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电视行业发展(精选8篇)
1.互联网电视行业发展 篇一
2014年中国互联网电视市场发展阶段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2013-2015年,真正过渡到智能电视阶段,增量以智能电视和智能机顶盒为主。其中,智能机顶盒的增速要高于智能电视的增速。
从2016年开始,智能电视开始进入整机模式占优的阶段。这是由于大型的ICT厂商逐渐由机顶盒向整机延伸,传统电视厂商也完成向智能电视的转型,以及用户对显示面板人机交互功能的要求提升。
2009-2012年,增量以互联网电视(功能电视)和互联网机顶盒为主。其中,互联网电视的增速高于机顶盒的增速,这是由于大部分的传统视厂商都可以较快地将生产转到互联网电视上,机顶盒的增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挤压。到2012年,预计全球互联网/智能机顶盒出货量为4590万台,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整机出货量为8700万台,传统电视出货量为1.78亿台。
2013-2015年,真正过渡到智能电视阶段,增量以智能电视和智能机顶盒为主。其中,智能机顶盒的增速要高于智能电视的增速。这是由于大型的ICT厂商首先由智能机顶盒切入电视,同时这一阶段机顶盒模式更加适合电视智能化的进程,也更加适应面板和主机升级周期不同的特性。到2015年,预计互联网/智能机顶盒出货量将达到1.12亿台,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整机出货量为1.50亿台,传统电视出货量为1.50亿台。相关报告《2014-2020年全球及国内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从2016年开始,智能电视开始进入整机模式占优的阶段。这是由于大型的ICT厂商逐渐由机顶盒向整机延伸,传统电视厂商也完成向智能电视的转型,以及用户对显示面板人机交互功能的要求提升。从这个阶段往后,整机模式和机顶盒模式将较长时间并存发展。到2020年,智能电视整机出货量将达到3.96亿台,机顶盒将达到1.79亿台,传统电视出货基本降到0。
2.互联网电视行业发展 篇二
关键词:互联网电视,运营模式,发展
0 引言
随着新媒体的全面融入,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以及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电视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 如何与互联网更好更有效地结合起来, 成为当下重要的话题。
互联网电视是电视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的产物, 因此既具备传统电视直观性强、信息传达丰富等特点, 又具备网络交互性、多元化、内容海量的特性, 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随着我国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进程的不断推进, 及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迅猛增长, 中国互联网电视蓬勃发展, 一场“客厅革命”正在悄然兴起。
1 中国互联网电视发展概况
在国际上, 通过公共互联网直接向电视传输IP视频并和其他互联网应用融合的服务被称为互联网电视 (OTT TV) , 其接收终端一般为互联网电视一体机, 或机顶盒+电视机。而在我国, 互联网电视是指通过公共互联网面向电视机传输的由国有广播电视机构提供视频内容的可控可管服务。[1]
我国自1998年便陆续出现一些“电视机上网”的尝试。先是1998年微软向中国消费者提供一种廉价个人电脑替代品的“维纳斯”计划;接着是2004年盛大的“盒子”战略, 它试图将电视升级为网络终端, 但最终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2007年TCL与英特尔、腾讯合作推出中国首台智能交互电视——i TQQ电视, 标志着内容提供商和终端商开始融合。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 行业政策环境也经历了从严格限制到逐步宽松的变迁。1999年9月17日, 国办发[1999]82号文件的出台, “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电业务, 广电部门不得从事通信业务, 双方必须坚决贯彻执行”。2010年, 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管理规范》、《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管理规范》两大文件, 对互联网电视采取“集成业务+内容服务”的管理模式, 分别颁发内容服务和集成业务两类牌照, 内容服务商提供节目资源, 集成服务提供商建立平台。但是到了2011年末, 国家广电总局出台《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 广电总局决定改变以往通过叫停规范互联网机顶盒的“单纯监管”方式, 转而以“鼓励运营”引导互联网电视产业的发展。[2]
2013年被称为我国互联网电视发展元年, 整个互联网产业在宽带中国和三网融合的战略下, 发展势头猛进, 网络用户持续增长。目前互联网电视在中国覆盖用户数已超过5000万, 根据《2014年中国互联网电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 2014年中国互联网电视终端销售量达3312万台, 市场渗透率达72.3%。按照我国原国家广电总局制定的《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 我国将于2015年完成模拟电视整体转换, 届时将停止播出模拟信号的电视节目, 全面实现数字电视信号播出。这意味着2015年中国将全面进入数字电视时代。
互联网电视已然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态势, 尤其在2014年世界杯期间, 互联网电视以其随时点播的优越性, 借助赛事实现销售额井喷。新的媒介催生了全新的传播生态, 构建起全新的市场格局。
2 我国互联网电视主流模式
目前, 我国互联网电视产业链上的内容供应商、集成播控平台、渠道供应商和终端制造商都在力图成为运营平台的主体, 加紧实现战略转型, 出现了相互竞争与跨界合作的局面, 抢占风口的新模式不断涌现。
2.1“电视机生产商+运营商”合作模式
目前国内互联网电视对播出平台及内容来源的集成有着严格要求, 一台电视机只能植入一家集成商的客户端, 并且必须由获得OTT TV播控业务牌照的集成服务商提供, 而一般家电厂家不得涉足播控平台。当前我国互联网电视牌照有7张, 分别是CNTV、百视通、华数、南方传媒、湖南广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七家互联网集成播控牌照方均成立了实体公司, 授权其进行可经营性资源的开发和运营。
因此, 电视机生产商想进军互联网电视领域, 必须与运营商合作, 这也成为最典型的模式。例如, TCL与华数, 夏普与百视通合作等, 传统的电视厂家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终端制造者”的角色, 通过这种合作, 建立诸如应用商店及电子商务的业务模式, 实现终端商以自身为主导的互联网电视平台。
2.2“电视机生产商+互联网企业”合作模式
彩电业与互联网业深度融合之势必不可挡。2013年7月, 阿里巴巴发布智能TV操作系统, 并希望联合彩电行业共同构建智能TV生态联盟;9月, 创维与阿里巴巴共同推出内置“阿里OS系统”的“酷开TV”。同月, TCL与爱奇艺联合推出互联网电视“TV+”, TCL负责终端电视机制造, 爱奇艺负责云端内容;同年10月, 创维联手爱奇艺推出超清盒子, 将目标指向存量市场。电视机生产商与互联网企业合作, 一方面使得电视终端能够通过新的电商渠道出货, 降低对原有渠道的依赖, 集成更多的电子商务及网络支付功能;另一方面使互联网企业将电商搭载到客厅屏幕媒介上, 获得更多的广告收益。
2.3 以乐视为代表的“内容+平台+应用+终端”垂直整合模式
2013年5月7日, 乐视网正式发布其自有品牌互联网电视——乐视TV·超级电视, 该电视搭载乐视网Letv UI系统和应用市场, 拥有90000集电视剧、5000部电影的网络版权, 垂直整合了一云多屏的视频及大屏产业链的完整生态系统, 形成了乐视在内容全覆盖上的核心竞争力。乐视也成为全球首家正式推出自有品牌电视的互联网公司。以乐视为代表的内容供应商, 已经摈弃单一的内容分发业务, 打造出垂直化的产业链条, 构建“内容+平台+应用+终端”的四大核心路径。[3]
对于内容供应商而言, 借助自身丰富的内容资源, 逐步进军电视终端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与传统电视相比, 内容供应商打造的电视终端不再依赖于硬件盈利, 而是拥有多重盈利模式, 包括硬件收入、付费内容收入、广告收入及应用分成收入等, 通过自有品牌电商销售的模式省去营销成本、渠道成本和不合理的品牌溢价, 全流程直达用户, 这使得其定价更为灵活, 加上自有的海量用户, 优势大大凸显。
2.4 电视台独立运营模式
芒果TV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 它是湖南卫视新媒体金鹰网旗下的网络电视台。2011年, 湖南广电获第五张全国互联网电视牌照, 国家广电允许其开展互联网电视集成服务和内容服务双业务。湖南卫视作为第一省级卫视, 拥有相当丰富的综艺节目及独播电视剧资源, 借助牌照便利和内容优势, 湖南电视台开始独立运作互联网电视。
2013年4月, 湖南卫视、华为终端及京东商城三方联合推出一款高清互联网电视播放器——芒果派M210。2014年8月, 芒果TV携手TCL推出“TCL芒果TV+”双品牌互联网电视机, 这是国内互联网电视牌照方与终端商合作推出的第一款联名电视机。芒果互联网电视是湖南卫视出品节目的唯一互联网电视播出平台, 从牌照商、内容商进入终端和渠道, 成为中国版的HULU。
