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精选12篇)
1.现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篇一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
汨罗市罗城学校彭恩德李江
摘要:本文认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入手,深刻探讨其成因。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从多方面入手,有意识培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情舒畅,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关键词:心理问题素质教育 师德建设 教育网络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心理品质明显下降,有不少学生心理上存在着偏常。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中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轻生、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的和谐、危害了社会的安定。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学习压力、教育方法和社会家庭环境等。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综合性矛盾,只有了解了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
1.学习竞争激烈,面临升学就业的压力过大。
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而很多家长和老师要求学生十分高,为了让学生学文化知识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把学生置身于“题海”中,加大学习量,终日“考考考”,“分分分”,致使学生吃消不了,成天忧心忡忡,一旦成绩落后轻则挨骂,重则挨打,学生心理负担重,或以为自己蠢笨,理想灰色,从此消沉忧郁,丧失斗志,破罐破摔;或选择过激行为,如自杀、杀双亲、杀师长、杀同学。
2.教育不适当,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被教育者深受教育者的影响。学校教育在预防和矫正学生不良心理品质方面起主导作用,但由于有些教师对当代青少年学生思想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了解不够,特别是在教育方法上存在许多问题。当学生需要爱心,理解、尊重时,有的教师反而冷言冷语,挖苦,讽刺、甚至让学生当众出丑,势必使他们难堪,甚至无地自容,更有个别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和心灵虐待,用直接的或间接的手段给学生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它会产生自卑、逃避、反抗、逆反、报复等不良心理行为,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如一教师因某学生上课迟到,不仅责骂他,而且当众侮辱其父母,致使该学生对老师敌视仇恨不能自拔,最后走向杀师之路。
3.社会家庭环境因素,学生适应不良而成为心理问题。
由于学生不能全面认识社会,对目前社会的一些现象无法理解,缺乏辨识能力。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侵蚀着青少年,学生盲目模仿,造成了一些学生的不正常心理和非科学的价值观。而在学校所学习的社会科学又仅仅限于考试内容,不能全面满足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需要,致使心理非常空虚,随意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填补空虚的心灵,加速了其心理品质和人格变异。此外,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学生心理表现异常。如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化”,表现出家庭中的霸道作风,养成任性、抗拒和目中无人的非健康心理。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变故等也会严重破坏一些学生的心理平衡,容易产生痛苦、抑郁、脆弱、自卑、孤僻等的心理问题。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些家长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其子女势必受到这些不良心理环境的直接影响。更有些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4.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同步,打破了学生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
青少年时期,尤其从小学到初中这一阶段的年龄,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这时期青少年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性成熟时期开始。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致使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同步,极大地打破了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这时期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对于这种悄悄来到的变化,青少年自身没有思想准备,就连我们的一些家长和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准备,没有主动及时地采取相应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渡过“过渡时期”、“危险年龄”,致使这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
二.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应从多方面做工作。
1、扭转应试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统一思想、统一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扎实开展素质教育的宣传工作,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目前社会各方面不一定都完全理解支持,因而难度较大,社会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大力宣传素质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层层落实。要改革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对各级政府、教育部门、校长、教师、学生的考核体系,打破用升学率评价学校的枷锁,广大师生从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下彻底解放出来,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办学实际,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制定出自己的评价制度,在实践中大胆地走出一条素质教育之路。同时,要对现行的课程、教材、教学大纲进行改革,必须将体现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列入大纲,进入课堂,减轻学生负担,对升学考试制度改革,实行“分层分流”教学,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层次,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学习有困难者,适当增加较实用的知识,帮助其学习一技之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拓宽成才和就业的渠道。
2、教师素质,强化师德建设
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有赖于适合他们身心规律的教育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要理智与情感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当今时代,社会发展对人的个性与创造力的要求越来越突出的条
件下,在教育过程中创造一种使学生的理智活动与情感活动处于和谐状态的友好、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气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营造这样一种环境气氛,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真诚地爱,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感以及与学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这就需要提高教师素质,强化师德建设。教师用美好的情感投入教育活动,调节师生关系,促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和思想沟通,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到愉悦,自由,人格的尊重,获得知识的满足和探索的乐趣,从而在不自觉中获得心智、情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特别是在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教育中,更应提高教师素质,重视心理辅导,训练及心理知识的学习。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之间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要做到不歧视、不讽刺、不放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信任他们,从各方面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和照顾,有效消除他们的心理对抗,激发他们的进步、创新、求学的热情。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要利用学校教育以课堂为主阵地的教育优势,首先通过教师的教书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行为习惯上严格要求规范自己,制订短期强化训练的目标和内容,要求他们经常进行自我克服教育,养成、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上海市一中学确立以“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为突破口,以面向全体学生及学生每一个方面为对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科研目标,确立激发“六种心向”(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自强心、爱心、公正心),培养“八种精神”,训练“十二种能力”,形成“八种行为习惯”,从而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其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介绍一些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的好方法,教会学生自我调节情绪(如情感宣泄法、情感转移法、自我安慰法、心理补偿法等)。通过各种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设置教育情境,教师有针对性积极疏导,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教或互教,使教育在潜而默化之中形成。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并
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再次开展心理咨询,运用心理咨询技术中的“咨询诊断——矫正治疗——反馈养成”三个阶段实施,扫除学生原有的心理障碍。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4、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教育网络,充分发挥教育作用 学校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主要渠道,但家庭社会教育也是重要的途径。学校要密切联系家庭,建立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学点心理学,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要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创建健康的家庭环境,消除学生与家长的心理隔阂。家长应与子女加强沟通和理解,关心子女的思维和情感,对子女心中的烦恼,家长应和教师配合,给予及时的疏导和消除。家长要与子女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积极参与子女的日常活动,家长的言行举止要让子女体验到家庭的温暖与和谐,要经常到学校了解子女在校表现,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学校还要多与校外社会部门沟通,割断学生与社会不良因素的联系,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开阔学生认识视野,提高认识水平。社会各部门也要通力协作,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的教育。
总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也是现代社会、现代化教育向所有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因此,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2.现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篇二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随着生理、心理的逐渐发展, 竞争压力逐渐增大, 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 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根据多年教育教学经验和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的情况了解, 当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
初中阶段, 学生的学习竞争比较激烈, 心理十分紧张, 总担心考试失败, 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 或同学的冷眼, 产生焦虑。不当的教育方法会使学生产生种种心理问题。
(二) 人际关系不协调。
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促进剂, 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就可能带来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初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与老师间的关系、与同学间的关系和家长间的关系。只要其中一个方面人际关系紧张, 他们就可能出现心理问题或行为。
(三) 自信心不足。
由于家长、老师 (主要是班主任) 对学生的期望过高, 表现出对学生 (特别是学习差的学生) 的缺点看得多、优点看得少, 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 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感到心灰意冷, “前途渺茫”, 以致逐渐失去自信心。
(四) 青春期问题的困扰。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 这一时期伴随着身体和心理的逐渐成熟, 其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之心, 以及追求异性的渴望和需求, 这个时期若不加以正确引导, 就会出现早恋和青春期畸形等心理问题。
二、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 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初中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 喜欢标新立异, 看问题容易片面和偏激。教师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这种特点, 在教育中就易出现“顺从者”为“优”, 反之为“差”的做法。个别教师在教育后进或“双差”学生时方法欠佳, 常用简单、生硬的办法压服、排斥他们, 或者孤立、歧视, 或者体罚、变相体罚, 或者向家长、学校告状, 如此, 导致学生形成逆反心理。另外, 教师为了处理问题, 有时会把家长叫来, 当着家长的面用过激的言辞批评学生, 这些做法必然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造成了学生“反抗”的萌芽, 接下来无论教育者用心如何, 学生均以抗衡的心理对待。
(二) 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淡薄或欠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品行是否端正是影响学生走向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有些家庭对孩子缺乏教育、放任自流;有些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 孩子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即使对孩子严格要求的家长, 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 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求、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重视不够, 如此导致学生心灵情感方面不健康。
