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高考作文素材

2024-12-27

自律的高考作文素材(6篇)

1.自律的高考作文素材 篇一

一、点面勾连彰显广度

点面勾连,其实就是由一个素材引申到多个类似素材的运用方法。这种方法目的在于由个别现象到普遍现象,对于论证来说更有说服力,同时也增加了材料的广度。例如以“困难磨砺人生”为主题的作文,很多同学会自主地运用史铁生、司马迁等素材,往往在素材的使用上只是干瘪的讲述事例,最后总结一下他们就是困难磨砺人生。这样的素材使用只是材料的堆砌,没有任何深度。往往写这类主题的作文学生在运用素材的时候,只要写一个史铁生或者是司马迁的详细的例子就可以,然后在举简略的例子相互勾连,例如“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做到由点到面、点面结合来彰显广度。

二、层层渐进凸显深度

层层渐进,其实就是一个素材的深入挖掘的过程。这样运用素材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有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对使用素材有深入的了解,并能从多个层次深度挖掘材料的内涵,把握素材的外延。从而恰到好处的使用素材,做到有的放矢。例如以“个性与创新”为例,很多学生会写很多的特色事物、物件、传统工艺等,有的学生写昆曲,有的学生写茶道,有的学生写京剧,有的学生写手工艺,有的学生写蓝印花布等等。如若用这些素材去构建填充作文,学生必须弄清这一事物、物件、传统工艺等的历史变迁,每个时期的特点,文化的传承,革新的影响,当下的现状等等。不然只是简单地介绍这些事物,胡乱地堆砌字数,这样就不会把这些素材用的“活”起来,反而就会显得材料生搬硬套,论证干瘪乏力,最终弄巧成拙。

三、中西合璧提升厚度

在高考作文上,素材的选择有很大学问,好的素材可以成就一篇好的考场作文。很多同学在素材的搭配上没有任何考虑,想到什么素材就写什么,不考虑素材之间的黏合度。很多同类素材反复出现,让人感到乏味枯燥,就好比是文字的堆砌,缺少灵魂的思考。例如以“智慧”为题的作文,学生在素材的选择上要层现出自己的学识与素养,往往可以选择“三顾茅庐”“太公钓鱼”“田忌赛马”“司马光砸缸”等中国典型的事例,同时搭配一些外国的事例,例如“爱因斯坦的智慧”“基督教信徒”“爱迪生让助手量量灯泡的容量”等素材,把所有的中外素材高度粘合起来,彰显出作文的厚度。

四、古今连接拔升高度

横向素材是考生运用比较多的,纵向素材使用相对比较少。纵向素材的连接往往能让作文曾现出立体感并拔升作文的高度与厚度。古今素材的连接在作文中是有必要的,尤其现在这个社会又是会有“厚古薄今”的态度,古人的事例也许更具有说服力。一篇好的作文首先要让素材古今相连,以史为鉴。例如以“沉静”为话题,有些同学就选择了近代的林徽因说过:“内心真正的宁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还有清代的叶燮有言:“功名之士,不能为清泉淡泊之音,轻浮之子,不能为敦庞大雅之响。”最后是古人所说的《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素材层层递进先后勾连,把好像在诉说历史的长河里必须要选择“沉静”,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有这样的特质。所以说古今连接的素材才是立体的素材,才是能使得作文拔升高度的素材。

总之,素材的运用要有一定的策略,绝对不能在自己的作文中盲目的使用和拼凑,更不能把鲜活的素材使用的没有活力。“素材”虽然不是作文的灵魂,也不作文的骨架,但没有鲜活的素材作文就不会丰满。在作文教学中,我试图从点面勾连、层层渐进、中西合璧、古今连接等方面进行尝试,同时也得到了些许收获。我想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打开一点点素材运用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灵活的运用,让作文“立”起来,“活”起来。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甚至关系到学生高考的“生死”,社会关注度较高,可以说是语文学科走在“风口浪尖”的部分。长期以来一直期待着有所改进,并取得长足的进步。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作文教学一直徘徊不前。无论是构思、语言,还是思想、素材,似乎都要有所指导。本文就从素材使用角度略谈作文教学,试图找到一些突破口,从而提升学生作文写作的高度与厚度。

2.高考作文素材的积累和叙写 篇二

【关键词】:高考作文 材料 积累 叙写

【中图分类号】G634.34

(一)话说“材料积累”

量变引起质变。无话可说是不是就说明学生在素材积累时量的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呢?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都知道作文要做到言之有物,就要有一定量的素材的积累,但是不是拥有了一定量的素材积累后,学生便有话可说了呢?其实不然,从高一到高三,科任老师都会给学生大量印发作文素材,这些作文素材的涉猎面也是十分的广泛。早读时间学生也有意识的进行记忆。但在实际写作实践中,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时,仍然有无话可说的无助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1.从浅的层面来说,是学生的盲目自信造成的。

很多学生对于当时印发的素材事例,自以为已经记下了,所以也就放下了。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心理学中记忆分为浅层记忆和深层记忆,学生看过材料后当时记住了,一两天之后忘掉一半,一两个月后,忘却十之八九。久而久之。三年高中的恶性循环,致使学生对于作文素材如同走马观花,面对试卷中的作文考题时也只能指雁为羹。很难有深层的知识记忆任自己挖掘。就出现了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

2.学生没有掌握对生活的留心观察正是作文素材的来源

生活处处皆语文,老师印发材料,推荐学生作文素材书,无论哪种方式无疑都是填鸭式的教育,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只有真正的热爱生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的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每个考生只有对生活中的人事物和每天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进行认识、感悟、理性对其进行审美与思辨,并思考背后的原因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才能真正的做到对素材的积累。考场中才能做到文思泉涌,才能有话可说。

