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2024-06-29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精选14篇)

1.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篇一

理实一体化教学心得体会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已广泛应用于一些职业学校,这种教学方法,经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不好教学环节,或教师根本只做形式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那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校本学期也开展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本人体会到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注意:

一、课堂管理

加强课堂管理。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是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不再象以往坐在教室里的固定座位上听老师讲课,学生记笔记,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突出学生主体,学生要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严抓课堂纪律,多花时间和精力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合理安排学生操作练习,维持好课堂秩序。课堂纪律好,学生才能学得好。否则教学秩序混乱,还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能力培养

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应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训练过程。实训时老师应巡回指导,总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解和强调,提醒学生并引起学生重视,必要时对一些学生作个别辅导,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老师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或不规范操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操作,老师应督促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参与,并加强指导。

三、分类教学

对学生进行分类、分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各自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如有的学生很聪明,但很贪玩、好动,个性散漫,这样的学生就需要我们对他施加压力,进行引导和督促。课前和他们进行谈心、教育,端正其学习态度,使其明确学习的重要性,课堂上多提醒,让其集中精力听好课,课后多督促,再花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外辅导;有的学生埋头学习,只管自己,不管别人,我们应充分挖掘这部分学生的潜能,使这部分学生既协助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又可帮助班级里成绩差的同学,培养这部分学生在工作中的有效组织、协调的管理能力,使潜能得以有效地发挥;还有一类学生,胆小怕事,心理承受能力很差,觉得实习操作是件很难的事情,怕干不好或干得不如别人好,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多加引导,激励这部分学生不断地树立信心,磨练意志,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敢于拼搏,勇于进取,面对现实;另有一部分学生性情懒惰,怕脏怕累,不愿动手干,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应加以督促,并对他们施加一定的压力,强制他们动手。总之,对于个性各异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经过这种分类教学,才能使好、中、差学生各有所获,成绩均有提高。

四、实训效果

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比速度、比质量、讲效率。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突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果学生想干就干,不干也无所谓,老师不督促,这样,一学期下来,有的学生就一无所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过几次课的操作训练,应能学到很多东西,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实物的操作。如果课堂上不讲究质量、不讲效率,学生没有时间观念,操作时边练边讲话,边练边玩,学生操作时时间紧迫感,那么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师应改变这种状态,操作过程中可分组进行操作比赛,老师在一旁给学生记时打分,并挑选几个好学生来协助老师进行当裁判,同时给予干得好的学生加以表扬,干得差一些的学生以鼓励,既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干得好的学生就更想露一手,信心百倍,干的不好的学生也想努力赶上,不甘落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实训安排

合理安排实训教学。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课程基地,就必须要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一体化”场所,开放式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保障。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在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时,实训项目申报上去,实训中心把大门打开来,仪器仪表摆上台,学生积极动起来,教学效果才能凸显出来。

总之,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勤于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要不断地善于总结,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丰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

江西新能源科技学院光伏发电系 2014.12.16

2.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篇二

1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定义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 同步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 使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成为一体, 学生可有计划地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和学习要求结合理论知识进行专业实践。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使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一体化, 也使教师的知识、技能能力一体化, 还有使教学场所一体化。因此, “理实一体化”不是理论和实践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 而是从学生实践技能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2.1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中, 通过示范或操作等手段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它能够使学生获得具体、清晰、真实、形象的感性知识, 加深对书本知识的掌握, 将抽象的内容和实际联系起来,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掌握正确的技能。上课前教师要做好上课演示的所有准备。

2.2 讲授法

首先给出项目, 通过操作演示以后, 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同时将一些重点的知识引入并讲解, 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系统的知识。讲授要有系统性, 重点突出。讲课的过程是说理的过程,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要做到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既符合知识本身的系统, 又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这样学生就能一步步掌握专业知识。

2.3 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学生在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从而掌握相关技能, 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并进行验证,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训练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 强调操作的安全, 提高训练的效果。教师要认真进行巡回指导, 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保证练习的准确性。对每名学生的在训练中的情况要及时地进行记录, 以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 提升练习效果。对不按照要求进行训练的学生要组织观摩, 并进行演示, 以保证其学习效果。

3 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

3.1 促进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和实践分别开展, 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大部分内容不相符, 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互不干涉的局面, 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不再遥远, 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也将非常理想。

3.2 一体化教学适合学生的素质现状

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的理论部分, 公式复杂、定义太多, 大部分同学没有兴趣, 易产生不愿意学的情绪, 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改善以上情况, 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使理论教学和实训同步推进, 增强了直观性, 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消化理论知识, 让他们对知识渴望, 对设备熟悉, 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 在教学理念上, 应根据学生目前的现状, 多为学生提供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 使学生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中解脱出来, 获取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及能力。

3.3 一体化教学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具有讲授理论课的教学能力, 而且还要具备实践操作的指导能力既要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发展趋势, 又要有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新方法开展教学和教研的能力。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 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 促使教师钻研业务、苦练实践技能, 提高教学水平。

3.4 一体化教学为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供平台

在一体化教室上课, 教师能很好地把学生情绪调动起来而且在教学工程中, 教师还可采用学生自主提问的教学方法, 即以学生质疑为切入点, 以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4 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

4.1 教学内容一体化[5]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是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根据职业岗位要求, 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的需要, 参照相关职业技术资格标准及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将课程分为基础知识实训模块、实训模块组成。教师根据各模块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 重新组织安排课程, 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每个实践教学环节中, 将教学重点始终放在提升学生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上。

