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

2024-10-09

大企业(共11篇)(共11篇)

1.大企业 篇一

大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

?国内6家最大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

中国铁建的企业文化

企业价值观

诚信、创新永恒

精品、人品同在

释义:中国铁建的核心价值理念是诚信和创新,以诚信为根本动力推进企业发展,以创新为最大智慧赢得天下用户;中国铁建的最高价值取向是造就对人类和自然充满关怀的建筑艺术品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精品人品二位一体,缺一不可,使建筑产品人格化。企业精神

不畏艰险 勇攀高峰

领先行业 创誉中外

释义:中国铁建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曾经创造了名垂史册的辉煌业绩,形成了“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的铁道兵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这支队伍发扬铁道兵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与时俱进,勇攀高峰,再创新业,努力做大做强企业,拓展两个市场,实现领先行业,世界一流,在国际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企业管理方针

以人为本、诚信守法、和谐自然、建造精品

释义:以人为本、诚信守法、和谐自然、建造精品是中国铁建的企业管理方针,是中国铁建苦练内功增强凝聚力的指导思想,更是中国铁建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管理原则、管理艺术、管理目标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是中国铁建管理思想的立足点;“诚信守法”是中国铁建积极倡导和坚持的工作理念;“和谐自然”是现代建筑企业必须坚持的理念;“建造精品”是中国铁建生产经营活动管理的根本目标和质量要求,是立足于社会、回报社会和满足用户的基本要求。

企业愿景目标:中国建筑业的领军者,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大型建设集团 释义:中国铁建的目标是建成产业运作与资本运营一体化,施工与勘察设计服务一体化,国内与国际经营一体化,多种业务板块有机结合,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中国建筑业领军者和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大型建设集团。

中交的企业文化

第一节 内容:

1、企业使命:固基修道,履方致远。

2、企业愿景:让世界更畅通。

3、企业核心价值观:

为顾客创造精品;为员工创造机会; 为股东创造效益;为社会创造财富。

4、企业精神:

甘于吃苦无私奉献的“墨脱精神”; 勇于创新领先世界的“振华精神”; 善于协作团结奋进的“龙成精神”。

5、企业作风:勤奋、务实、严谨、高效。

6、企业道德:重诺守信、感恩回报。

7、管理方针:科学决策、精细管理、优质服务、和谐发展。

第二节 释义:

1、企业使命:固基修道,履方致远。

释义:《说文解字》解释:“基,墙始也。从土,其声。”亦指基础。“履

方”,出自《汉书?冯奉世传》“鞠躬履方”一语。“履”即践行。公司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业,企业标识取材于中国甲骨文中的“行”字。公司致力于为社会经济发展构筑坚固基础,为人类往来修畅行大道;坚守法规,厉行理念,追求和谐发展。

2、企业愿景:让世界更畅通。

释义: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领先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司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业,秉承行业精神,做到领先发展,成为技术领先、管理领先、效益领先的企业。在让世界更畅通的同时,企业走向世界,自立于世界优秀企业之林。

3、企业核心价值观:为顾客创造精品;为员工创造机会;为股东创造效益;为社会创造财富。

释义:简称“四为”,是公司处理与顾客、员工、股东和社会四方面关系的基本原则。“精品”指优质、便利、低耗、安全和环保的产品与服务。“机会”既要为员工提供工作岗位,也要提供个人发展、岗位成才的通道。“效益”使股东得到满意的投资回报。“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4、企业精神:甘于吃苦无私奉献的“墨脱精神”;勇于创新领先世界的“振华精神”;善于协作团结奋进的“龙成精神”。

释义:根据公司的历史传统、业务特点和面临的任务,要大力提倡甘于吃苦、勇于创新、善于协作的精神,这三种精神的公司形象化的代表是“墨脱精神”、“振华精神”、“龙成精神”。

墨脱,位于祖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境内,是中国唯一未通公路的县。为了把公路修进墨脱,中交二公院的技术人员承担了勘察设计任务,他们多次进入墨脱,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恶劣等不利因素,战胜了饥饿、寂寞和死亡的考验,胜利完成了任务。培育了甘于吃苦无私奉献的“墨脱精神”。

上海振华港机公司以创建中国自己的世界品牌为己任,坚持自主科技创新,研制成功40尺双小车集装箱起重机等具备世界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结束了港机装备依赖进口的历史。上海振华港机公司敢于和世界大企业竞争,经十余年的艰苦奋斗,产品出口到世界62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制造商。“振华港机”已成为享誉全球的中国世界名牌。培育了勇于创新领先世界的“振华精神”。

公司整体上市工作以“龙成项目”命名,它是在原中港、路桥两大集团刚刚合并重组,各方面关系尚未理顺的情况下启动的。全体员工以大局为重,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经过9个月的努力工作,使公司成功在香港联交所整体上市,创造了国有企业海外上市前所未有的高速度。

在这一过程中,文化深一层融合,员工进一步团结。培育了善于协作团结奋进的“龙成精神”。

5、企业作风:勤奋、务实、严谨、高效。

释义:公司深切了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传统、薄利、市场竞争激烈的业务领域,要在这一领域中取胜,惟有培育发扬“勤奋、务实、严谨、高效”的作风。

6、企业道德:重诺守信、感恩图报。释义:重诺守信、感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应予继承发扬。

中交二公局2004年底签约杭(州)浦(东)高速公路路面三标,合同约定2007年底交工。因客观原因,至2007年6月现场才具备作业条件,如按期交工需每月完成产值1亿元,相当每月建一个中型公路项目,实属困难。但二公局人克服困难,践诺履约,如期按质按量完工交付,业主十分感动。

上海振华港机公司1992年成立时,加拿大温哥华港是首家客户。14年之后,2006年温哥华港再次向公司订货,公司以1992年第一台起重机的价格向温哥华港售出了公司第1000台起重机(让利200万美元)。“正是有了你们买的第一台,才有了振华今天销往世界的1000台,饮水思源,感谢你们。”公司领导如是说。

7、管理方针:科学决策、精细管理、优质服务、和谐发展。释义:详见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第一版。第三节 宣传口号用语: 我行天下,天下我行!

诚信服务、优质回报、不断超越。用心浇注您的满意。

精细打造质量,责任确保安全,诚信浇筑品牌。安全是企业最好的效益,安全是员工最大的幸福。中建的企业文化

企业宗旨: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建设祖国、福利员工。核心理念:追求阳光下的利润最大化。企业精神:铸造精品、超越自我。

经营理念:竞争无情、商机无限、市场唯大、经营为先。价值观:中国建筑、品质重于泰山;过程精品、服务跨越五洲。环境观:建筑与绿色共生,发展和生态协调。安全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生命的保障。

中国中铁的企业文化

中国中铁企业精神:勇于跨越 追求卓越

“勇于跨越”是半个世纪以来,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让“天堑变通途”的历史昭示;是“九五”以来,我们顽强拼搏、超越自我,连续8年以每年递增50亿元幅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真实展示;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我们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开辟新的经营领域,拓展新的市场空间的集中反映;是表明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立足国内市场、融入全球经济,勇于向海外市场跨越的坚强决心;是展示我们勇于实现由传统的国有老企业向现代

企业转变,由中国的大企业向具有国际竞争力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跨越的宏伟目标。“追求卓越”是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为业主、为社会奉献一流的服务与优质产品的价值理念;是打造一支为国尽责、为民造福、技术精湛、业务过硬的优秀员工队伍人本观念全面创新的发展观;是实现“三大目标”,进入世界企业500强的不懈追求;是创造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人企合一的卓越企业的民族气节。“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既是我们过去的总结和承继,又是引领我们前进的动力,势必为我们将来的发展发挥重大的推动作用。

企业使命:发展自我 造福社会

诠释:任何企业都有一个为什么而存在的问题。这就是企业的使命。如同每一个人都会思考自己的存在价值一样,企业文化包含着对企业存在价值的基本判断。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部分,人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其使命的基本部分应有两方面:一是对员工的责任,二是对社会的责任。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中铁四局集团从两个方面来定位和表述自己的使命。发展自我,就是为员工创造条件,使员工有机会通过自己的职业行为,实现个人的需要,体现生命的价值。造福社会,就是通过提供优质的建筑产品,通过为员工谋取福利,为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企业精神:勇于争先 永不满足

企业精神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企业最高领导者倡导,全体员工认同并自觉实践的,具有时代特征,能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发展的群体意识、共同价值观和整体心理状态。它既是员工普遍接受的价值标准,更是员工一致认同的理想追求。

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中铁四局集团一直是祖国经济建设的“开路先锋”,我们克服来自自然、社会的各种艰难险阻,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树起了一座座“丰碑”,同时,也造就了“勇于争先,永不满足”的企业精神。

