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我县农村公共事业的对策思考

2024-10-04

加快发展我县农村公共事业的对策思考(9篇)

1.加快发展我县农村公共事业的对策思考 篇一

关于加快我县公共交通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城市交通状况体现城市文明、城市形象和城市效率,是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民生问题。近期,为推动我县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交通管理水平,营造快捷、安全、方便、舒适的城市交通环境,县政协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福建最美的山城、三明最靓的看点”发展目标,结合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区公共交通工作”的提案,由邱源华副主席牵头组织部分政协常委和政协委员,就我县公共交通发展情况展开了深入的调研。调研期间,共举行座谈会5场,并赴永安、将乐等地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根据《泰宁县城总体规划》,泰宁县城东、南方向以县城建成区为界,北至大洋坪工业集中区,西北至丰岩铁路枢纽区,西南至旅游度假区,县城规划控制占地面积约为30平方公里,作为泰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几年来,我县坚持城市发展优先战略,先后完成和平中街、金乾路、状元街、青云路、开泰路、上北洲二巷、林业路外侧、三涧园至交通局道路、湖滨路、四中沿河道路一期、省道205线泰宁至建泰交界(迎宾大道)、高速公路连接线等交通干道拓宽改造及建设,新建松光桥、文昌桥两座大桥。其中,城区和平南北大街、状元街、环城路、水南街、金湖路等5条主要街道,宽度在20米以上,初步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的纵横交通网络。

目前,我县城区公共交通运营主要由长安旅游汽车客运公司和泰宁县古城公共客运公司承担,泰宁至金湖、泰宁至上青溪、泰宁至寨下大峡谷等景区公交线路由闽通泰宁分公司承担。据统计,我县现有公交车数量为:长安旅游汽车客运公司拥有出租车10辆、城区公交面的20辆,泰宁县古城公共客运公司拥有中型公交车2辆、城区公交面的10辆,闽通泰宁分公司10辆,其中通往丰岩工业园区和大洋坪工业园区的公交车(中巴)各1辆,通往金湖、上清溪、大峡谷景区的公交车(中巴)各1辆;经批准营运的人力黄包车有200多部,另外还有600多部未经核准、注册登记的电瓶三轮车及部分机动三轮车在城区范围内非法营运;城区公交无明确的公交线路,面的、轿的均无停车点和招呼站,景区公交除发往金湖的班次相对固定外,往上清溪、大峡谷的公交车无固定的发车时间和固定点。

二、存在问题

随着泰宁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经济要素大量集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现行公共交通形成的矛盾日益凸显。调研组认为,当前制约我县公共交通的主要问题是:

1、公交规划较为滞后。由于历史原因,城区道路缺乏系统专业规划,路网结构、级差布局不合理,道路功能不清,城区许多道路狭窄、路辐较小,难以形成合理畅通的道路网络,给交通主干道造成巨大行车压力。如南北向仅有和平大街一条干道,而其他道路因不贯通及路幅太窄,难以起到分流车辆的作用,车辆进入城区在城内兜圈子极易造成交通主干道拥挤阻塞,尤其是城区日益增加的车辆数量与已处于饱和状态的道路通行能力形成的矛盾突出,在上下班、上放学、节假日、圩日等交通高峰时段,经常造成和平中街、状元街、水南街等主干道交通不畅。

2、停车场站数量偏少。城区道路功能的有效发挥,停车场站的合理规划建设是一个致关因素。目前,城区虽有政务大楼、市民广场、状元文化广场 1

停车场,但由于数量严重不足,地段选择很不合理,许多车辆只能以部分道路作为临时停车场,从而影响了主干道车辆的分流,从客观上加重了道路的不畅。又如在人流、车辆相对集中的地段,商业网点、金融机构、餐饮设施等布局过密,忽略了停车场地的设置,导致大量购物、就餐、办事的车辆无序占道停车,进一步影响了交通安全和畅通。

3、公交管理体制不顺。一方面,现行交通部门负责管理景区及城乡短途客运,城市公交归城建部门管理,公安交警负责维护交通秩序,城管办负责管理市容市貌,这种政出多门,互相扯皮,职能重叠,条块分割的现状,极大地制约了城市公交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城区规模、管辖范围的不断扩大,机动车大幅度上升,警力不足,特别是现行法律法规对有些违章行为处罚过轻,威慑力不大,以致在城区交通管理中存在着“三重三轻”现象,即:重机动车管理,轻非机动车和行人管理;重交通秩序管理,轻市容秩序管理;重主干道管理,轻其他道路管理,城区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违规行驶,以及非法营运等违章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

4、服务能力水平过低。目前,我县城区的公交车辆主要实行承包经营方式进行营运,数量本身投入不足,加上车辆更新保养不及时,上线率无法有效保障,不按公交线路运行,随意乱停、拉客,经常越线串线,超速行驶,甚至挑“肥”捡“瘦”,拒载部分较偏远的小区市民,导致公交整体服务质量不高,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公交服务严重滞后;城区未设置候车亭,候车的乘客无处遮阳避雨,停车牌也年久失修,线路等信息模糊不清;电动三轮车及部份机动三轮车非法营运现象严重,随心所欲,肆意变道,而人力三轮车速度慢,随意停放,甚至逆行插队等违章现象普遍,安全隐患大。

三、几点建议

为突破“道路交通不畅——公共交通分担率下降——个体交通出行率提高—— 道路交通不畅”这一怪圈瓶颈,切实加快我县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步伐,调研组结合我县实际,参照周边市县做法,提出建议如下:

一要坚持“公交优先”的发展理念。狭义而言,公交优先的内涵就是在经济政策上对公共交通进行倾斜,政府对公交实行经济补贴政策,把公交优先作为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内容,优先安排用地,优先建设,等等。坚持“公交优先”,就是坚持“乘客优先”、“百姓优先”,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观念的具体体现。为此,建议县政府继续秉承“公交优先”的发展理念,把有效改善城区交通状况作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加快发展泰宁公共交通事业,下大决心、下大力气解决城市交通出行难、停车难、候车难等问题,为广大群众营造快捷、安全、方便、舒适的城区交通环境。

二要合理编制公交规划。结合我县旅游发展及人口、产业分布等实际情况,建议县政府加快科学编制县城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在对城区交通现状、需求和发展前景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城乡一体化、区域共享化的要求,通盘统筹火车站、工业园区、景区、旅游度假区、高速公路互通口、居住小区和城乡结合部等重点乡(镇)村、重点产业的布局,配置完善公交车、景区旅游车、出租车等各种公交车辆,重新调整确定公共交通结构、线网分布、场站布局等方案,尽快予以组织实施。在完善城区公交的基础上,结合城乡和景区发展规划,开通城区至音山至朱口,或至下渠、崇际、水际等公交线路,逐步实现公共交通的城乡一体化(建议公交线路附后)。

三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建议县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强化规划引导作用,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和城市路网结构,加强对城市综合立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利用等问题研究,力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交通需求相匹配。首先。要加快城区道路改造提升,积极实施路面拓宽工程,配套绿化,按功能实行机非分离;其次,要加快停车场建设,并对公共交通场站迁移、公共停车场增设等问题开展前期研究,全力挖潜减轻道路交通压力;再次,要抓紧公共交通通行信号系统的完善和提升,合理新建一批公交候车停靠站、停车牌,并依法加大对干扰公共交通正常运行行为的执法力度,提高公共交通车辆的运行能力。

四要理顺公交管理体制。2004年7月起,厦门市为理顺城乡短途客运与城市公交管理机制,将城管、交警、市政、交通等四家管理变革为交通部门的一元化管理,其成功运作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即:⑴交通部门管理交通已有丰富的管理经验;⑵将分属城管、交警、市政和交通四家的交通管理职能划归为交通部门一家,有利于矛盾在内部解决,避免部门扯皮、推诿现象发生;⑶交通部门有一支现成的监管队伍-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由其管理,改革成本最低。因此,建议县政府借鉴厦门等地的成功经验,推进公交管理体制改革,将原先分散于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划归交通部门统一管理,依托其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加强具体的行业管理,整治规范公交营运市场,提高管理效能,促进公交事业健康发展。

五要改进市场运作模式。据考察,毗邻县(市)公交主要有两种运行模式:⑴由闽通长运公司组建公交公司,并授予公交公司特许经营权,在经营机制上不得采取挂靠、承包等方式分解经营权,严格实行“集约化经营、员工化管理、公司化运作”的模式;⑵由社会资金投资组建新的公交企业,由于企业自有资金或实力不足,经营机制上往往采取挂靠、承包等方式分解经营权,转嫁经营风险,导致职责不明、管理混乱、营运效率不高等问题。鉴于我县现行的城市公交经营模式类似于第二种模式,并在营运实践过程中的局限性,建议县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按照“政府引导、国企组建、市场运作、财政补助”的原则,以第一种公交运行模式为蓝本,重新由闽通长运公司组建独资的公交经营公司,增加营运车辆,实行票价优惠和服务规范,将城市公交和城乡客运融为一体,使公交线路、运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有效保障公交营运效率和提升服务质量水平。

六要出台财政优惠政策。目前,我县城区人口密度较小,市民居住生活区分散,公交车辆运营实载率低,公交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因此,建议县政府借鉴将乐、明溪、沙县、永安等周边县(市)做法,建立健全公共交通投入、补贴和补偿机制,将公共交通发展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实行政府财政补贴。县交通、价格、建设、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对全县公共交通建立规范的成本费用评价、核算以及政策性亏损评估制度,为公共交通亏损补贴提供依据。公共交通亏损补贴标准,可以依据公交车辆的营运里程,以车为单位进行测算,以燃油费形式给予补助;也可以依据公交载运人数总量,以人为单位,通过定额贴补形式兑现给公交企业。

附件

建议公交线路图

1路车:A(往返):汽车站—丽景大酒店—东洲寓苑—交警大队—建材市场—农贸市场—国中百汇—实验小学—县政府—中医院—池电生活区

2路车:A(往返):汽车站—邮电公寓—灵秀商城—游客集散中心—三中—杉城镇—县政府—实验小学—国中百汇—县医院—西门(四中路口)—馨语超市(旅专)—信用联社—金牛市场—汽车站

