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发展

2024-07-28

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发展(精选7篇)

1.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发展 篇一

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特点、问题张凯欣

(心理系02级2班 35号)

摘要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关于人的“健康”的三要素,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在我们关注躯体健康的基础上更要重视心理健康。所以,我们要积极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最低层做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特点和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 素质教育 学生心理素质 学校心理健康

教育特点 问题

一、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

21世纪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化。

随着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的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将普遍意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人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青年一代是民族的未来,学校要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就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从学校的层面上说,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将渗透在教育观、人才观中,成为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存在,帮助每个学生发展自我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从学生的角度上说,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的学生会更加注重自身全面的发展,意识到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取得成功。心理健康教育必将由现在的少数实验学校逐步扩展到一般学校,由经济发达的地区逐步扩展到经济欠发达地区,直至建立相应制度,步入正规化,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共识。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

未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形成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工作模式,实现可复制、可操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的最重要标志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美国教育家托马斯曾说:“一所好学校就是那种在其教与学中能成功体现对人、真理、正义和责任感尊重的地方。教育的这些首要的道德既是其自身目标,也是实现的手段,而忽略这些精神和文化品德的学校,无法使它的学生发展成精神、道德、社会、文化、审美、心理和体育等方面都健康的全人”。教师是直接体现学校职能的环节,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具备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未来的社会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将有所提高。国家通过鼓励和引导继续教育,制定执教人员的专业标准,考核颁发资格证书,以及倡导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大力发展,将逐步建立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师资队伍。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代化。

和社会其他领域一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将越来越多地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信息的传递、运用、储存和管理。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将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运行现代化。一方面,网络的覆盖面广,克服时间、空间的跨度及对信息处理的迅速、客观、准确性等特性远非人力可比。另一方面,21世纪网络将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伙伴,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扩大心理辅导的层面,成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网络技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将发挥以下作用:对学生各种心理档案的立档、储存、管理和运用;实行网上咨询,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心理测验或直接向专家咨询;在网上对教师进行专业训训;建立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家系统,实现各地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齐全化。

如前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三层功能。初级功能,指治疗、消除学生已有心理疾病的功能;中级功能,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达到预防心理问题的目的;高级功能则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个体发展的最优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始终坚持以达到这三级功能为目标,以实现高级功能为最终目标。现阶段,由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还不成熟,一哄而上,良莠不齐,缺乏科学客观的评估、指导,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尚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固有的功能。但是,随着社会、学校、家庭及青少年本身对开发心理潜能的了解和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将逐渐向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这一目标聚拢,学校将最大限度地集中教育的人力资源,给学生以更全面的影响。正如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当今是个心理学的时代,心理学的新趋势是注重如何帮助健康的人发挥潜能。”从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到关注人的心理潜能的开发,是心理学成熟的标志,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熟的标志。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由非专业人员兼任到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师资队伍。

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本位化。在专家指导下,全校教师在校长的带领下,针对全体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制订一个共同的目标及工作重点,通过全校性的教

育活动改善学生行动。(不能单靠少数专业辅导人员的努力和参与,而应投入全校的力量)

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方法:如将心理教育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咨询机构;建立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协作的心理教育网络等等。

二、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由于学校所处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不同、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心理教育硬件设施的多少等等,这一切都决定了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不同,形式各异,鉴于这种情况,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估应全面客观,应重视教育过程、教育效果、重视发展,而不宜作简单的横向比较,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重在指导、淡化评比。

由于心理教育功能的特殊性,实施心理教育采用提供心理咨询、进行心理辅导、建立心理档案等特殊的作业方式,是十分必要的。不少学校已经在这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我们必须不断地总结和完善,并且加以推广,使心理教育进入每一所学校,进入每一间教室,进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但是由于心理教育功能的全面性,心理教育就不能只局限于上述的专门作业方式,而应当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同时是心理活动的过程,教育教学活动本身又必然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进行着心理教育。这就要求,一方面,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增强心理教育意识,能动地发挥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开掘心理潜能、预防和治疗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改进教育和教学的方式、方法,以避免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制造学生的心理障碍,甚至引发学生的心理疾患。

当前减轻学生过重课外学业负担,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过重的课外学业负担,不单是压在学生身上,更是压在学生心上。学生埋头于完成各项庞杂而又不甚必要的作业,就难以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的关心,难以有舒展的胸怀和创新的精神。一些同志认为,在学生中一度掀起的对“还珠格格”的崇拜,实际上反映出年轻一代对敢作敢当,敢哭敢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性格的向往,反映出对受到压抑的现实不满的心态。这应当引起我们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心理教育偏差的反思。

