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学会先进事迹

2024-07-30

国防教育学会先进事迹(精选8篇)

1.国防教育学会先进事迹 篇一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表彰先进大会暨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

在齐齐哈尔市举行

2008年10月15日,黑龙江省教育学会表彰先进大会暨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在齐齐哈尔市举行。

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孟凡杰,黑龙江省教育学会会长童明英,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康宝林,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秘书长崔永平,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立群,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副局长孙东升,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王福义出席了会议。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各分支机构理事及分会会长,各市地、行业教育学会秘书长及所属县区教育学会秘书长,各重点课题承担单位及有关教育科研单位负责人,各受表彰单位负责人及受表彰的个人共计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在会议开幕式上,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立群致欢迎词。马立群代表市委、市政府对黑龙江省教育学会表彰先进大会暨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莅临我市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仁表示热情的欢迎,并祝大家与会期间在我市生活愉快。

会上,宣读了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关于表彰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1的决定》,对2003年至2008年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系统中在教育学会工作和教育科研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会长童明英做了重要讲话。童明英代表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对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并给以高度的赞誉。童明英总结概括了五年来,全省各级教育学会所取得的成绩和由教育学会组织的群众性教育科研体现出的鲜明的特点,指出,这次年会与表彰先进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总结展示以往学会工作和教育科研的成绩和经验,认清工作的现状,看到存在的问题,激励和鞭策我们继续推进学会工作和科研工作。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的主题为教育科研与学校(幼儿园)发展、教师发展。这是继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确定的主题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之后,又一教育科研工作面向和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践特别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作实践而确定的主题。以此为主题而广泛持续开展的科学研究及研究成果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而长远的影响。

围绕教育科研与学校(幼儿园)发展、教师发展这一主题,大会进行研讨交流,泰来县教育学会做了典型发言。

会议设臵四个分会场,分别就教育科研与高中发展、教育科研与初中发展、教育科研与小学及幼儿园发展、基层教育学会工作等问题进行讨论交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齐齐哈尔市第三十七中学、齐齐哈尔市第五中学分别发言。

会议设臵四个现场,与会人员分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四组分别参观了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齐齐哈尔市第三中学、齐齐哈尔市江岸小学、齐齐哈尔市第一幼儿园的校容校貌,听取了教育科研工作汇报,观摩了课堂教学。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表彰先进大会暨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在齐齐哈尔市召开,为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向全省各地市学习的良好机会,同时也为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学习我市先进教育理念、先进教育理论、先进教育方法的良好机会。这一机会的取得是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正确领导和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的结果。

会议历时两天。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扎龙自然保护区,观看了放飞丹顶鹤表演。

2.国防教育学会先进事迹 篇二

山东畜牧兽医学会连续15年获得“省级学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会主办的《山东畜牧兽医》作为优秀科技期刊被省科协列入2013年度省级学会能力提升专项入选项目。成绩的取得与分会举办学术活动、进行技术培训、出版专业论文、服务畜牧生产等积极工作分不开。根据山东畜牧兽医学会章程规定, 现给予在学会工作中努力工作、作出较大贡献的分会表彰, 希望先进分会继续努力, 为山东畜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附:山东畜牧兽医省级学会分会先进集体名单

二O一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山东畜牧兽医学会分会先进集体名单

3.教育要学会期待 篇三

两年前我教的五年级班中有这样一位女生,她叫小玫,长得矮小瘦弱,小时候的一次意外还在她的左脸上留下了一个难看的伤疤,说话常因紧张而结巴,学习上各门功课的成绩也很不理想。而她的孪生姐姐在隔壁班读五年级,各方面表现都比她出色许多。在班级中小玫是一位典型的“丑小鸭”式的学生,班上调皮的男生经常嘲笑她,捉弄她;在家中也没有她姐姐那样讨长辈和亲友的喜欢。最让我担心的是小玫对自己严重地缺乏信心,课堂根本见不到她举手和发言,小组讨论时她总是静静地坐在一边当听众,课间也没法融入同伴的活动中。作为语文老师,有几次我有意创设机会让小玫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或者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她却往往答非所问或者慌乱之下语无伦次,引发同学的笑声,效果适得其反,一时我也无计可施。

有一次作文写自己的家乡,小玫的习作很简短,语病也不少,文中写到了家乡的特产板栗树,说板栗树开的花不好看,结的刺球让人不敢摸,但是果实却很香甜,受人喜爱。我心头一亮,认为这是一个增强她自信心的契机。于是我把她叫来,指出了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告诉她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以物喻人地去写板栗树,一定会是一篇感人的作文,到时候让她作为表达真情实感的典型习作读给全班同学听。看到小玫若有所悟的神色,我为找到这样一个良机而暗暗高兴。

几天后,我问她作文修改得怎么样了,她摇摇头,显得很难为情。我想一定是她写起来有困难,就又给她作了辅导,并鼓励她只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一定是篇好文章。一星期后,当我再次问她时,她还是表示一个字也没有改。一时间我十分气愤,心想: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算我白费心了。但看她满脸的不安和欲言又止的样子,我想肯定有她的苦衷。经耐心地询问,她终于艰难地表达了她的意思:她不是不愿意听老师的话,也不是不想把作文写好,而是怕当堂念给大家听。我猛然醒悟:是啊,对这样一位严重缺乏自信的学生来说,突然要求她在全班同学面前作自我表白,流露真情,也太勉为其难了。对小玫的不听话我理应给予理解和宽容。于是我赶紧调整自己的情绪:“老师理解你的心情,既然这样,那你愿意让这外表不好看但很有实用价值的板栗树扎根在你的心上吗?”她坚决地点点头。

