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2024-12-24

高中辛亥革命教学设计(12篇)

1.高中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篇一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教学案:《辛亥革命》 人民版必

修1

一、学习目标

本课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思考一:为什么说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思考二: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既是胜利了的革命,又是失败了的革命”?

二、预习效果检测

(一)、武昌起义

(1)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何时由何人在何地成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又是是何时由何人在何地成立的?

(2)简述武昌起义的过程及影响。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性质、及意义。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袁世凯为什么会篡夺革命果实?简述其过程,三、课堂目标检测

完成课文50页“学习思考”和53页“史学争鸣”

四、配餐练习A组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A.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B.无产阶级革命团体

C.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D.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3下列有关三民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 A.是兴中会的革命纲领

()B.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C.最早是由孙中山提出的D.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4下列有关黄花岗起义的表述,不正确的 A.1911年4月在广州爆发

()B.黄兴亲自参加了这次起义 C.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D.成为辛亥革命成功的标志

5四川保路运动发生在()A.1894年B1905年 C.1911年D.1912年

6下列事件发生在1911年的是()A.兴中会成立

B.同盟会成立 C.武昌起义

D.黄花岗起义 7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告()A.同盟会成立

B.中华民国成立 C.武昌起义成功 D.湖北军政府成立

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在()A.1911年10月

B.1911年12月 C.1912年2月

D.1912年3月

9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B.规定实行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 C.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 D.是中国第二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0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结束是A.1912年2月 B.1912年3月()C.1912年4月 D.1912年5月

二、非选择题 B组

阅读下列关于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几则材料: 材料一:

(一)驱除鞑虏。今之满洲……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奴隶…满洲政府穷凶极恶…

(二)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军政府宣言》

材料二: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洲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

三、凡革命前满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

种之权利,民国亦照旧尊重之,其在革命军兴以后则否。

——孙中山《告各友邦书》

材料三:

(一)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宣言》

(1)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当时的民族主义宗旨是什么?这种看法有何局限和失误?(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态度有何变化?(3)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变化说明了什么?

C组 请结合有关史实,分析说明辛亥革命为什么被称为“中国近代一场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高中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篇二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语言教学由原本的有形无意到形意兼备

当前阶段, 语文教师在语言教学方面更加重视对语文文学中静态语法的分析理解, 特别是在将作者对于语文学科中的语言学进行研究的体系全部放置于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后。例如, 在教学《咬文嚼字》这一课时, 教师可这样导入: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引用武叔卿的话说“文章有一笔写成不加点缀而工者, 此神到之文, 尚矣。其次须精思细改, 如文章草创已定, 便从头至尾一一标点。”同学们, 你们能列举出文学史上哪些作家属于前者, 哪些属于后者吗?教师提出问题之后, 学生开始仔细地回想并回答“前者有李白, 后者有贾岛、王安石、欧阳修、曹雪芹等。”教师此时需要及时地引入教学内容。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 语文教师着重强调的是学生把握文言文中虚词和实词的用法, 对其内在的语境含义却很少进行教学。当前阶段中的高中新课标内容强调的是, 语文教师除了要让班级中的学生全面掌握语文语言交流能力以外, 还需要重视并培养班级中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语文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不可以直接将语言符号化, 需要将语言的外部结构和文学内在的含义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在明确其语文形式的过程中, 进一步掌握其内在的含义, 促使高中生可以在语文语言学习活动中做到形意兼备。

二、阅读教学的改变

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指高中生理解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在情感, 而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的内容, 学生只可以选择被动地接受。但是由于学生个体的文化素养的差异、成长经历的不同以及个人接受新鲜知识的能力强弱, 他们对文章的整体脉络的把控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这种阅读教学模式, 不仅会使学生失去自己主观的价值判断, 还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并一再强调语文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个体对教材中文章的理解。如今,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语文教师已经不再是教学的主体, 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因此, 高中生可以依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深入地分析文章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不再受限于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由此可见,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已经实现了学生从被动接受形式的阅读到自主解读的转变。

三、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改变

当前阶段, 写作一直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难题, 写作教学耗费的时间多, 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在教学中, 写作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学生为了写作而阅读, 这是不争的事实。很多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 通常只教授学生写作的特点, 并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仿写活动。在教学记叙文的写作时, 教师让学生熟记记叙文的要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记叙的手法有顺叙、倒叙、插叙;还要定期地复习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以及议论文结构的三环节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说明文的过程中, 首先讲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和说明方法。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高中生往往只是记住了一些关于写作方面的专业语文术语, 大部分的学生只能学习到写作的“形”。为此, 语文教师必须要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强调作文的“立意”。“意”实质上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学生在写作时, 需要充分展现文章的写作主旨, 选取的主题需要积极向上、健康, 并能够切实有效地反映社会发展的特点。

四、结语

自从大力施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后,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转变, 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魏本亚.高中“新课标”带来的语文教学范式革命[J].中国教育学刊, 2014 (08) :33-35.

3.高中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篇三

在准备过程中,我的感觉是一点都不美妙的。我上的是必修1同题异构《辛亥革命》一课,考虑到是高二复习课,就不能像传统的新授课那么教授。我的准备工作相当漫长而煎熬:我从网上看了十多篇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看了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内外对这场革命的新视角新观点;下载了很多不同地区前辈同仁们对这课的不同解读;仔细钻研了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个不同版本对《辛亥革命》的论述。发现当我看得越多,我越无从着手。我有两个困惑:一是这课已经有很多人都上过了,要出点新意很难,如何能体现“美”,怎样让人感觉这课的“妙”点是我的最大困惑;二是《辛亥革命》这一课的内容量很大,怎样突出重点,辨析难点,对于教学内容的取舍是我的第二大困惑。

