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产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范文(精选7篇)
1.发展生产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范文 篇一
内容提要
●发展现代农业,在路径选择上既要鼓励发展生物技术,集约利用土地、水等农业资源;又要鼓励发展农业机械技术,集约利用劳动力资源。
●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既要保持国民经济增长的较快速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又要鼓励农民自主择业、分工分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
●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于扩大农业的市场贡献,消化部分工业产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释放农业多种功能效应,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应突出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功能,实现经济效益与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相协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发展生产是首要任务。要按照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具体部署,把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合理选择现代农业的实现路径
从全球范围考察,现代农业的早期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节约劳动力为特征的农业机械主导模式,一种是以节约土地为特征的生物技术主导模式。而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又使农业机械主导和生物技术主导两种模式相互交织,出现了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生物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选择和培育出了新型品种资源,节约了土地和水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率,在更广阔的领域提供了现代农业的实现路径。
从我国的实际看,单一的农业机械主导模式和单一的生物技术主导模式都很难完全适应各种农业要素优化配置的要求。针对我国农业区域广大,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农业技术应用、劳动力数量和人力资本构成等差别很大的现实,既要考虑农业资源不足与国民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又要考虑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需要和区域性、结构性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可能,在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上既鼓励发展生物技术,集约利用土地、水等农业资源;又鼓励发展农业机械技术,集约利用劳动力资源。
最近几年,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在农业科技应用方面,杂交水稻、超级稻、矮败小麦、转基因棉花等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的产出效率,节约了耕地、水资源,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已达到48%。在农业机械应用方面,2004年全国农机总动力已达到64141万千瓦,机耕、机播、机收的面积已分别达到48.9%、28.8%和20.4%。农业机械的应用不仅节约了劳动力,克服了农业劳动力局部短缺的问题,而且大大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了农业竞争力。但相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主要农作物的育种水平、良种化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二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不足。先进成熟技术的集成配套和中试转化能力薄弱,推广体制不顺、经费不足;科技人员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三是农业机械应用覆盖面有限。农机产品价格偏高,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地区仍依靠手工和畜力劳动,某些环节的机械化应用非常欠缺。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其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农业公共研究机构为主体,加速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通过扶持和加强基础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其二,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能力。通过政策和技术引导,提高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程度。建立健全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形成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机制。同时,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培训,提高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的能力。其三,加快实施农业机械化。根据农业涵盖农、林、牧、渔各产业和生产、加工、流通多环节的特点,扩大农业机械的作业和服务区域,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其四,提供更多的农机具补贴。把加大农机购置补贴作为鼓励发展农业机械的重要措施,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
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为此,需要考虑两个前提:一是国民经济增长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提供多少机会;二是农村劳动力具不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
就业需求扩张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为了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最重要的是在未来几十年间保持国民经济增长的较快速度,通过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和经济规模扩张,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特别是继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利用工业在国际以及区域间的转移,创造就业需求,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空间。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稳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扩大劳动力就近转移的就业容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注重非正规就业对扩大就业容量的作用,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开辟新的领域。
实现农村劳动力在更大范围充分就业,需要把握几项原则:一是分工分业原则。促进农民职业上的分化和转变,优化配置劳动者与生产要素,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使普通农户转变为多种类型的专业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人才资源配置效率。二是比较优势原则。在大范围发挥比较优势,可以增大就业容量。比如,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通过扩大劳动密集型的园艺、畜牧、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可以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三是替代性原则。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与城市劳动力就业在很多方面是相互替代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集中就业的建筑、餐饮、家政服务等行业,是城市劳动力不愿或很少就业的领域。农村劳动力进入这些行业,既有利于充分就业,又促进城市发展、方便城市生活。四是自主择业原则。农民自主择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基本前提。要赋予农民自主安排劳动时间、自主选择生产和经营项目、自由择业的权利。
