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体会作文(10篇)
1.我的读书体会作文 篇一
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拓宽视野,可以提高写作水平,更可以激起人的各式各样的感情,最终获得美的感受。
我读过许多课外书:《百家姓》《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等等。这些书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还让我知道了一个个为人处世的道理。
尤其是《上下五千年》,让我记忆忧新。英国大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智慧。”是啊,纵横天下,哪一个朝代不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元朝开始,成吉思汗首先只是一个部落的首领而已,到后来一样靠他的智慧也当上了可汗啊。还有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哪一位帝王不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统治者得最高权力的?
历史的每件事都让我们感想良多,暴君隋扬帝,玄武门之变.而今,我们又将翻开崭新的一页,谱写着我们新世纪青年的历史。
啊,书!你是知识的源泉,你是全世界人的营养品,你是使人类进步的阶梯。啊!书,我热爱你!
2.我的读书体会 篇二
我很热爱读书,特别是神话类的书籍,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书里讲的很生动、形象。
把故事中的人描绘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牛郎织女》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篇神话故事,故事讲述了牛郎织女相亲相爱,忍受着一年只见一次的痛苦。从中我体会到了牛郎织女无法割舍的爱情。他们的故事使我感动。
《女娲造人》的故事传遍千家万户,女娲造了男人和女人,使人们可以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使人们过上了幸福和谐的生活。
《女娲补天》这个故事讲述了女娲为了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人们补天,从中我体会到了女娲不惜一切也要造福人类的决心与毅力,不屈不挠,顽强不屈。最后,经过一番努力,女娲终于将天补全了。从《女娲造人》和《女娲补天》这两篇神话故事中,体会到女娲不仅是人类的创始者,还是人们的保护神,灾难面前总有女娲保护人们。
神话故事是我们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爱读神话故事。
3.我的几点读书体会 篇三
前几天办的读书会,因为时间关系,互动的时间很短,没能和大家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准备的段子都没讲,风头又都被小师弟抢了去。我的女学生竟然当着我的面向钟师弟求合影,简直是丧尽天良!干脆写一篇,把未尽之言抒发一下。全是干货,一条一条的。
1.很多人问我:赵老湿,你怎么读那么多书啊,怎么老在看书啊? 我心里只有“呵呵”。孩子,我哪里读的书多,只是你们读的书太少了。(一上来就以一种谦虚的方式把自己放在一个装逼犯的高度!)不过想来鲁迅当年也这么装过,我又安心了不少。鲁迅当年是这么说的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其实这句话估计也是以讹传讹的)很多人其实一年一本书都不读,所以说读书要趁年轻,上了班,成了家,当了爹妈,再有静下来读书的时间真的很少。我还是很怀念以前在图书馆坐上一晚上的时间。
2.”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别再被蒙骗下去了,想要靠读书发财成功,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的巅峰,实在是太难了。我自己读了那么多年书,以及身边比我读得还要多的人就是血淋淋的例子。书中如果真有黄金屋颜如玉,那阁下看的应该是《宝石鉴赏》或者《人体写真》这样的书吧。很多把生意做到全世界的温州义乌老板根本就没读过什么书,怎么就腰缠万贯妻妾成群了。读书人何苦再骗读书人。
3.所以有时候觉得“知识改变命运”,“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些话挺坑人的。为此,多少家长费尽周折,砸锅卖铁逼着孩子读书,考大学,结果发现孩子什么都没学到,浪费了时间和金钱。他们不知道,有些人,真的就不是读书的料!还不如去当厨师,开挖掘机,卖羊肉串,一样可以有幸福的人生。书籍最大的功能是记录。人类进步的动力是各种欲望。比如懒,比如好色,比如想长生不老。
4.读书往往是功利性的,为了考试,为了写一篇作文,为了职场提升,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不非得任何时候都陶冶情操。甚至连陶冶情操也是功利性的。比如我,通过读书提高了不少逼格,可以让我侃侃而谈头头是道,成为人群的中心。但这还不是因为没和“高”“富”“帅”沾上一点边。当不了偶像派就只能走实力派的路线(当然也不是说就能成为实力派,很可能最多就是个谐星。)要是光凭长相或者财富就能让很多小姑娘喜欢我,估计我也没有心思读书了。
5.其实书读多了才发现,杀伐到最后,拼的还是外在,很多事情,自己多照照镜子就明白了。读了那么多书,他们给你的评价也就是: 这个人还蛮有思想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所以,不要想着靠读书就能逆袭高富帅了。
6.不要因为自己没有读过名著而感到羞耻,其他书也能陶冶情操讲明道理愉悦身心。我就很少读名著,原因有几个:1.太长了,以前没有娱乐的时代大家没事就读读书,现在?臣妾真的做不到啊!2.有些名著真的过时了!《简爱》《傲慢与偏见》,现在的人都不这么谈恋爱了好嘛,怎么让大家去感同身受? 3.有些外国名著的翻译真的很烂啊!
