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调研报告

2024-10-17

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调研报告(8篇)

1.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调研报告 篇一

关于在我市农村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调研报告

-----------------------来源:决策咨询委 作者:决策咨询委员会 日期:2008-12-5 10:19:10 按照胡志强市长的指示,今年我们承担了“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课题。为了摸清底子,找准思路,我们先后深入到子洲、佳县、定边、神木等县区、乡镇、村庄、农户调查了解,多次召开市直各有关部门、各界人士参加座谈会研讨论证,并借鉴外地经验,初步形成我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构想。现报告如下:

一、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整个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宪法第45条第1款明确规定:公民在年老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民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在社会中基本处于弱势地位,处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边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养老保障,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社会的文明富裕形成明显反差。据调查,我市有近70%的农村老人养老没保障,他们年平均消费支出为1200元左右,不到城镇老年人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是当前社会群体中生活标准最低的一个群体。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传统养老方式功能弱化,农村老人的养老已成为一项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何关注弱势,改善民生,使占总人口75%的农村居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不仅是广大农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能源化工和现代特色农业两个基地建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财政状况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市财政收入每年上一个新台阶,2007年,达158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7年达到2621元。及时制定和逐步推行“个人缴费、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时机基本成熟,条件基本具备,各级政府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果断决策,顺势而为,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一民心工程早日惠及百姓,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早日让百姓共享。

二、适应我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

(一)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要以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财力状况为依据,以有利于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有利于实现农民养老保险权,有利于保障参保人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坚持低水平、广覆盖、个人缴费、区域性集体补贴、财政补助为原则,建立以个人帐户为主,保险水平适度,交费方式灵活,基金增值明显,管理科学,监督有力,适合农村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使农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

1、参保范围。参保对象的参保意识是确定参保范围的主要依据。农村各年龄段人群对参加

社会养老保险的态度各不相同。据我们调查,18—25岁多数未成家立业,他们职业不固定,收入不稳定,虽有劳动能力,但参保意识淡漠;25—40岁是一生中的创业阶段,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欲,迫使他们四处奔波,埋头苦干,争取劳动成果的最大化,多数人无暇顾及养老保险;40—60岁处在守业阶段,职业基本固定,收入相对稳定,成熟的思维、有限的收入和逐年下降的体力,迫使他们不得不去考虑年老后的生活安排;60岁以上虽有一部分体质较好还能从事一些简单劳动,多数因体力下降和就业渠道狭窄,退出劳动力行列,他们的生活支出大于收入,迫切期盼有一份固定的收入来维持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老有所养。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我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应保人群应确定在18—59周岁之间,重点应放在40—59周岁的人群当中(包括进城务工,但没有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人员)。参保对象的参保交费年限最低15年,不足15年的要补足15年。截止2006年底,全市农业人口中18—59周岁年龄段的在册人数为177.48万人,其中40—59周岁51.54万人,占全市农业总人口的17.58%。

2、统筹形式。我市地理环境特殊,经济发展各异,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经济状况差别较大。为降低风险,缩小差距,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公平、公正,建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县级统筹,待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到市级统筹。

3、缴费标准。据统计,2007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21元,人均消费支出为2357.10元,其中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基本生活支出为1458元。按照应保人群的交费能力和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消费水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费标准应确定为每人每月60元,年720元(参保满15年,月领保金基本可满足目前农村老人的最低生活需求),其中个人月交纳25元,占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44%,是国家规定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缴纳保费应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的下限。保费交纳可视参保对象经济条件区别对待,经济条件好的可一次性交纳,经济条件差可按年、按季、按月交纳,如遇天灾人祸,还可缓交。对年满60周岁及其以上的农村老人,也可动员他们采取自交、子女代交的方式,补交一定比例的保费,无力交纳的,政府和集体应通过别的渠道帮助解决。有条件的乡村及乡镇企业要对辖区内的参保人员养老保费给予适当补贴,补贴费可抵顶个人缴费。

缴费标准应根据当地物价涨幅、消费水平、基金保值增值和地方财力状况,每五年调整一次。

4、财政补助。根据我市目前的财力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月保费60元当中,除个人承担部分外,财政每人每月应补助35元(其中25元计入个人账户,10元计入统筹帐户)。按照全市40—59周岁应保人51.54万,参保率70%计算,财政年保费补助15152.76万元;从当地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之日起,年满60周岁及其以上的农村老年人,除个人帐户计发养老金外,市、县财政按保费补助承但比例每人每月发给养老金60元。按全市现在该人群40.69万计,养老金年发放总额为29296.80万元。两项合计,共44449.56万元,占2007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的8.87%。

上述补助额度就总量而言,由市、县两级财政承担不存在太大问题。但县区财力状况不均,且应保人数差别较大。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费和养老金补助部分应采取市、县余缺调剂,县区分类按比例承担办法(以2007年财政收入为例,市县承担比例,详见附件一)。

5、基金管理。适应“个人缴费、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充分调动农村居民的参保积极性,有效规避因寿命延长、利率调整等不确定因素引发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发放断档和短缺现象,维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性和福利性,我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和管理应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模式。参保人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总额及其增值部分,市、县财政补助的71.43%(即25元)及其增值部分,均存入个人帐户,参保人有权查询。个人帐户积累主要承担国家规定年限内的养老金发放。市、县财政补助的28.57%(即10元)及其增值部分,社会各界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捐资捐助及其增值部分,均存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帐户,用来统筹支付因寿命超过国家规定的个人帐户养老金支付年限的参保老人养老金,冲消因利率等不确定因素调整而引发的基金短缺现象,保证被保险人领取的养老数额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同步。参保人跨统筹区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个人帐户本息余额全部转移,迁入地无法接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的,将个人帐户本息余额一次性退还给本人。参保人死亡后,个人帐户本息余额一次性退还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6、保金领取。参保人参保期满15年,且达到60周岁,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金。领取标准为:个人帐户积累余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国发[2005]38号文件规定的139个月执行)。保险金的领取额见附件二。享受养老保险金待遇的人员死亡后,个人帐户本息余额一次性支付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参保人保金领取年龄超过国家规定的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年限,由财政统筹基金继续按原标准发放,直至死亡。

7、运行模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属于保险业范畴。因此,可充分利用保险公司现在的网络机构、人才队伍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交由保险公司运作实施。政府只负责宏观管理,包括原则制定、方案审批、宣传动员、监督检查。这样做的优点是监督到位、运作规范、管理成本低、基金增值潜力大(农保基金的增值不仅可获取固定收益,而且可享受投资分红),同时便于政府职能转变。缺点是现阶段保险公司的公信度可能低于政府。采用保险公司运行模式,保险基金增值情况见附件二。

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需注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涉及面广,资金动用多,时间跨度大,在推行这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

一是南部县区财政困难,尽管市财政倾斜扶持,但占财政收入两位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还会让他们感到举步维艰。二是刚刚解决了温饱,手头现金和积余较少,又无外援支助的农民,要让他们长年累月交纳保费,且长达15年之久,也存在一定困难。三是原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行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排除困难,消除影响,保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顺利实施,我们建议推行过程中应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注重教育引导,增强大局意识,确保全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推行。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难点是保费收缴。我们要结合实际,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大局意识,开源节流,同舟共济,千方百计把这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好。市本级要承担保费补助大头,并把补助的重点放在南部一些贫困县区;县区要挖掘潜力,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列入财政预算,并重点帮助解决那些有参保愿望,但保费交纳困难群体的参保问题;应保农民要理解党和政府关怀,摆正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克服因难,踊跃参保。

(二)要妥善处理原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遗留问题。原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财政投入失缺,属单纯的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激发不起农民参保积极性。我市1996年试点,1998年停顿。全市八个县区启动了该项工作,参保人数7.7万人,仅占全市农村应保人数的2.6%,累计收缴保费878万元。目前,绥德、靖边两县已将保费退还本人,其余各县仍由当地民政和劳动保障部门代管。各级政府要做好善后工作,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原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初衷和本质,认识政府开展此项工作的目的和用意,认识当时的国力状况,从而消除疑虑,减少影响,或将原保费抵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费,或连本带息退还本人,为新制度的推行辅平道路。

(三)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新工作,要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通过典型积累经验,通过典型说服带动群众,力争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变成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要突出重点,关注弱势,首先保证那些农村特困户、独女户、伤残户以及失地农民参保,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靠。要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成熟一点,实施一点,避免操之过急,下任务,分指标,引发“保富不保贫”现象发生。

(四)要捆绑政策,整合资源,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创造条件。当前针对农村的惠民政策较多,这是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极好机遇。我们要在认真分折,掌握政策,协调各方,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将一些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关联度较高的政策捆绑在一起,如计生保险待条件成熟后可与养老保险合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基金在征得享受方同意的基础上,可抵交养老保险费等。这样既解决了农村困难群众想参保但交不起保费的问题,又降低了政府管理成本,使政府行为程序简化,效率提升。