3.从深度层面来说,是教师要求不全面造成的。

在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强调的只是:作文素材的积累讲究的是典型和新鲜,而忽视了“要具体”这一要求。因此,很多学生在記忆作文素材时,只是泛泛地记一些零碎粗糙的信息,对人物或事件的一些精彩和感人的细节并不上心。如学生最常用的素材:“无比钢琴师”刘伟,很多学生知道的只是他是“中国达人秀”的冠军,他在赛后得到观众和评委的好评,而对他在失去双臂之后,怎样坚强地站立起来,实现人生理想等一些感人的细节不曾做深入的了解和思考。这样,在实际的写作实践中,想要有话可说难上加难。

试想:如果学生对自己占有的材料的细枝末节熟稔于心,那还能在写作的过程中绞尽脑汁仍然一无所获吗?如:“徐霞客”这一人物,如果他们不仅知道徐霞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还知道他为了追寻理想,在探险的道路上,即使“三次遇盗,四次绝粮,还差点丢到性命”也不曾后悔等一些感人的细节,那在运用这则素材写作时,还会“无话可说”吗?

由此,要解决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存在的“无话可说”这一问题,关键就是要解决如何积累材料的问题。在指导学生积累材料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总是一味的指责学生,而是要多督促,多引导,使其端正态度,对手中已占有的材料做到常回顾,勤记忆,多观察,只有这样,在写作过程中,方能做到“有话可说”,说出的话也更有感染力。

(一)话说“材料叙写”

“有话不知道怎么说”也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抱怨的,尽管他们手中占有一定量的作文素材,但在面对具体的作文题目时,在实际的写作实践中依然感到很迷茫。关键就在于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根据题目打开材料的叙写思路。

确实如此,在过去的议论文写作指导中,我们的考生强调的只是:材料的叙写必须紧扣论点,也就是”定向叙述”,但在“定向”中的基础上究竟怎样叙写,怎样打开叙写的思路,我们很少有过这昂面的指导。那怎样才能打开叙写材料的思路呢?我们可以采取“多角度提问文题”法。

多角度提问“文题”,也就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多个角度,对命题者提供的“题目”进行提问。如作文《解开心中的绳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问:心中的绳索是什么,?怎样解开?解开后有怎样的意义?通过这样设疑后,该如何去叙写所选择的材料,我们的思路就变得很明晰了。如:一味考生根据文题对“苏子”这一材料的叙写: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江水承载着的是苏子阵阵的愁思。他不明白为什么被认为“大肚能容天下”的九五只尊仅仅因为意见不同而贬谪良臣,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鞠躬尽瘁地为国为民,竟然落得如此田地!(心中的绳索是什么)但与旁人的交谈中,苏子心中的绳索慢慢地解开——千古风流人物就如大江东去般褪色、消逝,这是规律,更是命运!(怎样解开)解开心中的绳后,赤壁之上,他向世人展现的岂止是那场惊天地的战争,更是一种洒脱超然的精神。(解开后的意义)

很明显,因为通过对题目多角度的提问,这位考生在叙写材料的时候不仅紧扣题目,而且思路非常的清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叙写的过程中,我们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每个角度都兼顾,而是能够根据命题者的要求或是题目自身的特点,对材料进行取舍吗,做到重点突出。如作文《解开心中的绳索》这篇文章在叙写材料时,关键是要叙写清楚人物心中的绳索是什么以及怎样解开,因为他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标题,重点应该落在动词“解开”上面。

(三)小结

3.自律的高考作文素材 篇三

技法一:理例结合

“理例结合”,就是将举例和引用原理或名言相结合,使具体事例和科学原理、名人名言相得益彰,发挥更好的综合效用。特别是在议论文写作中,既讲究理论论据,又讲究事实论据,事实可以直观地再现情景,名言可以增强论证的信度,二者结合使论证更加有力。如:

布莱克说过:“打破常规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宫。”司马迁名垂千古,不仅仅是他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更重要的是他写作《离骚》时勇于打破规则的胆识。之前史书大多为王侯将相立传,司马迁却打破陈规,只要是“人”,都可以写进历史。他认为,历史也是侠客创造的,于是写了《游侠列传》;小偷对历史发展也有推动作用,于是写了《盗跖列传》;朝廷弄臣虽然只是插科打诨为皇帝解闷,但照样功不可没,于是写了《滑稽列传》。(2014高考课标Ⅰ卷优秀作文《“游戏规则”里的辩证法》)

上例引用名言警句,援引司马迁打破规则写作《史记》的典型素材,重点论证了“敢于打破规则,才是成功之道”的论断。引用与举例水乳交融,互为补充,相互印证,论证有例子,有理由,有力度。

技法二:素材加工

在写作中,通常都要根据内容或表达需要,将已经掌握的材料进行加工提炼,使之更洗练,更集中,更耐看。对素材的加工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要围绕题目和中心,二是要恰当地表达作者的感情。也就是说,对选定的素材,要删除与题目无关的部分,并注入自己的感情倾向。素材加工,就是要从语言上对素材进行润色包装,使平淡的素材熠熠生辉。如:

(1)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抱负。但当他看到官场的勾心斗角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虽然家境清贫,生活拮据,但他毫不颓废,在悠闲快乐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人生价值。

(2)一簇簇香菊在院子里绽放,一只只蝴蝶在花丛中起舞,一道道清泉从门前流过。陶渊明幽居于此,“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任云聚云散。他活得清逸,像蓝天里的白云,像大海中的游鱼。官场的黑暗,“樊笼”的压抑,生活的窘迫,一一向他袭来,只不过他能够坦然面对,笑傲苍穹!

