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论文

2024-11-07

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论文(精选17篇)

1.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论文 篇一

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论文

一、配网变电站的容载比

变电站是配电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变压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保证配电网络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就需要我们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对其容量加以重视。在这一过程当中,变电站的容载比计算有利于保证配网的经济性与可靠性。如果变电站中容载比过大,因此在对其建设过程中,电力部门必须要加大其资金的投入,并且还会导致更多资源的浪费;如果其容载比过小,这就说明变电站的适应能力较低,不利于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因此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我们必须要从其安全性与可靠性出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配电网运行的质量以及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革变电站的供电方式,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二、对配电网络系统的一、二次设备进行改造

在配网电力工程的优化过程中,除了网络优化,配电网络系统的一、二此设备进行改造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打个比方来说,在配电系统中网络就是道路,一、二次设备就是在道路上运行的交通工具。在实际生活中,虽然道路修好了,但是如果交通工具依然落后,就不能发挥道路的作用。所以,配电网络中一、二次设备的优化、更新是电力工程发展的必然,也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在配电网络中,一、二次设备是向用户供电的直接工具。对配电网络中一、二次设备的优化,应该提高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安全行为主要目的,使用先进的技术来优化电网网络来确定更新和改造方案。设备的`改造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彻底淘汰正在使用的老旧变压器,采用目前市场上新型的节能变压器,针对不同的用途提供不同的变压器,在居民社区使用箱式变压器,在高层建筑上使用干式变压器等等。

(2)使用绝缘导线逐渐替代低压架空裸线,来解决以前经常遇到的树线矛盾,并且提高导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对供电设备进行“状态检修”

在配电网络系统中,供电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密切关系到供电的可靠性。在此以前,我国供电公司实行在一定时间内对设备进行检修的方法,来确保供电的稳定性。这种制度虽然也能够发现一些设备的故障,并且做到及时解决,对供电的可靠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将随着电力系统不断扩大,设备数量不断增加,对设备进行周期会越来越大,已经不能再适应电网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设备的“状态检修”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所谓的“状态检修”是指不再以时间为基础对进行检修,而是在设备发生异常时对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检修,使检修真正做到目标明确,彻底摆脱以前的盲目检修,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要真正实施“状态检修”还需要有具体的标准,在什么样的情况先会对正常运行产生影响,这需要在不断摸索中积累数据,为以后更顺利地展开工作提供经验,明确知道什么情况需要停电进行检修,什么情况不需要,从而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减少设备的损耗。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电力事业也随之不断发展起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使电力系统达到稳定运行的要求,就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整个配电网络进行合理设计,尽量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促进电力事业进一步的发展,满足人们对电力的要求。

2.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论文 篇二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电力能源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或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 这就给配网电力工程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然而在电网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旦出现故障, 不仅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 还会给电力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因此,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提高人们的用电质量和生活水平[1]。

1 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可靠性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 到了90年代, 随着经济技术研究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电力系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足够重视[2]。电力系统可靠性的研究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如果可靠性较低, 就会出现大面积的停电, 严重影响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某市停电损失调查表如表1所示, 我国电网长期以来严重缺电, 致使电网现状极端落后, 供电可靠性低下, 我国全国平均年户停电时间长达30h,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保证供电质量, 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国家投入巨资进行配网改造, 建立了以经济性为基础的可靠性评估程序, 这样不仅可以了解整个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分布水平, 找到其中的薄弱环节, 进行特定的改造, 还可以通过定量计算得出不同措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从而利用最少的资金成本, 投入最少的人力和物力, 最大限度的增加系统的可靠性。

2 影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运行可靠性的因素分析

在电网运行中发现, 影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因素很多, 因此, 需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

2.1 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影响

电网系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很多情况是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的问题, 导致电网系统出现故障, 不能使整个电网安全有序的运行, 并且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 也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但是工作人员来自全国各地, 接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样, 这样不仅造成了劳动力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而且由于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 还会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带来一定的风险, 同时由于工作人员的技能素质达不到要求, 对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视程度较低, 人员不到位, 无故缺勤, 都会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 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 也给政策的贯彻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 政策落实不到位, 电网稳定性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2.2 过电压的影响

过电压指的是在电网运行过程中, 受到一些外界因素干扰使得电压超出线路和设备承受范围的情况。在电力设备运行期间, 尤其是在一些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和线路比较复杂的老城区, 经常由于特殊原因导致工作电压严重超过线路和设备可以承受电压的情况, 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一些电力设备年久失修, 难以承受雷击和过电压等现象, 另一方面也与我国采取供配电方式是35V及以下的架空线路进行配电有关, 这样的供电方式难以保障高质量的安全供电, 再加上早期建设的配网设施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 例如在早期配网建设过程中, 线路和设备的绝缘性较差, 在雷雨天气中很容易受到影响, 严重影响配网安全运行的可靠性。这就要求相关技术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配网运行的状况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 尽快找到过电压出现的根源, 及时修复问题。

2.3 短路

一般情况在电网线路一直处于长期高压的工作状态并且处于高度的绝缘保护下, 一旦线路表面上的污垢越积越多, 超过一定的限度, 就会造成短路情况。除此之外, 如果线路上的积污太多, 在线路遭受雷电后, 就会出现短路现象。另外, 如果不及时更换绝缘设备, 就会使设备老化, 降低电力设备的耐电压性, 最终出现短路。

2.4 外力破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行各业的用电需求与日俱增, 已经远远超过了我国配网电力系统所承载的能力, 在我国的电力系统建设中普遍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 并且在电力的输送过程中常常采用架空线的方式, 如图1所示, 然而有部分用户为达到临时用电的目的, 不按照规定私自拉线、接线, 这样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如图2所示, 一旦发生用户触电事故, 后果则不堪设想。如果在设置架空线时不考虑周围的环境, 也会对配网的安全可靠运行造成影响, 例如, 在公路或者铁路附近设置架空线, 或者是配网设备周围有建筑工地等, 都会影响到配网线路的可靠性。

3 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方法

3.1 加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

通过以上对影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运行可靠性的因素的分析, 得出配网电力工作人员是配网电力工程运行的主宰者, 不仅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电力工程中的故障, 还需要及时对故障进行调整和检修, 如果工作人员的技能素质或者重视程度达不到电力工程稳定运行的要求, 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配网电力工程的可靠性, 所以工作人员一定要是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只有在配网电力工程技术中运用科学的手段, 才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 现在社会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人类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 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他们对电力可靠性的重视程度, 才能使我国的配网电力工程技术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3.2 对配网电力工程的供电模式进行优化, 完善配电网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城市中, 这些高层建筑聚集在一起, 使得电网建设逐渐密集, 为了解决这种现象, 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这就需要转变配网供电模式。首先, 工作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应重视提高配网的供电能力, 增设多个相互联络的开关 (一般采用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和性能优越的柱上式SF6开关) , 以单回路放射式结构为例, 对在主馈线上安装分段开关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 在主馈线上都没有装分段开关的情况下, 在负荷i (a-e) 前的主馈线 (后简称为主馈线i) 上安装分段开关的分析, 如图3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 在主馈线i上如果不安装分段开关, 那么无论在主馈线的什么位置出现故障, 都将造成馈线断路器K的跳闸, 造成所有的负荷停电, 一直持续到故障的排除。此时, 因为主馈线故障造成的停电损失的费用K为:

式中:Pj (j=1, 2, 3, 4, 5) 为支路j的负荷, c为产电比值。如果在主馈线i上安装了分段开关, 那么如果在主馈线i之前的主馈线上发生故障时, 将仍然造成馈线断路器K的跳闸和全部负荷的停电, 停电的时间为T;而如果故障发生在主馈线i之后的主馈线上时, 将造成馈线断路器K和i支路分段开关的动作, 然后随着i分段开关的动作而恢复对主馈线i后的负荷的供电, 其停电的时间为分段开关的动作时间t。

式中:P为分段开关的投资, k为利率, n为分段开关的寿命, g1为一分段主馈线的故障率, g2为分段开关的故障率, △U为经济成本变化, 假设分段开关的投资为3万元, 使用年限为15年, 分段开关的短路故障率为0.01次/年, 利率为6%, 主馈线的故障率为0.1次/km·年, 长度为3km, 负荷均为1000k W, t=0.5h, T=3h, 产电比c=9.404元/k W·h, 那么对于不同的主馈线i, △U的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停电损失的降低是非常显著的, 表中的各支路的△U<0。因此, 结论是在这种情况下, 分段开关的使用是合理的。其次, 工作人员应不断的完善配网电力工程的检测和维护等工作, 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更多的风险因素, 并采取针对措施进行处理, 例如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定期对线路表面的积污进行清理, 做好电力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从而进一步提升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尽量不采用“三主”供电模式, 避免供电效率低下, 尽量采用“手拉手”模式的环网供电, 并对一些重要的用户实施“双电源”供电方式, 精准控制供电线路半径, 尽可能减小发生停电事故时造成的停电范围。最后, 在配网建设中可以通过减少降压环节来实现简化电压等级, 保障配网运行的可靠性。

4 结论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电力技术也得到了飞速提高, 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不仅会对配网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也会对人们的生活起居产生直接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提高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技术, 不断完善配网电力工程技术。

参考文献

[1]武博, 彭鹰.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分析[J].科技风, 2013 (6) :124.