从那以后直到小玫小学毕业,我从来没有自以为是地去为她创设所谓的大胆表现的机会,因为我知道对于这样一位从小性格严重内向的孩子,给予应有的宽容和耐心的期待或许更为有益。以后的课堂上,她依然不敢大胆举手发言,但逐渐开始试着用目光告诉我她能够回答的意思;她的成绩依旧不够理想,但在试卷上已很难找到她轻易就放弃的题目;她还是不能很好地融入同伴的活动中,却已能更投入地关注和欣赏同伴的快乐……

【反思】

我非常钦佩一些优秀教师善于抓住教育的良机使学生发生深刻转变的教育睿智,可是,我们的工作其实十分平凡,我们的学生又是极富个性差异的,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经常期盼有奇迹的产生呢?我没有大师们点石成金的“金手指”,又怎能奢求丑小鸭马上变成“白天鹅”?虽然小玫的故事没有让我立竿见影地尝到收获成功的喜悦,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最后给予了她应有的理解和宽容。如果我们对学生的一份理解,一份宽容,一份期待能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产生些许的积极作用,这也应该算是有效的教育吧。

写到这里,耳边似乎又响起了美国哲学家大卫·梭罗对我们的告诫:我们何必如此急功近利?如此处心积虑?如果有人无法赶上同伴的步伐,或许是因为有另外的鼓声在召唤他!

(作者单位:上虞市下管镇中心小学

浙江绍兴 312300)

4.国防教育学会先进事迹 篇四

现任夹马口引黄管理局局长的张学会,于2013年10月荣获国际浇灌排水委员会唯一节水管理奖。张学会所领导的夹马口灌区,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推动农业节水,使干支两级渠系浇灌水利用系数超过83%,位居国际领先水平。200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作为亚太地区最好的灌区向世界各国推荐,40多个国家的技术职员前来考察学习。

张学会以感悟人生、规划人生、践行人生知行合一为主题作报告。农民的用水需求,就是我们的迫切寻求。我要把人生价值体现在灌区农民的田地里。张学会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进,结合工作实际和本身感悟,生动论述了知行合一、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奋斗历程。

张学会同道扎根基层,31年如一日,以农民利益为奋斗目标,是广大农水干部的学习榜样。作为农水阵线的一员,将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干部向张学会同道学习,学习夹马口灌区先进管理理念,为农民增产增收贡献气力。张学会同道身上体现着坚守基层、献身水务的精神,体现了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当前展开教育实践活动的终究目标。我们将以张学会同道为标尺、为榜样,把事情做到最好,为建设美丽河东、大美运城作贡献。

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要贯串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其中,照镜子主要是学习和对比党章,对比廉政准则,对比改进作风要求,对比群众期盼,对比先进典型,查找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依照这一要求,市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在全市选树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用身旁的人和事教育身旁人,让全市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张学会同道就是一名先进典型和一面镜子。全市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张学会身上体现出的五方面突出特点:具有坚定执著的理想信念,坚守我党人的精神家园,31年如一日,全身心奉献给水利事业,善做善成,无怨无悔;具有虔诚为民的高尚情怀,酷爱本职,矢志不渝,为灌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具有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永不满足、永不停顿,敢为人先、勇于担当,潜心研究、总结经验,有效提升了灌区的管理水平;具有把事做好的负责态度,秉承积极向上、永不沉溺的人生寻求,忠于职守、勤于政务,好学上进、踏实苦干;具有自警自律的端正品行,承受住了考验,赢得了赞誉,带出了一个好班子、一支好队伍。

5.国防教育学会先进事迹 篇五

中国石油学会第二届

全国石油石化优秀科技工作者入选人员及主要事迹

(人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1.王招明,男,汉族,1955年7月出生,教授级高工,原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总地质师。长期在一线从事科研生产工作,创新形成含盐前陆冲断带超深砂岩油气地质认识和礁滩复合体、层间岩溶型油气藏地质新认识,对前陆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是东河

1、克拉

2、克深气藏群、塔中、哈拉哈塘、古城

6、中深1等多个油气重大发现的核心技术贡献者,为油田的跨越发展和新疆的发展、稳定做出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二等奖18项。

2.王香增,男,汉族,1968年12月出生,正高级工程师,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在特(超)低渗油藏渗流机理及开发关键技术、特(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开发、页岩气勘探开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2项,授权专利29项(发明专利13项),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60余篇,被聘为陕西省三秦学者,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第二十四届孙越崎能源大奖。是国家863项目首席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3.冯庆善,男,汉族,1974年10月出生,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管道公司管道完整性管理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研究,负责ISO管道完整性管理标准编写和工作组召集,担任美国(国际)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 TM0125-2015《防腐层耐划伤测试方法》标准编写委员会主席、ISO/TC67/SC2/WG21工作组召集人、ISO19345《管道完整性管理》项目负责人、GB32167-2015《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一编写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30余篇。发布NACE标准1项、国家标准3项,编写行业标准2项、企业标准9项。获ASME全球管道奖、孙越崎青年科技奖,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4.兰玲,女,汉族,1963年10月出生,教授级高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清洁燃料重点研究室主任。长期在科研一线潜心从事加氢技术研究工作近30年,进行多项国家攻关课题、中石化十条龙攻关课题、中石油重大专项课题等研究。首创的柴油加氢改质MCI技术、汽油加氢脱硫DSO技术广泛应用于中石油、中石化20多家企业大型汽柴油加氢装置,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申请专利70余项,取得技术发明授权20余项,发表论文30 余篇。获中国石油先进科技工作者、十大科技金花、劳动模范,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

