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育人

2024-07-15

以诗育人(9篇)

1.以诗育人 篇一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之一, 自然要着力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呢?著名文艺理论家钱中文先生说:“人文精神就是要有血性和良知, 要有同情和怜悯, 要培养真挚的充满人性的品格。”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终极关怀, 是人的灵魂食粮;人文精神是用一颗诗的审美的心灵来看取这个世界。

我国传统文学中的古典诗歌总是展现高尚人格, 讴歌善良人性, 观照现实世界。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充分运用语文课本中的诗歌教学, 体现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内涵, 弘扬缺失的人文精神, 从而创设现代人的诗化人生。

那么, 如何在语文课上借助于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用文学教育的手段, 在熏陶浸染中, 让学生远离鄙俗、荡涤尘埃, 并产生对美的热爱、对真的追求, 实现自己的价值, 笔者结合自己的诗歌文学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学习诗歌润心灵, 构建心灵的桥梁

没有心灵美育的教育, 是不完全的教育, 而学习诗歌又是美化心灵的教学, 是构建学生诗化人生的重要一环。托尔斯泰说过, 要把自己体验的情感传达给别人, “使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 也体验这些情感”。如果教师能把诗歌的深邃体验传递给学生, 就能引发学生对内心的更深刻的思考。如在教苏轼的《纵笔三首》时, 我告诉学生, 苏东坡被放逐到荒僻儋州, 那里夏天极其炎热, 秋天阴雨连绵, 要什么没什么。六十岁的老人, 水土不服, 无朋无友, 寂寞无聊, 但他却没有悲观厌世, 更没有失去生活的乐趣与美好的理想。他自己制墨、采药、盖房, 同时, 抄录了《唐书》、《汉书》, 注释《尚书》, 编定了《东坡志林》, 考定药书, 赋诗作词。似乎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将他打倒, 因为他总能用心灵进行思考, 因为他拥有一个诗化人生。

语文诗歌教学需要哺育学生的诗心, 才能润化出诗意的人生。诗心就是艺术的感知能力, 诗心的解读开启智慧的灵光, 诗性的灵魂铸就生命的风景。语文诗歌教学应当是在语文教师的引领下, 学生展开诗的阅读的旅程, 让心灵, 诗意地栖居。好的诗歌是可以净化浮躁的心灵的, 深邃有意蕴的诗歌也会让人对身边的快与不快变得更淡然些, 引发人对自我、对心灵检视、思考。要达到这样的诗歌教学的境界, 就要让语文课充满对心灵的思考, 首先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对心灵的思考。教育家季米良捷夫说:“教师不是传声筒, 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 把现实复写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假如一位语文教师自身拥有诗心, 知识渊博, 课堂设计合理, 教学方法得当, 但却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 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的, 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诗意人生了。

在培育诗心方面, 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做好诗歌的感性积累。如广泛地开展诗歌朗诵活动, 让学生朗读、抄写、背诵相当数量的经典诗歌, 可以在语文课前让一位学生上来朗读讲解一首诗歌, 让学生把自己对诗歌的解读形成文字, 语文教师做必要的诗歌解读方法指导, 逐步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感知能力, 学会感受、欣赏诗歌的魅力, 从蕴含的真、善、美的诗歌里感悟人生。进而, 引导学生以诗心去看待、思悟生活。如给出生活中某个具体的事物, 让学生感受并说出诗意来, 语文教师可先给出一个参考诗意, 然后由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 自主创作有诗意的语句或诗作。用诗歌作为磨砺心灵的工具, 作为心灵与外物沟通的桥梁, 让心灵在感知美好中升华, 让心灵在思想之光的照耀下不迷失方向。

二.解读诗歌品意蕴, 思考人的生存价值

诗歌语言中蕴含了诗人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 因而更富于心理蕴含性, 更能表现诗人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所以, 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挖掘诗歌语言背后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如雪莱的名诗:“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这里的“冬天”、“春天”就绝非单指生活中的“冬天”和“春天”, 而是浸透着诗人情感, 表现着诗人的憧憬和希望, 具有非常丰富的心理内涵。

在品味诗歌语言的基础上, 应纵深前进去挖掘诗歌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 这是对诗歌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解读。语文诗歌教学中, 要既抓住“文本”, 也要体现“人本”。“文本”当然指诗歌作品, “文本”就是教材, 是教学的凭借, 是师生对话交流的平台;“人本”即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教育的核心, 教育的任务是助学生成人, 教学生做人。所以, 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解读诗歌意蕴, 充分挖掘诗歌中的人文精神, 还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 让学生在诗歌的熏染引领下思考人生。

优秀的诗歌作品从不会停留在对一般社会现象的描绘和揭示上, 总是试图通过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生内涵, 从而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使诗歌作品充满人生的内涵。引导学生思悟优秀诗歌蕴含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 这应当是我们诗歌教学的着力点。在上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时, 我用高亢的呼喊, 唱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使学生感受到诗人郁积在胸中的苦闷和忧愤, 也认识到诗人毫不含糊地向当时的黑暗现实提出了挑战, 这是诗人对权贵的傲视, 是对污浊社会的抗议, 是对自己崇高人格的捍卫, 是自己的人生愿望未能实现的充满愤懑的呐喊, 表现了诗人傲岸的性格和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然后我教育学生应该从古人身上观照自己, 思考自己的生存价值。

“思考人的生存”是一个教学难点, 因此对文本的解读还要注意探究深度。这里的深, 是指教师能对文本进行文化层面的解读和把握, 从而选择恰当的切入角度, 在教师、学生、作者三者的对话中达到和谐共鸣。如果教师诗歌探究得太深, 就会使学生感到诗歌好似空中楼阁, 虽然很美, 但是却捉摸不透。

