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脱敏疗法的应用

2024-07-27

系统脱敏疗法的应用(共11篇)

1.系统脱敏疗法的应用 篇一

综合应用作业疗法、物理治疗法语言治疗法的具体规定与流

为加强科室员工综合应用作业疗法、物理疗法、语言疗法等综合康复的能力?现做出具体规定如下?:1)人文素质①具有正确的专业思想。对本专业的性质、作用和价值有较明确和深刻的认识?愿意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人民服务?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患者康复。②具有人文关怀精神。遵3行业的道德行为规范?有良好的医患关系。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理疗科张德元③具有务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工作负责?有计划有条理?精益求精?对人对事正直、诚实。

④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患者有同情心和耐心?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困难?设法帮助改善?新生患者?鼓励其充分发挥潜能?促进康复。

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创新精神。为解决康复治疗中的难题不断钻研?进行技术革新。

对集体和同事有敬业乐群精神。能与同事合作共事?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⑤具有较强的法纪意识。遵纪守法?能遵守有关医疗工作及康复治疗有关制度和法规。

2)理论知识

①具有本专业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人体解剖学、运动学、生理学、人类生长与发育等?。②具有康复医学及现代康复治疗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且较系统和深入地掌握物理治疗学和作业治疗学的基本理论。③具有与康复治疗有关的神经科、骨科的一些疾病的临床基本知识。④具有中医理论的基本知识?较系统地掌握中医康复治疗?如推拿和中医手法、针灸、太极拳等?的基本理论。⑤具有语言治疗学、心理治疗学、假肢及矫形器应用等的基本知识。⑥具有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残疾学的基本知识。⑦具有与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等有关的功能评定的基本理论知识。⑧具有一门外语知识及医用统计学、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

⑨具有相关的医学法规和政策或行政指引的知识。熟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等法规或行业指引。3).专业技能

?A.物理治疗方面的技术能力

①能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估?如肌力、肌张力、肌肉柔韧性、关节运动范围、平衡能力、体位转移能力、步行能力和步态以及身体姿势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功能训练计划②能指导患者进行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练习。

③能指导患者进行增大关节运动范围的练习。

④能指导患者进行步行训练?包括徒手、利用假肢、矫形器、辅助器具等??提高步行能力?改善步态。

⑤能指导患者进行各种医疗体操?矫正体操?防治神经肌肉和骨关节的功能障碍及身体姿势异常。

⑥能为患者进行手法治疗、推拿按摩治疗及牵引治疗。⑦能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健身步行、健身跑、功率自行车或步行机练习、改善心肺功能、调整精神状态、增强体质。⑧能指导患者进行中国传统运动疗法?如太极拳、八段锦、保健按摩、松静疗法等。⑨能为患者进行物理因子治疗?如电疗、热疗、冷疗、光疗、水疗、磁疗等以及中医某些传统的外治理疗法?治疗疼痛、局部肿胀及其他病症。

⑩能为患者进行有关保持和发展身体运动功能的保健康复宣传教育。

?B.作业治疗方面的技术能力

①能进行有关日常作业能力的评估?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职业能力及社会生活能力等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订作业治疗计划。②能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③能指导患者进行感知觉训练。

④能指导患者进行手功能训练?改善手的细致的、协调的、灵巧的功能性活动能力。

⑤能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轮椅、假手、矫形支具及其他辅助性用品用具等?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⑥能指导患者进行认知康复训练。⑦能指导患者利用“工作简化法”和“体能节省法”善用身体剩余功能?防止劳损和过劳。⑧能指导患者进行手工制作治疗?陶塑、纺织等??改善手功能及调整心理状态。⑨能指导患者进行文娱治疗、音乐治疗、书法绘画等艺术治疗?调整精神及心理状态。

⑩能指导患者进行一些职业性的活动练习?如机件组装、电脑操作、办公室文秘工作?。

(11)能指导患者对家居建筑、设施、住所条件等有不适合残疾情况者进行必要的调整。

(12)?能对患者进行有关改善日常生活作业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保健康复宣传教育。

?C.其他康复治疗方面的技术能力①能对失语症、呐吃患者进行简单的语言训练。②能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心理治疗。③能配合假肢和矫形器专业人员?指导患者使用假肢和矫形器并进行相应的训练。④具有一定的指导社区康复工作的能力。D.相关能力

①有较好的语言沟通技巧。能倾听别人意见?并有效地表达个人意见?进行交流讨论、启发教育或征询意见。②有较好的社会工作能力。

⑪能关心患者的全面康复?结合岗位任务?发挥相当于一个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帮助患者重返社会。

⑫能关心患者的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注意收集有关的社会信息、指导患者康复。

⑬对社会上各类康复资源中心有所了解?能及时介绍患者取得资源中心的帮助。③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工作有计划、有条理?懂得有序地安排患者的康复治疗、组织患者小组的康复治疗活动?并在其他相关的管理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④有一定的教学辅导和参与科研的能力。懂得如何示范治疗操作和进行讲解?懂得康复治疗临床实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在指导下协助收集资料?进行试验性治疗等。

2.系统脱敏疗法的应用 篇二

关键词:音乐;音乐系统脱敏;歌唱心理

歌唱是一门集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为一体、身心高度配合协调完成的艺术实践活动。在歌唱过程中,歌唱者能否高质量地进行演唱,不仅取决于歌唱者的技术水平,歌唱者的生理、心理状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演唱效果,尤其是歌唱心理这一因素,对歌唱者自信心的建立、歌唱技术水平的正常运用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良好歌唱心理的培养和建立是学习歌唱艺术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贯穿于声乐学习、歌唱实践、舞台表演等各个环节中。

如何尽快地培养建立起良好的歌唱心理,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每一个不成熟的歌唱者。歌唱者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少不了要走一些弯路,经历多次失败的痛苦,付出很大代价,才会获得相对稳定的歌唱心理状态。那么,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既少付出些失败的代价、又可以尽快培养出良好歌唱心理的有效途径呢?音乐系统脱敏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这一目的。

音乐系统脱敏疗法是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通常用在针对紧张、焦虑、恐怖情绪的治疗和调整中,例如:对上台表演产生的慌乱恐惧情绪、对求职应聘引发的紧张局促情绪、对当众讲话发言产生的焦虑不安情绪等许多行为障碍都有很明显的治疗作用。

音乐系统脱敏疗法包括两个步骤:音乐肌肉渐进放松练习和等级脱敏。系统脱敏过程的程序如下:

第一步,确定最容易引起紧张、焦虑、恐惧的环境、人物、场景或物体。例如:对于上台表演紧张。

第二步,对引起紧张的对象进行紧张等级划分。例如:将走上舞台马上要表演的情境定级为最紧张等级10分,距离表演还有一天时间的情境定级为最不紧张等级1分,中间等级依次按照引起紧张和焦虑情绪的程度由低到高排列。

第三步,首先对来访者进行音乐肌肉渐进式放松练习,使其进入潜意识状态。在舒缓、平稳的音乐作用下,治疗师通过指导语使来访者的身体部位依次逐步放松,身体部位放松的顺序可以从头到脚,也可以从脚到头。音乐肌肉渐进式放松练习是使人由意识状态转换到潜意识状态的过程,既可以单独使用,也是进行音乐系统脱敏等许多治疗方法之前必须的准备步骤。过程大概15分钟。

第四步,开始想象引发紧张和焦虑的情境,从打分为1分的情境开始,任何时候当来访者感到哪怕一丝紧张、焦虑时,立即停止情境的想象,重新开始肌肉渐进放松练习(这时放松练习的速度可以适当加快些)。

第五步,当来访者恢复放松状态后,再次进入到引发紧张、焦虑的情境想象中,如果再次出现紧张、焦虑的体验,立即停止想象,回到放松练习中去。如此反复,直到来访者不再对该级别情境有任何紧张和焦虑情绪。

第六步,进入紧张等级更高的情境想象,并重复上述治疗过程,直到来访者对打分最高的情境想象也不再出现任何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反应为止。

