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亲的中考优秀作文

2024-07-18

关于母亲的中考优秀作文(精选20篇)

1.关于母亲的中考优秀作文 篇一

午后,太阳微微西斜,仍用亘古不变的光芒照耀着大地。广阔的天空好似蓝宝石般洁净,只偶尔有白云悠悠飘过。

坐在窗前,望着远处天空的我,正慢慢品着一杯茶。另一只手缓缓地抚摸着一本有些磨损的《三国演义》。窗口,一朵迎春花微笑着,这是我最喜欢做的事了。

只记得,这是我从小就养成的习惯。每天午后,趴在同一张书桌前,看着同一本书,品着同样的茶,看累了便眺望远方。至于原因,我却说不上来。每每这样做,只觉得心中便有一种温暖罢了!甚至整书架的书也就只有最旧的一本《三国演义》能被我放在这里。

茶品完了,我习惯性的转过头,望着房间门口,仿若干涸的河床期待着雨水似的期待着什么。但,随后我又自嘲一笑。妈妈今天出门了呢!于是,懒惰的我只能自力更生,依依不舍地从书桌前走开,走到楼下娴熟地泡了一杯茶。有时候我也很纳闷,为什么明明在泡茶上也小有建树的我还总爱喝妈妈泡的略带苦涩的茶水,却连自己泡的茶都很少喝,甚至乐此不疲。

又一次百思不得其解的我很快就把这个问题抛之脑后了。而在我即将离开时,发现桌子上有张照片,好奇之下我将它拿起,准备带到楼上去。

回到楼上,我才仔细打量起那照片。那是张人物照:一位约莫九岁的女孩,穿着一袭白裙,捧着一束鲜花,俏生生地站在照片之中,周围是为她争艳为她添彩的鲜花,就像个美丽的花之精灵。

“这应该是姐姐吧!”我猜测着,“姐姐小时候真可爱呢,跟现在一点都不像。”随后,我把照片盖在桌子上,再次眺望远方,口中又品着那杯茶。

忽然,我把头转了回来,看向照片的背面。我的瞳孔骤然间收缩,也刹那间紧绷:照片后面有一行字:祝我的女儿X永远快乐!我心中的惊骇如洪水决堤般暴涌。她,是妈妈?窗口的迎春花也猛然震了一下。

是的,我全然无法将那女孩同妈妈联系起来:妈妈的皮肤干枯粗糙,而那女孩的皮肤光滑如玉。妈妈的头发黑白掺半,而那女孩的头发乌黑亮丽。妈妈的眼睛里充满了沉思,而那女孩满眼都是无忧无虑,最关键的还是妈妈的眼睛已经老花,而那女孩的眼睛却犹如宝石般清澈明亮、富有生机。“不!不是她!”我几乎吼出来!窗口的迎春花无力地摇着。

渐渐地我冷静下来,最终颓废地瘫在椅子上。是的,无论我如何否定,那行字依然无情地把我打回现实。于是,我开始关心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差距这么大?我的喉咙不断地耸动,却什么也说不出,仿佛我知道却又不愿意承认似的。愈是如此,我便愈想,犹如离开水的鱼垂死挣扎。我的视线开始模糊,窗口的迎春花低下了头。

这时,风从打开的窗户钻入,翻动了我的书,直到最后一页。而我也惊讶地发现,这竟有一行小字:孩子,好好学习,妈妈相信……妈妈永远支持你!

我骤然弹起,仿佛想起了什么。是啊,这本《三国演义》,不正是妈妈送我的第一本书吗?我又看向那个茶杯,这不是我八岁时妈妈给我的生日礼物吗?还有,……记忆开始复苏,桌上的东西被一一认出。它们,都是母爱的展现。

窗口的迎春花又震了一下。

随后,我又想起了什么,那就是,我坐在这里的原因。小时候,我也是坐在这看刚到手的《三国演义》,而母亲也总给我泡杯温茶。而这些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烙印,使我依恋。所以,我便每天如此,而母亲亦复如是。

我有此习惯,不正是由于阳光般温暖的母爱吗?正是那股温暖,促使我坐在这里去享受它,就如幼苗享受阳光。那迎春花也缓缓振作。

想到这里,我抬头看天,看向那太阳。那太阳就如母亲的笑容。我也明白了,母亲,是太阳。但这个太阳,是有尽头的……

迎春花,沉默了!

关于母亲的中考满分作文

2.关于母亲的中考优秀作文 篇二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是阿尔莫多瓦创作过程中较晚期的作品,与早期作品直接而尖锐地展示人类内心最黑暗的欲望不同,这部拍摄于1999年的电影在迎合主流价值观的同时,保持了他一贯的人道主义立场。片中人物很少有绝对二元对立的好与坏,而是以一种宽容的姿态冷静客观地表现人性复杂多变的一面,“他既不做政治是非的判别,也不做道德是非的判别。他只是讲人,讲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宽容与关爱。”在这部影片中,阿尔莫多瓦将镜头对准“母亲”这一特定的社会身份,热情地赞美片中每一个拥有旺盛生命力以及美好品质的“母亲”。

“正如崔子恩先生对阿尔莫多瓦的评论:‘阿尔莫多瓦影片的核心力量来自于女人或者变性而成的女人。与其说阿尔莫多瓦喜欢让女人或者变性人担当主角,不如说他喜欢让他的镜头在女人的身边徘徊。’”在这部长达105分钟的影片中,最值得关注的人物形象便是“母亲”,“母亲”几乎是片中所有女演员的共同属性,不论是天生的女性,还是后天“改造而成”的女性,在她们身上都可以看到伟大的母性情怀。其中,每个人物又以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体现出人性的转变,尤以主人公曼纽拉的性格塑造最为完整而立体。

17年前,为了逃避那个让人无法面对的“丈夫”,曼纽拉带着腹中胎儿独身离开巴塞罗那,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马德里独自抚养儿子埃斯德班成长,这期间经历多少苦难导演并未展示,但观众不难想象。作为主人公,曼纽拉在影片中经历了太多苦难,在一次又一次考验面前,阿尔莫多瓦始终在向观众展示曼纽拉从内而外的转变过程。

1 热烈的红与绝望的黑——曼纽拉的外在转变

就像热情奔放的西班牙国粹弗拉门戈舞蹈一样,整个西班牙都给人一种如火般热烈的气氛。“阿尔莫多瓦对色彩有着与众不同的品味,他随意搭配(通常是最不和谐的、极具冲突的两种色彩,比如红色和绿色),使影片浓烈瑰丽的色彩极具西班牙式的热烈激情,给观者以浓烈、鲜明及荒诞的直观感受”[2],片中五彩斑斓的画面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导演的民族特色。

本片中,色彩还具有丰富的表意功能,阿尔莫多瓦巧妙利用曼纽拉衣着颜色的变化反映出她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情绪,使观众更容易进入人物内心世界,为塑造人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 火红——生命的热情

“红色是自然界中对人的视觉刺激最强烈的色彩。它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人产生强烈兴奋感和振奋感.[3]”红色一直以来都是最能够恰当表现女性心理特征的颜色,许多影片都利用红色表现女性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红高粱》里红红的高粱酒;《菊豆》中铺天盖地的红布;《黑暗中的舞者》里时常围绕在女主角身边的红色光线等。在影片开始段落,不论待在家中还是外出看戏剧,曼纽拉始终身着饱和度极高的红色外衣(工作时除外),此时的曼纽拉虽然远离丈夫但是她有挚爱的儿子埃斯德班,有神圣的工作相陪,所以整个人呈现出一种热情、炽烈的旺盛生命力,在与儿子一起观看电影《彗星美人》的场景中,身着红色毛衣的曼纽拉与温暖的橙黄色房间融为一体,共同包围着画面中唯一的“冷色调”——身着蓝色外套的埃斯德班,一位以自己积极而温和的态度守护儿子成长的母亲形象由此得以鲜明确立。

再如,片中经典场景—儿子与曼纽拉共同出现在剧场外的巨幅广告画前,一袭火红色风衣的曼纽拉与广告画中饰演白兰芝的嫣迷火红的双唇相互照应,仿佛将她过去的个人经历与现在的家庭生活巧妙融合在一起。同时,这个场景中满目的红色以及儿子险些被汽车撞倒的惊险情节共同传达出一种令人紧张不安的情绪,预示着接下来将要发生的悲剧。

1.2 暗黑——绝望的痛苦

“黑色在人们的心理接受上属于冷色中最极端的颜色,尤其是影视画面中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暗色,一般体现了画面情感上的庄重和严肃,也可表现画面中人物的凝重的心情。”在亲眼目睹儿子意外去世后,曼纽拉的外在形象塑造进入第二阶段,画面中再也见不到她穿着鲜艳的红色外衣,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黑白灰色。比如,埃斯德班去世“三个星期后”曼纽拉违背纪律去追寻儿子的“心脏”,画面中她身着黑色皮衣,戴着黑色墨镜居于画面最右端的一片狭小范围内,立柱无情隔断了她与接受儿子心脏移植男人之间的空间,这些元素都令人感到悲凉与压抑。

虽然女性是阿尔莫多瓦镜头下的主角,他总是用最细腻的画面去讲述关于女人的故事,但是他并没有将女性的美好品质神化。在《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中,曼纽拉身上虽然包含身为人母的众多优点,但是观众依然可以切身感受到,她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女性,她可以坚强、独立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当唯一的儿子去世后,曼纽拉整个人陷入了无限绝望和痛苦之中。儿子的照片她时刻带在身边,每每被人问及诸如是否有子女的问题,她都会掩面痛哭。对于一位母亲来讲,这种丧子之痛是一种使人疯狂的痛苦。