(三) 不良社会现象对学生心灵的“污染”。
社会环境因素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由于现在社会公德风气低落, 社会价值观念扭曲, 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 甚至不少人轻视知识, 崇拜金钱、权威, 一些学生受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心灵受到玷污;社会上的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是诱导青少年蜕变的场所和重要原因。
(四) 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自身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学习动机不稳定, 常常被其他诱因左右;意志薄弱, 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迎难而上;学习兴趣不持久, 特别是缺乏对学习的潜在兴趣;易受情感迁移;自制力不强, 依赖性较强;学习无进取心, 甘居下游;道德认识模糊, 分不清是非, 等等。这些“因”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果”。
三、对初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面对中学生如此复杂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教育不良倾向, 作为一名近20年教龄的基层教育工作者, 我认为开展好这项工作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真正落实心理健康课程。
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 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层面来说可从以下三点出发。
1.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和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 如心理卫生常识、心理调节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 让学生在学习中矫正观念,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练课, 这是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 角色模拟游戏, 互访互问, 以及其他活动形式。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 以及与人交往的社交技能, 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 防患于未然。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从教水平。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身就要先有一桶水。”就是说教师应该有较高的素养, 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正所谓“身正为师, 德高为范”。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实践者, 从一定意义上说, 他们的专业水平决定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发展程度。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学校对从教人员的素质要有明确规定。学校应选择具备一定心理学理论的从教人员, 通过各种途径, 如外出进修、校本培训、远程教育等, 提高从教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使其做到持证上岗, 从而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不高的问题。
3.分阶段、针对性地落实心理健康课程。对照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在初中不同年级中, 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初一阶段:帮助学生树立自我意识,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初二阶段:教育学生立志进取、乐观豁达,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使之能正确处理男女同学间的友谊。初三阶段:培养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品格。初中三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有力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 使之成为自强自立、积极向上、趋向成熟的人。
(二) 加强家庭教育, 改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 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没有二者的密切配合, 没有教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就很难实现。
1.家长要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
要想教育好子女, 家长就应多了解和学习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 多与孩子进行思想和心灵上的交流, 才能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使孩子把家长当做朋友, 当做可以相信、可以倾诉的朋友。
2.家长要以身作则, 率先示范。
孩子的行为能够折射出父母的行为, 因此, 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到, 特别在心理要求方面, 只有父母心理健康, 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3.尊重孩子, 增强家长的社会责任感。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 多给予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 懂得怎样爱别人, 尊重别人, 帮助别人。
4.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 要及时分析、引导和解决。
(三) 学校建立 心理 咨询 与 调 节 室 , 积极 开 展 心理 咨询 与治疗活动。
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中学生的要求, 而是一种时代趋势。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要信任、理解学生, 让学生放心地诉说自己的烦恼、痛苦、困惑。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 学生在得到情感宣泄和净化的同时, 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咨询活动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一是学生与咨询老师直接面谈, 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进行心理调整;二是间接咨询, 让学生把难以启齿的问题通过电话、信件等匿名方式传达给老师, 教师则可通过讲座、黑板报等方式解决典型问题。
为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心理咨询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保密性原则。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 为学生保守秘密, 不辜负学生的信任; (2) 交友性原则。教师要与学生成为朋友, 使学生在讲述心理困惑时没有顾忌; (3) 教育性原则。教师应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排除心理障碍。
(四)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班主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教育活动, 仅仅靠几堂课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将其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班主任是联系班级最紧密的纽带, 因此,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班主任工作势在必行。班主任要把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教会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培养他们自我排除烦恼、保持健康情绪、避免消极心理、保持积极心理等能力, 从而积极主动地维护心理健康。
需要指出的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相互渗透, 但绝不能混为一谈。一些行为表现差的“差生”并不一定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而一些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往往不是“差生”、“后进生”和“学困生”。
(五) 学校应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1.当前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表现 : (1) 作业布置量过多; (2) 学生学习时间长; (3) 一些教师提高教学深度, 加快教学进度; (4) 考试频繁。
2.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 : (1) 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 (2) 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3) 使学生成为“书呆子”, 丧失创新能力; (4) 造成更多的“后进生”、“学困生”; (5) 造成更多学生厌学、逃学, 甚至辍学。因此, 我们呼吁, 中小学应减少作业量, 降低教学深度和考试难度, 减少考试次数,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还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成长空间。
(六) 为学生营造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离不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 而且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 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必须加强措施, 避免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 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事件的发生。
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育有法, 但无定法。开展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 不可能一蹴而就, 只要教育工作者入情、入理, 善于引导, 巧用方法, 并持之以恒, 心理健康教育就一定会取得理想效果, 就一定能够造就社会需要的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姚本先, 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 2002.
[2]林崇德等.学校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3]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1999.2.
3.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篇三
一、中学生表现突出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自己的品质、智力、能力等感到怀疑并做出过低评价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学校每年的新生大部分来自乡下,师资和办学条件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成绩远不及县城的学生。起跑线上的落后使他们产生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
2.焦虑抑郁心理。焦虑和抑郁心理都是中学生中较为常见的心理失调症。他们内心很孤独却又不愿意向同学或老师倾诉;而在学习方面,这些学生往往会无法集中精力,课堂上反应也比较迟缓。然而,这些学生却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对于成功的渴望,但由于对于失败和挫折的承受力较差,往往经不起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打击,周而复始,这些学生就长期生活在考试失利的痛苦和恐惧之中。
3.逆反心理。部分学生会对外界的刺激产生违背常态的反应,导致他们对于教师、家长的教育感到厌烦甚至逆反。有些学生,甚至故意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这在学生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种逆反心理。
4.厌学心理。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巨大,导致他们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下降,害怕考试等,进而演变成厌学心理。部分学校设立特重班、重点班、艺术特长班等,更加剧了普通班学生的厌学心理。
二、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成因
1.学习的压力过大。在现行的中学教育体制当中,教学的知识重点与学生的学习动力都是以考大学为目标的。大学虽然扩招,但学生又面临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于是考重点、考名校就成了学生新的追求。
2.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及家庭环境等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心理成长有直接的影响。个别家长素质低,当着孩子面,出口成“脏”,甚至把大量时间浪费在打牌上,对孩子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有的家长用粗暴的教育方法,导致彼此缺乏感情交流。
3.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一些人认为“金钱万能”,没有精神寄托,缺乏崇高的理想,消极颓废心理严重。信息社会向学生提供了太多不良诱惑,如追星热、黄毒、黑社会暴力等。由于青少年思维活跃,喜欢标新立异,但有限的鉴别能力,有意无意中的耳濡目染,盲目模仿崇拜,多种心理疾病自然滋生出来。
4.学校教育的不当。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部分学校教育工作存在一些弊端。如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重行为表现轻心理过程等。
三、教师要帮助中学生消除心理问题
1.担当好“心理医生”的重任。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人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压力和竞争是常伴左右的,学生应该懂得把考试和学习看作是一种对阶段性成果的检测,而不是一个人成功或是失败的结论。其次,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并逐渐挖掘其自身潜力。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从而为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既不要过分自卑,也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再次,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调控。运动、听音乐是释放情绪较好的方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运动或是听轻松的音乐,增强体质的同时还能放松心情。
2.要扮演好“励志师”的角色。一是教师要时常鼓励学生。不管学生的情绪处于巅峰还是低谷的时候,教师都要予以鼓励。而且,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我进行调节与暗示,别人可以做到的事情只要努力他们也可以实现。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能提高斗志,树立自信心。二是要讲究鼓励方法。一般可以采取短期目标激励的方法,让学生在考试前为自己设定合理的预期目标,在考试后对比目标达成率。还可采用榜样激励法,把班级中的优秀学生作为学习的榜样,以此来鼓励学生。
3.要充分发挥“协调员”的作用。一是要与其他任课教师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任课教师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二是家校形成合力。教师要定期家访,通过学生在家的表现来全面地了解学生,同时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对学生的状况也有所了解,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协作,使得教学目标方向一致,和衷共济。
