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的夏日抒情散文(共9篇)(共9篇)
1.不安的夏日抒情散文 篇一
夏日清凉抒情散文
那时,对面吴馡家平房顶上种植的大株青藤垂挂下来,挂在墙边,正对我窗。吴馡说,哥,我都不知道这藤是我的还是你的了,你是最大受益者;今天起,你看一眼都得付钱给我,那是我种的!我说,好,你先给了茶钱咱们再讨论青藤观赏费。吴馡来喝的茶,比我自己喝的还多,收起费来,她肯定是不划算的。
其实吴馡才是受益者中的“最大”。她来我这里就是专门来“受益”的,喝茶观藤,藤还是她的.藤,茶也差不多都是她的茶了,连带我这窗也要常常让位给她。我们是一起长大的表兄妹,她已经习惯了我的就是她的,她来去自由,取用方便。从小我妈常唠叨:吴馡比你小,你要是敢欺负她,小心我打断你的腿!听着这话,我差不多落下“恐馡症”了,一切由着她。
在这座古城里,像我居住的这种老巷子可不少,左邻右舍,老屋青藤,老树新花,每天上演的,差不多就是长幼序以齿,弹压息纷争的故事。
人生的多少情愫,是发端于草前树下的呢,比如青藤绿茶为媒的?小时候吴馡是我克星,一起玩时我怕她掉队怕她哭,她一哭我差不多就挨骂。想躲开她她偏偏喜欢粘着我,比尾巴还讨人厌。等长大了她懂了我的好,不再闹我,还知道“掩护”我,可是我得离开家乡出外求学了。
早岁青葱,令人怀念。怀念持盏观藤的夏日,怀念滚滚炎热里气息幽凉的老巷,怀念那个娇弱俏皮的小表妹。
看黄金霍茶庄的广告,词中说:春饮花茶,感优雅芬芳;夏饮绿茶,觉怡人清爽;秋饮青茶,品绵绵香醇;冬饮红茶,尝浓郁甘温。感觉,品尝,真的是四季如茶。那些夏日藤前的一盏绿茶,清凉入心,已成不忘。
不知吴馡妹妹忘了没有。
2.不安的夏日抒情散文 篇二
一、窥一斑而见全豹———紧扣题眼
抒情散文的内容包罗万象, 阅读时要获得对文章的整体印象, 首先应从标题入手, 因为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抓住标题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如 《白杨礼赞》一文中, 通过对 “白杨”进行 “礼赞”, 借白杨树高大的形象, 赞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日的北方军民, 歌颂他们坚强、质朴、力求上进的精神。《囚绿记》中作者借助对绿色植物常春藤的赞美, 表露了自己乃至整个中华民族追求光明的圣洁灵魂。作者以“常春藤”为“绿友”, 朝夕相处, 息息相关。被囚的常春藤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 作者借助绿色的生命, 意在当时异族入侵、祖国受辱之际, 展示自己向往光明的心境, 抒发自己热爱祖国的激情, 赞颂中华民族渴求自由、坚贞不屈的精神。
二、双针竞引双丝缕———穿针引线
线索是贯穿文章内容的一根“红线”, 是散文组织安排材料的“纲”, 它在文章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抒情散文如果没有恰当的线索, 全文将是一盘散沙。找准文章的线索, 就可以理清它的结构。散文的线索多种多样:以“游踪”为线索, 如《绿》, 作者的三个观察点是坐在亭边、走到山边、站在水边, 观察的视角分别是由远及近, 由低到高, 再由高到低;以 “某种感情”为线索, 如《灯》《蒲公英》《故乡的榕树》, 则分别以“灯”“蒲公英”和“故乡的榕树”为线索。顺着线索读下去, 可以提炼出文章的纲要, 为深入理解文章主题奠定基础。。
三、中心有朵耍花儿———慧识文眼
抒情散文大都采用寄情于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来表达文章的中心, 而文眼就是揭示全文主旨的点睛之笔, 反映文章中心的词语或句子。抓住了文眼也就把握住了全文的主旨, 这样就可以以点带面、层层推进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济南的冬天》以“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 有山有水, 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 暖和安适地睡着, 只等着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为文眼, 写出济南的冬天暖和安适的特点, 中心明确清楚。
文眼就是文章的中心, 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一般在文章的结尾, 有时也可能在开头或中间, 有时还可能要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如《鼎湖山听泉》的文眼在结尾几段。作者在听完鼎湖山的泉水后写道:“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 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 历史的变迁, 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 新陈代谢的声部, 由弱到强, 渐渐展开, 升腾而成为主旋律。”这里通过听泉, 从而透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把山泉当做山的灵魂来写, 表现了对山泉的喜爱之情, 并不断升华, 写出了自己对人生的见解:美是无处不在的, 是充满生机的, 历史是向前发展, 生生不息的这一主题。
四、刻样衣裳巧刻绘———由文生画
抒情散文的阅读, 需要仔细品味文中所描绘的画面, 抓住景物的特征。如朱自清的《春》一文, 作者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五幅图画。第一幅是春草图, 描写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它的色彩、质感、覆盖面在描绘中具体可感。 第二幅是春花图, 树上———树间———树下, 动静结合, 色味结合, 虚实结合, 高低结合, 明暗结合, 绘出了一幅色彩鲜艳、春意盎然的立体春景图景。第三幅是春风图, 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描绘。第四幅是春雨图, 着力描写春雨的多和细密, 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 展示了春雨的特点和人们对春雨的喜爱。第五幅是迎春图, 作者着力写春早人勤。最后赞美春天, 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鼎湖山听泉》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来写鼎湖山的泉水, 来到不同的地点, 描绘不同的图景, 文章描绘了鼎湖山四幅图画。第一幅图是初闻泉声图。作者下了江轮过了寒翠桥时就听到了泠泠淙淙的泉声, 泉声非常清朗、悦耳动听, 使人的心情发生很大的变化, 从而“顿生雀跃之心”。第二幅图是初见泉影图。顺着行踪来到山中, 由于到达山间树林茂密, 泉水隐入其中, 有时在林木疏朗之中隐约可见, 一闪而过, 再去寻找时却不可得。此时作者把它形象地比喻为 “膝下的爱女”, 当“我”伸手欲揽时, 她却远远的跑开;当“我”假装不顾时, 却悄悄跑近, 依偎在“我”的身边“好一个调皮的孩子”。第三幅图是近听泉声图。依山拾级而上, 来到补山亭, 越是向山的高处攀登, 树木越茂盛, 绿意就越浓, 但泉影就越不可寻, 而泉声却越发悦耳, 写出了山泉青春的气息。第四幅图是倾听泉声图。听到钟声, 依山而上, 来到庆云寺。借宿寺旁客房, 如枕泉而眠, 倾听鼎湖山的泉声, 表达听泉的感悟。
