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书(精选11篇)
1.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书 篇一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34名。从这一学期的学习情况和对学生的了解来看,学生活泼、好动,学生间的差距不是很大。大部分(占全班学生的三分之二)学生学习自觉,不需要督促,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本册知识中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阅读能力、作文能力也较强。但也有七、八位学生(占全班学生的三分之一)学习浮躁,学习态度不太端正,随波逐流,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学习中没有自觉性,需要督促。
但在本学期的教学中,也发现很多问题。由于课程多,时间紧,一部分学生基础不扎实,生字词不过关,积累也少,训练量、训练的题型也较少。由于刚正式进行阅读和习作练习,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成就感,还存在畏惧心理,学生在阅读量和阅读、写作能力上都比较薄弱,甚至看不懂题意,不知如何下笔的现象。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大训练力度,注意复习的方式、方法。
二、复习内容:
364个生字(232个会写,132个会认);教材中列出的常用的多音字;课后读读抄抄的词语、8个练习中的成语;“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片段、古今诗文、古今贤文、名言等;文本内容的梳理;常用句式的训练;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学习冒号、引号的用法;听句、听文;句群;分析自然段,找中心句、比喻句,理解主要内容,抓住主要事件初步的谈认识等;习作(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围绕一个主要意思写清楚。)、请假条和留言条。
三、复习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的要求,本学期复习目标为:
1、具体要求见教学用书。
(1)识字写字。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32个。开始学写钢笔字。
(2)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简单的事,能转述内容,能讲述课文的故事。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会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3)阅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学习默读课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会提出疑问。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学习分析自然段,初步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4)习作。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围绕一个意思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能够使用“,。?!”,初步学习冒号、双引号。
2、复习阶段目标:
巩固强化、查漏补缺,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四、复习重点:
1.要求会写的232个生字,课后“读读抄抄”中的常用词语。(练习中要求积累的成语,若要考核,可选择学生常见的或常用的。)
2.课后要求背诵积累的片断。(练习中的古诗词、儿童诗、古今贤文、名言等,若要考核,可选择常见的或常用的。)
3.理解词句的能力。(要放在语言环境中。如:修改病句、常用句式变换、常见修辞方法、常见句式、扩缩句等。)
4.遣词造句的能力,连句成段的能力。(常用句式;前后意思连贯的段落)
5.标点: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
6.段的阅读。(有中心句的片段;围绕一个意思写的片断)
7.片段的习作或单幅图的写话。
8.请假条、留言条。
9.听力(选文篇幅要短小,内容要清楚,中心要明确、浅显,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五、复习难点:
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段落的分析、阅读和习作、常见、常用句式的认识与变换、修改病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等。
六、复习措施:
1.制定好切实有效的复习计划,确定详细的复习内容,同时研究以往期末试卷,从形式与内容上相一致。
2.狠抓基础知识和语言积累。要让每一位学生掌握好,争取在基础知识上不失分,不丢分。
3.由点到面,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三年级的阅读与作文是中年级的重点难点。阅读与作文的复习不可以面面俱到,要由点到面,从训练中提高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4.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优生要强化训练,中等生要培优,学困生要个别辅导。特别要关注学困生,重点辅导,不离不弃,真心实意耐心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5、趣中复习,乐中复习。重视组织形式和复习形式的多样化,注重激励与表扬,激发学生的兴趣。
