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校徽

2024-07-04

北京师范大学校徽(11篇)

1.北京师范大学校徽 篇一

1952年秋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1952年10月关于“撤梢华中大学改制委员会,组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建校委员会”、校名暂称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的指令精神,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在(1952)教办字第3548号令中指定潘梓年为主任委员,徐悉庸、王自申为副主任委员,领导建校各项筹备工作。院系调整中,以原公立华中大学为主体,集中了私立中华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北教育学院,平原师范学院,海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师范类专业组建了华中高等师范学校。

1953年春,华中高等师范学校经过院系调整,规模不断扩大,系科逐步齐全,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呈报中央高教部,拟将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定性为师范学院。同年10月24日,中央高教部批准将华中高等师范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

2.北京师范大学校徽 篇二

大学是人类教育中最高层次的教育阶段,可谓源远流长,从汉代的太学,到宋代的书院,再到清末的学堂,其间无论是官办的或是民办的,对中华民族历史的传承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出现在清末,由一批具有先进爱国思想的洋务运动的官员创办。1895年,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创办了近代教育史上的第一所新式大学——北洋大学堂(即天津大学前身)。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大学总数已突破千所,每年为国家培养各方面人才约700万人,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与希望。

校徽即学校的标志,属于标志中的一种类型。学校标志主要特征是具有比较明确的指向,能够体现学校的内容性质和精神宗旨。而作为学校标志中的大学标志更要体现出其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这是作为精英文化的大学校徽所承载的使命。

校徽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出现,学校的发展而发展。在历史中高等学府的校徽不外乎是学府的题名,为了体现其地位和文化,往往是请当时的名家给予题字,比如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湖南长沙岳麓书院的名字就是当时的皇帝宋真宗的墨宝。经过历史的变迁,特别是1953年成立的乌尔姆设计学院创建的系统设计对当代的企业、学校、机构、国家等各种组织和集体的形象塑造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其中标志是形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的大学校徽也不例外,它是高校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元素,改变以往的只通过汉字表达的局限,运用多种造型和手法来传达学校办学宗旨和精神追求。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有句话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从神州火箭到嫦娥一号;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正以更加新颖的身姿风靡世界。当然,归根结底,这是中国经济繁荣发展带来的结果,但是作为物质基础的上层建筑——文化,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和精神的体现。在中国文化中包括传统文化、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髓所在。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象表现形式,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精神内涵,寓意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我们一般常见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国画、书法、篆刻、传统图案、剪纸、泥塑、戏曲、皮影、陶瓷、刺绣、园林等等。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大学校徽设计中的运用

1. 外在形式的表达

外在形式一般指图形表现出的外形与结构。目前在大学校徽设计中出现两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较为普遍:

(1)书法元素。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它是一门体现民族灵魂的艺术。[1]标志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它最基本的作用是让人们通过图形,在较短时间认识和记住其事物的特征,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标志图形化的视觉语言常常可以比单纯的文字传达信息更加醒目、更易表达其含义特征。而以汉字为主体的书法艺术恰到好处地融合了汉字与标志的共求,它既可以清晰地传递信息,又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最好地体现。纵观目前中国高校的校徽设计有很多都采用了书法形式来表现。比如,清华大学校徽,它是由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外环上下是中英文校名;中环内容为隶书书写的“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八个字左右并列每格一字,以八卦方位排列,这两个词组出自《易经》乾坤两卦的大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概括了《易经》的全部内涵,体现了孔子对君子人格的基本要求。在清华大学校徽上,我们可以看到用隶书书写的文字已经和传统书法形式有了很大的差别,少了一分随性,多了一分严谨。经过精心设计的具有装饰性的书法文字能很准确地传达学校信息、展现学校个性和文化。而北京大学校徽则是书法形式最高境界——图形化的典型代表。北京大学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设计的,主体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一个圆形,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看上去如一个人背负着两个人的形象,突出了北大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正如北大校长许智宏所说,真正的大学,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2]北大校徽中的传统书法形式——篆字,结合学校的办学宗旨,变成近似人的图形,让人看了之后不仅能快速识别学校信息,还能深刻领会学校的精神内涵,同时赋予观者以想象的空间。

(2)传统图案元素。传统图案指的是由历代沿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深刻寓意的图案。这些传统图案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活中行为、思想的集中体现,具有普遍的共识,是华夏子孙共享的精神代表。在大学校徽设计中也有不少采用了这种形式。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徽主体部分取用的是“木铎”的简化图形。“铎”是一种以金属为框的响器,古代用此来宣布政令,“木铎”便成为了教师的指谓,延续至今,称老师为执掌木铎的人。校徽中“北京”、“师大”皆为篆体,篆体是包括甲骨文、金文在内的所有书体的统称,而“木铎”出现于夏商时期,因此用篆体陪衬“木铎”的图形更显北师大浓重的人文气息和历史的悠久。而文字中将“师大”镌刻于“木铎”之上,寓意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之重。[3]不仅是北师大的“木铎”图形,还有取材于汉代画像砖中“舞蹈人”形象的北京舞蹈学院校徽,均是选用与学校特色近似的传统标志物作为校徽设计的主体。

在运用传统图案作为校徽设计主体的还有一种类型,它是运用传统图形与学校的地域风景特点相结合作为设计根源。比如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盾牌形状的校徽是中央大学时期传承下来的欧美风格,在校徽左右两边各有一只神兽,称为貔貅,神兽中间的图形是“南京”二字的变形并与地球融为一体,下方中间的雪松是南京的市树,神兽和雪松是南京的象征,地球与盾形是国际化的体现。南大校徽利用传统图案表明学校的所在地域,具有很强的识别性,在此基础上又融合了国际元素,表明了南京大学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中山大学校徽整体为圆形,中间为海棠式洞窗图案。洞窗图案以国立广东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大钟楼”为设计主体,运用中国园林的意境与现代设计手法,借用园林中的海棠式洞窗与大钟楼外观组合成“中山”二字,中间的弧形巧妙形成一朵红棉花,是岭南地区标志性树种,寓意中山大学扎根于岭南地区。[4]中山大学校徽中运用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国园林中海棠式洞窗图案,并与学校标志性建筑大钟楼、岭南地区的象征“红棉花”图案相融合,准确传达学校的地域信息和文化品味。