五、品味语言———闲境总能精妙道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它反映了作者的创作个性, 品味文章的优美语段, 能够陶冶读者的情操, 赏析文章的语言有效地进行积累, 可以开阔视野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提高文学素养。抒情散文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优美凝练, 富有音乐美, 简洁准确, 质朴自然。例如朱自清的《春》中,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一个“闹”字用得很传神, 写出了春天到来时各种野花竞相开放的特点, 蜜蜂赶来采蜜, 也写出了花的清香、浓郁、醉人。又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它生长着”,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春天“新”的特点, 具有生命力、活力,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说就是作者的行文方式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语句组织形式。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象征、欲扬先抑、对比衬托、夸张等。例如借景抒情的手法, 《夏》通过对夏天万物蓬勃生长、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暑气蒸腾、农民辛勤劳作几幅画面的描写, 写出了夏日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 表达了对夏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白杨礼赞》文中茅盾用尽笔墨描写白杨树的外部形态:笔直挺立的干, 紧紧靠拢的枝, 片片向上的叶, 光滑淡青色的皮, 描写的是普通而又平凡的白杨树, 着重写它的神采、姿态、精神和品格, 给予它激情的讴歌。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 是把它当做一个象征体, 象征着北方的农民, 尤其象征着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每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都寄托着作者对自然、人生的独特感悟, 凝聚着作者的深情。要做到“悦读”抒情散文, 读懂是前提。读懂这类散文的最大技巧就是整体感知全文, 把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这样才算真正意义上的“悦读”抒情散文。
摘要:初中生要做到“悦读”抒情散文, 要抓住标题,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准线索, 理清文章的结构;找出文眼, 把握文章中心;描绘画面, 明确景物特点;品味语言, 感悟散文语言之精妙;分析手法, 领悟写作技巧。
3.杨朔抒情散文创作的局限 篇三
杨朔的抒情散文代表了散文“诗化”创作方向,众多的文学史都肯定了他的这一贡献。让我们挑出几篇最具诗意化的散文来分析他的创作,看看究竟能有一些怎样的思考。《荔枝蜜》已烙在了我们那一代学生的记忆里,《茶花赋》、《雪浪花》、《香山红叶》给我们深深的印象。当再一次细读这几篇散文的时候,已经不再是一种模糊的好的印象,它已引起了我强烈的思考欲望。以前的欣赏只是泛泛的印象感觉,不涉及任何创作规律内在的思考。当拔开那层掩盖在其上的红花翠叶之后,一个清晰的骨架已呈现出来。因此,在杨朔的散文世界中,一切纷繁复杂的表象下面都可以找出一些简单的构架。
毫无疑问,这些来源于生活中的散文材料还是很广泛,空间的跨度也很辽阔,并且在具体的事物选择上也注意事物本身的诗意特征,枫叶,浪花,茶花,蜜蜂等事物在我们的视界里(传统中也如此)都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带褒义感情色彩的,作者能借助这些事物再融入自己的体验或传说故事来营造意境,生成一种独特的散文文体,一般的阅读印象便是如此。但当仔细去思考他的散文构筑方式时,同时也发现一个让我惊讶的现象:散文创作样式的同一模式,或者说复制现象。以上所举的四篇文章进行解析,为了便于明晰的理解,示图如下:
《荔枝蜜》通过我对蜜蜂的感情为线索,以喝荔枝蜜的甜美生活体验,而抒发对劳动人民对甜美生活的创造的情感,最后升华到自己变成蜜蜂;《茶花赋》以我在异乡求人作画解乡愁为由,联系自己在云南见到茶花之美,而抒发劳动人民创造生活之美的情感,最后画与茶花成为一体;《雪浪花》以海边礁石议论的见闻为发端,通过描写老泰山一生为线索,而抒发祖国建设就是千千万万的老泰山的集体力量所成,最后升华到老泰山就是一朵雪浪花;《香山红叶》通过我游香山为绪,穿插老向导的动人叙说和他自己的人生经历,抒发人们对香甜事物只有在好的时代才能自觉的情感,最后升华到老向导也成了一片可爱的红叶。这四篇文章都采取借物抒情的方式,从具体的事物联想到生活美好的一方面,其想象方式和想象的过程也显现出基本一致的倾向。
横线上下则是作者设计的两条抒情线索。以上部分是文学的显性层面,是审美抒情,其构造方式是完全同一的,由一物而想到这种事物所对应的一个褒义审美特征,并通过这种审美特征象征人的精神品格,最终达到物与人的合一。以下部分是政治的隐性层面,属政治抒情,其表达没有超出诸如生活、人民、劳动、集体、时代等范畴,体现着时代的鲜明烙痕。而连结这两条线索的是人类的美好情感体验,既是他所借的那个物本身所能具有的特征,同时又指向抒情双线中那些体验的对象,对象在享受着这些美好情感时,同时又显现着这种美好的精神品质,于是便顺理成章地将物与人实现合一。这样就呈现出了杨朔散文外在表现庞杂而内在同一的精神模子,就好比我们工业生产中的模具一样,用的是同样的模子,塞进的材料不一样罢了,有些人感觉出它们的花花绿绿,煞是可观,而细致的人则看出了他们不过是规格稍有出入,内里骨架却完全一样的东西,久而久之便感觉出单调来。这恐怕是杨朔散文致命的软肋吧!
