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减法的意义教案

2024-12-22

青岛版减法的意义教案(9篇)

1.青岛版减法的意义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及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

(二)使学生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对加、减法进行验算.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的能力.

(四)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减法的意义和掌握加、减法的各部分关系及其应用是教学的重点;对加、减法互为“逆运算”的概念是理解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问题情境

前3年半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继续学习一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

(板书课题:“减法的意义”)

全班口算(卡片):

35+75=  150-80=

110-75= 150-70=

110-35= 80+70=

(二)设置问题情境

1.教学减法的意义.

(1)从直观的线段图引入,概括减法的意义.

按图意列式:

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说明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并指出各部分名称.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学生独立分析并列式解答.

提问:这两道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随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观察、比较3个图之间的关系.

提问:

①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②第2,3两个图与第1图有什么联系,各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3个图中的数都一样.第1图是已知男、女生人数,求全班人数用加法;第2、3图是已知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或女生人数)求女生人数(或男生人数),都用减法计算.

③第2,3图中的被减数是第1图中的什么数呢?减数与差各是第1图中的什么数?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连线(补前面).

(3)引导思考.

从上面减法的算式看,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

进而让学生说出减法的意义.

教师归纳总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提问: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什么?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被减数,减数与差的概念.

(4)看书,阅读课本54页.

(5)引导学生研究加、减之间的关系.

观察、比较第2图、第3图与第1图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弄清在加法中是己知的,在减法中是未知的;在加法中是未知的,在减法中变成己知的.也就是说,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是相反的.

另外从加、减法的意义上看也是一种相反的运算,因此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逆运算也就是相反的运算.

大家回忆一下,过去用一道加法题改编成两道减法题,就是利用了加、减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

练一练

根据2468+575=3043,写出下面2道减法题的得数.

3043-575=(  )  3043-2468=(  )

(6)1和0在减法中的特性.

在加法中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那么在减法中一个数减去0,得什么?

启发同学自己举例说明,如8-0=8……从而学生自己总结出: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提问:如果被减数和减数相等,差是几?

启发同学自己举例,如:8-8=0……从而得出:被减数等于减数,差为0.

教师强调在运算中要注意0和1的问题.

2.教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同学们已经学过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你能根据下面一组算式,看加法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由此推出怎样求一个加数?

32+20=52  52-20=32  52-32=20.

学生经过思考得出,加法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另一加数

(2)减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

看下面的算式:

从150-70=80中,引导学生得出:

80+70=150  150-80=70

比较上面三个算式可以看出:

这就是说: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阅读课本第55页.

3.教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应用.

提问:过去学过哪些计算可以应用这些关系?

在学生回答可以验算后,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加法的验算方法.

提问:

(1)前面复习过用加法验算加法的方法,应用的是什么知识?(加法交换律)

(2)现在用减法验算加法,应用的是什么知识?(应用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向学生说明:因为加数有两个,用和减去哪一个加数都可以.

引导学生复习整理减法的两种验算方法.

例如:1234=987=247验算:

同学们自己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验算.

订正时说明是怎样验算的.

从而得出:用差加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或者从被减数里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

练一练

练习十二第4题.

(三)巩固反馈

1.根据2100-695=1405写出一道加法算式,一道减法算式.

2.根据3427=428=2999直接说出下面两题的得数.

2999+428  3427-2999

(四)课堂总结

启发性提问:

1.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减法运算与加法运算有什么关系?

2.加、减法各部分间有什么关系?

3.怎样应用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进行验算?

(五)作业

练习十二第1,5,6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减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学生在这之前虽然也学会减法计算,也能解答一些减法应用题,但并不知道减法的意义.往往认为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余是多少就是减法,或者求两数相差多少就是减法,这是把减法的应用当作减法的意义了.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加以概括,进一步用定义形式说明减法的意义.

新课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用直观的线段图引入,概括减法的意义.引导学生对3个线段图的比较以及之间的联系,经过思考,自己归纳出减法的意义.再通过3个线段图中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变化以及加、减法的意义上让学生再看出加、减法是一相反的运算,也即互为逆运算.

第二部分为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这部分知识学生已经学过,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归纳,整理出加、减法的关系式.

第三部分是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应用.通过学生回忆过去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引导学生整理加法的验算方法,可以用加法交换律,用加法验算,也可以加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用减法验算.再引导学生整理出减法的两种验算方法,应用减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

本节课的练习采取边讲边练的形式,及时反馈.为了巩固验算方法,对练习题要求验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验算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减法的意义

1.

2.

3.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32+20=52  和=加数+加数

52-20=32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2-32=20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50 - 70 = 80  80-70=150

被减数 减数 差  150-80=70

比较:

得出: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2.青岛版减法的意义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二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退位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整数加减法的最后部分。

信息窗2--灭鼠能手情境图呈现的是猫头鹰一家捉田鼠的情境。图中通过统计表提供了猫头鹰一家捉田鼠只数的信息,学生可以根据信息提出许多数学问题,引入整百数减三位数与三位数加三位数和是整百数计算方法的探索。学生解决的问题也是与情境的具体内容紧密相连,实现了“情境串”与“问题串”的有机融合。更有意义的是了解了许多关于动物的知识,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会计算连续退位的整百数减三位数。

2、增强估算意识,强调算法多样化。

3、能够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4、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夜幕降临,月亮出来了,山林里静悄悄的。老鼠们来到田园要偷点儿粮食,正在这时,被躲在枝干上的猫头鹰一家看到了,(出示情境图)瞧,它们可是捕捉老鼠的大英雄。

师:这是前几周猫头鹰爸爸妈妈捕鼠的情况:请你算出爸爸每周比妈妈多捉几只老鼠?

(教师通过点击课件出示答案)

【设计意图:这是整节课情境创设的第一步,通过晚上老鼠们来到田园偷吃粮食,正巧被躲在枝干上的猫头鹰一家看到的情境,使学生了解它们是捉老鼠的大英雄。然后出示上周猫头鹰一家捉老鼠的数量,通过计算家庭成员之间相差多少,主要复习被减数个位、十位是0的减法,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这些数比较小,学生口算就可以得到答案。】

二、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猫头鹰有高超的捕鼠本领,当它看到野鼠就会没有一点儿声响的飞到它们头顶。用利爪逮住,然后吞掉。

(出示情境图)

这是猫头鹰一家,每月捉鼠情况的统计,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师: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列出算式吧!

学生提出减法问题,接着用算式表示出来:

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多少只?

300-116

猫头鹰爸爸比猫头鹰妈妈多捉多少只?

300-88

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多少只?

288-116=172(只)(因为这道题不需要退位,所以鼓励学生直接口算出来)

3、师:先算300-116,会算吗?你想怎样算?

学生可能会回答:

※我想估算;

※我想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然后进行验算;

……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语言评价:看来你已经养成了很强的估算意识;对,计算时要养成演算的好习惯;你的想法很好……)

师:现在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回指导。)

4、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我是估算的,116接近100,300-100=200,所以300-116大约是200;

※:我用计数器拨一拨

先拨300,再在个位上减6,0-6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 ,就要从百位上退1在十位上作10 ,现在可以从十位退 1在个位上作10 ,10-6=4,十位上9-1=8,百位2-1=1,结果是184。

※:我用竖式算:个位上0-6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 ,就要从百位上退1在十位上作10 ,现在可以从十位退 1在个位上作10 ,10-6=4,十位上9-1=8,百位2-1=1,结果是184。

……

师:看来很多同学都用了竖式,现在咱们再来算一算。(教师边说边板书竖式:个位上0-6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 ,就要从百位上退1在十位上作10 ,现在可以从十位退 1在个位上作10 ,10-6=4,十位上9-1=8,百位2-1=1,结果是184。)

5、师: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300-288请同学们用列竖式的方法在练习本上完成。

(学生计算,进行巩固,教师指导。)

全班交流:

师:谁想介绍一下你的计算过程?(学生到展台前说出计算的过程。)

师:谁的结果和他不一样?(学生说出粗心出错的地方。)

6、教师小结:刚才计算的两道题都是用300来减,300是一个整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百数减三位数。

板书:整百数减三位数

师:像这样,个位上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 ,你怎样来解决?