3 互联网电视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4年, 互联网电视的发展进入到一个转型接轨的重要时期, 产业链条协同发展, 上游的内容供应商, 中游的集成播控平台, 下游的渠道供应商和终端制造商将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 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用户体验多维升级, 高清晰度解码和显示正成为三网融合时代终端设备的基本能力, 用户体验从标清走向高清;同时, 客厅终端与移动终端开始实现台网联动。回顾我国互联网电视发展简史, 结合前文介绍的运营模式, 本文总结了互联网电视发展的核心思维, 引“它山之石”, 以期能为现实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3.1 内容和用户体验专业化建设是互联网电视发展的核心
互联网电视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用户回归客厅, 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依托其海量的云端内容, 用户经历了从传统电视时代被动地接受信息到互联网电视时代自由点播任意节目的转变, 消费者主导权大大增强。以海量内容为基础, 借助信息技术, 使细分客户群并为之提供精准化、定制化服务有了可能。比如Netflix的《纸牌屋》就是一部基于庞大用户收看习惯和偏好进行数据挖掘所生产出来的作品, 使数据成为生产力, 为国内诸多自制剧制作提供参考。
除了内容本身, 用户的使用体验也在互联网电视服务中占据重要地位, 体验的好坏和品质高低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意愿及忠实度。客厅文化之所以得到延续, 就是因为家庭客厅是一个家庭享受天伦之乐的重要场所, 与个人电脑视频和手机视频相比, 家庭互联网电视更适合家庭成员一起观看节目并沟通感情, 实现家庭文化与情感的重建结合。
3.2 内容与渠道结合是互联网电视双赢的基石
传统电视时代, 内容生产商、播出机构电视台、传输渠道有线网络和广告公司构成了封闭的产业链, 而互联网的发展颠覆了这个生态链, 通信、电视机制造、终端生产商、视频网站纷纷进入电视行业, 产业生态圈开展深度合作。
2014年11月21日, 百视通与东方明珠合并, 成为SMG统一的产业平台和资本平台。作为内容基因的传统媒体, 必须要跨越和整合, 进入渠道建设领域。强势的内容可以帮助渠道产生、激发、吸引流量, 在这种渠道和内容的博弈中, 内容本身也是一种入口, 成为强大的吸引流量的入口。[4]类似的像TCL与爱奇艺、乐视与富士康合作, 这种内容与渠道的有机结合, 已成为互联网电视双赢的基石。
将互联网思维深入互联网电视发展过程, 无论是内容方还是渠道方, 都应把握三网融合的有利时机, 实现各方在用户人群、内容资源、制播能力和渠道建设等资源上的优势互补, 实现乘法效益, 共同完善整个产业链的布局。
参考文献
[1]黄辉.广播电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3.
[2]王传珍.三网融合背景下互联网电视业务发展研究[J].广播电视信息, 2012, 10:47-50.
[3]张帆.我国互联网电视SWOT分析——以乐视超级电视为例[J].青年记者, 2014, 9:67-68.
3.互联网电视行业发展 篇三
投资要点:
1、9月财报超预期,四季度业绩增长是大概率事件。
2、创新政策红利正在释放, 收入多元化有助于缓冲市场波动。
上市券商9月财报显示,除西南证券外,18家上市券商9月营业收入同比普遍大涨,其中中信、广发和长江证券涨幅均超100%。所有上市券商环比营收均实现正增长,中信证券以187.22%的涨幅居首。从净利润数据来看,除太平洋、东吴和山西证券,其余券商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券商前3季度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两市成交量的回暖和融资融券规模的快速扩大。
上半年,整个证券业传统业务中除投行业务因IPO暂停收入下滑以外,自营业务收入与去年相比小幅上升,经纪业务受两市成交量回暖影响大幅增长。从3季度相关数据来看,传统业务收入延续这个格局。展望四季度,11月召开的三中全会对股市有催化作用,两市成交量大幅下滑可能性不大;股市也存在着较大投资机会,利好自营业务;两融标的和转融券标的扩容、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试点也给创新业务收入带来新的增长动力;新三板有望进一步扩容,并购市场热度不减;考虑到去年四季度基数低等因素,四季度业绩增长是大概率事件,全年业绩增长基本确定,预计上市券商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20%和30%左右。
互联网电视:四路径寻找牛股
投资要点:
1、三因素推动电视互联网产业大发展。
2、四条主线可把握投资重点领域。
参考移互联网发展历程,电视互联网产业正处于爆发前夜。原因一是更广泛的用户覆盖和更强黏性,二是除了视听享受外,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家庭智能控制中心和民生信息化等多元化、高质量的业务全面扩展变为可行;三是后续精准营销和定制化服务带来更多操作性。以下四条主线可把握投资重点。
主线一:设备商逆袭,盈利模式融合跨界。视听传输设备商盈利模式将从硬件销售,向平台合作运营、内容供应进行跨界拓展。同洲电子从终端厂商向平台虚拟运营商跨界,而数码视讯从设备商向影视内容制作商跨界,是设备商跨界逆袭的优质代表。
主线二:云、管、端三个环节具备了广阔成长空间与业务拓展前景,且拥有较高的壁垒。华数传媒是符合此逻辑的稀缺投资标的,乐视网和百视通则具备了成为大型平台的潜质。
主线三:有线网络管道价值严重低估,政策支持下国有有线运营商望重返传输制高点。关注具备用户整合和Arpu值提升空间,且估值优势明显的天威视讯与吉视传媒。
主线四:系统内容制作商龙头直接受益于变现渠道拓宽。能够长期系统提供高质量影视剧游戏的龙头公司华谊兄弟和华策影视将直接受益。
汽车:积极看待四季度投资机会
投资要点:
1、9月汽车销量超预期,四季度仍将维持较快增长。
2、主流公司三季报表现靓丽,估值普遍偏低。
汽车市场9月销售194万辆(同比 19.7%,环比 17.4%),显著超越市场预期。考虑终端需求及基数原因,预计四季度汽车销量增长10%以上,维持全年汽车销量增长12%左右的预期,乘用车稳健增长,商用车增速持续提升。
9月狭义乘用车累计销售147万辆(同比 28.9%),增速超预期。其中,SUV销28万辆(同比 65%),依然增长最快的子行业。
商用车连续6个月增长超预期。受新能源客车补贴政策空窗期影响,9月大中客销售1.4万辆(同比2.3%,环比 2.4%),低于市场预期。节能减排为大势所趋,随着新能源补贴政策落实,预计四季度大中客销量将有所回升。
汽车行业销量仍维持较快增长,主流公司三季报表现靓丽,板块整体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维持汽车行业“强于大市”的评级。建议关注:市场地位持续提升的企业,如:一汽轿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受益于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政策相关的企业,如:宇通客车、威孚高科、比亚迪等;兼顾优势低估值的行业龙头企业,如:华域汽车、上汽集团、悦达投资、潍柴动力等。
金融:政策推进新三板扩容
投资要点:
1、新三板带来投资新机遇。
2、创投股先受益、券商和高新园区股后受益。
政策推进力度是新三板快速增长的最大源动力。新的业务规则在交易制度、挂牌要求、机构参与条件和投资者准入实现了重大突破;各高新园区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补贴力度极大地调动了企业挂牌积极性;随着扩容方案及相关配套细则的公布,新三板将迎来新的投资机遇。预计15年底新三板总市值有望在6000亿以上,总成交额可达3000亿,年换手率可提升至30%。
新三板为创投企业提供了新的退出方式,并进一步提升创投企业的资金周转率。作为最纯正的创投股,鲁信创投无疑率先受益,综艺股份、钱江水利创投利润贡献稳定在60%以上,大众公用的创投利润贡献为37.57%,但由于持有国内最大创投公司——深创投13.93%股权,扩容对其业绩影响也相当可观。
券商作为新三板市场各类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只有在市场成交及活跃度提升的前提下,才能真正获益。从目前及未来券商可以在场外市场从事的业务看,西南、海通、广发、华泰、中信等券商最受益;长期随着场外市场交投的进一步活跃,各类股权及债权衍生品交易将极大地改变券商资产及利润结构。
高新园区股受益不一。由于挂牌项目不再局限于高新技术企业,园区地产股的价值正逐渐被削弱。南京高科和张江高科能真正受益于新三板。
4.互联网电视技术进展趋势论文 篇四
1普通电视节目现状
利用互联网使电视节目更具吸引力,下一代互联网电视可以提供:国外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国内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节目元数据、用户留言、BBS、用户产生内容、Web网站和节目存档等。遗憾的是,期望的下一代互联网电视与目前正在观看的普通电视之间仍有很大差异。目前电视里的Web浏览器即使与手机相比,也显得速度太慢,更不用说与PC相比了,因此让人完全没有使用的欲望。即使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视网络中的来观看某些节目,但使用遥控器进行视频搜索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对于年轻人来说,电视远不如PC和手机有吸引力。即使家里的电视是开着的,但他们实际上却在关注PC或手机的屏幕,而且,一些热门节目完全可以在上观看。另外,由于年轻人很少订阅报纸,所以根本不了解电视台的节目安排。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信息与通信行业咨询部调查显示,电视的平均收视时间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但很明显,对于消费者来说,电视的吸引力已经远不如PC、手机及其他类似设备。毫无疑问,电视作为媒体的价值正在被逐渐侵蚀。