4.现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篇四
摘要: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而且是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上都达到的一种完好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浮出。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向人们提出了对学生实行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本文从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种种原因,并探讨了四种不同的解决对策:学校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加强对孩子的指导和帮助、社会编织青少年心理健康安全网、青少年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健康 原因 对策
前言
人们常感叹:现在青少年儿童的生活更现代化、更富裕、更丰富多彩了。但是,他们体会到自己无比幸福了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总是说“郁闷”呢?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青少年呈亚健康状况,本文就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从总体情况来看,目前青少年的心理是健康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主流的背后,也存在着阴影。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不良心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可等闲视之。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可以把它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因素
当前教育市场化倾向加剧,学校把升学指标作为重中之重。学校通常以学生所获得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家庭和学校对于学业的强调和要求使他们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提升自己的途径,更重要的是改变目前状态的方法。过分的强调和重复使得青少年的心理承受着很重的负担。这造成了学生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只有少数学生在获得高分时才有那“开心一刻”,更多的学生在漫长的学习中得到是失败消极的心理体验。加上集体活动少,同学之间缺少沟通,成绩一般加上学习之外的其他能力又提不到表现,被鼓励的机会就更少了。于是,厌学、孤独、焦虑、嫉妒等不良心理就象野草一样滋生、蔓延。
2、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一,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但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许多家长对子女采取的是一种保护式教育,即孩子只管学习,其它的一切由父母承包。其二,有些家庭因父母离异、双亲外出、生活贫困等原因,孩子缺少家庭温暖、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亲情的浇灌,从而产生孤僻、不合群、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
3、社会因素
社会上的不良因素也是形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事物大量涌现。格调低下的大众传媒纷纷登台,让人喜欢让人忧的网络迅速普及,歌舞厅、酒吧、游戏机房、网吧以及一些西方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的影响等等,给相对纯洁的学生心灵造成很大冲击。若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会造成学生心理的迷惘,极易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4、学生自身因素
青少年时期是从儿童走向成人的过渡期,意味着即将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成为独立的个体,是心理“断乳”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青少年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渴望独立与仍旧依赖的矛盾;理想与实现的矛盾;自卑与自傲的矛盾;性成熟与性心理的矛盾;心理闭锁与渴望理解的矛盾等等。诸多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若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二、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对策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青少年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下面介绍几种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的主要对策。
1、学校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积极向学生普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首先,在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其次,任课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班会课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如心理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另外还可以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校可以通过设立悄悄话热线信箱、心理服务室等,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2、家长加强对孩子的指导和帮助
青少年的不良心理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和重要场所,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必须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才能有效顺利地进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要恰如其分,千万不能“恨铁不成钢”,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帮助孩子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控孩子心理,做到有张有弛,有紧有松。如对孩子平时要加压,考试前要减压;非毕业班要加压,毕业班要减压;孩子顺利时要吹冷风,碰到困难时要鼓劲等。同时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眭、信任的家庭气氛,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社会编织青少年心理健康安全网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与社会上不良风气、内容不健康的大众传媒、良莠难分的网络侵蚀有密切关系。由于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在形成阶段,很不稳固,易受外界的影响,容易出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现象。因此,国家要制定一系列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依法打击会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行为,净化社会空气,在全社会共同营造一个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编织一个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安全网。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全社会齐抓共管,各负其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青少年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培养健康的心理,首先青少年自己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勤于学习,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平和、健康的状态。以健康的情绪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掌握训练健康心理的方法。其次,青少年应积极参加有意义的课内外、校内外集体活动,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让自己在集体活动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模式,促进自身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另外,青少年还要客观地认识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做到自尊、自爱,对自己始终充满自信。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尝试
5.现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篇五
咸宁市嘉鱼县渡普中学
鲁方致 胡飞罗芳
(鲁方致 咸宁市嘉鱼县渡普中学校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现出来,越来越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当代的健康新概念已突破了只注重生理健康的局限,健康包括了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健康的心理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主体是健康的。他们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呵护下茁壮成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主流的背后,也存在着阴影。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话题。
一、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是身心发展的一个突变期,小学升中学,环境改变、课程增多、难度增大,加之现阶段农村特殊的环境,导致学生内心发生变化,产生许多烦恼、困惑,造成了一定不健康心理。其特征大致表现为:
①学习压力心理。在应试的达摩克利斯剑之下,学生始终处于高强度学习压力下,整日惴惴不安,心事重重。同时,农村中学生从小便有家长“学而优则士”的思想推波助澜。造成学生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
②自卑孤僻心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现阶段农村贫富差距增大,有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如人家,生理素质弱,学习成绩差等原因,产生了自卑孤僻的心理,不愿与同学、老师交往,尤其不愿与条件比自己好的同学或是学习好的同学交往,他们心理压抑、行为孤僻,有时甚至有古怪异常的行为。
③人际关系敏感。与人相处,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不喜欢我;和异性在一起,非常不自在,说话脸红。
④贪图享受心理:现在的农村生活好过了,一些家境较好的学生,家长宠爱有加,不愿让孩子吃一点苦,使他们逐渐变得行为懒散,好逸恶劳,学习上怕苦、生活上讲究吃穿、抗挫能力差。
⑤任性自私心理:当前有很大部分学生有这种不健康心理,他们在家中完全以自我为中心,顶撞父母,不孝敬长辈,在学校里吃不得一点亏,不礼让同学,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⑥虚荣妒忌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学生无法正确对待比自己强的同学,对比自己强的同学、对被老师表扬的同学总是心存忌妒。
⑦盲目从众心理: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部分留守学生缺乏家长引导,监督,有些学生无法正确看待其他同学的违纪行为,总认为“别人可以抄作业,我也可以抄”、“你敢抽烟、我也敢”等。
二、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1、学校因素
①教育指导思想。当前教育市场化倾向加剧,校际间竞争越演越烈,竞争获胜的法宝往往是升学率。虽然素质教育人人叫好,但应试教育却依然大行其道。原因很简单,现在人们
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一个教师工作的优劣的标准还是升学率的高低。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把升学指标层层分解,先是分解到干部,干部分解到教师,教师分解到学生。于是,无边无际的题海,没完没了的考试,胆颤心惊的排名,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在应试的达摩克利斯剑之下,学生整日惴惴不安,心事重重。也只有少数学生在获得高分时才有那“开心一刻”,更多的学生在漫长的学习中得到是失败消极的心理体验。加上集体活动少,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一些成绩一般,学习之外的其他能力又提不到表现,被鼓励的机会就更少了。于是,厌学、孤独、焦虑、嫉妒等不良心理就象野草一样滋生、蔓延。
②教师问题。中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需要,探索出奇的问题,并以标新立异为自豪,不愿意恪守“老一套”,不愿意听“老生常谈”,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教师在施教的全过程中,仅以为“授业”,“解惑”方能让学生有知有识,于是一概地以一种固定模式去传业,去释惑,惟此而已,对那些“不违章守法”实际上是欲脱离自己设计的模式而另僻思路的学生则视为“差生”,“调皮”,“不规矩”。的确,由于中学生阅历浅,思想混乱,有些行为让人看不下去,容忍不了。为师者单以次为凭,不尊重学生,挖苦讽刺或惩罚。这样,就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社会情况出现障碍,学生中胆大的,逆反心理支配他们,无论教育着用心如何,学生均以抗衡的心理对待,胆小的虽不言语或直接反抗,但消极的反抗是明显不过的了。学生希望有知心朋友,能互相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安慰。如果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则会使学生觉得非常寂寞,逐渐产生孤僻心理。
2、家庭因素
①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农村家长更是如此。但大部分家长因为接受教育少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心有余而力不足。许多家长对子女采取的是一种保护式教育,即陔子只管学习,其它的一切由父母承包。娇生惯养下成长的孩子必然存在缺吃苦耐劳的精神,缺艰苦奋斗的意志,缺战胜困难的勇气等问题。“温室里的花朵”难经风风雨雨。心理脆弱、逃避困难、怕苦怕累是他们的通病,严重者遇事不顺就会产生心理崩溃、行为偏激的恶果。
②有些家庭因父母离异、双亲外出、生活贫困等原因,孩子缺少家庭温暖、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亲情的浇灌,从而产生孤僻、不合群、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如某校一学生因家庭贫困,整天沉溺于如何赚大钱的幻想中去而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导致精神幻想症。
3、社会因素
①当前,我国农村发展正处于转型期时期,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信息时代转变。在转型期中,由于新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涌入,为旧有的农村观念带来冲击,如拜金主义、权利意识等,给纯洁的中学生心灵造成很大冲击。若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会造成学生心理的迷惘,极易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②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并因此导致教育的误导,使少年儿童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引起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其次社会上的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如青少年是电子游戏厅里实际消费的群体,尤为严重是社会上的一些影视公共场所,为了追求票房价值,经常播放凶杀,淫秽等影视片,不少青少年中毒以后,便开始行凶,打架,寻求刺激,屡禁不止的黄色书刊也是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4、自身因素
①生理上的原因:初中生处理发育高峰期,身高体重剧增,性开始成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使得许多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孩子了。但是青少年身体成熟速度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性,同性别和不同性别之间都存着差异。