6、精讲精练。训练题要精选、题型要广,注意统一讲解和学生自主练习相结合。
7、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审题、读题、检查等习惯。
七、奋斗目标:
通过复习,使本班的语文成绩在上学期第二名的基础上能有所上升。
八、复习方法:
归类复习和综合练习相结合。
九、复习时间:
12月20日至1月5日,共10天,20课时。
十、复习内容安排:
时间
内容
课时
知识点
重点
方法
重点辅导学生
12月20日
汉语拼音
2课时
(1)大小写字母;(2)按字母表排列;(3)看拼音写词语、写句子。
看拼音写词语
按字母表排列
默写、练习
张冠、王浩、姚丽婷、
12月21日
生字
2课时
(1)多音字组词;(2)辨析形近字、同音字;(3)查字典;
(4)改错别字。
辨析形近字、同音字
多音字组词
练习
反馈
王浩
12月24、25日
词语
4课时
(1)近反义词;(2)成语;(3)词语归类;(4)根据要求写词;(5)选词填空。
成语;词语归类
练习讲解
王浩、
杨立涛
12月26、27日
句子
4课时
(1)判断句子、加标点;(2)造句;(3)改换说法;(4)修改病句;(5)扩句、缩句。
修辞方法、句式变换、修改病句、扩、缩句
修改病句、缩句
讲练
结合
王浩、
杨立涛、姚丽婷、
12月28、31日
阅读
4课时
(1)背诵默写课文段落;(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3)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4)分析自然段,了解构段方式;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自然段、默写课文段落
理解课文内容
讲练
结合
王浩、
杨立涛
1月2日
2.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书 篇二
【教学目标】
1.结合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心中的秋天”组织学生自主阅读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第一组教材《秋韵如诗》。
2.通过学习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第一组教材主题《秋韵如诗》中的六篇文章, 让学生走进秋, 感受它的饱满;走进秋, 聆听它的语言;走进秋, 触摸它的丰硕;走进秋, 欢呼它的绚烂。知道秋天是个多姿多彩又令人回味的季节, 铭记秋天的深刻。在秋天斑斓的色彩里, 留下快乐的足迹。
3.以学生阅读、积累为核心, 背诵积累关于秋天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以学生阅读、积累为核心, 围绕主题进行课内大量阅读, 背诵积累关于秋天优美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和背诵积累《秋诗五首》中的五首古诗。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抛砖引玉
1.承前启后:同学们, 我们刚学完了语文教材第三组的课文, 了解到在我们心中,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了美好的感受, 秋天给人丰收的快乐。回顾一下, 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第一组教材主题是《秋韵如诗》, 里面的五篇文章与第三组课文的主题相吻合, 所以我们选择它们作为课外阅读的最好的补充材料。
2.浏览目录:大家看看目录, 语文主题学习第一组教材主题是《秋韵如诗》, 内容包括《留住秋天》、《秋姑姑》、《秋天、秋天 (节选) 》、《秋诗五首》、《赞美秋韵》、《思念家乡》共五篇文章, 你打算怎么阅读?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读书?
3.运用迁移。把从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的方法, 迁移到阅读中去, 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学习古诗, 第一步:自读诗句, 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然后运用查字典、联系实际、图文对照等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第二步:大声朗读全诗, 图文结合或发挥想象, 把自己当作诗人, 进入诗人描绘的情境。
二、自主阅读
1.自主阅读:学生自由地朗读或者默读《留住秋天》、《秋姑姑》、《秋天、秋天 (节选) 》、《秋诗五首》、《赞美秋韵》、《思念家乡》。
2.小组合作:请六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朗读六篇课文, 并相互点评。
三、智慧碰撞
1.阅读思考。
(1) 《留住秋天》一文中, “举目远眺”、“心旷神怡”是什么意思?哪些句子是采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留住秋天?
(2) 在《秋姑姑》这首诗歌中, 秋姑姑是什么样子呢?秋姑姑还给谁涂抹了什么颜色呢?
(3) 在《秋天、秋天 (节选) 》一文中, 作者写了哪些秋天的美景?为什么他会觉得孤独?
(4) 《秋诗五首》:《初秋行圃》、《宿石邑山中》、《秋词》、《中秋月》、《蜀中九日》这五首诗分别描写了哪些秋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 仔细读了课文后, 你是怎么理解《赞美秋韵》、《思念家乡》中的诗句的?