3路车(往返):汽车站—金牛市场—国中百汇—灵秀商城—丽景大酒店—交通局—金湖幼儿园—馨语超市—工商局—金富街—残疾康复中心—丰岩园区

4路车(往返):汽车站—三里亭—音山—朱口

5路车(往返):汽车站—大渠—下渠

6路车(往返):汽车站—上青溪

汽车站—水际

2.加快发展我县农村公共事业的对策思考 篇二

1 持续增加农业投入

以建立新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为目标, 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各项事业的投入支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每年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加大对旱改水的扶持力度, 把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作为调整种植结构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末, 全县水稻种植发展到50万亩以上, 全部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种植模式, 打造出具有饶河特色的水稻品牌。通过预算, 50万亩水稻总产量25万吨, 总产值约6.5亿元;同等面积玉米总产量为20万吨, 总产值约为3.2亿元。同等面积水稻总产值是玉米的两倍, 由此可见, 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全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二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对我县农业的项目投资, 做到建设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 以项目资金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完善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机制, 统筹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

2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 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工程, 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大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力度, 进一步发挥示范性工程作用, 提升实施水平, 加大推进力度。重点加强无公害蔬菜基地、东北黑蜂基地、特色养殖基地等基地建设, 扩大规模, 完善标准, 提高效益。依托我县生态、口岸优势, 以最优的政策、最佳的环境、最强有力的措施, 培育壮大具有饶河特色的对俄果蔬出口产业发展, 在项目资金、银行贷款、征地审批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加快黑蜂产业园区建设, 改善环境, 完善功能, 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跨越。

3 建立完善补贴政策

坚持“多予不取”原则不动摇。增加补贴范围, 提高补贴标准, 完善补贴办法。大力实施农业生产保险补贴, 深入推进农村家电、农机补贴政策, 开展新的补贴种类, 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农村农民。加快土地流转工作步伐, 加大对土地流转扶持力度, 以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需求。“十二五”末, 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要达到70万亩以上。

4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增加主导农产品科技投入, 重点增加农业节本增效、产品加工增值、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的投入, 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投入水平。加快场县共建步伐, 充分发挥地方和周边农场在农机装备、农业科技、动物防检疫、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方面的资源优势, 促进县域内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5 积极推进农产品认证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与其它建设项目同步发展, 制定政策,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以“生态、优质、安全”作为发展方向, 对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施行财政补贴, 调整支农资金支出结构, 建立对农产品认证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推动力度, 建立以市场为本, 政府为盾, 各方组织协调, 形成齐抓共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以龙头企业为主导, 带动中小企业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全方位加快对产品认证。

6 全面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

抓好当前的农村工作, 首要的就是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 解决好农村干部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总的来说, 就是应把干部职能和工作方式方法转到服务上来。一是当好引路人。进一步强化对农民信息服务, 帮助农民寻找致富门路, 通过网上招商、网络销售、信息指导, 及时向农民提供市场需求、产销动态、价格行情等方面的信息, 使农民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克服生产经营的盲目性。二是当好明白人。新形势下的农村干部不仅要全面掌握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农村工作的管理方法、信息技术、农业科技知识, 工业基本知识, 还要善于让农民掌握科学致富的本领。通过典型宣传、教育培训、进村入户指导等多种形式, 让农民也具有先进生产经营理念和较高的农业科技素质。三是当好经纪人。发挥干部信息灵、联系广、门路多的优势, 积极为农民抓定单、找销路, 帮助农民把产品卖出去, 卖上好价格。四是当好带头人。新时期的农村干部首先要会干、能干, 会富、能富, 才能领导和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应继续倡导乡村干部直接领办、参办项目, 做给群众看, 带领群众干, 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要为有项目的干部创造条件, 出台专项政策, 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

7 加大招商引资上项目力度

3.加快发展我县旅游业的一些思考 篇三

一、我县旅游资源种类及其发展现状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的根本。无论是制定我县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还是思考旅游规划的具体实施,都必须对我县旅游资源情况有个比较详尽的了解。我县旅游资源大体上分六大类。

1、地文景观类。全国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共划分为13种,我县唯有内陆型的小型岛屿一种,即九龙口的龙珠岛。

2、水域风光类。全国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共划分为7种,我县有风景河段、荡滩2种。风景河段首推蔷薇河;荡滩建国初期约15万亩,现约有7万多亩,集中分布在蒋营、恒济、建阳、沿河等镇。

3、生物景观类。全国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共划分为6种,我县拥有古树名木、野生动物栖息地2种。古树名木指的是五谷树;野生动物栖息地,是因为我县芦荡众多,草密柴盛,食料丰富,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生长,据不完全调查,在我县境内栖息、繁衍的珍贵禽类、爬行动物有60多种,水生动物30多种。

4、古迹及建筑类。全国古迹及建筑类旅游资源共划分为32种,我县有10种。主要有:社会经济文化遗址,如上冈镇的“铁屎湾”;政治军事遗址,如钟庄镇古桥村左庄的新四军军部驻地,刘少奇住地、乔冠华故居;古城或城堡遗址,如蒋营的收成村;宗教建筑与礼制建筑群,如高作镇的高作寺,辛庄镇的古净慧寺,建阳镇的泰山寺,蒋营镇的龙王寺等;碑碣,如蒋营镇的晋东海王墓碑,建阳镇的“宋陆忠烈公读书处”石碑等;陵寝陵园,如庆丰镇的华中鲁艺抗日殉难烈士陵园;墓,如草埝口镇的汉墓群、恒济镇的汉墓群、庆丰镇瓦荡村的元代新兴场典史崔彬墓。塔,如辛庄镇的朦胧古塔;厂矿,如森达集团、建湖花炮厂;纪念地,如陆秀夫纪念馆。

5、消闲求知健身类。主要是文化、娱乐场所,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剧场、影剧院等,而且我县是全国“杂技之乡”、江苏“淮剧之乡”。

6、购物类。市场与购物中心,建湖地方特产琳琅满目,主要有森达皮鞋、建阳御饼、藕粉园子、建湖茶果、喜庆牌香醋、黄海牌三伏酱油、湖光牌糖心皮蛋、中国冻鸭、大桥牌龙凤高升。可以看出,我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诸多方面因素,尤其是人们旅游意识淡薄,导致我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景区(点)建设速度不快,现状不容乐观。以四个景区(点)为例:作为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九龙口。八十年代初,兴建的龙珠楼为当时的九龙口增添了一道风景线,如今,龙珠楼黯然失色,九条河中围网纵横,河面上油污、杂草漂浮,除增添了几艘划船、小型电动游艇外,造成严重污染的柴油动力船还在使用。游人常常感叹:“九龙口没有多大变化,可看、可游、可乐的地方太少了”。近年来,县、镇两级政府已把九龙口的开发利用和景区建设摆上了议事日程。今年,国家旅游局拨款120万元,省财政厅拨款50万元,专门用于九龙口风景区的建设。2003年,县政府已把龙珠岛首期工程列为全县服务业“十大重点工程”,蒋营镇政府明确专人负责,正在抓紧实施这项工程,预计年底,龙珠岛驳岸、龙珠岛绿地将建成,龙珠楼将修茸一新。陆秀夫纪念馆和乔冠华故居是我县古迹与建筑类旅游资源。陆秀夫纪念馆是由建阳镇居委会通过民间集资、募捐筹款所建,首期工程已建成忠烈堂、读书处、碑林和盐城市陆秀夫研究会办公用房,年初已对外开放,后继工程资金还没有着落。乔冠华故居面貌依旧,庆丰镇政府计划对故居进行扩建,但由于多种原因迟迟没有实施。耸立千年的朦胧古塔,始建于宋、复修于明,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今年,辛庄镇政府通过民间融资,已在古塔东侧新建“肉身堂”,除此,“一河两水双流月”、“一里不到九座桥”等十大奇景、商贾如云的古朦胧街均有待开发。

二、我县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加快发展我县农村公共事业的对策思考 篇四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不变的基本国策。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近年来,**和全国各地一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不断完善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优化投资环境,发展外经外贸和服务外包,开放型经济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2009年,全县共引进实体型企业780家,总投资 229.53亿元。全县外贸出口完成54439万美元,外经营业额150万美元,服务外包执行额达2410万美元。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与兄弟区县特别是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是开放型经济发展思路欠宽,产品科技含量低,外资利用水平不高、利用领域不广,引进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项目信息来源单一,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突出,“十二五”期间开放型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开放型经济发展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总体发展目标,坚持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主攻招商引资,加速产业集聚,实现外资、外贸、外经、服务外包“四外”联动发展,推动全县开放型经济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开放型经济发展主要措施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水平

“十二五”对**来讲是关键的五年。这五年,将是我县花更 多的精力来推进现代化、城市化的五年,是我县县域经济做大做强、转型升级的五年。而这些工作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

1、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看,必须加快提高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已进入了巩固小康成果,提高小康水平的新阶段,正处在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发展阶段,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必须把开放型经济向更优更高的目标推进。这不仅是量的继续扩张,更重要的是质的提升。只有开放型经济的质量提高了,才能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促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进而推动全县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的提升,加快富民强县步伐。

2、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看,必须加快提高我县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开放型经济是我县经济的主力军之一,也是资源、能源消耗大户。近几年我县每年都有大量土地用于招商引资项目,也相应地消耗了大量的电力能源、交通运力等。“十二五”期间,如果我们继续沿袭以前高消耗、高投入、以粗放型增长为主的发展模式,那么我县的土地、环境等资源都将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将面临严峻挑战。加快提高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推动开放型经济节约发展、集约发展,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直接关系到产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直接关系到科学发展观在我县的贯彻落实。

3、从建设全方位开放县域的现实需要看,必须加快提高我县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全方位开放是当下县域经济取得突破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开放型经济的总量和增长速度都得到明显提升,但总量不等于质量,速度不等于水平,规模不等于效益。我县外资总量小,外资结构不合理,多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引进外资数量偏少,进入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外资更少;县内企业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外贸拓展能力弱,全县外贸出口由少数明星企业拉动;“走出去”仍然相对滞后,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有待完善等。这说明我县开放型经济发展一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另一方面必须加快提高水平。只有外资、外贸、外经齐头并进,服务外包突破发展,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全方位开放。

(二)夯实基础,创新发展举措

“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信心、明确重点,全力推动我县开放型经济水平再上新台阶。