3.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论文 篇三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供电模式

配电网在整个电力系统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配电网是起到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优质服务的作用,能够对整个电网当中的输电和配电信息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还能够给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促进电能的合理使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也可以更好的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1、配电的主要技术特点

电网中的配网系统能够有效的对电网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同时也能够在系统运行当中对所需的资料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以便更好的促进系统的正常工作,所以配网的主要的功能就是对电网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当前,我国的配网电力技术最为普遍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在运行的过程中实现光纤和配电线截波的相互交换,这样的方式可以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

2、配电电力工程技术的管理作用以及管理的可靠性

2.1配电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分析

在当前的供电网络当中,我国电力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对配电系统的管理还是非常重视的,同时效率也是很高的,这和相关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分不开的,这也就证明我国的配电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所以也能够更好的为整个电力系统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更为强大的保障,在这种大形势下,要促进相关行业和相关技术更好的发展,就对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同时还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进行有效的支撑。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进行合理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在新形势下开展相关的工作内容。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

2.2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中的停电管理

电力运行当中要涉及到很多环节,所以其也具有非常强的复杂性,所在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也会经常受到外力的破坏,系统自身运行中也会出现故障而使得其无法满足正常的运行需求,针对这样的情况,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做好相关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工作,这才能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更加稳定的运行。当前我国的电网停电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计划性停电。一种是临时停电,一种是夜间停电。这几种停电方式所产生的原因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所以要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对于计划性停电的管理,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工作的规划,同时对近期的管理工作要进行有效的评估。其次,对于临时性停电管理,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定要能够对电路当中出现的一些故障进行准确的分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有效的维修和处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最后,针对夜间停电的情况相关部门一定要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对电力系统进行及时的检查,对出现问题的环节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和维护,在这一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不浪费资源和能源。同时还要更好的保证维修的效果,从而解决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提高系统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

2.3综合停电的基本情况分析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电力事业的发展已经逐渐的走上了综合电力的道路,也就是说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各个班组和各个部门之间的组合。首先,在综合停电期间,有关部门应该及时的对各种部门的工作进行安排和协调,对于不同的班组之间的人员调度和管理要进行统一的规划,以保障各个部门之间的调度有序合理其次,有关部门还应该对现有的各个班组之间的系统管理和技术问题进行分析,避免重复停电导致的经济损失和管理效率的降低,也避免由此导致的系统的可靠性的降低。

3、完善配网网架,提高工程可靠性

3.1改革现有的供电方式

目前我国的配网供电的主要形式为架空线形式,这样形式的直接供电从电网的发展角度来看,是一种比较落后的方式,因为它只能够实现当下供电技术和供电网络的简单连接,并不能为电网的其他功能的完善提供一个可靠的技术支持,因此,在对我国现阶段的电网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供电方式的调整,以使其更好的服务于配电系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配网的主要技术问题还表现为相关的电网配置结构比较落后,所以,要想实现现代化的智能电网的升级,必须对现有的设备和线路进行替换,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系统的运行质量,才能有效的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因为,现阶段的金属设备和器具的严重腐蚀和生锈已经对电网的运行造成了安全威胁,仅仅通过对系统的管理方式的加强是无法排除这种安全隐患的,所以有关部门在未来的电网改革尤其是配网工程的改革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系统的相关设备的改造和替换值得注意的是,在设备改造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求新,而是要根据现有的网络运行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和线路配置。

3.2简化电压等级,提高工作组配

在输电的过程中,需要将现有的高压电力不断的通过各种形式来降压后再传输给相关的用户,以实现更好的用户使用,所以在系统中应该做好相关的降压设备的配置,以达到更加理想的降压的效果又因为,不同的用户对于电压的需求等级也是不同的,所以,在电压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用户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电压管理,避免由于电压转换不当导致的电能的浪费,也避免由于电网的运行与实际的电压需求不符合,导致电网的运行质量的下降,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做好对电压的等级处理的管理工作,实现更好的工作组配,更好的服务于电压的转换和配网系统的运行。

4、结语

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更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技术的创新和完善,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这也使得我国的配电系统有了非常大的进展和突破这其中配电电力工程技术就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网的运行质量。但是此项技术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也就需要工作人员不断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管理知识,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鹿启伟.SID-2CM型微机同期装置在大屯发电厂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2)

[2]鹿启伟.大屯电网运行的可靠性论证、优化分析及采取的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3)

[3]鹿启伟.大屯电网继电保护运行状况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2(10)

4.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论文 篇四

1.1分配电源不合理

在配网电力工程运作中,电源的合理分配是影响整个电网运行的关键。因为如果电源分布不合理就会导致各种电力输送情况出现问题,电流过大的地方会导致能源的损耗甚至会引起电路负担过重造成的电路短路,严重的引起火灾,烧伤使用设备;电流过小的地方会导致电压供应不上去,用户出现跳闸等一系列问题。在实际的运营操作中,我们会发现配网的电力传送线路常常和人们生活中的其它应用电路混在一起,这样不仅会造成电路之间的联电,使电路寿命减少,而且也增加了人力物力去检测维修,还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捷。除此之外,电路过多也会对小区或者人流量密集地方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造成影响,长期的电力穿梭会让人们觉得头晕乏力,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电力部门在分配电源时一定要将变电站设置在合理的地方,既能确保电力的供应还不会影响到人们的征程生活,这样就可以使得配电网电力系统能够协调、环保、高效的运转起来。由此可见,电源的分布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整个配网电力工程协调运作的全局问题。

1.2输电线路受外因破损

5.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与管理论文 篇五

一、概述。

近年来,我国电网改造工程初步完成,并且实现了半自动与自动化的配网工程建设,在电力传输方面、供应方面,以及稳定性和损耗方面,均有了显著改善;尤其是在所经区域方面,覆盖到了全国各个地区,使偏远地区的人民也得到了很好的实惠;根据经验分析,目前的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中也存在一些管理方面的不足,需要进行改善。

二、我国电力配网工程说明。

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工作任务量大、周期较长、难度大、干扰因素多,所以,需要科学计算、合理规划、有效监管。从现阶段的建设来看,通过推行全生命周期工程量管理与实践工程量清单计价控制能够将管理控制细分到每个阶段,并且达到成本的合理控制是宜取的重要方法。

首先,从施工特点看,需要从资源、施工难度、建设周期、运行成本、技术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所以,项目注重整体规划,以及设计与实践相结合的互相补充方案,最终解决此类问题。

其次,对于图纸变更方面的问题重视度不足,尤其是前期图纸变更方面较为显著;因而工程项目的各阶段的.平稳性明显存在波动,略倾于后期工程的管理、决算阶段;而且,在监制机制、工程量合理控制机制方面,应用不畅。

第三,清单计价是为了保障工程量的控制实效,所以,需要统一计算、统一编制、统一规划化操作,包括设计阶段变电站工程量文件、配电线路工程量文件两大部分,其下内容包括封面、填表须知、编制说明、工程概况以及变电站或配电线路工程方面的工程量汇总表、计算表、征地与赔偿工程量列表等。

三、问题与对策。

1、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与管理方面的问题分析。

首先,早期建设过程中,遗留的问题表明,电源规划、分布存在不合理,且影响到了供电质量、后期维修工作,而且增加了额外的运营成本,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关键是未能改善居民用电方面的主要问题,对其生活质量的提升未起到推动作用。

其次,在电力网络结构设计方面,整体性差、规划性不周全、所以,线路检修、增值线路、设备调整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困难与阻碍;线路故障率较高,隔离措施跟进不足,尤其是在恶劣环境、人为破坏等方面极易造成重大的损失,比如,高架线及线路的损毁等,往往在难度上、修理量上极大,所以,不利于我国电力配网工程建设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第三,重点是由于经济发展、用电负荷量不断进加,尤其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建设工程层出不穷,且没有明确的整体规划,所以,造成了用电区域的不平衡,供电区域的过分平均,以及电网改造后,依然存在电力供应不足等具体情况、区域范围内的断电情况等。

2、解决对策。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发现电力系统规划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电力工程建设方面与管理方面、自动化水平中等,对于后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有所不利;因此建议从系统规划角度、现阶段管理问题、电网设备管理三大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首先,从电力系统规划的角度出发,调整好电源、电网、配网三个部分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在主网、配网方面,需要做到二者的相辅相成,在城市配网方面,应该进行电力需求方面的市场调研工作,做好数据统计与整体预估,并制定好整体上的计划部署。

其次,在现阶段需要正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电网配网运行阶段的管理更应该加强;比如,进行各地区的实践调研,对电厂、发电计划、投资输出曲线,应该以事实上的需求,以及未来建设规划方面的发展需求来进行规划,科学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应该在应急中心的建设、管理、健全方面进一步努力,提高服务水准,尤其是在自动化的电力故障隔离方面、抢修的及时性方面进行完整的人力资源配置;对于检修方面,应该避免重复性的停电,为居民提供较好的用电保障,做好宣传工作、通知工作等,选择好检修时间,与民众共同合作,顺利完成检修任务;另外,在输电线路供电电压方面、变压器负载率方面、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投入方面,都应该做到适当调高、合理调整、增加科技含量等。

第三,在电网配网设备方面的管理,应该注重日常维护与检修、与时俱进、人力管理、安全运行、设施保护等。具体来看,设备检修要根据线路实况,做到在线、带电检测等;尤其是应该注重对新型检测设备的应用,检修要全、时间规划要集中;而在日益变化的配网线路下,智能化管理已经越来越必要,所以,一方面,应该推动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另一方面,要求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整体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中,人的主体性因素依然比较突出,即使应用了自动化的配网系统也是如此,因此,建议在设备管理中对于涉及较广泛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通用基础手册,使工作人员能够对新型的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产生极大的认知,提升其专业化水准;若是高质量设备,则更应该加强安全性,建议对配,多故障方面的不合格设备因素进行分析,减少此类隐患,并在购进过程中,先进行市场调查研究与样机试用,再进行大批量的购进等,把好设备的质量关;至于设施保护属于综合性的工作任务,要求将巡检工作安排到位,实行分段、分区式的岗位负责制度,从而达到设施的日常保护,最终实现长期性的设施保护目标。

四、结束语。

总之,电力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需要保障电力供应的量与质,也就是在安全方面、供电量方面满足基本的要求,并保证其安全运行,能够及时的将故障与问题进行隔离与排除,及时恢复;通过上文分析可以了解到现阶段我国电力配网工程方面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管理方面,因此,应该引入全生命周期工程量管理、工程量清单计价控制模式,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力配网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明虎。电力配网存在的不足与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提升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6)。

[2]仲震宇。简析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J]。城市建筑,2015(27)。

[3]郑伟军,吴国庆。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入电力配网通信技术探讨[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5(1)。

[4]黎行。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和其技术剖析[J]。中国科技纵横,(8)。

[5]凌征强。试论电力配网运行可靠性影响因素及策略[J]。低碳世界,2015(35)。

6.典型电力配网自动化网络设计 篇六

摘要: 县级供电企业配网自动化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系统网络设计规划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等,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针对典型的配网自动化网络进行基本的设计与配置。

关键词: 配电网;自动化;网络;设计

中图分类号:TN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410103-01 典型配置中各节点计算机功能简介

