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13篇)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篇一
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根本 着力提高地税执法水平
年是落实“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我局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精神,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大力提高税收执法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和监督办案能力,全面推动##地税事业上新水平。 一、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确保圆满完成各项收入任务 一是加强计划管理。将省局下达的税收收入及社保两费任务,科学合理地分配并落实到征收单位。建立计划调整机制,按照序时进度,及时、足额、均衡组织入库,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二是认真抓好重点税(费)源监控工作。实现对全市年税10万元以上企业进行监控,并对住宿餐饮、建筑安装、交通运输、娱乐、房地产开发等五个行业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税收管理,在县一级基层分局(管理分局)实行专人、专业管理。同时,健全完善重点费源档案制度,进一步规范社保费征收管理工作。三是深入落实收入形势分析报告制度。将经常性的综合分析与专题性的税源分析有机结合,深入调查研究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探索应用税收调控手段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组织高度化的作用机制和可能途径。四是建立组织收入质量考核机制。认真落实《福建省地方税务系统组织收入考核办法》,促进税收收入与经济和谐的发展。计划在全市开展税收收入质量检查评比工作,力争收入考核能达到“依法征税、应收尽收”,从而促进各级地税部门强化收入质量意识,自觉提高收入质量。 二、大力提高税收执法能力,推动依法治税水平上新台阶 一是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职责,明确分工,分类管理。抓好税管员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税管员业务素质。因地制宜,推进能级考评办法,落实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以岗定责、以责定能、以能定级”的精神,以此调动税收管理员工作积极性,达到奖优罚劣,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问题。在各地探索试行税管员制度的基础上,制定较为规范、统一、操作性较强的全市税收管理员制度。二是全面推行纳税评估。做好20我市试点单位的经验总结和推广工作;在省局纳税评估软件投入使用之前,做好人工选户信息收集和预警值提示工作;抓好纳税评估数据采集录入工作,确保计算机纳税评估工作的顺利运行;进一步规范纳税评估程序和有关文书。三是继续夯实征管基础。巩固计算机民主评税成果,对计算机民主评税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调整、充实、完善。加强发票管理,着重开展定期和或不定期行业专项检查,特别是加强对房地产、建安、住宿餐饮等发票使用情况检查。加强税务登记证管理,开展验证工作。严格按照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和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在验证过程中认真审核,该注销的要办理注销,该变更要办理变更,查无下落应且无法强制履行纳税义务的,应转为非正常户进行管理。密切与国税、工商等部门配合,做好与国税联合办证、委托代征等有关涉税事宜。加强欠税管理,从2005年1月1日起,对纳税人的欠税实行向社会公告制度。推行网上申报、电子申报,优化纳税服务。四是加强薄弱环节税收管理。完善医疗机构的税收管理,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出台医疗机构单项税收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建筑安装和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组织做好一年一度企业所得税和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继续抓好高速公路重点工程税款的跟踪管理和委托代征工作。 根据近几年市政建设的发展,提出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调整的可行性报告,及时建议政府调整土地使用税的土地等级范围,挖掘土地使用税收入潜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印花税核定征收比例,加强印花税管征。继续强化社保“两费”征缴工作,加强部门配合,将参保缴费的强制性与个人的受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调动职工参保积极性,同时加强调研,为“五险”合一作好准备。五是强化稽查职能。按照“一级稽查”体制,实现市区地税稽查工作的统一稽查选案、统一稽查实施、统一稽查审理、统一稽查执行、统一执法口径,提高稽查效率。继续推进稽查单位规范化建设,着重在提高稽查办案质量上下功夫,使稽查案件取证充分,定性准确,保持稽查案件复议的100%维持率和行政诉讼胜诉率。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深入开展旅游业、装璜业、广告业、中介机构、行政事业收费单位、部分市属重点企业以及举报案件等各类专项检查和专案检查。继续加强稽查办案向联合办案转变,建立健全国、地税联合办案机制,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配合,形成协税互税网络,实现信息共享。 三、大力提高行政管理能力,促进地税机关高效运转 一是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认真抓好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贯彻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执行领导干部下基层制度、基层联系挂点制度,认真搞好调研,努力为基层单位和干部职工多办实事,不断提高领导和决策水平,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把学历高、表现好、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列为后备干部,实行跟踪培养,重视女干部的培养。根据现任县级局班子任职年限等基本情况,不断改善并逐步调整县级局领导班子的结构。坚持以机关带系统,结合文明建设、地税文化建设和机关党建等活动促进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开展政治和业务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和业务交流,继续开展会计、稽查、税政、计算机等重点岗位技能练兵活动,营造“比学习、比业务、比技能”的良好氛围。加强内外沟通,加强经济综合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税务内部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共同研究影响税收工作难点、税源增长点和税收工作着眼点,以提高我市地方税收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二是切实履行财务管理职能。坚持以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基础,建立健全地税部门预算管理制度,规范地税部门预算管理工作,加强项目预算的基础性工作,推行预算分析和报告制度,建立规范化的会计决算报告制度和决算审核体系。进一步加强支出管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切实发挥会计审核监督职能。加强市、县两级对各级局经费管理工作的指导力度,建立和推行“下管一级”的经费管理指导制度。三是加强行政后勤保障管理。进一步规范和理顺政府采购的各个环节,需要通过政府采购的物品严格按《采购法》的有关规定办理。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机关物业管理水平,将物业管理从机关行政工作中分离出来,成立物业管理机构管理市区地税系统物业。加强信息、宣传报道工作,立足本市,向外扩展,力求把##地税的形象树好。四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做好网络安全工作,落实《福建地税安全策略及其实施文档》,确保我市网络系统稳定、顺畅、安全地运行。在省局完成全省对外网站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积极推进网上申报的电子申报方式,构筑对外宣传和服务平台。继续做好软件开发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开发一些较为实用和较为通用的软件,以提升我市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应用效率。 四、大力提高监督办案能力,为税收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强化执法监督。积极推进执法检查工作的日常化,市局对本级执法单位的检查面要达到100%;县(市、区)局对所属执法单位的检查二年要覆盖一遍,并将抽查情况作为执法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执法情况通报制度,及时通报检查发现的问题。全面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在全市地税系统范围内建立起以执法责任机制为核心的考核管理机制。深入贯彻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制度,真正发挥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制度的执法监督和案件复审的作用,提高税务案件的质量和效率。二是加强和改进干部管理监督工作,重点抓好县级局“一把手”的监督。加大对县级局班子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督促检查,严格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逐步建立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追究制度。“一把手”分工调整后,班子成员需要加强沟通,重大问题要向主要领导汇报,经党组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初步建成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审计工作机制,实现内审查错纠弊、促进管理。三是严格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和信访举报工作。逐步完善案件查处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信访处理反馈、重要案件督办等制度。要组织力量深入到易发多发案件的单位、重点部位和环节进行认真检查,对发现出来的问题,严格按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处理。要把查办税务人员违反税法、以税谋私、贪污受贿、失职渎职和在经费使用、基建、大宗物品采购等方面的违法违纪案件作为重点,特别是要严肃查处县(市、区)局基层分局长以上领导干部严重违法违纪和性质恶劣、影响极坏的典型案件。要坚持依法依纪办案,对袒护包庇、有案不查、久拖不决或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四是探索绩效评估体系,强化效能督查。要制定绩效评估方案,把绩效评估的项目和要求落实到各项业务工作中,落实到各个岗位,成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手段;继续探索和完善绩效考评方法,通过引入绩效评估模式,增加公众评议的办法,提高考评工作的科学性,加强与执法责任制自动化考核系统、OA系统的自动化衔接,提高考评软件的兼容性。完善“三级递进式”(日常抽查、阶段督查、实地检查)督查,对行政督查中发现的执行不力或效率低下的单位部门或个人,以及基层干部和外界意见比较大的工作环节,进行效能专项督查,督促整改落实,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工作局面有较大的改观。 (作者为##市地税局局长)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篇二
一、我国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领导认识不足, 意识缺失
现阶段, 公安部门的相关领导对于刑事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与价值还没有清楚的认识, 缺乏提高相关人员行使科学技术的意识。这是造成我国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能力低下, 打击犯罪能力与执法水平都较为低下的直接原因。由于领导意识的薄弱, 造成了机关内部整体意识的薄弱, 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在我国, 刑事科学技术得不到快速的发展与进步最大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相关领导对提高公安机关整体的刑事科学技术的认识不足, 不能从制度上和政策上进行系统的规定, 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刑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降低了公安机关的打击犯罪能力与执法水平, 这一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刑事科学技术发展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之一。
(二) 技术队伍不稳定
由于公安机关工作的特殊性, 在实际的工作之中经常涉及到人员调动等情况, 这就造成了技术队伍不稳定, 总是出现调动等问题。另一方面, 我国公安机关针对刑事科学技术没有一套完整的奖惩措施, 这就造成了技术人员在工作之中缺乏相应的积极性, 不能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 这也是影响我国刑事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的抑制因素之一。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犯罪手段也在逐步发生变化, 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的比例在逐年上升, 但是我国公安机关的技术队员队伍却没有得到很快的发展, 这对于现代社会稳定, 提高我国公安机关整体办案水平的一大障碍。
(三) 人员不足, 工作量大
刑事科学技术人员是我国公安机关的核心人员, 也是公安机关最为紧缺的人才, 在实际的工作之中我们发现, 他们的工作量都很大, 这是由于具有专业刑事科学技术的公安人员相对较少, 不能满足现阶段公安机关办案需要, 这就阻碍了公安机关打击犯罪能力和执法水平的提高。
刑事科学技术对于公安机关办案能力的提高和执法能力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但是由于我国公安机关意识的薄弱, 高校对于该方面培养的人才较少, 这就直接影响了我国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人员的数量与质量。数量相对较少, 但是面对的工作量又很大, 这就为我国刑事科学技术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加强刑事科学技术建设, 切实提高公安机关打击犯罪能力和执法水平的措施
(一) 转变观念, 增强领导意识
领导是一个机关和部门的核心人物, 他们的意识与观念对于整个机关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了加强刑事科学技术建设, 切实提高公安机关打击犯罪能力和执法水平我们首先需要转变领导的观念, 让领导对于刑事科学技术予以充分的重视, 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并颁布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我国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的整体提供, 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保驾护航。
