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精选13篇)
1.浅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篇一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孙双金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适当压缩学科课程、增设活动课程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实践告诉我们: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优化教学目标
无数实例证明,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以往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普 遍存在随意性、模糊性和单一性三个弊端。随意性表现在制定目标时凭主观意向,不考虑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 性;模糊性表现在制定的目标不明确、不具体,大而化之;单一性表现在教学目标单一,只制定教学目标,没 有教育目标和发展目标。为此,我们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就十分注重目标的科学、明确和完整。例如第七 册《繁星》一课,我们制定了以下几条教学目标:
1.整体阅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三次看繁星的不同感受。
2.重点学习、背诵第三段,学习写景色和写感受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这三个教学目标,第一条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懂,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属于认知领域范畴;第二条要 求学生能掌握本课的写作方法,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属于操作领域范畴;第三条是培养学生热爱大 自然的高尚情操,属于情感领域范畴。以上三条既包括了认知领域目标,又包括了情感和操作领域的目标,达 到了优化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优化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是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进程的外在体现。从课堂教学的进程来说,语文课的教学结构最好 是疏密相间的波浪式结构。密的地方容量大,速度快,要求学生集中注意,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疏的地方坡 度缓,进展慢,让学生心驰神往,静观默想,思索回味。这种波浪式结构,既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又符合 课文内容有详有略的特点。在此理论指导下,我们改变了原来一成不变的教学结构,形成了一些“变式”。这 种变式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自 学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些变式是:
1.中心开花。有的课文有所谓的“文眼”。文眼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例如《小音乐家扬科》 中第七小节:“小提琴的声音多么美妙呀!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这两句 话集中表现了扬科热爱音乐胜于爱自己的生命。教学时我们紧扣这两句话设计了辐射式的问题:从全文哪些地 方可以看出扬科酷爱音乐?扬科为了看一看小提琴付出了什么代价?为什么这么富有音乐天才的儿童竟惨死于 鞭下?运用“中心开花”的方法教学有“文眼”一类课文,中心集中,重点突出,具有纲举目张的效果。
2.跳跃讲读。一些较长的二、三类课文,可以抓住几个关键处,采用“跳跃式”结构进行教学。如《鸡毛 信》一文,可以先弄清课文重点:①送信;②被困;③逃跑被抓;④带入伏击圈。然后抓住这四个点进行讨论 :①张连长为什么称海娃为小英雄?②课文哪些地方能反映小英雄的品质?
3.直入重点。有些课文不一定按着次序一段一段地讲,可直接讲读重点段。至于非重点部分,可让学生略 读一下,看看有什么疑问就可以了。例如《落花生》这篇课文,老师在理清“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 生”顺序后,直入“议花生”一部分,其他部分则让学生自读质疑。这样直入重点而不平均使用力量,使课堂 教学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4.抓住主线。有些课文事件发展变化有线索可寻,如果抓住了这些线索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些课文 既有主线又有副线,遇到这类课文就要分析什么是主线,什么是副线,然后强化主线,带动副线。《可爱的草 塘》就有一条反映作者对北大荒感情变化的一条主线。开始作者觉得“呆腻了”;当小丽带他来到草塘边,看 到草塘这么大这么美时,他“情不自禁”地赞叹起来;当他在水泡子里看到挤挤挨挨都是鱼时,他“恋恋不舍 ”,不愿离去;当他突然看到一条小河时,他又惊又喜,深深地被北大荒丰富的物产、奇特的风光迷住了,“ 生怕弄坏了这一幅美好的画卷”。抓住这一条主线来教学,就真正抓住了作者的思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列举的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些结构“变式”。除此之外,还有“举一反三”、“首尾相顾” 等“变式”。实践证明,这种根据教材内容加以处理,因文而异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方法,对提高教学效 率很有益处。
三、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包括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我们所讲的优化教学手段不仅仅是指多运用现代化教具,而是指要精心设计教具,使其发挥最佳的功效,并且在最佳的时机使用它们。
当前,特别是广大的农村,传统的教具仍然在教学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优化教学手段,首先是优化 这些基本的教具。其实,只要我们去精心设计,合理使用,那些图片、小卡片仍能在教学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例如我们教《白杨》一课,在图片运用上作了优化处理,变单幅图片为多幅贴画。上课伊始,老师在黑板上贴 上一幅茫茫大戈壁的图画,结合课文内容让同学了解大戈壁恶劣的自然环境。当讲到“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 树”时,老师在戈壁图上贴上一行白杨树。这样图文结合,学生对白杨树那高大挺秀的身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最后讲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时,老师又在大白杨树两旁贴上几 棵茁壮成长的小白杨树,暗示祖国边疆的接班人正战胜各种困难,不断成长。这样,一幅画的内容随着教学进 展分步增加,逐步呈现,增强了教学手段的新奇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说精心制作教具是优化教学的一种手段的话,那么选择最佳时机运用教具也是优化教学的一种手段,而后者往往更易被人忽视。其实教具运用的时机恰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的效果。一般来说,教学手 段使用的时机要选在学生产生悬念、兴趣,渴求新知的时刻,或者是在学生思维火花闪光的瞬间。例如《冀中 的地道战》中有许多专用的术语,如“迷惑洞”、“孑口”、“无线电”、“有线电”等等。进行教学时,不 是在学课文之前一古脑儿全让学生看图,而是随着教学的进程,当这些名词术语成为学习的障碍,学生极想理 解这些名词术语时,老师才出示图画或播放《地道战》的有关片断。这和孔子所说的“不愤不悱”有异曲同工 之妙。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一个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细致的探索。我们所做的研究仅仅是个 开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探索下去,就一定能总结出更多的教学规律,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作出我们 的贡献。
2.浅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篇二
一、实施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质量经营战略
一位德国企业家认为, “企业命运在顾客手中”, “顾客是企业利润的最终决定者”。顾客是企业经营的主要驱动力, 顾客满意是企业质量管理追求的永恒目标。因此, 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以顾客要求为关注焦点, 在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中, 将产品开发、产品生产与服务围绕顾客进行, 并由其参与, 以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为经营理念,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 对其变化的需求随时进行监测, 实施有效控制。宣传、教育员工理解:不断满足顾客变化的质量要求, 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并使理念渗透到员工思想中, 变成员工积极的自觉自愿行动, 从而在企业中营造一种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经营理念, 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二、全面提高人员的素质和质量意识
(一) 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
一个不断学习和不断进取的企业, 能够造就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营造出为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而锲而不舍地追求学习新知识的动力。这就像运动员一样, 为了做得更好要不断打破自己的极限, 超越自己。因此, 全力开发“智能”资本, 持续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和继续教育, 才能从人才与知识培养上获取质量效益。
我国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谈到企业成功发展时认为, 海尔集团追求的“第一产品”是人才。张瑞敏的“第一产品论”, 正是确保海尔高质量、全方位产品创新与市场开拓的前提, 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不会有高质量的创新产品与服务。在欧洲不少公司出现“老板出钱, 员工充电”现象, 而且许多知名企业建立了常年培训制度, 大力而有效地提升员工素质, 从而使这些企业制造的产品技术先进、质量优良。所以, 制约质量提升的首要因素是经营者与劳动者的素质问题, 企业有必要下力气改变现状, 赶上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
(二) 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从领导决策层到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质量在其心目中的地位, 是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产品或工作优劣程度的态度和信念, 它对员工工作过程的质量行为起引导和规范作用。