然而,对于曼纽拉而言,极度痛苦并未使她就此沉沦,而是在这份痛苦中凝聚着重新生活的希冀。“在绝望深处,曼纽拉反而更加帮助其他人,因为自己的生活已失去意义,她不再害怕什么,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4]”当曼纽拉重返巴塞罗那之后,她结识并帮助了阿悦、修女露莎、嫣迷等许多人。至此对于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再次发生转变并最终升华为对“母亲”所具有的高尚、博爱、宽容等美好品质的颂扬。

1.3 火红——包容与希望的象征

曼纽拉重新穿上红色外衣是在陪露莎做产检时,此时,她已答应做嫣迷的助手,对于这份应允,不仅可以视为她重新找到一份工作,也可以视为她对于嫣迷的原谅和理解。儿子冒雨去追逐嫣迷乘坐的出租车并因此丧生,但是当曼纽拉看到同样因为挚爱之人(妮娜)的离去而难过痛苦的嫣迷时,曼纽拉理解并原谅了嫣迷的无心之失。面对露莎,虽然此时她无法原谅给自己造成巨大伤害的已变性为女人的前夫“罗拉”,但当她得知露莎腹中怀有罗拉的骨肉时,便承担起母亲的责任,尽心照顾露莎和她腹中胎儿,“在这部献给Bette Davis、Rorny Schneider和Gena Rowlands的电影中,阿尔莫多瓦延续并‘通俗化’了自己所熟悉的主题——‘女性间的深刻理解和内在情谊’”,女性之间的理解是曼纽拉包容一切的心理基础,正因为曼纽拉具有包容和宽恕的秉性,在看到露莎腹中孕育着的胎儿(第三个埃斯德班)时,她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衣着也恢复为从前鲜艳的红色,此时的红色除了象征女性旺盛的生命力之外,更是对于重新振作起来的“母亲”的赞扬,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生活的憧憬。

通过曼纽拉外在服饰颜色的阶段性变化,导演得以将曼纽拉“希望一绝望一重新找回希望”的内在转变过程鲜明呈现。

2 三个“埃斯德班”—曼纽拉的内在转变

纵观全片,阿尔莫多瓦利用三个同名男人巧妙将本片的叙事结构进行合理划分,并且通过这三个埃斯德班分别与曼纽拉、阿悦、修女露莎以及嫣迷等人建立关系,使片中众多的人物形象统一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以下将根据这三个埃斯德班之于曼纽拉的作用分析曼纽拉人物形象的内在转变过程。

2.1 第一个埃斯德班——从逃离到原谅

原名为埃斯德班的罗拉是本片现实叙事时间序列中的第一个埃斯德班,他是后两个埃斯德班的“父亲”;然而,在影片即将结束时他才第一次正面出现在观众面前。作为曼纽拉的丈夫,他却拥有一对“比曼纽拉更大的义乳”;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却从未尽过身为人父的责任,可以说,罗拉带给曼纽拉的是心理上的伤害,为了避免儿子受到这位“变性人父亲”的影响,17年前曼纽拉带着腹中胎儿离开巴塞罗那,且没有告诉罗拉儿子的存在,这种看似无情的行为是曼纽拉对埃斯德班的逃离,通过逃离她希望保护儿子在一个比较正常的环境中成长。

但是,在儿子留下的遗物中,曼纽拉看到儿子亲笔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亲的思念之情,面对儿子的“遗愿”,曼纽拉重新返回巴塞罗那去寻找罗拉。寻找过程中,曼纽拉内心并没有原谅罗拉。她不只一次在阿悦和露莎面前用非常恶毒的话语咒骂罗拉,甚至在露莎的葬礼上,与罗拉重逢时,也以“你不是人,罗拉,你是害人的妖怪”评价罗拉。可是,当得知罗拉身染重病命不久矣时,曼纽拉却什么都没说便原谅了他。她抱着露莎的儿子给罗拉看,并且主动告诉罗拉关于儿子的事情,甚至将贴身携带的儿子的照片留给罗拉作纪念。镜头里,罗拉表现出的父爱及对亲情的渴望为影片平添几分温馨。

“曼纽拉和罗拉这对夫妻最主要的特征是他们没有仇恨,在孩子面前,他们彼此理解,曼纽拉懂得父与子相认是自然的事情,不应该阻挠。”曼纽拉重新赋予父子相认的权利给罗拉,这是她主动放弃内心对于罗拉长达17年之久的恨意的表现,正如阿尔莫多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生身之父不是可任意选择的,父亲就是父亲,血缘关系永不会改变,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否则太不近人情了。[5]”“原谅罗拉”是曼纽拉作为“母亲”最深沉的包容。

2.2 第二个埃斯德班——完全的爱与完全的痛

第二个埃斯德班是罗拉与曼纽拉的儿子,他是影片中唯一正面的男性形象,在曼纽拉的悉心教导下他如阳光般积极乐观充满梦想,“我已为你尽心尽力”,的确,为了儿子,曼纽拉倾尽所有,给予他百分之百的爱。在这一段落中,观众能够轻易体味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当曼纽拉送给埃斯德班一本《变色龙之乐》后,埃斯德班请她像小时候那样读书给他听,母亲给子女念一段睡前故事这个场景每个人都不陌生,导演拍这个场景,就是为了突出表现“是母亲把你带到这个世界,是她替你揭示了这个世界的秘密,看到本质的东西,真实的人生……出现在我影片中的母亲都是启蒙者”的意义。

虽然在不到20分钟处,埃斯德班便遭遇车祸身亡,但是在全片整体叙事过程中这一人物形象却不曾消失,他是贯穿整部影片的关键点,也是曼纽拉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曼纽拉携带埃斯德班的一张照片返回巴塞罗那,这张照片对于伤痛中的曼纽拉是一剂抚慰心灵的良药,它安慰着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脆弱的心。同时,这张照片也是一把锋利的刺刀,深深刺痛着曼纽拉。影片画面不止一次在曼纽拉失声痛哭后给到埃斯德班照片的特写,照片中的埃斯德班仿佛在一旁冷眼旁观这一切。此时,曼纽拉无法舍弃这张照片象征着她无法释怀内心的痛苦。

进一步探讨“照片”这一意象的叙事意义。影片中出现过很多照片,曼纽拉给埃斯德班看的照片全部只有一半,“这少一半的照片正是埃斯德班失去的另一半身份”,是曼纽拉逃离罗拉的表现,也是曼纽拉对罗拉恨意的外化。当曼纽拉把埃斯德班的照片留给罗拉的那一刻,我们知道她真正原谅了罗拉,也让儿子的临终心愿得以实现,埃斯德班的照片对于罗拉来说是一份最好的宽慰。虽然罗拉已变性,但是他非常渴望能有一个儿子,非常渴望能够感受亲情的温暖,他的心中对于露莎和小埃斯德班是有愧的,对于这个从未谋面的儿子也是有愧的,曼纽拉将照片留下,无形中缓解了罗拉心理的负罪感。

罗拉死后,将照片转交给嫣迷。影片结尾,在嫣迷化妆室的镜子上再次出现这张照片,它与妮娜的照片一起被固定在那里,也与妮娜一起成为嫣迷心中最重要的人。一方面,对于埃斯德班的意外,嫣迷心里始终有一个难解的心结,曼纽拉决定将照片赠送给嫣迷既能够宽慰嫣迷,也是彻底放下丧子之痛的表现。另一方面,嫣迷正在表演以埃斯德班的故事为原型改编的戏剧,埃斯德班虽然没有亲自参演,但是这部剧也是属于他的。

2.3 第三个埃斯德班——生命的希望与博爱

第三个埃斯德班是罗拉与修女露莎的孩子,露莎临终前将他托付给曼纽拉抚养。孩子是希望的象征,是生命的延续,虽然罗拉已逝去,可他给曼纽拉带来陪伴17年的埃斯德班,留给曼纽拉生活的希望。露莎希望曼纽拉不再对第三个埃斯德班有所保留,这是对生命本身给予最广泛的平等与尊重,孩子有权利了解给予他生命的父母是什么样的,更有权力了解自己体内流动的血液中是否有病毒。带着小埃斯德班,曼纽拉第二次从巴塞罗那离开,与17年前的不同在于,这次她不再是逃避,而是为小埃斯德班寻找一个“更加自由的生活空间”。此时的曼纽拉已经由最初的自己儿子的母亲升华为全人类的“母亲”,她的自信、博爱、坚强等品格使她为“母亲”这一身份赋予了更广泛的涵义。最后,小埃斯德班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奇迹般地消失,正是曼纽拉这份伟大的母爱,保护了这个初生的幼小生命,捍卫了人们内心坚守的希望。

3 结语

虽然女性是本片的叙事主体,但不同于其他女性电影,本片对于男性的态度并不那么尖锐,虽然导演偏爱女性,但阿尔莫多瓦对于片中的男性角色同样怀有悲悯之心一—露莎的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他甚至认不出自己的女儿,可导演依然安排一条忠厚老实的狗关心照顾着这位“无力”的老男人;罗拉给曼纽拉、阿悦和露莎带来伤害,弥留之际依然得到了谅解和短暂的亲情。多年来,阿尔莫多瓦的创作实践积累,“他在电影中逐渐将男性形象放在一个相对平等的位置上”如同片中不断发生转变的曼纽拉一般,阿尔莫多瓦创作上的细微转变可以“让我们看出阿尔莫多瓦对两性世界的思考,这是阿尔莫多瓦自身不断求新求变的结果。[6]”男女之间不应是二元对立的关系,他以自己的镜头向世界呼唤一种更加和谐健康的男女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啸涛.佩德罗·阿尔莫多瓦[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10,19,21,63.

