价方式的最大优点是高效率,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学生的美术成长历程,为学生留下学习过程的成长痕迹,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客观而全面的评价,激励学生更加用心学习和提高艺术水平。

《剪纸艺术》模块的有效教学探究是笔者在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尝试,旨在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来丰富学生的美术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传承民族文化。该模块尚在实践探索中,仍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以此引起各界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探讨,共同推动广西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徐新民.浅析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内涵、特征及实施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

[2]龚启昌.中学普通教学法[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C类课题《基于新课改的高中美术模块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14C587)

【作者简介】郑 洁(1978— )女,大学,美术教师,中学一级,现就职于南宁市第二中学。

6.民间艺术双喜剪纸教学案例 篇六

“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顾名思义举凡在民间形成、发展并广为流传的各种通俗的传统艺术以及具有民间色彩的技术与艺能都称之为“民间艺术”:例如传统工艺、雕塑、剪刻……等等,都属于民间艺术。而剪纸则是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

一、剪纸的起源据考证,从商代开始就有人用金银箔、皮革或丝织品进行镂空刻花制作装饰品,后来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为现在的剪纸艺术。而现代,大约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人们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而传统艺术进课堂时,更成为连小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并制作的一门学科。

二、剪纸的制作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剪纸作为一门民间艺术各地广为流传,其中又以蔚县剪纸最为著名。蔚县剪纸,有悠久的历史。蔚县剪纸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三分刀工七分染”上。刻制时以阴刻为主,兼有阳刻或阴阳结合的方法,使得作品玲珑剔透,层次分明。而我们在教学生制作的时候,则从最简单的“折”、“剪”教起,让孩子们体会制作的乐趣。

三、剪纸的作用剪纸有很高的装饰装饰作用,可点缀墙壁、门窗、镜子、灯笼等,也可以装饰在包装盒上,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因为剪纸具有它独特的吉祥寓意,人们利用莲花和鱼的谐音剪刻“连年有鱼”,用松树和鹤来剪刻“松鹤延年”,在逢年过节或喜庆典礼的时候,也常常用来装饰在房间或是客厅里,来打扮节日喜庆的气氛。因为它们有很朴实的.品质,贴近生活。

所以每一件都可以称之为精微的艺术品。他们产生、流传、发展是民族色彩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把对于生活中的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态度利用艺术的形式很自然的表达出来,记录着人们内心最纯正的、最真挚的、最善良的、最直率的、最热情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7.民间艺术双喜剪纸教学案例 篇七

北京和上海是我国现代大都市,历史上众多重大事件往往都是从这两个城市开始,然后影响到全国。20世纪30年代,民俗学刚在中国出现,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中国美协前身)画家陈志农率先采用剪影的形式,创作了一批旧北京风情人物的作品,受到时任中央美院院长徐悲鸿先生的高度评价和推崇,称他是“今日中国艺术界代表人之一”,认为他的艺术心灵“在世界任何地区,也是少有的”,希望他“将来成一新型的曹雪芹”。虽然他像一颗金子被埋在沙里,但说明了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已被画界所重视。

1934年,上海美术界权威刊物《万象》第三期封面刊登了5幅民间剪纸作品,这是民间剪纸开始被美术界所重视,最早发表在刊物封面上的又一例证。20世纪40年代,延安“鲁艺”画家古元、张仃、夏风等人在吸取陕北窗花特点的基础上,创作了一批反映抗战和大生产运动的新剪纸,而受到社会一致好评,开创了现代剪纸艺术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众多的美术工作者、专业画家的加盟和具有创作能力的部分农村妇女、民间艺人的艺术实践,又进一步改变了传承型原生态的民间剪纸,从原先单纯民俗形态走向反映现实生活的美术欣赏形态。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到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中国剪纸艺术已经从单一的民俗剪纸走向多元发展的道路,是一个大剪纸的概念,它包括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和创新型现代剪纸两个概念。