人力资本是获取就业岗位的必要前提,也是影响劳动力收入的长期因素。优化农村就业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和充分就业,关键是提高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目前,我国4.9亿多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文盲半文盲占7%。从总体上看,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从事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缺乏。着眼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在提升人力资本、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应突出几个重点:一是专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应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做到与岗位需要紧密联系。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签订合同,定向培训。二是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帮助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及时了解有关劳动工资、社会保障、投资创业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增强其预防和处理不测事件的能力。三是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中等农业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培训中心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资源,举办远程教育、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和夜校等。四是提供转移就业信息服务。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于扩大农业的市场贡献,消化部分工业产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释放农业多种功能效应,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国家逐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2005年,国家投资建成农村水泥路、柏油路17.6万公里,超过1949年—2002年的建成总量,使全国99.6%的乡镇、92%的行政村通了公路。农村电力设施得到改善,电网改造每年可减轻农民用电负担350亿元。此外,农村教育、医疗、社会救济等公共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但从发展农业生产的角度看,直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国家增加了水利建设投资,但主要用于大江大河治理和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真正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并不多。由于投入不足,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大多老化失修,设施不配套。2003年底,全国有效排灌面积仅8.1亿亩,旱涝保收面积5.9亿亩,机电排灌面积5.42亿亩。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量巨大。有关资料表明,仅仅将有效排灌面积、旱涝保收面积和机电排灌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分别提高6、8和6个百分点,就需要投资5000亿元以上。据财政部统计,按照2003年改造1亩中低产田需投资382元的标准计算,尚需改造的8亿多亩中低产田要投资3000多亿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思路:一是强化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政府应加大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产业的多领域投入。二是调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国家预算增加的基本建设支出应优先用于农业,重点加强高标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准农田和小型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根据目前部分工业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一方面,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的形式,将钢材、水泥等物质材料直接投入到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建设中去,增强城市和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另一方面,调整部分工业行业的产品品种结构,在不增加新投资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技术更新和工艺改造,生产农业和农民需要的生产生活用品。四是运用补贴、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调动农民参与兴修农田水利、改土改田的积极性,建立农民投工投劳的劳动积累机制,激发全社会和广大农民共同关注农业、发展农业的热情。
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各种资源特别是土地、水、石油、煤等自然资源的需求更加旺盛。因此,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转变发展模式,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与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相协调,意义十分重大。
突出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功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首先要提高认识。我国农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特别是耕地、水资源的非再生性和经济发展对农业越来越多的需求,决定了我们必须强化人口众多、资源不足的忧患意识。应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以及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为重点,从体制、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土地和水资源,千方百计提高利用率。第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方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要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的思路,统筹规划农业各产业发展。第四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一是大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转变低效率的农业增长方式。二是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农业特点和资源禀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形成各具特色、整体协调的农业产业布局。三是利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建设水资源等稀缺要素资源市场,通过市场优化配置资源。
2.发展生产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范文 篇二
首先, 必须明确这样一个事实。近年国家对师范教育的弱化, 高考中拔尖学生很少有上师范院校的, 高校升格对中师的冲击, 好多地方取消中师招生, 致使小学教师师资弱化;其次, 近年国家为了扩大就业面, 允许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参加教师招考, 更弱化了教师队伍素质;再次, 农村教师工作环境差, 工资待遇低。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整体上仍然偏低, 低于当地公务员待遇水平。农村教师经济地位不高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 主要有:教师不稳定, 向城区流动;骨干教师易流失, 农村骨干教师少;不能吸引优秀教师来从教;补充的新教师比较年轻, 经验不足, 影响教学质量等。
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必须提高改善教师地位, 完善教师的医疗保障, 改善其工作生活环境与生活条件标准, 加强农村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完善教师流动机制, 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使合格的优秀的教师流入, 使不合格教师能够流出并得到妥善安置, 从而促使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职务结构等得到优化。
一是提高师范院校招生分数线, 保证优秀学生进入师范院校。有了拔尖创新型教师才会有拔尖创新性学生;二是加强教师思想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 使教师能把教育当事业干。;三是逐步构建合理的教师队伍, 大胆改革, 勇于创新,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实行阳光招录、阳光分配。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完善相关政策, 严格教师准入制度, 严把农村教师入口关, 完善农村教师管理, 以师范院校毕业生为主来完善教师队伍。四是教师自身要加强自我学习, 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克服工作中的困难, 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充实自身的精神生活, 不断提高生活品质, 如多读书、多交流、常写作等。学校应多组织农村一线教师走出去与专家交流, 与教改先进校的教师交流, 接受先进教育理念, 教师自身的发展特别重要, 因为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 时刻接受新知识, 了解新动向, 掌握新形势, 感受外面的新鲜空气, 对农村教育输入新鲜血液。去年开始进行的“国培计划”, 教师反映效果较好, 能针对学科实际, 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有学习的愿望, 有发展的内驱力, 所以培训的针对性很重要。五是加大对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 提高教师待遇, 使优秀教师安心献身教育事业。六是国家和政府要大力支持农村教育, 加大农村教育投资, 政府应该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使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能和新课程要求配套。七是注重教师队伍的成长, 成长的主阵地在岗位, 在从教的学校。因此各学校要制定一套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制度, 学校管理的人性化特别是对青年教师学业的成长, 对中老年教师健康状况的关注。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决策, 反复酝酿, 最终使全体成员服从, 用制度把人管活, 来引导教师履行职责, 提高专业水平, 不断攀登教育事业新高峰。八是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学校是给孩子们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的熏陶的地方, 学校不仅仅是一幢建筑, 而是一个有历史内涵、有明确价值观、有发展目标且充满自豪感的组织机构。学校文化是超越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更高层次的自觉追求, 它体现了教育理想、人文关怀、行为准则、创造激情等方面, 是学校的灵魂所在。以办学理念和校训为核心的校风、教风、学风及积极营造绿色和谐的环境文化, 把教师第一、一流的教师才能创造一流的业绩的人本思想放在首位, 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思考, 为教师做职业规划, 建立和谐的教师团队, 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