5.刘书杰,男,汉族,1966年2月出生,教授级高工,中海油研究总院钻采研究院院长。从事钻完井专业现场和科研工作27年,具有陆地和海上油田开发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在钻井隔水导管下入深度控制、区域井壁稳定性等领域具有较深的造诣和建树。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海洋工程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80余篇。获中海油建设“海上大庆油田”立功个人、渤海3000万吨立功个人、“十一五”科技创新先进个人。

6.刘合,男,汉族,1961年3月出生,教授级高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主持攻克精细分层注水提高老油田采收率、非常规油藏提高单井产量和深层火山岩气藏开发等采油工程关键技术,支撑了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对同类油田勘探开发起到先导示范作用。作为863首席专家和中美“能源与水”政府合作中方负责人,引领先进采油工程技术方向,开展CO2无水压裂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关,解决能源开发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能源与水纽带关系。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集体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8项,发明专利19项,出版著作3部,发表论文70余篇。获光华工程科技奖、孙越崎能源大奖、黑龙江省长特别奖。

7.刘向君,女,汉族,1969年6月出生,教授,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一直致力于岩石力学、测井以及石油工程交叉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是我国首先在测井资料工程应用领域做出成功探索的专家之一,在工程地质力学参数场预测,复杂地层井眼稳定性预测、地质-工程一体化设计领域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6项,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110余篇。获孙越崎能源科技青年奖,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8.李杰训,男,汉族,1968年10月出生,教授级高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设计师。作为大庆油田地面工程技术领军人物,组织开展聚合物驱地面工程技术研究,取得的系列技术创新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三次采油基地做出突出贡献。获国家优秀设计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优秀规划设计奖18项,获得专利4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32篇。获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优秀中青年专家,中国石油工程建设行业设计大师。

9.李浩,男,汉族,1963年7月出生,教授级高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作为加氢专业和天然气净化专业的带头人,带领团队攻关形成适应大型高酸天然气净化的系列工程技术,完成海南炼厂大型渣油加氢工艺及工程技术开发和几十套加氢装置的设计工作,负责加氢及天然气净化技术开发与研究等科研项目2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国家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1项、银质奖1项,金钥匙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7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获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行业突出贡献优秀人物,中国石化突出贡献专家、劳动模范,石油和化工行业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10.张水昌,男,汉族,1961年11月出生,教授级高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油气地球化学研究,在海相油气生成与成藏机理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对海相石油地质理论进步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推动油气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在海相油气资源预测与勘探发现中成功应用。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发明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发表论文284篇。获中国石油杰出科技工作者。

11.张丽霞,女,汉族,1962年8月出生,正高级工程师,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副院长、党委书记。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11项,提出“陆相湖盆具备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新认识,组织完成中国陆相页岩气第一口出气井,填补我国陆相页岩气勘探空白。实现延长油田深层石油勘探、天然气勘探及陆相页岩气勘探的全面突破,有效缓解延长石油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被动局面。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论文近20篇。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延长石油集团劳动模范及先进个人。

12.张玮,男,汉族,1957年12月出生,教授级高工,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地质师。长期工作在物探科研与生产一线,担任“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大油气专项《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长,带领科技团队开展物探核心软件、装备、配套技术的研发与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宽方位高密度地震勘探配套技术成为我国陆上新一代地震勘探技术,在国内全面替代国外技术,为中国油气勘探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

13.金成志,男,汉族,1960年5月出生,教授级高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地质师。全国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松辽盆地致密油开发示范工程和“大庆探区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项目长,主持完成19项省部级、公司(局)级科研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发表论文28篇。

14.胡志海,男,汉族,1968年10月出生,教授级高工,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具有25年加氢技术研发和管理经历,研发方向包括清洁燃料生产技术、重油高效转化技术、油化结合技术、替代燃料技术、炼油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和催化剂降成本等,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和“十二五”支撑项目子课题及数十项中国石化课题的研发,主持开发的技术在30余套工业装置成功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前瞻性基础性技术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发明专利近300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6篇。

15.赵勇,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教授级高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技术发展处处长。长期从事低渗及致密油气田开发科研工作,对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和工具、超低渗透油藏改造技术、子洲米脂气田防漏堵漏路技术和大型储油罐阴极保护技术作了较深刻的理论研究与技术攻关试验,为长庆油田实现年产5000万吨、建成“西部大庆”做出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论文20余篇。

16.唐建明,男,汉族,1965年2月出生,教授级高工,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首席专家。从事生产科研一线工作25年,主持并承担“七五”至“十二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数十个部级大型油气地震勘探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发明专利8项,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20余篇。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中国石化劳动模范、杰出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功勋奖,四川省青年科技创业奖。

17.贾爱林,男,汉族,1966年9月出生,教授级高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鄂尔多斯分院院长,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天然气开发关键技术”项目长。长期从事开发储层、地质模型建立、开发方案的研究工作并有一定的造诣,攻关形成我国6类主要气藏的主体开发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10项,出版专著11部,发表论文100多篇。获银锤奖、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优秀青年奖,中国石油十大杰出青年、特等劳动模范,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40余名。

18.常宏岗,男,汉族,1965年6月出生,教授级高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院长。从事油气田开发和石油化工领域科研及管理,主持“大型高含硫气藏安全开采和硫磺回收”获201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各级科技成果奖励14项,授权发明专利9项。制定“ISO 16960用氧化微库仑法测定总硫含量”国际标准和“GB 17820-2012 天然气”等12项国家标准,主编《配方型脱硫溶剂的应用与气体净化工艺的发展动向》《天然气气质管理与能量计量》等专著,组建“国家能源高含硫气藏开采研发中心”等。获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19.谢玉洪,男,汉族,1961年2月出生,教授级高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地质师兼勘探部总经理。主持并参与“八五”至“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国家“863”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科研项目30余项,创建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理念和勘探工程技术体系、莺琼盆地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理论和技术体系,研发平台拖曳隔水管移位技术和耐温抗压防冲蚀为核心的测试模块化工艺等,为南海西部油田2008年油气产量上千万方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2010年实现国内油气产量5000万吨做出重大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团体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发明专利16项,出版专著10部,发表论文40余篇。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6.教育要学会关心 篇六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