经过仔细揣摩有了对这堂课的结构形式上的设计:以三个字贯穿内容,分别是“忆、议、悟”。取了两字音同但字不同,“忆”的是(背景、过程、结局)、“议”的是对革命的(评价),最后有课后的感“悟”。新课程改革中除了让学生能了解基础知识,理解和学会运用知识外,更要有深层次的体悟,加强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与渗透,把课堂延伸至课外,使传统的历史史实与现实能紧密结合。有了整体课堂结构的设计思路,但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设计教学过程呢?我突然想到,在准备这一课过程中,我解读得越多,困惑越多,何不把这些困惑呈现出来,让同学们同我一起探讨完成。我想出了两点教学过程的设计,那就是:教材内容的问题化和问题设计的史料化。问题设计了五个疑惑,把《辛亥革命》的内容按照从简单到深刻依次提出问题,层层递进,分别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每个问题的抛出都给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原始史料,既提高学生解读历史史料的能力,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多角度地看问题,在辨析中树立大的历史观。

在试上的阶段,同组同仁们给我很多帮助和启发,于老师在问题的问法上给予我指导,发现换个角度问问题又是一种不同体验;沈老师为我精心摩课,从我的教学设计上,从问题的引领的思路上给予我很多指导;杨老师在课堂的许多细节上给出了很多建议;张老师在导言的设计上给了我新的思路;小周老师为我提供了很多参考书;在同事们的帮助指导下,我一次次地收获,一点点地完善,发现这个过程不断有惊喜,越来越感觉到,这个过程本身就很“美妙”,它让我成长,让我有更大进步。

正式的课堂上,我上的是园区三中的高二(8)班,是一个文科提高班,学生的学情与我们本校的学生不太一样,也许是不熟悉的老师来上课,也许是有老师听课的缘故,学生的主动性不够,一开始很难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随着课程的渐渐推进,学生慢慢合上了我的节奏,发现学生的视野是新亮的,8班学生的史学基础扎实,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解题能力很强,课堂应变能力很突出,整堂课不断有新亮点,大家平等参与,相互学习,学生给我的感受就是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灵动的个体,在互相学习中碰撞不同的火花,真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我有了更多“美妙”的体验。

以下就是我对于美妙课堂深刻体悟后的关于《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设计:

第13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目标导航】:

考试说明: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课程标准: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体会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主”、“自由”的高尚情怀。

【近五年江苏高考考点分布】:

【基本线索】:

辛亥革命一、背景:二、过程: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 成立及颁布《临时约法》三、结局:1912年3月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四、评价:性质、意义

【问题探究】:

一、【忆】辛亥:

根据视频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

探究一:革命进程具有怎样的特点?

背景:学生填空

(补充资料)<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经历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之后,清政府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庚子以后,面对日趋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实现王朝的自我拯救,清政府再次打出“维新”的旗号,进行“变法”。至1911年清王朝覆亡为止,清政府陆续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史称“清末新政”。

从1901年至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发谕旨,推出了一系列“新政”举措,涉及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各个方面。这些举措,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随着“新政”的推行,要求政治制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资产阶级立宪派的推动下,1904年清廷决定实行“预备立宪”。但由于清政府对立宪缺乏必要的准备,不愿意让权于民。最终通过的官制改革方案,除了对一些机构略做调整变更外,并没有多少实质性变化。“预备立宪”有名无实,引起各省官绅的普遍不满。迫于各方压力,清政府于190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5月成立“责任内阁”,由庆亲王奕劻担任总理大臣。在内阁13名成员中,汉族官僚4人,满族亲贵9人,其中皇族又占7人。这一内阁被称为“皇族内阁”,它的成立,严重违背了宪政精神。至此,清政府借立宪之名、企图实现专制集权的目的完全暴露。

摄政王载沣在“罪己诏”中一一检点了宣统治下三年来政治上的失败。他认为,正是“新政”中的各项举措,使得清廷入不敷出,人心大失。一是用人多用亲贵,施政寡术;二是新政促行新治成官绅渔利的名目,更改旧制,权豪们敷衍了事;三是新政经费多取民财,却无利于人民。

主张立宪的梁启超愤懑至极,称清政府是“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场”。

探究二: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国外没有参与领导辛亥革命却为何推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探究三:为何是临时大总统、临时参议院、临时约法?

重难点突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思考:

(1)第一章的主权归属有何特点?与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有何意义?

(2)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什么观念?

(3)第三、四、五、六章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探究四:为何袁世凯能篡夺辛亥革命果实?

材料一:这时的袁世凯不仅有了军政大权,还有了比这更为难得的东西,这就是洋人方面有人对他也有了兴趣,而革命党方面他也有了朋友。

——溥仪《我的前半生》

材料二: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孙中山1924年1月的反思

材料三:光复后的绍兴并没有什么异样,只不过换了旗子的颜色而已……首义之地的湖北,革命后所建立的军政府,主要由旧军阀、旧官僚组成,都督是清末新军旅长黎元洪,民政部长是原咨议局长汤化龙;江苏的都督程德全是原来的江苏巡抚,新政府所在地便在旧日的巡抚衙门,其成员则是前衙门的原班人马。

——鲁迅

二、【议】辛亥: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材料一:你像尧舜那样圣贤,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梁启超

材料二:孙中山,“在一百年前思考的问题,探索的思路,以及追求中国现代化的各方面实践,都成为宝贵遗产”

——章开沅

材料三辛亥革命就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没有任何值得称赞的地方

——鲁迅

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是军阀混战……军阀混战的结果是“民国”变成了“战国”

——易中天

延伸拓展:从不同史观认识辛亥革命

1.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史观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2.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相连。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3.是现代化(近代化)的过程——现代化史观

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4.促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发展——文明史观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孙中山是中西文明合璧的产物。

5.移风易俗——社会史观

以剪发辫、废除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面貌为之一新。孙中山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高考链接】:

1.(2010年烟台模拟)温家宝在哈佛大学演讲時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贡献有( )

①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制度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2.(2010全国,17,4)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民贵君轻 B.主权在民 C.天赋人权 D.军民共主