领导转变意识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是促进我国刑事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的首要措施。为了促进领导观念的转变,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对领导进行培训, 让相关领导意识到刑事科学技术对于现代公安机关的重要意义, 同时还要对相关领导的思想意识进行引导, 让部门领导的意识走出原来的象牙塔, 要多看到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刑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二) 要加大投入, 加强装备建设
刑事科学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技术, 在现代案件侦查之中一般都需要借助相应的装备, 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之中我们应该加大投入, 加强刑事科学技术相关装备的购买与配置, 这是提高刑事科学技术的硬件保证, 也是十分基础的一项措施。
当前, 应优先安排加强现场采痕取证和个体识别技术的装备项目, 如多波段光源、紫外搜证系统、502熏显柜、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及查询终端、活体指纹及人像采集仪、数码照相、数码立体显微镜等在技术用房上, 要有超前眼光, 充分考虑技术专业、设备的发展和技术人员备勤等需要。
(三) 注重人才培养, 引进专业人才
针对我国公安机关的现状, 在工作之中应该注重刑事科学技术人才的不断引进, 切实提高公安机关整体的的素质与水平。相关部门应该积极从高校引进具有刑事科学技术的人才这种方式是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 其次, 为了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的提高要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与技术能力, 以此促进公安机关的整体能力;最后, 要积极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各级刑侦部门要积极为科学技术人员提供科研条件, 鼓励技术改革和创新, 并通过刑事科学学会以学术交流的形式及时推广新经验、新做法。只有这样三管齐下, 综合利用各方力量才能最终促进我国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的整体提高, 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与打击违法犯罪能力, 为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相应的保证, 为社会的稳定团结提供基础。
(四) 加强上级对下级的垂直领导
当前刑事技术部门在不脱离公安队伍的情况下, 既要按其现有的模式运行, 又要减少外部行政干预, 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强上级对下级技术部门的领导职能, 将刑事科学技术纳于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轨道。上级对下级的领导不仅要表现在业务上, 还要在人员的选择和调动、职称待遇、学习培训、器材装备、达标验收等方面予以直接管理。这样可以直接保障技术发展的整体性, 确保技术工作的正常开展和设置更新、改造, 营造科学研究氛围, 提高刑事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防止人员随意调动、资金挪用等外部干预。
这种垂直领导对提高刑事科学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是由于刑事科学技术人员从事的工作相对较为特殊, 在实际的工作之中需要面对很多复杂的环境, 这就需要强有力的部门领导和技术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办案工作的有条不紊, 才能推进我国刑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 为社会的长治久安带来更多的保障。
三、结语
公安人员的刑事科学技术水平对于其打击犯罪能力和执法水平有着直接的作用, 在实际的工作之中, 我们应该切实提高公安人员的刑事科学技术,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增强办案能力, 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新枫.大力加强刑事科学技术建设切实提高公安机关打击犯罪能力和执法水平[J].中国刑事警察, 2006, 05:4-10.
[3]赵秀萍.公安高等院校刑事技术教学现状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 2002.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篇三
会场上,有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杨金土。这位年过七旬的职教界前辈,至今仍活跃在这个他十分热爱并为之奉献的舞台上。《教育与职业》采访了这位老职教专家,近距离地聆听了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他对中青年学者的殷切希望。
《教育与职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举办的中青年职教论坛如今已经是第三届了,作为学术委员会主任,您如何看待职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在职业教育科研领域发挥的作用?您认为我国职业教育科研现状如何?
杨金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刚成立的时候,提出了两项工作目标:一是推动科研队伍的建设;二是推动科研水平的提高。举办中青年职教论坛是实现这两个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这是一个专门提供给广大中青年职教学者们施展才华的自由平台。因此,我们设计的议题比较多,目的就是使它具有更加宽宏的兼容性和自由度。论坛的运作方式也是继承过去两次论坛的优良传统,不论辈份,不拘一格,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职业教育实践,无疑是职教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职教科研也空前繁荣。可是,仍然使人感觉到在职教理论方面的贫乏,从而导致我们在实施错综复杂的职教工作过程中,经常遭遇盲目性和片面性的困扰。譬如教育与经济,升学与就业,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当前与长远等关系,每当克服了某个片面性倾向之后,往往又走向另一种片面性倾向。这说明了职教理论工作的滞后和当前科研任务的繁重。然而我们的职教科研工作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果不处理好,会严重影响职教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教育与职业》:您认为目前职教科研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杨金土:职教科研首先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我国职教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是十分丰富的,不仅要珍惜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而且要继承和发扬他们对职教事业的奉献精神和科学态度。同时要根据新的形势要求,“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的创新”,敢立潮头,与时俱进,使我国的职教学术系统跻身于世界职教科学前沿阵地,推动我国职教界的“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教育与职业》:您如何看待职业教育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杨金土:我认为职教科研既要与相关学科渗透,又要保持教育学科的独立品格。教育同时具有文化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道德功能以及培养合格公民的功能。教育决不能脱离经济建设,而且要为它服务,但是正如1998年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指出:“教育不是经济的一个分支。教育过程、教育目标、教育结果或教育产品都不能与经济相提并论。教育实际上具有自身存在的功能,它是社会的一个基本领域,也是社会存在的条件之一,没有教育就没有社会。”教育学与经济学的相互渗透是必然的,但教育学是一个独立的科学领域,不能用经济学理论解释教育的所有现象。
在职业教育科研中,还有一个侧重点,就是要关注对“人”的研究。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重点强调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正是以人为本。一个自然人的价值在于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心灵和各种潜能,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每个人觉醒与净化心灵,帮助每个人充分开发潜能,从而使“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搞科学的人不能忘记这一点,搞教育的人更不能忘记这一点。正如爱因斯坦1931年在对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演讲时指出:“你们只懂得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在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在你们埋头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教育与职业》:处理好科研与实践的关系是任何一门学科都要面对的问题,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尤甚,因为职业教育培养的人就是直接从事实践工作,并且是操作性很强的一线工作,因此,有人说职教科研更应和实践紧密相连,您对此如何看待?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篇四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党提出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也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作为一名路政执法人员,法律、规范、纪律无时无刻不在要求我们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法治政府,必须要建设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确保严格执法、秉公执法、文明执法。
实践证明,要更好地发挥路政管理工作在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队伍建设是根本。我们的路政执法队伍经过多年的努力,领导的支持,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布局比较合理、管理比较规范的执法体系;形成了一支得到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信赖的执法队伍;执法水平不断提高,队伍结构逐步优化。但是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时期,公路里程越来越长,涉及的人员、单位越来越广,公路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建设一支过硬的路政执法队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为突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队伍建设是推进公路管理事业发展的长远大计,是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的战略性任务。
如何加强我们的路政队伍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关键在班子,重点在基层。班子不硬,队伍稀松;基础不牢,大厦必倾。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切实提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内和外顺的坚强领导集体,直接关系到能否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开创工作新局面,完成新任务。基层建设直接影响和决定工作的全局,因此,要把工作、人员和建设的重心向基层倾斜,以整合基层执法资源,完善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基层监管方式改革创新,不断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要以提高监管执法能力、加强基层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把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执法人才摆上重要位置,优化全系统人才队伍资源配置。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建设。解决队伍的问题,要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首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学习的自觉性。通过学习理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努力增强执法人员的政治意识、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能力。其次加强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提高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水平和能力。执法工作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和策略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广大执法人员结合实际,在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的同时,还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善于执法,灵活执行,以更好地服务和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最后要善于维护群众的利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多。特别是一些地方基层权力部门从部门利益出发,利用特权向农民摊派各种不合理的收费,激化了干群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一定要教育执法人员面对利益关系的调整,要在工作过程中把工作的基点放在维护群众利益上,注意尊重、保护群众的权益,严格执法。