勇于争先,就是勇挑重担,敢为人先,敢做行业的领先者,敢做改革的探索者。永不满足,就是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已有成就,与时俱进,通过不断的变革,不断的超越,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勇于争先,永不满足,反映了紧跟时代,顺应时势的变革观念和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进取精神。

企业哲学:把每一次成功作为起点

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不能只是单纯的“经济机器”,应该具有自己的思想。这种思想体系的灵魂,即是企业哲学。它是哲学观念在企业经营中的体现,为企业各种经营活动提供思想指导。

把每一次成功作为起点,体现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辩证发展观,它把企业的存续,看作不断适应新的生存条件,不断自我否定,从而达到新境界的持续发展过程。它引导我们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不断进行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和动力。

企业作风:严谨 务实 团结 创新

企业作风是企业在长期发展和实践中形成的,总体反映企业员工办事风格和思想特性的外在表现形态,它体现出员工的总体工作作风。中铁四局集团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严谨,务实,团结,创新”的企业作风。严谨,体现了员工对待自己本职工作,对待企业所承担的工程所应有的尽职尽责、追求完美的职业境界和科学态度。

务实,体现的是对业主、对社会、对他人的诚实、守信,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团结,体现的是现代企业这个复杂系统正常、有效运转所必须的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之间和谐相处、协调一致的团队精神。

创新,体现了企业面对急剧变化的环境条件,适时转变观念,调整内部机制,不断创造新的优势,实现企业目标的进取心。

企业市场观:靠信誉打开市场

靠精品占领市场

市场是企业经营活动围绕的中心,也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每个企业在市场开发过程中,都会形成关于如何处理市场各种关系的基本原则和看法。在长期的市场经营中,中铁四局集团深刻地领悟到质量、信誉在市场开发中的根本作用,不图一时之利,但求长期之功,以优良的工程质量、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以长期发展为着眼点,凭借质量和信誉,经营市场,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实现“质量-信誉-市场”的良性循环。企业发展观:科技先导 以人为本 持续发展

置身急剧变化、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任何希望成功的企业,都会形成自己关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总体思考。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铁四局集团逐步认识到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科技的关键作用和广大员工的基础作用,萌发了“科技先导,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科技先导,以人为本,表明了发展所依靠的关键力量和主体力量;持续发展,表明了企业所谋求的是企业持久和科学的发展。

企业人才观:知人善用 人尽其才 企业人才观,是企业发现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的原则和观念。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人才的竞争。能否及时发现人才,科学培养人才,合理利用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年来市场经济的磨砺,内部管理

机制的变化,中铁四局集团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识人、育人、用人观,那就是:知人善用,人尽其才。它的本质要求是,充分了解和发挥员工的能力和专长,并尽可能为其安排能发挥这些专长和能力的岗位。

员工行为准则:诚信 文明 守法 敬业

员工行为准则,是企业对全体员工提出的总体规范要求,它通过道德的力量,舆论的力量和内部整体的氛围,对员工形成约束。

个人讲诚信,才有永久的朋友;企业讲诚信,才有良好的信誉。诚信是商业社会的基石,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诚信,就是诚信对工作,诚信对事业,诚信对企业,诚信对顾客,诚信对社会。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建筑企业集团。讲文明是一个现代企业对每一位员工的基本要求。文明即文明的言行、文明的管理和文明的施工现场。

市场经济首先是法制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必须遵守市场经济的准则,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而企业的行为必须通过员工的个人行为去完成。守法,理所当然地应是员工形象的基本要求之一。中铁四局集团的合格员工,必须首先是一个守法公民。

敬业,是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它要求员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立足岗位,奉献企业,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建造精品,改善民生

公司作为特大型建筑企业,致力于通过全面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工程、高层建筑、环境工程等建筑领域,奉献精品工程,改善物理环境,推动社会发展,服务国计民生。企业宗旨:

诚信经营,用户至上,回报股东,造福社会

公司坚持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将严格履行对客户的承诺、全面维护股东利益、积极增进社会福利作为企业日常经营行为和长期发展战略遵循的重要原则。企业愿景:

行业领先,世界知名

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巩固和提升在国内行业的领先地位,大力拓展全球市场,把中国中铁建设成为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综合型建设集团。

企业价值理念:

建设一项工程,树立一座丰碑。培养一批人才,造福一方人民。通过优良的质量,确保每一项工程成为彰显人类进步和力量的丰碑;通过严格的管理,促进员工和企业实现共同发展;通过发挥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不断增进社会福利和人民福祉。中国中冶的企业文化 企业精神

敬业 忠诚 团结 进取

敬业是为事业献身的精神。是中冶长久以来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精神的传承。敬业是追求更高的工作目标、勇于承担更重要的责任、掌握更优秀的工作技能

、培养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企业对国家忠诚,员工对企业忠诚。企业肩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使命,员工肩负企业兴旺、长富久安的责任。坚贞,刚毅,尽职,尽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发扬企业内部协作和配合精神,提倡企业员工之间相互支持、关心、帮助,营造企业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

进取的核心内涵就是与时俱进、勇争第一、永恒创新、一往无前、永不停步。明天永远比今天作的更好,做强做大,持续发展。企业核心价值观

把股东价值、客户价值、员工价值和社会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客户满意和员工全面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在不断提升股东价值、客户价值和员工价值的过程中求得发展,实现集团的长富久安。企业宗旨

服务用户 奉献社会 企业发展总战略

创新提升 做强做大 持续发展 长富久安

发展总战略分三个部分:战略核心、战略措施和共同愿景。

创新提升是总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中冶集团发展的发动机;做强做大、持续发展,是中冶集团发展的核心战略措施;长富久安时中冶集团全体员工的共同愿景。

通过创新调整定位和方向以增强适应变化能力,发展垄断技术和建设企业文化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优化内部结构以增强抗风险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以增强战胜各类挑战能力,提高资源质量以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协调平衡以增强稳步发展能力,全面创新领先以增强提升发展能力。企业发展总目标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集团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企业文化

一、集团愿景:共同努力,将集团公司建设成多元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质量效益型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二、集团企业精神: 自强不息,勇于超越。

三、集团核心价值观: 为股东创效益;为社会担责任;为员工谋幸福。

四、集团经营理念:顺势而变,诚信守诺,科技领先,管理图强。

五、集团员工行为规范:诚信、尽责、坚韧、团结、创新。

集团经营理念释义:

顺势而变。是对企业经营方针、策略的哲学思考,顺势而预,变而存信,基业常青。“势”是指一种规律性的不可抗拒的大势;“变”是指变革创新。“顺势而变”体现了集团公司遵循市场规律、认识竞争环境,适应市场需求而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创新,做到顺势而为。

诚信守诺。是企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企业处理内、外部关系的价值要求,也是企业保持持续发展、基业常青的基石。企业对股东、对社会、对客户、对员工都要讲究诚信,诚信是

员工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认真履约,立诚守信,有诺必践,言真行实,说到做到,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形象。

科技领先。就是按照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将科技兴企战略引向深入,努力打造国际同行业科技领先型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向客户提供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先进的技术服务,提高科技创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国际大品牌,用科技进步支撑集团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管理图强。就是通过管理创新,打造企业的软实力;通过强化管理,为企业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支撑集团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管理图强体现在集团公司一流的管理水平、先进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使集团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做到规范、有序、科学、受控,在管理理念、技术、模式、方法上达到国际国内一流标准。

2.大企业 篇二

数据信息的大爆炸, 无疑将引发企业的巨大管理变革。“应该说, 大数据会让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 同时让决策变得更加有效。当然, 它带来的挑战也不容小觑。”埃森哲战略咨询全球董事总经理马克·斯佩尔曼在本届达沃斯论坛上表示, “如果企业忽视了这些数据, 将会引发巨大的竞争风险。”

那么, 大数据将为商业世界带来怎样的本质性的变化?