这是一本文笔独特的书,其风格有学者固有的严谨缜密,又不乏一个普通人的随意和亲切。在书中,内尔•诺丁斯以多种身份与我们交流:一个哲学家,一个前任数学教师,一个母亲,一个充满激情和爱的人。

杜威的《学校与社会》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最好的和最智慧的父母为其孩子所争取的,一定也是整个社会为所有的孩子所争取的。内尔•诺丁斯就是这样一位努力为孩子争取的、富有智慧的母亲,同时她还是一位校长和数学教师,一位教育哲学家。

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关心孩子。

教育的目的何在?学校教育的使命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诺丁斯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关心孩子。

“道德上贫困的教育”批判。上世纪90年代初,学校改革运动在美国方兴未艾,改革的重点集中于建立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推行标准化考试。学校对学生的语言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过分重视,而对学生的其他天赋和才能严重忽视。教育信奉一种喂养哲学,学术目的主导一切。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忽视人的情感历程,忽视具体思维,忽视实际活动和道德行为。造成的结果是,大多数孩子既没有得到任何有实际价值的知识或技巧,也没有养成一种对未来要做的工作的欣赏与喜爱。

面对以上种种,诺丁斯尖锐地指出:年轻人正在接受的是一个“道德上贫困的教育”。她认为,在培养学生学术竞争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本身,不能忽视他们的目的、焦虑和身处的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

学校要致力于将每一个孩子养育成人。诺丁斯将学校工作比作养育一个由不同孩子组成的大家庭,关心成为这个过程的基础和核心。每一个教师的主要任务就如同父母的责任——将每一个孩子养育成人。学校也不能只顾学术而忽略其他目标,哺育学生们的精神也相当重要。诺丁斯指出,如果不重视满足孩子们对关心的需要,学校也难于实现其在学术上的目标。如果我们要使每一个孩子都学会关心,关心我们认为值得关心的事物,那么,我们必须首先关心每一个孩子。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

教育中的“关心”关系。

诺丁斯认为,我们需要这样一条线索,它能够贯穿起我们生命最本质的部分,连接那些我们真正重视的东西:激情、态度、连续性、忧患和责任感,关心就是这条线索。

关心需要包容。说到关心,我们要么把它看成是一种美德,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无私

奉献;要么就把它看成一种平等的相互关系,即关心者可以同时变成被关心者,而被关心者也可以变成关心者。对于关心关系,还有另一种划分的方式,那就是诺丁斯所说的,关心关系可以区分为平等和不平等的两种,像爱人、朋友、同事及邻里这些关心关系中,双方都同时为关心者和被关心者,关心关系是平等的;而很多关心关系在本质上是不平等的,一方长时间扮演关心者的角色,另一方则有必要成为被关心者,比如,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数十年如一日地付出,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持之以恒地关心和帮助学生,这些都是不平等的关心关系。

在教师与学生的关心关系中,学生的消极反应确实会打消教师的热情,当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教师的关心,教师一方面需要具有包容的精神,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教学生学会接受关心,因为不学会接受关心也就不可能学会关心。

“关心”拒绝程式化。

诺丁斯指出,关心不是解决数学方程式那样的程式化过程。关心需要适时地提出问题,然后恰当反应。关心需要因地因人采取不同的策略,关心有时需要严厉,有时需要温柔。对于那些冷峻严肃的人们,我们的关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敬慕和尊重;而对于温柔随和的人,我们的关心则更多地通过拥抱和其他外显形式表达出来。有时,关心只需要几分钟的注意,而在有的情况下,关心则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关心是处于关系中的一种生命状态,而不是一套具体的行为方式。当我们真正关心一个人,我们就会认真去倾听他、观察他、感受他、愿意接受他传递的一切信息。

以关心为核心的教育。

同杜威一样,诺丁斯主张教育开始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并且始终与孩子们真正关心的东西紧密相连。她认为,相对于传统学科而言,各种关心领域对于完善的人生更加重要。

课程以真实的人类问题为中心。诺丁斯说:“目前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只有一种类似于契约的关系。这种关系促使他们长时间忙于自己并非真正感兴趣也不真正擅长的学习内容。”普通教育应该面向所有学生,指导他们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世界上所有的人、关心动植物、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知识和学问。以关心为核心的道德人生应该成为教育的主要追求。诺丁斯认为,各自为营、互不联系的体育课、家政课、驾驶教育、性教育、毒品教育、健康与卫生教育以及父母准备教育应该能够结合起来,教这些课的老师们应该组成一个大的集体一起工作,共同探讨如何教育孩子们关心自我的问题。