[2]冯岭,祝佩.阿尔莫多瓦成熟时期的电影节奏[J].韶关学院学报,2010(4).

[3]赵智,彭文忠.影像解读[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88,92.

[4]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斯.欲望电影——阿尔莫多瓦谈电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222-224.

[5]施歌.佩德罗·阿尔莫多瓦纪事[J].世界文化,2000(4).

3.关于母亲的往事 篇三

俗话说:“严父慈母”,可母亲既慈且严。母亲粗识文字,懂得文化的重要。我还未入学,她就教我认字、唱歌,给我讲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1964年,農村流行“种庄稼”(天花,一种传染病),村里不少小孩因此而死。我与弟妹也染上此病,母亲照料我们几天几夜未合眼,好不容易使我们告别了死神。母亲养育了我们6个子女,其艰难不堪回首,可母亲仍然让我们读书。1971年,我在公社“代冒”初中“毕业”,因家庭成分“不好”不能升学,母亲为我叹息不已。1977年9月,公社办了“五七”农中,尽管家里人口多劳力少负担重,母亲还是义无返顾、几次三番地动员我写申请、读农中。在母亲及父亲的多次动员下,本因家里困难不忍读书的我,终于走进农中教室。在这里,虽没学到多少知识,但了解了恢复招生考试的有关信息,有幸考上师范。

母亲对子女管教十分严格。她对子女的言行有严格要求,甚至严得“过分”。她要我们做事,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程序要求;若有差错,定遭训斥。她不许我们晚上摆家,怕我们惹出事端。我们每天上学,她总要千叮咛万嘱咐,怕我们说错话、做错事……现在想来,当时有不少学生因说错话、做错事而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被游街被批斗,我却幸免于难,这应该感谢母亲的严格管教和谆谆叮嘱。

母亲一生勤俭,却病逝于一个穷字!那时粮食经常不够吃,母亲用洋芋野菜等往包谷面里掺,千方百计让一家人勉强度日。1975年,母亲终因贫穷折磨而积劳成疾,卧床不起。父亲带母亲四处求医,在福泉医院住院。父亲在医院照料母亲,家里八个人口仅我一人干活,家境每况愈下。一天,我买了几个鸡蛋去看望母亲,希望她用这几个鸡蛋增加一点营养。可后来听父亲说,在我走后,母亲竟悄悄地把鸡蛋卖了,说是可以多买些菜吃!听闻后我心酸无比。病未痊愈,母亲要求出院。出院后,因家里缺少劳力,为给家里多挣些工分,母亲又带病参加生产队劳动。劳累和穷困不仅使母亲得不到休养,而且使她病情恶化,终于在我刚进师范的1978年4月,没过上一天好日子的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那年,她才46岁!

4.母亲的爱中考作文 篇四

我的那半颗就是妈妈。不必说明她的外貌,只要闭上双眼想着优雅的天使,那一定是我妈妈。

从小到大,最期待放学时,校门外的那身简约T恤连着水蓝的牛仔裤,虽然不怎么华丽,但她头上的那顶光环格外清新,总能让我清楚的辨认出她的位置,并且准确的.扑向温暖的怀抱。扑鼻的饭菜香像是我们家的门牌,妈妈的厨艺常驱使我自动放弃垃圾食物。每到吃饭时间,全家大小狼吞虎咽的,桌上的佳肴迅速一扫而空,而我,吞下了不少珍贵的爱,鲜美的汤头也暖暖的流淌全身,幸福随之荡漾开来。一有空,我们便不放过机会的四处游玩。一路上聊尽天南地北,孩子班的嘻笑声从未停下来过,似乎景点名胜,甚至美食也虚心的卸下主角的妆容,由我们主演。

谁说天使总是温柔?当我们不喝水、挑食、不读书、没礼貌... ...,她便立刻板起面孔,吓得我冷汗直流。但是当她呶呶不休的“酸溜溜轰炸”上阵时,总是气得我忍不住顶她几句。可是一静下心来,那双瞪的圆圆大大的眼珠,在我的记忆里却看成了无限的温暖和关心。

她常常告诉我:“凡是尽力而为。”也对,尽了最大的努力,结果如何,也就没有遗憾了。也许对我、对姐姐还有对爸爸的照顾加上无私的爱,就是这样的坚持和家的温情,使她无微不至所付出的一切,更加义无反顾吧!

有人说:“母亲的爱是永不枯竭的。”我想,天使和精灵之间,那完整的一颗心,即是满满的爱吧?

5.母亲中考作文 篇五

有一次,我自己去商店买东西,我发现地上有十元钱,于是我趁着店员不注意时,偷偷捡起了钱。虽然捡了钱,但毕竟不是正当所得,所以心里怀着几丝忐忑。回家后,母亲发现我神色不对,不断向我询问,终于从我口中得出原因。她批评了我,最终我把钱还了回去,可我因自己做错了事还在闷闷不乐。

第二天,母亲带我去她上班的工厂玩,去银行取钱时,发生了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一位老大爷急匆匆的从银行跑出来,一张纸币从他大衣口袋中掉落出来。母亲看见了,急忙叫住老大爷,并帮他捡起了钱。回家的路上,母亲教导我:不是自己的不该拿,只有自己的用的最放心……这看似普通的一件事,却给我留下很深的记忆。母亲对我的教导,不断改变着我。

6.我的母亲英语中考作文 篇六

There’s no doubt that my mother gives all her love to me. I do believe she is a great person who makes my life beautiful and meaningful.

She is an easygoing and kind woman with bright eyes and a lovely smile. Although she is often busy, I still feel that I am taken good care of by her. It’s a great pleasure to chat with her when I get into troubles. She always encourages me not to give up and tries to cheer me up by coming up with good solutions. In addition, I am fascinated by her cooking and writing.

7.关于母亲的中考优秀作文 篇七

近年来, 体育中考的宗旨被扭曲。校园文化重智轻体, 加强中考体育加试中对学生文化的教育, 使学生不仅了解一项技能的技术特点, 更要对这一项目锻炼对身心所能够起到的作用熟知, 这是防止应试教育的一项重要手段。近几年中考体育加试成绩呈逐渐上升趋势, 也表明中学生体质有所增强, 但是, 在全国各地的大部分初中学校, 对体育中考的态度几乎是一致的“全面应试”。这样的应试教育只能使学生逐渐厌倦体育, 而难以达到身心受益的效果当学生离开学校之日, 也就是他们逃离体育之时, 不可能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这时候就需要政府加强对学校的体育经费投入, 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 逐渐改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程度。加强体育教师在中考体育教学中的教育方法, 更加重视向学生灌输中考体育加试实施的初衷, 最终成为终身体育的一员。对中考体育加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 进一步改善中考体育加试的测试方法及项目, 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不影响中学生体育教学秩序

2、中考体育缺乏公平性的表现形式

2.1、考试工作缺乏公平性

虽然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的发育高峰期, 但个体差异仍然较大, 在身高、体重和运动能力方面差异明显。因此统一的考试项目本身就存在着不公平。另外, 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相比, 在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统一的考试项目也就缺乏科学性。

2.2、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既然新课程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 就必然要突出个体差异性因而, 项目的设定也应该根据学生个体的广泛性设定, 而评价体系也应该体现个体的差异性。因身体发育比例的问题, 出现脚长臂短, 在练习或测试坐位体前屈的时候, 即使是将身体贴近双腿也不能获得满分, 在体育运动素质和各项技能方面也很优秀, 却因为这样一项不能达到满分或优秀, 结果中考体育却以遗憾告终。这无疑是不公平的, 不合理的。

2.3、测试评定不公平

大家都知道, 体育运动水平的发挥会受诸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天气影响以及场地设施等影响。通常, 每个地区的体育测试都不是统一在某一天就完成的, 甚至测试的场地都没能统一, 这就违背了考试的“统一性”, 从而也就出现了可能存在的不公平性。

2.4、部分学生服用兴奋剂

近年来, 随着中考体育分数的逐渐增加, 所谓的“兴奋剂”已出现在中考体育学生中间。这种做法非常危险, 也不道德。为了提高成绩, 如果您帮助孩子服用“兴奋剂”, 无疑是给您孩子一个非常恶劣的“榜样”形象。而且, 市面上的所谓的“兴奋剂”几乎都是假的真正的兴奋剂十分昂贵, 不可能轻易买到。孩子购买“兴奋剂”只起到心理上的作用。同时, 学生吃了真正的“兴奋剂”, 便会出现违背公平, 也违背了基本的体育精神和社会道德。因此, 我们向所有的家长与同学呼吁, 坚决杜绝一切“兴奋剂”, 做一个诚信、守法的公民。

3、提高中考体育公平性的思考

中考体育的宗旨是通过中考这个指挥棒激励学生增进健康意识和锻炼意识, 培养学生体育特长和运动技能。并以此为杠杆, 切实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切实推动全民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因此需要项目设置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同时, 要保证考评机制的全面性。除了考察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和运动水平情况, 还要考察学生掌握的技能情况。学生只有不断的进行练习, 才能掌握各类技术, 而在练习技术的过程中, 其实就参与了身体锻炼, 势必也就会提高学生的体质, 从而也就达到了中考体育的目的。