1、加快招商转型。一是强化专业招商。抓好招商队伍建设,对现有招商人员进行考核、考察,组织竞争上岗,实行优胜劣汰;制订激励政策,采取委托、聘请的方式,吸引有招商资源、招商才能的优秀人才帮助我县招引项目,切实打造一支精干、多元化组成、善于捕捉信息、谈判水平高的招商队伍。着重提高招商人员的产业知识、接待水平、谈判技巧、业务技能,建立招商人员定期培训制度,采用专题讲座、以会代训、外出挂职学习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不断提高招商策划水平,对重点项目信息,精心编制《项目建议书》和《投资环境说明书》,制定个性化谈判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接,切实提高项目引进成功率。二是突出产业招商。充分利用我县环境、交通、区位等优势,选定生物医药为优先发展产业,组织团队,进行运作包装,力争引进国外知名企业集团落户;同时,继续加大对汽车及汽摩配件制造、电子产品制造、工程机械和液压元件制造、新型材料、泵阀制造、绿色食品等产业的招商力度,形成产业招商“一主多元”的格局。三是明确招商重点。一方面,突出重点区域招商,继续巩固温州、上海、深圳等重点地区,突破台湾、香港、日本及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研究制定针对海外资本的优惠政策,全力寻求境外企业招商新突破。尤其是通过以 “台商”引“台资”的方式,引进组团式的台资企业,逐步形成台资企业集群效应。另一方面,突出招大引强,充分发挥好资源、政策、机制、服务优势,瞄准国内500强企业、上市公司、集团公司,结合实际进行筛选,选择性跟踪联系,重点抓好全国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企业引进。对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税收、成长性好的重点项目实行“一企一策”,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倾斜,千方百计抓好引进。四是优化招商方式。坚持领导靠前招商,加大主要领导带头招商、分管领导带队招商力度,不定时不定点组织小分队外出开展招商活动。坚持资源招商,积极营造人人想招商、议招商、重招商的浓厚氛围,充分挖掘招商资源。巩固驻点招商,配强人员、保障经费,锁定目标、主攻重点,获取优质项目信息。抓好委托招商,加强与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区有资源、信誉好的信息技术公司、专业投资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大型进出口企业及行业协会的联系协作,制订奖励政策积极进行对接,进一步拓展项目信息获取渠道。强化以商引商,加大现有落户企业扶持服务力度,促使客商自愿提供项目投资信息、推荐其他客商前来投资,形成“葡萄串”效应。落实网上招商,拓展招商网站功能,明确专人负责,提供在线问答,提高信息化招商水平。五是严格考核奖惩。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招商机制,完善招商考核奖惩办法,研究制定考核细则,年初签订招商目标责 任状,按月、季进行考核,并实行招商人员绩效工资,将招商服务人员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年终评优与招商实绩考核直接挂钩,顶真碰硬,严格考核奖惩到位,让工作绩效的差距真正体现出来,充分调动全体招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突破开放领域。多年来,我县开放的领域主要局限于工业或者局限于工业的某些环节,特别是工业的某些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上。因此,“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突破开放领域上,扩大开放点,提升开放度,推动整个**社会层面的国际化、管理的国际化。要积极引导各类内资企业积极开发生产出口产品,鼓励支持外贸经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组织各类生产型和服务型产品出口,努力形成以一般贸易快速增长推动全县对外贸易全面发展的新格局。要在继续推进制造业引进国际资本和重要产业的同时,抓住我国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的机遇,主动出击,努力形成以外向型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促进全县利用外资全面增长的新格局。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本地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设立生产型或经营型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展异地生产和跨国经营,拉长外经这条“短腿”,努力形成以外经逐步成熟发展推动“四外齐上”、“四外联动”的新格局。

3、提升载体功能。园区是我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全县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要让县开发区及各镇工业配套区等各类载体发挥更大的效益,把其政策、功能优势放到最大,使园区不仅成为产业的最佳载体、产业积聚最大的区域,而且成为环境最美、人气最旺的现代化新城区。一要强化科学规划。促进资源整合,把投资强度、产出效率、财政税收、土地集约利用度等作为衡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提高开发区建设水平。二要突破发展瓶颈。集中全县各类要素向园区倾斜,重点突破用地、用工、用水、资金等要素制约。三要完善功能配套。要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完善基础设施网络。通过统筹规划,整合物流资源,以园区为产业核心,加快现代化的交通、信息等网络体系建设,尽快形成一体化、信息化、高效率的大物流系统,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经营管理需求,不断提升园区招商吸引力和项目承载力,提高园区品位。

(三)优化服务,提升软环境水平

招商引资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服务环境的竞争。一个地区的投资服务环境,事关一个地区的发展大局,关系到招商引资工作的水平和成败。

1、构建考核奖惩机制。按照部门职能权限,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内容,界定岗位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加快形成分工明确、层层负责的管理体系。大力实施责任捆绑,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通过科学的考核奖惩,“考”出快节奏,“考”出高效率,“考”出高增长。

2、围绕项目开展服务。项目筹建阶段,本着方便客商的原则,积极为客商提供代办服务,加强配合衔接,缩短项目办证时间;根据项目开工时间节点,提前做好土方平整、水、电基础配套准备和各种手续办理,督促项目加快规划设计及筹建进程,特别是紧抓项目筹备期间的重点和难点,提前介入、积极引导客商选择好设计、勘探、图审、监理、施工等单位,为项目投资顺利到位打开通道,保证项目开工进程。项目在建阶段,建立优惠政策激励机制,将入区项目的投资规模、投资强度、建设周期、税收贡献等与其享受的优惠政策挂钩,充分调动投资方加大投入、加快建设的积极性;成立在建项目工程建设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指导、协调;推行招商项目工程进入招标市场制度,将招商项 目工程全部纳入招投标市场规范管理,坚决杜绝自行乱发包现象和工程分包行为,提高施工单位质量,减少施工矛盾,保证项目建设进程;完善项目推进工作协调机制,根据项目推进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推进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各种具体困难和问题,切实提升项目推进速度与水平。

5.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 篇五

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党在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客观需要;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现实需要。增加农村集体收入是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为了摸清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县三级联创办公室对我县村级经济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数据整理,现将村级经济建设调研情况及相关对策思考报告如下:

一、我县村级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1、村级经济发展不均衡,村级经营性收入集中在少数乡镇。经过调查,截止2004年底,我县村级组织经营性收入5668万,平均农民经营性收入283元。其中延庆镇农村的经营性收入4130万,占全县农村经营性总收入的72%,八达岭镇农村的经营性收入1313万,占全县农村经营性总收入23%,两个镇的经营性收入就占全县95%以上。

2、村级资产积累不均衡,村级组织贫富差距加大。我县村级经济发展不均衡,在高收入掩盖下的是整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以延庆镇为例,2004年东关村的集体经营性收入1905万元,占全镇农村经营性收入的46%;全镇经营性收入在100万以上的村共8个,占全镇农村的17.8%,而经营性收入累计3732万元,占全镇农村经营性总收入的90.3%。全镇没有经营性收入的村14个,占全镇农村的31.1%。八达岭镇岔道村2004年经营性收入523.6,占全镇经营性收入的39.9%,其中收入在100万左右4个村,占全镇农村的26%,而经营性累计1007万元,占总收入的76.7%。

3、村级负债普遍存在,少数村资不抵债。全县农村累计负债2.53亿元。经济发达的农村负债经营情况正常。延庆镇农村总负债9923万,其中负债在1000万以上的村5个,占全镇农村的11%,而负债8044万元,占总负债的81.1%。而这五个负债村的经营性收入3126万元,占总经营性收入的75.6%。统计表明,我县村级负债经营情况良好。此外,全县共有14个村资不抵债占全县农村的10.9%。

二、近年来我县村级经济建设的几点启示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坚定不移地带领农民群众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巩固基层政权和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有力地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截止2004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72.6亿元,同比增长11.9%,农民人均劳动所得7058元,同比增长12.2%。村级集体经济年总收入在10万之间的村111个,占全县总数的29.5%;11万元到100万元之间的村69个,占18.1%;100万元以上的村11个,占2.9%。

(一)发挥优势,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壮大。近年来,我县绝大多数农村基层党组织立足本村实际,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增加集体收入,为富裕农民、服务农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立足土地等自然资源优势,用足用活土地使用权,使土地等资源增值,集体增收。如延庆镇的东关村、解放街等村积极探索土地使用权经营的新路子,采取了土地租赁、有偿转让等形式,既挖掘了土地资源的潜力,又增加了农民和集体的收入。二是大力发展旅游业,我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八达岭镇的村级组织利用这一优势,使集体得到了收入,农民得到了实惠。

(二)坚持以财务公开为核心的村务公开制度,为村级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我县自2003年,在逐步建立了村务公开制度的同时,实行了村帐乡(镇)管,对村级事务形成了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民主理财小组负责审核财务收支,凡不合理支出坚决不准入账,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确保了村级财务支出透明、合理、真实。目前,全县所有的行政村全部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坚持了村务公开制度,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已初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村级党支部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坚持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县5000名50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的农村党员全部参加了实用技术培训,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全县有农村党员示范户1200户,带动辐射农户5000多户;全县为无职务党员在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市场服务等设置岗位1593个,上岗党员5800名,占无职党员的82%。在我县个体私营企业和合作组织负责人中有党员1408名,经济能人中有党员450名,为带动农民致富起到了模范作用。

(四)包村工作工作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给予有力支持。每年从县直单位抽调专人组成包村工作队,以实现低收入村增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加村集体收入为目标,加大对全县108个低收入村的帮扶工作力度。2004年,包村工作累计协调和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办实事300多件,硬化路面63公里,帮助成立专业合作组织11个,铺设管线3000多延长米。通过包村工作给予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虽然近年来我县村级集体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基层干部群众思想混乱,认识程度不高。部分群众和村干部对新形势下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存有模糊认识,少数基层干部提起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滔滔不绝,讲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却无话可说;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现在都是市场经济了,集体经济发展不发展无关大局;有的虽然认识到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坚持发展,但面临无资金投入、无发展路子等实际困难,畏难发愁,迈不开步子;还有不少群众集体观念淡薄,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不管不问。这些模糊的、错误的认识,已成为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主观因素,导致在少数村出现了无人关心集体经济发展、无人负责抓集体经济的局面。

