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整理(精选9篇)
1.教育研究方法整理 篇一
管理研究方法论
一,简答题
1,实证论文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构
实证论文的结构是:
1,摘要:摘要是对已完成的论文的精要摘写,讲做了什么。论文研究的是什么,有什么结论需要分条列示,由结论引出的启发是什么
2,引言:首先,说明在该方面各位学者的研究进度,所持的观点,阐述自己为什么要研究,其次,说明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再次,分条列示研究的结果,结论以及结果是否验证了假设;最后,说明自己的贡献。
3,文献回顾:是对相关文献的陈述述与评价;
对相关且重要的文献准确阐述学者的观点,可以稍作评价,但要中性客观。
4,研究设计,理论推导与研究模型构建
5,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6,实证分析与结果(描述性统计,相关系数分析,回归结果 7,敏感性检验,8,结论
引言与摘要的区别:引言是讲打算做什么,为什么;摘要是对已完成的论文的精要摘写,讲做了什么。
2,事件研究的概念
事件研究是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在某一或某些事件窗口内某一事件发生对公司股价的波动的影响。
步骤:1.决定研究假说,一般假设事件对股价没有显著地影响;
2.事件日的确定,通常以宣布日为事件日3.利用历史数据得到市场的收益率与公司收益率之间的固定关系,如果考察的时间窗口内的收益率不满足已经得出的方程,则说明事件对股价有显著影响,4,异常报酬率的检定 5,分析结果
3,引言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研究假设的提出与理论分
析的关系是怎样的,4,背诵几个中英文数据库和期刊的名字
5,中英文参考文献的引用,背诵几个
6,第二篇论文的交叉变量的使用原因
交叉变量的使用原因:在列联分析中,除了考察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外,还应该考察控制变量之间协同作用时对因变量的影响,尤其是当各控制变量之间的协方差不为0时。
7,含有会计、财务、经济、金融的英文期刊数据库(哪个期刊在哪个数据库里)
二,经典论文的阅读
1,琼斯模型(盈余管理的测度)基本思想?
答题步骤:
在琼斯之前学者们假设非操纵性应急利润是不变的,但是琼斯大胆提出了利用时间序列模型衡量每期非操纵性应计利润。
企业管理层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平滑企业的盈利,会对企业采取的会计政策进行调整,而调整的主要就是一些可操控的应计项目,这是盈余管理的主要方法;
第一步——讲为什么可操纵性应计项就是盈余管理
第二步——因为可操纵性应计项无法直接测度,才有了方法,这也是琼斯模型的作用所在;
第三步——修正琼斯模型与原始的模型区别
最初的琼斯模型:
a2 PPEj,t
Aj,t−1TACj,tAj,t−1=a0 1Aj,t−1 +a1 A∆REVj,tj,t−1++a(1)
TACj,t= ∆CAj,t−∆Cashj,t − ∆CLj,t−∆STDj,t −Depj,t
它是企业j 第t 年的总应计利润;∆CAj,t为企业j 第t 年流动资产的增加额;∆CLj,t为企业j 第t 年的流动负债的增加额;∆Cashj,t为企业j 第t 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额;∆STDj,t为企业j 第t 年的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增加额;Depj,t为企业j 第t 年的折旧和摊销成本;Aj,t−1为企业j 第t-1 年末的总资产;∆REVj,t为企业j第t 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增加额;∆ARj,t为
企业j 第t 年的应收账款增加额;PPEj,t为企业j 第t 年的固定资产。
运用模型(2),可以得到每个公司每年的非操控性应计利
润(NDAC):
∆REVj,tPPEj,tNDAC=a+a +a +a 20 1 2 j,t−1j,t−1j,t−11
其中,a0,a1,a2分别为模型(1)中a0,a1,a2的估计值。这样,运用模型(3)即可得到公司盈余管理的替代指标操
控性应计利润(DAC):
DACj , t = TACj , t/Aj , tNDACj , t3
在得到了公司盈余管理的替代指标操控性应计利润(DAC)
后,我们采用模型(4)来检验上述假设1 和假设2,模型(5)检验假设3 :
DAC+ =β0+β1 CONT + β2 PIS + β3 CONT PIS + β4 SIZE + β5 L EV +β6 ROA+β7 MB+β8 L.TA + β9 AUD + β10 OPIN
(4)
DAC-=γ0 + γ1 CONT + γ2 PIS + γ3 CONT PIS + γ4 SIZE + γ5 L EV + γ6 ROA+ γ7 MB +γ8 L.TA + γ9 AUD + γ10OPIN
主要的研究步骤是什么
首先,利用流动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折旧与摊销的变动额得到企业某年的应计利润,利用回归得到该应计利润与企业营业收入变动与固定资产之间的关系,然后用后面的两个变量得到样本的估计应计利润。
方程1的等式左边是可操控的应计利润,右边是可测量的应计利润,两者之间的差额即操控性应计利润;
修正的琼斯模型在可测量的应计利润中在营业收入变动中减去了应收账款的变动,2,修正的琼斯模型与原来的模型相比有哪些改进,为什么做这些
改进
我认为原因是:这样就能更加精确的测量操控性应计利润,因为企业可以通过虚增应收账款然后再计提大量的坏账准备达到提高当期应计利润的目的,或者是为了将收入留待下期计入。
经典论文阅读
两篇复制论文的研究动机,研究的问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的逻辑,思路,研究的模型是什么,研究的理论意义,研究的背景
1.理论分析
2.基本逻辑
3.假设依据
四,英文论文的阅读
1,有关公司财务,市场的资本结构,融资的优先顺序: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
2,债务融资的优势是什么,缺陷是什么
3,有些公司的债务融资比例较小,为什么呢?
4,本文研究的动机,问题是什么?
5,研究有什么发现,与已有的研究文献的区别是什么?
2页半
引言
文章各部分结构
前三道大题只有问题,无任何提示!!
考试地点:SX101
考试时间:16周4早晨8:00—10:00
2.教育研究方法整理 篇二
当今社会,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也是紧跟步伐,企业的运行、发展、生产、经营等过程中都会涉及大量的信息资料的搜集、处理、整理与归纳,由于其包含的内容繁杂,如勘察、设计图纸与技术资料等,而且其存在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信息资料的归整的难度。目前企业技术资料大都还是以纸质文档和零散的电子文档形式存在的,技术资料之间相互分隔,缺乏有效的联系,无法实现企业信息资料的共享,也很难确保信息资料的及时有效性,由此,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技术资料整体与归集方法无法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也不利于企业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企业要想发展强大,就必须调整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尤其是在企业技术资料的整理和归集上要更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朝着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本文就是从企业技术信息的整理与归集的重要性出发,具体分析了整理与归集的具体要求与方法,从而完善企业的信息资料的管理制度。
1 企业技术资料的整理与归集的重要性
企业的技术资料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一个企业的宝贵财富,可能涉及到一个企业的核心,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整体与归集,让其分类、编号,对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和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也是当前企业面临的重要难题和需要。故,关于企业技术资料的整理与归集的重要性作如下分析。
第一,企业技术资料是企业的管理、经营状况的真实反映,如通过对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而归整得出的数据资料,能够很好的体现出企业在运行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数据分析。
第二,企业技术资料进行归档、分类、编号整理,能够让人们进准确、快速的查询与使用,节省了时间和成本,从企业长远发展上来看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三,企业的技术资料是企业进行相关活动的重要依据,不同的阶段企业所需要的技术资料是不同的,如工程勘测、工程设计等阶段所需的技术资料是不同的,将其进行规范性、分门别类的归整,能够给各阶段提供准确的技术参考信息,便于实现预期的技术目标。
第四,企业技术资料的整体与归集,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企业技术信息是否真实、有效,更新是否及时、准确,决定着企业的运行状态和现代化进程。
2 企业技术资料的整理与归集的具体要求
第一,企业技术资料的及时性要求
技术资料强调及时性,企业技术资料的整体和归集要能够体现信息的及时性,它是保证企业技术先进性的先决条件。企业的技术资料要紧跟企业发展,对于旧的、过时的技术资料要进行及时的更新,以便企业及时的进行技术更新,调整生产、经营策略。企业的技术资料更新的越及时,时效性越强,越能够体现其技术价值,实现其应用性能。
第二,企业技术资料的真实性要求
企业技术资料的真实性,是企业的进行整体与归集的必然要求,否则这种整体和归集就没有任何意义。
企业技术资料的真实性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以真实的技术资料为依据和参考才能够实现企业的发展进步。企业技术资料整体和归集中必须保证其真实性,不要为了隐瞒技术性错误而随意的对技术资料进行删改,企业整理和归集的技术资料应该是在企业发展中验证过的或是经过理论论证过得,否则影响其真实性。
第三,企业技术资料的准确性要求
一般情况下,繁杂的企业技术资料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错误,导致信息不准确。准确性是指企业信息技术资料的整体与归集,不能够遗漏或删改,必须保证内容的准确无误,否则无法保证企业正常的应用,例如,若是企业生产技术资料遗失或保留不完整,就严重影响了其技术的准确性,也就从根本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技术资料的准确性要求在进行整体与归集应该分类别、分阶段的进行,信息记录应该详尽、具体,不能给人传递错误的技术信息。
第四,企业技术资料的完整性要求
企业技术资料的整体和归集应该尽量保持其完整性,不能为了规整的方便而随意的进行更改和删动,否则也就是使其失去了应用性和参考性。
企业的技术资料的完整性是其时效性有效实现的根本保证,若是技术资料不完整,缺失了重要数据则可能会影响技术的具体应用操作,不能够给企业生产、经营等提供科学的技术参考。不完整的技术资料不能系统、详尽的反映出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状态。
3 基于PDM技术的企业技术资料的整理与归集的方法
在企业技术资料的整体与归集中,目前比较受人们欢迎的是PDM技术,PDM是企业信息化管理不可缺少的技术,PDM以软件为基础,是一门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包括电子文档、数字化文件、数据库记录等)和所有与产品相关的过程(包括工作流程和更改流程)的技术。PDM的出现解决了企业技术信息的“孤岛信息”状态,它实现了企业技术资料的共享与利用。由此,基于PDM的企业技术资料整理与归集,能够加强对于该技术资料的高效利用,使企业技术资料管理规范化,高效化。
PDM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例如机械、工程、制造业以及汽车行业等,实施PDM,是企业实现信息化革新的必然选择。PDM是一种进行宏观管理和控制相关信息资料的技术,本文就以PDM的主要功能为出发点,来具体分析基于PDM技术之下企业技术资料的整理与归集,以便为真正的实现企业有序化、系统化、科学化管理提供可行性参考。