(五)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应多策并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政府倡导的一项公益性福利事业,具有明显的政府行为。而传统养老中的赡养老人、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我们要在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大力倡导和弘扬“问责良心,善待老人”的道德情操,避免强调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丢弃或淡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调研报告 篇二

关键词:养老保险体系,农村居民,德尔菲法,提升空间

1 INTRODUCTION

China has a population of 1. 3 billion, of which, around 66% are rural residents (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0) . Elderly care of rural residents is a heavy burden for Chinese government. In China, elderly care, including economy sup- port and service support, can be divided into informal system, such as family support elderly care and self - support elderly care, and formal system, such as endowment insurance, wel- fare and social assistance ( Huang and He, 1998) . The histo- ry of China social security shows that the elderly care system is transforming continuously from informal to formal.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formal elderly care system in rural area is slower than in urban area. Commonly, in rural area, family - supported elderly care ( traditional mode) is the most effective mode. Because there is a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mily members, they will help and support each other. But the dual processes of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may have a detrimental effect on the ability of the family to offer support to the more vulnerable members. The older people in the rural areas left behind by the migration of the young to ur- ban areas in search of employment are most at risk ( Cheng, 2006) . The traditional elderly care mode, which is based on family support, cannot handle the social risks; thus a more ef- fective and adequate elderly care system is needed, that is the reason why the gradual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informal mode to the formal mode.

China is now in the process of completing this transforma- tion. As families get smaller, the group of rural residents breaks up; land resource gets scarce, the surplus value of ag- riculture becomes limited; aging in rural area grows faster than in urban area. All of these issues lead to the inadequacy of fam- ily support and the inability of the traditionally informal elderly care system to meet rural residents' need ( Wang, 2006) . As such, the academia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oth realized that it's very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to set up a formal elderly care system.

For a long time, the main focus of Chinese social security reform is urban area. In th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China took “low wages, high welfare ” policy to develop heavy in- dustry ( Lin, 1999) . In 1951, China issued Labor Insurance Regulation, in which the workers of state - owned enterprise and collective - owned enterprise business were covered, and the items include disability, death, disease, elderly, child- birth and support for relatives ( Labor Insurance Regulation, 1951) . Because of the labor insurance and land reform, Chi- na was approved by workers and farmers ( Gao, 2006) . After the economic reform was issued, social insurance system in- cluded elderly care, medical care and unemployment was re- formed from 1985 in urban areas.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which based on basic living standard security system, was set up as well. Owing to the limit of financial and material re- sources, self - support and family support elderly care were the main parts of rural elderly care system, five guarantees family system and 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system did not make the investment yield well. This situation lasted 25 years after the e- conomic reform started. In the 21st century, as the leading role, the government changed the programs of rural social se- curity. In 2003, new type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sys- tem was set up; 2007, rural basic living standard security sys- tem was set up; but there is still no social old - age security system. Thirty years had passed since the economic reform com- menced, the huge variations of Chinese entire society have changed the old circumstance and supply condition of rural so- cial old - age security system, and rural residents' appeal for an elderly system have become stronger as well.

2 THE DELPHI TECHNIQUE

The Delphi Technique is a structured communication tech- nique, originally developed as a systematic, interactive fore- casting method which relies on a panel of experts ( Linstone and Turoff, 1975) . From the 1970s, the Delphi technique began to be used in public policy - making, which caused some methodological innovations.

The need to examine several types of items leads to intro- ducing different evaluation scales which are not used in the standard Delphi. These often include desirability, feasibility and probability, which the analysts can use to outline different scenarios: the desired scenario, the potential scenario and the expected scenario.

The complexity of the issues posed in public policy - mak- ing leads to give more importance to the arguments supporting the evaluations of the panelists; so these are often invited to list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each option item, and sometimes they are given the possibility to suggest new items to be submit- ted to the panel.

For the same reason, the scaling methods, which are used to measure panel evaluations, often include more sophis- ticated approaches such as multi - dimensional scaling.

2. 1 The Instrument of Delphi Method

The experts answer questionnaires in two or more rounds. After each round, a facilitator provides an anonymous summary of the experts' forecasts from the previous round as well as the reasons they provided for their judgments. Thus, experts are encouraged to revise their earlier answers in light of the replies of other members of their panel. It is believed that during this process the range of the answers will decrease and the group will converge towards the “correct”answer. Finally, the process is stopped after a pre - defined stop criterion and the mean or median scores of the final rounds determine the re- sults ( Rowe and Wright, 1999 ) . The flow of Delphi tech- nique is presented as Fig. 1.

2. 2Kendall's Coefficient of Concordance ( w)

When the third round of Delphi technique is complete, the Kendall's W will be computed for the scored ranking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consensus among the experts for the factors proposed with respect to both rounds.

Kendall's W is a measure of the agreement between several judges who have rank ordered a set of entities ( Field, 2005) . If the test statistic W is 1, then all the survey respondents have been unanimous, and each respondent has assigned the same order to the list of concerns. If W is 0, then there is no overall trend of agreement among the respondents, and their responses may be regarded as essentially random. Intermediate values of W indicate a greater or lesser degree of unanimity among the various responses.

3EXPERT OPINION COLLECTION AND A- NALYSIS

A four - round Delphi Technique were designed to answer what are the areas for improvement that can be proposed forNew Pension System for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and how are the areas of improvement ranked.

There are 18 experts who are identified through their expe- riences and fields of interest participated in the first round sur- vey. The experts are comprised with academicians and officers of social security authorities. The list of exper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expert opinion assessment ( EOA ) is shown in Table 1. In the panel of experts, 11 are academicians in universities and most of them have teaching or researching experience of so- cial security; and 7 officers from Human Resource and Social Security Bureau of different provinces, they know well of cur- rent social security polici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first round of the EOA, 15 experts participated in the survey and provided 21 responses. The 21 responses were synthesized and categorized into 6 factors ( including the con- tents of New Pension System for Rural Residents, financing a- bility and level, fund oper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centive mechanism and macro management system) . They are collected as the area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New Pension Sys- tem for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refer to Table 2.

Due to the multiplicity of rounds conducted, the EOA in- strument was considered to be valid as the experts were continu- ously provided with the outcomes of the previous rounds. Some experts requested that the findings of the whole study be shared, a request which was fulfilled upon completion of this study.

There are 12 experts responded to the survey both in round 2 and round 3. Kendall's coefficient of concordance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consensus among the experts for their rank- ing of the factors proposed in round 1. For the second round of the EOA, the Kendall's coefficients of concordance is 0. 128, and p - value is 0. 53 ( refer to Table 3) . It means that in the second round the experts are not quite agree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findings are deemed to be insignificant because of the p - value is more than 0. 05.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the third round of expert opinion assessment. For the third round of EOA, with reference to Table 5, the Kendall's Coefficients of Concordance and p - value for scored ranking is 0. 480 and 0. 000 respectively which implies that the study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the ranking of the 12 experts are consistent.

Therefore, based on the mean ranking of the areas that need to be improved for New Pension System for Rural Resi- dents, the order is: The contents of New Pension System for Rural Residents, Fund Operation, Financing ability and lev- el, Macro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This finding implies that the experts view that the contents of New Pension System for Rural Resi- dents is the most urgent aspect that needs improvement, while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is the least urgent aspect.

4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S

Contents of New Pension System for Rural Residents are the major issues stressed by the respondents in deal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New Pension System for Rural Residents. About 45% of the items expressed by the interviewees were about the adjustment of the contents of New Pension System for Rural Residents, and it was almost the first factor came into the interviewees' minds. Most of the interviewees suggested that the benefit need to adjust to a higher level.

From the respective of urgent, complete rural old - ag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increase the level of benefits of the pension should be the first concern of the government.

The family members of the senior citizens ( who are over 60 years old ) should participate in the scheme voluntarily, rather than compulsively. On one hand, the elderly can be pro- tect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young generation can take time to get to know New Pension System for Rural Residents and accept it slowly.

Financing ability and level is the foundation of rural old - ag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60% of the interviewees have men- tioned financing problem when talking about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old - ag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hey have proposed sev- eral way of improve the financing abilities and levels.

There are special fund for supporting agriculture develop- ment and helping the poverty in our country, we should also establish a special sponsor fund for rural social pension insur- ance. Encourag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township enterprises, the urban citizens with high level of income and other individuals donate money to pension insurance fund of some poor regions. It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 cial pension insurance.

There are four kinds of expenditure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namely expenditure on supporting farming, expenditure on rural fundamental establishment, ex- penditure on r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on rural subsi- dies.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pro- vide subsidies for rural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Fund operation includes two important aspects, namely maintenance and appreciation of values of the fund and supervi- sion system of the fund. And for current situation, the inter- viewees suggest putting more concern on the maintenance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values of the fund.