②心理的原因:除了学生生理变化这一时期也是中学生从儿童走向成人的过渡期,意味
着即将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成为独立的个体,是心理“断乳”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内心精神生活充满矛盾冲突,处在一种非常不稳定、不平稳的状态中,有着名目繁多的心理矛盾。如渴望独立与仍旧依赖的矛盾;理想与实现的矛盾;自卑与自傲的矛盾;性成熟与性心理的矛盾;心理闭锁与渴望理解的矛盾等等。诸多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若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三、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对农村中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原因的分析,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校要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环境。
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个重要属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
①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视,该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②要改革教育历年与教育方法,坚决摒弃那些“唯书”、“唯分”,压抑进取精神,窒息智慧的灌输、注入式教育方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色。
③教师要端正教育观念,热爱学生,改变过去用分数、是否听话等人为把学生分为优生、差生的错误做法,树立新的人才观,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气氛。抛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放下架子,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多跟学生谈心,多跟学生交朋友,多给学生关心和理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④要组织生动活泼、有意义的课内外、校内外集体活动,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模式。
2、帮助家长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心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因而,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帮助家长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①学校要抨弃单纯学校教育的思想,而要积极争取家长参加对孩子的教育活动。针对农村家长,教育意识薄若,方法欠缺,学校可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也可以请一些专家、教师到会为家长们上课。同时还可以开展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确保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如金钱至上,甚至对社会阴暗面当着孩子的面横加评论。
②学校通过《家长报》(或其它媒介,如闭路电视等),让家长更多地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解决了农村学生住家比较分散,召集家长不易的难题。
③班主任通过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与家长一起共同商定、共同采取措施来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同时,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写书信或电话联系的方法,与家长进行更多的交流,及时地把学生有关情况反映给家长,取得家长支持,共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重视社会教育功能。
①社会的支持是学校与家庭做好良性教育环境建设的重要支柱。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与社会上不良风气、内容不健康的大众传媒、良莠难分的网络侵蚀有密切关系。学校与家庭都是在社区之中的,由于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在形成阶段,很不稳固,易受外界的影响,容易出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现象。孩子是生活在社区之中的,社区中消极环境对学校与家庭教育起到不小的负面的抵消作用。作为执政一方的街道、村委会及地方政府,应站在对民族素质高度负责的立场上,加大扫黄、打非的力度,积极整治社区软环境,其意义不在街道与楼房建设之下。
②江泽民同志记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另外,积极营造社会、学校共同教育的良好局面。可以通过聘请心理医生来校开辅导课或是请公安干警来上法制课等方式,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从自身做起,健全心理品质
①中学生应该学习一点心理知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知识对中学生大有益处,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帮助中学生自己解答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同时学习了心理知识不但能提高自己,还能对正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所帮助。
②中学生要正确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态度来源于正确的认识,正确的世界观。抱有正确人生态度的人,对周围的事物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即有远大的理想,又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因而在社会变革时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头脑清楚,眼界开阔,立场坚定,即不保守,也不冒进……总之,正确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比较客观、稳妥,与时代共同进步,心态始终保持健康水平。
③满意的心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对学习、对生活都比较满意,没有心理障碍。满意的心境来源于正确的认识,由于他们能一分为二地论人论事,因而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悦纳他人。
③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的人往往能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尊重、信任和友爱。这是因为他们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因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与人为善的人能够与大家互相理解、彼此感情融洽,协调一致,相互配合默契。人际关系和谐,心情当然就比较舒畅,心理会处于健康状态中。
④现在,各中学都普遍设立了医务室。学生要自己对心理问题要有较好的认识,积极向心理老师咨询,不要千方百计捂着、盖着。同时,随着咨询的发展,我们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电话、心理咨询信件等隐蔽形式进行。
6.中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篇六
内容摘要:
一、引题:探讨中学生挫折心理,提出其预防对策是十分重要的。
二、中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学校教育的偏颇。片面追求升学率;重点校、班的划分;教育方式的不当。
(二)社会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影响;入学低龄化带来的影响。
(三)学生身心发展的失调。青少年在心理断乳期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冲突,常使他们 在现实中失败受挫。
三、处理好中学生挫折心理的对策。
对学校而言,应重视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对中学生而言,应注重自我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
参考文献:《德育研究》
中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挫折”即是“失败、失利”。挫折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挫折”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受到压抑。心理学家认为,心理挫折是指人们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障碍和干扰,使人的欲望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在人生的各个成长阶段都客观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处在身心发展旺盛时期的中学生表现尤为明显。调查表明,目前中学校园中30%左右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如抑郁、焦虑、恐惧、人格障碍等。由挫折引起的占绝大部分。因此,探讨中学生的挫折心理,提出其预防对策尤为重要。
中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来自学校、社会和他们自身等方面。
(一)学校教育的偏颇。首先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有些学校不顾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心理承受能力,而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单纯用学习成绩来代替对学生的整体评价。因而使许多学生感到出路狭窄,前途渺茫,进而怀疑自己的智力、能力,导致自卑、失望。其次是重点校、班的划分,在培养出大批“尖子生”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差等生在心理上的不平等。第三是教育方式的不当,如教师言行不慎,以致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理,或是只重知识灌输,忽视兴趣能力培养,以致有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等。
(二)社会的影响。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学校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竞争的影响,使在校学生的紧迫感越来越强烈,他们迫切需要在校园这个大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找到自己的价值,但如果在竞争中失败则会使他们产生很强的挫折感。二是入学低龄化固然表明现代教育的进步以及人的智力水平的提高,但与低龄化相伴而生的就是中学生认识问题的幼稚性、情感上的脆弱性以及心理上的不平衡性。由于年龄小、社会阅历浅,使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一旦当客观现实与主观动机产生落差时,不能正确对待,常常会怨天尤人。
(三)学生身心发展的失调。心理学家称13、14岁和17、18岁的青少年为两次“心理断乳”期。而两次心理断乳的结果是学生愈加走向“独立”。青少年在心理断乳期的这种特点决定容易受挫和有挫折感。加之社会的发展对青少年的期待较之以往更高了,由此给这些“断乳期”的中学生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冲突:独立倾向与依赖的矛盾(他们还没有真正长大成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们此时对未来的憧憬过于美妙)等等常困扰他们。所以在一些成人看来不是事情的事情,像受到老师、家长的责备,被同学讥讽了几句,遭异性拒绝等都会让他们承受不了。另外,青春期的动荡性,如对于理想的不确定,对于事物的绝对肯定或否定,坚定与执拗并行,勇敢与蛮干同在,热情与冲动相随,自信与自负为伴等等,再加上初涉人世,对挫折没有足够的精神准备,常使头脑尚简单的他们带着高昂的热情走向复杂的生活,而在现实中碰到不顺时又手足无措,最终败下阵来。
挫折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和对身心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遭受挫折之后,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不良变化,如它会使人产生不安心理,多次挫折后,再自信的人也会慢慢失去信心,出现焦虑、忧郁的心境;它会产生冷漠心理,由于挫折使情绪受压抑,会使人对工作对生活失去热心,采取冷漠态度;它会产生退化心理,常遭受挫折的人会退化,即往往会出现孩子似的无理智行为,甚至挫折之后会以攻击的办法来发泄愤怒的情绪。以上这些都增大了挫折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和概率,有时甚至直接导致某些疾病及精神障碍等。
那么,如何才能处理好中学生的挫折心理呢? 对学校而言,应重视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
(一)要结合时代特点,教育学生要正确对待挫折。目前,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既要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与熏陶,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又要适度地对学生提出“学会生存”这一现代教育通行的教育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强化学生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竞争意识,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要以积极的态度,现实的精神正确对待挫折。不畏惧挫折,不害怕失败,把失败看作是成功的阶梯,培养他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通达豁然的意志品质,这样就能对失败和挫折抱有一种客观的态度,从而在失败面前保持冷静和自信,把挫折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普及心理知识,认真开展咨询指导教育工作。在国外心理研究中,挫折教育研究已形成系统,如阿姆塞尔的挫折效应、瓦格纳的挫折性实验等,并建立诊疗所进行治疗,近年来,我国对心理教育越来越重视,针对中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有所提高的趋势,各中学开始把心理知识普及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心理知识的普及可以使学生自身建立内在的调节机制,遇到问题可以自己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宣泄和疏导,增强对失败、挫折的承受能力,主动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普遍引导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心理咨询指导中心的作用,做好指导教育工作,重点做好心理上已经产生障碍的学生的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走出误区。几年来,一些中学的实践已经证明,普及心理知识,建立心理咨询指导中心,对于减弱学生心理压力,降低心理问题发病率等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对中学生而言,应注意自我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
首先,正确认识挫折。许多中学生认为一个没有受到磨难挫折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事实上,挫折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必然产物,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人都要面对挫折,这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事情。挫折是否必然使人倒霉、给人以摧残,并不在于挫折本身,而在于我们对挫折及形成挫折的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在同一生活水平上,对于经济不景气、有的人产生挫折感,导致对社会的侵犯行为。有的人则处之泰然。经验告诉我们:许多饱经艰苦生活磨练和逆境生活考验的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都会超过那些从小养尊处优,长大了又“一帆风顺”的人。倘若你把挫折看成财富,你将拥有真正的幸福。
其次,把握自我。一要认识人的本质。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受挫折只是一种表象。只要自己肯努力,就有可能转败为胜。二要把握自己的全部生活,局部失败不会影响人生的积极运转。三要认清自我的局限。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味追求自己、他人、社会的完善,挫折就会紧随其身。
第三,克服信赖思想。一些学生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结果是没有别人的帮助与支持,自己就没有顶住困难的勇气。要克服这种脱离了“别人”就举步维艰的缺点,要认识依赖的危害性,要具备自信心,今天的失败不代表明天的平庸。还要克服惰性,惰性使人不思进取,丧失斗志,知难而退。任何一种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艰辛的劳动。同时要克服无能。一个没有求生技能的人,只有依赖外力。