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首先,以关心为基础的教育并不反对智力开发。

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数学、外语和科学已经成为大学录取招生的工具,沦为选拔工具的课程变得越来越难;为使学生学习这些课程,学校压缩、取消了一些“非考试科目”,而强迫所有学生专注于学习考试科目。教师也仅仅是为教本身而教。诺丁斯认为,这是一种控制哲学,它没有教育上的根据。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学好我们教的任何东西,任何教学都应该从学生的目的、兴趣和能力出发。应该保证教好对这些学科怀有特别兴趣的孩子,但不应该将这些课程强加给所有孩子。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她说:“我不会根据一个人的数学才能去评判他的人生价值,也不相信有关微积分的知识是良好公民素质所不可缺少的。无数好人、优秀公民都不喜欢数学,都在数学面前犯难,那么为什么让所有学生,不管他们的能力高低、爱好异同以及对未来的计划如何,都在几何与代数课程里挣扎呢?”不要一味地问,为什么没有更多的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应该问的是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和为什么。其次,在以关心为核心组织的学校里,所有孩子的各种才能都能得到显示和发展。那些主要兴趣在音乐、机械或者运动方面的孩子不被局限在狭隘的课程框架中。比如,可以让那些擅长机械的孩子们了解机械发展史,做模型,参观博物馆,阅读技术文章和科幻小说,参加有关技术伦理问题的辩论,等等。教育应让学生明白,学习非学术的东西并非注定要变成低智力的人,被投入到被人看不起的职业里,作为学习内容,台灯和烤面包机与二次方程和复式句型一样重要;教育没有什么最后的产品——没有什么人接受教育后能够成为完美的人,但是,教育会培养出那些向我们展示进步和成长的人。

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

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同时,我们也需要关心他人。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有些人真诚地关心知识,关心伟大的事业,关心物质世界,关心动植物,却对同类的人缺乏同情。多哈亚运会刚刚结束,其中有这样一个令国人脸红的镜头:韩国马术选手金亨七意外死亡,成为本届亚运会最大的悲剧。当央视镜头对准其他国家的教练与运动员时,他们都第一时间表达了对死者的哀悼。而少数中国教练和运动员对此事却表现出让人难以理解的冷漠。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不禁感到汗颜:我们培育出来的精英,他们眼里只有金牌,没有爱心。

关心是一种习惯,关心同时也是一种能力。

习惯与能力都需要培养,需要教育与引导。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目标并不是培养会关心的人,而是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在学校里,我们想尽各种办法,甚至是“威逼利诱”,不断强迫学生弄清、记牢每个学科每一个知识点,以便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这种教育,占据了老师和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我们理直气壮地这

样做,并美其名曰是真正地关心学生。但人们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孩子们到底为什么应该学习我们认为他们“能够”学好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人类为了活得智慧、道德和幸福而必需的吗?事与愿违,我们那么费神地让每个学生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考试之后,他们又是那么快地把好多知识忘记。

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的是具有爱心的人,会关爱的人,不是只拥有知识技能的冷血动物。社会更新极快,我们的眼睛不要只盯着学生的分数。我并非主张不要成绩,但我们需要重新分清孰重孰轻。

7.国防教育学会先进事迹 篇七

关键词:学会生存,终身教育,学会发展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以下简称《学会生存》) , 英文名为Learning to Be: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 是以埃德加·富尔为首的国际教育委员会于1972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学会生存》是世界公认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育著作。该报告首先回顾了教育发展的历史;然后阐述教育面临的挑战, 并指出走向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性;最后论述教育国际合作问题。本书虽已问世41年, 但是其中涉及的诸多经典教育理论, 时至今日, 都依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本文主要从学会生存中所蕴含的学会发展的思想角度出发, 阐述其与终身教育的关系, 从而提出借鉴思路。

一学会发展的阐述

“学会生存”的英语原文为“learning to be”, “be”除了含有存在的意义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对其含义进行深入分析可知, “be”是动词。从词源考察可以证实:第一, 动词“be”和其过去分词“been”, 源于英语语系中的罗曼语族拉丁语支和希腊语族, 其中, 相关的拉丁语是“fui”与“fio”, “fui”意为现代英语中的“1 was”;“fio”则意为现代英语中的“I become”;相关的希腊语是“phuein”, 汉语可以理解成“发生”或“引发生长”。第二, 它的现在式“is”从古印欧语系中的系词hies演变而来, 指“生命”的意思, 这含有“从自身中站立出来, 并且运动和维系在其自身之中”的意思。第三, 动词不定式“be”和分词“been”与印欧语系的“bhu H-”相关, “bhu H-”的本意是“生长”或“生成、变化”, 在拉丁语中表示“未来”或“即将生成”的“futurus”一词作为词根, 后又由“futurus”表示现在完成时词形的“fui”, 以及表示“我成为、我变成”之含义的“fio”, 进而分别演变成英语中的“be”和“been”。因此, 系动词“be”已含有“未来”的意义。查看牛津字典中的解释可知, “be”含有存在的意思, “to be”是“将来”, 含有“future”的意思。“Learning”即“学习”, 学习不是静止的, 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从而, 我们认为, “to be”是使人有无限的可能性, 即人可以无限发展自己的潜能和才能。而“learning”即 (刚刚所提到的“学习”) 是强调一个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人是有思想、有意识、有批判精神的动物, 人在“学习”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没有回应的, 他是根据自己身心的变化而变化, 是能动地强调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变化。因此“learning”是一个过程, 并且是一个逐渐发展、逐渐变化前进的过程。从以上我们可得知, “learning to be”除了含有“学会生存”之外, 更重要的是蕴含“学会发展”的意义。人不仅只是单纯地学会“学会生存”, 这是中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不发达, 技术发展还不先进时提出的翻译, 现在的社会我们更应注重“发展”, 只有“学会发展”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使自己逐渐成为“完人”。