也许,在今天这样一个偏重个性和审美的时代里去苛求杨朔散文,显然是一种苛责,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宽容一些,回到他的创作年代,那样的散文就是难能可贵的。可淘洗经典的重要液质莫过于时间了,时间的长河流得越远,我们的宽容也就越少,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而无法让评价的法则圆满,结果只能是像杨朔这样的作家在反前一阶段的畸形要求下被抹煞了。又说回来,任何一种怎样的模子,他也会产生成熟的作品,骈文就是一幅戴在创作者身上的镣子,但镣子也能成就人,王勃不也能写出《滕王阁序》这样的千古绝唱吗!但《滕王阁序》只能是唯一的,我相信,在一种正常的批评风气里,杨朔的散文极少数还会时不时地被人提起,会在某一个时期走进我们的语文课本。
4.浅析朱自清抒情散文的写作特色 篇四
第一, 细腻委婉的描写极富画面美。朱自清在散文 (特别是写景散文) 中善于运用描写来细腻的刻画对象, 力求做到逼真、形象, 给我们带来一种画面的美, 就好像是一卷工笔的画卷, 丝丝入扣, 栩栩如生。比较典型的就是《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从第四段开始描写月下的荷塘。首先看到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看到的是叶子中间, 零星点缀着地白花。那些花儿形态各异,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吹过, 展示给我们的是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接下来又写月下荷塘整体的形象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最后写荷塘四周的灌木、杨柳和远山。作者从形、色、香几个方面展开联想和想象, 将一幅的月下荷塘的美景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第二, 多样的写作手法极富情趣美。朱自清用精湛的技能, 将观察到的声音、色彩等用比喻、拟人、通感等艺术手法传达出来, 描绘了一幅幅幽远宁静、声色俱全、可感可触的艺术画卷。在他笔下, 一切事物都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特点。“风轻悄悄的, 草绵软软的。……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 有名字的, 没名字的, 散在花丛里, 像眼睛, 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各方面描绘春天。《荷塘月色》中通过众多的比喻, 用“舞女的裙、明珠、星星、美人”等可感可触的事物、“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等声音来形容静止的, 呆滞的荷塘、荷花、荷叶、荷香, 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体验来表现月下荷塘的美感。这种化静为动, 点石成金的表现手法被作者运用得炉火纯青。
第三、巧妙的构思, 精确的剪裁, 使文章在很小的篇幅里表现出丰富的内容。朱自清的散文, 虚实结合, 详略得当, 充分展现其精密的构思。《春》从“盼春”到“绘春”到“颂春”的精巧构思, 不仅用鲜明、生动、准确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 而且行文的安排上也独具匠心。作者先全面、整体地观察春景, 从山色、春水和阳光几方面勾勒出春景的轮廓, 总体观察后, 再微观描绘, 有次序地、精细地观察春天的各种景象。“绘春”中描述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 在这五幅图的顺序安排上作者也下了一番工夫。先写“春草”是因为它是春的使者, 是人们最先看到的春天 ;次写“春花”, 因为花迎春, 它是春的象征 ;三写“春风”, 因为它让人感受到春的温度 ;四写“春雨”, 雨润春, 既体现了春的特点又表现了人们对春到来的喜悦, 自然就过渡到了“迎春图”。尽管各幅画面观察的方法, 描写的角度不一样, 可都抓住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融入了作者对春天、对生活、对未来的喜爱赞美之情。“迎春图”中, 作者就像是一位丹青高手, 用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 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 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第四, 写景抒情, 情景交融。朱自清的散文中有着真挚的情感, 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人往往都倾注了作者的深情。他笔下的自然都是人化的自然, 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写真。他在“继承弘扬以形传神、重在神似的艺术精神这一整体性的审美把握, 加上‘诗可以怨’的审美理想的制导, 生成了风格的隐秀与清逸的色彩。”在《绿》中“我”把梅雨潭的绿当做自己的“女儿”对待, “我用手拍着你, 抚摩着你, 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 便是吻着她了。”
总之, 朱自清的散文以独特的艺术风格, 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也奠定了他宗师的地位。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写作特色, 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的散文, 还能帮助我们提高写作能力。让我们在理解“美”的基础上学习“美”、靠近“美”。
摘要: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 他一生创作了130余篇散文, 很多散文都是家喻户晓的名篇,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余光中称赞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心境温厚, 节奏舒缓, 文字清爽。语言洗练, 文笔清丽, 极富有真情实感, 是朱自清散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在其抒情散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将以朱自清的《春》《绿》《荷塘月色》《背影》为例, 分析朱自清抒情散文的写作特色, 希望能窥视其文被人称为“美文”的原因。
