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术中输血流程(精选5篇)
1.手术室术中输血流程 篇一
地震伤员术中输血的护理探讨
四川汶川8.0级地震中的伤员需要手术救治的`大多伤情复杂,由于伤情重、失血量多,本组345例地震伤员中,44例术中辅以输血治疗.为了保证地震伤员术中输血的最佳效果,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现将术中输血情况报告如下.
作 者:姜兰 安虹 熊碧君 陈燕 李东文 刘柳 作者单位:刊 名:西南军医英文刊名:JOURNAL OF MILITARY SURGEONIN IN SOUTHWEST CHINA年,卷(期):11(3)分类号:P315 R472.9关键词:地震伤员 术中输血 护理
2.手术室术中输血流程 篇二
1 输血的目的
(1) 补充血容量以维持循环的稳定; (2) 改善贫血以增加携氧能力; (3) 提高血浆蛋白以增加胶体渗透压; (4) 增加免疫力及凝血能力.
2 输血的适应证
(1) 术中失血至血容量低下者; (2) 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应于术前开始纠正效果更佳; (3) 凝血异常者。
3 术中输血的护理
3.1 术前做好病人的评估
护理人员首先要了解手术室输血的特点及手术病人的基本情况, 如年龄、病情、既往有无输血史、手术时间的长短、术中估计出血量;了解成分输血的基本知识, 包括:成分血的种类、保存方法、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等。
3.2 制定手术室输血护理计划
根据病人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液成分类别等制定护理计划。如病人年龄较大、病情较重、心功能不好时, 要严格控制输血速度, 滴速应控制在30滴/min以内;如术中失血迅速、抗休克时, 必要时需行加压输血;如术中失血较多, 需及时补充血小板或冷沉淀, 预防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 以免加重术中出血;如病人需输血小板或冷沉淀时, 临床领取后应立即输注, 以病人能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为宜, 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
3.3 建立有效的输血途径
静脉输血是临床和手术中的常用方法。手术病人最好同时开放两条或两条以上静脉通道, 以便能完成各种手术及抢救的输血输液任务。
4 严格遵守输血技术规范, 预防输血不良反应
(1)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输血前与麻醉师共同核对病人床号、姓名、病案号、性别、年龄、血型、交叉配血结果, 核对血液制品种类、血袋编号、保存期, 观察血制品颜色有无异常, 包装有无破裂等, 核对无误后方可输注。 (2) 不同血液成分有不同的输注要求。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 不得自行贮血。输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 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 前一袋血输尽后, 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 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输注血小板或冷沉淀要求快速输注, 以手术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 边输边轻轻摇晃, 每袋应在30min内输完, 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也应快速输注。悬浮红细胞输注前要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 使红细胞与保养液充分混匀。几种成分同时输注时, 应该先输血小板和冷沉淀, 再输其它成分。 (3) 严密观察病人的输血状况并做好记录。护士要观察手术病人的一般状况及生命体征, 如意识、表情、体温、呼吸、脉搏、尿量及颜色、术野的出血情况等。若出现输血反应, 如:寒战、气促、咳嗽、呼吸困难等, 应立即停止输血, 保留余血以便进行复查及核对, 并通知医生。手术室输血反应均为急性输血反应, 一般在开始输注后15min发生, 所以开始输注时滴速要慢, 每分钟约2mL, 输血总量不超过30mL, 如果输血15min无反应, 可按医嘱输入。手术室输血反应常见有过敏性反应、急性心衰、急性溶血性反应等。一旦发生, 需立即停止输血, 及时进行相应治疗。应避免术中应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以免不能及时判断有无输血反应的发生。若输较大量库存血后, 需及时应用葡萄糖酸钙, 预防低钙血症发生, 避免加重术中出血。
5 讨论
手术室输血环节复杂、参与人员较多, 从标本采集、血液从血库的发出到临床输血的每个环节都不能疏忽, 否则都可能引起医疗纠纷。护理人员必须重视各环节的护理, 不断加强继续教育和业务学习, 才能适应现代化输血医学发展的需要。
摘要:目的 探讨术中输血过程中护理的注意事项。方法 熟练掌握输血的目的、适应证及护理措施。结果 进行合理而安全、有效的静脉输血, 以补充血容量, 改善微循环。结论 做好术中输血的护理工作, 有效地补充了血容量, 防止因不当输血而带来的感染和输血反应的发生。
3.取血流程和输血注意事项 篇三
手术室取血流程
1.麻醉医师开出取血单,巡回护士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液种类、血型、血量。
2.巡回护士将取血单交给取血者,报上所在的手术间。
4.取血者携取血单与输血科人员共同核对:血液的质量、血袋的包装是否完好,血液的有效期与失效日期,科别、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袋号、血型、血液的种类和剂量、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5.在取血单上签名、在输血申请单上签上取血者的姓名及时间。6.将血液取回手术室交给相应手术间的巡回护士