1.1 数据库服务器及磁盘阵列(双机热备)。数据库服务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配置、管理、协调配电网的描述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为工作站和配网分析软件提供数据支持。磁盘阵列作为一种独立的存储设备,具有增加存取速度、更有效的利用磁盘空间和自动提供数据的冗余备份的特点,而且存储共享不再占用服务器系统资源,大大提升了数据库服务器的性能。

1.2 主处理服务器(双机热备)。是系统实时运行的核心。主处理服务器运行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模块和事项服务模块。在配电集控站一级的系统中,主处理服务器可与数据库服务器合并运行。

1.3 通信服务器(双机热备)。主要完成配网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的各种通信功能。可以有多组通信服务器,每一组前置通信服务器由双机互为热备用的两套计算机组成。

1.4 高级软件服务器。用于配电网高级计算功能,主要包括:网络拓扑和动态着色、配网潮流、负荷预测等。

1.5 发布与互联服务器。完成配电信息的Web方式发布。该节点可直接连入MIS系统,为众多的客户提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信息。

1.6 GIS服务器。主要用于GIS背景上的建模和相关信息维护和提供GIS信息服务。

1.7 配调工作站。可配置多台以作为系统的用户操作端提供给配电调度员使用。主要用于进行图形方式的数据查看、遥控、数据设置、摘挂牌等操作。

1.8 报表工作站。主要完成报表模板的制作,报表的定时生成、打印等功能。一般在报表工作站上配备打印机。

1.9 机房工作站。与配调工作站相比,主要区别在于不开放控制功能,主要用于工作人员对系统的监视。网络连接方式

配网主站系统中的计算机设备采用双网冗余、星形联接的点到点以太网(Ethernet)局域网络(LAN)互连,大大提高计算机设备间的互连互通、共享资源与协同工作的可靠性。

局域网络互联设备一般采用两组国际知名品牌的10/100BASE-T以太网交换机,进行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协议转换,多个端口可以提供并行地使所有网段或计算机同时全速传递与交换信息的能力。其配置已经预先完成,可直接投入使用。服务器与工作站都安装有两块以上的带有RJ45连结器的10/100BASE-T以太网卡,通过8芯5类双绞线连到以太网交换机上。

与第一组交换机及其所连接的设备构成第一网段,使用计算机设备上的第一块网卡;与第二组交换机及其所连接的设备构成第二网段,使用计算机设备上的第二块网卡。两组交换机安装在前置机柜中,第一组交换机的位置处于第二组交换机之上。

当前绝大多数的已联网设备(包括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和打印机)都可以在10Mbps或100Mbps速度下运行。交换机能够自动检测某个网络设备是否支持100Mbps的速度,可自动识别全双工/半双工模式,并自动对该吞吐量下的连接进行优化。IEEE802.3x流量控制确保了在高吞吐量和全双工链路中的高峰期内不会产生网络通信丢失。为局域网提供最佳而可行的性能和升级性能。

网络通讯协议采用TCP/IP,IP地址采用192.168.x.y形式,子网掩码统一采用255.255.255.0,其中x值统一规定,第二网段的x值等于第一网段的x值加上100。y值在系统中顺序编号,同一台机器的y值在两个网段上是相同的。y值的编号原则计算机设备从1开始顺序递增编排。这样使每台计算机设备均为两个网段中的一个节点,并且两个网段之间也从物理上隔离开来。路由器设备从250开始顺序递减编排,拨号服务器设备从220开始顺序递减编排。与MIS网等联接的网卡的IP地址由用户相应的管理部门给定。

路由器提供网络层的互联,具有路由选择功能与流量控制能力,用于配网主站系统局域网络与局方的管理信息系统(MIS)网的互连。

一般在配网主站系统局域网络中的某些计算机设备(如通讯服务器)上加装拨号调制/解调器(Modem),用于远程维护的电话接入。网络传输介质

配网主站系统局域网络中数据与信息传输介质使用24AWG的4对非屏蔽第五类双绞线,两端使用RJ45接头,按T568A、T568B连接标准进行连接(参考图1),最高传输速率可达100Mbps。

图1RJ45头外形

网络设备(DCE)和计算机设备(DTE)之间的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的RJ-45头压接线序两端均采用T568B,电缆最大长度不能超过100米(328英尺)。如果局域网中计算机设备分布距离大于100米,采用光纤收发器(ModularFast Fiber Converter)及单模光纤与交换机相连。

对于数据通信设备(DCE)之间的互联,或数据终端设备(DTE)之间的互联,双绞线电缆的RJ-45头压接线序一端采用T568A,另一端采用T568B。各节点计算机命名

网络中各主要计算机的命名规则是:地区名+机器名网线标签命名

网络中网线的命名是根据它所在的网段,在它所属的计算机名后加上罗马数字Ⅰ、Ⅱ等,如果有一台机器上有更多的网线,刚按顺序依次往后排列。如DMSDB01A(Ⅰ)表示用在DMSDB01A机器上的第一个网段的网线。网络测试

网络连线正确并正确地配置计算机设备的IP地址、子网掩码与工作组后,局域网络中的计算机设备从“网上邻居”中就应该看到相邻的计算。

网络测试常用的方法如下:

在命令提示符下用net命令加view参数来查看邻近的计算机。如果此计算机在网络上,则可以看到邻近的计算机,如下所示:

C:>net view

服务器名称 注释

7.如何实现电力配网可靠性的增强 篇七

1 电力配网的作用

电力配网在电力网中起着分配电能的作用。因为不同的电子设备对电压的需求是不同的, 所以配电网根据电压可分为高压电力配网, 中压电力配网, 以及低压电力配网, 从而在不同层面满足了人们的用电需求。并且由于人们的生活用电和工厂机械用电也是不同的, 由于居民和工厂的用电目的不同, 又可按供电地区分为城市电力配网, 农村电力配网和工厂电力配网等等, 进一步满足了不同目的的用电需求。只有确保电力配网的稳定性, 才能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2 电力配网中存在的问题

2.1 设备更新不及时。

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电器的使用率也在不断提高, 对电器的需求进而加大, 需求决定生产, 并且由于科技的迅猛进步, 使得电子设备在不断的更新发展, 这就使用电量日益增大, 电网总电流不断增加, 这就要求电力配网的设备必须及时更新发展, 保证设备的更新速度能够跟得上科技水平的发展, 保证电力的稳定使用, 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但是我国目前的电力配网设备还不够先进, 并且由于成本问题, 户端控制设备、测量设备等也没有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降低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速度。

2.2 设备维修跟不上。

要想实现电力网配可靠性的增强, 保证电力运输的稳定性, 就要确保电力网配设备的正常运转, 做好设备维修工作。电力网配设备的维修不仅仅是电力配网带电维修和突发事件处理工作, 还包括设备的检修及试验、停电故障解决、通信联络方式、工作人员素质等等多方面的工作。但是显然目前我国电力网配设备的维修工作做得还不是很到位, 仅仅是突发事件, 都不能及时处理, 经常断电半天或一天还没有处理,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3 电力配网设计不科学。

电力配网设计是电力配网的第一步, 如果电网设计的不科学不合理, 就会使得电力配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隐患。这不但会影响到电力负荷的转移, 还会对电力负荷的转攻产生制约, 从而降低电力配网的可靠性, 影响人们的的生产生活。

2.4 电力配网技术不到位。

我们现在使用的电力运输技术, 简单来说是用变压器将电流的电压进行逐级降压压缩, 保证其在安全范围内使用, 用电缆进行运输, 经过变压器进行变压, 进入用户, 变成电子设备需要的电压, 最后变成安全电流进行使用, 这也就说明了电压对电气设备运行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由于早期电网基础设备不足, 电力配网技术不到位, 使得当前电力配网过电压能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从而影响了电力配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如何实现电力配网可靠性的增强

3.1 及时更新设备。

只有及时更新发展电力配网的设备, 保证设备能够跟得上科技发展水平, 才能保证电力的稳定使用, 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可以联系国家政府, 申请有关基金, 增加资金的投入, 引进先进设备, 从而及时更新调整用户端控制设备、测量设备等, 保证电力配网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并且前面说到的电力输送的形式, 主要是逐级降压传输, 当降压环节过多, 就会增加大量得设备, 浪费资金, 并且很难管理, 所以我们要及时更新降压器设备与变压器设备, 从而减少变压级数, 节省资金, 并且可以优化电力配网的管理系统, 加快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速度。

3.2 加强管理设备维修工作。

为了实现电力网配可靠性的增强, 保证电力运输的稳定性, 就得完善电力配网系统, 就得加强管理设备维修工作。要想提升电力配网的维修管理水平, 不仅要做好电力配网带电维修和突发事件处理工作, 还应制定合理的检修项目及科学的修检时间, 并且及时进行电气设备状态检修, 模拟停电故障进行解决, 增加通信联络方式, 组织电力网配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参观学习, 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 如果条件允许, 可以引进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在线监测, 当设备出现问题时, 可以及时解决问题, 从而做好设备维修工作。同时做设备的检修试验, 积累设备的运行数据, 进行数据分析, 排除可能存在的隐患, 保证设备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

3.3 完善电力配网设计。

要确保电网运行安全, 使得电力配网结构规划科学合理, 首先要完善电力配网设计。电力负荷是电力配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防止由于电力配网设计不科学, 导致电力负荷的转移, 引发电力负荷的转攻, 从而产生制约, 可以利用当地用电的历史数据, 预测电力负荷, 完善电力配网设计, 同时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产业的发展状况, 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做出科学合理的电力配网设计, 增强配电能力, 更好地确保电力配网的可靠性。

3.4 优化电力配网技术。

要想保证电力配网的可靠性, 就得优化电力配网技术, 只有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 保证使用的电力配网技术跟得上电子器械的发展速度, 使其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为了实现对电力配网的运行进行有效地控制, 可以在电力配网技术中引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 再利用自动化设备进行信息集成, 将配电网数据、在线数据、离线数据、用户数据等和电网结构有机联系在一起, 将电力配网系统建造成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系统, 从而对电力配网设备进行自动监控。并且可以利用智能监控系统, 如调度端、现场执行端、远方监控终端、监控系统的通信端、现场执行驱动接口, 执行设备等进行现场监控, 这样控制中心就可以根据电力配网各元件的运行状态, 及时发现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对破损元件进行隔离, 使用应急系统, 及时修理好破损元件, 保证电力的正常运输, 有效地增强了电力配网的可靠性。

结束语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用电量需求在日益增大, 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用电需求, 大力发展我国的电力事业迫在眉睫。其中电力配网的稳定性与持续性直接关系着供电能力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只有确保电力配网的可靠性, 才能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电力配网的现状进行分析, 发现其中存在着设备更新不及时, 设备维修跟不上, 电力配网设计不科学以及电力配网技术不到位这几大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增强电力配网可靠性的可行性方案。希望可以增强电力配网的可靠性, 从而更好地保证我国电力供应系统的发展, 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对电力的需求, 加快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进步, 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改变, 进而对电力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就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电力事业, 发展电力配网, 增强电力配网的可靠性。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电力配网的现状进行分析, 找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并试提出了增强电力配网可靠性的可行性对策, 从而更好地保证了我国电力供应的系统发展, 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对电力的需求。

关键词:作用,需求,可行性,方案

参考文献

[1]顾林.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J].科技资讯, 2008 (4) .