3.(2010全国,15,4)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4.(2011年江苏单科,6,3分)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5.(2012福建文综,16,4)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2013·广东卷)“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7.(2014广东文综,16,4)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8.(2014浙江宁波1月,7)1912年8月21日的《民权画报》发表了漫画《改头换面》。画中一个站立的人由五个汉字组成,其头部为“共和”二字,四肢和躯干是繁体字“拿破仑”。该漫画最适合于( )

A.表明黎元洪武昌首义的历史功绩

B.概括孙中山暴力革除帝制的意义

C.指出袁世凯武人专权的政治野心

D.剖析溥仪无力对抗共和的虚弱本质

9.(2010·江苏单科·T22·9分)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

请回答:

(1)第一種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事实加以说明。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

4.辛亥革命教案(高中) 篇四

第13课 辛亥革命

一、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通过影视媒体对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孙中山较为感兴趣,但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辛亥革命背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知道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的爆发、中华民国成立的简况;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分析其失败的原因;了解并分析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经过和原因。培养学生阅读、识记、理解和概括的能力。2.方法与过程:

①运用情景材料、影音资料、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思维; ②使学生学会结合史实分析问题的方法。

③通过历史辩论等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历史,思辨历史。④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概括和阐释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让学生体会烈士的鲜血、孙中山愈挫愈奋的精神,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铺垫而成的,因而要倍加珍惜。②学习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会法为国根,民为邦本。

③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努力、不断拼搏。④通过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体会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曲折性和政治斗争的复杂性,逐渐感悟中国民主革命的力量必须团结起来,否则无法战胜中外反动势力基本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民国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难点:孙中山辞职、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原因;评价辛亥革命。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学用具:多媒体演示。

教学方式:教师语言表达;学生讨论,发表看法;采用小组讨论、情境体验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中山路思考孙中山先生重大的贡献,并出示 “吴伯雄完成拜谒南京中山陵仪式后,挥毫题词:‘天下为公,人民最大’”;中国三位领导人毛泽东、江泽民、胡锦涛对孙中山的评价;加上视频录相,充分运用图片、文字、录相全面了解孙中山先生的主要贡献。(播放录相)

看完录像由学生简单概括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活动

【导入辛亥革命的背景条件】在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辛亥革命,请问20世纪初的中国为什么会发生辛亥革命?

【背景条件-用方法与材料形式解决】辛亥革命从其兴起到爆发将近二十年,从大的历史背景看它是由多种因素汇合而成的结果。通过层层设问进行启发式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认知重

(国际、国内、直接、根本)在这样的背景下辛亥革命的酝酿是一个长达近二十年的较长过程。让学生阅读材料、概括归纳,得出这些资料说明辛亥革命发生的条件——①经济条件②阶级条件③思想条件④组织条件⑤军事条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表达能力。

【武昌起义的过程-用录像与设问解决】(从各省看,湖北从地理、历史、政治、经济、阶级等方面都具有其他各省所不具有的优势,这样就在武昌拉开了革命的序幕。)武昌起义——革命爆发(先通过录像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问题1:武昌起义的过程中有哪些主要事件?

武昌起义

武汉三镇光复

建立湖北军政府

各省响应 问题2:武昌起义是在怎样的危机情况下爆发的?体现了革命党人的什么精神?武昌起义为什么能成功?(用选择题形式完成)武昌起义能成功的最主要原因()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 B.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涨 C.清朝在武汉地区的兵力空虚

D.湖北革命党人有高度革命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献身精神 问题3:辛亥革命与武昌起义有什么关系?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1911年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同时又把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朝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部革命过程称为广义的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建立用习题形式解决】思考:辛亥革命革命成功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中华民国建立

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的法律文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钦定宪法大纲》 2.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述不正确的是()

A.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革命派想用它限制袁世凯独裁专制 D.特别规定实行总统制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根本意义在于 ①人民成为中华民国的主人

②彻底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 4、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通过练习将重要的知识凸显出来,并指导学生并简要分析课本正文所反映的《临时约法》体现的基本原则,以认识其性质和意义。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用情景设问法解决】接着以“在1912年,处在孙中山的位置,如果是你,你会把革命党人苦心斗争得来的政权给袁世凯吗?为什么?”引入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袁世凯夺取权力的原因。

应注意①在讨论中,引导学生从客观形势、袁世凯、革命党人以及孙中山自己等方面进行思考。②引导中注意拓展思路,发现学生创新观点,合理的予以充分肯定,不合理的给予引导。③教学生要史论结合。

这样处理的意图,通过这个转变合理性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复杂的形势,另一方面也了解孙中山先生的维护共和,不居功自敖,一切以革命需要出发的伟大精神以及丰富的个性。(不简单地用“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教条来束缚学生的思维。)

【民主进程的丰碑-用历史辩论等方式解决】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以小组合作形式,通过历史辩论等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历史,思辨历史(正方提供下列材料,材料反映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开启了大门如

1、政治:民主化

2、经济:工业化

3、思想:科学化

4、生活:多元化,但强调学生不能仅仅拘泥于材料,除国内因素外,还有国际因素等)

材料1: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 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3: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材料4: 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倡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反方提供下列材料: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从材料从提炼出辛亥革命

1、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彻底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2、清政府虽然被推翻,但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除此之外鼓励学生思维要发散)„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总。只有一件可怕的事是另有几个不好的革命党夹在里面捣乱,第二天便动手剪辫子,听说那邻村航船的七斤便着了道儿,弄得不像人样子了„„

——摘自鲁迅《阿Q正传》

(方法引导:鼓励学生思维要发散,理性思考,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辛亥革命的成功方面,可从除旧布新、人民的权利、对人的思想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去思考;失败方面则可从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有无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等方面去思考。)【小结】

辛亥革命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统治极端腐朽的情况下爆发的,是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武昌起义是革命爆发的标志,中华民国的建立把革命推向高潮。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颁布《临时约法》,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由于革命派的软弱妥协致使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由此说明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这一历史重

任自然落到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肩上,由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这是历史的选择。

六、【板书设计】 第13课《辛亥革命》

一、背景

1.根本:近代以来社会矛盾激化和人民抗争探索的必然 2.国际:列强以华制华、加紧资本输出

3.国内: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两大矛盾汇流、改良之路失败 4.直接:保路运动