首先,利用PDM电子仓库,能够实现企业技术资料的检入或检出,技术资料的归档,保障技术资料的安全性,使得企业技术资料能够依照属性进行检索,实现了企业技术资料的归档与管理。应用PDM,技术资料使用者不用担心电子数据存储的具体位置,其提供了数据的存储、检索和管理的功能,而且还设置了用户访问的权限,这样既能够方便有权限的用户使用企业信息资料,还能保护企业技术资料的泄密。同时,PDM系统能够满足企业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要求,其要求所有用户在存取数据信息时,都要经过严格的检入、检出操作与相应权限炎症,这样就为企业内部资料有效管理和外部应用之间的数据传递提供了安全性保障。
其次,目前,企业中技术资料丰富多样,大多由不同的部门或人员管理,耗费了企业的人力和物力,也不利于企业的统一化管理,更不利于企业信息技术资料的分享与利用。而利用PDM的文档管理功能,可以首先将企业的技术资料按其存在的形式具体划分为如下几种,以便对其按分类进行整理与归集:
(1)文本文件:
描述企业技术资料的性质、功能、应用说明等主要以文字形式存在的企业数据资料,例如,技术说明书,技术应用范围与注意事项等。
(2)数据文本:
主要是指以数据形式存在的企业技术资料,例如,企业相关技术的性能检测、分析报告等。
(3)图形文件:
具体描述企业技术产品的二维、三维图形。
(4)图像文件:
以图像、多媒体形式存在的企业技术资料。如将纸质文件经过扫描、或拍摄而呈现出来的文件。
(5)表格文件:
具体分析企业技术资料中类似的技术,对其进行属性、功能等多方面数据对比而行成的以表格形式存在的文件。
同时,基于PDM的文档管理方式可以将企业的所有技术资料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打包管理,即将其全部信息资料放入PDM数据库中,由PDM提供管理该文档的机制,一般文本文件、数据文件多媒体文件、图形文件是采用此种管理方式的,而对于表格文件则是需要将技术资料分类放入数据库中,由PDM提供分类查询,或建立其与其他数据库中对象的关联,并提供图示化的管理工具。
此外,PDM还为企业技术资料的整理与归集提供了其它的功能和技术支持,能够从根本上适应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要求。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技术资料的整理与归集,必须借助于PDM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其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才能够在企业发展中充分的发挥其借鉴意义。
3 结论
针对目前企业技术资料存储的现状,对其进行系统的、规范的整体与归集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由其本身的重要性决定的。然而,企业技术资料在整理和归集的过程中不是毫无规定可言的,它必须做到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要求。企业技术资料的整体和归集要借助于科学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推动其想科学性、系统性、规范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由此,文章中借鉴了PDM系统的主要功能,利用其技术优势,为企业技术资料的整理和归集提供和功能和技术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林允针.PDM实施和基于PDM的信息集成技术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
[2]何伟.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整理与归档工作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2,15:39.
3.规范房产档案整理的主要方法 篇三
1.分类标准不统一
对房产档案进行分类是为了便于档案查询、统计和管理。目前各地档案分类参照标准不一样,有的按行政区域划分,这种分类方法受城市规划发展的影响较大,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行政区域可能增加、合并或减少,使房产档案分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不利于档案管理;有的按产别划分,产别所含项目较多,包括全民自管产、集体自管产、私产、军产、涉外产、其它产等,类别多且复杂,需要人工判断,出错率也较高,影响档案整理的效率和质量。
2.数字化处理方式不统一
近年来房产档案数量急剧增加,查询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房产档案管理逐渐向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因此对房产档案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已成为档案整理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环。在数字化处理的初期,由于没有规范化的标准,盲目追求扫描速度,使得房产档案扫描件的质量存在很大问题,主要表现在:扫描件底色较深,清晰度不高,尺寸大小不一,扫描件有歪斜、缺边,对实物材料漏扫、错扫、重复扫描等,直接影响了房产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卷内材料排序不统一
房产档案卷内材料的顺序,各地都是按照自身业务特点和工作习惯来排列,有的以材料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有的以材料主次程度来排列,但是何为主何为次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多是以工作人员自身理解来判断,从而造成同类型的档案材料,卷内排列顺序有所不同,整卷档案逻辑关系不明晰,在整理过程中材料缺失也难以发现。
4.装订方式不统一
房产档案装订是为延长档案寿命,保护档案原始材料及其完整性。在《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出台前,各地房产档案装订方式有多种:有活页套装模式,即将档案材料活页装入档案袋内,这种模式容易造成材料的缺失;有金属夹装订模式,用金属夹来固定档案材料,但金属夹锈蚀会对卷内的原始材料造成污染损坏;还有用精制塑料螺钉装订模式,但塑料螺钉寿命的局限性,对需长期或永久保存的房产档案来讲是不合适的。
二、规范房产档案整理的主要方法
1.分类参照登记类别划分
首先,根据 《房屋登记办法》规定,房屋登记分为国有土地范围内的房屋登记和集体土地范围内的房屋登记两大类,其中登记机构主要进行的是国有土地上的房屋登记,即所有权登记、抵押权登记、地役权登记、预告登记和其他登记。目前在登记机构的业务统计中,所有权登记、抵押权登记和预告登记占登记总量的95%以上,地役权登记和其他登记只占5%左右。而集体土地范围内的房屋登记由于政策原因,大面积登记的很少。
其次,根据房产档案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它的保管期限一般应做到长期或永久保存,但 《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规定:“抵押权登记已注销满5年;预告登记已注销满2年的纸质档案可列入销毁范围”。所以,抵押权登记和预告登记的档案不属于长期或永久保存的档案。
因此,笔者建议房产档案分类可参照登记类别,将档案分类压缩为三大类:所有权登记档案、抵押登记档案和预告登记档案。这样划分比较稳定也符合登记业务的客观情况,更容易看出业务的来龙去脉和实际内容,为今后档案查询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检索路径。另外,把可以定期销毁的抵押登记档案和预告登记档案单独分类归档之后,更有利于档案统计管理和优化库房存放空间。
2.依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数字化处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图档合一,已成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对档案的数字化处理技术进行规范。为此,国家档案局专门出台了《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对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等关键环节做出了具体规定,使房产档案的数字化处理有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标准。
一是对档案扫描的要求。扫描应根据档案幅面的大小选择相应规格的扫描设备。对页面为黑白二色且字迹清晰、不带插图的档案,可采用黑白二值模式进行扫描;对页面为黑白二色,但字迹清晰度差或带有插图的档案,以及页面为多色文字的档案,可采用灰度模式扫描;对页面中有红头、印章或插有黑白照片、彩色照片、彩色插图的档案,可采用彩色模式进行扫描。扫描分辨率宜选择大于或等于100dpi,在文字偏小、密集、清晰度较差等特殊情况下,可适当提高分辨率。
二是对图像处理的要求。对出现偏斜的图像进行纠编处理;对方向不正确的图像进行旋转还原;对图像页面中出现的影响图像质量的杂质,进行去污处理;对彩色模式扫描的图像进行裁边处理,去除多余的白边;对大幅面档案进行分区扫描形成的多幅图像进行拼接处理,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图像。
三是对图像存储的要求。采用黑白二值模式扫描的图像材料,宜采用TIF格式存储;采用灰度模式和彩色模式扫描的材料,宜采用JPEG格式存储。存储时压缩率的选择,应以保证扫描的图像清晰可读为前提。图像材料的命名应确保唯一性,并与电子档案目录形成对应。
3.卷内材料按内在关联性排序
房产档案卷内材料的排序要能够反映出材料之间内在联系,必须综合考虑材料时间顺序、材料主次关系和材料的形式这三者的关联性,从而固定每种材料的存放位置,方便档案的查找和利用。
“材料时间顺序”是指房产档案中权属材料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例如在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中,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证明材料在前,房屋已竣工的证明材料在后。“材料主次关系”是指房产档案中权属材料的重要程度。例如在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中,证明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合同或协议书在前,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在后。“材料的形式”分为审核性材料和申请性材料,依据《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的规定,审核性材料在前,申请性材料在后。
总之,房产档案的卷内材料不能仅仅侧重于某一面来排序,而是要综合考虑以上三个方面,才能更好体现档案形成的特点和规律。
4.装订方式遵循标准化规范原则
房产档案管理部门应以《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为指导,以《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和《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为依据,规范房产档案装订的各个环节。
第一,材料装订方式。采用“三孔一线”的装订方式,卷内材料应向左下角对齐,在材料的左侧打孔装订,装订孔的中心线距离材料左边际应为12.5mm,装订线采用棉线,卷内材料与卷皮装订在一起,应整齐美观,不得压字、掉页,不得妨碍翻阅。
第二,装订材料纸张大小。归档材料纸幅面尺寸采用国际标准A4型(长×宽为297mm×210mm),若材料破损或幅面过小,应采用1张A4白衬纸托裱;幅面大于A4的材料,应按A4大小折叠整齐,并应预留装订边际。
第三,装订材料内容一致。卷内目录题名与卷内材料题名、卷皮姓名或名称与卷内材料姓名或名称应保持一致。姓名或名称不得用同音字或随意简化字代替。
4.传记答题方法整理 篇四
一、传记种类及特点
1、自传——自述人生经历,抒写人生感悟。语言或亲切自然或幽默调侃,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
自传的特点——第一人称①作者即传主。②展现自我心智历练过程、人生历程、成败得失。
2、他传——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评论人物思想、作用、地位。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他传的特点——第三人称。展现他人的思想性格、人生历程、成败得失。