2互联网电视
2.1互联网电视的用户界面
电视生产商需要提供能够满足用户所有需求的平台需要经过以下两个阶段。首先,要开发简单的用户界面(UI)和应用程序执行环境,使用户能够通过电视欣赏一切网络内容,包括图片、视频等。这将使得产品在售出后还能够轻松地增加新的功能、服务及其他特性,而无需依靠机顶盒等外部设备。第二阶段则需要将上述执行环境与节目播放相结合,以开发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多乐趣的功能及服务。
在日本,电视互联网连接率的迅速升高正使得“下一代互联网电视”不再只是概念,而开始具有现实意义。例如,在日本有针对高清电视(HDTV)内容的视频点播服务acTVilaVideoFull,虽然目前支持这项服务的电视在日本还属少数,但其互联网连接率高达40%。
而在过去,几乎没有人会通过电视上网,因此,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变化。Actvila公司表示:与之前支持acTVilaVideo(SDTV视频点播服务)的电视相比,支持acTVilaVideoFull的电视互联网连接率提高了好几倍。其优势在于用户可以在大屏幕上欣赏HDTV电影、外国电视剧集以及其他视频服务。这大大提高了电视的吸引力,它的受欢迎程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但是,由Actvila研究小组提出的数字电视(DTV)规格还不足以实现下一代互联网电视的所有功能,仍然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已经习惯了使用遥控器频繁转台的用户来说,HTML浏览器切换画面的等待时间,以及每次访问所需的1~2s的认证时间让人难以接受。
一些工程师认为这是下一步需要改善的,虽然当用户的目的非常明确时,如VOD(视频点播)服务,这种等待时间还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这样很难开展其他服务。致力于开发下一代互联网电视的日本生产商目前大多仍处于第一阶段。多家公司正在开发能够灵活处理视频流的执行环境,其中包括索尼公司的APPlicast、松下公司的VIERACAST以及夏普公司的新Ex系统。在索尼开发的电视Widget(迷你应用程序)执行环境APPlicast中,APPlicast软件采用JavaScript及XML进行语言编写,可通过Widget调用视频播放器。松下的电视GUI执行环境VIERACAST也采用JavaScript进行开发,其菜单画面等GUI均由该公司的服务器生成,可以播放MPEG-2和MPEG-4AVC/H.264格式的视频,以及H.264格式的视频。
夏普公司正在开发的GUI执行环境被称为新Ex系统,该系统基于夏普于2006年推出的Ex系统,并能够提供视频播放功能。开发语言使用SVG及其他代码,可以播放MPEG-2及MPEG-4AVC/H.264格式的视频。索尼从2007年春便开始提供APPlicast,可将Widget显示在电视节目两边。2008年10月,索尼又推出了令个人用户可自行开发Widget的软件开发套件(SDK),并欢迎外界开发者提交开发的Widget。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日本的广播电视公司不希望电视Widget或其他信息与他们播放的节目显示在同一个画面上,因此,日本的电视生厂商需要满足他们的要求。而日本以外的市场则对UI的配置没有这种特殊限制,Widget既可以与播放画面相重叠,也可以设置在播放画面的四周。索尼采取了在水平方向上分立显示出Widget与播放内容的方式,推出的APPlicastSDK也可以对所显示的Widget进行一些限制。可以看出,索尼的策略:在满足电视台要求的同时,提供用户所需要的服务。当实现了第一阶段的UI执行环境后,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可以基于播放日志(与播放节目相关的日志信息,包括演员、节目内容、开始及结束时间等)及其他节目元数据来提供新的服务,如在用户之间分享对节目的看法等。
2.2提高电视硬件性能
硬件性能不足是阻碍电视UI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因素,不过,这个问题将会在2009年里得到解决。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削减硬件成本一直都是电视生产商的首选方案,因此,他们几乎不会考虑通过提高硬件规格来改善UI及Web内容。例如,电视里分配给内置HTML浏览器的存储器容量仅为10~20MB。在过去两年里,通过削减其他软件代码,可用的存储容量大约提升了20%。APPlicast、VIERACAST和Ex系统都是在不改善硬件的前提下,利用现有资源实现。
但在2009—2010年,由于面向电视的SOC的性能大幅提高,因此上述状况会发生变化。电视软件开发机构表示,普通电视中CPU内核的工作频率大概将会提高一倍,达到400~500MHz,可用的存储器空间也会增加一倍。到那时,普通电视的性能将会达到与手机相当的水平。随后,电视还会提供对AdobeFlash的支持,并能够从PC和手机上移植更广泛的Widget。
其中,Adobe系统公司表现的最为积极。该公司通过向嵌入式应用免费提供Flash,从而推动各生产商在电视里安装AdobeFlashLite或AdobeAIR(Adobe公司提供的互联网应用执行环境)。将Flash技术融入电视的策略也符合目前的发展趋势,比如,英国BBC提供的网络电视节目广播服务iplayer、美国NBC环球与News公司的合资企业所提供的网络互动视频服务Hulu、Amazon公司的视频点播服务AmazonVideoonDemand及其他类似服务都采用了Flash平台。
2.3下一代互联网电视用芯片
2009年以后,电视将有可能开发出集成具有超高性能的SOC芯片。其中之一是基于Cell技术的媒体处理器,它可能将被用于东芝公司于2009年秋推出的新款电视中,除了提供超高分辨率外,还可以同时播放及录制多个节目。另一款产品则是由英特尔公司开发的媒体处理器CE3100。东芝和三星电子公司已表示将在其蓝光播放机和多功能IPTV机顶盒中采用CE3100。根据设备生产商测算,目前在电视中集成CE3100的成本仍然太高,而且软件支持(如驱动器)也还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据估计,电视中可能会集成采用45nm制造工艺的Atom(凌动)处理器,时间将会是在2009年底或2010年初。CE3100的一个优势是其CPU内核基于IA(IntelArchitecture)架构,从而可以使用各种现有的PC软件及开发环境等。更为重要的是,厂商能够得益于英特尔及其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的芯片应用的强大力量。
目前,英特尔正与多家软件企业联手开发面向CE3100的应用软件及驱动程序,希望通过推出能够充分发挥CE3100功能的应用程序,来促进CE3100在市场中的普及。比如,英特尔与雅虎公司开发了Widget执行环境Widgetchannel。在日本,UIE日本公司也已将其UIEngineGUI移植入CE3100中,日本Quixun公司也正在计划开发相应的电视,该公司发言人表示,2009年上半年推出采用Atom处理器的电视,并将在2009年底或2010年初开发出采用CE3100或下一代芯片的试制电视。
在数字家电领域,CE3100的目标市场主要有5类,包括:蓝光播放机等设备;机顶盒、PVR(个人录像机)等联网设备;服务供应商提供的IPTV机顶盒;有线电视运营商及卫星电视运营商提供的机顶盒;数字电视。其中,数字电视是最大的潜在市场。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将电视与互联网进行连接的尝试都未能成功。实际上,美国ABC公司、CBS公司已经表明将通过WidgetChannel提供节目。此外,美国Blockbuster公司、CinemaNow公司等也将会提供视频内容。英特尔公司通过各种调查表明,消费者仍然钟情于电视。制造商的目标并不是改变电视,而是去强化电视的功能,最大的目标是未来的电视将利用CE3100实现广播电视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可与用于电视和光盘播放的硬件解码器以及针对互联网内容的软件解码器协作,能够对来自广播网络、存储设备和宽带网络的视频内容进行解码,并方便用户在这些媒体资源之间进行切换和选择。
为了实现让人可以悠闲地坐在沙发上欣赏电视节目的同时,提供新功能,而且不会与电视的原有功能发生冲突。英特尔采用的一种方法就是与雅虎公司联合开发的WidgetChannel,它能够在屏幕上同时显示播放的节目内容和菜单画面、Widget及其他项目。在确定CE3100的规格时,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其与最新的互联网技术的兼容性。消费者已经通过广播、有线电视等享受到丰富的电视体验,也已经通过PC获得了丰富的互联网体验,他们不会再接受仅能提供部分互联网体验的产品。因此,联合开发了这款高性能的SOC,其处理器内核的性能高达3000MIPS。
CE3100中的通用处理器内核采用了800MHz的PentiumM处理器,芯片中还集成了双通道的MPEG-2/VC-1/H.264解码器、2D/3D视频加速器、各种加密电路、DSP、HDMI发送器,以及SATA和其他接口。操作系统采用嵌入式Linux,由于该产品主要用于数字家电,所以256MB的存储器空间已经足够。
对于数字家电的开发人员来说,采用CE3100能获得哪些优势?首先,业界面向X86系列处理器的软件资源非常丰富,软件开发环境也十分强大。例如,在面向LinuxPC的Flash的基础上,只需5分钟即可完成Flash执行环境的移植。家电生产商可利用CE3100向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服务。消费者通常会根据生产商的品牌及可靠性来选购电视,这样,家电生产商就会占据比市场上的其它厂商更有利的位置。
3下一代互联网电视普及速度加快
为加快具备互联网连接功能的电子产品的普及,英特尔公司与TCL公司日前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开发下一代互联网电视,合力推广互联网与电视的融合,为中国的消费者带来更多电视节目的选择和互动交流的空间。