Maintenance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values of the fund is a vital aspect for realizing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old - ag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o improve earning rate , the most important approach is to apply market - driven operation. Only if the capital freely invests in financial assets , can we obtain the average earning rate of society.

The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mechanism includes establish and improve a managing team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decline managing cost and us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llow farmers to exchange land for social security.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 farming and farmers has a decreasing trend. It has generated a huge threat for the farmers who take land and farming as the way of living. In order to address these specific issues , the system of trading land for social insurance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centive mechanism is the approach of encourage rural residents take part in the rural old - age social security sys- tem. It includes encouraging participates select higher contribu- tion level; strengthen the incentive function of personal ac- counts; conduct propaganda among the masses; and dynami- cally adjust government subsidy.

The migration of rural residents 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process of New Pension System for Rural Resi- dents. A dynamic personal account of New Pension System for Rural Residents will insure that rural residents can keep their account, pay contribution and get benefit wherever he is. At the same time, speed up national social insurance informa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inter - provincial account transfer of New Pension System for Rural Residents and other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参考文献

[1]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of China.Statistical Bulletin of Civil Affairs[M].Beijing: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10.

[2]Huang, S.and He, H.Economics of Government[M].Beijing:China Economy Publishing House, 1998.

[3]Cheng, H.The Way out of Aging Problem:the Impact of Aging Problem on Endowment Insurance[J].China Labor Security, 2006 (8) .

[4]Wang, R.Influence on Social Development by Aging of Popula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2006, 26 (4) , 41-45.

[5]Lin, Y., Cai, F.and Li, Z.The China Miracle: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conomic Reform (Revised ed.) [M].Shanghai: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3.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调研报告 篇三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调查分析

0.背景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且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0%左右,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性较大,尤其在经济快速发展下,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明显,人口老龄化现象也越加严重,使得农村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多年以来,国家开展的社会保障工作多集中在城镇地区,相关学者对于城市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研究比较丰富,而对于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致使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城乡之间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日益扩大,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农村社会保障领域的欠缺,使得“三农”问题越来越凸显,城乡之间的矛盾增多。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方面,针对具体试点县市的跟踪研究较少。本研究则深入试点市县地区,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方式取得第一手资料,更加直观地对当前张家港市新农保试点工作状况进行分析,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实际操作方法,这对于解决张家港市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有一定的操作性,同时结合国外典型国家农村养老保险的经验对新农保制度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提出借鉴意义。

1.项目研究的目的

对老年人的养老保险问题进行调查。探究现阶段试点的新型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农村老年人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受益者,使农村老年人在有保障、有尊严、有安全的社会条件下生活,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存在的问题

2.1投保对象的担忧

以张家港市为例,市里再发布农保实施具体措施,要求村干部组建工作组挨家挨户,通过村广播等方式宣传,鼓励村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宣传过程中,村民的提问反映出对新农保的担忧。首先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可靠性。距离老农保不到几年的时间推行新农保,国家政策能否长期有效,关乎到农民能否安稳的拿到养老保险金。其次,质疑“保险”能否保住资金。因为养老保险是长线投资,农村对经济金融不熟悉,但是人们却了解通货膨胀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成本上的改变,担心几十年之后的每年几千元会贬值得厉害而变成废纸,折损现在利益投资长远是否合算。最后,看似自愿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具有变相强制参与的性质。60岁以上老人如要拿到基础养老金的前提是,子女参保养老保险,这让本想持观望态度的子女不得不参保。好在新农保缴费档次要求的缴费金额比较低,对年轻子女造成的负担不重,选择100元最低档次的较多,造成了低档次缴费占大多数的现象。

2.2农民普遍投保低,筹资难度大

虽然参保率高,但是农民的投保一般都在100元的档次,这个档次的特点是个人占比低,政府补贴所占比重较高,给农民的错觉是农民能享受到更多政府补贴。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担心风险,认为这样的固定长线投资不如把资金结余出来做现在事情来得保险,宁可自己把钱存进银行,也不乐意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由此造成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水平低,基金规模小,基金效益的增值受到影响,这严重危及农村养老保险存在。

2.3经济发展快对基金增值要求高,基金运营管理难度大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较好,“十一五”期间的GDP增长率在11.5%,但是通货膨胀也毕竟严重,去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1.8亿,1.96万亿元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每年的收益率只有不到2%,如何能跑赢通货膨胀达到保值甚至增值的目的,对养老基金而言是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初级阶段的养老保险金的保障水平较低,基础养老金平均每年才660元,500元档次的平均每年才1300元左右,而我国贫困线是1196元,将来养老金能否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要,能否提高相应基础养老金的给付水平,同样是个艰巨的任务。

本文提出的几条主要对策建议:

一是要加强新农保管理体制建设。

二是要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来完善新农保的外部环境。

三是建立科学的新农保筹资机制,核心观点在于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并合理划分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

四是建议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进程。

希望通过以上措施的实行,改善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不足之处,使之早日成为惠及全体农村居民的又一重大社会保障政策。 [科]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商务印书馆,2008.

[2]刘昌平.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4.关于农村养老情况调研报告 篇四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养老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必须解决的问题。有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4亿,超过总人口的10%,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此次平山县南街村调研情况,得出如下数据及存在问题:

(一)老年人身体状况及医疗情况

1.在访问调查的老人中有93.9%的老人认为自身健康,能够自理,6.1%的老人部分或不能自理。其中经常体检(一年一次以上)的老人占三分之一,而其余的老人很少或从未体检。

2.在医疗保障方面,80.3%的老人参加了新农合,12.1%的老人选择了商业保险或其他医疗保障,但仍存在7.5%的老人没有选择任何医疗保障。

3.在就医的问题上,98.5%的老人选择“大病去医院,小病在家吃药”,而

1.5%的老人生病立即就医。不就医的主要原因是医疗费用过高和手续繁琐。

(二)农村养老的现状与特点

1.在访问的老人中,87.9%以上的老人依托家庭养老,入院养老及居住社区养老占6%左右。老人大部分与子女住在一起,另有相当多的老人单独居住,而他们感情与生活上和子女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2.半数老人希望可有子女照顾日常生活,另有很大比重的老人能够自己料理,请家政保姆及住养老院者只占很少比例。

有以上数据分析,农村养老方式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形式,以社会养老为补充养老形式。

(三)关于农村养老院的情况

农村中只有很少的养老院,而且有部分老人并不知晓养老院的具体位置。此外,养老院的环境较差与收费超出部分老人所能承受的费用,是老人不愿进入养老院的原因是之一。

另外,有部分老人不愿去养老院是因为担心周围邻居的评论,担心邻居认为子女不孝。

(四)农村老人的生活情况

农村老人,21.2%左右老人有退休工资或养老金,36.3%老人靠子女提供和生活费用,10%左右老人办有养老保险,20%左右只依靠务农获得生活费用。目前,多数老人的工作是帮子女带孩子,另外,务农、家务、个体经商的老人也占一定比例。绝大部分老人不担心子女不会履行赡养义务,一部分老人担心没钱治病及年老孤独寂寞。在“子女不孝,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假设下,多数老人会向村委会或组织反应,让其出面说服教育,而少数老人会选择忍气吞声,自谋生路。

生活中,老人经常倾诉的对象是老伴、子女及周围的邻居亲友,也不乏老人会向孙子女和村干部倾诉心声。老人的娱乐活动多为打牌、麻将、下棋以及跳老年健身操,几乎所有老人都会选择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电视。

总体看来,该村多数老年人很少有孤独感,也有个别老人认为自己孤独寂寞。

(五)老年人对国家养老政策的了解

只有略微超过三分之一的老人对国家养老政策有所了解,很多老人并不清楚国家的养老政策。

综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虽然农村养老事业得到一定发展,但农村老人绝大多数还停留在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阶段。

(2)对农村老人的医疗保障、社会福利落实力度不够,并不能使所有的老人生活受到保障。

(3)社会养老体系不够完善,养老院环境差及宣传力度不够,让很多

老人放弃去养老院养老。

在农村养老情况的调查过程中,我们采访了“孝老爱青”模范——李志凤,她的孝老事迹也体现完善农村养老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加大对青少年的教育。

由此次调查可以得出中国农村以家庭养老最为普遍。家庭养老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在于:第一,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由于农村地区间的发展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全农村范围内推广养老保险制度,这决定了家庭养老会在相当长时间内成为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第二,农村家庭服务业不发达。由于疾病缠身、自理能力较差,他们难以安度晚;第三,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对农村老人生活习惯的感染和影响。随着年岁的增加,农村老人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越来越有限,对家庭人员的物质、精神依赖亦会增加。