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与创新型现代剪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民间传统装饰艺术(辞海对剪纸的定义),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主要指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作者以农村家庭妇女为主,部分作品往往要由一些名家画工设计,再由一些民间艺人高手剪刻制作完成,或者家庭妇女依据花样制作完成,体现出集体创作的智慧。制作手法和纹样讲究一定模式,形成了一整套的特定形象符号,如锯齿纹、月牙二纹、漩涡纹、折线、曲线圆孔及二方联续的图案纹样等。而创新型现代剪纸属于美术创作范畴,作者以文人、画家及美术爱好者、艺术学校的一些美术教师为主。这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间跨度、内容风格、气质情调、功能用途、工具材料和作者的经历及创作方法是不一样的。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的产生基础是小农经济,而现代剪纸的产生基础是工业、信息、经济社会基础,两者所处的历史时代是完全不同的。现代剪纸已经摆脱了民俗实用的模式束缚,而形成了现代剪纸艺术独特的风格,如对反映现实生活的敏感性、对弘扬时代精神的当代性、对表达作品风格的独特性、对工具材料的多样性。现在有人公开否认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剪纸艺术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甚至提出所谓要“正本清源、拨乱反正”,这是对广大美术工作者参与剪纸艺术创作的否定,也是不符合当今中国剪纸艺术实际情况的。只有将传承型民间剪纸与创新型现代剪纸这两个概念明显区分开,才能体现出中国剪纸艺术的多样性、丰富性、包容性,才能体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同时还可以避免各种矛盾,有利于和谐共处。这好比将交通分为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一样,各行其道,硬把它们捏在一起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200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剪纸世纪回顾展”,由于评委们对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和创新型现代剪纸认识不统一,评奖无法进行。后来将奖项分为“优秀民间艺术家奖”和“优秀现代剪纸创作奖”,矛盾就迎刃而解了。目前出现对剪纸展览作品的评选有争议,问题就出在对作品的概念模糊上。如果今后展览和作品评选将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和创新型现代剪纸分开,矛盾就会少一些。这样更有利于对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的原汁原味保护,同时也有利于倡导和鼓励创新型现代剪纸继续加大创新和发展的力度。

我在这里虽强调传承型原生态民间剪纸和创新型现代剪纸在概念上的不同,但绝不否认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胚变”比喻事物的开始或形成。《尔雅·释诂》:胎,始也。“郭璞注:胚胎末成,亦物之始也。”虽然形态变了,但体内仍然要保存着母体的基因——剪纸的语言特征和它所拥有的中华文化内涵,也就是说,创新型现代剪纸要在民族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2008年9月,在浙江象山举办的“廉政剪纸大赛”和11月在北京举办的“古韵新彩——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阳·全国剪纸展”,都体现了传统观念的解放,说明了当今剪纸艺术的发展正朝着反映现实生活、关注民生、体现时代主旋律这条路子走来。中国的剪纸艺术应当与时俱进,这不光是众所希望,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好比一棵千年古树,随着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出现衰竭,为了使它延续,最好的办法是对其嫁接,让它“胚变”,在母体的基因上复活再生。

当前国家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国家最高层领导都亲自参与剪纸艺术实践,来推动文化建设的高潮。剪纸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机遇,这是千百年来剪纸历史上出现的又一次发展“高潮”。第一次是:纸张的发明把平面镂空技术普及到纸张上;第二次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俗在中国出现,一些文人、画家加盟民间剪纸的创作。这一次出现的发展高潮是在国际范围内,由政府和民间共同来推动的,这在广度和深度都会超过前两次。我们务必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把中国现代剪纸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8.民间剪纸艺术走进幼儿课堂 篇八

一、巧设剪纸环境,营造艺术氛围

1.共造“剪纸廊”

楼梯走廊是我园的第二道大门,是家长带幼儿的必经之路。于是,我们在楼梯走廊上,展示一些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师生剪纸作品,如“手拉手”“奥运加油”“同心协力”“我们心连心”等,孩子们每天进入幼儿园都会置身于浓浓的剪纸美的氛围中,感染着它的气息和芬芳。

在中、大班的活动室门口及向外延伸的长廊中,一幅幅充满童趣而又稚嫩的剪纸作品,我们可感受到孩子们的成长足迹,从稚拙到惟妙惟肖,真是令老师和家长都对孩子们巧夺天工的塑造能力为之赞叹和惊讶。