三、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发展迅速,但地区差别大。

十几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研究到实践已经逐步开展起来,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从全国范围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很

不平衡,城市快于农村,沿海快于内地,有些地区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有些地方刚刚起步,有的甚至几近空白。即使是在一个地区,也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指导,各校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

2.理论研究不尽人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尚未定型。

目前我国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大大滞后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对于诸如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相关概念的定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估手段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等问题,学术界至今尚无统一的看法。学校的教育实践得不到应有的理论指导,一些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既未看清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必然联系,也没有弄清二者的区别,实践中常把二者割裂或等同起来。

3.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

譬如,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心理测量常常是不可或缺的。但心理测量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使用者的资格有一定的要求。从对测量者、测量环境、测量时间、被试心境等因素的控制到测验工具的选用、使用以及对测验结果的解释,都必须采取规范、科学、慎重的态度。为了保证心理测量的客观、正确,量表和问卷常模必须是科学的,必须考虑其适用范围。然而,目前科学的评估技术应用不足,出现的某些量表缺乏科学依据,测试结果又大相径庭,测试缺乏信度与效度,仅凭这样的测试结果来断定学生心理显然存在诸多问题。此外,有的学校由未曾受过任何相关培训的学科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有,有的学校的心理辅导活动停留于一般的谈话,缺乏一定的咨询技巧。

4.形式多样,但缺乏规范。

当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很多,形式多样,但有的学校东打一拳,西打一拳,看似热热闹闹,实则空忙一场。这是没有从整体上规划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使之形成有效的运行系统,融入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去进行运转的结果。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附属物,也不是临时性任务,而是一项有明确目标和内容的专门教育活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应该有专人管理,具有专业教师、专门课程,在专家指导下进行,注重其专业化和规范化。

5.专业人员匮乏。

这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一个较大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师大、中科院心理所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心理教育教师培训班,但由于数量有限,仍很难满足实际需要。目前,有些高校已设立该专业,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但高校的培养模式及其规模显然无法即时满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因此,当前的当务之急是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对一批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意向或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在职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以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急需的骨干人才。

总结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不能只理解为防治心理疾病、保障心理健

康,更重要的是提高

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潜能的最大开发;其基本立足点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全体学生为服

务对象,应当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改善学生心理与行为目的,同时

要重视个别差异最终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到每个具体学生身上;其宗旨是塑造个人完满的人格,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教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其目标的实现

有赖于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及双边努力,不是教训人,不是替人决策,要发挥教师的主导

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动作用,一现代心理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否则,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2002年

[2]《中国教育学刊》

[3] 武妮娅《中小学教育必需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2.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发展 篇二

学校心理教育,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将基础心理学提供的理论转化为技术,以求解决学校教育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一门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我国大中小学在开展这项工作时有多种提法,如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做法上有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训练、心理治疗、心理诊断等多种。所有这些提法与做法,其内容、目标和方法都基本一致,都可以用心理教育一词来概括,其核心都在于“心理”,最终落脚于“教育”,其服务对象是在校学生。

1 中国学校心理学的内涵

我国1987年版《辞海》对学校心理学所下的定义是: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心理学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各类成员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家长在内的心理活动规律,并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提供心理服务,帮助成员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各成员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以下就其内涵做进一步的说明:

1.1 应用性是学校心理学的本质特征。

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和服务于学校的具体表现,是心理学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从学校心理学的名词构成来看,心理学决定了它的特殊性,而不是其它什么教育理论或管理理论;学校决定了心理学理论所应用的范围,但不是物理环境上的学校范围,而是与学校相联系的人际范围。

1.2 学校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有所不同。

学校心理学比教育心理学服务面更广、实践性更强、应用价值更直接。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管理、课程设置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教师、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心理学问题,以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核心,并与之联系的所有心理现象和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一般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规律。

1.3 学校心理学服务对象主体是学生,同时要照顾到教师、家长和管理者。

学校心理学的主要服务对象是5~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在最基本的意义上,学校心理学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由各种假设整合而成的思维方式,这些假设常常用来指导、理解和矫正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教育世界。

1.4 学校心理学理论丰厚,方法技术多种多样。

学校心理学集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包括普通、社会、发展、临床、测量、咨询等理论,与心理诊断、咨询、测量技术等为学校成员提供心理服务,帮助成员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各成员的身心和谐发展。

1.5 学校心理学服务范围主要涉及:

心理健康教育及评价、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行为矫正和培训等。

2 学校心理学面临的几个变化

2.1 服务对象呈现扩大化近年来,学校心理学的服务对象在逐步扩大,从学生扩展到教师、家长和学校管理者。

学生一直是学校心理学服务的首要对象,而且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其服务对象年龄范围在不断扩大,最早的服务对象就是年龄范围在6~18岁的中小学生。随后其年龄扩展到3~22岁的学生,这就加入了处于幼儿期的幼儿园孩子和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

教师是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必然对象。但是,在实践中学校心理学服务于教师是极少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学自身发展规律来讲,都在不断的加强对教师心理的关注与服务。学校心理学服务于教师,是完善学校心理学理论体系,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必然过程。

家长是学校心理学服务的辐射对象。家庭教育的主导者———学生的父母,有可能由于缺乏教育知识与技能等,不能够对孩子施加好的影响,往往在教育孩子时遇到很多的困难。因此,为家长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与服务,并间接的影响到学生,也是我们搞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作的明智之举。

学校管理者也是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对象。学校心理学在学校管理、课程设计中的心理学问题、协助学校职能部门优化育人环境等问题时,可以对学校教学、管理和科研等方面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2.2 服务重心凸显发展性我国现行的学校心理学还遵从着传

统的服务模式,就是对个别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诊断、评价、咨询或治疗。当今的学校心理学服务要求将重点转移到全体学生,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因此,儿童心理健康服务观念应从传统的临床取向转向关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其服务的重心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采取早期预防、积极干预,以发展社会性为主,综合治疗的策略。

2.3 研究取向重视应用性心理学和教育学是学校心理学的两大理论基石。

学校心理学家不仅需要有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有应用理论的实践经历。当今的美国心理学更加重视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研究取向。我国的学校心理学面临着严重的困境,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离异家庭儿童、自杀的大学生等人群,他们急切需要大量的学校心理学家提供的服务,这便要求我们的学校心理学研究更加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

3 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前景

进入21世纪,从国外的资料和国内近年来学校心理学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以下是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六种角色:

第一是心理预防的引导者。学生在校期间,特别是在中小学衔接阶段,包括中考、高考阶段和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转折期,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注重采取心理卫生措施,加以监督控制。以保证他们心理健康地发展,顺利完成学业。在心理卫生方面,要防止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注重培养学生气质、性格和能力等各方面的特点;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包括性教育;要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情感良性发展;要按照不同年级或年龄安排好生活节奏;要使学生劳逸结合、保持身体健康等。

第二学生心理卫生的保健者。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心理学家的首要任务。不论是测量性评价、学校心理咨询,还是进行行为矫正和开展各种辅导,学校心理学家的作用都是当好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无论是在发达国家的中小学里,还是在我国的中小学里,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都是存在着问题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我方面的问题,如自我评价问题、自我体验问题、自制力问题等;二是学习问题,如学习压力问题、厌学问题、学习障碍问题等;三是人际关系问题,如同伴关系的问题和对异性看法的问题、师生关系的问题、亲子关系的问题等。上述问题构成学生心理行为的并发症,人际关系、学习和自我三方面的问题往往联系在一起。它们的解决都离不开学校心理学家。

第三是测量评价的诊断者。诊断性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和标准,以使用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为主,对学生个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异常或障碍以及学生的成长环境进行描述、分析、归类、鉴别、评估的过程。诊断性评价是一个包括确定目的、观察现象、收集资料、查询原因、实施测量综合评估等在内的完整过程。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就是一种一般性的诊断性评价。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治疗前,也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的或特定方面的诊断性评价,以确定症状,寻找原因,作出全面评估,并加以确诊,为进行心理干预做好准备。

第四是是德育工作的辅助者。在西方国家里,学校心理学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学校里,不仅有正面的德育工作,还有对品德不良的矫正工作。通过正面教育,培养各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是学校心理学家常用的办法。学校心理学家根据自己所依据的理论,详尽分析行为困扰、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暴力的关系,社区环境、教育与青少年暴力的关系,暴力青少年人格特质的有关因素等,按照暴力青少年情绪的稳定性、社会适应性、性格内外向性和自我反省性的特点,有的放矢地给予行为矫正。

第五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这种辅导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方面的工作现在通常是由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在做。二是主要针对学习障碍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进行相应的辅导与矫正。学习障碍是中小学生常见的一类问题,这类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严重的影响。通常,家长和教师会认为这类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或者认为这类学生的智力发育有问题,而对他们采取说教、强制,甚至奚落的措施,其结果反而是雪上加霜,使这些学生对学习兴趣全无,与其他学生的差距也越拉越大。这是学校心理学家可以也应该发挥自己职业专长的一个辅导领域。