第四,确定目标。应把目标限制在自己能力之内,目标太高,不停地追求自己所达不到的目标,结果只能是挫折及悲观失望随着自己的这种追求步步加深;目标太低,自身的能力则难以合理利用
和充分开发,同样会产生能力受挫之苦。
7.现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篇七
一、农村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及成因
1. 个性问题
(1) 缺乏自制力。农村职业学校学生往往缺乏自制力, 做事情三分钟热度, 经常制定计划却难以执行下去;想努力却只停留在思想的层面, 缺乏实际的行动, 因此也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
(2) 依赖心理。部分农村职业学校学生依赖心理比较强, 懒得思考, 经常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指导, 遇事往往犹豫不决, 缺乏自信, 很难单独进行自己的计划或做自己的事, 总是依赖他人为自己作出决策或指出方向。
(3) 自卑心理。一些农村职业学校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智力等不如别人, 自觉矮人三分, 认为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比进入普高的学生差, 常常认为己不如人。他们将失败归结为自身能力不足, 进而更加自卑;自卑的学生往往不爱表现, 甚至不想表现, 总怕自己表现不好, 久而久之也就失去表现的欲望了。
2. 厌学问题
(1) 学习动机不足, 缺乏目标。农村职业学校学生往往缺乏理想和追求, 生活满足于现状, 更多关注的是吃穿用度, 而对于学习却是能学多少算多少, 凭心情, 没有目标,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学习的动力不足。
(2) 学习习惯差。大部分农村职业学校学生初中成绩比较差, 一些人在初中的时候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到了职业学校后仍然延续着一些不良习惯, 如听课注意力不集中, 走神, 随意说话, 不动脑筋, 不爱记笔记, 课后作业不认真。
3. 情绪情感问题
(1) 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相当一部分农村职业学校学生为独生子女, 还有一部分为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不在身边, 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往往不会管理、控制、调节情绪, 加之正值青春期, 情绪呈两极性, 缺乏稳定性。
(2) 社会情感淡漠。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是基础教育中易被忽视的群体, 所受到的各方面的关爱、鼓励相对较少。人的心理就像一面镜子, 得到的爱少, 能够施予别人的爱也少, 一些农村职业学校生常常是"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毫无兴趣, 对集体缺乏关注和热爱, 社会情感淡漠。
4. 人际关系问题
(1) 无意识退缩。农村职业学校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出现无意识退缩, 交往的积极性不高, 不愿主动交往。主要原因是怕自己不被接受, 或被看不起, 这其实都是内心深处的自卑在作怪。
(2) 缺乏安全感。部分农村职业学校学生由于成绩不好, 常被教师忽视, 被家长批评, 在同伴中没有“地位”, 因此在其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 人际交往中处于劣势, 不被信任, 也难以信任别人。
二、农村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策略
1. 用爱心感化他们,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爱生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爱, 被誉为教育的润滑剂。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 因为他们有的缺少父母的爱, 有的在初中被老师忽视缺少教师的爱。所以职业教育者应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关心和照顾, 平时多和学生交流、沟通, 经常到学校宿舍和他们聊聊天, 发现问题及时帮他们解决。使学生感觉到老师非常重视他们, 而没有放弃他们, 逐步建立起学生对你的信任,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经调查, 我校大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 进入职业学校后自己被老师关注了, 各方面的都取得了进步, 也自信多了。这是教师用爱心精心浇灌的结果。
2. 营造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
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有益于学生的成长。这样的班集体中大家相互关心、相互爱护。我曾对学生说过:“你们在初中的事情我不会去追查、不会计较你们的过去, 你们进了职业学校, 对我来说, 你们现在都是一张白纸, 是平等的, 这白纸上要写下、画下的是你们以后的表现, 大家都是在新的起点上开始, 让我们在这个新的班级里一切重新开始”。营造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 让学生从过去的阴影里走出来, 走向阳光的生活。
3.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 使学生系统学习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等, 并由此使学生生活上自理, 行动上自律, 评价上自省, 心态上自控, 情感上自悦。同时, 也要对职教的老师进行心理咨询方面知识的培训, 使老师既能传授知识, 又能充当心理医生的角色, 及时的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疏导, 使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4. 与家长携手, 共同教育学生健康成长
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的教育, 光靠学校、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 需要与家长共同努力。因此, 学校可以定期的召开家长会, 让家长了解学校办学思路, 具体措施, 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等, 同时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提高育人的艺术, 要求家长要了解孩子的需要, 情绪、情感、思想等精神世界, 要给孩子创造倾吐和宣泄心理感受的条件和机会;要更理解和尊重孩子的人格, 建立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宽严结合, 巧用表扬与批评。
8.现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篇八
(一)厌学和逃学
部分学习困难生由于学习目标受挫、学习兴趣丧失以及学习压力过大而出现情绪厌倦、心理疲劳和行为退缩。这部分学生往往沉溺于网吧、酒吧,以玩游戏度时或醉生梦死,昏昏噩噩。
(二)挫折承受力差,感情脆弱
这部分学生由于经历挫折磨难少,生活经验贫乏,因而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情绪控制力极差,喜怒无常,或者采取非常极端的措施借以发泄,或者采取出走、逃避的方法。使老师、家长无所适从。
(三)缺少同情心
有些学生不懂得同情关爱别人,性情冷漠,由于从小受到溺爱和保护,只要求别人尊重服从,不懂得同情帮助别人。
(四)人际关系障碍
有些学生之间互相攻击、互不接纳,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根本不关注他人的感受等等。
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突出的重要任务。培养中小学生健康高尚的心理品质,造就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当代教育是教人做人、教人做事的事业”。的确,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人成“人”,其次才是成“才”。教育不是把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因为只有在孩子具备了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的情况下,培养读写算等能力才有价值。
良好的心理品质状况主要表现为: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状况;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自我意识正确;接纳他人;善于与人相处;人际关系和谐;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环境适应能力良好,热爱生活,乐于工作,情绪积极稳定;意志品质健全,人格完整和谐等。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要根据其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对症下药,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着复杂的成因,这既有家庭的原因,又有学校、社会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失范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学生,完全服从服务于孩子,以孩子为中心,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营养健康,而忽视对孩子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培养。对孩子的各种要求甚至是极不合理的要求一味加以满足,对于孩子的任性自私一味予以迁就。因此,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家长素质、家庭教育方法是学生心理品质障碍出现的首要因素。
(二)学校教育失衡
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是在推行素质教育口号下的应试教育,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考试成绩,以“分”论优,唯“分”是举,这是高考选拔人才、高考指挥棒下的负面影响,所以学生在班里是以分数排座次,以分择优选先。分数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在老师心目中位置,致使部分学习困难生心理焦虑紧张,害怕考试失败,产生了学校恐惧症,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协调的状况。所以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方法,校风班风等因素是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社会不良因素影响
众多教师慨叹,学生在学校几年接受的品德教育,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很快就会被抵消。社会不良风气是学生心理品质障碍形成的重要诱发因素。
克服学生心理品质障碍,培养健康人格应多管齐下,采取各种综合措施来矫正。笔者就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采取的措施,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当前中小学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和班会来实施和开展。没有专门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没有配备学有专长的心理素质教育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课在高考科目的挤兑下被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被忽略,所以培养中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当务之急是在中小学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并配备专业教师。学校应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的科学发展观,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心理素质和健康人格培养。
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把学生心理发展教育作为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教师应主动地、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养成乐观进取、负责守信、友善乐群、不畏挫折的健全人格,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控制自我;通过生活技能训练和挫折教育,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现实环境,战胜挫折和困难;通过交往规范的学习、交往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通过情感教育,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态,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总之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状况和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积极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其次,要预防和矫正学生各种异常的心理和行为,清除心理和行为障碍,培养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如适应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学习做人;适应人际交往。使学生能够表现出与学习、生活、交往和生理发育变化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既需要专门的心理课程、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活动,更应融入常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并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加以开展。相信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下降的颓势必将会得到扭转。教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方面的功能会得到充分发挥。
9.现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篇九
目前,厌学现象是诸多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里疾病之一。我校是农村九年制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生厌学现象较为严重。中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刻。对于厌学学生,如果不加以正确的纠正和引导,就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造成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又有家庭原因,往往家庭原因最易被忽视。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母是创照未来的“雕塑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重要。
面对当前学生的厌学现象,我们通过调查确定对象,并对他们的家庭进行了走访、了解,希望从中找出家庭方面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措施,以期帮助扭转学生厌学这一不良局面,配合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手段,促进学校教育的更好进行。本文就家庭教育这个角度对厌学现象的成因作一个初步的分析、探讨。
一、家庭因素造成初中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
1、优越的家庭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尤其是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给我们这里带来了很多的机遇,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加快,大部分农民逐渐富裕起来了。而这些富裕起来的农民家长信奉的是:再穷也要“富”孩子,更何况现在孩子不多。所以他们对子女往往是过分的溺爱、娇惯,对孩子言听计从,姑息迁就,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包括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家里的各种家务劳动,也从来不让孩子沾手,更不用说让他们过艰苦的生活了。这样孩子就没有上进的动力,不知道确立自己的目标,也就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在走访中,我们还了解到有的富裕家庭,一味地满足孩子物质生活的需求,而忽视了思想品德的教育,造成了孩子好吃懒做,追求享受,贪图安逸,怕吃苦,怕受累,学习缺乏动力,遇到一点点困难时,缺乏一定的意志和毅力。所以学习稍有难度,成绩略有滑坡,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且在孩子畏难、退缩时,有的家长不是鼓励、帮助,而是一味地纵容、容忍。例如有一位家长知道孩子学习成绩明显退步,不肯做作业时,无可奈何地对老师说:“我们也不敢去逼他,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该怎么办?还不如随他去。”家长这样态度,学生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在学习过程中不产生厌学情绪才怪呢?