具体的实践办法可以通过参照中招考试其他科目的办法来进行, 首先可以在省市要求的基础上, 一是采用全程录像, 对成绩有疑问的考生, 可申请回话录像。另外全体考生必须凭准考证进入考场, 而且所有考生的准考证都过塑, 防止代考, 同时, 所有考点都设有候考室和考场, 实行点名进入考场参考, 其次是安排民警到各考场, 全程参与秩序的维持, 对民警的要求与高考同等, 最后是收缴全体监考教师的通讯设备, 监考教师开展工作前须经过安检, 防止“人情分”影响整个考试成绩。另外, 体育考试工作由教育局统一领导, 统一选聘考试工作人员。考场实行全封闭, 考生人借助相关的信息卡, 测试仪器全部智能化, 全程录相监控, 测试结果当场宣布与此同时, 还要严格考试成绩登记, 考试成绩由一人监督、一人登记, 现场经考生签字确认, 由纪检人员当场封存成绩。体育考试结束后, 各初中将本校考生体育考试成绩在校内公示一周。考生认为准确无误后, 计入中考成绩。在体育中考过程当中, 通过对于各个环节的把控来帮助更好的保障考试过程当中公平性原则的突出。

4、结语

中考体育的公平性要想得到保障, 就需要得到了政府各级部门、学校、学生、家长的重视, 带动了学校体育教育, 更新了教育理念, 发挥了体育教学主阵地的作用, 提高了学生对中考体育的认识, 推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了学生运动, 确保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 转变了学生家长的培养观念, 使更多的家长支持学校体育工作, 进一步引导和推动了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但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存在体育与文化课间的重视差异, 使体育锻炼成为新的课业负担出现“应试之举”。体育经费不足, 场地器材有限, 中考体育客观地存在不公平、公正现象, 影响了中考体育的顺利进行。因此, 笔者通过对于关于中招体育内容和公平性的研究探索之后, 认为应当强化学生体育健康的重要地位, 培养终生体育理念。引起全社会对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成长的关怀。及时向学校, 家长和社会公布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保证学生三操和课外一小时活动, 每周四节体育课标准, 中考体育测试项目要有选择性, 加大体育投入经费。这样, 不仅可以全面有效的落实体育改革, 保障中招体育考试的公平性, 还可以为中考体育今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容云, 雷文静, 唐建忠, 杜大志, 欧书娟.重庆市初中生体考项目设置现状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03) .

[2]王震宇, 翟玲丽.体育中考有关问题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版) , 2009 (12) .

[3]刘海元, 李瑞才, 薄连彬.天津市现行体育中考制度对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与对策[J].中国学校体育, 2014 (06) .

8.关于中考数学复习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中考 数学 复习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247-01

中考前这一段的复习是一个重要的环境,本文说一说我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帮助学生建立初中数学知识体系

很多老师在中考前喜欢题海战术,并且把这当做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法宝。我不赞成题海战术,题是无穷尽的,而且作为不是“大师”的我们也不可能猜准出什么样的题,所以把所学知识系统起来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前考试基本上很少出现只考一个知识点的问题,每个问题都会尽可能的跨章节,跨学科,代数几何相结合,如果不能清楚的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不能很好的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根本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因此,我特别注意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

1、强调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

学习数学,首先要知道让学生学什么,概念不但要记住,还要理解,更要能表述。老师们都会有类似的认识,经历一次初三复习,自身会有一个大的飞跃,在这种飞跃中数学概念的掌握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因此,中考前我一般会要求学生把数学概念这其中跟我进行系统的归纳,把知识点整理表述准确,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基本概念清楚了,知识点明确了,做题更有信心了。

2、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串起来

在这里,串是“串联”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把所学知识打破章节,打破顺序,重新整合。例如,方程反映某一“刻”,不等式反映某一“段”而函数反映一种“规律”,它们三者就要有机整合,既要清楚区别也要了解内在联系。通过这种串联,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掌握的也更加牢固。

3、选择好题、精题供学生练习

对于我们能做到的问题,一定要精心选择,不论是基础题还是较难题,选择的前提是要有代表性,偏、难、怪的问题一律不选,而且问题一旦选中,一定要深挖,侧重于方法的讲述。有鱼杆也不见得会钓鱼,是吧?教会学生思考会事半功倍。有时候一个问题老师一讲学生恍然大悟,而不讲个个愁眉不展,原因就是他想不到,他不会思考,所以选题还要分类型,重方法,只有这样,练习的效果才能够保证。

4、让学生对做题错误心知肚明

错误谁都犯,但是,有些学生对于一些题目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这就是问题了。对于错误我觉得一要“捉”二要“打”三要“思”,“捉”就是寻找,可以让他自己找,也可帮助寻找。“找”本身就是一个更正的过程。“打”是要让他有所触动,不是真的打,犯错误就要受相应的惩罚,用来强化记忆,这样以后才能少犯。“思”是说,要对错误做彻底的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样做对,并做好记录,以后经常翻阅,加以强化。

二、复习任务的贯彻

教师说的再好,学生不配合,什么用也没有。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这句话我不赞成,如果理解成普通孩子能达到10的高度,而他达到1的高度,就算会的话,那还差不多。想让学生在复习中有提高需要老师们重视复习计划的实施情况,落到实处。我的原则是能自愿不强制,强制不行就自治。

自主学习是个很高的境界,这在学生中间是凤毛麟角,他们一般都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不用过多的督促。其实除了这部分学生外,还有一部分学生适用这一原则,就是有表现欲的学生,你只要能巧妙地创设一个让他“秀”的机会,他就会不遗余力,有时结果会让你大吃一惊。这一部分学生不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不愿意把自己光鲜的一面展示出来,

强制是下策,但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学生,也是不得已,他什么道理都懂,而且讲起来也是头头是道,但就是不能持之以恒,没办法,只能督促,但是这就有一个问题出现,那就是你一个人,而他们是一群人,照顾不过来。我们可以找一些帮手,从学生中挑选责任心强而且成绩好的学生帮忙,这样三方面受益,老师任务轻了,差生照顾到了,成绩好的有了检验的机会,有了表现的机会。但这种方法需要老师的监督,不能流于形式。

对于特殊群体,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降低要求,给他们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比如可以不完成作业,前提是力所能及的不能不做,考40分就算及格等,这需要私下达成协议,否则极易刺伤学生的自尊。自治是有限度的,在总的框架内给予他们一定的自治空间是为了减轻他们的压力减少他们对于学习的抵制,这是分层教学地体现。

总之,把我们多年经验内化为学生的积累,把学生的积累锻造成创新的能力,复习的目的达到了。通过这样的复习,学生中考成绩的提高就会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张秀岩.中考数学命题规律探索与中考复习建议[J].出国与就业,2011年9期.

9.关于母亲的中考优秀作文 篇九

母亲

怎么也睡不着。

望着窗外苍凉的月色,我的头脑一片空白,滚烫的泪珠不知何时已浸湿了枕巾

“妈妈,我错了,我伤透了你的心――”

快要中考了,妈妈更加地牵挂我。她白天很忙,只有晚上来看我,这个月已是第三次了。我家在山里,离学校有四十多里路。父亲早已离开了我们,只有妈妈照顾我和妹妹。这次给我送来了毛衣。

趁着月色我送她出了学校,但这次我真的说出了口:“妈妈――以后您别来了,看您穿的那么――”

妈妈愣了一下,本来兴奋的`脸愕然一闪,点点头道:“你回去吧!我走了!夜里不要着凉!”

我真的长大了吗?

为了我和妹妹,您含辛茹苦,我怎么真的忘记了呢?多少次在您怀里进入甜甜的梦比重;多少夜您用长茧的手为我缝补衣裳;几回回您寝食不安着急我的学费;时时您又伴我夜为长读,天天您又为我牵肠挂肚。

可今天,我却说出那些话,是虚荣心吗,还是我怎么了?几缕薄云遮住了弯月,却怎么也掩不住妈妈惊愕的脸。

夜已很深了,远处飘来蛐蛐的叫声,是妈妈给我捉的那只吗?轻轻的,我的心好痒,那还是秋收之夜,陪我和妹妹睡在田头唱歌的那只吗?不!那是傍晚,妈妈唤我回去加衣裳的声音!是夜归时,独轮车上悠悠的童谣!是离家时的叮咛!是您回家路上的凄凄低怨……

苍凉的月啊!你不会忘记家里,那长夜孤灯吧!告诉我,妈妈还没睡吗?你还熟悉那深夜的咳嗽吧!告诉妈妈去医院看看吧,不要再把那省下的钱一分一分塞给女儿了!告诉我妈妈在伤心,是吗?给我捎去这颗不懂事、忏悔的心吧!

妈妈呀,女儿已长大,但还要牵着您的衣角!妈妈呀!您还会来看我吗?