二终身教育的含义

终身教育, 又称作终身学习。它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股波及全球教育的理论思潮, 《学会生存》一书对终身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探索。它作为一种理论思潮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发展过程。1960年召开的“第二次国际成人教育会议”对其形成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终身教育理念的形成以保罗·朗格朗在1965年的“第三次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上所作的《终身教育》报告为标志。《学会生存》出版时, 终身教育的思想在近十年来已经聚集了很大的力量, 这时终身教育已逐渐受到重视, 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 “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 而这种需要正随着使个人分裂的日益严重的紧张状态而逐渐增加, 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 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1earning to be”, “教育只有在它的行动实质和空间时间方面经历了急剧的变化, 简言之, 只有采纳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才能变成有效的、公正的、人道的事业”。这就区分了终身教育和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推动力量, 终身教育远不止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它已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 是指人的一生即从生到死的自身的生存能力、生活能力、个人素质等的教育。本书还认为“把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今后若干年内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 并指出“终身教育的问题, 为了达到终身教育所做出的决定和所应采取的途径, 在世界所有的国家中, 甚至在那些尚未完全认识到终身教育这个概念的国家中, 乃是我们时代的关键问题”。因此, 不管是现在已实施了终身教育抑或还未实施终身教育的国家, 最后都将实施终身教育, 因为终身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关键问题。终身教育在本书中贯穿始终, 人只有终身接受教育才能趋向完善, 才能在这个时代中生存。

三学会发展与终身教育的关系

学会发展与终身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是“互存互利”的关系。学会发展重要的是“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人永远是一个“未完成的动物”, 人的完成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和发展过程。正如弗罗姆所说:“个人的整个一生只不过是使他自己诞生的过程;事实上, 当我们死亡的时候, 我们只是在充分地出生。”因此人要成为“完人”就要学会学习, 学会发展, 这样给终身教育的发展带来自由广阔的空间。

终身教育的核心概念是“不断学习”和“学会学习”, 即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理念是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 并对终身学习起着重要的服务、支持和促进作用。只有不断学习, 才能使人不断地获得新的成长, 才能使人不断完善自己。只有学会学习, 才能使学习存在下来, 并使人具备发展性和创新性。只有具备“学会学习”的能力, 才能很好地进入这个充满竞争的现代化社会, 才能很好地生存。如此, 才能学会发展, 我们才能在这个广阔的空间自由飞翔, 我们的生活才会乐趣无穷, 我们也将实现个人自我价值。这样我们才能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 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生活水平, 才能在这个社会里享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因此终身教育促进了学会发展, 给学会发展带来肥沃的生存土壤。

我们要促进终身教育和学会发展的共同发展。《学会生存》中指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 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 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 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 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一个人有权利接受教育, 并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 因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不断发展、日趋完善, 以发现自己各方面潜力, 形成丰富多彩的人格。因此, 我们唯有实施终身教育, 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 教育不应使人自始至终固定在一个行业上, 而应培养各种责任和能力, 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不断流动的工作, 而人也在这一过程中日臻完善自己的各种能力。

终身教育将会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渗透到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 终身教育是人发展的最好方式。终身教育不只是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只是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 正规的、非正规的、学校的、家庭的、社区的以及人们的自学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都可以视为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以人为主体, 并不断使人得到发展, 使人有能动性和批判性, 让人在这个社会中享受乐趣并批判这个社会中不好的现象, 使这个社会更好地发展。至此, 人和社会才能达到统一, 互存互利。这样, 人存在于这个社会才会更有意义, 才有存在的价值。

当今社会, 我们应注重“学会生活”和“学会学习”, 这样终身教育才会更好地实施, 我们也才会有新知识的纳入, 并不断趋于“完人”。要想日趋“完人”, 也需要我们终身不断地学习和发展, 因为人的一生都在趋于“完人”, “完人”是不可能达到的状态, 只能永无止境地发展和接近, 不断地完善和学习。而教育的连续性和终身性也让我们发展终身学习。因此, 不管愿意或不愿意, 喜欢或不喜欢, 我们都应终身学习并发展自己。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这个社会以及未来的社会, 用自己最大的潜力和能力, 让自己站住脚跟很好地生活。作为终身教育的一个方面学校教育来说, 应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能力, 发掘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于人自己来说在社会中, 应学会和人交际, 并向他人学习有用的经验, 组建自己的学习经验, 以此来面对发展的社会。对于家长来说, 需要放手让孩子自己体验生活, 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以此来面对未知的社会。因此, 终身教育和学会发展要共同推进, 使人逐渐接近“完人”。

笔者认为, 历经多年的发展, 终身教育的思想, 无论之前、现在或将来, 都将拥有极强的生命力。它是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完善人格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 人处于经济发展的核心, 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而知识在其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知识意味着生产力, 生产力意味着价值。而要占有更多的价值, 则要拥有更多的知识, 掌握更加先进的技能。在这方面有优势的人, 便成为社会竞争中的优胜者, 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因此, 为了在竞争中胜出, 个人需要不断地充实和更新知识, 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但这些方面只有通过接受教育、继续学习和发展才能实现。因而, 终身教育作为提高能力、提高个人价值的手段便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高志敏等.深入西方语境解读“学会生存”[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24) :12

[2]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第七版) [Z].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153

[3]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664

8.家长应学会享受“慢教育” 篇八

如今,随着“慢生活”概念的流行,“慢教育”也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这样的观点:教育是慢的艺术,是“慢活”“细活”,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正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效果的显现也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量变的不断积累,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因此,“慢教育”也是对心灵的慢慢浸润,对生命的慢慢丰富。这里所说的“慢”,并不是降低效率,而是尊重规律;不是磨磨蹭蹭,而是潜心修炼;也不单纯是一种教育方法,而是一种教育境界。然而,当下仍有不少家长,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无视孩子的成长规律,一味抢“先”求“快”,揠苗助长的事时有发生。教育专家因此告诫,家长应以“慢”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成长,陪着孩子一点一点地进步,欣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快乐,慢慢等待孩子长大。等待、耐心、从容、宽容、淡定,是专家强调的“慢教育”的关键词,也是家長们家教过程中需要培养的姿态与心态。

从容地等待孩子慢慢来

(杜女士,33岁,物流管理)