一个企业, 只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技术装备, 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够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制约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往往不是技术, 而是落后的质量观念和对待质量的态度。一家美国企业总裁到日本企业参观学习时表示:我们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30%的技术加70%的态度。没想到日本企业老板则说:我们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10%的技术加90%的态度。所以说“态度决定一切, 思想决定行动”, 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对质量的重视程度, 他们的身体力行将使所有员工体会到领导对提高产品质量的态度与决心, 引导员工不断增强质量意识, 自我加压, 自我发展, 不断追求更高目标, 达到更高的质量要求。
质量是干出来的, 不是检查出来的。就是强调从事具体操作的每一个员工在工作实施过程中, 要有良好的质量行为意识, 要形成一种规范的行为动作。质量意识差, 是工作质量差的根本原因。心理状态不佳, 可能造成差错, 发生质量事故, 但毕竟是偶发性的。质量能力弱, 工作质量当然不会好, 但能力弱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而提高。产品质量长期上不去, 工作质量经常出差错, 追究起来, 往往就是质量意识低。质量意识如何, 往往可以衡量一个员工的工作质量, 也可以衡量一个企业的质量管理成效。所以说要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 首先要从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开始。有了正确的质量观念和对待质量的严谨态度, 才能确保生产出优质产品。
三、加强团队协作精神
俗话说:人心齐, 泰山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所有这些都需要人们组成团队, 并要求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依靠、相互关联、共同合作, 建立合作团队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 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 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 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
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 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它强调通过成员的共同贡献, 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集体成果。这个集体成果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 团队的核心是共同奉献。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 百川纳海才能激发惊涛骇浪, 个人与团队关系就如小溪与大海。每个人都要将自已融入集体, 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总之, 团队精神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讲都是不可缺少的精髓。正如交响乐团就是一个最好例证。上百名专家集合于一名指挥之下, 乐团中每个成员都具有特殊技能, 在指挥家的指挥下协调一致, 协同演奏, 这充分体现了团队协作精神。作为一个航空企业, 要想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 保证产品质量, 从订货、生产到合格发出, 离不开计划部门、订货部门、设计部门、采购部门、技术部门、生产部门、质量部门、检验部门、财务部门、销售部门、售后部门等, 只有所有部门大力配合, 且各个部门内部精诚合作, 才能保证产品质量, 满足顾客要求。
四、持续改进, 开展技术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之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立于不败之地, 只有使企业做大、做强。而能够维系企业强大, 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是顾客。企业要满足不断增长的顾客需求欲望和长远利益, 战胜竞争者, 最根本的是提高产品质量。从顾客的角度出发, 用顾客的观点和利益来分析和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要, 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持续改进、自我完善, 才能增强顾客的满意, 进而提升顾客的信任程度, 与顾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因此, 市场竞争最终是质量竞争, 而质量的优胜来自于技术创新。
五、提升企业文化, 培育品牌产品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品牌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支撑着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使品牌的影响深入到消费者内心, 落实到消费者的行动上, 从而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没有文化内涵的品牌缺乏吸引力和想象力, 没有质量保证的品牌难以占有市场竞争力, 因此, 品牌的竞争力水平也就难以提高。
企业文化是根, 品牌产品是果。企业文化只有融入到品牌产品中, 才能产生经济效益。正如我国近十年来市场上迅速崛起的“五粮液酒”, 就是将企业文化内涵运用科技手段贯穿于产品之中, 使产品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完美结合, 不断实现企业市场经济效益的飞跃。
综上所述, 一个企业, 只有围绕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提高全体人员素质和质量意识, 团队协作, 不断技术创新, 培育品牌产品, 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满足顾客要求, 实现企业质量与效益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3.浅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篇三
关键词:体育器材;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小学体育的宗旨是让小学生掌握一些体育锻炼技能的同时,向学生传递“健康第一”的理念。小学体育课程高质量的开展不仅有利于让小学生从小正确运动,树立正确的运动观,还能培养小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兴趣及爱好,对小学生以后的道路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根据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针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以下几点方法。
一、完善体育器材和运动环境
俗话说,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以及深远持久的影响。在体育课的教授过程中,学校和老师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授课环境。以往传统的教学环境一般都是在空地上进行锻炼,还有一些教学设备简陋的学校,是在室内进行体育课的授课。这些都会对体育授课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体育课本来就不同于文化课,试想,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时候整天待在教室里,学习体育课还是在室内,怎能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的意义?体育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只有把学生带领到更宽阔的场地,才能更有利于活动的展开与教学。关于体育器材,应该尽可能地完善,尤其授课对象是小学生的时候,学校更应该注重体育器材的完善,大多数小学生都比较灵活好动,很容易磕磕绊绊,所以教学器材一定要有质量保证,不能对小学生产生一定的伤害。
二、创新授课方式
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老师讲解一些运动的技巧以及注意事项,学生跟着老师做,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对于小学生这个授课对象群体来说,他们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的,很多老师如果进行单一的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分散注意力,失去对课堂的兴趣,更不要说一些技巧的学习和锻炼了。所以,作为小学的体育老师,一定要试着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一定的授课方法创新。比如,在进行一些体操学习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去做体操动作,或者是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游戏,哪个小组输了就要把所学习的体育动作做一遍。再或者,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由于竞争的推动力,学生反而会为了赢得比赛而更努力地去学习和做好。
创新的教学方法并不止以上提到的几种教学方法。总而言之,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授课方法进行一定的改良,让小学生更喜欢学习体育,对体育充满兴趣。其次,老师需要将知识和技巧的传授进行方式上的转换和创新。
三、注意男女生的区别
在体育课的教授过程中,很多老师会把小学生“一视同仁”。我们都知道无论是什么样的班级,一般来说,都是有男生也有女生的,所以,这就告诉广大的小学体育老师,在从小的体育运动中,要注重区分男女学生运动的差别以及授课上的不同。比如说,在学习内容方面,男生大多数喜欢运动力度强,运动量大的体育活动,比如篮球、足球等。而女生则喜欢跳绳、转呼啦圈等一些简单轻松的运动。在教课方式上,女孩子很喜欢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运动,所以小学体育老师对女生的教学可以尝试着进行分小组授课和活动。对于男生来说,很喜欢将实践性融入教学,老师可以直接融入男同学的运动中。比如打篮球,老师可以一边教授打篮球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一边融入学生的实践中,和学生一起打篮球对决,在对决中教授学生的学习技巧。这些教学方法,都能够具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也能够更让学生在不同的授课方式中学得更好。
四、建立新型的评价方式
老师对学生体育成绩的判定会根据学期末最后一次的体育测试进行评分。这样的评价方式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实际生活中会出现很多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最后考试的时候搞突击,就得了很高的分;而也有很多学生平时上课认真,但是由于一些外在原因,在最后的考试测评中没能得到好成绩。这样的情况,对有些学生的测评是不公平的。因此,老师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测评制度,将学生平时的上课表现情况以及最后的考试测评成绩结合起来,做到更公正合理地去测评。
总而言之,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小学体育老师在授课内容和方式上有更大的转变和创新,让教学变得更符合学生的需求,更接近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在体育课中高效学习、快乐学习。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有赖于小学体育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沈凤达.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与策略研究[J].学周刊:A,2012(1).