据了解,合作开发的下一代互联网电视将采用英特尔基于IA(英特尔架构)的SOC产品——英特尔媒体处理器CE3100,这款高度集成的器件将一枚高性能IA处理器内核与视频解码和处理硬件、一个3通道/800MT/SDDR2内存控制器、专用多通道音频处理DSP、一个功能强大的3D图形引擎以及一颗安全处理器进行了融合,同时还支持多项外设。CE3100能够提供高清视频解码和播放、7.1声道的家庭影院音频支持以及流畅的3D图形支持。
5.互联网电视网络状产业研究论文 篇五
目前我国互联网电视产业链整合主要分为全产业链的纵向打造或选择成为核心节点的企业横向发展两种方式。以乐视为例,其全产业链布局,不断实现分工的优化,掌握着产业链上的核心业务,在内容制作方面通过投资收购、版权交易等手段牢牢掌握产业链的核心和利润源,以优质的内容和服务将用户锁定在乐视内容平台上,打通产业链每个环节,放大产业链价值以获得高收益。低价值环节通过代工、合作等方式外包给其他企业,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与乐视构建全产业链模式不同,爱奇艺、腾讯视频等选择在产业链整合中做下游节点核心企业,他们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核心资源融入到整体产业链中来,通过较强的协调能力获取产业链单个节点的主导权。无论是全产业链的打造还是选择成为节点企业,这两种整合的路径都是基于“新木桶效应”。企业将自己的“木桶”解构,拿出最长的一块或几块去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构建一个更大的“木桶”。企业都把焦点放在它最擅长的业务领域,能够最大化地释放它的资源和能力,凸显主体的竞争优势。相较之下,优势节点企业的产业链整合尽管也可凭借自身的优势获得产业链整合的主导权,但由于采用的多是横向跨产业联盟的方式,在品牌文化、战略上不同产业在合作中往往采用共同品牌策略、通用渠道和共同运营的方式来推进产品,实际则会因为各自的利益考量而无法实现有效对接,这就会影响到产业链整合的效率,难以实现产业链整体竞争价值。而全产业链条整合的方式能够使之更积极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够更为迅速敏捷地协调市场需求、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实现从资源整合、服务整合向着品牌整合、文化整合跨越,将之纳入到统一的平台中运作。但资金缺口成为其最大的掣肘。
二、问题与展望
6.互联网电视行业发展 篇六
西方曾有实验证明:没有电视,人们几乎无法生活下去。其实质是电视文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力。8月份有关媒体报道:“电视塔烧了,俄罗斯痛了”:540米高的莫斯科奥斯坦基塔电视塔失火给莫斯科地区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且不说别的,仅广播电视中断,就使1500万莫斯科人无法收看电视。没有电视的日字怎么过?且看俄罗斯人的内心“独白”:“我发现,没有电视,好像我们突然与世隔绝了一样。”“没有了电视,我的生活突然出现了一块空白。”“电视是我唯一负担得起的消费。我不知道这么长时间看不到它,我怎么过得下去。”“如果无电视可看的情况继续下去,人们会十分烦恼。”一位妇女按捺不住情绪,竟然因为看不上电视而痛哭失声。可见,人们对于电视的依赖已达了到很深的地步。
有关资料表明,统计至206月30日,我国电视机的拥有量已达3・1亿台(占总人口的1/4还多);有线电视用户达8000万户,占全球第一;“村村通”计划正在加快。广播电视依然是中国广大百姓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至年8月,电视界制播分离政策出台仅仅一年光景,我国民间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数量比国有电视台多出2倍以上;2000年10月底的上海电视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国际电视节之一,来自世界上46个国家和地区的660多家电视、电影、制作、发行和广告公司的3000多位中外来宾相聚上海,出席电视节的各项活动。影视节目争奇斗妍、让人耳目一新,影视器械令人目不暇接。电视的文化产业意识正在形成,电视的生态环境正从整体上得到优化,与大众社会文化的心理距离越来越接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大连、南京、苏州等有线电视台已实验开通高速接入国际互联网、计算机网、视频点播、可视电话、音频点播、网上购物、电话、电视会议等等。作为工具的电视媒体,将会继续深入地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服务;作为文化的`电视节目内容,将继续与科学知识一起,改变人们的意识、观念,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二、互联网文化的发展及对社会文化的碰击
当大部分人还陶醉在电视“荧屏大餐”前时,互联网却铺天盖地、迎面袭来。互联网从推出、发展、壮大,仅“炒炸”了4、5年的时间,就把在传统媒体和电视媒体前的年轻人拉走了大部分,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最快的信息源头在网络”,“聊天室让年轻人留恋忘返”,“不上网,不聊天,已无言与伙伴交流 ”......急速又自然形成的“互联网文化”如直泻的飞流,正有力地击打着年轻人的心灵,并以她的 “新、奇、异”诱惑着年轻一代。互联网正在使世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
但是,互联网毕竟只是一个载体,互联网内容的真实、内容的多寡、内容受欢迎的程度等是互联网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由于低估和忽视了互联网文化的人文影响力,当互联网在全球“无孔不入”时、聊天室的“隐形”(不是面对面交谈的远程实时对话)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不假思索、不负责任”、“亦正亦幻、难以识别”、“视若无睹、置若罔闻”,在那里,“骗人无所顾忌,不惜伪装自己”,有时候聊天室几乎成了“谎言家的集中营”。“好奇”、“新鲜”、“刺激”使得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上网“成隐”。 聊天室已使少数“意志薄弱者”“神志不清者”,做出了没有公德、不利家庭、不利社会的行动。少数学生则终日沉腼于互联网,而对学习无精打采(有调查表明:住大学城集体宿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明显好于住公寓的学生)。2000年11月初,美国因特网儿童周公布:美国9-17岁的学生有2/3不看电视而是热衷上网遨游,75%以上的学生喜欢在计算机屏幕前消磨时光,特别喜欢聊天,而不喜欢看电视。这种状况也已在我国现露,网上的“新鲜内容”很多,很容易吸引注意,导致精神萎靡不振,学习精力分散。有关部门应该看到:学生盲目上网浏览,会比“放学不准时回家”的现象更严重! “用眼睛思维的一代人”很容易接受新事物,寻求新刺激,并企图继续制定互联网的游戏规则。可以说,几十年构筑的传统封闭的教育“围墙”,在“一夜之间”几乎有“墙塌地裂”之势。无论从眼前还是长远看,互联网的文化传播影响是极大的,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把她作为一门独立的文化来认识和重视的时候了。
三、网络文化与电视文化的碰击和重构
作为技术的互联网“破坏”了传统产业的结构,促进了社会资产重组,创立了产业结构的新格局,并将继续对社会作出贡献,有人因此说,作为工具性的互联网是最具创新力的“破坏者”。互联网作用于社会的另一面是她的内容――作为传播介质的互联网文化也“破坏”了传统文化的格局、文化习俗和意识形态。事实上,互联网因的发散性使她的文化“自由”和“不可收敛”,电视媒体的可控性则使得电视文化显得传统和保守。互联网的到来不仅打破了已经稳定的多种传媒的结构格局,也打破了相对稳定的文化平衡。“传统的、线性的、自甘束缚的”电视思维方式遭到严重碰击,现行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及至人们的习俗都将不得不重新调整和定位,这也许是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本应经历的一次“新陈代谢”。
互联网媒体一经出现在信息社会之中,就显示出他的无比的威力,新媒体以全新的方式、样式和内容夺走了屏幕前一大批观众,尤其是年轻的和有文化的观众。其实,一种新媒体所以会对社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自有他优秀的和受人喜爱的突出之处:如媒体自身的潜能、潜伏在大众中的某种欲望等。但是从目前看,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大大落后于她的发展速度,对于由她带来的冲击力和破坏力的认识还显得“迟钝和茫然”。新兴的互联网媒体还不是十全十美:互联网上的聊天室给人以“愉悦”也给了人“虚伪”;大千世界什么人都有,广交朋友让人开心,但却无法了解对方的真情与实意;电子邮件快捷便利,但 “见信如见人”的手书家信没有了;网络求助曾救助了一位患了重病的大学生,但网民的冷漠也使人意志薄弱、精神不振;网络是一种服务、她便利高效,但目前服务项目不完善,而且花费太高、安全性差......现在是“窄带互联网”阶段,两三年后“宽带互联网”就会被推出,那时候完全可能出现另一种景象。
由互联网构造的网络化是全球化的重要标志,全球化又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能率,尤其是人的个体意识大大增强,但全球经济发展的联动性更加明显,全球文化发展的渗透性更加突出。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并关注转型期的社会道德和社会教育问题,如在分析社会的变化、流动、均衡、结构、分层和社会发展模式等问题的基础上,研究并建立“社会预警制度”、及时疏导和化解社会矛盾,充分利用互联网文化和电视文化给予社会发展的积极经验,避免在社会转型期中可能出现的“动荡”现象,使我们的社会能在稳定的轨道中和谐发展。