2.谈论交流。
3.阅读汇报。
4.教师小结。通过主题《秋韵如诗》中的六篇文章的学习, 我们走进了秋, 感受它的饱满;走进了秋, 聆听它的语言;走进了秋, 触摸它的丰硕;走进了秋, 欢呼它的绚烂。我们还知道秋天是个多姿多彩又令人回味的季节, 而秋天的深刻更让我们铭记在心。在这秋天斑斓的色彩里, 留下我们快乐的足迹。
四、背诵积累
努力把《秋诗五首》:《初秋行圃》、《宿石邑山中》、《秋词》、《中秋月》、《蜀中九日》五首诗练习背诵下来。
五、读书摘抄
把《思念家乡》的五句诗抄写在笔记本上。
【板书设计】
秋韵如诗
秋天———美丽、饱满、丰硕、绚丽
3.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书 篇三
一、复习目标:
1、课本教学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识字写字。要认200个字、正确书写300个字。要求学会的字,应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借助图画或词句了解意思,逐步培养识字能力;写字的复习,要求能按照笔顺规则,按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要合乎要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复习巩固学过的词语(指由要求学会的字组成的词语),能够准确认读,正确书写,在语言环境中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
(4)、巩固加强句子训练,提高学生读写句子的能力。
(5)、复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一些浅显的儿童读物,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发展学生思维,不断培养朗读能力。能背诵指定的课文或片断,能自觉摘抄好词佳句,达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目的。
(6)、口语交际的复习,要求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听后能复述基本内容。别人说话时能注意听,不随便插话。能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时,能把话说完整、说通顺,态度自然大方,并学会运用礼貌语言。复习时教师应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勾起倾吐欲望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地说、问、评,突出双向互动的特点。
(7)、阅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学习默读课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会提出疑问。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学习分析自然段,初步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8)、习作。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围绕一个意思写明白。能够使用“,学习冒号、双引号。
2、复习阶段目标:
巩固强化、查漏补缺,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二、复习内容:
376个生字(300个会写,200个会认);教材中列出的常用的多音字;课后读读抄抄的词语、8个练习中的成语;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片段、古今诗文、古今贤文、名言等;文本内容的梳理;常用句式的训练;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学习冒号、引号的用法;听句、听文;句群;分析自然段,找中心句、比喻句,理解主要内容,抓住主要事件初步的谈认识等;习作(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围绕一个主要意思写清楚。)。
三、复习重点:
1.要求会写的300个生字,课后“读读抄抄”中的常用词语。(练习中要求积累的成语,若要考核,可选择学生常见的或常用的。)
2.课后要求背诵积累的片断。(练习中的古诗词、儿童诗、古今贤文、名言等,若要考核,可选择常见的或常用的`。)
3.理解词句的能力。(要放在语言环境中。如:修改病句、常用句式变换、常见修辞方法、常见句式、扩缩句等。)
4.遣词造句的能力,连句成段的能力。(常用句式;前后意思连贯的段落)
5.标点: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冒号、双引号。
6.段的阅读。(有中心句的片段;围绕一个意思写的片断)
7.片段的习作或单幅图的写话。
四、复习难点:
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段落的分析、阅读和习作、常见、常用句式的认识与变换、修改病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等。
五、复习措施:
1.制定好切实有效的复习计划,确定详细的复习内容,同时结合以往期末试卷,从形式与内容上相一致。
2.狠抓基础知识和语言积累。要让每一位学生掌握好,争取在基础知识上不失分,不丢分。
3.由点到面,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三年级的阅读与作文是中年级的重点难点。阅读与作文的复习不可以面面俱到,要由点到面,从训练中提高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4.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优生要强化训练,中等生要培优,学困生要个别辅导。特别要关注学困生,重点辅导,不离不弃,真心实意耐心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5、趣中复习,乐中复习。重视组织形式和复习形式的多样化,注重激励与表扬,激发学生的兴趣。
6、精讲精练。训练题要精选、题型要广,注意统一讲解和学生自主练习相结合。
4.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篇四
一、内容:
1、万以内加减法 2、四边形 3、有余数的除法
4、多位数乘以一位数5、分数的初步认识6、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二、具体目标
1)万以内加减法
①这个在复习的时候,掌握运算的法则和加减法的正确性是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的。
②可以非常流利的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③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计算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四边形
①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②寻找解决生活中的求周长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灵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
③激发学生探究、复习与整理知识的兴趣。
3)有余数除法
详细的复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②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可以用竖式进行正确计算。
③培养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4)多位数乘以一位数
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用正确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5)分数的初步认识
①初步复习分数,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能比较分数的大小。
②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③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
6)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结合实例体会这些单位的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正确估计,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意识
重难点
1)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复习长、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灵活解答长、正方形周长。
4)掌握计算方法,能用竖式正确进行计算,会进行加减法的估算。
3、复习方法::
1)整理归纳法
复习阶段,主要帮助大家复习过往的知识,为考试的知识梳理做好准备。
2)讨论明辩法
进入复习阶段,采取讨论法以进一步明晰疑难问题。可以在理论层面进行讨论,也可以举例子深入浅出地分析道理。不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十分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力求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真实地展现自己的缺漏,以助矫正。
3)变题比较法
复习阶段,我们不提倡题海战术,但是我们还是会做各种的课后习题,学生会接触各式各类的习题。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知识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水平,设计了一题多变的练习。
4)查漏补缺法
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有目的去练习自己的弱项,我们要在实际的练习中提高不足的地方。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年最新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2.2017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3.2017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苏教版】
4.小学生三年级期末考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5.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教师篇】
6.三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7.小学期末三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8.小学生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9.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5.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篇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按顺序默写字母表,能大小写互换 2.能看拼音写词语 教学过程:
一.回顾,熟悉字母表 1.指名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2.齐背汉语拼音字母表 3.乱序重组
X L O B Q T S M D C G F A N U I K P W Z 4.指名(2,3个)上台重组,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做;老师讲评,学生订正
二.大小写互换 1.填写相应的大小写 大写改小写:
A()
P()
T()
L()„„ 小写改大写:
d()
q()
n()
b()„„ 2.指名上台做,讲评
3.对于刚才的填写,有没什么发现?