8.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论文 篇八

【关键词】无源光网络技术;电力配网;有源光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9.1;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208-01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投资的重点都是发电厂以及输电设备的建设和完善,对配网系统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配网结构不合理。为了提高输电网以及配电网的可靠性,我国必须进一步完善电力应急机制和电力配电自动化,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灵活性强、带宽高、保护机制好、管理智能化以及性价比高的通信系统来实现配网自动化,而无源光网络技术(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正好符合这些要求,因此对无源光网络技术在电力配网自动化通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PON技术的概述

1.1 PON系统的工作原理

作为一种树状结构的全光网络,PON采用点到多点拓扑结构。PON系统由局端的光线路终端(OLT)、用户端的光网络单元(ONU)和光分配网络(ODN)构成。ODN全部采用无源器件,不含有任何电子器件及电子光源,包括光纤和光分路器或耦合器,用于连接一个OLT和多个ONU。OLT到ONU的传输(下行方式)采用TDM广播方式,连续不断地将信息传输给每个ONU。ONU到OLT的传输(上行方式)采用TDMA(时分多址复用)方式,各ONU只有在OLT分配给自己的时隙内将信息传输给OLT。PON系统的工作原理见,图1:

1.2 PON技术的分类比较

无源光纤网络PON消除了局端和用户端之间的有源设备,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且有效的节约了光纤资源,是未来FTTH的主要解决方案。目前PON技术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

(1)APON,其二层采用的是ATM封装和传送技术,最高速率为622Mbps,但由于成本较高、带宽较低、ATM技术复杂等原因,目前已经基本退出了市场;

(2)EPON,其二层采用的是以太网技术,它提供1,25Gbps的速率,将来速率还能升级为10Gbps。它将以太网技术与PON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因此非常适合IP业务的宽带接入技术,其芯片和设备发展都比较成熟,市场占有率较高;

(3)GPON,其二层采用的是ITU-U定义的GFP,能提供所有标准的上行速率和1.25、2.5Gb/s下行速率。在高速率业务支持方面,GPON占据明显的优势,但成本要高于EPON,另外产品的成熟度也略逊于EPON。

2 有源光网络和无源光网络的区别

有源光网络(Active Optical network,AON)中,ONU设备串联在光纤网络中,每个ONU收到的信号时经上级ONU光-电-光变换后的信号。而在无源光网络中,ONU设备是通过光分路器并接在光纤网络上,各ONU收到的信号都由OLT直接发送下来。

当网络需要增加支路时,有源光网络系统必须在支路节点增加光接口板以实现光方向的增加,而无源光网络系统则只需更换光分路器,采用分路数更多的光分路器即可增加光方向,因此无源光网络系统扩充比有源光网络系统更方便,且投资成本更低。与此同时,无源光网络系统具有更可靠的网络安全保护机制,具体包括:(1)单节点保护,网络中某一节点设备故障不影响其他节点工作,同时具备抵抗多节点同时失效的能力;(2)全网保护,可以采用完全相同的双光平面保护机制,提供1+1的通道保护盒1+1的电路保护,自动切换光平面,有效保证网络的安全性。

3 无源光网络技术在电力配网自动化通信中的应用

作为整个配网系统的关键,通信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因此才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设计时必须具备如下特性: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应变能力和稳定性能要高;系统能对网络中的任何紧急事件作出快捷准确的反应,实时性要好;系统的拓扑灵活多变,设备适应性强,安装、携带和维护比较方便;系统支持全双工,既满足主站向终端下发控制命令,又满足终端向主站上传数据,必要时还需同时双向收发信息;系统必须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努力缩减投资,极大地提高整个系统的资金、设备和人力投入。

必须综合考虑电力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的特点和业务要求,采用PON技术实现业务接入,其常见的网络结构有如下两种:

(1)星形结构。主站(供电公司)和每个子站(变电站)之间都有一芯光纤连接。OLT放置在主站中心机房,分路器可以放置在中心机房也可以放置距离各个站点相对距离都比较近的集控站或营业厅,分路器和OLT之间通过一芯光纤连接,从而节省光缆的数量。在站点内放置用户终端ONU,子站设备通过ONU实现与主站设备的互联互通。由于ONU有多个网络接口,每个接口的优先级和带宽都可以灵活设置,可以对立划分不同的虚网,因此,PON系统不但可以为各种业务提供灵活的网络接入,也可为站点的业务接入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通过增加相应的语音网关设备和合波设备,电话和有线电视也可以通过PON系统在一芯光缆上实现,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接入服务。

(2)链形结构。链形结构是PON系统的另一种接入方式,由于光纤呈链式分布,因此与星形接入相比可以更大程度上节省主干光纤资源。链式结构中,PON系统可采用多级分光且分光功率不等的光分路器方案,即在只有一芯或几芯光缆资源的情况下采用功率不等的光分路器逐点汇聚。在链式结构中供电公司(主站)和各个站点由一根光纤连接起来,从OLT沿着光缆敷设的路径到达第1个站点时,由分路器进行分光。分光后,一路经一芯光纤接人站点ONU设备,另一路接着到下一个站点,依此类推。这种接入方式可以大大节省主干光纤资源,提高光纤资源的利用率。各个站点虽然经过多级分光实现,但从网络管理上仍然是二级结构,即从OLT到每一个ONU都是直接连接的中间,不经过其他设备,从而保证了扁平化管理。

4 小结

接入网是用户将网络终端设备通过电话线、无线设备或光纤等接入国际互联网,以实现相互通信的方法,其主要方式有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综合业务数字网、数字用户线路、光纤到户接入等多种方式。其中光纤到户接入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宽带城域网建设中的必然趋势,其技术主要为无源光网络技术(PON)和有源光网络技术(AON),其中PON技术相对而言发展更快些,设备安全性高、成本低、带宽高、机房投资少且建网速度快,无疑会成为未来光纤到户接入最理想的接入方式。

虽然配电网设备数量大且分散,但是每个测点传递的数据量较少,基于PON技术的通信接入方案在通信速率、成本、可靠性等方面均能较好地满足电力配网自动化的通信要求,网络扩展灵活。随着光电器件的技术发展和价格的下降,PON技术将在未来的电力配网自动化通信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冯子亮,陈文起,无源光网络的技术研究[J].信息技术,2004,28(6)

9.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论文 篇九

1.1配网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工程建设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是反映建筑产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不同阶段,造价控制工作的重点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整个工程项目的过程一般分为投资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决算等几个阶段,在这之中,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尤为重要。因此,加强设计阶段的管理,提高设计质量对于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十分关键。在设计阶段应坚持产品性能好、安全可靠、成本低以及社会效益好的设计原则,把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反之,配网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不到位,就会影响后续工程的正常开展,造成资金的无故浪费,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 工程造价控制对策研究论文

★ 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研究的成本控制论文

★ 浅析水利工程造价控制论文

★ 水电站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论文

★ 工程建设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论文

★ 电子产品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

★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研究论文

★ 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研究论文

10.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论文 篇十

他时常放弃与家人团聚,长期坚守在岗位上,确保安全、有序、可靠供电。

他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在这一场五十年一遇的大面积雪灾面前,却挺身而出。他就是××*供电所的邓员定,为电力事业一干就是大半身,无怨无悔。

2008年

1月28日,在狂风、大雪、冰冻肆虐了十几天以后,整个××*片区白茫茫一遍。导致××*片区电力供应全部瘫痪。因为没有电,银行停业了,群众有钱没处取;因为没有电,交通不便,部分物价急速上涨;因为没有电,服务行业关门了,给群众带来极大不便;因为没有电,供水成了群众最大的困难,群众无水饮、无火烤;更因为没有电,群众打米成困难,吃饭也成问题。看到这一切,××*供电所配网员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面对如此恶劣的冰冻天气,××*考虑到线路群众的危难,电网的不安全,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投入艰巨紧张的抗灾保电抢修行动中。2月4日,当接到10千伏××*线因覆冰严重(来源:好范文 http:///)引起断线,倒杆的紧急任务后。他6时30分就随所里人员带上工具出发。因雪灾造成交通封闭,抢修人员只能徒步翻越2公里到达故障点。××*虽然在抢修中队伍个子最小,但背材料、扛工具却毫不示弱。虽然8、90斤重的材料与工具已将身子压弯,但他硬是通过手提肩扛, 踏着厚厚的积雪,沿着崎岖、滑溜的山道,爬上山顶,将抢修工网具和抢修材料艰难的运到现场。来不及休息,也顾不上脚下的冰凉和头上冰雪。他有条不紊地组织抢修人员开展抢修工作。经过全班人员九个多小时的努力,任务全面完成,此时已是下午18:00。直到看见山脚下的电灯亮了,才拖着疲惫的身体下山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又顶着寒风忍着饥饿,克服重重困难,巡视排查别的线路故障。××*素有“南川的西藏”之称,线路网多架设于高山和密林之中。在大雪天气下出去巡视线路,显得比贫时更加艰难百倍。雪水让头发衣服成冰,打湿外套,打湿了鞋袜。上山让雪覆盖了找不着路,一不小心就一脚踩到齐腰深的沟里;下山比较打滑,贫时1个小时的路网程,往往都要走二三个小时。中饭只能就着雪水啃干粮,或是中饭、晚饭并块吃。从抗冰保供电以来,在深山中、树丛间,泥田里,总是有他蹒跚的身影。他总是忘记了手脚麻木冻疮疼痛,一到现场就注重查看线路的覆冰情况;他总是忘记冻僵的脸颊和被冰凌挂伤的双手,一到客户家里就仔细查看客户的用电安全。