三.挖掘诗歌育精神, 关注社会现实

人文精神就是注重对人的尊重, 更是对人的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的肯定。传统语文的教学过于强调工具性, 忽视以知识为载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 致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只重视字词句的机械训练, 难于将其与自身的学习生活相联系并作为精神指导。在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性, 无疑将有助于纠正片面强调工具性的偏差, 使知识的获取与学生的个人体验与感悟相联系, 吸纳其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滋润灵魂, 陶冶情操, 提升人生境界, 形成健全人格。作为教师首先应当打破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实用主义”观, 注重人文关怀和语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把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 并以此来制定语文课程目标和选择语文课程资源。我在上杜甫的《登高》时, 抓住杜诗中“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再联系学生以前学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感受了杜甫“达则兼济天下, 穷也兼济天下”的广阔胸襟, 通过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 追溯其背景, 我们可以看到:杜甫生前所在的社会状况和个人处境, 使学生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 开始以诗歌直接面对惨淡的社会人生。后来在一次作文课上, 一位学生写了一篇作文《一个“钉子户”的呐喊》, 他在文中引用了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看了之后心情格外沉重, 但同时也非常高兴, 因为我看到一个关心民生, 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

总之, 在语文诗歌教学中, 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语文诗歌教学传授学生知识, 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忽视人文精神的语文诗歌教学, 便会成为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而注入了人文精神的语文才会成为最具生命活力的学科。

2.诗集以诗之名 篇二

席慕容最新诗集

《以诗之名》为席慕蓉的第七本诗集,收录了其最新的诗歌创作。诗集中收录的大部分作品写成于二00五年之后。诗人也在其中特意放进了精心挑选的一些旧作,有些是从来没有发表过的,有些是虽然发表了却从没有收入到诗集里的,因此这就成为一本以诗之名将时光层叠交错的集子。诗人近年多次往返于台湾与蒙古草原之间,作为那个远离族群远离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的蒙古人,诗人借此次诗集的出版重温了自己的精神回乡之旅,并终于在心中、在诗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乡。关于原乡经验的书写,终于靠着一次又一次的行走,将故乡草原上的月光引入诗行。诗集《以诗之名》离第一册诗集《七里香》的面世正好隔了三十年。漫漫岁月的雕琢与淬炼,使一颗诗心更加温润、澄澈。从亚洲到欧洲,从四川到蒙古,岁月的河流洗去绵长的喜悦与哀愁,也卷进了无尽的怀想与坚贞。

第1部分 回望——自序

几年前,马来西亚的水彩画家谢文钏先生,托人给我寄来一张小画,是我自己的旧时习作,应该是大学毕业之前交到系里的一张水墨画。文钏是我的同班同学,毕业后的那个夏天,去系办公室辞行的时候,见到这些已经无人认领的作业,在助教的建议之下,他就当作纪念品带回马来西亚去了。多年之后,才又辗转寄还给我。

这张小画是临稿的习作,画得不很用心,乏善可陈。倒是画面左上角我用拙劣的书法所提的那些字句,唤醒了我的记忆:

关山梦,梦断故园寒。塞外英豪何处去,天涯鸿雁几时还,拭泪话阴山。

生硬的字句,早已忘却的过去,可是我知道这是我填的词。应该是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在溥心畬老师的课堂里开始学习,胡乱试着填的吧?后来在别的课堂里交作业的时候,又把它写了上去。

这真正应该是早已被我遗忘了的“少作”了。但是,多年之后,重新交到我的手上,怎么越看越像是一封预留的书信?

原来,为了那不曾谋面的原乡,我其实是一直在作着准备的。

年轻的我还写过一些,依稀记得的还有:

“……头白人前效争媚,乌鞘忘了,犀甲忘了,上马先呼累。”等等幼稚又怪异的句子,交到溥老师桌上的时候,他看着吟着就微微笑了起来,是多么温暖的笑容,伫立在桌前的我,整个人也放松了,就安静地等待着老师的批改和解说……

是多么遥远的记忆。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会开始写诗?又为什么还在继续写诗?我或许可以用生活中的转折来回答,譬如战乱,譬如寂寞,并且也曾经多次这样回答过了。可是,心里却总是有些不安,觉得这些答案都并不完全,甚至也不一定正确。

什么才是那个正确而又完全的答案?

或者,我应该说,对于“写诗”这件事,有没有一个正确而又完全的答案?

我是一直在追问着的。

是不是因为这不断的追问与自省,诗,也就不知不觉地继续写下去了?

《以诗之名》是我的第七本诗集。

预定在今年的七月出版,那时,离第一册诗集《七里香》的面世,其间正好隔了三十年。而如果从放进第二册诗集中最早的那一首是写成于一九五九年三月来作计算的话,这总数不过四百首左右的诗,就连接了我生命里超过五十年的时光了。

五十年之间的我,是不断在改变呢还是始终没有改变?

记得在一九九九年春天,第四本诗集《边缘光影》出版,在极为简短的序言里,我曾经斩钉截铁地宣称:“诗,不可能是别人,只能是自己。”

我现在也不会反对这句话。可是,我也慢慢发现,在这一生里,我们其实很难以现有之身的种种经验,来为“诗中的那个自己”发言。

是的,诗,当然是自己,可是为什么有时候却好像另有所本?

一个另有所本的自己?

在这本新的诗集里,大部分的作品都写成于二○○五年之后,但是,我也特意放进了一些旧作。有的是从没发表过的,有些是虽然发表了却从没收进到自己诗集里来的,因此,这本新诗集就成为一本以诗之名来将时光层叠交错在一起的书册了。

时光层叠交错,却让我无限惊诧地发现,诗,在此刻,怎么就像是什么人给我预留的一封又一封的书信?

时光层叠交错,当年无人能够预知却早已写在诗中的景象,如今在我眼前在我身旁一一呈现——故土变貌,恩爱成灰,原乡与我素面相见……

我并不想在此一一举例,但是,重新回望之时,真是震慑于诗中那些“逼真精确”的预言。是何人?早在一切发生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之前,就已经为我这现有之身写出了历历如绘的此刻的生命场景了。(是那个另有所本的自己吗?)

原来,五十年的时光,在诗中,真有可能是层叠交错的。

原来,穷五十年的时光,也不过就只是让我明白了“我的不能明白”。

原来,关于写诗这件事,我所知的是多么表面!多么微小!

