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台前和幕后反思

2024-06-21

语文教学的台前和幕后反思(4篇)

1.语文教学的台前和幕后反思 篇一

春运—让我们致敬这些台前幕后的铁路人

腊月三十,新春佳节已经到来,广场前人流涌动,成千上万的旅客涌向了吉林火车站,我自然也是春节归乡的一员。

一进站,熙熙攘攘的人流让安检员们目不暇接,一个又一个,不知道多少旅客经过了他们的身旁,那几位年轻的姑娘额头露出了些许的汗珠,看得出她们的劳累,可姑娘们依旧全神贯注,不敢松懈,为了保证运输安全。她们在坚守,因为人民铁路为人民。

进入售票厅十几条长龙排起,从没有过的人流,大家都想回家,窗内的售票员几乎用尽了他们最娴熟的技能,来尽量缩短每位旅客的购票时间,不仅要快,同时还要准,他们用清晰洪亮的嗓音和每位旅客核对信息的准确,因为一字之差可能让旅客们回不了家。她们在竭尽全力,因为人民铁路为人民。

进入候车室,同样是人满为患,座椅已经满足不了正常需求,远远的你会看到有一群人围在几位姑娘身旁,他们不是在看热闹,而是在咨询出行问题。无论是谁无论何时无论旅客态度如何,姑娘们始终露出他们最甜美的笑容,耐心的回应旅客们的诉求。她们坚守笑容,因为人民铁路为人民。

一小时后,我的检票时间到了,很多人可能是着急回家了,听到检票,便着急拥挤起来,但是越挤越慢,检票员及时进行劝解疏导,可能是喊得多了,一位男检票员的嗓音已经破声,尽管辛苦可为了旅客他们毫无怨言。他们坚持呐喊,因为人民铁路为人民。

走上站台,依旧是人流传动,大家都在焦急的等待着列车,火车快要进站时,一个小朋友可能着急了,进入了站台白线内,危机时只见值班员急忙边喊边奔向孩子,他们说:“这样的惊险场景时常发生,我们的职责就是时刻保障站台旅客的安全”。他们在坚持目光的凝视,因为人民铁路为人民。

进入车厢,你便相遇了陪你一路的异性亲人——乘务员,他们门前温情的守候着你,关闭车门后又开始了为旅客服务的工作,摆放好每件行李箱,清扫车厢每处卫生等等,持续不断的来回穿梭于车体,没有坐立的时间,没有不耐烦的表情,待旅客如亲人。他们坚持敬业,因为人民铁路为人民。

坐在列车里,看着外面的风景,感受着舒适的乘车环境,作为铁路一员的我此时想起了一些幕后的铁路人。

他们是坐在驾驶室正在牵引我们前行的火车司机,旅客们乘坐的当然是列车的舒适感,我想此刻的司机师傅们应该是美景看不出美,长时间的坐卧也感觉不到座椅的舒适,因为他们的任务是时刻注视着前方的一举一动,时刻关注着操作台的指标。他们坚持专注,因为人民铁路为人民。

他们是夜间给铁路治病的线路工,今天的夜里一定寒风凛冽,冰冷刺骨,当然这些很多旅客感受不到也看不到,因为他们只能夜间工作,每晚都在线路上量轨距、找高低确保线路的平顺稳定。他们坚守标准,因为人民铁路为人民。

他们是黑夜里推行仪器的铁路探伤工,有人说他们是“铁路护路神鹰”,为钢轨内部检查病灶是他们的职责,当然这些病灶肉眼很难看出,他需要的是探伤人专业的技能,无论严寒酷暑,总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坚守技能,因为人民铁路为人民。

其实还有连接员、巡道员、道口员等等很多岗位的铁路人春运期间在为旅客无怨无悔的服务着,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这些平凡的铁路人,就是在抒写他们不平凡的人生,让我们致敬这些可爱的铁路亲人们!