3.发展生产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范文 篇三
关键词:农村;社会事业;和谐社会
为了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要重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这是满足农民各种需求的基本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生活条件的改观,不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程,是社会公正原则的显著体现。在新的形势下,要下大力度推动农村社会事业的各项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
1、正确理解社会事业的含义
社會事业的主要宗旨是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与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保障可持续进步,进而所提供的各种公益性的服务与支持的总称。主要包含几个方面的内涵:首先,保障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性,实现整个社会的团结一致。这一方面的内容主要是要在特定的范围内,提供特定的服务,使得这一领域的人们也能分享社会成果,参与社会行为,避免被排斥在外,对社会实现认同,达到社会的稳定。这一层面通常被称之为社会慈善或福利事业;其次,是对社会风险的防范。这一内容的社会事业主要是为全体成员提供一种安全的环境,使之可以正常地生产和工作,避免遭受损失,实现成员间的信任和互助,保证社会正常运转。这一层面被称之为社会保障与社会治安服务;再次,为增加社会成语福利的社会事业。这一层面的内容主要是为了提升成员的生活品质,增加选择的机会,提高满意度,在根本上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能够发挥社会资源的潜力。这一层面主要展现在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服务上;第四,为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社会事业。这一层面主要侧重于整个社会发展的环境,重点是外部条件。这一层面的社会事业包括对生态的保护、对环境的有效治理以及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等。
2、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2.1 农村教育发展状况不佳。首先,缺少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鉴于经济上的不乐观,很多农村学校缺乏图书馆等基础建设,严重影响教育质量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好,流失严重。鉴于农村较差的教学条件,很多优秀的农村教师转向经济发达的地区,师资力量流失严重。再次,留守学生教育困难。农村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依赖老人,在精力、思想上很难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需要农村教师给予思想、物质和精神上的大力支持,使得农村教师需要背负更重的压力。最后,许多偏远地区的孩子存在上学难的问题。当前,城市集中化严重,致使很多边远地区的农村教育出现边远化的问题。很多家长不得不选择陪读,这就加大了农民的负担,影响生产和生活。
2.2 农村的医疗事业问题显著。首先,对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投入较少。在农村,卫生条件较差,缺乏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设备陈旧,无法提供较好的医疗服务。其次,缺少农村卫生人才。在农村的卫生院中,缺乏专业过硬、素质较高的人才,很难保证医疗质量,以药养医问题严重。再次,卫生医疗机构医疗安全无法保障。很多村医在家里行医,行为不合法或者不规范,导致农民看病毫无安全感。
2.3 农村文化建设困难重重。首先,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单位存在经费较少的情况,很多没有列入预算,挪用情况严重。其次,农村基层文体设施匮乏。当前,很多乡镇缺乏大型广场,文化馆等部门基础设施建设较差,很难满足工作需要。再次,农村基层文化组织比较松散,自娱自乐为主,缺乏组织性,很难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2.4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待增强。首先,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缺乏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性的约定。鉴于农民的就业很难实现稳定性,变换情况较多,很难实现养老制度的衔接性。没有明确规定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方式。新农保和老农保之间缺乏衔接性。其次,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存在严重不足。当前,各级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较少,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投入更少。对于被征地农民,其补偿标准较低,很难支付社会保障的费用,导致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再次,相应的管理机制和体制不够健全。社会保障管理涉及的部门众多,需要相互协调和配合,提高决策合理性和有效性,但是这方面建设比较欠缺。
3、如何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3.1 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农村校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经费的保障水平,保障农村孩子平等就学。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3.2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促进系统工程的发展,形成于实际收入相符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其次,减轻农民就医压力,使其能够公平享受医疗服务,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项根本性制度,加紧建设。再次,重视疾病预防和救治服务,控制好一些重大疾病,强化农村卫生环境的治理。最后,重视卫生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发展战略,建设一支技术专业、品质高尚、服务一流的卫生人才队伍。
3.3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首先,加大政府支持。政府可以通过政策、人才等政策,健全政府领导,促进部门之间的配合,实现全社会参与,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实现投资多元化的资金筹措系统,建立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其次,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以农民的需求为前提,多发展惠民工程,让文化设施、载体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再次,创新文化活动类型。开展文化走基层的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文艺形式占领文化阵地,远离不良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第四,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精神文化活动,提倡先进,争当先进。最后,发展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队伍,带动农村文化蓬勃发展。
3.4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增加农保资金渠道,强化对资金的科学管理和监督。对农村养老金的发放标准进行调整,综合考量多方面的因素。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重视医疗保险的资金筹措,鼓励企业积极加入,动员未参保农民参保,做到“应保尽保”。提高医疗报销比例,提升收益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依据统筹要求,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完善农村优抚制度,重视体系建设,加大扶贫力度。
结束语:
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要重视农村的发展,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如果农村无法实现小康社会,那么整个社会的小康也就无法实现。因此,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精神,将发展农村产业作为源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素质,强化思想教育,重视社会事业队伍建设,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财政局行财科)
参考文献:
[1] 聂火云.江西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 张素罗,张广荣.农民需求导向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3100-3102.