二、条件

1.经济基础:清末“新政”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 3.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5.军事基础:一系列的武装起义

三、过程 1.武昌起义 2.武汉三镇光复 3.建立湖北军政府 4.各省响应

四、成果

1.建立中华民国(时间、都城、国旗)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性质、意义)

5.高中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的基础知识:掌握兴中会、同盟会、革命党与改良派论战、广州黄花岗起义、武昌首义、中华民国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等基本知识。

2.理解和运用

(1)从文本、网络等获取信息的能力。(2)依据史实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对辛亥革命的客观评价。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每逢重大节日,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都会摆在天安门广场,与天安门城楼正中的毛主席的巨幅画像遥相而对。这既是永恒的纪念,更是崇高的敬仰。因为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杰出代表。我们应继承发扬辛亥革命精神,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新课学习

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辛亥革命的酝酿阶段)1.清末民主革命风潮的背景

(1)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这是一次整顿图强的自救运动,也可以说是洋务运动的继续。主要内容有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等,它没有从根本上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吏治腐败依旧,兼之实行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年,但它对当时的政局产生某些重要影响。新政的重点在军事方面,但编练新式军队却造成两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一是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集团的兴起;二是革命党人争取了大量士兵。所以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却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

2.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潮的概况

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辛亥革命的组织准备)戊戌变法运动和义和团斗争的失败,标志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破产和旧式农民战争的终结。面对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步步加深,挽救民族危亡并推进中国近代化的领导责任,历史地落在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他们的代表人物——孙中山身上。

(1)兴中会建立

他于1894年组织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教师:介绍兴中会的情况(在电脑屏幕上展示兴中会创立的时间、地点、纲领、性质等):这是在中国破天荒第一次提出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合众政府的主张。因此,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继兴中会成立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革命团体,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统一的资产阶

级革命政党的建立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一个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新时期已经到来了。(2)同盟会

到1905年,国内出现了许多革命团体,孙中山提出团结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同盟会。孙中山的这一主张得到了许多革命者的拥护。

问题:请说出同盟会建立的时间、地点、领导人、革命纲领以及机关刊物? 教师:

①中国同盟会是在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基础上建立的。②革命纲领中的“鞑虏”在这里是指满族统治者,而不是指整个满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反满”就是反对民族压迫,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句话,孙中山解释为:“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国家”(《孙中山选集》第69页),即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王朝的统治,这也 就在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建立民国”,就是要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就是改革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解决劳动者的贫困。可见,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适应当时历史的发展,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

③同盟会的性质: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使民主革命运动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

提问:“你能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说出‘三民主义,的含义码?你能找出‘三民主义,分别从哪条政治纲领发展而来吗?”

学生(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2)民权主义,即“建立民国”,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就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并试图以革命手段解决。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与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切实可行的土地革命纲领,具有空想性,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3.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辛亥革命的思想准备)

(1)同盟会成立后,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保皇派极力拥护清朝的反动统治,革命派和保皇派之间展开激烈论战。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进行。通过论战,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3)多次武装起义(辛亥革命的军事准备)

二、武昌首义(辛亥革命的爆发)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与其战友曾发生过多次武装起义,但都失败了。到1911年(旧历辛亥年)发动了武昌起义,取得了成功。

提问:请大家看课文相关内容,请一位同学讲讲武昌起义。

1911年9月14日,湖北的两个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召开联席会议,确定在武昌进行武装起义,推举文学社蒋翊武为总指挥,共进会孙武为参谋长,组织起义领导机关。10月9日,因孙武等人的意外爆炸事故,计划暴露,起义领袖或被捕或出逃,革命处于群龙无首之状态,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等于1911年10月10日率领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11日占领武昌,12日收复三镇。清朝统治处于名存实亡境地。因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所以将由此开始的这次革命统称辛亥革命。

设问:武昌起义建立的湖北军政府是什么性质的政权机构?由哪些人组成? 学生:通过组成人员可以分析出湖北军政府本身是辛亥革命的产物,但从一开始就成了革命党人联合包括封建军阀,旧官僚和立宪派所组成的政权机构。

设问:为何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学生:借他之名号召天下,他有军权,有实力,可以获取各省官僚的支持。体现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革命潜藏着失败的危机。

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辛亥革命的高潮)

武昌起义后得到全国响应,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市宣布独立。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从海外归抵上海,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12月29日,各省代表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即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布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提问:临时政府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讨论后归纳:

通过临时政府所颁布的法令,可以看出临时政府反对封建专制,发展民族工商业,主张自由平等博爱,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所以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提问:《临时约法》是什么性质的宪法?讨论后归纳: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并颁布的,其内容体现了它的进步性: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君权神授”的观念;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等自由,与封建社会“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着根本的区别;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与封建社会“万世一系”的世袭制、终身制具有本质的区别。由此可见,它旨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共和制度,带有浓厚的民主性和革命性,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同时,仅靠一部约法无法真正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

四、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结果)

教师:南京临时政府并没有掌控形势,清帝于1912年2月12日下诏退位,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但是袁世凯后来在北京就任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分析原因。

学生归纳:

(1)帝国主义要扶植袁世凯做统治中国的代理人。

(2)立宪党人和旧官僚害怕革命会危及到自己的利益,也支持袁世凯。(3)部分革命当人将推翻帝制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同意议和。(4)袁世凯本人有重兵,有手段。

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仅仅做了三个月,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力下,后将临时大总统让位于袁世凯,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但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标志着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从此废除。那么,这场辛亥革命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呢?