3、评传——记叙与议论各半,注意整合评价议论的文字。评传特点——第三人称
①“传”思想轨迹、人生历程,“评”人品高下、成败得失。②传中有评,1)人物的姓名、性别、籍贯、民族。(2)人物的生卒年月。
(3)人物的学历、简历、党派、职务。(4)人物的贡献功绩、科技成果、著作。
(5)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事件。•
二、怎样读传记
1、必须联系转传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2、阅读传记必须了解传主的成长历程(童年、少年、青年、中老年。包括:家庭、求学、社会、祖国、个人、工作、生活、他人等)与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精神、追求、思想品质、性格特点等)
3、阅读传记还要关注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
4、阅读传记要注意作者的评论语句(贡献、作用、影响、地位、评价即赞美或批判等)
4、阅读传记要注意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
三、阅读传记作品的基本要求
(1)分析层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作传手法(2)标注作者引用的事例
(3)勾划评价性的语言(精神、追求、思想品质、性格特点、贡献、作用、影响、地位、评价即赞美或批判等)
4)品味标题:品味一个好的标题,概括来说,主要从标题的风格、标题的特点、标题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品味。
标题的风格大致有四类:准确鲜明 新颖生动
简洁凝练 含蓄隽永
标题的特点:好标题往往具有自己的特点,往往运用了某种手法,比如修辞、符号等等。标题的作用:主要有三种:(1)吸引读者关注
(2)体现文章主旨(蕴含作者的思想情感)
(3)文章的线索(概括文章内容)
四、常见题型
题型一:概括传主人生阶段(人生经历)
答题策略:紧扣传主身份特点,留主删次切分人生阶段或人生方面进行作答。答案可以用原文原句作答或在原文原句基础上整合而成
题型二:概括传主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风貌)或某一性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题策略
1.抓评议性、概括性的词句
2.抓传主在事件(主要事件)中的表现与细节描写
这一细节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起到什么作用等。3.抓传主背景与作者意图 4.抓传主与他人的关系 备注:做这两种题型的口诀 概括人物性格或表现
时代社会和经历 把握心路不可离 典型事件整理齐 关注细节不忘记 由表及里慢慢起 经历成就与品气 人物性格自然立 饱满全面惹人喜
题型三.概括传主在某方面作为的原因
注意:可从内因、外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等角度作答
题型四.塑造人物性格的手法
(一)1、正面描写: 多种修辞 肖像描写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作用:突出人物性格使形象血肉丰满
2、侧面描写:(1)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烘托)(2)他人(对比、衬托)
(3)引述他人的话等也属于侧面描写
3、细节描写作用
(1)突出人物的性格。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人物个性丰满、鲜明。(传记、小说等都适用)(2)深化主题,有力地表达中心。(传记、小说等都适用)(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适用)(4)真实性。(传记适用)
(5)自然景物、环境的细节描写除了营造典型环境之外,还起到象征社会环境、烘托人物心情作用。(散文、传记、小说、诗歌等适用)
(二)环境描写对塑造传主形象的作用(1)奠定思想感情基调,表现对传主的感情 • • •
•(2)烘托传主的心情,表现传主的性格(3)渲染气氛,交代背景
(4)为内容或情节起铺垫作用
题型五:理解句子
1、修辞
2、关键词(本义和语境义)然后结合上下文找答案
3、复杂的句子还需要分层,有几层就有几个答题方向。
4、主题意图和段中的位置
• 分值大:人物的成就或性格 • 分值小:临近语境的内容 • 原则:立足于人物
题型六.选材的处理(同人物通讯)一)选材的角度
1.以小见大 2.点面结合(以点带面)3.正侧结合 4.选材典型
(二)材料的安排 1.详略得当
为什么选择传主的某个人生阶段来详细记叙?因为这一阶段是传主成长过程的一个关键时期,他这一阶段的经历最能突出他的主要品格或这一阶段最能突出作者的创作意图。2.记叙顺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2)倒叙(倒金字塔结构、悬念式结构):
①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
②强调作用,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放到开头强调了传主的什么。(与传主精神、品质等的关系)③表达作者对传主怎样的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关系)④深化了主旨。(与主旨的关系)
⑤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了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题型七:文章语言有哪些特点
1.从文体看:不同类别传记具有不同特点。
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表现了传主或坦荡磊落,或谦逊谨慎的精神;
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表现了作者对传主的敬佩、赞许、肯定之情。
2.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如自然淡雅,用工笔写意蕴;平和冲淡,用淡笔写浓情;苍劲雄健,刚健之中见哲思;绚丽浓艳,用诗意写浓情;清婉隽永,用婉笔抒写柔情;形象含蓄,用形象表达主旨。
3.从语体的角度鉴赏,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4.从情感的角度鉴赏,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题型八:文章的写作特色 人物传记常见写作技法(特色)1.衬托(侧面烘托)(他人衬托、环境烘托)、象征、托物言志 2.对比 3.抑扬
4.引用 5.反复 6.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7.写作视角独特 8.如为评传,则夹叙夹议
题型九:传记中涉及到的其他人物在文章中所起到的作用,包括引用别人的话或名人的话
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1.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2.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3.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题型十:探究题
探究,在词典里的解释是:探索追寻。所谓“探究”,就是有“我”有“思”的解读。“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思考方向)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⑵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⑶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常见提问方式
1.请问你怎样评价主人公?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2.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想?传主的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3.探究传主的优秀品质并阐发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探究题按开放程度可分:
限制型、半开放型、全开放型
1、限制型。阐述的信息主要从文本概括。
2、半开放型。半开放型探究题答题思路可概括为:亮出观点——引据论述——联系现实——总结陈词。
(1)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2)引据论述:充分利用原文信息,恰当引用论据,有条理地陈述。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传记多从表现传主精神品质来谈)(3)联系现实: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除了引用文本,还要合理联系生活现实。(4)小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题型十一:某某有什么作用
答题思路:内容(有可能是这句话的内容或者是传主的精神形象情感等)+情感(作者对传主的情)+结构上的作用(1、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在开头有可能是为下文埋伏笔或为下文做铺垫;
3、在中间时有可能起着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
5.档案归档整理方法和步骤 篇五
对机关文书档案归档整理方法和步骤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归纳总结,这是对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方法的一种新的尝试,主要是为了促进国家档案局8号令的贯彻落实。同时,我们相信,对提高我市机关档案归档整理水平也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归档文件整理大致需要收集文件、区分归档范围、分、分类别、分级别、分保管期限、修整文件、装订、排列文件、文件编号、编制归档文件目录、装盒等程序。
一、收集文件
收集文件,就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续,把散存在机关内部和个人手中的文件材料,加以清交、聚集的工作,是确保整理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收集齐全完整为其基本原则。
二、区分归档和不归档材料的范围
(一)归档文件材料的范围
凡是反映本机关工作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属归档范围。
1、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机关工作、国家建设和历史研究具有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
2、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在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权益等方面具有凭证价值的文件材料。
3、本机关需要贯彻执行的上级机关、同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下级机关报送的重要文件材料。
4、其他对本机关工作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二)不归档文件材料的范围
1、上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普发性不需本机关办理的文件材料,任免、奖惩非本机关工作人员的文件材料,供工作参考的抄件等。
2、本机关文件材料中的重份文件,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一般性文件的历次修改稿、各次校对稿,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封,不需办理的一般性人民来信、电话记录,机关内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本机关负责人兼任外单位职务形成的与本机关无关的文件材料,有关工作参考的文件材料。