在音乐系统脱敏过程中,需要注意三點:第一,音乐系统脱敏疗法的运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不是一定要在一次治疗中将最高等级紧张焦虑情绪完全消除,而是可以进行到一定紧张等级并且放松后,暂时中断治疗,剩余等级紧张情绪在第二次治疗中继续进行脱敏治疗,如果第二次治疗时发现被治疗者又恢复到了最初的紧张状态,即对第一次治疗已经脱敏的情境想象重新产生了紧张和焦虑情绪,那么,第二次治疗就要从最低等级紧张情绪的脱敏治疗开始。第二,如果出现某一个等级的情境想象所引起的紧张、焦虑情绪经过反复脱敏练习仍无法消除的现象,多数情况下,原因极可能是这个情境与前一个情境的跳级太大,两个情境之间可能还存在着一个或者数个可能引发紧张、焦虑的情境,需要重新讨论、确定紧张情绪等级划分。第三,音乐系统脱敏疗法不能消除由于歌唱技术水平的欠缺或者身体不适所引发的紧张、焦虑情绪,无论多么良好、稳定的心理因素也只能起到促使歌唱技术水平正常发挥和正常运用嗓音的积极作用,而不能完全决定或取代歌唱技术和嗓音条件,更不能给予歌唱者自身完全不具备的素质。

通常情况下,音乐系统脱敏疗法不适合集体进行,因为每个人对同一等级情境所引发的紧张、焦虑程度是有很大区别的。不同的人在脱敏过程中,不能做到完全同步。因此,音乐系统脱敏疗法只适合治疗师和来访者一对一单独进行。

3.认知行为疗法在戒毒学员中的应用 篇三

——抑郁治疗的个案报告 理论基础

心理咨询是指针对心理失常的人,通过心理商谈的程序和方法,使其对自己与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与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对于戒毒学员来说,其戒毒康复治疗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生理脱瘾、心理脱瘾和回归社会。而重点和难点是使戒毒学员成功进行心理脱瘾,并使其回归社会后保持良好的操守。心理脱瘾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环节,其主要教育方式就是大量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而回归社会,除去道德规范教育和工作技能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学员在心理上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唯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对毒品的依赖、防治复吸。

认知行为疗法兴起于上个世纪60年代,在70年代后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说,认知行为疗法集心理学各流派疗法之大成,其技术基础是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但其对早期经验的关注具有明显的精神分析色彩,同时其对来访者自我的积极肯定又带有明显的人本主义倾向。其基本观点是:异常心理问题的出现是由于错误认知模式的形成,再以这种错误的认知模式去评价环境或自我评价,就会成为偏离,从而产生异常的情绪,再进一步导致不良的行为、不良的反应方式。因而,认知行为疗法具体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认知的重塑,第二步是情绪的转变,第三步是行为的改造。

患有抑郁的戒毒学员具有几个特征:一是很多毒品具有致幻的效果,这种幻觉往往延续到了日常生活中,甚至改变人的认知。针对这种情况,澄清其认知、帮助其分清楚现实与虚幻是非常必要的。二是吸毒和抑郁情绪引发的躯体化症状使其自主思维能力和自主运动能力受损。此时其治疗方案要求咨询者要有高度的主动权和操纵权。综合以上特征,具有完整的理论和技术系统以及严格的程序并且要求咨询者掌握全局的认知行为疗法与患有抑郁的戒毒学员是十分匹配的。基本情况

2.1 个人信息

来访者为南昌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戒毒学员赵某,男性,30岁,未婚,南昌市本地人。

2.2 成长经历

1985年出生,与此同时,父亲开始经商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母亲原为一家私企的行政主管,1991年生下第二个儿子,照顾其到4岁后与人合资经营一家婚庆公司。因而赵某从小家境优渥,吃穿不愁。但父母忙于生意,他出生不久就由奶奶抚养,直到13岁时奶奶去世才回家与父母和弟弟一起生活。赵某从小性格内向、刻苦学习,成绩一直是中等偏上。父母对他要求比较严格,但还不至于严苛,因此对他的成绩比较满意,尤其是与性格顽劣、成绩糟糕的弟弟相比较时。中考考上了一所不错的高中,之后更加刻苦,但成绩反而下滑为中等。高考时压力很大,考上了二本。父母都觉得可以接受,但他决心要考上一本,于是复 读一年,最终仍是二本,并且成绩还比应届时低了几分,赵某无奈接受。在外地读大学期间,开始吸食摇头丸。大四时,赵某越来越差的脸色和越来越大的开销终于引起了父母的注意。父亲发现他吸食摇头丸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动手打了他。然后迅速为他办理了休学手续,送进自愿戒毒所戒毒。戒毒成功后,赵某决心重新做人,完成了大学学业。但考研失败和找工作失败的接连打击使赵某失去了信心,干脆待在家中无所事事。不久后再次开始吸食冰毒,父母忍无可忍,最终报案。赵某于2013年6月被送到南昌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继续戒毒。

2.3 入所表现

赵某入所以来表现良好,虽然有轻度抑郁,但情绪一直比较稳定、配合也很积极。直到去年8月,赵某开始出现终日闭门不出、不说话、不吃饭、不上课、不劳动的行为,并伴有头晕、心悸、失眠等生理症状。随后的心理测试结果也出现了异常。联系赵某的家人并询问其意见后,干警建议赵某进行心理咨询。

2.4 心理测试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测试结果显示,赵某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和精神病性几个维度上均呈阳性,其中,躯体化和抑郁得分更是高达3.92和4.15。埃森克人格问卷结果显示,赵某掩饰性过高,测试结果不可信。

2.5 心理治疗方案

通过前期的资料收集和咨询过程中的进一步了解,初步判断赵某为抑郁。考虑到赵某并非主动自愿咨询,有可能不配合,加之他性格内向、防御性高,不宜采用长期深度治疗。最终咨询者选用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REBT)和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CT)制定治疗方案。治疗过程

3.1 第一阶段——咨询关系的建立(第一次咨询)第一次咨询在2014年10月19日上午9:00~10:00。

赵某进门后,选择了背靠墙的独立座椅(另一个选择是一张与座椅呈90度角的小型沙发),职业敏感驱使咨询者状似无意地问了一句:“更喜欢这个椅子?”他愣了一下,然后点头。咨询者递给他一杯水,他似乎有一些紧张,咬着杯沿喝了一小口。与此同时,咨询者仔细观察了他的外表:瘦而高,但佝偻着腰,脸色苍白,没有什么表情;衣着非常整洁、干净。喝完水后他将杯子用双手握在手中放在大腿上,低着头,向后虚靠着,双脚脚踝交叉。咨询者又微笑着问了一句:“可以告诉我为什么吗?”他又是一愣:“什么?”说出了第一句话,同时抬起了头,咨询者解释:“可以告诉我为什么选择这张椅子吗?”他又低下了头,沉默了一会儿,“嗯,我喜欢这个扶手。”通过这种类似于聊天的轻松谈话,我们的咨询开始了。

例行地交代过咨访双方的称呼和保密原则后,咨询者与赵某聊起了他的家人,大部分时候都是咨询者提问、赵某回答,并且回答大都是寥寥数语。同时,咨询者注意到,赵某反应迟钝、听力受损、短期记忆缺陷等抑郁症状十分明显。他的头一直低着,只有在咨询者问他问题的时候才会偶尔抬起来。不久,咨询者发现,赵某的话语虽然不多,但存在很多与已有资料矛盾、前后矛盾或含糊不清的地方。例如:(在谈到父母对他的管教的时候)赵某:……爸妈对我很好,很关心我……(后来在另外一个话题中无意提到)

赵某:他们(指父母)很严厉,对我总是不满意,其实我已经很努力了,但他们没有……(后来咨询者重复提问)咨询者:你和爸爸关系怎么样? 赵某:很好啊,像兄弟一样!

咨询者:你们平时在一起都聊些什么呢? 赵某:乱聊呗,什么都说。再例如:

咨询者:与弟弟关系怎么样? 赵某:很好啊!

咨询者(结合收集到的资料):弟弟大学学的什么专业啊?现在在哪儿工作? 赵某:好像……是物理什么的吧,现在具体在哪儿工作也不清楚。咨询者:怎么会不清楚呢?

赵某:去年才工作的,那时候已经进来了,没问。咨询者:那弟弟来看过你吗?