2.共筑“剪纸墙”

在平时,我们还利用大量的家长资源,收集了许多精美的剪纸作品,有《花开富贵》《十二生肖》《大阿福》等,布置成一个剪纸墙,让孩子们在休闲之时,欣赏这些著名的剪纸作品,适时的集体欣赏与分散的自由欣赏,潜移默化地让幼儿受到了美的熏陶,感受到了剪纸艺术的魅力。以剪纸文化为主线,在园所内的墙上到处都可以见到剪纸作品,最多的就是关于奥运的作品,可以说我们的幼儿园就是一个“剪纸艺术天地”。这些作品中,多半都来自孩子们的成果,又经过老师进一步的装饰,一件件剪纸艺术品就这样诞生了,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丰富墙面美化了环境,不仅对剪纸的兴趣更大了,同时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有了一定的审美意识,对艺术的审美情趣也有了一定提高。

3.共建“剪纸室”

我们幼儿园各个班都有剪纸区的开辟,赋予了幼儿自由表现、创造和巩固的机会。在剪纸区内,有与幼儿年龄相符的生动剪纸故事、童话形象或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经过剪的艺术处理,摇身一变成为朴素但却有浓浓民间气息的艺术作品。孩子们身处这样的环境,作品自然也就应运而生。从最初的剪碎片、剪线条、剪几何图形到大胆独立地折剪,创作的羽翼一天较一天丰满。我们把孩子在家、幼儿园的作品进行精心的装点和布置,每班在一定程度上都形成了以此为主线的剪纸艺术室。

在期盼已久的奥运离我们越来越近时,为了表达我园师生对奥运会的渴盼之情,展现我园健康向上,富有朝气的剪纸文化精神,特举办了“娃娃剪纸迎奥运”签名仪式,并在园内各处布置了由全体幼儿创作的“娃娃剪纸迎奥运”剪纸展览,有的作品呈现了丰富的情感,有的作品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创造力,孩子们用纯真的心灵和大家交流对奥运会的期盼和祝福。幼儿在众多的剪纸作品中感受到了浓郁的奥运艺术氛围。

二、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1.兴趣导入,感悟剪纸作品的艺术美

为了引入幼儿从未见过的剪纸活动,我们首先带领幼儿一同观看录像。片中民间剪纸大师剪出的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深深吸引了孩子们。我们问幼儿:“小朋友们愿意学剪纸吗?”他们高兴地说:“愿意!”于是,我们将自己剪出来的作品向幼儿展示,并让他们拿在手里看。观察和对实物的直接接触,更加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渗透了民俗文化教育,感受到了这种民间艺术的唯美。

2.创设课堂情境美

剪纸教学的主阵地在活动课堂,那么情境美尤为重要,要让幼儿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活动中去,我们要营造好特定的情境。一方面以根据剪纸与民俗活动的联系来创设一种磁力般的情况。如:在六瓣花(六角折剪)的剪纸教学中,先通过欣赏谈话、看课件,并配上有民间气息的音乐,营造了幼儿所乐意接受的场面,自然而然地进入剪纸的氛围中。他们了解了六瓣花的艺术特征,接着让幼儿在保持花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最后幼儿的作品无论在外形方面还是装饰方面都无一雷同作品。

剪纸艺术根植民间,来源于生活,把剪纸艺术领进幼儿园,是一个新的尝试。我们在不断探索、不断反省、不断总结的过程中,与幼儿同步学习、同步成长,充分挖掘幼儿的创作潜能,培养幼儿的爱美情操和审美观念,共同传承着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奇葩。

参考文献:

于小芳.建构艺术环境,走进剪纸乐园.文史月刊,2012(08).