11.配网供电可靠性研究探析 篇十一

关键词:配网供电 可靠性

1 配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

配网在供电系统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的安全运行关乎国计民生。配电系统的服务终端连接着广大电力用户,通过遍及每条街道的中压配电网将电能输送至千家万户。如果配电网突发故障,将直接影响整个供电系统的正常运作,会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甚至造成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供电系统中80%的停电故障均与配电故障有直接的关系。基于此,加强配电网改造,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供电服务质量,逐渐成为供电单位普遍关注的焦点课题。

2 影响中压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2.1 线路类 ①瓷绝缘子闪络放电:一是10kV配电线路上的瓷绝缘子(针式、悬式)、避雷器、跌落保险的瓷体制造质量不达标,瓷体存在裂纹;二是瓷绝缘子长期暴露在外,表面和瓷裙内有污垢积存,绝缘性能大打折扣,在阴雨天气极易发生闪络放电,严重时瓷绝缘子击穿出现接地故障。②倒杆:一是因外力破坏,线路断线或拉线断,使耐张杆或直线杆倾杆;二是杆根土壤养护不到位,在洪水、暴风雨等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严重流失而出现倒杆现象。③短路:两相或三相导线不经负荷直接碰撞接触,致使线路短接。④断线:架线时操作不当,在特殊气候环境中导线会因弛度过紧而拉断;另一方面,各相在外力的作用发生短路,导线被熔断。另外,也可能由于线路常年超负荷运行,存在接触不良等现象而发生断线事故。⑤线路缺相运行:一是线路断线或接点氧化接触不良;二是三相开关中的一相未完全闭合;三是线路某相超负荷运行,致使跌落式熔断器一相跌落,造成线路缺相运行。

2.2 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因素 自然灾害除了包括雨雪雷电、大风等恶劣天气状况以外,还包括地震、洪水等地质灾害,这些灾害的发生都可能造成供电线路短路、断线等故障,甚至中断供电,影响居民生活。从科学地角度来分析,自然灾害虽然属于不可抗力因素,但是可以利用气象监测等手段进行预测和防范,灾害发生后迅速反应,及时处理和补救,可以将灾害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

2.3 系统设备例行检修 配电系统设备需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检修期间供电质量会大受影响。如果提前做好规划,科学调度和管理,就能有效降低影响程度。某供电企业在检修作业方面作了一些新尝试。比如将每年的设备例行检修调整为参照设备的实际运行参数,结合电网运行状况有计划地开展检修作业,由定性的传统管理方法向科学的定量管理转变,既确保了电网正常运行,又提高了设备检修效率。

3 提高中压配网供电可靠性及措施

3.1 加强配网的规划和设计 中压配电系统中的供电设备陈旧落后,技术参数低,网架结构相对薄弱,且线路布局存在缺陷。因此,推行网改前必须合理规划配电网线路布局。

首先,电力规划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必须过关。电力规划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电路规划基础知识,进行走线设计前需广泛开展市场调研,扩大信息量,根据已掌握的当地的电力用户数量、用电量等数据信息进行宏观预测,确保电网规划满足当地经济发展要求。

其次,深入了解电网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电网未来的发展夯实基础。具体来讲,应抓住几个要点:

①现有电网设备负荷运行能力。②导线线径符合设计标准,无“瓶颈”线路。③线路供电可靠性指标、线损指标。④线路的服务年限、开关数量、故障及检修史、设备绝缘老化程度。

电力规划依托准确、客观的电力需求预测逐步实施。电力需求预测工作系统性强,其测算精度会对电力规划产生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必须着力提高测算精度,确保电力规划方向准确无误。电力需求预测的主要依据源自设备终端采集的原始数据和用电信息。主要的预测方法有三种,即横向比较法、产值单耗法和电力弹性复数法。数据采集完毕建立电力需求数据库,使之形成一个系统,提高需求预测的科学性。

3.2 做好防止线路故障工作 健全线路设备巡检制度,可能出现故障的部位要备案管理,加强夜巡;详尽记录巡检过程,发现设备缺陷及时组织人员整修,以免酿成大的安全事故;安装避雷装置和防触电围栏,不定期巡查和检测防雷装置引下线和接地体的锈蚀情况,确保接地良好,并且安装防雷装置。

3.3 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强化事故处理人员的素质训练。作为事故处理人员,必须熟悉配电网运行参数,掌握扎实的设备管养知识。供电单位不仅要对事故处理人员开展素质训练,健全抢修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抢修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充实事故处理交通工具,提高事故处理机动能力。

4 结束语

配网供电是整个供电系统中的关键环节。配网供电质量关乎国计民生,配网设备突发故障会对严重影响供电质量,甚至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加强配网供电可靠性研究,针对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有助于对供配电实施科学管理,同时提高配网供电质量,确保供电系统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勇.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0).

[2]覃勋.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探讨[J].价值工程,2010(30).

12.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论文 篇十二

关键词:电力配网,建设,思路

0 引言

我国电力配网近些年不断得到改造, 各个地区的电力配网普遍发生变化, 使现代电网系统的供电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这也是我国人民用电最基础的保障。但是我国当前很对地区还没有实现电力配网的相关改造, 在改造的过程中, 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电力配网建设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具有科学性的措施, 使人们对供配电的需求得到满足, 使我国的电力配网建设改造得到有效的发展。

1 我国电力配网建设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电力负荷量不断增加

当前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各个地区的电力配网的电力负荷不断增加, 电力配网的规模也随之扩大, 居民和企业的用电量越来越大, 使电力配网的负荷不断增加。电力配网建设改造的过程中, 各种类型的建筑变得紧密起来, 有关电网的改造逐渐变得紧张起来, 电力配网的相关改造出现很多的阻碍。

1.2 配网结构布局不够合理

当前我国的电力配网结构不够合理, 因此电网线路出现很多的故障。由于电力配网结构布局不够合理, 对于电网配网的灵活性特征起到不良的影响, 甚至还会影响到电力配网结构的安全运行, 这样一来, 电网的相关维修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针电力配网, 电力部门需要进行合理的布局, 使电力配网运行不灵活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当前我国的电网线路普遍都是采用架空线路的方式, 在电力配网当中, 虽然架空线路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也非常容易出现线路故障, 严重影响到电力配网的可靠性。

2 电力配网的改造思路

2.1 合理进行早期的规划

改造电力配网的之前, 需要采取缜密的早期计划, 只有具备合理的早期计划, 电力配网才可以得到合理的改造。如果早期的规划不够合理, 那么电力布点就会出现不足或者不合理的分布的情况, 这样一来, 供电半径就会变得过长, 提高了电线的破损率, 这样我国在电力配网方面的资金的投入就会逐渐增多, 使我国电力配网的整体运行得到不断降低。

2.2 优化网络结构

对于才去的网络结构需要不断优化, 使其利用的运营方式具有灵活性。网络结构如果不够合理, 那么对于故障复电和检修工作等相关工作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如果安排的运行方式不够灵活, 那么对于电站移址工作也会更加不容易。将网络结构进行优化, 利用灵活的运营方式, 使电力运用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使重建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对于供电的可靠性也要给予重视。

3 电力配网建设改造的技术方案

3.1 技术原则

新建设的变电站, 或者地下变电站, 需要选择全封闭的组合电器, 针对建设的配电网, 需要将区别对待和因地制宜的原则认真的贯彻下去。改造原有的城乡电网, 需要将配电网的潜力充分的发挥出来, 使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得到有效的提高。对于新发展的地区, 需要设立较高的标准, 使用现金的技术和设备, 无论是导线规范, 还是在设备选型方面, 都要尽量简化和统一, 将维修的工作量进行有效的减少, 积极利用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如果是高层建筑, 那么就要利用干式变压器, 在发火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口稠密的地区, 要利用箱式变电站等。针对无功补偿装置, 需要按照分层和分区平衡的原则, 和电网要同步建设, 变电站的主要变压器普遍是利用载调压变压器, 如果对于电压具有较高的要求, 采用的配电变压器可以具备载调压。

3.2 中性点的接地形式

当前电力配网当中的中性点普遍都是利用不接地的形式, 还有就是利用消弧线圈的装置, 并且配置了可以将单相接地的各种安全隐患及时发现的设别。如果电缆线路出现安全故障, 可以迅速的进行断开。在实际运行过程中, 电力配网如果出现故障, 那么就可以合理的调整其和谐度。将相应的条件进行有效的结合, 可以利用自动跟踪的消弧线圈, 这样一来, 电力配网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 就会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3.3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自身具有伏安特性, 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 自身的通流容量也比较大, 动作的速度非常快, 结构也比较简单, 体积比较小, 自身的重量也比较小, 因为这些优点, 在近些年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碳化硅避雷器逐渐得到取代, 我国的电力配网利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已经具备20多年的历史, 在使用的初期, 因为自身的经验不够充分, 存在封闭不良等缺陷, 甚至还发生或爆炸事故, 造成损失。随着使用经验的逐渐积累, 提高了制造质量, 也逐渐加强了运行和管理, 使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得到不断的发展。在利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时候, 需要合理的进行选择, 正确的使用, 并且进行科学的管理, 使其可以安全可靠的进行运行。金属氧化物被雷器是一种先进的技术, 也是非常经济的, 促进我国电压保护装置更好的发展, 促进我国城乡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

3.4 实现电力配网的自动化

电力配网系统自动化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涉及到很多的方面。我国电力配网的自动化的实现, 需要坚持原本的基础内容, 进行科学的改造。结合当今城市的发展趋势, 选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使电力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保证。电力配网自动化很容易进行维护和操作, 可以合理控制其支出成本, 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4 结束语

电力配网是我国最基础的设施, 对于我国的供电能力和稳定运行具有直接的影响, 电力部门需要将我国的电力配网的进行有效的改造, 促进我国电力配网的建设改造可以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英, 曹晓珑, 何子兰, 徐永生, 彭泽煊.现役交流XLPE电缆配电线路改为直流运行的技术方案及实例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01) :96-103.

[2]彭海燕.将手指握成拳头——国网江西电力“整乡整镇”配网建设改造侧记[J].国家电网, 2015 (12) :86-87.

[3]高洁.加强配网项目储备精益化管理提高配网立项质效[J].通讯世界, 2016 (08) :204-205.