社会需要物质文明,也需要精神文明。文化需要建立、需要认同、需要传播、观念形成需要过程。如同报纸和杂志的关系一样,相信互联网媒体、电视媒体、其他媒体及其文化是可以共存共容的,也应该是共存共容的。
电视与互联网的比较
类别电视互联网内容的传播形式
内容的制作风格
内容的信息载体
语言文化特点
对文化语言的要求
对内容的接收工具(目前)
交互能力
可控性
影响对象(目前)
影响度/影响面
特点(教育方面)
政府参与度(目前)
内容的可信度
传播特点
工具性特点
操作特点卫星、有线和无线网络
严格
以图像为主,辅以解说
影视艺术语言
严格规范视听语言
电视机
正在完善(等待数字化)
易
对不同年龄均具影响
很大/很大
传统、线性
大
大
实时、真实记录、传播一次过(等待数字化后改进)
大众化
易有线网络(目前)
严格与自由
以文字为主、图片
大众文化语言
自由发挥、难以规范
计算机
具较强交互能力
难
(发达地区)青少年、知识界
很深/可能会更大
自由、自主、发散
小
稍逊
实时稍逊、评价即时、信息量大、可随时查阅
比较专业
(对目前而言)有一定要求
Abstract: The appearance of Internet media knocks against traditional media, and especially against TV media greatly. Its influence has been on many aspects such as technologies contained, society structure, society culture, society equilibrium and development.
In general, the word of “civilization” refers to a kind of invisible quality form when a society reaches the comparative superior grade, knowledge, civilization, cultural or historical relics and so on. “Civilization” refers to the sum of substance and spirit wealth created by mankind during the course of society development, which particularly indicate spirit wealth, e.g. Literature, Art, Education, and Science. On the contrary, based on the substance wealth, the cohesiveness of the society spirit would pus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ahead.
TV civilization was brilliant not long before, yet it is untimely to say that TV civilization is out-of-date. As a kind of society form, the civilization built by Internet is just shifting human society contact and society living fashion deeply. It is affirmative that Internet has been cultivated the society civilization value. Internet civilization is exactly becoming an important symbol of global trend. However, digital technology not only promotes the developing and growing of Internet rapidly, but also improves TV technology at high speed in the same way.
The paper deems that in the face of favorable circumstances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we should see clearly that it gives all kinds of media with the same existing chance;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effect upon society during the time of shifting.
In information society, Internet possess incomparable power. As an implement of the project of “digital city”, digital information and Internet have gradually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itizen’s daily life. The citizens have been familiar with electronic office, electronic commerce, society insurance system, Internet shopping, network conference, network learning, which are the physical foundations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civilization. It is frequently heard of “the most quick source of information is Internet”, and “chatting room make the youth be reluctant to leave”. Also, it is reported that the main crowd of surfing Internet are the youth, they each own at least one or two e-mail box even more; establish their own game rules on the Internet; use the tongue which only could be understood among themselves. However, it isn’t perfect in every way in current period. One of disappointing truth is that Internet be deemed all pervasive, invisible, (for example, in chatting rooms) which make relationship among people without due consider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Additionally, the fresh and incentive nature of Internet cause young boys and girls to addict in surfing Internet, in other words, students surf Internet and explore blandly, which is more serious than running away home when after-school.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on civilization communication have reached the degree that Internet should be recognized and emphasized as one kind of independent civilization, otherwise, it would bring us endless trouble.
Furthermore, the paper deems that we should discriminat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nternet civilization, and proposed to set up a set of society alarming system. Based on that system we can give advice to and reconcile the society problem. Through making good use of positive experience culminated from Internet civilization and TV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we could avoid impossible turbulence during the course of society shifting. Only by this, we could improve our society advancement stably and harmonically. TV media will keep its previous predominance continuously because it is punctual, real, immediate and authoritative. While Internet can provide big amount of information, inspect repeatedly and reviewed easily, which could make up for the disadvantage of TV. Since they have their own features and civilization connotation, the TV media and Internet media should be compatible and co-existed for a long time.