9.民间艺术双喜剪纸教学案例 篇九

齐桥学区入籍屯小学 韩洁

教案背景:

本校是集美术、书法为一体的特色校园,重在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艺术文化、爱国热情。而剪纸源于我国,有千年的历史,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当前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大前提下,这一教学内容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既符合时代的需求,同时也使学生的剪纸能力和对中国民间的传统美学认识有了一定的提升,了解剪纸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剪纸独特的民族特色。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设计有创意的作品。如何让剪纸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教学课题:

《民间艺术-剪纸》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剪纸的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根据学生差异,设计了由简单到复杂的的对称图案的剪纸,以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

剪纸是由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艺术,具有造型简化夸张、色彩明快、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的特点。剪纸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入门的剪纸,制作方法简便易学,经过几番折叠的纸上不经意地剪上几剪刀,平展开来,意想不到的奇迹之花就在手中绽放,装饰性和艺术性都很强。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虽然对美术的表现形式已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对于剪纸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因此这堂课把教师的讲解,师范做为了重点。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和方法,增加对民间艺术的认知,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表现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体验、欣赏、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剪纸的技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继承、发扬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剪纸之美,理解和掌握剪纸造型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把握纹样的连接与完整性来表现自己的创作。教学准备:

教师的剪纸作品、各色彩纸、剪刀、固体胶等。作业要求:

能够在课堂上合作设计完成多个剪纸图样,做到造型单纯、简洁、富有剪纸情趣,并组合成一幅作品。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讲授新课

l、教师讲授民间艺术剪纸文化,增强民族精神,出示剪纸作品,问学生:这些幅作品的表现形式和以往的表现形式一样吗? 可请学生上台触摸、回答。教师分析、归纳,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 在学生的眼中,剪纸是一项非常有趣的艺术活动,但是对具体的关于剪纸的知识又是非常模糊,所以在课的开始有必要通过引导让学生观察剪纸和绘画的不同之处。

2、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述: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剪纸的样式很多,有窗花、墙花、喜花、枕花、礼花等。表现题材大多是对吉祥、幸福、美好的祝福,富有装饰性。

4、剪纸的制作步骤: 折——画——剪——贴

即:“折”(纸的多种折法)、“画”(在折好的纸上画图案)、“剪”(把图形之外部分剪掉)、“贴”(贴在对比强烈的纸上)等四个操作过程。强调在剪时,组成各部位的线条要互相连接不能断开。

折的基本方法:(常见的几种折法)① 对称折法 ② 连续折法:

③ 三瓣花折法:

④ 四瓣花折法:

⑤ 五瓣花折法:

【设计意图】 在本节课中,教师师范,对不同的折法分步骤示范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制作流程及技法。再从简单常用的、趣味性强、装饰味浓的范品中着手,一一示范,让每位学生都看清剪纸的方法技巧,这些方法既直观又简练,学生看得见,印象深,产生较强的感受与共鸣,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分小组合作设计制作,教师辅导 小组内明确分工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剪制作品,把剪好的作品用固体胶粘贴在底卡纸上,注意布局要均衡,合作出一副完整的作品。

【设计意图】 在剪纸教学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创作作品,在创作中让学生们互帮互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分工明确,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部分事情可做,这样他们既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又增强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作品及表现意图

【设计意图】 本节课教师的评价以适当鼓励为主,在鼓励的基础上把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来,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向。让学生在感受剪纸给大家带来快乐的同时,懂得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问题,总结自己在创作过程中应该避免发生的错误,为下一步的创作做好铺垫。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欣赏不同表现手法的剪纸的作品,课后我们举办“创作剪纸作品”大赛。

2、剪刻纸来自民间,我们要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从民间剪纸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装扮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图形】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剪纸时,我先通过剪纸作品展示,激起学生兴趣并引入课题----民间艺术-剪纸,让学生知道剪纸是我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认同感;然后教师再进行示范剪,学生观察,归纳,在积累和总结了剪的方法经验以后再去制作,对学生的剪纸有很大的帮助。在剪纸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创作作品,这样他们既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又增强了团队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感受剪纸带来快乐的同时,提高美术技能技巧和动手能力。

从这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跟上课堂,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总的来说,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不足:

1、还有及少部分学生对折叠纸的方法还不太清楚。

2、学生在画稿的时候,掌握不了总体的结构,画得不够协调,也说明了学生的美术基础有待进一步提高。

3、在老师的示范教学之后,当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改变部分图案的造型时,很难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即画不出自己想要画的图稿。

