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精选10篇)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篇一
结合自身体验和认识,谈谈自己认为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说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体验,而这种认识和体验有时候往往只适合某个人本身,别人是无法模仿和学习的。下面我简单的讲一下我个人在这方面的体会。
在我的经历中,我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培养师生之间的互动感”。记得我高一教我数学的钟老师,平时和学生们很亲近,他非常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感最主要的来源是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热爱,而这份热爱是发自内心的,就像一位同学说得那样,以前我很讨厌数学的,现在就情不自禁地喜欢上它了。这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正是由老师借助互动感一点一点激发出来的。互动中展示了老师对教学的激情,培养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互动中倍感快乐,快乐中甚为充实。这种互动让我们受益匪浅,即使后来分了班,我们学习数学的热情还是很高的。
在大学里,我觉得师生之间的互动感远远不够,即使有也是为平时成绩之类考虑的。没有了互动感,师生之间的感情会淡化,老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都会时间的洪流中被逐渐磨灭。
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多去寻找刺激”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要依靠大脑,大脑伴随着记忆而存,而记忆靠得正是“不断的寻找刺激”才成长起来的。课堂听讲、课后练习、平时思考、听说读写都能提高大脑的刺激,从而增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其中,课后勤
于练习,最能达到刺激的效果,归其原因,一是练习中往往能碰撞出思考的火花;二是熟方能生巧。
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点见解,如有指教,不甚欢迎;如有雷同,纯属山寨。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篇二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涵价值
信息传播的受众是伴随着传播的产生而产生的, 其本质是社会存在物。正如马克思所说的,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认识与了解社会的过程中, 信息资源是不可缺少的。以前, 能够帮助人们接收信息的媒介工具很少, 比如, 报纸和信件。现在不同了, 新信息传媒工具加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客观知识等的联系。这一改变, 是源于互联网的构建和手机的使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信息需求很强, 当面对广袤无垠的信息库时, 人的希望和需求也会变大。他们更多的时候会寻找、开拓自己获得信息的媒介途径。这时候, 新媒介工具便可以派上用场, 在其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社会的不平等性让社会环境变得复杂, 这个特征在马克思认识论中可以找到概念解释。人是社会群体中的核心要素, 所以人的差异也侧面、客观的展现了社会中个体元素之间的差异, 这一点在信息交流和沟通上是无法避免的。在全面改革、积极发展的今天, 社会的阶层化特征愈加明显, 为给国家构建一个相对稳定、安全和可靠的交流平台, 使其不在高速发展中被不平等、不安全所掣肘, 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分析当代媒介工具的发展与改革, 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代媒介工具的媒介传播表现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说明了人在社会群体中的沟通作用和影响, 并强调了媒介工具的媒介传播表现会直接改变社会舆论形态的价值。所以, 在此基础上分析受众在传统媒介工具 (报刊、电视、传统网站) 接受信息的方式下缺乏有效性的根本原因, 是探寻当代媒介工具媒介传播表现的一个突破口。以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三大模块为基础, 媒介传播表现如下:
1.大众传播
媒介平台生长、寄存与社会大众的舆论环境中, 任何新媒介工具都可以为大众传播所服务。目前, 可供大众传播的基础媒介平台有电视、网络, 以及报刊等。媒介工具作为重要载体, 承担了编辑、管理、拟定计划大众传播信息内容的责任和义务。即在大众舆论背景下, 大众传播媒介工具只能向公众传播、传递正确积极、理性客观、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源。一般来讲, 大众传播是单向的, 虽然论坛、网络评论, 以及公民电话访问都可以实施信息传播的反馈, 但大众传播的作用始终停留在让人们正确、理性客观的认识社会事物、形态以及法律制度。同时, 因为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媒集群比较大, 所以应用与大众传播的当代媒介工具必须严谨、严肃, 准确、科学。否则, 一旦信息出现意识和内容上的错误, 便马上会被“大众”所熟知, 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2.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的目的性和利益趋向很明确, 是为了获得信息资源价值所形成的传播体系。比如, 单位和企业想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的产品, 会以广告、微信平台推广、网络销售、微博发帖等形式, 发送有关于自身产品的销售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公众接受, 有购买意向的人便会消费, 消费行为促成后, 有媒介工具所带来的利益便会被单位和企业获得。故而, 组织传播的客体更像是一对多, 一个组织以信息源为基础, 媒介工具为信息发散平台, 向外不断传播信息, 以谋求购买利益和产品价值, 媒介工具的效益价值体现的最为全面。同时, 组织传播也表现在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意见交流和沟通上。例如, 不同省份的机关和单位因某一项目沟通形成工作配合, 在执行工作任务时, 势必会有信息交流和意见沟通的机会。这时候, 组织传播也需要通过媒介工具加以沟通和交流, 以便于让组织之间更有效、真实、客观的认识对方的需求和想法, 以改造、优化、调整客观事物的固有形态和发展方向。
3.人际传播
当前, 新媒介工具在人际传播上的诱惑非常大, 它的发展空间也很大。电脑、手机是现代人最基本的信息沟通工具,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达成某种形式的信息交换。比如, 朋友之间相约游玩, 约定时间、游玩地点, 甚至于其他朋友的联系与告知, 都能以电话、微信、微信朋友圈, 以及网络邮件等媒介工具传播。因为没有固定要求和行为标准, 所以人际传播只以方便、有效、及时为特征性表现。它没有固定的媒介工具以及传播模式约束, 更为灵活、自由。存在这样的优势, 就必然存在某种劣势和不足。人际传播因为没有规范、监督和限制, 完全以人与人客体信息交流为主体, 很容易出现客观事物变质问题。以犯罪案件为例, 微信摇一摇媒介工具可以把远离个人圈子的“朋友”信息检索出来, 对未知、不了解客体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存在很大不安全性。有些人因此被欺诈、勒索, 甚至于被诱导出去, 谋财害命。可见, 人际传播与当代媒介工具的关系最为密切, 它们的使用操作也最为灵活, 存在的问题也最多。
三、当代媒介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主导意识形态传播受到冲击
媒介工具的升级换代打乱了传统传媒体系的工作规则和流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讲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也因当代媒介工具的快速信息传播效果所变化。人们客体间社会关系的变革和阶层分类, 让以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为首的主导社会舆论意识形态受到重创。当代媒介可以为公众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 大大的体现了“民主”。但是, 以公共利益、社会舆论环境看待此问题, 便可以发现, 当代媒介工具给公众传媒设置了诸多框架和约束条件, 这些都是以往所没有的, 表现为由社会转型带来的传播时空背景和传授关系发生的质的改变, 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传播分化, 甚至导致了传播失衡和传播冲突。
2.传播方式缺乏创新
虽然网络、微信、qq、微博等媒介工具的传媒平台、机构以及信息传播路径大不相同, 但其传播原则、传播方式却没有随着媒介工具的技术革新做升级和优化。以网络为例, 现在网络已经取代了电视媒体, 成为大众及时性信息传输的主力军。但在信息校验、编辑、处理等方面, 网络依然按照媒介技术的革新发展, 随机的调整、变化传播方式。例如, 现在各大网站、论坛和视频浏览器上发布的信息, 传播内容高度“一律”, 有时甚至所引用的照片、话语以及标题都是一样的, 传播方式也是以帖子、网络信息和网页内容为主, 形式过于单调, 内容过于空洞, 而且有时传播内容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长此以往, 媒介工具之间的交互影响, 会拉低整个新媒体环境的信息资源表现, 媒体开始不认真对待传媒信息, 公众也开始不信任传媒信息, 传媒信息自身也变得质量不高、安全性差、内容失真、传播形式单一、推广无计划等问题。