7.互联网电视行业发展 篇七
三网融合的概念在我国已提出多年, “推进三网融合”的字眼从国家“十五”规划开始出现在国家政策文件中。直至2010年1月13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的“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决定, 我国三网融合发展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1.1 三网融合的概念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 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 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 业务范围趋于相同, 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三网融合的解释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 实现三网互联互通, 资源共享, 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三网融合在概念上基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 涉及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和网络融合等多个层面。三网融合打破了广电部门在内容传送、电信在宽带运营各自领域的垄断, 三网融合不仅仅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物理层面的合一, 也是广电部门和电信部门在内容和宽带业务上的双向进入。三网融合的核心是业务融合。
1.2 三网融合的政策发展历程
三网融合的概念最早是在1998年出现的, 以原体改委体改所副所长王小强博士为首的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电信产业课题组, 提出了名为《中国电讯产业的发展战略》的研究报告, 随后便展开了一场“三网合一”与“三网融合”的辩论。1999年, 国办发[1999]82号文件指出:“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电业务, 广电部门不得从事通信业务, 双方必须坚决贯彻执行。”这意味着三网融合问题的叫停。2001年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五计划》对三网融合的概念给出了明确要求, 这是三网融合概念的首次出现在国家政策中, 也意味着三网融合问题已上升至国家政策层面。200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的建议》中, 对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及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信息设施的建设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2008年, 国办发[2008]1号文件提出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切入点, 加快推广和普及数字电视广播, 实现数字电视技术研发、产品制造、传输与接入相关产业发展。2009年, 国发[2009]26号文件指出要落实国家相关规定, 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2010年1月13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议上明确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国发[2010]号文指出2010年至2012年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 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 在金融、财政等方面给予支持, 将相关产品和业务纳入政府采购。2010年6月底, 三网融合12个试点城市名单和试点方案正式公布, 至此, 三网融合终于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基于上述政策历程的追溯, 我们对三网融合政策发展做下述解读:在三网融合提出的十几年时间里, 真正的规划制定是从2008年开始的, 实质性的推进是在2010年。
2 互联网电视发展现状
2.1 互联网电视业务
互联网电视是指通过公众互联网向电视机传输IP视频和互联网应用的服务, 是网络技术和电视技术结合的产物。在整合网络与电视两大传播媒介过程中, 互联网电视既具备电视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 又具备了网络按需获取的交互特性。互联网电视与IPTV、移动电视是近年来三网融合中业务融合层面的业务。互联网电视的接收终端为互联网电视一体机或机顶盒+电视机, 即OTT (Over The Top) 。在我国, OTT TV指通过公共互联网面向电视机传输的, 由国有广播电视机构提供视频内容的可管可控服务, 其接收终端一般为国产互联网电视一体机。
自1998年以来, 我国国内市场便开始了“电视机上网”的尝试, 先是1998年微软的“维纳斯”计划, 接着是2004年盛大的“盒子”战略, 然后是2007年TCL与英特尔、腾讯合作推出iTQQ电视。由于当时的网络环境难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产业链以及产业环境不成熟等诸方面的问题, 这一阶段的互联网电视还处于概念营销阶段。2008年, 各种视频高清播放机开始在市场销售, 通过视频线将互联网视频内容传输到电视上。在2011年, 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严禁通过互联网经机顶盒向电视机终端提供视听节目服务的通知》, 互联网电视发展遭遇政策阻击。但在2011年末, 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 广电总局决定改变以往通过叫停规范互联网机顶盒的“单纯监管”方式, 转而以“鼓励运营”引导互联网电视产业的发展。
2.2 互联网电视发展模式
在我国, 互联网电视业务发展模式是广电总局可管可控下的模式。广电总局颁布了《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管理规范》、《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管理规范》两份文件, 广电总局批准的集成牌照方负责内容播控, 且互联网电视与牌照方客户端完全绑定, 通过牌照方的集成播控平台对客户端进行控制和管理。
根据上述文件, 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和与其对应的互联网电视客户端必须是完全绑定的关系, 平台对植入电视机中客户端的管理和控制具有唯一性, 且每台互联网电视必须植入集成牌照商的客户端。播出内容方面, 文件规定集成牌照商要对与其连接的互联网节目内容平台进行审核, 不得与未持有互联网内容服务牌照的机构进行平台间的对接。
2.3 互联网电视运营模式
2011年, 可谓是互联网电视迅猛发展的一年。据中广研究调研, 2011年中国平板电脑销量在4100万台左右, 其中互联网电视一体机的销量为1100万台左右, 所占比列超过25%, 由此可见, 互联网功能也已成为电视机的标配之一。2009-2011年中国互联网电视机销量情况见图1。
而在不具备互联网功能的存量电视机市场及发烧友市场, 互联网电视以互联网机顶盒+电视机形式推广。2011年, 互联网机顶盒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从山寨盒子充斥市场, 到北京广电局发文禁止, 再到国家广电总局181号文件有限制的发开, 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市场正在逐步敞开。相比互联网电视一体机的用户增量市场, 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用户市场的增量空间更大。
目前我国互联网电视的产业格局是, 互联网电视机终端厂商、服务集成牌照商、技术服务商、内容提供商都在力图成为运营平台的主体, 实际情况则是出现了内容、服务、用户运营各方面各自为政乃至竞争局面。
(1) 终端厂商主动开发互联网电视机
从2006年开始, 国内电视机厂商就成立互联网电视联盟, 合作推动互联网电视业务。2001年TCL与腾讯合作最早推出互联网电视产品, 该产品设计之初集成了腾讯的即时通讯服务及多种互动功能, 但由于政策环境和产品自身的因素, 这款互联网电视停留在了产品演示阶段。2009年, TCL与C2和迅雷合作推出第一代网络电视产品, 该举动在互联网电视终端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 带动了除高清之外的电视机销售热点, 同时也带动了电视机终端厂商纷纷推出网络电视的步伐。目前国内互联网电视机终端市场受美国苹果公司设备和服务运营理念的影响, 开始了硬件捆绑服务的模式探索。在该进程中, 终端厂商发展互联网电视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例如, 海信最早与上海广播电视台的百事通公司合作推出基于上海电视台内容的互联网电视;创维则是成立公司单独运营互联网电视;TCL与长虹联合运营互联网电视;康佳集中力量开发互联网电视软件产品, 效仿苹果Apple Store模式推出电视的“应用商店”。除此之外, 国外电视机终端厂商也在积极开发互联网电视产品, 以求抢占国内市场。
对于终端厂商而言, 它们在电视与互联网结合的潮流下, 也希望摆脱单纯的“终端制造者”角色, 积极进入运营领域。尽管有牌照授权的限制, 内容层面的运营几乎无法实现, 但是通过诸如应用商店及电子商务的业务模式, 电视机厂商建立了以自身为主导的互联网电视平台。
(2) 服务集成牌照商探索运营