学生可能回答:就要从百位上退1在十位上作10 ,现在可以从十位退 1在个位上作10

(学生通过回答,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

(教师及时评价:你说的这一点很重要,希望大家在计算的时候都应注意到这一点。)

【设计意图:继续向学生介绍猫头鹰有高超的捕鼠本领:当它看到野鼠就会没有一点儿声响的飞到它们头顶,用利爪逮住然后吞掉。出示猫头鹰一家每月捉鼠情况的统计,提出减法问题,从而学习整百数减三位数。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减法算式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引导学生理解连续退位的算理,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当个位上0减6不够减需从十位退1,但十位上是0,怎么办?”进一步弄清连续退位的道理和方法,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三、创设情境,巩固新知。

1、同学们知道吗?猫头鹰除了能捉老鼠,还有捕食蝗虫的本领,我们来了解一下(出示课件:等全班交流时教师点击课件再出示相应的答案)

师:你了解到哪些情况?想解决哪些问题?

生:每只猫头鹰7月份比8月份多捉几只?

师:请你选择一名家庭成员来进行计算,比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所创设的第三个情境,也是对教材原有情境的延伸。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猫头鹰除了能捉老鼠,还有捕食蝗虫的本领,提出每个家庭成员在7、8两月捉的蝗虫相差多少的减法问题,以此巩固这节课所学的整百数减三位数的计算。】

2、师:猫头鹰捉到了老鼠和蝗虫,帮了农民伯伯的大忙。我们看看它们这一个夏天就

可以为人类节约多少粮食?(出示表格)

师:你能提出哪些减法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

爸爸节约的粮食比妈妈多多少千克?

爸爸节约的粮食比宝宝多多少千克?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来解决一下。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全班交流。(提醒学生算作得数马上改正。)

师:看来猫头鹰为人类做了很大的贡献,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所创设的第四个情境,也是对教材原有情境的再次延伸。既然猫头鹰又能捉老鼠又能捉蝗虫,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呢?原来它们为人类节约了许多的粮食。出示一个夏天猫头鹰为大家节约粮食的有关数据,学生继续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解决。】

四、课堂小结,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猫头鹰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课后反思】

使用青岛版教材已接近两年,在教学中体会最深的就是它由“情境串”引出的“问题串”。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构成情境串,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自己的理解,前面的教学中我是将整个单元的内容创设一个大情境,串联在一起,努力使学生在解决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过程中,融入数学课程。经过不断的失败与尝试,使我对“情境串”这一教学理念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也就是“情境串”中的“串”不应只体现在单元教学中,而更多的应体现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在一堂课中用一个有发生、有经过、有结果的完整的故事把整堂课的内容串联起来,使学生在这一连“串”

的故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玩中学,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尤其是在这节课中,以“灭鼠能手”为主题,依据情境的发展分五步展开教学,我将“情境串”融入到了课堂教学,将故事“串”连在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感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第2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咱们了解到猫头鹰一家捉老鼠的情况,大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了整百数减三位数的知识。其实这里面还藏着加法问题,你能快快找出来吗?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简单回忆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也起着过渡语的作用。】

二、探求新知

1、师:请同学们直接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提出问题:

猫头鹰妈妈和孩子一共捉了多少只?  288+116

猫头鹰妈妈和爸爸一共捉了多少只?300+288

猫头鹰妈妈和孩子一共捉了多少只?300+116(后面两个问题在计算时不需要进位,所以学生提出来时教师直接引导学生口算。)

2、师:如果把第一个问题改成:猫头鹰妈妈和孩子大约一共捉了多少只?你想怎样算?

学生可能会回答:

※:我估算:288≈300,116≈100,所以288+116≈400(只)

※:因为问“大约一共捉了多少只?”所以要来估算。

……

3、师:今天我们这节课主要来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

【设计意图:教材中呈现出的方法除了估计之外,还可以用竖式算。但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不可能先算出准确的得数,再来取近似数作为估计的结果,这样不符合解题的规律,也不能体现出估算的意义。正因为问题中出现了“大约”二字,所以只引导学生取116和288的近似数,并且注意“=”要改为“≈”。】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5题。

下面是海宁小学去年几种物品的使用情况。

笤帚 拖把 纸张

上半年 132把 106把 483令

下半年 128把 143把 408令

(1) 去年大约用了多少把笤帚?

(2)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去年大约用了多少把拖把?

去年大约用了多少令纸张?

……

讲完例题后直接做这个练习,起到巩固的作用,引导学生利用估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自主练习3:火眼金睛辩对错。

要求学生先独立改正,再说一说错误的原因。课堂教学时,可根据学生这几天学习的实际情况,一些出错比较多的题让学生改一改。如:

以后在计算连续进、退位加减法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

自主练习4:

师:谁能编一个数学小故事?(引导学生把看到的进行简单整理、联系)

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去书城买书,付钱的时候看到屏幕上显示价格为169元,结果爸爸付了200元钱,应该找回多少元钱?

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全班交流。(注意提醒学生写上单位名称)

自主练习5:

在做练习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并对学生采用的方法给予评价。

自主练习6:

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的估算能力。课堂上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教师提前制作好若干张漂亮的卡片并写上算式,学生选择一个数,踩比600大的或是比500小的,通过估算,比比看谁能一下全部“踩”对。

在原题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521-198  700-387   189+210  206+330

自主练习7:

对于动物的知识学生比较感兴趣,练习时先让学生说说袋鼠、企鹅和鸵鸟的奔跑速度,然后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如:鸵鸟每分钟比袋鼠多跑多少千米?980-725=155(米)

鸵鸟每分钟比企鹅多跑多少千米?980-473=503(米)

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每分钟跑多少米?

(猎豹每分钟大约是1680米)

自主练习8:

第二种和第三种:150+75=225(张)102+82=184(元)

只买第三种:75+75+75=225(张)  82+82+82=246(元)

这个信息图中的信息比较多,学生在思考时既要考虑到光盘架是否够用,还要想到要经济实惠,不一定最便宜的方案就是最好的,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与周围生活的联系。

自主练习9

下面是王月和张强的识字情况。

姓名 会读字数 会写字数

王月 532 398

张强 710 379

(1) 刘雨会写多少个字?

(2) 王月会读的字比张强少多少个?

(3)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李伟会读多少个字?

王月会写的字比张强多多少个?

王月会读的字比会写的字多多少个?

……

这道题不难,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时重点考察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意义,语言表达是否准确,计算的正确率。

【设计意图:备好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用好教材的练习题。】

【课后反思  】: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因为只有在各种有益的环境中,才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起学生内部逐步形成的知识、经验、策略,感受和兴趣。在本节的练习过程中,我利用课本上的情境图,把学生带到与现实生活相联的情境中,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给学生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敢问”,教学生“会问”。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较上节课有所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退位后忘记减1,这部分计算知识属于重点,在后面的教学中还应该同过各种形式加强联系,提高正确率。

3.青岛版减法的意义教案 篇三

xiaoxue.xuekeedu.com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小数的读写法,理解小数的意义.2.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引领回顾

1.欣赏动物世界视频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

预设生回答:喜欢

谈话:是啊,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有关鸟的视频好吗?

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

谈话:在视频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呀?你了解他们吗?

预设生:我看到了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

预设生:还有一只大鸟,翅膀很长

谈话:老师也查阅了一些有关他们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信息窗

谈话:谁把这些信息读给大家听?

预设生:蜂鸟的体长0.05米,蛋重0.46克。

预设生:信天翁的蛋重0.365千克,翅膀长达3.6米

提问:这些数是不是似曾相识,它们叫什么名字?

预设生:小数

板书:小数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xiaoxue.xuekeedu.com

在唤起学生的旧知的同时,利用知识的迁移,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回顾牵引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关于小数的知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1)播放课件

谈话: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小数怎么表示?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学生回答:用小数表示是0.3,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10, 3/10就可以用0.3表示。

第二幅图呢?你是怎么想的?

追问:它们为什么都可以用0.3表示?

总结并板书:它们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 份,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3/10,3/10就可以用0.3表示。板书:3/10=0.3

谈话:那空白部分用小数怎么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0.7

追问:0.7用分数怎么表示?

板书:7/10=0.7

2.谈话:像这样的小数你能再举一个例子吗?

板书:(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其中一个小数)

追问:(生回答的小数)又表示什么?

生回答后追问:像这样的小数还有吗?