第六是职业选择的指导者。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后,一些学生要进入社会,参加职前技术训练或直接投入社会劳动。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业,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就非常重要。然而,限于自我认识和社会阅历的欠缺,一些学生还不能正确地认识和选择自己的职业。作为学校心理学家,如何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职业兴趣,掌握选择职业的技巧,应是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西方学校心理学有近百年的历史,而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学校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但一定要结合我国国情,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从科学性、实效性两方面出发,逐步实施这一自上而下的系统工程,同时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以及心理学科研工作者们付出长期而卓越的劳动。

参考文献

[1]林崇德,辛涛,邹泓著.学校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T.K.Fangan&P.S.Wise,School Psychology:Past,Present and Future.Longman Publishing Group,1994.

[3]T.B.Gutkin,The Handbook of School Psychology.John Wiley&Sons,1990.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篇三

心理辅导在西方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在中国,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心理辅导还鲜为人知。

心理辅导是社会剧变的产物。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生活方式相对稳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心理问题相对较少。在西方,心理辅导是在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在中国则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因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人人都需要适应,适应不良者自然会多一些。心理辅导就是通过语言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适应和发展的一种专业服务工作。

十年文化革命的灾难使中国政府的领导人变得清醒起来,自七十年代末开始实施经济改革和政治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的最大变化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引入在促进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衣食住行等生存和安全需要的满足,必然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人所言“衣食足则知荣辱”、“饱暖思淫欲”,从正反两方面形象地铨释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了心理问题产生的必然性及复杂性。

改革开放在加速经济市场化的同时,也在推动政治的民主化,从而导致价值的多元化。宽松和包容的社会给了人们更多的自由和更多的选择,同时也给了人们更多的矛盾冲突和更多的烦恼焦虑。

总之,是社会的急剧变迁使心理健康问题增多,是社会的迫切需要使心理辅导的兴起成为必然。

心理辅导的出现既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又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有更多的剩余劳动,才能促进新的社会分工,使心理辅导这种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行业得以出现。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是不需要也不允许心理辅导存在的。摒弃斗争哲学,提倡以人为本,重视人性和人权,是心理辅导得以发展的政治气候。简言之,是社会进步使心理辅导的兴起成为可能。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有识之士将西方广为流行的心理辅导理论和方法引进,点燃了中国心理辅导的火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

心理辅导在中国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从学校、医院逐步推广到社区、企业乃至军队和监狱,其中在学校系统的发展尤为令人瞩目。心理辅导在学校中的一个更为通俗的提法是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社会政治、经济大背景外,促进心理辅导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发展还有两个重要诱因。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家庭和学校实施的是以升学为唯一目的的应试教育,片面灌输知识,过分强调分数,忽视潜能开发和人格培养;过重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孩子的游戏和交往;过多的批评惩罚,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伤害。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为了控制人口增长,中国推行了一对夫妇一个孩的独生子女政策,在家庭教育方面出现了过度保护、过多限制、过高期望的不良教养方式,使孩子的心理发展受到极大阻抑。

正是上述不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渐增多。严峻的现实,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先是提出了用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的口号,强调心理素质的重要。后来,国家教育部又连续下发了几个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文件,明确要求大学普遍建立心理辅导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就学习、生活、情感、人际交往及择业求职等方面的问题对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并要联系大学生的实际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对中小学则要求以预防为主,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提倡体验教育,反对空洞说教,让学生在讲故事、做游戏、角色扮演、心理剧及讨论辩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感受体验心理冲突,潜移默化地促进心理成长;同时,要创造条件,在中小学陆续建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开展个别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困扰。

在教育部文件的推动下,心理学者们设计编写了许多套心理辅导活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工作日程,少部分城市中小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全国一千余所公立大学中有近三分之二设立了心理辅导中心,学校有专项经费支持此项工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与任务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接触的来访者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一是在生活、学习、交往及升学择业过程中产生心理困扰的正常学生。

二是患有学习障碍、交往障碍、情绪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及各种特殊障碍的心理偏常学生。

三是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产生困扰的家长和教师,其中尤以中小学生家长为多。

在上述三类人中,第一种和第三种是学校咨询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即以开发智能、健全人格为宗旨的发展性咨询是学校心理辅导的重点。而对患有严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学生的诊断治疗,一来人数不多,二来超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能力范围,故一般不属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对象。