4.浅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篇四
高等教育的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教的方面来看,最直接、最重要的无疑是课堂授课效果,而影响授课的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备课质量和适宜的教学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范教学环节;从学的方面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占有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生间的心理沟通也是影响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通过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与途径”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规范教案内容
对教案内容进行规范化,能够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如在教案的开头要写“教材分析”,在当堂课课后要写“课后小记”。根据教材分析可以了解教师是否能吃透教材,抓住教学重点,弄清教材重点与教学重点之间的联系;课后小记包括本课成功与不足之处,学生的反映、学习中出现的差错,教具的使用情况以及改进意见,课时的分配、教学的效果、本课的心得及经验体会等。依据教案记录的切身体会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补救措施,可以掌握自己的授课情况,从而指导自己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二、吃透教材内容,认真备课
备课应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五步,其关键是课前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是根据教学过程的客观需要,形成教学能力的过程。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也是突出重点的关键,不论新课还是旧课、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要认真备课。没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是不可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通过备课,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归纳起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其次,钻研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教材,掌握教学目的要求,以确定教学重点并分解教学难点;同时还要适量的参考资料认真写好教案。我们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适量增加一些参考资料,包括基础理论、实验结果和新进展等方面的内容。这样的授课内容会显得丰富多彩。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师生以教材为媒体的双边活动过程。
集体备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同学科、同教材的老师认真交流,切忌流于形式,要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认真钻研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真正做到提高备课的质量应做好以下工作:备课时必须遵循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差异,分层次、分类型、分程度进行备课。备课必须做到“十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科书、备学生、备教师本身、备教学方法、备学习方法、备涉及问题、备关键语、备板书、备作业设计、备教具准备以及备估计的反馈信息。
三、加强专业技能训练
教学基本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我们作为老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有计划的进行系统的高校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将专业知识和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从师任教的能力,以胜任所从事的专科教学工作。
(一)教学设计技能
1、制订课程授课计划的技能
①清楚本专业课程设置的种类和相互关系;②对自己所授课程在本专业总体的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有正确认识;③能够根据教学计划制订详细的课程授课计划和教学进度计划。
2、使用教学媒体的技能
①掌握常规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征;②掌握现代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征;③掌握教学软 1
件、课件的编制及其使用方法。
(二)课堂教学技能
l、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的技能
①建立和维持正常课堂教学秩序;②明确意图,集中注意,创造师生交流环境;③掌握导入的类型,选择适当的导入方式;④合理控制导入时间。
2、运用教学语言的技能
①普通话达到测试水平的二级,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讲课;②语调高低和语速快慢适中;③语言简练,逻辑性强; ④语言生动、形象、优美,通俗易懂; ⑤口头表述与体态语言相结合。
3、设疑和提问技能
①设问要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 ②设问措词精当,选择适当的设问时机; ③设问速度适中,有必要的停顿,注意学生的反馈; ④学生回答问题后给予分析评价和必要的引导、总结。
4、讲授的技能
①讲授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和艺术性; ②掌握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应用等不同教学内容的讲授方法; ③善于引导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发展思维能力。
5、总结结束课程的技能
①归纳总结要简练、概括、突出重点; ②总结要使教学内容前后呼应,形成系统; ③总结要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拓展、延伸和自学。
(三)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技能
l、布置作业的技能
①能够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选择作业形式,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②能够合理控制作业的数量和难易程度,作业要求明确,并规定具体完成时间;③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及时予以指导。
2、批改作业的技能
①选择合理的作业批改方式; ②能够正确总结出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③批与改、批与评相结合。
(四)教学研究技能
1、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①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②掌握选择课题、制订教学研究计划的原则和方法; ③掌握经验总结、调查问卷、科学观察、行动研究、教育实验等教育应用 研究的基本方法; ④掌握对教学研究资料进行统计、撰写课题总结和研究论文的方法。
2、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吸取科研成果的技能
①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动态; ②了解本学科和相近学科新的科技成果及其应用; 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吸取先进的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
3、信息检索技能
①掌握本学科的主要文献种类; ②掌握图书馆书目的检索方法; ③掌握用微机在因特网上收集资料的技能。
四、提高教学艺术,优化教学过程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提高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鼓励积极参与,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要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真正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导应贯穿“三讲三不讲”
原则,即所谓“三讲”就是重点、难点、疑点,这三个点我们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讲;“三不讲”就是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永远也不会的不讲。
2、充分利用合作学习,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学生间存在着智力、知识、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为使学生能最大限度的互补学习、相互帮助,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编组时就要注意合理搭配,优劣互补,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小组内的搭配要兼顾学生的智力、能力的优劣和兴趣爱好的差异。要注意发挥各小组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竞赛,对于优胜者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于稍差的小组也应给予激励性评价,激发他们的热情,为以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创造条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饥民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在评价中被激发出来并在相应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积极的活动竞赛是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而积极多样的评价手段,又能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活泼的课堂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要实现师生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质的消耗,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精讲点拨。“精讲”是要求教师抓住重点、难点、疑点、规律、联系等必讲之处,扎扎实实地讲清楚、讲透彻,揭示知识本质。更要注意在讲授重点知识或主要结论给出之前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抓住学生思维契机,启发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主动获取知识。“点拨”是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进行“精讲”,精讲点拨时要注意科学性、针对性,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不仅要重视结论的掌握,而且要弄清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抓住知识形成的源头,把知识进行归纳,引导学生善动脑、多动口、勤动手的良好行为。
其次要系统训练。是巩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训练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从而达到教学的低层次目标,通过一些综合性练习,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设计选配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组时,应遵循“低起点、小坡度、密台阶”的原则,使学生循序渐进,依次达成各层次的目标;发掘课本习题的潜在功能,使训练题组有机结合。通过转换问题的表达方式,改变问题条件、结论思路等,对课本习题加以深化、改造,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改题、编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和延伸。
然后练习要讲评。讲评要有选择性,突出重点,简明扼要,避免面面俱到、平均用力。不同类型的练习,讲评要有侧重点,对巩固基础知识的练习,主要讲评学生的思考过程,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对启发智能的练习侧重讲评解题思路,让学生探求最佳方法。
最后利用达标测试。测评题应覆盖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题目有浅入深,适当联系以往所学知识并进行转换。题型以客观性试题为主,适度选择解答较为规范的主观题。学生完成测试后,教师要公布准确答案,让学生自己评价,教师统计达成度,测评之后依据收集道德信息,济济进行补救教学。补救愈及时迅速,学生智能缺陷弥补愈容易,不久措施要根据学生达标情况随时进行,也可以课下利用作业联系补救或采取个别辅导指定学习内容,做到当日目标当日清,防止累积性误差,使学生走入误区。
4、分层布置作业,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布置精当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减负增效”。现在提倡的精心设计板演作业、基础训练作业、拓展提高作业等这样几种作业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还要做好批改记录,仔细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如是共性问题,就要集中讲评;如是个别问题,就要个别当面辅导。特别强调及时辅导好中等生,要随后出几道同类型的题目对他们进行考查;给优秀生布置利
用基础知识点做探究型的问题;给学习困难生布置基础知识的巩固题目。这样,通过分层次的对学生布置作业就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五、锤炼语言表达的艺术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备好课不一定能讲好课,备好课是正确的思维沉积,而讲好课却是知识能力的升华。在传递和延续人类文化知识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优质的教学语言应该是:
1.通俗明白,浅显易懂,这是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
2.应具有严密的科学性。科学性要求教学语言准确无误、干净利落、不说废话、不带病句、言简意赅、恰到好处。概念的阐述不模糊,判断推理不模棱两可。同时从信息原理上看,教学语言的速度必须科学合理,使其与教学对象对语言信息反馈的速度相适应。
3.应具有启发性。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启发性,使学生在教师教学语言的启发下,沿着教师语言的逻辑和思维顺序一步一步的探求真知,寻求答案,从而既增长知识,又发展智力。
4.生动有趣,有感染力。如果教师讲课时幽默风趣,抑扬顿挫 ,富有感染力,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大脑皮层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听起课来精力集中,感到深刻,并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其教学效果就会更加显著。
老师应该不断地增强驾驭语言的能力,创造出最优美动听而具魅力的教学语言,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六、提高板书质量
板书能直观地体现事物的从属关系和因果关系,具有提纲契领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1.板书的设计应遵循实用性、直观性、艺术性和灵活性的原则。