关键词:朱自清,抒情散文,写作特色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散文精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5.浅析韩愈散文的抒情性特征 篇五
关键词:韩愈;散文;抒情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01
韩愈是唐代卓越的散文家,宋代苏轼推崇他“文起八代之衰”;曾巩《杂诗》则云:“韩公缀文辞,笔力天乃授,并驱六经中,独立千载后。”韩愈散文的文道结合、语言丰富、艺术技巧高超等备受世人关注,然而韩愈散文的直率大胆,富有真情实感和鲜明的抒情性,也是造就韩愈散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韩愈散文对抒情手法的借鉴与发扬
抒情散文萌芽于先秦,在先秦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中,蕴藏着作者充沛的情感,《庄子》中的许多篇章都可被看作是较成熟的哲理抒情散文。汉代的历史散文和政论散文,如《史记》《过秦论》等,所用的表现方法主要是议论和叙述。“到辞赋体文学兴起,才发展了描写和抒情的技巧,但两汉以下的辞赋却走上了“雕虫篆刻”的道路,因而被韩愈以前提倡“古文”的许多人所鄙弃。韩愈则注意继承、发展前人包括辞赋作家使用描写、抒情方法的成就,特别是唐代传奇文学和诗歌发达,古文家中许多人善写传奇和诗歌,韩愈把它们的写作方法用于“古文”,更加提高了散文描写和抒情的水平。”[1]
韩愈的散文中有议论叙述,更有率真大胆的抒情之作,这类作品往往因为饱含真情实感,写起来形象生动,气势充沛,非常容易感染读者。如悼念亲友的祭文《祭十二郎文》;给好友写的书信文《与孟东野书》;为“文以明道”而作的论说文《师说》《答李翊书》;还有为人才发“不平”之声的论说文《杂说》(其四)等,这些文章体裁多样,写人写事都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对抒情手法运用自如,增强了散文的表现力。
二、韩愈散文的抒情性特色
(一)为明道而抒情
唐代古文运动,是一次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的文学革新运动,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任,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是韩愈古文理论的核心。然而作者的“明道”并非直白生硬的陈述,他以强烈的自信与信仰感染读者,把真诚的感情注入到文章中去,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文章达到“文以明道”的目的。
如《与冯宿论文书》与《答李翊书》这两篇文章,同样是“论文”,以宣扬“古文”为主题,作者在文章中积极地表明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主张。从“不知古文直何用于今世也。然以竢知者知耳”“以此而言,作者不祈人之知也明矣。直百世以竢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不疑耳。足下岂不谓然乎”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文以明道”的坚持与实践,感受到作者的真诚与热情。
(二)为理想而抒情
韩愈在《与凤翔邢尚书书》中说:“愈也布衣之士也。生七岁而读书,十三而能文,二十五而擢第于春官,以文名于四方。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常以天下之安危在边……”[2]这段话表明了韩愈的理想,他是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他虽然提倡“复古”和儒家道统,但绝不只埋头于书堆,他的文章能真实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为自己或他人发出“不平”的声音。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结合自己不得志的感受,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理论,全文由物及人,由人及天,再由天及于人言,浩浩荡荡地用了四十个“鸣”字,充分表现出对友人孟郊的慰藉与支持。在《荆潭唱和诗序》中他进一步阐发了这一理论:“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讙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3]韩愈意识到,只有这种具有真情实感的不平之鸣,才能成为那个时代优秀文学的代表。作者对于这种现象是感同身受的,因此能够写出抒情特色鲜明、具有现实意义的文章。
(三)为抒情而抒情
韩愈散文除了论说文、记叙文还包括抒情文,抒情文多见于祭文、赠序、书信之中,如《祭十二郎文》等,作者在文章中寄予了深厚而真挚的情感,或怀念亲友,或给予友人后生鼓励和祝福,或向知己倾诉情怀,无一不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祭十二郎文》曾被后人誉为“千古绝调”,孙昌武先生也说“这篇文章抒写悲情兼有喷薄雄肆和哀婉深沉的特点,文字如强抑悲痛,脱口而出,未加修饰,实则精心结撰,是真情流出的至文” [4]。作者在文中回忆与十二郎生前的深厚情谊,全篇几乎字字句句都在写情,即使是纯粹叙事的语句,也无不渗透着无限深情,使人读之不禁为之动容,发自肺腑的真挚情感正是这篇祭文的魅力所在。
三、小结
韩愈的散文是唐代散文革新的鲜明标志,他的散文在古代散文的基础上,吸取新的语言成分,形成一种宜于说理、抒情、叙事的新散文,而成为中古以来最流行最实用的文体。李汉在《昌黎先生集序》中说:“呜呼!先生于文,摧陷廓清之功,比于武事,可谓雄伟不常者矣!”[5]古往今来,韩愈的散文都被给予很高的评价,这不仅与他“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古文理论息息相关,更与他革新文体、语言创新、丰富表现手法包括描写和抒情息息相关,其散文的抒情性特色是不容忽视的,可以说,正是韩愈等人将浓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大大强化了作品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为抒情散文的发展做出了有力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昌武:《论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辽宁师院学报,1981年02期。
[2][3][5]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6.文学作品阅读—抒情散文 篇六
若 荷
喜欢一条悠长悠长的石板街,就如久住都市的人们喜欢宽阔整洁的柏油马路,而每一条光滑的青石板的小路,几乎都与一条悠长悠长的小巷有关。我童年里最寂寞的那些日子,就是在那样一条小巷里度过,那是一条有着青青石板路的小巷,我们叫它西街。