可是,尽管如此,在今天这篇文字的最后,我还是忍不住想为我这现有之身与“诗”的关联多说几句话,譬如那诗中的原乡。

向溥老师交出的作业“天涯鸿雁几时还,拭泪话阴山”,应该是一九六二年秋天之后的填词习作。一九七九年,我写了一首《狂风沙》,这首诗的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一个从没见过的地方竟是故乡

所有的知识只有一个名字

在灰暗的城市里我找不到方向

父亲啊母亲

那名字是我心中的刺

这首诗写成之后的十年,****年八月一日,台湾解除了公教人员不得前往中国大陆的禁令,我在八月下旬就又搭飞机,又坐火车,又转乘吉普车地终于站在我父亲的草原上了。盘桓了几天之后,再转往母亲的河源故里。然后,然后就此展开了我往后这二十多年在蒙古高原上的探寻和行走,一如有些朋友所说的“疯狂”或者“诡异”的原乡之旅。

朋友的评语其实并无恶意,他们只是觉得在这一代的还乡经验里,我实在“太超过了现实”而已。

我的朋友,我们这一代人,生在乱世,生在年轻父母流离生涯中的某一个驿站,真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完全来不及为自己准备一个故乡。

我们终于在台湾寻到一处家乡,得以定居,得以成长,甚至得以为早逝的母亲(或者父亲)构筑了一处墓地。所以,在几十年之后,这突然获得的所谓“回乡”,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回的都只是父母的故乡而已。不管是陪着父母,或者只能自己一个人回去,也都只是去认一认地方,修一修祖坟,了了一桩心愿,也就很可以了。朋友说,没见过像我这样一去再去,回个没完没了的。

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我为的是什么,所以,只好保持沉默。一直到今年,二○一一年的春天,我写出了《英雄哲别》《锁儿罕·失剌》,与去年完成的《英雄噶尔丹》一起,放进这本《以诗之名》的诗集里,成为书中的第九辑,篇名定为《英雄组曲》,在那种完成了什么的兴奋与快乐里,我好像才终于得到了解答。

我发现,这三首诗放在一起之后,我最大的快乐,并不在于是不是写了一首可以重现历史现场的诗,更不是他人所说的什么使命感的完成,不是,完全不是。我发现,我最大的快乐是一种可以称之为“窃喜”的满足和愉悦。

只因为,在这三首诗里,在诗中的某些细节上,我可以放进了自己的亲身体验。

我终于可以与诗中的那个自己携手合作,写出了属于我们的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的故乡。

靠着一次又一次的行走,我终于可以把草原上那明亮的月光引入诗行。我还知道斡难河水在夏夜里依旧冰凉,我知道河岸边上杂树林的茂密以及林下水流温润的光影,我知道黎明前草尖上的露水忽然会变成一大片模糊的灰白,我知道破晓前东方天穹之上那逼人的彤红,我甚至也知道了一面历经沧桑的旌旗,或者一尊供奉了八百年的神圣苏力德,在族人心中的分量,有多么沉重……

这些以我这现有之身所获得的关于原乡的经验,虽然依旧是有限的表面和微小,可是,无论如何,在此刻,那个名字再也不会是只能躲在我的心中,却又时时让我疼痛的那一根刺了。

靠着不断的行走与书写,当然,还有上天的厚赐,我终于得以在心中,在诗里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故乡。这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天经地义的存在,因而是毫不费力的拥有。可是,对于我这个远离族群远离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的蒙古人,却始终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故乡啊!

原来,我要的就是这个。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寻找,我现在终于明白,我要的就是这个。

而且,我还希望能够再多要一些。

我多么希望,能像好友蒋勋写给我的那几句话一样:

“书写者回头省视自己一路走来,可能忽然发现,原来走了那么久,现在才正要开始。” 我多么希望是如此!我多么希望能如此。

二○一一年四月廿五日于淡水乡居

一本书的出版,其实是承受着许多的关心和协助。在这里,我要感谢引领我、启发我的师长和朋友,感谢爱护我与支持我的亲人。

还要感谢好友简志忠和他的圆神出版社所有的工作伙伴,更要感谢广岛大学三木直大教授和中央大学李瑞腾教授愿意在百忙中给我指教和鼓励,感谢诗人林文义给我的一篇散文,同时,也要感谢这么多年以来的我的读者。

现在,还要感谢北京的作家出版社同步出版。

衷心感激,在此深致谢意。

第2部分 执笔的欲望

时光长卷

谁说绵延不绝?

谁又说不舍昼夜?

其实我们的一生只是个

空间有限的展示柜

时光是画在绢上的河流

这一生的青绿山水

无论再怎么精心绘制 再怎么废寝忘食

也只能渐次铺开再渐次收起 凡不再展示的

就紧紧卷入画轴

成为昨日

2010.7.4

执笔的欲望

——敬致诗人池上贞子

一生或许只是几页

不断在修改与誊抄着的诗稿

从青丝改到白发有人

还在灯下

这执笔的欲望从何生成?

其实不容易回答

我只知道

绝非来自眼前的肉身

有没有可能

是盘踞在内难以窥视的某一个

无邪又热烈的灵魂

冀望借文字而留存?

是隐藏也是释放

为那一路行来

频频捡拾入怀的记忆芳香

是痴狂并且神伤

为那许多曾经擦肩而过之后 就再也不会重逢的光影图像 是隐约的呼唤

是绝美的诱惑同时不也是那 绝对无力改变的承诺?

如暗夜里的飞蛾不得不趋向烛火 就此急急奔赴向前

是永远伴随着追悔的背叛

头也不回的我们的一生啊

请问

还能有些什么不一样的解说?

今夜窗里窗外

宇宙依然在不停地消蚀崩坏

这执笔的欲望究竟

从何而来?

为什么有人

有人在灯下

还迟迟不肯离开? 2009.1.7 附注:池上贞子教授是我的诗选集日译本《契丹的玫瑰》(东京思潮社)的译者。她邀我为此译本写一篇序,我遂以此诗为序文的开始。

一首诗的进行

——寄呈齐老师

一首诗的进行

在可测与不可测之间

(譬如赴约

有时舟车顺畅而又静定

有时却是在出发之后

才能发觉踏上的

怎么会是一条全然陌生的路径)

仿佛已经超越了我们自身的 种种认知超越了悔恨和怅惘

或者寂寞或者忧伤

眼前是一片模糊的荒芜

远方有光

却是难以辨识的微弱光芒

“俱往矣!”“俱往矣!”