单位:吉林探伤车间

通讯员:于合君

日期:2018年2月15日

2.语文教学的台前和幕后反思 篇二

台前:质疑与掌声并起

虽然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上映以来收视率不俗, 但一路走来也是质疑不断。

首先是剧中人物的造型, 铜钱头、苍白脸、素服青衣, 清一色的戏剧化、前卫甚至带着日式风格的妆容与《红楼梦》原著描述相去甚远, 新《红楼梦》设计的造型从放出定妆照以来就受到观众质疑。

配乐惊悚、旁白拖沓。新《红楼梦》的惊悚配乐随着剧情发展几乎一直存在, 与此同时, 还有大段的男声旁白, 旁白语言大多来自原著。有观众质疑:“画面那么幽暗, 还配上重叠的人影, 配乐里冷不丁地冒出一声‘咿呀’的怪叫, 以前没觉得《红楼梦》有鬼片的基因啊。”

演员形象、演技难入眼。林黛玉有点胖了, 而薛宝钗则有些瘦了。林黛玉是个从会吃饭就开始吃药的病秧子, 不可能胖, 这是常识。而薛宝钗养尊处优, 应该胖一些。这两个人物实际上违背了原著人物的设计。与87版《红楼梦》的经典角色相比, 新版中90后演员的演技实在显得稚嫩。

黛玉裸死惹非议。李少红导演在黛玉之死的大胆处理引来了不少争议。在新版电视剧中, 黛玉死时, 仅以薄纱覆身, 露出一条手臂, 虽与赤裸相去甚远, 但对于黛玉这样一个在中国文化中有巨大影响力的形象, 这样的处理依然让很多观众不能接受。

尽管在网络上饱受争议, 不过, “新红楼”同样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不少观众认为前两集的特效场面很有大片感觉。红学家也对新《红楼梦》给予了肯定。

红学家李希凡认为, “新版《红楼梦》制作精致、精美, 风格上也很典雅, 它的出现再次掀起了全民重读《红楼梦》的热潮, 这是值得肯定的。”中国红学会常务理事马瑞芳则表示, “更喜欢87版《红楼梦》的结局”, “后四十回已经歪曲了曹雪芹的本意, 但一百二十回的版本是在广大民众中长期流传的。李少红版的《红楼梦》和87版的《红楼梦》, 我的评价是春兰秋菊、各有佳妙。”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表示, “我非常佩服李少红导演的勇气, 经典总是逃不过被改编的命运, 而在大众心中, 总不自觉地认为对经典的改编就该有巨大的变化, 这就是无形的压力。”

幕后:耗资1.18亿新《红楼梦》没赔

对于这部经典翻拍大戏, 在电视剧这个已经成为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大市场里, 红楼梦中人们“一把辛酸泪”的背后, 是否收获了预期的收益?那些喧嚣的新闻热炒之中, 又发生了哪些商业传奇?

从2002年筹备, 2008年5月25日开拍, 制片人李小婉透露, 包括搭90多堂场景、360多位演员、相配套的服装、道具、器材设备和前期演员培训等的成本估算高达1.18亿。对于这部耗资空前的电视剧, 盈利的压力也可想而知。

而作为投资方之一的北京电视台, 随着铺天盖地的宣传造势, 《一人一个红楼梦》、《解梦红楼》、电视剧特约播映、电视剧首映礼独家冠名等, 就为北京台带来了近2000万的广告收入, 而当初历时一年多的“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 仅冠名权就为北京电视台带来超过千万的广告收入, 北京卫视对新版《红楼梦》的营销和推广可谓名利双收。

另据发行方华录百纳统计, 目前新版《红楼梦》获得的电视和网络版权收入已经达到了6500万元人民币。再加上未来海外版权的销售, 新版《红楼梦》的总收益应该会超过亿元。

3.《起底王立军》台前幕后 篇三

对此,石扉客1月10日进行了转发评论称:两年前的这个时候,确实是我最难熬之时,和季天琴在沪穗两地报警时孤立无援的境况犹如昨日,个中滋味在这篇《<起底王立军>台前幕后》中简述过。既干这行,风险自当承受,没啥可说的。只是连累太太和孩子,万分难过。幸好,都过去了。

我现在仍能记得很清晰,《起底王立军》这个专题正式开始操作的时间,是2012年2月8日,即王立军出走美领馆后的第二天。但之前我本人和《南都周刊》针对重庆事务所做的观察、铺垫和报道,则可追溯至4年前的2009年。