[4]李晓红.10kV农配网线路柱上真空断路器智能化改造方式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 (05) :9-10.

13.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论文 篇十三

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功能是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与其自身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部分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更大的利益,在生产的过程中偷工减料,或者是使用廉价的生产材料,对产品的质量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导致制造出质量不合格的继电保护装置,产品性能低下,降低了其运行的可靠性。

2.2电流互感器的影响

电流互感器是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元件,对装置的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当电流互感器出现饱和的情况时,会造成继电保护装置反应迟钝,甚至出现失灵的现象,降低了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可靠性,引起电力系统故障,出现大面积停电。当电流互感器出现误差,直接影响着继电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的保护质量,进一步降低了运行的可靠性。

2.3外部环境影响

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较为精密的仪器,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粉尘和各种有害气体,会破坏继电保护装置的相关元件,而且有害气体还会腐蚀继电保护装置的电路板,引起氧化反应,给装置的性能造成影响。同时,持续的高温也会加快继电保护装置的老化,降低其运行的可靠性。

2.4人为操作的影响

14.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论文 篇十四

摘要:通过对上海东方电视台90年代初配电系统的改造,将各配电柜安装的机械式电度表、电流表、电压表更新成带通讯远传功能的智能电力仪表ACR220ELH、AMC16-1I9、ARTU-K32,将原有静态模拟屏更新成可与配电系统状态同步的动态模拟屏,上位监控软件使用Acrel-2000安科瑞电力监控组态软件开发,完成了一套具有实时电力参数采集、配电回路状态监测、遥信遥测及故障分析报警等功能的现代化智能电力监控系统。为世博期间及以后上海东方电视台安全、持续、可靠的电力供给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Acrel-2000;电力监控系统;配电改造;智能仪表;上海东方电视台;应用 项目背景

上海东方电视台于1993年1月18日开播,1995年12月与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影视部合并,组建了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一流的新的上海东方电视台。它通过亚洲第一高塔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进行发射和微波差转,信号覆盖长江三角洲地区20多个大中型城市,覆盖地区人口达1.3亿。该台是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台名,是第一家落户上海浦东新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省级无线综合性电视台(英文简写OTV)。

在世博会前上海东方电视台配电系统基本还是使用90年代初期建台时的设备,配电柜中安装的仪表都是机械式电度表、电流指针表和电压指针表。配电模拟屏为静态式,各配出回路状态靠人工手动调节。整个配电网络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基本上是人工定时检查抄录模式,配电故障的可预见性差,事故后的原因追溯分析比较困难。这些情况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东方台在国民经济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配电系统智能化的趋势都是极不匹配的。为了确保上海世博会期间东方电视台电力的安全可靠供给,电视节目的可靠转播,对台内原有老配电系统的升级改造变的势在必行。通过电视台的公开招标,安科瑞电气以其稳定可靠的Acrel-2000电力监控系统解决方案成功中标。用户需求

上海东方电视台配电系统共分为:4~10层竖井动力柜、演播剧场UPS变电所、8层UPS变电所等3个区域。

UPS变电所配出回路都为单项回路,只需要采集单项电流参数,电流参数的可查询时间间隔需小于5分钟,各回路要求能够独立设置电流上限报警参数,当某个回路电流越限时主机要弹出报警窗口显示报警回路名称、报警类型、报警数值等信息,主机的音箱也要发出报警声音,并且报警声音可以人为设置打开或关闭;对于报警事件具有存储、查询和打印的功能,至少可以查询2年以内的报警记录。4~10层竖井动力柜各馈线回路需要采集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有功电能、无功电能、频率等电参量。对电流、电压参数都要设置越限报警功能,各回路都可查询历史电参量,可自动生成电流和功率趋势曲线。各回路断路器状态实时采集,主机上的刷新频率小于5秒钟。东广电甲线和东广电乙线的总进线电参数以及各回路的断路器状态要实时同步转发给动态模拟屏,模拟屏的状态和主机界面的显示状态要求同步时间间隔不大于5秒钟。各回路名称要求用户可编辑修改。

需要有监测点位分布图,监测点位通讯发生故障时可通过手机发送短信给相关值班人员。可通过监测点表查看到仪表的型号、通讯地址、CT变比、安装位置等食品机械

信息。设计方案

3.1主要设计参考标准

l DL/T721-2006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l GB/50198-94 《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l GB50254~5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l GB/J63-90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l ISARP55.1 《数字处理计算机硬件测试》

l DL/T630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 l DL/T 814-2002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l ISO/IEC11801 《国际综合布线标准》

l GBJ232-2006 《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l DL5002-2010 地区电网电力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 l DL451-2003 循环式远动规约 3.2 配电回路的改造

根据上海东方电视台原有配电系统的现有情况和用户需求分析,确定需要改造的配电回路,并进行合理的仪表选型,如下表所示(部分):

序号

设备

柜号

仪表型号

数量

合计

一、地下室高压配电室电力监控配置

食品机械

高压进线1#、14#监控

1#、14#

食品机械

ACR220ELH

ACR220ELH

高压总开关2#、13#监控

2#、13#

ACR220ELH

WHD96-11

高压动力5#、10#监控

食品机械

5#、10#

ACR220ELH

高压技术6#、9#监控装置

6#、9#

ACR220ELH

高压二期7#、8#监控装置

7#、8#

ACR220ELH

食品机械

变压器温湿度控制器

WHD96-11

二、地下室技术低压配电室电力监控配置

低压进线1#监控装置

1#

ACR220ELH

ACR220ELH

食品机械 2

低压出线5#监控装置

5#

AMC16-3I3/K

AMC16-3I3

低压联络6#监控装置

6#

AMC16-3I3/K

食品机械

低压出线7#监控装置

7#

AMC16-3I3/K

低压进线11#监控装置

11#

ACR220ELH

三、地下室动力低压配电室电力监控配置

食品机械 1

低压进线1#监控装置

1#

ACR220ELH

ACR220ELH

低压出线5#监控装置

5#

AMC16-3I3/K

AMC16-3I3

食品机械

低压联络6#监控装置

6#

AMC16-3I3/K

低压出线7#监控装置

7#

AMC16-3I3/K

食品机械 5

低压进线11#监控装置

11#

ACR220ELH

播出区空调配电柜监控装置

P1

AMC16-3I3/K

P2

AMC16-3I3/K

食品机械

四、播出用电配电室(播出区2F)电力监控配置

P1柜电力监控装置

P1

AMC16-3I3/K

AMC16-3I3

P2柜电力监控装置

P2

AMC16-3I3/K

食品机械 AMC16-1I9

AMC16-1I9/K

P3柜回路监控装置

P3

AMC16-1I9/K

P4柜回路监控装置

食品机械 P4

AMC16-3I3/K

AMC16-1I9/K

P5柜回路监控装置

P5

AMC16-1I9/K

P6柜监控装置

P6

食品机械

AMC16-1I9/K

P7柜监控装置

P7

AMC16-1I9/K

P8(直播室照明)电力监控装置

P8

AMC16-3I3/K

食品机械 AMC16-1I9/K

五、节目中心UPS机房(播出区3F)电力监控配置

P1柜电力监控装置

P1

AMC16-3I3/K

AMC16-3I3

P2柜电力监控装置

P2

食品机械

AMC16-3I3/K

AMC16-1I9

P3柜电力监控装置

P3

AMC16-3I3/K

AMC16-1I9/K

食品机械 4

P4柜电力监控装置

P4

AMC16-1I9/K

六、柴油发电机电力监控配置

发电机柜电力监控装置

P1

AMC16-3I3/K

AMC16-3I3

3.3改造过程

模拟屏的设计图如下,采用动态模拟屏取代原有需要值班人员手动操作的静态模拟屏,模拟屏的状态数据由电力监控系统的上位计算机转发,使得其状态始终与现场设备状态保持一致。

仪表的二次接线设计图如下(部分):

配电柜间仪表通讯线缆的连接如下图:

3.4系统结构设计

网络结构:系统采用间隔层、站级层和网络层三层网络结构。1)间隔层由智能测量仪表单元组成,这里采用的上海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ACR220ELK、AMC16-1I9、ARTU-K32网络多功能电力监控仪表和信号采集模块。系统网络分为9个网段,每个网段连接仪表个数不超过20台。并以总线形式接入站级层主控单元,传输介质采用屏蔽双绞电缆。主要负责电力参数测量和信号采集并与主控单元进行通信。2)站级层由通讯子站构成(即通讯服务器),主要是作为本站间隔层设备采集电力系统数据的处理、储存、调配以及通信协议的转换,并接入网络层,将本站经处理的数据上传和接受网络层下传的设定参数或控制信号等指令。3)网络层采用工业网络交换机,将从现场仪表采集到的各种信号上传到上位主机。网络层传输层协议采用TCP/IP。

上海东方电视台电力监控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监控主机位于主楼地下一层的配电值班室内。

3.5 电力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在该项目中采用了Acrel-2000电力监控组态软件作为开发平台。Acrel-2000电力监控组态软件具有方便、灵活的开发环境,提供各种工程、画面模板、大大降低了组态开发的工作量;高性能实时、历史数据库,快速访问接口在数据库4万点数据负荷时,访问吞吐量可达到20000次/秒;强大的分布式报警、事件处理,支持报警、事件网络数据断线存储,恢复功能;支持操作图元对象的多个图层,通过脚本可灵活控制各图层的显示与隐藏;强大的ACTIVEX控件对象容器,定食品机械

义了全新的容器接口集,增加了通过脚本对容器对象的直接操作功能,通过脚本可调用对象的方法、属性;全新的、灵活的报表设计工具:提供丰富的报表操作函数集、支持复杂脚本控制,包括:脚本调用和事件脚本,可以提供报表设计器,可以设计多套报表模板。

上海东方电视台电力监控系统实现了10KV高压配电间、演播剧场配电间、节目中心UPS机房、技术低压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等各进线及馈线回路的一次系统图显示、高压光字牌、动态实时模拟屏、各回路实时电参量遥测、重要回路电能报表、主进线回路的负荷用电趋势、重要回路的分合闸报警、电流越限报警、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软件运行界面见下图。