2.板书布局要合理,层次要清晰。学生纵观黑板就能在头脑中对教学内容有个整体框架结构,便于回忆和掌握所学知识。
3.板书内容要精练。设计板书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需要,对讲述内容作高度的概括和浓缩,尽量少而精。
4.板书要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浅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篇五
一项政策性、业务性都很强的管理活动,要提高其质量和效率,切实解决“淡化责任,疏于
管理”的问题,必然要实行精细化管理。
一、税收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的目标。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环节。税收的精细化管理是指运用精细化的理念和方法,实现提
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管理。
前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说,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明确职
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抓住
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从中,可以导引出税收精细化管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精细化管理是目标管理。精细化管理的突出特征是“精确、细致、深入”,目的是“不断
提高管理效能”,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税收管理始终是按照“目标→过程→达到目标
→新的目标”这样的循环方式前进的,其基本目标就是实现“两高两低”,即:提高管理质量
和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和风险。与粗放式管理相比,精细化管理在管理水平上有了大的飞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目标管理。
(二)精细化管理是专业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典型的流程导向的专业化管理。目前,税收管理的精细化要按照专业化管理的内在要求,由流程导向代替职能导向,“明确职责分
工,优化业务流程”,在优化办税流程、简化办税程序的基础上,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
(三)精细化管理是强调重点的管理。精细化管理要求“抓住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
性地采取措施”。因而,精细化管理仍然强调重点管理,不是只抓细节,不抓重点,主次不
分,而是在抓住重点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对重点工作微观层次的监管,确保重点工作的落实。
(四)精细化管理是系统管理。精细化管理要求“加强协调配合”,注重的是精细化管理的系统
性。只有管理部门协调,管理环节顺畅,整个管理系统才能发挥出更大的管理效能。因此,税收精细化管理不是依靠个别数据对整个工作进行机械地、割裂式地控制,而是在科学量化的基础上,对税收工作实行灵活性与原则性兼顾的系统性管理。
(五)精细化管理是责任管理。精细化管理要求“完善岗责体系”,强调的是单位和个人基
于责任对自己的“产出”负责。其重要特点就是在过程控制中,辅之以系统化的绩效评估指标,以便对管理目标进行考核。精细化管理不是对传统税收管理理论的全盘否定,而是在传统税
收理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绩效指标的量化,将常规管理引向深人。
综上所述,税收精细化管理就是为实现税收管理目标,借鉴精细管理思想,依托信息技术手
段,运用科学的方法,再造管理流程,实现专业化分工,强化过程控制,对税收征管活动全
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方式。
二、税收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精细化管理是税收征管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传统税收征管与现代税收征管的分界,是税
收征管改革道路上的里程碑。实行精细化管理,意义深远。
(一)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大势所趋。从管理科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之
间不仅原理相通,而且在提高质量和效率的目标上基本一致。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国家
掀起了新公共管理运动,主张采用工商管理的理论、方法,来提高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质量和效率。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政府部门和公共管理领域,并取得显著成效。我国政府正积极引入精细化管理思想,并在各级政府和公共管理领域得到积极应用,传统的、粗放的管理模式已走到历史尽头。税务部门作为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其提供的产品是政府公共产品的一部分,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税务部门乃至整个政府的形象。税收管理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但绝对不能脱离公共管理的一般性特征。精细化管理被引入税收管理领域,也就成了在此管理模式变革背景下的大势所趋。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资源配臵手段的经济模式。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都必然要对投入产出的成果进行核算,借以比较分析投入产出的效果,并为新的投资决策服务。同样,在资源有限条件下,税务机关如何整合资源,最大程度地实现税收管理目标,管理起着决定作用。与其它管理方式比较,精细化管理更能全面、高效地实现管理目标。首先,精细化管理直接围绕目标对各种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臵,缩短了目标与组织资源的距离,具备把目标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其次,精细化管理引入标准化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保证管理质量有较高的信度,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资源浪费,极大地提高了投入与产出的比率。税收管理涵盖税收工作的全部,税务机关选择精细化管理模式后,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资源都可以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行统一配臵,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三)是解决当前税收管理问题的现实需要。长期以来,粗放的税收管理方式,给税收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征管改革不到位带来的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业务流程不顺、岗位责任不明,征、管、查衔接不紧,信息集中度不高,横向信息交流不畅,信息利用不足,征管基础比较薄弱,税源监控不够有力,基层税务人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还未得到根本的转变,人的能力和工作绩效考核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存在上述问题,既有制度制定方面的原因,也有执行方面的原因;既有税制设计方面的原因,也有流程设计方面的原因。必须通过精细化管理方式,深化税收管理改革,找准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实到税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防止“大而化之”,做到“精于细微”,既重视“面”,又重视“点”,“点”、“面”结合。
(四)是做好新时期税收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已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全面落实,“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改革稳步推进,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全面实施,世界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这些都对税收工作特别是税收征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税收征管工作在税收管理的理念、方式、方法、手段等方面都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只有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强化税源监控,确保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资金保障;只有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将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落到实处;只有实施精细化管理,才能全面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实现税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税收精细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税收精细化管理要以目标为指导,以制度为基础,以执行为重点,以考核为手段,抓住重点环节,抓好重点工作,全面提高税收征管工作的水平。
(一)目标明确。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高效率的管理方式,突出特征就是目标十分明确。税收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实现“两高两低”。一是提高管理质量。通过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不断提高综合执法水平,确保各项税收政策贯彻落实到位;结合技术变革,不断改进征管手段,切实提高管理质量。二是提高管理效率。依据税收法律法规,通过各方面管理和服务工作,使税款实征数不断接近法定应征数,保持税收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三是降
低管理风险。严格执法程序,注重工作细节,严密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制约,最大程度降低管理的各种风险。四是降低管理成本。既要降低税务机关征税成本,又要降低纳税人纳税成本。实施税收精细化管理,必须围绕上述基本目标,结合税收工作实际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更为具体、可以量化、能够比较的长期、中期、近期执行目标,使从事各项税收管理工作的每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不断以目标来进行自我衡量,自我纠正偏差,达到个人目标,从而实现整体目标。
(二)组织保障。一要规范机构设臵。本着依法、求实、精简、效能的原则,按照“有利于强化管理、有利于优化服务、有利于降低成本”的要求,简化和规范内外部机构设臵,规范机构职能,减少管理中间层次,加大管理力度,增强税务机关的应变能力,横向上有利于规范业务流程和保持部门之间的业务衔接,纵向上便于上下级国税机关职能部门信息沟通和工作联系,使税务机关对外反应时间最短,对纳税人的反应效果最大,从组织机构、征管体制上保证精细化管理的深入推进。二要健全岗责体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合理界定征、管、查职能,做到职能不交叉、不重复;按照单位、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结合各个岗位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制定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做到职责清晰、责权分明、相互衔接、相互制约,从而建立起完善的、操作性强的岗责体系。三要优化工作流程。根据税收业务和信息化的内在规律,按照办税申请“一站式”、信息采集“一次式”、办税服务“一窗式”、税务管理“一级式”、档案管理“一户式”、业务运行“一网式”的总体思路,科学设计流程,把纵向的层级审批控制转变为横向的流程控制,使流程简捷、顺畅、高效,并以流程为导向,对整个税收业务进行系统梳理整合、简化优化,寻求最短路径、最少环节、最简程序、最优方案,形成环环相扣的流水线式作业,做到事前能预警、事中能控制、事后能监督。四要合理调配人员。设立合理的业务技术划分标准,将税务人员分为政工类、征收类、管理类、稽查类、法制类、信息类、后勤类、计统类、财务类、文秘类等,以满足专业化分工的需求,做到人员安排妥当,组织保障有力。
(三)制度细化。税收管理主要涵盖征收、管理、稽查三个环节,建立健全各环节管理制度,是税收精细化管理工作科学、规范的前提和基础。应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制定细化的制度和办法,全方位构建制度保障体系,使所有税种的征收管理和征管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外要从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源监控、个体税收管理、纳税评估、纳税服务等基础工作入手,建立科学合理、重点突出、规范有效的日常监控机制;对内要在税额核定、资格认定、税收减免、税务稽查等重点工作中建立合理分工、相互监督的分权制约机制。主要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一是实体与程序结合。既要贯彻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等各项管理的实体性法律、法规,又要贯彻税收征管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等程序性法律,规范征纳行为,完善执法手段,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各项配套管理制度的建立,既要注重实体也要注重程序,避免实体、程序违法或实体与程序脱节。
二是综合征管与专业征管结合。长期以来,由于综合征管与专业征管部门之间职责交叉、协调不够,造成一些制度、办法互相矛盾,影响了执行效果。必须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综合征管相对于分税种的专业管理而言,是对税收征管工作进行全面、总体和综合的管理。专业管理就是抓税种管理,必须符合税收征管的一般规律和总体要求,遵循统一的征管程序和征管制度,各项管理措施必须与统一的征管制度相协调、相融合。综合征管部门和专业管理部门都应从全局出发,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相互协调、形成合力。
三是业务应用与技术支持结合。细化的制度和办法涉及大量的技术应用问题,离不开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信息化手段要为业务运行提供切实保障,业务应用和技术保障既要分工,又要
合作。应建立需求提交机制和系统维护机制,切实抓好需求维护和数据维护工作。业务部门制定制度需要技术支持的,应事前告知技术保障部门,在取得技术支持后方可发布实施。对应用系统运行中发现的问题,业务部门应向技术保障部门提交业务需求,由技术保障部门统一进行维护。