这个采写操作过程,可细分为萌芽、发展、发力、风波与全面启动等六个阶段。

王立军调任重庆是2008年中,他此前在铁岭和锦州的高调做派早就在媒体视野范围之内,因此调任重庆此举,本身即成新闻。

我在央媒任职时的同事曾跟我提起王对媒体人都很仗义,每到该地采访,一定要亲自接待。他们拍片时可随时到王任职的警局征用车辆,走时将警车直接扔回市局大院即可。

地方警局和权威央媒这种形同蜜月的警媒关系,既不奇怪,也为我所熟知。犹记彼时一位同行曾拉我一起去重庆做王,我言没兴趣,盖因所有在媒体上过于高调的人物,均会让我本能警惕。而王在东北那一套手法,即便冷眼旁观也可知问题一定多多。

[萌芽始于2009]

2009年10月27日,首届法医人类学个体识别技术应用专题研讨会在重庆召开。这个会规模很大,规格不低。实际主办单位为重庆市公安局,王立军为当然主席。我在重庆市局官网上查看到会议相关详情,以及对王显赫的学术身份介绍,颇觉震惊。此前对此人的怀疑再度浮上心头。

年底爆出的李庄案,也让重庆打黑正式进入大众视野。《中国青年报》12月14日的李庄案报道是整个重庆形势中非常重要的一则媒体事件,这则著名报道的标题极长,含两个双引号,为《重庆打黑惊爆“律师造假门”——律师李庄、马晓军重庆“捞人”被捕记》。

是日我正在费城,晚上回到公寓,因为时差,正好看到这篇报道,非常震惊,于是在我的天涯博客黄亭子里写下一篇简单的博文,题为《为<中国青年报>叹息》。

此中很值得观察的即是前文所述地方警局与权威央媒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所有的央媒中,中青报是我所最敬重的一份报纸,在这种关系中本当自惕自持。但很可惜,王立军案后我们所拿到的材料基本证明,我前文所述之担心,并非多余。

这篇博文随机被我的朋友、上海刑辩律师张培鸿转载到他的博客上,又随即被他的浙江同行,刑辩律师陈有西看到。陈随即在次日撰写了一篇名为《法治沉沦——中青报奇闻批判》的长文。这篇文章传播极广,反响极大。

陈在随后的一周里,又接连写了《论律师》《论打黑》《论智库》三篇文章来分别评论李庄案。我后来把这四篇雄文称为陈有西的一文三论,尤其最后一篇《论智库》,基本就是向重庆市委领导上了一份苦口婆心的折子。

李庄案自此成为重庆的分水岭。

[发展于双起论]

2010年11月,回国后的我受命接管《南都周刊》新闻版块,王立军及重庆事务自然成为我的关注重点。也恰在此时,在执行主编许庆亮的支持下,资深记者的年薪制开始在《南都周刊》实行。这个制度为此后季天琴等长时段致力于专职操作重庆报道提供了重要条件。

当月15日,王立军在重庆市局党委第22次会议上提出的“双起论”出现在网络上。

王说:“今后,凡是报纸歪曲事实真相攻击我市公安机关和民警的,就以单位起诉当事报社和撰稿人;如果他提及民警个人,且造成后果的,民警拿着证据到法院起诉记者,相关部门和民警所在单位要支持和协助。这就叫‘双起’,公安机关起诉报社,民警起诉记者。”

王进一步强调如何对付媒体,“我们不是不懂政治,因为政治上我们没有驾驭权。但他如果把政治变成法制,这是我们的强项。如果他要把法制过程当中的问题变成案子,咱们搞了这些年案子,他行吗?搞政治我们只有一半的主动权;进入法制轨道,我们就有了全部主动权;要把这事变成案子,他就是观众了。”

王这些话,是在10月26日的党委会上讲的,因是对内讲话,所以无丝毫掩饰,直接,生动,感染力强,和前述中青李庄案报道一样,都是研究转型期警媒关系不可多得的样本。

这番话之所以出现在网络上,是因王要求挂公安内网,并要求各单位组织学习,手写2000字以上感悟。有警察觉得这些话很给公安干警撑腰提气,就主动贴到外网上来。

当天我看到这个信息,吃惊之余随即在新浪微博爆出,并点名请王立军确认。北京律师浦志强也开始跟进,随后上海《新闻晨报》和《南方农村报》都有相关报道与评论。

重庆警方监控舆情非常到位,迅速捕捉到我们这些言论上报并组织应对。

重庆官方应对文件里的关键词,比如“网络舆情巡查”“舆情预警研判”“网络舆情引导战役”“正面引导口径”“淹没战术”“转移公众注意力”“淡化焦点”等,准确而生动地显示在当代警媒关系中,重庆警界的真实心态与技战术。概括之,即定性上是敌我矛盾,应对上是军情化操作,针对性与实操性非常强。