二是整体发展速度缓慢,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经济仍十分薄弱,据统计,全县376个行政村中,经过调查,2004年,全县没有经营性收入的村172个,占全县农村的70%。没有从统计数字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县集体经济发展速度还不够快,一部分村由于地理环境制约、缺乏能人引路等因素,集体经济不仅没有发展,反而呈现下降趋势;还有少数村集体经济一片空白,成为村级集体经济的“空壳村”,这些“空壳村”为保证村级工作的正常运转,只得借债,逐渐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三是因为土地政策等原因,限制了集体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土地。除了部分村具备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相当一部分村除财政转移支付外,无任何集体经营收入。因为土地承包期川区30年不变,山区50年不变,致使农村集体发展无处落脚。在我县,有个村因为一户村民的抵制,致使100亩稻田养蟹示范园无法落户,失去了经济发展的好机遇。

受集体经济状况的制约,影响了构建农村

和谐社会进程,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导致了村级组织没钱兴办村级公益事业。在发展经济上,受村级组织自身经济条件的制约,对发展经济的项目投入乏力,在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扶植村民搞规模化经营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物质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级组织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职能的发挥,降低了村级组织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

(一)澄清模糊观念,切实提高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乡镇党委要结合乡镇和村工作实际,澄清那些只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了,集体发展不发展无关大局等错误观点,明确发展市场经济并不是只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发展集体经济是保证农民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重要途径;明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明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从而不断深化对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二)明确目标,完善政策和措施,扶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高度重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深入实际搞好调研,制定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措施,对村级经济发展做到思想上引、政策上扶、工作上帮、方法上教。要从政策上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帮扶力度。制定优惠的财政政策,财政每年都要拿出专项资金,鼓励建立和发展“名、优、稀、特”产品基地,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尤其要对那些发展前景好但缺乏资金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县直、乡镇各涉农部门要深入开展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对口帮扶活动,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人才优势,开展智力支农活动,帮助解决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集体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一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提升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统一经营优势,加强民主管理,理顺分配关系,增强发展活力。二是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打破区域和所有制界限,把农民劳动合作与社会资本、技术、管理合作结合起来,把土地、山林资源优势与商品开发结合起来,通过对传统集体经济进行股份制改造、新办经济实体,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盘活存量,引进增量,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三是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引导村集体与基层农技组织、基层供销社、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开展合作,发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专业中介组织,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延伸和扩张。努力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探索发展途径。采取创办集体企业、建设商品基地、开发优势资源、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城镇建设带动、招商引资带动、扶贫开发带动等多种模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四)发展集体经济要结合各地实际。一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镇和城乡结合部、京冀交界、靠近公路沿线地区,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依法参与城镇建设和发展商贸业、乡村旅游业,通过招商引资建造厂房、市场、商贸房和仓储设施等二、三产业载体,发展配套服务业。二是川区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建设蔬菜、花卉、畜牧、水产等特色商品基地,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三是山区、半山区,要通过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办生态农业和旅游园区、股份合作制林场、生态畜牧养殖小区,采取野生资源采集地有偿利用等办法,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药材、野生果品和野生菌类等特色产品。四是发展特色产业、组织劳务输出,不断带动集体经济发展。五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条件成熟的村开展旧村改造工作,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五)增加投入,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县各综合部门要结合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投入力度,区别不同情况,逐年适度增加建设项目和经费,不断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各项专项资金直接支付到村,乡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监督使用,实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封闭运行,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抵扣、截留、挪用,确保资金足额落实到位和村

工作正常运转。同时,加大对财政转移支付兑现工作的督查力度。同时,提高金融信贷服务水平。要加大对集体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要把扶持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支持集体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企业和经济实体。有关部门要积极协助符合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国债贴息资金、中小企业创新资金、外国政府贷款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用于发展。对有条件的农村集体企业,要积极引导、创造条件,支持其上市融资或发行企业债券。

(六)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乡村不良债务。全面清理乡村各种债权、债务和担保金额,对清理出的不良债务要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化解。一是对村集体因发展社会事业产生的债务,各级财政要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筹集一定数额的资金,有计划地分期偿还。二是积极清收历史欠款,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把经营情况列入公开的范围,接受群众的监督,确保管好、用好资产,防止流失并实现保值增值。三是兴办各种公益事业和企业要量力而行,村集体未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不得举债建设新项目、新办企业和经济实体,坚决制止新的不良债务产生。

四、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法制保护。

6.加快发展我县农村公共事业的对策思考 篇六

一、甘肃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甘肃省发展农田水利历史悠久, 秦、汉时期就有农田水利灌溉的历史,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组织下,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数十年坚持不懈地努力,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据调研分析, 甘肃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建设高潮:第一时期是解放初期的10年, 按照“三为主” (蓄水为主、小型为主、社办为主) 方针, 甘肃省全面组织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第二时期是二十世纪60、70年代, 省上相继建成了一批大型骨干项目, 使全省设施灌溉面积有了大幅突破,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时期是1989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到90年代末, 甘肃省利用劳动积累工制度, 大力开展群众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止2007年底, 已建成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22处, 万亩以上中小型灌区171处, 小 (二) 型 (库容10万立方米) 以上水库288座, 小型机电排灌站7563处、泵站9568处, 配套机井2.8万眼, 自流小渠道3.14万条, 水窖220万眼, 塘坝888处, 小型灌区及灌溉片灌溉面积551亩, 有效灌溉面积508万亩。其中:小型自流灌区及自流灌溉片有效灌溉面积177万亩, 小型扬水灌区及灌溉片有效灌溉面积186万亩, 小型井灌区及灌溉片有效灌溉面积145万亩, 集雨补灌面积550万亩。全省小型灌区、灌溉片已实现粮食播种面积249万亩, 总产量32万吨。目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已成为甘肃省水利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田水利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 建设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强, 农业人均基本农田亩数大幅提高, 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的吃饭问题。同时, 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培育和壮大了果业、蔬菜、药材等区域主导产业, 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薄弱局面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农业仍没有彻底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新的时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发展现代农业, 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建设滞后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主要表现在:

(一)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总量不足, 质量标准偏低, 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1. 高标准基本农田总量不足。

实现粮食产销基本平衡, 确保安全, 每年粮食生产播种面积必须有足够数量的高标准农田作支撑。甘肃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普遍存在建设标准低, 工程质量差的问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多为边设计、边施工、边受益的“三边”工程, 设计标准低, 工程设施简陋, 田间工程配套差, “大马拉小车”、提水能力不匹配的现象普遍存在, 80%以上的机电设备为高耗能产品, 能源单耗大致在7.0度/ktm左右, 渠道水利用率低, 工程质量、完好率和安全运行率达不到运行规范标准, 工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 即使是夏秋之际的小旱情也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

2. 小型水利设施配套程度低。

甘肃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多数建于二十世纪60、70年代, 建设标准低, 固定渠道衬砌率仅有24%, 仅为大中型灌区衬砌率三分之一。长期以来,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责任不落实, 工程运行耗费补偿机制不健全, 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小型灌区实灌面积仅为有效面积的66%, 有近60%的末级渠系仍处于土渠运行状态, 有近40%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已丧失正常输水功能。现有生产条件难以满足甘肃省发展现代农业、粮食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 原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 很大程度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 建设年代久远, 自然毁损程度高。

甘肃省绝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于二十世纪80年代以前, 许多工程超期服役, 长期以来受自然作用力 (如风蚀、水蚀、地震等) 影响, 加之缺乏维护管理经费, 工程得不到及时修缮, 小隐患变大隐患, 自然毁损数量不断增多, 老化失修十分严重, 影响了工程效益发挥。全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已衬砌渠道的完好率仅为52%, 渠系建筑物的完好率仅为47%, 泵站机组完好率仅为39%, 机电井完好率仅为49%。已衬砌的渠道受灌溉回归水和地下水的侵蚀, 冬季冻胀, 渠床沉陷, 渠道坍塌, 渗漏严重, 已起不到防渗作用, 输水能力低, 渠系水的利用系数小。有些灌溉设施损毁严重, 管道淤塞, 致使灌溉水量损失和灌溉面积萎缩。如张掖市现有斗渠6168km, 其中衬砌的2138km, 衬砌率仅为34.7%, 斗渠完好的只有800余km, 仅占全部斗渠的13%, 农渠17388km, 衬砌的只有1656km, 仅为10%, 田间设施配套标准低且不完善, 无计量设施, 造成灌溉水利用率极低。

2. 管理体制不顺造成管理不善, 人为损坏较多。

甘肃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过去均由乡 (镇) 村社集体或个人管理, 工程设施产权不清, 管理体制不顺, 造成管理不善, 因人事变动造成管理人员更换频繁, 管理制度不健全且难以落实。由于责任不明确、管理主体缺位、资金不足管理手段落后等原因, 自然和人为损坏工程设施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开展, 取消了劳动义务工和积累工, 小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和维修养护都面临严峻的局面。水利工程处于建、管、用相脱节, 有人用、无人管或乡、村管理松散的状况, 缺乏水利工程管理的制度保障措施, 一些设施无人看管, 设施被盗、土建设备人为破坏, 争抢水源挖断沟渠等情况普遍存在, 导致部分水利工程遭受不同程度地破坏, 工程老化失修和效益衰减等问题比较突出。

3. 当年建设标准偏低。

甘肃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受建设年代特定因素的影响, 大多为边设计、边施工、边受益的“三边”工程, 设计标准低, 工程设施简陋, 田间工程配套差, 提水能力不匹配的现象普遍存在, 还因工程技术人员匮缺, 导致一些工程压根没有规划设计, 为工程以后的安全运行留下了诸多隐患。个别小型灌区建设时仅考虑了抗旱灌溉, 未考虑排涝问题, 出现水涝灾害时, 该排的排不出, 严重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各级财政困难,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上是由水利部门提供主要材料, 农民投劳进行建设, 由于资金紧缺, 造成工程建设标准偏低, 一方面是工程设计标准偏低, 另一方面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 对工程建设质量要求标准偏低, 致使大部分工程其运行寿命达不到设计标准。

(三) 旧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投入机制与现在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建成后疏于管理, 使用效率不高

1. 水利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 农民对民办公助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认识模糊, 积极性不高。