具体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承担以下三方面任务:

第一、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心理健康活动课、讲座、团体辅导、改善校园心理氛围等途径,努力推行学校心理卫生计划,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学习指导、生活指导、交往指导及升学就业指导,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第二、向教师和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及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法,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第三、通过晤谈、观察及心理测验等方法,对心理偏常学生进行鉴别,对有轻微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个别或小组辅导矫治,对少数有严重心理障碍即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加以转介,由专业机构给予治疗。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个别咨询、小组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很快,形势喜人,但也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

一个问题是,有些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及部分教师、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重视,发展很不平衡,尚需做进一步宣传和转变观念的工作。

二是社会上很多人包括一些学生和家长,将患心理疾病看作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羞于求助,不敢前来做心理辅导。

三是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验等新兴行业尚无明确立法,管理混乱甚至无人管理,出现纠纷,无法可依。

四是缺少训练有素的心理教师。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的落后和政治的干扰,中国的心理科学停滞多年,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才开始出现。北京师范大学率先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并招收相关方向研究生,虽然后来其他几所大学也陆续开设了心理辅导课,但均没有培养心理教师的系统计划和督导制度,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各界和各级学校的需要。在教育界,对学校心理教师的资格标准尚未做出明确规定。

4.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发展 篇四

子课题、实验区、校申报通知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中小学校、学前教育机构: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经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管理办公室批准,“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研究”为国家级重点课题,为此特成立总课题组。总课题组将整合国内有关教育权威机构、专家团队和一线学校的学术力量,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课题名称: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研究 主持人:张桂微 朱蒙 课题类别:全国重点课题 课题编号:CTF120290 现就2012子课题和实验区校申报通知如下:

一、申报项目及申报范围

国家教师科研“十二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研究》子课题实验校申报对象为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幼儿园;申报课题实验区应有10所以上中小学校或幼儿园作为课题实验区。实行大学区管理体制的区(县)可以申报实验学区,组织实验学校申报课题。

二、申报条件与申报要求

子课题立项要求以单位名义作为实验学校申报。申报单位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并对参与本课题研究有较为强烈的意向;科研组织建制完备,制度健全;人员配备得力,经费投入到位。每所实验学校原则上限报一个子课题,课题主持人必须是课题研究的实际负责人。子课题可以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在《课题实施指南》(见附件)所列题目中选定,也可以参照“指南”自行拟定。

三、审批立项

经《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研究》总课题组专家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后,分别下发子课题立项证书、子课题科研组组长聘书、实验区校证书、匾牌。

四、申报办法和联系方式

申报者须填写《<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研究>课题申报评审• 议定书》(见附件)一式三份,由子课题主持人签字并加盖所在单位公章,特快专递至总课题组秘书处(北京100079信箱85分箱,邮政编码:100079;收件人:陈老师;联系电话/传真:010—52870530,手机:***。电子版同时传至电子邮箱:xljkjyzyh@vip.163.com。有关附件表格也可登录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浏览下载。

请各有关教科研机构和业务指导部门及时转发文件,协助组织好子课题的申报工作。特此通知。详见附件。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管理办公室 《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研究》总课题组

5.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发展 篇五

学校心理咨询室最需要的就是营造出一种人性化的环境氛围—种以人为本,充满了人情味,充满了对人性的理解、尊重和关怀的环境氛围。

一、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职责

学校心理咨询室应面向全校学生、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心理咨询、指导和服务。

二、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要求

学校咨询室的建设要要符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学段学生的需求。

1、学校咨询室要求有专用场地,地点应选在安静和方便学生的位置,尽量远离教学区和办公区;

2、学校咨询室名称的应选择亲切、生动、贴近学生心理,能够易于接受的名称,如心语室、知心屋、心情吧等;

3、学校咨询室的内部布置要求简洁、温馨、舒适、安全,有助于学生心态的调试,达到一定的隔音标准;

4、学校咨询室应配置必要的设备和办公用具,如办公桌椅、资料柜、心理图书资料、电话、计算机、常用心理调查问卷和统计软件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增添心理活动区和阅览区,设置宣泄室。

三、学校咨询室的人员配备学校心理咨询室应至少有1名受过系统培训的专职或兼职心理教师,咨询室人员还可以包括具有一定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班主任和团队干部以及热心于此项工作的其他教师、校外人员和学生志愿者。

四、学校咨询室的使用要求

1、咨询室应定期开放,每周不少于5小时,开放时间应符合求助者的需求,在开放时间内必须有咨询人员值班;