7.英文名著我看的就更少了,别以为英语老师都是熟读莎士比亚,雪莱,华兹华斯,马克吐温,培根,这些我都没有看过好吗。所以我的英语水平,特别是写作,真的不高。看来,要提高写作水平,读名著还是很重要。大作家,至少在语言上是厉害的。
8.不要觉得别人口中的好书自己不能欣赏就有什么问题。读书是个很主观的事情,一盘菜好不好吃,关键还是个人说了算。也不要为一本书没坚持读完而感到不好意思。一盘菜不好吃,总不用吃完了才能说吧。觉得不好看就不用死撑,读书主要是消遣,没必要坏了兴致又浪费时间,除非这本书从头到尾都是考试的重点。这一点我要感谢网络书店,提供了在线试读的服务,让我避免了不少时间和金钱浪费。那些每本书都包在塑料纸里面不让读者翻看的书店我都不会买,他们割裂了读者和书籍的联系,以一种太傲慢的姿态。
9.很多书,不同年龄阶段读起来的体会很不一样。我高中的时候看《挪威的森林》《白鹿原》什么的,基本当色情文学看的,自习课上看得我面红耳赤手心冒汗,满脑子都是性幻想。那个时候不懂,没经历青春的那些残酷和挣扎。十年后我再看电影版的《挪威的森林》,掩面叹气,那又是另外一种体会。所以有些书,没到年龄还是不要读了,像卡佛,麦克尤恩之类的重口之王,青少年还是先不要碰,看完后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三观尽毁。
10.想通过读几本书来增加审美、品味(俗称提升逼格),说实话,比较困难,效率也比较低。还不如读书评快速,初级装逼可以读《中华读书报》,豆瓣读书。中级装逼读《三联》、《Timeout》,高级装逼读《纽时书评》《纽约客》或者《大西洋月刊》。当然了。真正要提升,还得读原著,还得细读,当别人装模作样地说“辛波斯卡被称为“诗界莫扎特”,因为她的诗风清澈、明朗、几米的漫画就是受了她的启发”时,你要是回应到:“是啊,比如说她的《我曾这样寂寞生活》写到:‘我并不责备春天,它已再次出现。我不会责怪,因为,年复一年,它履行着职责。’这是女诗人对一个寂寞灵魂的领悟”,简直是逼格高下立现啊!
11.用书在装饰房子倒是性价比很高。把屋子里墙上填满书,顶天立地,也比买什么黄花梨茶几伪名人字画或者假古董省钱。但仅限于装饰,要说能对生活产生什么影响,你看我,宿舍里唯一重样的家具就是书架,从语言学到人类学,从古文观止到中国哲学简史,从木心到李泽厚,老牛逼了!我有些同学家里,能叫做书的东西就是几本炒股秘籍,顶天还有两本卡内基。结果就是现在大家一起出去玩,高档消费基本都是他们请客。
12.读书也不是完全如此不堪,读书人也不是就一无是处。我的偶像罗素老爷子的三大人生信念:对 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难以遏制的同情,深入我心。但唯有读书,追求知识,是不要依靠他人只需自己就能完成的修炼。爱情也好,同情众生疾苦也好,终归有一个能力的问题。大部分时候,我们想从他人那里得到慰藉、宽容、爱慕、崇拜,都是太困难的事情。唯有读书,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修行,自己沉浸在一个不受打扰的世界中,就可以和作者、古人、历史、未来对话了。不多沉浸久了,也难免走不出来,陷入更深的孤独。所以,坐久了,还是要站起来走动走动。
13.别去一趟大理丽江就把签名改成:“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拜托,同学,咱就不能两件事一起做吗?非得灵肉分离,你这意思难道是“读书不旅行,旅行不读书”吗?我出门,凡是要等待的,基本都带书。去银行办事、坐车、去财务报账、当然还有出去游玩住店,都带着书。平时上厕所、等菜烧熟、等广告,都可以见缝插针地读两页,因为现在静下来读书的时间真心少啊。真正喜欢读书的人,身体不管在厕上在马上在床上,灵魂永远在路上!哈哈——
14.我认为,所谓励志故事,只是因为这些人成功了。要是丫没成功,他们的故事也和千千万万的loser一样,不过就是反面教材。为什么不看成功学,处事之道什么的,因为这些是精神鸦片,让你生活在幻觉中。以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只要好心就有好报。孩子,你应该多去菜市场、车站、劳务市场转转,比读这些书有用多了。人生导师们吃着鸡肉鸡腿,剩下点心灵鸡汤给你们喝。结果。loser就打了鸡血跑去向女神表白了,结局有个成语--十动然拒。
15.我小时候也读过心灵鸡汤(初中),刘墉(初中),林清玄(高中),余秋雨(高中),安妮宝贝(好像还是读大学时候看的,但真没读过郭敬明!)家里现在还摆着,没啥可害臊的,都有个过程,我也不是那种早慧天赋过人的。谁还没经历过矫情的年纪,谁年轻时没爱过个把人渣。漫漫人生路,总会错几步;长长阅读途,难免马失足。关键是要成长,智商和心智都得发育。我现在看的是《出梁庄记》《打工女孩》《路西法效应》《通往奴役之路》。从满满的正能量变成浑身负能量,从天真的少年变成暗黑破坏神,你们说好吗?