输血注意事项:
1、血液自血库取出后,不要剧烈震荡,以免红细胞破坏而引起溶血,库血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而引起不良反应。库存血可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室温放置不宜超过4小时
2、输血前,须有两名护士再次核对(三查十一对),确定无误并检查血液无凝块后方可 输入。
3、在输血前后应输入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管道。
4、两袋血之间用生理盐水冲洗,以防两袋血之间发生不良反应。两供血者的血液之 间用生理盐水冲洗,随时观察输血反应及病情变化。
5、血液内不可随意假如其他药品,如:钙剂、酸性及碱性药品、高渗或低渗液体,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解。
6、输血完毕,当班护士再查对无误后,将血袋置入干净塑料袋内,放入4°冰箱保 存24h,以备用。
术中输血制度-(1)凡术中需输血者,主管医师应于术前备好血标本,填好输血申请单,注明手术输血日期和备血量送血库。如需血量大或有特殊要求(如成分输血等),主管医师均应提前与血库直接联系妥当。
(2)术中需输血时,应由手术配合人员携带病历及时联系取血。取血人员每次只许取1名病人所需的血液,以免发生差错。
(3)输血前应仔细查对病人姓名、住院号、血型及输血申请单等3遍,取血人在血库查对1遍,麻醉医师与巡回查对1遍,输血或加血者查对1遍。
(4)按手术进行情况调整好输血速度,密切观察输血反应。有特殊反应者,应保留余血备检。凡输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两者之间输以少量生理盐水,两者不可直接混合。(5)输血毕,保留血袋,以备查对。
(6)输血起始、完毕时间及输血量,由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上。手术中输血流程
1、麻醉师根据术中病人病情及失血情况开出配血医嘱,填写输血申请单。
2、巡回护士核对医嘱后,进行血样采集,通知服务中心人员送检。
3、输血科做血型试验和交叉配血试验,复核后通知服务中心人员取血。
4、取血者与发血者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交叉配血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分别签字确认。
5、巡回护士与取血者双方必须共同查对以上相关内容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
6、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共同核对输血单与血型单信息: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ABO血型、Rh血型信息:血型、血袋号、血液成分、有效期、血液质量、血量等,核对无误后,双方在输血单上签名。
7、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共同来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腕带”信息,清醒病人共同参与核
对,确认与输血单信息相符后开始输血。
8、取0.9%氯化钠冲输血管,输入适量盐水。
9、无菌操作下将输血器插入血袋内,调整输血速度。
10、再次核对血型,确认无误后在输血单上双签名。
11、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12、输血完毕,再输入适量生理盐水。
13、根据医嘱输入其他液体。
。核对输血单与血袋
手术室取血输血流程 取血流程
1、手术中由负责该手术的麻醉师提出申请。
2、手术巡回护士首先电话通知血库备血,然后通知助理护士,携带取血登记本及取血盒取血。
3、助理护士到血库取血:
(1)助理护士与血库人员共同核对患者姓名、病区号、床号、住院号、血型、血袋条形码、检查输血袋是否严密,有无破损和漏血。
(2)核对无误后,取血护士在血库登记本、取血本、输血单上签字。
4、取血后将所取血液送至手术室,巡回护士与麻醉师认真核对上述各项。输血过程
1、巡回护士与麻醉师共同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条形码、血型、交叉配血、血液的种类和剂量、有效期,检查输血袋是否严密,有无破损和漏血。并在血袋上双签字。
2、输血前,再次核对正确在临时医嘱单、输血单上双签字。
3、输血前血液温度过低,可用水浴加温法,水温控制在37℃以下。
4、输血前必须使用输血器。
5、输血前,应先静脉滴注0.9%生理盐水冲管后,方可输血。输血完毕同样用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后,方可进行其他液体的输入。
6、调节滴数,随时观察患者输血后反应,输血中出现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且报告医生处理,同时立即通知血库,血库人员亲自查看后填表。
4.手术室术中输血流程 篇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临床病历筛选,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手术患者。患者均符合陈维英编著的《基础护理学》规定的大量快速输血标准。其中男33例, 女27例;年龄17~60岁;其中多处创伤损害数为15例, 肝脏破裂患者5例, 脾脏破裂患者11例, 脑外伤患者9例, 剖宫产大出血患者14例, 心脏外伤患者3例, 中毒性休克患者3例。手术持续长度2~10 h。手术中的输送血液容量至少为2700 m L, 最大容量不能超过12000 m L。平均输送血液速度为在1200~3100 m L/h之间。最大峰值的输送血液速度不能超过130 m L/min, 最小值不能低于20 m L/min。
1.2 监测方案