2. 内在精神的融合

内在精神指的是图形背后深刻地内涵和丰富的寓意。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生活的期盼,具有积极美好的丰富寓意。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大学校徽设计的根本目的。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的“龙舟”,是指做成龙的形状的船。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一种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活动,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济大学校徽中就选用了前进的龙舟造型,并在龙舟上加上了三个正在划船的人的造型,寓意为三人成众,同舟共济。与学校的名称恰当地融合,昭示着“同舟共济、自强不息,为振兴中华而读书,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学校精神和“济世兴邦、爱国奉献,为富国强民而育人,培养国际化高素质、高水准的社会有用人才”的办学理念。而浙江大学校徽主体图案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造型。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奋力前进、敢于拼搏之意。浙江大学把它称作“求是鹰”,代表浙大“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寓意浙大师生求是创新,勇攀科学高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的精神。

通过对大学校徽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外在形式还是内在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都是中国精神最好的体现,是中国文化最完美的诠释,更是中国大学校徽最丰富的设计源泉。

结束语

当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竞争日趋激烈,大学校徽作为学校的主体形象,担负着更多的使命。因此,我们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校徽时,一方面要契合主体涵义,发挥民族艺术特长;另一方面要与现代设计相沟通,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体现中国高校时代风貌。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才是大学校徽设计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2]高金锁.大学校徽设计中的汉字应用分析[J].包装工程,2007.2

[3]刘浪.大学的精神[M].中国友谊出版社,2004.

[4]郭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6

3.湖南科技大学校徽的语用功能分析 篇三

关键词:大学校徽 符号学 语用性 文字功能 图像功能

引言

校徽,作为高校品牌形象和高校品牌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高校的整体形象的标识,它积淀学校一步一步发展的历史,是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校徽需要个性,需要视觉上的冲击力,需要美感。因此,高校校徽也成为了标志设计的重要内容。就其基本内涵而言,大学校徽可以被看作是设计者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在办学过程中沉淀和积累起来的人文精神,通过巧妙的构思和设计,将具有象征功能、区别功能、传播功能、审美功能以及隐喻功能的图像、色彩和文字组合在一起,从而构成的具有深刻寓意的图形,可以充分彰显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

在国外,符号学的研究已经和绘画等艺术设计领域相结合,比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创立了产品语意学,英国学者克雷斯和柳温把视觉传达设计中加入符号学。符号学认为徽标的设计元素由各种不同的符号组成,徽标的主要符号包括文字、色彩、图形等,徽标中的符号元素都具有独特的象征和隐喻意义,近些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徽标设计中的创作与运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国内,设计符号学的相关研究也有更多的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和探索,例如设计符号学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相继开设,毋庸置疑弥补了国内关于设计符号学研究方面的缺失,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高的成果。

李万文[1]回顾了符号学的理论来源,对其研究特点以及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其发展前景。张良林[2]发现符号的传达作用与意指作用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处于相互依存、彼消此长、不断转换等对立统一关系之中。范亚刚[3]回顾和总结符号学的发展轨迹,探讨西方符号学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并揭示其发展的三个阶段。李金桥[4]阐述意境是大学校徽中的意象在人脑海中激发出来的审美想象空间,能够让人产生一种审美的感受。刘福英[5]从多模态角度分析,论述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识别与解读中源域的选择及语境对解读所起的作用,目的在于进一步说明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的基本特征。朱仁洲[6]借用自然科学领域的谱系学方法,对中外大学校徽做谱系学分析。吕会[7]在《在图像与文字之间——图形符号和汉字的比较研究》中对图形符号文字性和汉字图像性进行分析,并从内外两方面对二者做比较研究,提出了新的论点,认为图形符号具有了汉字的某些性质,而汉字同样也具有了图像性的特点。

符号学对徽标的研究重心在符号学理论的应用,当然随着符号学理论研究方法的探索,理论不断趋于成熟,与其他领域的结合进行跨学科研究,用符号学指导徽标的研究已取得收获。但是,非系统化研究符号学的理论在徽标研究上的应用尚未成熟。虽然大学校徽因其符号属性和广告价值而带有明显的语用取向,但依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缺失经典语用学理论作为参照;第二在研究中大多都采取了描述性的分析方法,缺少可靠的数据支撑。还未能有效地发挥出符号学对徽标设计的整体的方法论指导意义。由此可见,在符号学视角下对标志系统的研究还有有着广阔的空间。

有鉴于此,本文拟通过实地调查和网络搜索的方法收集语料,并运用经符号学理论微观探讨国际化语境下大学精神符号化所体现出的语用功能。

一、符号学

符号学是一门诞生于20世纪初的新兴学科,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是符号学的两个部分。语言系统是语言符号的主要研究对象,而语言之外的意指系统是非语言符号的主要研究对象。皮尔斯认为“符号是一事物表征另一事物,以传达一定的意义”。换言之,在言语和事物之间,存在着表征物和被表征物的关系,符号正是利用一定形式来代表或者指称某一事物的东西。在索绪尔看来,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统一体。这就是说符号的二元关系能指和所指结合构成了符号,鉴于符号是人类通过对符号形式进行了“意义”赋值的符号化过程而形成的,符号具有人工创造物的特征。所以,符号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在语言学界引起了研究的热潮。目前,符号学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论和研究视角,已经从语言学领域延伸到非语言学领域,在其他的学科中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如语言符号学、文学符号学、艺术符号学、音乐符号学、舞蹈符号学等等,而徽标符号系统则是符号学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产物,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徽标符号系统进行的研究也渐趋完善。