板书:……

谈话:仔细观察这些小数和分数,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生:分数都是十分之几,小数都是一位小数

提问:你的发现很有价值,那一位小数就可以表示?

学生的回答并板书: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设计意图:选择性使用教材,把教材上一位小数0.1的复习引入设计成直观的看图说出小数,并说出其意义,并通过多种变式让学生真正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为后面学习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做好了铺垫。】

评论(0)活动2【讲授】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一)探究两位小数的意义

xiaoxue.xuekeedu.com

1.谈话:刚才我们回顾了一位小数的知识,同学们发现的好,总结的棒。除了一位小数,还有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这些小数分别表示什么,今天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继续探究小数的意义。

板书:小数的意义

谈话:你能在这张正方形的纸片上找到0.01吗?你打算怎样找呢?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学生回答:把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就是0.01。

谈话:你的想法真棒,是这样分吗(课件出示)。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

谈话:下面请你拿出探究纸在一号表格中用你喜欢的方法找到0.01

上台展示学生找到的0.01

预设生:我是将这张正方形的纸片平均分成了1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01

预设生:我也是将这张正方形的纸片平均分成了1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他的1/100,也就是0,01 谈话:老师还从同学们的手中收集到了一些,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个是0.01吗?这个呢?

预设生:他们都是0.01

追问:我们涂的位置都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0.01来表示呢?

预设生:我们都是将这张正方形的纸片平均分成了1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他的1/100,也就是0,01

总结:也就是说我们都是将这张正方形的纸片平均分成了100份,其中的任意一份就是他的1/100,也可以用0.01表示。我们可以说0.01表示1/100。

2.课件出示蜂鸟的体长0.05米

谈话:通过刚才的努力我们找到了0.01,那我们都知道蜂鸟的体长是0.05米,那你能找到0.05吗?

预设生:能

xiaoxue.xuekeedu.com

谈话:看来同学们都非常自信,那下面就拿出你的探究纸,在二号表格中画出0.05,画好后和你的小组成员分享一下你是怎样找到0.05的,并共同完成下面的探究内容。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生上台展示探究成果

共同总结:5/100=0.05(板书)

是由5个1/100或5个0.01组成的。

3.谈话:现在你想自己创作一个两位小数吗?

学生在3号表格中创作小数

交流:把你想创作的这个两位小数画在三号表格中,画好后和你的同位说一说你画的这个两位小数表示什么,是由什么组成的?

预设生:...谈话:看来像这样的两位小数还有很多很多,那两位小数表示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选择性使用教材,把教材上两位小数的学习设计成先在直观的认识,在方格纸上找出0.01,掌握其意义,再探索书上两位小数0.05所表示的意义。由浅入深,有引到放,孩子更容易接受,更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并为后面学习三位小数做好了铺垫。】

(二)探究三位小数的意义

1.猜测

谈话:通过刚才的努力我们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猜想一下三位小数表示什么?

学生猜想:表示千分之几

谈话: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学生回答:我觉得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十和百后面是千,所以可能是千分之几。

2.验证

谈话: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只有大胆的猜想才会有伟大的 xiaoxue.xuekeedu.com

发明和发现。我们已经向成功迈出了一大步。但只有猜想可不行,我们得想办法验证一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预设生:把正方形的纸片平均分成1000份

预设生:把一个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

谈话:也就是说我们都是将一个整体以平均分成1000份,对吗?

课件验证:为了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用一个正方体来代表1,把这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十分之一可以用0.1表示;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百分之一可以用0.01表示;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1000)可以用什么表示?(0.001表示)也就是说0.001表示1/1000

板书:1/1000=0.001

谈话:我们看,信天翁的蛋重0.365千克,提问:你能在这个正方体上找到0.365吗?

预设生回答:把这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00分,取出其中的365份,就是0.365。

谈话: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课件演示,师生同数

追问:现在你知道0.365表示什么了吗?

预设学生回答:0.365表示365/1000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65/1000=0.365

师追问:那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是由365个0.001或365个1/1000组成的。

谈话:像这样的小数还有吗?你觉得这样的三位小数表示什么?

预设生回答:千分之几

师总结:跟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三位小数确实表示千分之几。

板书: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谈话:依次类推,你能继续猜想吗?

预设生回答:四位小数是万分之几,五位小数表示十万分之几......3.总结概念

谈话并课件出示:也就是说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xiaoxue.xuekeedu.com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学习基础上,三位小数的学习我完全放手,让孩子大胆猜想三位小数表示的意义,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出三位小数表示千万之几,之后我再引导学生进行验证。这样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

【练习】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下图的阴影部分。(基础练习)

2.连线题(综合练)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全课总结,回顾梳理

1.回头看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头看:我们首先结合图形回顾了像0.3、0.7这样的一位小数,通过观察发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然后通过动手实践,在正方形纸片上找0.01、0.05、创作两位小数这样的过程,探究出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之后通过先猜想后验证的方法得出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最后,类推总结小数的概念: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就叫做小数。

2.谈收获:相信同学们肯定有很多收获,谁愿意与大家分享?

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感受三方面来谈收获。

3.教师总结布置作业:小数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希望你能搜集身边的小数,想一想这些小数表示什么?把它说给同学和爸爸妈妈听。

4.青岛版减法的意义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上面的内容,练习十二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减法的意义,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减法的意义

1.减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在前三年已经学过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来学习一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首先学会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第53页上面的题:

(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24+19=4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 加数 + 加数 = 和

(2)一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43 + 24 =19(人)

女生有多少人? 和 - 加数 =加数

(3)一班有43人,其中女生19人。43 -19 = 2 4(人)

男生有多少人? 和 - 加数 = 加数

先做第(1)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进行解答,然后提问:

“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谁能说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1)题的右边板书出加法算式,并在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数”、“和”(如右上)。

接着学生解答第(2)、(3)题,然后回答:

“与第(1)题比较,第(2)、(3)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第(1)题是已知男生和女生人数,求全班人数用加法,第(2)、(3)题是已知全班学生人数和男生或女生人数,反过来求女生或男生人数,都用减法计算。教师板书出第(2)、(3)题的减法算式(如右上)。

然后教师提问:

“如果撇开题里讲的具体的事,每道题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第(2)、(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2)、(3)题的算式下面注出“和”、“加数”、“加数”(如右上。)然后启发学生想:

根据第(2)、(3)题的算式与第(1)题的算式的联系,你能说一说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让学生看书上第54页,读一读书的结语。然后提问:

“在减去的已知数叫做什么?”(被减数。)

“要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减数。)

“要求的末知加数叫做什么?”(差。)

教师说明:在减法,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逆”就是相反的意思,“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例子来理解。第(1)题用加法计算,第(2)、(3)题都用减法计算,第(2)、(3)题与第(1)题比较,第(1)题的问题在第(2)、(3)题中变成了已知条件,第(1)题中的其中一个已知条件在第(2)、(3)题中变成问题。也就是说,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相反,在加法中已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已知的。所以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通常叫做“逆运算”。

2.练习

(1)做第54页上的“做一做”。

要让学生根据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的得数是怎么得来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

要让学生应用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在语言的叙述上,尽量紧扣减法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说理的能力。如第(1)题,可以启发学生说出:因为已知小明和小绅的邮票张数的和,又知道小明的邮票张数,要求小强的邮票张数,就是已知和(小明和小强的邮票张数的和)与一个加数(小明的邮票张数),求另一个加数(小绅的邮票张数),所以用减法法算。

二、教学0在减法中的特性

提问:

“在加法中关于0的运算有几种情况?”(两种)

“谁能举例说明?”(7+0=7,0+0=0。)

“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那么减法中关于0的运算有哪几种情况?”

引导学生写出下面三种情况:

7―0=7,7―7=0,0―0=0

然后引导学生归纳: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情况:7―0=7,那么8―0等于几?9―0呢?任意一个数减去0得多少?用一句话说就是……。”

“再来看第二、三种情况:7―7=0,0―0=0,任意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等于多少?也就是当被减数时,差怎样?”

最后,概括成两条:

1.一个减法去0,还得原数;

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三、教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提问:

“我们已经学过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你们还记得吗?”

“谁能说出加法各部分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

“知道和与其中一个加数,如何求另一个加数?”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提问:

减法中各部分间的最基本关系是什么?

知道被减数和减数,怎样求差?

知道被减数和差,怎样求减数?