满分理由……

10.关于母亲节作文:母亲的赞歌 篇十

(女)是您,将我带到人间

教会我在成长中如何走过沟沟坎坎

呀呀学语时,您领着我认识外面的世界

天寒地冻时,您将我的双手放入怀中温暖

(男)您用爱心的针,穿引耐心的线,一针一线、一针一线

织就了温馨的家园

那可口的菜,干净的衣服都是您的爱在悄悄蔓延

(女)如果我是风筝,您就是拉动风筝的线

儿行千里母心牵那句句叮咛、声声嘱托

是对天涯游子的缕缕思念

(男)如果我是一条船,您就是港湾的灯塔

散发着永恒的光芒

指引迷途海面的我 航向安全的彼岸

(合)这就是母的爱,她柔柔如小、轻轻如烟、深沉如海、恩重如山

(女)两千年前的一天,意大利的庞贝古城在瞬间被火山熔岩所淹没

经历了两个世纪的沧海桑田,人们被一尊化石深深震撼

这是一位母亲,蜷缩在地上,怀中紧紧怀抱着一个幼小的婴孩

我们可以想象,当令人窒息的熔岩扑向不及逃脱的居民时

这位绝望的母亲,曲下身来,以自己的背、头和四肢紧紧环抱怀中的幼子

她希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怀中的孩子抵挡那炙热的岩浆

她希望将一线生机留给孩子

这就是一位母亲在生死关头最本能的希望

虽然,无情的岩浆还是将她们淹没

但母子相拥的情景化作历史的永远

(男)两千年后的一天,唐山在天崩地裂中塌陷

一对母子被埋在废墟之下

八天,整整过了八天

当救援人员发现她们时,七八个月大的孩子安然无恙

而母亲,却永远的离开了人间

在那阴冷、无水、没有食物的环境中

是母亲用乳汁延续着孩子的生命

乳汁吸干了,她用力咬断手指

让孩子吸吮自己的鲜血

直到最后一滴生命流逝

直到人们发现了那用慈母之心创造的生命奇迹(合)这就是母亲无怨无悔的付出和选择

这就是母亲对生命意义的最高诠释

鲜花可以枯萎,沧海变成桑田

但母亲的爱永远留在我们心田

(女)当青春在我们脸上绽放光彩

岁月也霜染了母亲的双鬓

我们在母亲的大树下遮风避雨,却淡漠了对大树的关怀和情谊,而母亲却用慈爱包容着我们的偏激,用温情抚慰我们的焦虑

(男)亲爱的母亲呀,让您的儿女为您做些什么吧

也许,一句话,一杯水,一个拥抱,一支康乃馨

就会让您欣慰不已,笑容绽放

因为母亲的心总是那么容易满足

(女)亲爱的母亲,今天是您的节日

您的儿女用世界上最真挚的语言

祝福全天下的母亲:

11.关于母亲的中考优秀作文 篇十一

Q:你是根与芽护鲨行动大使,一直在关注环保,妇女儿童则是你公益投入的最主要方面,喜得千金后,“演艺复出”的同时,你也正在“公益复出”。将来会更多关注哪些方面? A:以前我对儿童教育是最关注的,因为在我看来,知识是最能改变人命运的,可能你给一个人一笔钱,他都用于生活,等钱花完了,他还是会陷入贫困。但是如果你给他钱,让他学习知识,学习更多的技术,那他就有了改变自己生活、让自己过得更好的能力。所以以前参加的各种助学项目比较多,自己捐款也都偏向于助学。现在当了妈妈,除了教育以外,对身体健康关注的也多了,不管是对母亲,还是对孩子,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是首位问题,如果身体不好,其他都谈不上。这是现在感触比较深的事情,所以我想,未来我也会把更多精力投入在这两类慈善项目上。我会挑选我认为很好很靠谱的慈善基金会和组织,跟他们合作,一起来做这两方面的慈善。

Q:作为“85后”演艺明星,你有众多年轻拥趸,如何看待明星“影响力慈善”对社会的推动意义? A: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来做慈善,肯定不可能帮到那么多人,所以,我觉得艺人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来做慈善很好。因为你可以把更多的慈善信息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的粉丝曾经为了庆祝我的生日,为我经常支持的一个慈善助学项目捐了款。这些粉丝都是学生,可能在很多成年人看来他们捐得钱不多,但是这份心意,让我觉得真的很开心很感动,比任何礼物都让我记忆深刻。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很好的偶像,也没想过要当谁的榜样,但是如果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鼓励或者说感触的话,我还是挺开心的。

Q:明星做公益会遇到一些不理解与质疑,你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这是否会打击到你的热情? A:不会啊,虽然可能会有一些人质疑你,但是也有很多人通过你了解到了不同的慈善项目,并且积极地去捐款。其实质疑你的人,他们也是善良的,他们提出一些质疑,是因为他们觉得也许捐款没有真正给到需要帮助的人手里,或者你的这个做法还不够好,不能真正帮助到人。为了让大家放心,你就努力做到更好就行了,现在我的慈善项目也都在努力做得更好,比如更加透明,操作跟规范等等。

12.关于母亲的中考优秀作文 篇十二

厦门作为福建地区, 乃至整个东南地区中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行者, 在各类教育改革实践中往往走在前列, 厦门的中考评价机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完善着。

对于学生而言, 厦门这些年一直在致力于让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有着更加均衡的发展, 因此到目前为止, 厦门中考的内容及评价方式经历了不断的改革和完善, 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 以及体育测试, 这些内容涵盖了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应掌握能力的方方面面, 同时, 针对初中教育的特点, 这些内容在中考对学生的评价中又以不同的方式占据了不同的比重。以今年来说, 语数英各150分, 政史地、理化生各100分, 体育20分。而在升学成绩的计算中, 占据高考重头的语数英取卷面成绩, 也就是满分450分, 物理取卷面的90%, 化学取卷面的60%, 思想品德取卷面的20%。由此再加之体育的成绩以及特殊考生的照顾分数而构成了高中录取时学生的最后成绩。而除了为高中招生提供的中考分数依据以外, 厦门中考也将各考试科目按卷面成绩依考生总数的4:3:2:1的比例分别折合成为A、B、C、D四个等级, 由此作为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的学习评价。由此可见, 厦门中考对于学生的评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其一是针对考生升入高中后继续学习的潜在能力的评价, 其二则是针对考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业的完成情况而言的评价。

对于各所初中校而言, 今年中考, 厦门教育局发布了新的初中教育质量评价方案, 这一方案旨在进一步发挥教育质量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以期探索建立包含品德修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和学习负担等因素构成的初中教育综合评价体系, 进一步推进厦门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一方案最大的特点在于取消初中教育质量评价中的“质量奖”和“进步奖”, 取而代之的是“均衡奖”, 各类学校不再是竞争所在片区的优质线, 而是应该达到全市确定的标准线。这一变化无疑是传递出了厦门教育, 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要力争更加均衡发展的目标。正如本文一开始说到的, 中考除了是一次选拔性考试之外, 它还是一次评价性的考试, 各类学校不仅要培养出优秀的生源到各所高中去, 其本身在三年期间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新的评价机制中加入了德育内容的原因。从今年开始, 对学校的评价分数中, 中考总分均值权重从原来的30%降为了20%, 取而代之的是10%的德育评估值。也就是说, 新的初中教育质量评估不仅注重学校的成绩, 也注重德育的成果, 新的评估方法的目的就是要让厦门的义务教育更加均衡化, 更加合理化。

当然, 无论是全国的教育改革还是厦门本地区的教育改革目前都依然走在合理化探索的道路上, 也正因为如此, 针对目前厦门的中考评价机制, 笔者调查了部分的学生、家长以及初中校的教师, 在与各有关人士的座谈中得出了以下一些尚待讨论的改革建议, 惟愿这些一线的教师、家长及学生的想法对于厦门地区教育改革实践的推进及完善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内容。

对于厦门中考中针对于学生的评价, 一些学生提出了以下一些看法, 首先, 一些学生提到, 对于在初二进行的生物和地理学科的结业考试应该纳入到等级考试的范围, 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对此笔者认为, 由于厦门中考最后的录取分数计算中不包括生物和地理等学科, 故此很多学生和家长甚至包括个别学校的教师对此种学科不重视, 说到底这还是一种考试决定论, 教育部门应从素质教育的方向对此类学科在初中的设置及评价做出调整, 毕竟类似于生物、地理等学科的内容是学生走向成熟必不可少的知识储备;其次, 一些学生对于中考中的体育测试时间和内容提出了一些看法, 比如是否可以把体育测试的时间调整到初三上学期进行, 以利于学生更好的准备中考中文化科的复习;以及体育测试中男生长跑的标准是否定的过高。对于此类问题, 笔者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更好的结合此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以及厦门本地区学生的身体素质等因素综合考虑, 以制定出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时间及标准。

针对中考中考试的内容及中招标准的制定, 一些家长提出了以下两点看法。首先, 中考中识记的内容过多, 针对这个年龄段男女生的特点, 这样的题目设计是否对女生更加有利?是否应该在题目中平衡设置一些灵活、开放性的试题, 以调动学生思考、创新的思维;其次, 针对中招中的定向生比例, 一些家长提出是否可以取消择校生, 进一步扩大定向生的比例。对于上述两个问题, 笔者认为,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 中考中的题目设计的确应从简单考察识记知识点逐步转变为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逐步增加一些开放性的试题, 以此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知识广度、深度有所加宽、加深。此外, 对于定向生的比例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高中划片定向招生是否依然可行, 或说是否可以借鉴某些地区的一类校联合招生, 这些问题依然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我地区实际作出更符合现状的部署。

对于厦门中考中对于学校评价体系的变革, 本文之前已有提及, 针对目前新出台的初中教育质量评价方案, 一些初中校的教师也提出了他们的一些看法。首先, 对于“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值数”, 也就是此方案中提到的“P值”, 一些教师认为, 将各校因病休学的学生也纳入到统计中, 会造成评价的不公平现象。本来这一规定是为了防止某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从而让成绩不好的学生办理休学来逃避中考, 以此提高学校成绩的做法, 但如果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而是片面的将所有因病休学的情况全部纳入其中, 难免就违背了此方案教育均衡的初衷。其次, 很多初中教师认为, 因为我市实行初中的派位制, 这样因为小学教育质量的差异, 难免造成不同初中校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 以此也就造成要由初中教育来承担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部责任。对此笔者认为, 一个地区的九年义务教育要从全局均衡发展, 就应该首先从均衡教育资源做起, 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育, 更应该做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努力避免在小学教育中的两极分化, 对此, 某些地区的小学、初中统一划片派位的做法也许是一个可资借鉴的选择。第三, 一部分教师还提到, 由于体育测试存在着较大的人为因素以及气候影响, 是否可以将成绩调整为等级制。

总之, 面对目前国内对于学校质量评价方法普遍过于标准单一的问题, 厦门市中考评估改革方案的出台已经体现出厦门市力争做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 通过多元化、多样化鼓励个性发展的积极尝试, 这些做法也将成为其他地区借鉴和学习的经验。希望厦门的教育行政部门在多听取老师、学生、家长的意见的前提下, 让厦门市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不断为厦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厦门教育评估改革力促均和发展.《福建日报》.2012.7.11

[2]《2012年厦门中考招生工作方案》

13.关于母亲的中考优秀作文 篇十三

是献给母亲的爱

又是一年母亲节,在这温馨的日子里,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母亲节快乐!