西街是简陋的,两侧的石墙用不规则的普通青石砌就,两旁的房屋沿着小巷鳞次栉比,排列得十分整齐。只是由于年深日久,一部分房屋已经显示了它的破旧。但在青青的石板小巷里,我有一种不再孤独的感觉。母亲不在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在那里玩耍,独自在那条小巷两旁的门楼下站定,目光笃笃地看窄窄的街道的上方挤出的一线湛蓝的天空,在空中倏忽而过的小鸟,还有轻柔浮动着的一片一片的洁白的云朵。
那些白云纯洁得总给人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我的想象里,它们如同祖母当年用来纺线的棉花。那些屋顶上破旧的砖瓦和苫草给人的感觉是那么古老,或许,它们有着几十年上百年或更久的历史了吧?我喜欢这样的格距分明的窗格子,以及新年时候贴在洁白纸张上面的大红窗花。那时候,才刚刚六岁的我穿了一件大红印花小袄,无数次仰起小脸迎着天空零乱的雪花,目光所及处是小巷两边的房屋和高墙,我站在响亮的北风呼啸声里仰视着它们,猜测着它们的神秘与年代。两边的老墙太高太厚重了,我站在它们的中间,显得是那么渺小与单薄。
从前的小巷是繁华的,小巷两边高挑的门楼下,竖起的门板开成一个个的店铺。记得有过一幢地主家住过的大宅子,听说早年那家人家的公子小姐就请了私塾先生在里面读书。母亲曾记得见过一个穿了漂亮学生服的女孩从里面走出再没回来,后来听说那女孩与家里决裂参加了革命。听母亲说,有几处窗子上的花棂还是我的木匠外祖父亲自雕刻而成的。可是它们阔大的院落也已经很破旧了,屋顶上的瓦已经灰暗无光、残断碎开,在阳光雨水的作用下,从碎砖残瓦的缝隙里渐渐生长出了一种细高的茅草,它们由近及远地站在目光掠到之处的屋顶最高处,在寒风里轻轻摇曳,面露寒冷与寂寞,一如幼小的我。
再一次回归故里,已经是十几年以后的事了,踏进那条石板小巷的时候正好赶上梅雨季节,霏霏细雨里,我头顶天空正惬意地走着,尽管脚下一滑一滑。然而这时却接到母亲的电话,她知道我在雨天里行走,那声音分明焦急了:“不是有卖油纸伞的吗?”于是扫兴地停止了继续向前的念头,专门找那些有点古旧的小店,敲开“吱吱嘎嘎”的店门果然买到一把,竹木的伞骨,大红大绿的伞面,撑在手上,雨落在上面是那种清而脆的滴滴嗒嗒。撑了红油纸伞的心里忽然就柔柔暖暖起来,那一刻真的怀疑自己不再是自己了,俨然就是诗人笔下那个撑了雨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了。
而今的我已经很少出入那个小巷了,长大,工作,嫁人。嫁人的那天按照老规矩不得不在那条巷道上自始至终地走过。母亲很开心,因为她心爱的女儿是这样从她祖辈走过的那条路上嫁出的——又一个女儿在相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从它身边永远走出。从前它窄得只能通过一乘四人抬的轿子,而今它已拓宽到能并排开出四辆卡车……她身后的路很短很短,而前面的路则很长很长,在短短长长长长短短的时光交错里,在花花绿绿的现代文明与层层叠叠的新式建筑中,那条古老的石板小巷从此在她的记忆里定格,并带了某种红袖暖香般的古典情怀,成了她梦里今生永远萦绕的亲爱故乡。
1.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篇散文最重要的内容是这“散文的心”,这篇散文的“心”跳动在那“悠长悠长的小巷”里,表现出作者对小巷绵长的眷恋和追忆。
B. 文章中的地主家的小姐、母亲和“我”三代女人随着岁月一路走远,而小巷依旧悠长,象征着小巷人精神的传承不竭。
C. 文中写道:“两边的老墙太高太厚重了,我站在它们的中间,显得是那么渺小与单薄。”这里的老墙比喻一种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D. 这篇散文质朴、亲切,是为了对应诗人笔下小巷的浪漫和韵致,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小巷的悠长渲染得淋漓尽致。
2. 作者记忆中的“西街小巷”有哪些特点?请作简要的概括。
答:
3. 文章一直是用第一称“我”来行文,但最后却改用第三人称“她”,这是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答:
4. 请分析文中划线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
(二)孤石上的榕树
陈 雪
罗浮山冲虚观右侧有块兀立的巨石,秃秃的,圆圆的,石上没一撮土,顶部却长出几株茂盛的榕树,发达的根系顺着石的缝隙四处延伸,主根竟把巨石对半挤裂又深深扎进坚硬的水泥地板下面,这实在让人震撼,令人嘘唏。在惊叹生命的无比顽强和壮观的同时,又令纷至沓来的文人骚客感慨绵绵,情思幽幽。
诗人说:这是爱情的力量,种子的力量,生命的力量。哲学家说:水滴石穿,树大石裂,石穿石裂的过程是漫长的过程,它需要的是恒心和时间,像树这般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地为着生命的绿色持之以恒地努力,世上还有什么事难得倒我们呢?政治家说:做人就要学这石头上的榕,他就像我们赞美的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你看这树,少土缺水,但从未向艰难困苦的自然环境低头屈服,总想着战胜贫瘠,扎根大地,为路人撑起浓荫。这是一种何等伟大的精神境界、崇高无私的可贵品格!小说家编故事更玄了:葛洪炼丹时,九九八十一天的焰火直冲云霄,天空弥漫着一缕芳香馥郁的药味,神仙惊诧了,急派铁拐李下凡察看,当铁拐李知道人间有人为求长生不老药垒灶炼丹时,愤怒地骂了一句:“人也真是太贪心了,作了皇帝还想当神仙!”气得一跺脚把罗浮山的巅峰震松,巨石从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处纷纷滚落下来,罗浮山的千沟万壑到处是飞来石,石上石旁都长出浓荫蔽日的榕树或樟树,这株榕树便是石块滚落山崖时折断榕枝而倔强生长出来的,谓之仙人树……
我端详着巨石,打量着榕树,叶片在夏风吹拂下沙沙作响,似乎在否定人们对他的种种猜测和褒扬。我注目那网状的根须罩在光光的石头上,并顺着石缝艰难延伸挣扎着的根系,开始为榕树恶劣处境深表同情,同时又为它与命运抗争的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所折服。我在想,榕树也有命运吧,你瞧,长在山涧窝底的水土沃润,枝繁叶茂,乔灌藤蔓,相倚相靠,簇簇团团好不风光,而孤石上的榕,形单影只,曲虬盘卧,佝偻横生,苍老多皱,刻下无数艰辛岁月的痕迹。榕树羡慕过旁边的同类,想过迁徙挪位么?它肯定思想过,动摇过,彷徨过,只因为无数次的努力都难如愿,它只好作罢,一股劲地顺着石缝拼命地往土壤的深处钻,榕树也许从没想过自己能活多久,能否长大成林,影响气候,更不敢奢望成为生活的强者,只是抱着不死就要活下去的勇气,日复一日地挣扎着,努力着。后来根须与大地接吻了,养分源源不断供给树根,树根开始肥大,树身开始发育,树干开始横生枝节,枝节开始抽出无数嫩叶,叶片开始接受阳光雨露,根深叶茂。于是树才能用自身的力量与狂风暴雨和巨石的重压抗衡,并逐渐把顽石拱裂拱碎。许多年以后还会把整块巨石撑破撑碎,再用根须把它网起来,变成榕的土壤,那时就不叫做石上的榕,而是称为榕中的石了。这便是生命的奇观,崛起的辉煌,便会引来更多游人的观赏、诗人的想象、哲人的深思、小说家的故事和政治家的说教。
其实榕树什么也没想,它的目的一如既往地简单、朴素、执着、专注,那就是——努力地活下去!