知道减数和差,怎样求被减数?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进行归纳,整理出下面的关系式:

3.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3题。

这两道题,既可以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说明,也可以用减法的意义说明。例如,第2题,根据2100690=1405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既可以把2100、695、1405分别看作被减数、减数、差,运用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做,又可以把它们分别看作和、加数、加数,运用减法的意义来完成。

4.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师:我们学过了这些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1)加法的验算。

教师板书:1 2 3 4 验算:2 0 7 9 2 0 7 9

+ 8 4 5 8 4 5 1 2 3 4

2 0 7 9 1 2 3 4 8 4 5

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并回答用加法验算加法的方法的方法应用的是什么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然后提问:

“还可以怎样验算?”(用减法验算加法。)让学生板演(如上右)。

“应用的是什么知识?”(加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 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

向学生说明:因为加数有两个(845,1234),验算时用和(2079)减去哪一个加数都可以,因而用减法验算加法可以任选一个加数作减数来进行验算。

(2)减法的验算。

教师板书:1 2 3 4 验算: 2 4 7 1 2 3 4

― 9 8 7 + 9 8 7 ― 2 4 7

2 4 7 1 2 3 4 9 8 7

让学生计算,并用学过的知识进行验算。教师板书出验算的竖式(如上右),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验算方法应用了什么知识。

然后教师指出:验算减法,可以用减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用算出的差和减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或者从被减数里减去算出的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都可以用来验算减法。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二的第5―6题。

1.第5题,笔算时要求计算正确,并注意迅速;用珠算验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定好个位,验算的方法有些题可以由教师适当指定一种,其它的题由学生自己任意选用。

5.青岛版减法的意义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及分母、分子的含义。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3.通过层层设疑,不断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与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二、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五年级下册《校园科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1《船模试航,航模放飞》P9-13。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对学生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对单位“1”的理解。学生更喜欢学习较为直观,形象的知识,所以在对学生教学时,需要将抽象的知识与形象的场景相结合,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我将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促进方法迁移。

五、教学思路及设计理念

1、在情境中引入

教学中,我直接引入新课,提出“三年级对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分数,你能说出一个分数来吗?这个分数是怎么得到的?” 复习导入是为了了解并做到尊重孩子的知识基础,然后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2、在操作中感知

教学时,我让学生分纸片、分硬币等事物,用这种方式对刚才各个小组的操作和汇报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学生惊奇地发现1/4可以是一个物体的1/4,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的1/4。我就顺势告诉学生这上面例子中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用分数1/4表示。这也是对教材中小精灵提出的说明1/4的含义的一个完整概括。

3、在交流中内化

我结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让学生把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们身边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后,可以表示哪一个分数?”我开始引导孩子们做这件事,从四分之一到几分之一,从分子是1到分子是几,引导他们尝试用单位1来表达这些分数的意义。这让学生感受到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了生活的数学,也为理解分数意义奠定了基础。

4、在练习中发展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而概念的运用则是一个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通过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加深、丰富、巩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设计练习时我也是分层次、有梯度来设计练习。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于分数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举例说出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联系实际说出分数表示的意义。

【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 【教师活动】

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数表示。

对于分数还想了解的知识,进而导入新课。

(由旧知引入,既为新知的学习铺路搭桥,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1、初步感知。【教师活动】

出示情境图1“船模试航”。

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5只航模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的航模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五枚硬币代替5只船模分一分,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分组活动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学习。

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适时引领:把5个硬币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1份占这个整体的1/5。

在学习1/5的基础上,老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两个同学分得的硬币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3个同学呢?

2、深入探究 【教师活动】

出示情境图2“航模放飞”

同学们,航模要放飞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你观察这幅图,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与分数有关的问题?

【学生活动】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适时梳理。

如: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队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小队呢? 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分一分,分别解决“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队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小队呢?”

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分组学习,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中。

全班交流时,学生先利用4个飞机模型动手摆一摆,可能会出现1/

2、2/4两个答案。然后全班进行交流、辩析、补充,得出结论。教师适时引领:每份是2架飞机,为什么说是占这个整体的1/2呢?

【教师活动】

把一个物体、许多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成为单位“1” 师:现在我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四种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条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下面请每组根据这四种一样的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创造出几个不同的分数。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2)交流 师: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分数?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 小组交流。

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课件显示)师:(投影出示):我们可以把这块香蕉看作一个整体吗? 我们可以把这8块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吗?

我们还可以把哪些物体也看成一个整体呢?(学生举例。)

师:象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课件显示)强调说明:①单位“1”不仅可以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是很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如:一个苹果、一枝铅笔、一个计量单位、一堆煤、一仓库粮食等等,把什么平均分,就应把什么看做单位“1”。②单位“1”和自然数“1”的区别:自然数1是一个数,只表示一个具体事物。如:一个人、一本书、一间房子……它是自然数的计数单位。而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事物,还可以表示一堆、一群……它表示被平均分的整体。

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分数的意义,请同学们想一下,这个“若干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5)师:接下来我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①把这个文具盒里的所有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生:1/2 ②师:为什么可以用1/2来表示?

③师: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2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10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④师:现在这个文具盒里有6支铅笔,把它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

⑤如果我再增加2支铅笔,把8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还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为什么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师:因为一个整体表示的具体数量不同,所以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3、教学分数单位。

师:整数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分数是否也有计数单位呢?它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

显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师:也就是说分数单位是由一个分数的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师举例说明后,并说出几个分数让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加强练习,深化概念。

4、看书质疑。【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质疑问难。【教师活动】

教师巡视,解答学生困惑、疑难问题。习题巩固:【百度】图片

(学生学习的不仅要重视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本环节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和探索空间,通过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并感悟、体验这一过程。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与个人独立思考、全班集体学习有机结合。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思维在交流中碰撞,问题在交流中得到解决。)

(三)巧设练习,深化理解 【学生活动】 1.自主练习1、2。

2.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课件出示)

3.游戏:“取糖果”。学生按要求取糖果:盒子里有11块糖,取出总数的2/11;取出剩下的1/9;再取出剩下的1/4;如果取出2块,是取出了剩下的几分之几?„„

独立完成,进行交流。

(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练习的设计充分体现这一点。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又能让学生通过多样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反思

6.青岛版减法的意义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初步能力。

2、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1度的角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以及用量角器画指定刻度的角。

教学重点:用量角器量角。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难点:用量角器量角。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用具:多媒体、红色木条做的角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角的画法

二、出示学习目标:

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

1、怎样画角?

2、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四、让学生自学:汇报

1.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并且还给角分了类,你能说说角分哪几类?他们有什么特点吗?出示两个差不多的角,这两个角那个大?引起学生的质疑,我们光用眼看,还不行,我们要用仪器量一量。自己画一个角用量角器量出它的度数。

介绍量角器和量角器的使用方法。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1)中心与顶点重合(2)其中的一条边与0刻度线重合)(3)看另一条边所对的度数

(1)请你指一指三角尺上的直角。直角是多少度呢?请大家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的直角,然后告诉老师,你量出直角是多少度。

直角是多少度?(板书:直角是90)

提问:数学书封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课桌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黑板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为什么这些角都是90?

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个角都是多少度吗?为什么?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平角,再量一量自己画的平角是多少度。

提问:你们量得平角的度数都是180°吗?

指出:平角是180。(板书:平角是180°)

(4)你能想出一个平角的度数等于几个直角的度数吗?

请同学们每人拿出准备的一张纸,先对着折一下,再对着折一下,使刚才折出的边重合。(老师同时示范)

提问:现在折出的这个角是什么角?它是多少度?

现在我们把第二次折的打开,现在以折痕相交的点作为顶点,这是一个什么角?(老师用手指向相反方向摸两条边)它由几个什么角组成?