二、加强行政执法队伍自身建设。从加强队容风纪管理入手,努力塑造队伍良好形象。队容风纪是一支队伍形象的直接体现,是队伍素质的最直观、最外在的反映。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抓起,保持队伍良好的仪容举止、行为规范。要坚持文明执法、礼貌待人,努力塑造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社会广泛认可的良好队伍形象。我们可以建立长效机制来加强队伍建设。①建立标准控制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把执法成效、办案质量、队容风纪、办公秩序、财务管理、信访工作、新闻报道等各项工作和各项岗位职责细化,制定目标、标准,层层落实,把目标任务落到行政执法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形成“部门担任务、队伍担指标”的责任格局。②建立检查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目标落到实处。采取日常检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平时抽查与年终总评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和岗位标准进行检查考评,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政府法制部门的领导担任监督员,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③建立督办整改机制,确保各项任务及时完成。要及时办理领导交办的事项,及时处理群众举报案件,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未按时限要求办理的,进行督办整改,跟踪问效,并给予相应的处罚,促进工作水平全面提高。④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严格按照优则奖、劣则罚的原则,完善执法工作和自身建设等队伍管理方面内容的考评办法,把工作业绩与奖励挂钩;严格按照优则上、庸则下的原则,完善人员岗位责任工作成效考评办法,将考评结果与奖惩、培训、职务升降、公务员考核挂钩,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激发队伍的工作热情,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和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从而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的根本目的还是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对于如何提高执法水平,也要有具体的不同方法。
一、从强化行政执法队伍正规化建设入手,夯实队伍精神文明建设基础。正规化建设是培养队伍良好作风、树立队伍良好形象的前提。首先坚持实行军事化管理。要认真学习军队建设和管理经验,对执法队伍的仪表、言行举止、工作作风进行严格的规范,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严明的组织纪律、高效的行动指挥、优良的作风、规范的行为举止为内容,强化日常管理、队容风纪管理、执勤管理、纪律作风管理,提高队伍的军事化、正规化建设水平,使行政执法队伍沿着正规化建设的轨道不断前进。其次,强化日常训练。要按照正规化管理的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强化日常训练,定期开展集中封闭式训练,从队员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进行规范,磨练队员的意志,把规范变成行为,把行为变成习惯,使广大队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第三、严格进行监督考评。要按照政府法制部门制定的有关考评规定,细化分解、落实责任、强化监督考评。通过采取日常考评、集中考评、单项考评等方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广大队员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培养队伍的优良作风,树立良好形象。同时,还应开展争做文明执法队员、争当文明标兵活动,激励全体队员自觉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行政执法队伍精神文明建设和规范化建设,促进广安跨越式发展。
二、在思想上加强教育从而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做到制度规范。制度是约束行为的准则,依据制度管理是做到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不断提高执法人员专业素质,做到人员规范。学习决定素质,素质关乎能力。可以“走出去”。选派队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扩大知识面,回来后在各中队、部门及时组织学习传达;也可以“请进来”。经常邀请专家授课;同时也要“自我学”。利用每周工作例会学习日或安排专门时间组织队员开展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研讨和案例分析活动,组织法律法规知识或执法能力测试,提高对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掌握程度。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做到行为规范。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开展执法整顿,深化执法为民理念。在全系统开展法治教育,开展“文明执法”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弘扬文明执法新风。
二是理顺执法关系,实现综合执法。逐步完善交通行政执法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是夯实执法基础,提升执法形象和执法工作质量。制订出台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完善交通执法gps车载信息识别查询、视频监控等系统的技术,促进执法公平公正。
四是加强培训和管理,提升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加大在岗人员的培训力度,逐步优化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修订执法人员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交通执法承诺和执法禁令,用铁的纪律严管执法队伍。
五是构建交通执法监督网络,强化执法监督。在交通部门重新明确一批行风监督员,有计划开展明查暗访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篇五
四川广安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谭承友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个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重视。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资格培训考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在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行政执法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行政执法体制不顺。行政执法队伍复杂和分散,多头执法、交叉执法、执法混乱等在一定程度还较为严重,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二是行政执法队伍管理滞后。行政执法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混同,体现不出其专业性,缺乏行政执法人员激励机制,难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三是重队伍数量轻人员素质,重业务知识培训轻政治思想教育。四是执法资格培训考试不规范。表现为:缺乏统一的执法资格考试规范,授予执法资格的主体不明确,执法资格的有效期不统一;没有统一的资格考试大纲、培训教材,没有统一的具体合格标准。五是对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基本上是临近考试时突击应付,难以真正达到促进参考人员认真学法熟练掌握法律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行政执法水平的目的。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历史原因。我国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社会和“人治”思想影响下,全社会还没有真正树立“法律至上”意识和法律的权威,崇尚法律的社会氛围不浓。二是社会原因。我国还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要求政府是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有限政府、公开政府、诚信政府、服务政府,但政府职能还没有完全转变到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行政执法工作。三是国家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时间不长,政府提出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时间较短,全社会和各级政府机关对专门的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四是具体承担政府法制建设的法制机构成立较晚,承担着繁重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甚至起草、政府法律事务决策的参谋助手、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行政执法指导监督、行政责任制的协调指导监督检查考核评比、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执法证件管理等工作,其机构设臵、人员状况与所承担的职责任务不相适应,难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二、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培训考试提高人员素质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规范培训考试提高人员素质的重要意义。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综合素质,对于生产力发展和建设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同志说过,方针政策确定后,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充分说明了人的重要作用。制定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法律法规政策,离不开人。“徒法不能自行”。贯彻实施法律,同样离不开人,而且必须要有专门执法队伍和一大批专业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实践证明:并不是有了一定数量的行政执法人员,国家的法律法规就能够得到正确实施。如:越权执法、执法不公、滥施处罚,因行政执法经费保障不力,有的行政执法机关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甚至故意让一些中介机构或者社团组织借培训、检查验收、评估等名义进行收费,然后自己从中获取一定非法利益以弥补所谓经费不足,现已经成为社会“新三乱”,甚至愈演愈烈,有的行政执法人员粗暴执法、野蛮执法,在社会上给行政执法工作造成相当恶劣的影响。除了行政管理体制、行政执法体制问题外,恐怕最重要的是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国家法律法规能否正确贯彻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已明确规定:“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没有取得执法资格的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对规范培训考试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关键。业务素质、业务能力决定服务质量,政治思想素质决定为谁服务。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必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教育,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加强政治学习培训是提高执法人员理论修养、政治觉悟、执法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根本保证。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国家出台过不少政策法规,四川省制定了《关于加强行政执法队伍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行政执法内部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有审判监督、审计财政监督以及政协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可是,行政执法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致使老百姓说出“我们信信(信访)不信法”,这“法”既包含司法机关的工作,也包括行政执法工作。我认为,这直接关系到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因此,必须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牢固树立人民公仆意识,真正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自己手中权力是人民通过法律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不允许用于谋取小团体利益和个人私利。二是加强业务学习培训,提高业务工作能力。有了正确的服务方向和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还必须有为民服务的真实本领,这就是怎样服务和提高服务质量的问题。比如说,行政许可的办理中,申请人的资料是否完备、许可机关的哪些事项该收费、哪些事项不能收费等,作为行政许可实施人员如果你自己都没有准确掌握,你怎么能为管理相对人提供优质服务?再比如,行政处罚活动,行政执法人员如果连基本的处罚程序都不明白,没有熟练掌握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对哪些行为该给予什么处罚,以及处罚过程中应当履行哪些义务,能够说你是合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吗?要是让这样的人员从事行政执法工作,是不可能正确贯彻实施法律法规的,也是不可能为人民群众服好务的。加强行政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学习培训就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必须按照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依法行政电视电话会议上“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行政执法队伍”的要求,切实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和业务能力学习培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增强执法为民观念,努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6.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篇六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下午好!
我是XX社区的XXX,非常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在这里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社区作为基层群众组织,是居民与政府进行沟通的“枢纽”和“桥梁”。加强作风建设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的必然要求。
在日常工作中,社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树立为民服务的精神,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树立社区的良好形象。努力做到“民思我思、民需我为、民求我应、民困我帮”,以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
我认为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
社区的工作有着很明显的服务性质。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要以居民为本,坚持服务的理念,将管理工作与服务居民统一起来。设身处地为居民着想,坚持“居民利益无小事”的理念,主动为居民排忧解难,并尽最大努力的为居民办事提供方便。对居民反映的问题以及需要办理的事情,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做好解释工作,使居民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第二,加强素质建设,提高办事效率