4.2 教学组织一体化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的每堂课都是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三个步骤来进行教学组织。在讲解过程中, 教师以实训内容为主线提出相关问题, 在对每个问题进行解决时先让学生与老师一起进行操作, 然后大家一起对该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过程, 之后再让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 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效果。

4.3 教师队伍一体化

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均应较强, 能够把理论和实训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既要具备渊博的知识, 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4.4 教材编写一体化

本门课所使用的教材是按照一体化教学要求所设计的, 该教材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有任务, 有案例, 贴近工程实践。该教材在我院已经使用3年, 通俗易懂、易学易用, 学生评价较好。每个项目后面的思考题和实训内容将知识点串联到一起, 既有理论思考又有实训练习, 学生学起来较容易。

4.5 考核方式一体化

为适应一体化教学方式,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总成绩计算方法如下:平时成绩×20%+阶段实训成绩×30%+期中成绩×20%+期末成绩×30%。阶段性考核主要以综合性实验为主, 充分体现考核体系以实训为中心。

5 结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的情况, 还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中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 能够改善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 体现“教学做”的指导思想,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 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伟珍.做学教一体化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 2009.

[2]梁燕.高职课程模式创建取向[J].职教论坛, 2009.

[3]廖哲智.高职课程建设的反思与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4]贾永红.汽车修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探讨[J].消费导刊, 2009.

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浅析 篇三

关键词:技工教育一体化双师型教师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企业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技工教育正是满足企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摇篮,但是当前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而 “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践一体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就应运而生了。现就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阐述如下:

一、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定义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方法

1讲授法

在课堂上,将项目展开后,通过演示操作及相关内容的学习后,进行总结并引出一些概念,原理进行解释,分析和论证,根据教材,既突出重点,又系统地传授知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构建的系统知识,讲授要求有系统性,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讲课的过程是说理的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即符合知识本身的系统,又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这样学生就能一步步掌握专业知识。

2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通过教师进行示范性实验,及示范性操作等手段使学生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好方法。它可以使学生获得具体、清晰、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书本知识,抽象理论和实际事物及现象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课前教师要做好演示的准备工作,根据课题选择好设备,工具,量具。

3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学生上完理论课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从而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把理论知识通过操作练习进行验证,系统地了解所学的知识,练习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强调操作安全,提高练习的效果,教师认真巡回指导,加强监督,发现错误动作立即纠正,保证练习的准确性。对每名学生的操作次数、质量作好一定的记录。以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促进练习效果。对不操作的学生要求在旁边认真观摩,指出操作中的错误,教师及时提问,并作为平时的考核分。

三、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和意义

1目前学生的素质现状,适合一体化教学,来提升教学质量

目前技工学校学生基础差,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抽象的专业理论课,学生感觉较难入门,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一堂课下来,真正系统理解掌握课程的学生不多。而专业技能课,由于受到理论学习程度的限制,无法深入,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理实一体化教学,可克服单门专业课教学弊端。由于它是在一体化的教学实习场地以一体化的师资对学生进行一体化的教学安排,因此能使每一课题都能讲授、示范、训练同步进行,突出了现场示范,增强了直观性,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让他们对知识产生亲切感,对设备产生熟悉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通过“一体化”教学,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讲授专业理论课,而且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指导生产实习,成为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既要了解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又要具有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开展有效教学及教研能力。教师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取长补短,找到“相结合”的最佳结合点、结合方法,使自身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高了,教师的压力、工作量大了。同时也锻炼、培养了教师,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促使教师努力钻研业务,苦练操作技能,提高教学水平。

3通过“一体化”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合一”思想适合于电工专业课的教学。使我们电工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能产生兴趣,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教育联系生活实践,学以致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既懂理论又会技能的技术工人。

4促进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集中实习分别进行,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习课题往往不符,出现了理论是这样讲的,而实习又练的是其它的,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一体化教学可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融合,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市场占有率,进而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其素质的高低也必将影响到学校的发展与生存。实施一体化教学,可明显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最终得到的是市场(社会、企业)的认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办学效益。

四、对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1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技工學校必须加快高技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2理实一体化教学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后,教学资源的投入必然加大,实习费用必然增加,教学成本必然提高,但取得的效果一时不一定有很大的提高,短期内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3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模块化整合,并改变课时及授课方式。

综上所述,技工教育采用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改善目前单调的教学方法,改善课堂的教学环境,改变目前技工学校学生普通厌学的现象。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

4.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篇四

我一直担任机械制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基本上是以讲、练为主,在每一学年后期留有一至两周的时间进行零件图的测绘,对于这样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总结下来有利有弊,利的是对于基础部分来说,讲、练为主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地掌握机械制图的绘制与识读基础,如正投影法及基本体的视图画法,轴测图及组合体的画法等;但在图样的表达上,讲、练就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而且学生在接受程度上也有不同,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很简单不想听,基础差的学生又有些听不懂不想学,而到后面的零件图及装配图上更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去年开始在讲完基础部分后,逐步引进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初步取得了一些效果。现将自己开展的一次“项目教学活动”过程简单的汇报如下: 例如螺纹的测绘项目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活动的开始、活动的展开、活动的结束。每一阶段的活动都要由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制定。例如:

第一阶段:活动的开始。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项目”的题目,以便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他们对此项目已有的知识。学生在讲述他们的经验和表达他们对已知概念理解的同时,对此项目的兴趣不断增加,并能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设计自己的活动,老师启发和帮助学生设计项目活动中要调查和解决的问题。在这一阶段上先提出要求:4-5人一组;把螺纹给学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如螺纹的作用、用途、常见螺纹的分类等,并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观看一组螺纹图形;启发他们从哪里入手来做这个项目。

第二阶段:活动的展开。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实地工作。例如:安排他们与项目的有关人员、专家等谈话(实地考察)。老师提供资源(利用多媒体及相关的录像、相片、故事和音乐等)以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老师为学生进行调查提供各种建议。在此阶段老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对各自的工作进行讨论并相互提供建议和帮助。在这一阶段,由学生自己搜集一些不同种类的螺纹,并自己给这些螺纹分类,做一份档案,并且尝试着自己来测量螺纹的尺寸并画图,在这个过程中,各组同学互相帮助、互相检查所画图形的正确性。

第三阶段:活动的结束。由老师安排一次项目活动总结会。老师帮助学生选择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让他们有目的地展示自己开展活动的全部成果,让学生表达自己学会了什么,并分享他人成果的快乐。并激发学生新的兴趣,转向新的项目活动(或对该项目活动的后续发展)。

结束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总结汇报,每组同学把自己组内的成果向大家展示并做介绍自己是怎样完成的,查找了哪些资料,画了哪些图形,由其他组的同学提问检查正确性。在这个过程中,因都是同学们亲手制

通过开展项目教学活动,我体会到:

1、项目教学只是教学的一个部分,项目教学不可能替代全部的正规教学。因为传统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项目教学的目的在于运用已有技能和知识,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以及生活和生存能力。

2、教师在项目教学中要注意自己地位与角色的转变。因为项目教学是为因材施教提供真实的实施环境,教师的地位在项目教学中是经常变化的。当学生学习新技能时,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当学生运用已学技能时,教师是导航员;当学生自主活动时,教师是观察员;当学生以小组进行活动时,教师又需要充当协调员。它要求教师有极大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经常需要临时调整。

3、项目教学选题的要求:

①项目怎样结合教材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②项目是否与生产实际或经营活动相结合,是否给学生有实际操作机会或环境,达到教学目的? ③项目能否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并相互学习?项目能否激励学生在校内及校外收集有关资料,激发学习自觉性?

④项目能否让学生有机会围绕此题表演、或用其它方式如制作模型、撰写文章、数据表格、绘制图画、口头报告等来反映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和他人一同享受成果的快乐?

5.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篇五

【摘要】对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调查,分析形成了 “两段六步”教学程序、“三策联用”教学策略和“

三、六相融”教、学方法组合。两段是指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两个紧密相连的教学阶段,六步依次为知识采集、行动策划、方案审定、演示与练习、报告撰评、反复操练六个教学步骤。“三策联用”是指替代式、参入式、产生式三种教学策略联用。“

三、六相融”是将理论讲授、定向引导、堵漏纠偏三种教法和视听接收、研讨互学、思考探索、实操体验、总结内化、操练提升六种学法融为一体。它们丰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组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249-02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职业院校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1]。近几年,有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对教学程序、策略、方法的研究较少。加强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研究,对有效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动物疫病诊断技术》是兽医专业的核心专业能力课。按照传统教学模式[2],该课程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辅助以少量的互动讨论和实习指导。学生则以听课为主,以完成书面作业和少量实践练习来辅助学习。教师执行着讲授――练习――评价三步教学程序,常用的教学策略是替代式策略,这种模式下,教师的主导作用被扩大,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丧失。尤其用语言对病理变化和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很难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认识,更难加以理解和运用。2010年起,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对该课程教学实行了理实一体化改革。2011年和2012年,教改班的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连续夺得《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比赛项目一等奖,指导教师同时获得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为总结教学经验,我们以教改班师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教师座谈会和学生问卷调查两种形式进行了调查。经分析形成了“两段六步”教学程序、“三策联用”教学策略和“

三、六相融”教、学方法组合。它们丰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对提高教学质量产生了有益影响。

一、方法与步骤

1.教师座谈会

调查对象为参与该课程教学的4位专业教师。中心议题是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怎样进行课程教学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会议按顺序安排4位教师依次发言,每位发言者均不得对其他发言者的观点予以评判。会前2小时通知参会人,并向调查对象讲清目的,提出要求。安排一人主持会议,另一人做好会议录音记录,确保信息准确、真实。

2.学生问卷

采用全面调查法,对教改班全部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见表1)。问卷让学生当场填写,填完后立即回收。

表1理实一体化改革成效调查问卷

3.资料整理与分析

教师座谈会形成的记录材料由调查人员进行整理,理清发言人思路,把握住发言要点。问卷由调查人员筛选,剔除未按规定填写的问卷,进行统计。两类材料分别采用完全归纳法和聚类法分析。

二、调查结果

1.教师座谈会记录

4位教师全部出席了座谈会,会议发言气氛活跃,意见基本一致。

⑴ 教学活动及教、学法简述

《动物疫病诊断技术》教学全过程包含10项联系紧密且循序渐进的活动:

第一项,教师说明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回忆前导课学过的原理知识,为诊断打好理论基础;第二项,教师给学生讲授诊断技术,帮学生明确诊断方法和要点;第三项,学生面对诊断所用工具和仪器,通过网络查询和师生间、学生间相互交流了解其结构、原理、使用方法,为制定操作规程做好准备;第四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索并制定操作规程草案;第五项,教师审核各小组草案,进行纠错堵漏,学生参照教师意见,完善草案,形成操作规程;第六项,教师按照操作规程给学生作演示;第七项,学生依据自己制定的操作规程和教师操作演示,进行模仿操作,此时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不正确的动作进行纠正;第八项,学生回忆自己的操作过程撰写出实训报告;第九项,教师审阅学生实训报告,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反馈;第十项,学生根据教师反馈意见,在反复操练中修正行为,实现操作自动化。

⑵ 教师教学感受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上述第一、二、六项活动中,认真听讲、记笔记的学生约增加30%,做小动作的学生由15%下降到5%,打瞌睡的下降为零。第三、四、七、八项活动,是学生通过信息交流进行学习的过程,尤其是第四、七、八项活动,属于群体试制“智力产品”和“行为产品”的活动,在这些教学活动中约90%的学生勤于动脑,冷静思考,互教互学,勤学苦练。不参加讨论,四处走动,袖手旁观,贪玩不学的学生由30%下降为10%。

2.调查问卷统计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13份,收回113份,其中有8份未按要求填写,根据规定剔除,总有效率为93%。对剩余105份问卷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调查问卷统计表

本次调查,93%的学生填写了合格答卷,说明学生对本次调查非常重视,资料搜集过程获得成功。尽管学生群体学习方法千差万别,但是无论如何必然与人的认知规律符合。由问卷统计表得知,十个问题中学生对A选项选择率平均值为44.3%,B选项选择率平均值为34.6%,认可该教学模式的学生占总数的78.9%。

三、结果分析

1.教学程序分析

整个教学过程共分10项活动。第五和第十项是“产出”活动,前者形成了“操作规程”,后者外显出“操作行为”,两次“产出”把全过程分为前后两段。对前后两段进一步剖析又发现,每段的开始都是学生通过教师或其他渠道采集知识的活动群或活动。即由第一、二、三项活动构成的活动群和第六项活动。在知识采集与产出之间,前后都有一个性质相同的活动或活动群,即第四项活动和第七、八、九项活动构成的活动群,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其他信息源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消化知识和探索创新,以完成行动策划。由此可见教学过程的前后段皆由3个步骤构成,全过程共分6个步骤。

由此,我们把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程序概括为“两段六步”程序。分析教学全程得知,该程序符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3]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的认识由原型定向开始,通过原型操作,最终完成了原型内化[4]。

2.教学策略分析

前后过程中,讲授和操作演示活动,是教师将前人的认识迅速传递给学生的活动,这种策略是替代式策略[5]。采用该策略教学效率高,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缺乏深度。行动策划步骤中,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针对教学目标互动学习,这种策略是参入式策略[5]。采用该策略教学时间较长,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深刻。“产出”活动,是学生将自己的智力成果和操作能力以外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活动,这种策略是产生式策略[5]。它能帮助学生验证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进一步完善行为。我们称上述策略应用法为“三策联用”。与传统教学策略相比,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策略结构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以参入式策略为主,产生式策略为本,替代式策略为辅的特点。这种策略联用法,弥补了单一策略之不足,吸引着学生精力旺盛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3.教、学方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采用了三种教学法,即课堂讲授法,定向引导法和堵漏纠偏法。分别表现于第二项活动,第一、六项活动以及第五、七、九项活动中。学生采用了六种学习法,即视、听接收法,研讨互学法,思考探索法,实操体验法,总结内化法,操练提升法,分别表现于第二、六项活动,第三项活动,第四项活动,第七项活动,第五、九项活动和第十项活动中。上述教法与学法融为一体,不可分离,我们把上述对立统一的教、学法称为“

三、六相融”教、学法组合。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变为启发式,着力点由群体变为个别,目标由授鱼变为授渔。学生的学习动力由外力变为内力、学习方式由个体变为合作。能力产生方式由输入式变为探索式。

四、讨论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师资素质、课程安排、教学设施、教学组织形式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随之产生了相应的教学程序、教学策略体系和教、学方法组合。《动物疫病诊断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其教学程序具有科学性,教学策略具备吸引力,教、学方法组合合理有效,三者共同作用,恰当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大脑的思维功能,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晗.中等职校汽车电工电子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2011.(18)

[2]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第二版

[3]任芳.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J].教学与管理.2001.(22)

[4]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0)

[5]李芒.现代教育技术[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10)

作者简介:

6.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篇六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改革方案

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效益关系密不可分。由于教学方法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与课程及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建设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我校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制约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校原来主要采用传递一一接受教学模式,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其他类型的教学模式都是辅助的,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延续普通教育的模式,采取班级授课制,以课堂教学为主体,颠倒了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师生关系。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内核是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作用是指挥、引导、协调。职业教育套用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很难出现突破性进展。教学模式不改变,新的教学方法难以实施。

2、现有师资素质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我校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而且在日常教学工作的运行中,专业理论课教师实践能力低,实践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不高。教师智能结构单一,难以全面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常常是一体化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例如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既教理论,又教技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同一个过程展开。

3、学科本位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制约了教学方法的实施

教学内容及教材与教学方法是统一的,方法总是特定教材的方法,教材总是方法化的。我校职业教育课程是以学科为体系。在课程内容构建以及整体结构上还是学科课程模式的基本特征。学科体系的课程与教材往往只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在思想观念上就给新教学法的引进带来很大的障碍。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在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上普遍缺乏对新教学法的适应;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实施新教学法需要应付两种不同的课程体系,这确实是一件相当吃力的工作。