赵某:来过很多遍。我不让他来,他这种人一辈子都不该来这种地方。(后来咨询者重复提问)

咨询者:但弟弟还是经常来看你是吗? 赵某:对,其实每次他要来我都不知道呢。

很明显,赵某与父母还有弟弟的关系并不是如他所说的“很好”,他经常不经意地回避与家人有关尤其是与弟弟有关的话题,这种回避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可能也会出现。他经常掩饰自己与家人相处的细节,他甚至有可能在用“很好”这种高度模糊化的语言来“欺骗”和 “麻痹”咨询者和自己。另外,在谈话过程中,赵某经常使用两个口头禅——“嗯„„”和“怎么说呢”,这是典型的掩饰性话语,目的在于利用这个时间组织语言。

这些不配合的行为是心理咨询的主要阻力之一。第一次咨询的深度和真实度都有欠缺,但也有很大收获。第一,抑郁者通常心情极度失落,自我价值感严重丧失,甚至会失去生存的欲望。赵某虽然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但他还没有出现自杀的念头,甚至愿意与咨询者交谈,说明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有强烈的生存与成长愿望,这是心理咨询助人自助的根本动力。第二,赵某的心理问题根源很有可能在于他的家庭和成长经历。鉴于此,在本次咨询结束之前,咨询者引导赵某开展了下面一段对话:

咨询者:以前做过心理咨询吗? 赵某:没有。

咨询者:那我再强调一遍,我们的谈话是完全保密的,我绝对不会把今天的谈话内容告诉第三方。

赵某:嗯,谢谢。

咨询者:那么,我可不可以知道,你今天为什么要来这里? 赵某:他们(指干警)叫我来的。

咨询者:你说的是“叫”不是“强迫”,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其实你并不反对和反感? 赵某:可以这么说。

咨询者:很高兴听见你这么说。今天和你聊天很愉快,你觉得呢? 赵某(微笑):很好啊……挺舒服的。

咨询者:既然如此,我看得出来,其实你还有很多话想要对别人说,我很愿意做这个倾听者。一个星期后,我们还有机会见面,你可以想想到底要跟我说什么。

3.2 第二阶段——认知的重塑和情绪的转变(第二、三次咨询)第二次咨询在2014年10月26日上午9:00~10:00。

这一次赵某的精神状态和衣着没有什么变化,但坐姿发生了细微的改变。他仍旧选择了独立座椅,结合成长经历和他的回答,可能是由于座椅的扶手给了他一定的安全感。坐下后他没有再把杯子捧在手中,而是双手交握,但是这两个看起来不同的动作抽象化后并不存在本质区别——都是形成一个包围圈,将自己的身体与他人隔离开来,这是一个表示缺乏安全感和表达防御性态度的标志。与此呼应的是,赵某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真的不会告诉别人吗?”伴随的肢体动作是他挺身前倾。咨询者以严肃的态度再次申明了保密原则。随后,令人欣喜的变化出现了,他的双腿渐渐分开,背也直接靠在了椅背上,整体看起来没有开始那么拘谨,显得轻松很多。而咨询者将这一信息及时反馈给了他:“看起来你比之前放松了不少啊!”而赵某只是笑笑,整体的氛围进一步放松了。

在随后的谈话中,咨询者发现,赵某的心理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抑郁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或者说结果。其成因和伴随问题主要是低安全感和低自我效能感。事实上,认知行为疗法的开创者贝克认为,自动思维是在特定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中最肤浅的认知,它来源于一个人的核心信念。每个人都有很多观点,但这些观点都围绕着一个或者多个核心信念发展。为了了解和帮助赵某了解其核心信念,咨询者在之后的咨询中大量运用箭头向下技术进行提问。

赵某:其实我爸妈对我很好。

咨询者:是的,我记得上次你也是这么说的。但是我也记得他们对你也很严格是吗? 赵某:嗯。(皱眉)怎么说呢,我觉得严格没有问题,关键是沟通。咨询者: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赵某:爸妈真的对我很好,在钱上从来没有亏待过我,但是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咨询者:那么你想要的是什么呢?

赵某: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总觉得他们不够爱我。一出生就把我扔在奶奶家,好不容易能和爸妈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他们的眼里从来就没有我,只有弟弟。虽然说弟弟年纪小,爸妈关心多一点也是正常的,我也应该让着他一点,但是……(沉默)

咨询者:后来呢,你有没有试着和你爸妈坦诚地谈一次。赵某:没有,我不敢。

咨询者:为什么不敢呢?害怕他们会打你吗?

赵某:不是,爸爸只打过我一次,就是第一次发现我吸毒的时候。他们虽然严格,但从来不动手。(无奈地笑)其实,我倒希望他们动手打我,这样至少说明他们是在乎我的。

咨询者:那到底为什么不敢呢?

赵某:我也不太清楚。就是觉得,如果我说了,就会变成事实,爸妈会更不喜欢我。通过以上对话,我们可以看出来,赵某极度渴望父母的爱,但是这种渴望是建立在主观臆断的基础上。事实上,即使父母更偏爱弟弟,也不会如赵某所说“眼里从来就没有我,只有弟弟”。这种主观化和极端化是错误认知的来源之一,因此要针对这种错误认知模式进行 追问和盘诘,于是咨询者采用了具体化、对质和假设检验等技术。

咨询者:根据你刚才的描述,我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你的这些想法——就是觉得父母不够爱你甚至眼里只有弟弟没有你——都是你自己的感受,父母从来没有这么说过,你也从来没有和父母说过?

赵某:的确是这样。但是虽然他们不说,我也不说,不代表事实就不是这样,他们的意思就是这样。

咨询者:没错。他们不说,你也不说,确实不代表事实就不是这样,但也不代表事实就是这样啊?我记得你刚刚说过,你害怕和爸妈说了这些想法后,就会变成事实,这是不是意味着,其实你也知道这些想法并不是事实!?

赵某(抬起头,表情少许愤怒):你怎么知道不是事实,我爸妈我比你更清楚。咨询者:既然你很清楚,那么能告诉我详细一点吗?

赵某:哼,弟弟一出生就可以有爸妈陪着长大,我却要被他们抛弃十三年。好不容易可以回家了,我能感觉到他们对我远远没有对弟弟那样亲密。弟弟犯错了,爸妈会打他;弟弟考试成绩好,爸妈会表扬他;爸爸再忙,都会抽时间陪弟弟去游乐园。但是对我……(低下头,语气沮丧)总是淡淡的,不打不骂也不表扬,好像我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

咨询者:那么你犯错的时候,你爸妈的反应是怎样的呢?

赵某:就是口头上教训我一顿,然后叮嘱一句,你已经长大了,道理也明白,我们就不多说了。还有叮嘱我要为弟弟做一个好榜样。

咨询者: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理解爸妈的话,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想,爸妈并不是不在乎你,只是认为你“已经长大了”,是一个懂事并且有身为哥哥的责任感的儿子,这番话并不是不在乎你,而是信任你呢?

赵某(抬起头,面露疑问):是这样吗?

咨询者:难道不可能吗?可能正是因为信任你,在发现你吸毒的时候,强烈的落差让你 爸爸第一次打了你。

赵某:的确有这种可能。

咨询者:你和你爸妈在年龄和阅历上都存在很大差距,你的想法不一定就是他们的想法。但是由于你先假定“他们不爱我”,那么自然所有事你都会顺着这个方向去想,就像戴了有色眼镜一样。

随后,咨询者用同样的方法引导赵某对父母的表扬、陪弟弟去游乐园、将自己送到奶奶家抚养等事情进行重新解释。最后,咨询者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作业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回忆什么时候觉得父母是爱自己的,把这些事情和场景写下来;第二部分是先设定父母是很爱很爱自己的,在这个前提下,将自己之前认为父母不爱自己的表现重新解释。

这次咨询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真实度。不同于上一次的掩饰,此次赵某初步自我暴露,却仍然不自觉地开启了自我防御机制,与咨询者产生了冲突。事实上,在整个咨询过程中,这种抗拒和冲突不止出现一次,但是咨询者及时地运用对质和具体化技术,按照既定的方案逐渐改变了赵某的错误认知。另外,根据第一次咨询所得,咨询者就已发现赵某不仅与父母之间存在问题,与弟弟之间也有问题。而在本次咨询中,赵某也有意无意地透露出对弟弟的芥蒂。同时,咨询者发现一个疑点,那就是为什么赵某入所一年一直表现良好,去年8月弟弟来看望他后,突然抑郁加重。带着这些收获和疑问,咨询者将下次咨询的方向确定为赵某与弟弟之间的关系。

第三次咨询在2014年11月2日上午9:00~10:00。

这一次赵某的精神状态改善了很多,面色变得红润(据干警所述,过去两周赵某已经开始逐渐恢复进食和上课)。甚至在进门后,赵某主动与咨询者打了招呼,并且笑着说“又到咨询时间了”。显然咨询进展很顺利,而且赵某也开始期待和享受这个过程。在后来的谈话中,他的肢体动作和语言相较于前两次明显增多,并且更加多样。他主动将上次布置的作业交给咨询者,整整5页纸。

赵某:如果不是自己亲手写下来,我都不知道爸妈原来为我做了这么多!咨询者:对啊。那你现在还认为你爸妈不爱你吗?