虽然甘肃省各级水利部门对水利政策法规的完善和宣传很重视, 每年通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进行集中宣传, 但宣传的深度、广度远远不够, 相当一些干部和农民对“民办公助”兴建小型水利设施政策知之甚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量大面广, 工程的维修和改造主要依靠受益农民群众投工投劳, 基本没有国家投入, 致使工程状况较差, 工程效益衰减。大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兴建, 投入无记裁, 造成产权界定困难重重, 有些地方存在“国家投钱, 农民种田”和“等、靠、要”的思想, 不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虽落实了管护责任, 但没有落实经营权益, 如中、东部地区小型灌区及灌溉片象征性交纳少量水费甚至不交纳水费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养护出现了劳力组织难、投工任务落实难、资金筹措难、质量难保证的“四难”问题, 致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经营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2. 只建不管, 建成后使用效率不高。

工程项目“三分建、七分管”, 由于项目管理和投资体制的原因, 地方政府和水利部门对争项目、建项目积极性高, 而对已建成项目的管理因缺少经费为理由轻视管理, 重建轻管现象十分普遍, 造成工程管护制度不健全, 管理责任不落实, 使用效率不高, 加之人为损坏现象严重, 陷入了猴子扳包谷的困境。尤其是涉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其他部门, 仅热衷于管投资、管项目, 管理工作滞后, 随意性很大, 无管理水利工程的实践经验, 对建设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后期管理更是无人问津, 这就造成相当一部分小型水利工程建成后管理不到位, 效益发挥不好, 投资与效益不对称, 资金浪费颇大, 工程建管效益均不理想。此外, 还由于历史原因, 水利工程设施集体所有与农村分户经营的体制矛盾没有解决, 维护管理责任自然很难落到实处, 导致“集体”工程农户只建不管或有人用无人管, 老化、损坏、丢失严重, 这种现象造成相当一部分小型水利工程建成后管理不到位, 效益发挥不高。

(四) 基层水利经济循环模式几乎崩溃, 无法承受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1. 基层水利技术力量薄弱, 装备落后。

由于农村经济效益低下, 农业产出增长缓慢, 基层水利技术人员收入低, 水费不能足额征收, 工资难以保障, 而基层水利技术人员又都是农民兼任, 技术水平低, 队伍不稳定, 人员流失严重, 也造成水利工程养护和维修不到位, 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由于许多水利工程工作环境差, 生活条件艰苦, 工资福利待遇低, 属自收自支, 加上水利工作的业务性极强, 近年来专业水利人员严重短缺, 知识更新缓慢, 现有人员老龄化的问题十分突出。同时因缺乏经费, 水管站整体装备落后, 一些基层水利单位连起码的测量工具都没有, 有些设备相当陈旧, 难以担负新时期农村水利建设重任。

2. 资金短缺, 水利设施缺乏必要的维修和管理。

由于资金缺乏, 小型水利工程几乎没有维修资金, 正常的检修都无法进行, 大修理和维护几乎是不可能的, 特别税费改革后, 大部分水利工程带“病”运行, 必要的维修和管理因资金缺乏而无法开展。水利建设资金供求矛盾突出, 一些急需建设的工程难以及时开工, 部分国列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筹措难度大。随着国家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实施, 加上水利工程公益性强, 通过市场融资的局限性大, 农村“两工”的取消,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难度将进一步加大。由于缺乏持续稳定的水利投入, 水价又长期严重偏低, 工程维修和更新改造资金面临经费严重短缺的困难和问题, 致使老化失修的水利工程无力改造, 难以进行必要建设和维持正常运行。

二、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机制的现状及导致的问题分析

(一)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机制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 甘肃省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大体经历了六、七十年代大投入、八十年代有所减缓、九十年代之后逐步回升三个阶段。特别是“十五”以来, 随着国家把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逐步转向农村后, 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也逐年增加。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机制的现状来看, 主要以农民自筹为主, 财政补助为辅。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基本农田建设和一般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建设三大块。投入机制主要有:

1. 建立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补助资金。

甘肃省自80年代初就建立了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基金, 省级财政每年拿出4300万元, 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补助资金。2005年以后, 省级财政每年平均拿出2600万元, 用于1~5万亩灌区节水配套改造, 截止2008年底, 全省已完成42个灌区的改造, 项目实施后的经济、社会效应显著。目前, 省级专项基金, 主要用于改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缺乏投入的状况, 基本形成目前以小型农田水利专项资金为主体, 其它项目为依托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格局, 支持力度逐年增大。

2. 项目多部门管理, 不断探索项目整合有效途径。

甘肃省从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的部门众多, 有水利、农业综合开发 (扶贫) 、发改委、财政等部门, 各部门投资重点略有不同, 均按照各自渠道和办法进行运作, 建设投资标准和质量要求各不相同, 缺乏协调和沟通, 重复安排建设现象较多。对此, 近年来省上积极探索项目整合、捆绑使用的新机制, 取得了较好成效。

3.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 调动群众积极筹资筹劳进行建设。

农村税费改革后, 农民“两工”制度的取消给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带来了很大困难。对此, 甘肃省各地积极调整思路, 依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 采取项目建设与地方积极性挂钩, 采用先干后补、多干多补的办法, 实行项目带动战略, 加快了小型水利建设步伐。同时, 根据省级财力状况, 千方百计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 加大以奖代补力度, 激励和引导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积极推行农民 (户) 参与式管理的新方式。如白银市靖远县南川灌区根据灌区实际, 积极推行“两改一提高” (工程改造, 管理改革, 提高效益) 的管理方式, 其主要内容一是通过改造骨干工程, 扩大和恢复灌溉面积, 使更多的农民受益;二是改造田间配套工程, 堵塞用水过程中的“跑、冒、滴、漏”, 提高灌溉用水的效率;三是让农民积极参与管理, 灌区干渠以下的支、斗、农渠由农户通过成立用水者协会自行管理;四是对管水用水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通过水费计收管理系统、工程及财物管理系统、灌区水量调度系统的建设, 提高水利管理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合理性。对公益项目建设实行“群众自治、民办、民营、民管”的工作思路, 实行群众自治、自我管理的农民主动参与式管理模式。按照“平等、互助、参与、合作”的原则, 经过几年时间的探索和实践, 初步形成了“灌区水管所+水利水保站+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灌溉管理模式。

(二) 现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机制导致的问题及成因

1.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制约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快速发展。

虽然,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效农业的发展, 农民对兴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入的自觉性不断增强, 但由于财政补助资金只有40%, 群众自筹能力有限, 远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加之地方经济不发达, 财政困难, 地方配套部分主要靠受益区群众投劳的办法解决, 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群众的负担, 影响了项目按批复计划实施。特别是“两工”取消后, 由于没有投工投劳的积极性, 各级财政投入大幅度下降。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甘肃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最直接因素, 尤其是市县财政基本无力安排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 水利工程维修依靠水费勉强维持运行, 配套农田水利设施条件的能力有限。现阶段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主要来源于财政补助、水管单位的水费自筹、群众投劳斥资及其它投入等几个方面。

2. 项目多头管理, 整合捆绑使用难度大, 资金效益发挥不够。

水利、农业综合开发 (扶贫) 、发改委、财政等涉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的部门, 各自为阵, 一些属基建性质, 一些是民办公助项目, 实际安排项目资金均为财政资金, 干同一类型工程, 补助标准差异很大, 即使同属民办公助项目, 国家和地方、群众配套比例都不一致。加之相当一些部门无技术力量,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建设质量低下, 建设市场混乱, 影响了水利行业队伍和群众积极性。

3. 项目确定缺乏科学依据, 存在重复现象。

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确定上, 省上一些部门和地方缺乏严肃的科学态度, 未能严格遵循全省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 随意安排和确定建设项目, 使下达项目与实际脱节。同时, 在工程立项中部门间缺乏沟通, 没有做到科学综合规划, 统筹安排, 多部门重复安排的现象时有发生。

4. 项目规划设计深度不够, 设施建设不完善。

由于工程前期费用缺乏, 前期工作不扎实, 对项目实际情况摸的不清, 凭经验进行规划设计, 结合实际考虑少, 近期想的多, 远期想的少, 超前意识差, 造成设施建设不仅质量低, 而且存在漏项现象。同时一些主管部门, 只考虑项目投资额度及项目间平衡, 欠考虑项目设计的必要性, 随意砍压项目规划设计内容, 造成设施建设主要内容无保障, 一些市、县无条件争取项目, 不顾配套资金能否落实, 整体项目仅靠花国家投资, 项目建设任务难以完成。

5. 农民“一事一议”筹劳筹资难度大。

农村税费改革后, 农村的公益性建设活动规定必须民主决策, 虽然中央和省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 但因农民思想观念的改变, 外出务工增多, 利用“一事一议”制度动员群众出工难度很大, 由于群众对水利事业的认识不到位, “等、靠、要”思想严重。一些乡镇、村干部认为农村运用“一事一议”搞水利工程, 干什么、干多少、出多少、筹多少资金都是农户自己的事, 苦于劳力难组织, 于是就消极被动地等待观望。在实践过程中农民对有较强公益性的工程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 不参加议事, 对利益不均衡性的工程往往“议而不决, 决而不行”, 缺乏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没有真正形成“农田水利为农民, 农民自觉修水利”的良好氛围, “一事一议”基本名存实亡。同时, 也给完成在建国家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带来困难,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均为民办公助, 要求地方和群众配套, 地方配套不好落实, 群众投工也无法保证, 要保质保量完成项目任务实际是不现实的。如酒泉市阿克塞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大部分是以财政投入为主, 单位、个人投入很少, 截止2007年, 财政总计投入资金1613万元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33万元是农牧民投劳折资款。自筹资金所占比例很小, 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仍以农户投入为主, 由受益区农户召开用水户大会, 经过“一事一议”后, 决定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否, 由于目前农产品价格较低, 农民靠农业增收困难, 加之水利建设投入大, 效益缓慢, 因而受益群众对投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积极性低, 筹集资金难度很大。

6. 用水者协会管理模式单一, 农民参与用水管理的能力低。

全省共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1587个, 协会工作人员10804人, 控制灌溉面积670.8万亩, 管理斗渠13190条, 涉及行政村2115个, 参与农户60余万户。但总体上用水者协会管理模式的推广和应用的步伐缓慢, 农民真正参与用水管理的效能还没有完全发挥, 在实践中, 尽管全省组建了1587处农民用水者协会, 但要把全省4.5万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管起来, 组织管理机构明显不足, 管理职责难以落实。