3、同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不需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不需办理的抄送文件材料。
4、下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供参阅的简报、情况反映,抄报或越级抄报的文件材料。
(三)机关之间分工归档的范围
为避免各机关档案移交档案馆后文件材料的重复或遗漏,各单位之间必须明确的归档范围。
1、上级业务主管机关(部、厅、局)发来的文件,由隶属下级机关归档,党委、政府办公室和非隶属机关一般不归档。但对一些需要执行的政策性、法规性文件应归档。如干部管理条例、劳动工资规定、生活待遇标准等文件。
2、上级业务主管机关召开的专业会议文件,由各隶属下级机关归档,党委、政府办公室一般不归档。如党委或政府领导参加了这类会议,并有重要发言,其印件和定稿(指领导发言稿)由党委或政府办公室归档。
3、机关联合召开会议、联合行文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原件由主办机关归档,其他机关将相应的复制件或其他形式的副本归档。
4、本机关领导人兼任外机关职务而形成的文件材料,由兼职单位负责归档。
5、临时机构形成的文件,由临时机构负责归档,工作结束后,将档案移交主管部门或同级档案馆。
三、分
分,就是区分文件材料的所属,把属于同一的文件集中,把不同的文件分开。现行机关的归档文件整理工作,是按分开进行的,不同的文件一般不得放在一起归档。
(一)一般文件,归入文件制发(指文件最后的落款日期)
(二)跨的文件,归入文件内容所针对的
四、分类别
分类别,就是根据本机关文件的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成若干类别的过程。可分为组织机构分类法和问题分类法。组织机构分类法,就是将归档文件材料按其形成或承办部门进行分类。也就是按照立档单位的内设机构,将整个全宗内的文件材料分成若干类别的方法。机关内有几个机构,就设几个类,机构名称,就是类名。问题分类法,就是按照全宗内文件材料所记述和反映的问题分类的方法,即将记述和反映同一问题的文件集中,记述和反映不同问题的文件分开。
五、分级别
分级别,就是在保持文件之间有机联系的基础上,将上级机关、本机关、同级机关与不相隶属机关和下级机关的文件材料分开整理。但对联系密切的文件,如请示与批复等,不能为了分级别而将其分割开。
六、划分保管期限
机关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永久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一)本机关制定的法规政策性文件材料;(二)本机关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大活动等形成的主要文件材料;(三)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重要业务文件材料;(四)本机关关于重要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重要的报告、总结、综合统计报表等;(五)本机关机构演变、人事任免等文件材料;(六)本机关房屋买卖、土地征用,重要的合同协议、资产登记等凭证性文件材料;(七)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重要文件材料;(八)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重要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定期保管的文书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机关职能活动中形成的一般性业务文件材料;
(二)本机关召开会议、举办活动等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三)本机关人事管理工作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四)本机关一般性事务管理文件材料;
(五)本机关关于一般性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一般性工作报告、总结、统计报表等;
(六)上级机关制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七)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制发的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
(八)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关于一般性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九)下级机关报送的或以上计划、总结、统计、重要专题报告等文件材料。
七、修整文件
为使档案能够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装订之前必须对归档文件材料逐件进行检查,凡不符合要求的都要进行修整。修整的方法主要有:
1、修裱破损文件。
2、复制字迹模糊或易褪变的文件。
3、去除易锈蚀的金属物。
4、超大纸张折叠。
八、装订
1、归档文件应以“件”为单位逐件进行装订。
2、装订时,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批转或转发文件在前,被批转或转发文件在后;收文处理阅办单在前,正式文件在后;来文和复文作为一件时,复文在前,来文在后;汉文本在前,少数民族文本在后;中文本在前,外文本在后(有特殊规定除外);重要法规性文件的历次修改稿依次排列在定稿之后,出版期刊,样本在前,定稿在后。
3、装订时,左侧装订,应将“件”内的各页右侧与下侧(底边)对齐。
九、排列文件
排列文件,就是根据事由或文件形成时间确定全宗内归档文件先后顺序的过程。
十、文件编号
归档文件编号,指将归档文件在全宗中的位置,标识为符号,并以归档章的形式在归档文件上注明。
归档章一般加盖在每份文件的首页上端居中空白位置。项目有全宗号、、保管期限、件号、页数、类别名称(机构或问题)等。
十一、编制归档文件目录
编制归档文件目录为档案保管、鉴定、检索、统计、编研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基本条件,对其所列项目应逐项认真准确地填写。要注意的是:
(1)报表的责任者,应填写填报单位;(2)联合发文,责任者只填写主办单位;
(3)问文与复文作为一件时,责任者只填写复文单位即可;
(4)文件上没有题名或文件题名不能反映文件实质性内容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自拟题名,外加方括号[ ]填写;
(5)文件题名中以发文字号代替文件内容的,应据文件内容补充题名。
6.高级职称评审材料整理方法 篇六
――谈教师职称评审中的材料问题
一年一度的教师职称评定工作,总会扣动许多老师的的心弦,能够晋级的教师当然欣喜万分,也值得庆贺,但也有一些教师因种种原因而与高一级职称擦肩而过,这些教师其内心的苦楚我们自然可以想见,也深为惋惜。职称评定工作是件十分严肃的事,客观公正、“以事实为依据,让材料来说话”是它的宗旨,因而,教师提交的材料是我们衡量教师是否能晋级的重要依据。我们从评审现场看,一些教师提交的材料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影响了自己职称的评定。
一、在材料的整理上具体有以下一些问题: 1.无据材料。
材料的生命在于真实可信。说话有根有据是取信于他人的首要条件,教师的评审材料也是如此。因此,教师提供的实绩材料一定要有可信的旁证材料做佐证。如根据《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下称《评审条件》)第十九条“教学工作要求”第三点“教学成绩显著”中“现任职以来,开过校级以上的观摩课、示范课,并获得优秀等次”的,要求提供“教案、课堂教学评价表等原始材料”。再如,第二十一条“指导在职青年教师”中“任职以来,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过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被指导对象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明显成绩。”要求“能提供反映指导在职青年教师过程的原始材料”。一些教师 不能在这些方面提供原始材料的复印件,只是在材料上简单地写上“每学期都能开示范课”,指导青年教师方面只有青年教师写的“指导感言”,而缺少学校的“青蓝合同”等证明材料,这样就难于说明教师们的真实情况。
有些在《评审条件》中没有明确要求的,也必须把佐证材料或过程性材料补充进去。如:兼任辅导员、课外活动小组和运动队训练等工作的,需要有活动方案、计划、实效等材料佐证。在教学工作中,显著的教学成绩要有体现学生成绩的材料。
2.无效材料。
无据材料当然是无效材料,但在教师们提供的材料中,无效材料还包括教师们提供了大量的过时的或无关紧要的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让评委眼花缭乱,也浪费了大量的纸张。职称评定要求提供的实绩材料大部分是要在“任现职以来”所取得的,如教育工作,应提供任现职以来在班主任或其他教育辅导工作方面的实绩材料,及相关的荣誉称号,教学工作方面要求提供任现职以来教师的教学成绩或学生的成绩。
无效材料,还包括“下级”不能证明“上级”。在教师上交的材料中,教师在上一级部门获得的荣誉或参与的活动,因原始材料的丢失而只开具学校的证明,这是很难说明问题的。
无效材料在教师提供的论文中尤为严重。论文评审中的教师论文发表,要求是在正规的刊物上发表,得到国家出版总局确认的,其主办单位或主管单位为教育主管部门、各大学、教育学会 等;论文获奖要求是通过正规渠道评比的,如省教育厅、省教育学会各专业委员会、省教研室、教科所(教科院)等,“凡在各种增刊、内刊、专辑、论文集上发表的文章及复习资料、辅导材料、试题集等性质的出版物,均不作为申报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材料”。在教师的材料中广泛出现了类似什么“教育论坛”、“中华教育研究会”、“教育创新研究”等莫名其妙的杂志,或以某某杂志社、“教师培训学会”等举办的论文赛。教师在这些杂志上发表或参与此类评奖活动,花费了很多费用,但对自己的职称评定没有任何用处。希望广大教师不要再花这样的冤枉钱了。
无效材料增加的是材料的厚度,但没有提升材料的质量。职称评定工作,是依条例打分的,符合条例的材料才给分,与材料的厚与薄,纸张的多与少不成必然的正比关系。所以,教师们要仔细阅读《评审条件》,严格按照条例认真准备材料,材料做到既精要又准确。
3.无序材料。
材料除做到精要、准确以外,还要有序,以方便评委能迅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材料。虽然每个评委都是认真负责的,一本材料要反反复复地翻阅多次,生怕遗漏有价值的材料,但职称评审是一项十分紧张与繁重的工作,评委的精力不会永远旺盛,精神与视觉的疲软遇上无序的材料,出错的可能也是会有的。无序的材料表现在:材料整理没有秩序,分类不清;同一材料反复多次使用;材料标识不清,无法检索等等。
二、填报与整理职称材料的几点建议 1.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材料的填写一定要实事求是,且要依照职称评定的要求及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填写与整理。教师特别要注意《______市晋升
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一览表》或《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简明表》的填写,因为这张表所涵盖的内容基本可以体现出评审者的基本情况,执行委员最终投标也主要是依据这张表来的。但从现实的情况看,有教师们在填写这张表时问题较大,在《任现职以
来 主要 工 作 成 就、技 术 水
平、业务能力》一栏中,有教师分类不清,用词过于“铺张”,不够实在,所含的有效信息不多。这栏的填写要求能简明扼要地把最能反映自己工作成就与业绩填上去,如师德、教育教学、教研能力、专业发展、学术成就等实绩表达清楚。“获奖情况”一栏,要填写上级主管部门授予的荣誉,自己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获奖情况等。在“论文论著”一栏,首先要填写获得最高档次的鉴定论文两篇,再填上自己在正规杂志上发表,及通过正规渠道评奖的论文。从评审的情况看,有教师填了些类似《中华教育与教学杂志》等非法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章,而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奖的却没有填入。
2.编排有序、方便检索