当然,现代社会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方式面临很多挑战

(一)由于计划生育的贯彻,使得老年人子女减少,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家庭功能弱化。子女的养老压力增大,社会负担加重,使得养老问题日益尖锐。

(二)竞争压力增加、人口流动加快、代际倾斜严重。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大量农村的年轻人进城打工。迫于岗位的竞争压力,忙于工作和事业,使他们无暇顾及老父和老母;同时,一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子或独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这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患病率、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同时,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超过75岁之后),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会上升,自理能力下降,将更多地需要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这一切必将加大家庭的负担,也必将导致年轻人消极拒养老人情绪的增加。

各种挑战因素的结合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开始瓦解和分化,这就是子女养老和在家养老相分离的态势,而且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和慰藉也不象过去传统模式下那么密集和经常了。这是传统家庭养老制度在现代化冲击下的一种变革。导致这种变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以下两个因素在农村正在逐渐突出:第一,两代人的居住偏好。喜欢分开过,是现代人特别是青年人的时尚,也可以说是人的现代性的一种表现。有

其他组织,对我国多个省市的一项调查表明,2/3的农村青年婚后一二年都要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在老人那一端,也有个图清静、少麻烦的想法。第二,家庭人口外流或外迁因素。子女不在身边,在外地学习或工作,条件不成熟,两代人只好分居两地。显然,作为家庭养老,无论是传统模式抑或现代模式,有二个基本因素决定家庭养老的质量,一是子女的支持和关照程度,二是自身的一些因素,如经济实力、健康状况、人际关系。在农村,传统孝道观念的淡薄和老人自身经济实力的弱小,决定了农村养老质量的下降,也决定了养老社会化在农村存在的空间正在形成。

解决我国农村养老的方式选择及立法的价值取向

根据当前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文化模式、社会化服务状况以及养老的实际情况,家庭养老仍然是中国农村中的主要养老方式,只不过这种家庭养老已不再是传统的家庭养老,而是以家庭作为养老的载体辅助于多种养老方式的农村养老模式。可以这样说,不管今后农村养老如何改革,家庭作为养老载体的地位是其他养老方式无法替代的。因此对于家庭养老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我们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切不可以偏概全,随意放弃对家庭养老的研究和规范,更不可武断地认为社会养老保险能够完全替代家庭养老。

之所以说家庭作为养老载体的地位是其他养老方式无法替代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家庭养老的成本较低。同居一室,家庭成员更便于照顾老人,无需由专人脱离生产而专职对老人进行看管,既不影响生产,又不影响养老。第二,我国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由于诸多的原因,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的全面推广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程度还很低的情况下,家庭养老这种古老的养老方式不能随便地减弱或放弃。第三,家庭服务业不甚发达。即使人人都参加了社会养老,年老时有一笔可观的收入,但由于农村家庭服务业刚刚起步,从事家庭服务的人员十分有限,因而,如果没有家庭这个养老载体,老人们即使手中握着钱也仍然无法安度晚年。第四,思想观念、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对老人养老载体选择的影响。传统的“子孙满堂”观念在农村依然根深蒂固,年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对家庭的依赖性、对子孙理解的渴望会进一步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拿到保险金的老人会选择离开自己的家人而与他人生活在一起吗?很显然,家庭永远都是最理想的养老载体。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的观念更新以及人口的流动对家庭养老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单靠原有的道德、法律法规对家庭养老进行规范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因此,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制度,必须将家庭养老放在重要的位置。

养老的载体与养老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家庭愿意承担养老责任,但没有物质上的支持,老年人的生活仍然无法得到保障;或者相反,老年人仅有资金上的保证,但无人对其进行照顾,其生活也是难以得到满足。所以,在巩固原有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前提下,必须在农村强制推广社会养老保险,使农民建立防患意识,在其年轻力壮、创造力最强时,能有少部分的储蓄,以备年老、多病没有生活能力时所用。

5.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调研报告 篇五

农村养老问题是关系到数亿中国农村老龄人口的重大问题,也是党和政府密切关注的社会问题。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既是尊重历史,积极面对现实的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由于中国所倡导的家庭伦理观念浓厚,在过去的农村养老过程中,家庭有效的保障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然而,由于农村社会结构的变革,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极大的挑战。因此,找寻新的农村养老模式成为党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养老模式,保障制度,立法保障概述

1.1我国农村养老现状

1.1.1 农村“空巢家庭”老人急剧增加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工业大发展和乡镇区企业的连年突起,农民积极向外寻求发展的空间,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规模越来越大,形成规模空前的民工潮。据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达49.7%,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7.7个百分点。我国尊老、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正是通过大家庭的生活方式体现出来的。可如今,子女离开家庭后,对他们在经济上依靠子女造成了困难,日常生活的照料失去了依靠,精神上失去了寄托。特别是进入鳏寡期的老人,他们面临的困难更大。1.1.2高额的医疗费用

农村老人常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以上,而每年的医疗费用为2192元,这就占了他们全年经济收入的20%至40%,在这种情况下,农村老人生病了也只是能顶则顶,能拖就拖,往往错失了治病良机,极大的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加之农村医疗机构少,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陈旧落后,医务人员少,甚至有的乡镇卫生院濒临倒闭,缺医少药,自身都难以维系生存。1.1.3家庭规模小型化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1980年正式提出的“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政策,60%的农村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使得农村家庭规模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家庭子女人数减少,家庭规模也在小型化,劳动力也在减少,这就意味着农村家庭收入也在减少。在农村传统儿子养老,就使得独生女出嫁后,父母一旦年老,失去劳动能力,就会沦为贫困户。家庭结构的转型使农村老人不得不“活到老,干到老”。伴随家庭规模的普遍缩小,老年人养老问题十分突出。

1.2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

1.2.1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亲情养老。其本质就是由家庭成员提供经济支持和服务照料的一种养老方式和养老制度。它是儒家文化的“孝”的强调,是中华民族绵延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赡养老人的义务已经变成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在责任和自主意识,是其人格的一部分。这在广大农村也表现得毫不例外,而且由于我国广大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实施其他养老模式的条件不太具备,家庭在提供生活照顾和精神慰籍方面又具有无可替代性。因此,目前家庭养老仍是我国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模式。1.2.2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指由专门的养老机构(包括福利院、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临终关怀医院等等)将老人集中起来,进行全方位的照顾。正规的养老机构,其日常管理均要严格。机构养老是我国重要的养老模式之一,但不能满足众多其他需求的老年人群需要。1.2.3社区照顾

社区照顾的基本做法是:在城市各个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老人仍然居住在自己的家里,享受服务中心提供的营养和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并由服务中心派出经过训练的养老护理员按约定定时到老人家中为老人提供做饭、清扫、整理房间等家务服务和陪护老人、倾听老人诉说的亲情服务。所以,有人说:社区居家养老是一个无围墙的养老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相对于机构养老,更为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也更为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的社区为老服务的新路子。

1.3目前我国农村养老面临的主要问题

1.3.1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

第一,老年人家庭地位下降和多子女家庭养老责任分散。农业技术的提高和农业耕作的半机械化和机械化,使老年农民的传统农业经验价值严重缩水,再加上老年农民体力的衰退,他们对农业家庭的作用就越来越小,因而他们在家庭中的传统家长地位和权威地位必然会丧失,相应地就失去对家庭财产的实际支配权。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养老的可依赖性就大大降低了。在多子女家庭中,由于有多个养老主体,就会产生相互推诿责任的可能,就会出现谁都不养老的局面。第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和劳动力的流失弱化了土地的作用,改变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影响劳动者作为义务承担者的角色,冲击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

1.3.2农村社会化养老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村集体养老力量薄弱,农民养老资金不足。农村社会化养老只对农村部分老年人实现了集体养老,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很好的解决了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但是我国社会化养老的供养能力还不足,而且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缓慢,对那些经济收入较低的农民来说,经济基础薄弱,没有条件拿出足够的资金对未来养老进行投资。第二,政府承担的责任不够。我国政府为避免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或“高福利”的做法,防止背上沉重的社会保障负担,放弃或者规避社会保障责任。

2调查的内容

2.1调查对象

2.1.1在校大学生(以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为例)

大学生(18-25岁)接受高等教育,知识面比较广,获取信息的渠道宽,看待事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眼光长远。通过调查大学生对农村养老模式的认识,希望可以找到解决农村问题的最佳方法。

2.1.2农村农民(以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某农村为例)

农民(35-55岁)是农村的主体,他们对农村养老最有发言权,也有切合自身需求的想法,农民的意见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调查农民可以发现农村养老中存在的问题,也能为更好地指出解决农村问题的方向。

2.2调查结果

2.2.1在校大学生(以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为例)