大学校徽经历了“意义赋值”的符号化过程,因此作为一种符号,大学校徽在意义表征上同样具备两层结构:能指与校徽形式构成了上层结构;所指与校徽意义组成了底层结构。但是,大学校徽的语义表征并非与传统的符号双层结构完全一样,还表现出一定的变异属性。第一,从构成情况来讲,校徽形式共有两个部分组成——图形形式和文字形式。确切地说,按照图形形式与文字形式之间有无搭配的组合,逻辑上应该可以得到3种校徽的设计形式:多文字,少图形;少文字,多图形;文字图形平衡。正是在这种复合性的变异当中,大学校徽才能够一经设计出来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湖南科技大学的校徽就属于文字图形平衡结构。

二、从图片和文字两方面来分析湖南科技大学校徽的语用功能

文字与图片之间相互联系,形成双层表意系统。图文之间形成互补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诱发和引导受众对隐喻的识别、解读,并使受众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任何一个校徽一旦离开了文字标明该校徽所属大学,便会失去校徽这一语类的意义。如果没有标注文字来说明名称,其他的图像就只能是放在一起的几件物象,没有实际的意义。图片信息在建构大学形象的同时,也是对大学符号系统实现手段的丰富。具体表现为图片信息是对文字信息的语境化处理。大学校徽符号构成了大学的视觉印象,这使得大学校徽符号的语用性功能突显无疑。正是因为图片信息的语境化充实,这使得大学校徽中的文字信息与图片信息息息相关——基本所有文字信息都与图片信息相映衬。

(一)湖南科技大学校徽中文字的功能

湖南科技大学校徽从校名—校训—校史这一文字构成结构充分表现出大学的身份建构性特征。语言本身仍然是“典型的语义体系:它的功能就是指示,并且只有通过指示而存在”。

1.“校名”发挥的是指示功能和区别功能。通过对象指称,使得大学称名从语言系统进入言语交际,完成大学身份建构的初级语用化阶段。校名的书写是有规范的。湖南科技大学校名中文书写选用毛体字,英文书写选用标准字体Roma。校名书写字体的选用是建构大学身份的第一个语言阶段。

2.“校训”发挥的是劝导功能。通过对大学校训的深入阐释,从而提升学校身份建构的内涵,完成建构大学身份的第二个语用化阶段。校训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文化名片”,是“品牌形象”。校训的确定,有利于全校师生员工用心学习工作,引导广大师生员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更好地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风貌,从而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推动建设校园文化,树立学校的品牌。校训不仅是学校文化建设需要的,更是流传的校园文化,引导一批又一批的学子为此而奋斗。校训“唯实惟新,至诚致志”,倡导严谨治学,强调全力以赴,坚持与时俱进,崇尚以德为先,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弘扬了湖湘文化传统,彰显了现代大学精神,是过去几十年学校办学传统和校园文化的凝炼,更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风貌的体现,充分表明了科大人的共同梦想和对未来的追求。

3.“校史”发挥的是表述功能。交代大学的具体历史维度,力求从时间轴上确立自我身份建构的占位独特性,从而完成建构大学身份的第三个语言阶段。在上述三个言语行为序列当中,“校史”这一指示行为最为重要,其它言语行为则是对于这一中心的进一步阐释和发展。“校史”的存在让大批科大人知道自己的根在何处。

上述分析表明,大学校徽中“校名一校训一校史”的这一言语行为,根本上是以其大学身份建构的语用化为理据的。湘北建设学院是学校的前身。从湘潭师范专科学校到湘潭师范学院;从湘潭煤炭学院、湘潭矿业学院到湘潭工学院。2003年这两支源流最终汇集成湖南科技大学这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历史的长河滚动了60年。科大人描绘了一幅幅自强不息、努力进取、顽强奋斗、勇敢积极的建设图景。

(二)湖南科技大学校徽中图片的功能

1.传播功能。徽标是一个主体形象、文化、理念等的高度概括,它将各种信息整合。文字作为徽标设计元素将徽标所要表达的信息准确而清晰地传递到世界各地,很多国际性企业、活动的标志都具有国际识读性,即便各国人们使用着不同的语言文字,这也丝毫不会影响徽标所要传递的信息,这一点既体现了徽标所表现的主题,同时也表现了徽标所具有的广义文字功能。如湖南科技大学校徽标准色是体现科技、创新、和谐与希望的天蓝色,象征学校具有无限广阔的未来。

2.审美功能。徽标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视觉上的美感,作为徽标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的文字,也同样具有相似的功能,文字以其不同的形态存在于徽标作品中,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一点是与平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有所不同的,书法中的文字美在于形体美,不同的书法形式可以体现不同的美感。但是,徽标中的美感不仅在于视觉上的美感,它还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表现徽标所要传达的信息也是徽标中文字元素的重要功能。湖南科技大学标志为象征“科技之峰”“以人为本”的图案。该标志以“Technology”的第一个字母“T”字和汉字“人”字为设计元素,以三角形构图,巧妙地构成了稳定的“山峰”造型,简洁明快,稳重大方。同时,象征“科技之峰”“以人为本”的标志图形,辅以叠影,动静相生,催人奋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充分体现了学校“唯实惟新,至诚致志”的办学理念。重叠的峰峦,连绵不断、由近及远,形象地表现出学校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学科林立、实力雄厚、与时俱进的发展状态;相聚的人群,稳健有力、跨步向前,生动地展现出学校几代人的不懈追求和以诚相待、聚精会神、全力以赴的精神风貌。