耳旁不断有声音低低向我提醒

仿佛要拦阻我的前行

可是那已经逝去了的一切时刻

不也都曾经分秒不差地

在我们的盼望和等待之中微笑着 一一翩然来临

不也都是曾经何其真实贴近即使成为灰烬也是玫瑰的灰烬 即使深埋在流沙之下

也是曾经傲人的几世繁华(生命曾经灿放如花

可触摸可环抱的拥有

如一季又复一季永不结束的盛夏)

因而今夜的我 并非再多有贪求

我只想知道

是什么还在诱惑着我们

执意往诗中寻去

出现在灯下的这些散乱的文字

究竟又是由谁在控制

意念初始如野生的藤蔓彼此纠缠

是忽隐忽现的鹿群挪移不定

我摸索着慢慢穿过

那些被迷雾封锁住的山林深处

听见溪涧轻轻奔流跳跃的声音

我的诗也逐渐成形终于

来到了皓月当空的无垠旷野

才发现

在字里行间等待着我的解读的 原来是一封预留的书信

是来自辽远时光里的

一种仿佛回音般的了解与同情

(直指我心啊天高月明

旷野上是谁让我们重新认识

并且终于相信了

那一个在诗中的自己)

据说潮汐的起伏是由于月光

岩岸的剥蚀大多是来自海浪

而我此刻脚步的迟疑蹒跚以及

心中欲望的依旧千回百转

能不能也有个比较简单的答案

是否只因为

爱与记忆曾经无限珍惜

才让我们至今犹得以得以

执笔?

2009.7.31

——再寄呈齐老师

您曾经说过:时间深邃难测,用有限的文字去描绘时间真貌,简直是悲壮之举。

而如今

文字加时间再乘以无尽的距离

遂成明镜

如倒叙的影片在瞬间

将一切反转

才能含泪了然于所有的必然以及

一生里的许多不得不如此的理由

纵使回到最初面对的

仍是烽火漫天尸横遍野的昨日

明镜

可是镜中与镜前的这个人啊

却怎么也不能否认

系住灵魂免于漂泊的另有一根金线 如文学之贯穿在天堂与地狱之间 有些领会日夜在心

何等幽微何等洁净

或许有人会说只因为在那时

生命曾经是

何等不可置信的美好与年轻

其实明镜既成

您就无需再作任何的回答

这一泓澄明如水的鉴照

正是沉默的宣示向世界昭告

历经岁月的反复挫伤之后

生命的本质如果依然无损

就应该是近乎诗

2009.10.6

附注:8月27日在《联合报》副刊发表的《一首诗的进行》,由于没有先给齐邦媛教授过目,所以未敢加注。想不到发表之后,齐老师竟来电话相询:“这首诗是写给我的吧?”果然,诗心其实难以掩藏,得此肯定,我欣喜万分。当下征得齐老师的同意,以后收入诗集时,可以加上一个小标题:“寄呈齐老师”。因此,今天的这一首,就是“再寄呈齐老师”了。两首新诗,都是读了齐老师的《巨流河》之后写成的。

寒夜书案

夜深了,终于不得不离开书桌。

站在门边,关灯之前,她又不舍地回头再看了一眼。散置在桌面上的,是新买来的几本书册,和从前搜集到的一些绝版旧书参差地堆叠在一起,灯下,笔记簿是翻开的,纸页间光影灿然,满满记下的都是她心中的触动;这是一个多么迷人的世界,好像可以无止无尽地往前行去,而一切还都如往常……

是要在这样的瞬间才能猛然看见生命里的执迷不悟吧。

灯熄之后,掩上了书房的门,她一个人站在寒夜里不禁轻笑出声,在心中自问:“嘿!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继续培养着这个自己吗?”

是的,她是有这么一个渴望要变得更好的自己,终生执迷,浑然不知天色已深暗而来日苦短。

2009.12.29

秘教的花朵

诗的秘密在于出走或者隐藏

集中所有的意念于笔尖然后

背道而驰

不可能再停留在原地 也并非为了去取悦于你 那魅惑

如薰香蜜蜡雕琢出的秘教的花朵

来自灵魂所选择的信仰

似近又远仿佛是自身那幽微的心房

时而又仿佛是那难以触及的 渺茫的穹苍

2010.11.13

春天的演出

这其实并不容易啊!想想看

要在暗中准备了多久多久以后

才能够在灯光亮起之时

站上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

开始绽放梦想中的一切骚动

可是好像反而听不见自己的台词

只瞥见出口处布幔因风而起

有模糊的背影相继离去

什么?就到此为止了吗?

我回身追问藏在幕后的导演

在灯光全灭之前我只来得及看见 他流着泪说:

是的这就是在瞬间已成为昨日的 我们全体……

第3部分 最后的折疊

2007.3.21

白垩纪

我所知的并非

我这一生所能尽言

只为时光转换记忆败坏

如星辰的殒落

如万物的自然生灭

我们难以目测这变化的进展

是何等安静又何等缓慢

眼前却终于是覆盖一切了

今夜如果再来向你说些什么

恐怕都已太迟太晚

唯有这刚刚滴落的泪水炙热如昨 提醒我确实曾经深深地爱过

还需要写诗吗?

此刻已是拥挤的白垩纪

想那熔岩喷涌云雾蒸腾的青春

又何曾给我们留下只字片语

2005.12.27

琥珀的由来

在黑暗中我开始

重新回想

那些芜杂的光影

那些片刻的欢娱曾经

如何映照过

松脂静静溢出的泪滴

沉埋之后光泽与芳香依旧

这不肯消失的印记我爱

就是琥珀的由来

2003.7.3

——给H·P

仿佛有青鸟引路

有花香伴着我们登岸

丰饶的丛林

就在前面延展着绿色的浓荫

生命美如

一个刚刚开始的梦境

晨起

而我是那个衷心感激的女子

醒来之后发现

你依然在我身旁

静静的衾枕间

一如梦中静静的湖面

漂浮着青草的芳香

窗外曙光微涼

1986.11.5

寂静的时刻

是完全的寂静了

昨日遂纷至沓来

却噤声不语不怀好意地等待

那泪水的迟迟出席

多年前写下的诗句

如今都成了隐晦的梦境

恍如雾中的深海

细雨里的连绵山脉

只记得几句——

即使是再怎样悠长的一生啊

其实也只能容下非常非常

有限的爱

2009.12.25

——之一

至今还会不时回身寻你

忘了你已离去然后

就这样静静地停顿片刻

让疼痛缓慢袭来

想着原本有什么话要对你说

如果你还在

(如果你还在我要对你说些什么?)