产生学生厌学现象的另一原因是,富裕起来的家庭,往往环境较好,这本来应该是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但由于有的家长把工作之余的时间,安排了各种娱乐活动,过年过节更甚,他们通晓达旦地打牌、搓麻将等等,对孩子不问不闻,一方面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休息,另一方面,也使孩子耳濡目染了这些不良习气,使他们小小年纪就爱上了这些本不属于他们的娱乐。有的孩子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玩物丧志,最终沉迷于娱乐之中,而抛弃了书本,导致厌学、弃学。
2、离异、单亲家庭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上升,离异、单亲家庭的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非常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主要原因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离异、单亲家庭孩子,对不在身边的父亲或母亲有强烈的思恋情感,但是由于相见的次数极少,大多数通过电话交流,三言两语就说完了。父亲或母亲与子女的交流减少,父爱或母爱的被剥夺,时间稍长,容易造成这些孩子冷漠、畏惧、抑郁、自卑、优柔寡断、多愁善感,不善于交际,缺少知心朋友,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只能自己解决,若自己解决不了的,则不了了之,日积月累,这些学生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2)离异、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一般来说事务繁忙,无暇顾及子女,他们的子女多半由祖辈抚养,而祖辈对孙辈总是极为纵容、溺爱,家庭教育方法简单,不了解孩子,常以迁就为最佳教育方式,寄希望于年龄大了以后会懂事、讲道理。因此,平常重视生活上的呵护、爱惜,而缺少思想上的教育和学习上的关心,久而久之,造成厌学。
3)有些离异家庭再婚,后父或后母与子女之间由于没有血缘关系,又缺少交流与了解,容易产生摩擦,产生隔阂。有些后父或后母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误解,采取消极态度,对子女不问不闻,出了事情也不过问。这些子女容易自卑,心理情感闭塞,也容易产生厌学。由于缺少家庭的关爱,且父亲或母亲又忙于工作,非常容易受社会上不良少年的引诱,从而导致逃学厌学。
3、家长观念错误,教育方法不当
有的家长受“金钱热”的影响,错误地认为“知识不值钱,只要孩子将来能赚钱,就能立足于社会”,因此,他们对孩子放松要求,任其自然,成绩好坏一个样,导致孩子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一旦成绩出现滑坡,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在走访中,我们还了解到为数不少的一些家长迫于当前的形势,急于无奈,在“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古训误导下,便演绎成了粗鲁式的教育给孩子的生理或心理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使孩子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3、家庭不和
家庭问题会使孩子心事重重而无力顾及功课,有些家庭夫妻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得到的体验是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是学生情感孤独,缺乏温暖,孩子就会去寻求情感补偿,这样孩子就无心顾及学习,过早地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到失望与不信任。夫妻吵架、打骂往往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学习,这样的孩子整日提心吊胆,心事重重,上课时精神难以集中,在家又无法安心学习,容易造成成绩下降,产生厌学情绪。
4、家长的期望值过高
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他们往往不考虑孩子的天赋条件,对待孩子的学习提出过高的要求,尤其是到了初中阶段,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考试分数自然会降低一些,于是我们经常听到有家长抱怨,小学时每次考试成绩多少多少,你看你现在才考多少。这时家长就会大发雷霆,或者一天抱怨,让孩子的压力无形增大。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无法达到家长的要求时,就会懈怠,放弃努力,久而久之,学生的成绩就会下降,厌学情绪就回随之而来。
二、预防初中学生厌学的方法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将对孩子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预防子女厌学的重要保障。面对孩子的厌学,我们如何预防呢?
1、转变观念
把再穷也要“富”孩子变为再富也要“穷”孩子。因为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能力。所有的孩子长大以后早晚是要离开父母去独自闯一片天地的,与其到那时面对困难挫折惶惑无助,不如让他们摔摔打打,“摔”出勇气,“打”出能力。父母亲要创造“条件”让孩子经受磨练,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公益劳动,树立以劳动为光荣,以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为可耻的思想。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劳动是精神振奋和手的技巧相结合的活动,劳动反映了人对他人、集体和祖国的态度”。他又说:“对劳动永远保持崇敬之情,这是儿童和青少年最重要的幸福源泉”。让孩子参与劳动,参与公益活动,能使孩子从中体验艰辛、体验快乐,也从中培养了做人的高尚品格。
2、家长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
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起着很大的影响。据调查显示,孩子不爱学习与家长的不爱求知有关。有的孩子暴露出来的不良行为、不良习惯是从哪里来的呢?不用质疑,是从父母那里学得的。而且,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即使通过学校的再教育,也很难更改。英国著名的小说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所以做家长的,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孩子的表率。家长在工作之余进行正常的适当的娱乐活动,是不容置疑的,但首先得保证子女有安静的学习环境这一前提条件,同时对子女的学习情况也必须予以关心。家长一味地随心所欲,对孩子的学业冷漠处置,必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
在一个家庭中,矛盾是无法避免的,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家庭都有矛盾,或多或少,或大或小。但家庭中的孩子却是无辜的,他们不应该成为家庭矛盾激化的受害者、牺牲品。所以大人们不管是吵闹也好,打架也罢,静下心来,为孩子想一想,尽可能减少对孩子的伤害。为子女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平时主动与学校联系,交流子女在校情况,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增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关注子女,学会沟通 作为家长,不管工作繁忙,也应抽空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关注子女的交友情况,及时了解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当孩子情绪上有波动,思想上有疙瘩时,家长应主动与其沟通,好好加以引导。一旦父母平等地和子女交流,就没有什么不可以沟通的了。不容置疑,民主型的家庭氛围对子女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综观各种成功的家教各案,无不说明了: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把孩子当作朋友看待,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在孩子进步时提醒孩子要戒骄戒躁,在孩子遇到挫折时鼓励孩子继续努力比那些命令式的、棍棒式的教育要有效得多。
4、正确估计孩子的学习能力
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家长要正确估量子女的天赋和能力,家长要从全方位去培养孩子,不能眼睛里只有分数,要让孩子爱上学习,帮助他们确立阶段性目标,正确把握成长规律,揠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着眼实际,一步一个脚印,让孩子在快乐中进步。
10.现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篇十
摘要:目前,厌学问题一直是解决青少年问题的难题之一。大多数学生,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针对青少年厌学问题及危害,结合相关心理学知识分析了青少年厌学问题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减少青少年的厌学情绪。
关键词:青少年 厌学问题
心理学
近些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青少年的厌学现象越来越突出。据相关数据表明,2013-2014年我国城乡仅初中在校生流失287万,小学生流失428万。使大量的学生流入社会,给社会治安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公布的数据,中国目前至少有约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漂流在社会。通过中国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对全国中小学生的调查分析,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8.4%,中学生仅有10.7%,高中生仅有4.3%,学生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不是听课、作业、练习、考试,而是实验,电脑,读课外书。可见,青少年厌学已经是普遍现象。青少年厌学问题及其造成的危害及其严重,心理决定行为,因此,十分有必要用心理学的知识来分析青少年的厌学问题并探索解决对策。
一、厌学的心理过程、特征及危害
(一)厌学形成的心理过程有四步:厌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根据塞里格曼(Seligman)的理论[1], 我们可以将学生厌学的产生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获得失败的体验。心理学家将无论如何努力都没有结果的状况称为 “不可控状况”。在此状态下, 人会体验到各种失败和挫折。第二、在失败体验的基础上形成认知定势。这时学生会感到自己的反应与结果没有关系, 产生“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或外部事件”的认知。一位学生经过努力, 仍得不到成功时, 在体验到失败的基础上, 就会形成一种“自己无法改变自己的学习状况”的认识。第三、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预期。如果学生的多次努力都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结果时, 就在自己的行动和学习的结果间建立了稳固的联系, 认为自己不仅目前无法成功, 即使将来也不会取得成功。这种预期使学生对学习生活感到无能为力,认为自己的一切努力都将是徒劳, 前景无望, 由此便对学习放弃了努力, 产生了厌学倾向。第四、厌学倾向对行为的支配。当学生的厌学倾向开始持续地发挥作用时, 厌学心理就形成了。
(二)厌学有三点特征:第一、心智活动差,由于学生学习成绩差,基础知识薄弱,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抵制状态。因对知识接受能力差,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做小动作,爱犯困。第二:厌学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兴趣,情感,动机,意志这四个方面都表现为被动消极。经常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第三、具有较强的破坏性和行为感染力,在班级里搞小集团,破坏班级的正常秩序[2]。
(三)厌学的危害有三点:第一、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因为厌学而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上网打游戏,早恋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二、影响学校的生源质量和正常运行。学生因厌学而导致学习质量下降,学生是学校的一员,所以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学校的知名度。学生有可能因厌学而违反学校纪律,如迟到早退、考试作弊,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行。第三、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厌学的学生甚至可能会辍学,是社会上充斥着没有文化的青少年,对社会的治安是一种很大的威胁。
二、厌学的影响因素
厌学主要形成的原因来自环境。首先从家庭环境看: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把孩子作为自己的全部希望和寄托,弄得孩子思想压力很大。有的家长和老师对学生教育、引导不力。个别家长过分地溺爱孩子,对孩子不加管教,任其随心所欲,忽视了孩子的心灵成长。夫妻不和或离异家庭影响孩子的精力与学习。其次从学校环境看: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和办学效益,片面强调学习成绩,只要学习好就一好百好,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和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使学生思想压力很大。教学手段单调,教学方法呆板,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从文化环境看:不规范的文化、娱乐市场对青少年厌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几年,我国虽然加大了文化、娱乐市场的管理和整治力度,文化环境正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一些原本品学兼优的学生成了网吧的牺牲品,受此影响个别学生甚至还走上了违纪、违法的犯罪道路。
除此之外,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厌学形成的主要心理原因有四点:
(一)消极的定势
定势是指个体心理上的一种准备状态和行为倾向,它受个体先前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需要和态度等因素的影响, 体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前苏联心理学家乌兹纳泽通过实验证实, 定势不是某种局部的心理现象, 它不仅是完整的个体状态或个性模式, 而且是其主观需要和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定势构成个体心理活动的内部条件, 内在地决定着个体的活动倾向。对于厌学学生,他们先前的学习生活经验往往是失败的, 又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消极评价, 从而逐渐形成了刻板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态度。他们认定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 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济于事。他们往往固执己见, 不能吸收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并以消极的方式重复不变地对待学习问题。