3.媒介传播的“知沟”现象
“知沟”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蒂奇纳等人提出, 该理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大众传媒理解和信息资源性质说明上有惊人的相似。它认为:“社会阶层由高到低的人在获取传媒信息时, 媒介工具、媒介途径、信息种类都要多, 真实性和科学性也要高。”然而, 在社会中生活的人, 无论是知识交流、意见沟通都有属于自己的意愿、想法标准, 他们的这部分主观想法不会因为媒介工具、途径, 以及信息形式及内容所改变。如此这般, 新媒介工具便很难与当前社会交流需求和想法相融合。在新媒介环境下, 传播主体身份与受众身份的平等化、受众反馈机制的增强、社会语境的多元化、社会群体认知的分化等, 使传统的自上而下式的媒介宣传方式面临挑战。同时, 由于新媒介工具使用及应用表现的不安全、不明确, 即便信息可以共融, 它的资源价值也很难发挥, 因为客体在社会中的关系总和依然不以信息资源的改变为转移, 新媒介技术只会让“知沟”现象变得更复杂。
4.传媒背景与时代的桎梏
在互联网相对虚拟、失真的空间内, 新媒介工具基本上不具有保护信息资源的能力。再加上当前计算机技术可以不留痕迹、针对性改变信息资源的信息内容, 人这个社会客体虽然通过新媒介工具拉近了与人之间的距离。其实不然, 新媒介工具构建的传媒背景与环境, 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远了。比方, 当人需要检索一条信息时, 会在网站获得有关于此类信息的成千上万条内容, 这些内容有真有假、有自己需要的和不需要的, 要想有效甄别、处理、使用这些信息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如果中间处置不当, 或偏听偏信受某些思想影响, 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会产生强大的反面作用。新媒介工具造就了信息和舆论的多元化, 也不可避免地加剧了社会认知的碎片化和争议性。一旦这种新媒介传播形式及元素感染了整个传媒背景与时代, 人的社会关系总和就会由信息膨胀带来的夸张性和片面性以及媒介监管的间接和滞后性, 对社会舆论环境的塑造和控制管理极为不利。
四、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谈当代媒介工具的发展之路
1.对传统传媒意识形态的尊重和科学承袭
新媒介如果不依附于旧媒介将很难稳定, 最终走向消亡。所以, 当前新媒介工具考虑重要问题时, 如何挖掘自身传媒优势, 依靠信息资源的编辑管理、交流与沟通, 整合有效资源, 使人与社会关系的总和容量趋向稳定。比如, 新媒介工具要促使、激发传统媒介格局和体系的转型, 以电视、网络为两大基础平台, 电视负责主流传媒集团, 网络负责信息的整合、校验、编辑和整理, 最终以发散形式、多种媒介工具传播给公众。另外, 还可以通过媒介工具塑造、构建“电子集成信息”的功能优势, 集合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众多元素, 意在说明、阐述信息资源的真正性质及内容。如果电视与互联网中针对同类、同种信息出现了“异议”, 也不要一味打压和杜绝, 应当建立科学的传媒反馈通道和信息校验程序, 依靠相关立法和法规的完善约束作用, 将现代媒介工具的发展渠道在规范的条件下进一步的拓宽。
2.强化新媒介工具的创新应用方式
当下新媒介工具正面临转型困难, 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的盛行, 给社会传媒的公共信息提供了全民“共享”的渠道, 但是依旧没有改变自上而下的传播内容, 以一点向外扩散。接下来, 为了能强化新媒介工具的创新应用方式, 新媒介工具应对自身信息传媒方式和内容特征, 定义各具特色的传媒方式。例如, qq、微信等社交软件, 可以依靠平台的便利整合、搜集周边资源, 并将其转化为个体资源的验证集合, 在安全、可靠的背景下, 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信息检索标准很快收集信息、辨识信息。而此类信息可以不在公众视野下, 而专属于个人的信息。纵向传播的信息资源转为横向传播后, 新媒介定义的传媒新格局便可以满足、迎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提到的人并非抽象的客体, 透过他们的社会关系改变其所掌握信息资源的资本价值和性质的。同时, 一旦新媒介工具开始转型或改变应用模式, 信息传播的形式会更贴近与人们生活, 信息传播也会进驻到人与人沟通的各个地方, 打电话、微信聊天、认识其他人、qq建群等, 都可凭借其特有的平台整合、优化资源。新媒介工具之间也可以依附其各自的优势, 相互转化、交换信息。
3.“知沟”现象的填补与纠正
在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过程中,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客体关系被削弱, 所以在信息交流与沟通时, 所要考虑的整体问题被强化, 个体问题被弱化, 大大增减了信息传播的复杂性。要想填补和纠正“知沟”现象, 首先, 需要将新媒介工具引入到各个阶层的大众传播与组织传播工作体系中, 不要害怕限制信息的沟通和传播效果, 而是本着审查、监督的原则, 为信息资源的传播提供真实性、可靠性的依据。久而久之, 依靠新媒介工具构建的新信息资源集合的安全性、科学性、可靠性特征会更加明显。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信任媒介工具, 因为它们所积累、储存的信息资源都是统一的、正确的、安全的。在同质性的社会团体中, 人们对接受的信息有着共需和互补的特点, 由于相似的认知观念和生活背景, 人们对接受的信息能通过讨论和协商而达成共识, 新媒介工具的妥善应用与沟通了解, 亦会增强、改变信息的传播效果及表现。
4.优化、健全新媒介的信息环境
新媒介工具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准, 为了能健全新媒介的传播环境与背景, 让信息资源在共享的基础上保持本质上的影响价值, 建立新媒介工具、媒介平台的特有反馈、评估、校验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例如, 信息资源的创作者、发布者, 以及传播途径、媒介工具等都要实名制或有明确的传播链, 一旦发生问题, 公众可以依靠统筹性的检索技术, 破除、删掉不良信息资源, 净化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不利信息。同时, 对受众反馈信息的评估机制应坚持科学性、客观性与动态性的原则, 通过分析受众的反馈信息, 检验传媒信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社会性特征是否符合、满足构建个体社会关系的标准。
上文对马克思认识论进行细致探究后发现, 当代媒介工具并不完全以有利于人与人客体交流与发展的方向发展。它在构建信息交流方式, 以及媒介工具本身安全性及科学性, 甚至信息资源本质价值方面, 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要让当代媒介工具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认识”“认知”作用, 还需要通过马克思认识论指导如何更合理运用新媒介工具来传播信息, 达到更有效认识客观事物并改造客观事物的目的。
摘要: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直被人们当做探究人与人关系的科学理论, 因为这个哲学关系是具有实践依据价值的, 只有透过现象才可观察到人、事物界限的本质。当代媒介发展日新月异, 网络、微信、qq平台等新的媒介工具, 给人们的沟通与关系建立提供了多种可能, 信息不再是单项传播, 而是多元传播。虽然从关系建设层面, 当代媒介工具发挥了对信息交流的极大影响作用, 但却没有很好地引领、约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认识论中的客体关系保护, 信息接收的主被动性严重混淆。基于此,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域下对当代媒介工具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观点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域,当代媒介工具,影响因素,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魏星, 王婷婷.新媒介传播视角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途径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 2013, 12 (106) :29-31.
[2]徐艳玲, 李建柱.马克思主义传播学: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破题求解[J].理论探讨, 2013, 22 (31) :153-156.
[3]丁北川.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大学生现代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 2015, 11 (101) :142-144.
[4]戴元光, 陈钢, 许建.中国传播学研究学术旨趣与学术群--兼论中国传播学研究30年[J].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3 (104) :146-157.
[5]刘宽亮, 李宏勇.传播学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2, 12 (105) :56-59.
[6]Todd J.Bacile, Christine Ye, Esther Swilley.From Firm-Controlled to Consumer-Contributed:Consumer Co-Production of Personal Media Marketing Communication[J].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2013, :.
3.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 篇三