二、电子专业课教学方法改革计划

我校电子专业教学计划中分别安排了电子整机安装实训以及电子整机理论课,而在教学安排中,带理论课的老师不带实训课,而带实训课的老师不带理论课,这样就造成了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我校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准备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专业课老师不仅带理论也带实训。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让理论和实践一起进行,也就是理实一体化教学。学校以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为试点。

1、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将教学计划按三年制“2+1”模式制定,推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实践性环节。其中实践性环节实行理实一体化家学,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要区编入课表、阶段性完成教学。

2、例如《维修电工技术训练》每天六节课,四周为一个阶段完成一个教学模块,并组织参加工具维修电工中级工技能鉴定,下一个阶段再进行四周的《无线电调试工实训》教学模块或四周的《电工实训》及两周的《电子CAD实训》教学模块。同一模块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由一位教师主讲,同时实践教学还根据课程的需要安排一至两名专职实习指导教师辅助实践教学。

3、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买来的教材已经不能适应理实一体化这种教学方法,将利用暑期组织电子信息部部分专业老师编写教学计划中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校本教材初步准备编写六本《通用电工电子仪表应用实训》《电工技能实训》《电子技能实训》《家用电器综合实训》《数字电路制作与调试》《钳工技术训练》。

4、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不仅不是理论知识丰富,还要实践技能过硬。为了切实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除了暑假送老师参加新课程培训外,将组织老师进行技能训练并集体考取技能等级证书。

5、理实一体化教学最重要的支撑就是实训设备,我们将在本学年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添置一部分实训设备,改造实训环境,设立讲学岛。

电子信息部

7.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篇七

一、课程总体规划

1. 课程作用及能力目标确定我们选定了三年制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来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并于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实施。

首先我们明确该课程的作用为担负着帮助毕业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从数控机床操作工向更高层次的—数控工艺员岗位迁移的重任, 并为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起主要支撑作用。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该课程的专业、社会能力目标, 再结合现有实验实训条件, 我们制定了新的授课计划。新计划重点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因此增加了查找资料、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编写、工艺文件的整理及归档、数控仿真软件仿真加工等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顺序也做了较大的调整:由原先的数控车削工艺制订、数控镗铣削加工工艺制订调整为先进行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学习, 再安排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制定学习、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的制定学习, 最后是加工中心加工工艺的制定学习。

2. 教学内容选取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体, 按满足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知识逻辑排序, 以一个个与职业岗位相关典型工作任务构成。

按由简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以工艺路线拟定 (含数控加工) 及数控加工工序设计为主线, 学习从零件图样分析、工艺制定到检查、评价、总结及资料存档全过程。每一项目均以工作任务承载教学内容, 再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教学载体。例如针对零件工艺路线拟定教学内容设计, 先从较简单的花键轴零件工艺路线的拟定学习入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再学习平面槽型凸轮零件工艺路线的拟定, 最后学习较复杂齿轮箱盖零件工艺路线的拟定。

二、课程实施方法及评价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采用行为导向的教学方式。首先将项目任务书发放给学生, 让学生具有主动权, 知道该课程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工作任务。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也尽量以学生为中心并结合多媒体、现场教学等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进行知识的讲授。

1. 项目任务教学在给学生发放的项目任务书中, 我们就将项目工作内容公布给学生,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制定工作步骤。

在每一个项目结束后, 由指定的学生再进行项目工作小结, 工作组做出项目总结及小组成果展示。通过整个过程, 学生收获颇多, 不仅学会如何收集整理资料, 还学会了编写数控加工的技术文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让他们对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增强了他们的职业荣誉感。除了这些外, 也培养了学生自主的在课堂外积累相关专业知识的习惯, 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学习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倡导、师生互动、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过程, 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本课程在每一个学习情境中均不同程度的采用了讨论教学法。同学们通过讨论, 可以从别人或别的小组获取不同的知识, 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 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他人, 提高学生交流思想、看法和协作的能力。

3. 教学方法选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我们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项目6为例来介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在现场采用讲述、演示、实操方式介绍数控铣床主要技术参数、基本结构、加工特点、加工范围及加工精度, 然后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教学课件进一步学习项目6的教学内容, 并能在教师引导下完成零件零件数控铣床加工工序设计。如定位装夹方案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等。在本课程每一个项目工作中都运用了引导教学为主及讲一点、示范一点、练一点, 讨论、总结、互动的单项训练、单项考核教学法。

4. 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课堂的学习, 学生已编制出了数控加工工艺文件。

为了巩固数控加工知识并运用于实践当中, 我们增加了实训环节, 学生要在计算机房用数控仿真加工软件进行虚拟加工。通过增加这一环节, 改变了以前该课程只能纸上谈兵, 对与错只能等到学生工作后去验证的被动局面, 老师可针对学生在仿真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化辅导。

5. 教学考核评价我们对原有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 课程中的每一个项目工作完成后, 都要进行单项考核。

学习情境所有项目工作及考核结束后, 最后进行阶段考查、答辩、评价、总结, 使学生对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在学期最后进行综合性的课程考核, 并总结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结果分析

教学改革结束之后, 我们对学生《数控加工工艺》课程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积极收集了相关信息。学生普遍对该教改比较满意, 具体表现为。

1. 学生认为自己更为主动, 学习效果也很好。

2. 课程内容的安排更趋合理,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有所提高。

3. 教改之前, 学生对数控加工工艺了解少, 不知如何去学;教改之后, 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 学生表示受益很大。