提问:1平角等于几个直角?(板书:1平角=2直角)

画角:刚才我们会量一个角的度数 那么你们会不会画一个40度的角。我们知道角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

第一步: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第二步:在量角器上刻度线的地方找到40度出点一个(点);

第三步: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射线。(重点强调关键是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然后使零刻度线和角的第一条边重合,0°在哪一个圈上,就在那个圈上找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7.青岛版减法的意义教案 篇七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减法。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的情境和游戏活动中,体会减法的含义。

3.培养学生同桌合作学习,合作操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大胆猜想与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

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磁性小棒5根。

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提示课题

1.口算(开火车),用卡片。

师:小小火车开起来,请你开到我这儿来。

(小朋友回答得很好,声音声音响亮,小火车又开起来了。)

生答。

2.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加法问题?生答。

(小朋友们个个都是小能手,发现了这么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你们看,还有这么多小朋友有不同的发现,这样好吗,等下课后小朋友们再一起交流讨论。

3.出示小星星奖章。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教师手上拿着什么?(生答)

师:对,这些小星星奖章要奖给在本节课里积极发言的金话筒、奖励给提出问题最多的小博士、奖励给专心听讲、虚心听取别人发言的小白鸽,大家有信心吗?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纸鹤图。(课件)

(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我们再来看一遍)

(2)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听。(教师巡视,给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示范,我看到三个小朋友在玩三个纸鹤,最后一个小朋友 拿走了一个纸鹤。你看到的是不是这样的?)

(3)请交换,刚才听的小朋友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同桌听听。

(4)全班交流:好,下面谁愿意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给全班同学听听?

(5)小结:小朋友的想法都很棒,真了不起,他们是积极发言的金话筒,老师给他们每人奖励一个小星星奖章。

(6)一个小朋友拿走了一个纸鹤,拿走是什么意思?(生答)去掉也可以说成是减去的,是从几只纸鹤里减去了几只纸鹤。3只纸鹤用数字几来表示,拿走1只用数字几来表示?(师板书3 1),从3只纸鹤里减去了1只纸鹤,要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在3与1的中间写上减号)(师:指着“-”这个符号是减号,表示从3只纸鹤里减去了1只纸鹤,一起读一次“减号”,这个式子读作3减1。)

(7)3减1得几?(生答后完成等式,谁会读这个式子。学生齐读两次。)

(8)在这个算式中“3、1、2、-”分别表示什么,谁来说一说?还可以表示什么?(表示3只纸鹤拿走了1只纸鹤,还剩几个纸鹤?还表示3个小朋友在一起玩,走了一个,还剩几个小朋友?)

(9)小结:这几位小朋友说得真好,他们是肯脑筋、积极发言的小博士,老师给他们奖励一个小星星奖章。谁是认真听讲的小白鸽呢?好,我们再来看下面这幅图。

2.出示气球图。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意思。(一个小朋友拿了4个气球,放飞了2个,还剩几个气球?)

(2)根据画面内容,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3)你能像刚才那样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4-2=2)

(4)4、2、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5)请小朋友们来评一评,刚才这几位小朋友说得怎么样?(来,给这几位小朋友鼓励一下,在回答问题时,声音要响亮,要说得流利、连贯和完整,老师给他们奖励一个小星星奖章。)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哪一组同学是坐得最端正,挺起胸膛专心听讲的小白鸽?

3.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这两道题目都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师:对,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减法,两个算式都是减法算式,请同学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式子。)

三、操作、交流学习

1.请小朋友们看老师这儿,我先摆2个小圆片,然后拿走1个,谁能根据老师的操作说一个减法算式?(说得真好,老师奖励你一个发言星。)

2.学生操作:一个同学摆学具,一个同学说算式,然后交换过来。看哪些同学合作得最好,能得到今天的合作星。

3.小结:从小朋友的合作操作中可以看出,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都是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求还剩下多少,都用减法计算。

四、联系生活,领悟运用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减法来计算的,说一说好吗?

小结:小朋友们提出了这么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你们认为自己棒不棒?夸夸我们自己。

师:你认为我们这节课谁学得最认真,谁发言最积极,谁最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五、总结回顾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8.青岛版科学《声音的产生》教案 篇八

【教材说明】《声音的产生》是青岛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五年级上册《光与声》单元的第四课。本课活动内容是按照“制造声音,获得感性认识,提出猜想——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实验,得出结论”的思路编写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归纳概括出声音产生的原因。教材安排一课时完成。【设计理念】《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科学探究”这一主线展开:提出问题——进行预测——试验探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产生的实验;经历“假设---实验验证”这一科学的探究过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过程中,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事实;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

3、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搜集各种能发声的物体。

2、教师准备:课件、小鼓、大镲、水槽、烧杯、钢锯条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然后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

(播放一段交响曲)师:你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师:大家听的很认真。这么多声音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支美妙、动听的交响曲。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学生回答生活中熟悉的声音。)

师:是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风声雨声流水声,诉说着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读书声,倾诉着大家的幸福和快乐,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的奥秘。(板书:声音)【由学生熟悉的声音导入课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唤醒学生和本课有关的已有知识储备。】

师:你想知道关于声音的什么问题?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合并简单板书)

师:学贵有疑,你们真是些爱动脑筋的孩子,对于这些疑问,只要大家积极地去探究,一定会有很多收获。那么,根据我们现在的知识和条件,课堂上探究哪个问题比较合适? 生: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生: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师:我们比较一下这两个问题,应该先研究哪一个?

生:先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因为它是研究声音传播这个问题的基础。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完成课题板书。)

二、探究活动

1、了解学生对该问题的认知水平。

师:根据你的知识经验,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教师做到心中有数,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以学定教。】

(学生动脑思考后发言。)

师:现在各小组看着桌子上自己搜集的材料,包括你的文具盒和眼前的桌子,想办法让他们发出声音,我们看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学生制造声音。)

师:各小组介绍自己所用的办法。(学生交流让物体发出声音的办法。)

2、提出自己的猜想。

师:现在再来猜一猜,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教师对学生的猜测进行简单板书)师:(结合板书)同学们认为对物体施加一种外力,物体就发出声音。但你用力扯橡皮筋时,橡皮筋发出声音了吗?(教师演示)生:没有。

师:这说明同学们刚才的结论正确不正确? 生:不正确。

师:那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想不想继续探究?

3、实验探究。

师:现在再让你桌上的材料发出声音,观察发声前后物体有什么不同。探究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

【使学生会进行细致的、深层次的观察,注意力不再停留在对物体施加外力这一因素,而对物体本身的变化进行关注。】

师:在动手实验之前,我想问一下大家,实验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讲一讲在探究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发放科学探究记录表,学生自主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进行探究时,教师参与到各小组的活动中,并且适时给予指导,使学生的玩法能为本课所研究的问题服务,防止发生偏离。】 师:哪个小组先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记录表,阐述各自的结论。)

师:你们都是细心的孩子。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物体在抖动、哆嗦,在震动等。在科学上,我们说物体在“振动”。(板书: 振动)

师:振动是指物体做快速的来回运动,这是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板书: 声音)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补充、质疑,让相互之间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合,对结论进行概括提升,上升到科学的层面。】 师:知道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那你能想办法让声音停下来吗?大家亲自动手做做看。(学生动手做。)

(交流时选择不同的材料让学生进行演示。)

师:同学们看到了,振动停止了,声音也随之停止,这又从反面证明了我们刚才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在科学上这叫反证法。

三、拓展活动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一组声音,仔细听,分辨一下是什么声音?(播放一组声音,让学生分辨。)师: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很轻松地就分辨出来了,你能不能露一手,模仿一种声音?(学生模仿各种声音。)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模仿出了这么动听、可爱的声音,那你知道人发声时是哪儿在振动吗?(学生进行猜测。)

师:是我们的声带在振动。请用手摸摸声带,感受发声时声带的振动。(学生动手感受。)

师:声带振动人就能发出声音,如果声带坏了人就不能发出声音。同学们要保护声带,不要大声喊叫。【“猜声音”和“模仿声音”活动的设计,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思维,使学生扩展到本课所学内容之外的知识。为后面的提问题做好铺垫。】 师:学到这里,我想问一问,对于声音,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说出自己心中还存在的疑问。)

师:看来在声音王国里,还有很多秘密,希望同学们继续观察生活,关注声音,继续探究声音里面的“为什么”,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精彩发现!

【体现了科学课“由问题开始——到问题结束”的轮回特点。使学生意识到对科学的探究是无止境的,今天所学的知识,又成了研究下一个问题的基点。】

【板书设计】 声音的产生 敲、打 锯、弹

摩擦

振动

9.青岛版减法的意义教案 篇九

第一单元

空气

单元教学目标

1、能用感官观察并描述出空气的特点。

2、能说出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能够流动的气体,我们周围都有空气。

3、激发学生探究空气的欲望。

教学重点:探究空气的特点 教学难点:空气能够流动。

教学材料 准备分组材料:保鲜袋、橡皮筋、气球、烧杯(250ML)、粉笔、泥块、海绵、毛巾

演示材料:打气筒、气球、水槽 找空气

教学过程

一、猜谜

1、让学生猜谜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的生命离不了。

2、引出课题:空气在哪里?是什么样呢?