校徽运用了徽标设计的主流图形——圆形,既体现了徽标在设计上的美学构思,又传达了中国文化中“天圆地方”的传统思想。方寸之地,内涵丰富,在展现美学功能的同时,又给人们传递了深远的寓意。文字可以保存信息,这亦是文字产生的主要原因。即如上文所述,单纯的文字具有信息传递功能、文化功能以及其它功能,而徽标整体则还具有文字所不具有的新的功能,如象征功能、隐喻功能、传播功能、审美功能、区别功能、文化记忆功能等等。但是,文字元素作为徽标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是徽标设计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而徽标在整体上也体现了广义文字的功能,徽标在日常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象征功能。在象征活动中,象征是用小事物来暗示、代表一个远远超出其自身涵义的大事物,用人可以感知的具体物象来暗指某种抽象的不能感知的人类情感或观念。法国美学家罗兰·巴特认为:“符号是一种表示成分(能指)和一种被表示成分(所指)的混合物。表示成分(能指)方面组成了表达方面,而被表示成分(所指)方面则组成了内容方面。”大学校徽是大学的象征,大学校徽的象征功能离不开意象的营造。大学校徽意象的营造是为了能够表达出某种象征寓意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大学校徽意象要具备投射或者彰显这种象征寓意的功能。由此可见,大学校徽中的意象是“能指”,意象所表达大学理念和大学文化的价值。大学校徽是大学办学理念的高度浓缩和升华,是大学文化最直观的集中表现形式,反映了大学文化的价值取向。作为大学的形象,大学校徽是大学品牌建设的重要环节。

4.隐喻功能。人类概念系统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往往是隐喻性的,隐喻是核心概念,存在于人类概念系统的深层次,人类的日常思维和表达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学校徽就是大学的根隐喻。大学校徽里面承载着大量的信息,是大学人文精神的表达和象征,是大学形象的标志,能够让人快速、准确认识并记住学校。设计独特、寓意丰富的大学校徽能够让观看者产生审美的愉悦,是一种隐形影响。大学校徽中的意象借助文字和图形的外在特征,通过隐喻抽象思维的功能,寄寓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让人通过意象形象直观地认知大学的独特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从音步上讲,“唯实惟新,至诚致志”的表现形式合乎四字句,典雅整齐;从韵律方面讲,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外带紧迫感;从线条符号的象征意义,突出中心的凝聚感。总之,“唯实惟新,至诚致志”倡导严谨治学,弘扬了湖湘文化传统,彰显科大精神,既充分凝练了过去六十年的办学传统和精神风貌,又充分表达了科大人的共同目标和对未来的梦想。

三、结语

“符号之所以成为符号,就在于人类在其符号化过程中,对它进行了赋义赋值,使它具有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大学校徽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成功建构大学身份并凸显文字、图片和整体布局背后的意义,进而凸显大学的整体形象。本文结合湖南科技大学校徽实例,详细阐释了从“校名—校训—校史”这一文字构成结构到如何完成大学的身份建构性这一过程,分析发现大学校徽通过整合“言、象、义”三者演译多模态信息传达媒介,发挥着传播功能、审美功能、象征功能和隐喻功能等。总之,徽标在国内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传递更为丰富的信息,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注释:

[1]李万文:《法国符号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7年,第1期,第66-72页。

[2]张良林:《传达符号学与意指符号学之间的相通之处和统一关系》,外语研究,2011年,第3期,第12-16页。

[3]范亚刚:《对符号学发展轨迹的再思考:趋异+求同》,外语研究,2011年,第3期,第 116-121页。

[4]李金桥,时章明:《大学校徽的功能与意义》,现代大学教育,2008年,第1期,第91-94页。

[5]刘福英:《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现象及解读》,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6]朱仁洲:《从谱系学的视角看大学校徽的文化意蕴》,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年,第6期。

[7]吕会:《在图像与文字之间一图形符号和汉字的比较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参考文献:

[1]陈治安,文旭.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三届研讨会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1):9-12.

[2]杜桂枝.莫斯科——塔尔图符号学派[J].外语学刊,2002,(1):1-8.

[3]哈特曼.语言与语言学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4]黄亚平.广义文字研究再议——国外古文字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5]黄亚平,白瑞斯,王宵冰主编.广义文字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9.

[6]胡壮麟.我国认知符号学研究的发展[J].当代外语研究,2013,(2):6-12.

[7]刘宝岳.标志设计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9.

[8]罗婷.文论讲座:概念与术语符号学[J].外国文学,2004,(2):61-67.

[9]祁晓旭.广义文字视角下的徽标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2012,(6).

[10]欧阳超英.标志创意与设计[M].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36-37.

[11]舒燕.纳西族东巴文视觉符号浅析[J].云南艺术学院,2010.

[12]王爱华.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178—185.

[13]王铭玉.对皮尔斯符号思想的语言学阐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6):1-7.

[14]王铭玉.从符号学看语言符号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l-9.

[15]王庆斌.世界500强企业徽标色彩统计与设计研究[J].设计理论,2008,(2).

[16]王家民.中国艺术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83-86.

[17]仰海峰.符号—物、虚惊与大众文化批判—巴特《流行体系》解读[J].求是学刊,2003,(3).

[18]严志军,张杰.西方符号学理论在中国[J].外语学刊,2010,(6):138-142.

[19]张德禄.语言符号及其前景化[J].外国语,1994,(6):9.

[20]张光明.关于中外符号学研究现状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5):1-5.

[21]朱建军.关于文字学的定位及其学科体系问题的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22]周晓风.西方现代符号学美学述评[J].四川外国语学报,1994,(1):3-15.