(二)低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于自己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特征的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自我概念能够为个体提供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感, 帮助个体调节和维持自己的行为, 对于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 厌学学生在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等各个维度上的自我概念均低于一般学生。厌学学生自我概念低,态度消极, 对自己没信心, 对学习无兴趣。与同伴相处时, 他们大多自卑多疑, 认为自己不受欢迎, 这使得他们与同伴的关系日渐疏远。
(三)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 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之前, 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厌学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低, 他们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 倾向于制订较低水平的学习目标, 以避免获得失败的体验。与其他学生相比, 他们更多想到的是自己在学习活动中失败的情况, 遇到挫折时, 他们往往没有自信心, 不加努力便会放弃。
(四)低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希望从事有意义的活动, 并在活动中获得满意结果的内在心理动力。成就动机高的个体为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活动中能够全力投入并力求精益求精, 在逆境中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其成就动机较低, 他们往往不能给自己确立恰当的目标, 学习时漫不经心, 遇到困难时自暴自弃。在他们心目中, 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对于成功的渴望,尤其是经历多次失败之后, 他们往往不再指望自己获得成功[3]。
三、厌学的解决对策
(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厌学形成的关键不是挫折本身, 而是个体看待挫折的方式。因此, 其治疗的根本就是改变个体对挫折的错误的因果推断, 即提供帮助让其认识到先前的观念是错误的, 通过引导其对这些错误进行修正以建立新的认识, 即是认知疗法的基本思想。认知疗法可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是帮助学生学会反思。二是帮助学生学会收集相反的证据。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就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地从自身、从周围他人以及事件本身寻找相反证据。三是帮助学生学会积极的归因。让学生将失败归为学习方法不当、不够努力等可控因素或题目太难等外部因素, 这样学生就不会过于自责、产生无望, 可以有效保护其自尊和自信;让学生将成功归为自我的努力和能力,体会到成功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就会对未来的学习充满成功的期待, 从而产生自豪感、满足感。
(二)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行为强化。强化法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常用的方法, 通过强化手段可增进某些适应性行为, 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性行为。在学习中适当运用强化手段, 可以矫正学生的厌学行为, 使之逐步建立某种适应性行为模式。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Bandura)最早提出的。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 强化可以通过人的认知形成期待, 成为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期待又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两种。
四结语
解决青少年厌学的办法及措施青少年厌学问题比较复杂,要解决青少年厌学问题,必须全社会上下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并付诸于实际的行动。1.强化家庭教育,发挥家长作用。2.发挥整体效能,优化育人环境。3.强化学校德育,改革德育教学。参考文献
[1]殷永松: 《试论学生习得性失助感及其防治》[J], 《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年第 8 期, 第 9 页
11.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心理健康压力自我调节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索罗门认为:在学生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言行特点等都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影响。人的行为受心理的驱动。因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决定其言行能否发挥应有的表率作用。但根据相关社会调查得知,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不论是对教师本人还是教学机构或学生群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表现
由于社会各方面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教师精神压力增大,直接威胁着教师的身心健康。2004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心理检测表明:32.18%的教师具有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具有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的心理障碍已经构成“心理疾病”。[1]2005年对280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33%。[2]
教师是一项繁重、复杂的工作,工作特性决定了教师要比其他行业人员面对更多更重的职业压力,所以教师的忧郁化、偏执倾向化、人际敏感度、强迫症状比一般人群要高,具体表现为:过度焦虑,烦躁、坐立不安、紧张;怀疑自己的能力,会伴有无助感;有时表现精神不振、抑郁、神经衰弱的症状;情绪控制能力差,有时会出现一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行为等;人际交往出现障碍,与其他人沟通不畅、猜疑心理严重,嫉妒情绪明显等。从年龄来看,中老年教师的强迫症状较明显,而青年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是人际敏感、偏执等方面;从性别来看,女教师的焦虑倾向高于男教师,男教师心理稳定性要远远高于女教师;从被教育主体来看,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要比高校教师严重的多。专家指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已影响到教师的职业工作,部分教师出现了职业枯竭的迹象。
2 导致教师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2.1 工作、家庭和社会压力越来越大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对教育的高要求,教师除了承担备课授课、管理学生、批改作业、撰写论文、从事科研等工作外,还要面临一系列的学习与考试,如:职称英语考试、计算机考试、普通话测试、公开课比赛等等,这些工作与多重责任使教师倍感疲倦,同时持续的忙碌导致无暇顾及家人,致使内心产生强烈的负疚感。另外,对教师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科研成果以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刊物等级要求越来越高,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给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相当数量的老师不得不克服家庭、年龄困难去提高学历和学位,不得不拉下脸面去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
另外,从物质层面来讲,教师待遇长期偏低,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甚至拖欠工资现象时有发生。当面对诸如家属下岗待业、子女入学或找工作、改善住房条件、医疗以及养老问题无能为力的时候,会尤其感受到精神压力的存在,许多教师被迫在外兼职。据有关资料显示,使教师身心疲惫的最主要生活因素是:“教学、生活环境带来的压力”,占接受调查人数的34.6%,“住房问题带来的压力”和“工资收入带来的压力”分别列第二、三位。[3]
2.2 人际关系日趋复杂
在学校,教师要面临多重、复杂的人际关系: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领导等,如何处理好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对教师而言是个不小的难题。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出现不同的问题,面对独生子女家长对教师要求的提高,使得教师与学生和家长的关系出现不协调现象;学校敏感的人事安排、课程安排以及职称评定、晋级方面出现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现象,难免使得一些老师对同事或领导产生猜疑心理、妒忌心理,造成同事关系紧张,出现不和谐的关系以及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困难,由此也会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2.3 教师自身的原因
目前该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过于强调用外在标准衡量自身价值,如社会地位、工作待遇等等,由此教师会产生自卑感等消极心理;二是自我期望值过高,设定的个人发展目标超出了自身的能力范围,致使职业压力过大。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教师出现各种不良的个性特征诸如:心胸狭窄、意志脆弱、过于争强好胜、性格内向、敏感等等,随之而来的易激动、焦虑等情绪反应,易使教师心理失调,出现思维不灵活、反应迟钝、记忆力受压制等表现,同时,还可能导致不良行为反应,诱发身体疾病。
3 全方位制定系统方案,合力解决
针对上述各种现象,需要社会、学校以及教师个人的共同努力以全面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社会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与经济地位;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与福利待遇,逐步改善教师的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加强舆论导向,借助媒体力量,向社会客观介绍教师的职业现状,呼吁全社会给予教师更多的关注、理解与支持,使社会对教师过高的期望值回归理性,营造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的舆论环境。另外,可以启动“教师心理健康工程”,建立教师心理状况定期检查与心理测试制度,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和调试自己的心理问题;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一些非心理学专业的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常识,以便必要时使教师能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设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点,随时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通过以上诸项措施,力争给教师创造一个较为安全、舒适的心理环境。
其次,学校方面要营造民主、和谐、宽松、信任的组织工作环境与教学氛围。具体操作可以从实行民主化管理入手,创设条件,让教师广泛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过程,在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体性,使其切实感受到来自组织的关注与尊重,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与认同感。
在绩效考核方面,应努力构建新的教师评价制度,根据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来构建新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元的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动力之一。
学校还应多组织教师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休闲活动,如联欢会、旅游、舞会等,以丰富多彩的形式,给教师提供一个同事互相交流的平台、感情宣泄的渠道,以缓解工作压力,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从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不错,职业的特殊性注定教师要面对社会、教学、人际关系等很多压力,但要充分认识到这些压力是客观存在的,既然是无法逃避的,那就要学会与压力共处,变压力为动力。适度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和人格成长。教师的教育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如果每位老师都能认识到社会变化发展的趋势,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改革中加强学习,不断的完善自我,就能为自己创建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同时,教师还要做到正确的自我认知。每个人特有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等心理因素,都会影响主体的行为。教师有无正确的自我评价,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所以,教师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也要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现实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泰然处之,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环境的变化;在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1]陈光,王辉.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检视与思考[J].世界教育信息,2008,(5):43.