国家广电总局自2009年开始, 通过集成播控和内容服务两个资质的认定推动互联网电视市场的有序发展。2010年, 国家广电总局对中国网络电视台 (CNTV) 、上海广播电视台、浙江广播电视台三家的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进行验收。截止2011年底, 国家广电总局共颁发了七张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 分别为以CNT V为申请主体的央视国际、以上海电视台为申请主体的百事通、以浙江电视台和杭州电视台联合作为申请主体的杭州华数、以广东电视台为申请主体的南方传媒以及湖南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CNTV采用CDN流媒体技术架构互联网电视, 在产品、技术规划方面依赖外面的合作伙伴, 目前缺乏整体和长远的平台建设和规划;华数加快与电视机终端厂商合作, 借助合作伙伴平台迅速发展其业务, 但缺点在于管理的平台太多没有自己统一的技术架构。百事通公司的探索模式是依靠自身技术发展推动与电视机厂商的合作, 百事通最早开始与电视芯片厂商合作开发TV OS中间件以实现互联网电视业务的跨平台支持与对接, 该模式开放性较强, 为新业务探索及增值业务的开发提供了可能性。
(3) 技术服务商影响互联网电视发展模式
对于技术商而言, 已经在移动终端与PC终端获得了主导权, 进军电视屏幕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电视机与其他终端一样, 只是一块显示屏, 各种业务与应用的实现依靠网络即可实现, 这对于技术商构建包含各种消费电子终端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条是一个极好的契机。这其中的典型代表是苹果公司和Google, 他们分别推出的Apple TV和Google TV, 实现了对传统电视产业链的彻底改造。况且, 互联网电视终端的核心技术是掌握在芯片厂商手中的。芯片厂商提供底层的驱动程序, 为电视机企业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此外, 电信运营商也在进行进入互联网电视市场的尝试。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积极探索与互联网电视的合作, 发展宽带用户。例如中国电信与部分终端厂商合作, 补贴电视机终端厂商一部分费用, 使终端电视机销售捆绑电信的宽带服务。
(4) 内容提供商多业务合作模式
对于内容提供商而言, 寄希望于在互联网电视终端集成内容播控的机会, 积极拓展合作伙伴, 促成以自身为中心的内容、应用、业务为一体的平台。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也已开始提供互联网电视内容的尝试。这样即大幅度降低了互联网电视集成牌照商的宽带成本和内容版权成本, 又可以实现自身内容向用户的直接推送, 从而为广告、付费视频等业务开拓了新的用户市场。
综上所述, 互联网电视产业的产业格局仍处于主导权的激烈争夺之中, 终端厂商、集成服务牌照商、技术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还在积极探索各自的运营及盈利模式, 产业的主导权还在博弈中。
3 总结
三网融合的核心层面是业务融合, 而三网融合的最大障碍来自于广电与电信部门间的博弈。但在三网融合业务融合工作中, 广电部门在努力打造以新媒体内容平台为核心的多元化业务体系, 电信部门也以网络质量提升为重点, 双方均在三网融合的融合业务领域不断拓展。
国务院印发的《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把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作为三网融合业务的主要任务, 这带动了传统广播电视业务和多媒体服务的融合, IPTV、手机电视、OTT等业务竞相进入市场。在国际上以“开放性”为卖点的互联网电视, 在我国则是“可管可控”的中国特色。尽管互联网电视牌照的管制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节目内容的合法性问题, 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商业模式乃至产业不清晰等相关问题。谷歌互联网电视由电视机设备、蓝光播放器、机顶盒、WiFi网络连接器以及有线电视盒等组成, 在它的业务体系中, 我们可以看到其明晰的产业分工, 特别是其在与英特尔、索尼、Dish Network等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时的业务分工。而我国现阶段的互联网电视终端一次性捆绑销售的模式过于简单, 尽管在业务发展初期可解决资金收入问题, 但这导致了产业链条的不完整乃至产业环境的缺失。
互联网电视及手机电视等其他三网融合业务尚处于探索初期阶段, 从其发展进程可看出业务推广往往囿于政策方面的条框限制, 导致产业发展活力不足。抛开被人们寄予厚望的《电信法》宏观政策清障, 我认为现阶段对于融合业务层面的措施是:重视合作, 培育业务市场产业链。
参考文献
[1]李文博.“新政”下探索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和总体实现.科技创新导报, 2010 (17) .
[2]于浩.互联网电视:“中国特色”快速发展.电器, 2010年6月.
[3]邵珅.互联网电视的发展对传统电视业的影响.新闻界, 2011 (2) .
8.互联网电视 传统电视终结者 篇八
在2009年的家电行业,最 热门的产品非互联网电 视莫属。TCL、创维、海信、海尔、长虹等国产平板巨头扎堆推出的数十款互联网电视产品不仅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也使监管与版权等方面的许多问题逐渐凸显。
如今,几经沉浮的互联网电视迎来了利好消息,近日有消息称,广电总局和工信部终于就网络电视的发展进行了沟通,沟通的结果很乐观。有关部门将为“互联网电视视听节目”播出机构颁发“互联网电视视听节目许可证”,为未来面向电视机终端的视听节目行业制定基本框架。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公布了关于促进三网融合的决议,作为三网融合、4C融合的焦点,互联网电视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业内人士纷纷预测,互联网电视的“第二春”即将来临。
传统电视将死?!
时值岁末年初,不少家庭已经开始着手购买春节收看节目的平板电视。在传统电视产品利益摊薄,逐渐势微的形势下,电视厂商纷纷将“宝”压在了互联网电视身上。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苏宁、国美等卖场的互联网电视产品都纷纷推出了预付定金折价、买就送等促销活动,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关注。
“目前互联网电视的销售状况不错,五一期间,大约每卖出5~10台电视,就会有一台互联网电视; 现在基本上每售出3台平板电视,就有一台互联网电视。”北京某苏宁卖场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春节促销季的来临,拉低了互联网电视高价格的身段,也引发了互联网电视销售的新一轮热潮,“现在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咨询互联网电视的相关情况,其中以30岁左右的青年人群为主。”该销售人员说。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厂商也纷纷启动了春节市场促销攻略,“很多消费者都觉得互联网电视比较贵,其实在促销政策下,互联网电视和普通平板电视的价格差距已经大幅度缩小,这也是目前互联网电视热销的原因之一。”以目前长虹推出的“长虹网络电视节”活动为例,长虹把主流的58英寸网络电视价格由行业目前均价3万元人民币压缩至14999元,加上以旧换新政策和预付定金活动,还可获得数千元的折扣,除此之外,其他系列的互联网电视也都有5~9折不同幅度的优惠。
大幅度的优惠措施迅速拉动了互联网电视的销量提升,也更加挤压了传统电视产品市场。记者在国美电器走访时,发现许多传统电视产品都在进行大幅度的降价促销,对此,该卖场的家电促销人员解释说,虽然互联网电视价钱贵一些,但功能更多,只要购买了相关电视产品就可以通过电视内置的软件登录相关网站免费点播数千部高清大片,有些电视例如长虹还内置了乐教平台,除了电影还可以获得教育、生活百科、健康知识、娱乐等丰富的收视内容。相比而言,传统的电视产品就显得乏善可陈,因此现在很多消费者都弃传统电视而选择互联网电视。“现在很多厂商都宣布不再生产非互联网电视了,很快非互联网电视就会被市场淘汰,现在最明智的选择就是购买互联网电视。”该销售人员如是说。
传统电视真的已经走到末路,要被市场所淘汰了吗?
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郝亚斌,“未来,所有的电子产品都会上网,具有互联网功能的电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一个主流方向。不可否认,有部分消费者可能不需要电视上网功能,但是从产品和技术发展的方向看,电视上网肯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潮流,成为主流毫无问题。”郝亚斌说。
“传统的CRP(显像管)电视和32英寸以上的普通彩电已经过时了,”来自长虹的回答则更为直接,长虹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电视产品的升级换代非常迅速,过时的传统电视产品市场将会急剧缩小,已经没有继续生产的必要性。“目前长虹互联网电视的市场接受度非常好,已经成为长虹电视产品销售的主力,占长虹目前整体销售额的10%~30%。”该相关人士指出,由于官方销售数据尚未公布,因此不方便透露具体的数据信息,另外,由于国家相关政策尚不明朗,也对互联网电视的市场占有率带来了一定影响。
“除了在技术方面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来自市场方面的推动。”创维互联网电视部门人士李先生说:“目前创维酷开电视占公司电视产品的销量已经接近50%,未来还将继续升高。今年内创维也将停产CRT电视并改造生产线,同时对内蒙古和深圳等地的显像管电视生产线进行改造。”除此之外,TCL也已停产大尺寸非互联网电视,今后TCL将主要生产互联网电视。康佳也将会把互联网电视升级为标配,今后康佳电视都会带有互联网功能。
由此可见,在多方的推动下,传统CRT电视和大尺寸非互联网电视已经开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互联网”功能已经成为未来电视发展的最强音。但是,消费者真的像互联网厂商预期的那样,了解并愿意购买互联网电视吗?