1. 下列对本文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描写罗浮山冲虚观右侧巨石顶部长出几株茂盛的榕树,是为了说明榕树的孤单造就生命的奇观。
B. 文中列举文人骚客、哲人、小说家和政治家对榕树的种种猜测和评价,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人们对榕树的不理解。
C. 文中说“其实榕树什么也没想”,这句话的意思是榕树原本就没有思想,人们对它的赞美只是一种附会。
D. 本文告诉我们,人类也应该像榕树一样,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不断创造人间奇迹。
2. 文章在描写榕树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举例说明并简析其作用。
答:
3. 文章列举文人骚客、哲人、小说家和政治家对榕树的种种猜测和褒扬有何作用?
答:
4. 榕树“只有抱着不死就要活下去的勇气,日复一日地挣扎着,努力着”,后来终于铸就了“生命的奇观”。对此,你有何感悟?
7.写景抒情散文专题教学初探 篇七
《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属经典,笔者以前的讲法与多数教师最传统的讲法一样,会将绝大部分时间放在对四、五这两段历来为人称道的写景段落的赏析上。从修辞到写景角度,从写景手法到叠词使用等,赏析个不已。有时甚至会因为课时,将教学重点直接简化为只赏析这两段。如此缺乏整体阅读意识,未将文中三幅图景当做连环画般合起来读,自然就对作者贯穿全文的整体情思把握不够。学生学后,脑中只会留下优美的写景段落,而对作者借景抒写的情感却理解浮泛。学《故都的秋》,也会带学生一幅幅秋景地赏个不亦乐乎,但对五幅秋景也缺乏合起来想的意识,所以,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也是支离破碎的。
写景抒情散文中景是作者情思的主要载体,作者常会意藏于景,以景显情,将情思借绘景传达给读者。鉴赏这类散文就要缘景悟情,析景悟情。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决定了作者情感所寄托的载体——心灵风景——有时不只一个而有多个。于是,那一片片风景中就“埋藏”了一条连续的“情脉”,阅读时要力避将一幅幅有内在联系的画面割裂开,斩断贯穿于其整体的这条“情脉”。
细读《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会发现它们有个共同点,即借多幅图景展现作者情思。《荷塘月色》着力描绘了荷塘月色图、《采莲赋》中的江南采莲图、《西洲曲》中的江南采莲图三幅图景,借这三幅意境不同的图景展现作者的情思。《故都的秋》更是绘出了饱含浓浓秋味的五幅秋景:庭院秋晨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果奇景图。初中学过的《春》也描画了多幅图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然而,这三篇又有不同之处,它们代表着此类散文的两种不同类型,我姑且用不太准确的语言将其概括为“景异情移”和“景异情不移”。一篇文章绘出景物不同的多幅图景,可谓是“景异”,而作者的情感随不同图景而呈现出的不同,就是“情移”。
《荷塘月色》属“景异情移”。荷塘散步,作者借三幅连环画般的图景,展现了自己情感的变化:因为“心里颇不宁静”,于是去荷塘,在无边的荷香月色中心情暂得平复。青蛙与蝉的聒噪又将他拉回不宁静的现实。他还是想摆脱,于是就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第一幅“江南采莲图”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片明丽欢快的美景。少男少女们热闹地嬉戏,自由地谈情说爱。作者借这幅欢乐热闹的图景,传达出自己对自由世界的向往,也反衬出现实生活的不自由。但喜悦又稍纵即逝,作者的情绪又被“可惜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不无羡慕的一句重拉回了不宁静。作者又记起《西洲曲》中的句子,援引的四句,展示出一幅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图景,借之表达自己思念“情人”的痛苦,只不过这个“情人”是指他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的“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罢了!
《故都的秋》是“景异情不移”。五幅秋景均透射出了“清、静、悲凉”,五幅秋景有一个共同的情感指向。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与热爱,感伤与落寞,都凝聚在了小院低矮的破屋外,树叶间渗出的一丝一丝清朗的日光里,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里,破壁腰中牵牛花的蓝朵里,疏落尖细的秋草里,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扫帚的每一丝细纹里,秋蝉的每一声残叫里,都市闲人微叹的互答里,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将这五幅秋景合起来看,其层层渲染,将本就很浓的“故都的秋味”点染得愈加浓烈,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与热爱之情也表达得愈加浓烈。《春》亦属“景异情不移”。五幅春景图从草、花、风、雨、人五个不同侧面绘春,共同的情感指向是作者对生机盎然、充满无限希望的春天的喜爱与赞美。春草图、春风图写大地回春,春向我们走来;春花图、春雨图写春之美,春色之盎然;迎春图写春带给人们朝气、活力与希望,引领人们向前,作者的情感在这五幅春景图中也贯通递进而难以割裂的。
专题教学的最后环节是提供几篇此类文的高考原题和模拟考题作为延伸阅读,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小鸟,你好》描绘鸟语花鲜的清晨的三幅图景:冬青吐翠图、小花初放图、小鸟啼啭图,三幅图景“景异情不移”,共同构成了一大幅蓬勃生命图,共同的情感指向为生命是多么美好,传达出大病初愈的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总想为你唱支歌》绘四幅图景:夕阳里的左公柳、沙海中的民勤人、枯死的胡杨林、戈壁石,也是“景异情不移”——讴歌民勤人坚强不屈的精神。《彩色的荒漠》是“景异情移”,绘三幅图景:灰色戈壁图色彩单调、荒凉艰苦,让人满目苍凉;胡杨林图展现了在恶劣环境中顽强挺立的胡杨树,让人感受到不屈的意志;塔中油田图以石油工人工装上的红色为主色调,展现出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
8.不安的夏日抒情散文 篇八
一、先秦时期的书信体散文
先秦时期“书”体的涵盖范围广, 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曰:“按昔臣僚敷奏, 朋旧往复, 皆总曰书。”春秋战国时期“朋旧往复”的书信留存较少, 而“臣僚敷奏”的书信则占了这一时期书信体散文的绝大部分。春秋时期学术被贵族垄断, 即便战国时期私学兴起, 士人们大都秉持“学而优则仕”的观念, 把文学作为政治发声的工具。这一时期的书信以实用性功能为主, 如姚鼐所言“春秋之世, 列国士大夫或面相告语, 或为书相遗, 其义一也”, “书”与“面相告语”的行人辞令并无不同, 性质类同国书。《左传》中载有春秋时期颇具代表性的几则书信体散文, 如文公十七年郑子家的《使执讯与赵盾书》, 成公七年巫臣的《自晋遗楚子重子反书》和襄公二十四年子产的《寓书以告士匄》。这几封书信“辞若对面”, 就事论事, 文字简洁质朴, 颇有陈骙所评“达而法”的特点。