很显然,文段(1)平铺直叙,语言显得贫乏,暴露出作者文学素养积淀不深。文段(2)经过精心打磨,有文采,有诗意,增添了磁性和视觉张力,令人过目不忘。

技法三:组合排比

素材应用中的“组合排比”不是指一般的修辞手法,而是一种运用素材的方法,它也可以称作“多料合用”,是将同类材料进行精要地表述,组合在同一语段中,共同证明同一论点。这种组合显得材料充实,滔滔不绝,富有气势,可以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在组合素材时,语言表达要精要整齐,排列顺序要合情合理。如下例:

当辽宁省高考状元刘丁宁放弃香港大学校园,选择复读冲击北大时,她的高度让世人仰望;当林清玄选择不再如父辈般务农,而幻想前往埃及旅行时,他的高度让世人瞻仰;当白宫里点蜡烛的那位男子倡言“也许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我只是不想让这个世界改变我”时,他的高度让世人瞻仰;当苏武北海牧羊19年带着满脸的沧桑满身的伤痛须发尽白地归来时,他的高度让世人瞻仰。(2014年高考四川卷满分作文《站起来的高度》)

这个文段由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四则素材组合而成,成为一个排比式“面例”。文字酣畅淋漓,颇有气势,形成一道强大的“火力网”,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四则人物素材囊括了学生、作家、无名男子、西汉大臣等,兼顾古今中外的不同身份,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技法四:避熟求生

高考作文材料老化现象日趋严重,有些同学总是不约而同地“重复昨天的故事”,特别喜欢运用历史题材,到古人堆里讨救兵。“李杜文章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时代发展一日千里,选材也应当与时俱进,关注热点焦点,用当新事物代替陈旧事物,尽量不用或少用大家熟知的万能素材,体现文章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带给读者意外的惊喜。如:

安民,惠民,本为执政之道。可事实究竟如何呢?安徽省安庆市在极短的时间里强力推行火葬,政府有关部门带着工人和警察,收缴砸毁大量寿材。一些老人为了能赶在6月1日新政之前“睡着棺木死去”,纷纷以喝农药、上吊、投井、割喉等方式自杀。实行火葬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用什么样的安葬方式,固然应考虑国情,但也不能忽视了民意,要体现人文关怀。(2014高考重庆满分作文《为人文关怀开道》)

作者既没有选用残忍的活熊取胆的材料,也没有宠幸忧国忧民的杜甫这一名人,而是机智地选用了最时新的“强力推行火葬迫使百姓纷纷自杀”这一新闻热点,表现出作者求新求异的意识,时代感极强,让读者眼前一亮,赢得喝彩。

技法五:素材拼接

拼接,是对素材进行组合的一种运用方式,往往通过列举、对举或层举的形式呈现。列举就是并列呈现,提炼与原素材相关的几个同类素材,罗列其要,从同一角度共同表现写作中心;对举分析,就是把性质不同的几个素材拼接在一起,形成对比鲜明的说理片段,在与原素材对比的过程中表现中心。对举分析分为同质对举和异质对举。层举就是进层拼接。把时空、轻重、浓淡有一定跨度的素材,要按照一点的层次进行排列,进行“层层深入地论述”。如:

女人的青春,不是一场流水逐落红般转瞬即逝的游戏,应是清照未嫁时提鞋疾走的娇憨而腼腆的笑容;是卓文君当垆美酒,半截藕臂轻露的勇气和坚持;是昭君出塞面对未知的茫茫大漠的无畏与坚毅。(2014年高考江苏满分作文《书中自有颜如玉》)

作者列举李清照等三个典型事例,由于这几个素材人们大都比较熟悉,引用时只是简单概括,言简意赅,不加修饰地连缀成串,使语言更加精炼,留给人以思考咀嚼的空间。文字虽短,但容量极大,句式整齐,形成排比,增添了文采和气势。endprint

技法六:故事新编

利用古典名著等进行“故事新编”近年来在高考作文中数见不鲜。“故事新编”是对材料的另类使用。其写法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原有的人物、情节作一番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故事情节,表现一个新的主题。这样的改编,可以使故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旧貌换新颜,增添趣味性,令人耳目一新。如:

林冲上得梁山,与众英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好生痛快!这一日,他闲来无事,伫立寨前眺望。只见远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偌大的公园里游人如织,好不热闹,不免想起家中娇妻。哎,都是高俅那贼,害得我有家不能回!罢罢罢,在这山中倒也落个清静。正准备回聚义厅,不料狂风骤起,雾霾漫天,一时间,脸上、嘴里满是沙尘。急忙到水泊边盥洗,清澈的水也变得污浊。抬头看,满山的葱茏不知何时也变成枯黄。哎,看来,这山上也非久留之地了,弟兄们将栖居何处啊!(2014高考辽宁满分作文《上山之后》)

这是一则典型的故事新编。文章从作文题意出发,依照原著里的人物故事,大胆合理地联想想象,虚构了一个看似荒诞实则影射力、针对性很强的故事,突出地表现了“科技进步、城市发展要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主题,读来新鲜别致,味感十足。

技法七:扩展素材

平时积累的素材,大多是简单粗糙而缺乏细节的,因此在运用时需要进行合理扩展,使之更加丰满、实用。具体方法不外乎扩充情节和增添细节,使故事有血有肉。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赵树理偶然听说解放区某村的一个民兵小队长和同村一姑娘自由恋爱,结果双双被村里人活活用石头砸死的爱情悲剧后,放飞想象力,将故事添枝加叶,进行合理的扩展和改造,写成著名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大量事实证明,“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作文时由一物、一景、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丝心绪的牵挂、一个喜悦的预感等,根据主旨,遵循生活的内在规律,引发联想,或补充引申,或添枝加叶,丰富发展,使平淡无奇的事件变得光彩照人。