掘金大数据

眼下, 各个行业都在产生数据, 现代社会的数据量正持续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着。与此同时, 数据的类型变得难以计数, 包括文本、微博、传感器数据、音频、视频等, 各种形式的数据都出现了爆炸性增长。

传统的数据分析, 是通过提出假设然后获得相应数据, 最后通过数据分析来验证假设。而大数据恰恰相反, 它是从收集的海量数据中, 通过算法将这些来自不同渠道、格式的数据进行直接分析, 从中寻找到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简单而言, 大数据更偏重于发现, 以及猜测、印证的循环逼近过程。

一方面, 大数据有助于人们发现事物的个体特性, 并针对每一个个体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 大数据研究也能帮助人们从大量个体的差异变化中, 揭示其中存在的难以察觉的规律。

“打个比方, 当一辆高铁在行驶过程中, 大数据技术是通过各个外部渠道的实时数据来分析高铁的安全性。在分析的同时, 火车仍在行驶, 不会停下。”马克·斯佩尔曼表示, “而传统的分析方法, 是一定要等出现事故后才进行追溯分析。”

马克同时坦言, 驾驭大数据的能力并非那么容易获得。很多时候, 传统的商业智能系统与分析软件, 在面对视频、图片、文字等非结构化数据时, 往往束手无策, 缺少有效的分析工具和模型。

“一直以来, 大数据技术的难点并非在数据的收集上, 而是如何利用这些数据。”马克称, “企业必须去芜存菁, 将数据转化为正确的商业决策, 才能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

就这一点来说, 全球最大的拍卖网站e Bay的做法颇为典型。譬如, 一位年轻的女性早上10点在星巴克浏览e Bay网站, e Bay应该推送给她什么样的商品呢?事实上, e Bay此前已经研究了各种不同情形下的不同购物模式, 它可以从用户以往的浏览记录里推断她想要什么样的商品, 也可以从设定的成百上千种情景模型中计算出用户可能的需求;或是对照另一位有着相似特点的女性用户, 看她当时买过什么样的商品, 从而判断出这位用户潜在的需求。在综合各种考量因素后, e Bay的后台往往在短短几秒内将商品页面推送给用户。

变革与挑战

通常情况下, 获得的信息越多越有利于企业做出明智的决策。但很多时候, 数据量过大、数据模型欠缺, 会让分析的结果与真实状况大相径庭。就e Bay而言, 其基于数据分析后“猜错”的情况非常非常多。

据专家测算, 数据分析师的50%~80%的时间都花在了处理数据上。即便如此, 数据搜集的偏差、误差积累叠加、假关联性、数据外生性等问题, 纷纷“污染”着分析运算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 全球数据目前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递增, 2007年时, 全球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就超过了存储总量。大数据的存储成本很高, 而要获取一些新数据, 就必须丢掉旧数据。这同样不利于数据的分析与研究。

此外, 来自各种传感器、文档、网页、数据库的数据, 大多是不同的格式。而这些数据要被软件理解和分析, 必须被转换为统一格式。

将各类数据进行格式统一, 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数据和人类语言一样都具有模糊性, 有些数据人们知道是什么意思, 计算机却不能识别。于是, 很多时候, 人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数据转化的工作。

相比于大数据带来的技术挑战, 更大的难题来自于决策的变化。在信息有限、获取成本高昂且没有被数字化的时代, 企业内作重大决策的人往往都是组织的最高层, 或是外部拥有专业技能和显赫履历的智囊团。时至今日, 高管的决策仍然更多地依赖个人经验和直觉, 而不是基于数据。但到了大数据时代, 数据分析会直接影响组织怎样做决策、谁来做决策, 从而减弱个人的权威性。一个明显例子是, 在媒体业, 《赫芬顿邮报》和Gawker网站上传播的新闻通常取决于数据, 而不再取决于编辑和记者的新闻敏感度。数据比有经验的记者更能揭示出哪些是符合大众口味的新闻。

不过, 大多数组织都无法轻松地完成这一转变。在9月10日举办的达沃斯论坛上, 普华永道发布报告称, 调查显示仅有三分之一高管们表示, 他们在上一次制定重大决策时采用了数据和分析。虽然有58%的高管们在决策制定上, 还是依据直觉、经验、建议以及在企业中的其他经验, 但43%的高管们承认, 那些拥有高度数据驱动的企业, 在过去两年的决策制定获得了很大的提升。所有高管们都表示, 未来两年将优先考虑对高质量数据分析的投入, 以更好的制定决策。

3.有“大责任”方为大企业 篇三

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张新建总经理始终认为,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有血有肉的“企业公民”,不仅要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更要履行社会责任。近年来,浙江大力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做好扶贫济困工作,提升“反哺”水平和能力。10年累计捐赠金额超过3.5亿元。通过“亲情可视电话”、降低残疾人短信资费等手段服务民生、回报社会;实施“爱心助残计划”,利用号码百事通平台,为残疾人士设计居家就业的工作模式;在抗击南方特大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斗争中,发挥综合信息服务优势全力支援地震灾区,开展“爱心电话免费打”等一系列活动……

2009年,中国电信浙江公司继续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应急通信、协同通信、网络绿色健康、节能减排活动等诸多领域重点履行社会责任。

荟萃精英才智 助力浙江发展提速

2009年,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已成功主办了第四届“春回燕归·精英峰会”,众多政府领导、专家学者、精英才俊纷纷走进峰会,围绕 “转型升级,智汇钱江”主题,共商共议浙江信息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计。峰会在社会各界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取得重要成果,与会精英踊跃来浙江投资创业。一年一度的“春回燕归”活动,已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与赞赏,也在社会各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目前,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已与100多家合作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与32家国际著名企业建立了战略联盟关系,与40多家应用提供商以及10多家设备提供商建立了紧密合作联盟。积极聚合产业链力量,携手各通信运营商推进招商引资,促成多家国内外知名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入驻浙江。

主导宽带下乡 跨越城乡数字鸿沟

截止去年10月,我省已实现100%自然村通电话,除个别山区宽带入村率还有一定差距外,其余地区实现100%行政村通宽带,浙江的农村宽带普及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这是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勇担社会责任,助推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又一可喜成绩。

中国电信浙江公司还建议政府将“宽带下乡”列入家电下乡目录,出台优惠补贴政策,政企联合降低互联网门槛、加快推进农村宽带下乡,以优惠资费为农民提供“宽带+电脑”打包服务,以“四个一点”发展模式(即政府出一点、农民掏一点、电信贴一点、供应商补一点),加快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努力消除城乡“数字鸿沟”。同时,在应用服务方面,加快构建为“农民、农村、农业”提供政务、商务、服务三位一体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农村OA),建立横向以县、乡、村为单位的网格化网站平面,并与纵向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进行纵横贯通、融合运营。

强化应急体系 确保通信时时畅通

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关键时刻,一套信息化应急指挥系统在我省正式启用。记者在浙江省疾控中心看到,通过中国电信浙江公司迅速构建的省应急指挥中心与省疾病控制中心双向视音频指挥系统,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可随时向省政府领导汇报全省“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情况,省领导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对当前防控工作进行统一指挥。采用现代化的应急指挥系统,对于处理像甲型H1N1流感这样的紧急突发事件,保障社会稳定,避免更大的损失和危害,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2003年的那场“非典”,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电信浙江公司以最快的速度为省、市政府各级抗非指挥部、疾控中心、第六医院免费安装“新视通”,为远程专家会诊、远程会议提供通信服务。同时,中国电信浙江公司还为战斗在抗“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免费安装可视电话,提供面对面的“亲情”通信服务;开通了非典防治电话和“非典”信息服务专区接入号码。此外,浙江电信还与当地政府、医疗行政机构、指定“非典”治疗医院、新闻媒体和网络教学、网上辅导等单位之间进行沟通和联系,充分发挥了通信网络在支撑社会突发性危机事件应对响应方面的作用。

天翼优质网络 引领健康通信潮流

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中国电信始终致力于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健康安全的通讯信息服务。素有“绿色通信”美誉的天翼3G网络为中国电信注入新的活力。

从目前市场来看,固定电话超低辐射,天翼是绿色通信产品已成为业界共识。天翼3G网络的一大特色就是辐射低、绿色环保。天翼手机在通话时发射功率与固定电话相当,甚至可以比普通电视遥控器还低,设有精密医疗仪器、大型医疗设备的场所,以及医护人员、病人和孕妇使用均无不利影响。

据腾讯网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网民首选天翼网络“绿色环保”的优点。天翼手机发射功率极低,最高只有200毫瓦,普通通话时功率可控制在零点几毫瓦。在中国电信对天翼网络进行升级之后,这一辐射量被降到更低。另一方面,天翼互联网手机终端的低发射功率也有效延长了电池待机时间。

与此同时,打造健康的网络环境是大型国企的企业社会责任所在。中国电信浙江公司高度重视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工作,持之以恒地将打击整治淫秽色情网站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近日,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又开展千人会战,连续作战近30个小时,完成海量网站的清查工作,为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推行节能降耗 努力打造低碳经济

如今,在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全体员工的心目,时时都绷着一根节能的弦,比如空调冬天5℃以下才开,温度不高于20℃;夏季30℃以上才能开,温度不低于26℃;办公室纸张要双面打印;为避免电脑24小时开机,公司员工发明了一个新的软件,能让电脑在下班后自动关机……就这样一度电一度电地省,一滴油一滴油地抠,电信打造了骄人的低碳经济。

全省员工发挥聪明才智,提出了很多有效的节能办法,内容涉及衣、食、住、行;工程建设、电脑使用、设备整合等方方面面。累计全省一年TOP-50电信综合大楼单位面积办公能耗同比平均下降19.20%,年度实际节约办公能耗费用约为1072万元。