4. 上岗后对工作上手很快, 缩短了用人单位培养周期。

8.电力电子理实一体化改革探析 篇八

【关键词】电力电子;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

1.引言

我院目前使用的电力电子教材是我院电气系教师高文华老师主编的《电力电子技术》,授课方式按照章节逐一讲授,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将理论知识与实训实验分开。授课过程知识点的划分过于明显,知识模块化,学生难以整体把握,在实训中,也多是验证性的实验,收效不大。在改革中,我们将整个课程按学习情境划分,再把学习情境对应的内容列为若干个项目,按照项目设计的内容进行授课,在原有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这样,完全打破了原课程的章节授课模式,在实训中体现、完成独立的项目,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够用为度”。

2.教学情境的设置

理实一体化改革需要将原本的知识体系进行重组,设置合理科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和目的,知道学习完相应的理论知识后能够达到的相应技能,有重点的自主学习,有目标地动手实践。根据电力电子技术的课程内容,改革现有的教学体系,设置了四个学习情景:调光灯、电风扇无极调速、电力机车、中频感应加热炉。每个学习情境设置2-3个学习项目。学习情境一,调光灯的学习项目:单相半波可控整流、单相触发电路;学习情境二,电风扇无极调速的学习项目:单相交流调压电路、交流电力开关;学习情境三,电力机车的学习项目:单相桥式可控整流、单相逆变电路、斩波电路;学习情境四,中频感应加热炉的学习项目:三相可控整流、三相逆变电路、控制电路;总共10个学习项目。

3.实训教学环节的改革

整个课程实训的体系可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训和现场教学三个部分来进行。基础实验主要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实验设备的使用、半导体器件的测试及了解实验装置特点和构成。综合实训要求学生掌握电力电子电路的各部分电路功能、特征,要求学生自行设计电路,掌握各种触发电路与其主电路的构成特点,掌握电路构成的原则及调试方法,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更加锻炼学生的技能,不但要自行设计实训电路,而且要焊接、安装实训电路板,完成相应的触发电路设计和调试。现场教学时简历在与周边单位良好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现场参观的方式了解到了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半导体应用电路的实际调试方式和方法,将实践能力的训练深入到现场实际,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的把知识与工作岗位联系起来。我们还可以在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环节采取现场专家指导课题的方式,一改学生的纯书面设计为与企业生产实际相关联的工艺设计或检验流程设计,且在学生职业道德、岗位规范方面进行了培养和锻炼。

4.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对接

采用现场教学法理论实践交融渐进教学法。如调光灯情境中,先引出分析案例---调光灯,由其工作特点引申到其相关的工作器件,工作电路及工作原理。学习到器件时,让学生进行器件的测试,使其进行电路实验,自己连接电路,并通过波形观察来掌握这种电路的特点和应用,学习完这部分内容后紧接着进行调光灯的综合实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边学边做,在学中做,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安装、调试到故障分析一步步掌握与整流技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了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分开,难以融合的难题。理论学习任务与实训内容对接方法如下:

以学习情境一调光灯的安装与调试为例,在这个学习情境中共设置了2各学习项目,按照课程内容,将各个项目分解为具体的授课任务,并和实训任务对接。学习项目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设置的学习及实训任务:任务(1):晶闸管的特性;基础实训(1),晶闸管的导通、关断条件测试;任务(2):不同负载的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基础实训2,单相半波整流电路的测试;学习项目2:单相触发电路的学习及实训任务:任务(3):单结晶体管介绍;基础实训(3):单结晶体管性能测试;任务(4):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在学习情境一两个学习项目完成之后,安排一次综合实训,让学习对所学知识再次回顾和体系化,锻炼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5.总结

高职教育理实一体化的改革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响应教育部公布《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各大高校也广泛开展项目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改工作。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改革正朝着规范、实际、深入的方向发展,这一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开拓进取。

参考文献

[1]葛笑寒.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电力电子课程教学设计[J].科技信息,2011.

[2]杜红艳,谢静.一体化教学在电力电子课程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3,8.

[3]殷忠敏,薛金華.电力电子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0,8.

项目名称:电力电子技术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项目(KCJX03)。

9.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篇九

1.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内涵

一体化教学就是指专业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的实践技能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提倡以职业活动为基础,以技能学习为主导,通过学生的实践掌握真正的专业知识,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更需要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设计靠想象和实践,而制造完全就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理”与“实”结合,才能真正地学以致用。

2.优化教学内容

学校教师要按照“理论联系实际,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需求为主线,以模块化实践为主体”的总体设计要求,从而优化教学内容。以机械设计及制造教学“机械轴”的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先通过视频教学让学生了解轴的不同类型。其次,让学生了解轴的使用场合,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最后,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轴上零件的拆装过程,增强轴上零件的定位意识,实现理实结合的教学目标。

3.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流程

强化知识的理论技能与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学生要反复实践,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强化实践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确保学生更快,更扎实的学习,只有学好了理论才能更好地付诸实践。

二、机械设计技术基础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1.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适用够用为原则。重点在机械传动,常用机构,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技术标准、加工工艺、材料选择、使用维护;掌握基本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删减那些过深、过时的理论推导和证明,培养的是技能型、适用型人才,重点教会学生怎样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公式、定理、设计方法以及技术标准来计算、查找、确定所需要的参数;运用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来进行结构设计,解决工程设计的实际问题,这样即符合教育的培养目标,也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2.改革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