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
150多年来,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上有过许多评说。
概言之,它或者被尊崇者神化,或者被反对者丑化和魔化;或者被变成僵死不变的教条;或者被实用主义者任意涂抹。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式的理解与修正主义式的歪曲,是当今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本来面目的两大主要障碍
。在认识马克思主义问题上所产生的混乱主要表现在:
本来是开放的、博采众家之长的、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学说,却被误认为是封闭的、排他的、狭隘的、宗派主义的学说;
本来是紧密联系实际的、最善于从实践中汲取力量的、生气勃勃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学说,却被误认为是脱离实际的、教条的和僵死的学说;
本来是站在时代前列的、作为行动指南的、正在发挥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巨大作用的学说,却被误认为是过时的,束缚思想和行为、妨碍改革和革命的学说;
本来是依靠科学真理为自己开拓道路、在人类思想史上取得崇高地位的学说,却被误认为是依仗国家机器变权力为真理而强加于人的学说,等等。
因此,科学地把握真实的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还马克思主义以本来面目,搞清楚它的源好范文版权所有好范文版权所有与流、它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它的基本特征与精神实质、它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命运,从而在混乱迷惘、众说纷纭中达到清晰正确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中,继承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伟大成果,又是工人阶级的利益、要求、思想、感情的科学体现,是工人阶级自己的思想体系和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创立了真正科学的宇宙观和彻底的社会革命论。它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如何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规律。它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批判旧世界、开创新世界、争取彻底解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高度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其中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相对独立、自成体系而又三位一体、相互贯通,没有绝对的分界:正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基础上,产生了科学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之中,蕴含着丰富、深刻、生动的哲理。不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都是为无产阶级担负伟大历史使命,最终实现人类解放、达到理想的共产主义作理论论证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其他学科,使这些学科也得到新的发展,同时也就作为有机的组成部分纳入马克思主义的体系之中。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民
族学、人类学、文艺学、军事学,等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好范文版权所有决不是事先设定好的,而是在科学研究和革命实践中不断扩展、深化、合乎逻辑的结果。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过:“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1]
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主要的、影响最大的还是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世界观方法论、社会发展规律论、资本主义论、社会主义论。
——马克思主义与一切剥削阶级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学说思潮,存在着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面对工人阶级的,是直接为教育和组织现代社会的这个最先进的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晦涩难懂、远离群众的思辨哲学,不是高谈阔论、脱离现实的清谈哲学,不是空讲道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书斋哲学,而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方法,是他们破坏旧世界、创建新世界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
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至多只能指出最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典型情况,不可能直接地指明各具特色的、复杂的、具体的东西。信仰、实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人们,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当前的确切事实,使之具体化、民族化。由于国情不同、条件不同,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运用也应各不相同: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不同于俄国,在东方国家不同于西方国家。针对新的实际,分析活的现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实际和本国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这是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第一要义。
马克思说过:“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3]
马克思主义的存在与发展,就是同“实际地反对和改变现存的事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正是它的巨大社会作用和无比威力之所在,也是其生命力永不枯竭的源泉。在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要在反对和改变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斗争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要在反
对和改变那些不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阻碍改革开放、有损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使之焕发生机与活力的斗争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无限活力,根植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伟大实践中。
马克思主义没有脱离世界文明大道,而恰恰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文明成果和学术精华的基础上,在科学的变革与创新中开拓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尊重人类在生产活动、阶级斗争、科学实验、政治生活与艺术创造中所积累的一切成果,尊重先行者、同代人在试图回答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等问题时所作出的努力、所提出的见解。他们把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作为自己进一步探索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并放到工人运动中去检验,将其中的思想养分、科学颗粒、真理内核统统提炼汲取,融会贯通,发扬光大。他们相信人类文化的潜能与伟力,维护人类文化的一切精品,并使之在新的历史高度上为人类服务,为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服务。他们把千难万险置之度外,义无反顾地在科学的崎岖小路上攀登,任何政治迫害、经济熬煎、思想围剿、生活动荡、贫病交加、子女夭折等带来的痛楚,都阻挡不了他们为追求真理而献身。他们创建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科学地回答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向何处去、无产阶级肩负的历史使命等重大问题,超越了以往的认识成果,达到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发展和胜利,用铁的事实无情地驳斥了一切反马克思主义的诽谤。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骂不倒也打不倒。说什么马克思主义没用了、过时了、消失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从19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在资本主义文明最为发达的欧洲,思潮学派林立,文坛英杰辈出,为什么马克思主义问世不久就后来居上,在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中取得了主导地位,又很快跨出欧洲、走向世界、影响全球?为什么《共产党宣言》会成为一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而马克思主义自诞生出来,一直腾跃在时代前列,激荡着五洲四海,影响着社会各界,引起了众多国家、政府、政党、社团、学者、民众的强烈反响:赞成或反对、颂扬或诅咒、信仰实行或评头品足。这些不争的事实,恰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非但