4.云南师范大学校徽 篇四

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诞生于1938年(戊寅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50年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更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据学校官发网11月信息显示,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总面积3030亩,建筑面积1089331平方米,有呈贡主校区和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2个校区。学校下设19个二级学院,2个独立学院,1个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和1个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及1个和中共云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云南省监察厅共建的云南纪检监察学院,开设86个本科专业;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重点实验室3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截止年6月,有本科生26208人;研究生3685人,其中博士83人;留学生842人,其中本科留学生465人,硕士留学生132人,博士3人,非学历留学生242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人数16124人。

历史沿革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期

云南师范大学诞生于1938年,其前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1946年,组成联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复员北返,云南师范学院留昆独立建校,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

昆明师范学院时期

1950年,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更名昆明师范学院。

1953年,昆明师范学院(地理专业部分)并入贵阳师范学院(今贵州师范大学)。

1953年,昆明师范学院(物理、历史、地理、教育等专业部分)并入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

1954年,昆明师范学院(矿物地质专业)参与合并组建昆明工学院(昆明理工大学)。

1959年,昆明师范学院(艺术系科)改建为云南艺术学院。

1965年,昆明师范学院(地理专业部分)并入云南大学。

1965年,昆明师范学院(生物专业部分)并入昆明农林学院(今云南农业大学)。

5.江苏大学校徽 篇五

1960年,为了适应当时农业机械事业发展的需要,经国家计委、教育部和农业机械部批准,以南京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农业机械,汽车与拖拉机等专业的师资、设备为基础,筹建南京农业机械学院,并在同年开始招生。

1961年校址迁至镇江,改名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学校隶属机械工业部。

1963年6月,吉林工业大学的排灌机械专业和排灌机械研究室从长春迁至镇江,并入镇江农业机械学院。

1970年9月,南京农学院农业机械化分院并入。

1982年8月,随着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系科、专业逐步增加,向多学科方向发展。为了确切反映学校学科内容,经机械工业部批准,改名为江苏工学院。

1994年1月,更名为江苏理工大学。

1月,江苏冶金经济管理学校(成立于1958年)并入,组建新的江苏理工大学。

镇江医学院

原镇江医学院(今江苏大学北固校区)是一所江苏省属医学院校,座落在素有“控楚负吴,襟山带江”美称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市。该校以医学检验专业著称,是全国首批开设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五所院所之一。合并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级培养体系。院校创办于1951年,1984年批准升为本科院校,改称镇江医学院。在学校40多年办学史上,共培养本专科专业生和卫生管理干部万余人。

1951年,江苏省南京医士学校创建。

1955年,镇江医士学校并入江苏省南京医士学校。

1957年,江苏省南京医士学校更名江苏省镇江医士学校。

1958年,江苏省卫生干部文化补习班并入江苏省镇江医士学校。同年,江苏省镇江医士学校、江苏医学院(部分)、江苏医学院(附属医院)合并组建镇江医学专科学校。

1962年,镇江医学专科学校改建江苏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江苏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更名江苏省镇江地区卫生学校。

1976年,江苏省镇江地区卫生学校改建江苏新医学院(镇江分院)。

1979年,江苏新医学院(镇江分院)更名为南京医学院(镇江分院)。

1980年,南京医学院(镇江分院)分建镇江医学专科学校;

1984年,镇江医学专科学校升格为镇江医学院。[4]

镇江师范专科学校

原镇江师范专科学校(今江苏大学梦溪校区)坐落在镇江市城区的东南部。东邻梦溪园,北峙寿丘山。寿邱山以南,是昔日孔庙的遗址;梦溪园附近,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撰写《梦溪笔谈》是的居住之地。学校总面积 131亩,其中,校本部70亩,农场61亩。

1958年6月,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创建。

1962年7月,因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停办。

1978年1月,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在镇江地区第一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筹建南京师范学院镇江分院。同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南京师范学院镇江分院正式定名为镇江师范专科学校。

从建校到合并的40多年中,学校历经了四个阶段。1958年6月到1962年 7月,是学校的初创阶段;1978年1月到1982年7月,是学校的恢复阶段;1982年7月到1992年12月,是学校的建设阶段;1993年至合并,是学校的发展阶段。[5]

合并办学

20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和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江苏大学。[6]

5月,江苏省委、省政府为在省内办学的9所从三江师范学堂发展而来的高校隆重举行办学百年庆典,并赠鼎纪念。(9所高校名单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江南大学)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2.江苏教育学院校徽

3.江苏科技大学校徽

4.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校徽

5.哈佛大学的校徽

6.工业大学校徽

7.芝加哥大学校徽欣赏

8.河北师范大学校徽

9.南京工业大学校徽

6.济南大学校徽 篇六

截至3月,济南大学共占地2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2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1.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藏书及电子文献460万册,中、外文现刊4200余种,电子期刊23000余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35916人。

历史沿革

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时期

1942年建校,山东省战工会决定成立山东省建国学校,黎玉兼校长(1942年7月)。

1949年10月9日,“南京国立高级窑业学校”迁至博山(今淄博市博山区),建立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窑业学校,山东窑厂总工程师卢开津博士兼任校长。

1950年8月,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培养中等技术人才,学制三年。同年,学校改名“华东工业部山东窑业学校”。

1952年9月6日,工业干部学校、窑业技术学校正式合并,改建“山东省博山工业技术学校”

197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改建为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并保留部分中专专业,受国家建材总局和山东省双重领导,以国家建材总局为主。

1980年11月,经建筑材料工业部与山东省政府协商,同意该院在济南建设新校址,学校本科部开始陆续由博山迁至济南,部分中专专业仍在博山,淄博校区改为山东建材工业学院分院(后来合并到山东理工大学)。