如2014年高考山东满分作文《自刎之后》就是用扩展素材的方法构思的。作者选取《项羽本纪》中“乌江自刎”这一个“点”,大胆想象,充分扩展开去,构思了项羽自刎之后来到阎罗殿里,阎君对他大加褒扬,盛赞其英雄义举,并让项羽再度转入人世,重振伟业的情节。对于项羽之死,历来褒贬不一。文章通过阎君的评判,表现了“人之所以产生不同的认识,是由人的经验和视角不同决定的”这一主题。构思新颖,寓意深刻。

技法八:一材多用

写议论文,大多同学苦于无材料可用。其实,他们的头脑中已经储存了不少材料,但为什么还会为材料匮乏而发愁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高效利用自己已经占有的材料,不善于一材多用。一则好的材料总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再加上不同的人对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各有差异。因此,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例如“扶不起的阿斗”这一素材,就可以多角度切入:

①玩物必丧志。蜀后主刘禅投降后,司马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伤感,独后主有喜色。司马昭又问后主:“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

②过度呵护有害无益。当魏国五路大军猛攻蜀国而偏偏无敌的诸葛丞相又托病不出时,刘禅惊而不乱,请示太后,安抚百官,井井有条……其实刘禅并不傻,那么,究竟是什么把他推向了国破家亡的深渊?是那烙在他心底的父命——惟相父之言是听。(2014高考甘肃满分作文《绿荫的过错》)

③人文关怀与责任担当。对于不战而降,刘禅宁肯身背骂名而不作任何辩解,是乃“全国为上之策”。刘禅如此舍弃个人名利注重国人利益,是一种怎样的担待!(2014高考重庆满分作文《人性的高度》)

④宽以待人,感恩回报。诸葛亮违背了先主辅政的嘱托,进而代政,犯了君臣大忌,但刘禅为大局着想,克制自己。诸葛亮用人失误后,后主安慰说:“胜负乃兵家常事。”孔明死讯传来,刘禅连日伤感,竟哭倒于龙床之上。(2014高考大纲卷满分作文《投之以李 报之以桃》)

4.自律的高考作文素材 篇四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70分)

【命題解读】

2016年高考作文上海卷从熟悉的材料入手切入命题,让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谁人背后不说人”,对于“评价他人的生活”,不同考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这也就是倡导作文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是要能够抒发个人独到的体验,讲述自己独到的经历,谈论自己独有的看法。

1.热点素材

这道考题也是在倡导考生选择最新的时事热点进行评论,而历史素材则显得相对很难切中题目的立意所在。当今社会,智能手机、网络、微博、微信普及,人们对彼此生活的介入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随之而来的评价判断,也是前所未有的活跃。以今年为例,从开年上海女晒年夜饭逃离江西凤凰男,到包贝尔婚礼扔伴娘,再至魏则西命陨莆田系,如果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则思考就会深入且有料,否则容易流于空谈。

2.名言素材

引用名言,能使文章文采斐然或具有思想性。从面对他人评价所做出的态度,如杨绛的“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再如但丁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从怎么评价别人的角度,如王安石《临川文集》中的“不以不善而废其善”,再如法国作家拉布吕耶尔说过的“奉承者对自己或他人的评价总是不够高”,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培根所说的“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出身,更不可视其学问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的真实的品格”,等等。

3.经典素材

选择一些经典素材,会使文章充满典型、深刻的感觉。那些作家、那些文化名人、那些为国家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只要符合主旨,就可拿来,如杨绛对他人的评价毫不在意,再如冯骥才对当前别人对传统文化作出不当行为的看法,再如韩春雨对那些热衷于发论文的做法的评判等,都可拿来入文,使文章充满思想性。

【高分作文】

口不遮拦,心在克守

上海一考生

现代社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私了与曝光,升温与扩大,每日都在上演。正如此,这也是一个充满评价的时代。面对社会,顺应潮流,我们应明白如何评价:评价,要追求开放不羁,也要懂得克己自律。

【素材运用亮点1】运用热点词语作为素材,巧妙结合材料展开,“私了”“曝光”这些词语,本身就具有时代气息。

开放言论,自由评价他人,并没有达到范仲淹那种“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高度,也不是那种“是与非而已”的博辩,而是真正地融入生活,站在社会角度自由发挥。

有一个词便特别符合这一点——接地气。正如美国幽默家哈伯德所说:“思维是无形的,但为了创造出有形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东西,就有必要将思想表达出来。”一名成功人士,就迎合了这一思想,他就是周立波。

周立波凭借一腔的珠圆玉润,其脱口秀大到世界政治、军事、经济,小到日常的点点滴滴,包罗甚广。要问为何他如此受大众欢迎,正是因为他有一种“接地气”的风格。广泛评论,不畏开口,这种自由与畅谈我们已经很少会见到了,而我们的内心正需要、向往这种自由。

【素材运用亮点2】分析当前娱乐界热点人物“周立波”,写他对别人的评价中肯到位,更能引起人共鸣。联系热点人物揭示出写作的中心,这是这篇文章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评论自由,不在于此,正如自称“只是一滴清水”的杨绛先生,她一生淡泊宁静,不愿别人来评价她,更不屑于评价他人,她只愿着一件隐身衣,在自己的桃花岛中回忆“我们仨”的点滴甜蜜。她的这种淡泊,源于她内心的充盈,源于她的自信从容。就像她所说的:“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的确,评价他人的生活无可厚非,但毕竟他人的生活是由他人决定的,我们无须去理会,而我们的生活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也无须听别人的评价。朋友,何不停下来,不去理会别人的生活,去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过一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素材运用亮点3】 经典人物素材能够彰显文章的文化气息。本文运用杨绛的例子展开剖析,写出她面对别人的评价,坦然做自己,语句锤炼,可谓文采和经典相结合。对“杨绛”这一素材的深入分析,可谓精彩。