所有患者都采用气管内插管, 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静脉通路包括颈内或锁骨下穿刺置管, 常规开放2~3条通路。动态监测血压, 对血容量先用晶体液维持血容量, 如乳酸钠林格溶液。手术中, 若出血量超过800 m L, 用人工血浆代用品补充血容量;若出血量超过1000 m L, 对患者进行大量输血。对手术前、手术后45例监测患者的情况, 评价各种并发症的原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ASS 16.0软件分析, 连续变量采用±s表示, 分类变量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 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本研究发现, 60例患者, 仅1例死亡, 其余均治愈出院。出血患者3例, 低钾血症患者6例, 体温偏低患者13例, 出现枸橼酸钠中毒现象患者2例。出现多器官衰竭死亡例数为1例, 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1例, 见表1。
2.2 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手术中输入1000 m L血制品时PT、APTT和TT时间无明显改变。但手术中输血3500 m L时, PT、APTT、TT时间明显延长 (P<0.01) , 见表2。
3 讨论
机体对循环血量具有一定的耐受程度。循环超负出现的原因是输送到机体的血液容量增加过快。尤其是在短时间内, 大容量的血液被输送到血管。循环血量的急剧增加能极大心脏的负荷程度。这是快速输血首先需要重视的一个并发症。临床实践者针对这一情况, 需要尽快判断, 做出决策。本研究发现, 出现该种情况的5例患者均为老年人。患者的集中临床症状为呼吸极度困难, 上气不接下气。而且有的患者还出现咳嗽, 颈静脉怒张, 脉搏变得又细又快, 血压也在降低, 而中心静脉压却在加大[4]。可见, 操作过程中务必控制好输送血液的速度。尽量做到合理分配整个血液容量。经过研究显示, 较好配比比例为晶胶比值为2:1。最为关键的是血压必须维持在正常范围。被输血者得尿量不低于40 m L/h。
分析出血倾向, 其原因是大容量的血液短时间进入机体, 导致原有的凝血因子含量相对遍地。而且长期库存血本身还有破坏凝血因子的物质。因此, 临床上可以看到患者在操作范围内大量血液渗出。而在没有手术操作的地方, 就会出现不少瘀血或半点。甚至在穿刺的部位偶见大面积的瘀斑[5]。针对这一情况, 输血人员应该选择性输入库存期短一些的血液。在可能的情况下, 尽量做到每输入1500 m L库存血, 就应该及时输入新鲜血500 m L或血小板悬液。这样才能有效补充给患者机体维持稳态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另外, 患者出现低体温现象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一般情况下, 库存血常规在低温下储藏。温度远远低于人体的正常体温。因为, 大量输血都出现病情危急的情况下[6], 很难做到在室温中放置一段时间在输入给患者。因此, 输血者应该作为充足的预备防范, 提前将一些库存血放置在室温环境下进行自然升温。当然也可以采用一些应急的加温措施, 比如暖水袋加热肢体。对外环境的控制, 尤其是手术室内温度应该控制在24~25℃。最后还要注重患者的保暖。
临床上, 一般把机体内的血清钾浓度少于3.5 mmol/L称作低钾血症。究其原因, 大容量快速输送血液导致血钾浓度相对减低。而且肾脏本身具有排钾作用。输入的血液中, 红细胞也会吸取一部分机体原有的钾离子[7]。这些诸多因素造成血清钾降低。常见的手术后创伤造成应激性钾离子增高。因此, 在不出现重度低钾以或突发的严重心律失常情况下可以在手术完成后输入钾离子。
此外, 大容量的短时间输入血液, 也会带来不少的枸橼酸钠。血液中活化的枸橼酸钠容易和钙离子结合, 从而影响血管的自身凝血功能。而且毛细血管张力减弱, 外周血管的收缩力降低, 心脏的收缩力也变差[8]。因此, 需要预防补钙。一般在每输血1000 m L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 m L。
输血疗法对外科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手术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危急、失血量过多。尤其是急诊手术患者往往需大量快速输血。在手术过程中, 这样也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治疗。作为护理人员, 我们首先要熟知这些常见的并发症, 把握好其临床表现。然后要分析并发症原因, 做好预防措施。倘若在手术中出现, 要及时发现, 科学有效的进行护理干预。尽最大可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肖星甫.输血技术手册[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 1992:296-304.
[2]田兆嵩.临床输血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60-161.
[3]田巍然.大量输血并发症的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6) :72-73.
[4]关红艳, 鄂淑云, 梁振亚.大量输血并发症的观察及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11) :127-128.
[5]朱琼芳, 黄毓婵, 陈旭素.21例肝移植患者大量快速输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 2010, 8 (11) :2828-2829.
[6]赵建立, 黄琼可, 黄泽汉, 等.围术期低体温的麻醉管理[D].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 4:529-532.
[7]朱晓辉, 徐元斌.对凝血酶原活动度指标的几点意见[J].临床检验杂志, 2004, 22 (1) :74.