16.作为一名文科生,学外语的,我也有知识虚荣心。读大学的时候囫囵地看了很多哲学的高大上的书,尼采,叔本华,海德格尔,福柯。基本看不懂,什么没记下来。没到那境界,没那功力,练不了那么高深的武功。现在还觉得尼玛这帮人为什么要把简单得卖菜大妈都明白的道理说得那么晦涩艰深。看不懂的书,只要不是专业必须,不看就是了。读书基本上还是个消遣方式而已。对于作者、读者,最重要的都是真诚。
17.爱读书肯定是好事,但只读书就不好了。不仅有变成书呆子的风险,还会和社会脱节。我从来主张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以后我的孩子要不是读书的料,我就趁早让ta去行万里路,一样能成长,也许更好。对我来说,阅读和行走都是体验,但后者更吸引我。读《在路上》,我更愿意亲自驾车走一遍66号公路。读《缅甸岁月》,我更想到这个国家实地看看。
4.我的读书心得体会 篇四
今天,我从书柜上拿出了一本古老的书,上面布满了灰尘,我用嘴轻轻一吹,看见上面三个大字《西游记》。我翻开了书,我在那里静静地看着。
我仿佛走了进去,我看见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景,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的情景,看到唐僧收三徒,看到了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看见了他们最终修成政工的情景。
我看完了这本书,但脑海却想着《西游记》中的每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好像我被《西游记》吃了!
我看到了他们师徒四人中具有的品质:勇敢,诚实,任劳任怨,善良,乐于助人,聪明机智等。我看到了,想到了,却做不到这些。我们拥有了聪明才智,却拥有不了任劳任怨的品质,我们拥有了乐于助人,却拥有不了勇敢的品质。
当然,人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包括他们师徒四人,他们有:不信任自己的伙伴,偷取别人的东西……但他们在自己的成仙道路上都一点点改正了。自然而然,我们也是有缺点的,但是我们只会认识自己的缺点,不会去改正它,从而导致缺点越来越多。
我所希望看到的就是大家可以取长补短,将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将自己的缺点意义改正。
《西游记》给予我们许多的启发,这本书很值得我们大家去阅览,我们要将《西游记》给予我们的启发牢记在心。
《西游记》这本书主要讲了:唐僧肩负唐王的希望去西天取经,一路上他收了三个徒弟,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修成正果。
我们要学习他们永不放弃、坚持不懈地精神,要拥有他们永不言败的品质。
5.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读书体会 篇五
——读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有感
“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我的教育理想》中的这段话,能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作者是一个充满梦想,富有理想,并能为之不懈追寻的人。对朱永新的名字早就耳闻,偶尔在中央教育台的《教育人生》栏目中看到了对他的采访,让我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于是我浏览了他创办的新教育网站,并且认真拜读了《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作为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中国教育风云人物”,他的教育思想正在影响着一大批从事教育的人,有越来越多的人追随着他走上了追逐教育理想的道路。
当我读完这本《我的教育理想》,拿到此书,认真读来,倍有久旱甘霖之感,我被他的文字也被他的精神所感动,这是一个把教育当作伟大的使命,并对教育充满思想的人,我的脑子里充满了三个词“激情、自信、追求”,无论是作者的本身,还是文字中所传递给我们的理想校长和理想的教师形象都可以用这三个词来囊括。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的伟大使命是使人们从无知走向成熟。