4.归纳:有些字母的大小写是一样的,如(p,c等);有些字母的大写要注意书写,如(Q,R,G等)
三.认清隔音符号 1.什么是隔音符号?什么时候要用上隔音符号? 2.出示例子:xi ai ;ping an等 3.请你举例子 四.看拼音写词语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
如:ai dai
hu die
kong que
tiao wu等 2.多音字组词
如:“发,相,假,好”等 3.同音字 如:
fei 浪()
()话
()腾
4.讲评,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用形近字组词
2.能用部首,音序,数笔画方法查字典 3.复习近平义词,反义词 4.能按要求写相应的词语 5.给一些重要的词语造句 教学过程: 一.形近字
1.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形近字,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分辨它们。如:“辫;辨,辩,瓣”这4个字,我们可以按照字中一些部位的意思来理解,记忆。
争辩的辩,当中是言字旁,言表示说话,这个字就是争辩,辩论的辩; 花瓣的瓣,当中是瓜,表示开花了才会结果„„ 2.你还能举出哪些形近字,并说说怎么记住它们? 3.老师出一些练习,学生组词 二.查字典
1.到了现在,我们要查一个字在字典的什么地方,我们有几种方法?(音序,部首,数笔画)2.请学生举例子,互相考一考
3.老师出一些字,请学生分别用以上三种方法来说一说 三.近义词,反义词
1.我们的中国语言文字之所以精彩,丰富,就是因为我们在表达同样一个意思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近义词。
2.老师说几个词语,请学生说出它们的近义词。如:镇静,似乎„„
3.请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一些词语,考一考其他同学 4.请大家从文中找一些词语,看谁能说出它的反义词来? 四.按要求写词语
看谁在老师说出题目以后,答的又多又好 1.描写山水风景 2.描写花草树木 3.描写人物神态 4.与“看”有关 „„ 五.写句子 居然: 果然: 终于: „„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的:
复习句子的各种形式,进行句子的归纳,练习。教学过程:
一.告之复习的内容
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有关句子的各种形式的归纳,练习。二.修改病句
1.同学们,病句有很多中形式,你们知道其中的几种呢?(用词不当;语序颠倒;缺少主语;重复罗嗦„„)
2.对了,病句有很多种形式,刚才讲的是我们这个学期经常遇到的。3.老师出示例子,请学生思考,作答 1 星期天,全体三年级同学参加了义务劳动。2 看了《鸦片战争》这部电影,受到了很大的教育。3 我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非常整洁。4 这学期,同学们成绩提高了,学习更努力了。5 蓝蓝的天空里一只小鸟。小红虽然自己学习好,但是乐于助人。„„ 4.指名回答
5.谁还能举些例子呢? 二.“把”字句
1.这个学期,我们经常遇到“把句子变一种说法,让它的意思不便”,其实就是把句子改成“把”“被”句。
2.老师出示例题,请大家思考: 母亲带着我和姐姐打扫干净了隔壁的一间房子。2 小明扫完教室才回家。3 小东总是复习完功课才做作业。„„ 3.指名回答
4.谁还能说一个句子,让其他同学改成“把”字句 三.“被”字句
1.现在一样老师出示几个句子,请大家改成“被”字句: 老师出示例题,请大家思考: 1 狂风吹得窗户“啪啪”直响。过路的行人和孩子们捡完了散在地上的苹果。3 红军攻克了敌人一个又一个的据点。„„
3.谁还能说一个句子,让其他同学改成“被”字句 4.老师出示一些句子,让学生同时改成“把”“被”句 四.比喻句
1.谁能从这个学期中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找出比喻句,读给大家听 2.学生寻找,并读给大家听
3.你找的这个句子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呢? 4.大家找的比喻句,有发现什么特点吗?(很多都是:„„像„„,„„好像„„,还有:„„是„„有些也是比喻句)5.谁来说一个比喻句? 五.拟人句
1.什么是拟人句?