我特别喜欢“慢教育”这个理念,当今社会人心浮躁,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恨不得一夜之间就把孩子培养成神童、天才,可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很简单的道理,催熟的果子不会甜。因此,我在教育女儿茵茵时,经常提醒自己,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从容,等待孩子“慢慢来”。

先说生活自理方面。茵茵3岁多上幼儿园后,老师就对她赞不绝口,说她生活自理能力强,吃饭、穿衣、上厕所这些事基本都能自己搞定。其实茵茵当初学做这些事情时,也是笨手笨脚的,只是我能耐着性子由她慢慢练习。就说穿脱衣服吧,难度最大的是穿套头的衣服。刚开始她自己脱套头衫的时候,衣服蒙在头上脱不下来,两眼一抹黑,急得直哭,可我并没有插手去帮她,只是在旁边提醒她可以先脱一个袖子,再脱另一个袖子。经过多次尝试,她终于自己掌握了要领,套头的衣服不仅脱起来利索,穿起来也很麻利。学使用筷子茵茵也花了不少工夫。一岁多她就学我们的样子要用筷子吃饭,因为拿不稳,筷子不知掉地上多少回,她还把饭碗戳翻过,有一次筷子掉到餐桌下面,她钻到桌子底下去捡,出来的时候头磕在桌角上起了个包,我也没有大惊小怪,没有阻止她学用筷子,也没有怎么教她,慢慢地她还是学会了用筷子。

不仅生活自理能力是这样慢慢练就的,茵茵学做别的事也是如此。比如她很喜欢帮我们擦车。每次出门回到家,她都会要求由她来擦车。用我专门为她准备的小塑料桶拎来清水,拿抹布用力地擦拭车身及车窗,前面的风挡够不着,她就先擦引擎盖,然后爬到引擎盖上擦风挡,其间难免把水溅到衣服上。我也不管她,安静地坐在驾驶室里看她干活。有一次,她把刚买的一条湖蓝色、水嫩嫩的裤子弄湿了,竟跑过来跟我说:“妈妈你看,我的裤子多像一片大海啊,上面全是浪花,好看吗?”我一听感动得不得了,突然想起了龙应台一篇散文里的一段话:“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她5岁的手指。”如果不是放下马上要做的事情静静地坐在驾驶室里欣赏女儿的劳作,我怎么能够听到她如此诗意的话语?有人说“慢教育是欣赏”,这话真的很到位!

我没有给茵茵报过兴趣班,也没有计划过让她背多少首唐诗,认多少字,会什么特长。我觉得孩子那么小,不应该强求她学这学那,应该顺其自然,给她慢慢成长的机会。我曾看过一篇报道,说浙江有位妈妈,教她5岁女儿小香背唐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教了好多次,小香总是把“疑是地上霜”念成“‘你’是地上霜”。这位妈妈又气又急,狠狠地照小香的头上拍了一巴掌,结果一失手拍在了孩子的后脑勺上,导致一个幼小的生命夭折。我当时特别震惊,特别不理解那个妈妈,其实好多孩子开始背诵儿歌、诗词都会吐字不清,甚至心不在焉。就说我女儿吧,自从她咿呀学语开始,我就常给她念儿歌,但最初她都是似听非听的,还很爱撕书,似乎兴趣都在撕纸上。但我不着急,还是照念不误,她有兴趣了就跟着念一句半句,没兴趣了就不念。可突然有一天,我念《种南瓜》的最后一个字时,她竟响亮地把整首儿歌全念出来了。我十分惊喜,故意考她,结果,她一口气背了《上山打老虎》《小姑娘会梳头》《我是一个大苹果》等多首儿歌。原来,以前念给她听的实际上她都记住了,只不过因为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不能完全说出来而已。她的语言表达能力长进了,以前的“积累”就调动起来了,顺理成章地就能背出来。所以说,孩子学东西时家长要懂得等待,而不能急躁冒进。

“快妈”遇上“慢羊羊”

(卢女士,30岁,街道干部)

我是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从不喜欢拖拖拉拉。可令人郁闷的是,儿子灿灿的性格一点不像我,从小做什么事都慢吞吞的,一口饭含在嘴里半天咽不下去,收拾玩具能摆弄半天,穿双袜子也能让人等得心焦。真是“快妈”遇上“慢羊羊”,让我抓狂。所以,我经常心急火燎地催促他:“快点起床,快点上厕所,快点刷牙洗脸,快点吃饭,快点走……”实在等不及时就会三下五除二地帮他弄好。

生活上的事慢一点也就罢了,可这孩子脑子反应似乎也慢半拍,学东西也慢半拍。比如学说话,我哥的女儿1岁就会说话,1岁半就能整句地完整表达自己的意思,到了两岁便称得上伶牙俐齿了,灿灿呢,1岁8个月时还只能用抱、吃、喝、拿等单字来表达思想,到了两岁半说话才顺溜点,但回答问题仍慢吞吞的,似乎反应迟钝。比如在公园的鱼池边,我问他:“灿灿,水里游的是什么呀?”明明盯着一群一群好看的金鱼半天不回答,等你差不多都快忘记刚才问了他什么,他才冷不丁地说:“鱼,金鱼!”那股高兴劲似乎发现了新大陆,让你哭笑不得。学习方面就不用说了,更是典型的“慢羊羊”。学写字,写得慢不说,一个字写很多遍了还歪七扭八。握笔的姿势也是,教过很多遍了,他还是满把手握。我本来就性子急,加上凡事爱追求完美,只要看见他写字就有点受不了,忍不住吼他:“这么笨,你看人家的字怎么写的,你的字怎么写的!”然后再手把手地教他写,可只要一松手,他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对他嚷嚷多了,他还会发牛脾气,把笔一摔,不写了。