[3] 付海静.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农民幸福家园[J].现代经济信息,2013,(4):261-262.
4.发展生产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范文 篇四
内容摘要:新农村建设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是当前工作的重点。本文试从经济角度出发,探讨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市化土地制度现代农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规划的建议》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归纳为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温家宝总理还在他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这20个字,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城乡差距过大,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不稳定。城市搞的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p65]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就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转移农村人口,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农业已经没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农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近10亿的农业人口,其中农业劳动力至少4亿。耕地19亿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不到2亩地,每个农业劳动力不到5亩地。当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是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业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农产品产量增长的空间受到制约。二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农民的人均收入也很难有大的突破。即使按照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求,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最大需求量也不应当超过4000万人。按每个农户3口之家计算,约1.2亿农业人口,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我国10亿农民,其中至少80即8亿农民,属于“多余”人口,应当转移出来。他们要想在农村就地消化,就地脱贫,永远不可能。尽快的、大规模的减少农村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这里所说城市化,不是城镇化,参见严伟建设新农村不是把农民留在农村[J]社会科学战线2006(2))
(二)城市化的理由。经验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就越高。2000年,上海城市化水平位居全国第一,其农民收入全国最高。而西藏的城市化水平全国最低,农民收入也是全国最低。在城市化过程中,大城市的优势非常明显,一是高土地利用率。假设10亿农村人口进入沈阳这样的大城市,总计占地月50000平方公里,而进入小城市面积将扩大十倍,至少五倍,达50万或25万。可以节约45万或20万。对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仅此一项就充分地证明我们必须走城市化道路。要实现城市化,又要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就只能选择大城市。二是大城市容纳和消化农村人口的能力强。现在,我国每年农村常年外出打工人口约为6000—8000万。其中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的农村打工人口就超过1500万。全国的农村进城打工人口主要集中的大城市。小部分集中在中小城市。这个情况表明,只有大城市才有更多的资金,更多的财富,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容纳更多的农村人口。可能设想一下,如果中国拥有十几个、几十个北京、上海那样的大城市,我们的农村人口数量就不会像目前这样庞大。如果从一开始我们就采取放手发展大城市的方针,到现在,我国就很可能拥有十几个北京、上海那样规模的城市了。
(三)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与现实不相适应。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峰值。为了实现城市化,必须设法将至少10亿农村人口转入城市。依靠现有的680个城市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现实情况是,我国的城市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包括大城市也还是太少了。我国的城市规划不是太大了,而是还不够大。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需要更多、更大的城市。中国应当是世界上大中小城市最多的国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10亿多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实现国家的城市化。把农村人口装进小城镇,不是城市化,不是真正改变农民身份,不是我们的目标。一句话,不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方向。
2002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达38,比世界水平低9,比中等收入国家低20,比高收入国家低40。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40,那是把城市郊区县和小城镇的农业人口也计算的内的。准确地说,中国的实际城市化水平只有20左右,根据《中国城市年鉴》2004年公布的数据,2003年我国城市人口为2.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得不到20。这才是我国城市化的真实水平。即使把1亿农民工计算在内,最宽泛意义上的我国城市人口也只有3.5亿,城市化水平为27。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只有当城市人口占70-80的时候,才算实现城市化。在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里,没有二三
十个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没有二三百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就无法把10亿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出来,就实现不了真正的城市化。
减少农村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城市化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作为人类一部分未来的自身品质和生存质量。
二,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维护农民权益。
农民拥有的最
大宗资产是土地,我国农村经济的每一次飞跃都是从土地改革入手。
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依靠农民脚下的土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又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基础。
由于土地征用制度不合理,国家垄断以一级土地市场,农地要转换为建设用地,其唯一途径是国家征用,国家对农地进行低价征收,而在土地市场则实现准市场化运做。征地标准大大低于市场价,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大量弄地用途转换增值收益的分配过程中,农民持有的土地财产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农民没有相应的享受到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果。
目前,我国土地制度至少在下面几方面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1,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稳,影响着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和经营的积极性。
2,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土地呈条块分割状态,影响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对农业的科技改造。
3,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合理,使农民的财产权益受到很大侵害和剥夺。
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征用制度和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
《宪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用。”《新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然而在实际中,“公共利益”这一范畴被扩大化了。国家建设用地也成了为社会公共利益而征用土地,即公共利益与国家建设划上了等号,这就人为地跨殴打了征地范围。征用权没有限制,政府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征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
在征地补偿标准上,也存在范围窄,仅限土地补偿,安置补助费,地上附者物和青苗补偿费。二是计算方法不科学。我国仅以前三年平均产值的若干倍计算,不考虑区位差异。在补偿款上,也存在截留现象。
2,农村土地产权的不完整。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耕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但国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这种权利具体表现为农户对地的所谓承包权。
然而,在现实中集体所有权是虚拟的,他不拥有土地的收益权,抵押权。由于中国关于农村土地的一系列法律政策要通过乡村干部来落实,这使乡村干部成了土地所有权的人格化代表。征地过程中的利益驱使,让乡村干部和政府,开发商联合起来侵占农民利益。由于农民没有完整的土地产权,也缺乏一系列的救济措施,权力侵犯农民权利就不可避免。据统计,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损失了大约2万亿元财富。