[2]金峰,宋明杰.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08,(2):104.
[3]司琦等.高校教师的亚健康状况的心理成因与锻炼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7,(6):49-55.
12.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篇十二
1.1 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产生孤独感。
个别学生性格内向, 自我封闭, 与现实世界隔阂, 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
1.2 学习成绩不佳产生焦虑感。
学习目的不明确, 缺乏学习动力, 没有紧迫感, 适应困难。有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沉溺于网络, 武侠小说, 产生厌学心理。
1.3 恋爱心理困惑。
情绪和情感不稳定, 情绪起伏大, 情感变化快, 恋爱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 如产生自卑感、自闭等心理问题。
1.4 成长中的矛盾产生的困惑感。
大学时期常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这一阶段充满成熟与不成熟的矛盾, 容易产生困惑。
1.5 经济负担压力造成的失衡感。
目前, 较高的学费对于贫困家庭是个不小的负担, 同时也给学生带来很大压力。而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过分重视物质享受, 这种差距容易对经济困难学生产生不平衡感, 甚至出现自卑感。
1.6 意志不坚定。
个别学生常出现有压力但动力不足, 有信心但不能持之以恒。
1.7 就业心理困惑。
在择业过程中, 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方向不稳定, 一日三变, 还有部分同学在择业中不认真思考, 表现为从众心理。
2 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常见原因
造成大学生个体人格缺陷与心理障碍疾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既有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客观原因。
2.1 生理成熟与心智、理智幼稚的矛盾冲突。
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 生理发育已基本趋于成熟, 但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育, 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各种观念初步形成、尚不成熟的关键时期, 反映出心理的初步成熟和不完善。随着单亲家庭的逐渐增加, 也给儿童的成长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在意识中常呈现着:独立性与依赖性交织, 情绪与理智同在, 强烈的求知欲与相对较差的识别能力并存。由此产生了自尊与自卑的冲突, 乐群与防范的冲突, 竞争与求稳的冲突, 理想的恋爱观与具体问题发生矛盾的冲突等。
2.2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当代高中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 达到了全身心投入学习的程度。理想是“进名牌大学, 学热门专业”, 但因种种不可预知和自身难以把握的因素, 结果进入普通院校。理想与现实脱节, 导致他们的心理落差太大。尤其是平时学习成绩优秀, 高考发挥失常的学生, 心理上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 他们错误地认为“学校的层次决定人的命运”, 他们嫉妒那些上了名牌大学, 考上了热门专业的同学, 心理不平衡, 内心充满了苦涩、迷惘和压抑。
2.3 成才压力与家庭经济入不敷出的矛盾冲突。
市场经济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繁荣, 也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们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努力奋进。成才的压力导致超负荷运转, 重视“考研”、“升本”、“过级”, 长期处于紧张的临战状态, 精神压力很大。
2.4 择优录用与恶性竞争的矛盾冲突。
双向选择是大学生就业制度的重大变革, 但目前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 择优录用还未完全落到实处, “人才市场”在某些部门和某些地方成了“人”、“财”市场。大部分大学生在即将毕业的最后一年不能安心学习, 四处托关系, 八方找门路, 有的甚至不惜重金铺路而出现困惑、不安、紧张的心理反应, 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强烈更复杂。
上述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 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此外, 因身体健康状况不良造成心理障碍的也较多, 还有其他一些突发或长期困扰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3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策略
我校原为一所军队医学院校, 整体移交已有4年, 在保持原有部队严格管理特色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 尤其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全人格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3.1 明确标准, 做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并举。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成立时, 在其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满的状态,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心理健康是相对生理健康而言的, 是指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体, 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 内心世界平衡稳定、人格健全, 能以社会认可的方式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及其发展的良好精神状态。根据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标准以及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A.M aslow) 和米特尔曼 (M ittelman) 等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年龄、心理和社会角色的特征, 大家公认的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 (1) 智力正常; (2) 健康的情绪; (3) 和谐的人际关系; (4) 健全的人格; (5) 积极的意志品质; (6) 能够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 (7)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等。按照这样的目标培养, 就能够达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 也是解决大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事的重要途径。
3.2 建立免费的心理咨询机构, 实施有效的心理与能力训练。
学校建立了三级心理咨询体系, 包括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院系书记和辅导员、学生心理互助小组, 均经过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 并取得了相应的资格。对普遍性的心理问题进行集体心理讲座, 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单独的心理咨询, 开展生动有趣, 丰富多样的活动, 内容应包括:自信心训练、语言表达训练、人际交往训练、情绪控制训练、潜能拓展训练等等。活动形式有演讲、电视欣赏、游戏、角色扮演、团体讨论等。
3.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如开展体育比赛、文化艺术节、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远离家乡的大学生尽快融入陌生的环境, 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 健康发展的思想意识, 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如在活动中体现的团队意识, 可以防止学生犯个人主义错误, 注重集体荣誉和团结精神, 克服学生注重自我的狭隘意识, 健全和完善自我意识。
3.4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
学生社团的积极参与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及时发现问题, 随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议开设诸如“成功学”、“大学生行为指导”、“人际交往知识课”等类似课程。也可以讨论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处理人际冲突、如何应对生活困惑、如何把握个性发展以及恋爱问题等。
3.5 注重大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是自我支配、自我管理, 多数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校内的社团组织或社会公益活动。而个别学生因自我控制能力差, 迷恋网络等。我们学院历来重视学生课余时间的管理, 配备专职辅导员, 与学生同住公寓、同听课、同用餐, 及时发现个别学生的心理异常表现, 对症处理。特别是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并在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上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开展健康有益的公寓文化活动。我们制定的定期随机调整寝室制度, 扩大了学生的交际范围, 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锻炼了学生的适应能力, 加深了同学之间的了解, 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奠定了基础。
总之, 当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需加强, 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共同承担起这份责任, 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 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我们在这方面发现的问题还很多, 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
摘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结合目前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全面分析其问题的成因,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因
参考文献
[1]赵冰川, 黄健, 凌平.师专学生群体心理状况的分析及对策[J].健康心理杂志.2004, 12 (1) ;61.
[2]王玉鹏.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原因初探[J].大众心理学.1992, (3) .
[3]王应杰.高校必须重视心理教育与发展咨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1, (3) .
[4]曲素艳.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及心理障碍成因分析[J].河北师范人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3, (1) .
[5]刘健.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1994, (2) .
【现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推荐阅读:
毕业论文《浅析现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7-08
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6-28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18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08-28
浅谈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7-25
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的思考08-21
论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9-23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08-21
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对策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