别后别后

谁能思无悔谁能歌无忧

尽管这一切都非我所能左右

一生再长一生再久现在才明白

也不过就是一次匆忙的停留

从此只有寂寞前来与我偕行

只是很想告诉你

所幸你的青春你的跋涉你的梦

还居留在我的深心

别后

2009.12.11

梦中的画面

在旅途上梦见了他,我们一起回家……

他在我的梦中回来,检视门窗,一如往常。探看孩子的房间,关心他们是否都已入睡,好像我们的孩子还在童年,我们的婚姻还正绵长。

梦中,无风也无雨,时光静止,只剩下清晰而又洁净的画面,无声地显现……

2009.6.12

纪念册

他总是站在记忆中的窗边

在第一页

在最早的时刻

在所有的 诗句

之前

2008.7.27

最后的折叠

已各在岸的一方

晓梦将醒未醒之际

空留有淡淡的玫瑰花香

我爱时间是如此将我们分隔

简易决绝直如一纸之对折

外侧是全然的翻转与隐没不留余地

内里是更为贴近的爱抚与呼吸

不可思议这人生的布局

如曾经极为熟悉却再也无法想起的旋律

如居住了半生却从此消失的城郭

而岁月忽忽已晚有人犹在觅路关山

却仿佛还见你唇角那年轻狡黠的笑意

远处林间有些什么闪动着丝绸般柔滑的光芒

是一株黃玫瑰正在我们初识的那个夏日徐徐绽放

远处林间有些什么闪动着丝绸般柔滑的光芒

却仿佛还见你唇角那年轻狡黠的笑意 而岁月忽忽已晚有人犹在觅路关山 如居住了半生却从此消失的城郭

如曾经极为熟悉却再也无法想起的旋律

不可思议这人生的布局

内里是更为贴近的爱抚与呼吸

外侧是全然的翻转与隐没不留余地

简易决绝直如一纸之对折

我爱死亡是如此将我们分隔

空留有淡淡的玫瑰花香

晓梦将醒未醒之际

已各在岸的一方

2010.10.10

是的这一路行来

所有的悸动都已沉埋

无论是黎明或是黑夜都永不重回

故土变貌恩爱成灰

只剩下诗行间的呼唤与追悔

无奈有人今夜还迟迟不睡

据说是要写给明日的留言

只是灯下

用新开的笔锋细细描成的篆字

却已泪痕斑斓

任谁都无从辨识

2009.1.5凌晨

——之二

原来

用整整的一生来慢慢错过的 竟是我们这唯一仅有的

小篆

别后

整整的一生啊!

别后

2010.10.18

第4部分 旦暮之间

——给诗人陈克华

遇有时也饱含着不遇

那一个夜晚在海边的花莲

(是比二十年还要更早一些吗?)

在月光筑成的暗影里远远站立

始终不肯向我们近前一步的 是那个静默的骑鲸的少年

我其实也是明白的一如

诗人所说一个人真好的那种感觉

他说:“像稀薄的白昼

其实,饱含着夜”

还要向诗人多求些什么呢?

他已经给了你他最好的诗

我其实也是同意的不遇

也饱含着遇重叠反复

以时光所累积的枯寂或者丰美

譬如一次在早餐桌上的阅读

使我能与诗人同行

走进幽深小径他说:“想必可能

方才雨过不过已无迹可寻”

独有那神情怯怯而清淡的阳光

却与我一再重逢在山路上

在新叶初发的樱树林间

(何等美好的孤独!)

一如在他的诗中

还要向诗人再多求些什么呢?

他已经给了你他最好的诗

那是在一切遇与不遇之间的 最深的关怀

最最冷静的诠释

2006.10.25

诠释者

翩翩的时光

——给L

时光翩翩在明与暗的边缘回旋

彩翼华美而又纤细

是你是你万般不舍的记忆

是含泪的别离……

离别后

是谁在远远辨识着你的悲伤你的成长

你却梦见自己的每一举手投足

镜中仿佛都有她的回眸顾盼

是不是母亲的所有愿望

都会在孩子的生命里重新显现

是不是这永不终止的彼此寻索

才能成就爱与美的绵延

翩翩的时光去又复返

在你的心中在你的舞台之上啊

将灯火重新点燃

2009.11.19

旦暮之间

——给晓风

当绳结再不足以记事之时

我们遂拾起甲骨

用心描刻出细细的纹路 旭日刚离地而起是旦

夕阳在草丛中倦极欲眠是暮 旦暮之间我们还要

卜牛羊的凶吉问出行的方向

求一季和一世的满与足

(所有文字的开始不就是

为了指认描述记忆

不就是为了

在多年之后

唤醒那个或许已经遗忘了一切的自己)

旦旦暮暮时光反复

书写和阅读既是如此古老的盟约

那一刻在灯下在纸页间合而为一的 想必就是

我们终于复活了的生命与感觉 这重新相遇的狂喜如火焰般燃起

种种莫名的骚动与刺痛啊

不知从何处奔来又将往何方散去

(仿佛重回那初初造字时的纯真岁月

犹见那无垠的苍穹与大地流逝着

夏之洪川冬之雨雪……)

爱慕的生发其实也难以预设

是的我只是依然记得

初次翻读你时的那种撞击

这么多年都已经过去了

我只是一直记得记得……

惊诧于何以有人如你

还在注记这深藏着的悲欢聚散

还在细述这明知徒劳

却又坚持绵延着的万物生灭

寸心的闪烁何以能光照四野

旦暮之间何以有人如你

还在从容书写

2010.3.22

——给幸芳

一朵樱花在手拈在你

两指微合之处

恐怕这就是最好的位置了

可以彼此细细端详是否

别来无恙

这画展展的是一整座山的 樱花画里的光影挪移

还带着草木柔细芬芳的香气

谁人能与樱订约呢

除非她是来自敦煌的女子

千年之前就曾经手执画笔

在春日的岩壁上

画出你们之间

无限幽微的心事

2009.8.28

樱之约

关于“美”以及“美学”

为了要引领我们了解整个案情

他们发誓要皓首穷经

(在睡前的灯下放一本吧,据说这会让你的灵魂平安。)

其实我不认为他们知道

只是不能明说

(嘘!无知在现代是一种罪恶。)