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必须改革现有土地征用制度,让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允许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同时制约政府滥用征地权力。另外,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征地的范围,规范征地程序,改变征地补偿办法,对被征地土地产权主体实行合理补偿。二是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权性质。使农民拥有处分权,赋予农民对土地的转让,抵押权。这样不但有利于维护农民的权益,而且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流转,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三,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条件,必然将我国的现代农业置于更加深刻、更加科学、更加客观的宏大背景之中。
(一)坚持市场化取向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吸收力和竞争力,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最终体现。一般来说,它取决于农村品的结构构成、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水平等因素。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要牢固树立农产品就是商品的观念。从市场理念出发,销售就是中心环节。农产品只有卖个好价钱,才能实现自身的真正价值,完成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绝不再单单是国家统一调拨的统销品种和战略物资,而完全同工业产品一样,具有鲜明的商品属性,其出路只能由市场来决定。这样,要抢占市场份额,要开辟未充分开发的市场,要创造新的消费市场,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当然,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农产品价格问题,因为它不仅由价值决定,而且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大部分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求仅在国内封闭的市场中运行,现在迫于形势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制定农产品价格不但要顾及国内市场,而且还要考虑国际市场。一些农产品质量次、包装差、价格高,在国内外市场上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就是原来具有一定优势园艺产品的出口也受制于技术壁垒,农产品的低价优势也随着农产品成本增大而慢慢消失,这都是我们面临农产品市场新情况所必须关注的问题。二是坚决实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核心。从当前国际农产品贸易现状来看,大部分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生产方法和加工过程,农产品成分、性能及卫生检疫,农产品包装和储运环境,认证和审批制度,都提高了标准和限制,使得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面临的困难日益突出,甚至一些优势传统商品的出口也障碍重重。这里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至今我国尚未全方位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用标准化手段为提高我国农产品提供技术保障。从全国来看,重点是要在保证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升级、农产品出口贸易和农民增收的前提下,加快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强化其实施与示范,加强管理与监督。
(二)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建设完善农业种养业良种、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动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等“七大体系”,其目的就是着眼于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着力于增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动植物重大疫病和虫害防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能力。“七大体系”不仅是在整体上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强力措施,同时也为建设新农村、在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保证。因为,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优质的原材料生产作为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而这一前提条件的要素就包括:通过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蓄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而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养业良好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扶持优势科研单位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构建农业科技基础实习、创新能力和转化效率的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通过组织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动物保护工程、水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建设和完善植物疫病虫害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快速扑灭能力和农产品卫生安全监控能力的支票物保护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系统工程加强农产品监测、检测、认证和监督系统与设施建设,进而建构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通过组织实施“金农”工程和农业遥感监测工程开发整合信息资源,完善信息服务网络,进而建构发燕尾服农产品新型流通方式、提高农产品营销服务水平的农产市场信息体系;通过组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农村沼气工程、沃土工程、农业生物资源安全保护与利用工程、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加强农业资源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基层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工程、国家级渔港工程和农业执法服务基础设施工程突出公益性技术服务和农业综合执法,进而建构围绕多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和公正、规范、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
(三)拓展绿色食品生产开发规模,塑造“绿色经济”的形象,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绿色按照标准化生产加工的,经专业部门认定并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要加强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建设,尽快建立一批绿色食品龙头企业扩大精深产品比重,逐步实现绿色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园艺作物以及肉蛋奶产品、土特产品的多样化和系列化;要加强绿色食品市场体系建设,针对国内外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勇于进入国际市场渗加竞争,使我国的农产品在国外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要加强绿色食品法制建设,把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和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参考文献:
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严伟建设新农村不是把农民留在农村[J]社会科学战线2006(2)
鲜祖德.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曾业松.新农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5.发展生产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范文 篇五
马晓河
内容提要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统筹城乡和工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与物质保障。没有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重要的产业支撑。
●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现代农业既具有客观必然性,又具备现实条件,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着力抓好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和推广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等重点工作。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准确把握现代农业的内涵,正确认识发展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科学分析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紧紧抓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是把中央的要求和部署落到实处、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前提。