我们设计了100份问卷调查发放在华科学院,收回90份,有效问卷85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23.5%的大学生认为家庭负担来源于日常生化开支、赡养老人,17.6%的人认为家庭负担源自子女教育、住房医疗,11.9%用于人情交往,3.5%用于其它消费,2.4%是农业生产。大学生中56.2%支持家庭养老,22.4%支持机构养老、社区照顾。另外,大学生只有7.3%的人很担心自己的未来养老问题,37.5%不担心,56.2%的人表示对自己未来的养老无所谓。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有部分大学生对农村养老模式一知半解,他们对农村养老模式仅仅只是停留在家庭养老上,对其它养老方式不清楚、比了解。还有人认为农村养老模式没有实施的可能性。

2.2.2农村农民(以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某农村为例)

我们对该村的300户家庭进行调查。其中,有33户家庭搬离农村。我们对剩下的267户家庭调查发现,79.8%的家庭依然采用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20.2%的家庭选择了社区照顾。选择社区照顾的家庭里55.6%是鳏寡老人,33.3%是有子女或无人照料或子女没时间和精力照顾的,11.1%是残疾人。这些家庭中33.7%的家庭开销花在子女的教育上,26.2%用于农业生产,15%花在日常开支上,5.63%分别用于住房医疗、人情往来和其他花销,只有8.2%的家庭消费是用在赡养老人上。而这些家庭提出没有足够的资金用来进行养老投资,对自己未来的养老问题表示很担忧。

2.3提出建议

第一、调动家庭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由于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和家庭养老观念逐渐淡化,很多老年人不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但是随着人们对老年人情感需求认识的不断深化,家庭的作用在西方又开始引起重视,如有些国家已在探索给予因照顾老人而不能工作的家庭成员一定的补贴或提供弹性工作机会等。私人部门在西方国家的养老服务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英国,私人部门兴办的养老机构占到养老机构总数的60%左右,还有大量的私营企业从事着社区的日间养老照料服务。此外,社会上还有大量的志愿者,包括慈善机构和个人。2001年,英国有590万志愿护理者,其中大部分属于社区志愿组织。志愿服务形成了许多种形式,如互助型养老、储蓄型养老等。

第二、加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如果要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就必须真正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险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险,政府可以通过适当加大大病统筹的比例,提高专门针对大病的统筹补贴等方法,逐步降低重大疾病的起报点,加大重大疾病的报销比例,让老年农民能看得起病,真正有一个幸福健康的晚年。

第三、加大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对农村老年人的救济力度。

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应行使宏观调控职能,即制定政策起引导、宣传和监督的作用。同时建立老年银行,加强对农村养老资金管理。通过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形式获得的养老资金,必须要有一个专门管理和服务机构,而这种机构既要依附农村各级组织,又要相对独立开展工作。

第四、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农村应该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观念上要从以城镇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为重点向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制度转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需建立三方筹资方式。这个制度的核心就是:建立农民个人帐户,以支定收,个人缴纳,集体补助,国家按比例补贴,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在全国农村当中,可以以身份证为基础,实行统一的养老保险号码,政府为农民建立养老保险帐户。

第五、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首先要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次要将农村养老保险法制化;第三就是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农村养老的社会化。

第六、完善农村养老立法。

城镇的养老保障体系已经构建的日趋完善,并且发展势头也比较良好,而农村的养老保障却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是没有建立与农村老年人养老有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即使目前也有相关的法律来规范,开展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事业,但是这些法规不能够很好地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所以目前需要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特别是要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做出详细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农村地区的老年人老有所养,颐养天年。

第七、加强传统优秀文化建设,大力提倡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也是现代中国人的基本修养。目前不良文化冲击下,农村尊老、养老出现一些退化现象,应该加强宣传建设,重塑道德模范。

2.4我们的意见:

农村养老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我国政府和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使农村老人老有所养,食有所安,病有所医,不仅关系到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也必须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出谋划策。对于农村养老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维护家庭养老功能,以法保障老人权益。

第二、大力推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走靠自身养老的路子。

第三、办好养老院、福利院等养老机构,解决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第四、普及养老知识,提高人们的养老意识,让更多的人选择出更好地养老模式,做好养老准备。

第五、当代大学生应该从现在做起认真规划对父母及对自己的养老,加强对养老问题的认识。

第六、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的关注度,努力筹集农村养老资金,使农村老人人人都得以安享晚年。

第七、农村老人应该转变思想,必要只局限于家庭养老,要试着接受新思想,采用新的养老模式,增强自立能力。

3总结

6.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调研报告 篇六

一、农村家庭养老制度面临的困境

目前在农村,由于代际关系“轻老重幼”格局的形成,一方面家庭物质资源的代际间分配严重扭曲,老年人处于被忽视被排斥的地位;另一方面,老人在家庭

和社区中的话语权也在迅速失落,他们不但缺乏与子孙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而且连表达个人意见和不满的权利也经常被剥夺。老人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弱化与农村整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反映了农村以年龄和代际为界的社会分化业已形成,并在不断扩大。

第一,家庭养老的制度基础已经改变。一般认为,家庭养老是在长辈对知识和家庭经济具有控制权威的社会中形成的制度性传统,父辈对财产等资源的控制地位是其赖以获得子孙赡养的主要制度基础。我国农村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人口流动与交往范围的扩大,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长辈对家庭经济和其他资源的控制性地位已不复存在,他们可用于与子女交换赡养的物质基础亦非常有限。在农村,儿孙对老人的赡养意愿和赡养水平,通常与老人的财产和收入状况密切相联。由于父权基础的普遍衰落,除亲情约束之外,养老不再具有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力和保障,较大程度上主要依赖子女的个人意愿和内在道德的支撑。

第二,家庭养老的支持性文化正在衰落。有研究认为,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即“孝”文化可以成为当今家庭养老制度的主要依托性资源。但调查表明,“孝”文化的支撑作用并不乐观。在农村,对赡养内涵最具共识的看法是“给老人吃饱”,这种基本义务也成为普遍的标准赡养行为。例如,兄弟几人每年合供每位老人500斤谷子或300元钱后,对老人其余衣食寝饮、情感悲欢不闻不问,以“供”代“孝”,有“养”无“孝”。虽然农村目前还能普遍接受家庭养老制度,但是在养老的制度基础逐渐瓦解后,作为其文化基础的“孝道”观念也已逐渐式微。

第三,人口流动背景下的老人照料资源短缺和血缘关系弱化。调查显示,贫困农村家庭的养老仍然主要依赖子女数量。农村劳动力在地理上的流动和迁移,使得因计划生育和家庭小型化而出现的老人供养及其照料资源短缺的问题进一步加重。流动带来的影响主要是改变了家庭养老所赖以存在的重要条件———紧密的血缘联系。地理间隔使得农村老人从儿孙方面获得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变得不现实。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另一个重要后果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公民化”过程的开启将会导致血缘关系的重要性逐步降低,人们对家庭养老模式的认同程度也会随之下降,从而进一步削弱家庭养老的基础。

第四,养老行为的规范资源消失或功能减弱。作为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家庭养老制度还包含一套规范人们养老行为的制度维护机制,如法律、社区行政组织、宗族制度和公共舆论等,对不赡养行为予以规范和惩戒。但农村的现实情况是,除法律外,其他传统的制度维护机制作用都在显著消退,家法族规和公共舆论曾经是农村最重要的规范资源,但是这项制度资源的功能也在弱化中。村干部对眼皮底下发生的一些赡养纠纷通常持消极态度,“民不举官不究”,“管不了,没法管”。一旦发生不赡养或其他虐待事件,老人能够从制度渠道获得的救济非常有限。

第五,新的制度资源开始进入,但是远远不够。一些新的支持性制度资源正在进入农村并且受到老人们的欢迎,如农村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奖励制度等。但是这些制度资源目前还存在着资源量小、覆盖面窄等问题,总体而言,还只是杯水车薪。

二、解决农村家庭养老困境的政策思路

农村养老制度目前面临两难选择,所谓资源困境实际折射的是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变迁的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因其制度化基础改变而难以为继。对此,首先要改变对农村养老方式的自然主义态度,加强国家对农村养老行为的积极干预、扶植和管理;其次,要创造新的资源形式,立足农村资源的开发,鼓励探索和实验新型养老方式。

第一,政府主导在农村兴起尊重、关怀老人的风气,以政府的威望代替老人在社区和家庭中日益没落的权威。除必要的大力倡导和宣传工作之外,还应考虑采取一些制度措施,如成立老年人协会等,并规定其在村庄相关事务决策中的一定地位,以提高老年人在社区中的话语权来带动老年人其他权利地位和权利意识的提升。