济南联合大学时期

1978年济南师范专科学校建校。

7.北京师范大学校徽 篇七

关键词: 中西方 徽章文化 校徽 内涵 差异

移步在各大学校园中,稍加留心便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校徽形状多用圆形,而西方大学校徽则多采取盾牌样式;就连中西方的法庭等地方的徽章也会有这样类似的特点。本文就中西方徽章、校徽的不同文化,谈谈其设计审美内涵的差异。

一、西方的徽章文化与校徽

在西方,徽章(badge)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世纪,它一般是作为贵重的装饰物存在的,一般以珠宝制成。随着历史文化的演进,它渐渐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使用范围也扩大到了方方面面。家族、宗教、政治派别,都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徽章,以阐明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精神传承或地位权势等。例如在英国,玫瑰战争(即WarsoftheRoses,又称蔷薇战争,是1455─1485年间是英王爱德华三世的两支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进行的内战)期间,徽章就得到了极大量的使用,用以表彰与激励在战争中表现英勇的军士。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两个家族的徽章都是玫瑰,这场战争才是以玫瑰命名的(图1)。

图1 左:兰开斯特家族的红玫瑰徽章;右:约克家族的白玫瑰徽章

从这一演进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在西方,徽章的设计蕴涵是不断拓展的。从根本上看,个人的思想解放、宗教的圣严气质是影响其理念的两方面;具体地讲,尚勇的冒险精神与自由的科学文化精神是其鲜明设计性格。总体来说,它以价值为标志、精神为生命,以此彰明自身独特的存在。自然地,自从中世纪大学(university)教育在欧洲兴起以后,校徽(school badge)就成了每个学校必具的标志。西方大学校徽继承了徽彰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是其最典型的代表。它们一般多是盾牌(shield)式的,这鲜明展现了他们骑士般的崇尚勇敢的精神(图2)。

图2 左: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徽;右:剑桥大学的校徽

二、中国的徽章与校徽

在中国,徽章的使用同样源远流长。古代的虎符其实就是皇族兵权的象征。在形成现在国家观念之前,中国历朝用的象征一直是龙。据考证,龙或龙旗自夏朝就开始使用了。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人共同的徽章。1955年出土的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人面鱼纹彩陶盆,更是将中国人设计、使用徽章的最早观念雏形上推到了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自春秋以降,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就把统一、和谐与阴阳相辅相成的观念注入了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之中(图3)。

图3 左:半坡遗址人面鱼纹彩陶盆;右:中国图腾(龙)

圆润与刚毅的结合,变化与守正的并用,自彼以后就成了中国人文化性格的主要一面。这也体现在如今中国大学校徽的设计之中;它们多数采用的圆形轮廓(如苏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校徽),就是这一点的辅证之一。(图4)

图4 左:苏州大学校徽;右:中国人民大学校徽

三、结语

西方人注重个人精神,尊崇自由、勇敢与追求真理;中国人着意统一和谐,颂扬平和、觉解与顺应天道。这从各自的徽章、校徽设计中就可窥见一二。这也反映在校训上:西方大学校训多与追求真理有关;中国大学多与修身养性有关。其实真正的思想是统一的;现代社会,文化也应当在各民族中被互相学习。这也是设计领域同样需要加以借鉴的。最后以一张图表明这种思想。下图是著名物理学家、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尼尔斯·玻尔(丹麦语:NielsBohr,1885年10月7日-1962年11月18日)设计的家族徽章(图5),其中就采用了中国的太极图。玻尔来过中国,深受中国天人合一、阴阳相生文化思想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8.安徽大学校徽 篇八

学校部分科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4月在安庆创办的、安徽省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原安徽大学;现安徽大学于1958年以合肥大学、原(国立)安徽大学部分科系为基础建立,同年9月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沿用至今。

截至12月,学校拥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产业园,占地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320余万册;有教职工25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约2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6000余人,本、专科生22300余人。

办学历史

1928年,于当时省会安庆市创建安徽大学。

抗战期间,因日军入侵,学校被迫西迁并曾一度停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安徽大学于安庆市复校,定名国立安徽大学。著名学者姚永朴、刘文典、王星拱、程演生、陶因、陈望道、丁绪贤、郁达夫、周予同、吕思勉、章益、周建人等均曾在安徽大学执教或主持校政。

1949年12月迁至芜湖市,与安徽学院合并,恢复校名安徽大学。

1952年,思想改造运动以后,安徽省委决定,将安徽大学搬到省会城市合肥。为此,学校成立了基建领导小组,并迅速派出以徐连成、朱世雄为正、副科长的基建工作班子,到合肥从事新校基本建设工作。

1954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安徽大学部分系科调往华东地区有关院校,同时调入一些系科,设师范、农学两个学院,并于1954年2月分别独立组建专门性的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师范学院(现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建制取消。

1958年由原安徽大学派出的基建班子,在合肥西门外建设的新校已经落成。省委原拟将安徽师范学院迁往合肥新址办学,但是由于形势发展的变化和需求,省委决定师范学院仍留芜湖,在合肥新校另建“合肥大学”,曾希圣兼校长。并决定将安徽师范学院的主力系科物理系成建制的迁入合肥大学,只留少数教师继续在芜湖筹备新的物理系。其他系科包括中文、外语、历史、地理、数学、生物、化学等系只抽出少数骨干教师加上学校部分管理干部到合肥大学。[6]

1958年7月5日,国务院第七次会议决定曾希圣兼任合肥大学校长,张行言、孙陶林任副校长。7月21日,省委决定成立合肥大学党委,由张行言任书记,原解放军南京的军区师范学校政委方志明任第一副书记。同年9月16日,毛主席来到合肥视察,[6] 并为安徽大学题名。安徽大学是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校名的为数不多的大学之一。

1993年,安徽省委、省级政府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在国家计委和教育部的具体组织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决定重点支持安徽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