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素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以科学的经营理念管理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现代农业,从过程看,是实现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和产业化;从结果看,是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现代要素替代传统要素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就当代而言,现代要素替代传统要素,就是用化肥、农药、农膜、灌溉、良种、农机、电力以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以至航空航天技术等要素,替代畜力、人力和半机械手段等要素,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及流通业和其他相关领域进行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改造,改变农业低投入、低产出和自给半自给状态,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历史趋势,也是一个世界潮流。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由于各国资源禀赋不同,发展现代农业的模式也不相同。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资源丰富,劳动力短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走的是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而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如荷兰、以色列、日本、韩国,走的是以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稀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这启示我们,不但大农场、大规模的农业适合发展现代农业,而且家庭小规模农业也适合发展现代农业。我国由于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发展现代农业应该选择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资源,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既具有客观必然性,又具备现实条件。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巨大需求,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只有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的现代化,才能突破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生产出量大质优健康的农产品,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保证农民增加收入。现阶段,我国已经具备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条件和能力。一是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在经济规模上已具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2005年,全国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到87.6%,非农业劳动就业份额达到53.1%,城市化水平达到43%。这些结构性指标反映出,我国不但已经到了可以不依赖农业积累来实现快速发展的阶段,而且还可以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形式,支持农业转变增长方式,进行现代农业建设。二是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趋势,国家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的能力明显增强。三是我国已从“双缺口”进入到明显的“双过剩”时期,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人民币存款超过34万亿元,具备了利用金融和资本市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条件。
发展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而要实现生产发展就必须发展现代农业。在现阶段,农业既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食品,又要满足工业化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既要承担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功能,又要为农民就业和增收提供必要的保障。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多功能发展的目标。这是实现生活宽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基础。可以说,现代农业建设进程快慢、成果大小,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和成效。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没有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重要的产业支撑。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解决“三农”问题,而农业发展始终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发展现代农业,在农业领域不断引入先进的物质技术要素和现代人力资本,对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进行变革,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滞后、难以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的问题。我国经济要长期保持又好又快发展,进而实现全国的现代化,仅仅依靠工业和城市的现代化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因此,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统筹城乡和工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与物质保障。只有从宏观上、战略上重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才能把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落到实处。
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
由于我国农业发展长期滞后,发展现代农业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不足,资金分散。近年来,中央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得到很大缓解。但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看,农业投入仍严重不足。这既表现在国家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也表现在金融支持力度不够。与此同时,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分散在10多个部门,增加了管理成本,降低了农业投入的使用效率。其次是科技水平落后,人力资本水平不高。比如,科技研发体系不健全,农业科研成果储备不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落后,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不高;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许多农民不会应用科学种田技术,不会操作配方施肥,不懂科学养殖,盲目使用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各种添加剂等。第三是农业基础设施欠账较多,许多设施陈旧、老化。比如,农田机电排灌面积比重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不高,有机质含量下降,中低产田面积大,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农田基础设施配套较差,有“大动脉”而缺“毛细血管”,常常是“有机械没路走,有渠道无水灌,有良种无田用”。第四是农业管理体制不健全,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比如,从宏观层面来说,如何调集公共资源和社会力量支持现代农业建设,还缺乏体制保证和有效办法;从微观层面来说,支持农业现代化的经营方式、中介组织发育严重滞后。第五是要素市场特别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市场发育不足,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土地、金融等要素市场化程度低,劳动力流动市场不完备。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条件下,城乡差距扩大,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劳动力转移缓慢,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尽快加以解决。