没有失败,没有过时,而是正在艰苦曲折的征程中不断赢得新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不是闭起眼睛不看资产阶级科学,而是注意它,利用它,批判地对待它,不放弃自己完整明确的世界观。”[4]
作为开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精神文明食粮,从不盲目排斥,但绝不是“大杂烩”。在坚持自己完整明确的科学世界观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认真消化、采纳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养分。列宁说得好:“无论在哲学上或经济学上,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要善于汲取和改造这些‘帮办’所获得的成就……并且要善于消除它们的反动倾向,善于贯彻自己的路线,同敌视我们的各种力量和阶级的整个路线作斗争。”[5-1]注意、利用、汲取资产阶级学术成果,常常与回答论敌的挑战结合在一起。马克思主义者在事关人类社会走向新时代的根本途径问题上,在涉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人类解放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必定坚持自己的世界观,贯彻自己的路线,抵制和清除敌对思潮与反动路线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发展、胜利靠的是什么?靠政权吗?不!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无产阶级还没有取得政权,他们遭受着资产阶级政府的迫害,只得到处过流亡生活。靠枪杆子吗?不!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有的只是鹅毛笔。他们不仅没有革命的枪杆子作保护,却还要面对反革命枪杆子的威胁。靠财富吗?不!无产阶级当时确实是无产的!马克思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过着清贫的生活,有时甚至饥寒交迫,靠恩格斯和友人接济,艰难度日。靠蛊惑宣传吗?不!马克思恩格斯向来不喜欢和反对那些以煽动和蛊惑人心而著称的人;至于正常的宣传与出版,他们既没有自己的报刊和印刷厂,更没有今天这样的现代传媒手段。那靠的是什么呢?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真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确实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他的思潮、学派都无法与之抗衡(因为它们或只包含有真理的颗粒,或只是局部领域的真理,而有些思潮学派明明就是谬误),因而才具有所向披靡的威力,在曲折的历程中总能为自己开辟通向胜利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不断创新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没有看到当代社会主义的大发展和大曲折,没有看到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看到当代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我们当然不能要求他们在生前提供如何解决其身后所产生问题的现成答案。问题的实质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过时,它仍然能够正确地指导当代的实践,要求其后继者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6-1]马克思主义源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必须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不断解答历史课题的实践中发展;批判继承整个人类的文明精华,在不断实践科学真理的变革中发展;战胜敌对思潮的恶毒攻击,在不断克服队伍内部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存在的历史命运,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之奥秘所在。
——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虽然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但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并没有过时。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提供了观察世界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正确观点和科学方法,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论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变化和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
第三,站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上看,当今时代的基本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仍然处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进程之中。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没有完成,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过时。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现实作用和未来影响,就连西方一些有识之士也不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消失”或“过时”。他们赞扬马克思主义“仍然保留着生命力和内在潜力”,“是我们时代需要的哲学”,惊呼“马克思的幽灵仍然在世界上空徘徊”。
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说:“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远未枯竭,它还年轻,……刚刚在发展。”“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不可被超越,因为产生它的那些历史条件还没有被超越。”[7]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和法学博士罗伯特·海尔布隆纳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提供了一种历史观,同时它也是历史创造的指南。尽管世态多变,但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的著作仍然不失其效用。在我们的时代和今后,世界的改变是肯定无疑的,而且大部分将是在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鼓舞和指导下进行的。……要
探索人类发展的前景,就势必要求教于马克思主义。”[8]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不会过时,社会主义的根基依然深厚。美国共产党全国委员会主席霍尔于1999年7月在《政治事务》月刊上发表文章,阐述美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指出“美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我们的主张将赢得越来越多的人民,因为社会主义不仅在逻辑上而且在实际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最好替代者。资本主义不会永存,就像以往的社会不会永存一样。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将是人类文明阶梯的不可避免的下一步。”[9]
199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世界上许多国家如法国、美国、巴西、以色列、埃及、古巴,都大量重印发行《共产党宣言》,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与学术研讨会。其中,由法共《马克思园地》组织召开的巴黎国际大会,有60多个国家的1500人参加,是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活动。
法国《回声报》2000年2月17日刊登文章《重温马克思》,引述了巴黎第八大学哲学教授达尼埃尔·邦萨伊德的观点:“马克思并没有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和意识形态的宣布死亡而消失。历史在反抗。曾于1848年纠缠过欧洲的共产主义幽灵注定要纠缠全世界。孕育造反运动的肥沃土壤仍然存在,不满的种子虽然还很分散,但却随时会发芽。”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全世界社会主义者和人民大众的期望和心声!