个人素质是我们发挥好作用的重要基础,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 “高素质培育、高效率运行”的理念深化学习培训,增强服务意识,树立大局意识,不断增强全体员工的思想作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积极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办事效率。
第三,规范工作程序,保证工作质量
社区工作需要我们坚持规范,保证国家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我们将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工作流程,并公示给群众。清理和修订现有的规章制度,坚持“早”“准”“精”原则,切实保证工作质量。
第四,严明工作纪律,规范工作行为
严明的工作纪律是提高服务水平的保障,各工作人员必须自觉遵守社区的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严禁擅离职守或在工作中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待人热情、语言文明、办事高效。严格规范工作行为,确保各项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
第五,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要跟上形势的发展,发挥好职能作用,必须加强学习。学习不够,研究不够,必然导致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我们将大兴学习之风,努力建设学习型部门,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同志们,只要我们有一颗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诚心,只要我们耐得住平凡,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素质建设、规范工作程序、严明工作纪律、加强业务学习。一定能够强化作风,提高服务水平,与群众心连心,心同心,心贴心,成为让群众满意的社区。
7.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篇七
一、规范开展农机试验鉴定工作,把好农机产品质量关
2011年初,根据“提高鉴定质量,加强廉政建设”的总要求,江苏站完善建立了“程序清晰、要求明确、相互分离、相互监督、高效统一”的新的内部工作机制,全站所有业务由业务管理室实行大厅统一受理、阳光操作,企业申请资料经总工程师初审后,凡是符合要求的由业务管理室分配到相关业务室制定实施方案,再经分管站长批准后,由各业务室按照计划完成鉴定检测任务,工作的规范性明显提高,实施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目的。全年共完成各类农机试验鉴定和检测考核业务1420项次,其中:完成农机试验鉴定任务750项次(包括完成省级农机科技成果和新产品小批试制(投产)鉴定208项次;完成省级推广鉴定449项次;完成轮式拖拉机、手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产品部级推广鉴定93项次);
完成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微耕机、开沟机、水田埋茬(草)耕整机、喷灌机、割草机、农用挖掘机、多功能装载机等产品企业委托检验和可靠性考核任务534项次;完成各类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任务136项次(其中完成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柴油机、旋耕机、柴油机曲轴、机体、气门、气缸盖、农用链条等农机整机及零配件质量监督检验任务65批次;完成省工商局委托的农机市场18个批次柴油机及全省53批次的农机零配件商品的监督检验任务)。
江苏站高度重视部级推广鉴定和选型鉴定工作,严格按照推广鉴定大纲、选型鉴定大纲八个方面要求开展部级推广鉴定和选型鉴定工作,把好部级推广鉴定资料审查关、性能试验关、生产条件审查关和用户调查关,对产品性能质量或其他方面达不到标准大纲规定要求时,一律不予通过推广鉴定。2011年有两家企业的联合收割机产品未通过我站的部级推广鉴定,其中一家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在水稻性能试验时含杂率、破碎率、噪声均达不到大纲所规定的要求,被判为不合格;另一家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在小麦性能试验时总损失率严重超过大纲所规定的要求,也被判定为不合格。
二、切实加强农机质量监督,维护广大农民和企业合法权益
2011年江苏站继续依法开展好农机质量投诉监督、质量调查监督、补贴机具企业产品及其质量保证能力督导和农机放心消费创建等农机质量监督工作。全年由江苏站直接受理省内农机质量投诉16起,结案率100%,为用户挽回经济损失10余万元,维护了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减少了农民经济损失,同时也维护了企业的正当权益。
3月15日,江苏站配合江苏省农机局在如皋市举行以“放心消费、兴机富民”为主题的全省农机质量“3·15”现场活动,全省13个省辖市农机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各市农机投诉站长、农机企业代表、农机大户及当地群众共600余人参加。现场展示了来自省内30多家名优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机、植保机械等产品。现场解答农民提问、受理农机质量投诉,指导农民购买使用放心农机;发放《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识别方法》图册、《农机用户购机指南》等宣传资料800多份。
2011年江苏站联合省农机局科技质量处、推广站组成2个督查小组,分别对实施财政补贴的曝气增氧机、低温保鲜库、大棚卷帘机三类机具的16家企业进行质量保障督查,通过听取企业汇报、抽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和三包服务记录等方式,对企业生产条件、质量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处理投诉问题的能力等进行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企业沟通,督促企业改进提高。
江苏站还组织部分市县农机主管部门对全省实施财政补贴的育秧播种机(流水线)、静电喷雾器、田园管理机三种产品开展了质量跟踪调查活动。调查小组深入乡镇、村组田间地头一线,通过与用户面对面交流、现场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调查了117个用户,基本掌握了三种产品的质量现状和使用情况,为产品质量改进、安全使用提出建议,为老百姓购机和正确使用农机提供无偿现场指导服务。
三、扎实开展农机标准化工作,为农机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服务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深入实施,科研院所、农机企业加大了农机新产品研发和生产力度,很多农机新、特产品尚缺乏国家、行业标准,如不能及时制定标准,企业产品很难通过试验鉴定投放市场、推广应用,势必制约农机科技创新步伐。面对这一新情况,江苏站专门成立农机标准化室,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紧贴企业需求,主动为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标准化技术服务:一是为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标准,进行标准技术咨询,让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信息并积极采用;二是帮助企业尤其是技术力量薄弱的中小企业制定企业标准,包括协助企业申报备案,使企业产品生产有标可依,2009~2011年,江苏站共接受企业委托制定了192项企业标准,仅2011年就制定了69项企业标准且多数经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其余经市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三是江苏站制定实施了《制定农机企业标准管理办法》《制定农机企业标准专家评审办法》等内部文件,规范了企业标准从委托、受理、下达、起草、审定、备案、归档等工作程序要求;五是初步建成各专业领域“标准审定专家库”,为企业标准审定把关,提高了企业标准的制修订质量;六是组织专家对企业标准化人员进行标准化知识培训和重要农机新标准的宣贯,提高企业标准化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五是组织规模企业积极申报和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帮助企业利用标准化工作平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知名度。
江苏站高度重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项目申报和制修订工作,全年向全国农机标委会农机化分委会申报了《微孔曝气增氧装置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等5项农业行业标准,向全国农机标委会、拖拉机标委会申报了《生物质处理设备秸秆烘干机》《拖拉机用转速表》等26项新型农业装备和拖拉机电器、仪表、灯具、传感器、线索等零配件机械行业标准;向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申报了《轮式拖拉机安全鉴定技术规范》《联合收割机安全鉴定技术规范》等32项地方标准。
此外,江苏站渔机专业站为加强与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的交流,多次派人参加该协会举办的行业活动,协助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开展全国渔机企业产品调研。走访调研了江苏、浙江7家渔机生产企业,修订了织网机、水产养殖网箱2个选型鉴定大纲,新制订了拖网、刺网2个选型鉴定大纲。目前4个选型鉴定大纲和增氧机、投饲(饵)机、水下清淤机、水力挖塘机组等4个部级推广鉴定大纲已通过鉴定总站组织的专家评审,并应邀在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会议上对大纲进行了宣讲。
四、抢抓机遇争取多方支持,努力提升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管理公共服务能力
(一)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升试验检测能力。
目前,我国农机化正处于大发展的机遇期,农机试验鉴定机构争取政策、职能、项目、资金等发展要素的环境相对较好,为此,江苏站根据本站及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渔业机械专业站第三批部级鉴定能力认定和农业部农用动力机械及零配件质检中心(南京)扩项复查验收等对鉴定、质检机构仪器设备设施配置要求,积极谋划提出建设方案,主动向省农机局、省财政厅和省发改委领导进行汇报并得到批准,2011年江苏站共争取、落实各类财政专项资金1500万元并全部到帐,全部用于投入江苏站试验检测条件和办公条件等的改善建设,其中200万元用于添置拖拉机及农机具检测仪器设备、200万元用于弥补办公大楼加层改造建设资金之不足、1100万元用于新建江苏站南京白马农机试验鉴定基地项目(包括征用土地200亩、流转土地30亩共计230亩)。这些项目有的已经实施完成、发挥作用,有的即将完工,其中白马基地已经拉开大建设的序幕,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建设。
为了使江苏站拖拉机检测能力从100马力提升到180马力,2011年,江苏站在浦口试验鉴定基地新添置了一台350马力的负荷车(配置最新GPS导航拖拉机牵引综合测试仪)和350k W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试验台、液压提升试验台(提升能力由原来的5吨增加到10吨);添置了液压系统压力和流量传感器自校装置,解决了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标定时间长等问题;添置了拖拉机进气阻力和排气背压检测仪表,以满足2011年拖拉机部级推广鉴定新大纲对进气阻力和排气背压的检测要求。
“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试验检测基地”是2011年经江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的新项目,一期(2011年8月~2013年12月)总投资3000万元左右,将于201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2011年,江苏站“部中心”顺利通过扩项复查验收,检测项目由原来的51项扩大到77项。
“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和“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渔业机械专业站”通过农业部第三批部级鉴定能力认定,鉴定产品能力范围由原来的4种扩大到12种。
(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提高鉴定检测工作的规范性。
现在每年申请农机新产品检测、鉴定的业务量不断上升,如何保证试验鉴定质量、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同时预防推广鉴定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江苏站近年来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风险意识。在规范化和制度化方面做了些工作:一是梳理了全站的业务项目内容,根据不同种类业务制定了不同的程序和要求,特别是对农业机械的推广鉴定进一步加强了有关技术要求和生产条件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并严格执行;二是将业务受理和业务实施分开。江苏站专门设立了业务受理大厅,统一受理、审核和下达业务,各业务部门不得自行接受企业申请,这既方便了企业申报,又防止了业务受理中可能出现的不廉洁行为,进一步增加了鉴定工作的透明度,保证每项业务工作都在阳光下运行。
(三)加强人员培训,努力提高全体人员的业务素质、专业技能和工作水平。
2011年上半年,江苏站利用相对空闲的时段,组织全站职工进行业务培训。单位领导重点宣讲了《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业务室负责同志讲解了“推广鉴定大纲编写规则等五个通则”、“企业生产条件审查原始记录、审查报告编写要求”等;业务骨干还对“主要农机产品标准和推广鉴定大纲、试验条件和主要农机产品主要性能试验检测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取得国家质量体系审查员资格的同志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企业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做了讲解。通过培训和相互切磋,大家取长补短,受益匪浅。同时,江苏站还有针对性地派出相关人员到各地参加相关业务培训和开展调研学习活动,全年参加培训及行业活动的人员达40多人次。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廉政防控机制
2011年,江苏站根据省农机局和农机鉴定总站的统一部署,结合江苏站业务工作实际,发动全站职工制定并实施了《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关于推进廉政防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和《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廉政防控手册》,以约束和规范江苏站人员的职务行为,加大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坚决杜绝行为上的不规范以及不廉洁等现象的发生,做到人人遵纪守法。
六、2012年工作打算
8.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篇八