,安徽大学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

12月学校正式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也是安徽省继中国科技大学以后的第二所“211工程”重点高校。

经省级政府批准实施“211工程”建设项目,同年李鹏、乔石等同志亲笔题词祝贺学校建校70周年。

获准作为“211工程”项目院校在国家正式立项建设。

,原安徽银行学校和安徽财政学校并入安徽大学。

6月,在如期完成“九五”“211工程”建设任务的基础上,顺利通过了国家整体项目验收。同年,温同志亲切接见了“全国十大扶贫状元”该校教师何家庆同志。

11月7日和9月17日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分别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立项审核和国家计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组的考察评估。

月28日,占地余亩的磬苑校区举行了开工典礼,并于开始进驻。

206月,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正式在国家立项建设。

6月顺利通过国家“十五”、“211工程”整体项目验收。

11月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9.上海交通大学校徽 篇九

1922年4月8日,叶恭绰校长电示“今日为交通大学成立纪念日,放假一天”。

1922年由于政局变动,叶恭绰出走;7月21日,交通大学正式分为两校,改名交通部南洋大学和交通部唐山大学。此后校长多次变换,直到1924年底凌鸿勋再次任校长,学校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时期仍设置电机、机械和铁路管理三科,而土木科已调归唐山学校。学校在此期间又新建成体育馆和调养室,并创办了中国高校最早的工业研究所。

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

1927年,北伐胜利,北洋政府垮台,南京政府成立。国民政府交通部接管南洋大学。学校改组为第一交通大学,设立校务委员会。并第一次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校。附中、附小脱离学校,另组私立南洋模范中小学。

1928年2月,国民政府任命蔡元培为1927年9月7日改名为“第一交通大学”的校长。

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1928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改组,增设铁道部。学校移归铁道部管辖,将设在上海、唐山、北平三处的交通大学各学院合并,统称铁道部交通大学,分上海本部、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唐山土木工程学院。1928年,时任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部长王伯群让三校再一次合并,定名“国立交通大学”。校长由铁道部部长孙科兼任,副校长由黎照寰兼任。不久,黎又被任命为专职校长。这样就把“部(铁道部)、路(铁路)、校(交大)联成一贯”,形成“部校合作”体系和“建教合作精神”,“校中师生均得安心教读,勤求学业,蔚成良善校风”。

这一时期学校经费充裕,校舍建设和系科建设都得到较快发展,校园面积也扩大到近500亩。期间,先后成立了科学学院、管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机工程学院和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由此形成了以工为重点,理为基础,兼重管理的教学体系。这一时期学校发展迅速,特色明显,成绩显著,影响深远,广大校友称之为新中国成立前学校发展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1937年8月1日,学校划归教育部。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学校迁至上海法租界继续办学。

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部

日军侵占上海租界后,交通大学总部从上海转移到重庆九龙坡。此时期,交大开展院系建设。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并入交大组建造船等新专业,创办电讯研究所。学校规模扩大,教学设施、条例逐步完善。

国立交通大学

1945年10月,抗战胜利后,重庆交大总校师生分批复员上海。

1946年,国民党挑起内战,沪校与渝校会合,增设电信管理、电信技术两专修科。[14] 广大师生投入到反对内战的斗争之中。在通货膨胀、经济困难与白色恐怖之中,学校仍坚持改进教学,并增设电信管理、电信技术两专修科。

10.东北林业大学校徽 篇十

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以林业工程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医、艺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高校,入选“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林业局、黑龙江政府三方共建高校,设有研究生院。

学校地处中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截至3月,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各类在校学生4万多人

历史沿革

东北林学院

1952年10月东北政府东府(52)教字第2857号文公布成立东北林学院的决定。

1954年1月 第一届党员大会开幕。王禹明作《改进党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了新的党委会,经市委批准王禹明任党委书记。

1955年 7月 刘成栋任命为中央林业部副部长,仍兼东北农林学院院长。

1957年12月 国务院任命刘成栋为东北林学院院长,免去东北农学院院长的职务。

1958年 2月 建立凉水林场。

1958年10月 带岭分院正式成立。

1968年10月,各系师生上山搞”政治野营“。实际是迁校,校址设在带岭,哈尔滨设留守处。

1973年7月 通知哈尔滨有关单位,学院从7月10日起在哈办公。

11.鞍山科技大学校徽 篇十一

鞍山科技大学一般指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简称“辽科大”,始建于1948年(戊子年),是新中国最早组建的冶金高校之一。1958年成立本科学院鞍山钢铁学院;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鞍山科技大学; 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同时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学校坐落于钢铁工业名城鞍山市,学校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以工学为主, 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七大门类的多科性综合大学。学校还是教育部和辽宁政府共同管理的高等院校,是辽宁省学分制管理试点高校。

根据8月学校网站,占地180余万平方米。本科、研究生在校人数21427人。

历史沿革

1948年鞍山工业专门学校;

1950年东北工学院鞍山分院,改建鞍山工科高级职业学校;

1952年鞍山工科高级职业学校更名鞍山工业技术学校;

1953年鞍山工业技术学校更名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53年鞍山钢铁工业学校(部分)分建鞍山第二钢铁工业学校;

1953年鞍钢业余工业大学创建,鞍钢业余工业大学更名鞍钢夜大学;

1958年鞍钢夜大学、鞍山第二钢铁工业学校、鞍钢老干校、鞍山业余钢铁工业学校合并升格为鞍山钢铁学院;

1962年本溪钢铁学院(部分)、辽宁冶金学院(部分)并入鞍山钢铁学院;

1963年鞍山钢铁学院(原鞍钢夜大学部分)改建为鞍钢夜大学,现发展为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职工大学;