(把没有生命的东西当作人来写,把这些东西写得更加生动)2.谁能从这个学期中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找出拟人句,读给大家听 3.学生找,读给大家听
4.为什么你认为这句是拟人句? 5.你也来说一两句拟人句。六.反问句
1.这个学期,我们的课文中出现了一些句子,句子后面用上了问号。这些句子用疑问的语气,但是表示的确实肯定的意思,我们称它为——(反问句)
2.谁能从这个学期中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反问句 3.请你读给大家听
4.谁能换一种说法,但意思不变 5.你能也说一两句反问句吗?
第五课时
教学目的: 复习标点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标点的用法
1.默读书第31面的“我的发现” 2.说一说人物的话语有几种形式?
(三种:拉车式,推车式,挑担式)3.这三种形式的标点分别怎么标?
4.特别注意挑担式的说后面,不能用冒号,要用逗号 5.老师出一些句子,让学生填上标点 6.学生自己举例,分别说一说用这三种形式的句子,标点的用法 7.指导第一种说后面的冒号,引号的在格子中的标法
说在中间
说在倒数第三格
说在倒数第二格
说在最后一格 老师画出格子来讲解。
8.请学生提出在平时应用标点中的困惑,互相帮助,老师讲解。
第六课时
教学目的: 复习古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
1.这个学期一共学习了几首古诗? 2.指名读,齐读 3.分别说说题目的意思 4.简介每首诗的作者
5.诗意大考验:老师任说一句古诗,学生说出诗意 6.分别说说每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指名背诵,齐背 8.背出课外类似的古诗
第三单元:思乡的 第六单元:祖国风光的
9.你还知道王维,李白,苏轼的哪些诗歌呢? 10.你还知道哪些课外的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11.分组比赛:每组起来一个同学来背一首
一组开头,其他小组接
一组说诗句,其他小组说题目,作者,朝代 „„
第七,八,九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课文内容
2.指导,检查背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 1.检查读书的情况
老师让大家这些天在家里,要把课文读熟练,读流利,现在请几个同学读一读课文,看看是否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了。
2.谈谈对课文的理解
《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的第三自然段,写了学校里的哪些特点? 你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天都峰有什么特点?读了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你喜欢小摄影师吗?为什么? 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查理,为什么? 读了《孔子拜师》,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宋庆龄是个怎样的人? „„
3.学生间互相提问。注意:提问要有意义,和课文内容有关。4.学生质疑,同样问题要有意义。
同学间互答,老师指导,帮助。二.检查背诵
1.谁能说说背诵时,有哪些方法?
(多读几遍,熟能生巧就记住了;
理解后,更好记忆;
看看要背诵的段落主要写了一些什么,再背诵; „„)2.检查课文的背诵
指名背,齐背
第10,11课时
教学目的:
复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语文园地
1.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单元,进行复习,然后想好考题考其他小组的同学。(调动积极性)
注意:题目要紧密结合语文园地里的内容,难度要适当,看谁出的题目又好又有趣
2.小组比赛:一组学生出题,其他组的学生作答,老师一边调控 3.齐读语文园地里的内容,复习巩固 4.齐背“读读背背”的内容 5.说一句课外的名人名言 6.说一两个课外的八字的成语 7.说一两句课外的《三字经》的内容
第12,13课时 教学目的:习作指导 教学过程: 一.习作指导
1.这个学期我们写过哪些类型的习作呢? 2.写人习作
要点:定人,定事例,抓细节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动作,神态„„)
老师举例:读片段,分析
学生口头练习说说一个人的一件事 3.写日记
日记的格式是什么样的?