第二,强化村级组织在社会风气、道德建设方面的规范、监管职能。在养老制度以道德自律方式难以充分维持的情况下,应补充以行政手段,建立新的尊老敬老的村规民约,以及群众投诉和举报的受理责任制,切实解决不赡养和其他虐待老人的行为。

7.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调研报告 篇七

关键词:农村养老,最低保障,农村社会经济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刻不容缓, 农村养老正在逐步进入公众视线, 成为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关注度越来越高的热点话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 实现老有所养。这是党中央针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做出的重大部署。因此, 政府应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摆上重要议程, 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努力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在继续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社会养老保障和公共服务。要结合本地区实际, 全盘考虑, 制定出既稳妥又具有前瞻性的政策, 建立健全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据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2013) 》指出, 截至到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 占总人口的14.3%, 预计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 达到2.02亿, 占总人口的14.8%。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来说, 65岁以上人口在全体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超过7%以上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的, 就属于老年型国家或地区。

一、铜川市农村老龄化现状

全市总人口84万, 其中农业人口40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47.62%。全市60周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口数为5.73万人, 占农村总人口的14.32%, 高于全省2012年老龄人口13.5%的0.82个百分点。

(一) 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在全市农村5.73万名60岁以上老人中, 身体健康和基本健康的占比60%, 有慢性病但可自理的占33%, 失去自理能力的占7%;残疾老人6 017人, 占10.5%。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随着国家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 农村养老保险、高龄老人补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惠民政策, 不但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而且随着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覆盖的实施, 农民的身体健康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障和提升。同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员可自愿参加大病保险和慢性病保险, 确认20项病种为大病报销范围, 最高报销比例70%, 住院病人每年最高报销金额13万;慢性病分两类, 一类慢性病年补助最高2万元, 二类慢性病年补助2-5千不等, 报销比例可达50%-70%。

(二) 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来源

自主收入。在随机调查的660名农村老年人口中, 除政府各项补贴外, 年收入1 000元以下的244人, 占37%;年收入1 000-2 000元的217人, 占33%;年收入2 000-5 000元的137人, 占21%;年收入5 000元以上的62人, 占9%。

各项政府政策性补助收入。2012年年底, 全市符合五保供养农村居民1 616人, 占农村老年人口总数的2.8%, 按照集中供养年人均标准5 200元, 分散供养年人均标准4 700元全部兑现了待遇。目前, 60岁以上约有5.6万人享受每月100-140元不等的养老金, 占农村老年人5.73万人的97.7%;70岁以上的老年人, 每人每月领取50-300元的老龄补贴, 发放率100%。农村低保35 368人, 其中60岁以上老人为10 256人, 占农村低保总人数29%;占农村60岁以上老人的18%。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中可以看出, 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农村老人几乎100%享受国家提供的养老金、高龄补贴等政策。同时, 农村老人的养老金、高龄补贴等政府养老补贴在老人生活收入来源中占很大比例, 这充分说明在当前阶段, 政府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老人的生活水平, 改善了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

从老年人的生活来源可以看出:在随机调查的660名农村老年人口中, 约有44%的老年人感觉生活富裕, 35%的农村老年人感觉生活小康, 21%的农村老人因严重疾病和失能问题生活贫困。

(三) 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支出

在随机调查的660名农村老年人口中, 年人均花费2 000元以下的老人205人, 占31%;2 000-5 000元的260人, 占39%, 年人均花费在5 000元以上的占到老年人口总数的30%, 花费主要用于医疗和饮食, 医疗费用占支出的56%, 用于生活的为29%。

(四) 农村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 老年人由于年龄原因, 身体健康表现为最大的需要, 在建议加大医疗保障的同时, 对和谐家庭的建设、生活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的提高表现出一定的愿望。

二、铜川市农村养老现状

(一) 社会机构养老

目前全市有8家养老机构, 可提供床位916张, 但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老人只有132人;入住率只有14.41%, 由于历史观念以及对托养费用问题的排斥, 农村老人接受政府集中养老的人数不到23%, 造成国家对养老机构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上作用不大。

(二) 家庭养老

一是在受访的988名乡镇干部和青壮年农民中, 有798名受访者与老年人同住, 占受访对象的80%;有160名受访对象与老年人分开居住, 占受访对象的16%;还有36人的父母为鳏寡独居, 占受访人数的4%;二是在调查的660名农村老年人口中, 其中有243人靠子女赡养, 占37%;另有240人仍自己务农自养, 占36%。497人表示子女的照顾很周到, 对子女赡养满意率为75%, 146人认为子女照顾有限, 占对象的22%, 有24人对子女照顾的确实表示不满, 占问卷对象的3%;三是在调查的660名农村老年人口中, 有492人对目前的生活状态表示满意, 占受访对象的74%, 认为生活一般的172人, 占26%。

从受访老人的角度看:660人中, 336人愿意在家养老, 占50.91%, 其中216人经常参加集体活动, 占32.7%。大部分老年人在替晚辈带孩子, 约有66%的老年人无集体活动, 生活单调。但是, 调查显示, 老年人对“日间照料”、“居家养老”、“互助幸福院”等规划达到88%的支持率, 充分说明了开展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养老试点是符合老年人需求的。

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来看:目前农村家庭体系还是维系以父母为中心的大家庭生活状态。但共同的问题是:在受访的988名乡镇干部和青壮年农民中, 73%的人员认为, 由于没钱、没时间、加上代沟因素的存在、赡养意识缺失等因素, 对老年人的赡养能力十分有限。

三、农村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铜川市目前的农村养老绝大部分是生存型养老, 即在衣、食、住、医等方面能获得基本生存所需要的最低保障的养老。如果这种养老被看做老年人获得社会保障权利的实现, 那么, 这种权利不能实现或不能很好地实现, 即形成养老问题。据对调查结果分析, 农村养老问题存在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 也有主观因素影响, 还有养老机构的跟进制约。

(一) 客观制约因素

资金问题。在社会养老保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 资金问题成为部分农村老人涉及生活甚至生存的现实问题。据调查的情况统计, 目前, 农村养老金水平一般养老金月收入在100-140元。加上其他相关政策, 总体水平平均在月300元左右。农村老年人养老受自我养老能力以及子女自身经济状况等影响很大, 加上一些晚辈养老意识淡薄等因素影响, 目前, 仍有一部分农村老人养老感到经济困难, 或者经济上缺乏保障, 得到政府和集体救助的达99.7%。但是, 由于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尖锐, 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工作经费以及设施建设费用筹措较困难, 日益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最大难题。

服务人员问题。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基本上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就业相对困难的人员, 这些人员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化、正规化的培训, 服务内容局限于日常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 素质有待提高。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社会化养老助老服务工作除了专业工作人员之外, 还应有相应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作为支撑, 组成诸如“老年服务小组”、“送温暖小组”、“孤老残疾保护网络”等志愿者组织。

优惠政策落实问题。国家、省上对养老服务在土地、税收、用电、用水等方面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 但由于一些政策措施刚性不够和一些地方利益关系很难落实。铜川在2010年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意见》, 但是由于政策规定不尽完善, 各部门在推进养老服务工作、贯彻落实《意见》方面没有形成合力,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迟缓。

(二) 主观制约因素

谁来养的问题。随着全国人口逐步老龄化步伐的加快,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养老, “谁来养”即是养老的首要问题。比如从对我市农村60岁以上老人调查来看, 子女供养的占47%、老夫妻互相照顾的占35%、鳏寡独居占18%。目前农村传统养老观念难以打破, 还停留在“养儿防老”阶段, 不仅老人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子女对此也是颇有顾虑。一是有的老人宁愿成为空巢老人或类空巢老人, 也不去养老机构, 认为在机构养老好像是一件丢人的事;二是有的即使有在机构养老的条件, 子女也不愿意送老人到养老机构养老, 认为这是一种不孝道的行为, 害怕落下“不孝”的名声;三是对老人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依然存在, 据调查, 农村因赡养问题而诉诸法律的涉老案件逐年提高。四是多年来的低生育率水平, 农村也出现城市里所说的“421”家庭结构, 对老人的赡养客观难以实现。