(四)执行到位。决策之后不执行等于零,布臵之后不执行等于零。执行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精细化管理的效果。税收管理精细化要围绕征收、管理、稽查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1.规范征收。一要完善窗口功能。将办税服务厅窗口整合为“申报纳税”、“发票管理”、“综合服务”三类。纳税人到税务机关办理涉税事项,统一归并到办税服务厅受理,由办税服务厅实行“一站式”服务,同时根据税务管理“一级式”要求,规范行政许可,避免纳税人多级多头办税。依托信息技术,推进“一窗式”管理和涉税服务的优化,充分发挥办税服务厅在办税服务中的窗口作用。二要严格申报审核。采取人机结合的办法,加强金税工程报税、认证数据与纳税人报送的增值税申报表进、销项税额的比对,“四小票”和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比对,纳税人使用发票金额与申报金额或核定定额的比对。充分利用金税工程和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完善审核、审批制度,加强出口退税审核。通过对申报资料完整性、数据逻辑性的审核,严密监控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三要严格欠税管理。依法做好减免税和延期申报、缓缴税款审批管理工作,加大催报催缴的力度,提高税款的征期入库率。加强与银行、国库等有关部门的配合,及时掌握纳税人欠税情况,通过定期公告、严格加收滞纳金等措施,加大清缴欠税力度,控制新欠,减少陈欠。四要加强税收分析。认真研究税收收入与GDP、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各个税种与其相对应经济指标的相互关系,加强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分析,通过比较分析主要税种、行业和不同地区的税收负担水平及对重点税源企业的微观分析,预测税源变化趋势,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2.严格管理。以构建新型的税收管理员制度为契机,明确税收管理员的工作内容、标准、时限、责任和行为规范,将管事和管户有机结合,突出管理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实现税收业务的“一网式”运行,并按照“一户式”要求收集和整理纳税资料,充分掌握纳税人与税收相关的动态信息,管理税源,监控税基。一是加强户籍管理。实行全面登记制度,强化税务登记管理,准确掌握纳税人税务登记事项,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加强对停歇业户、非正常户、注销户的管理,健全户籍管理档案,做到纳税户籍明了,税源分布清楚,源头控管有力。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定期交换信息,建立定期巡查制度,摸清税源底数,解决漏征漏管问题。二是实行分类管理。在准确把握不同类型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规律和涉税信息变动规律的基础上,对纳税人进行科学分类,采取不同管理方法。对重点税源企业,要以掌握其基本情况,分析其物流、资金流等为主要内容,及时预测其税源变化趋势,综合评价其纳税情况,实施重点监控;对小规模纳税人要依法规范征管程序,加大监管力度;对个体纳税户要按照“管住户籍、电脑定税、申报纳税、盯住大户”的要求实施管理。三是规范信息采集。按照有效管理的原则,统一采集内容、采集方式和采集标准。对法定必须实地调查的涉税申请、预计将要发生的涉税申请和各部门在同一时段找同一纳税人采集信息的,应适当合并,设计综合信息采集调查表,集中下户,进行“一次式”采集,避免多头下户,重复采集;对法定需要纳税人定期报送的信息,采用电子化处理,实行“一盘式”报送。取消非法定的事前调查环节,强化事后监督和检查。四是开展纳税评估。采取专业化与信息化结合、人机结合的方法,以纳税人信息资料“一户式”储存和信息的集约化管理为突破口,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规范统一的纳税评估工作规程和分税种、分行业、分纳税人注册类型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数学模型,选准评估对象,采取“个案评估”、“行业评估”、“专项评估”等方式开展纳税评估,以增强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找准管理的薄弱环节,切实加强管理基础工作。
3.强化稽查。一是明确稽查职责。稽查局主要负责查处偷逃骗抗税案件、虚开发票案件和牵
头实施税收专项检查。不涉及立案的日常检查、发票协查由管理部门负责,确有偷逃骗税或虚开发票等嫌疑的,移送稽查局查处。二是规范稽查程序。完善选案制,主要从举报案件、日常管理过程中移送的案件、上级交办和外单位转办的案件中确定稽查案源。建立立案制,稽查部门查处所有案件,原则上都要先立案、后检查,有问题的,要依法处理;查实没有违法问题的,才可按规定的程序销案。实行全审制,已经检查的案件,要全部经过审理部门审理才能结案,重大案件必须移交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委员会审理。改进复查制,实事求是确定复查面,按照随机抽查的原则,选择复查对象。同时,建立首查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增强稽查人员的责任意识。三是明确打击重点。重点查处各类涉税发票、骗取出口退税和利用做假账、多套账或账外经营手段偷逃税款的案件,充分发挥稽查的打击职能。认真开展案例分析,发挥稽查对税款征收和税源管理的监督与促进作用。四是改进稽查方式。在确保金税工程协查系统和综合征管软件稽查模块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积极推行稽查业务相关软件。积极拓展金税工程协查系统的功能,充分发挥发票协查的信息联动优势,为稽查办案服务。提高检查手段的技术含量,拓宽稽查信息渠道,推广税务稽查查账软件。加强稽查人员财务电算化知识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培训,实现检查手段由凭经验查账向依托信息化支撑的转变。推行调账检查,统一专项检查,实行各方参与、一次进户、票税统查。
(五)考核量化。一是量化考核指标。按照目标管理要求,制定考核指标,逐项加以量化。“执法规范”可量化为税务登记率、处罚率、滞纳金加收率、许可审批错误率、复议撤销或变更率、行政诉讼败诉率等指标。“征收率高”可量化为税收增长率、GDP税收贡献率、税收与GDP增长弹性系数、入库率(或欠税率)、税收优惠到位率、税收流失率等指标。“成本降低”可量化为征收成本率、纳税成本降低率、直接征管成本降低率等指标。“社会满意”可量化为纳税人满意率、行风政风评议排名、投诉率、纳税成本率、网上申报普及率等指标。二是改进考核方式。按照“简化、量化、细化、硬化”的要求,改进考核方式,注重征管过程的考评,并通过信息手段,对业务运行过程实施动态监控和自动考核。各项指标凡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考核的,一律通过计算机自动生成考核结果,以利于分析和应用,确保考核口径的统一,排除考核数据等指标的人为因素。三是实行绩效挂钩。完善绩效考评制度.将考核结果与个人收入、能级评定、公务员考核、评先评优挂钩,做到奖惩分明。在完善内部考核与监督机制的基础上,制定税务人员能级管理办法,推行能级管理,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标准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税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税收管理精细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将职级待遇与能级待遇分开,规范收人分配。建立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干部的责任意识。
四、税收精细化管理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精细化与科学化的关系。科学化是精细化的前提,精细化是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两者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科学化管理属于方法论层面,精细化管理则属于应用层面;科学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应当遵循的本质要求,精细化管理是由科学管理方法集成的管理方式;科学化是实质,精细化是形式。科学化管理,要求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制定的税收管理办法要符合征管工作内在规律,并将创新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完善征管手段,改进工作方式,提高管理实效;精细化管理,要求制度制定者要深入调查研究,完善税收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导、督办,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形成制度制定、执行、反馈的良性循环。在实际工作中,要防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二)精细化与以人为本的关系。精细化与以人为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精细化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能促进精细化的不断深入。精细化与以人为本能否有机结合,事关人心向背。实施精细化管理需要全体税务人员的主动参与,需要激发广大税务人员的工作热情,调动工作积极性,始终体现人性化。要十分注重“人”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坚
持分工产生效率的理念。专业化分工所激发的人的活力是精细化管理中内臵的“引擎”,只有将人的内在潜能充分挖掘出来,精细化管理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要珍惜人力资源,通过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让广大税务人员从繁琐的、无效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6.浅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篇六
——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交流材料
万崖小学 师番斗 二0一四年九月
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策略
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它在为基础教育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为农村学校的教学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农村学校教学手段落后,课程资源短缺,教研动力不足,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都制约了新课程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一名农村的小学的教师,我深知农村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对学习缺乏主动性,而教师对于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缺乏了解,导致农村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此,我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自己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在新课程下,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因此教师要善于自我学习、不断充实、更新自我,使自己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高尚的人格品质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要注意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中来主动学习;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学会从儿童的眼光看世界,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欣赏他们的“闪光”之处,使学生对自己产生崇敬之情,真正实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在农村,由于经济条件较差,大多数家长外出务工挣钱,孩子们都由祖辈监护,祖辈文化层次很低,一点都不重视学习。他们认为:“学习好坏无所谓,读书只管尽义务”或是“学那么多干啥,只要会学会算就行!”除受此影响外,农村的孩子,一直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都是书本知识,而且由于年龄小,对很多东西的辨别能力不强,因此,他们根本没有认识到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有什么用处的,还容易受外界不良的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通过家长会或家访,对家长宣传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教师更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必要性,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带他们去参加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解与他们生活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像自己和家长所想的那样毫无用处,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学习习惯对学
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将受用终生,而良好习惯要从小培养,“从一年级抓起”。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再纠正,那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结合数学教学,培养良好的习惯,包括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砖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习惯。以及学生乐于课前准备、活于课堂探究、勇于课后延伸;及时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等习惯。
课堂上或是作业中,对于同一道题,不同学生思路不同,方法不同却“殊途同归”,自然包含着学生各自不同的独创因素,即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敢于另辟蹊径的做法、想法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甚至是不成熟的、或是错误的见解。教师都应从不同侧面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让情感在这里交融,知识在这里增值。切忌抹杀学生的独到思维。另外课后练习适当增加拓展创新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勇于探索钻研一题多解,以题简意深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得新颖、独到、变通的回答。从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良好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临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在小学,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一位有经验的数学教师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讲课,在第一节数学课中老师伸出五个手指问其中一名孩子,“这是几个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答道:“三个。”老师没有指责他说错了,而是高兴地大声赞道:“你真厉害,还差两个你就数对了。”教师一句赞赏的话,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所谓,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教师一定要成为
学生的良师益友,老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教师就与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四、深入钻研教材,优化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1、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组算出来的人多”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这里没有什么分组原则,总之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的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2、深入钻研教材主要应把握新知的生长点; 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把握教材的深、广度和把握教材的关键处。钻研教材,要钻研教材的一字一句、前后顺序、每幅插图和例题习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的 阶段性和知识的可接受性,决定教材结合实例讲,教师还应从教材的变动中深刻理解编者的意图,正确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这无疑有利于很好的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从而优化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组织形式,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那么优化了这些基本要素和具体操作时的一些细节,如教态、语言、板书、环境等,课堂教学的效率必将提高。