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具体的机械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技术基础和其他相关课程知识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训练学生查阅标准、规范、手册和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将原来理论教学结束后数周的课程设计融入理论教学的各个模块中,课程设计完成后,让学生把自己的设计拿来进行分组讨论,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设计的特点,主要参数的确定,工程图的表达,相互之间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找出不足,进行完善,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平。

3.采用模块化教学

打破教材章节的限制,甚至可以把几门相近的课程融合一体,将培养目标相同的相关的教学内容集中到一个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培养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培养目标明确化。例如,在学习带传动这个模块时,把电动机的选择加入进去,因为电机的动力往往是通过皮带轮和联轴器来连接输出装置输出的,《学生工作任务书》要求学生学习这个模块后,计算带式输送机减速器需要的输入功率,分配各级传动的传动比,确定电机转速,根据功率和电机转速选择电动机,V型带型号及数量的确定,带轮的结构形状和尺寸的确定,带轮工程图的设计。

4.改革教学手段,加强实验教学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利用各种软件进行多媒体课件开发,如利用实物、模型进行课堂演示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利用机械基础实验室和实训车间让学生参观了解各种机构的运动形式和特点及通用机械零件的结构;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机械设计为线索,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目标,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三、总结

现在制造业已经进入了“工业4.0”时代,传统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模式越来越难适应飞速发展的机械工业。各类技工院校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在目前相关法规、标准缺失,而中国又人口众多,高技能人才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如何加快人才的培养和提高教育的质量将是整个职业教育机构和管理部门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以期为国家、为社会的更快更好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强大的后劲。

参考文献:

[1]方贵盛.机电一体化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

[2]刘祥伟.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船舶职业教育,2015

10.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篇十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更注重的是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要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更好的掌握,仅凭课本中内容讲述,很难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知识,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变的更加生动,也大大提高了知识的使用价值,使同学们认识到了这门技术的重要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边讲理论一边实际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在实训室上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文主要介绍了中等职业学校中,电气自动化专业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几个方面的应用情况以及效果的回馈情况。

一、“理实一体化”有利于提升教学水平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证明了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理实一体化”要求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理论的阐述与讲解,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的概念或者定义,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这门技术,在操作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理解这门知识的深刻含义。所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的备课的过程中,这加强对技术的操作能力,这样才能辅导学生更好的实践。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对重点知识要加强学生的记忆与重视,这样在实践的过程中,才不会犯错。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实验,这样可以有效的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验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例如讲解某一小型机器的工作原理,可以使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将这个小型机器发到每一位同学的手中,当然这个机器的运作不能具有危险性,这样学生就可以实际操作机器,并亲眼看到机器的工作过程,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机器的运作需要哪些设备的配合,开关、线圈、电源是以怎样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的等等问题。这样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理解能力,并且通过这些知识的掌握,可以使学生知道如何控制电源,切断开关,避免以后在实验室操作的过程出现危险。

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学生,由于学到的知识专业性较强,毕业后都会掌握比较强的职业技能,所以一般都会从事相关专业性的工作,这就更好的说明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在中职学校是非常适用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刚进入电气自动化类的企业时,日常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对设备的维修与维护,所以为了能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在工作中,应加强学生对设备维修技能的掌握,培养他们对电气设备的调试与检测能力,以及排除故障的能力。

二、“理实一体化”有利于课程与实际的结合

电气专业的特点是理论性很强,而且很抽象,作为一名中职学生,要系统性地掌握理论知识是很困难的,所以在开设课程时可以考虑一些比较有操作性,而且实际应用多的课程,如各种工业组态软件,以及各种工业中常用的传感器、电磁阀等。在教这些课的时候,尽量接近或模拟实际的应用例子。我们在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时,可以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采用类似的项目教学法,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由PLC、触摸屏等组成的料灌控制系统,由 PLC、触摸屏、变频器、压力传感器等构成的恒压供水系统,由 PLC、触摸屏、步进电动机、伺服电动机等组成的定位控制系统,通过这些项目的学习,学生的专业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学习起来也不感到枯燥,很有成就感。当然,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有机会多下企业,了解企业最需要哪些技术,最需要怎样的技术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紧跟社会形势,培养社会、企业最需要的人才。

三、“理实一体化”有利于师生间交流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在学生开始操作前,教师应该讲清楚原理、操作步骤并亲自示范操作。比如在进行中级工装接训练时,教师应先对电路原理图进行分析讲解,然后告诉学生如何接线并示范,学生在操作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发现问题要及时改进,甚至改变教学方案。教师必须让学生意识到操作过程中种种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使他们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调试的时候要认真、仔细。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四、“理实一体化”有利于分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教师要根据学生各自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有的学生聪明,但贪玩、个性散漫,这样的学生就需要我们对他施加压力,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督促,端正其学习态度,有时可以采用激将法。有的学生相对来说天资稍差,动作也比较慢,这时教师更要倾注爱心。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动作比较慢,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求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实践实验,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多鼓励,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给其进行详细的讲解与示范,直到他完全明白原理,将实验做完。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原理,在今后的实验中,才能加快实验的速度,并且才能保证实验的正确。而对于那些比较聪明,动作很快,但是性格懒惰的学生,教师一定要通过监督与施加压力,督促其尽快完成实验。这样的分层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五、结语