从走上教师岗位的那一天起,我也一直在追寻着,如何成为一个理想的教师。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堂。优质的课堂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在这里常欢乐、常惊奇,主动地探索,健康的成长。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自我挑战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回想自己从一个年轻教师变成一个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多年来我一直用这样一句话来鞭策自己: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每一个学生,不希望自己成为名师但一定要成为一名校长,家长,学生心中的合格教师,我爱孩子们,他们的调皮在我的眼里是可爱的,他们的笨拙在我的眼里依旧是可爱的,因为他们毕竟是6--12岁的孩子,所以他们所有的行为都是可以被接受,被原谅的,我怀着一颗包容的心期待着孩子一天天的变化,让孩子们轻松自由的学习成长;我不断探寻着最好的教学方式,不断地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尝试,在我的脑子里总会有很多新的想法,看着自己的想法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到验证,听着孩子如百灵鸟般的歌声,看着孩子们充满想像的丰富的画面,回答着孩子们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个个难题,感受着孩子一天天的进步我的心是充实的,我的心是愉悦的;我把每个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经常和家长们交流如何辅导孩子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
书中的几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
6.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读书心得体会 篇六
高尔基小时候非常可怜,5岁时爸爸就去世了。她的外婆和他的妈妈哭得很伤心,可他还小,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妈妈去别的地方工作了,他和外婆、外公一起住在一个又大又漂亮的新房子里。他最爱的人就是外婆,她勇敢、能干、善良。后来,母亲也去世了,他只好离开慈祥的外婆,独自一个人勇敢地去闯世界。高尔基吃够了各种苦头,遇到了各种坏人和无知的人,也遇到了一些可爱可敬的人,在被欺辱和同情帮助中逐渐成长起来。他一直想上大学,但最终也没有实现梦想,却进入了一所真正的大学——社会大学。
在错综复杂的艰苦生活环境中,高尔基丰富了对社会的认识,头脑中发生了飞跃式的变化,成为了一个有理想、有责任感的人。
7.我的读书体会作文 篇七
小时候,在幼儿园学会了几个字后,我总会迫不及待地飞奔到新华书店,拿起绘本装模作样地看。上小学后,认识的字更多了,妈妈便给我买带拼音的书——《给大象拔牙》,作者是沈石溪。看了这一本后,我又迷上了他的另一本书,真是太给力啦!在书中,我学会了写作的技巧,领悟到许许多多的道理。我逐渐痴迷上了这位不会说话的朋友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并不满足于看作文书了,我开始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在书中,我走进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的生活,仿佛在与他交流生活的酸、甜、苦、咸。在书中,我认识了许多人物∶海伦凯勒的坚强而热爱生活使我倍受鼓励;亨利的勇敢使我敬佩,莫莎总会在困难时帮她解开心结;鲁滨孙漂流到了无人小岛上,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一次,我上厕所拿了一卷纸,就往厕所跑。跑到中途发现忘了拿书,又赶回去拿书,还好跑得快,不然就撒裤裆啦!我蹲下来,手边捧着书边上厕所,一连蹲了十几分钟。妈妈到处找我,喊着我的名字,等我看完那本书后才发觉自己蹲了很久了。妈妈看见了我,问我跑哪儿去了,我说上厕所去啦。妈妈看见我手中的书,马上明白了,并罚我再拿书去厕所看,就蹲在那里。但我仍然趁着妈妈不注意时去看书。
8.我的读书体会作文 篇八
蓝蓝的天,飘着淡淡的云,像咖啡浮着一些泡沫。又是个艳阳天,我起个大早,但还是睡眼朦胧,昨夜通宵把一本书看完了。对了,我是一只蚂蚁,一只生活在图书馆中的蚂蚁。这所图书馆在一所小学中,不大,但足以让我看一辈子了。
啊!新的一天,该看什么呢?呀!有人来了,快躲起来……只见一位女生走了进来,翻开一本书,轻轻读了起来。我太开心了,难得有人会坐在这里看书,我赶紧爬了进去……噢,我看书是这样看的,爬进书里,钻进书缝,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所以看一本书能成为跑步运动员!啊!与人一起看书,心里美滋滋!这是幸福的开头吧。
“啊!有蚂蚁!”那个女生尖叫,我吓了一跳,连忙逃跑。好吧,那个女生跑得比我还快,还好没有被打死。我继续读书……不久,又一本书读完了。
忽然,几个个子高高的,壮壮的同学,来到图书馆,看样子不是来看书的,我要盯紧他们!