探究:“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吗?为什么?”提示: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了。

1.“成功”的革命

(1)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作了明确的规定,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成果。

(3)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主义思想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4)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外反动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压力,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后的民族解放事业和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

从上述意义方面来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2.“失败”的革命

(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而袁世凯是一个军阀,又是一个帝国主义扶植的新的代理人,实行专制统治。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因此,辛亥革命同时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课堂

课堂小结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为目标,做了一系列组织上、理论上、思想上和军事上的准备,最终发动了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l临时约法》,推翻了2000多年来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但是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板书设计

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 1.背景 2.概况

二、武昌首义 1.过程 2.影响

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四、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6.高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篇六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

(2)识记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

(3)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4)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材料创设情境,提高学生阅读材料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加深对工业革命产生条件的影响。

(2)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影响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3)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知识整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历史知识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有待提高。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本课主要运用三种学习方法:情景学习法、历史比较法和合作探究学习法。运用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创建多样性。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第一次工业文明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和影响。

2.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特别是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重要影响。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的水晶宫开幕。这一天,水晶宫内挂满万国彩旗,参观者摩肩接踵,各种工艺品、艺术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在博览会上,参观者惊奇地观看着来自各个国家的发明、珍奇和产品,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各种机器发明,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各种正在工作的机器,有开槽机、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造币机、抽水机等等,这些不同的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们领悟到了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关于世博会的盛况,作为开幕式上的嘉宾,维多利亚女王曾做过这样的描述:“这次‘和平节日’的创造者,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了起来——确实让人感动,永远值得纪念……”为什么英国能在1851年举行世博会,这得益于什么呢?

自 主 预习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

(1)前提:18世纪时,随着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2)市场:越来越多的殖民地提供了广阔的___________。

(3)劳动力:圈地运动迫使很多农民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4)资金:殖民扩张和掠夺以及广阔的殖民地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5)技术:________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2.工业革命的进程

(1)在新兴的棉纺织业,生产技术首先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

(2)开始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________”。

(3)其他领域:在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二、从工场到工厂

1.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________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2.经济结构的变化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________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2)工厂逐渐集中,形成了许多________,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3.社会关系的变化

(1)阶级关系:工业资产阶级和________________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2)欧美国家的变革: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4.经济思想:资产阶级希望摆脱封建束缚,要求________、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主义兴起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巧思妙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四个一”:一个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一次动力革命:蒸汽动力的使用;一个完成标志:机器制造业诞生;一个新时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背景

(1)工业革命的扩展:________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2)世界贸易扩大:机器大工业生产需要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市场,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

(3)交通运输快捷:___________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2.时间: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________________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课 堂 探 究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19世纪60~70年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探究问题】工业革命的影响

【探究素材】

材料一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英国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生铁产量17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1854~1856年间英国制成品占领1/2的世界市场,工业品占领1/3的世界市场,其中,棉布占世界的1/2以上。

材料二 ……在统治者的支持下,星期日学校到处设立。1785年成立星期日学校协会。19世纪中期,英国此类学校的学生达250万人。

工业革命发生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却越来越贫困。这种贫富差距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尖锐,并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顺应历史潮流,创立马克思主义。

材料三 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送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四 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们一直在以矿物燃料的形式(煤、石油、天然气)把各种形态的碳从地下开采出来,经过燃烧使之转化为热量、H2O(水蒸气)、CO2、少量的SO2、CH4和其他气体,并释放出来,使全球空气中CO2的体积比节节上升。

【探究思路】材料一中“社会生产力”“英国制成品占领1/2的世界市场,工业品占领1/3的世界市场”得出结论(1);材料二中“星期日学校”“创立马克思主义”得出结论(2)(3);材料三中“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得出结论(4),材料四中“CO2的体积比节节上升”得出结论(5)。

【探究结论】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英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到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

(2)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4)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5)环境污染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开始日益突出。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开展的最直接的条件是(

)

A.英国的社会稳定

B.人口、资本的自由流动

C.经济的稳步发展

D.海外市场的扩大

解析:海外市场的扩大导致国内工场手工业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从而推动技术革新,直接引发了工业革命。

答案:D

2.(·梅州高一期中)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对这场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

解析:工业革命首先是生产技术的革命,机器生产就是典型的新技术的使用。

答案:C

3.(2015·潍坊高一检测)在工业革命中“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材料中的“它”是指(

)

A.珍妮纺纱机

B.改良蒸汽机

C.火车 D.汽轮

解析:由材料中“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可判断,“它”应是动力的革命——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7.《绿色基因的革命》教学设计 篇七

(一) 知识和能力。

1. 明白现代转基因技术的概念;

2. 掌握科普文章的写作特点。

(二) 过程和方法。

1. 体验基因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

2. 提高学生搜集、利用信息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及对科学的探究的精神, 从而树立为造福人类而努力的远大理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 识别举例子、做比较的说明方法, 并根据文中的例句分析理解其作用。

(二) 能为转基因下定义。

三、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神舟”六号飞船发射, “嫦娥”一号飞天, 奥运场馆“鸟巢”和“水立方”, 转基因的蔬菜水果, 克隆羊“多莉”的视频或图片, 请学生谈谈对这些的了解, 进而体会知识在这个时代的神奇力量。同时引出所要讲的课文《绿色基因的革命》。 (出示题目) (意在以形象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 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多媒体展示)

1. 题目“绿色基因的革命”指什么?

为什么叫“革命”?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绿色基因革命”的? (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2. 教师通过展示在互联网上查找的有关图片资料, 使学生明白转基因技术是根本性的变革。

3. 教师总结展示:转基因技术、重要性、特点、应用、前景。

(三) 合作交流, 探究课文。

1. 用多媒体出示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 转基因技术的特点有哪些?作者是如何进行说明的?