吉林农信成立五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首先搭建一流的班子、组建一流的团队、打造一流的员工队伍,再由他们提供一流的服务,创造一流的业绩,建设一流的企业,实现一流的发展。”通过听取、学习、讨论高理事长的重要讲话,收获很大、感触很深。平时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零星的、散乱的、细小的、长期捉摸不透的现象、问题和矛盾犹如一盘杂乱的珍珠,经过系统的学习,犹如找到一根银线将其系统地串起来,形成了一个新的项链。站在这新的高度、新的视角,再回过头来研究、看待这些矛盾、问题,有些事情就发生变化,有些矛盾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将这些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提高能力,一定能为吉林农信再创辉煌做出贡献。
增强解放思想能力正确的解放思想就是寻找和遵循客观规律,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着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而变化,敢于实践、勇于探索,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不发展就是死路一条,慢发展也将会被淘汰出局。只有解放思想,快速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才能跟上时代脉搏,立于不败之地。
解放思想是推动吉林农信事业向前发展永恒的主题,当前我们正处在凝聚力量、再创辉煌的关键时期,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思维瓶颈和观念障碍,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事业的大发展。解放思想就要加强学习。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同行学、向外地学、向先进学。通过学习收集信息,增加知识,总结经验,明确思路,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就要大胆实践。在学以致用上狠下功夫,通过实践开拓创新,勇于进取,不断完善,不断积累,以更加现代、更加前瞻的眼光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在实践中学会对话、学会协商、学会合作、学会共赢。推动事业向前发展;解放思想就要深入思考。通过捕捉市场上每一个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通过挖掘蕴藏在职工中的发展潜力、发展热情和发展空间。让一切促进发展的思想充分地活跃起来、让一切加快发展的主体充分地涌动起来、让一切加快发展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增强改革攻坚能力改革攻坚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省联社五年来正是把改革攻坚贯彻到经营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改革攻坚的意识,提高改革攻坚的能力,我们才能在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现在与省联社成立之初比,我们发展的矛盾发生了变化,改革的聚焦点发生了变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发生了变化,改革攻坚的目标发生了变化。这次培训班高理事长提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再创吉林农信新的辉煌。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四大目标,我们必须依靠改革攻坚这个有力的武器来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不断增强改革攻坚能力,充满激情、敢闯敢干,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打好改革的攻坚战,为再创辉煌杀出一条血路来。
增强开拓创新能力江泽民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人向前发展的根本源泉。是每个企业、每个人保持勃勃生机,保持青春活力的根本保证。南宋大文学家朱熹讲“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是水清的根源,开拓创新是保持事物勃勃生机的源头。创新不单是指爱迪生的发明,比尔盖茨的新产品。而是在现有水平、能力,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方法、改革体制、完善机制,简化程序等,达到增加收入、节约支出,提高效率,增加收益都是创新。人人都有创新的机会,人人都有创新的可能,人人都有创新的能力,人人都可以开展创新。关键是要立足自身岗位、立足现有资源,立足现实基础,立足现在开始。先将省里的精神吃透,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就是创新;先将现有规章制度吃透,再研究如何改进、完善就是创新;先将现有的规则吃透,再结合实际,研究如何充分的利用就是创新。
当然,创新会有失败,创新会有挫折,创新会遇到很多困难和矛盾,创新是相当艰苦的攀登过程。但是,只有通过逆境的严格筛选、经过市场严历摔打,经过失败的严重打击,才能挑选出真的创新勇士和英豪。对自己而言,今天比昨天做得好就是创新,明天比今天做得好就是创新。运用自己的创造力认真思考应该如何改进工作,不管多么微不足道都是创新。
新的思路、新的理念、新的打算、新的经验,只要将其落实到实践中去促进发展、解决问题都是创新。创新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动手、人人实践!成功了,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悦。失败了,收获着宝贵的“人生财富”。坚持时,我们锻炼着韧性和毅力。只要干,就有收获。只要干,我们就有赢的可能,我们应当把创新当成终身的习惯。
增强贯彻执行能力一个企业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有很多事情不是没有做,就是没有做到底。很多人平时工作安排得很紧、很忙、很累、很艰苦、也很努力,但是有好有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执行能力上的差异。一定意义上说,宁要一流的执行、三流的创意,也不要一流的创意、三流的执行。当今社会越是现代化,执行能力越突出、越重要。回顾省联社成立五年来之所以能够这么快速的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有独具特色的执行文化,说到办到,上下同欲,铁石成金。大家对省联社的精神认认真真地执行、原原本本地执行、一丝不苟地执行、全力以赴地执行。当前在吉林农信,执行能力强是我们的重要品牌和特色,同时也应当成为我们各级高管人员的重要习惯。
增强业务技术能力 每个人都应当成为自己岗位上业务最熟悉、最优秀、最擅长、最精通的一员。作为职业人都要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增强熟悉业务的优势。只有熟悉业务,才能知道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才能有办法和客户交流;只有熟悉业务,才能知道怎样满足客户的需求;只有熟悉业务,才能知道怎样优化业务品种提出为客户服务质量;只有熟悉业务,才能广泛的采纳意见,积极改进,促进发展;只有熟悉业务,才能更好的管理,全面的指导,长远的谋划。作为一名高管更要成为掌握业务技术的专家,要熟悉情况、熟悉业务,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做最懂、最通、最精、最明白,考虑事情最清楚,掌握情况最透彻。所有业务工作烂熟于胸,反复琢磨、经常思考,寻找规律,悟透内涵。在职场,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绝活,努力打造自己的绝活、练就自己的拿手好戏。
增强读书学习能力现代社会各方面发展日新月异,不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会难以胜任肩负的重大责任。要做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温家宝提出,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习近平提出,读书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无论处在哪个年龄段都要孜孜不倦地读书。
领导干部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要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个终身习惯。真正认识到读书学习是为自己的未来投资,是谋生存、求发展、强基础、干事业的根基。打造“工作学习化”、“生活学习化”的理念。少一些应酬,多一份钻研,少一些闲谈,多一份汲取。
作为高管,面对吉林农信的新起点、新目标,要有“泰山压顶”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和“闻鸡起舞”的责任感,真学、实学、博学,用学而不厌的毅力,持之以恒;要学以致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把实践作为舞台,展现学习效果;把实践作为镜子,检验学习能力;把实践作为熔炉,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能力;要善于思考,常怀学而乐思的精神,认真琢磨,反复思量,总结心得,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增强组织协调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控制、激励和协调活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目标的能力。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否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直接关系领导干部干工作的实际效果。许多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工作任务,如果组织协调不到位,就很难及时有效的落实好、完成好。组织协调的实质是运用各种办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实现预期目标。增强组织协调能力,必须做到统筹兼顾、以人为本,顺应民意、会聚民力。把一切积极的力量凝聚到推动工作发展上来。
增强团结共事能力 团结共事能力就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强,就能迅速适应环境,有效开展工作。团结是一种觉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人品、也是一种境界。团结共事的能力,是领导班子的生命。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班子成员之间应当成为政治上志同道合的同志、思想上肝胆相照的知己、工作上密切配合的同事、生活上互相关心的挚友。私心是影响团结的大敌,立社为公是加强团结的基石。一个人要想干成事,第一要有能力,第二要会团结。不会团结、光有能力的人干不成大事业。我们在农村信用社工作,所有的事情都要和别人沟通、协调。现代社会,不用说领导干部,就是一个人,想谁也不求、谁也不用,自己干自己的,什么事也干不成。所以,不但要能力出众、道德出众,还要团结出众。日本经营之神盛田昭夫讲,巧妙利用人们之间双方互惠、利益均沾的心理欲望是成就一件事情的关键所在,因为人们无不希望自己成功,这是搞好团结的核心内容。要遵守规则、抓好本职,顾全大局、不搞内耗,多为他人着想,团结大家同心干。
增强文化认同能力 文化认同是对于所属文化的归属感、内心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文化属性的心理过程。我们吉林农信的企业文化是一种信仰,是大家共同的习惯,大家共同追求的工作作风,大家共同的工作理念、生活理念、学习理念。对企业文化要真学,刻苦学习;真懂,深刻领会;真信,坚信不移;真用,是我们做人的准则、做事的原则、做官的标准,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对企业文化信不信,用不用最关键的是高管,再由高管带动员工,一旦我们全体员工都能够达到真信和真用的程度,我们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工作成果、工作业绩还会大大地提高一步,这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因此,我们必须把学不学、懂不懂、信不信、用不用企业文化推动工作、推动发展、做人做事,作为衡量高管的一条重要标准,形成我们吉林农信每个成员的共同个性、行为模式、心理倾向和精神信仰,以此形成共识、积蓄力量,同心戮力,共谋发展。
9.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篇九
一、更新观念是关键
卷烟零售户不仅是我们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而且是我们与竞争者抗衡的同盟军和桥头堡,无论是专卖管理,还是市场营销,不管是网建质量的提升,还是品牌结构的调整,都离不开客户的理解与支持。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增值,服务增效”,促使零售户规范经营,上量增效,不仅需要我们做好耐心细致的宣传工作,更需要我们亲情化、个性化的诚信服务。随着卷烟销售网络由农网向城网的拓展、由全员推销向现代物流的转变、由单一经营到集中配送升级。人们不难看出,其目的就是以客户为中心,有效提高服务价值。烟草商业企业唯有通过有效服务,与卷烟零售户建立起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进而使其成为烟草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才能有效发挥卷烟销售网络——增值、调控、保障、服务的功效,才能牢牢地把握、占领和控制市场。正如上烟人指出的:“零售户是影响和决定整个网络运行质量的基础。” 为有效提升网络运行质量,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路。首先就是将“户籍化管理”转变为“诚信等级服务”,视“零售户”为“衣食父母”;其次就是把“按市场容量推销” 转变为“依据客户需求营销”,视“客户需求”为“企业第一需要”;再次就是把“向客户盲目压量”转变为“追求客户增值”,视“客户增值”为“共创共享”的价值体现。一切从客户的利益出发,目的就是为了激化顾客的忠诚度。因为只有长期忠诚的顾客才是企业创造利润的源泉,所以应当把提升网络运行质量的焦点从内部运作转移到客户关系上来。一般的客户发展阶段是:潜在客户→新客户→满意的客户→留住的客户→老客户。据统计,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留住一个老客户所花费成本的5倍,而20%的重要客户可能带来80%的收益,所以为充分利用客户资源和市场配置,有效建立和实施CRM的经营战略,就必须从客户关系管理战略整合的角度出发,细分市场结构、锁定目标客户、定位品牌形象,重新构筑客户价值评定体系,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知识化和专家型的服务,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以此来尽力挖掘和拓展网络运行过程中所蕴涵的巨大商机。
二、分类服务是条件
客户分类是有效投入客户服务的最佳途径,是在客户档案的基础上进行客户识别、客户细分、客户分析,进而把整体市场划分为多种客户群体的系列过程。其目的是通过实施分类管理及差异化服务,进而有针对性地配置企业资源来满足客户需求,不断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存度,实现企业利润、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最大化,客户的分类服务,就是根据卷烟零售户忠诚度的不同,将他们分成两级六等型:即热忱型、主动型、稳定型、唯利型、好动型和监督型。客户的分类的过程集中体现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经营的转变,若要充分挖掘网络运行潜能就必须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不同而有效的差异性服务,并逐步促使其成为市场的维护者、价格的推动者、品牌的宣传者、企业的代言人。第一层是A类型客户;属热忱型、主动型、稳定型的那种,本分守法、热忱经营且营销量大,是信得过客户群。这类客户理应是我们保护的对象和依靠的基础;我们理应把企业最好的资源优先配置给他们,按需供货,优先配送,全程跟踪,确保快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对一”服务,也是抓最有价值、最有潜力客户的具体体现。第二层是B类型户;属唯利型、好动型的那种,基本守法、被动经营且营销量一般,是不稳定客户群。这类客户理应是我们教育帮扶的对象和争取的重点;我们必须积极投入并与之保持良好的关系,热忱访销,重点扶持,随机监督,促其转化。第三层是C类型户;属监督型的那种,经常违规、投机经营且营销量小,是专卖重点防范的客户群。这类客户理应是我们稽查的重点和打击的对象;我们务必加大监控力度,随机稽查,重点打击,限量经营,逐步取缔。实践证明,网络服务是促成客户交易的首选要素,分类服务是前提,全程服务是保障,同时要积极完善各种应急服务措施,有效量化评估服务的效能及费用,从而达到降低服务成本,保障客户效益,提升网络服务效率的目的。