赵某:不,他们是爱我的,只不过以前我很少注意到。甚至之前我认为的那些他们不爱我的证据其实恰恰是爱我的表现。

咨询者:没错。心理学上有一个情绪ABC 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只不过有的人用错误的方式去理解,结果他就产生了不好的情绪和不好的行为,而那些用正确方式去理解的人就不会这样。赵某(沉思稍许):我明白。

咨询者:不过,你不用过分自责,这种“错误的方式”的形成虽然有你个人的原因,也有环境的原因。心理学上还有一个依恋类型理论,是说婴儿时期孩子与父母的关系看似简单,其实几乎决定着孩子以后能不能信任别人和相信自己。试想一个无助的婴儿,不能得到父母细致及时的照顾,很容易对别人产生不信任的感觉,觉得别人不会帮助自己;同时也会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优秀,所以别人才不帮助自己,慢慢地就也不相信自己了。所以,这不是你的错。

赵某(沉思稍许):我明白,谢谢!我也知道这不是我父母的错,他们毕竟不懂这些。而且如果不是为了工作,他们也不会舍得把孩子托给老人,我现在也不会有这么好的生活。

咨询者:你真的变了很多!我真为你高兴!

通过以上对话可以看出,这份家庭作业促使赵某对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做了一个更深刻细致的思考,并成功地巩固了第二次咨询中刚刚建立起来的正确认知模式。

随后,咨询者引导赵某谈起他的弟弟。经过前两次的坦诚交流,赵某的防御性明显降低,开始向咨询者表露自己与弟弟最真实的关系。原来,弟弟小时候顽劣不堪、成绩糟糕不假,但是进入初中后,弟弟虽然依旧贪玩,成绩却名列前茅。初二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更是认真学习。这种认真与赵某的悬梁刺股不同,是一种劳逸结合。所以赵某其实一直很羡慕甚至嫉妒弟弟,无论是年幼时因为顽劣而挨打还是因为长大后因为优秀而受到父母表扬,都是他不曾得到过的。反观自己,两次高考失利令他倍受打击;进入大学后人际交往的困难让他的心情雪上加霜。终于弟弟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被重点高中录取,父母打电话时那种不自觉欣喜的口吻成了压垮赵某的最后一根稻草,学会吸烟的他发现烟草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于是在同学的引诱下开始吸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赵某清楚地知道吸毒就如同自杀,但长期以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已经让他不堪重负,他天真地以为可以用这种方法逃避。但是等他发现这种方法犹如饮鸩止渴时,一切都来不及了。不吸食时的生不如死是推力,吸食后的飘飘欲仙是引力,共同将赵某推向吸毒的深渊。

被送到自愿戒毒所后的赵某心情十分复杂,有终于被发现的坦然、有害怕令父母失望的恐惧、有面对弟弟时的愧疚和自卑、有对渺茫前途的绝望,种种负面情绪令赵某知耻而后勇,加上吸食时间不长、毒瘾未深,很快就戒掉了。

咨询者:我能够理解戒毒的过程有多么痛苦,如果是我,我未必坚持得下来。赵某:的确很痛苦!咨询者:你很坚强,也很勇敢!不过既然已经切身体会过这种痛苦,为什么还要吸呢? 赵某:考研失败,工作找不到。这就算了,偏偏那年他考上了大学,嗯,武汉大学。我当时就想,上天为什么这么不公平,同一个父母,方方面面的待遇却差那么多。但是我没想到,不公平的还在后头呢!(叹气)果真是同人不同命!(沉默)

咨询者:后来发生了什么?

赵某:后来我还是没忍住,又开始吸,而且这次吸得更凶,冰毒。每次吸完,我都能看见自己风风光光考上大学、毕业,再风风光光考上研究生。

咨询者:那再后来呢?

赵某:后来我爸妈看我的眼神越来越绝望、越来越厌恶,弟弟每次放假回家也和我越来越疏远。终于,爸妈受不了了,就报了案。(沉默稍许)本来打算,老老实实地在这儿呆两年,出去之后他们要是还认我这个儿子,我就回去重新做人;不认的话……就拿点钱,到外地做个小生意。

咨询者:那可不可以告诉我,为什么去年8月开始,你似乎变得消极了呢?

赵某:我弟来看我,我才知道,人家还没毕业就已经被大公司聘用了,我……当时我甚至觉得,他就是想看看我现在有多狼狈,也让我看看他现在有多风光!

咨询者:那现在你还这么认为吗?

赵某:不。上次在写父母爱我的表现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其实不仅是爸妈,弟弟也很关心我,我们一家四口虽然分开了那么多年,但也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哪儿来什么深仇大恨。再仔细想想,一直以来面对他我觉得很羡慕甚至嫉妒,确实如此,但他从来没有说过瞧不起我这个哥哥,不过是我胡思乱想。

咨询者:你很聪明,懂得举一反三。更重要的是,你的真诚善良让我很佩服!

赵某每一次的打击和堕落都来自与弟弟的比较,这是因为弟弟是与他最亲密的同质个体,加上对弟弟抢走父母宠爱的嫉妒,很容易让他产生“一定要超过弟弟”的想法。因为这种胜 利带来的不仅是心理上的优越感,更有“争得父母喜爱”的现实利益。将对自我的定位建立在他人(父母)的评价和与他人(弟弟)的比较基础上,导致的结果就是自我判断标准的外化。而一旦这些外在的标准裁定“你是一个失败者”,弱小的自我就会认定“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这也就是赵某低自尊的原因。与此同时,一系列人生重要事件的失利,让赵某觉得自己不仅永远比不过弟弟,甚至很多自认为力所能及的事都做不到了,对每一件事都抱着“必定会失败”的信念去做,最终恶性循环,形成赵某的低自我效能感。

即使赵某已经认识到了弟弟并无恶意,但他与弟弟之间的症结并不在此,而是自卑心理。鉴于此,咨询者仍然给赵某布置了家庭作业:写下20个自己的优点。

早年的经验令赵某产生了错误的认知模式和负面的情绪体验,之后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给赵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是长期缺乏家庭沟通与社会交往,压力无处宣泄,最终导致了赵某的抑郁。小心翼翼地“讨好”父母、与弟弟暗中“较量”、繁重的学业任务、不擅长的人际交往,赵某的心理能量投向各个方面,并且每个方面都耗费巨大,最终却全部失败。这种坚持了二十年的努力和信念轰然垮塌,彻底地压垮了赵某。

由于赵某的错误认知模式与负面情绪体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对两者的治疗必须同时进行、相辅相成。虽然这个过程的用时超过了预定方案,但是收获颇丰。首先,通过对其早年经验的重新解释,改变了其两个核心错误认知模式。其次,紧随着认知模式的改变,虽然不能抹去消极情绪的记忆,却让他对现在和未来的态度变得积极。最后,谈话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宣泄的方式,让赵某放下了过去的包袱。

3.3 第三阶段——行为的改造(第四、五次咨询)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治疗,赵某的认知和情绪都有了显着的改善,为了检验和巩固这些可喜的成果,需要将其及时地转化为行为。

第四次咨询在2014年11月9日上午9:00~10:00。

赵某快步走进咨询室,虽然依旧很瘦,但面色红润、带着微笑,腰背也挺得很直。随意地坐下后,手肘交叉放在大腿和膝盖上,身体前倾做好谈话的准备,后来甚至舒适地翘起了二郎腿,目光也不再游离闪躲。

当咨询者问及上次留下的家庭作业时,赵某露出犹豫和担忧的神色,原来是他只写了17个优点。

赵某:虽然我只写了17个优点,但是我已经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羞涩)

咨询者:当然,至少就我所知,你是一个很努力、很坚强、很聪明、很善良、很好的人!不过,我还是想知道,你究竟是只想到了17个,还是不止这么多,但因为一些其它原因而没有写上去?可以告诉我吗?