请几个学生上台写一写日记的格式
日记的题目可以取,也可以不取,第一行的格式完,后面就另起一行,空两格,和平时的习作的格式一样
日记要写生活中难忘的,有意义的事,不能记流水帐 老师念范文 4.写事的习作
要点: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特别是经过要写具体,生动 老师读片段,分析(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5.小结
6.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篇六
本册复习要求:
一、汉字
1、能熟练认读《生字表(一)》中的218个汉字,会写《生字表(二)》中的235个汉字。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3、能辨析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4、认识形声字的特点。
5、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
二、词语
1、正确认读课后词语表中的词语,并能理解词义。
2、能辨别近义词的不同用法,会说反义词。并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和扩词
3、正确地搭配词语,能发现褒义词和贬义词的特点。
4、注意积累词语和成语。在阅读中养成抄写好词佳句的习惯。
三、句子
1、会用常用的几种句式写句子(如条件、递进、因果)。
2、正确判断句子是否完整,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会改写句子,如把字句、被字句。
4、学会运用打比方的手法写句子。
四、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背诵指定的课文,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3、能把握自然段的内容结构,了解自然段中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的。从而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5、在理解词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五、习作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以及常用的应用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根据表达的需要,会使用冒号、引号。
3、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整洁规范。
六、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并能简要的转述。
2、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与别人交谈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并能对别人的发言做出简单的评价。
3、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别人。
复习重点:
1、能熟练认读《生字表(一)》中的218个汉字,会写《生字表(二)》中的235个汉字。
2、正确认读词语表中的词语,掌握理解词句的方法。
3、加强朗读和背诵,充分积累语言。(四字词语、名言警句等)
4、巩固理解文章的方法。
5、注意习作中语句表达通顺,不写错别字。
6、能根据文章内容,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
复习难点:
1、能把握汉字的难读音的读音。
2、能辨析形近字与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3、能用打比方的句式写句子。
4、能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7.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篇七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对字词掌握情况较好,独立阅读知识方面掌握得不太好,一部分学生拿到题之后不认真审题,不知道怎么去解答。好多独立阅读的答案本来是要在短文中寻找,但他们就会答非所问,想怎么答就怎么答。拓展性的练习更是无从下手。
二、复习内容
1、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掌握拼写规则。
(2)熟练掌握看拼音写汉字、词语和句子。
(3)掌握汉语拼音中声调及其变化。
2、字。
(1)掌握本册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正确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并能组成词语。
(3)按要求写字;
(4)选字填空;
(5)改正错别字;
(6)选择带点字的正确字义;
(7)按要求查字典等。
3、词语。
(1)正确地读出写出学过的词,并注意积累词语。
(2)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辨析近义词、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会词语搭配、选词填空等各种词语训练。
4、句段。
(1)懂得一个完整的句子必须由两个部分组成,能运用常用词和关键词造句。(2)背诵指定和自己喜欢的内容;(3)按要求摘录词句(或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4)按课文内容或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填空;(5)默写;(6)补足词语;(7)词语搭配;(8)会修改病句;(9)能辨别比喻、排比等修辞的作用,能缩写句子,扩写句子。语言感悟:(1)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2)按要求找出相关的词句、回答问题;(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4)领悟句子的表达特点;(5)理解、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6)学会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7)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等。
5、标点符号。
能正确使用常用的九种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7、习作。复习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的文章,能表达真情实感;复习写想象作文,能把想象的内容写出来。
三、复习目标
1、主动复习巩固本册要求学会的200个生字,会认的19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读课文中的词语,做到书写公整、规范,不写错别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主动复习本册课文和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对阅读有较浓厚的兴趣,通过阅读训练,进一步掌握理解、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一些读
书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
3、能主动积极地与别人进行交际,能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理解主要意思,并能转述,讨论交流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
4、主动参与习作训练,弥补平时习作的不足,能写出内容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5、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以达到课内外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四、复习重点
从学生角度来看,多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五、复习难点
1、能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会修改简单的病句。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初步领悟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或体会;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书信及常见的应用文。
3、综合运用,补缺补漏。
六、复习措施
1、突出三个特色:一是新理念,即减少头绪,加强综合,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着力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
2、二是新内容,即依据大修订教科书,并适当向课外拓展,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经,以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为纬,组织复习内容;