改善:

1、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多给学生介绍剪纸图案的画法,提高画图稿的水平。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灵活改变剪纸图案中的部分造型。

10.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插画设计 篇十

一、民间剪纸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价值

民间剪纸是中华文化历史积淀的产物,体现了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审美理想和哲学观念,释放着特有的艺术魅力。民间文化是中国文化传统最深层的根基,它孕育了文化的主流又在其演进的过程中不断地给以滋补,使之健康成长发展。民间剪纸作为一种岁时民俗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即使是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也有其独特魅力。

民间剪纸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产物,是与生活习俗相互依附并存发展的。剪纸题材来源于自然物象的原生形态,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充分发挥自我想象与创造思维,如加上女性创作主体所具备的丰富的形象思维特征,使得它既具有在写生基础上的夸张想象,又富有象征意义,体现了东方艺术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感性审美特征。例如剪纸艺术大师-祁秀梅剪纸纹样中的蝴蝶,具有夸张变形后的造型,它的造型还赋予了人格化的意识,蝴蝶变成寿字形,祁秀梅把朴素的民间哲理观念糅合到民间剪纸纹样中,期望人们能够长久地福禄寿康。

民间剪纸具有独特的造型表现方式,民间剪纸的造型不受任何客观逻辑的约束,自然天成,民间剪纸的造型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将任意物体进行组合。剪纸造型有意识的夸张变形,使形象更加美观,从而增强装饰效果。民间剪纸同时具有意象化的造型方式,确立了其造型“以意写神”的手法。剪纸艺术充分体现了寓意之美。艺术家出于对各种美好愿望的追求,在创作过程中善于把多种物象按照理想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无论用一个还是用多个形象组合在一起,都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创造出各种各样吉祥形象来表达自己的祈福愿望。

二、借鉴民间剪纸艺术形式的可行性规律分析

1、剪纸民俗符号的转借

民间剪纸主要是农村妇女采用祖传纹样,一代代传承,剪出花样。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纹样,多少含有一定的程式化内容。民间艺人将这些纹样,夹在一本厚书中,用时取出再剪。之后,许多中国传统剪纸大量使用了一些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装饰符号,如锯齿纹、月牙纹、漩涡纹以及曲线、折线、圆孔、方孔等。每一种符号都能进行变形处理并相互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剪纸艺术语言。

剪纸符号并不等同于它的现实原形,而已成为人们观念的代替物,就是符号中的表示成分。比如:剪纸民俗符号中的葫芦、石榴、枣、栗子等多子植物,所指则是早生男女,由此构成一个人丁兴旺的民俗象征符号。这些符号系统在采用之前,已是一种观念性的存在符号系统。如《感恩教师节》剪纸松树也不是现实中的形态,而是人们意象中的形态,它表达的是人们渴望益寿延年的心理期盼。

在对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进行一定研究的基础上,掌握具有原始艺术韵味的民俗符号,并对剪纸文化的精髓进行深入地研究。在进行现代插画的创作的过程中可以直接转借民间剪纸民俗符号,将古老的民间意识与现代意识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本土民族特色的现代插画,让自己的插画游走在现代与传统的两度空间中。如《感恩教师节》插画创作中,转借了祁秀梅剪纸作品中生命树这种反映生命生生不息的生命象征意义的民俗符号,这幅插画延续其中的一部分寓意,象征教师教书育人,让代代成长绵延不止。

2、表现题材的拓展

传统民间剪纸在题材上周而复始,在表现上主要是吉祥吉庆的喜庆情调。民间剪纸,作为一种活态文化,绵延至今。在节日里,在重要的民俗活动中,它都以文化标志的符号出现。在民间,剪纸艺术被广泛应用,每逢过年过节,喜庆佳节和婚丧嫁娶,农村妇女便会将彩色纸张剪出各种的花鸟、动物和人物,贴在门楣上作为装饰辟邪品,也作为礼品吉祥物。一直以来,剪纸的表现题材都是人们在表达期盼幸福美满生活的殷切愿望,表现了中国民众面对现实的求吉心理。