在世纪之交,马克思被评选为本千年最伟大的和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这项由英国广播公司(c)主持的活动,在1999
4.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 篇四
经管学院经111-3陈美卉201153501326
从小学开始,老师就天天讲马克思是一个多么多么伟大的人,我们要向他学习。那时还小不理解,只知道那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渐渐地了解了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皮毛。大学后专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使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创造性地结合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并且创造性的引入了唯物史观,使我们得以辩证客观地评判历史,从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总之马克思主义在今天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明白了要用联系、发展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有结果必然有原因。就如新中国的的建立发展来说,我们其中走过了不少的弯路,有过成功也有过曲折,但发展的前途始终是光明的。在新中国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矛盾,我们能做的就是抓住主要矛盾,解决最关键的问题,从而才能一一击破,实现发展。在发展的途中我们会发扬其中的优势而舍弃那些糟粕,我想正是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的应用才得以使我们不断发展。
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篇五
这人一样对马克在个,思马学我主克期对义思,我们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和很多马克思主义这类事物了解的很少,最近通过查资料,思想有了自己进一步的认识。
主义物质观出现之前,虽然也存在着其他的物质观,却多少有缺陷。首先,是唯心主义哲学,都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意识决定物质。颠倒了物质与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夸大了意识对于物质的能动性并将之绝对化,没有正确认识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带有猜测性和直观性,但缺乏科学根据,过于简单化。再后来出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虽然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这种观点具有机械性和不彻底性。直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出现,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出现,才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首先,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有后物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发的统一;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作为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为日后列宁继承和发扬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总结科学,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来的自然科学新成果和社会实践新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起到了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内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一经典定义的基本思想是,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物质”这一范畴是对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的抽象。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哲学思想上的一块里程碑。
其次,我要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
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如少“利果的这的前反山年途复望轻还磨着人不去那很明了山可朗不高
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接着,我说说马克思主义剖析的资本主义社会 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我明白了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为社展和社会重要的意为了获会化义取主生。尽义社会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产的一般规律。所有的这些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具有
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用尽了各种办法来尽量地剥削工人,而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来提高剥削程度。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和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斗争力量的增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所以生产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而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是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原因有: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运用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兴办那些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工程。除此,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
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治会其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经济、法律、哲学、伦理、历史、文学、宗教等大多数人文社科学的理论、学说或意识形式都属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中包括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这些思想理论和观念后来成为资本主义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起来的。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由于这些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在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保证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曾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2个方面:
1、资本主义意识刑天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在进行阶级统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作为社会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则是这种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是由于意识形态来统治阶级的实践,与这种阶级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并已经内化为阶级成员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意识形态可以成为统治阶级进一步进行阶级实践的指导思想,成为这个社会制度的理论辩护者。
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事实上迄今为止的文明社会的主要文化成果,大都是从属于一定的意识形态的,所以,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条件下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从另一方面来看,意识硬体也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表现的。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成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或包含在意识形态中被保存 下来的,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以前,那些反映文艺复兴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又与他们在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以及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曾其积极作用,因而其主要社会作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是进步的。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并经过了一段巩固和发展时期以后,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刑天主要起着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做论证等作用,因为其社会作用就开始走向反面,逐渐地与历史发展方向背到而驰。当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也必须主义用辩证批判的态度对待它。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半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例如政治学说中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
规律的探索、经济学说中关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哲学思想中等鉴曲关这的反于思维规律的研究、法律理论中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些属于客观真理性的内容,都是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而其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的考行行描和了了述借扭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而有意编造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批判的。
除了剖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也构想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并扬言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的历史性的飞跃。过程中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严重的挫折;既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又有深刻的历史教训。但我们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同时人类也必然会走进共产主义的。
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应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呢?我认为:
一、马克思主义学说看待事物时能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上。从当前来看,我们制定的许多政策和提出的许多观点、学说都是站在强势群体的立场上做出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研究中要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在科学研究中,把价值中立、同情心和责任感相结合。这里的科学研究,不仅仅指自然科学,对社会科学我们也应保持价值中立的态度,把对下层群体的同情心和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融入到对科学的研究中来。我们应做到不被功利主义所驱使,就像马克思一样,即使穷困潦倒,也要坚持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