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 ,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如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比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我布置学生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市场买菜或购物,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兴趣十分浓厚。重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畅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使学用紧密结合,这正是片面应试教育所严重缺乏的,也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要不断加强的。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在学习“米、千米”的教学中,我领着学生去操场上数步伐,估计长度等。在教学中,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感染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和学生做知心朋友。小学生往往以自己的喜好去学习,他们要是喜欢这位老师就会喜欢这门课,也会用心去学。若是教师不去关心他们,或是经常批评、打击他们,这样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好这位老师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下降,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六、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是指一定时间内,在思想、行为、学习、智力等方面相对落后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约束能力差,学习成绩差,智商低等。任何一个集体,均有先进、中间、落后三部分学生。后进生的形成是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及先天素质等多种复杂因素造成的。作为老师,最头痛的就是班里的后进生。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呢?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数学后进生产生的原因:数学学困生的产生,既有智力方面的因素,也有非智力方面的因素。针对个体弄清其产生原因,对症下药,是成功转化学困生的前提。
7.提高声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篇七
1 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
在很多人眼里, 音乐就是演唱, 声乐学习就是练声, 因此声乐是一个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练习的音乐板块, 学生只要掌握好了发声技能, 就掌握了声乐这门课。虽然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声乐学习十分重要, 然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引起重视, 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声乐学习。声乐是一门重要的音乐课程, 学生进行实际的练习十分重要, 但是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 学生才能更好地、科学地进行练习, 否则即使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 也难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当然很多学生都反映在声乐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比较枯燥无味,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掌握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声乐理论知识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不仅能够使学生高效的学习声乐理论知识,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声乐理论知识的教学引起重视,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声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引起重视, 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学生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 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还要进行实际的练习, 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 为了更好地提高声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练习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会感觉枯燥无味, 同时也不利于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声乐练习活动有效结合起来, 就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更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也更有助于在理论知识的引导下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在实际的教学中, 我们都倡导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然而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能够思考该如何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 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 通过声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 同时也是一门需要在不断创新中才能得到发展的艺术,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声乐作为音乐的一个重要课程,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声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仅对学生的声乐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注重通过声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主要采用引导学生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能够及时感触并领悟到声乐练习过程中创新的元素, 在学生有新的发现的过程中,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声乐练习作为一项十分有灵性的活动, 教师要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 引导学生思考和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4 将声乐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声乐虽然是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一门学科, 然而学生想要学好声乐, 并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积极进行创新,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声乐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生活是一个大舞台, 为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提供了无限的灵感。目前在声乐教学中, 将声乐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 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练习, 而将声乐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意识并不强,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将知识的讲解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学生也难以将声乐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将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生活, 从生活中捕捉更多的灵感, 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声乐学习。
5 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虽然现代教学要求教师要民主的对待学生, 尤其在大学阶段的教学, 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的学习空间, 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然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 既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自由学习的空间, 同时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 刚柔并济, 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对学生进行与声乐相关的知识点的教学, 也能够为学生布置有效的练习作业, 然而却在监督方面出了问题, 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监督, 学生可能会出现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
笔者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 认为声乐教师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其一,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课堂上教师对声乐知识的讲解环节十分重要, 教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 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锁定于课堂教学上。其二, 对学生课后的声乐学习引起重视。对于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及要求学生达到的某种水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进行检测, 一方面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另一方面也对学生产生了监督作用。对学生的声乐学习提出严格要求, 既是学生有效进行声乐学习的保障, 也是提高声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 音乐作为一种能够有效调节人们生活的艺术,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并且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声乐作为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声乐作为一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 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声乐课堂,教学质量,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乔爱玲.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构想与提出[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15, (05) :172.
[2]周颖.高师音乐专业钢琴合奏教学研究[J].艺术教育, 2010, (04) :198.
[3]于淼淼.浅谈新形势下高师钢琴课程体系改革[J].科技致富向导, 2014, (11) :36-39.
8.提高汉语词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篇八
一、词汇教学的意义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建筑材料就不能盖房,没有词汇就不成语言,就不能交际,如果没有语言和语法还可以传达一点点信息,如果没有词汇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课堂教学最大的障碍就是学生所学的词汇量不足。汉语是表意文字,形状具有较强的特征,因此汉字本身的结构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联想,大量形声字的存在又为类推提供了可能。汉语词汇的内容十分丰富,词汇的意义、结构、功用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只要我们善于从中找出其有机的联系,让学生去联想类推,那么学生将会从多方面去认识,理解一个字一个词或一批字、一批词、并逐渐在脑中形成一定的网络活动。从而实现长久记忆。联想类推就是以这种形式来激活学生已学过但又封存的记忆,以达到复习,巩固,学习新词的,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二、汉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汉语词汇教学中不重视学习者的汉语读写能力。针对汉语学习者的教材并不重视学习者的读写能力。说起这个问题,目前我们新疆很多对汉语初学者的教材优先考虑的是情景和交际功能,并没有很好地兼顾词汇教学的内容。一些常见的汉语教学教材也是从教问候语和介绍语等日常交际的需要开始的。总体来讲,在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词汇教学所占的比重一般不大。从整个教材来看,对读写能力要求不高导致了学生有轻视词汇学习的倾向,甚至认为掌握拼音的书写就可以了。
2)大部分汉语老师认为词汇教学是附属于综合课教学的,初级阶段的生词和常用交际语的任务已经相当繁重,同时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相当长的一个教学过程中,口头交际见效快,所以听、说能力肯定需要就强调的多,而对包括汉字认读能力在内的读、写技能却由于缺少明确的标准要求,特别是写的能力缺少明确的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厚此薄彼,这就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平衡发展的问题上造成了一个误区,使得学习者在汉语教学的最初阶段旧重听说,轻读写。
三、汉语词汇教学应重视的问题
1)区别多义词。汉语中有大量的一词多义现象 ,这是教学中的难点。很多词有基本义、引申义、转化义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一个词的几种意义分别讲解举例。有些多义词,在教材中只出现了一种用法,而实际语言中用法很多。先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用法,再逐个体会引申用法,这样就不会造成混乱。有些多义词可用学生学过的动词代替它,以后出现再次提醒学生,在讲课中,复习、巩固以前学过的词汇,有利于他们自学。
例如:动词“招呼”
1、远处有人招呼你,你为什么不答应 ?