评价社会,评价他人的生活,仅有自由是不够的。摆脱桎梏并不等同于可以恣意妄为。“人的灵魂有两个入口,一是理智,二是意志。”帕斯卡尔的话提醒我们,要凭理智来判断而不是以热血来评价。平静的双眸,溅到了鲜血,却无理性的思想给其降温,就可能使他人和自己受伤。

所以,不要像杰里米·拉克拉森一样喜欢挖苦、随意批判评价别人,口无遮拦,落得被BBC解雇的下场。要保持对评价的敬畏,如同男人对女人的敬畏,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你不要以为手中握着“自由评论”这柄枪就是勇敢,真正的勇敢是你知道如何评价才是正义,什么才是不该说的。言论漫天,如星与暖,如光与炬,不困于世,不囿于人,唯心为引,律以把关。星评影鉴,天地偕航,古皆为是,将也辉煌。

【素材运用亮点4】进一步引用帕斯卡尔的名言,首尾呼应,并运用外国素材杰里米·拉克拉森因随意评论被BBC解雇的下场,深入分析,主旨升华。

【阅卷总评】

这篇优秀的考场作文有以下几点特色:

1.重点议论抓住热点人物展开。作者重点剖析周立波凭借脱口秀评价他人生活,而这种评论“接地气”,引人共鸣。这也体现了当前热点素材在高考作文中的魅力。

2.经典人物彰显时代气息。经典人物更具说服力和辩证色彩,考生正是选取了杨绛这一经典人物素材,突出她不轻易评价别人,面对别人的评价也保持坦然的风格。议论辩证,说理色彩浓重。

3.名言素材彰显理论深度。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多次引用名人名言,开头美国幽默家哈伯德的话语意在导入人物素材周立波;中间杨绛的“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意在结合杨绛素材展开深入分析;结尾帕斯卡尔的哲理名言意在从“怎么评价他人”的角度给人启迪。这些名言引用恰到好处,引人深思。

编辑/于智博

5.自律的高考作文素材 篇五

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60分)

【命题解读】

从漫画中的人,我们可以想到自己,也可想到某类群体,甚至可以抽象为人类这一集合概念;人物手举的分数,不仅理解为考试分数,也能理解成人物品质、道德素养,甚至理解成某个团体或国家的文明程度;人物脸上的唇印、掌印,看成亲吻、掌掴之外,还可视作一般意义的表扬与批评。而成绩浮动与奖惩变化之间的多重反差对比,足以引发考生对进步与退步、表扬与批评、起点与程度、数量与质量等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与判断。

比如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的问题,对孩子期望与现实情况的问题,对孩子的学习状况如何比较参照问题,如何正确看待孩子学习成绩的进步与退步问题等。从这方面立意,可以谈树立正确的全面的教育评价观问题。

围绕“分数论”,我们还可以扩展开来思考,从社会与国家的层面去切入,比如如何看待经济发展的问题,唯GDP论究竟是正确还是错误;比如国民素养的问题,就是物质重要还是精神重要等等,从这方面立意,可以谈物质与精神的问题,可以谈经济发展快与慢的问题。

从素材选择方面来看,我们可以从当前教育的问题去生发,选取热点素材,比如虎妈狼爸的素材,也可以选取古代的素材,比如孔子的教育之道,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具体的方法是:

1.引用人物“语录”,增强文章底蕴。为了使语言更有说服力、权威性,增强文采美、文化含量,常常会引用一些人物格言。他们的故事让人震撼,他们的语录更启发人的思考,成为考场的得分点。比如蔡元培“平等博爱”,陶行知“诚实无欺自觉纪律”,孔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还比如虎妈狼爸的教育语录等等。

2.还原其“真实场景”,渲染气氛。要关注生活,留心观察身边的热点人物,抓住人物給你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中心印象,以此为切入点对素材进行还原和再现,渲染气氛,为论证观点埋下伏笔。比如文章以曾国藩家书为素材,通过对场景的还原描述,融入作者的想象和思考,引出“教育重在引导而不在惩戒”的论点。

【高分作文一】

差别待遇

湖北一考生

赞扬与责骂的差别在哪儿?

对于小明来说,是一百分与九十八分间的毫厘。

对于小亮来说,是及格与不及格间的跨越。

看似的差别待遇毫无道理,仔细思索却能悟出其间的合理。

如他人言,人生来不平等,自呱呱坠地时起,每一个生命便是一个独自的个体,有着其属于自身的优劣与价值,生而如此,又怎能以一条统一的刻线、单薄的规矩丈量一个个鲜活而独立的生命呢?

千年前,圣人孔子便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张,弟子三千人,有富可敌国的巨贾,有位极人臣的政客,形形色色不一而是,而孔子则成为后世称赞景仰的伟大教育家,究其根本,在于其能准确地把握每一位学生的优劣长短,扬其长补其短,因材施教,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别待遇”,才使得每个人都得以尽展其能,各得其所。

【素材运用亮点1】文中孔子“因材施教”的主张,有力论证了“教育需要差别待遇”的观点,巧妙引入名家语录既能增强说服力,又能增添文章底蕴。

社会对于每个人,应有不同的要求,正如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既不能缺少轰隆雷鸣的马达,也不能松懈默默无名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可能对于小亮而言,九十分是他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及格便是其尽其所能的结果,若是我们只是用统一的标杆来评价不一样的人,那世间将会埋没多少奇能与怪材!