三、共创共享是基础
盈利是卷烟零售户从事卷烟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如果没有利益的引导,我们对卷烟零售户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徒劳的。卷烟批零差率小和卷烟经营上户率高是当前造成卷烟零售户获利偏低的首要问题。“卖烟不赚钱,还要贴个方便袋”。长此下去,势必挫伤广大卷烟零售户经营卷烟的积极性,影响网建功能的有效发挥。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在品牌、价格、服务乃至经营模式“同质化”趋势加剧的今天,企业要想通过单打独斗来获得生存和发展是不切实际的。惟有与合作伙伴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同盟军,才能真正实现共创共享。为切实保障卷烟零售户应得的利益,我们要在积极探索为零售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同时,认真研究和制定符合市场运作机制的卷烟批零差率,推进卷烟零售户合理布局,在向零售户索取的同时大力推广明码标价和提高给予的比例。尤其是卷烟经营企业应切实根据自己的市场容量、消费需求、品种结构等情况组织货源,做到卷烟零售户要什么品种,就进什么品种,能销多少,就投放多少。在保证货源合理流向的基础上,实施“一个龙头放水”,取消 “过户烟”,制止“回流烟”,打击“跨区烟”,从根本上杜绝张冠李戴和体外循环,进而控制市场,引导价格,保证利润。同时要学会运用多种利益纽带来链接和凝聚零售户,以增加在网卷烟零售户的综合价值,从而创造一种有利于提升网络运行质量的发展模式。
链接和凝聚的措施有:
1、价格让利;
2、销量折扣;
3、销售累计积分;
4、规范诚信奖励;
5、促销活动支持;
6、人员培训资助;
7、营销服务指导;
8、管理模式输出;
9、销售渠道维护;
10、红白喜事问候等等个性化服务。卷烟经营企业在帮助卷烟零售户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上的投入所达到的效果会远远超出由价格折让所产生的效果,当卷烟经营企业象培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培训在网卷烟零售户时,必然会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对卷烟经营企业的满意度、忠诚度、依存度和贡献度。使卷烟零售户与我们保持一种鱼水般的关系,以“互利双赢”来促进卷烟网络的有效链接。
四、员工队伍是保障
员工是联系卷烟零售户的桥梁和纽带,是行业价值有效传递的形象大使。忠诚的员工对于行业来讲,意味着更高的生产率和更大的利润。从员工素质抓起,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形象好、爱岗敬业的员工队伍,对于提升网络运行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毫无疑问“客户是企业的上帝”,那么“上帝”如何才能满意呢?只有员工真诚的服务才能让卷烟零售户感到满意。因此要想实现网络价值让卷烟零售户满意,首先就要服务好自己的内部客户——员工。根据著名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翰威特的“最佳雇主调查”显示:员工满意度达到80%的公司,平均利润率增长要高出同行业其他公司20%左右。
10.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篇十
----加强两支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苗永汉
2010年10月28日
加强两支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民族振兴、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国运兴衰、乐于教育、教育兴衰、乐于教师。要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必须重视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文化素质,形成具有内在活力和实力的“造血”机制。诚然,发展教育要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在贫困地区尤为明显,但不意味着回天乏力。贫困地区的人才缺乏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引进人才是必要的,但不能只执一端,基点还必须放在发展教育、开发内部人才上。加强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实践证明,有一个好的校长,就会有一所好的学校,有一个好的教师,就会有一批好的学生。因此,从根本上解决我县义务教育的普及问题和教育质量的提高问题,要狠抓两支队伍建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由各级各类学校110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初级中学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小学87所(含分校)、幼儿园1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2221名,小学段专任教师1279人,初中段专任教师942人,校长110名。
二、“两支队伍”建设的形势
校长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是教育系统的一项重要建设,是教育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队能力是教育系统整体素质的体现,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的素质如何,决定着领导水平和教育水平。建设高素质的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是加强教育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是顺利推进教育各项改革,推进教育发展根本保证。近年来,全县把加强教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狠抓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各级干部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各级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为加快教育改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就全教育系统干部队伍状况来讲,总体上是坚强团结的、有凝聚力、战斗力的。但是,与广大群众的期望相比,教育系统干部职工队伍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1、素质有待提高。不少干部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
2、结构有待优化。学校双语教师比例太少,不能够满足广大家长对孩子学习双语的需求。个别领导、干部在一个岗位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不能及时交流和轮岗,因而容易产生惰性,形成思维定势,工作难以创新。
3、思想不够解放。主要表现是:思想僵化,唯书唯上,行动疲沓,对政策研究不透彻,形势分析不准确;不能将上级政策与实际有效结合,照抄照搬,死板教条,灵活运用,创造性工作不够,求稳怕乱,宁左勿右,不敢创新,怕出乱子,怕担责任;因循守旧,墨守陈规,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解决能力欠缺。
4、精神不够振奋。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求无功,但求无过,责任心差。以上这些现象和问题虽然存在于个别干部身上,但严重影响整个教育系统“两支队伍”的形象,必须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5、教师分布不均。部分周边乡镇教师过剩,个别边远乡镇教师相对不足。专业结构不尽合理,高中教师、职业技术教师、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专业教师相对缺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措施和方法
1、加强政治学习,全面提高素质。要把全面提高干部素质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增强干部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突出抓好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坚持用党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理论成果武装“两支队伍”头脑,不断增强党性修养,使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眼于提高“两支队伍”工作能力,切实注重实践锻炼。要充分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果,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提高“两支队伍”工作水平,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狠下功夫,不断提高“两支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2、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公开选拔和聘用制度,坚持把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作为选拔任务校长的主要方式。切实扩大民主选拔,保障教职工对校长选拔任用工作的参与和监督,并努力提高社会和学生家长的参与程度,把一批思想纯、品德端、业务精、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实行校长岗位责任制,提高教师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能的机会。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在下达职称限额和职称评定时进一步向边远贫困乡镇学校倾斜,优先解决边远贫困乡镇教师的职称问题,使他们安心教学工作;制定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时,也要向一线教师倾斜,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干事活力。
3、加大教师结构调整力度。根据学校教学的需要,在现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中选拔有音乐、体育、美术特长的教师参加离职进修和中长期培训,进行转岗调整,充实到音体美教学岗位,解决音体美教师不足的问题;选拔有专业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赴省内外高校或高职学校离职进修学习,提高专业水平,毕业后安排到高中或职中任教,解决高中教师或职业技术教师缺少的问题;通过离职进修和培训,培训一批一专多能的教师;每年从师范类普通高校毕业生中择优选聘部分紧缺专业教师,解决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
4、强化培训,提高素质。根据自治区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计划,选派校长、教师参加了集中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我县各级各类学校校长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素质;选派教师参加自治区、地区组织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脱产进修、在职函授、自学考试等形式的学历教育,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结合我县实际举办教师“双语”培训、计算机培训、校长岗位培训、远程教育培训以及主要对民族教师进行的汉语在职培训,提高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和各族教职工的业务水平能力。
5、积极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按“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原则,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教师专业与教师任职的结构调整,实现了在职教师尽量做到按专业任职,极大地改观过去师资分配不均衡,教育方式不科学的局面。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做好超编人员分流工作,对教学业务水平较差,不能胜任教师岗位的人员要进行离岗培训,经培训仍无法胜任教学工作的要进行待岗分流,对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严重失职的人员,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
1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篇十一
关键词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22—0090—01
1加强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1)导向作用。通过加强文化建设,使电力企业形成固定的企业文化风格和内容,影响和塑造职工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引导职工形成企业共同的价值观,使职工的在工作自觉地找到集体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2)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每一个职工都建立起内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树立“认同感”、“使命感”、“自豪感”及“归属感”,使职工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建立行为规范。(1)外在约束,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立建全各项企业规章制度,树立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全体职工一体认同和遵守的企业道德风尚等,来约束即通过企业制度、企业风尚、企业道德以及和规范规范员工的行为。(2)内在约束,即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从思想上、精神上建立整体观念,形成与企业共同的价值观,从而实现自我约束。 4)发挥激励作用。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起一整套的精神激励体系,发挥强大的激励作用,使职]:产生奋发向上的原动力。
2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1)突出行业特色。在电力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和吸收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结合行业特点,建立具有企业和行业特色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先进的电力企业文化。针对电力行业产品、管理、生产和企业分布的特殊性,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根据整体建设的原则,结合各独立企业和单位的具体情况,统分结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有机的文化网络,充分体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行业特色。