而最让我快乐的就是

我们从开始就什么也不知道

虽然他们还是坚持要把

审讯的经过出版

仿佛这样就可以否认——

美依然是逃犯

在两千年的通缉里从未到案

1988.1.17

诗的旷野

——给年轻的诗人

文字并非全部

生活也不是我们其实

不需要逼迫自己

去证明这一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诗的旷野里

不求依附不去投靠

如一匹离群的野马独自行走 其实也并非一无所有 有游荡的云有玩耍的风

有潺潺而过的溪流

诗就是来自旷野的呼唤

是生命摆脱了一切束缚之后的 自由和圆满

3.以诗育人 篇三

一、诗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既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现实要求。怎样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最重要的就是要采取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并且喜爱的形式。而诗歌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载体,诗化教育也是在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中华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许多丰富内涵。中华诗词贯穿了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弘扬了明礼诚信的道德准则。从“长太息以掩涕泣兮,哀民生之多艰”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世代中华儿女爱国爱家、勤劳智慧、勇敢善良的形象鲜活地写照在中华诗歌的锦绣篇章中,至今读来仍觉亲切、动人,其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铸造民族精神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东西所无法替代的。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让学生接受诗的熏陶,能提高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认知、认同和热爱。中华诗词的诗教作用,在当今非但没有过时,而且依然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财富,应倍加珍惜,大力弘扬。

二、加强诗教是高校发挥文化传承创新作用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文明发展史,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而诗歌对文化的反映和传承是最系统、最全面、最典型的,它涉及的领域包括了历朝历代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都包容、凝结在古典诗词作品里。高校担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应增强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诗教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一个人如果没有诗歌方面的修养,就无法传承和建立本民族的语言规范和文明进程。诗教是现代中国学生打开中华文化大门的一把钥匙,对古诗文经典的熟练诵读、反复重温,能让他们生发民族认同,了解传统文化精华。加强诗教还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意大利诗人塔索说:“没有人配受创造者的称号,惟有上帝和诗人。”欣赏诗歌、吟诵诗歌、创作诗歌,使历代中国人焕发出生命的激情和创造的活力。中华诗词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与生命力,就在于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与时代相呼应。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传承创新中华传统文化,诗教应先行,这是有效方式之一,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更多的高校重视诗教,更多的人投身诗教,中华诗词之魂才能薪火传承,中国文化精髓才能历久弥新。

三、诗教是建立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做到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对于当今中国来说,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文化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千方百计地弘扬,使其惠及当代、恩泽后人。中华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精华的部分,是生发、孕育民族精神、传统道德和人文素养的深厚土壤,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家园。弘扬诗教传统,在大学校园推进诗教,从而强基固本,凝神聚气,提高大学生素质,培育创新型人才,应该是建立文化自信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当代诗教不应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在一代代国人的历史实践中发展而来,是既承接民族精神、传统智慧,又焕发当代生机,体现时代特色的文化教育事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继承和发扬诗教的传统,对建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有着深远意义。

四、推动诗教工作,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近年来,校园诗教在杨叔子院士等的倡导下,迅速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许多高等学校都为之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并通过开展诗教活动,努力发挥育人作用。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诗教工作在高等学校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要真正促进诗教发展,发挥诗教作用,高校诗教工作应注意抓好几方面工作,打造好特色文化:

(一)普及诗歌教育,打造和谐校园文化

大学期间开展诗歌教育,主要目的是提供给学生接受人文教育和艺术熏陶的机会,不是以培养诗人为主要任务,所以相关的诗歌教育应主要以兴趣和普及为主,过犹不及。首先从文化素质选修课和讲座入手,开设相关课程,举办诗词创作培训班和提高班,举办诗词吟诵比赛等,吸引一批对诗词感兴趣的学生,让他们亲近中华古典诗词,让诗词文化充满和谐校园。比如,东南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设了《诗词格律与创作》课,后来逐步形成大学语文一唐诗一唐宋词—诗词格律与创作这样一个诗词课程链。2004年,中华诗词学会在南京开校园诗教工作经验交流会,大会编印的《江苏校园诗词选》中,东大学生作品入选最多,在开头的佳作栏中,更有近半数为东大学生作品。可见,通过课程培训及各类活动能启迪睿智,陶冶情操,激发大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让中华诗词在大学生中真正入心入脑,培养众多的大学生诗词爱好者,推进先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文明的大氛围。

(二)推动精品创作,打造高雅校园文化

目前,国内诗词创作数量较大,但精品极少,也使得诗词创作的影响力逐渐减退。诗歌质量的参差不齐使得读者对诗歌产生排斥与疏离;只有多出精品,才能让当代诗歌焕发生机与活力。

高校诗教工作要注重抓好青年诗人的培养和精品创作。在各类诗教课程及活动中要注意选拔诗词创作的好苗子,重点培养,相关教师要对学生悉心辅导指点,让他们成长为诗词骨干力量,并在自身成长的同时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使更多大学生投身到诗词创作中来,创作更多的作品、更多的精品,打造高雅校园文化阵地,给中华诗词输入新鲜活力,促进中华诗词创作的大繁荣、质量的大提高。韩山师范学院就是一个诗人辈出的学校。1993年,学院成立韩山诗社后,以诗社为中心逐渐形成了一个韩山诗歌创作群。在韩山诗社,师生同气相求,切磋琢磨,校园诗人在诗歌创作上迅速成长,在全国性的文学比赛中频频获奖,众多作品在《人民文学》、《散文诗》等著名刊物上发表,受到诗歌界的关注与肯定。

(三)加强平台建设,打造内涵校园文化

高校诗教要搭建各种平台,让诗教工作有载体,有依托。在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中,可以以文学院、中文系为基地,以学生诗社为主体,学校应保证活动经费,重点扶持。学生诗社可利用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举办诗词吟诵、诗词讲座、采风创作等活动,创办诗刊或在校报开辟专栏刊登学生原创作品,并将学生作品集结成册出版。如贵州大学就在2007年成立了诗词学会,由贵州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冯泽担任会长。在诗词学会指导下,校内桃园、麟山、雅河、龙潭等14个诗社的800多名师生积极开展诗词创作、诗词鉴赏、诗词评比等活动。诗词学会还与《贵州大学报》一起创办《贵大吟苑》诗词副刊,刊发师生诗词作品1000余篇,得到了杨叔子院士及著名诗人丁芒、盛郁文等的高度评价。近年来,贵大学子在全省大中学生中华诗词大赛中屡屡获奖,有数十篇诗作在《中华诗词》、《中华诗教报》、《贵州诗词》上发表。诗教让贵州大学的校园文化内涵丰富、意蕴深邃、独具特色,亮点纷呈。