当然,当时我并不清楚这些针对我们的技战术早已经在有条不紊的布局中。因同时期的上海11.15大火等其他新闻事件转移了视线,此事随后平息下来。

[2011重庆年]

第三波,是2011年春天的发力。在杭州年会上,我们开始着手安排重庆事务的封面报道,这是《南都周刊》关于重庆报道的发力伊始。策划案上我定的标题为四个字:围观重庆。包括四篇稿子,文强案的遗产、唱红打黑中的西南政法大学、红色卫视经济账、酉阳官员监控风云。

但这四篇稿子,除了文强案遗产因前期无法推进以致流产外,其他三篇后来都陆续以单篇的方式刊出。

这批报道见报后,随即就是2011年4月的李庄案第二季,我们面临的情况已较紧张,无论是媒体管理方和重庆方面,都在提前布局管治舆情,再次冲线的难度极大。

由此我策划了一期剑走偏锋的封面报道,题为《大牌律师转型》,意即从李庄案等开始,一批大牌商业律师开始试水公共参与。这组报道含三篇稿子,其中最核心的一篇即为《李庄案背后的律师暗战》。

在随后6月,是著名的“一坨屎”劳教案,这个人神共愤的案例让人联想起文革时著名的恶攻罪(恶毒攻击伟大领袖罪),但此案当时所有信源被重庆方面控制住了,媒体已然无法跟进。

在这个时间窗口里,我的同事又操作了一期与重庆有关的封面报道《种树政治》。8月,《南都深度》记者姜英爽专访到了出狱两个月后的李庄本人,都市报不便刊发,在报系领导支持下,我们拿过来作为封面报道《李庄说李庄案》在周刊有惊无险地刊发。

如此,周刊连续做了四期关于重庆的封面报道,这种攻势一直沿袭到2011年下半年。9月,获悉重庆警局和海康威视公司签约天价监控设备,我关心这种“治安乌托邦”在技术上的可行性,于是策划做了一期有关监控的封面报道,但这时考虑到局势已积累到高风险态势,我们已不太敢再直接拿重庆来解剖,只选择了解剖这家公司。

[风波]

在做重庆报道的过程中,我最为纠结的就是,我们这些报道总是被人解读为这是奉命而为,是入常背景下的政治斗争,是广东省委领导授意下剑指重庆市委领导。这种自以为高明实则庸俗不堪的阴谋论,既与事实真相完全不符,也让我有被侮辱的感觉。

2011年11月12日,我在黄亭子博客写下一篇博文,名为《关于南方系的标签》。在这篇文章里,我表达了这种被侮辱的感觉,也公开提出希望约访王立军。

这封信贴出来后,杳无信讯。薄王垮台后我们得到的信息证实,王确实通过舆情监控管道看到了这份约访信,只是没有回应罢了。

这一年的最后两天,某著名打假斗士在新浪微博爆出猛料:

“石扉客当时代表南方某报刊想整重庆公安局局长王立军的黑材料,找我咨询王立军的学历和学术成果有没有问题。我看了他提供的材料,告诉他看不出有问题。他们的报道就做不下去了”。

这一天是2011年12月30日中午12点44分,在随后的几天里,我的个人信息和家庭成员情况以及家庭住址都被迅速泄露在网上,我收到几十个骚扰电话,造谣诽谤也不期而至,指称我和周刊操作重庆报道的“年轻貌美的季天琴长期同居,在云南保山开房”等。

我能做的,就是发表回应声明。

从业十多年以来,我自认没有私敌,如果有公敌的话,我的公敌多是省部级以上。我总以为到了这个位置的人,总会多少在意自己的形象,更兼自重身份,轻易不会使鬼蜮伎俩。所以我的反导防御系统,就像反右前夕的龙云一样,也只有公开说破和挤兑这两个盾牌。

当时,我无论如何想不到对方的政治生命已经在进入倒计时了。

[闯馆]