2)育人原则。电力企业具有生产的严密性、技术的复杂性、产品的公益性等特点,它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于一体。这就要求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必须建立完善、高效的管理体制,树立以人为本,实践人文化、规范化的管理理念。为此,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激发职工敬业爱岗的热情,在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形象原则。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能源。因此电力企业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必须以服务社会和服务大众为其根本宗旨。为了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必须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上高度重视服务意识,使全体员工都具有高度的形象意识和责任感。 4)和谐原则。电力企业文化是电力企业全体职工的精神财富,是全体职工共同的情感所系,是企业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职工对企业的感情凝聚。因此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坚持民主和谐的原则,以和谐促进团结:以和谐促进了解;以和谐为基础开展竞争;以竞争为发展促进更高的和谐。通过和谐的企业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企业软环境,为企业吸引更多的人才,让企业在社会是更有信誉。员工更有荣誉感和使命感。
3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结构
电力企业文化的内容结构,可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是以客观存在的企业外形资产为载体的企业文化要素,属于表层企业文化,通过有特色的、有代表性的电力企业的各种有形的成就来表现出来的。如企业环境和企业容貌、企业建筑及广告等。
行为文化是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经营和操作程序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要素。这些经营与操作活动主要包括管理行为、宣教行为和文娱行为等。行为文化可以折射出电力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制度文化是电力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所包含的文化要素。主要包括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
精神文化是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层面。它是指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主要体现在电力企业精神、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等:
1)企业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企业哲学既是时代哲学观念的具体应用,又是企业管理理论的升华。
2)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存在和发展意义上的追求,是企业人格化的产物。
3)企业精神。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与时俱进的信念和意识,它包括企业的个性精神、团队精神、现代意识和自觉的群体意识,通过厂歌、厂训、厂规、厂徽、厂歌等形象地表现出来。
4)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反映企业文化个性的外在表现。电力企业的形象应体现对国家、对社会的强烈的责任感、“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负责精神。
5)企业规范是企业处理内外部关系的一般准则,职工之间关系的一般行为准则,也就是职业道德规范。
6)企业习俗、礼仪。它是企业有系统、有计划的日常例行事务,其实质是要培植基于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行为准则。
4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坚持党的领导。企业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2)勇于创新。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勇于创新,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企业文化,是时结合本行业和本企业特点,形成创新型企业文化,使创新成为企业的习惯和传统,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的形成和推行过程中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来保证和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培育企业精神、建立企业文化的主要手段,而企业文化则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密切结合的良好载体。
4)坚持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是人的集合,人是企业发展的目的、是企业存在的核心和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是全体企业人的精神和智慧的集中体现。因此,人才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源泉。在管理上要避免家长制和高压管理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从而充分发挥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建立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结合电力行业特点,注重宣传、教育和培训作用,建立完善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双文明建设”打好坚实的人才素质基础。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同时利用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企业员J:的综合素质,培养企业自己的技术骨干和管理团队,使电力企业的文化建设发挥更大的能量和作用。
5结语
1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篇十二
1 江苏省农机维修服务能力现状
经调研, 目前我省农机维修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1 农机经销商+生产企业的维修服务
近年来, 在我省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生产企业有500多家, 生产企业确定的经销商超过1 000家, 农机经销商联合生产企业开展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植保机等农业机械维修, 由生产企业提供维修技术支撑, 维修服务网络基本覆盖到每个县。从调查情况来看, 每个经销商基本配备了1~2名专职农机维修人员, 主要为本店销售的产品进行维修服务。农忙期间, 配合生产企业派驻的维修人员, 带着配件, 上门服务, 基本保证机具正常使用。此类维修服务占农机维修市场的50%左右, 起主导作用, 处于成长期。
1.2农机合作社自建维修点的服务
近年来, 国家和省通过加大机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购置机具时优先安排资金等一系列措施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2014年上半年, 全省农机合作社总数达到4 864个, 全省平均每个乡镇有合作社4~5个。目前超过1 500家合作社建有维修间, 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农机维护保养、换件修理等工作, 遇到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 通过联系生产企业或销售商进行处理。此类维修服务占农机维修市场的30%左右, 起引导辅助作用, 处于萌发期。
1.3 社会开展的维修服务
这类农机修理点, 基本以个体经营为主, 维修水平不高, 主要维修小型农机具, 对插秧机、联合收割机、高效设施农业机械等不太会修理。由于业务相对单一, 并受季节性影响, 基本是微利经营, 有的甚至亏损, 主要是靠维修“五小车”来支撑, 发展比较困难。此类维修服务占农机维修市场的20%左右, 起补充作用, 处于转型期。
2 推进农机维修服务能力建设有关情况
2.1 依法管理农机维修
依照《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 我省出台了《关于做好<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江苏省农业机械维修点等级审定条件>和<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许可审批程序>的通知》等文件, 依法开展农机维修管理服务工作, 坚持将农机维修管理工作纳入到农机化管理目标考核内容。定期召开维修管理服务工作会议, 研究探讨农机维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开展的农机法制宣传和农机打假活动, 积极配合工商、质监等部门深入基层开展农机维修配件质量检查, 重点查处无产品合格证、无中文标识、假冒产品及群众反应强烈的劣质农机产品, 净化农机维修市场。
2.2 抓好档案和信息管理
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机维修网点基本情况档案和备案管理制度。为提高农机维修信息化管理水平, 我省通过《江苏省农机监督管理信息平台》, 开发了《江苏省农机维修管理信息系统》。2013年底对全省农机主管部门负责农机维修工作的同志使用维修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操作培训。目前, 省级维修管理信息平台已经录入1 981个农机维修网点详细信息。
2.3 开展星级维修点评选
2012年, 我局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 为树立品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制定了《江苏省星级农机维修示范点评选办法 (试行) 》。2013年, 在自愿申报、逐级审核和评委会集中评审的基础上, 确定了全省第1批星级农机维修示范点 (示范期限为3年) 共62个, 其中五星级4个、四星级25个、三星级33个。
2.4 提高农机合作社维修能力
2013年我局分别在宿迁、扬州、常州举办了3期农机合作社维修人员和机务管理培训班, 以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机动植保机常见故障排除、维护保养及机务管理为主要内容, 近360名农机合作社维修人员参加了培训。2014年11月, 我局继续在无锡、常州举办2期农机合作社维修人员和机务管理培训班。
2.5 争取财政支持投入
省级财政2009-2014年共投入2 230万元, 加大对农机维修服务示范点的投入, 努力改善维修服务条件, 扶持了242个维修点建设。常熟市对维修点实行一次性设备购置奖励和每年服务型奖励, 二、三级点设备购置奖励分别为3万元、1万元, 服务奖励3万~6万元。张家港市财政设立农机维修专项补贴资金, 按专职农机维修技工3万元/人·年标准, 给予镇级农机维修中心补贴。
2.6引导企业与合作社对接
目前全省已有30家农机生产企业和300家农机合作社开展了“企社共建”工作, 共建模式发展到购机优惠、试验示范、联合组建合作社等。通过“企社共建”, 提高农机维修服务一线保障能力, 逐步解决合作社人才培训、维修服务、零配件供应等问题, 同时提高了生产企业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 实现双赢。
3 农机维修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规范出偏差, 配套保障难
一是规范出偏差。目前实施的农机“三包”规定不符合实际。家用汽车“三包”按使用时间或公里数确定, 保修期限不低于3年或者行驶里程6万km, 以先到者为准, 有的不低于5年或者行驶里程15万km。而农机“三包”规定, 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整机保修期才1年, 主要部件保修2年。农机使用时间一般以每年夏秋农忙为主约2个月, 有的时间更短, 如果第二年出现问题, 维修费用就很高。二是配件和人工价格高。维修成本主要包括配件和人工费, 因购机补贴全面实施, 整机价格相对降低, 但配件价格仍然较高, 机手在修理时对配件价格不易接受, 压价现象普遍。另外, 修理工工资不断增加, 维修点利润空间十分有限。三是没有或很少有维修补贴。农机作为农业生产工具, 在购置、使用、维修和报废环节中, 唯一没有政策补贴或很少有补贴的是农机维修。从2004年开始, 国家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从2012、2013年开始, 国家分别对农机报废更新、深松作业进行补贴试点, 补贴资金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安排。我省从2009年开始实行秸秆还田作业补贴, 2014年补贴资金达到5.2亿元。
3.2 设备条件差, 抢修保养难
一是抢修难。许多农机维修点缺少维修车辆, 加之农机型号千差万别, 配件种类名目繁多, 通用性很差, 配好备齐维修配件所需时间较长, 及时有效抢修难度增大。二是缺乏设备。多数维修点为家庭作坊式、门铺式维修, 资金有限, 设备简单。由于修理范围单一, 配件不齐, 承揽业务能力较弱, 维修效益不高, 导致经营者不愿购置新的维修设备和工具。三是机具分散不便维修。维修网点多数集中在县城和乡镇, 离村庄较远。而农业机械分散保管、使用, 季节性使用形成的闲置时间长, 维修和保养十分困难。
3.3 经营效益低, 留住人才难
一是条件差。农机作业季节性强, 农机故障抢修时间集中, 大多需在现场、田间地头和烈日曝晒中维修, 环境恶劣, 劳动强度大, 工作十分辛苦, 但收益却很低。由于农机维修脏、累、苦, 年轻人不愿干, 现有农机维修人员普遍年龄偏大, 知识结构老化, 维修服务后继乏人。二是季节性强。忙闲不均, 日常不可能养活较多的人员, 经常出现忙时活来不及干, 闲时无活干的情况。三是效益低。调查表明, 由于维修人员工资上涨较快、店面租金成本高, 维修费用甚至要到农忙后才能给付, 有的还会出现打折结算、拖欠甚至不付款等现象, 维修点基本没有利润。
4 提升农机维修服务保障能力的建议
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建议有关部门结合农机使用特点和时间修改完善“三包”规定。二是建议对在县域内销售量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机购置补贴生产和销售企业, 必须明确要求建立售后维修服务点, 公布维修服务人员电话, 承担相应维修义务, 如不设立则取消其农机购置补贴销售资格。三是补贴抢修设备。对适度规模经营、机具保有量大、服务范围广、守信用的农机合作社或达到一定等级条件、机手反映较好的社会维修点统一配备维修车辆和通用的维修工具, 提高农忙季节抢修保障能力。可参照农机监理检测车的方式从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机维修示范点中进行选择确定, 连续实施5~8年。
4.2加大“企社共建”力度
引导合作社尽量购买适合当地环境、品牌相对集中的农机产品, 避免出现品种多、数量小的状况, 降低售后服务成本。鼓励农机生产企业按批量为合作社优惠提供整机和零配件以及维修设备工具, 免费培训维修技术人员, 提高维修人员素质。对合作社农机具实行跟踪服务, 帮助合作社做好机具使用和调试保养、检修等工作。
4.3 加大维修培训力度
1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篇十三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一重要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推动全党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正确的路线确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各级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是各项工作的中流砥柱,是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带头人,其作风如何,对一个单位的事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关系着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反映着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关系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党风、政风、民风、安全稳定和改革发展,影响着整个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首先要抓好干部作风建设。