捐赠语音资料 抗震救灾大爱无形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向浙江档案局捐赠了珍贵的抗震救灾原始资料。此次向浙江档案馆捐赠的题为“大音希声、大爱无形——声音记录历史 爱心穿越时空”的语音资料,是中国电信114号码百事通“寻亲人、报平安、献爱心”热线电话的全部语音资料。

这些珍贵的录音资料,真实地见证了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破坏力,同时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精神。据浙江档案局副局长王茂发介绍,如此大规模完整保留大地震期间的语音记录在全国尚属首次。经过整理后,这些语音资料将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任何公民可凭有效证件查阅。

唤起爱国之情七彩铃音“歌唱祖国”

国庆期间,拨打省政府、银行、私人用户等多个固定电话,电话里都先后传来熟悉的《歌唱祖国》的歌声。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省委宣传部、省网宣办、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中国电信浙江公司等单位共同主办了“千家万户同声歌唱祖国”七彩铃音祝福活动。活动期间,全省用户纷纷通过短信、网站、电话等方式踊跃参与。活动结束,全省有近1400万电信固话、手机、小灵通用户开通《歌唱祖国》七彩铃音,有2500万以上人次听到这一七彩铃音,整个活动期间有4亿人次听到这首歌。

协同通信ECP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打电话、发通知、开会……这些企业办公中纷繁却必不可少的沟通环节,借助中国电信浙江公司与微软公司联手推出的协同通信产品ECP——这一全新的统一沟通平台,可将固话、移动手机、即时沟通、电子邮件以及音视频网络会议等多种沟通方式融为一体,可以让企业出差和培训成本降低20%—40%,办公和通讯费用降低30%—40%。

如果企业员工及客户间组建了一个专门的虚拟网,还可与协同通信ECP整合,在ECP使用界面上,员工及客户通过办公室固话、手机、小灵通、电脑等各种通信工具,均可进行虚拟网通话,节省通信费用。

4.我们需要大企业 篇四

大的能不能也是强的?强的可不可能也是大的?

其实大和强之间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大未必就是多元化,而强未必就不是不多元化,

企业就像一艘船,我们知道大的船在海上更有优势,更能抵御风浪和袭击,就像 ,万吨巨轮等,而一些小舢板是不能远航的。

有人反对这个比喻说:小的企业更能快速变向,应付市场环境的变化。但是市场环境的变化往往更多是受到大企业的影响。

企业,是应付市场变化还是创造市场环境?哪一个对于企业来说更为主动?更为有利?

企业的战略变化速度和企业的大小没有关系,而是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管理模式的合理性有关――奔腾双核处理器的运算速度要比老型计算机的速度快。但是也与机器的内存大小相关。

处理器就像是管理人员的素质,而内存的大小就是企业的管理模式。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应该是比计算器快的。

大是一个概念

对于企业来说,大只是一个概念,

影子很大,但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钻石很小,但是结构合理,刚性很强。

一艘大船,科技越是先进需要的管理层级和人员也就越少,执行力也就越高。现在的企业并不是蜗居在一个地点的时代了,现在是一个布局时代,全世界都是你的棋盘。每一处落子都只不过企业的一个部分,而不是整体。

强是一个态势

强的象形是一个人在拉弓,弓越硬,人越有力,箭才会射的更远,威力才会越大,才能射穿对手的铠甲。

这个弓就好比企业的硬件设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而这个射箭的人就是掌握这些资源的人,这些人都需要营销的头脑,将这些信息正面、有效地传播给目标受众,并使其产生购买意愿。

大企业现在问题

大企业现在是存在问题的,否则不会有大与强的讨论。大企业的最大问题就是管理不善:

一、 分公司的调度力度不强;

二、 企业层级的执行力度不强;

三、 企业各层级的管理者专一化不强;

四、 企业对于大的技术和竞争环境洞察力不强;

以上种种正是产生了“大企业”不强说法的根源。

5.企业留客5大关键 篇五

要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一线员工,整个组织都需要把关注的重点置于企业外部。全体员工需要以正确的方式对待客户。企业不仅要给予客户他们眼下想要的东西,还要给予客户“将来需要”的东西。

在我看来,提供卓越的客户服务的关键在于:

机敏:

时刻保持一定的机敏度是良好服务的开端。甚至要在客户开口提出要求之前,就应该做好提供这项服务的准备。

速度:

就客户服务而言,优良和平庸的差异常常在于提供服务的速度!在这个数字化的世界中,及时性是客户服务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快乐:

态度和表现一样重要。如果企业勉勉强强,或带着一股要人领情的姿态提供服务,即使最好的服务也难以令客户满意。珍惜那些提出抱怨的客户吧。研究显示,在心中不满但一句抱怨的话也不说的客户当中,仅有10%的人会再次做出购买行为。一句被妥善处理的怨言可以为企业带来“回头客”。

注重细节:

研究显示,相对于其他程序,客户服务的头几分钟和最后几分钟通常能给客户留下更加清晰、而且久久不会散去的印象。真诚的问候和告别往往意义重大。服务结束时,千万记得说一句“谢谢你”。

无论你的公司身处媒体、汽车,还是时装业,回头客永远都是你的衣食父母!我们把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花在了吸引首次买家方面,但只有在将其转化为“忠实客户”之后,我们才能真正实现“顾客终身价值”的最大化,

因此,我们必须践行某些原则,竭力留住我们的最佳客户。以下是留住最佳客户的五大关键所在:

1. 识别核心客户:

在今天这个数字化的世界中,数据库,以及我们能够从这些数据库中提取的信息财富极其珍贵。谁在买我们的产品?什么时候买?购买频率有多高?我们常常坐在信息宝库之上,却不加以运用。

2. 衡量重要因素:

出货量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利润。非常小比例的客户群的绝大多数是否正在转化为回头客,或者说有利可图的客户?研究这些数据背后的信息,加深对忠实客户的了解。

3. 分析客户“背叛”的原因:

我们需要找出客户抛弃我们的原因!是因为产品吗?还是因为客户互动?这个问题可以得到纠正吗?为了吸引首次买家,我们已经在时间、金钱和精力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投入。我们不能因为没有理解客户背叛的“原因”,任凭顾客弃我们而去,从而失去了机会来扭转客户的流失。

4. 高度尊重每一位客户个体:

把客户互动做得更具人性化,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在跟一件商品打交道。“我很抱歉”vs“我们很抱歉”。“我们以前听说过这个问题,我将竭力解决好。”让组织中的所有人都扮演支持客户的角色。

5. 学会满足客户没有明说的需要:

6.川大企业管理简介 篇六

--写给07考川大的同学

1. 川大近几年的分数线:04(315,45)05(318,50)06(355,55)。

2. 专业课书:120102企业管理工业企业管理

《工业企业管理新论》(修订版),任佩瑜等编著,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印制”一书,请于8月21日后到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410室购买。外地需求者可邮购。联系电话及联系人:028-85412709,孙琼芳老师,张寒莉老师。价格:60元

已经买了05年出的旧书可以不买新书,新书和旧书的区别只是在最后一章加了习题和复习重点,以及修改了部分书中明显的错误。

复试书:《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主编(外面书店都可以买的到)专业课试卷:川大图书馆有卖,但是不办理邮寄业务

3.06年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725、41(其中包括保送生9个)

05年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497、70(其中包括保送生14个)

04年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349、60(其中包括保送生15个)

4.辅导班:川大校内工商管理学院没有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但是川大外面有办辅导班,听说也是请工商管理学院的硕导上课,具体效果不明。我的建议:可以不参加校外办的辅导班,没有任何管理基础的同学也不必心慌,有很多理工科专业的同学自己复习专业课,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专业辅导班,专业课仍然可以拿130分以上的高分。

5.关于专业课的复习:往年考卷的作用主要是看计算和选择题,计算题出的比较容易,一定要拿分!选择题有一些会重复,所以也可以看看选择,但是没有标准答案,答案自己在书中找。

7.大企业是怎样炼成的? 篇七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 他们是很风光的豪放派, 动辄一掷千金。事实上, 也不排斥某些老板多年财富积累后总想证明自身的能耐, 于是, 张狂、自大便成为了他们为人处世的标签, 具体的表现方式则是花钱如流水。当然, 在现代社会的压力和责任的双重作用下, 笔者相信这样的企业老板会越来越少。

近年来, 笔者因工作关系也曾接触了多位在商界称得上呼风唤雨的人物。通过听其言、观其行, 他们其实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中的吝啬。事后想想, 正因为如此低调, 这些成功人士才能够一路攻城掠地走到今天。

如今, 大企业老板们的“豪放”作风正在被“吝啬”取代。

去年, 70岁的亚洲女首富、香港华懋集团主席龚如心病逝了。重量级人物的去世自然引发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60岁年龄、40岁外貌、20岁心境”的龚如心其传奇经历早已尽人皆知, 但带给笔者回味最多的, 却是她平凡质朴的一面。