7. 缺乏事后监管, 无法评价资金投入绩效。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投资量不大、建设周期短, 项目建成验收后, 大部分直接交由村组和群众管理,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 农业生产由集体经营转变为家庭经营, 同时对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和所有权在包产到户时没有加以明确的划分, 这样就造成小型水利设施的管理体制与农村分户经营的模式不相适应, 加大了水利工程管理的难度, 制约了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由于投资主体不明, 产权不清, 农民参与投资和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设施维修和保养困难, 很多水利工程设施处于“建、管、用”脱节, 尤其斗渠以下渠道工程, 逐渐成为了“相关部门管不到, 乡镇管不好, 群众只用不管”的“三不”工程。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财政投资量较小, 不是监督重点, 水利部门对群管组织缺乏必要的事后监管和追踪问责, 无法评估资金投入效益, 造成国家资金浪费, 也为今后合理确定扶持重点项目带来困难。

三、建立“国家引导, 民办公助, 以奖代补”引导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 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 以政府安排补助资金为引导, 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 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 以加强组织动员为纽带, 以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 逐步建立保障农田水利建设快速、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 基本原则

1. 民办公助。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采用“民办公助”方式, 对农户、农民合作组织、村组集体等自愿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的项目, 主要由农户、农民合作组织、用水户协会等筹资为主, 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和奖励。

2. 民主决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采用“一事一议”的民主决策的程序, 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调动农民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项目建设的投劳投资方案和管理运行方式要经受益区农民民主议事、民主决策通过。

3. 科学规划。

兴建和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要符合省、市 (县) 、灌区水利发展中长期规划, 坚持水源、骨干工程和田间配套建设, 水利措施要与农业措施相结合, 确保科学规划。

4. 因地制宜。

“民办公助”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地势、水资源条件、生产实际需要和投资可能, 合理确定工程建设布局、规模和形式, 杜绝重复投资和形象工程。

5. 体制创新。

“民办公助”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主体可以是农户, 也可以是农村合作组织、用水户协会、合作制企业、股份制公司等, 运营管理形式可以自管、委托管理、企业化经营等, 只要是符合农户的意愿, 符合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有利于整合水利资源, 有利于水利工程设施的利用效率, 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体制、机制和模式, 都可以大胆采用, 并积极发展和探索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体制, 大胆应用新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的新模式。

(三) 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政策建议

1. 整合资金资源, 加大财政投入。

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步伐, 关键在切实增加投入。把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纳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 下力气增加投入。一是以建立专项资金为突破口, 尽快形成稳定增长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长效机制。逐年增加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补助资金规模, 扩大扶持范围。督促市县两级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 并逐年增加资金规模, 加大奖补力度, 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导, 多渠道、多层次的多元化投入的体系。二是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省份的扶持力度。中央小农水专项资金要向西部省份倾斜, 免除国家级扶贫开发县的地方配套, 提高中央资金比例。三要下决心解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多头管理的问题。按照“政府统筹、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整合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 以县为单位, 整合各类涉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 对项目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组织实施, 统一检查验收, 提高投资使用效果。四是建立农民投入管理新机制, 借鉴临夏、和政等县农民参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新做法, 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积极性, 在民办公助项目的带动下, 自愿筹资、筹劳建设小型水利工程, 产权划归筹资者所有, 使其成为负责工程管理、运行维护、水费收取等, 明晰了产权管理责任, 提高了农民参与意识, 发挥了农民建设管理工程的作用。

2. 支持农民用水者协会, 强化服务功能。

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 支持农民用水协会, 提高农民用水协会在“民办公助”项目的主导地位, 组织农民积极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提供公平、优质、高效管理, 合理利用水资源。引导鼓励群众以多种形式兴办小型水利工程, 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转让小型水利工程产权, 积极参与工程运行管理, 谋求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发挥最大效益。

3. 规范管理, 对拟定项目予以公示。

要全面总结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经验,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强化监管措施, 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 把好项目申报、计划审批、资金兑付和管理、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 切实管好项目和资金, 做到专款专用, 加大审计力度, 坚决杜绝胡支乱花。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计划的严肃性, 做到按规划控制, 按项目实施, 杜绝各类“人情工程”和“条子工程”, 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造福广大人民群众。要进一步增强项目的透明度, 对拟定小型农田水利项目要在受益区进行公示, 明确国家扶持政策和群众的权利义务, 引入公开竞争机制, 择优选择群众积极性高, 实施效益好的项目, 扩大群众知情权, 接受群众监督。

4. 搞好前期规划, 确保项目的科学性。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量大面广, 科学规划是建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前提。进一步健全规划编制机制。各分管部门要在实地勘测和调研基础上, 立足本地实际, 科学的编制各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规划, 对单一项目要科学比选, 使之既适合实际, 又经济实惠, 建立起完备的各类型项目库, 作为今后项目安排的共同遵守的依据。树立规划的权威, 项目安排、建设严格按规划操作, 杜绝项目安排的随意性, 提高项目的科学性。

5. 提高资金的使用绩效。

一要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从项目立项、资金使用、项目效益等各环节, 加强监督管理, 真正建立起资金使用的问责制。二要调整投资方向, 优先解决老化失修工程。维修改造现有农田水利工程投资小、见效快、作用更为显著, 在抓好新建工程的同时, 要把已成工程老化失修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从公共财政扶持导向上, 加大对老化失修工程的安排和投入, 应把对粮食安全作用显著的中小灌区、小型水利设施改造作为重点, 集中予以解决, 力争短期内全面得到改造,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6. 发扬民主, 确定因地制宜的筹资筹劳政策和合理引导资金比例, 调动农民投入的积极性。

一要加大民办公助政策宣传。通过电视、广播和报刊等各种媒体, 大力宣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要让广大群众明白在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自己的事, 不可能国家大包大揽, 增强参与的主动性;要让基层政府明白组织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自己的职责, 踊跃担负起责任, 把群众真正组织起来, 积极开展建设。二要根据全国经济发展水平, 分区域合理确定引导资金比例和群众筹资筹劳政策。对西部省份, 国家引导资金应在80%以上, 群众主要以投劳为主。要按照项目不同, 科学确定财政补助方式和比例, 对农民自己兴办的工程, 实行以奖代补;需要政府组织、农民参与的工程, 在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 实行“民办公助”。三要健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监督机制。

7. 加强项目的验收, 确保项目质量。

验收是保证资金安全, 确保项目的主要手段。一要健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验收制度, 制订相对应的质量标准要求, 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验收体系, 规范验收程序。二要分级负责, 注重时效。对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要根据建设性质和规模大小, 以及工程影响力, 区分对待, 简化验收程序, 实行分级负责, 对于一般小型水利工程在县级自验基础上, 市级验收。重点资金项目在市县自验基础上, 省级验收。三要把项目验收与资金拨付挂钩、与今后此类项目计划安排挂钩, 验收不合格, 坚决不能兑现补助资金, 并在今后项目安排不安排或少安排, 真正实行大干大支持, 小干小支持, 建立起一个可信赖的激励机制。

8. 加强项目建成后的使用监督, 提高使用效率。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成后, 能否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 关键在地方的管理。一要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档案, 对现成工程完好情况、效益发挥情况, 实现抽检制度, 并把抽查情况和效益评估报告报分管部门。二要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 健全工程的各项管理制度, 加强建设管理和后期工程使用的监督, 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三要大力推进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根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类型和所在区域实际, 本着加强管理, 注重实效的原则, 因地制宜地确定改革形式, 以改革促管理, 明晰工程产权, 落实管理责任, 确保长效利用。

参考文献

[1]杜威漩.中国农业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研究-理论框架、制度透视与创新构想[J].黄河水利, 2006 (1) :88-96.

[2]斌杰, 严家适, 罗建华.建立与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若干问题[J].中国水利, 2008 (01) .

[3]李代鑫, 吴守信, 严家适.农田水利建设保障机制的重大改革——《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解读[J].中国水利, 2006 (07) .

[4]廖永松.农业水价改革的问题与出路[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4 (3) :74-76.

[5]裴宏志等.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研究[J].中国水利水电, 2006 (1) .

7.加快发展我县农村公共事业的对策思考 篇七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适时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科学发展观在“三农”问题上的具体实践形式,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延续和提升。农业税免除后,农民负担明显减少,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农村在向全国小康的迈进中,原有滞后的农村公益事业已越来越不适应要求,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至影响到农村的文明进步乃至整个社会和谐与安宁。而且原有的公益事业兴办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致使一些地方公益事业发展滞后,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笔者认为,只有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得到更快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才会逐步缩小,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会顺利实现。搞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和发展,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国家资金扶持非常有限,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普遍脆弱,农民户集资相当困难,大多数农村在创办公益事业上遇到了极度困乏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一瓶颈,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步伐呢?本文就此问题从乡镇的方面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一、影响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成因

1、政策缺陷对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国家税收和财政体制实行偏向城市和歧视“三农”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在我国城市公益事业的建设全部是由财政拨款进行的,国家每年把大量的财政收入用于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大江大河的治理。而各级财政计划用于农村公益事业的资金不仅数量少,而且资金在流向农村的过程中经过层层截留和克扣,到农村已经很少了,真正落到实处的是少之又少,农村村级公益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就基本落在农民头上,用一句不负责任的“谁投资谁收益”的空头支票打发了。特别是在城市绿化与农村绿化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国家政策的严重缺陷。城市的绿化建设完全由国家或地方财政投资,而收益人没有投资。农村却要谁投资谁收益来发展,这就是农民与市民的由于政府的政策缺陷造成的公民等级差异性,致使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滞后。

2、政府对农村公共物品的资金投入不足的影响。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公共物品的资金投入往往是通过项目进入农村地区,项目决策权掌握在上级手中。在财政资金普遍紧张的情况下,上级更关注那些可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资金投向,而往往忽视农村地区的公益事业。致使农村公益事业投入严重不足,加上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尚未建立,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到村一级数额有限,无法顾及所有乡村的所有公益事业项目。

3、村民自身公益意识淡薄和经济承受力有限的影响。虽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农民的腰包鼓了一些,但总的来讲,农民的收入增长还是比较慢,增幅也不大,其年均纯收入仍然远低于城镇居民。因而,经济承受力较低。而且,农村内部的公益事业,一般是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规定来办,由于“一事一议”标准低、数额少,与解决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问题的实际需要相距甚远。再加上不少村民的公益意识淡薄和经济承受力有限,普遍存在着“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问题。