赵某(羞涩而不安地看着咨询者):其实……不止这么多,但我不好意思写上去。我怕……别人觉得我…… 咨询者:我再次强调我们的保密原则。相信我,我们的谈话内容包括这些作业不会有第三方知道的。

(赵某沉默地低下了头)

咨询者:我能理解你的担忧。如果在社交场合,让我将自己的优点全部数出来给人看,我也会觉得不好意思,这是正常的。但是,话说回来,现在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情况下,没有利益关系,没有社交顾虑,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只要你写的都是事实,就不怕人说,对吗?(半开玩笑式)以我自己为例,我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厚脸皮,因为这是事实,所以我敢说。

(赵某抬起头笑了)

咨询者:好了,说回正事儿。(严肃而真诚)其实我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是包容,这不仅是职业道德要求,也是我的自带特征。我相信人性本善,我也相信每一个不美好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美好的理由,所以我愿意包容所有不那么美好的东西。更何况,我们现在是在讨论美好的东西,我很乐意!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的这些优点吧!

在随后的讨论中,咨询者帮助赵某将这些优点进行了细化整合。赵某:我明白,我不比任何人差!咨询者:为什么你现在这么认为呢?

赵某:因为我有这么多优点,很多优点还是周围的人所没有的。

咨询者:那如果拿掉这些优点呢?没有了这些优点,或者换了一个优点,你就比别人差了吗?

(赵某沉默,咨询者安静地等待)

赵某(抬起头,微笑):我知道了,即使没有这些优点,我也不比别人差,因为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没有必要和别人比个高下。

咨询者(微笑):你真的很有领悟力!的确,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少优点,而是你根本无 需和别人比较,因为别人即使再优秀也不能替代你。

剩余的时间里,咨询者与赵某用启发法和脑力激荡法探讨了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既有与家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也有与其他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事实上,两者有很多重合与相似的地方。

由于咨询室中难以高度模拟家庭关系,而赵某的外显症状除了与家人的人际关系不良,还有由此延伸出的与其他人(例如:同学、朋友)的人际关系不良,因此咨询者对赵某的行为改造从更为表面化的与其他人的人际沟通入手。最后,咨询者给赵某的家庭作业是:确定一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学员,运用今天所学和他进行交往,并记录下自己所用的方法与技巧和对方的反应与回应,越频繁越详细越好。对于这个作业,赵某显得有点为难,但仍然承诺尽力做好。

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咨询是在2014年11月16日上午9:00~10:00。

赵某的外观和精神状态依旧很好,但相较上次多了一丝惊喜的神色,并且一进门就先将作业交给咨询者才坐下。在得知这是最后一次咨询时,赵某表露了遗憾和不舍的情绪。

赵某:我都已经习惯了每个星期天来这里,好像赴一个老朋友的约会一样!

咨询者:很高兴你把我当做一个老朋友,和你聊天我也很愉快,而且得到了锻炼!不过没关系,以后我们还是会经常见面不是吗?

赵某:希望如此。(沉默稍许)那,如果以后我有什么问题,还可以来找你吗? 咨询者: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很愿意帮助你,但是我更希望你能够自己帮助自己,这样我会更高兴!而且,你不是刚刚多了一个新朋友吗?

赵某(笑):对啊,我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以前也从来没发现,老张(作业中与赵某进行交往的学员)是这么随和的一个人。

咨询者:没错,这次与人交往觉得困难吗?

赵某:有点小问题,老张是一个比较慢热的人,开始确实很尴尬,但慢慢的就好了。咨询者:那么,如果换一个人,你能不能和他相处好呢?

赵某:我……(犹豫)不知道,不过好像确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咨询者:没关系,慢慢来,这已经是一个好的开端了。不过,一定要记得,这些沟通技巧只是装饰,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虽然效果并不如预期完美,但是可以看出赵某已经卸下了害怕与人交往的包袱,能够使用这些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甚至坦诚其实与人交往“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咨询者趁热打铁,将这种状态迁移到家庭中。

咨询者:设想一下,如果你用这种心态和方式与家人主动交流,你们之间会不会就没有这么多误会和不满呢?

赵某:这两个是不一样的。咨询者:怎么不一样呢?

赵某:别人交流得不好就算了,但是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想要放弃都不行。而且,家人太亲密了,摩擦也特别多。

咨询者:所以就更需要交流啊!还记得刚才和你说的吗,与人交往时最重要的是什么?(赵某面露疑问)

咨询者(微笑):是自己的内心。(赵某不好意思地笑了)

咨询者:这样吧,我们模拟一下你们日常相处的情境,你自己细细体会。记得,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但技巧也不可忽视。

随后,由咨询者扮演赵某的父母和弟弟,与其合作演出了两场心理微小剧,让赵某即时迁移运用了与家人交往的方法和技巧。最后,咨询者给赵某布置了最后一次自我检查的家庭作业:在下次父母或弟弟来探望自己时,和他们开诚布公地谈一次。治疗结果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赵某的抑郁症状渐渐消退了,开始与人交往,也开始正常上课和劳动,并在2014年11月25日进行了心理测试。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测试结果显示,赵某在躯体化、抑郁和精神病性三个维度上的阳性症状消失,其中躯体化得分虽然处于临界值1.83,但相较之前情况大为改善,并且生理症状的消失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赵某有进一步好转的趋势。赵某的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8分,抑郁症状已经基本消失。

2014年11月27日,赵某的父母来探望时,赵某谈起了这次心理咨询,双方相谈甚欢。赵某对父母表示了感激和歉意,并发誓自己这次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赵某的父母也十分感动,并表示会一直支持他和等儿子回家。5 结论与反思

本次针对抑郁情绪的短期心理咨询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 第一,抑郁是一种发病较早、病因复杂的疾病,想要根治需要大量的搜集数据、结合身心特征、制定详细的方案,并且需要多方面的全力配合。而作为短期治疗,这些都不能得到保证。同时抑郁病情反复并且病程多迁延,因而往往长期预后不良。所以短期内的成就并不能完全保证抑郁的根治。

第二,虽然咨询者大量采用开放式提问和启发式提问,但在矫正错误认知模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加入了大量咨询者个人的认知方式,短期咨询尤其如此。这样虽然短期内来访者接受了咨询者的认知方式,但长期下来极有可能导致来访者逐渐抛弃与自身原有认识方式不相符的内容甚至导致来访者自身认知方式的错乱,最终功亏一篑。

第三,治疗方案中行为改造的力度不足,易导致治疗效果的消退和心理问题的反复。这主要是由于赵某的心理问题植根于家庭,虽然也伴随着与其他人人际关系的不良,但这种延伸的影响并未给赵某造成过多的困扰,也不是赵某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这种心理问题是经历了数十年才逐渐形成并最终爆发,因此行为的改变也需要在家庭的环境中逐渐矫治。而咨询环境与家庭环境相似度非常低,即使取得效果也难以延伸到家庭环境中。另外治疗时间的限制也是一个考虑因素。

4.系统脱敏疗法的应用 篇四

【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宫外孕化疗患者中的实践。方法对临床18例宫外孕化疗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应用循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实践。结果使患者积极配合,避免了化疗药物毒副作用造成的并发症。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宫外孕化疗患者可有效的减少或避免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循证护理;宫外孕;化疗;护理

循证护理是新的医学模式下护理人员护理患者的一个实践过程,是从临床护理问题中去寻求最佳证据,科学的进行评价,然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有效地解决患者的问题,以取得最佳效果[1]的工作模式。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于18例宫外孕化疗患者的护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18例患者,均为宫外孕患者。采用氨甲喋呤、5-氟尿嘧啶等抗肿瘤药物,均为抗代谢抗肿瘤药,对妊娠时滋养层细胞有较强抑制杀伤作用。循证护理方法 2.1 循证问题

我院妇科根据使用的化疗药物,如:甲氨喋呤(MTX)、5-氟脲嘧啶(5-FU),找

出循证问题,包括:化疗药物引起副作用的机理,哪些护理措施有效,以及最佳的护理方法,如何护理等。

2.2 循证支持

根据循证问题检索有关文献。首先确定关键词循证护理,宫外孕,药物副作用,护理。从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国医药卫生综合类学术期刊,CNKI数字图书馆馆上检索出相关章,将收集到的文献应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评价,最后从12篇文章中,获得最佳研究实证,制定措施并应用于实践。循证观察与应用 3.1 心理护理