3、三是新教法,即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多读书、多积累,精做题,做好题,举一反三,掌握规律。
七、复习方法
8.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篇八
一、指导思想
一年级上期是学生小学学习的入门阶段,是基础的基础。我们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把学习语文的工具拼音及识字抓扎实。期末复习要在这三个方面重点进行查漏补缺和汉字与拼音综合运用的复习。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成功感,愉快地迎接期末检验。
二、本年级本学期复习主要内容
(一)汉语拼音:
1.能准确区分读音相近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和音节。
2.能正确默写声母表、韵母表;正确拼写音节。
3.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二)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00个生字。
2、正确书写24个基本笔画。
3、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00个生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
4、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了解常见的反义词,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
(三)阅读理解:
1.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
2.联系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四)句子表达:
1.认识句子,能正确地抄写或听写简单的句子(以生字组成的句子,10字以内)。
2.正确判断句子是否完整,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用学过的生字组词,会用词语说一句简单的句子,初步建立句的概 念。
4.认识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会在句子中使用句号,能力强的同学会使用逗号。
三、复习重难点
拼音
1、能正确分辨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掌握拼音的排列顺序,掌握拼音的书写格式,区别形似形近的字母,掌握声韵母相拼的拼音方法,掌握jqxy与ü相拼的去点规则,掌握标调法则。能正确分解、合成音节,能正确阅读辨析拼音词语。
识字
2、会写100个简单的汉字,掌握它们的笔顺笔画,正确的书写格式。并且能与相应的汉字组成词语。
3、会认读400个常用的汉字,并且能知道偏旁部首、结构,能连词,能正确连接读音。
4、能了解课文中出现的简单形象字,进行连线。
词语
5、能辨析教材中出现的简单反义词、数量词、重叠词,搭配偏正词组、补充完整偏正词组。
句子
6、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7、能通顺流利地朗读儿歌,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8、能读懂句子,按照要求画出简单的图画。
写话
9、能根据图画写出谁干什么,会加上句号
四、本年级本学期复习的主要目标
一年级上学期使孩子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识字教学也是本学期的又一重点。本册书中的识字类型分为词串识字、韵文识字、课文识字。教师能注重帮助学生积累识字方法,例如结构法、笔顺法、旧字记新字法等,另外注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字的构成,如本册书共出现24个基本笔画,五种结构的字(除全包围结构)。同时教师还积极向课外延伸,让孩子多阅读,多识字。教师还重视写字教学的指导,尤其是学生的写字姿势。
一年级的教材内涵比较简单,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和读懂一句话。朗读是学生的基本素养,教师一开始就细致地指导学生,从读书的姿势,到指读、朗读,教师都是手把手,一个个过关。在朗读的方法上,教师从词到句,帮助孩子把句子读连贯,读通顺。开学初,学校提出一年级就要教会孩子读懂一句话。年级组的教师就结合教材,抓住关键句,帮助孩子理解。
五、复习内容概述:
1.关注知识结构的梳理,关注教学重点。
一年级起始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线索并不是很多。教师可以创造性地把单元复习和归类复习相结合。除去拼音外,教师可以认真研究教材的价值,把具有相同价值取向的教材进行组合,既给学生新鲜的刺激,又
抓住了教材的教学重点,使复习的块状结构更加清晰。例如可以把《我的家》和《我家住在大海边》组合起来,让孩子围绕“家”说话,训练学生的句子表达。
2.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差异。
学生在一学期的学习结束后,从作业、试卷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真实的学习状态,这是复习阶段最有价值的基础性资源。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情,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在问题上呈现出许多共性:拼音上表现在“ui、iu”的标调规则、“v”在音节中的变化、“ie、ian”和“v、van”的区分、前后鼻韵的区分等。生字上集中表现在同音字的混淆。阅读上则表现出不会联系前后灵活运用,尤其是稍微变化后的按课文内容填空。造句上更多的反映出表达的不正确、不通顺。
学生由于学前教育、家庭环境、个人学习能力的不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教师要正视学生现有的能力,在复习中尽量安排弹性化的内容,让学生在丰富的、多层次的智慧的挑战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3.关注复习阶段的师生心理调适。
学生第一次面临这么重要的考试,教师既要让孩子认真对待考试,又不能让其成为学生的思想负担。教师应在认真组织好复习课教学的过程中,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帮助孩子梳理知识,掌握重点、难点。
教师也要积极克服复习中易产生的急躁情绪,要善于用自己的情绪去带动、感染学生,让孩子认为考试是一件重要而有意义的事,复习是轻松快乐的。另外,补差要充分考虑孩子的需要,不做无效甚至适得其反的工作。
六、复习方法
1、复习拼音:复习拼音字母表,进行背诵、默写,自我对照检查、改错,老师批改,再改错。还可以出练习题进行进行填空、连线、送回家等练习。
2、复习“我会写”的生字:让学生找出自己平时容易错的生字,组织比较、评议,进行连词听写,同桌矫正,再老师批改,学生改错后再听写改错的词语。
3、复习“我会读”的生字:采用开火车、找朋友、部首归类、同声母归类、前后鼻音归类、形近区别的方法。
4、复习词语:采用举例引导学生仿说、仿写、填空、连线、归类抄写、扩词的方法。
5、复习句子:采用用词说话、选词填空、补充词语的方法。
6、复习课文:采用小组相互抽背、老师重点抽查,填空写出相关字词的方法。
7、语文园地的复习,主要采用做复习题进行题型练习。(综合重点)学生会读要求,讲出做题方法,独立完成练习,再评议对证
提倡学生互改,进行相互学习,培养检查、细心的学习习惯。
七、后进生辅导提高措施
1、期末复习练习题做题前可以多抽后进生讲做题方法,先口头试做,进行及时辅导,然后再练习,笔上做题,当面批改,当面改错。
2、背诵课文坚持对后进生个别抽背,督促完成好。
3、检查后进生作业时,培养其仔细读题,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
4、督促学生养成见错就改的好习惯,鼓励不懂就问。
5、组织学生一帮一,结对子,开展帮学活动。
八、全册复习课时安排:共计6个课时
复习一(汉语拼音部分)一课时
复习二(复习字词部分)二课时
复习三(复习课文部分)二课时
9.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篇九
2、写读后感,读懂文章之后,就主要内容或重点词句写自己的感受,内容要写具体。
3、想象作文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写后认真修改这是基本要求。
按单元进行复习
1、分单元进行复习,对每单元的重点课文进行重点复习,以书后的习题为主。
2、略读课文中的字、词放做重点。
方法指导:
对学生的答题技巧与答题方法进行指导。
10.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书 篇十
二、古诗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单人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所见》是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2、诗句中部分字词的意思。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欲:想要。捕:捉。鸣:叫。立:站立。
3、古诗意思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诗句中部分字词的意思。