2、学校心理咨询室可以根据咨询室设置情况和求助者的需求,提供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如:现场咨询、通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

3全心全意为求助者服务,尊重并积极关注每一位来访者。未经本人或监护人的允许,不得擅自向其他人透露求助者的各种隐私,心理测量结果和咨询记录等。

6.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配备刍议 篇六

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各种配置中, 需考虑到心理图书的配备, 这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要求中都有体现, 如《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小学校和职业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基本要求的通知》 (2006-03-31) 中明确提出:“阅览区 (室) 应配备书柜、阅览架、桌椅、心理方面的图书、报刊和杂志等。”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办公室即将出台的《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规范 (0807) 》中也明确指出示范级心理咨询室需配备至少100本“心理学杂志、教育心理期刊、与心理学相关的文学艺术、音乐和影视资料等”“包括心理学基础理论、新心理治疗流派、教师、学生、家长阅读等多个层面 (副本不得超过2本) ”的图书, 合格级心理咨询室需配备至少60本“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学生自助读本 (副本不得超过3本) ”的图书。可见, 图书配备是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读心理方面的书可以缓解或消除生理、心理疾患, 促进身心健康, 增进自信、改善个人行为和人际关系, 是自我心理调适的良药。心理咨询室配备图书的主要作用:其一, 前来咨询的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丰富有关知识, 增进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 获得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指导;其二、咨询老师可以随时翻阅, 了解其他咨询案例, 学习其他咨询老师的有益经验, 以便更好地开展本校咨询工作;其三, 学校的其他教师通过这些资料可以扩展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更好地了解自己、尤其是了解教育对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以便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使之更加适应中学生的特点。

二、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配备的选择

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的配备应根据阅读对象的不同而要有所选择。

1. 对专业心理咨询教师, 建议配备以下方面的图书, 这些书籍为咨询理论书籍, 专业性比较强: (1) 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发展至今, 内容已经极为丰富。为了对心理学有全面的了解, 最好从一本心理学导论或普通心理学入手。

《心理学与生活》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是一本优秀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 不仅在美国, 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这本书写得深入浅出, 贴近生活, 同时其内容又都包含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信息。

《普通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0 0 3年) , 这本由孟昭兰主编的教材自1994年第一版问世后, 迄今已多次印刷, 是深受欢迎的国内普通心理学教材之一。

(2) 心理学流派

西方现代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 产生了众多的流派和学说, 迄今为止, 多途径研究仍是现代心理学的现状。这其中以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 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1) 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 其后被不断修正与发展, 影响力远远超出心理学, 主要著作有《精神分析引论》 (商务出版社, 1995) , 《释梦》 (商务出版社, 2001) 。

荣格与荣格学派:

《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 是荣格几篇文章的合集。《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三联书店, 1991) ,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7) 出版时间都较早。前者是荣格的演讲集, 是了解荣格前期思想的不错的入门书。

阿德勒·弗洛姆·霍妮:

《自卑与超越》 (作家出版社, 1987) 是阿德勒最有影响的著作, 在国内曾被多家出版社出版。较近的阿德勒译著有贵州人民出版社的《理解人性》 (2004) 。

弗洛姆的重要著作有《逃避自由》 (中国工人出版社, 1987) 《爱的艺术》 (华夏出版社, 1987) 《为自己的人》 (三联书店, 1988) 《健全的社会》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人类的破坏性剖析》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0) 等。

近几年, 霍妮的著作推出不少。贵州人民出版社“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中收入了她的《自我分析》《我们内心的冲突》《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2004) 。上海文艺出版社也出过几本有关霍妮的重要著作, 如《我们的内心冲突》 (1998年) 《精神分析新法》 (1999年) 《神经症与人的成长》 (1996) , 后者是霍妮晚年代表作, 是其思想集大成之作。《与命运的交易》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 , 一书则是使用霍妮的理论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人物作的崭新阐释, 很有启发性。《一位精神分析家的自我探索》 (1997) , 是对霍妮的人生经历、内心冲突、思想演变的全面审视, 实为了解霍妮及其思想的不可多得之作。

(2) 行为主义

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在20世纪20年代风行一时, 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进程。在其后, 行为主义得到不断发展, 以斯金纳最有影响。《行为主义》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是华生对其行为主义观点的最好概括。《超越自由与尊严》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 是斯金纳很有影响的一本普及性读物。《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一书既有对行为主义原理的系统阐述, 更佐之以生动实例说明原理的应用, 理论与应用结合很好, 是了解行为主义的很好选择。