5.手术室术中输血流程 篇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术中急性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 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2年5月—2014年10月期间, 所有患者24 h内失血量均在1 500 m L以上, 出现血压在10.66/6.66k Pa以下, 血红蛋白在60 g/l以下。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实验经过患者和 (或) 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且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8∶22, 平均年龄为 (44.35±2.45) 岁。消化性溃疡出血共10例,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导致破裂出血10例, 产后大出血8例, 外伤7例, 其他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2:18, 平均年龄为 (46.21±1.34) 岁。消化性溃疡出血共11例,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导致破裂出血9例, 产后大出血7例, 外伤6例, 其他7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等, P>0.05, 能够进行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全身麻醉之后进行气管插管。在术中出血量超过全身总血量的25%时, 将异体红悬2~4 U输入体内。对照组:若全身总血量的40%在术中流失, 将异体全血输入患者体内, 共21560 (1050±220) mL。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正常的情况下, 输入异体成分血, 取白细胞红悬95 (3.95±1.65) U, 浓缩血小板120 (8.04±3.35) U, 冷沉淀68 (2.45±1.45) U, 冰冻血浆1055 (448.25±265.35) mL。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PT、术后APTT、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总输血量。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总输血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PT、术后APTT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如表1。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 倘若患者的血压和中心静脉压正常, 患者尿量达到1 m L, 即使血红蛋白急剧下降, 也不必急于输血[2]。但在大出血后, 血液被急性稀释的情况下, 失血的危险会由于红细胞比容的下降而增加, 特别是在凝血因子减少时, 血红蛋白不可低于80 g·L-1, 否则重要脏器的供氧将会受到严重影响[3]。所以大量输血, 是在手术中急性大出血的情况下, 挽救生命的唯一方法[4]。
成分输血是将血液的各种成分加以分离提纯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治疗方法, 优点为:一血多用, 节约血源, 针对性强, 疗效好, 不良反应小, 便于保存和运输。成分输血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输血类型[5]。输全血有时可能既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又会引起某些不良反应, 而对血液也是一种浪费。例如患血小板减少的或粒细胞减少症, 输全血很难达到提高血小板及白细胞数量的目的。如大量输血, 又会因血容量的增加而增加心脏的负担。所经, 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成分输血, 并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在输血时, 仔细检查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 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成分输血。此外, 需要设置凝血功能监测, 为成分输血做好准备[6], 成分输血是将全血中各种有效成分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并精制成高纯度、高浓度的制品[7]。
胡世华等[8]研究分析了成分输血对多发伤合并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效果, 其结果研究发现, 经过成分输血疗法, 患者ICU住院时间低, 为 (5.9±4.3) 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10.5±7.6) d, 其认为, 成分输血可以改善严重多发伤合并创伤性凝血病患者凝血功能, 减少ICU住院时间, 提高休克的纠正成功率, 这与该次临床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该研究结果中, 观察组术中急性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患者术中总输血量 (824.57±225.69) m L、术中出血量 (755.48±187.56) m L及术后PT (10.25±0.95) s、术后APTT (40.12±1.36) s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
综上所述, 针对出血性休克或急性大出血患者, 成分输血能够使患者体内的血液成分及时得到补充, 血容量得以维持, 微循环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得以改善。
摘要:目的分析成分输血在术中急性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0月术中急性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将异体全血输入对照组患者体内, 观察组输入异体成分血。观察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 (755.48±187.56) m L、术中总输血量 (824.57±225.69) m L、术后PT (10.25±0.95) s以及术后APTT (40.12±1.36) s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成分输血针对急性大出血及失血性休克患者效果显著。
关键词:成分输血,急性大出血,失血性休克
参考文献
[1]李铁华.去白细胞成分输血在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 2015, 22 (25) :25-27.
[2]鲁岚.手术患者30例成分输血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 19 (12) :2141-2142.
[3]刘永生.肝素联合成分输血对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 (34) :5985-5987.
[4]孙丽娟.成分输血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 (30) :178-179.
[5]褚秀清.成分输血抢救孕产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间疗法, 2015, 23 (10) :80-81.
[6]周春浪, 袁茜茜, 韦小芬, 等.产科急性大出血患者成分输血的疗效及策略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 12 (20) :3106-3108.
[7]王亮, 陈贝贝, 崔洁.儿童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术中成分输血与术后预后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 2015, 30 (8) :790-794.
【手术室术中输血流程】推荐阅读:
手术室操作流程07-19
手术室各种操作流程图06-09
手术室常规护理、细节护理干预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的价值10-16
手术室护理目标07-05
手术室轮转心得07-12
手术室管理标准07-24
手术室周记大全07-25
手术室护士总结08-12
手术室护士工作不足06-16
手术室专科试题汇总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