无效材料,不但会增加评委的劳动量,也有可能会降低自己 的标准。教师的评审材料(主要是附件材料)在装订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编排,前面要附上目录并编上页码,最后可以在每份材料的右下角空白处统一写上页码。这样装订的材料就清晰明了,也方便检索。材料的顺序一般为:①封面、目录;②专业资格、学历水平、业务进修等相关证明;③教育教学工作的相关材料;④教育教学科研的相关材料;⑤其他能反映工作实绩的有关材料等。
(具体编排顺序可以参照下文的附件。)
3、论文材料真实完整
提供的论文要求同时提供杂志的原件,如因其他原因不能提供原件者,所提供的复印件信息要完整,如有些教师只提供杂志的封面与正文复印件,我们就无法确认刊物的性质,有些教师提供的获奖证书上举办单位的章也模糊不清,影响了论文的评审。发表文章或参编大型书籍的复印件应包括杂志或书籍的封面、封底、版权页、目录及本人的文章或编写部分等内容。
三、关于职称评审工作的一些想法。
标准的客观性问题。职称评定是以一定的标准为准绳的,评委们是依照评分标准逐条给分的,从形式上讲评审工作可以工序流程化,“工序流程”可以让评审工作达到最大限度的公正客观。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有很大的弹性,教师的一些工作也很难被量化,教师成绩或荣誉的取得也有一些机遇性,一些老师特别是老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工作成绩没有能得到应有的肯 定。基于这些原因,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会体现出一些人文关怀,当然人文关怀是拒绝长官意志与人情关系的。
职称评审工作的导向性。职称评审工作会有一定的导向性,引导其他教师的发展方向。教师职称评定中特别鼓励班主任工作,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教学科研中取得的显著成就也实行加分制,职称评定的天平会偏向一线教师及广大农村学校的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个人专业发展,教学与科研等方面有显著的成绩。
做好材料与做好工作。评委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评审的,材料提供的质量越高通过的可能就越大,做好材料是参评教师应该认真对待的一件事情。但材料的好与坏是与以自己工作的好坏为前提的,没有好的工作及好的业绩,材料就是无米之炊。所以,广大教师应把做好平时工作,积极要求进取放在第一位,同时教师要及时积累过程性资料,如每次公开课后应及时收集听课教师的评价表,保存好公开教学的课务安排表,及时收集复印好学生的获奖证件等等。这些材料收集好后,教师在职称评定时材料的整理就变得很轻松了。
附件
教师申报材料目录
一、专业资格、学历水平、业务进修等相关证明
1、原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
2、教师资格证书
3、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任命)证书
4、学历证书或其他有效学籍和考绩证明
5、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或计算机免试材料
6、普通话测试证明
7、业务进修、继续教育有关证明材料
二、教育教学工作的相关材料
1、教育工作方面
任现职以来在个人,及自己所带的班级、团队、处室,或学校管理中所获得的各级(校内及校外)荣誉证书或材料。
2、教学工作方面
⑴、在校内外公开课教学情况的材料(附开课表、评课表、简案等)
⑶、参加教学业务比赛的相关材料证明
⑷、个人获得各级学科荣誉的证明(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⑸、在学科教学、指导学科小组方面的获得的显著成绩的材料证明
⑹、反映学科业务成就的其他方面的相关材料
三、教育教学科研的相关材料
1、个人获得的教科研方面的荣誉证明
2、鉴定论文、发表及获奖论文、出版的专著、参与编写的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等科研成果
3、参与各类课题研究的证明材料(附课题立项或结题证书、能证明参与课题的有效材料等)
四、指导青年教师的材料(“师徒合同”、指导青年教师获得各级荣誉及在教学方面取得的重要成绩等)
五、其他能反映工作实绩的有关材料
1、任现专业技术职务以来的工作总结
2、专业技术人员任期综合考评表及有关材料
7.中国古籍文献的整理理论与方法 篇七
一、古籍文献整理的指导思想
古籍管理是一项学术工作, 其目的是为了便于人们更好地阅读研究古语文章, 从而促进古代文化传播。孔子删定《诗》、《书》、编制《春秋》, 是为了宣扬儒家的思想, 实现儒家的社会政治理想。宋朝的理学家注经, 是为了印证与宣传道学的理论。清朝修四库全书是为了实现文化专制, 统一思想, 泯灭汉族的民族意识, 巩固满族贵族的统治。
我们时代整理古籍同样是为现时服务, 为中国的四个现代化服务, 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实现现代化需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 吸取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 但首先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我们整理古籍的目的和任务, 就是要是人们能更好地阅读研究祖先留下来的丰富古籍, 从中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营养。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是古籍文献整理应当遵循的总方针。古籍整理工作者有义务通过自己的整理工作向广大读者介绍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东西, 有义务尽可能地帮助读者分辨精华和糟粕。这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实现:一是选题, 二是整理的内容。
中国现存的古籍有十多万种, 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部整理, 而必须有所选择。选择的原则就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但在实行这一原则的时候绝不能简单化。古籍整理的选题应以是否有价值或价值大小做标准, 概括为以下五类:
一是学术价值。这主要是指古代哲学、史学、语言文字学、文学、艺术、教育学、政治学、军事学、科技、宗教等等各个领域的学术著作, 它们反映了古人在学术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思想、主张和达到的成就。
二是文艺价值。这是指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
三是资料价值。这类著作大多是述而不作, 主要以记录或收集资料为己任, 包含较大的信息量, 可以为后人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很多史书、总集等等都属于这一类。此外像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甲骨刻辞、帛书、简牍之类的出土文献, 他们之中, 有的本身就很有价值, 有的在当时未必有多大价值, 但对后人来说, 它们是当时人的原始记录, 是新发现的古籍中未有记载、未经后人加工或篡改的第一手材料, 而且时代久远, 因此即使是残篇断简, 一鳞半爪, 也弥足珍贵。
四是教育价值。集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等方面的价值。
五是实用价值。指古代科学技术中有的现在还可以使用或可供参考者, 如医药学著作之类。
除了选题以外, 该还可以通过整理内容来体现批判继承的原则。古籍整理必须坚持客观性的原则。第一是不能篡改古人原著。二是不能歪曲古人原意。
古籍整理的另一条指导思想是普及和提高相结合。为现实服务, 为中国的四个现代化服务, 归根结底也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为读者对象服务的问题。由于读者对象不同, 就决定了整理的课题、方式、内容甚至文笔等等也应当有所不同。在整理方式上就可以考虑采用标点、注释、今译、选编等方式。
二、古籍文献的校勘
(一) 古籍文献校勘的方法
1. 对校
对校法, 也就是版本校, 这是最基本的校勘方法。在做版本校之前要对所校之书曾有的和现有的各种版本进行调查研究。弄清著者或编者的生平, 本书著作、编纂的起源和经过, 最早版本的情况, 后来有过哪些版本, 现今还有哪些版本, 各本的大致情况如何, 各本之间的关系如何, 前任对各本有何评论, 等等。搞清楚这些问题, 有助于我们初步确定工作底本, 寻找校本, 不致造成重大的失误和遗漏;也有助于在校勘的过程中正确地判断各本文字的是非、优劣和真伪。
2. 本校
按本校法即“一人读书, 校其上下, 得谬误”。采取本校的方法以本书前后互证, 选择其异同点, 进而知道其中的错误之处。
3. 他校
他校法, 是以他书校本书, 凡书中采取前人书籍做参考的, 可以以前人之书校之;有被后人所引用的, 可以以后人之书校之;有被同时之书所载录者, 可以以同时之书校之。
用他书校本书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 古人引用前人之书并不严格, 往往不是一字一句照录, 而是时有增删改动。因此, 在使用他校法时决不能轻易撰他书改本书。此外, 他校所用之书, 其版本必须是善本, 否者以误校误, 其误愈甚。
4. 理校
所谓理校, 就是通过推理以校正讹误。所谓“理”, 包括文理、事理、义理;而文理又包括文字、音频、训诂、文法、文例、文体等等。
(二) 校勘古籍文献的基本要求
校勘古籍文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除了要掌握古书讹误的一般规律和校勘方法, 还有几点基本要求值得注意:一是要有广博的知识, 二是要有严密的方法, 三是要有审慎的态度。
1. 广博的知识
古书中涉及的知识面很广, 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 就不容易发现并改正其中的文字讹误。所谓广博的知识, 主要是指古汉语语文知识, 古文献学知识, 古代历史、地理、文化知识。
不但要懂得古汉语语文的普遍规律, 有时还要懂得各个时代语文的特殊规律, 才能校好那个时代的古籍。
2. 严密的方法
校勘古书, 要发现和改正一般明显的文字讹误也许不太困难, 但要校得很精确, 就必须搜寻充分的证据, 经过严密的考证, 才能做出的正确的结论。在实际校勘中, 经常对校、本校、他校、理校四种方法使用, 就可以使证据更为充足, 判断更为准确, 从而减少失误。
3. 审慎的态度
“观天下书未遍, 不得妄下雌黄。”意思是说, 校书必须慎之又慎, 大凡校勘的结果, 无外乎四种情况, 一是不可不改, 二是可改可不改, 三是疑不能决, 四是必不可改。第一种是确知其误、不可不改者, 当然要改, 但必须注明原作者。第二种两者皆通, 最好不改, 或列出原文。第三种怀疑某字有误而不能肯定, 或肯定有误, 而不知为何者之误, 可注明存疑, 不可率意轻改。第四种是原文本不误, 更不能以不误为误而妄改。
三、古籍抄纂
(一) 古籍抄纂的功用
所谓古籍文献抄纂, 就是本着一定的宗旨, 采用一定的方法, 遵循一定的惯例, 抄录古籍原文, 编纂成书, 此种抄纂实质上是在不改动原文的情况下对古籍文献进行某种形式的改变, 包括选编、节编、摘编、合编等等。古籍文献之所以需要抄纂、改编, 是由于以下情况: (1) 中国古籍文献数量巨大、现存者大约在十万种左右, 人们的时间有限, 精力有限, 条件有限, 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部阅读。即以一部书而论, 有的书上百万字甚至上千万字, 人们很难全部通读。 (2) 各种古籍的质量和价值并非一律。有的是精华, 有的是糟粕;有的重要, 有的不太重要;有的写得好, 有的则写得不好。即使在同一部书中也会有上述情况。一般读者只需要读其中较重要的、较好的部分, 而不必全部阅读。 (3) 古籍中记载的材料, 内容十分广泛, 而又十分分散, 或散在很多书中, 或散在同一书中很多地方, 读者想要查找某个方面材料, 非常困难。 (4) 有的古籍虽然写得很好, 但限于体例, 其内容割裂零碎, 不够醒目或缺乏可读性, 因而影响了读者阅读的兴趣与效率。
由于以上种种情况, 为了使读者能更方便地阅读最需要阅读的古籍和古籍中最需要阅读的内容, 查找古籍中需要查找但又很分散的、很不容易查找的材料, 或者为了提高原书的可读性, 就需要通过抄纂古书文献作为某种形式的改编, 将古籍中最重要的、最精彩的内容挑选出来, 分散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集中起来。
(二) 古籍抄纂的方法
抄纂古籍要从为读者阅读与研究提供最大方便的目的出发, 根据不同的古籍文献和古籍中不同材料的性质, 选择或者创造最适当的方法与方式。由于抄纂的目的与具体做法各有不同, 古籍抄纂大致分为以下几种:选编、节编、摘编、类编、全编、合编、改编。这几种抄纂方式彼此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割的, 往往相互通用, 并且各种抄纂方式要与其他古籍文献整理方式相互配合。