作为亚洲第一富婆, 龚如心日常生活却非常节俭。她每月的个人支出不足3000港元。有好多衣服和皮包均是朋友所赠。头发也坚持自己剪, 护肤品只用普通的产品。她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才睡觉, 她觉得工作本身已是“最好的消遣”。

她对坐车的态度十分随便, 经常坐着极普通的轿车。着装上, 她偏好自行搭配, 穿普通的、自己喜欢的衣服, 不理会街上流行的是什么。她喜欢的是充满朝气、运动感强的简洁衣饰, 穿短裙成了她的爱好。在盛大隆重的场合, 尤其是在国外, 她往往是一袭旗袍或一身绣花、镶边盘扣的中式衣衫。海鲜宴席在她眼里“贵得要命”, 她常常婉拒吃山珍海味的邀请, 一个人在房间里吃点青椒、胡萝卜小菜。

学会花钱, 是致富的一个必要条件。世界上最会赚钱的人, 无不是最会花钱的人。小气, 并不是讽刺, 这是有钱人的看家本领。精打细算, 不乱花钱——才是大富翁的真正风度。

如果你货币紧张, 那么请推迟十天购买新上市的蔬菜 (这并不会少了鲜度) ;推迟一个月购进应时服装 (这并不影响你的靓度) ;推迟一年购买走俏用品 (这并不改变你的风度) 。粗制品并不比精制品少了营养, 首饰并不是人的必需, 名牌并不反映价值。精制品、首饰、名牌——这些都是消费中诱惑你手中货币的扒手。

成熟的人绝不会为了面子“装阔”。

然而, 我们发现, 在生活中越是没钱的人, 才越爱装阔。这似乎是个心理问题。因为没钱的人容易产生抗拒心理, 他们内心常在嘀咕:“我只能买这种全家货吗?”自怜便油然而生, 更因顾虑到别人的眼光, 而忐忑不安。所以当他们面对一件商品时, 往往考虑虚荣比考虑价格的时候多, 没钱的自卑感像魔怪一样缠得他们犹豫不决, 最终屈服于虚荣, 勉强买下自己能力所不能及的东西。于是, 社会中有了一种怪现象——越穷的人, 越不喜欢廉价品。

仔细想想, 很多穷人的虚荣心比富人还强, 他们因为乱花钱而永远无法存钱, 富人则相反。

有一位身兼数家大公司的董事长, 他从来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称呼——“小气财神”。他和朋友去餐馆吃饭时, 大都随便点一些菜, 并不讲究非叫一级的好菜以显示自己的财富。有些人则不行, 本来没有别人有钱, 却怎么也不敢潇洒地点那三级菜, 担心招来轻蔑的眼光。

如果你再留心看那结队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 他们中的很多人的穿着打扮, 都是很随便和俭朴的, 有的真是近于邋遢。事实上, 这些人中不乏富豪之人。

年轻人往往是最爱虚荣的。一个刚赚了一点钱的小伙子, 却非要请女友吃高级餐馆, 入高级舞厅。有些连租三平米小房间居住都感到拮据的年轻人, 却非要倾其所有积蓄买一部汽车带着女友玩。试想, 这样的年轻人又怎能不穷呢?越装阔越穷, 越穷越装阔, 形成了一个跳不出去的贫穷的恶性循环的怪圈。

在李践的《砍掉成本》里曾描绘过这样一幅非常有意思的图画:

出租车拐进了一条窄巷子, 然后停了下来, 街口竖着的路牌上写着“洪湖二街”, 下了车是一个下坡路, 10米左右处并排立着两个牌子, 一个牌子标示着沃尔玛公司中国总部, 另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停车收费的告示, 两旁是陈旧杂乱的住宅楼。

电梯直接到四楼沃尔玛前台, 右边的半层是洽谈室, 外面是供应商等候区, 很多供应商在忙着打电话或者填写表格。往里面去则被分成面积相等的格子间, 是沃尔玛公司的采购经理们接见供应商的地方, 走廊内堆着供应商带来的各种商品。格子间的一面挡板上张贴着沃尔玛公司的十大原则, 以及提醒员工不要收受贿赂的告示。沃尔玛有实权的采购经理们全部集中在5楼办公, 6楼则是公司各种运营部门所在地。楼道内、电梯中、员工格子间的外面挡板上到处张贴着沃尔玛各种各样的标语。5、6层的装修也特别简单, 粗粗细细的管道都露在外面。所有员工用的都是电脑城里最常见的那种最廉价的电脑桌, 连老板也不例外。有的连桌子边上包的塑料条都掉了, 露出了里面劣质的刨花板。

虽然你可能对沃尔玛的节俭有所耳闻, 但是你所见到的绝对想象不到。

已经60岁的沃尔玛亚洲区总裁钟浩威, 每次出差只乘坐经济舱, 并购买打折机票。他有一个习惯, 喜欢在乘机时问邻座乘客的机票价格, 如果发现比他购买的机票便宜, 公司的相关人员就肯定会因此受到质询。

沃尔玛的砍价杀手和供应商讨价还价, 他们被认为是最精明、最难缠的一批家伙, 但他们出差却只能住便宜的招待所。沃尔玛的一个经理去美国总部开会, 被安排住在一所大学因暑期而空置起来的学生宿舍里。

8.大企业养猪,小企业养虎 篇八

在日本的企业管理类文章中,常见“人财”一词,这同我们熟悉的“人才”还不一样。“人财”肯定是人才,但不是所有的人才都是“人财”,只有能为企业带来财富的人才才能称为“人财”。

无论是丰田汽车公司那样的国际化企业,还是只有老板一人的小摊小贩,追求的都是利润。所不同的是,小摊小贩们只为满足个人或全家生计,而丰田汽车已经将事业和利润社会化。

丰田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使员工、相关服务群体,以及生产丰田汽车所在的城市,都能享受到丰田赢利而带来的好处。能为丰田创造丰厚利润的员工,已经实实在在地完成了由人到人才,再到“人财”的转变。虽然不能说所有的丰田人都是丰田的“人财”,但至少其中、高层管理者,绝大多数堪称“人财”。

大型企业留才如“养猪”

有人说“带兵如带狗,养女人如养猪。”话糙理不糙,日本大型企业留住人才的方法如同伺弄那胖乎乎的猪宝宝,让它吃得饱饱的,住得舒舒服服的,它就不愿意离开那安乐窝。

如果说某位先生想跳出丰田公司,自己去创办一家新的汽车生产厂的话,那只会被认为是痴人说梦。因为汽车生产非一人之力能及,更重要的是,被招聘进丰田的员工,从普通人被培养成人才,再由人才转变成公司“人财”的过程中,公司给予了他们最渴求的东西——财富和荣誉。

这种优厚所得尽管无法填满人类与生俱来的贪欲,但却能在一定阶段和一定范围内遏止贪欲,使这些人才的心理保持着一定的平衡和满足。

日本帝国数据银行对同类人才在所得(包括金钱的、物质的、精神的)方面进行比较,得到的结果是:人才的综合效益指数通常是随着企业规模变大而逐渐变大(如图1)。

当前,丰田汽车对人才的综合效益指数已处于最高之列。作为丰田人,那种无意识中流露出的得意感,就是个人欲望得到了某种满足的外在表现。而丰田高于其他企业的综合效益指数,既有效地抑制了人才们跳槽的想法,又削弱了他们独立承担风险的勇气。

据日本帝国数据银行的统计,同样一个人才,在丰田那样的大型企业工作时,如果独立承担风险的指数被设为1.0的话,那么在一般中小企业工作时,他的独立承担风险指数就为2.4~4.0。这说明,企业越小,人才们独立承担风险的指数越高。原因在于:

大企业人才们在决定去留的问题上更加瞻前顾后。因为有勇气舍去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开辟全新事业的人才,只是极个别的。

在大企业中,企业的技术和商业秘密,并不是集中掌握在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手上,它是由一个较大的群体掌握着的,某一个人所掌握的秘密非常有限。这部分有限的秘密即使被带走,对原有企业带来的影响也非常有限,而且无法单独成为实现自己更高期望值的法宝。

大企业的人才们已经基本上跳出了物欲的桎梏,看重的是全面地实现自我。不仅不必依靠自身所掌握的单一技术谋生,还可能从事与过去的工作内容毫不相干的事业,并成为原有企业在开展新事业上的合作伙伴。

中小企业培才如“养虎”

中小企业的核心技术都是“传家宝”,有城府很深的员工隐忍多年,就是为获得东家的“传家宝”后另立门户。可怜东家老板们不仅多年心血付诸东流,还演绎了养虎遗患的悲剧。

然而,中小企业的情形同大企业完全不一样。由于规模的限制,中小企业往往是围绕几个甚至一个产品而展开商业活动的。这些单一的产品,所涉及的技术相对单一,由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就能掌握。更由于中小企业对技术的依赖非常明显,这些技术一旦被带走,完全能够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比原有企业质量更高的产品。这不仅会对原有企业以沉重的打击,同时,在短期内能够满足个人的私欲。