上图为东方电视台10KV高压配电室一次配电示意图界面。主要包括8东广电甲线、17东广电乙线、8东广电丙线三个10KV总进线和1#--7# 10/0.4KV变压器馈线回路,该处均使用ACR220ELH和ACR220EL网络电力仪表。通过遥测我们可以查看各回路的三相线电压、电流、功率、电能等电参量;遥信功能实现了显示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主要包括:开关的分、合闸运行状态和通讯故障报警,断路器变位时会发出报警信号。对于三个总进线回路还可查看2-31次谐波含量以直观的棒图显示。图上各个断路器图形,如果是红色说明此分支断路器合闸母线有电,如果是绿色说明断路器分闸母线无电。

通过演播剧场配电系统图界面(如上图),可查看ABB P1-P4配电柜中安装的AMC16-1I9电力仪表的实时电流参数,并可对每一个回路的电流设置报警参数,当回路电流超过设定的报警参数时,计算机会发出声音报警,并弹出报警窗口。如下图所示。

当配电回路的断路器状态发生改变时,会弹出遥信实时报警窗口(如下图),显示分合闸时间,回路位置,报警内容等信息,使得值班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各回路供电状态或发生故障的位置。系统还支持报警记录的历史查询功能,可以协助值班人员追查事故发生的原因。运行情况

上海东方电视台电力监控预警系统自2010年4月正式投入运行,历经上海世界博览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考验,累计有效预警56次,其中重要事故预警5次。如2010年6月份和10月份的预警,2F放映室回路和音控室主路回路在某段时间内经常发生频繁的分合闸报警,但是现场根本没有发生回路的分合闸操作。通过监控软件的历史报警查询事故追溯功能,经过分析台里决定在检修期间重点检查这两个回路,最终发现问题出在断路器的辅助触点老化造成接触不良,但同时也发现断路器的主触点碳化比较严重。如不及时更换故障断路器,必将造成电视直播期间出现电力中断的重大事故。Acrel-2000电力监控系统的长期稳定良好表现受到了配电维护人员和台里有关领导的肯定赞扬。总的来说,上海东方电视台电力监控系统功能完备,能够很好的满足现阶段电视台用户对配电网络管理的要求,做到对配电网络的全面实时监测,故障的实时有效预警,事故的分析追溯。系统还预留了充足的通讯接口,为以后系统的扩容升级打下了基础。系统操作简便易学,用户不需复杂的配置即可使用,在用户持续熟练地使用之下Acrel-2000电力监控系统必会成为配电管理人员的好帮手,提高食品机械

配电网络的稳定性和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为客户带来更多的实实在在的价值。

15.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论文 篇十五

1研究内容

在配网生产抢修中, 会涉及到很多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以及不同专业的业务流转以及协同配合, 可是现阶段很多信息系统都处于彼此孤立状态, 怎样由配网生产运行集成为一个信息系统, 达到数据信息共享的目标, 综合指挥配网生产运行以及对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是这一指挥平台的基础。具体信息集成以及交互原则与思路为:

(1) 以统一规划以及分布实施为基础理念集成电力企业信息;

(2) 在信息交互总线以及企业总线的基础上集成和互交数据信息;

(3) 通过标准封装器技术, 对已有应用集成进行支持, 同时对已有投资进行保护;

(4) 在接入应用系统的时候, 应该使用即插即用这种模式, 通过总线应用服务器进行统一管理, 降低应用系统接入以及实现所具有的复杂性, 同时便于系统管理以及升级;

(5) 通过Web Service技术来对各种平台的以及异构的应用系统具体信息进行集成以及共享。

根据信息交互总线以及山东电力集团已有系统相关分析, 对于信息集成, 应该在数据访问模式、事物代理适配器、事件适配器以及文档交换模式和消息适配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开发出相应的适配器, 使不同协议之间数据能够转换传输。

2主要研究方法

2.1对配网模型进行统一管理

PMS系统比较侧重于安装、检修管理以及维护旧设备;营销系统比较侧重于管理电费收缴以及用电客户;GIS系统则负责管理各种设备地理信息。现在同一电网设备都录入到这些系统里面, 可是未进行同一编码, 所以不能综合利用信息。大部分数据信息都是利用人工核对这种方式, 只有少数利用半自动式这种方式。通过MPS、GIS以及营销数据对配网模型进行统一, 就是最新的6+1系统, 该系统将营销系统、配网生产系统实行集中开发, 统一管理, 实时数据的交互, 实现数据同源。配网生产系统将过去独立的多个系统如电子化移交、故障抢修等系统功能融入其中, 从而将抢修指挥平台所具有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建设生产抢修指挥平台的过程中, 通过过平台以及信息交互总线, 对PMS、GIS系统以及营销系统所有数据进行统一编码。在PMS系统里面新增变电站具体数据利用信息交互总线输送到这一平台上时, 平台会利用信息交互总线将数据输送到营销系统。当营销系统已经登记入库后, 就会形成系统唯一标识, 同时将数据打包输送到抢修指挥平台, 建立三个系统数据, 具体如图1。

2.2对配网故障抢修进行指挥管理

这一指挥管理属于综合管理, 可以有效提高供电企业的服务水平以及供电可靠率。配网抢修主要包括:故障研制、费供电位置的供电、进行现场抢修以及解决故障后的送电和隔离故障等工作。

2.2.1实时故障研判

在线路出现故障的时候, 自动化系统就会对故障进行检测, 同时判定具体故障区, 将故障区发到抢修指挥系统里面, 生产指挥系统就会实时分析出停电用户, 且分析95598报修具体停用户信息, 将相同线路故障所有报修工单合并起来。抢修指挥系统会依据是否故障、是否欠费以及是否计划检修等来综合分析, 判断是否产生故障。

2.2.2现场作业管理

通过GPRS技术, 可以将抢修车辆具体位置和相应的运动轨迹显示出来, 依据事故位置以及性质等来对抢修紧急程度、备件状态、抢修车地点以及队伍管辖范围和负载等因素进行自动分析, 选择最适车辆以及最优路径, 以此来支持抢修指挥决策, 同时实时监控管理抢修车。

PDA现场作业以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3G为基础, 实现位置的共享, 为支援、物资调配等提供直接到点导航, 减少现场作业人员联系沟通的时间。现场作业人员根据抢修内容, 在作业指导书库中选择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按作业指导书开展工作, 保证作业安全。作业人员外出工作时无需再准备多种作业指导书, 实现无纸化办公及回填系统的二次工作, 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3与95598进行业务互动

95598业务的主要作用是, 故障报障统一由95598客户服务中心受理, 故障信息来源主要是调度故障跳闸数据及客户报障。配网调度系统根据自动化设备反馈的数据, 会对报修信息的产生原因进行自动分析, 同时利用实时召测配电和电力用户电能表具体信息等途径来确定停电原因。同时将线路跳闸信息经营销系统形成故障工单传递到客户服务中心坐席, 坐席在十分钟内通过短信通知受影响客户。对于客户的保障, 客户服务中心坐席对故障描述等信息记录形成工单。所有的故障工单, 当席坐席通过营销系统传递到生产系统故障抢修模块及值班负责人PDA。值班人员通过生产系统中故障抢修模块或PDA, 生成抢修工单, 之后派工到抢修值班人员开展抢修工作。值班人员通过PDA将出发、到达、故障定位、故障原因、停电范围、预计复电时间等时间节点及信息传递回生产系统, 生产系统与营销系统进行实时数据交互, 客服坐席根据实时的信息反馈, 及时通过短信通知受影响的客户。如果是计划停电, 95598相关工作人员就会以短信以及电话方式通知用户, 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2.4停电计划优化

抢修指挥平台可以通过生产管理系统得到月计划, 对停电计划进行分析, 判断是否有重复停电现象、双电源现象以及是否对保电用户造成影响等, 这样就可以辅助编制出比较合理的具体停电计划。

2.5全景数据显示

利用抢修指挥平台里面的GIS组建对事故信息以及配网检测信息进行直观展示, 这样有利于调度人员更加准确有效地完成抢修指挥。在直观地理信息的基础上, 统一设计集成抢修管理中的所有对象数据, 构建一套比较完整、设备健康以及能够将所有数据关联起来的数据模型, 给抢修指挥信息全景展示以及分析应用打下基础。

3应用实例

北京某供电企业基于标准化管理, 构建了相应的抢修指挥平台。可以对电网运行进行全天候监视、全方位指挥以及全过程控制, 有效增加了电网的驾驭能力以及掌握力度。此外, 供电企业依据实用化具体需求, 构建了相应的保电管理模块和政治保电模块, 给政治供电实现常态管理给予了有力支撑, 保证所有重大保电活动能够零闪动以及首都核心区域的供电足够稳定可靠。

4结语

抢修指挥平台能够利用信息交互总线对系统信息进行集成, 同时统一调度相应资源, 进行高效指挥, 使配网生产以及配电调度能够进行统一指挥。各个供电公司能够将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当做技术支撑, 将配电网标准管理当做基础, 使具体抢修流程、工器具配置以及抢修现场作业更加标准化, 把原来的那种被动抢修变成主动抢修, 这样就可以有效提升抢修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效率, 减少抢修时间, 可以同步提升供电可靠性以及供电服务质量, 保证停电不会严重影响到电力用户的日常生活, 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

摘要:文章以山东电力集团构建的配网生产抢修指挥相应平台为例, 对配网生产抢修具体指挥支撑技术以及实际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介绍了一种能够被借鉴应用以及有效提高配网管理工作效率的具体平台技术方案, 希望对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电力电子,配网,生产抢修指挥,支撑技术

参考文献

[1]房牧, 许明, 王兴念等.配网生产抢修指挥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J].供用电, 2013, 23 (3) :11-16.

[2]王霞, 路海侠, 王玮等.地区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建设方案的研究[J].电子世界, 2014, 5 (20) :445-445.