王立军免去公安局长职务时,周刊正在广东南昆山开年会,山上无法上网,也没有3G讯号,下得山来方知此消息。在免职同时,王的副市长职位也从分管政法调整成分管教科文卫。

有和重庆熟稔的微博名人随即预言这是要重用和高升的迹象,因组织上准备增加其多岗位历练经验。于是马上有媒体跟进做了“王立军履新”等相关报道。

王免职与新任党委书记关海祥履职的重庆市局干部大会上,时任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存根与政法委书记刘光磊的讲话,都高度肯定了王在市局三年的工作。前述微博名人和媒体的判断,我估计主要受此影响。

我们也在判断这个消息的象征意义。《重庆日报》这几天报道的薄熙来关于意识形态的讲话让我怦然心动。薄说,我们这里一出点什么事,国外反动势力就幸灾乐祸。那么“这点事”,到底是什么事呢?

在南昆山下的周刊同仁的饭局上,我对季天琴说,委屈你跟我做重庆报道白担了这个名声,我们可来个赌局。若这回重庆和王局长真有事了,我送你两张上海去保山的机票,你休年假时过去好好放松一下。

王闯馆是2012年2月6日下午,2月7日是周二,《南都周刊》例行的截版日。是日,编稿到深夜11点半,微博上突然放出一条成都美领馆有事儿的消息。

8日早晨,王立军缺席9点召开的重庆体育工作会议的消息出来了;10时,重庆市政府新闻办放出了那条著名的“休假性治疗”消息。

看到这条微博后,我顿觉尘埃落定,随即和上海律师斯伟江、原《财经》杂志记者杨海鹏各通了个电话,电话里,大家纵声大笑。

这回,是真的天亮了。

之前的诸多谜团也在抽丝剥茧地逐渐显露出真相。在一份互联网突发事件专报材料上,末尾写着警方的应对措施。

在这份文件上,王立军的亲笔批示是:

“用正义呼声对付流氓,用群众惩治地痞,用专家来揭露内幕,用事实来揭示南方系是流氓。”

王的批示被常务副局长、分管副局长和政治部主任等层层批转落实到网安总队和宣传处等执行机构,批示要求“宣传、网安等异地策动XX、XXX等名仕、网民力挺XXX,攻击南方系,每日报舆情”。

这份专报材料的时间为2011年12月30日16点04分,编号为第544期,我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样的材料。一直到看到这些材料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危险曾经如此之近。

[出货]

前期采访完成后,后期加工是个重要问题。在方向上,鉴于王立军的特殊身份,我们决定做人物而非事件,以解剖这个当代中国警媒关系的集大成者。

其实,我设想的是在新华社通稿的骨架基础上做填空题。通过补充被省略的情节,被遮蔽的背景,来逐渐还原出来此案的脉络,呈现王立军在案中的真正地位与作用。“搞篇我们自己的通稿”的说法,听起来比较豪情万丈。但“做填空题”这个路径,似乎更准确与可行。

我们通过精研王立军的讲话、批示以及其他一手材料,以港大钱钢老师搜寻Keywords的方式提炼出若干关键词,编成“王立军词典”。这些关键词,既是王立军个性风格的生动体现,也是当下警媒关系的准确写照。

在整个采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对风险的把握与评估。报道出版的时机选择,恰好是在十八大之后,2013年新年之前。盖因此时,重庆人事调整重新布局,局面开始从王立军事件后的维稳过渡期向十八大后的调整甄别期发展。

重重努力之下,12月17日,这组报道终于顺利见报出街。

这年年底,历尽艰险的季天琴也如愿以偿地拿到了我支付的“休假性治疗”往返机票。

[缺陷]

这组报道出来后,反响很热烈。但也有些比较特别的反响出乎我的意料。

首先,事实本身已经足够八卦。如尼尔伍德案,在2012年8月新华社合肥通稿出来之前,我也想不到还会有“一记耳光”这种动作,“酱油壶”这种道具,“化作青烟,驾鹤西去”这种台词。种种匪夷所思的细节,犹如一场光怪陆离悬念百出的好莱坞大戏,又好比刘老根大舞台上的乡村爱情故事,既土且二,充满八卦及恶搞元素。