当前需要着力抓好的几项重点工作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当前,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加大农业投入,整合财政资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资金支持。必须坚决执行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三个“继续高于”和一个“主要用于”的投入政策,特别要重视增加发展现代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各级地方政府还应充分利用近几年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快、社会资金剩余较多的有利条件,开辟增加农业投入的新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和农民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对于资金使用分散问题,应科学合理地加以解决。向农业投资时,各涉农部门应加强沟通和协调,根据统一部署安排资金;资金到达基层后,应组织专门机构进行整合,集中投放到现代农业建设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防止“天女散花”。国家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支持方式,如实行以物代资、以奖代补和先建后补的方法,支持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提高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和推广力度,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在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可以设立和不断增加现代农业科研专项,支持重大农业科技项目。同时,继续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投入,建立乡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树立科技示范农户,组织培训农民,引导农业科技新成果进村入户。根据我国国情,高度重视土地、水以及环境等方面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走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物质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的设施装备条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农业投入增加后,应将资金重点投向基础设施领域,搞好大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新建、续建和配套工程建设,支持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土地平整、土壤肥力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鼓励农民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生物质产业和新型农产品加工业;利用财政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建设现代流通设施和新型流通业态,努力发展和完善农产品市场,积极培育农村要素市场。
6.新农村建设,关键要“放活” 篇六
”是新的“三农”政策的基本点,集中体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导向。具体来看,“多予”和“少取”主要是对农民在经济层面的支持,直接目标是解决农民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粮食直接补贴、农机和种子补贴等措施,中央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和建立新型合作医疗的投入等等,都是“多予”的具体政策安排;取消两千多年来的农业税,则是“少取”的根本性措施。这些“多予”、“少取”的政策措施,对于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三农”问题是基础性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不是仅仅依靠经济方面的支持就可以期待的。中国的“三农”问题,有着深刻的制度体制根源。这些制度性问题表现在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的诸多方面,归结为一点,就是对于农民和农村的束缚。因此,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特别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要依靠“放活”。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社会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就是“统得太死”、“管得太严”。在严密的控制中,农民失去了在经济活动中发挥创造性的自由。那个时代中国农业的真正危机,实质上是这种体制造成的。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精神,就是将农民从这种统制中解放出来,将农民的巨大创造精神释放出来。由此,才有了中国农村发展的良好局面,才有了农村改革在整个改革中一马当先的良好局面。
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昭示,“放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以为农业家庭经营体制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也基本确立了,“放活”的历史任务就完成了。最近几年来,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并向纵深发展,在农村税费改革等方面,更是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突破。但是,相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需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目前只能说刚刚开始破题。
在“放活”方面,目前对于农民的体制性束缚依然不少。这些问题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也表现在社会和政治领域。因此,进一步“放活”,既要依靠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要依靠完善农村政治制度。这也正是下一步农村工作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基本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放活”就是深化改革。而且,这种改革已经远远超出了农村和农业本身。“放活”所需要的改革,既在经济领域,也在政治领域;既在微观层面,也在宏观层面。
为了继续“放活”,需要不断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特别是在基层政府的经济工作中,对于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农民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仍然存在着干扰和侵害的种种现象。在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中,城乡分割问题严重,距离统一、开放的制度建设目标仍然有较大距离。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农民在经济上巨大的创造力才能进一步迸发出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才会具有坚固深厚的制度基础。
为了继续“放活”,同样需要完善农村民主政治制度。农民只有具备了自主管理村庄公共事务的充分权力,才能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农民能够有力地表达利益要求,基层政府的权力真正为农民所用,农民在市场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就能找到立足之本。如果村民自治虚假运行,政治民主徒有其名,基层组织可以脱离农民的需要为所欲为,基层干部可以枉顾农民的要求自行其是,农民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权利将是没有保障的。如何积极稳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如何切实尊重农民民主权利?如何推进我们各级政府的角色转变、革新基层政府运作?如何激活乡村的民间力量?这些,对于实现农村和谐发展不可或缺,也是完善农村政治制度亟须破解的难点和重点。
7.制度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 篇七
一、制度与生产力的关系
唯物史观认为, 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由劳动资料 (以生产工具为主) 、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要素构成。生产力尤其是生产工具的发展反映的是人类的进步与文明的水平。但是生产力诸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的存在, 并且只有通过一定的制度才能组合在一起, 从而发挥作用。
制度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 但基本上属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范畴, 比如说所有制制度、分配制度等就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就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制度是社会生产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形式和社会环境。而本研究所指的制度是指大的方面的制度, 即社会制度和某一社会制度下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因此本研究所指的制度创新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体制的变革, 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矛盾运动中和谐发展。制度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 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 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障碍, 开辟道路。因此, 要发展生产力, 就必须通过制度创新, 从体制上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二、制度创新是西方国家崛起和繁荣的重要保障