宫外孕化疗患者因缺乏对疾病的认识,依从性差,不能配合规范治疗的实施[2]易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我院妇科护士针对患者的年龄、性格、职业、文化程度等给予个体化指导,生活上多给以关心和帮助,与之交流时态度和蔼可亲,客观的做好解释工作,使其了解该方法的优点、预后及治疗期间注意事项。同时做好家属工作,介绍治疗成功病例,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治疗前介绍用药目的、方法及用药过程中的副反应。促使其达到主动配合治疗的目的。

3.2 孕囊破裂的预见性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平卧姿势,严禁一切增加腹压的震动情况发生如剧烈搬动,无意碰撞、用力按压,大便干燥。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及血象生化指标,做好腹腔内出血手术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3.3 药物毒副作用的预见性护理

3.3.1 口腔黏膜及消化道反应的预见性护理

注意观察口腔黏膜的变化及倾听患者主诉,及时保持口腔清洁,每日早晚用软毛刷各刷牙1次,饭后漱口。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对于骨髓抑制血小板降低的患者,动作要轻柔防止溃疡面出血不止。给予患者静脉输入维生素C促进黏膜再生,加速溃疡愈合。避免过热或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溃疡及疼痛,鼓励患者多说话,多饮水,勤漱口减少细菌在口腔内生长繁殖的机会,防止感染发生。胃肠道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在治疗前、中、后给以小剂量的镇静剂,止吐剂。若呕量较多及时按医嘱给以补充水份及电解质,准确记录24 h出入水量。腹泻患者严密观察排便次数、性质以防发生假膜性肠炎。在饮食方面应根据患者的意愿,共同制定食谱,以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食物为主,保证机体需要量。

3.2.2 肾脏损害的预见性护理

注意尿量、颜色及性质,在化疗前及化疗期间保持水化和尿液碱化,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尿液保持在2500 ml以上。

3.2.4 脱发的预见性护理

宫外孕患者都是女患者,脱发造成了自身形象的损害易产生自卑心理,此时护士要关心理解患者,使用保护性语言给以安慰。让患者知道一般停药6~8周后头发会逐渐长出,且更黑,更好,同时治疗期间给以头皮冷敷,减少头皮血液供应。

3.2.5 局部组织损伤的预见性护理

任何化疗药物对组织都有一定的损害,由于化疗药物有强烈的刺激性,一

旦穿刺部位药液渗漏,可造成局部组织不同程度的损害。须注意:① 提高穿刺技术,保护好静脉。经科学实证提示:静脉化疗选择粗大的静脉(皮下组织丰富、血管固定、官腔大),中心静脉血流大[3],可迅速降低液体的渗透压,从而保护血管的完整性[4]。不在24 h内穿刺过的静脉下方注射,以防渗漏[5];② 滴速不宜过快,否则易使局部血管内压力增高,造成渗漏;③ 静脉给药时,先输入生理盐水,确认针头在血管内方可给药。输完药液后再给以生理盐水冲管以稀释局部血管药液的浓度;④ 若发现药液外渗或患者感觉疼痛,立即停药,及时查找原因,尽可能将渗出液吸出,用硫代硫酸钠局部封闭,局部冷敷12 h,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药液扩散。

出院指导: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禁止性生活1个月,避孕6个月,定期门诊复查。生育前做妇科检查,行输卵管通液术,避免再次异位妊娠。结果

18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溃疡,3~7 d溃疡面愈合。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发。未出现心、肾及皮肤损害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全部顺利完成化疗。讨论

在循证护理的过程中,我院妇科护理人员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结合护士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愿望实施护理[6],通过护理问题与循证护理有机结合[7],制定出了一个最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对患者实施系统有效的护理,减轻了化疗给患者带来的不适,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使之在护理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提高

护理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8]。

参考文献

[1]

陈茜,成翼娟,王晋,等.循证护理在褥疮护理中的临床实践.护理进修杂志,2002,17(11):846-847.

[2]

杨秀玉.必须重视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规范化治疗.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2):73-75.

[3]

王丽姿,叶文胜.腋静脉留置管的临床应用.中华护理杂志,1999,349(2):103.[4]

王清雪.循证护理在表阿霉素静脉化疗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13.[5]

朱小娟.恶性肿瘤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4(9):32-33.

[6]

殷磊.循证护理的引入.中华护理学会刊,2000,6(5):5-6. [7]

5.芳香疗法的历史 篇五

大自然是我们生命的源泉,也正因大自然对人们的眷顾,使人们总能享受到大自然所赠与的种种宝物,植物精油即为其一,而人类应用精油的历史就如人类的历史一般久,真正确实的起源已难以考证,但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代埃及就已开始了……

精油的历史-埃及篇

从字源上来看,芳香疗法(aromatherapy)是由两个字组合而来:Aroma代表芳香或是气味;而therapy所代表的便是治疗的意思。根据考证,芳香疗法几乎被大部分的古文明所爱用。一般认为,埃及人是最早使用芳香疗法的民族。公元前四千五百年的埃及,高级神职人员和炼金术士被大众委托,使用调和过的各式芳香精油涂敷在尸体上,以防止腐坏来制作木乃伊。

埃及的法老也会在重要的宗教仪式,如神职任命擦油仪式中,在不同的神像前燃烧并擦涂各种象征其意义的精油。另外每天还依场合不同用上好几种功能各异的精油。例如在备战时就会使用具有兴奋作用,且能引起攻击欲望的精油;若希望和平调停纠纷,就选用具有镇定安抚情绪的精油。当时的埃及人利用一种浸泡(infusion)的方式撷取香气植物中的香油,并且以加热熏染(incense)的方式来使用它们。在日出之际焚烧乳香(frankincense)作为对太阳神的献祭;至于没药(myrrh)等植物则用来作为对月亮的献礼。

在大约公元前1555年左右的时候,埃及人就开始使用一种具有治疗功效的纸草(papyrus)来治疗各式各样的疾病,而当时埃及人使用纸草的方式与今日人们使用芳香疗法或是草药的方式是相类似的。

除了当作药用之外,精油也是古埃及女子美容养颜的秘方。据说,当考古学家打开图唐卡门的陵寝时,奇斐(kyphi,古埃及人最爱用的精油之一)的气味迎面而来。考古学家宣称发现奈菲尔蒂狄(Nefertiti 公元前十四世纪初埃及皇后)传说中的美容秘方。她以蜂蜜、牛奶和花粉做成的敷面膜来清洁皮肤毛孔,用兰花叶和蜂蜜的混合剂来保持皮肤柔软,她的浴缸里则加入八十种从药草和水果中提炼出来的油。

当时的埃及人,常在沐浴之后以香精油按摩身体。古埃及的法老及皇后尤其视乳香精油为珍品,埃及艳后当年即是使用乳香精油,在沙漠恶劣的环境下保护她美丽的肌肤。乳香每年的生产量极少,大部分只能在宗教仪式或危及健康状况的情形下才能被使用;由于极其珍贵,以致于在亚历山大生产中心的工作人员,离开工作现场时,都被要求彻底搜身。目前乳香精油仍然必须经过苏丹的许可,才能在国际间交易,零售买卖中,是以黄金的计价方式来设定乳香精油的价格。

精油的历史-中国篇

有证据显示,大约与埃及人同一时期的古中国文明,已经有使用芳香植物的记载。中国人使用植物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700年,当时神农氏遍尝百草,并且详细的纪录下来,成为神农氏草药书,在这本书中涵盖了大约300种植物的相关知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医书,当时神农氏所记述的几种精油的属性,直到今天基本上仍和我们所认识的相符。

在中国较富裕的年代─唐、宋,为了增进生活情趣,保健养生,都会利用芳香植物,包括玫瑰花、兰花、桂花以及茉莉,使身体散发出香味。以中国传统医学的观点来看,皮肤的颜色和细致与否以及体味,都和遗传、所吃的食物、所处的环境,还有心情有关。这些因素,都是和五脏六腑有密切关系;只要五脏真气充足,气血旺盛,肌肤自然晶莹剔透、光泽柔嫩而有自然的体香,所以要肌肤显现青春美丽,一定要先将五脏六腑调整好。其实详细追究,不只在中国,就是苏俄、美国、日本、古埃及,只要文明、富裕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会通过这方面的发展,以求得温饱以外的享受。

一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使用具有芳香疗效的草药,并燃烧具有香气的木材、香料以表示对上天的崇敬。明朝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整理编录了历代医学典籍中各种植物的药性疗效,至此,植物治疗法早已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环。

