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应树立“服务大局是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执法理念(精选2篇)
1.检察机关应树立“服务大局是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执法理念 篇一
牢固树立“六观”
践行检察机关执法理念我先行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牢固树立“六观” 践行检察机关执法理念我先行”。“六观”简单的来说就是牢固树立正确的大局观、核心价值观、执法观、业绩观、权力观和发展观。“六观”的整体提出,标志着我们对于检察工作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的认识上升到了新高度。这是近年来检察机关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形成的共识,是新形势下的创新和发展。它不仅是引领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理论武器,更是指导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行动指南。作为检察人员的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以“六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动人民检察事业科学发展。
一、在认知上下功夫,把“六观”转化为自身价值取向。只有深层次的认识“六观”,挖掘它的本质内函,才能更好的落实“六观”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学习“六观”,把握“六观”的整体内容和相互关系,“六观”是密切联系、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是科学发展观在检察工作中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检察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升华。只有在认识上有高起点,才能在学习上有高标准,才能在落实上达到高要求,从而利用认识来引导我们的价值取向,使我们能在前进道路走得更远、更辉煌。
二、在实践上求突破,把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坚持执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保持清正廉洁。这是检察人员共同的根本宗旨、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检察文化对检察人员的本质要求,也是全体检察人员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因此,构建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是从事检察工作的必然要求,但我们不能急于成求,因为构建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时一事,它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只有经过不断的学习体验、修养实践,才会使我们从内心对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从而使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模式自觉不自觉地参照核心价值来行为处事。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的基础上,把构建和培育核心价值观与履行职责、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从具体的事做起,做到行知合一、言行一致,把核心价值观作为规范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使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相协调,与检察干警身份相符,把忠诚体现在行动中,把敬业贯穿于实践中,把公正落实到履职中,把清廉融入到生活中,把奉献坚守到人生始终。
三、在思维上建高度,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局观贯穿于工作始终。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局观,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要将这样的发展观贯穿于检察工作工作始终,自觉地把检察工作放在全局中来谋划、来推进,综合运用打击、保护、惩处、预防、监督、教育职能,多角度、宽领域、全方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切实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切实转变被动服务、消极司法的观念,更加主动地担负起保障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责任,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检察工作中不折不扣地执行和落实。
四、在行为上作表率,把执法观作为规范执法行为的度量尺。“规范”已成时代发展标志,在现代的管理、行政、执法等各方面都要求规范化,执法的规范化尤其重要,它关系到社会矛盾的化解。“六观”为我们提供一个规范的执法行为,即理性、平和、文明、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办案中以行为作表率。一是真正做到“以法为据、以理服人”理性行为,以理性思维去分析矛盾、化解矛盾,真正地融法、理、情于一体。二是要以平等谦和的行为对待人民群众,真心、诚心、耐心地解决人民群众的诉求,疏导和化解社会矛盾。三是要以文明的行为对待当事人。查办案件不仅要保障人权,充分考虑案件当事人的感受,也要保护被调查单位的正当权利和合法权益,要尊重人权、保护人权,要以诚待人、以情感人。四要规范行为,坚决纠正简单粗暴执法问题,用群众信服、群众普遍接受的方式执法办案,使人民群众不仅感受到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而且能感受到检察机关可敬可亲可信,能够感受到检察队伍的良好素质。
五、在业务上找差距,把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安全相统一的业绩观融入创先争优。业绩观作为“六观”之一,牢固树立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安全相统一的业绩观,坚持以数量为基础、质量为生命线、效率为保障、效果为根本、安全为前提,做到五者协调统一、相辅相成。既要切实纠正和防止重办案数量、轻办案质量、效率、效果的做法,又要切实纠正和防止一强调规范执法、确保质量就不敢办案的做法。同时,要把执法办案安全放到与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改进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执法办案的能力和水
平。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安全等方面跟同事、同行找差距、查不足,在“找”与“查”过程中学习先进经验、赶超先进,在“学”与“赶”的过程中形成争创意识,形成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
六、在意识上重自律,把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作为基本要求。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要求我们坚持从自身做起,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提高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钢性自律意识,把“严于自律不想为、严肃查处不敢为、严格管理不能为”的意识深深的植入心底,自觉形成廉洁自律的优良作风,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检察人员形象。
七、在方法上提水平,把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推动工作的主要方法。科学的工作方法能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工作方法,即用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来处理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在办事方法上用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观察、分析、处理问题。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谋划,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牵动、影响全局的主要工作,抓住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努力破解工作难题。
总之,只要我们在认识上下功夫、在实践上求突破、在思维上建高度、在行为上作表率、在业务上找差距、在意识上重自律、在方法上提水平,就一定能把“六观”真正的融入我们检察人员的心中,正确引导我们走在科学文化素质者的前列,正确引导我们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正确引导探索社会主义前进方向。
谢谢大家!
2.检察机关应树立“服务大局是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执法理念 篇二
近年来,基层检察院建设越来越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检察机关也自上而下地贯彻落实了《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纲要》,强调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基层检察院是整个检察机关的基础,也是全部检察机关的基础。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批准和决定逮捕、提起公诉、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诉讼监督等重要职责。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归结起来就是要通过依法履行这些职责,维护稳定,促进廉政,保障人权,实现公正,服务大局。这些职能作用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检察院的工作。所以,只要抓住了基层,就抓住了检察工作的根本;也只有抓好了基层,才能推动检察工作的全局。基层检察院建设搞得好,整个检察工作就主动,就能够取得好成绩;基层检察院建设搞得不好,整个检察工作就会陷入被动。
那么,现阶段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呢?笔者认为只有密切联系检察机关实际,深入扎实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广大干警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做到执法理念进一步端正,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基层院建设,使检察工作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党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法治思想的新概括和新发展,是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法治理论的升华和集中体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从根本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加强政法工作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政法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明确回答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它的本质内涵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推向前进,非常重要。
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基层检察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队伍建设是做好一切检察工作的根本和保证。要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载体,以政治建检为根本,以专业化建设为方向,培养造就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廉洁高效、执法公正的检察队伍。在政治思想方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队伍,重点加强对检察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广大检察人员坚定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弘扬“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检察职业道德,保持检察队伍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自觉坚持“执法公正、一心为民”的政法工作方针,进一步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落实“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总体要求,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法律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树立与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执法理念。开展向模范检察官学习活动,弘扬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的精神,为依法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奠定思想基础。
只有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才能进一步提高干警的思想觉悟,树立先进的、正确的执法指导思想和法治理念,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等重大问题,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二、依法治国、服务大局,全面加强检察业务建设,强化法律监督职能,维护社会稳定。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就是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特别是执法者中养成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的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
【检察机关应树立“服务大局是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执法理念】推荐阅读:
检察机关如何服务经济发展大局08-06
检察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方案09-0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征文”检察官礼赞12-19
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0-27
法律监督论文控申检察工作思路-控申检察为大局服务的实现途径07-13
检察机关公诉01-16
当前检察机关考评机制的四大问题10-26
检察机关职能转变06-22
检察机关地位及职责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