(2) 转基因技术有怎样的优势, 它又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

(3) 畅想如果把转基因技术用在小麦、玉米、棉花等的生产上, 就会达到怎样的目标?进一步畅想它给农村的农业生产会带来怎样的巨大变革?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嫁接、杂交、转基因技术的图片, 帮助学生了解三者的区别和转基因技术的优势, 从而激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力, 使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

2. 教师提取关键进行总结。

特点:多数转移单个基因 (举例子)

在不同的物种间操作 (做比较)

3. 通过课文学习, 学生给转基因技术下定义, 教师总结。 (多媒体展示)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工程技术, 将从某些生物体内分离出来的基因注入另一些植物体内, 从而使这些植物产生一些有利于自身生长或提高其品质的特性。

(四) 拓展延伸。

1. (多媒体出示业介绍转基因技术的文章:《转基因植物技术》) 与课文进行对比阅读。

转基因技术作为高科技的产物, 具有知识性、专业性强的特点, 可是本篇文章的作者使它听起来通俗易懂, 引人入胜, 除了运用举例子、列数字、做比较等说明方法外, 还运用了哪些高招呢?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教师点拨:故事引入, 拉近距离;联系生活实际;语言准确、严密而不失亲切。同学们可以课下搜集基因工程中自己喜欢的一种, 也写成一篇这样的科普文章发表在学校的网站上。

2. 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似乎人类可以为所欲为, 但世界上的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 它有没有弊端呢?你认为该如何解决呢?

学生自己动手在网页上查找关于转基因产品副作用的资料, 并进行分析综合后回答;达成共识:科学是把双刃剑。

(此题是学生们争论的焦点话题, 进一步巩固并拓展了学生对转基因技术的认识, 培养了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五) 小结。

转基因技术是生物工程的一种, 我们熟悉又陌生, 今天这篇文章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同学们可以尽情畅想它的美好前景, 只要趋利避害, 它就一定会为人类造福。

(六) 作业。

1. 利用本课学习的知识和互联网上查阅的有关资料, 写一篇关于转基因技术给农业带来巨大变革的文章。

2. 查阅有关资料和图片, 整理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 做成网页发表在学校的网站上。

3. 查阅生物工程的相关的资料, 根据最感兴趣的写一篇科学幻想式的小说, 体现科学的无比魅力。

(七) 板书设计。

五、自我评析

8.《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 篇八

【本课分析】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后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终于于1917年在俄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也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标志。

【教法分析】

本课的教学将以列宁语录为主线进行,辅之以史料研习、合作研究等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848 1871 1917

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从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最后终于由理论到现实——十月革命。

(二)新课讲授

1.革命前夜的“火星”

列宁语录一:“俄国人民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

问题:从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结合教材相关内容了解革命前俄国的状况,存在哪些问题?

总结:俄国人民受封建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剥削。农奴制残余;软弱的垄断资本和封建的沙皇政府对人们的双重压迫;社会矛盾尖锐:国内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等……

列宁语录二:“与个别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

问题:“比较容易”在主观方面有哪些表现?

讲解:19世纪末20初的俄国,由于社会矛盾尖锐,群众性的工人运动日益高涨,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急需政党的领导。在列宁的领导之下,1903年,布尔什维克党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从而为革命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设计意图]以简短的列宁语录为索引,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炼、获取信息,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予以归纳,明确革命前俄国的状况。

2.帝国大厦的坍塌

列宁语录三:“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问题:“战争”指的是什么?列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言论?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内讨论)

回答: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一战使俄国的局势日益恶化,激化了社会矛盾。

列宁语录四:“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问题:这次革命指的是什么革命?结果如何?

回答:二月革命。结果是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讲解:虽然性质上是资产阶级革命,但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列宁语录五:“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的战争是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材料:……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

问题:比较上述两则材料,说明对于夺权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回答:由和平方式夺权到进行武装起义。

讲解: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一战。由于俄国在一战战场上的连连失利,国内群情激昂,爆发了示威游行。临时政府派兵镇压示威游行的工人和士兵,政权全部转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手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宣告结束。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尽快进行武装起义。

[设计意图]通过解析史料,帮助学生了解革命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之前的脉络,理解布尔什维克党政策方针的转变,形成系统认识。

3.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列宁语录六:“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

问题:革命后是怎样建立新的苏维埃组织的?有怎样的意义?

提示:巩固政权的措施可以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思考。

意义则要从对俄国、对世界两个方面分析。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对于十月革命已有初步认识,展示材料,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同时及时提示学生注意知识要素的掌握以及相应的学习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史料研读及认知能力。

(三)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从领导阶级、群众基础、社会性质、革命过程及结果等方面比较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异同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巴黎公社及十月革命的学习,了解无产阶级革命的曲折历程与发展,最终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通过合作探究掌握分析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9.高中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篇九

清明节扫墓高中作文素材:缅怀革命先烈,清明节扫墓

每年的4月4日,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烈士的清明节,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胸前佩带着鲜艳的红领巾,怀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战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烈士陵园是那么庄严、肃穆,迎门两侧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

我们排着队来到烈士陵园门口,我们开始了主题队会:首先由校长讲话,然后由大队干部代表发言,再由辅导员带我们宣誓最后为革命先烈默哀。在那三分钟里,我想了许多许多: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血红的鲜血换来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个念头:要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

到了中队的主题队会,同学们先后背诵了烈士生前写的诗,由我和陶彭昊念了一首现代诗,赞美了革命先烈的伟大。到了烈士墓前,我行了个队礼,双手把白花献给了烈士,就在这一刻,我心里默默在说:“安息吧,先烈们。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你。”我们走进纪念馆,见到了烈士生前用过的东西,有模型、字迹、图片等。

10.高中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篇十

考点一 两次工业革命(必修2 P30~37)

1.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18世纪60年代开始,19世纪40年代完成)。

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前提

条件:(1)雄厚的资金和广阔的海外______(通过贸易、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2)丰富的______资源(英国圈地运动的进行)。

(3)______________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4)原料(国内资源丰富,海外掠夺)。

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政治保障)

2.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就

(1)第一次工业革命

主要成就:①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__________(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② 瓦特:万能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是工业革命的显著标志)。

③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2)第二次工业革命(1866年~20世纪初)

① 中心:美国、德国。

② 主要成就: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显著标志。

a.______的发明和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来,电灯、电车、留声机和电影放映机等电气产品纷纷出现,人类由此进入“__________”。

b.__________的发明和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人们发明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c.化学工业得到发展,如:瑞典人诺贝尔发明无烟炸药、塑料工业的发展等。

d.电信工业的发展: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________;后来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等。

e.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3.了解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的产生