战国时期的书信体散文主要保存在《战国策》、《史记》等书中, 近些年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中保存为数不少的书信体篇章。战国时期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 纵横家奔走驰说, 书信多成为他们游说的工具。这一时期书信的内容虽然仍以言说政事为主, 但性质上却发生了转变, 信中的私人色彩日益凸显, 达到了以情动人的效果。如乐毅的《报燕王书》便是一封“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书信。乐毅在信中采用对比的手法, 以昭王的识人之明、赏罚得当和治国有方反衬惠王的偏听偏信和愚昧昏庸。吴讷认为此文“敷陈明白”, 信中不但表达了乐毅对先王知遇之恩的感激, 还流露出了对惠王的不满, 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归燕后处境的担忧与恐惧, 最后以“臣虽不佞, 数奉教于君子矣”表白自己的心志。读罢书信, 乐毅的形象立刻在读者眼前鲜活起来, 其“所欲言者在是, 所不欲言而卒不能不言在是, 所不欲言而竟不言, 于所不言求其言亦在是”, 语言含蓄蕴藉, 却能让读者体会到文字背后鲜明的感情色彩。
二、秦朝的书信体散文
秦朝唯一有文学作品传世的是李斯, 《史记·李斯列传》中录有其三篇书信体散文, 分别是《谏逐客书》、《论督责书》和《狱中上书》。其中《谏逐客书》作于公元前237年, 严格讲不能算是秦朝的作品, 鉴于其时秦统一六国已成定势, 我们姑且将其视作秦朝的书信体散文。秦朝统治者已经有意识地规范政治文体, “秦初定制, 改书曰奏”, “书”的言政功能开始转移到“奏”上, 但实际应用中, 书、奏同源的现象依旧存在, 这也是文体分类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将《谏逐客书》和《论督责书》划入奏议类, 笔者认为真正能代表秦朝书信体散文的当属李斯的《狱中上书》。李斯受诬下狱, 并被屈打成招, 为脱离困境, 他在狱中写下了这封书信, 希望秦二世能悟而赦之。李斯在信中故意正话反说, 将自己于秦的七功说成七罪, 貌似自责, 实是自矜。“文生于情, 情生于身之所历” (黄宗羲《四明山九题考》) , 李斯身处囹圄, 发愤而著此书, 全信一气呵成, 以是为非, 暗讽黑白颠倒的时风和秦二世的是非不分。
三、两汉的书信体散文
我国的书牍文完全脱离公牍的性质, 而成为个人交流思想感情、互相交往的工具, 当始于汉代。两汉的书信体散文仍有与政治相关的, 如枚乘的《上书谏吴王》、《上书重谏吴王》, 邹阳的《上书吴王》, 朱浮的《为幽州牧与彭宠书》等, 不同的是这一时期政治大多作为书信写作的背景出现, 书信的抒情性因素得以扩展, 审美功能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还有一些书信则完全成为文人自陈积悃的工具, 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杨恽的《报孙会宗书》等。书信体散文功能的转变与其文体范围的缩小不无关系, 自此“惟朋旧之间, 则曰书而已”, “书”成为民间交往的主要文体。
西汉时期的书信体散文抒情色彩浓厚, 较有代表性的当属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杨恽的《报孙会宗书》。这两篇散文都是写给友人的回信, 由于这一时期书信的私密性较强, 作者往往在信中畅所欲言, 以昭明心曲。《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任安在受到“巫蛊之祸”的牵连即将被处决之前写的来信的回信。司马迁在信的一开始埋怨任安不了解自己的志向, “士为知己者用”, 而武帝不是自己的知己者, 推贤进士不过是自取其辱。信中随后写道李陵事件的始末及自己受刑的原因, “家贫, 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 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让司马迁饱尝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 情不自禁处只能空叹“悲夫!悲夫!”。司马迁的悲愤是真实的, 故而千百年后仍能打动读者的内心, 引起读者的共鸣。杨恽的《报孙会宗书》同样是感情色彩较为强烈的一篇书信体散文, 清吴楚材认为这篇文章“宛然外祖答任安书风致”, 正因其真情实感的肆意流露终给杨恽招来杀身之祸。杨恽因冤被废为庶人, 本就意气难平, 他治产业、通宾客、有称誉, “诚荒淫无度, 不知其不可也”。杨恽“情动而辞发”, 将积蓄已久的委屈与怨愤悉数写来, 他借讽刺孙会宗之机, 提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处世理念, 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而其人又向来好发人隐私, 直言无忌, 如此不吐不快的性格, 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实属意料之内。
东汉在经历了时代巨变之后, 统治者好儒任文, 提倡讲经论理, 汉明帝时期佛教传入, 在儒、释、道的交融影响下, 人们的理性思考多了, 表现在这一时期的书信体散文中就是作者对情感的表达趋于平稳含蓄。“天下之文莫妙于言有尽而意无穷, 其次则能言其意之所欲言”, 能酣畅淋漓地表情达意固然好, 但蕴藉的言说方式更能启发读者, 正如《文心雕龙·知音》所言:“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朱穆的《与刘伯宗绝交书》见于《后汉书》本传注, 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绝交书, 这封绝交信短小精悍, 以叙事为主, 将得势时对方对自己的亲附和落魄时对方对自己的轻视娓娓道来, 没有激烈的言辞, 只是在文章最后感叹:“咄, 刘伯宗, 于仁义何其薄哉!”我们感到更多的是作者对世风日下的悲痛与无可奈何。延笃在《与李文德书》中详细描写了当前的闲逸生活, 大有归隐之志, “夫道之将废, 所谓命也”一句所流露出的道家思想, 使他的情感表达显得平淡冲和。马援的《诫兄子严、敦书》总结了自己在宦海沉浮多年的处世经验, 马援在信中采用“两两比较法”, 为侄子指明当效仿的对象, 严厉中不失温情, 感情真挚自然。
9.读朱自清抒情散文艺术随想 篇九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随想
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他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对中国散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继他之后,中国散文开启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新局面。
一、构思精巧,剪裁得当
朱自清的散文,扣住中心内容提炼素材,精密构思,从而详略得当、疏密相间、虚实融合、紧凑而尽情地在极经济的篇幅里表现丰富的内容。如《荷塘月色》的结构艺术可谓参差繁密而错落有致。全篇集中在“荷塘月色”的描摹上。他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先写荷塘水面的田田相挨的荷叶、零星点辍的荷花,以及投在荷叶上面的疏影和笼罩在荷花上的薄雾;再写荷塘四面的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柳树;最后写从远处射来的一两点灯光和树梢上隐隐约约的远山。这种构图布局上的精美,使得画面层次分明,各种景物,错落有致,呈现出立体的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他还把动静、虚实、浓淡、疏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色彩均匀悦目,富有浓郁的诗意。