(三) 古籍抄纂的要点
在古籍抄纂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选题需适当, 体例须合理, 搜罗须广博, 选材须精当, 录文须准确。
1. 选题须适当
古籍抄纂成败优劣的首要关键在于选题是否适当。而选题是否适当, 主要看是否有价值, 是否切实可行, 是否有创意。选择一个项目首先考虑是否有用。例如康熙中编《全唐诗》, 这个选题就具有重大价值。
2. 体例须合理
著书都需要有一定的体例, 抄纂古籍文献也需要有体例。体例就是抄纂的规则, 它体现出抄纂者的宗旨。其中包括抄纂的方式, 收录的范围, 选材的标准, 编排的原则, 版本的选择等待。在所有这些方面, 首先是要合理, 避免体例不当;其次是要严谨, 避免体例不纯。
3. 搜罗须广博
这主要是对类编、全编而言。这几种抄纂方式的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资料, 使研究者免于四处搜寻之苦, 因而其价值即在于博与全。搜罗广博还指搜集的资料中有很多出自一般读者难于见到的稀有的书或稀有的版本。
4. 选材须精当
选材精当不仅仅是对选编、节编、摘编的要求, 也是对类编、全编的要求。选材要得当关键在于选录的宗旨与标准要正确。选录标准是否正确, 可以从思想性、艺术性、重要性、代表性、针对性来衡量。
四、古籍文献整理手段的现代化
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古籍整理手段也在不断改进, 如将古籍文献排成缩微胶片保存, 将古籍复印后出版。它有效地改善了古籍的保存介质, 使古籍文献能更长久地保存, 更方便地传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在古籍排版、文献扫描、古籍光盘、古籍网络数据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利用计算机校勘、标点、翻译古籍文献, 将变成现实。
(一) 计算机与古籍文献的关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在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日渐广泛。古籍文献整理是一门古老的传统学科, 其整理对象是少有人问津的纸堆, 整理者必须是勤劳而又饱学的专家, 整理方法则是从搜集资料开始, 然后将资料归类, 最终对资料进行标点注释等。
计算机科学和古籍整理是两个不同门类的学科, 但二者是可以合作的。古籍整理借助于计算机, 可以尽快驶上信息高速公路, 填平古代和现代之间的鸿沟, 使祖先的文化遗产更直接地服务现实社会;计算机通过对古籍的处理, 可以开拓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大展身手。因此古籍整理手段的现代化需要人和计算机密切合作。合作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古籍整理专家和计算机专家合作, 各展所长;二是古籍整理专家掌握计算机技术, 自己设计应用程序。
(二) 计算机在古籍整理中的应用
目前, 已经有不少古籍整理专家在学着使用计算机, 有不少古籍整理研究所, 利用计算机实现了办公现代化, 在人事档案的建立、成果管理、课题申报、图书借阅, 甚至是成果的打印出版等方面, 都采用数字化管理。计算机在古籍整理中的应用, 不仅解决了办公手段现代化的问题, 而且还实现了古籍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即用计算机来处理、研究古文献。它们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基础工作的研究, 包括对古籍整理适用的字库、操作平台、输入输出、校对工具等等的研究。其次, 是对通用系统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古文献处理系统拥有45 000字的字库, 已为《全唐诗》数千万字的古籍建立了数据库, 可进行字句、作者等多项检索操作;北京师范大学的古籍整理专用平台正在加紧研制, 古籍整理数字化的支撑环境可望得到较大改善。二是具体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的范围较广, 涉及古籍管理的, 主要是针对专书专题而开发的检索系统或研究系统。例如北京大学计算语言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合作研制的《全宋诗》研究系统。借助计算机技术编制打印古籍文献索引, 包括书目索引和专题索引, 还有古籍文献出版的电子化。
参考文献
[1]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Z].
[2]黄永年.古籍版本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6.
[3]朱崇先.少数民族古籍整理与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8:9.
[4]郝润华.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古籍目录提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6.
8.教育研究方法整理 篇八
第一步:备份
运行Ghost。选择要进行磁盘整理的分区,选择卷标Windows XP的分区,然后点击OK,选择备份文件的存放路径:在filename栏中输入备份的文件名,然后点击save保存。弹出选择压缩比的对话框,选择Fast(快速),开始备份系统。
第二步:还原
完成后,如图所示,再依次选择local(本地)→Partition(位置)→From image(从镜像导入)。
选择刚才备份的back.gho文件,然后弹出select source partition from image file(选择镜像文件),点击OK,如图所示,选择要还原的分区,也就是刚才卷标为XP的分区,确认,执行还原任务。
还原完后重启计算机,打开“磁盘碎片整理程序”选择刚才还原的分区,单击“分析”按钮,看看是不是数据块全是连续的了?这个速度比传统的要快上千倍吧!
小结:此方法的原理是:使用备份再还原,实现数据块恢复到初始时的连续状态,就好比桌上打乱的牌,我们直接划拉到一起重新洗牌,而不是一张一张地捡起。(山东/李庆达)
网络大补贴
9.教育研究方法整理 篇九
这是我考这门的时候自己整理的,希望帮助到大家。经验分享:
1、选择题和填空题占了将近一半的分值,如果将这些题做对90%,及格是没问题的。
2、简答题一定要背,虽然只有三题,简答题只要背要点就行了,不用详述它。
3、根据本人经验,论述题和案例题不要花太多时间去背它,历年考试的试卷上的论述和案例只要看一遍,背个要点,其他需要结合案例加以论述的到时候考场上临时发挥吧,把你觉得这题目相关的话统统写上去,个人感觉写的多好一点,呵呵。
4、书要多看几遍,特别注意书上一些小字,和名人的话,还有书上的一些举例容易考到选择和填空。
5、切记,考前一天把选择和填空,简答题过一遍,论述案例临场发挥,只要要点写对,就能拿分,然后再自由发挥一些,总能再拿几分的。
单选
1、一切描述人类的价值、情感、宗教、历史等思想观念性的知识都属于人文科学。
2、从一般性前提获得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方法是演绎推理。
3、人们对鲁迅的作品和金庸的作品有不同的看法,这属于价值问题。
4、直觉是一种自明性能力。
5、在中世纪提出思维的简约经济原则的人是奥卡姆。
6、要素整合法体现了思维原理中的整体性原理。P144
7、相关联想法属于发散性思维方法。P249
8、精炼你对境况和问题的表达属于问题解决的准备阶段。P104
9、最适用于“头脑风暴法”的领域是商业生产领域。P315
11、传统的智商测试只测试人的分析性智能。P343
12、人们根据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产生出大量新思想的思维方式是发散性思维。P16
13、自然语言的三种基本功能是:情景表达、信息交际、行动指示;还有一些其他功能:如信息储藏功能、礼仪功能和美学功能等。科学研究不属于自然语言。P65
14、在所有的创新测试方法中,最为流行的是吉尔福特测试法。P345
15、在一个假言命题中,没有前件,就一定没有后件,有前件不一定有后件的逻辑关系是必要条件。P171
16、人们运用概念、判断或推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抽象性思维。P15
17、激发想象力是属于问题解决的观念阶段。P111
18、根据思维封闭或开放的标准可以将思维分为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P15
19、属于创新思维的超逻辑方法是:直觉方法、灵感方法、发挥想象力的方法。P135 20、在实践活动中,思维主体意识的培养方式包括:观察力的培养和良好心态的培养。P91
21、其性质属于或然性、扩展性的推理是归纳推理。P201
22、寻找被研究现象的充分条件或原因的方法是:剩余法。P208
23、在思维中思路开阔,随机应便,不受既定条件和规则的束缚,这属于思维的灵活性。P240
24、把问题解决的思路扩散到和问题相关的领域,给出解决问题的多样化设想的思维方法是相关联想法。P249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以形容灵感出现的突然性和意外性。P288
26、奥斯本在“头脑风暴法”的几个原则中特别强调的是暂缓评价。P302
27、阿基米德在公共浴池中产生灵感,其灵感激发方式是情境激发。P291
28、托伦斯创造性测试活动的第一个方面是猜疑活动测试。P348
29、召集参加头脑风暴法会议的人数是5----12人。P306 30、创新的主要特征:智能性、社会性、团队性。
31、吉尔福特认为能创新的主要方法是:发散性思维方法。
32、著名的蝴蝶效应所反映的创新思维原理是:微量效应原理。P143
33、删繁就简思维方法所体现的创新思维的两个原理是:对应原理和简单性原理。P146
34、多米诺骨牌效应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创新思维方法,这就是关联思维法。P148
35、在假言命题中,有前件就一定有后件,没有前件不一定没有后件的逻辑关系是:充分条件。
36、在相互矛盾的判断之间不允许有任何居间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这句话表达的逻辑基本规律是:排中律。P163
37、科学发现的主要思维方法是:归纳和类比。P198
38、在问题解决的情境中,能够迅速涌出许多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属于思维的流畅性。P239
39、直觉的产生往往依赖于感官。P270 40、“经济增长并不是由于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增加所引起,而是由于创新所引起”,提出上述说法的学者是:熊彼特。P18
41、“李白斗酒诗百篇”所体现的灵感产生方式是:情境激发。P291
42、最为研究机构和学校认可,又被称作第二代的创新能力测试方法的是:托伦斯测试法。P347
43、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P15
44、用超越性智慧来组织协调思维对象要素的途径和思路称为创新思维方法。P129
45、按照1970年改进的田中—比奈式分布表,智商在124~139之间的智力等级属于:优。P341
46、发散性思维中的语词运算法是对表述所要解决问题的语词进行运算其中最基本的运算方式是:关键词选择。P248
47、“斯坦福—比奈量表”是1916年对比奈量表进行修订形成的,该量表的修订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特曼。P336
48、全称否定命题可以用大写字母符号表示为:SEP。P189
49、根据两个或者两类对象在部分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一种推理是:类比推理。P211 50、“见微而知著”、“春江水暖鸭先知”,这类表达捕捉事物细微差别、体察事物微妙变化的语句,体现了发散性思维的:精细敏感性。P241
51、从思维的单一维度和思维的多角度来为发散性思维分类,可以将其划分为:线性发散和立体发散。P245
52、男人和女人,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是:全异关系。
53、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出现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P164
54、头脑风暴法的开会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小时。P306
56、特性列举法的创始人是:克劳福德。P328
57、李白是唐朝人,李白也是诗人,以此为前提,可以推出:李白是唐朝人。这个推理属于命题逻辑推理中的 联言推理分解式。P177
58、伽利略发现惯性定律的思维过程,可以看作是创新思维方法的经典案例,这种创新思维方法最典型地体现了极限思维方法。P155