他们来到图书馆的后面,偷偷拿了几本书,可恶的事情发生了,只见他们有的撕书,有的把饮料、水泼在上面,让人发狂。他们还很开心呢!
我心中已烧起熊熊大火,正当我要前去阻挡时,心想:算了算了,他们人多力量大,别跟他们一般见识,否则就要上西天了!看着他们破坏书,心中别有一般的痛。这里有监控,总有一天,他们会受到惩罚的。果不其然,他们被老师处罚了。
他们把宝贵的资料给破坏了,反而不去学习,他们还不如我,不如我这只小小的蚂蚁。
9.我的读书体会作文 篇九
童年时,我渴望拥有全天下的书,让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成长。每一本书都像海洋中的一朵浪花,闪着神奇的异彩,令我遐思飞扬。
那一天,爸爸妈妈忙着加班。中午吃饭前的时间,我正在津津有味地读着一本书,我如海绵吸水般贪婪地吸取知识。
爸爸妈妈说:“儿子,我们出去有点事,你自己做面条吃!”说完就急匆匆地走了。当时我仿佛没有听见。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并没感到饿。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依然沉浸在书中的情节中。直到第三个小时,同学开始叫我出去玩时了,我才放下书下楼去。
玩着玩着,我们路过一家书店,同学说他先去买瓶水,让我在原地等着,而书店像一块磁石吸引着我。我走进书店,在里面享受着读书的乐趣,伴随着书中的故事,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时而让我紧皱眉头,其中的逗人故事又时而让我眉开眼笑。即使最后一抹晚霞消失了,我也不知道时间在悄悄流逝。
我的脚开始发麻了,我跺跺脚。我的`肚子开始咕咕叫了,我咽下口水,仿佛吞下满肚子的知识,足以让我充饥。我丝毫不理睬饥饿与疲倦。就在这时,我听见爸爸妈妈大声呼喊我的名字,我合上书,仿佛把所有的智慧都咽了下去。我看了看表:都晚上九点了!爸爸妈妈在书店找到了我,问我吃中饭和晚饭没,天哪!我居然没吃饭。爸爸摸了我的头,无可奈何地带着我回家了。
书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宝库;书是一双翅膀,帮我飞向智慧的殿堂;谢谢你!书,你无处不在,无时无刻地跟随着我,是你帮我完成我的梦想,也是你让我卓越突出。
10.我的教学生涯读书心得体会 篇十
身为父亲的傅雷为了弥补爱子因远离故土而产生的诸多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日渐陌生的因素,坚持给孩子邮寄有关的书籍,从《诗经》、《楚辞》到宋词、明曲,还有自己的译作。在信笺中他阐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学思想,为的是让儿子明白:作为一名炎黄子孙,他是足以骄傲的,因为祖国有着无尽的文化财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国人的血脉里传承着!他在用心诠释什么是父爱,用文字诠释什么是爱,我想他说出了世上所有父亲想说却又埋藏在心里的那份深沉的爱。
傅雷身为父亲能以如此的心态和耐心来教育孩子,为傅聪走向未来做出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傅雷先生所写的这些书信不仅给傅聪上了精彩的人生一课,也让我这样的读者受益匪浅……特别是十月二日的书信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并且沉思良久“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是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慢慢养成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情,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容客观的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我的读书体会作文】推荐阅读:
小书虫的读书体会作文07-11
读书体会到的酸甜苦辣小学生作文09-10
优秀作文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500字09-25
偷影子的人读书心得体会精选学生参考作文11-24
优秀作文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300字01-31
读书名言体会08-20
读书、观影体会10-20
斑羚飞渡读书体会07-16
读书体会(张晓雪)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