日:太阳。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极言天高。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一作“半天”。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2、古诗意思
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仿佛三干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部分字词意思。
发:出发、启程。白帝城:地名,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朝:早晨。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啼:鸣、叫。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2、古诗意思
早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行程。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山峰。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部分字词意思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上头:上面,顶端。
2、古诗意思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部分字词意思
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阴山:地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见(xiàn):显露。
2、古诗意思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部分字词意思
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临:将要。
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谁言:一作“难将”。言:说。
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2、古诗意思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11.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附加题 篇十一
1.《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水浒传》
施耐庵 《西游记》
吴承恩 《红楼梦》
曹雪芹
2、《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鲁智深)
3、《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曹操)
4、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火烧赤壁)
5、《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是(关羽)
6、“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魏、蜀、吴 三国。
7、《西游记》中推倒人参树”的是(孙悟空)。
8、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火烧赤壁
9、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他的故事我知道有
草船借箭、空城计。
10、“三顾茅庐”是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10、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_孙悟空__;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__沙和尚____。
11、《西游记》中的故事有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12、《三国演义》中 “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 刘备 关羽 张飞
13、“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诸葛亮找曹操借箭
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附加题
15、《三国演义》中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周瑜)出此计谋的人(诸葛亮)
16、写出名著中的四个人物
《三国演义》:刘备、关羽、诸葛亮、曹操, 《水浒传》: 宋江、武松、李逵、林冲、吴用 《西游记》: 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 《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
二、歇后语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3、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4、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5、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6、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7、苍蝇洗脸——假干净 8、吃米的鸡——点头哈腰 9、大年初一见面——净说好听的 10、对着镜子骂人——跟自己过不去 11.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 12.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 13.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14.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15.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三、有关数字的成语 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附加题
A 12345609
B 5 10
C 1256789
D 1+2+3
E 333 555 F 3.5
G 3322
H 7分钟+8分钟=1000元
I 0+0=?
J 10002=100 100 100
K 3.4 答案:
A 12345609(七零八落)因为七被零代替,八又不在(落)
B 5 10(一五一十)C 1256789(丢三落四)D 1+2+3(接二连三)E 333 555(三五成群)F 3.5(不三不四)G 3322(三三两两)
H 7分钟+8分钟=1000元(一刻千金)7分钟+8分钟= 一刻15分钟
I 0+0=?(无中生有)
J 10002=100 100 100(千方百计)其实题应该是 1000^2=100X100X100 K 3.4(不三不四)
四、根据数字猜成语 1、1X1=1(一成不变)
2、0+0=1(无中生有)3、9999(万无一失)
4、2468(无独有偶)5、23456789(缺衣少食)6、1234567(八九不离十)7、12345609(七零八落)
8、123456789(循序渐进)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附加题 9、1/2(一分为二)
10、5/4(四分五裂)11、3456789(一干二净)
12、1111(如终如一)13、1001(一呼百应)
14、0(一无所有)15、7/8(七上八下)
16、1243(颠三倒四)17、1%(百里挑一)
18、9寸+1寸1尺(得寸进尺)
五、有关成语的四字词语。
1、有关成语故事的四字词语:
惊弓之鸟
草船借箭
完璧归赵
2、有关寓言故事的四字词语:
南辕北辙
掩耳盗铃
滥竽充数
3、有关神话故事的四字词语: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夸父追日
负荆请罪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书】推荐阅读: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06-10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指导11-03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的复习计划02-18
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学计划12-07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08-24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怎么制定01-12
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01-29
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精选及答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