59、思维具有辨别好坏、真假、对错的特征,这是指:思维的批判性。P4 60、“鹏之徙于南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句话中所体现的创新思维方法是:极限思维法。P160 61、在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广泛采用的模拟法的逻辑根据是:类比。P214 62、最能体现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方法是:相关联想法。P249 63、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划界的临界点是:完全归纳推理。P201 64、潜意识的梦幻可以激发灵感,这种灵感的激发方式属于:内部激发。P290 65、属于提问法的变体的有:属性列举、关系列举、类别列举,问题例举。P248 66、掌握创新核心技能的基础是:具有创新品格。P56 67、创新思维的基础性层面是:实践能力。P74 69、“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所体现的创新思维原理是:对应原理。P144 72、把发散性思维看做是智力结构一部分的学者是吉尔福特。P345 73、在创新能力测试方法中,研究最广、使用最多、适用性最强的方法是:托伦斯测试法。P348 74、演绎推理属于:必然性推理、保真性推理。P197 75、复合命题的组成部分是: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P167 77、“哈桑借据”的故事体现的是一种:实践能力。P71 78、以抽象主题寻求卓越设想为特征的头脑风暴法变式是:戈登法。P320 79、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类似于心理学中的发散性思维。P234
80、“智商临界说”认为,在一定的智商等级中,一个人的智商和他的创新能力的关系是正相关的。P343 81、最早把理性思维看作为认识的最高级别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6 83、人们通过使用钢笔、铅笔、毛笔、圆珠笔、鹅毛笔等各种笔之后,得出笔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制造的专门用来书写的工具”。这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P3 84、在发散性思维的实施技术中,有个著名的“温室培育”故事。其本质属于暂缓评价。P259 85、在头脑风暴的变式中,戈登法的主要特征是隐瞒目的。P320 多选
1、按照知识分类的标准区分,创新思维方法的类型有:一般方法、特殊方法、专门方法。P135
2、创新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智能性、社会性、团队性。P23
3、创新思维方法中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命题、推理。P161
4、在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中,直接调查的方式有:群体调查、体验式调查、实验调查。P109
5、直觉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预见功能、选择功能、发现功能。P277
6、创新人才的品格包括:强烈的好奇心和惊奇感、标新立异的胆魄、坚强的意志力、勤奋而专注地工作、独立和自信。P50
7、按创新的领域划分,创新的类型有:科技创新、社会创新和人文创新。P25
8、按照思维的主体区分,发散性思维有:个体发散、群体发散。P244
9、思维的功能特征: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
10、实践能力的特征:经验特征、智慧特征、创新特征、非语言沟通特征、技能接受特征。P73
11、界定明确的问题往往是:知识性、记忆性的问题。P85
12、根据模型与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可以将模拟法分为:实质同构法,形式同构法,功能类比法。P215
13、发散性思维的基本方法:提问法,语词运算法,相关联想法。P246
14、创新思维中的重要方法:直觉、灵感、想象。P269
15、头脑风暴法的主要变式有:戈登法、635笔写法、川喜田法、特性列举法、图画刺激法、逆头脑风暴法、超级主人公法、三菱式头脑风暴法、七乘七法、片方法。P320
16、斯腾伯格认为人的智能包括:分析性智能、创造性智能、实践性智能。P343
17、人是生物界最具创造性的物种,作为个体的人,获得创造力的生理基础是:人从整体上就是生物创新的产物;人脑的认知功能具有创新潜能。P45
18、创新思维方法的基本特征:能动性、互补性、层次性、实践性。P132
19、不相容选言联结词:不是就是,要么要么,要就是要就是。P169 20、在创新产品评价矩阵中,评价创新产品的三个维度是:新颖、解决问题、精细化和综合。P354
21、创新思维的逻辑方法包括:演绎,归纳和类比。
22、信息交合法综合体现了创新思维原理中的:整体性原理、超越性原理。P145
23、直觉和灵感共有的特征是:超逻辑性、积累。P286
24、头脑风暴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发创意的技法,奥斯本将其有效性的原因归结为:群体动力学基础、竞争促进想象力、激励作用。P303
25、在思维的逻辑方法中属于或然性推理的有:归纳和类比。
26、通常,一个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图式包括:自由发挥环节、思维形象化环节、吸收异议环节、持续努力环节、适时停止环节。P254
27、需要运用卡片的头脑风暴法变式有:635笔写法、川喜田法。P320
28、间接调查的信息来源有:自己、周边的人、网络图书馆。P106 29、23.下列描述中,本质上属于灵感状态的有:ABCDE
P280 A.顿悟 B.迷狂 C.玄览 D.感兴 E.神遇
31.下列属于创新能力测试方法的有P345
(此题答案不确定是对的)A.重案组测试法 B.沃利奇-科根测试法 C.智商测试法 D.弗拉纳根测试法 E.威廉姆斯测试法
填空题:
1、对思维的研究经历了从哲学到心理,再到创新研究这三个阶段。P13
2、特曼构造的斯坦福--比奈量表是用心理年龄和实足年龄的比来说明人的智力水准。P336
3、奥斯本的检核表法在头脑风暴法的使用中,享有“创造技法之母”的美誉。P309
4、产生创新思维,引发假说的最适宜的推理方法是类比推理。P215
5、思维主体把事物间已有的因果关系倒置,从而实现创新的思维方法是因果逆向思维法。P153
6、柏拉图把人获得创造激情的来源归于迷狂。P280
7、知识的构造式定义,知识=信息+关联。P59
8、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爱因斯坦的名言。P292
9、在中国古代思维史上产生的三大代表学派是儒家、道家和墨家。P6
10、在发散性思维的过程中,持续努力和暂时搁置之间有一种必要的张力。P264
11、把创新思维作为一个历史的过程来看待,创新思维的本质就是在思维中不断加入异质成分。
12、知识是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精神文化财富和认识成果。
13、从认知角度对问题加以分类,问题可以分为界定明确的问题和未界定明确的问题两大类。
14、创新思维表达的主要工具是自然语言。P63
15、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有不矛盾规律、排中律和同一律。
16、用来寻找被研究现象的必要条件的方法是契合法。
17、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标志。
18、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高峰体验体现了灵感的激发机理。
19、头脑风暴的创史人是美国企业家A.F.奥斯本。20、1905年、心理学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这个量表称为比奈---西蒙量表。
21、联言推理可以分两种形式,它们是联言推理分解式和联言推理合成式。
22、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用迷狂说来解释灵感。
23、头脑风暴法的10个变式都是以联想的连锁反应为基本点。P320
24、“界定明确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称之为封闭性问题。P87
25、我们把思维主体所具有的一定的知识体系看作是思维主体的知识结构。
27、从众多的备选方案中搜索寻求其中优化方案的思维方法,称作收敛性思维方法。P233
29、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是超越现实的猜测性虚构。P292
31、问题意识是对问题的一种敏感。P90
32、那些在推理中已知的命题,用来进行推理的依据,称之为推理的前提。P162
33、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一般都可以归之于开放性问题。P311
34、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所具有的本质属性。P185
35、要素整合法是创新思维原理中的整体性原理在思维方法中的体现。P144
36、智商测试项目分为言语性测试和动作性测试两大类。P339
37、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互为补充。P233
38、不完全归纳推理分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P201 40、三段论有三个不同的词项,分别是大项、中项和小项。P194
41、扩展性推理有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两种类型。P201 42、1950年,奥斯本著书公布的一种集体式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头脑风暴法。P302
43、在是和非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逻辑科学模式的古希腊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P6
44、关联思维方法的经典方法是逻辑思维中的类比法。P148
45、“要产生一个好的设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大量的设想。”这称作追求数量的发散性思维实施技术。P256
46、从已知命题推导出未知命题的思维过程是推理。P162
47、英国著名哲学家休谟把命题分为两大类:事实命题和价值命题。P87
48、日本学者多湖辉在《创造性思维》一书中,曾经提出了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思考的15种创新思维技巧。P137
49、创新思维的整体性原理是事物间有机渗透和联系规律在创新思维中的体现。P141 50、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P63
51、创新思维方法是思维主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的思路。P129
52、创新思维的逻辑方法中,演绎法是一切方法的基础。P161
54、头脑风暴法比较著名的变式有10种,这10种创造技法虽然名称各异、内容不同,但它们都是以联想的连锁反应为基本点。P320
26、依据笛卡尔的观点,给人以确切知识的东西,除了自明性的直觉和必然性的演绎以外,人类没有其他途径达到确实性的知识。P270 30、逻辑思维方法的基础是演绎方法。
10、“创新思维方法”和“思维方法”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是:真包含于关系。76、“逻辑思维方法”与“超逻辑思维方法”这两个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是真包含关系。82、“政治学”与“社会科学”,这两个词项间的外延关系是真包含于关系。
39、人们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称为抽象性思维。71、“所有的人都是好人。”这是一个:全称肯定命题。
55、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的推理格式可以表示为((p←q)∧q)→p。P182 70、肯定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就要肯定其后件。这种推理模式称为肯定前件式。P180
53、科学在近代兴起之后,古典逻辑开始关注另一种思维路线,即从个别到一般,从个别到个别,从小范围到大范围。这种推演方法叫归纳方法。P198
简答题:
1、创新思维方法的互补性特征是什么?