怎么养的问题。调查显示, 一是农村老人的年人均纯收入大多数低于农村人均收入。有的分居子女每年只给父母一些口粮, 逢年过节送一点钱物;有的外出打工子女寄钱回家标准低且缺乏持续性;有些外出打工的子女只能维持自己的生活, 不仅没有钱寄回家, 而且留在农村的子女学习生活等费用还要靠老人来支付。由于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意识不强, 许多农村老人的生活来源得不到足够保障, 生活普遍比较艰苦。二是农村老人的精神没有寄托。农村老年人几乎没有文化娱乐活动, 在调查中发现, 大多数老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孤独感。“空巢”老人、特别是单身老人、体弱多病的老人,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 有事无人帮, 有话无处说。有的不仅要为外出打工的子女担心, 还要为了生活辛勤劳动, 活动空间十分狭小, 孤独、压抑的情感有增无减;有的除了负责全家的农事劳动, 还要负责留守子女的生活和学习, 如洗衣做饭、上下学接送等, 本来应该享受晚年幸福生活的老人们, 又重新挑起了家务生活的重担, 他们倍感心力交瘁, 十分无奈。三是农村老人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农村老人中, 常年患病的比较普遍, 许多人是多病缠身。尤其是老人得重病大病之后沉重的医疗费用, 使不少家庭陷入贫困境地,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在农村较普遍。不少老人由于治疗不方便和怕给子女添负担, 往往是小病忍, 大病拖, 舍不得及时到医院治疗。四是农村老人缺乏爱好, 对生活信心不足。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的农村老人生活随意性强, 孤僻自私, 生活单调, 精神空虚, 没有形成互相帮助的习惯和意愿。

(三) 养老机构的跟进面临双重的矛盾问题

养老机构少、床位少不能满足需要。如果把农村现有的老人全部集中起来供养, 现有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要扩大规模, 存在投入不足的资金缺口问题短时期内难以有效解决。

现有养老机构集中供养率低。一方面经济收入低的农村老人无力入住养老机构。农村一般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没有条件, 在农村老年人中除了家庭有产业、个人有技术、子女有固定职业的极少数人有条件入住养老机构, 这类人群能占到老年人口的3-4%。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申请入住敬老院, 95.5%的其他农村老人几乎没有条件入住养老机构。另一方面农村由于养老机构少、规模小、管理人员不固定、经费没有保障、运转不正常、生活水平低下、服务设施差、服务水平不高, 对有意愿入住机构的供养人员缺乏吸引力。

农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养老。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养老既没有劳动能力, 也没有经济收入, 仅靠政府福利政策维持生活, 往往疾病缠身不仅医疗费用大, 而且需要他人为之服务的项目多、周期长、频率高, 需要他人照顾费用无法承担, 养老机构由于条件制约也无法保障此类人员的正常养老需求, 失能半失能老人生活困苦。

综上调查分析, 目前在中西部农村全面推进社会养老时机尚不成熟。这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农民的需要与否。就目前农村养老的现状来看, 由于人口、观念、经济、社区发展等方面原因, 依靠老人自养或者子女供养等传统家庭养老方式还将持续很长时间;二是国家和集体的养老投入有限。在现有的养老社会化探索中, 除五保供养外, 农民用于养老的钱很少, 主要依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新农保) 缴纳的养老补助, 国家政策的补贴很少, 中西部农村地区的集体更是无力投入 (集体投入在铜川为零) ;三是养老推进机制尚未形成。针对农村养老中存在和即将出现的诸多现实问题, 政府、市场、社会的力量尚未形成资金筹集的有效跟进机制。

四、农村养老问题解决的建议

从长远来角度考虑, 经济是养老的基础。“十二五”时期乃至更远的将来, 铜川农村养老服务要走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主要着力点, 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协会配合、老人之间互助”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为补充、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最终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 老有所居, 老有所医, 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的生活型养老 (满足基本养老需求) 和发展型养老 (满足基本养老需求同时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新格局。

(一) 完善制度, 科学定位政府职能, 有效解决养老资金来源问题

各级政府要坚持以民为本, 明确政府在农村养老服务中的角色和定位, 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 加强对现有养老的监管, 政府职能要由养老服务操办者转变为管理者。将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纳入部门工作安排,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切实承担起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基本社会保障、福利服务、医疗卫生、安全保护、权益维护、活跃老年人文化生活等管理方面的责任。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二是把农村老龄问题纳入农村改革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加快研究推进, 建立健全县、乡两级老龄工作机构, 保证必要的人员和经费, 发挥好综合协调和检查督促作用;三是在农村基层, 普遍建立起农村老年人协会, 在村委会的领导和支持下, 实现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积极调解涉老纠纷, 维护老年人权益, 活跃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组织老年人自助互助;四是制定推动农村养老服务的政策措施, 包括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 逐步将农村养老服务管理机构设施发展规划和相关经费逐步纳入财政预算;五是最低生活保障可对贫困老年人降低门槛, 提高补助标准;六是可逐步免除70岁以上老年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费用, 并对参加合作医疗的老年人在个人账户计入金额及报销比例等方面予以优惠, 适当扩大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门诊报销的病种;七是医疗卫生机构应为急重病贫困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八是积极探索建立农村老年人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 对于不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农村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可采取发放生活补贴等方式, 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需要。

(二) 完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逐步解决谁来养的问题

一方面, 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推进农村家庭赡养协议书签订工作, 巩固家庭赡养, 督促外出务工子女妥善安排好留守老年人的生活和生产。加强涉老法制教育和敬老道德宣传, 把敬老孝亲纳入文明家庭和文明村镇的评选表彰内容, 转变不良习俗, 和谐家庭关系。同时, 加强对老年人的宣传教育, 帮助老年人加强生活安全的自我保护, 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办法, 提高老年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 民政部门应牵头建立农村养老专业场所。在每个乡镇建立农村养老专业场所, 加强综合性养老服务。在服务好“三无”老人等传统服务对象的基础上, 把服务对象扩展到高龄、病残、独居、生活不能自理的农村老年人以及有意愿参与集中供养的老年人。建立专为老年人服务的队伍, 对老年人就地就近提供生活照料和基本医疗服务, 困难地区由政府购买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有条件的地区, 政府和村集体可积极出资设立养老服务公益性岗位, 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养老专业场所的住养与定点定时上门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性养老服务制度。同时, 在农村积极倡导邻里互助、志愿帮扶和老年人互助行动, 以独居户、隔代户、两代老人户, 特别是高龄、贫困、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为重点, 建立就近联系和帮扶制度, 制定紧急事件的有效应对办法, 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再一方面,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开展养老服务。各级政府应科学规划,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 探索建立社会化、规范化、市场化的养老服务的路子, 逐步推动养老服务由补缺性向普惠性转变, 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老年人多层次, 多样性需求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 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与水平, 使养老服务尽快发展成为惠及民生的新兴产业。

(三) 加强有关组织和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分步解决怎么养的问题

在条件成熟的地区, 国家可鼓励其先行先试, 然后逐步推开。一是组建农村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政府牵头分片区组建具有组织、指导、培训、服务功能的养老指导中心, 并配备工作人员。职能主要是对专职养老服务场所的工作人员和居家养老服务护理员办理持证上岗、定期培训制度, 加强养老服务人员、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 将其纳入城乡就业培训体系, 实施标准化、规范化指导与管理, 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二是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大力发展各类志愿者服务组织, 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活动长效机制, 开展志愿者与被服务老人的结对服务和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 为居家的高龄、病残老人提供志愿服务;三是逐步加强农村老年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老年协会护老维权的作用。同时以老年协会为平台, 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种活动,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自娱自乐、互助互爱等多种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丰富多彩的活动;四是建立党员、干部义务服务制度。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 结合开展基层党建和创先争优活动, 对辖区内的高龄空巢老人或类空巢老人做好登记造册, 实行“一帮一”的义务监护和帮扶制度, 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帮助, 而且要给予精神安慰, 切实解决老人的孤独寂寞, 让农村老人精神愉快地生活。

(四) 部门协作, 整合养老资源, 加大政策合力, 提高农村养老服务的档次和水平

应尽快协调相关部门根据上级有关政策文件, 协调推进, 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将政策细化量化。一是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建立适应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村经济生产关系, 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 促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土地有序集中, 开展土地托管, 加快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确保农村老年人不再从事农业生产, 减轻负担, 安享晚年;二是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政策设计的科学性。政府主导在农村探索建立托教中心, 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留守子女要有妥善的服务与照顾、管理与教育的具体举措和专职教师, 切实减轻农村老年人负担, 安度晚年;三是大力发展新型农村中心社区建设, 加快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建立健全新型农村中心社区综合服务功能, 使农村居民在社区就能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留住更多的年轻人在农村发展农业经济, 同时也担负起家庭养老的责任;四是部门通力协作, 落实好重点优惠政策。今后很长时期内, 由国土资源部门牵头, 民政、规划部门配合, 合理确定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土地利用规划, 明确土地规划方式、划拨条件和划拨标准。对在农村建设养老机构的建设用地, 给予优先保障和优惠待遇。按照招拍挂方式公开出让土地的, 如果企业购买土地用于养老服务机构建设, 在购地价格上给予优惠, 并将养老设施建设项目审批纳入绿色审批通道, 优先保障;五是进一步优化完善税费减免细则。由建设、财政、民政、国土、地税、国税、物价等部门联合制定并出台税费减免实施细则, 对建设养老服务设施项目, 免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人防异地建设费、渣土处置费等相关费用;对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建设养老服务机构的, 免收土地管理费和土地登记费;非营利性的养老服务机构用电、用水、管道燃气等价格, 按居民使用标准执行;六是加大财政与信贷扶持力度。对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服务项目采取信贷财政贴息政策予以扶持。并鼓励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为农村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促使金融机构加大对养老服务建设项目的信贷投入;七是监督检查政策执行效果。由政府牵头研究制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优惠政策执行情况考核意见, 对拒不执行政策规定的, 应明确通报批评、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等具体奖罚措施, 并加强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问效, 确保有关政策及标准落实到位, 进一步部门协作力度, 整合养老资源, 加大政策合力, 有效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五、结束语