近代, 当英、法、美、日等国家开始建立新的更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以后, 这些国家的生产力便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也促成了三次工业革命, 综合国力的迅猛增长, 并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无论是在经济实力, 还是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 都超过了那些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制度的国家。也正是制度的持续创新, 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使这些国家能够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一, 制度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 使英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号强国, 成为日不落帝国。英国与欧洲大陆隔着英吉利海峡, 成为其与欧洲社会的天然屏障, 阻碍彼此之间的交流, 而且英国自身的自然条件不优越, 因此封建时代的英国并不突出。然而, 1644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688年的“光荣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并于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 限制国王的权利, 约束国王的行为, 逐渐建立典型的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 率先迈出近代化的关键性第一步。有了资本主义制度这个前提条件, 英国率先开始和完成工业革命, 迈出近代化的关键性第二步。完成工业革命20年后, 1865年英国的帝国地位到达顶峰:“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谷仓;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矿区;加拿大和北欧半岛为我们种树;澳大利亚为我们牧羊;还有阿根廷为我们养牛;秘鲁送来白银, 南非进贡黄金;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 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至于我们的棉花种植园正在从美国南部向地球一切温暖的地方扩展”, 成为日不落帝国。由此可见, 英国是从小国成就大业的典范, 生产力能得到不断提高, 从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化先行者, 再跃升为殖民帝国和“世界工厂”, 依靠的就是社会制度的创新, 率先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并通过议会制度、政党制度的不断巩固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第二, 美国的持久强大靠的也是制度创新。美国以制度创新起步, 并贯穿崛起的全过程。独立后的美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窘境, 为此1787年美国制定了一部宪法, 第一个把三权分立学说运用到实践当中, 制定了有效均衡权力的制度, 并用制度的形式, 鼓励竞争, 提倡创新、冒险, 实现了国家制度的创新。根据三权分立学说,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 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三权分立, 严格的平衡制约机制, 给美国带来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是美国成为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键因素。在现代, 1929—1933年爆发世界性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自由资本主义遭到质疑。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 首先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 实现了经济发展模式的大转化, 继续保持经济发展的强势。“总之,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这个国家体制的内部始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可见, 制度创新是美国实力不断增强, 从一个殖民地区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巨无霸的关键。
第三, 制度创新使日本逐步走上强国之路, 其中的“明治维新”是典范。19世纪中叶的日本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随时准备学习别国先进技术的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一场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时期发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全面改革运动。通过明治维新, 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走上工业化道路, 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军事力量大大增强, 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了当时的东方大国中国, 初步显示了它的成效。并且通过中日《马关条约》获得的巨额赔款大大充实了它发展近现代经济实力的资本, 并于1911年彻底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逐渐跻身资本主义世界强国之列。由此可见, 日本是从被侵略国家成就世界大国的典范, 其中的关键因素是日本制度的创新, 让它具备了腾飞的条件。
从英、美、日崛起和繁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 “崛起中的大国, 都是因为它内部的国家制度的健全”。国家制度的创新是西方国家崛起和繁荣的重要保障,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三、制度创新是推动改革的前提条件
先进生产力, 归根结底是当代人的创造力, 而发展生产力和发挥人的创造力的根本途径在于制度创新。邓小平同志指出, 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实质上就是解放和发展人的创造力, 进行制度创新。也就是说, 制度创新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提条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 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都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工业化建设起步,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但是, 这种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这种体制不改革, 制度不创新, 社会生产力就得不到解放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不断冲破教条主义的限制,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勇敢地、适时地进行制度创新, 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农村, 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在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主要形式是股份制公司。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农村、城市经济体制不断进行创新, 逐步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促进生产力发展, 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可以说, 制度的创新是推动我国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 没有制度的不断创新, 就没有今天我国的经济成就和社会成就。
制度创新是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制度创新的研究。制度创新要遵循几个原则:超前性、创造性、系统性、渐进性, 通过理论创新、现存制度批判、新制度设计、论证与优选、试点试行、推广与监控评估等几个步骤, 实现我国制度的创新实践, 从而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1983年, 著名未来学家、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之一阿尔文·托夫勒的代表作《第三次浪潮》在我国出版了, 这是国门初开的中国第一本西方思想的流行作品, 在中国销售量达1 000万册之多, 曾给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人带来极度的思想震撼。托夫勒从历史和世界的时空, 介绍了科技革命、信息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但他在结束语中说道:“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时代浪潮的形成, 关键不在于科技, 不在于人, 而在于制度。” 可见, 先进技术是生产能力长期提高的基础, 而先进技术所需要的制度则是基础的基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并不仅仅在资料、技术、劳动力上的差异, 最基本的差异是制度。总结历史, 制度创新是一切创新之源、发展之本。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制度的研究和创新, 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参考文献
[1]何星明.制度创新也是生产力[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3, (2) .
[2]肖前, 李秀林.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3]林剑.马克思历史观视野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J].江海学刊, 2005, (6) .
[4]韩云川.制度不是生产力——与邹东涛同志商榷[J].生产力研究, 2002, (1) .
[5]廖北文.制度创新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J].价值工程, 2005, (7) .
[6]徐纪敏.论制度是第一生产力[J].华东经济管理, 2002, (5) .
[7]王晓荣.浅谈教学立意与历史教学[J].历史教学, 2012, (3) .
[8]王加丰, 陈勇, 高岱, 等.强国之鉴[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9]李建民.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源泉[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4, (5) .
[10]谭忠真.制度:生产力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和关键[J].计划与市场, 2000, (3) .
[11]陈朝宗.制度创新规律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1) .
【发展生产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范文】推荐阅读:
抓好生产发展 搞活农村经济调研文章10-12
胶州市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08-07
抢抓机遇快发展 奋力建设新农村11-04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07-14
加快农机化发展 促进新农村建设10-03
*县发展蚕桑生产的调查与思考07-07
私营企业生产发展环境的调查报告06-09
对发展兴化蚕桑生产的几点思考10-05
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对策研究论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