大学打造各类平台,开展丰富活动,既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增加诗词爱好者交流的机会,又能让学生增强兴趣、激发热情,使中华诗词真正走入大学校园,走近师生,增强学生诗社在校园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并从中涌现出一批“读、赏、爱、写、传”中华诗词的传人,让校园内弦歌不缀,让诗教成为大学校园里一抹最亮丽的风景线。

高校是培养未来诗人的摇篮,是中国诗歌未来的希望。只要持之以恒做好诗教这个长远而又重大的课题,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就将继续持久地进行下去,在正确的轨道上平稳地向前驶进。

摘要: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一个诗词最为发达的文明之邦。诗是最震撼心灵的艺术,是心的灵动、情的进发、智的体现、德的化身、美德的象征。几千年来,中华诗词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中华文明的缔造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要想实现民族复兴之梦,必须要做好教育。当代教育最缺的是人格教育,而诗教是人格教育的最好途径。开展诗教工作,让中华诗词走进校园,是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高校应重视并加强诗教工作,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个性。

关键词:诗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传承,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梁东.诗教与社会和谐[J].中华诗词,2005,(10):38.

[2]杨叔子.科学与人文相融而成绿——兼谈诗教的基础地位[J].中华诗词,2003,(2):40.

4.以诗为话题作文 篇四

我羡慕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思想,默默地叹着王波的“我们彼此送别,我们两个官员分道扬镳”,欣赏李白的“终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浪,扬帆直上,架起一座深而深的桥”,感受杜甫的“飞来飞去,飞来飞去,我像什么,不过是广阔天地中的一只沙鹬!””我捋了捋白发,震惊他。它长得太瘦,再也撑不住发夹了”,甚至痛恨杜牧“商女不知恨亡国,犹唱后庭花过江”的思想。

希望梦回大唐,轻声吟唱贵妃已醉。我希望在不知道天上宫殿的情况下登上月球。

我很惊讶杜秋娘的“花可以折直,但不要等到枝头没有花”,但我更喜欢李清照。一个如水的美女,一个忧国忧民的骄傲女人,一个优秀的`大词人。我佩服李白,但我喜欢郑谷说的“几个风笛晚出亭,你关注潇湘,我关注秦”。他的额头,他的忠诚,他的冷漠,他的忧郁。

我喜欢读节奏优美、字正腔圆的诗歌,潇潇洒洒,温柔柔美。

徜徉在唐诗宋词之间,嗅着一卷书香,清风拂面。抬头看看梅,又回头看看。拿一首小诗,最温柔的。

5.以诗为话题作文 篇五

从乡下进城一游,第一站是敬亭山。进入山门一路走来,一峰庵因建于主峰一峰而得名,不禁想起“冬日喜初晴,篱边尚菊英。岩云沉梵影,林霭落钟声。”的诗句。再往前走就是拥翠亭的李白独坐题诗处。此处碧山千层,青翠欲滴,敬亭风光,拥落身前,故名拥翠亭。走到半山腰往下看,一个大茶园散落于山间林中,那一抹抹嫩绿啊!闻着这缕清香,好不舒适惬意。茶园旁边就是云齐阁,取谢朓“含沓与云齐”诗名而命名,想象游人在此把酒凭栏,江城在目,尽览敬亭风光。登上敬亭山之巅,品味“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精妙诗句,才知道这首诗写得有多好。

第二站是鳄鱼湖。听说鳄鱼湖始建于1979年,是我国最大的`扬子鳄保护基地,占地面积100多公顷。经过二十多年的人工饲养繁殖,扬子鳄已增加到一万余条。还不仅仅这些呢!扬子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与恐龙同时代,在地球上已生存了2.3亿年,有‘活化石’之称。

今天的诗乡之游,真是不虚此行。

6.以诗为话题的作文 篇六

诗是什么?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表达愿望与想法的方式,有时也是一种无病呻吟的文字符号。但是有什么关系呢,愿写者写,愿读者读,愿出版者出版,愿谈论者谈论。

写诗的好处在于不必纠结于标点符号,以饱含的激情和冲动,或长或短,天马行空地去表达,而不必拘泥于外在的或者内在的逻辑。更妙的是,你可以不在乎别人是否能看懂,如果能看懂,是知音;如果看不懂的,那么读者水平有限。这是其他任何文学都不能享受的待遇。写诗可以造出一些新颖的词语,如果有人说看不懂这些新的词语,请不必介意:似懂非懂,是事而非,不求甚解,道非道,非常道式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更能体现代诗的美妙。

诗人写诗或许根本就没有想到你会看到他的诗,更没有世俗地在意你是否能看懂。为了表达强烈的情感,完全可以用词语堆砌的方式,而且,这些词语可以是相近的相似的相悖的,甚至是重叠的排比的,有时越多越生动越具体越抽象,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情感本身就是矛盾与复杂的。比如你看了一首诗,可能不懂不理解,亦或半知半解不赞同不反对,或者有一点感觉就痛苦涕泣就豪情万丈。但是,想想诗人也不容易,不关自己的事,自己水平不够,时代不同,你还忙着其他的事,何况你还不是一个纯粹的诗歌爱好者,你也会给他宽容的点赞。

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这一点在诗人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正是这种矛盾无法平衡,才会有创造的灵感和冲动。这种矛盾的不可协调性,体现在诗歌的标点符号上,就是诗人的性情,他们不能准确地知道生活中在哪里使用各种标点符号,所以诗人是感性的,也是率性的。现在有人有钱就是任性,有人有权就是任性,可是有的人有诗也可以任性。

忍耐和包容不能融化诗人的感性和率真,甚至时间也不能抚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但是最后都得归于尘土,掩埋在岁月的沧桑中。所以有一些诗人直到最后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诗人最后还是人不是神,垂暮的诗人总是透露出祥和的气息,但是有几人能把诗歌写到垂暮呢。