中小企业由于在综合效益上的劣势,外部的诱惑更能让人才们产生挑战心理,特别是自己所熟悉的成功实例,更助长了自己心理上的不平,使他们在决定去留的问题上变得那么义无反顾。

因此,在中小企业工作的人才中,跳槽或独立创业的可能性要比在大企业工作的高出很多。虽然中小企业针对人才跳槽制定了各种限制性的规章制度,但只能是单方面为避免 “人财两空”而采取的被动措施。

由于各国的劳动法规大多都是从保护劳动者的角度出发,一部分在中小企业工作的人才们,由于无法遏止自身的欲望,总能从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条文,达到自己既能跳槽,又有合理说法之目的。

特别是那些被中小企业老板寄予厚望的人才,因为老实能干深受老板信任,老板们将自家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积累下来的,被视为“核心竞争法宝”的各种技能和技巧,全盘传授予他们。这些人往往会在自认为时机成熟时,突然不辞而别,只留下老板们伤心欲绝又束手无策。

虽然绝大多数离开者都会在同老东家交涉时,信誓旦旦地保证绝不损害老东家的利益。可是,通常过不多久,市场上就会冒出一种与老东家工艺和质量完全相同的产品。而这种新产品的老板,正是那位不辞而别者。

老东家不仅市场空间被挤占,而且产品中某些本不能外传的微小缺陷,会被当作无情攻击的靶子,轻则使老东家遭受重大损失,重则使老东家濒临倒闭或破产。当原有企业的老板悔不当初时,损失早已无法挽回。

因此,日本的一部分中小企业,所建立的社内岗位招聘制度,尽管无法杜绝人才流失,但在一定程度上却让老板们稍稍感到宽心。

独特之一:大型企业人才“出向”

子公司当人才练兵场,日本大型企业不仅深谙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规律,而且还共用资源、善用资源,用尽资源。

从上面两点看,似乎大型企业根本无须担心人才流失。其实正是大型企业多样化保留人才的做法,才保证了大型企业随时有合适的人才所用。普遍性的升职、加薪自不待言,人才“出向”是日本大型企业保留和锻炼人才的有效做法。

“出向”的基本做法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将内定为下期提升的人才派往由自己100%出资的子公司,放在与应提升位置基本相同或稍微低一级的位置(比如将总部的一名管理室副室长派往下属子公司担任副社长),使他们在小范围的大环境中经受考验和磨练。这里的小范围,是相对子公司的业务范围而言;而大环境则是指在经营中,大、小公司都处在同一竞争时代。

“出向”人才们的人事和能力考核,由总公司和子公司共同负责,并接受双重管理。薪金从总部领取,但从子公司的财务中计算。这样,实际支给薪金的是子公司的利益,故子公司的社长并不会对他们不负责任,“出向”人才自己也不敢以总部下派的人才自居。虽然在最终结算时总部会充分考虑子公司的利益,但是,一个在视野上更加广阔、同总部各部门都非常熟悉的人才,对子公司带来的效益只会比子公司其他人才更大。

所以,“出向”人才的绝大多数,要么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总部,担任既定的职务;要么被子公司留下来,担任更高的职务,成为总部扩大子公司规模或加强子公司高层管理的重要人才。当然,一小部分在总部看好,而“出向”后两不看好的人才,就会自谋出路。因此,日本大企业的人才培养,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方向性和连续性。

独特之二:中小企业社内招聘

社内招聘,不仅人尽其才,而且成本极低。最重要的是,劳资双方责权利分得清清楚楚,很大程度减少了“养虎遗患”的问题。

莲池光机株式会社是一家设计和生产精密光学仪器的中型企业。现有正式员工248人,2006年的营业额为18亿元人民币。

1995年,一名深得社长信任,掌握公司几乎全部技术机密的技术副科长,一夜之间带领8名技术骨干出走,另立门户生产同样的产品,差点造成公司灭顶之灾。在经历这次人才流失的痛苦之后,社长莲池三郎想出来一个培养和稳定人才,使人才变成企业“人财”的社内岗位招聘制度。

这个制度最重要的一点是劳资双方责权利非常明确。莲池三郎在反思中得出结论:只有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相互信赖,才是最牢固和最有保障的。

秘密应聘,公开录用

每年2月中旬,莲池光机各科室和生产车间都要申报新一年的年度计划。申报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当年的人才使用和培养计划。各科室和生产车间用人计划在年度计划会上发表之后,人事部长和社长经过全盘考虑,进行相应人员调整。在2月28日,人事部长以社长的命令形式,公布了各部门各岗位的员工人数、招聘方法。然后各科室和车间开始在公司内部物色合适人选。

日本同中国一样,如果有人准备离开原岗位而去社里新的其他岗位,都会引起很多猜测。因此,人事部规定:应聘的社内员工,只要将应聘内容填好后,同往常一样投进提案箱里,人事部就会根据本人约定的时间和地点,会同用人部门的主管一起进行面谈和考察。

当人事部长和用人单位的主管已基本确定好对象的时候,就要同这个对象所在岗位的主管进行协商。当所在岗位的主管没有异议时,被确定的对象就成了新岗位的人选。

当所在岗位的主管因为工作需要无法放人,而社内又找不出更合适的人来接替他的工作时,新岗位的主管必须放弃录用该员工。但是,所在岗位的主管必须保证:在正常情况下,一年以内不得提出调整该员工的工作,否则被视为对该员工的打击报复。对于极个别必须去新岗位才会对全社的整体效益有利的,由社长亲自进行裁决,并责成人事部负责在短时期内为原岗位找到适当的人选。

新任职合同责权利明确

被确定到新的岗位工作的员工,必须同人事部签订新的任职合同。合同的条款中不仅包含有基本任职时间和工作内容,还包含有学习内容和传授任务。就是说,新岗位从使用该员工起,自然地包含了对他的培养,这种培养虽然是胜任新的工作所必须的,而且是社内的技术、技能的传承,但对员工个人来讲,仍然是新学到一门知识。参照社外学习同类知识的标准,所核准的费用就是公司对当事人的个人投资。

另外,公司让其学习新岗位的技术、技能之目的,在于更好地提高效益和实现技术、技能的传承,而不是为了该员工个人而采取的措施。由于技术、技能属于公司的无形资产,完全能够转换成有形的价值,这种价值可以等价于货币的数量。因此,学习费用和无形资产换算成的货币数量,就是进入新岗位的员工本人所应承担的经济责任。这种经济责任,也必须在新的任职合同中明确地反映出来,

只有当进入新岗位的员工,以优异的工作创造出更高的效益,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培养出最低限度也要与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相当的接班人的时候,员工本人才只是偿还了公司对自己投资的一部分。因为无形资产的核定标准是按照对公司的重要程度来计算的,是否在这之后就能独立使用这一无形资产,只有根据新的任职合同的内容和同公司建立的相互信赖关系而定。有些无形资产,如酒的勾兑、某种菜肴的做法等,也许终生不准用于以赢利为目的的场合,违者将按照合同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为了鼓励员工在新岗位上努力学习和工作,公司根据员工在新岗位上的工作实绩,除了逐年减去回收的部分之外,在双方圆满履行合同的基础上,公司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人利益,有的以员工为首设立分厂;有的在双方同意的前提下,由员工自己独立成立公司,原有公司持有一定的股份,从而形成新型的伙伴关系。

收徒奖励制度作辅

当新的任职合同签字之后,一般来讲,都在4月1日新财政年度开始的第一天的誓师大会上,由社长亲自发给任职令。誓师大会过后,员工才能正式去新的岗位上班。有些对公司业务至关重要的技术、技能,新的任职合同还必须由公司支付费用,到公证处公证之后方能生效。

对于在工作年度的一般时间里,因社里的工作需要,必须进行小范围或个别岗位调整的,即使是由社长或人事部已经确定的社内人选,仍然在同员工讲清调整的理由之后,履行新的任职合同。彻底落实了先合同,后上岗的社内人事制度。

由于采用了社内岗位招聘制度,除董事之外的所有员工,都可以选择社内的岗位。每个员工,只要是确实愿意出任某项工作并能胜任的,都可以通过社内岗位招聘得到满足。

另外,为配合社内岗位招聘制度的落实,公司还设立了收徒奖励制度。对那些在技术、技能和工艺上有专长的业务骨干,如果在优质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之外,确实为公司培养了人才,根据这些“学徒”掌握的程度和对公司的贡献,不仅可以得到相应的奖金,还会作为升职和年终分红时的参考。

过去那种生怕别人学好了、丢掉了自己饭碗的人,现在大可不必操这份心。因为公司的做法使他们放心:只有优质高效地既完成份内工作,又能实现技术、技能传承的人,才是公司最离不开的人。■