(1)产生: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形成了__________。

(2)作用: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4.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使资产阶级在世界各地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从而为世界市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基础。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________。英国已经成为 ________,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11.新常态下的教学“革命” 篇十一

教学视频案例的含义及特点

所谓教学视频案例,是以视频形式为主的超媒体视频案例,是一种数字化的教学研究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教学视频案例研究”教会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研究。教学视频案例实现了教师专业实践过程的情境再现,颠覆了普通文本案例研究模式和一般的课堂观察、分析、讨论模式。

基本模式和教师成长途径

学校教学视频案例研究的基本模式是:课堂录像——课堂教学诊断——视频案例制作。研究流程是:执教人确定课题,同伴分头备课;执教人说课,与同伴一起研究教学设计;执教人在自己班里试讲,同伴听课并录像;同伴评课,执教人结合视频修改教学设计;执教人再到平行班级进行第二次讲课,同伴再次听课并录像;同伴再次评课,执教人整理精品教案,同伴借鉴推广,实现资源共享。

教学视频案例研究的探索实践

到课堂中找问题 “为了教学,基于教学,在教学中”的问题研究直接以教师最迫切的需求为研究内容,逐渐激发起教师探索的兴趣,教师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研究者的角色,将研究嵌入课堂教学,真实有效地优化了课堂教学。

借助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正是引导教师深层反思的重要环节。这种以问题为中心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有机融于一体的校本研究方式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培训式教师教育的弊端,能够直接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理论研究与实践反思并驾齐驱 学校开始拓展视频案例研究内容和范围,首先以名师培养工程为载体,以备课组为单位分学科进行“高效课堂·有效教学”视频案例教学研究。随后,通过教学视频课例研究确定了各学科的立标课,并且组织了基于视频案例的“多维度观察课堂,多元评价教学”活动和“自主学习·愉悦课堂”视频案例研究活动。

硬件支撑和机制激励 近年来,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和软件的配置都相当高,学校建成了宽带校园网和录播教室,通过光纤接入互联网,实现了班班通和室室通,开通了无线网络,以网络为主要架构的信息化平台已经完善。在加大硬件投入力度的同时,建立了视频案例研究激励机制。视频案例课题研究在工作考核中占教育科研分值的50%,占教研活动分值的40%,占校本培训的40%;视频案例课题获奖者有相应奖励分值;学校检查中发现不组织、不参加活动的教研组和教师,分别进行扣分。

教学视频案例研究的成效

第一,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通过课题研究,倒逼教师自主学习;通过行动研究,让老师们成为“反思型”实践者,实现了从教书匠到教研员的转变。第二,形成了团结互助、比学帮超、整体创优的良好局面。学校各科室之间的团队意识、合作共赢意识基本形成,凸显了办学特色。第三,“教学视频案例研究”成功地让学校管理的四个核心层面“教科研训”(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学研究、校本培训)有机结合在一起。第四,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成功申报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微课程的开发、管理与应用模式的研究》。第五,学校的教学视频案例研究经验在全国学校教师专业成长与个性化教育高端论坛上进行交流,《中国教育报》《中国名校成功之路》《神州》等报刊杂志对学校视频案例校本教研的创新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多家资深媒体进行转载,并在全国推广。第六,教学视频案例研究,利用“小小摄像机”成功助推了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养,助推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教学视频案例研究是一种数字化手段,也是一种研究方法,掌握了这一种方法,农村学校也可以有效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互联网就像电,谁都能用。”“互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新常态下,教育信息化将对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产生的“革命性”的影响。学校将抓住这一新的发展机遇,引领广大农村教师自我加压、自主学习、敢立潮头,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12.“自行车革命”与道路景观设计 篇十二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变得越来越快, 许多马路都在拓宽, 然而自行车道却变得越来越窄, 许多弄堂胡同里开始被停放的汽车塞满, 变得行走困难。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在提高, 购车的人也越来越多, 汽车排放的尾气, 加上工业污染, 天高云淡的日子越来越少了, 天空中经常被浓雾所笼罩, 整个城市开始为每天的空气质量而努力。因此“低碳”概念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

“低碳生活”提倡了一种节能住宅、节能家居、绿色出行、简约生活、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自行车, 作为一种0碳排放的交通工具, 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时下“低碳一族”的首选。为了缓解交通堵塞与环境污染, 不少城市都开始重新提倡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

最近, 英国曾展开了一场“自行车革命”, 在从市郊通往市中心的路途上设置多个自行车租赁点, 让更多的人骑车进城, 部分租车点附近还设有淋浴室和更衣室, 以方便人们在骑车前后换行头。除此以外英国政府还投资了9400万英镑向250万人推广自行车的使用, 并决定在未来3年内投入3000万英镑, 对10万名孩子进行自行车技能的培训, 并扩展通往中小学校的自行车道。不仅仅是英国, 许多国家都开展了类似的活动, 鼓励人们自行车出行。由此可见, 自行车又将回归并流行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城市道路景观的功能

一直以来, 道路是起着连接和划分城市空间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 道路景观便出现在了城市道路规划中。城市道路的景观功能大致可以分为提升交通的舒适性、塑造城市空间环境、构筑视觉环境、体现区域人文氛围、建立生态型绿化系统、拉动道路沿线经济增长等。

适提升交通的舒适性:道路景观相比普通的绿地景观, 它是一种律动的景观, 对于正在行驶的人们来说它们是动态的, 道路景观不仅要符合最基本的使用功能和各项指标, 更要以人为本, 给人们提供安全的保障和舒适的感觉。

塑造城市空间环境:人们对城市的印象, 往往都是通过城市道路获得的, 因此道路景观很大一部分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形象, 并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特征与个性。

构筑视觉环境:道路景观是与车行道、周边建筑等相互交融的景观, 给人提供以和谐的视觉环境和轻松、愉悦的心理感受。

体现区域人文氛围:道路景观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可以充分体现出当地的历史人文和地域特点, 具有文化的氛围。