【素材运用亮点2】文中巧用比喻,将每个人比成高速运转的机器,说明评价不能单一的观点,比喻贴切,生动形象。

是的,我们社会需要差别待遇!正如航天器的研发需精确到小数点后十多位,而汪洋恣意的书画只求神形俱备即可;正如廉颇以身经百战显赫战绩位列上将,蔺相如以如莲巧舌精巧说辞为上卿;正如舌尖上的中国中一位位能人以食物铺写精致,《我在故官修文物》中一双双巧手以古物刻写精华……各行各业,各得其所,差别待遇而实现整体的共赢!

【素材运用亮点3】文中运用排比的形式,列举了航天器的研发、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热点素材,有力论证了社会需要差别待遇的观点,论证有力,彰显时代风采!

由此观之,作为肩负向国家与社会输送人才的责任的学校,更应抛弃条条框框,摒弃墨守成规之道,改革创新,因材施教,用一把把不同的刻刀,雕琢出每一个莘莘学子的独特光华,以不同的标准,相同的诚意,培养出各取所长的栋梁之材!差别的待遇,相同的匠心;不同的准则,同样的期许。

【素材运用亮点4】由个人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体现了论证的层次性和深刻性。

我一直坚信,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芳华;每一个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而我,愿养我浩然之气,展我独特风采!

“差别待遇”不差别!

【阅卷总评】这是一篇满分标杆作文,文章层次分明,论据充分,说服力强。首先,作者分析漫画,思考差别待遇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接着,作者结合孔子的因材施教、社会的各行各业,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差别对待的重要性。最后水到渠成的引出观点: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芳华;每一个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文章在论证观点时,大量采用了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材料丰富,事例典型,显示出作者比较丰富的写作积淀。

【高分作文二】

进与退,爱与责

湖北一考生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虎妈猫爸”,教育从来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命题。今日阅一漫画,故萌生在此浅谈之意。

【素材运用亮点1】开篇结合典型事例,巧妙引出话题,教育一直是一个重要命题。

nlc202309091304

漫画中,一个孩子成绩从满分退步区区两分,便从爱变为责罚;而另一个孩子由不及格到刚刚及格,父母却是由责到奖的巨大转变,此情此景,讽刺意味十足。

看到孩子脸上鲜红的唇印或掌印,我不禁想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诚然,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饱受现实之苦的父母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便大有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之意。北大一母亲望子成龙,各类兴趣班培优班將孩子的课余时间挤占得满满当当,而人们在对这条资讯摇头嗟叹的同时,不也奔走于接送孩子上下补习班的路上?孩子出生的一刻,家中挂上“高考倒计时十八年”或是对着尚读小学的孩子大吼“每一分都得争”……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也。

【素材运用亮点2】结合北大虎妈热点事例,论证了爱之深、责之切的话题,材料典型,论证有力。

然而,父母们,在你们心焦之时,是否想过,自己的判断标准是否合理?离满分只差两分,也是很优秀的啊,可为什么以“退步”为由予以责罚?及格了,进步了,可鼓励过度是否会使孩子沾沾自喜?你们谈论着“我把工资的一半投入到孩子的教育”甚至为此得意,却忽视了教育需要的不是老师知识的一味灌输或是父母的奖罚,而是孔夫子于数千年前便提出的“因材施教”——了解、理解、引导;不是暴风骤雨,而是清风徐来——和煦地拂开孩子的心门,调动其积极性,在快乐中汲取营养。

【素材运用亮点3】巧妙变化句式,运用一系列反问句,加强了论证的力度。

钱学森先生在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时曾无限感慨:学校里,老师带领大家自由探索自然,间或讲解,虽然同为应试教育的产物,我似乎幸运太多,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进步时父母提醒切莫骄傲,退步时父母关怀保持自信,而走进考场前他们给予的拥抱,现在仍向我的胸膛输送着温暖……这样的教育,是一种力量,助我平静、进取、成功。

【素材运用亮点4】巧妙引用钱学森的名言,论述了教育的真谛,论证有力。

进与退,或许是矛盾,但爱与责,并不与其一一对应。责,但不打击;爱,而不盲目,遂成就成功的教育。

【阅卷总评】这又是一篇满分标杆作文,文章开宗明义,观点鲜明。作者认真研读漫画,结合古今教育现象提出话题:进与退,爱与责。文中运用了辩证思维,引用孟母三迁、虎妈猫爸等典型材料加以佐证,材料充实,发人深省。文章主体部分,例子鲜活,条分缕析,将论述逐步引向深入。文章最后卒章显志,呼应开头。考生腹有诗书,举例丰富而贴切,行文起承转合有度,且多处巧用反问句,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与说服力。

编辑/李跃

6.自律的高考作文素材 篇六

案例Ⅰ直接使用型:此类试题将参考文献中的原图直接使用。

试题呈现: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地理第3题。

图1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该省区可能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东省

C.西藏自治区 D.甘肃省

资料来源:“2001—2010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地理学报》2012年9月,作者穆少杰)等。

文献原图:图2。

命题分析:这一题目所使用资料是原文献图中(图2)的右图,两图高度相似,处理很少,唯独删除图上方论证相关性的线性回归方程。此题考查内容较为简单,根据空间定位以及植被的经度地带性判断容易得到内蒙古这一答案。这道题目虽然使用材料比较深奥,但题目难度不大。作者文章是分析内蒙古的植被覆盖度,而命题者使用这一材料主要是提供试题情景,让学生进行空间定位,命题者和论文作者的意图差别较大。

案例Ⅱ重绘简化型:此类试题将原文中信息量较大的图片进行重新绘制并去除冗余信息,仅保留与题目知识相关信息。

试题呈现:2013年安徽高考文综地理第30~31题。

图3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1)~(2)题。

(1)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2)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资料来源:“基于DEM的秦岭山地1月气温及0℃ 等温线变化”(《地理学报》2012年11月,作者白红英)。