[编辑 陈 力]

9.大企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九

一、现状及特点:

(一)、数量迅速增加。“十五”以来,我区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到目前为止全区民营企业户数2392户,个体工商户12219户。民营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 46%,入库税金占工商税收52%,就业人员占全区就业总数63%。从以上数字看,我区民营企业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基本上形成了“全民创业”的良好局面。

(二)、规模日益扩大。XX区一批民营企业摒弃“小打小闹”的传统思维,坚持市场导向,实施规模经营,开始走上规模化、集团化发展道路,到目前为止全区民营企业实有资产上亿元的有6家,其中实有资产在2个亿以上的3家。金钟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实行民营化改制后,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不但企业规模日益扩大,而且企业数量明显增加,20xx年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上缴各种税金900多万元,利税合计1550万元,预计20xx年完成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突破 xxx6万元。金钟目前生产能力为100吨,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发展成为年产30万吨的造纸生产基地。金钟未来的发展思路是通过做大做强,使金钟纸业发展成为资产总额10亿元,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以造纸业为龙头的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金钟现象目前在XX区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通过改制,企业自主创业积极性大提高,有力地带动了我区其它民营企业的发展,在我区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管理逐步升级。XX区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逐步意识到企业内部实行依法管理和科学管理的重要性,不少企业在注重经营者和员工素质培养与提高的同时,已经初步实现了由传统的“家族式” 管理向现代“公司制”管理的转变。不少公司积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严格按“公司法” 建立和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会之间的有效制衡机制,聘用高级管理人才,实行内部管理电子化和通讯程序化,大大提高了生产经营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

(四)、领域不断拓展。XX区民营经济发展之初仅限于“作坊式”小本经营,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不少业主已不满足“店铺式”的经营,而是面向市场,求机发展,把目光转向工业生产,通过兴办实业进一步扩张实力,向股份制、集团化方向发展。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区54家规模民营企业中,股份有限公司7家,有限责任公司36家,股份合作制企业3家,其它形式8家,发展领域已涉及到钢铁、机械、电器、化工、轻工、纺织、服装、建材、造纸、食品加工等领域。

(五)、创新日渐增强。XX区民营企业在实现资本扩张的同时,开始注重产品创新和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些企业不仅有产销对路的好产品,而且产品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有的产品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深受国内外客户青睐。长源液压件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机械工业协会定点制造液压元件的重点企业、安徽高新技术企业,由于产品科技含量高、质量好,已成为国内外的抢手货。近年来,我区民营企业的科技进步意识更加浓厚,在科技资源配置上市场机制作用更加突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形成良好态势,科技企业发展日益成熟,对社会贡献令人瞩目,为响应“工业立市”战略立下汗马功劳。

二、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区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本地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从民营企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效益来看,与本市其他几个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其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环境不优。“经济发展环境也是生产力”,已成为党和政府及广大干群的普遍共识。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对优化我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不遗余力,把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要求全区人民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发展大局”观念,努力打造“开明、开放、宽松、宽容,奋力崛起、勇当先锋” 的良好氛围,但在经济发展中“四乱”现象仍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对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使投资及经营者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同时也败坏了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其次,省、市、区制定的发展民营经济的有关政策要落实到实处,往往难度较大,一些部门、街道在执行政策时“亲商”不够,全局意识淡薄,部门、官僚意识浓厚,帮助、关怀、理解的少,索取的多,导致一些政策一执行起来就走样。

(二)、融资渠道不畅。融资难对民营经济发展形成瓶颈制约。一是现行金融体制滞后,银行体系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和大工程大项目,部分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抵押和担保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对民营企业的“惜贷”现象明显;二是金融机构缺乏,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不足;三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自身管理不够规范,财务不甚透明,难以搭建良好的银企互信关系,影响了融资。

(三)、人员素质不高。人才缺乏、职工素质不高也是影响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有的企业规模上去了,但面临着一方面人才引不进来,专业人才不愿意到民营企业甚至大学生不愿来;另一方面现有人才留不住(易被其他企业挖走)的局面仍然存在,致使企业工作效率提高不上去,工作质量差,竞争力低。

(四)、电力设备不足。电力设施满足不了企业发展需求,如东方商城、圣大集团等业主反映企业因出现电力严重不足和供电难的原因,导致企业生产受到影响甚至无法经营。

(五)、政策“重外轻内”。政策上的“重外轻内”现象导致相当部分有实力的内资企业流出外地。在调研中不少业主反映,目前政府对外地投资企业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而内地的投资企业得不到相应待遇,因而不得不将资金投向外地,在外省市谋求发展。

(六)、发展用地受限。发展用地紧张,使企业发展受限,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张 ,企业即使有好的项目由于土地手续办不下来,形成无地可供的尴尬局面,不得不放弃,招商引资难以落户。

几点建议:

1、利用盘活闲置资产或政府适当补贴租赁经营解决企业用地问题,在目前形式下,想靠征用土地项目,上规模难度较大,而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厂房或租赁土地(除耕地)则是解决用地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要适量减少办公场所,提高土地利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2、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支持民营企业经济设立商业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建立中心企业信用担保资金和区域性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的行业准入,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对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担保业自律性组织。

3、支持开展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培训,根据民营企业的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和企业自主相结合的培训机制,依托大专院校,各类培训机构企业,开展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经营管理、职业技能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培训,政府给予适当补助,企业要定期对职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另外可制定一些对人才优惠政策,用优厚的待遇或良好的工作环境留住一批适用人才。

4、进一步整治发展环境。一是进一步整治“三乱”增加收费项目的透明度,教育各级干部做“亲商富商稳商”的表率;二是进一步规范政府审批程序;三是进一步改善政策发展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对改制企业、合资合作企业、新办企业进行引导和保护;四是用足用活税收政策,对税收标准就低不就高,该减免的减免,改返还的返还,做到放水养鱼,增强企业反展后劲;四是督促协调配合供电部门建立健全供电设施和对线路逐步改造,确保企业供电。

5、认真解决民营企业生产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一是及时为企业传递政策信息,让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的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等,及时为企业提供市场营销信息,使政策成为企业的耳目和助手;二是建立民营企业沟通机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注重与民营企业进行联系与交流,认真听取他们反映和呼声,可聘请民营企业中的优秀代表作为政府经济顾问,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定期组织企民营企业进行广泛的横向交流,相互沟通,取长补短,并引导企业主加强同员工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支持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三是出台与省、市相配套的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使区内高新企业能享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的同等待遇。

6、政府在看重外资投资企业的同时,不能轻视内资企业。出台使内资企业能享受与外资企业的同等优惠的政策,创造“外资引进来,内资不外出”的良好局面。

7、注重培育特色形成品牌。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绝不是简单的量的扩张,应该把产品上档次作为自己不懈的追求目标,要在重视创新和质量、服务和信誉的市场观念引导下,力推名牌,力创精品,自始至终注意培育特色产品,形成特色产业、构筑特色群体。区划调整后,XX区域广阔,区位优势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廉,具有做大做强民营企业的许多优越条件。一是要巩固和发展现有的民营企业,帮助他们努力培育特色,尽快形成品牌,积极扶持市场;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和引进新的民营骨干企业。二是大力发展以磨店乡东北部综合旅游开发为支撑的特色民营企业,紧紧抓住李鸿章、王亚樵的名人效应,以文化旅游为主线,打好旅游品牌。

发展对策:

民营经济在我区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越来越大,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工业立市”、“全民创业”号召,为加快我区民营企业的发展,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对策,扶持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努力扩大民营企业发展空间,为企业上规模经营提供条件。

二是通过政府引导,在全区逐步形成创业光荣和扶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是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是提高民营企业的发展地位。一手抓发展中小民营企业,一手抓优势企业,上规模重点企业。

五是为民营企业做好创业服务,政府为企业积极营造创业条件优、创业成本低的环境,用优惠政策、优质的服务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民营企业。

六是制定相关激励机制,提高企业主创业积极性,市、区可搞“工业立市”贡献奖和“全民创业”排头兵等荣誉称号,并给予相关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10.大企业 篇十

吴晓波先生潜心研究国内企业家成败机理,在他的《大败局I》和《大败局II》中,先后有19位当时叱咤风云的企业家轰然倒下,宛如樱花在盛开之际绚烂地死去,让人心中激荡着挥之不去的叹息和悲悯。悲剧是惨烈的,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的企业家群体来了一个当头棒喝,让狂热的发展野心迎来了梦醒时分。企业家败局的剖析,正如将企业家内心的苦痛与企业的厄运,撕成一段段碎片,清晰地展示在人们的眼前。以败为镜,要比成功案例的研究更为接近企业经营的本真。