其次,是王立军和重庆事务的口径限制,导致报道不能,报道受限,报道不充分。这种报道限制,不仅存在于薄王倒台前的重庆,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第三,过去媒体包装的结果以及受众的英雄情结。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王立军从警28年来,一直在浓妆艳抹的包装之中,媒体以及网络所打造出来的英雄与硬汉形象,上“绑架”领导,下“浸润”群众,已成源远流长的“立军文化”,影响深远。

最后一个问题是技术上的传播困境,包括网络传播与纸质传播、部分传播与整体传播、传播与发行、管制之间的矛盾。这种传播困境造成的一个后果是,相当数量的评论者仅仅看到八篇报道里的一两篇稿子,遽下结论,以为窥斑见豹,多为盲人摸象。但必须要承认,因种种原因,这组报道并非完美无缺,仍然有相当多的缺陷。

周刊这组报道能顺利出来并有惊无险,和这些兄弟媒体此前的铺垫,此后的跟进有莫大的关系。

在《王立军是如何炼成的》一文中,我写道,王立军是一把手独大的干部人事体制、警权独大的公安司法体制、警界内外渴望变革的情绪等多种因素的产物。我特别想说的是,他同时也是畸形警媒关系的产物,是作恶者,也是受害者。

在过去三十余年中,转型中国的警媒关系经历了《法治在线》式的伙伴与同盟关系、“孙志刚案”式的监督与反制关系之后,现在已经进入了互不信任与互相利用的第三阶段。

操作这组报道,我的终极目的,即是想探讨建立现代警媒关系的可能性,探讨警察权与媒体监督权如何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而不至于成为特务政治与民粹情绪的牺牲品。我想,依法用警与依法治警,以及新闻操守与新闻专业主义,这些关键词所寄予的,正是未来中国所迫切需要解决的。

监督公权力特别是监督警权,从来都是南方报业特别是南都报系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十年前陈峰、王雷的《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是这样,几年前龙志的《彭水诗案》和安元鼎截访公司的报道是这样,四年前我本人的《上海乌龙剿匪记》也是这样,今天我们团队的《起底王立军》还是这样的报道。

4.语文教学的台前和幕后反思 篇四

一、丰意象:补充细节, 丰富人物形象

师: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 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 都抵得上五个师, 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从这位高级将领的话语中, 你明白了什么?

生:钱学森很厉害, 他一个人能够抵得上五个师。

师:你们知道一个师有多少人吗?当时美国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 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 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 你们说五个师是多少人?

生:啊, 至少也抵得上25000人!

师:你们说,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啊!

师:美国作家曾经说:“以钱学森所掌握的国防高科技, 岂止抵五个师的兵力, 他简直是可以一人之力换一国之力。”这样的人才海军将领会放他走吗?美国会放他走吗?难怪说“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从这个“绝”字你体会出什么?

这个“绝”字, 此刻变成了种种诱惑, 变成了种种阻挠, 可是又何止是这些呢?

(课件出示补充资料) :1950年9月, 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听说钱学森要回国, 通知移民局:扣留钱学森!他们把钱学森关在一个海岛上。每天晚上, 看守人员隔10分钟就进来开一次灯, 使他根本不能休息, 半个月时间, 钱学森的体重下降了近30斤。后来, 钱学森虽然被保释出来。但是, 美国联邦调查局仍不放松对他的迫害, 他的行动继续受到限制, 信件和电话都受到监视和检查。然而, 钱学森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他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

“五个师”, 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陌生的概念, 对于“师”的编制的补充有利于学生理解钱学森在科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 以及其回国的意义。而文本中的“绝不”只是一个抽象的词语, 学生无法感受钱学森回国之路的艰难, 也无法体会钱学森不屈不挠、一心报国的爱国情怀。所以在学生想象钱学森回国可能面临的困难后, 适时地补充美国当局阻挠细节, 让学生感悟到当美国当局采用种种手段威逼、阻挠、迫害钱学森时, 钱学森那样的勇敢、坚强, 不屈不挠地与之抗争,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爱国者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本色, 使孩子们体会到钱学森能够放弃优厚的待遇坚决回国的崇高的爱国情结。细节的补充, 拓展了文本的广度, 挖掘了文本的深度, 让人物的爱国形象在学生的心中变得丰富而又立体起来。

二、拓意境:嵌入背景, 深刻体悟文本

出示: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作准备, 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

师:钱学森的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

“钱学森是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你可以看出什么?