(3) 人本主义

有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著作, 有一本非常好的选集《人的潜能与价值》 (华夏出版社, 1987) 。《人本主义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 是国内全面系统介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专著。《三种心理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一书介绍了弗洛伊德、斯金纳、与罗杰斯的学说, 书不厚, 介绍简捷明了, 可作了解这三方面的不错的入门书。

除上述三大势力外, 认知心理学于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兴起, 并逐渐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主流。在这方面, 有最新引入的《认知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国内王甦、汪安圣等编的《认知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是比较流行的一种。

情绪心理学方面有辽宁人民出版社引进的《情绪心理学》 (1987) 与国内著名心理学者孟昭兰著的《人类情绪》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可做推荐。

香港李中莹先生的《情绪疏导学》与《N L P——帮助人生变得更成功快乐的学问》是比较实用并且在个别辅导中见效较快的介绍心理疏导技巧方面的书。

在社会心理学方面, 时蓉华著的《现代社会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是比较流行的教材之一。

教育心理学方面已有了一本相当出色的引进书:《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2004) , 人民邮电出版社引入的是原著第7版。

(3)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国内出版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类书籍已比较可观。这方面的案例类图书以《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为首荐, 此书收入了西方心理学大师的一些经典心理咨询案例, 值得认真研读。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及案例》 (上、下)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书内容也都很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出版了一套“心理保健与治疗丛书”, 作者系德国著名心理医疗医师佩塞施基安, 包括《天堂与地狱》等四本, 介绍了他的积极心理治疗法。心理咨询类科普读物则以《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为首选, 该书记述了作者在哈佛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实习期间经手的10个心理咨询个案, 以生动的文笔对咨询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郑维康翻译的《高明的心理助人者》是一本介绍心理咨询基本方法的书籍, 本书既适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师等正式的助人者阅读, 也可供教师、医师、护士、社区工作者及监管人员等非正式的助人者阅读。

2. 对一般教师, 从以下方面去考虑配备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 职场竞争激烈, 由此导致的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不适问题日益凸显, 这就造成了社会上对心理自助读物的巨大需求。这方面的书籍也非常之多, 我这里仅列出部分书目仅供参考:

《减压》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你被压力压扁了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 《放慢生活的速度》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 “精神健康系列” (三联书店, 2003, 包括《不要恐惧抑郁症》等4本) , 等等。总的来说, 这方面图书数量实在是太大了, 其内容、主旨、特点也各有不同。

还有大量的成功学、励志类的图书也包含不少心理学的内容。

爱作为一个有魅力的字眼, 与它有关的心理学书籍颇受市场青睐。这方面的重要著作是弗洛姆所著的《爱的艺术》。另一本这方面的重要著作是罗洛·梅的名著《爱和意志》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7) 。更为大众化的读物有:《爱是一种选择》 (团结出版社, 2000) 、《是真爱还是迷恋》 (海南出版社, 2000) 、《爱情方程式》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2) 、《你真得懂得爱吗?》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9) 、《罗曼蒂克心理学》 (文汇出版社, 2003) 等。

释梦类书籍也是受欢迎的一类。这方面的入门书推荐《梦:内心的声音》 (京华出版社, 1996) , 此书虽薄, 但对了解如何通过精神分析释梦却有清晰的介绍。王溢嘉所著的《夜间风景梦》 (远方出版社, 1998) 一书有对各种释梦理论的总结, 很值一看。

著名作家毕淑敏的《心灵7游戏》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4) , 作者在书中发挥了她从医、写作、读心理学博士班、创办心理咨询所等多重知识经验, 用散文的笔法给读者开出一道心灵保健处方。读者可以通过完成书中的游戏进行自我心理分析及心理自助。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完全手册》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面讨论了学习心理辅导、行为能力辅导、青春期心理辅导的方法和原则, 并详细介绍了各级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常用技术, 也是比较实用的系列丛书。

婚姻方面可以去看黄维仁的《窗外依然有蓝天:婚姻伤害医治》、也可以去看杜布森博士的著作, 杜布森博士是儿童和青少年问题的专家。

更多的亲子关系书籍归类在发展教育栏目下。可以参考儿童青少年心理辅导丛书中的书目, 目前比较热的是《父母效能培训手册》和《豆豆妈妈的成长》。

对学生, 从下列方面去考虑配备:

首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 (2004, 分为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 共6册) 是介绍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方面的图书。