二、找空气

1、要研究空气,先要找到空气,你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

生汇报

2、组织学生收集空气。

到小组想去的地方用保鲜袋收集空气。

通过在不同的地方找空气,让学生初步体会我们周围有空气。

三、观察空气

1、提出问题:空气找到了,小组讨论并汇报实验方法,你用什么方法观察它?

2、分组观察,通过亲身的观察和感受,学生用眼、耳、舌头 等感官非常自然轻松地来了解空气的特点。没有味道,没有气味。

小结:空气没有颜色、透明的、3、感受空气的流动性: 观察空气并汇报观察结果。学生活动,先将气球吹涨,再对着自己的手或脸放气。你有什么 感觉? 说出自己的感受。

4、归纳: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透明、没有味道、没有气味、能够流动的一种气体。

四、到处有空气

1、空气是我们的眼睛看不见的你有什么办法知道空气的存在呢? 个别回答并演示方法。

开拓学生思维,例如你怎样证明这个气球里有空气呢? 观察实验现象。

2、演示实验:将气球放进水中。

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现 象?说明了什么? 个别回答

4、出示实验材料,你猜它们里面有空气吗?怎样证明?

学生填写猜测,引导学生学习证明空气存在的方法。放手让学生探究,物体里有无空气。

4、小组讨论并回答。分组实验并填写实验现象及判断结果。汇报实验结果,有不同结果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记录习惯。可以重做一次。

五、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

2、回家之后,将今天的海绵或别的物体里面有空气的实验做给爸爸妈妈看。回答 让学生对所学东西做个回顾。使学生将科学带回生活中,也引起家长对科学的 注意和重视。

纸风车 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装可以转动的风车。

2、知道风是流动的空气,它可以推动物体.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教学难点:感知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教学材料准备: 剪刀、折纸、大头针、铅笔(带橡皮擦)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出谜面

2、谈话:你知道风的什么知识?

3、提出问题:你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

二、风的形成

1、出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提出问题:气球里有什么? 学生回答

2、指导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将气球嘴对着手或脸进行慢慢放气,注意手或脸的感受。通过触觉亲身感受风的形成。

3、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风是怎样是形成的?

学生交流实验

小结:空气流动形成风 感受并讨论风形成 的。

三、做风车

1、出示一个风车:你能使它转动起来吗?

学生个别上来 发散学生思维 小结:风可以使风车转动。

2、想不想做一个风车?会不会做? 学生学会做风车,并演示方法。

老师提醒要注意的地方:用剪刀、大头针的安全;剪的位臵;说做风车的方法。

3、发大头针,做风车,巡视,个别指导。

4、组织学生玩风车

四、各种各样的风车

1、出示各种各样的风车图片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在玩中调试风,体会风有力量。

2、提出问题: 这些风车有什么用途? 学生回答

学生 3、你知道我们人类利用风的例子吗?

学生讨论交流

五、巩固与拓展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主回 让学生学会提 问。

2、关于风,你还有什么问题想知道的?

学生思考,回答

第二单元

马尾长,兔尾短,松鼠尾巴像把伞。蜂采蜜,羊吃草,动物特征仔细找。常见的动物

教学目的:

1、能说出常见动物的名称,初步意识到要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来认识动物。

2、在对动物进行特征描述的过程中增加对动物的了解。

3、促进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知道进行科学研究,先要选择并确定研究的题目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出示动物图片,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 150 万种。,今天就带大家走进动物的王国。

2、你们认识哪些动物呢?

3、我们又认识哪些常见的动物呢?

4、导入新课,板书题目。二、教学新课

活动一:认识常见的动物

1、分小组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名字及其特征.强调“常见 ”.2、学生汇报。

3、你想知道把你知道常见的动物的哪些知识呢?(小组讨论汇报)

三、回顾总结: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研究,你们学到了什么?

活动二:猜动物。

1、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别人很快就能猜到结果?

2、用语言描述一种动物的特征,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3、老师描述学生集体猜,再由一个人猜,最后小组说其他人猜。看看那个小组猜得对猜的多。

四、拓展延伸

它们有哪些不同?(出示课后图片,学生交流)动物的反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特点以及对动物的生存或繁衍的意义。(2)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及其特点。(3)归纳总结出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2.能力目标

(1)通过对动物各种行为的学习,培养探究自然界奥秘的能力。(2)通过“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探究活动,知道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逐步培养分析处理资料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动物的几种行为类型特点以及各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延续的意义。

2.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难点: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

教学方法:发现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几种方法在一节课中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初识动物的行为。1.要求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预习课本。2.提出问题:

(1)什么是动物的反应?

(2)按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你知道动物的反应有哪些类型? 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动物的反应这一节,并思考。二.预习反馈,学习动物的行为,区分动物行为的类型。1.倾听同学们对预习题的解答。2.通过图片和视频补充、强调、介绍动物的行为和类型。3.表格总结动物行为的类型,举例,作用。学生:

1.交流预习成果,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2.认真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动物的行为,区分动物行为的类型。

三、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

1.提问: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2.根据实验步骤:提出问题。

3.要求学生做出假设,把全班分为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合作实验。

四、交流展示——金鱼的觅食行为。

学会分析、思考、评价,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恰当的描述。拓展活动

要下雨了,观察动物有什么反应。(出示课后图片,学生交流)动物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运动这一功能,使学生能阐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2.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同动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通过各种动物的运动与观察,使学生能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使学生阐明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3.使学生能够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能阐明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四、教具准备

搜集一些各种动作运动的画片。

五、教学过程

1、[观看录像、直接导课]

教师首先播放有关猎豹、狮子等捕食斑马、羚羊、仙鹤起舞、鸟儿高飞、鱼翔浅底、运动员的竞技表演等内容的录像资料,最后将画面指向运动员凸起的肌肉和猎豹奔跑时强劲收缩的后肢肌肉;然后教师出示人体运动模型或直接用自身作标本,用自己的体态语言示屈肘的动作,让学生注意观看胳膊发生了什么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大家注意观察老师的胳膊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胳膊上的肌肉鼓起来了。学生:发生了一种动作。

3、教师:是的。但这种动作是怎么发生的呢?再请大家来看看这个模型(出示人体骨骼模型)。我现在用手牵引着它的手骨,结果,大家看,它怎么了。

学生:胳膊绕着肩关节(或肘关节)发生了运动。

教师:很好。大家答得完全正确。那么,我要不牵引它呢?能动吗?

教师的这几个设问答案是很明显的。但答案本身不是设问的目的,设问的目的是要引出“运动的结构”。最终使学生认识:运动是由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运动系统是由关节、骨和骨骼肌组成的。其中,关节是运动的支点;骨是运动的杠杆;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为了强化这一认识,教师可用劳动工地上的大吊车、挖掘机等画片或影像资料,与人的运动的画片或影像资料在多媒体上播放,让学生充分理解:关节是运动中的支点、骨是运动中的杠杆、骨骼肌是运动中的动力。

最后,让学生结合课本的讨论问题进行讨论,根据讨论结果和以上知识让学生用自备的硬纸板、松紧带、图钉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简易模型。从而巩固了以上所学知识,也使学生在认识运动的结构的基础上,尝试模拟制作实验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在日后的成长道路上,善于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发展学生的发散、创新的思维能力。

[模型展示,体态语言,引申新课内容] 首先,教师用青蛙(或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装在实验仪器上,让学生注意观察针刺激肌肉时,指针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停止刺激,指针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理出: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引,因为骨骼肌具有一个收缩的特性。

然后,结合学生观察自备猪、羊的关节(带些肌肉能示关节组成),进一步理解关节的组成并观察骨骼肌的组成。

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肌腱可绕过关节分别连在不同的骨上。从而认识:当骨骼肌受刺激收缩时,就牵引着附着的骨发生运动。

然后,教师可让学生跟着一起做屈肘下蹲、蛙跳等动作。这样做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组织好课堂纪律

4、[亲身体验,发生联想,提高认识]