精油的历史-希腊罗马篇

在埃及人之后,希腊人也开始学会在医疗以及化妆保养上使用香精油。希腊的一位医师Predacious Dioscorides,曾经写过一本有关于草药的书籍;而自当时起这本书至少成为西方医学的标准参考资料达1200年之久。许多Predacious Dioscorides在书中曾经提到过的疗法,仍然广泛的应用在今日的芳香疗法之中。

在距今二千多年前,被称为「医药之父」的希腊名医西波克拉底(Hippocrates),曾在古雅典遭受流行性瘟疫侵袭时,教导民众在街角燃烧有香味的植物,而得以抑制瘟疫的散布。西波克拉底有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是:“保健之道是每日做一次芳香的沐浴及按摩。”在数百年后,苏俄的研究人员也发现尤加利树的油是一种天然的抗病毒剂,用来治疗某些流行性感冒十分有效。

罗马人从希腊人那儿承继了许多医学知识,在罗马人征服了世界、罗马成为世界首都之后,罗马人更进一步地使用并增强了芳香植物的功效。罗马人也习惯在洗浴之后以香精油进行按摩,除此之外,在东西贸易交通大开后,罗马人也开始从东印度以及阿拉伯等地进口新品种的芳香植物产品。

精油的历史-阿拉伯篇

早期人们还没学会蒸馏技术之前,其实就已经知道如何制作花瓣和其它香甜的植物组织的浸泡油,借着将植物组织浸在动物脂肪中,以获得香脂。莎士比亚曾提到过的“阿拉伯香水”,指的正是精油。

据史书记载,早在十世纪时,十字军东征的时期,有关芳香植物香油以及香水的知识终于传布到了远东以及阿拉伯地区。一位名为阿维生纳(Avicenna)的医师据说是第一位开始使用蒸馏法(distillation)撷取玫瑰花精油的人。阿拉伯人使用蒸馏法提炼玫瑰、茉莉和其它种类的花香精油。大约在此同时,阿拉伯人也发明了蒸馏酒精的方法,而这使得阿拉伯人掌握了制造非油脂性香水的能力。而现在这种以高纯度酒精来溶解香油的香水生产方式,大约在十七世纪就已经非常流行了。

阿拉伯半岛中的阿曼,也是世界上最优质的乳香产地。这项国宝级的产物,唯有阿曼国绿色山区的狭长沙漠高地所生长的乳香树,才能出产最优质的乳香精油。乳香精油已经有数千年历史,早在耶稣基督的年代,人们就已经将乳香运用在奉献神庙、制造化妆品、治疗痛风、头痛等各项疾病了。

精油的历史-欧洲篇

旧约中所罗门的诗歌,曾经提到一些珍贵的精油的来源。1978年5月,开罗刊出的一篇报导,为耶稣述说有关旅人的寓言:一位旅人遭盗匪袭击,负伤被弃于路边,一位撒马利亚人看见他,便以精油和酒到在伤口上为他急救(在那个时代,酒被广泛用作消毒剂)。述说这则预言的正是受人爱戴的圣徒路加,他叙述的也就是当代人广为采用的做法。的忠诚信徒,史书记载当他担任罗马竞技场的医官时,他的治疗法就很成功,接受这种治疗的斗剑士没有人因此丧命的。

在欧洲中世纪瘟疫和霍乱传染盛行的时代,人们也发现,香水制造师因为整日与植物精油为伍,患病机率较一般人低得多。即使是黑死病蔓延的时期,街上燃烧乳香灯火、家中点燃精油制成的蜡烛,即可扼阻黑死病的扩散。

精油的历史-法国篇

法国除了葡萄酒外,也可算是当今的精油圣地,如今世界精油的主要生产中心,即在法国蔚蓝海岸附近的古城格拉斯。有趣的是,格拉斯生产精油的霸主地位源自它曾是一个重要的皮革制造中心。

十六世纪中叶,法国凯萨琳女王从意大利引进穿戴另类手套的风尚,使得当时人们习惯带一种含有薰衣草及当地各种药草的香料手套,结果意外的发现,这些有带香料手套的人,对于当时一些流行性疾病的抵抗力比一般人高。由于法国阿尔卑斯山盛产薰衣草和各种药草,格拉斯的商人很快就趁势崛起。

随着时势转移,因为上等皮料被征以相当高的禁制性关税,香料手套的风尚渐偃,格拉斯的商人于是放弃制造皮革,专门生产精油,后来这类精油还曾经帮希腊人抵御了一场流行病。从此之后,以精油为中心的芳香疗法就引起了许多学者的研究,并且流传到各地,这也使得法国人成为除了埃及,另一个和芳香疗法有密切关系的民族。

1920年代,法国化学家Rene Maurice Gattefosse,有一次在他父亲的香水工厂中不小心烧伤了手,因为他曾经看过关于薰衣草具有治疗功效的文章,于是立刻将受伤的手放入纯净的薰衣草精油中,受伤的部位两天后就痊愈了。

薰衣草除了神奇的伤口愈合能力外,更缩短了复原的时间,也促使他开始研究薰衣草精油的功效。1928年,他将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刊物上面,并首次用了romatherapie的名称;1937年,再出版了一本专门论述精油抵抗细菌功效的医学书籍,从此之后将芳香植物技术独树一帜发展为一门“芳香疗法”。之后,他更进一步地创立企业,专门生产应用于化妆以及芳香剂用途的精油。差不多同一时间,另一位法国人Albert Couvreur也曾经出版了一本有关精油医疗功效的书籍。与此同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此这些研究成果也被用于受战火烧灼的士兵们,减轻了伤者的痛苦。另外,经由Gattefoss〝e的经验也证实了植物精油在科学上的立论根据,亦即植物精油因其极佳的渗透性,而能达到肌肤的深层组织,进而被细小的脉管所吸收,最后经由血液循环,到达被治疗的器官。

1964年,法国Dr.Jean Vainet杰恩?瓦芮特医生,继续研究植物精油,并大力推广于医疗用途上,证实了Gattefoss〝e的诸多理论;继此,Madame Maury玛格丽特?摩莉女士更加努力推广应用于:精神、生理、及皮肤上的疾病,并致力研究发明,将精油以完美的按摩手法应用于人体皮肤之上,来达到植物精油外用的最大功效,而使芳香疗法趋于完备且广为人知,并获得普遍肯定与认同。

芳香疗法在现代(欧美)

对欧美人士而言,芳香疗法是一种生活态度及方式,因此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许多芳香植物与精油产品,精油成为日常消费品,芳香疗法则成为人们追求自然、健康、舒适的一种方式。甚至在法国、意大利的药房中,都可以买到含有精油成分的药物,由此可见,芳香疗法在欧美社会中有其一定的地位及普遍性。

6.使用脱敏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篇六

脱敏疗法又叫特异性免疫疗法,是指将生活中不能避免接触的主要过敏原的抗原性物质制成浸出液,然后将此浸出液以逐渐递增的剂量和浓度给过敏性鼻炎患者做皮下注射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反复给过敏性鼻炎患者注射这种浸出液,可以促使其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达到改变患者机体的免疫反应性和减轻其临床症状的目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使用此法进行治疗的时间很长(总疗程约为2~3年),但最后取得的疗效会非常理想。经过有效的脱敏治疗后,当患者再次接触致敏物时就可以不发病,或虽发病但其症状却可大大减轻。而且,进行脱敏治疗还能有效地防止过敏性鼻炎进一步发展为哮喘,这是使用药物疗法难以取得的效果。因此,病情较重或发作比较频繁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及早进行脱敏治疗,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脱敏疗法主要包括皮下注射药物疗法和舌下含服药物疗法。过敏性鼻炎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选用这两种疗法。

一、皮下注射药物的脱敏疗法适合哪些过敏性鼻炎患者使用?

1.经常接触过敏原,病情频繁发作的患者。

2.患有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如花粉期过敏性鼻炎)的患者。

3.在接触过敏原后出现憋闷、气喘等下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在使用抗组胺药和中等剂量的鼻内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后,其病情仍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

5.不希望长期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

6.在进行药物治疗后出现较重不良反应的患者。

7.已经发展为哮喘或很可能发展为哮喘的患者。

二、舌下含药的脱敏疗法适合哪些过敏性鼻炎患者使用?