近几年,又有九个企业家断断续续地跌下神坛,相比三株的吴炳新、巨人的史玉柱、瀛海威的张树新、南德的牟其中等第一波倒下的前辈,他们的失足被赋予了更新的时代色彩。而当个体的博弈被历史的巨轮碾压之后,剩下的只能是更为新鲜的失败,正是这种还留存着一定记忆度的企业家败局,给如今身处台上的企业家们提供了不得多得的精神食粮。看三国,知成败,那毕竟是古人的事情,而且成败得失被杜撰了太多的戏剧性。看今朝企业家败局,则可以看清企业家人性的脆弱,有人则企、无人则止,企业家的修身齐家之道,正在成为企业成败得失的关键点。

新近倒下的九个企业家,虽着各自的症结与宿命,然而可以简单归纳为三种原因。第一,实业家与资本家的模糊界限。科龙的顾雏军,不可避免地倒在并购霸王梦;德隆的唐万新,过足了一场金融恐龙的春秋大梦;中科创业的吕梁,逃不过庄家舞蹁跹的宿命;托普的宋如华,上演了一番跑马圈地、概念横出的黄粱一梦。第二,产权体制下的螳臂当车的悲怆命运。李经纬,历经了养而不能防老的悲剧;赵新先,尝够国企帝王威风之后的咎由自取。第三,宏观政策调控的“牺牲品”。仰融,好一个汽车产业全国战略布局的造梦者;孙宏斌,自酿自饮了现金流极限运动酿灾难;戴国芳,则是十年后又一个倒下的巨人。

面对形形色色的企业大败局,企业界、财经界和咨询行业的专家学者,不约而同地进行着一场中国式失败的反思。反思的成果,概括起来有三个要点:其一,企业家遇上了政治,就如秀才遇到了兵。其二,不完善制度下的创业原罪,企业家如坐火山口。其三,职业精神的匮乏,实业家成了职业赌徒,最终玩火自焚。本人从事消费品和工业企业营销咨询已逾十年,跟不少企业家或深或浅地打过交道,以我来看,这三个原因都只是表象,而且,把问题更多地归罪于客观环境,并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企业经营受到时代限制是必然的,因为企业只是宏观经济和社会体制的一个细胞而已,而企业家的命运也终究是时代大潮的一个浪花,

企业家的成败,客观环境只是诱因,而内在的企业家精神则是主因。

何为企业家精神?彼得•德鲁克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若再往里深究,企业家精神还包括创业精神、冒险精神和竞合精神。从这四个要素来看,国内的企业家在创业、冒险方面是数一数二的,企业就是企业家最大的 ,他们毕其一生心血苦苦经营,失去了企业的痛苦不比失去孩子更好受。但在创新、竞合方面,我们的企业家还不那么擅长,追逐财富的野蛮力量要远胜于造福社会的文明使命。

上述四个要素构成的企业家精神,最多只是企业经营的内在动力,是企业家领航效应的市场化体现。而我认为,企业家精神最为核心的则是社会责任。企业是小社会,集聚了相当多的人财物等社会资源,理应为内在的小社会、外在的大社会做出贡献。前一段时间关于“裸捐”的争议,焦点就是企业的财富是为少数的被捐助者享用、还是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公共福利的选择问题。小慈善,是关注人数有限的受难人群,而大慈善,则是为更多人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王十块”在公益捐款时可能不是太大方,但他主导的“第八峰”环保论坛,则是给社会带来了更为精彩的回报。而那些掩面败去的企业家们,并不是不够聪明,反而是过于聪明触动他们僭越规则的个人野心,把个人凌驾于企业和社会至上。而失去了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也已经丢掉了企业家的光环,沦落为血腥的逐利者和道德规则的破坏者。

细究企业大败局的个中缘由原因,我认为其主观原因大于客观原因,而企业家精神大溃败引发的种种病症,则是企业在巅峰时刻猝死的必然结局。特别是民营企业,过多地染上了企业家个性的色调,而极不成熟的企业家个性,则埋下了企业从暂时的成功走向失败不归路的伏笔。

1、没有一个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企业的内在体质,注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商业模式的另一种说法就是赢利模式,本人在最近的几篇专文中就曾提出:一个企业必须先从企业战略设计开始,精心搭配赢利模式五要素,彻底经历赢利模式的五项修炼、富有远见地开展赢利模式的五项战略选择,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利润区,推动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基业长青之路。

11.企业为“大” 篇十一

市委书记的特殊职责

7月4日上午,宜昌市委书记郭有明冒雨来到兴发集团宜昌精细化工园进行现场办公。

而此前一天,正是湖北深圳工业园奠基和签约仪式,郭有明无疑要为这一大事忙到很晚。

同样令人感慨的是,重外,抓深圳工业园项目引进;但并不轻内,同时亲自抓宜昌本土的重点项目。

针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郭有明说,目前园区拆迁已成为关键问题,对精细磷化工,有机硅、离子膜烧碱等3块项目用地上的600多户拆迁户,要按国家政策拆迁,实行拆迁资金直达,确保拆迁时间,加快拆迁进度,满足企业开工要求。园区将跨伍云路,要加快水电蒸汽涵管和地下通道建设,确保伍云路改造工期。

为此,郭有明要求成立专班随时随地服务,在把握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对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行特事特办,特别是对征地拆迁和有关许可证、手续办理,不能拖延企业的时间。他同时要求市委督查室加强对项目建设服务的督办。

市委书记变成了企业的服务员。

这只是宜昌市对重点项目实施市级领导联系责任制的一个缩影。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80个市级重点项目,分工到四大家市级领导,全程跟踪负责项目建设,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同时将进度情况定期通报,市级领导的服务能力也要受到监督。

兴发集团宜昌精细化工园正是市委书记郭有明负责联系服务的一个重点项目。

在兴发集团宜昌精细化工园现场,郭有明不忘提醒随行的20个部门负责人,宜昌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把项目、产业发展上去,没有项目就没有产业,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

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

郭有明此行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宜昌市如何做好引导和服务,帮助打造百亿兴发。

宜昌并没有把服务企业停留在“解决困难”的层次上,而是更上一层楼,引导企业发展图强。

宜昌也并没有满足本土知名企业众多的”宜昌现象”,为此,宜昌市力争3至5年内打造8至10家百亿元企业。

兴发集团董事长李国璋向郭有明介绍道,今年上半年,兴发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4.8亿元,利润1.8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预计今年兴发销售收入可突破50亿元。

郭有明和李国璋一起,认真商讨了企业发展的形势和机遇后,确立了打造百亿兴发的发展目标:从今年起,用3年时间打造百亿兴发,力争明年底形成过100亿元的产能,在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目标。

这并不是一时的突然决定。去年8月8日,郭有明在兴发办公时,就提出了打造百亿兴发的设想。

郭有明说,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和实践,当前,兴发市场好、项目好、机遇好、发展势头好,完全有可能实现百亿企业、百亿产业园的目标。

兴发是兴山县的支柱国企。兴山县委,县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举全县之力打造百亿兴发。

“亲眼目睹了兴发新上的系列精细磷化工项目,我们才真正感受到打造百亿兴发不是梦!”这是兴山县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自内心的感叹。

打造百亿企业,并不是政府直接干预企业,而是政府作用企业的又一种新方式。宜昌市政府的人士说,宜昌提出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走符合宜昌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异地办厂与税收分享

其实,宜昌市委、市政府想得更长远,也更具发展智慧。

比如兴山,是宜昌市的一个山区小县,受土地、交通、区位、信息等条件的制约,当地政府发展企业的各种成本较高,企业的发展空间也受到局限。

于是,宜昌市开始创新布局。通过实施“飞地工业”,引导不宜发展工业的山区县市,到宜昌市开发区等沿江产业聚集区集中办厂。

宜昌市考虑到宜昌开发区几乎无地开发,而虓亭开发区有地但开发成效不大,就将两区合并,统一管理。合并后,宜昌开发区空间范围扩大,开发建设能力增强。

市里在合并后的宜昌开发区划出特定区域,专门提供给山区县市建立招商引资工业园,用“异地办工业”、建设“园中园”的新方式,让不宜发展工业的山区同享沿江产业聚集区的优势。市、县和园区所在区,按照4:4:2的比例,进行税收分成,基础共建,产业共育,利益共享,环保共担。

这种异地办厂与税收分享的创新方式,解决了山区县“有了项目等配套”的难题,不仅促进了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更促进了城与乡、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

目前,兴山、远安区县等设在宜昌开发区的工业园已引进的河南双汇、海南椰风等项目,年销售收入达3亿多元。

兴发集团也得以走出兴山县,在宜昌开发区建设兴发集团精细化工园。董事长李国璋预计今年兴发销售收入可突破50亿元,化工园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占到整个集团40%以上。

宜昌市委、市政府这种创新运作,给兴发集团带了做强做大的空间,李国璋这样动情地说:打造百亿兴发的梦想正一步步实现!

上一篇:市教育局领导讲话材料下一篇:杜甫的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