接着上面的活动,教师接着让学生做一个屈肘动作,维持一段时间,学生会给出一个结果:老师,我胳膊上的肌肉酸胀;支撑不住了;累了。此时教师恰好抓住酸、累这一感觉引出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的联系,进而引出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例如:教师可以如下组织教学活动:

教师:噢!你累了,怎么就知道困了、累了? 学生:我感觉到的。

教师:哦,是感觉到的。那你知道感觉由哪个系统完成?假如我们今天一上午都是体育课,那你还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可能会答出:饿了、出汗、脸红、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疲劳等等。教师应及时抓住各系统的功能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

教师:饿了,你要干什么? 学生:吃饭。

教师:与哪个系统有关?这个系统出现什么生理变化? 学生:消化系统。这个系统将会……

如此,引导学生联系各大系统,让学生能够阐明各类动物的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完成的。除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参与配合。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并使学生确立全面综合,辩证统一看待事物的人生态度。

5、[观看录像,小结训练,结束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正在猎食的狮、豹等动物的奔跑画面、正在亡命逃奔的斑马、瞪羚的画面和其他动物的捕食与被捕食的过程的画面,引导学生认识并总结运动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课时内容,突出重、难点,强化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认识。

六、探究技能

1、通过动物运动会,理解排序。

2、想一想,它们在做什么。

7小动物找妈妈

一、教学目标:

1、体验动物离开妈妈后难过的心情。

2、喜欢小动物,愿意保护小动物。

二、教学重点:

理解小鸡和妈妈故事情节内容,萌发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

搜集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的图

四、教学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小鸟和妈妈》,引出讨论的话题。①老师有感情地讲述《小鸟和妈妈》的故事。②老师:小鸟为什么不吃不喝,总是低着头?

③老师:妈妈为什么在大树上不飞走?小鸟为什么看着妈妈哭?引导幼儿体验小鸟和妈妈不能相聚的悲伤。

教师:小心把小鸟放出来后,小鸟和妈妈怎么样了?引导幼儿体验小鸟和妈妈相聚后的快乐的心情。

2、唤起幼儿的情感体验。①老师:你离开过妈妈吗?找不到妈妈时,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②老师:妈妈找不到你,妈妈会怎样?

(3)幼儿看图片,举“心情卡”感受图片中人物的心情。

小结:小朋友离开妈妈会特别伤心,妈妈丢了孩子也非常难过,小鸟也像小朋友一样和妈妈在一起最快乐。所以,小朋友应该爱护小动物,不要让它们和妈妈分开。

五、拓展活动

动物妈妈和它们的孩子。

1、老师将剪好的一些小动物和它们妈妈的图片分别贴黑板上,让学生找。

2、帮助小动物找妈妈,引导幼儿将动物宝宝贴在和妈妈比较近一些的地方。

一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

第三单元 和植物握个手

桃花红,梨花白,春天一来百花开。页有形,茎多态,要把植物辨明白。我们周围的植物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调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2、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字。

3、知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颜色、气味、外形等内容。教学准备:

观察周围的花草树木 教学过程:

一、认识周围的植物

1. 任务的布臵阶段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教师直接说出活动

名称,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情境设计下明白活动是要干什么、怎么干,只有准备充分了,接下来的活动才有意义。“树皮很粗糙”、“桂花真香啊”、“辣椒的果实有红的、青的”说明要观察植物的哪些特征,其中“粗糙”是手的感觉、眼睛获得的信息;“香”是鼻子感觉到的信息;“红青”等颜色信息则是眼睛获得。手、眼、鼻都是感觉器官,这里是教学生学习用感觉器官认识物体。教师操作时不需要拘泥于教材给予的是哪一种植物,反倒要主动把本地的常见植物结合到教学中。如:没有桂花,可用其他有气的植物。

2.活动是以实验组为单位进行还是自由组合,教师要有规定,建议以实验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有利于组内同学的感情交流,还能促进组内学生之间形成合作意识。当学生组内无法得到答案时,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把发言权留给其他组的同学。

3.教材提供的学生的活动记录表只是一个记录方式的案例,表格这样设计是考虑到学生的写字速度和识字量,让学生直接记录在书上的方式能避免这样的麻烦,使教学环节更紧凑。这个记录表的设计是开放式的,下面的空间是特意留给需要的学生和老师的,只要你认为需要纪录的都可以补充在下面。

二、学生自由活动,交流认识的植物

三、拓展活动

到野外里看一看,认识更多的植物。看花认植物

一、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观察、比较植物花的异同,了解认识某些植物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比较的能力、表达能力和质疑问难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观察周围植物的花。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花是一株植物最美丽的部分,它是植物发育成熟的标志。关于花,你想知道什么问题?

生举手发言,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板书课题:看花认植物。

(二)、学习新课

1、认一认植物的花

出示几种花

学生观察,交流是什么植物的花。

2、这些花有什么不同/ 师将各组的研究结果投影出来,同时加以补充说明。、师:自然界中花的种类是不一样的,你们认识哪些植物的花?

学生互相交流

三、拓展活动

1、看 起来大家都很喜欢花,花是美丽的,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调节人们的心情。你打算怎样赞美花呢? 学生讨论汇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花吧。

四、总结:

今天时间有限,我们可以在下次的活动中来交流我们知道的一些其他的有关于花的知识。好吗?

五、拓展活动

认一认多种多样的菊花。看花认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2、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教学重、难点

开展观察植物的叶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教学准备

观察周围常见植物的叶。教学过程 课件出示:

温馨提示 1.上课认真听讲,身体坐端正,手放平;

2.积极发言,声音洪亮;

3.小组合作活动时手脑并用,要保持安静。

一、辅助环节:

课件出示:各种植物的叶

师:欣赏完这些植物的叶,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它们呢? 引导学生说出植物的叶多种多样。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植物多种多样的叶吧。出示并板书课题:10.看花认植物

(一)统计学生收集到的叶

师: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树下、校园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叶。

师:课前老师要求大家收集一些落叶,谁来说说,你捡到了几片叶?请把你认为最美的一片叶展示给大家。

(二)观察植物的叶 1.摆一摆,说一说

师:老师知道大家都很喜欢植物的叶,所以给每小组带来了一些叶子(出示课件),看大屏幕,先仔细观察叶子,想一想哪些叶子是同一种植物的?为什么?

温馨提示:小组同学合作要保持安静。

2.比一比,看一看(学生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树叶。)(三)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1、我们可以根据叶的形状、颜色等来认识植物。

2、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义务。

二、小结:

师:学习了这节课,以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身边的植物呢? 生:爱护它,不破坏它。

师:植物是我们有生命的朋友,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要随意摘树叶。

三、拓展活动

不同种类的牵牛花叶子有什么不一样? 看茎认植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实验——获得结论——表达与交流”的过程,自行探究茎的作用。

2、尊重证据,体验到合作与交流可以更好的完成认知。教学重点;

掌握并了解茎的作用 活动准备:

观察周围植物的枝干。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课前的准备活动状况,进行恰当的评价。开展探究活动

1、你们看见过哪几种形状的茎?(学生自由活动)

引导学生讨论:

看到这些植物的茎你有什么发现?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回答)

(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它起着运输水分的作用。展示示意图,让学生观看体会。)

2、自由活动,互相交流了解的内容。

二、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回答,然后教师小结。

(我们可以通过茎的形状、颜色等来认识植物。)

三、学生描述认识的茎

四、拓展活动

注意观察了解,认识更多的植物。板书设计:

植物的茎(茎内有导管)各种各样

形态各异

体会与反思:

一、提出研究的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良好开端

二、合理的猜测是科学探究的原动力

三、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保障

四、探究发现是学习的重要目的第四单元 土壤与动植物

小草根,土里扎,春来破土发新芽。小蚯蚓,土里爬,土壤里面来安家。土壤与植物

教学目标:

1、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初步认识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2、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感官或借助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并做好记录。

3、愿意在观察土壤与植物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其中的乐趣。

4、关爱生命,珍惜土壤资源,热爱大自然。教学准备:搜集一些土壤上生长的植物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初步认识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2、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感官或借助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并做好记录。活动一:自学指导:

小组内互相交流搜集的土壤上生长的植物的图片

分组讨论:提出猜想与假设,并做好记录。应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与假设。汇报讨论结果。活动二:自学指导:

1、交流搜集有关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有影响的资料。

2、“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小组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设计实验方案,将预测结果记录下来,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无论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教师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动脑思考,让学生选择自己可以验证的方案,预测实验结果,以备与实际实验结果相对照,长时间观察。

3、学生试着汇报科学推断。

4、展示教材上的资料卡。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信息量。

二、自由活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土壤。

如,诗歌、唱歌、演讲、绘画等等。也可以合作进行。

2、评价活动

自评与互评来进行评价,主要从搜集资料,方案设计、猜想与预测、表达与交流等方面进行。拓展活动:

继续观察、记录实验情况。(课后作业)这个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来观察,要坚持不懈。蚯蚓的家

教学目标:

1、知道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家,初步认识动物和土壤的关系。

2、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研究蚯蚓喜欢的生活环境。

3、能在研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家的过程中表现出探究的兴趣,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愿意倾听,乐于表达,在探究中体会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4、关爱生命,爱好身边的动物。教学准备:蚯蚓图片、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观察蚯蚓,知道其外形特征。

1、图片导入:小朋友们,图上有什么?(蚯蚓。)

师:蚯蚓生活在什么地方?(泥土里。)

2、观察蚯蚓的外形特征。师:你说的太对了。蚯蚓长得是什么样的呢?(蚯蚓的身子是长长的。)

3、教师小结:蚯蚓的身体又圆又长,像细细的管子,而且身体滑滑的,软软的有许多节组成。它与其它动物不一样,没有眼睛、鼻子、耳朵,也没有脚,它靠身体一伸一缩向前蠕动的,有时还会把身体卷起来。

二、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及生活环境。

师:我们知道了蚯蚓的样子,小朋友,你们知道蚯蚓生活在什么地方吗?(蚯蚓生活在泥土里。)

师:蚯蚓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呢?(蚯蚓喜欢泥土里,因为泥土潮湿。)

三、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

1、师:我们知道蚯蚓生活在哪里,它对我们有没有什么作用呢?

(蚯蚓喜欢在土壤中钻洞,能帮人们松土,它是松土能手呢!)(它的粪便是好肥料,能使庄稼会长的壮。)

2、师:蚯蚓真了不起,它还有许多本领呢!用蚯蚓能干什么?教师引导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蚯蚓还可以做中药为人们治病,解除病人痛苦。它还是鸡、鸭等许多小动物的饲料。蚯蚓还能做许多食品呢,蚯蚓饼干,蚯蚓罐头,蚯蚓菜肴等。

3、师:蚯蚓太了不起了,它的本领可真大呀!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教育幼儿如何保护蚯蚓。)

四、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提问学生学到了什么?

五、拓展活动

雨后去观察蚯蚓,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土壤中的小动物

教学目标:

1.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中生活着的动物,初步认识土壤和动物的关系。

2.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感官或借助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并做好记录。

3、在研究土壤中的小动物的活动中,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4、关爱生命,珍惜土壤资源,热爱大自然。课前准备:搜集土壤中小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言:小小的蚯蚓,泥水里有,花鸟市场有,渔具商店有,甚至饭桌上也会有,人们用它来喂鸡、喂鱼、做药,直至人类的食品。可见它与人类关系密切,是人类的朋友;此外,蚯蚓在生物演化史上还占有一席之地,它的许多形态结构在更高等的动物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因此,研究蚯蚓和生活习性,学习有关蚯蚓的知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章我们学习土壤中的小动物,就是以蚯蚓为代表的。

二、提出主题,指出探究领域。

1、蚯蚓是大家熟悉的小动物,它生活在土壤中,是不是土壤中只生活着蚯蚓?

2、学生小组合作,汇报结果.注意引导组间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土壤中生活着哪些小动物。

三、寻找小动物

1、谈话: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我们要不要去找一找?怎么找,要注意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拓展活动:

到不同的地方去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

第五单元 我们的产品

小番茄,自然长,人工做成番茄酱。小挂钩,我设计,动手制作当巧匠。番茄与番茄酱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动物、河流、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建筑物、纺织产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构成了人工世界;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2、在老师指导下,能从观察、制作活动中认识物体的外部形态特征。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4、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教学准备:番茄、图片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了解番茄:(展示图片)

番茄别名西红柿,是全世界栽培最普遍的果菜之一,在蔬菜中素有“维生素含量之王”的美称。番茄美味可口,含有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苹果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以及人体所需的很多微量元素,食用方法可生食、熟食。最新研究表明,番茄中富含的番茄红素具有防癌抗癌、延缓衰老、预防心脏病等作用,番茄的成熟度越高,番茄红素的含量也越高。

2、番茄的生长过程

小组讨论番茄的生长过程,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播放视频:小番茄的生长旅程

小组交流,总结番茄的生长过程——种子入土,生根发芽,长成植株,开花结果。

教师点评、总结

二、我们来做番茄酱:(展示图片)师:吃薯条时,大家喜欢蘸着番茄酱吃。番茄和番茄酱有什么不同?

生:番茄酱是用番茄加工制成的。

生:将番茄做成番茄酱后,我们就可以享受到美味,又可以长期保存它。

教师播放制造番茄酱的视频

学生总结制作流程:洗净、去皮、切块、打碎、熬煮、加佐料、装瓶密封等。

师生一起制作番茄酱。

小组交流制作番茄酱的体会与收获:番茄酱是人加工制作出来的产品。

师问:还有哪些像番茄酱这样由人加工制作出来的产品? 学生讨论回答:苹果酱、梨汁、地瓜脯等。教师小结:

像番茄酱、苹果酱、梨汁、地瓜脯等这样由人工加工制造的产品属于人工世界。

三、拓展与创新

1、师出示小麦与面粉、树木与木桌、石头与石雕的图片。要求学生举例说出哪些物品属于人工世界,哪些物品属于自然世界。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房子、河流、纺织产品、建筑物等图片。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哪些属于人工世界,哪些属于自然世界。

2、请同学们在课余与家长一起尝试制作不同风味的番茄酱并品尝,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及创新意识的情感。板书设计:

番茄与番茄酱

番茄 番茄酱 植物 自然 人工 家用电器 动物 世界 世界 通讯工具 山川 建筑物 河流 …… …… 做个小挂钩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

2、能简单讲述小挂钩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3、乐于表达、讲述在设计与制造小挂钩时的创意和想法。

4、初步了解产品的创造动力来源于人们的需求。教学准备:

曲别针、铁丝、铜丝、手帕或毛巾、挂钩等。教学过程:

一、问题与需求 师:最近天气很热,老师带着帽子感觉有点热,放在桌上又怕脏了,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生1:挂起来就可以了。生2:有挂钩才能挂起来。

师:用挂钩挂起来是个好办法。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做一个小挂钩吧。

二、设计与制造

1、设计小挂钩(展示不同类型的挂钩图片)

师:老师找了一些不同类型的挂钩,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 生:用来挂物体的。

师:如果让同学们制作一个简易的小挂钩,你们会怎么做?请同学们先自由选择材料,在小组内讨论,再向老师说说你们的做法。(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

生1:我们组准备用铝丝做一个小挂钩。

生2:我们选择曲别针,用它做一个S形的小挂钩。

生:3:我们也可以试着做一个W形的挂钩,可以挂更多的东西。生:4:如果有更坚硬的东西就好了,这样就能挂更重的东西。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丰富。在做挂钩前,我们应该先进行设计,想一想选什么样的材料更合适,制作成什么形状更实用。下面,我们就动手做一做吧。

2、做个小挂钩

学生动手做小挂钩,教师巡视指导

3、请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产品 生1:我们组是用铝丝做的S形小挂钩,它使用起来很方便,可以挂很多不同形状的物体。

生2:我们用曲别针做的小挂钩,它只能挂住较小的物体,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生:3:我们组是用铜丝做的S形挂钩,铜丝比铝丝、曲别针要坚硬,可以挂更重的物体。

师:每个小组都介绍了自己的产品,还通过检测发现了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改进。那么,生活中的小挂钩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拓展与创新

(教师用课件播放工厂制造挂钩的视频)师: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有什么收获?

1、工厂里制造挂钩的过程和我们一样,都要经过设计、制造、检测等环节。

上一篇:高校毕业学生就业推荐表评语下一篇:九年级物理比热容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