其次, 写给青少年看的心理自助方面的书有很多如《红处方》《青春期心理检阅》《同学, 咱们聊一聊心理障碍》《学生心理健康》《人成长中必须知道的20个故事》《青少年心理疾病案例分析》《青少年生活策略》《青涩时光—青少年性心理咨询》《走出孤独的世界》·心雨:中学生心理辅导

最后, 吉林省青少年报刊总社出版的《中学生心理》 (月刊) 是学生比较爱看的杂志, 它能贴近学生生活, 有许多案例可供学生参考。

三、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配备的使用

有条件的话, 建议设立心理健康专题阅览室, 营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优雅安静的环境有利于消除心理疾患, 促进身心健康。心理健康专题阅览室应注意营造温馨、宁静、舒适、色彩淡雅的环境, 使青少年一走进阅览室就能放松心情, 缓解压力, 得到愉悦。心理阅览室的功能在于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从而得到帮助和启示。心理阅览室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有关的各种心理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思想、各种心理辅导技术方面的资料。需要配备书柜、阅览架、阅览桌椅、有关的心理图书和报刊、杂志等。

心理阅览室是心理图书资料的专用阅览室, 其面积大小可根据学校条件构建, 一般至少应可容纳20人以上。心理阅览室可以集中配备有关心理方面的报刊、杂志, 同时集中放置有关帮助和提高学生心理品质方面的书籍。

配备一个具备心理保健知识的管理员。学校要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 有选择地招聘心理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或引进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士为青少年开展阅读指导和心理疏导。

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如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创办心理健康宣传专栏、举办心理健康专题展览等。

四、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配备后的管理

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配备后要加强管理, 下面引用“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咨询室”的《心理咨询室图书借阅制度》, 仅供参考:

借阅时讲究文明礼貌, 提倡用文明礼貌语言, 尊重管理人员。

在咨询室阅读图书时, 要维护室内环境卫生, 保持整洁, 不随地乱丢杂物, 严禁在室内吸烟、吃零食。

查阅图书后请归还原位。学生凭学生证借阅图书, 借阅者在选好自己喜欢读的书后, 需在借阅登记本上登记相关信息并签名, 不签名者一律不得借书。

每人每次只能借一本, 借期一周, 如未阅读完可以续借一周, 逾期不还者, 下次停借。教师借阅的资料和书籍, 一次不能超过两本, 借期为一学期, 放假前还清。

希望全体同学严格自律, 切实提高自身素质, 共同爱护好图书, 不得在书上圈画、批注、撕面、折角。

所借图书如若丢失或损坏者, 按图书定价两倍赔偿。如不按此规定执行者, 一律取消借阅资格。

五、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配备的资金来源

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配备考虑到基础建设、基本藏书以及书籍的不断更新, 所用资金要有保障, 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其来源不外乎这样两个方面, 1.教育主管部门安排专用资金, 统一购置。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学校由于实行全免杂费、书本费等, 办公经费中也没有多余资金, 看来只能走这条路了。2.高中、职高、中专院校稍宽裕一些, 可采用上级拨付一些, 学校自筹一些加以解决。

7.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发展 篇七

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使社会财力和人力资源的分配极度不平衡,严重削弱了教育与社会服务方面的资源,而学校儿童的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却由于战争的影响更为迫切。在这种状况下,194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教育大会的主题确定为“教育中心理服务的发展”。大会认为,如果学校教育不能适应儿童个体的心理特征,那就不可能是有效的。大会特向各国教育部建议,由于普通教师不能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完全精通心理科学及其应用,学校当局应当提请心理专家对那些学业落后、行为不良或状态反常的社会适应不良的儿童,以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测验和其他方面的帮助。大会还提醒各国政府关注学校心理学家的地位、工资待遇、培训和进修方面的问题。可以说,这次国际教育大会大大促进了战后学校心理学的发展。

地区性事件

就在1948年国际教育大会之后的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召开了一次国际教育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探讨儿童科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如何更有效地运用于欧洲学校。会议呼吁建立一个学校心理服务的模式,使之更广泛地渗透和融合到学校教育的所有方面,在各种水平上为所有的学生提供特殊教育服务,帮助学生从学习向职业转移。这份文件影响了十个缔约国家未来的学校心理学发展方向,它们是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意大利、前西德、瑞典、瑞士、英国和前捷克,现在这些国家学校心理学发展水平较高就得益于这次会议。这两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及其所倡导的精神,对欧洲国家学校心理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上一篇:论述类作文的写作思路下一篇:高一体育生训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