(补充冯·卡门资料) 冯·卡门是美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教授, 被称为“现代宇航科技之父”“超音速飞行之父”。

如果在冯·卡门身边, 意味着钱学森将得到什么? (金钱、财富、地位、荣誉、优越的工作条件, 更早地获得成功……) 可钱学森是怎么说的?

(出示: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作准备, 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 指名读。

他想要回国, 这又意味着什么? (放弃这一切。)

当时的中国到底是一个怎样境况啊!老师搜集了一个资料 (大屏幕投影) :

1951年, 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的邹承鲁毅然告别妻子, 回到新中国。可是, 1970年其师兄施密斯教授带美国科学家代表团来访时, 看到的是根本没有实验室, 瓶里装的全都是水而做假实验。其师兄说:我进了你的实验室就看出你什么都没干。就是在如此困境下, 邹承鲁却和同事们创造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辉煌奇迹。

这就是我们可敬的科学家, 这就是当时的工作条件。那么他们的待遇又如何呢?

1964年, 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啊, 当时, 我们的党和政府决定嘉奖科学家, 同学们, 你们猜猜, 会奖励多少?———100元。

师:尽管在美国有着恩师的器重, 过着安逸的生活, 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尽管刚刚解放的新中国还是一穷二白, 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齐读)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作准备, 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

言为心声, 教学中, 品读钱学森的语言, 对感悟钱学森的爱国情怀尤为重要。但因为事件从时间上、空间上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距离都很遥远,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会产生一定的障碍, 如果我们仅仅把目光盯在人物的语言上, 学生对钱学森的爱国情感上也只能停留在认识上, 并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冯?卡门及相关资料的补充, 让学生从侧面了解到钱学森在美国发展拥有的优越条件和广阔前途;而邹承毅回国发展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对科学家100元嘉奖的资料补充, 也让学生认识到钱学森回国后要面临的生活和工作上的巨大困难。这两部分资料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让学生深入理解钱学森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出“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作准备, 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这样饱含爱国热情的话语的, 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 更深刻地领会钱学森这句话的丰富内涵, 更真切地感受到他一心报国的爱国情怀。

三、厚意蕴:渲染气氛, 升华情感体验

师:正因为这“赤子情怀”可以放弃富贵荣华, 正因为这“赤子之心”可以战胜重重阻挠, 所以钱学森回来了, 所以李四光回来了, 所以华罗庚回来了, 还有邓稼先、吴文俊、郭永怀……他们都回来了。此刻, 有一首熟悉的旋律在心中流淌, 那就是《我的中国心》。

师生同唱《我的中国心》。

师:正是因为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他们抛弃了在国外的一切荣华富贵, 义无反顾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 他们坚定地说———

学生再次齐读钱学森说的第一句话。

师:正是因为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所以即使祖国贫穷落后, 他们把全部的身心和爱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 他们诚恳地说———

学生再次齐读钱学森说的第二句话。

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读, 对故事背景的了解, 学生已被钱学森的爱国情怀所感染, 敬仰与赞颂的情感聚集在心中。 (此刻, 应该寻求一种途径让学生把这种情感表达宣泄出来。) 回归文本, 朗读最能体现钱学森爱国心、报国志的两句话来表达这种情感是最佳的选择。但课文中对钱学森所说的两句话写得朴实无华, 简单的朗读, 不足以倾泻学生心中积聚的情感。《我的中国心》这首歌, 不管是旋律还是歌词都能渲染一种与本课相融气氛, 能烘托渲染语言文字描绘的意境, 有助于拨动学生的心弦。通过饱含深情的歌声和老师用歌词的动情引读, 钱学森和海外游子归国的情景展现在眼前, 学生的情感很自然地融入文本角色之中。而这种情感也通过朗读得到表达和升华, 学生对文中人物“爱国精神”的感悟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与丰盈。

总之, 在语文课堂中恰当地补充材料, 不仅能拓展、丰富文本内容, 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深入文本、理解文本;而且能渲染课堂的情感气氛,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为有效地达成语文课堂的多维目标。

上一篇:校园艺术节颁奖词下一篇:七夕服装店促销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