一首《游子吟》道出了千百年来,母爱的伟大及无私。我们的生命都是母亲给的,我们的血液里永远流淌着母爱,永远挥之不去。就算我们过着最平淡的生活,母爱也渗透在生活的一点一滴里,有时母爱也会被忽视,甚至被埋怨。但母亲依然牵挂儿女,时时刻刻。理解母爱是一种成熟的表现,因为这说明我们已经告别单纯索取爱的幼稚,已经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最平凡最伟大的爱。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去爱我们的母亲。

一枝康乃馨,一句“妈妈,您辛苦了”就能让母亲那失去光彩的脸颊重绽灿烂的笑容。其实并不是只有在母亲节这天才要“特别”去关心母亲,365天里,每一天都是母亲节,母亲的关心是不放假的!让我们多给母亲一点爱与关怀,哪怕是酷暑中的一把扇子,寒冬中的一件毛衣,让母亲时刻感受儿女的关心!

14.有关于母亲的作文 篇十四

我的母亲很漂亮,也很辛劳,妈妈含辛茹苦,把我养大。儿时,她教我写字、唱歌、跳舞。现在,我已十岁,懂得了感恩,不像小时候那样,不听话,不懂事了,但是,有时会惹她生气,会对她大呼小叫。岁月流逝,一年年过去了,我渐渐长大,妈妈却渐渐衰老有时我跟她谈话的时候,隐隐约约的能看见几根白发。每次我看到年仅35岁的妈妈因为操心劳累而长出许多白发的时候,都会一个人偷偷的掉眼泪。

我的母亲很好,对人也很好。要是我的同学来家里做客,她总会“唠叨”几句:给她的爸爸妈妈打电话了没有,问问同学晚上在家里吃饭吗?家里的有好吃的要和同学一起分享。她做事也很好,她们公司经常给她颁发荣誉证书。

15.关于母亲的中考优秀作文 篇十五

目前, 数学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对开放性试题的观点主要有: ( 1) 有多种答案或题目所给条件不齐全的题型, 视为开放题; ( 2) 题目给出的选项少于所给条件、给出多余条件或明显缺少重要条件并且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视为开放题; ( 3) 开放性试题是指题目答案不唯一的问题; ( 4) 让学生自主选择答题方式与切入角度, 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创造性思来解答的问题, 视为开放性问题; ( 5) 有唯一答案, 但存在多种解答方法或存在多种可能性的问题, 视为开放性问题; ( 6) 答案不唯一甚至可以没有标准答案, 给出的条件中存在多余条件, 视为开放性试题.

综合以上六条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主要观点, 笔者得出结论, 开放性试题的条件描述包括: 条件不齐全、条件存在多余、条件多余并且需要自行填补等. 对这类试题的解法描述包括: 存在多种、不固定、不唯一、不确定、无须有准确答案等[2].

1. 通过二分法讨论开放性试题

用二分法把试题分成开放式与封闭式, 要讨论开放性试题, 必须将与开放性试题相对的封闭试题放在一起讨论, 从反面对开放性试题作出说明.

我们可以将封闭性试题以集合的形式写成C = { 问题丨条件齐全且结论确定} , 那么, 开放性试题的集合可以写成 - C =- { 问题丨条件齐全且结论确定} = { 问题丨条件不齐全或结论不确定}

此处的条件不齐全指的是条件有缺漏并且不足以证明结论; 结论不确定指的是解或答案需要通过补充条件后进行探索才能一步步明朗化或确定. 按照上述定义, 笔者把开放性试题细化为三种类型: ( 1) 结论开放型; ( 2) 条件开放型; ( 3) 条件开放且结论开放型试题.

从表面上看, 开放性试题与我们常见的“一题多解”有些相似, 这是由于“一题多解”通常给出的条件齐全、结论确定, 可以通过多种答题思路和答题手法来求解, 虽然答题思路是多样的, 但问题的结论是唯一的. 开放性试题与“一题多解”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因为开放性试题的结论可以不是唯一的.

开放性试题与封闭性试题的另一个类型分类讨论题相比, 开放性试题存在多个结论, 并且每个结论都可以作为试题的正确结论, 但分类讨论题则不然, 分类讨论题虽然有多个组成部分, 但每一部分都不能独立成为问题的完整结论.

2. 通过要素分析法讨论开放性试题

下面, 笔者通过要素分析法来对开放性试题做进一步说明.假如将所有数学试题统一在一起, 将它们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 F, J, T, G} , 将G设为问题的根据、将T设为条件、将F设为解题方法、将J设为问题结论, 然后分别讨论F、J、T、G这四大问题要素缺失时, 会成为怎样的题型: ( 1) 当四大要素齐全时, 得到的便是常见的标准题型; ( 2) 缺失其中一个要素, 成为训练题型; ( 3) 缺少两个要素时, 成为探索题型; ( 4) 当题目只给出一个要素时, 成为问题题型.

从标准→训练→探索→问题题型, 难度是逐层递进的, 假如将开放性试题与考察型的封闭题相比, 可以得出: Ⅰ标准题要素齐全, 属于封闭题; Ⅱ训练题在T和J不明确的情况下, 属于开放性试题; Ⅲ在F, J, T, G中随机取出两个要素, 其中一个是J或T的概率为80%, 因此, 通常情况下, 探索题型有80%的可能性是开放性试题: Ⅳ只给出四要素的其中一个, 那么J或T至少有一个是未知的, 所以这类题型通常属于开放性试题.

根据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旦遇到探索题型, 有很大可能属于开放性试题, 根据和解法不明的开放性试题则不属于探索题型.

3. 通过存在性试题讨论开放性试题

存在性试题指的是, 通过题目给出的条件研究题目所问的结论是否存在或是否成立. 通常, 存在性试题给出的条件是齐全的, 但结论往往有: 存在或不存在、成立或不成立这两种, 正确答案必然在这两者之中. 如果从开放性试题的角度看存在性试题, 那么存在性试题的开放之处, 只是答案存在两种可能, 但正确结论是唯一的.

要研究题目给出的结论是否存在或是否成立, 就要通过题目所给的条件进行推断, 从这个层面来看, 存在性试题应该归为探索题型. 对这类问题进行求解, 要通过“设结论存在”以及“设结论不存在”正反两面进行探索.

二、结束语

无论面对非常规性试题中的哪种题型, 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都是综合分析. 通过对题目因果关系的分析, 选择最恰当的推导方向, 将因与果综合起来, 才能提高中考数学分数. 开放性试题主要考验的是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创造力与自主探究能力. 作为数学教师, 应该积极对非常规性试题进行深入探究, 把握试题的发展方向, 帮助学生做考前复习, 尤其是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开放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智.初中数学开放性试题评价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16.关于新课程与中考命题改革的思考 篇十六

一、关于中考命题的理念与原则

中考命题一定要打造新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即必须体现“以人为本”、“能力立意”的思想。通过中考命题导引,使学校的教学工作真正实现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工作要克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过于注重学科自身知识体系的倾向,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倾向,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的倾向。进而要特别关注过程与方法的探索、学科间知识整合,关注社会实践活动、情感经历的整合。要把教学工作从单纯地找知识的传授点,押考题的训练点,解读评分标准点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把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师和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哈尔滨市的中考命题改革的原则是: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有利于课程计划的实施、教学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发挥全省中考改革实验区的龙头表率作用。真正使中考命题做到学生满意,教师满意,家长满意。

二、关于中考改革的内容和形式

1.中考命题的基本框架是“3+综合”。即:语文、数学和外语(含英、俄、日),综合科目又分为综合(一)包括政治、物理和化学;综合(二)包括历史、地理和生物。语文、数学、外语各占120分,物理和化学各占70分,政治和历史各占30分,地理和生物各占20分。这样做在考试科目方面体现了全面性,学校开设的学科均作为考试内容,就能克服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应试教育的倾向,同时由于所赋各学科的不同分值,又体现了各学科在学校教学中比重的差异。

2.中考的考试评价方式。哈尔滨市的中考改革在评价方式上也在逐步深化。首先,我们为了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考试。2003年,又对综合(二)进行开卷考试,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突出对学生的能力的考查。

3.中考语文作文评卷采取三人背对背地评阅一名考生的试卷的做法,使作文评卷做到公平和公正。

三、中考命题的特点

(一)导向性

中考命题一定要发挥其在推进素质教育及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中的导向作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力考查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一些试题给学生展开联想的空间和自主表现见解的思维激发点,张扬个性。试题要突出考查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产点,知识的沟通点。