三、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真理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不是真理的全部,只是真理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只是人类在探索真理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不是顶峰。我们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四、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理论的提出要有实践的基础,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理论要为实践服务,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得出真理。
过去我们总是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万能的,讳言它的缺点和不足。马克思作为一个人,难免会有些失误,我们要正视这些失误和不足,以客观的态度认识马克思主义,这样才有利于追求和探索真理。
最后,我来谈谈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化理论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指导人们改天换地的力量和永葆生机活力,就在于它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就在于它随着时代、实践和各门学科的发展,获得不断发展和创新。在这里,我想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谈三点感想:
在当代中国,我们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科学。它要对我国革命和建设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同我国国情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中国化。可以说,中国近代以来的
6.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点滴认识 篇六
1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学说认为, 研究历史不应从某种先验的观念或信仰出发, 而是从“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为起点。因此,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阐发他们的唯物史观时便强调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 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 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2]同时强调:“‘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历史不过是人追求和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这个目的总的来说就是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马克思在展望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发展前景时说, 那将是一个“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社会”“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
综上所述, 可以说, 马克思主义无论是从历史的起点, 还是从历史发展的终极意义上, 都把个人的存在和发展视为一切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价值尺度, 最彻底充分地肯定了个人的价值。因此, 马克思主义人学在思想起点上是从个体的人出发的。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在把“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确定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之后, 在《形态》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将生产与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与生产力联系起来, “历史———历史的活动———历史活动的前提——历史活动的主体”构成了《形态》的逻辑脉络, 在文中这样分析:个人作为有生命的肉体存在, 首先需要吃、穿、住等等, 这就需要进行生产活动来满足这种生存需求。而一旦进行生产活动, 人与人便必然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 特定的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并产生与此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形成复杂的社会结构系统和运行机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进而形成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从社会学层面上看, 人一旦进行生产活动, 便与他人构成一定的生产关系, 他就不再是孤立的个人存在, 而是必然要受到他所处的现实关系的制约, 因此马克思将人的社会本质界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关系对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社会关系通过人的生产、生产活动而建立, 又对人的生产、生产活动具有先在制约性, 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既定前提。
首先, 社会关系制约着人的本体存在方式, 是人的主体活动的历史得以进行的存在形式。“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 但他们是在制约着他们的一定环境中, 是在既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5]其次, 社会关系制约着人对自然关系的形成。“为了进行生产, 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 才会有生产。”[6]孤立的、抽象的个人无法展开对自然的关系。最后, “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7]
上述说明, 社会关系的客观性, 先在性是通过人在社会关系面前的选择性、目的性、改造性、自主性、自由性而表现出来。总之, 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在起始还是终极的意义上都充分肯定个人的存在及其价值, 把每一个和一切人的解放及自由发展作为历史发展的目标指向。
2 马克思不仅在社会学的层面上, 对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的现实本质作了说明, 而且也从哲学本体论意义上对人的本质特性作了阐释。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将人的类本质界定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的类本质的界定, 一是为了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二是为了说明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由于异化的存在, 工人的劳动不是自由的自觉, 而是把强迫的、被强制的。“劳动——劳动的异化——劳动的异化的扬弃———人的发展”构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逻辑脉络。马克思从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特性出发, 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尺度, 大致勾划了人类发展的历程, 这就是:人在自己的生命活动 (实践) 中不断展开、实现和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 但在特定的现实关系中则又使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特性发生异化, 这样便促使人产生自我解放的要求并指向争取解放的斗争, 从而使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放, 复归人的自由本性,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只是人的一种抽象本性, 它的实现和确证方式便是人自身的实践。人的实践从一开始就具有双重意义和特性:一方面, 它是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实现和确证, 人改造和创造对象世界满足自身需要, 也就是从自己的创造活动中获得和实现自由, 从而确证自己“自由自觉”的本质。而另一方面, 在这一实践过程中, 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特性则又不断展开和丰富, 把人的实践发展导向新的发展阶段。然而从社会学角度看,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那么人的发展必然受现实关系的制约, 这就使得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一本性的实现和展现并不完全是一个正向的过程, 而要受某些反向作用的制约和束缚, 马克思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人的“异化”。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分析, 造成人的异化的主要社会因素有:一是社会分工。二是不合理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异化。马克思在手稿中着重分析了私有制条件下的雇佣劳动给劳动者带来的异化, 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在不合理的社会关系中, 除了经济活动中的被奴役榨取, 还有政治压迫、文化专制、种族歧视的道德禁锢等等, 都会造成人在自己的生命活动失去中自由自觉的本性, 造成人性的被束缚压抑、被扭曲摧残, 总之, 造成人的异化。
正由于存在着人的异化, 因此就带来了关于人的解放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落脚点, 恰恰就在于关注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对于中国社会来说, 21世纪是一个变革和发展的时代, 从人学意义上来说, 也可以说是中国人民不断争取自我解放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人学的出现, 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归根结底是解放人的活动和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 从哲学角度讲, 市场经济体制的表层是解决物质财富的增长等问题, 深层却是促进人的发展问题;政治体制改革首要解决的是人的利益以及人的民主、自由、人权问题;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就是培育和提高人的素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总的来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而人的现代化则是其关键。由此, 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的但又最缺乏的, 就是对正在实践着的人的发展和现代化的人学关注。”[8]
从社会发展现实层面讲, 中国现代化建设无论是从市场经济、文化建设、教育、政治改革、科技、人权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都离不开正确的人学思想的理论指导, 因为二者关注的焦点都是人。以市场经济为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到底是解放人, 为人松绑, 解决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从哲学高度讲、市场经济体制的表层是”物“的问题, 深层却是”人“ (人性、人格、人的素质、人的能力、人的价值、人的物化、人的独立等) 的问题, 市场经济与人的问题具有内在本质的联系;所以, 对人的问题研究, 必将有助于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9]
概言之, 在中国改革不断深化的新世纪,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者, 认真领会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引导人们认识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促进我国改革和发展的积极作用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奎良.跨世纪的回响[M].黑龙江出版社: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4.
[3]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0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64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06.
[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96, 295.