文献原图:图4。

命题分析: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图高度雷同,不同之处为试题去掉了地形底图,并且简化0℃等温线的数量,仅保存最早和最晚两个时间段的两条线即1959—1969和2000—2009两条线,精简了图例,主要原因是原图信息如果全部在试卷上呈现,视觉效果较为杂乱,不能突出主线,也不利于考生分析,并且原图是彩图,五个时间段的线条用五种颜色在黑白试卷上无法体现,对经纬度也进行了简化放大处理。通过这篇论文所提供的信息,(1)题从比较新颖的视角考查了0℃等温线在海拔高度上的变化,而不是平面上的变化;(2)题利用论文信息中等温线考查等高线进而考查地形与气候变化,立意清晰独特实为一道难得好题。

案例Ⅲ重绘添加型:此类试题在资料原图基础上进行改造重绘,但需要添加其它信息。

试题呈现:2013年福建高考文综地理第6~8题。

图5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 24℃、相对湿度70 %、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舒适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 d 为一般舒适区,则最舒适区是:

A. a B. b C. c D. e

(2)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风带 C. 地形 D. 河流

(3)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A.3、4 B. 5、6 C. 7、8 D. 9、10

资料来源:“近50年安徽省气候舒适度变化特征及区划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1月,作者王胜)。

原文献参考图与试题图对比:图6、图7。

命题分析:通过图6与图7两图对比,可以得出试题图是在论文原图基础上绘制而成。为适应试题图片清晰度要求以及突出考查意图,在原图区划的基础上完整保留了原分区的界限,删除了地名、渐变色以及图例,增加了等高线图以及长江、淮河。提供足够且清晰信息解决问题中(1)、(2)两题,不过美中不足是题目所提供资料及图解决第(3)题难度较大。第(3)题涉及月份舒适度问题,而材料中提供的是空间上的舒适度,并且不同地区有明显差异,学生从不同角度入手会得出不同答案。在原文献资料中提供了月份舒适度指数图(图8),如果能将此图也加入题目中便很完美。

根据以上三个案例可以发现在学术文献向命题素材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图片在线条、色彩、图例等信息方面大都被进行不同程度的改动,有的直接裁剪多余部分即可直接使用,有的只保留与题目相关的主干知识,让试题图片主题更清晰明了,主要原因是面向不同对象,知识结构层次不同所致。试题考查内容有的与原文立意一致,论文可为试题的设计和解答提供科学支撑,有的则借助原文图片提供所需情境,题目和论文关系不大。三个案例的试题所涉及的学术文献发表时间都处于2012年,即命题前一年的学术研究结果,体现命题与时俱进,将最前沿地理知识应用于高考命题过程中。地理教师备考过程中钻研中学教材、教法等内容同时,还应关注最新的期刊杂志,注意将其中与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及素材整合于教学中。▲endprint

高考地理试题命题资料来源科学而广泛,为避免主观臆断造成科学性与知识性的错误,命题者的命题素材往往来源于实际,诸如命题者自身的考察体验、新闻案例、每年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科普性杂志如《中国国家地理》、学术性期刊如《地理学报》、《地理科学进展》等,这其中有一定深度且时效性强是来自于学术性期刊的命题素材。本文根据2013年各地高考卷中所出现的此类试题选取三个案例进行评析。按照对参考原文图片的改动程度分为三类:直接使用型,重绘简化型,重绘添加型。

案例Ⅰ直接使用型:此类试题将参考文献中的原图直接使用。

试题呈现: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地理第3题。

图1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该省区可能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东省

C.西藏自治区 D.甘肃省

资料来源:“2001—2010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地理学报》2012年9月,作者穆少杰)等。

文献原图:图2。

命题分析:这一题目所使用资料是原文献图中(图2)的右图,两图高度相似,处理很少,唯独删除图上方论证相关性的线性回归方程。此题考查内容较为简单,根据空间定位以及植被的经度地带性判断容易得到内蒙古这一答案。这道题目虽然使用材料比较深奥,但题目难度不大。作者文章是分析内蒙古的植被覆盖度,而命题者使用这一材料主要是提供试题情景,让学生进行空间定位,命题者和论文作者的意图差别较大。

案例Ⅱ重绘简化型:此类试题将原文中信息量较大的图片进行重新绘制并去除冗余信息,仅保留与题目知识相关信息。

试题呈现:2013年安徽高考文综地理第30~31题。

图3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1)~(2)题。

(1)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2)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资料来源:“基于DEM的秦岭山地1月气温及0℃ 等温线变化”(《地理学报》2012年11月,作者白红英)。

文献原图:图4。

命题分析: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图高度雷同,不同之处为试题去掉了地形底图,并且简化0℃等温线的数量,仅保存最早和最晚两个时间段的两条线即1959—1969和2000—2009两条线,精简了图例,主要原因是原图信息如果全部在试卷上呈现,视觉效果较为杂乱,不能突出主线,也不利于考生分析,并且原图是彩图,五个时间段的线条用五种颜色在黑白试卷上无法体现,对经纬度也进行了简化放大处理。通过这篇论文所提供的信息,(1)题从比较新颖的视角考查了0℃等温线在海拔高度上的变化,而不是平面上的变化;(2)题利用论文信息中等温线考查等高线进而考查地形与气候变化,立意清晰独特实为一道难得好题。

案例Ⅲ重绘添加型:此类试题在资料原图基础上进行改造重绘,但需要添加其它信息。

试题呈现:2013年福建高考文综地理第6~8题。

图5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 24℃、相对湿度70 %、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舒适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 d 为一般舒适区,则最舒适区是:

A. a B. b C. c D. e

(2)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风带 C. 地形 D. 河流

(3)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A.3、4 B. 5、6 C. 7、8 D. 9、10

资料来源:“近50年安徽省气候舒适度变化特征及区划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1月,作者王胜)。

原文献参考图与试题图对比:图6、图7。

命题分析:通过图6与图7两图对比,可以得出试题图是在论文原图基础上绘制而成。为适应试题图片清晰度要求以及突出考查意图,在原图区划的基础上完整保留了原分区的界限,删除了地名、渐变色以及图例,增加了等高线图以及长江、淮河。提供足够且清晰信息解决问题中(1)、(2)两题,不过美中不足是题目所提供资料及图解决第(3)题难度较大。第(3)题涉及月份舒适度问题,而材料中提供的是空间上的舒适度,并且不同地区有明显差异,学生从不同角度入手会得出不同答案。在原文献资料中提供了月份舒适度指数图(图8),如果能将此图也加入题目中便很完美。

根据以上三个案例可以发现在学术文献向命题素材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图片在线条、色彩、图例等信息方面大都被进行不同程度的改动,有的直接裁剪多余部分即可直接使用,有的只保留与题目相关的主干知识,让试题图片主题更清晰明了,主要原因是面向不同对象,知识结构层次不同所致。试题考查内容有的与原文立意一致,论文可为试题的设计和解答提供科学支撑,有的则借助原文图片提供所需情境,题目和论文关系不大。三个案例的试题所涉及的学术文献发表时间都处于2012年,即命题前一年的学术研究结果,体现命题与时俱进,将最前沿地理知识应用于高考命题过程中。地理教师备考过程中钻研中学教材、教法等内容同时,还应关注最新的期刊杂志,注意将其中与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及素材整合于教学中。▲endprint

高考地理试题命题资料来源科学而广泛,为避免主观臆断造成科学性与知识性的错误,命题者的命题素材往往来源于实际,诸如命题者自身的考察体验、新闻案例、每年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科普性杂志如《中国国家地理》、学术性期刊如《地理学报》、《地理科学进展》等,这其中有一定深度且时效性强是来自于学术性期刊的命题素材。本文根据2013年各地高考卷中所出现的此类试题选取三个案例进行评析。按照对参考原文图片的改动程度分为三类:直接使用型,重绘简化型,重绘添加型。

案例Ⅰ直接使用型:此类试题将参考文献中的原图直接使用。

试题呈现: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地理第3题。

图1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该省区可能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东省

C.西藏自治区 D.甘肃省

资料来源:“2001—2010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地理学报》2012年9月,作者穆少杰)等。

文献原图:图2。

命题分析:这一题目所使用资料是原文献图中(图2)的右图,两图高度相似,处理很少,唯独删除图上方论证相关性的线性回归方程。此题考查内容较为简单,根据空间定位以及植被的经度地带性判断容易得到内蒙古这一答案。这道题目虽然使用材料比较深奥,但题目难度不大。作者文章是分析内蒙古的植被覆盖度,而命题者使用这一材料主要是提供试题情景,让学生进行空间定位,命题者和论文作者的意图差别较大。

案例Ⅱ重绘简化型:此类试题将原文中信息量较大的图片进行重新绘制并去除冗余信息,仅保留与题目知识相关信息。

试题呈现:2013年安徽高考文综地理第30~31题。

图3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1)~(2)题。

(1)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2)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

资料来源:“基于DEM的秦岭山地1月气温及0℃ 等温线变化”(《地理学报》2012年11月,作者白红英)。

文献原图:图4。

命题分析: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图高度雷同,不同之处为试题去掉了地形底图,并且简化0℃等温线的数量,仅保存最早和最晚两个时间段的两条线即1959—1969和2000—2009两条线,精简了图例,主要原因是原图信息如果全部在试卷上呈现,视觉效果较为杂乱,不能突出主线,也不利于考生分析,并且原图是彩图,五个时间段的线条用五种颜色在黑白试卷上无法体现,对经纬度也进行了简化放大处理。通过这篇论文所提供的信息,(1)题从比较新颖的视角考查了0℃等温线在海拔高度上的变化,而不是平面上的变化;(2)题利用论文信息中等温线考查等高线进而考查地形与气候变化,立意清晰独特实为一道难得好题。

案例Ⅲ重绘添加型:此类试题在资料原图基础上进行改造重绘,但需要添加其它信息。

试题呈现:2013年福建高考文综地理第6~8题。

图5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以平均气温 24℃、相对湿度70 %、平均风速2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舒适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 d 为一般舒适区,则最舒适区是:

A. a B. b C. c D. e

(2)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风带 C. 地形 D. 河流

(3)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A.3、4 B. 5、6 C. 7、8 D. 9、10

资料来源:“近50年安徽省气候舒适度变化特征及区划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1月,作者王胜)。

原文献参考图与试题图对比:图6、图7。

命题分析:通过图6与图7两图对比,可以得出试题图是在论文原图基础上绘制而成。为适应试题图片清晰度要求以及突出考查意图,在原图区划的基础上完整保留了原分区的界限,删除了地名、渐变色以及图例,增加了等高线图以及长江、淮河。提供足够且清晰信息解决问题中(1)、(2)两题,不过美中不足是题目所提供资料及图解决第(3)题难度较大。第(3)题涉及月份舒适度问题,而材料中提供的是空间上的舒适度,并且不同地区有明显差异,学生从不同角度入手会得出不同答案。在原文献资料中提供了月份舒适度指数图(图8),如果能将此图也加入题目中便很完美。

上一篇: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下一篇:重视艺术教育 构建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