同时,他的散文还选择了最新的构思方式,如《背影》这篇文章就有明显的特点。一般来说,写人物忌讳写背影的,“画眼睛”成为人们认定的使人物传神的好方法,如不能画眼睛,至少要在人物的面部表情上做文章,但朱自清在《背影》中偏不写眼睛、不画面部,而只写背影,这是用诗的方法来构思的。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一瞬间的形象加以诗化。父亲是他十分熟悉的人物,对于太熟悉的人物,往往可以从任何一处微小动作、角度的观察发现其全部性格特点。
二、写景抒情,紧密结合
朱先生散文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最纯的抒情散文,写到了风花雪月,也要点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来,以抒怀抱。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把作者当时所“极感到诱惑底力量,颓废底滋味与现代的懊恼”,想通过自然之景超脱而又不能忘情于社会的矛盾心绪,十分微妙地流露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使自然风光反被抹上了作者浓郁的感情色彩。故而散文一开始是作者“疯狂似的不能自主地”沉醉在灯月辉映、桨声悠扬中,神往六朝金粉、笙歌彻夜的繁华与艳迹,最终却由于现实的丑恶黑暗,“清艳的夜景为之减色”,“那不安的心愈显活跃了,”“船里便满载着怅惆了。”
三、语言凝练,精雕细刻
朱自清的描写自然风景的散文中也不乏饱含优美、浓郁情致的篇章。他前期散文《绿》就是典范,读其文可以看到,他用清新朴素的笔调赋予天外流云、枕石亭阁、凌空瀑布、凝碧深潭以鲜明的形象和色彩,形成了色调柔和、神形毕肖的画面。又紧扣“绿”字对梅雨潭那令人“惊诧”、令人留连和陶醉的绿的描写。在作者的笔下,读者看到了“闪闪的绿”“奇异的绿”“似荷叶铺着的绿”“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皱缬着”“滑滑明亮”的绿,且有了质感——“那样软,那样嫩”。更甚者,“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与其比,“似乎太淡了”;杭州跑马寺近旁的“绿壁”与其比,“又太浓了”;同西湖的碧波比,“太明了”;和秦淮河凝香溢脂的波涛比,“又太暗了”,因而作者说“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以至于把这“神妙”的绿虚幻成温柔而恬静的姑娘,情不自禁地向“绿姑娘”扑去,使自己激荡的心魄栖息在清澈、碧绿的潭水里。
四、追求口语,雅俗共赏
叶绍均在《朱佩弦先生》一书说:“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文学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学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自清“可观”的成就,突出地体现在“谈话风”语言艺术方面的建树,这是朱自清散文创作的一种新的审美追求,也是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美学的一大贡献。
朱自清创作伊始,便注重北平的方言,以北平话做底子,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部分,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文学语言的口语化迈进,并逐步形成一种堪称典范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谈话风”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叶圣陶《朱佩弦先生》)。虽说仍属知识分子化的口语,却亲切自然,鲜活上口,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比起当时的作品来,拥有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朱自清高于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
五、手法多样,技能精湛
作者擅长于对自然景物作细致观察,对声音、色彩有独特的敏锐感受,并尽力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多种手法,描绘了一幅幅幽远宁静、声色俱全、可感可触的艺术画卷。
以《荷塘月色》为例,出水的荷叶象“亭亭的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白花象“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里的喻体都是秀丽雅致的。“不仅如此,作者的比喻手法又常与通感、拟人等交融到一起。如写清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把花(嗅觉)比喻成歌声(听觉),立体化了花香给人的感受性,借歌声的特点写出了清香的幽幽渺渺,增强了空寂辽远的情味。此外,作者选择的所有喻体都依附于清幽宁静、悠远美丽的基本情调,可见笔致之精细。
总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从早期的清秀隽永到中期的质朴醇厚,到后期的激进深邃,无不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无不与时代息息相通,正像他的老朋友杨振声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路将永远领导我们前进。”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建立了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参考文献:
[1]朱佩弦先生.叶圣陶散文(甲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2]朱自清.匆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朱自清.背影.朱自清——学生必备经典导读,2004.
[4]朱自清.背影.教科书八年级(下).语文出版社,2004.
[5]吴晓东,程光炜,孔庆东,郜元宝,刘勇.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6]朱自清.荷塘月色——朱自清散文全集.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
[7]杨振声.朱自清与现代散文.1925.
【不安的夏日抒情散文】推荐阅读:
夏日菜蔬散文09-09
如何克服紧张不安的心理07-07
夏日蝉歌散文07-29
形容坐立不安的歇后语10-15
忐忑不安的反义词是什么10-16
哪些属于不安全行为09-29
不安全行为管理办法07-04
夏日杂题,夏日杂题陆游,夏日杂题的意思,夏日杂题赏析08-07
夏日的一天07-19
夏日清晨的文案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