1.对螨虫和花粉过敏的患者。

2.在进行药物治疗后未能有效控制病情的患者。

3.在实施皮下注射药物的脱敏治疗期间出现了全身不良反应的患者。

4.对皮下注射药物的脱敏疗法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7.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 篇七

学习各种刮痧、拔罐知识,轻松掌握刮痧拔罐治百病

1、拔罐时要选择清净卫生的环境,避风寒,注意保暖,防止患者受凉。

2、罐具必须边缘光滑,没有破损。

3、在拔罐过程中,动作要稳、快、轻、准,掌握好火候,罐具大小适中,使罐拔得牢而又不过紧。当罐数目较多时,罐具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罐具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罐具互相挤压而脱落。

4、走罐时,掌握手法的轻重,宜由上而下走罐,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要涂抹润滑剂,保持润滑,以免刮伤皮肤。

5、一次拔罐的时间一般为5~20分钟,个别可长达30分钟。急性病可1日拔1次,慢性病可隔日1次。连续治疗10~15次为1个疗程。闪罐法一般每处拔2~4次,留罐法一般5~10分钟。

6、拔罐要根据病人的病情,皮肤情况,结合季节的不同,选取不同的留罐时间。病情轻、皮肤娇嫩、夏季炎热之时,留罐时间应稍短;病情较重、皮肤粗糙、冬季寒冷之时,留罐时间相对应稍长。

7、留罐期间,应经常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罐内的情况变化。若拔罐后病人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四肢发凉、周身冒冷汗、脉细弱无力等现象,应立即起罐让病人平卧,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儿童,年老体弱、精神紧张、饥饿、初诊的病人,更应注意防止出现不适。

8、用针罐法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红晕紫疳色(瘀血),为正常反应。阳证、热证多为鲜红色瘀斑反应,阴证、寒证、血瘀证呈紫疳色、暗红色瘀斑反应。若病情轻,拔罐后局部多呈轻度潮红反应,且在很短时间内即恢复皮肤的正常颜色。一般来说,局部皮肤颜色越深,恢复其正常颜色就越慢。

9、若出现烫伤,水疱小者可令其自行吸收,不必处理;若水疱较大或皮肤有破损,应先用消毒细针挑破水疱,放出水液,再涂上甲紫溶液即可。

10、刺络拔罐法应根据不同情况而施术。急性病患者、青壮年、体质强壮者出血量宜多;而慢性病患者、老人、幼儿及体质虚弱者,出血量宜少。每次成人出血总量以不超过10毫升为宜,出血后,应注意消毒。

11、放血拔罐时,必须了解病人出、凝血时间等有关情况,有出血倾向者不可使用。

12、用针罐时,不可让罐底顶撞压刺入体内的毫针,以免将针压入深部组织发生危险,特别是胸背部深处有重要脏器的部位更须小心。

13、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

8.自闭症儿童的音乐疗法 篇八

音乐能超越语言表达情感世界。音乐可以开启自闭症儿童封闭的内心使其情感能与外界交流,而语言障碍、情感障碍正是自闭症儿童的问题存在。

音乐可以刺激多重感官。音乐与人的听觉、视觉、触觉、运动觉、平衡感等多重感官同步,因此,音乐治疗师参与下的音乐行为可以产生有效的刺激作用。通过这些刺激可以改善儿童的智力、记忆力、注意力、并能加强儿童的整体协调能力以及驾驭空间的能力。有目的的音乐活动能增强儿童的自信。音乐治疗与音乐教育不同,它并不停留在对一般音乐能力的培养,而是运用音乐增强自信、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音乐能发展社会交往能力。音乐很适于集体合作,当儿童能够相互配合共同演唱或演奏时,人际交往能力就开始产生了。音乐治疗运用了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音乐及音响的激发力可以直达潜意识,可以引起自闭症儿童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反应。在安全的、无威胁的音乐环境下,可以消退自闭症儿童的心理防御机制。合适的乐器可以成为与音乐治疗师建立关系的中介,在乐器上的情绪宣泄可以使患儿的心理防卫崩塌。对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治疗更重视心理、情绪的调适,而不以做行为训练为主。

自闭症儿童音乐治疗的宗旨和分类:

对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治疗是:先使自闭症患儿与音乐(包括乐器)建立关系,再与音乐治疗师建立关系,从而使其走出其封闭的内心世界。世界各国的音乐治疗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接受法、主动法、和即兴法,这些方法技术在对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治疗中都有成功的应用。

孤独症儿童音乐治疗的形式:

1、个别治疗:

个别治疗就是一对一的治疗方式,是对孤独症儿童音乐治疗中使用最多的形式。尤其在治疗的开始阶段,遂于内心封闭、情绪行为紊乱的患儿,只能采取一对一的个别治疗。这时的个别治疗要求治疗师用一切方法使患儿感到安全,无威胁。治疗师对患儿的任何情绪发泄、愤怒、尖叫、甚至攻击性的表现都要接受,或以沉默应对,对患儿情绪的宣泄可以用音乐支持或安抚。

音乐治疗中建立关系是关键,在个别治疗中,只有治疗师与患儿简历起了稳固的一对一的关系,才能改善患儿的情绪行为,促进他们各种心理能力的增长,为参加小组治疗的奠定基础。

2、小组治疗(团体治疗):

9.职场抑郁症的心理疗法 篇九

一、多角度看问题,打散抑郁心结

曾经有一本书,在美国最畅销书排行榜上整整待了十年时间,它的名字叫做《态度决定一切》。是的,“态度决定一切”,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前途、事业、心理健康的状况等等一切的一切,

专家表示,做心理抑郁治疗,需要人们在审察、思考、评价客观事物或情境时,要注意从多方面看待问题,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此时如果转换思维,从其他角度来看问题,就可能发现它的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的情绪能转化为积极的情绪。

二、将抑郁化零为整

这项心理抑郁治疗方法,是让上班族通过想象、放松、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将日常工作生活时突然冒出的抑郁心情打断,告诉自己会留有专门时间来抑郁。

10.肌无力的饮食疗法 篇十

1、运动神经元病

益髓汤

组成:党参、白术、黄芪、甘草、熟地黄、补骨脂、菟丝子、牛膝、川断、枸杞子、当归、白芍、鸡血藤、龟甲、鹿角霜、黄柏、知母。

用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益肾,滋阴清热。

主治: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2、重症肌无力

(1)强肌健力胶囊

组成:黄芪、党参、白术、当归、柴胡、五爪龙、甘草等。

用法:每次6粒(每粒O.5g),每日3次。

11.行为疗法之思维阻断疗法 篇十一

思维阻断疗法的治疗过程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治疗程序如下:

1.指导患者进入放松状态;

2.患者关注那些使自己烦恼的想法、念头或思维活动;

3.告诉患者,当心理医生让他“停止”时,患者也同时大声命令自己“停止”,并停止想那些东西;

4.让患者在自己有清楚的想像活动时就坚起食指示意;

5.在患者竖起食指时,心理医生大喝“停止”,患者也随同心理医生大声命令自己“停止”。在进行这一步时,可使用一些辅助手段,如用一块木头敲击一下桌子,发出强烈的响声等,

这种意外的刺激能将患者从自己的强迫性思维观念中拖回来。

6.重复上述步骤。

在第一阶段中,治疗的进展可根据患者进入想像潜伏期的延长来评定。所谓想像潜伏期,是指从让患者开始想像那些东西到他竖起食指示意所经过的时间。如果治疗有效,潜伏期应该延长第一阶段的“阻断”次数,应根据这种潜伏期的变化来确定。在心理医生发现潜伏期变长了,且患者觉得想起那些东西没有困难时,即可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的治疗程序与第一阶段的程序大体相同,只是在第5步中,心理医生不再使用任何辅助手段,只是大喝一声“停止”。如果这一阶段的治疗也有了效果,治疗可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心理医生不再大喝一声“停止”,而是由患者大声命令自己“停止”。

第四阶段,心理医生让患者改用小声命令自己“停止”。

第五阶段,当思维意象清楚时,患者在心里对自己下命令“停止”。在上述每一阶段中,最好进行20次阻断,从而保证治疗产生效果。

现在临床上使用思维阻断技术与其他疗法一同使用,效果更佳。上例结合了自我观察疗法,在每一次阻断尝试之间,让患者想像愉快情境,帮助病人放松;用电击代替心理医生的当头棒喝,与厌恶疗法一并使用,有更大的治疗效果。

上一篇:2018厦门大学人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下一篇:我的书法之路的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