竞争还在服务上
无论是厂商还是卖场,都对互联网电视抱有很大的期望。然而,不少消费者对这一新生事物还不太了解,对互联网电视的发展还抱观望态度。
“目前来问的比较多的都是年轻人,大家关心的问题普遍围绕着:互联网电视是不是真的可以免费无限量下载电影,播放速度和下载速度快不快,能去哪看电影之类的问题,还有些消费者担心电视上网会感染病毒,损坏电视机的正常使用。”苏宁电器TCL销售人员说,由于多数消费者对互联网电视还不够了解,因此询问、观望的消费者还是占多数。
消费者的观望情绪还在于外资品牌的止步不前。在互联网电视这一领域,外资品牌的不作为与国产电视厂商的积极促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记者致电某外资品牌电视厂商,得到的答复是:不愿在尚未有充分准备时涉足新兴市场。该品牌的卖场销售人员也表示,该品牌强调的是完善的技术和成熟的产品,目前,“互联网电视的画面清晰度和流畅播放程度方面都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验证,内置的功能也并不够实用。看电视强调的就是画面品质、色彩饱和度、效果等方面,而不是各种花俏的功能。虽然我们目前没有互联网电视产品,但是传统的大屏幕液晶电视销量也一直很好。”该销售人员说。
对于这一言论,国产互联网电视厂商表示不予赞同。海尔互联网电视销售部门人士指出,除了上网功能外,互联网电视与传统的大尺寸液晶电视并无太大区别,因此并不存在质的差异。目前互联网电视对带宽的要求并不高,一般的家庭宽带完全可以满足流畅播放的需要。另外,不同品牌的互联网电视产品都内置了相关软件,可以自动联接固定网站浏览节目、自动升级,并不像有些消费者想的那样可以登录任意网站浏览,这样也保证了互联网电视不会感染来自网络的病毒。而且,目前很多电视厂商除了视频外还提供教育、证券等资讯服务,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对于双方观点,分析人士指出,相对来说,互联网电视的观众选择自主性更强、节目选择范围更广,但不可否认,来自于网络的画面精度较差、赢利模式目前也尚未明确,因此,互联网电视目前还尚未成为主流娱乐方式,目前互联网电视与传统电视各有长短,而互联网电视的竞争焦点,还是应该落在服务层面。毕竟,互联网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只需一根网线,电视机就具备了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可满足更多人对节目的个性化需求。“相比传统电视,互联网电视的优势就在于节目更加灵活,打破了传统的电视台与受众的关系,不再是电视台放什么观众就看什么,而是让观众自己选择,互动、点播、评论,这恰恰是传统电视所没有的。”互联网视频行业分析师张鹏说。
三网融合推力尚乏
而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促进三网融合的决议,也将为互联网电视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决议指出要“充分利用三网融合有利条件,创新产业形态,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业务的应用,促进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发展”。
简言之,所谓“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业务应用的融合。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的多媒体通信业务,老百姓通过一张网络可以进行上网、看电视、打电话等几乎所有的日常信息处理。从资源共享角度来讲,三网融合有利于网络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今年开始,我国将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这为中国互联网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方向,也推进了互联网电视春天的来临。 “互联网电视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名称,我们所说的互联网电视,就是决议中提到的数字电视宽带上网业务。”郝亚斌说,“互联网电视是三网融合的载体之一,国务院推出的三网融合决议将对电视产品的市场和商业模式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
对此,业内人士也表示赞同,“三网融合政策对于厂商正在积极推动的互联网电视产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政策推动下,将有更多有资质的企业进入内容制作平台的建设和开发领域,互联网电视产业发展中的内容版权、网络资源共享等瓶颈问题也有望得到解决,政策的开放也将吸引更多外资电视企业加入互联网电视市场的角逐,增强厂商间的竞争积极性。”张鹏说。而为了迎合来自市场和消费者对于互联网电视功能方面的需求,目前各大电视厂商都在功能性方面进行了更多开拓,更加注重在软件和服务方面的发展。例如创维日前就推出了可进行视频实时通话的互联网电视产品;长虹也推出了支持移动通信的3G网络电视,只要将配备的网卡插在电视机上,就可以自动登录网络收看视频节目。
“3G网络电视的推出是厂商对国家三网融合决议的积极响应,互联网电视作为三网融合的终端,也是发展的必然。但是,由于三网融合的决议并没有提出将如何推动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发展,家电企业究竟将会得到哪些优惠政策也还十分模糊。”长虹相关人士说。毕竟,“三网融合”在现阶段还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尽管有了政策方面的推动,电视和互联网的融合方式仍旧还停留在探索阶段,对互联网电视厂商而言,更需要的是来自内容提供模式、运营体制等方面的指导。“目前互联网电视厂商采用的都是各自与视频服务商合作的方式,这种方式无论从稳定性还是易用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能够提供给用户的视频资源也远不够丰富。如果能从政策层面对厂商给予更加清晰的指导,无论是对产业未来的发展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对此,郝亚斌也表示,三网融合决议究竟能为互联网电视产业带来多大的影响,还要看未来政策的推进力度。
政策不明 厂商很迷茫
目前,对于未来政策的不明确,成为互联网电视厂商最大的担忧。在围绕互联网电视发展的走访中,许多电视厂商高层人士在接受采访时,都不约而同地要求不要提及自己的真实姓名,仅愿意以“XX厂商相关人士”的身份出场,这一巧合也从侧面反映出电视厂商的担忧。“在目前互联网电视政策尚不明了的情况下,作为厂商,我们不想、也不愿表现得过分高调。”某电视厂商高层人士说,“2009年,当所有电视厂商都在大张旗鼓地推动互联网电视的时候,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通过互联网连接电视机或机顶盒等电子产品向电视机终端用户提供视听节目服务必须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这一规定使得很多电视厂商在推广产品时都不愿提及互联网功能,现在虽然广电总局和工信部取得了乐观的沟通结果,但是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厂商依旧十分迷茫。”
有关部门将为“互联网电视视听节目”播出机构颁发“互联网电视视听节目许可证”的消息使业内普遍看好互联网电视的未来发展。然而,电视厂商却并不如此认为:“国家相关政策的推行主要还要看执行的力度,以及厂商是否有公平进入的机会,否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我认为,国家颁发‘互联网电视视听节目许可证’不一定会为电视厂商带来更多机会,毕竟,发证也不是发给电视厂商,而是发给视听节目播出机构的,这等于为互联网电视厂商找了个婆家,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实我们的可合作面更窄了—因为未来可能只能和已经获得许可证的企业合作。”长虹相关人士说。
对此,海尔互联网电视部门的张先生也深表赞同:“我们注意到,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式上线,这标志着传统电视行业开始正式涉足新媒体领域,同时也可能代表着国内互联网电视国进民退的发展方向。如果许可证只颁发给少数几家视频播出机构,那互联网电视厂商就需要重新调整合作方向,以期做到合法合规,届时也可能会涉及到更改客户端绑定网站、升级或更改内置软件等问题。”
“因为‘互联网电视视听节目许可证’主要涉及的是视频运营商层面,目前对电视厂商的影响尚不明确。我们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多吸纳一些符合资质的视频运营商,能够多发一些许可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同时,加强监管也是非常必要的。”郝亚斌说。“对互联网电视行业而言,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给予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给予互联网电视更多的机会。很多人担心互联网电视的发展会对传统电视台和机顶盒等业务造成冲击,其实竞争的关键还是在内容,互联网电视的用户也会看有线电视的节目,有线电视用户也可以看互联网电视的节目,多方完全可以共存。在增强服务能力的市场要求下,互联网电视内容与传统电视内容并不是矛盾的双方,双方的竞争点应该是看谁能给用户提供更多的应用服务,而不是担心新应用会抹杀旧应用。毕竟,选择的权利在用户手中,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对市场进行正确的引导。”
而为了更好地规范互联网电视行业,目前,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已经联合各大电视厂商制定出互联网电视行业标准,并已进入立项公示阶段,内容主要涉及产品的综合性规范,按计划将在今年内制定完毕并发布,具体时间尚无法预测。相对于无法预测的政策发展,电视厂商普遍认为,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吸纳不同的电视厂家加入标准制定的做法,将使整个行业的技术标准更规范,能够有力地规范整合行业的发展,这一标准的涵义已经完全超越了市场本身。
【互联网电视行业发展】推荐阅读:
互联网电视论文06-18
互联网行业技术02-05
互联网对能源发展12-19
互联网行业代理合同12-22
互联网银行发展趋势04-01
牛奶+互联网:传统行业触网09-06
互联网行业关键词11-17
互联网行业述职报告01-14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框架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