4、现行的农村多渠道投资机制实施过程中难以配套的影响。由于现行的国家投资、地方配套、农民集资相结合的农村公益事业多渠道投资机制存在着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不是地方财政紧缺,配套跟不上而上不了马,就是按照现行的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规定(受上限控制),不足以筹够集资的部分而耽搁,影响了农村公益事业的正常发展。

5、村级债务沉重,影响了农民兴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前些年,一些地方由于盲目发展乡镇企业,超前超能力地集资贷款修路、建校形成了巨大的村组债务,一方面使集体经济陷入困境;另一方面,由于财务管理混乱,一些农民认为村干部在工程建设中捞取了私利,因而干群关系紧张,工作难开展,严重影响了农村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6、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出现了无管理机构组织协调的“真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撤并各种事业单位(“七所八站”)后,虽然这些单位的一些职能被设计并转到了乡镇和县(区)直其他单位,但人手、经费都不足,这些职能实际已严重弱化。在目前乡镇财政既要保吃饭,又要还债务,发展农村公益事业成了吃力不讨好的事,因而乡村基层政府和组织缺乏积极性,这就必然导致一些乡村特别是贫困乡村难以兴办公益事业。

二、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是统筹城乡公益事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发展农村公益事业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推向前进。从当前来讲,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把反哺和支持的重点放在农村公益事业上。一是要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把用于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优先安排,并按一定比例逐年加大县(区)级投入,不断改善广大农民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多元投入机制,在坚持标准、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政府资助的激励机制和奖励办法,鼓励农民及社会力量兴办农村公益事业,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帮扶、农民自愿、社会捐赠、民主管理”的方式,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基金。基金的来源除了各级财政划拨外,还可建立社会团体捐助、企业赞助、个人捐助等多渠道的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三是建议地方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党委、政府名义出台《关于认真解决免征农业税后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问题的意见》,明确新形势下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指导思想、原则、政策措施等,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

2、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教育、卫生和社会事业经费保障机制,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加大对县(区)特别是财政困难县(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对于较早实现“普九”达标验收的县(区)给予资金和政策倾斜。对因农村“普九”教育达标建设等所形成的政策性债务,可按照“谁的孩子谁抱走”的办法,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逐步消化解决。切实开展农村困难学生助学活动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巩固“两基”成果,按照危房改造同农村中小学布局相结合的思路,合理规划和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逐步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建立健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返贫问题,逐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大力推动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加快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稳定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扩大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实施实行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和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今年莘口镇将实行农村医疗保险,即每个农民每年只需出10元,其余40元由财政支付,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3、相对集中捆绑使用各个渠道的财政支农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一是借鉴扶贫工作“整村推进”的做法,指定相关部门牵头制定农村公益事业发展规划,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办法,把分散在各部门的支农项目资金集中起来,设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民兴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给予适当补助,力争在解决一批乡村的重点公益事业项目。二是改变支农项目资金的投入方向,减少对生产经营环节的支持,支农资金应主要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公益事业。减少中间环节,尽量采取项目资金直达的办法,防止层层截留和克扣。同时,建立项目资金跟踪检查审计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资金有效使用。三是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建设中,从实际出发,减少县(区)政府项目匹配比例,取消乡镇匹配,以确保农村公益事业工程质量和效益。四是对于税改前村组在建设公益事业时,以免征农业税为调节手段战胜田地而出现减免农业税或“抬粮”等情况,属政府行为的,可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由国家一次性出资征用,或以转移支付专项资金予以补偿。属村集体兴办的公益事业,按“一事一议”制度办理,根据原合同和具体情况,由村采取措施逐步解决。

4、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规范和完善“一事一议”筹资制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要求,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引导农民开展自己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想方设法,在强化财政支持的同时,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引导农民搞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改善自身的生活生产条件。对此,一是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免征农业税后公益事业发展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乡(镇)村干部要加大“一事一议”的宣传力度,严格区分加重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界限,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发展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严格按“一事一议”制度办事,规范操作,以巩固减负的成果。考虑到农村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在遵循公开、透明、自愿、协商原则和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基础上,对一些直接由农田受益的项目,如水利项目等,可按田亩筹资(但总额不得超过按人头的筹资额)。三是允许采取适当提前或延迟的办法,将两至三年的“一事一议”筹资集中起来,以兴办村内一些重要公益事业,涉及几个村的公益项目,也可以跨村联合使用“一事一议”资金,所筹集的资金使用情况必须全部公开。四是可以考虑把粮食直补资金改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集中统一使用。把资金送到每个农户家庭,政府行政成本又太高,既费力、又费事、又费钱,人物浪费都大。如果能以村为单位把这笔资金作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修建乡村道路、水渠等,效益会更好,农民受益更大。

8.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篇八

一、要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激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

1、抓好立足点。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就是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宣传方法上做文章,在深入细致上下功夫。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车、宣传栏、标语等各种宣传形式,组织力量,深入圩镇、村组、农户,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使其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切实把群众的积极性调起来,把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出来。

2、找准切入点。新农村建设点多面广,要以帮助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切入点,赢得农民群众的衷心响应。要通过出台一系优惠政策,帮助农民改水、改厕、改路,全面推进“三清三改”,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要转变农村“五保户”供养方式,对农村“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使病残孤寡农民生活有保障;要抓紧抓实农村低保、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健康生活保障水平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3、把握着力点。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可以在各村成立由老党员、老干部、有威望的群众代表等组成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制定《新农村建设公约》、《村民文明卫生公约》等村民自治章程,依靠群众的“自治组织”力量,解决一些乡村两级干部想干又不好干的事。如组织开展“告别陋习,树立新风”等活动,切实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改变生活陋习,倡导文明新风;还可以通过“五老”组成文明卫生监督队,轮班督促村民搞好环境卫生,杂物堆放;开展“文明卫生户”、“卫生庭院”评比,谁家的卫生好,谁家的卫生差,定期在村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接受村民评议,切实提高村民的荣誉感和自觉性,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要围绕工作重点,完善机制,出台政策,形成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向心力

1、把握规划龙头。我县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农村?除了应该定位于“住房实用美观,设施配套完善,环境整洁优美”。更要结合我县各乡镇、村的实际,制定突出我县客家特色的村镇规划。一是要根据各村落的布局,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兼顾到群众便利等问题,确定各村规划方位和特色。并广泛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大多数群众的认可后,再付诸实施。二是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避免规划建设“两张皮”。

2、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完善共建机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和上下联动、城乡共建的良好氛围。比如财政、交通、计划、扶贫、水利、卫生等部门在资金的使用上,要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在工作安排上要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严格审批程序,简化审批手续;各挂点单位在工作力量上要对新农村建设给予重点支持,派出精干力量指导协助挂点村做好工作,并力所能及地给予资金扶持。二是健全投入机制。从我县各乡镇、重点村的新农村建设实际情况来看,资金的缺口比较大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要广辟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大胆探索县、乡、村共同投入,挂点单位支持投入,社会各界赞助投入(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等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也要积极争取村民的支持,倡导和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要按照开源节流的原则,管好用好建设资金。三是建立奖励基金。对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如“三清三改”、公路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做得好的乡镇、重点村,从奖励基金拔出专款,用以奖代补的形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3、出台相关政策。一是要尽快出台扶持村级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壮大农村支柱产业,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二是要出台信贷扶持政策,对一些经济困难的农户,以类似商品房按揭的形式把房产作抵押,逐年还本付息,如40%—60%,在3至5年内归还。三是要建立完善农村土地开发政策,按市场化运作模式,盘活农村土地市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定点、统一审批、统一建造、统一定价的原则,由各乡镇成立新农村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分期实施。

三、要结合实际创特色,壮大支柱产业,培育新农民,保持新农村建设的持久动力

1、要因地制宜,培育支柱产业。要立足县情、乡情、村情,打好特色产业牌,做大做强果业、烟叶、养殖等特色产业,要引进、壮大一批有规模、有实力、辐射广、科技含量高、能带动农户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型、外销型龙头企业,实现一乡一品、一村一业。如沙地镇,可以充分依托“沙地板鸭”这个知名品牌,大力发展“猪—沼—果”、“猪—沼—鱼(菜)”等生态农业,山上种果,水中养鱼、养鸭,家中养猪和建沼气池,有效地解决“三改”中“改厕”的难题。

2、围绕支柱产业,创办、完善经济合作组织。目前,我县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还处于较低的发展层次上,许多乡镇都没有设立,部分乡镇即使设有果业协会、生猪养殖流通等协会,也都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不灵通等问题。要推进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围绕各乡、村的支柱产业,创办和完善各类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经联社等经济合作组织,做到乡乡有协会、村村有分会。同时,要切实帮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收集、掌握市场信息,加大资金投入和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使新经济组织成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载体,实现产品与市场有效对接,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9.南通加快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篇九

(一) 会展项目方面。

近年来, 南通组织了一批影响国内外的会展项目, 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会展项目就是一年一届已打上南通烙印的国际会议“ (中国·南通) 港口经济洽谈会”。2006和2007年, 南通已成功举办了两届 (中国·南通) 国际家用纺织品博览会。展会共设标准展位650个, 展出面积12000平方米, 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专程到会洽谈采购, 接待商务洽谈和参观人数25000人 (次) 。 (中国·南通) 国际家用纺织品博览会将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家用纺织品专业展会之一。此外, 南通先后还成功举办了“同一首歌”、“电影之歌”等大型文艺晚会, 以及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

(二) 会展场馆方面。

南通在会展场馆建设方面进步较快, 目前建成的会展场所主要有南通体育会展中心、南通体育馆、更俗剧院、中国家纺艺术中心等, 为南通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载体。其中位于南通新城区的体育会展中心是南通最大的会展场所, 其会展馆建筑面积9.05万平方米, 拥有1000个国际标准展位规模的会展馆。作为拥有全国第一家博物馆的城市, 南通各具特色的博物馆, 如中国体育博物馆南通馆、风筝博物馆、珠算博物馆、蓝印花布博物馆和城市博物馆等都可以作为举办各类小型会展的场所。

(三) 会展主体方面。

目前, 南通本地的会展企业还很少, 能独立承办大型会展项目的企业还没有, 重要展会及国际会议基本由官方主办。如自2001年来, 一年一届的“中国·南通港口经济洽谈会”都是由南通市政府主办;“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是由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中国市长协会和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 (中国·南通) 国际家用纺织品博览会”则由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苏省分会、南通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举办。截至目前, 南通市会展业协会尚没有成立, 缺乏专门的行业管理和服务组织。