诗人有神经质的敏感,敏捷的思维能力,他会快速地将所看所想注入到文字的灵魂中,让文字变成他们宣泄情绪的载体。有些诗人因敏感而激情,因激情而创作,因泛滥的创作而变得不屑一顾。诗人常仰躺于云端,沉醉于蓝色的苍穹,闭上眼睛,就是诗的画面,那些泪如雨下的哽咽文字会令他会心地微笑,那些单纯的善良和复杂的欲望在诗人看来,不纠结,因为感性和率真与多变的天气没有任何关系。

诗人是痛苦与纠结的感性冲动体,没有真正幸福的诗人。汪国真一直过得不错,所以有人说他的诗是明白如话的励志祈使句,也可以说是心灵鸡汤的直白;后来日子愈加滋润,就干脆改行画画写字写歌词。诗人就是纠结煎熬徘徊于大的小的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失去的得到的存在的不存在的情景。诗人是任性的,他们最后的任性也许就是不与这个世界玩了,这种任性是没有反悔的余地,他们本来也没有准备反悔。所以,有几个诗人自杀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自杀的然而过去现在将来有自杀念头的诗人不在少数。

诗歌据说是最纯粹的文学,是最美的语言,我看更多是诗人内心纠结的.自白。那种纠结甚至诗人本身都不能说明白,于是就朦胧,于是就肆意遣词造句,实在没法表达,就别有用心地使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标点符号。一般来说写诗不能养家糊口,更别说发家致富成大款。所以诗人不以写诗为生,不以文学而诗歌,不受固定的格式羁绊,不完全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所以是最纯粹的文学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今存在一些不是诗的诗,不是诗人的诗人,他们只不过使用了诗歌的表达方式,他们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诗人,只是被一些人和网络称为诗人。真正的诗人除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外,还要去影响他人,就必须在意别人的看法,对读者的看法无所谓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只能说是:没事干,手痒,自言自语,精神恍惚地与文字对话。

在这个忙碌而纠结的时代,你的文字超过200,就算冗长了。年轻的眼睛近视,年龄大了又老花;站着看脚疼,坐着看腰疼。快餐式的文化便成为趋势,所以,诗歌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是一种有前途的文学表达形式。

一个人可以没有根,最多是消失;一个民族没有根,那会是虚无。一个人可以没文化,干点力气活;一个民族没有文化的养分,那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诗歌不应以朦胧为目的,否则是愚弄读者;也不必过分追求直白而损伤了诗歌应该具有的美感,否则就是省略了或者乱用标点符号的随笔。

7.席慕容《以诗之名》简介 篇七

《以诗之名》是席慕容最新诗集,台湾大陆同步上市,漫漫岁月的雕琢与淬炼,新的体悟缤纷涌现……席慕容第一部诗集《七里香》,距今正好三十年。漫漫岁月的雕琢与淬炼,使一颗诗心更加温润、澄澈。从亚洲到欧洲,从四川到蒙古,岁月的河流洗去绵长的喜悦与哀愁,也卷进了无尽的怀想与坚贞。

《以诗之名》为席慕容最新诗集,也是其第七本诗集,收录了以来未收录、甚至未发表过的作品。旧的情怀依然发酵,新的体悟继续涌现,是爱诗之人不可错过的珠玉之作。

《以诗之名》延续了席慕容一贯的丰厚的简单。人生感悟依然在其笔端缓缓流淌,伴随着每一次晨钟暮鼓。“一生或许只是几页/不断在修改与誊抄着的诗稿/从青丝改到白发有人/还在灯下”。经历过太多的云卷云舒,人生于她,早已不是一种诱惑,而是一出宁静的风景,其中,沉淀了太多的人生智慧,和回忆,和遥想。

8.以诗和远方为话题的作文 篇八

田园拥有十分秀丽的风光,虽然我并未去到过那。但当我想到“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时。”这首诗时,我的眼前浮现出一片山坡田野,那里草木十分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田原风光。想到“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我仿佛跟着作者来到前门眺望田野,看到了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得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白雪。想到“桂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仿佛来到一片丰收的农田,看着农民们讨论着丰收的年景,听到一阵青蛙的叫声,仿佛也在述说着丰收年。

边塞十分雄伟,一句“行有多病往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让我仿佛来到了边塞,看到了军人行军途中,经常患病,又没有粮食吃。在这归乡途中,奔波不息,至今还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的情景。读到“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我仿佛看到到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的英雄情怀。

古代离我们十分遥远,是一个真真正正的“远方”。虽然我们无法重回古代领略当时的美景。但每当我想到“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我便穿越回到了古代,看着刘备出兵伐吴驻扎在三峡,无奈战败归来去世在永安宫,昔日翠旗飘扬空山浩浩荡荡,永安宫堙灭在这荒郊野庙中。想到:“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我仿佛看到,伍子胥被吴王弃于吴江之上,屈原抱石自沉泪落江的场景。

9.以诗为话题作文 篇九

读起诗词来,你能够发现藏在诗词中的精彩。

如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写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寥寥数笔,却写了枯藤,树,小桥,夕阳等景物,为我们勾勒出一副悲凉的秋天晚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我们读起这首诗,就仿佛走进了诗人所描写的那个空间里古道的两边是被枯藤缠绕着的大树,乌鸦在树上叫着,桥的底下是潺潺的流水,桥的另一端是房屋,太阳也快落山了,只有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还在外游荡,心里想着家在何方?

再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这是我们从小读到大的一首诗,细细地朗诵,就像走入了另一个世界,体会到了不同的境界。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月亮静静地挂在天上,发出皎洁的月光,月光撒在床前,显得如此美丽,静谧,这不就是另一种情境吗?

当我朗诵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时就仿佛真的看到了日落,黄河之水。当我去想象诗中黄河入海的情景时,就感受黄河的年轻壮阔,心似乎也敞开了。

这就是诗词的独特之处,寥寥数笔,各种情景,思想感情蕴含其中。当我们用中华民族的语言去朗诵那一首首的诗词时,我们又能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之美。

诗词的精彩在于它能让我们体会到中华民族各个时期人民的思想,折射出当时的现实,或是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诗词也能让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独特的风景,把我们的思绪带入另一个情景中去翱翔。

上一篇:母亲节日记300字下一篇:庆元旦趣味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