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篇七
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作用,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实践观为基础,融合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现实问题都离不开实践的科学方法论。关键词:社会科学;科学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
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又叫做历史决定论,或者生产决定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我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社会最科学、最完备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也不同于一般的哲学方法论,他在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对现实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了一般的方法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
就研究社会现象而言,人文科学方法论主张以理解的方法或方法论个人主义开展社会现象研究的方法论;自然科学方法论则是一种主张以实证的方法或方法论整体主义开张社会现象研究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处于不同层次的两种方法论,他们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都具有指导作用,但历史唯物主义对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知识具有总体而间接的指导作用,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具体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一、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之间的关系
社会科学方法论本身属于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依托于社会科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皮”与“毛”的关系。
(一)社会科学
1、具体社会科学的产生。
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不仅推动了各门自然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而且也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使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也纷纷建立起来。例如,现代意义的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现代社会科学却只能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之上。
2、人文科学的发展
严格地讲,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一定的区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制定的《教育分类国际标准》中,“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民族学、未来学等12个门类,而哲学、史学和文学等则被划入“人文科学”。一般来说,人文科学主要研究恒久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人的精神文化活动及其人类历史进化的反映。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政治、管理等领域的现象和活动。从时间上讲,人文科学各学科在古代就已产生,而社会科学各学科产生于近现代。
但实际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难以将其截然分开,所以,我们往往以“人文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予以统称之。
3、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效应
江泽民同志曾在专家座谈中强调,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江泽民同志曾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又进一步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
近几年,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应该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重大的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研究回答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如果说,自然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话,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概念和特点
1、什么是方法
从词源上讲,“方法”一词在中国古代是规矩、规则之意。在西方,“方法”一词起源于希腊文,其意是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在现代,方法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准则、程序、线路以及工具、手段和途径。
2、什么是方法论
方法论,顾名思义,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方法论,包括“论方法”和“方法论”。方法论需要哲学思维,但不仅有哲学的方法论,而且有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
3、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相对于自然科学方法论而言的。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这些方法只是研究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
4、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一,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不仅要研究波普尔所说的世界一,还要研究世界
二、世界三。其二,对社会的研究不仅要说明,而且要诠释;而诠释就是理解,就是评价;而理解和评价就是活动和改造。
但是,在现代条件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呈现出相互交叉、相互借鉴和彼此融合的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涵和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涵
1、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
2、基本原则
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须的。
第二,主体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第四,具体性原则。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四,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在认识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辩证法要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性是发展性原则的必然要求。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的意义
如何认识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规律,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方法论问题,而这个问题远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有关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研究,如社会科学史、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学,仍然不被看作专门的学术领域,至少可以说, 远不如自然科学史、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社会学或科学知识社会学那样引起广泛的重视。
伴随社会科学的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科学内部的方法论意识日益自觉, 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等,正成为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激烈讨论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真理观,特别是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社会科学的性质、功能和方法,是我国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学术要求和前提。
社会科学也是科学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或哲学研究,不仅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规范的建立,对于社会科学的规划、组织和管理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加强理论的宣传,加强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向明 朱晓阳 赵旭东 社会科学方法研究 方法评论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 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 田佑中 刘江涛 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 李秀林 王于 李淮春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M],人民出版社版1 963年版,第1 页 [5]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论 栗彦卿 河南 郑州 学理论 [6]科学社会方法论导论 百度文库
8.非理性主义在认识论中的合理性 篇八
非理性主义在认识论中的合理性
非理性具有不自觉性、突发性、瞬时性和非逻辑性等特性.在认识论中,非理性主义张扬非理性因素,其合理性主要在于揭示了认识能动性的根源,丰富了人的认识形式,阐释了在认识的不同阶段非理性因素具有动力、诱导、意向、选择、激励、调节等不同的.作用.
作 者:白雪晖 BAI Xue-hui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刊 名: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3(6) 分类号:B804.3 关键词:非理性 理性 能动性 合理性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篇九
1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理论创新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步,它作为马克思主义独特的理论品质和特征,能够保障马克思主义一直充满新鲜活力和生命力,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价值。要想实现国家的改革创新,取得更加优秀的建设成果,就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问题研究,加强青少年的理论创新教育,树立先进的社会发展观念,推动整个民族的稳定持续发展;[1]②加强理论创新,能够充分掌握了解到理论的真实意义,帮助我国建立健全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确面对各种深层次的不同类型问题。例如,当我们在研究探讨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就会涉及国家发展与坚持、创新与继承之间的关系,会进一步研究到毛泽东思想理论,共同探讨我国当前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体历史进程和规律性的科学研究和掌握;③要想满足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发展需求,就必须认真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研究工作,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建立离不开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前我国理论创新的主要工作内容,要紧紧围绕实践创新和马克思哲学创新进行展开。理论工作的创新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想,而要综合考虑到社会的矛盾和实践活动,让理论变得更加具体化和实践化,实现理论创新到实践创新的转化工作。[2]
2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思考
2.1 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创新
马克思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是社会科学创新的前提条件,要想实现社会的创新发展,就必须积极做到生产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利用好客观条件完成科学创新。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说明无法在封建社会就成功与指导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3]国家科技创新是不分阶级,社会任何一个阶级都能够实现自身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有利于国家建立起先进的阶级领导统一战线,有效解决社会大众共同面临的难题。
不属于工人阶级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主张概念是现实事物的反映,他们认为辩证法是一种关于外部实际和社会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科学。即便是社会底层的工人,只要敢于创新和尝试,也能够进行科技创新,科学的对象是不明确,是一种飘渺的物质。列宁曾也说过,要想建设先进的共产主义社会,就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要发挥出全社会人民的力量,使科技创新成为人类共同发展努力的事业。
2.2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创新
经济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对一定生产关系的抽象。现代马克思创新理论充分体现了经济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经济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生产、交换和分配,生产力直接决定了经济的发展脚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必须依赖于良好的政治条件,国家政府部门要加强与经济市场企业的联系与沟通,要让不同阶级的人组成不同的组织和团体,从而成为新的政治力量,这样也就有效获得了经济创新的政治条件。马克思提出,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斗争本身是对资本主义客观经济规律作用造成了重大影响的能动因素。
经济理论创新的条件离不开全社会工作者的积极主动性,政府部门必须不断缩小社会经济的差距,只有有效将经济斗争和消灭雇用劳动制度的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才能充分激发社会劳动阶级的工作积极性。要合理制定颁布激励的政策,提高社会经济创新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科技,运用科学技术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要综合考虑到科技和政治的创新问题研究。[4]
2.3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创新是变革人与自然关系的科技创新、变革生产关系的经济创新、变革社会关系的社会关系以及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制造革命,大力主张社会按照实际发展规律办事,要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让不同阶级公平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好创新的主体产异性,要合理分配好社会资源,实现社会的共享发展,人类(下转P285)(上接P283)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劳动者。根据中俄的成功实践可以得知,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先通过革命手段去获得实行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接着根据社会创新的需求集中分配创新资源,有效提高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文化水平。[5]
2.4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任何思想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理论的创新关系到社会大众的前途命运。要想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注重不同阶级人民的文化学习,要大力发展科学与文化事业。马克思主义具备了强烈的批判精神,文化的创新必须通过批判,要利用现实去批判理论,一切以实践出发。毛泽东曾明确强调批判主观主义的意义在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新,有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和文化创新方法。[6]理论创新作为文化创新的核心工作内容,文化创新的重要方法就是要结合社会实际、结合他国优秀文化以及结合先进科学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
3 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工作的发展,就必须结合社会实际发展情况,不断拓宽学术视界和观察框架,要积极汲取外来的先进文化,合理参考前人和同时代人的优秀思想成果,充分发挥出它们指导实践的功能,要加强历史的比较和借鉴工作,努力建立现代化的实践创新机制,创造更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丁祖豪,郭庆堂,唐明贵,等.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5-48.