现代插画的创作,在弘扬民间剪纸艺术的同时,应当让它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可以将剪纸的表现题材进行拓展,不再一味地表现民俗的事物,而是结合现代人的思想和情感,追求传统和现代的统一,将传统的剪纸艺术以现代时尚的视觉之美表现出来,让现代插画更具有人文情感和文化内涵。运用这样一些质朴、纯真的视觉形式能够带给都市中为生活忙碌奔波的人们一丝慰藉,在大范围的摄影机械记录的图像中,给人们的视野带去一点新意。如《时尚插画》设计就是不再以民俗为题材,而是汲取当下的时尚元素运用剪纸的手法进行创作。

3、造型规律的沿用

民间剪纸,有着独特的造型表现方式,它打破比例、透视、体积、时空的限制,充分发挥作者的主观想象,随心所欲地进行物象的夸张、简括、变形、拼接、套嵌、复合、装饰、象征,表现了民众的人生观、自然观、幸福观、价值观。同时,由于受到工具和材料的局限,剪纸在处理形象时要有些程式化,民间剪纸的许多特点和风格都是由于刀法上的一定技巧而产生的。整幅剪纸造型的美还体现在线的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特殊结构上。由于剪纸是在纸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多采取镂空的剪刻方法。

在保留传统民间剪纸优秀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对传统剪纸造型规律进行深入地把握,掌握它的文化规律,了解传统文化符号的组合与变化,进而将其与现代插画相结合。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所具有的独特视觉艺术规律,去粗取精,结合当下现代时尚图形,创作一些反映时尚生活潮流的现代插画,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将艺术的传统精神和现代精神加以合理的整合,力图实现一种崭新而富有活力的时尚插画设计语言。如《表演海报设计》中运用了传统剪纸的造型手法-对称,采用的阴剪和阳刻技法。

4、现代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吕胜中说:“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最普遍的,也是作品最多的一种形式,它的生命力很强,能适应不同的文化转型。”传统民间剪纸的造型语言中带有现代艺术的一些特点,在某些剪纸作品中会发现立体派的踪迹,同一物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多个视点进行观察,去构成一个有节奏感多维的组合空间。同时传统剪纸具有意象化的造型语言,它将客观世界的各种物体形状在剪纸艺人的脑海中进行了抽象化、简单化,抛弃了客观世界各种物体具象的外壳,进一步把各种抽象的形状有机地组合成有节奏的、相互协调的,具有艺术韵味的图形。从这些方面分析都能找到传统民间剪纸与现代艺术的共同点,我们可以从民间艺术中的原始野性与现代艺术的稚拙中找到契合点。

由于剪纸材料的二维属性使它在平面设计中的影响显著,如中国银行的标志,这个设计恰到好处地借用了剪纸的形象特征,平面剪影以及镌刻式硬边处理与剪纸的效果一脉相承。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形象标志设计也结合了剪纸的造型特点进行了设计,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中国本土的设计语言和中国的文化底蕴。如《封面设计》中,结合剪纸的图形元素,运用剪纸的造型语言、视觉传达方式进行封面设计,整个设计表露出一种质朴纯净的感觉。

三、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影响,使插画的风格越来越体现出一种相互融合的趋势,人们也逐渐地开始厌倦这种缺失个性、抹杀民族特征的视觉表现形式。如何让现代插画与国际潮流同步又不失本民族的个性特色,做到这一点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最原始的往往就是最现代的。

从中国传统剪纸这种来自民间的艺术形式中寻找灵感,结合当下的时尚元素,运用现代的思维设计加工,创造出现代感强又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现代插画作品,在现阶段正好迎合了人们的消费心理需要。现在的消费者在满足其基本的物质需要外,更多地开始关注个性化、审美、感官享受等方面的要求,所以,设计背后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显得越来越重要。从民间剪纸的独特艺术形式中发现新的途径来丰富现代设计语言,尝试将民间剪纸的艺术形式结合现代时尚的语言元素,为现代插画的设计寻找一种新的视觉形式。

参考文献:

1、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2、乔晓光.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3、吕胜中.再见传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5

上一篇:开班仪式讲话稿(修改)210下一篇:主题党日活动书记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