建立生态型绿化系统:道路景观的植物配置, 不仅仅具有美化作用, 对改善城市的环境污染也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拉动道路沿线经济增长:城市道路景观通过改善周围的环境, 提高环境品质, 减少道路交通带来的负面影响, 提升了城市形象, 并间接地位沿线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道路景观的设计原则

1.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和功能相适应

由于城市布局、地形、气候及交通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性质和功能的道路组成, 会产生不同的路网。由于交通目的的不同, 不同环境中的景观元素要求也不同, 路旁建筑、绿地、雕塑以及道路自身设计都必须符合不同道路的特点。

2.考虑道路使用者的行为规律与视觉特性

道路上的人流、车流都是在动态过程中观赏街景, 又由于各自交通目的和交通手段 (不同, 因此, 产生不同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性, 设计中要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

3.考虑综合效应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不仅要求各个景观元素组成的街景统一协调, 而且与城市自然景色、历史文物以及现代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把道路与环境作为一个景观整体加以考虑, 并作一体化设计、创造有特色又有时代感的城市环境。

4.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表现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三方面的统一。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要尽量加强自然要素的运用, 恢复和创造城市中的生态环境, 让城市道路的硬质景观融入自然并与自然共存。个性设计指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突出城市自然的形象特征, 是每个城市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 不同的地形和气候, 在城市整体形象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

“自行车革命”对道路景观设计的影响

“自行车革命”, 使更多的人们出行选择0碳排放的自行车。这无疑给自行车的停放管理、道路的规划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哥本哈根的案例:自行车族眼里, 哥本哈根便是理想的样本:T字形路口, 铺设着卵石路面, 以强烈的反差提醒司机在拐弯时注意骑车者;那些骑车者一不小心就容易撞上的栏杆和路障, 被拆除了;在有台阶的地方, 旁边都会有专供自行车上坡下坡、上面铺有减速金属条的斜坡;商场外都设有自行车停放处, 甚至占地面积比机动车停车位还要大……

哥本哈根的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一个自行车城人性的道路规划。哥本哈根每天有60多万市民 (哥本哈根地区居民总数约170万人) 骑车出行。不同的铺装和颜色, 大大的减少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互相占道的情况, 以及交通事故;台阶的斜坡铺设减速金属, 为市民自行车上下坡省了许多力;在多处设有自行车停放处, 缓解了自行车乱停放的现象……可见这些科学、人性的设计也是哥本哈根能够成为有秩序的自行车之城的一大辅助。

道路景观设计要为更多的自行车使用者考虑

我们现在在道路景观设计中, 应该考虑到未来的交通发展趋势。自行车的出行人数在不断增多, 在对道路景观设计时已不能完全拷贝曾经的模式, 我们要为更多的自行车使用者考虑。只有硬件和软件条件都得到市民的认可, 这种0碳出行方式才能继续进行推广, 并被更多的人接受。

很多设计我们都可向“丹麦”——自行车王国学习, 将车道进行不同颜色或者铺装的区分, 在有坡度的推车路段铺设金属减速条, 设立更多的自行车停车点等。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并且是一个正在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发展中国家, 城市的交通出行一定会造成很大的压力。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 城市地下轨交开始纵贯东西南北, 结合这一特点我们可以进行更适合我们国家的道路景观设计。

1.设立更多自行车租赁点与停放点, 并将其作为一种道路景观

上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是许多IT高科技人才的聚集地, 从出轨交至工作园区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 自行车是一公里距离内最便捷的交通工具, 所以张江则将自行车租赁项目引入, 并与现有交通体系配套, 建成了较为立体的交通体系, 从而有效解决了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其实岂止是张江高科技园区, “最后一公里问题”的现象在各个站点都十分普遍, 自行车租赁项目便是一个很有效的解决措施。自行车租赁在张江试点取得成功, 已逐渐向周围各地进行推广。为了方便市民进行自行车租赁和停放, 设立更多的租赁点和停放点是十分有必要的。

增加租赁点和停放点的同时, 必定会对周围的道路景观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不影响景观整体效果, 这些租赁点和停放点也应作为道路景观设计的考虑范畴并将其作为道路景观的一种。一个具有设计感的自行车租赁点和停放点应该具有功能性, 观赏性和标识性, 使人们更乐于去使用。

2.适当增加道路两旁休闲休憩区域, 设立更多景观节点

自行车作为一种0碳排放的交通工具, 从速度上来说, 当然不敌机动车, 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更有机会去欣赏沿途的风景。骑自行车或许要流许多汗水, 没有机动车来得舒适, 但也正因为这一点, 使人们都有了强身健体的机会。

如果以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 路途劳累是无可避免的, 所以在道路景观设计时有必要在道路两旁设立休闲休憩区域, 方便人们休息饮茶小憩一段时间, 并且设立更多的景观节点供人们驻足观赏。这些景观节点作为人们旅途中的驿站, 不仅可以减轻在旅途中的疲劳, 更可以使人们心情舒畅地踏上旅途。

3.利用现有旅游资源, 作为道路景观的延伸开发

一到节假日, 许多景区便会出现道路拥堵状态, 杭州西湖景区也不例外。最近杭州西湖景区推行了自行车租赁游西湖的旅游项目, 得到大众的好评。在杭州, 那种骑着橙红色的公共自行车行游西湖, 融入自然的感觉非常惬意, 一到旅游旺期, 平均2分钟就可出租一辆自行车, 原本较长的步行线路, 在自行车的帮助下使游客们游览到了更多的旅游景点并节省了许多体力。

其实, 有很多景点开发时都设有很长的步行线路, 为了增加人们的兴趣, 更让人们有休憩的区域, 所以设立了很多景观节点。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 利用自行车游这种形式, 将两者进行结合, 作为道路景观的延伸开发, 控制人流, 帮助游客节省时间和体能。

自行车租赁在西湖试点得到成功, 也希望在各地都能得以采用, 方便游客, 使旅游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

小结

上一篇:生活中的启示记叙文下一篇:初级工程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