8.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调研报告 篇八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面临困惑;思路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精神,全面了解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客观分析影响和制约我县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今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措施。近期,我们对全县学前教育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组织管理情况

几年来,我县县委、县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十分重视普及和发展学前三年教育,加大了对县域幼教发展的统筹规划,研究制定了《卢龙县2010--2013年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以建设规范化幼儿园为重点,以强化幼儿园管理为核心,以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为目的”的总体工作思路。确定了“1个中心,2个示范,3个规范”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相继下发了《卢龙县教育局关于普及发展学前三年教育的指导意见》、《卢龙县农村幼儿园评估细则》等指导性文件。积极推进县域幼儿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有效推进了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工作。

为确保“普三”工作落到实处,我县从加强领导、完善管理体系入手,分别建立了行政领导、工作指导和业务研究三套管理网络。行政领导网络由县政府、乡镇政府、村委会组成,各级分别成立了由主管教育的副县长、副乡(镇)长、村干部为组长的“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幼儿园的硬件建设和资金投入等工作;工作指导网络由教育行政部门、乡镇总校、幼儿园组成,各级分别成立了由局长、总校长、幼儿园园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事、制度建设等管理工作;业务研究网络由县教育局教研室、县直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组成,各级分别设立了副局长、幼教教研员、主管业务的副园长,主要负责幼教课程设置、活动的组织、师资培训等工作。三套网络各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幼教管理体系。

二、经费投入情况

几年来,我县坚持政府拨款、举办者筹措、幼儿家长缴费、社会捐资等多种渠道筹措幼儿教育经费,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效的解决了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一是努力保证幼儿教育事业费。2007-2009年幼儿教育事业费分别为360.23万元、434.4万元、517.3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5%、20.5%、31.5%。二是逐年加大改善办园条件投入。据统计2007-2009年,全县幼儿园建设累计投资461.7万元,其中,县、乡、村三级投入83.65万元;幼儿园收费投入351.29万元;县直单位对口支援6.98万元;社会捐资助教19.75万元。三是整合县内教育资源,挖潜增效。坚持以小学布局调整为切入点,抓住小学撤并的有利时机,把撤后的闲置小学校舍以及乡镇闲置的厂房改建成独立成院的规范化幼儿园,节约了67.19万元的建设资金。近几年,我们对本县大部分国办园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到目前全县已有各类幼儿园(班)129所,其中市级示范园1所,县级示范园6所,县级一类园29所,县级二类园33所,县级三类园26所,未晋级晋类34所。市、县级示范园、12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室内外环境做到绿化、美化、净化、儿童化、教育化。这些园所充分发挥了“六中心”的作用,满足了幼儿保育和教育的需要。

三、园所建设情况

我们结合县域实际,坚持因地制宜,采取了多种形式建园。一是以小学布局调整为切入点,抓住小学撤并的有利时机,把学校撤并后的闲置校舍改建成独立成院的规范化幼儿园。如赵官庄中心幼儿园。二是对学区校适当合并或集中改造扩建,整合教育资源,利用节省出来的校舍和教室兴办相对独立的校中园。如大道上幼儿园。三是对完全小学划分相对独立区域的幼儿园。如柏各庄幼儿园。近年来全县共利用撤并的校舍建乡镇中心幼儿园12所,相对独立的规范化幼儿园24所。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稳步提高,全县3-5周岁适龄幼儿12512人,在园幼儿10786人,总入园率86.2%。其中学前一年在园幼儿4226人,入园率98.9%,学前二年在园幼儿4087人,入园率94.1%,学前三年在园幼儿2473人,入园率63.5%。

四、队伍建设情况

全县现有幼儿园园长、教师等工作人员388人。专任幼儿教师382人,学历合格率为99%。

近几年,我县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大部分是从小学转换过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水平较低。根据此情况,我们分别制定了幼儿教师长期和短期培训计划,并把它列入全县幼教事业发展规划之中,建立了全县幼儿教师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网络。

一是开展脱职培训。以县教师进修学校和职教中心为依托。举办师资脱产培训班,集中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充实壮大幼教骨干教师队伍。

二是开展以继续教育为内容的在职岗位培训。我们按学期制订了“六科”教学法短期培训计划,利用双周的星期日或暑假以总校为单位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学法培训,培训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知识讲座与骨干教师示范课相结合。

三是开展岗位提高培训。组织160名幼儿教师参加了河北省幼儿教材教法培训活动。我们以学区为单位成立了幼教中心教研组,每单周的星期六按学区组织全体幼儿教师进行岗位练兵活动,寓提高教师素质于各项练兵活动之中。

四是不定期地进行专题培训。2007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多次培训,如:幼儿园教育纲要培训,幼儿一日活动组织培训,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培训,幼儿园五大领域培训,幼儿教师自制教育培训等等。

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目前,全县幼儿教师专业达标率99%,比2007年提高了20%。通过“三学”、“六法”考试的教师占90%,胜任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达到了98%。

五、保教质量情况

1.制定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加强幼教法规建设,是幼教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这“一纲两法”,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卢龙县发展学前三年教育总体规划》和近期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县教育局对各类型幼儿园(班)实行登记注册制,强化了对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我们加强了制度建设。全县统一印发了“幼儿园教师岗位职责”、“教职工行为规范”、等16种。使幼教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

2.加强档案资料的科学管理。全县统一制定了《卢龙县标准化幼儿园档案管理及资料目录》,从上级文件、办园条件、行政管理、规章制度、教学科研、卫生保健、教师成长档案、幼儿成长档案等八个方面作了明确要求,使全县幼儿园在档案管理上做到了科学化。

3.定期督导评估,实行动态管理。按照《秦皇岛市幼儿园定期评估与考核制度》,结合县域实际,我县每两年对申报的各类幼儿园进行全面的评估认定。通过评估,使各幼儿园明确自身的不足,从而得到提高。对管理不善,质量下降的幼儿园,取消相应类别资格,降低收费标准。

4.加强教科研机构建设。一是积极开展园本研究,实现有效教研。教师首先进行实践反思,通过反思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个人和教研组的研究主题;通过上研究课,进行评课议课,实现同伴互动;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争取教研员和幼教专家的专业引领。园本教研深化了幼儿园的教研工作,使课堂教学和区域活动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二是以幼教科研促提高。几年来,结合本县实际,先后进行了“幼小衔接”、“综合主题教育”和“幼儿科学识字”等课题实验研究,多项成果获河北省教研成果奖、全国创新能力发展检测优秀成果奖。这些教改实验成果已向全县推广,直接服务于学前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服务于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

六、影响和制约我县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普三工作的深入开展,几年内,我县幼教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总的来看,还存在许多明显制约幼教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1.基本设施建设有待规范化。我县绝大部分农村幼儿园完全依靠家长缴费来维持园所正常的运转。因为投入不足,且收费偏低,幼儿每人每月最多只收29元,办园条件得不到很好改善,园舍、设施达标率较低,办园条件普遍简陋。大部分村级幼儿园只有幼儿活动室,缺乏必要的功能室,常规保育教育设施普遍偏少,存有低成本运作的现象。

2.教师配置和管理有待标准化。目前我县学前教师配置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师幼比例不符和要求。二是有的乡镇教师学历不合格,个别教师没有培训上岗合格证。三是教师配置缺乏稳定性,有的幼儿园、幼儿班教师和低年级教师轮换。四是教师年龄老化。受县(市、区)教师分配制度的影响,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多年“只出不进”,教师年龄中、老年偏多。

七、关于加快我县幼儿教育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办园条件。各乡镇中心园根据本园实际,拟定设备添置计划,及时增补富有时代气息、有利于幼儿智力开发和品行培养的教玩具,使办园条件逐年提高。

2.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各幼儿园(班)进一步加强室内外环境建设,注意与小学的区别,增强对幼儿的吸引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纳入工作范畴,认真贯彻落实新《纲要》的精神,把五大领域的课程开齐、开全,采取多种形式,游戏贯穿课堂活动始终,实现玩中学、学中玩。为幼儿园实施《纲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上一篇:乐土驿镇2011年工会工作计划下一篇:浪淘沙刘禹锡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