:(1)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使用创新思维方法,从来都不是单一的,不管是一般的还是具体的,抽象的还是形象的,理论层面的还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思维方法,都具有互补性特征。
(2)思维主体运用创新思维方法,是各种创新思维方法的交替使用。在演绎过程中有归纳,在归纳过程中有演绎,在发散性思维方法中必然要使用收敛性思维,而在收敛性思维中也要用到发散性思维。
2、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试法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1)猜疑活动测试
(2)语言表达测试(3)产品改良活动测试(4)列举非凡用途活动测试(5)图形测试
3、简述创新思维中问题与论题的关系。P84 答:区别:(1)概念的着重点不同(2)处理方式不同
关系:(1)所有的论题本质上都属于问题(2)问题和论题互相渗透
4、科学语言和创新思维有什么关系?P68 答:(1)创新思维促进了科学语言的产生
(2)科学术语,科学公式和科学图表的形成是创新思维的结果
5、如何培养问题意识?P91 答:(1)在实践中培养问题意识。
(2)观察力的培养:养成依靠观察接受信息的良好习惯;用观察力测试的方法提醒自己;注意保持观察的灵活性
(3)良好心态的培养:质疑和改良的认知态度;对暗示和机遇的心理敏感;乐于寻求因果联系的求知欲望
6、三段论推理遵循的规则有哪些?P195 答:(1)中项的两次出现至少有一次是周延性的
(2)如果一个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则它在结论中也不周延
(3)如果结论是肯定的,则前提都是肯定的
(4)如果结论是否定的,则前提有且仅有一个是否定的
总之,各规则各施其职,都是对三段论的某一方面进行限定,这几条规则与三段论的有效性并没有直接关联。
7、简述创新能力测试的作用和限度。答:作用:(1)创新能力测试是社会的需要;
(2)创新测试方法一法二用,即是测试人才的创新能力方法,也是训练人才的创新能力的训练方法。
限度:(1)任何创新测试方法都是充满了挑战的,创新测试和创新一样充满了模糊和不确定性,不存在得到一致确认的创造力理论,也不存在所有人都满意的创新测试方法
(2)完美和终点是没有的,但我们还是必须探索,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越
8、创新思维与公共关系活动的关系是什么?
答:(1)公共关系活动以创新思维理论为基础,是创新思维的具体应用。
(2)创新思维贯穿公共关系活动的全过程和各种类型。
(3)创新思维涉及公共关系策划的各要素
9、创新思维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答:(1)认知和实践之间的中介
(2)产生新观念新发现的工具
(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启示功能(4)对客观事物发展进程的适应、控制和引导功能
10、发散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联系:(1)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类似于心理学中的发散性思维,提出假说、推测或方案。
(2)演绎方法类似于收敛性思维,给出假说或猜测来进行分析和推断。
区别:(1)在逻辑思维中,同样的已知条件推出的是一个假说,而发散性思维中,同样的已知条件获得的是多个假说。
(2)逻辑思维方法,尤其是演绎法,从前提到结论的思维过程是封闭性的,结论包含在前提所断定的范围之中;而发散性思维,从前提到结论的思维过程则是开放的,结论所断定的已远远不止前提中所断定的范围。
11、想象的含义及其特征是什么?
答:含义: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是头脑中已有表象经过结合和改造产生新表象的心理活动。
特征:(1)形象性(2)超现实性(3)自由灵活性(4)想象的多元性(5)现实转换的可能性
12、假说有哪些评价标准?
答:(1)该假说和已经建立的科学假说是相容的
(2)假说的预见能力和解释能力(3)假说的简洁性
13、简述创新思维及其本质。
答:(1)创新思维是一种超越性智慧,它表现为思维的跳跃,它是在人的思考中实现超越。其含义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思维寻求思维的跳跃;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动思维模式的选择。(2)创新思维的本质:创新思维的本质就是在思维中不断地加入异质成分。
14、简述直觉的内涵及其要点。
答:直觉是指思维主体不受某种固定的思维规则制约,直接地领悟客观事物本质及其关系的思维方法。
要点:
(1)直觉省略了思维的中间过程;(2)直觉的产生往往依赖于感官;(3)直觉是一种自明性能力。
15、“问题”这个概念有哪几个相关因素?
答:(1)问题是一个认知客体,人是问题的认知主体
(2)问题是对事态的一种不满(3)人在问题面前常常需要有所作为
16、简述信息交合法的步骤 答:(1)确定坐标原点
(2)确定子类
(3)连接不同的信息坐标点
(4)从产生的这些新信息中,选择合适的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17、简述创新思维与自然语言的关系。
答:(1)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中蕴涵的内容
(2)对自然语言的敏感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先决条件
(3)自然语言的转换生成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前提
18、简述创新思维方法的基本特征。
答:(1)能动性(2)互补性(3)层次性(4)实践性。
19、常见的思维基本类型有哪几种? 答:(1)形象性思维和抽象性思维
(2)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3)常规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4)直觉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
20、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观念评价的要点有哪些? 答:(1)弄出主意的细节
(2)找出主意中的缺陷和困难(3)完善问题解决的主意
21、发散性思维具有哪些特点?
答:(1)思维的流畅性
(2)思维的灵活性
(3)思维的精细敏感性
(4)思维的独创性
22、问题意识是对问题的一种敏感,它建立在良好心态的基础上,那么,这种良好心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P93
答:(1)质疑和改良的认知态度;
(2)对暗示和机遇的心理敏感;(3)乐于寻求因果联系的求知欲望
23、什么是假说?在科学研究中,假说有哪些作用?
答:假说:在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开始构建理论雏形阶段的设想。
作用:
(1)是形成科学理论、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阶段(2)假说是科学分类的依据
24.根据智商临界说,智商和创新能力之间有何关系?
答:(1)创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智商基础之上,能够产生创新的人至少需要中等以上的智商。
(2)到了中上以上的智商水准,其创新能力和智商之间就没有正相关,一个智力上等的人,也许就不具有创造力;而一个智力中等的人,他完全有可能比那些智商水准高的人更富于创造力。
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的核心技能。P53 答:(1)增长知识和见识的能力
(2)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3)直觉、想象和灵感思维能力
2、结合实例论述想象的内涵以及想象在创新中的作用。P298
答: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是头脑中已有表象经过结合和改造产生新表象的心理活动。是超越现实的猜测性虚构。作用:
想象在创新中的作用: 1)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我们这个世界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是由人的自由想象力所决定的。想象力扩展我们创新空间,让我们得以自由翱翔的翅膀。
2)想象是获得新概念、新理论、新发现的源泉。想象可以把毫不相干的对象联系起来,拼接为新的事物;也可以把已有的知识予以虚构式地加工,形成新的形象;想象还可以在许、虚拟式的新形象的条件下,构想假说的理论和假说的方法。这些虚拟式的构想往往是创新成果的前兆。
3)想象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心理条件。直觉和灵感的产生,一般都以想象作为重要的心理条件。
3、结合实践经验论述智商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P343
答:在关于智商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是智商临界说。一个人的智商和他的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种情形,在一定的智商等级中,智商和他的创新能力是有正相关的,但就各个等级的智商总体来看智商和创造力的关系,则没有这种正相关。
(1)创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智商基础之上,能够产生创新的人至少需要中等以上的智商。
(2)到了中上以上的智商水准,其创新能力和智商之间就没有正相关,一个智力上等的人,也许就不具有创造力;而一个智力中等的人,他完全有可能比那些智商水准高的人更富于创造力。
4、头脑风暴法有哪几项基本原则?奥斯本强调其中哪一项原则是最重要的?为什么?P305 答:基本原则:(1)延迟评判(2)自由联盟(3)数量产生质量(4)搭便车
强调延迟评判最重要。
因为头脑风暴法的成功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良好积极的环境,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一有人提出办法来大家就评头论足、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做法,必然会干扰和破坏提出新设想的有利环境和气氛,甚至会引起一种反作用。而暂时不加评论,不作评判,则能给人一种支持,一种鼓励。奥斯本指出,当一些设想刚刚产生的时候你就运用智能加以十分仔细地研究,这是不妥当的,因为它有碍于我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因此,会议要严格遵循延迟评判的原则。
5、试论述发散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联系与区别。P233 答:联系:(1)归纳方法和类比方法,类似于心理学中的发散性思维,提出假说、推测或方案。
(2)演绎方法类似于收敛性思维,给出假说或猜测来进行分析和推断。
区别:(1)在逻辑思维中,同样的已知条件推出的是一个假说,而发散性思维中,同样的已知条件获得的是多个假说。
(2)逻辑思维方法,尤其是演绎法,从前提到结论的思维过程是封闭性的,结论包含在前提所断定的范围之中;而发散性思维,从前提到结论的思维过程则是开放的,结论所断定的已远远不止前提中所断定的范围。
6、直觉有哪些基本特征?谈谈直觉在创新思维中发挥的作用,并举例说明。P277 答:基本特征:
(1)超逻辑性(2)不确定性(3)经验性(4)快速性(5)积累性 作用:
(1)预见功能(2)选择功能(3)发现功能
7、试论述灵感与直觉的区别与联系。P286 答:联系:(1)直觉与灵感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是类似的
(2)直觉与灵感都需要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3)直觉与灵感都是超越逻辑的思维方法
区别:(1)直觉是思维的直接活动,灵感是一种神秘的意识状态
(2)直觉的出现表现为快速,灵感的出现则主要表现为突然和意外
(3)直觉往往出现在最初的猜想之中,灵感则往往是问题解决终端将要出现的征兆
8、结合实际论述思维得以发散的基础。P235 答:(1)人的大脑机制具有发散功能
(2)我们面对着一个无限可能性的世界
(3)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9、结合实际,论述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P303
【教育研究方法整理】推荐阅读: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10-21
教育研究方法答案全08-14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09-21
教育与心理学研究方法07-13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总结08-02
教育学专业科目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0-01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考试大纲07-19
秋季《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期末考核09-03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范文09-15
教育心理学整理总结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