二、南通会展经济的优、劣势分析

(一) 优势

1、区位和交通优势不断提升。

在中国的版图上, 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和长江三角洲洲头的城市只有两个, 一个是国际大都市的上海, 另一个就是与其一衣带水、处于长江北岸的南通。南通“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 隔江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及苏南地区相依, 被誉为“北上海”。

近年来, 对南通经济发展起关键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完成。连接南通与上海和苏南的苏通大桥已经建成通车, 洋口港已正式通航, 南通已融入上海1小时交通圈、都市圈、经济核心圈。随着崇启大桥、崇海大桥、沪通铁路, 以及海洋铁路的推进和建设, 南通作为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中心地位已基本确立, 已经步入桥港经济新时代。

2、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规模与结构优势初显。

自2003年以来, 南通经济一直保持13%以上的增长率, 且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产业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0.13亿元,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2.1%,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040元, 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超过5000美元。从工业结构看, 以装备制造业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现代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六大产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已超过90%, 南通正由传统轻纺工业名城向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和基础产业基地加速迈进。其中, 纺织业作为有南通最有特色的支柱产业, 是目前南通竞争力最强、发展前景看好的特色板块经济。目前, 南通已成为中国家纺行业重要的生产基地和最大的销售、物流中心。

3、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近年来, 南通新的城市框架初步形成,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 城市对经济的服务功能得以迅速提升, 南通对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的集聚能力得到释放。星级酒店数量快速上升, 高标准的体育会展中心落成启用, 商务、会展及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

(二) 劣势

1、来自周边城市的竞争压力。

相对于上海等会展业发达的城市而言, 南通会展业缺乏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服务水平也有很大的差距。从世界范围来看, 专业公司或会展组织是会展运作的主体。而目前南通会展业主要是政府主导, 企业参与, 本地有能力承接大型国际展会的会展公司还没有, 专业会展公司少、规模小、运作不规范。苏州、南京、杭州、宁波等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在发展会展业方面都走在南通的前列, 它们所具有的经济实力、城市品牌的影响力、省会城市或副省级城市的地位等条件是南通所不具备的。南通会展业起步晚, 底子薄, 与周边一些兄弟地区相比, 存在明显的差距, 从每年举办的各类会展数量和展会的规模即可见一斑。根据中国会展联盟网提供的网上数据库统计, 近年来南通可查到的大、中型会展项目仅5项, 而兄弟城市宁波为160项, 同为江苏的城市南京、苏州、无锡则分别为44项、71项和23项, 据此我们不难看出, 南通与兄弟地区在会展项目建设和推广上的差距。

2、会展专业人才缺乏。

会展业的人才属于复合型人才, 不但要熟悉展览会操办的一般流程, 而且要了解展览项目所在行业的情况, 还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 最好还要懂经济和管理。目前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多集中于上海、北京、广州。在长三角地区, 南通会展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滞后, 虽然曾从外地聘请了一些会展专业人才, 但数量很少, 会展中高级人才严重匮乏。截至目前, 南通没有一家专业的会展业人才培训机构, 地方高等院校也没有设立相关的专业, 与之相关的培训学习体系基本是空白。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总体素质不高, 观念更新较慢, 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会展业的发展。

三、加快发展会展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一) 发展思路和目标。

专业化、大型化、企业集团化运作是未来会展业的三大趋势, 南通应该积极顺应这一趋势, 结合南通自身的会展业基础、经济和产业基础、区位和基础设施条件, 采取切实有效地长效机制, 有重点、有选择地重点突破, 做大做强具有国际性、国内一流影响力的3~5个品牌展会、规模展会和专业展会。

(二) 主要对策

1、加强研究, 制定会展业的发展规划。

会展规划是会展业发展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是对会展业未来的预测、安排和谋划。政府相关会展管理部门或会展业协会应根据南通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目标和资源条件, 对一定时期内南通会展业的发展方向、会展活动的举办和配套设施建设等各方面作好规划。对规划好的会展项目如南通一年一度的“港口经济洽谈会”, 须列入年度会展计划, 政府要给予鼓励和支持, 并做好宣传, 力求更有效地发挥会展业对南通经济的直接贡献和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协调会展业与交通、通信、餐饮、宾馆等相关行业的共同发展, 整合会展资源, 避免重复办展、主题不明、配套服务跟不上等影响展会品牌和形象的问题出现。

2、改革会展业管理体制, 加强行业管理。

南通会展业的发展要遵循经济规律, 兼顾参展商、展览公司与展览场馆各方的经济利益, 尽快组建南通市会展行业协会, 建立由政府统一领导、行业协会统一规划和协调、各会展组织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管理体制, 促进行业自律机制的建立。会展行业协会应该是非官方、非盈利性组织, 应由行业内的展览公司、会展场馆、搭建公司、广告公司、旅游类企业 (包括旅游公司、酒店等) 、物流公司、业内研究人员主体等共同组成, 具有广泛的普遍性, 代表业内大多数企业的利益, 为广大企业服务。会展行业协会应和政府相关管理机构密切合作, 行业协会通过监督展览市场, 制定展览行规, 加强信息交流, 培养展览人才等措施, 来维护展览市场的公正和透明的原则。市政府要逐步把应由行业协会承担的制定行规、行业间的协调和管理、开展行业调查、对展览会进行资质评估、研究会展行业发展方向、帮助会员企业提高会展水平和服务水平、加强信息交流、增强会展市场的透明度、培训会展专业人才等职能交由行业协会行使, 从而逐步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协会规范自律、企业依法承办、市场规范运作的现代会展运营体制。

3、加大和落实会展经济的鼓励支持政策。

会展业作为南通的一个新兴行业, 它的发展将为南通交通、通讯、住宿、餐饮、旅游、商业等行业带来效益。而一个会展的举办, 向海内外发布招展信息, 在机场、火车、马路、展馆等地设立广告, 租用场馆等大量费用都需由会展企业单独支付。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会展企业的行为具有显著的正的外部性, 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色彩, 因此, 地方政府理应对其进行补偿。南通会展业本身基础薄弱, 政府应给予该行业优先发展权, 鼓励其发展。可给予各种政策优惠, 为南通会展业的健康发展搭建政策平台, 例如, 给予一定的融资支持、税收减免、财政贴息和补助等, 如对于引进和举办大型的会展企业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 为会展业发展提供长期的政策保障。

4、加快会展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会展属于综合性系统工程, 涉及诸多领域。会展活动组织者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知识, 需要掌握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统计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 会展人才是一个总体概念, 属于多种专业人才的集合。目前看, 南通会展业的最大瓶颈正是会展业专业人才的匮乏。一方面, 我们可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引进外来专业人才;另一方面, 要积极创造条件, 加强会展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 提高会展人员的策划、营销及经营管理技能, 同时, 还可以在南通的相关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设有关会展的专业, 培养社会急需的会展专业人才, 同时可以与上海、南京等地高校的会展专业院系建立长期战略合作, 为南通输送一批会展业专业人才, 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此外, 我们还必须建立会展人员的资格认证考核制度, 使更多的人员符合会展行业的要求, 形成人才储备库, 全面提高南通从事会展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5、积极打造南通特色展会, 发展自身品牌。

品牌展会是最大、最具特色、最有意义的城市广告, 它能够向世界各地的参展商、贸易商和观展人员宣传一个城市的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发展实力, 展示城市的风采和形象, 扩大城市影响, 提高城市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99昆明世博会”的举办, 使昆明从中国西南的一个边境城市一夜之间声誉鹊起。只有大力发展名牌会展, 努力提高会展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才能不断增强南通会展经济的竞争实力。必须根据自身经济发展基础和方向, 结合南通本地特点, 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 确定办展内容。南通是中国著名的教育之乡、体育之乡、长寿之乡、建筑之乡、文博之乡和蓝印花布之乡。南通可以围绕这些优势形成会展品牌, 可以使南通会展业在与周边城市会展业竞争中实现错位发展, 突显自身特色。例如, 南通可以考虑做大做强家纺博览会、船舶产业博览会、电子信息产品博览会等南通已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的行业性博览会, 并力争规模化, 形成自己的品牌;港口经济洽谈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会展项目, 可以借此推广一些中小型细分专业会展, 如电动工具展、蓝印花布艺术展、花卉苗木展、新能源产品展等。为做大会展经济储备一批项目。

6、注重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合作, 利用上海的辐射作用, 共享会展资源。

素有“北上海”之称的南通, 与国际大都市上海仅一江之隔, 苏通大桥的开通使南通全面融入了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南通与大城市一样具有地理位置和交通方面的优势, 而且南通较小的空间距离和不太拥挤的环境更适合举办会展, 与上海、杭州等城市比, 南通具有明显的低商务成本优势。南通可以凭借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离上海一小时的距离力图扮演上海“后花园”的角色。紧密联系上海, 和上海在举办大型国际会展乃至世博会中实现一定程度的分工, 比如与上海会展企业合作, 在南通举办上海某些大型会展的分会展, 分享其带来的相应利益。

7、加快与会展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一般来说, 会展市场或中心应建在社会经济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交通通讯便利, 在人才、科技及服务等方面拥有综合优势的大中城市。南通会展经济的发展, 还需要加强会展场馆的建设, 使场馆设施上规模、上水平;同时也要加强与会展场馆相配套的交通、信息、储运、餐饮、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知识产权保护和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南通标志性的南通体育会展中心, 其周边配套设施如宾馆酒店、公共交通、停车场所、社区建设、物流服务等的建设不能满足大型展会的服务需求, 必须加快新城区建设以及上述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

8、创新会展形式, 积极发展网络虚拟会展。

随着网络会展的发展, 会展场馆的虚拟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网络虚拟展会与实物展会相比较具有省时、高效、低投入的优势。南通可以在积极做大若干品牌会展的基础上, 发展相应的永不落幕的网络虚拟会展, 如网上家纺博览会、网上船舶博览会等。

参考文献

[1]曾武佳.会展经济的区域特性分析[J].软科学, 2006, (3) :50-54.

[2]邹树梁, 王铁骊.会展、会展业与会展经济的演进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 2003, (4) :90-91.

[3]胡晓.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 2002, (6) :119-122.

[4]邸树彦, 王秀莲.会展经济发展的几个瓶颈问题[J].社会科学家2005, (1) :177-178.

上一篇:财政票据存在的问题及审计建议下一篇:围绕中心工作全面加强自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