2、她对奶奶招呼得很周到。
3、同学们都围上来,我不知招呼谁好。
这三个句子中的“招呼”分别为“呼唤”“照料”,“问候”的意思。
又如“摆”:
1、在书架上摆着各种工具书。
2、大家有什么意见都摆出来。
3、他向我直摆手。
这三个句子中的“摆”也分别为“安放”“说、谈”,“摇摆”的意思,都一一给学生讲明。
2)区别同义词。有些词,从翻译上看不出他们的区别,但使用起来却有很大差别,学生使用同义词填空时,错误很多,使用不当就会影响意思的表达。一种语言的同义词丰富多彩是语汇丰富的重要表现。我们在讲解过程中,要给学生讲清同义词的区别,让学生必须理解并掌握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和用法。从词义的侧重点、语义轻重、适用范围、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搭配关系、句法功能以及是否常用等方面进行讲解 ,学生才能准确恰当地选择 ,并在综合填空时少出错误。例如:
1、他对自己做的错事很后悔。
2、他现在懊悔也来不及了。
“后悔”,“懊悔”都有悔恨自己不该那样做的意思 ,但“后悔”只是事后追悔 ,语义较轻;“懊悔”,侧重在因感到悔恨而懊恼 ,语义较重 ,多用于书面语。又如:
3、艾力和米那的感情基础十分脆弱。
4、他的身体太柔弱了,什么事都不能做。
“脆弱”“柔弱”都有软弱 ,缺乏力量的意思 ,但“脆弱”侧重在不坚强 ,经不起挫折。多形容人的感情、性格 ,也可以用于抽象事物;“柔弱”侧重在不强壮,多形容人的身体,性情,也可用于具体的事物。
5、因为我学习太差 ,所以母亲监督我学习。
6、我的男朋友不相信我 ,经常监视我。
“监督”侧重在为了把事情办好而公开地察看和督促 ,多用于上级对下级 ,长辈对晚辈 ,还可用于工程等。监视”侧重在为了发现对已不利的情况而暗中从旁注视 ,多用于不利的人或事物。
总之,词汇教学是汉语教学则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词汇教学不但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而且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任何语言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汉语也不例外,对汉语来说更是如此。汉语词汇教学的涉及面广,应做好的工作也不少,只要不断探索汉语词汇教学新方法,找出存在的新问题,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提高汉语词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如梅:《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初谈》,《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
[2]刘斌:《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云南电大学报》,2008年第4期。
9.浅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篇九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们便把教育当作摆脱愚昧、走向文明的重要手段。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力量。从教育过程来看,教师在提高教育、教学手段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管教育方针、政策定得多好,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编得怎样完善,要达到教育和教学目的,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取决于教师的辛勤劳动,取决于教师的文化科学修养和专业水平,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以及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和负责者。只有通过教师艰辛的劳动,才能实现知识技能的代代相传,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教师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我国,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使命。
教师的素质关系着我们民族的未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是非常必要的。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几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跳跃着一些与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不够和谐的音符,制约和影响了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已成为现代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更应正确的认识当前现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使自己能够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加强学习,更新教师的观念
更新观念是老师素质提高的首要任务。教师应加强学习党的教育理论,透彻理解并掌握党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以党的教育理论为行动指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思想,彻底转变观念,要抛弃“为人升学而教学”的思想,确立“为了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而教学”的观点。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热爱教育,忠于教育”也是教育事业对教师的最根本要求。教师只有在这一崇高信念的支配下,才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和才能贡献给人民教育事业,才能把工作做好。对教师应加强 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更让教师认识到,教师个人的利益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利益。教师个人利益的实现和提高,在根本上取决于全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而要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提高人的素质,实现现代化。教师个人利益与教育事业利益是和谐统一的。所以,作为教师,应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职责和义务,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加强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胜任本专业教学工作的业务素质。由于国家过去在教育方面欠帐太多,致使一些老师学历层次低、教学能力差。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通过各级各类的教师培训学校,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
四、加强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林崇德先生提出的“通过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促使他们由经验型的教师向专家型的教师过渡”的观点,为我们如何提高教师素质指明了方向。教育科研是接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是自身实现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形式,因为教育科研就是以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总结教育教 学实践中的问题。教师在参加教育科研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研究有关的理论,努力为实践寻找理论依据,一方面要深入进行实践探索,努力把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这是一种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过程,同时也是教师自身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
10.浅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篇十
从反思的时间上来说:分为教学后的即时反思和阶段反思。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当年在执教《记一辆纺车》时有这样一个导入的情景:
师:今天学习第十一课《记一辆纺车》。昨天请同学们预习了,说说看,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
生:我们不喜欢(异口同声)
(随堂听课的二十几位老师惊讶,于老师也感到意外,稍停,笑着说)
师:不喜欢?那就说说不喜欢的原因吧!谁先说?
针对这一教学中出现的“语文事件”,于漪老师在教后记中进行了反思:“备课时考虑欠周密,原以为学生会喜欢散文,想由此激发兴趣,引入课文,未考虑到叙事散文与抒情散文的差异。课堂上发生了意料之外的情况,当即因势利导,先听取学生的意见,然后强调该篇散文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实际应作充分的了解和估计,不可再犯闭塞眼睛捉麻雀的毛病;要继续提高驾课堂教学的能力,力争做到运筹帷幄,成竹在胸。”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教学的即时反思,在自己上完一节课后,处理一个教学情况后,随即进行一种反思,在时间上强调这种即时效应,以便有目的地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剖析自己的教学状况,提出并修正下一步的教学主张,从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还有一种反思就是阶段性反思。
笔者经常在执教一个专题性教学后进行一种教学反思。这种反思是在积累了一定的教学事实,依据这一个阶段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深刻的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提出比较合理的修改措施,从而使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近来,笔者正在进行作文专题训练,在练—改----评的过程中,笔者深深意识到: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化,这种模式化既有利又有弊,利表现在功利的教学下,能见到一些教学实效,而弊在限制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于是,在经过了一阶段的作文教学后,笔者写下了如下的教学反思:“作文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解除心灵枷锁,抒发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情意心智,而作文教学的模式化,恰恰异化了这种写作的真正意义,使其成为一个纯技术,纯功利的写作教学的模式,要多动脑,采取多样的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在写作方面一定要多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知道学生关心什么,喜欢什么,有什么困惑等。”
从反思的内容上来说,笔者认为可以涉及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既可以是对经验的反思,也可以是对教训的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有:对实际教学过程的反思,对学生实际情况预估的反思,对备课的反思,对教师自身把握课堂的反思,对课堂实效的反思等等。
拿以上列举的于漪老师对自己的《记一辆纺车》教学的反思中可以看出:于老师在她的教后记中也写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自己备课的反思,认为自己备课欠考虑,未考虑到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的差异,二是对自己课堂应变情况的反思,应充分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因势利导,三是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继续提高驾课堂教学的能力,不但激励自己。这就是于老师自觉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使自己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事实上,在课堂教学的反思中,反思的内容是比较灵活的,如: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学生无动于衷,教师就要想:是不是我的问题太难,或者是学生没有很好听课;学生的落实情况不好,老师就要想:课堂教学过程是否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落实。
从反思的态度上来说,这应是每一位教师的自觉的行为,如今许多学校的备课本上都设有“教后记”这一内容,然而许多教师要么熟视无睹,要么“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地敷衍塞责,这种对待教学反思的态度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停滞不前,“教后记”是教学反思的一种外在的形式,它是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及师生交流结果的反思,而这种反思应是发自内心的一种酝酿,思考,琢磨的结晶,绝不能只是肤浅地笼统地随意待之,对课堂教学的反思,既要在理论上进行探讨,又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实验,因此只有认真,端正,执著地对待教学反思,才能早日拨开遮在课堂上的迷雾,踏桑一个新的台阶。
11.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篇十一
一、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注重教学中的引导
课改后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的教学工作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应多于书本知识的灌输。教师的工作重点也不应该再在构建学生的认知上,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
例如,在学习如何计算圆锥体体积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己动手,通过运用模型对同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模型的体积进行测算。学生在测算的过程中思考教师预设的问题:同底等高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有何关系?以这个问题为主线,结合在实验中得出的数据,学生能够得到问题的结果,同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1/3。如此,在进行圆锥体的体积计算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方式就从抽象的公式变为生动的实物画面,大大降低学习的难度,也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对学生而言,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人生的导师。初中学生处在内心世界成长的萌芽状态,对于外界的事物感知细腻,对知识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初中学生缺乏对于事物的辨别能力以及承受困难的能力。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不仅仅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还要善于疏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负面情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缓解低落和焦急的情绪,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从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注重知识结构的构建
初中數学的教学内容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更高层次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学习的过程如同楼房的建造,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教材内容的结构建设,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教学内容的衔接性。
仍然以求圆锥体的体积为例,在得到圆锥体计算公式的前提下,学生必须先掌握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而涉及底面圆的求值时,学生需要熟知圆的面积公式。通过循序渐进且条理清晰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前提条件。
二、改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1.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新课改后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原有的师生关系,增进学生同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新的教学体系中,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原则,教师在备课时,要增加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动手实践的时间,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
2.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不是要学生自学教材内容,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地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抓住知识的重点,寻找问题的主线,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同所求角有直接关系的角有哪些?要注意,这个问题的主体并不是所求角,而是同所求角有关系的其他角。学生在进行思考时,会考虑到这个角的补角,所在三角形中的另外两个角,以及对顶角,等等。这样在教师提出求未知角的值的问题时,学生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计算,从而得到角的值,再通过不同方法的对比,能够认识到对于不同特征的角的求值运用哪种方法比较简便。这种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拓展学生思路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在现代教学中,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熟练应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制作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平台将书本上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内容的重难点。改变传统教学中数学知识过于抽象的情况,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更直观、更生动、更立体、更动感的认识,这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识,教师要尝试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活用到生活当中,并且通过生活实践,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成功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总之,在现代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教学质量,不断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多种途径,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数学教育的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
12.浅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篇十二
要培养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并不太容易。因为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都已经接触到了思想品德这门课程, 但是在小学阶段, 很多的教学开展仅仅是为了完成“素质教育”层面上的任务, 一方面没有很好地做好这一方面的教学工作, 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所以初中阶段不仅是一个培养学生兴趣的阶段还是一个补救小学遗留问题的关键阶段。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多多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来吸引学生连接到相关的思想品德教学之中, 让学生在学习之中产生对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成长在社会”这个章节中就有一个课时的教学是“感受社会变化”, 在这个部分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
教师:同学们, 今天老师和大家做一个有趣的问答。好不好?