1969年鞍山钢铁学院、鞍山钢铁学校、鞍山冶金运输学校、鞍钢技工学校等7所冶金工业部在鞍山大中专学校合并组建鞍山钢铁大学;

1978年鞍山钢铁大学更名鞍山钢铁学院;

1994年鞍山市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并入(合署)鞍山钢铁学院;

8月辽宁省人民武装学校,正式并入;

2002年辽宁冶金工业学校、辽宁食品工业学校、辽宁省建材学校并入鞍山科技大学;

2002年鞍山钢铁学院升级为鞍山科技大学;

2006年鞍山科技大学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

校园文化

校训

“博学明德 经世致用”,体现的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治学传统,体现的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和特色,体现的是学校倡导并遵循的价值追求和教育宗旨。

博学:语出《礼记·中庸》,先哲告诫学子们,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的几个递进阶段。博学之谓为学,首先要广泛地猎取,“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收并蓄,使为学者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明德: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一开篇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明”即是“使彰明”,这里的“明德”,即是弘扬光大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阐明学习的目的第一条就是明晓道理、修养品行和道德,做人有坚定的信念,执著,有节操。若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也就能以服务于民生为乐事,也就能做事认真,追求真善美。经世:治理世事。经:治理。经风雨,见世面,不在书斋里读死书。“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留心”。做学问不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了服务于社会,造福民生,匡世济民。

致用:致,达到、为了。学以致用,学习的意义在于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和服务于实际生活。

经世致用作为一种思潮和精神,发端于宋代,形成于明末清初,以王夫之、顾炎武为代表,后来的魏源、龚自珍、康有为、谭嗣同等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倡导变法。经世致用之学,即“实学”,就是“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说实话、干实事、务实际、求实效。这就是经世致用,匡世济民。

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学校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教育风格,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传统。辽宁科技大学是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在做人上以诚实、朴实、踏实、务实著称,在业务上以应用型、技术型、工程型、实践型见长,这就是经世致用的基本体现。

博学明德,是古代先贤的治学明训;经世致用,是近代学者的务实作风。两者互相照应、互相补充,比较全面地把握了做人、做事、做学问三者间的关系。以“博学明德,经世致用”为校训,既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又突出了辽宁科技大学的文化内涵;既体现了时代精神,又突出了辽宁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

校徽

设计名称:厚积薄发

设计者:张晓复(校工会)

创意理念:方案力求新、简、动、劲、健、美,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设计说明:校标整体为圆形,它充实、平稳、大方,给人以厚重雄浑之感。外环部分采用深绿色,上方为“辽宁科技大学”专用字体,下方是校名全称的英文黑体写法,象征绿色校园。圆内的“1948”用阿拉伯数字黑体写法,标志学校的创建历史。

主体图形:图形的构成:初看是汉语拼音大写字母“K”,细看则是汉语拼音大写字母“K D”,这里的“D”是“K”的最后一笔,又是独立的汉语拼音大写字母“D”。

图形的寓意:图中的主体部分表示“钢花怒放,激情飞扬”,象征着“科大”的教育事业蓬勃兴旺,桃李芬芳;也好比苍劲的“雄鹰”扶摇直上,象征着辽宁科技大学新的崛起,腾飞于世界;又好比老师批阅时的“对号(√)”,象征着“科大”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还好比英文字母“V”,象征着“科大”的`教育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成功和希望。图中的剩余部分,即“D”表示书籍,知识的基石,表示“钢包”源源不断地浇铸着栋梁之材,它象征着辽宁科技大学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对学校前身“钢院”的传承,体现了工科院校的特征。

色彩的运用:主体图形采用红色,“1948”用黑色;在白色底的衬托下,响亮、明快,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震撼力和动感,体现了民族精神、时代气息、科大人的精神风貌和阳刚之美,激励人们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厚积薄发。

校风

勤奋 向上 求实 创新

勤奋:勤能补拙,业精于勤,自强不息,刻苦钻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它一方面鞭策学子发奋图强,学业有成,另一方面激励教师严谨治学,敬业育人。

向上:朝气蓬勃,积极向上,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它引导师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超越自我,从而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求实:脚踏实地,求真务实,遵循规律,追求真理。求实是一种工作态度、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做人的品格。

辽宁科技大学冶铁文化墙

辽宁科技大学冶铁文化墙

创新:勇于突破,大胆改革,与时俱进,敢为人先。不断激发师生创新意识,不断培育师生创造性思维,勇于探索,勇于开拓,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实现新发展、新突破。

以上八字相辅相成,既提出了对学生、老师的基本要求,又体现出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既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又能起到增强凝聚力的效果;既展示了学校的精神面貌,又展示了学校的良好作风。

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科大人秉承这一优良校风,耕耘不辍,奋斗不息,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今后,我们将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校风,勤奋、向上、求实、创新,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18]

校歌

于景伦等 词

徐占海 曲

千山叠翠,辽河抒怀。

啊,辽宁科大,熔铸了我们心中的爱。

钢铁铸就创业史,科技推动新时代。

勤奋向上,求实创新,科教兴国展风采。

我们书写历史,我们激情满怀,我们书写历史,我们激情~激情满怀。

璞玉千琢,百炼成才。

啊,辽宁科大,鼓舞着我们奋发成才。

志存高远担重任,脚踏实地把路开。

博学明德,经世致用,云帆直挂济沧海。

我们憧憬明天,我们继往开来,我们憧憬明天,我们继往~继往开来。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建筑科技大学毕业求职简历模板

2.科技大学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

3.校徽:华中科技大学

4.校徽:河南科技大学

5.校徽-北京科技大学

6.校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7.中国科技大学校徽

8.华中科技大学校徽图

9.青岛科技大学校徽

上一篇:电信通讯英语精选7下一篇:基层单位报账注意事项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