16.刍议电力配网改造的技术分析 篇十六

关键词:电力配网;改造思路;网络优化策略;解决方案

随着我国电力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力配网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让电力能满足社会生产、生活需求。对于电网的运输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还需要进行配置的改造,优化网络,才能让电力配网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用电。

1、目前我国的电力配网技术在网络中的运行情况

近几年来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各种大功率的设备的投入使用,导致电力运行中的网络传输增加更大的负荷,安全性能不大稳定。在保障资金的控制范围内对于电力网络进行优化,保证电力运行安全可靠。目前我国较注重于网络传输的监督,但是技术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所需,所以在监督网络传输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技术的创新。在目前实际电力运行过程中,传输的电压过低现象时常发生,导致能源不能有效利用,传输线和传输设备的规格也是以往的规格,电压过大成本也会跟着增加,增加配网络技术,简化使用性能,是让这种现象消失的便捷途径之一。

1.1电力配网的网络构成没有合理的依据,使线路故障频发

网络配置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有大容量的扩展空间。运行方式改变时需要慎重,一般很少进行改变。因为一改变很容易出现事故,带来的是抢修电力的各种费用的损失,而且网络结构也会因此变得不合理。根据目前我国电力发展来看,很多地区都是采用架空进行电力传输,这种传输方式发生事故较多,安全性能差,这个也是我们必须进行改造的原因之一,如图 1。

图 1 电力线路改造现场施工图

1.2电力的负荷过大,对建设电网的紧迫性要求更加紧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量越来越大,以往的传输方式已负荷过重,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这些因素都在促进电网企业不断改造升级电网。特别是目前的土地非常紧张,变电站的建设需要土地空间,所以土地紧张也是制约电力改造升级的重要因素。

2、对电力配网的网络进行优化的措施

2.1建设完善的电力配网网络,合理更新配网网络的传输手段

现在电力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发电企业及用户作为一个传输纽带及基础,为了能让用户能优质使用电力,电力部门需要加大对电力配网的改造升级力度。这个电力网络是必须建设的,因为一旦受到天气影响引起故障,电力无法及时供应,给我国经济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配网网络体系,才能让电网运行状况达到最好,网络也能够及时检测及预测运行状况,一旦有异常第一时间反馈到控制终端及时控制调整。鉴于这种情况,需要制定配网网络优化改进的方案。保证电力配网在长期的运转中的安全可靠性。坚持统一的管理和调配,确保电力配网网络能够履行在安全方面的责任,以保证传输的安全性,如图 2。

图 2 电力配网网络图

2.2.3 经常维护传输的设备,杜绝电力配网网络事故的发生

在发生大风的季节需要对地网设备进行检查,避免雷电过电现象及人身安全事故。定时定期进行检查,是保证电力安全的前提之一。

2.3强化对于无功电压的管理力度,使网络结构得到优化

电力配网传送过程中无功电压较多,这样直接影响到网络传输的有效性。因此,需要加强无功电压的管理力度,再就是尽快完善网络结构。加强投入电容器,这些都是有助于无功电力的输送,降低损耗程度。由此就可以使用无功的装配对系统进行补偿,使大容量的无功功率在电力配网网络之中传播的时候,可以使无功功率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在此运行期间就需要工作人员对于设备进行实时监督,使用电力配网网络的无功电力和补偿机制得到平衡。

3、对电力配网网络的运输形式进行优化的手段

3.1诊断电力配网网络的故障问题

最近几年对于配网网络的不断优化,已形成了一系列的诊断故障的措施。一些已有的故障应用检测设备都无法检测出来的,通过网络可以直接查出隐藏的故障,把故障扼杀在萌芽当中,让电力网络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就当前的状况来看,最完善的诊断机制是人工网络故障诊断以及专家诊断,通过总结来建立起一个数据库,形成故障的及时判断。

3.2采用新型的技术进行优化

在电力配网网络中,为使用者供电就需要加入具有一定特性的电气设备,但是这样会产生谐波。由于在超负荷的电流中所有超负荷电压都会形成不成线性的关系,使得工作中的电压产生高次的谐波,这样会导致供电的电压和电流都产生畸形的状态,使输送的电量质量产生问题,最终使电气设备受到影响。而当前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有效的对谐波进行控制,从而解决干扰的问题。

3.3进行网络无功补偿的优化分析方式

变压器进行无功补偿优化方式是网络优化常用方式,如果将变压器进行分散管理,这样导致装备不容易进行补偿和优化,因此,采用网络无功补偿的优化方式可以防止网络的损耗,使客户的用电质量得到了提高。在进行补偿时,可以使装备在补偿设备的通电中及时切断电容进行保护,来确保工作人员和装置的安全。

3.4合理设计优化的方案,进行灵活的运输

在对电力配备网络技术进行优化之前,应该首先制作一套完善的方案,在优化中依照方案进行改革,能够尽量避免一些优化中出现的问题,如果早期的规划就没能合理的进行,就会导致以后的问题频发,增加优化的成本,使电力配网网络优化无法平稳的运行。电力网络在检修中会产生很多问题,想要网络进行灵活的运输就需要优化网络结构,使其灵活的进行运输,让运输的效率增加,减少优化成本,降低事故的发生次数,如图 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也使得产业的结构在不断的进行改变,最终也使得电力配备的技术改革和网络优化都得以实现,我国经济的繁荣也显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同时我国的电力配备也越来越趋向自动化,并且逐渐的建立了一套可靠性极高的安全系统,使得在电力传输时出现故障,也不会给使用者和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电力安全和稳定的传输是保证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的重要条件,所以电力企业应该结合实际的情况,对电力配备网络技术进行及时优化,加强网络传输的稳定和安全性,使电力配备这一技术能够真正的发挥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林镜,林明智.关于配电网运行安全防护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3(10).

[2]李韬,尚晓霞,王豫琦,夏 凯.某地区“十一五 ”电网规划后评估[J].中国西部科技,2011(18).

[3]陈永叠.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的现状和优化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

17.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研究论文 篇十七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论文

引言

随着人们对于配网工程重视程度的提高,工程造价问题作为配网工程快速发展的关键,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配网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问题对于配网工程来说尤为重要。但是近年来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给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配网工程造价的控制就变得十分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了解配网设计阶段中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

1配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概述

电力工程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力配网工程为我国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能源保障,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电力企业在进入市场经济后应当积极参与竞争,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争取达到利润最大化。因此我们要了解工程造价控制的具体工作,了解配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企业效益。

1.1配网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工程建设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是反映建筑产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不同阶段,造价控制工作的重点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整个工程项目的过程一般分为投资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决算等几个阶段,在这之中,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尤为重要。因此,加强设计阶段的管理,提高设计质量对于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十分关键。在设计阶段应坚持产品性能好、安全可靠、成本低以及社会效益好的设计原则,把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反之,配网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不到位,就会影响后续工程的正常开展,造成资金的无故浪费,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1.2配网设计工程造价管理

在配网设计阶段,应该充分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工作。首先要熟悉各种与工程相关的资料,并做好详细的预算,从而科学合理地制定投资方案。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系列的细致的论证。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安排相关人员对设计环节进行监管,反复对比各个方案并且评选出最佳方案,确保项目实施后的收益达到预期目标。配网设计阶段是一个要求全面优化的过程,所以对于整个方案的设计优化、方案的对比以及经济技术要素的分析等,都必须将配网建设的过程资金应用在每一个环节上,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以实现整个控制管理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式。

2配网设计阶段中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工程建设项目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导致目前工程项目中诸多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项目设计阶段技术和经济效益结合问题没有处理好,没有对项目的方案进行全面有效的论证,也缺乏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研究。由于我国目前在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理论和方法还不成熟,也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导致绝大多数建设工程的参与方都缺乏对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的了解,不够重视造价工作。

2.1工程投资规模的可变性

配网工程中的投资规模是将基础的数据资料的收集和现有的配网运行情况以及用户报装、投诉情况和市政建设规划、电力企业建设情况相结合以做出配网工程建设的安排。因此对于建电站、更新重载设备、排除隐患、满足用电需求和优化电网结构这几个方面都是呈现出一个循环的状态,具有很强的可变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形成适应市场的科学合理的配电网结构,我们必须加大对配网工程造价的管理,增加建设资金,从而应对整个配网建设工程中投资规模的不规则变动。

2.2设计阶段材料和设备选择的滞后

在工程项目投资中,设备、材料一般占总投资额的一半,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十分大的。但是事实上,不少设计人员往往没有以投资概算作为造价控制依据,缺乏应用价值工程理论对材料、设备的选择进行分析的过程。长此以往,不但助长了建设单位在材料、设备选型上的随意性,而且成为导致施工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的一个主要因素。

2.3配电网典型设计对造价的影响

配电网典型设计是我国电力系统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对于我国配电网设计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配电网具有建设规模大、设备种类多、形式多样化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存在增大了配电网设计的难度和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提出要对配电网进行集约化管理,给出配电网设计的统一标准。配电网典型设计具有一定的优点,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使得运行维修工作变得更加简便。但在进行配电网典型设计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配电网典型设计属于模块化设计,留给设计人员的发挥空间比较小,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由于设计框架不能改变,配电网设计的局限性会比较大,进而会影响工程造价。

2.4配网设备更新对造价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用电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人们基本的用电需求,要确保配网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必须根据配网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配电设备更新。但在配电设备更新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价格问题,市场价格变动较大,和配电设备的定额基价不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设计人员不重视配电设备市场价格变化,则难以确保配网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此外,配网设备的种类比较多,不同地区使用的设备类型不同。设计人员如果无法准确判断配网设备更新的类型也会影响工程造价。

3加强对配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配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对于建设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要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此同时,正是因为配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对症下药,加强对配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3.1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

在设计过程中应当根据投资限额设计,从而严格控制不科学的变更,在概算、预算和估算等各个层面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控制工作。就经济角度而言,应该在保证使用效能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使之控制在设计项目的投资限额内;就技术角度而言,必须对工程技术资料进行相应的采集和归类,形成完整的分析系统。通过各项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和材料设备、工艺技术和结构形式的合理选择来优化各项技术指标,从而能够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

3.2建立健全配网设计管理机制

为了严格控制配网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问题,要建立一个较为健全的设计管理机制,针对配网设计工程造价控制问题进行管理。必须对配网设计阶段过程进行反复的核查,确保工程造价控制的科学合理性。所以必须建立健全设计管理机制,严格控制好工程造价。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充分认识到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合理控制的重要性,平衡好设计方案与造价问题之间的关系,做到科学合理地控制配网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

3.3优化设计方案,运用工程价值

做好配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还必须优化设计方案,对于整体的设计理念和思路以及电网工程中的任何一个细节尽可能地优化,设计人员注重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当然,运用工程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提高研究对象的价值,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现代化科学管理,设计师应该通过与业主和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与交流,充分考虑成本的合理分配,综合各个功能分析,恰当控制成本,尽可能地做到项目功能的完善,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4结语

上一篇:江西省奉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下一篇:最励志正能量的简短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