如今的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什么都要讲效率,讲速度,一个男孩子,做什么事都慢半拍,将来可怎么办?我还有另一层担忧,这孩子总是慢吞吞的,是不是智商有问题?我为此很焦虑。老公说我,别瞎想了,还是听听专家的意见吧。我们向专家求教,没想到专家说孩子这些慢吞吞的表现都不算什么问题,比如孩子学说话,2岁宝宝语言能力刚开始发展,脑子里的词汇量还相当有限,因此不能熟练地进行口头表达,尤其是男孩子,生长发育滞后,更是如此。研究表明,6岁男孩的语言能力,仅相当于3岁半的女孩。而且,语言能力发展因人而异。专家提醒我:“遇上你的孩子回答问题慢,千万不要着急,也不需要杞人忧天,给他一些时间去思考,小孩子大脑接受处理信息的能力比较弱,他需要有个过程来消化和理解大人提出的问题。再比如,小孩子写字慢,写得东扭西歪,这也很正常,你不能责怪他笨,这是因为孩子在这个阶段,大脑对手指的控制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他写字握笔不像成人那么灵活自如。”专家还说,“慢羊羊”现象只是部分孩子的阶段性表现,随着体验的增多,认知的发展,就会发生质的飞跃,家长不应过于担心,最好容忍孩子的“慢”,尤其是妈妈,要学会“慢教育”,不要过于急躁。

专家一席话让我深思,我决定先从自身做起,改一改急躁的毛病。业余时间我会选择干一些磨自己性子的活,比如熨衣服,一下一下,耐心地把皱褶一点点熨平,有种很平静、很舒缓的感觉。对待孩子我记住了专家的提醒:“容忍孩子慢。”早上留足时间,容忍他慢慢地刷牙洗脸,慢慢地吃饭,慢慢地出门……学习上对他不再苛求,容忍他出错,容忍他按照自己的慢节奏来。很快我就发现,灿灿慢慢地有了长进,幼儿园上《数学课里的春天》公开课,邀请家长听课,我去了。老师拿出两张图,一张的画面是初春的风景,一张是春天来到的图片,让孩子们找出它们的区别,从而了解春天的特点,之后将其中一幅拆开拼图,用毛毛虫图片进行数数练习。在一小团没有规律的毛毛虫面前,能数明白有多少只真需要一点功夫。不少孩子数得很快,报出来的数字却都不对,倒是灿灿不紧不慢地在那里数,最后得出的数字是正确的。之后练习形状与颜色的变换排列,也是这样,灿灿看似比一些孩子慢,但排列组合得都很正确。这更让我认识到,应该容忍孩子慢,孩子的智慧之花才会开得灿烂。

让孩子按自己的内在密码成长

(赵教授,男,39岁,学前教育专家)

教育孩子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囫囵吞枣,急功近利,追求“跨越式”发展。我们倡导的“慢教育”,就是遵循教育以及孩子成长的内在规律。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業”,“农业”就要精耕细作,就要尊重它的自然生态,就不能追求短、平、快。

首先,要按孩子认知发展的阶段来教育孩子。孩子的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特征,如0~2岁属感觉运动时期,婴儿利用天然的动作,如吮吸、抓握、打击等,来对付当前世界,逐渐实现感觉与动作的分化和精确化。2~7岁属前运算阶段。由于语言的发展,儿童学会了用符号和内部想象去思维,但其思维不够系统,运算规则不完全合逻辑。孩子的认知发展是连续的、按顺序进行的,一个跟着一个出现,不可能跳过一个阶段出现另一个阶段,而且只有前一个认知方式形成后才会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更高级的发展阶段。明白了这一点,家长就要按孩子认知发展阶段教育孩子,少做拔苗助长的傻事。

举个例子,我认识的一位家长,孩子刚会说话,他就让孩子学英语,结果孩子不到3岁就会说英语、普通话和粤语。亲朋好友都啧啧称道:“这小家伙是个语言天才啊!”然而,进入幼儿园之后,潜藏的问题露出了冰山一角。在不知选用何种语言跟别的孩子交流的情况下,小女孩选择了闭口——拒绝跟小朋友说话,拒绝跟老师交流。回到家里也少言寡语,出现了“自闭症”的倾向。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才知道孩子患了“失语症”。所谓失语症,是因大脑皮层语言中枢受损或变异而引起的语言功能障碍,文字语言理解力丧失,形成了表达上的功能缺陷。如果过早地(通常是3岁前)让孩子学习第二语言,甚至从出生起就接触多种不同语言,不仅会让孩子混淆口音,还可能造成语言思维混乱。除此之外,孩子的心理、性格乃至人格都将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据调查,患“失语症”的孩子近年来不断增多,一些父母雄心勃勃的“零岁外语计划”,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失语”,这不能不让我们警醒——超越孩子成长阶段的教育方法不足取!

其二,把握孩子认知的个体差异。孩子认知发展阶段的进程体现出差异性,即有的孩子进入某一阶段先于或迟于其他儿童,年龄的表述只具有平均数的含义。这就像孩子长个头一样,有的长得早,比同龄的孩子高一大截;有的长得晚,但以后也会长挺高。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这种个体差异,不要因为孩子某些方面慢于其他孩子,比如在语言、运算、思维或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迟缓些,就使用诸如“笨”“不乖”“你怎么就学不会”“又错了”之类的词语来对待孩子,因为孩子是按照自己的内在密码在成长,有着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节奏,无论是“慢羊羊”还是“懒羊羊”,都应顺应其独特的规律去教育。

我很喜欢一句话:“爱是慢半拍”,允许孩子用自己的节奏和速度成长吧!对他们多点耐心,多点包容,引导他们在成长的路上慢慢走,才能收获独有的精彩!

上一篇:教师三八妇女节趣味活动方案下一篇:教育叙事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