例如,哈尔滨市2002年语文二(四)题:阅读《智者无言》回答24—28题,结合本文提出的观点“智者无言”,回答第28题:“你是否同意本文作者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又如,语文二(三)题:阅读《我的四季》回答19~23题,结合本文将生命比作春、夏、秋、冬四季的问题,设计了23题:“作者把生命比作四季,想一想,还可以把生命比作什么,请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

(二)基础性

试题突出双基的考查,有利于国家课程计划,有利于稳定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各学科试题在内容上都注意做到突出重点、顾及全面、点面结合、以面扶点。 关于基础性,其一,是体现在知识点的分布面比较大。如下表:知识点的覆盖率一览表

其二,试题中各部分知识的分值与这部分知识在教材中所占授课时数大体相当。如:数学中代数与几何的比例为5 7:4 3。物理学科与化学学科如下表:

其三,在命题中不出偏题、怪题和计算繁杂的题目,降低难度,保持正常思维的原则。这样,有利于纠正学校在复习工作中的盲目拔高,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的现象和做法。

(三)准确性

各学科命题工作严格履行准确性原则,使试题在文字、内容、图形制作方面做到了准确无误。

1.不超纲,不打“擦边球”和“界外球”。

各学科的试题,严格以国家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及相应的教材为主要依据,以各学科的考试说明中公布的考试范围为参照。大纲和教材及“考试说明”中找不到出处和根据的题一律不出。为了保证做到这一点,命题教师都要写好“备忘录”,在“备忘录”中要写清每一个题的出处,并且将此落实到x章x节x页。

2.字斟句酌,反复推敲。

对容易引起争议和含糊不清的重点语句进行反复推敲,力争使试题清晰、严谨、准确。

(四)综合性

学校教学工作要把培养学生的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今年的中考试题在这方面的导向作用反映得相当明显和突出。所谓综合性,就是要克服现有部分学科过于强调自身,学科间缺乏整合、渗透和交流的缺陷,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学生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开拓学生的学习空间。按照这一思想,今年的命题在综合性上:一是体现学科内的综合;二是体现跨学科的综合;三是贴近社会,让学生去感悟,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把教学置身于广博的技术发展的前沿及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广阔背景之中,收集和捕捉丰富的信息资料,汲取新的知识和营养。

(五)区分性

在各科命题的层次和区分性方面,我们注意把握两项指标。一是知识能力指标。试卷中的题目可分为六个能力层次:(1)识记;(2)理解;(3)简单应用;(4)变式应用;(5)综合应用;(6)超常应用。在输入计算机题库时,每个题的能力指标都已给出,计算机在抽调试卷用题时,按照整个试卷对六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命题原则是:容易题、中档题、难题分值的比为5:3:2。以这样的要求组成的试卷,知识能力指标在试题中鲜明可见。二是试题的难度指标。容易题的通过率在70%左右,中档题的通过率50%左右,难题的通过率在30%左右。

17.关于母亲的中考优秀作文 篇十七

关键字:母亲节作文母亲节诗歌母亲节日记关于母亲节的作文母亲节英语作文关于母亲节英语作文

母亲是海,是春天,是一丛纯洁坚韧的栀子花。

栀子花开,像伞一样庇护孩子,挡住烈日暴雨,让他在花影下奏出一曲一曲梦想的歌。

栀子花落,落在孩子日渐成长的肩膀上,像轻柔的抚慰,那声声呼唤和叹息,你听懂了吗?

妈妈,你说我是个顽皮的孩子,每次轻柔地抚摩着我左手上的伤疤,你总会笑着责备我,怪我总是让你担惊受怕。

妈妈,你总是说我不懂事,但那封我小学三年级时用拼音和汉字混合体给你写的,到现在你还珍藏着的“感恩家书”又代表了什么?

妈妈,我的确从未开口说过我爱你或者感谢你之类的话,其实不是我不想说,只是每每朱唇未启却又合。

我恨自己,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勇气:我恨自己为什么只顾着环视整个世界,却恰恰忘了有一双微眯着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

18.关于母亲的中考优秀作文 篇十八

前行脚步的积累,成长是不断前行的过程。前行的路上,有风景、梦想,有期盼、关爱,有欢笑、痛苦;前行离不开目标、坚持……一路前行,我都有一样东西紧伴着我——母爱。有人说母爱是伟大的、宽容的……但是,我说:“母爱是多姿多味的”母爱一起伴随着我一起前行,一起成长。母爱犹如酸甜苦辣,让我品尝到人生的味道。

母爱是柠檬般的酸。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妈妈也变得很着急了,每天一大早,妈妈就把我从睡梦中拉了出来,妈妈很唠叨,经常对我说:“几点了,还不上学。”我只能很无奈地起来上学。我知道,妈妈很关心我,怕我考不上好的高中,所以,我没有责怪我的妈妈。母爱是草莓般的甜。小时候,总爱和邻家的男孩子玩泥沙,打野战。每天都会玩得不亦乐乎,每当我脏乎乎地回到家里,妈妈总是对我说:“我的孩子真漂亮啊!”每当我听到妈妈这样夸奖我,我的心里总是甜滋滋的,比吃的蜜糖还甜。在母亲的夸奖下成长,我感到很温暖。

母爱是黄连般的苦。每当星期

六、日的时候,我都会和妈妈一起打扫卫生,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妈妈怕伤到我,所以粗重活,妈妈都会抢着做,看到妈妈的汗珠掉下来,我心里热乎乎的。

母爱是艾叶般的辣。青少年时期是叛逆期,我总爱顶撞妈妈,由于妈妈很唠叨,我觉得很烦,所以,我经常发胀气,顶撞妈妈。我知道妈妈为我好,但是我每次都忍不住顶撞妈妈。因此,我觉得很后悔。

我就是品尝着妈妈的酸甜苦辣一起长大的,一起为目标前进的。在前行的路上,妈妈为我遮挡雨,为我排忧解难,让我感受着母爱一起前行。

一路前行,因为有你

夏雨瓢泼,泛起串串涟漪,我一路前行,只因有你的支持,在苦困中捧起一杯杯你沏的茶,心田是如此澄澈。

母亲——我前行的避风港

每个黑夜,我在挑灯夜战之际,母亲你是如此慈祥地在一旁默默地为我守候。因为前行,我必须要奋斗;因为前行,我必须坚持;因为前行,我必须要刻苦。但失败总是与我碰头,每次在我输得一败涂地的时候,你都会把我拥在怀里,鼓励我。那个举动便是我的依恋,母亲,你温柔的肩膀是我的依靠,因此每每失败后我都有你的爱护,谢谢你,母亲!因为你是我前行的避风港。

老师——我前行的指路灯

“别灰心,你一定可以的。”我听老师那如银铃般悦耳的声音,点了点头。立刻擦干泛红的双眼。“来,云云,失败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怎样走好以后的路。”我又点了点头。我又继续前行,我更应该坚强面对。“云云,你这题错了,应该这样做……”老师不厌其烦地为我指引着。其实选择前行是一件艰苦的事,但因为有老师,在身后纠正我,指引我让我过得更开心,这才令我对自己未来的路更有信心,谢谢你,老师!因为你是我前行的指路灯。同学——我前行的加油站

“加油,云云加油……”在八百米的比赛场地上,一群我最熟悉的身影,顶着娇艳的烈日在为我呐喊,为我加油。那一句句窝心的问候,一双双紧握的手,一份份真心的祝福,都在炎热的天空中慢慢凝聚,为我体贴注动力,令我充满信心,谢谢你,同学!因为你是我前行的加油站。

这一份份的关心其实已经为我准备继续前行的心充盈着满满的勇气。

19.浅谈中考作文的立意 篇十九

一、中考作文立意应遵循的原则

1. 立意要正确。

立意正确是文章的立足之本。不论是全命题还是半命题作文, 立意一定要合乎题目要求, 否则再好的立意也是枉然。此外, 还要有针对性, 选取人们最感兴趣的、最能反映人们思想感情的主题立意, 文章才能扣人心弦, 引人注意。当然, 这里面还有个“技术”方面的问题, 即审题时要认真分析题目。如“我心中的歌”“和谐的美”等, 这类题目都是偏正短语, 其中“正”的部分是“歌”“美”, 而“我心中”“和谐”是“偏”的部分。往往“正”的部分是写作对象, 而表意的重心则在“偏”的部分, 体现题目的写作范围、性质和特殊要求。就像“我心中的歌”这个题目, 写作应着力于“心中”, 心中的歌有别于一般歌曲, 它珍藏于内心深处, 是无声的难于忘怀的故事。那发自内心深处的音符, 构成了作者生命的旋律。再比如“和谐的美”, 其着力点应是美的属性———“和谐”, 生活中的美离不开和谐, 和谐就是美。这类偏正短语, “偏”的部分是文章的重心, 即题眼, 应浓墨重彩地加以表现。

2. 立意要深刻。

中考作文立意的深刻在于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事实上, 初中生写作在立意上难以深入, 原因往往就在于浅尝辄止, 没有深入开掘。所谓开掘就是深入思索, 挖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来。如中考作文题“书香作伴”, 这道题好写, 要写好却不容易, 弄不好整篇文章就流于肤浅。只有把读书这件事情放到人生、社会的背景下思考, 才能透过现象挖掘出本质性的东西来, 才能在常人的观点或说法上提升一个层次, 才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作者魏巍精心挑选了三个事例, 这个精选过程在课文后面的附录中讲得明明白白。最后, 他慧眼独具把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英雄的故事都删去了, 却单单把平淡无奇的“坑道谈话”留下来,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事例既是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境界的展现, 也是其英雄行为的思想基础和动力。