学生异口同声说:好! (这一个问题就已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 下面需要做好的工作就是如何让大家更有兴趣。)
教师:大家现在放学回到家中都喜欢看电视、上网, 在周末的时候甚至会和家人一起去外面, 有很多的娱乐活动对吗?
学生:对。
教师问:好, 那么现在就给老师总结一下你们娱乐生活中离不开的一些东西。
学生1:电脑。
学生2:游戏机。
教师:嗯, 很好, 大家都很诚实。但是你们知道老师小时候都玩什么吗?
学生摇摇头。紧接着教师就借助多媒体播放20世纪早些时候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活动:抛石子、跳皮筋、丢沙包、录音机、老式自行车等。
教师:在以前我们的物质生活都很简单, 这些都是我们以前非常奢侈的玩具。
教学开展到这里, 学生已经被年代差异不一的娱乐活动产生了兴趣, 而且学生对那个久远的年代也充满了兴趣。这样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将“感受社会变化”等相关内容带入教学。
这样的一种方式就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要调动起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要注意找到正确的入手点, 才可以实现预期的效果。
二、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
培养起了学生的兴趣可以说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提高最为关键的一步。而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则是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
关于这一点, 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找到思想品德教学与学生之间的共同话题。
初中阶段有一个章节就是关于“国家统一, 反对分裂”的内容, 这是一个社会的热点问题, 相信很多的学生对这个问题也有所关注。
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其他科目的知识, 如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等相关知识来谈一谈自古以来中国的分裂、统一历程。通过这种科目之间的融合教学, 学生对分裂、统一问题就有一个具体而准确的认识, 进而进入到思想品德中的“统一、分裂”问题时, 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自然被点燃, 学生在课堂上会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并且能够结合相关的思想品德知识。
这样, 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获得发展和提升的同时学生的课堂表现欲望增强, 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三、适当的课外活动巩固课堂教学质量
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仅是课堂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之外, 这一教学同样重要。所以, 教师要适当地在课外开展相关的活动, 一方面巩固课堂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也是促进学生正确三观形成的关键步骤。此外, 课外活动的开展还能够反过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 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也将实现。
开展的课外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开展辩论赛, 可以辩论为促进台湾回归应该不应该使用武力, 为什么。还可以辩论为什么社会注意发展到了今天依然还处于初级阶段等等。2.开展思想品德常识竞赛。3.开展思想品德时政新闻积累竞赛。
13.浅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篇十三
中至中心小学 王治行
2008年1月16日,山东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在潍坊拉开序幕。齐鲁大地吹响了“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号角。过去那种靠加班加点、增加学生作业量来提高学习成绩的做法再也不好用,也不能用了。这就要求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必须向40分钟要效益,打造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教学境界的追求,它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这在大力提倡回归教育本位的今天,更应是一种追求,一种执著。高效课堂是提供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和传统课堂相比,高效课堂具有“十大优势”。
1.高效课堂把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集体备课可以发挥群体优势,组员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许多学校都在不遗余力地狠抓集体备课,但实际效果存在严重不平衡现象,有的比较理想,有的形同虚设。而高效课堂需要使用导学案,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共同研制编写导学案就把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我们教师认真研究较差、认真研究学生,真正把“导学案”当作学生预习、展示、巩固的“路线图”、“指南针”和“方向盘”。
2.高效课堂把学生课前预习落到了实处。传统教学也要求预习,那种预习往往有布臵无检查。高效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前围绕导学案进行学习,并在上课前展示学习的结果,学生必须在课前进行预习,这样预习也得到了落实。
3.高效课堂把课堂目标教学落到了实处。高效课堂要求学习目标要明确,并要求在上课导入环节重申教学目标,要求整个一堂课都要围绕目标进行,因此,目标的预设和达成在高效课堂中得到充分体现。
4.高效课堂把分层学习要求落到了实处。高效课堂要求“目标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具体要求导学案中的问题要按照A、B、C、D四个不同层级来设计,并把每组学生分成特优生、优秀生、待优生,要求不同层面的学生重点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这应该是分层教学的比较理想的做法。
5.高效课堂把学生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传统课堂的合作学习很理想,高效课堂把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采取“兵帮兵、兵教兵、兵练兵”的方式,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好地形成了合作共赢的态势。
6.高效课堂把学生竞争学习落到了实处。高效课堂不仅有合作,还有竞争,即对每组的学习进行量化评价,通过对小组学习的量化评价,促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通过竞争,促进了全班的学习。
7.高效课堂把培养学习能力落到了实处。高效课堂需要预习、展示、讨论、表达、质疑、对抗、评价、总结、练习,而这些都是要求学生完成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学能力、解题能力、书写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对抗能力、归纳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都能在学习中得到培养。
8.高效课堂把科学的学习方法落到了实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高效课堂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9.高效课堂把校园文化建设落到了实处。高效课堂十分重视文化氛围的营造,致力班级文化建设和小组文化建设,班名、班风、班训、班徽、班规、班牌以及班级园地都要求主题化、个性化,小组文化亦是如此。高效课堂内外到处是文化,文化精彩纷呈,处处引人注目,处处振奋人心。
10.高效课堂把教师角色转变落到了实处。高效课堂给我们老师彻底进行了“洗脑”,对我们的教学行为是“颠覆性”的,无论老教师,还是新教师,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它促使我们教师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育教学,我们的老师在打造高效课堂中不断成长,不断发展。教师转变了角色,从一个传统的“讲者”变成“教者”,从一个“教者”变成“学者”。在课堂上,教师一能调控教学的节奏以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学会,教师经常打断学生的展示,用追问的形式将问题引向深入;二能对学生的展示进行及时的评判,随时评选优秀组,实施即时激励;三能适时解答学生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
谈了这么多高效课堂的优势,那究竟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课前充分备课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四十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备课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备课的前提则是对教材的解读。文本解读的深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成败和效率。那么该如何解读教材呢?
(一)用学生的眼光去解读。小学阅历浅,认知能力有限,对教材的解读不深。作为教师,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阅读文本,解读文本。
(二)用文学的眼光来审视。学习文学作品,除了能够让学生学到一定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获得情感教育。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老师的精心点拨。就需要教师对文本有充分的挖掘。所以,我们在解读教材时,要准确把握文本内涵,以把握文学作品的人文性和思想性。
二、思辨推敲,准确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课堂教学目标不明,教学就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不管你的发挥如何精彩,也是徒劳无功的。新课程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
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
三、以生为本,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目标制定后,就要实施课堂教学来达成。我们常说,教无定法,但教必有法。21世纪的学生,思想敏锐、兴趣广泛、参与意识很强烈,对什么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他们已不满足于了解“是什么”,更要探究“为什么”,因而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巧妙“布惑”,设臵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这必然要求把过去沿用了几十年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彻底改变。
四、及时测评,取得实效。
经验表明,学生在一定的听讲后(时间一般为15分钟到20分钟),学习兴趣和学习专注度会有所下降。这时,如果换成以课堂测验的方式进行巩固练习,既可以衡量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又能再次掀起新的学习高潮,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无论我们的教学任务有多重,我们都不能忽视评测与提高这一环节。由于课堂测验时间短,做完即交即批,学生解答的独立性远胜于课外作业;同时也能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维能力。经常测验,严格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更能让学生自觉的塑造自己,逐步端正学习态度,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优良的学习风气。
五、及时反思,促进专业成长。
再好的老师,一节课上完,总有些让自己惊喜或遗憾的地方,及时反思一下在课堂上让自己闪光的亮点,它将使我们的经验更加丰富;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将时时提醒我们不要重蹈覆辙;反思一下我们应该如何去改进,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有效性,反思一下学生在三维目标等方面的收获和不足,它将时时提醒我们要以学生为本。
【浅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推荐阅读: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2-13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07-02
浅谈提高艺术生的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方法07-11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09-11
初探提高声乐课堂教学成效的途径论文06-18
提高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09-17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12-10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6-28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8-24
如何提高中职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