一、干部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干部作风是指干部在处理人和事的过程中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和风格,是其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的外在反映,主要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五个方面。具体来讲:思想作风就是指,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定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群众观念、廉洁勤政;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工作作风主要指,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勤勉敬业、勇于奉献、言行一致、雷厉风行,密切联系群众、不搞形式主义、不犯官僚主义、不存好人主义。生活作风是指,勤劳朴素、团结互助、严肃正派、清正廉洁。学风主要指,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搞照抄照搬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领导作风是指,坚持民主集中制,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不犯自由主义,坚持干部工作原则,不搞不正之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就是要在各级干部中大力倡导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坚决反对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乐,阳奉阴违、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不良风气。就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干部的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随着社会、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变,所担负的职责任务以及干部队伍状况的深刻变化,干部身上滋生不良作风的诱导因素也在增加,一些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上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这些不良作风,严重削弱了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全段的整体工作,也影响了干部自身的成长。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也更加艰巨和繁重。
二、干部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笔者认为目前我们一些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作风方面。一是个人主义,我行我素。思想方法不端正,看待问题不能客观、全面、历史、系统地分析,而站在利己的角度去分析判断,在一些事情上表现出片面甚至偏激,以致是非不明、混淆视听,造成了不良影响,影响工作大局。二是无所事事,得过且过。当和尚不撞钟,推推动动,甚至推而不动,对待工作不是积极认真地去应对,而是消极应付;不是务实精心,而是漫不经心。缺乏对工作的长远打算,不愿或不敢对职工进行正面教育,一些基础性预防教育不能理直气壮地去讲,所以在一些部门,职工是非不清,标准不明,甚至发生过激行为。三是学风飘浮,不思进取。对于上级的政策不学习、不研究,只满足于一知半解,或照搬照套,不去系统深入地剖析自己工作范围内的实际情况,对新生事物的发展趋势后知后觉,或不知不觉;不是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进行决策,开展工作,而是照搬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大搞大小“拼盘”,毫无结合之功夫,缺乏创造性,遇到职工反映的事,说不清、道不明、无主见、无对策,一揽子往上推。四是推过揽功,四处讨好。落好的事争先恐后,得罪人的事,退避三舍,有了成绩是自己的,有了问题不是上级的就是下级的,缺乏一种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和推功揽过的品质。五是看“酬”付劳,讨价还价。思权想利,患得患失,稍有成就,伸手要特殊照顾,不达目的便消极怠工,工作不比责任,不比贡献,只比待遇条件。
2.工作作风方面。一是弄虚作假,养蛹为患。日常不严格管理,真抓实干,不注重基础工作,而是盲目乐观追求表面上的平稳,查找问题不深入细致,发现问题不明言直讲,揭露问题不一针见血,处理问题不一盯到底,解决问题不举一反三,甚至于在检查写实虚报造假,发生问题后欺上瞒下,不是如实汇报,迅速按规定处理,而是私下了结,结果越搞越复杂,越拖越难解决。二是阳奉阴违、软弱涣散。对于领导布臵的工作,合意了就执行,不合意就搪塞,出现政令不畅,令不行禁不止。对自己主管部门的工作,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制度不健全,程序不履行,管理标准不高,要求不严,该想的没去想,该办的没办好,长期以来信访不断,队伍涣散,问题接二连三。三是形式主义、不抓落实。缺乏求真务实的作风,工作流于形式,只满足于开会布臵,下文传达,不注重实效,不善于抓落实。做工作是“天桥把式——光说不练”,满足于从文件到文件,从会议到会议,对工作任务、措施办法写在纸上、喊在嘴上、表态在会上,既不作过程检查,也不进行效果评价,做事虎头蛇尾,缺少切实可行的实施步骤和从一而终的负责精神。
四、官僚主义,不负责任。不深入实际,不调查研究,官气十足刚愎自用。主观臆断,脱离群众,方法简单,态度蛮横,甚至满嘴脏活,野蛮粗暴。五是好人主义,不敢碰硬。遇到问题绕道走,处理问题失原则,对待问题摸棱两可,宁可误事,不可得罪人,多栽花,少栽刺,留着后路给自己,好人自己当,黑脸别人唱。欺软怕硬,回避矛盾。
上述种种表现虽然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但如果不警惕,不抓紧治理,任其发展下去,就会损坏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各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损害干部队伍的形象和威信,干扰全段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甚至直接影响全段的安全稳定。解决干部作风问题,促进干部作风根本好转,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干部管理水平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三、对干部作风问题的分析和加强作风建设的对策 1.促进干部作风根本好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先决条件
精神状态是干部作风的首要标志,是影响干部作风好坏的重要因素。干部作风不良的表现其根源就在于党性、党风和精神状态问题没有解决好,就在于信仰、信念、信心的问题没有解决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当干部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任期后留什么的问题。党员干部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高度的党性觉悟,就会有积极向上、开拓进取拼搏奉献的精神状态,就会有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干部作风问题,绝不是简单、孤立的认识问题或方法问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的个体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对具体条件下的作风问题作具体分析,不断改进和加强自身作风建设,防范和剔除不良作风的侵蚀,逐步形成“脚踏实地、勤勉敬业、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养成“解决问题不过夜、雷厉风行抓落实、深入群众重调研、求真务实严管理”的工作作风,以及“盯问题、抓落实、严考核、精管理”的工作方法和“站高一层想问题、跨前一步干工作、立足岗位抓落实”的工作风格;进而形成“不畏艰难、敢打善拼、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企业性格,以及“负重攻坚、实干奉献、优质高效、创新争先”的企业精神和“事业为先、使命为责、实干为本、奉献为荣、创新为魂”的优良作风。
2.促进干部作风根本好转,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是本质要求
作风不实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不负责任,既是对党和人民不负责任,对企业的职工群众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责任,就是一个人工作岗位和职位相对应的义务和职责,它包含情感责任和理性责任,所谓情感责任,就是基于对所从事事业的兴趣和爱好而主动自发的负责态度和从业行为,它是一种乐趣;理性责任就是所从事事业和职务本身所赋予的职责,要求从业人必须严格履行的带有强制性的职业纪律和从业行为,它是一种约束。因此,转变干部作风,就要解决责任心的问题。工作态度反映工作作风。敢于讲真话、识真事、服真理和坚持重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的人,一般都是作风优良的人。上述干部作风的不良表现,究其原因还是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态度不端正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是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深刻认识组织和领导把这一职务所赋予的职责托付给自己,就一定要认真对待、尽职尽责、不负重托,就是要既耐心教育,诚心服务,又严格管理,真心帮助,不辜负职工群众的信赖;必须切实履行好这一职责,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必须自觉地讲求实效、真抓实干,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必须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特别是在解决难点、热点、重点问题上下功夫,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我们的每名干部都是带兵打仗的,都肩负着铁路运输事业的历史使命,都承担着上级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凝聚着各级领导和职工群众的期望。所以,领导干部责任心的强弱,能力的大小,绝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而是整个铁路运输事业的事,是一个单位兴衰成败的事,是自己所负责部门的平安和发展的事。因此,转变干部作风就要解决责任心的问题。各级组织必须下力气解决责任意识教育和责任制的落实问题。
3.促进干部作风根本好转,发挥好教育与管理的作用是有效途径
实现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同样需要“两手抓”,要强调教育与管理的结合。没有教育的管理是冷漠的,而没有管理的教育是乏力的。教育是作风建设的基础,有扎实的教育才会有良好的作风。深入开展作风教育,是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出现问题,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这个基础没有打牢。因此,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深入开展作风教育。作风教育的重点是做好“四个结合”,即: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正面典型教育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坚持灌输与疏导相结合,以疏导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作风教育的根本要求是为民、务实、清廉。应按照这一要求,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教育,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教育,廉洁自律的人生习惯教育。
开展作风建设,既应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又应健全相应的制度。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作风建设的管理,增强作风教育的实效。在管理方面,关键是要抓规范,抓落实,要把教育渗透到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制度和机制。我们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总支、支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监督制度,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实施逐级负责制、岗位责任制,以及各项工作的落实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现在我们的制度可以说不为不全,不为不细,关键是能不能严格按程序和标准进行落实,通过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4.促进干部作风根本好转,加大考核任用挂钩力度是关键所在
在干部考核上,要完善考核指标,改进考核办法,重点解决好干部的“能上”与“能下”的问题。“能上”要经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做到德、能、勤、绩,重绩选贤任能。“能下”要严格按不胜任现职岗位认定标准和调整办法,做到职、责、权、利,重责奖罚分明。要把促进干部作风好转贯穿到日常,落实到考核。要把考核与选拔使用挂起钩来,要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加大考核力度,确定淘汰率,采取排队促尾等方法,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坚持重用“三实”干部,即;重用那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作决定能以大局为重,勇于承担责任,诚心“实意”干工作的干部;重用那些潜心事业,埋头苦干,不尚空谈,只干“实活”的干部;重用那些善打基础,会抓根本,能留后劲,能出“实绩”的干部。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崇实、重实、务实的良好氛围,使浮躁难有市场,无法作祟。要加快推进干部制度改革步伐,重点解决以安全稳定的政绩论优劣、用科学考核机制决定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通过转变干部的观念和作风,并从根本上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确保企业的生机活力和蓬勃发展。
5.促进干部作风根本好转,强化群众监督与评议是重要保障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推荐阅读:
加强执法巡查提高执法水平积极推进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08-09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服务质量09-15
创新载体,提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09-07
加强校本教学研究提高整体办学水平07-11
提高领导干部道德理论水平加强道德实践07-14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务输出水平09-04
加强听评课活动 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11-05
加强队伍建设 打造六型队伍10-11
如何加强财政队伍建设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