[2]伍永忠.劳动异化与技术异化——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关于人的异化理论比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42-145.
1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篇十
组员:曾冬红,李小婷
09级中文二班
一.调查目的: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领会状况,以及对马
克思注意的看法和态度,为马克思的发展与传播提供参考
二.调查形式:问卷式。本次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100%
三.调查对象:广州大学所有的在校本科生
四.调查时间:2010年10月—11月
五.调查结果探究及分析
1.。.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危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淡漠的倾向。据调查报告,只有3.2%的人看过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缺乏最基本的认知,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信仰多元化的倾向。例如,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有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没有说服力,完全过时了”,还有的学生感到“说不清楚”。而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学生接受马列处于很被动的阶段
2.。100%的人都是通过教师的授课了解到马克思主义。但也有通过过半的人通过各项途径其他途径了解到的,或是受朋友同学的影响,或是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
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不适应。在问到“对于中学所上的政治课的总体印象”这个问题时,觉得一般的占快一半了,比例为45.2%。这足以说明中学所上的政治课所学的内容都是片面的,都是为了应付教育,应付考试。还有32.3%的人认为学校的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偏差大,大道理太多,一般不能接受。只有19.4%的人认为形式多样,充分发挥了作用,对大学生的影响大。所以学校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4.在回答“你自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主要途径”这个问题时,竟然没有人选择“ 发组织“这个选项,这可以说明大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不高,还没有真正了解到马克思对于中国化的重要性,大家都是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5.64.5%的人愿意将马克思思想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虽然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够,但是还是能够意识到它的好处。
在分析原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
从内化与外化的辩证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五性”即民族性、实践性、时代性、互动性和价值取向性的基本特征。
1.民族性。民族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条件。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首先把马克思主义用民族的形式表达出来,实现与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融会贯通的民族化理论形态。
2.实践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属性。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要掌握群众,内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停留在本本之上,而是要走近群众,走近生活,指导实践。要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使理论具有真正的意义,就必须通过宣传、交流等方式,书报、网络、会议等载体来实现。这即是实践的过程,体现着实践的特色。另一方面,马克思
主义要外化为人民大众自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必须人民大众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将内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
3.互动性。互动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特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来源于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是人民大众实践活动促使了马克思主义不断的提升、丰富、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被宣传传播到人民大众之中,指导着人民大众的实践活动。
4.时代性。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显著特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的需要,具有时代特色。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面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重大时代、现实问题,深入探索、勇于回答,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新、丰富与发展,在尊重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其次,人民大众内涵与时俱进。人民大众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情况,人民大众的内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六.出现马克思信仰危机以及意识不够高的原因
1.。从主观方面说,一些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抓得较紧,而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理论的学习,以至于在实际生活中丧失了辨别和抵御错误思想的能力。如调研中发现,现在许多学生把就业和考研作为自己学习的主要动力,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自己的帮助不大,没有什么用处。诸如此类的认识,极大阻碍了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高和理论思维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因此不可避免地养成一种狂妄自大、自信心十足的性格。同时又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要求别人以成人看待他们,以成年人自居,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评态度,行动上具有很强的反抗性,易于偏激,缺乏克制,往往产生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他们宣扬个性解放,不愿受到外来因素的束缚。这部分学生放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加之高校内部改革步伐加快,超过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造成他们价值观的混乱。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给大学生带来极大的冲击,使他们很容易受到蒙蔽。在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观念已在大学生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无法改变。关于金钱和前途的灌输,已经形成无法改变的记忆。
2.从客观方面说,有以下这几个原因:
A.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对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负面影响。如发展市场经济中所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社会贫富差距问题、腐败现象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等,使一些青年学生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发生动摇,信仰迷失。
B.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师资力量和理论水平与形势和任务的发展不适应;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相对来说受到的重视不够。民间舆论往往把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看作“万金油”,甚至认为是专业能力不行的才去教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给从事理
论教学的教师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者在评职称、晋级晋职,对外交流等方面,客观上存在着受“歧视”的现象,机会往往不如其他专业课教师。
C..相关的教育管理机制不到位。多年来,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各大专院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近年来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学习都作了明确规定,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除了明确规定的课程考试之外,其他形式的理论学习得不到落实。教学、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相关的教学和学习工作计划虽有提及,但是具体任务、工作目标、考核标准等都相对模糊。由于过去我们在开展信仰教育中的悬空化,导致部分学生厌恶信仰教育,只重视个人物质生活利益的追求,他们不谈理想,不要信仰,更谈不上为祖国献身,他们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他们有难不帮,见死不救,把见义勇为视为傻子,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刺激下,世俗化心态使部分学生变得自私,他们崇尚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根本谈不上什么为祖国做贡献的伟大理想,这种世俗化倾向已经严重侵蚀了大学生的思想。
七.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几点建议
1.本次调查也显示,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学习和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最重要途径。应进一步发挥第一课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用好这一阵地。还必须通过“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搞好第二课堂教学,可以开拓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水平。
2.力求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调查显示,不同系、不同专业的学生,就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于个人成长、艺术创作、论文写作等方面的作用有显著的区别;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知晓度及花费的学习时间均高于本科生和大专生。显然,要搞好文艺院校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教学,按不同的学历层次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编写出专用教材是艺术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教育的必要手段。
3.认真抓好基础理论教材建设工作。现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其一,一些教材过于重视自身内容的全面和形式上的完美,难免导致求大、求全的形式主义倾向;其二,有的教材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们党据以制定的种种现行政策混同,而且在内容安排上,政策内容讲得偏多;其三,有的教材中,理论内容本身和编写者对理论内容的理解、阐释的区别不明显。互联网作为人们相互交流与交往的一个新兴平台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利用这一重要平台,促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传播。加大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实现自主的技术品牌,开发新的远程教育方式,适当地保持远程教育的公益性,扩大网络覆盖的深度和广度,推动传统宣传途径的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推荐阅读:
认识马克思10-14
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感10-31
马克思考试重点06-16
马克思课程总结06-21
马克思考试打印10-19
马克思辨析题11-05
马克思哲学观07-20
马克思诞辰200讲话07-27
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07-27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