3. 立意要新颖。

中考作文立意的新颖性, 即作文提倡言人之所未言, 言人之所不能言, 力求使人们获得新的启迪、新的联想。文章要写出新意, 关键在于作者具备独创精神。如果思想懒惰, 人云亦云, 所做的文章必是千人一面。只有勇于进取, 勤于思考, 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人, 才有可能创新。要使中考作文立意新颖, 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发散思维, 它是一种开拓性的思维方法, 其特点是不集中于一点而是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这样可以开阔立意的思路, 由此及彼, 有利于找到较理想的有新意的主题。二是求异思维, 它是一种寻找事物之间的相异性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如中考作文《我做主》, 有位考生从“大我”出发, 以“广州”的口吻, 叙述自己凭借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迷人的自然风光等, 获得了2011年亚运会的主办权, 由“我做主”, 为亚洲各地的同胞提供优越的服务, 带领亚洲各地的同胞领略“我”的风采, 尽情展现作为家乡一员的责任感。这样, 文章就会显得大气, 胜人一筹。

二、中考作文立意的技巧方法

1. 大题小做。

中考作文立意选择的内容不一定非得是大事, 只要我们善于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 就可以写出好文章来。有时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可能就是一个典型, 一声轻语、一次微笑可能有着丰富的内涵。“大题小做”, 往往可以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如中考作文《我心目中的母爱》, 一位考生没有用豪情壮语来歌颂母亲, 也没有写母亲所做的惊天大事, 而是选择了生活中一件平常的事来写母爱:“被子晾在那儿, 母亲走过去, 伸开双臂像要把被子揽入怀中, 由上到下不厌其烦循环往复地拍打再拍打, 藏在被子里的小灰尘惊慌失措地在有阳光的冬日里乱飞。拍打完毕, 母亲又仔仔细细地在被子上翻来覆去瞅了几眼, 这才放心地把被子抱回我的床上整齐地铺好, 仿佛今夜享受这温暖被窝的是她自己。我忽然明白:被子上阳光的味道就是母爱……”这里母亲为“我”晾晒被子这件小事, 就真正切切地反映出了母亲的伟大。如《一碗白开水》、《三颗荔枝》、《一根红头绳》等文章, 都属于“以小见大”“平中见奇”的立意方式, 很值得考生去认真分析和借鉴。

2. 角度标新。

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善于学会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只有这样, 才能让文章的立意“高人一等”。如中考作文题“留在心底的风景”, 当绝大部分学生把笔墨放在旖旎无限的西湖风光、巍峨壮观的万里长城、金黄细软的沙滩等这些自然风景的时候, 有些学生巧妙地转换视角, 突破“风景”的字面义, 衍生到更广阔的意义上去选择“风景”。有写文人名著的, 一位考生写《三国演义》中周瑜和小乔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是一道留在人们心底的美丽风景;有写人文景观的, 街道上众人齐心救治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 公园里孝顺的媳妇推着瘫痪的婆婆散心;有写动植物的, 蚂蚁合力抬食, 梧桐树起死回生, 海豚围圈救人等。虽是同一考题, 写作角度却各不相同, 读来让人备感新颖。

3. 反面着笔。

在现实生活中, 有些事情从表面上看是违背人之常情的, 却也能够“逆理”而“成章”;有些事情从正面写可能难以激起读者的兴趣, 从反面着笔却能显出新意, 使情节变得曲折, 主题变得深刻。比如《上帝的苹果》一文中, 下笔入题写约翰死后见到上帝, 他极力埋怨上帝没有给他机会, 导致他在人间六十年没有一点成绩。上帝想了想答应了约翰的要求。上帝三次让苹果落在约翰的头上, 前两次约翰把苹果吃了, 最后一次他捡起苹果扔了出去, 扔到牛顿头上,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作者从反面着笔, 对比鲜明地得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机会对人人都是平等的, 只是每个人把握机会的能力不同。因此,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 要启发学生善于从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出发, 寻找新颖的角度去开掘事物的特点, 探求事物的本质, 只有这样, 才能提炼出正确、深刻、新颖的立意来。

三、中考作文立意应注意的问题

1. 立意错误。

如在写《缺憾》这篇文章时, 有的考生写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 如黄、赌、毒等, 然后得出结论:这个社会太不美满了!太令人震惊了!太令人失望了!这位考生只看到了社会的阴暗面, 而没有看到社会的光明面,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这样的立意显然是错误的。

2. 立意肤浅。

如中考作文题“我很幸运”, 有的考生就写了班级里很多同学患流行性感冒, 而自己没有感冒很幸运。显然这样的立意是不够深刻的, 因而也得不到高分。

3. 立意陈旧。

如中考作文题“我读懂了”, 有的考生就写自己读懂了一篇课文, 明白了文章的主要意思。这一立意就不如读懂人物的高尚品质和精神给自己的激励等立意深刻, 这样不新颖的立意自然得不到高分。

20.关于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的几点反思 篇二十

反思之一:实行开卷考试。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迎接新的挑战

实行开卷考试,必须反思的第一个问题是:实行开卷考试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深浅度如何把握?能否降低基础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的要求?五年来,一直有不少师生认为,开卷考试的成绩好不好,关键在于学生在考场上能根据考题,照抄书本的多少内容,教师平时的教学是费力无效的。这显然是对开卷考试的一种误解。实践证明,开卷考试确实给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开卷考试中学生的成绩如何,其关键在于教学实践中是否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否加强对学生运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以事实说明如下:

1、要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从开卷考试中考生的答卷情况可以看出,造成许多考生答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如下题: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A、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B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c、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这是一道不定项选择题,是考查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内容的基础知识题,学生只要翻开课本归纳一下即可,但有许多考生答得不对。这说明,开卷考试也绝对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检查。

2、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开卷考试命题更加突出能力和素质立意,体现党和国家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要求。但从中考阅卷抽样分析看,缺乏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仍是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

3、要继续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没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无从提高。

反思之二:实行开卷考试,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深入探索、与时俱进

实行开卷考试,必须反思的第二个问题是:实行开卷考试后,初中政治教师应该在钻研课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资源的使用、考试研究等方面做些什么?应该认识到,开卷考试毕竟是一种新的尝试,从实际来看,要使开卷考试继续推行下去,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改进和解决的问题还比较多,这主要变小在以下几点:

1、《课程标准》规定“识记”的知识点,是否也应纳入命题的范围?如何避免学生翻翻书就能找到答案?纵观各个城市的开卷试题,尤其是部分单选题和简答题。考时翻书就能找到答案,这样就把对知识的考核变成了对查阅资料能力的考核了。

2、如何拟定主观性试题的答案?答案无疑是对教材知识作的适当变通和概括,但变通到什么程度,概括到什么程度?如何把握?

3、如何处理好考点与教材及社会热点问题的关系?思想品德课中考无疑不应回避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有的学校(如城市学校)对考点、教材、社会热点问题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很透彻,具备网络条件,准备的资料也非常充分,学生带进考场稍作调整就可以得高分;而有的学校(如农村学校)因条件限制。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方面做得不够,学生则会受到影响。这对于考生来说是否公平?因此,命题如何才能做到既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角度灵活巧妙,又不是偏题怪题难题?

4、随着考试改革的深入开展,高水平的复习资料很有可能成为“抢手货”。许多考生反映带厚厚的教材和教辅书籍进考场,还不如带上一本薄薄的“有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进考场。如何认识、评价和避免这种现象?

5、有的学校专门为学生印好了各类题型的“样文”,因而会出现“雷同答案”且基本上符合题目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应当如何给予适当的赋分?

6、开卷考试,学生当然可以翻书、查阅资料,但对这些资料是否应作一些限定?如果作限定,又如何限定?

反思之三:实行开卷考试,初中思想品德课必须依法治考

实行开卷考试,必须反思的第三个问题是:开卷考试能否成为中考取消或削弱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理由?国家教育部《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应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应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可实行半开卷考试,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开卷考试。其他文科可参照执行。”很显然,实行开卷考试,是培养学生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和考试改革的需要,实行开卷考试的学科,不限于思想品德课一门,也包括其他文科。最近有传闻2008年中考将取消思想政治学科,如果中考能取消思想政治学科,则同样能取消其他文科。试想,这种仅仅只有理科没有文科的中考,过去、现在没有即使在将来也是不会有的。但现实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考分值的不断降低(2002年前是100分,2003至2006年是60分,2007年降为40分),这在客观上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于是,有些学校把思想品德课周课时由每周两节减为一节。有些学校用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思想品德课教学,这一做法客观上使学校、学生、家长都不同程度地在忽视思想品德课,严重背离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会影响到学生科学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说明,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在某种意义上,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这种性质规定,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性质最突出的表现。因此,思想品德课程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思想品德课程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2000年3月13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地把思想政治学科列于中考科目之首。2000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也进一步强调要把思想政治课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必考科目。这些都说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考以及开卷考试改革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必须要去做,必须要做好的大问题。如果中考取消思想政治学科,或中考分值的再次降低,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改进”。试想,再好的《课程标准》,再好的教材,再好的教法,再好的考试形式,中考已不考或不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科学设置中考分值,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作为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性考试的中考,应严格依法治考,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规范中考科目及其分值。

上一篇:扬尘污染防治长效机制下一篇:煤矿培训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