11.物流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初探 篇十一

一、提出物流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物流产业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物流人才的缺乏,特别是技能型人才的缺乏,导致物流企业的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笔者所了解的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中,大部分学校限于实训设备和师资力量,往往只强调理论课程的开设,忽视实践技能的课程的安排,导致学生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不匹配,与社会需要的岗位技能要求不协调。而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必须按照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培养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实践技能的专门人才。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到“教学做合一”,这与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目的是吻合的,通过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中职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必须要改变现阶段教育中的“理实脱节”问题,使毕业生更好地更快地适应工作,我们要根据相关物流企业的工作岗位具体要求开设课程,根据物流人才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对教学内容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努力把理论学习、现场观摩、技能训练融于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选择课程内容

现代物流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应体现市场导向,根据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更新课程,紧跟市场需求。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改变以前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模式。在制定教学计划之前,我们可以先对区域内的物流企业进行考察,分析学生可能的就业岗位,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编制教学计划。在确定教学内容方面,中职学校一方面注重理论教学的安排,更应该以训练学生的技能为目标,要精心设计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循序渐进实训教学体系,将实训教学分内容分为几大模块,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相结合,形成一个目标明确、层次分明、且具有连续性、阶梯式提高的实训教学体系,每一个模块的实训内容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提炼,力求反映所对应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学生通过综合实训,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的学生更能够符合企业的需求。

2.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课程队伍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高素质的一线操作工人,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就是为了一方面注重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好自己已有或者可以有的资源,积极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模拟实验室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相互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对于学校来说,有条件的应建有物流实训基地,包括货架、叉车、传送带、POS机、打包机等,需要能满足平时的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要求,同时还需配备专门的单证实训室,为运输仓储中的单证制作及传输提供技术保障。没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与物流企业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到企业具体参与物流活动,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3.做好课堂评价,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活动的本质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只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只有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实现了有效学习,才算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因此,只有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观,充分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并以此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才能从根本上改进现有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仅仅依靠学校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校的实训设备、实训场景毕竟与企业的真实场景有所区别,各岗位、各环节的具体要求也有所不同。企业作为最终的毕业生接纳者也需要介入进来,与校方多进行合作与互动。校方可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开设课程,为学生带来第一线的技能知识和工作上的相关要求。也可将学校的专业教师派到企业一线岗位去学习与锻炼,了解企业运行过程中对员工的相关要求,这样理实一体化教学更容易落实到实处。

5.通过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职业资格证书是行业准入的重要依据。物流专业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更应在教学中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通过“助理物流师”、“物流员”的考证,一方面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检验学生的动手技能,培养从业人员良好的从业素质,增强岗位适应能力。通过考证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的检验更为有效,也更为客观。

总的来说,中职物流管理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益处多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做到的更多,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较强的操作能力,要求每位老师不断钻研业务、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12.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篇十二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 在全面践行教改要求的过程中, 需要积极的创新教学模式, 并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以确保相应的人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 机械制图专业课程教学的开展需要实现对课程的优化改革, 以充分发挥出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作用, 为提高该专业学科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并实现对人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满足当前企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奠定基础。

一、在机械制图专业教学中实现理实一体化完善应用的作用

在机械制图专业课程教学中, 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起到如下积极作用:第一, 将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有机融合, 促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 能够通过实践来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与吸收, 并且以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 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第二, 激发学生的主观积极性, 促进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基于一体化教学模式下, 教师需要实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进而激发学生兴趣与积极性, 并且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吸收知识, 能够具备实践操作的基本能力。第三, 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学生能够在观察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 逐渐具备制图思维能力, 能够实现对问题的有效分析与解决, 同时, 在小组合作实践的过程中又能够实现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二、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机械制图专业课程改革的对策

(一) 整合教学内容以实现教学体系的重构

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传统教学内容局限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上, 随着理论内容难度的逐渐加深, 学生面对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 相应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大大减退。而要想充分发挥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作用, 就需要打破原有教学体系格局, 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与优化, 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实现项目任务的优化设计, 确保项目任务的难度由浅入深, 并以直观性的吸引效果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 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 进而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此过程中, 相应教学体系的设计需要强化对任务驱动教学理念的重视程度, 结合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 根据相应人才培养的目标, 实现教学项目任务的完善设计, 进而通过对各个教学内容板块的重新规划为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奠定基础。

(二) 科学定位教学重心并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首先, 在教学重心的定位上。当前, 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看, 学生在毕业后步入工作岗位, 需要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 进而才能够以良好的专业基础来满足制作组装机械的实际需求。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将重心放在读图上, 一方面降低学习的难度, 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进而才能够促使学生在读懂图纸的基础上, 逐渐对制图教学感兴趣, 并能够听得懂相应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制图能力。其次, 教师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 以合作教学法等的应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 并通过实践任务的有效完成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此过程中, 要确保学生能够实现“边学边做、做中有学”, 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水准。

(三) 实现一体化教室的搭建并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素质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借助相应的一体化教师来实现, 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 要结合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实际需求, 实现相应计算机等设施的安装, 并实现连网, 下载制图软件, 为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融合, 确保实践教学的高效开展与完善落实。同时, 对于相应的专业教师而言, 需要加大培训力度, 借助校企合作模式来深入到企业中进行学习, 以不断强化自身的实践能力, 为提升该学科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奠定基础。

总结:

综上, 在职业院校中, 针对机械制图这一专业学科教学的现状, 为了打破传统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理念与模式的束缚, 实现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有效培养, 就需要积极的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完善应用。在落实改革的过程中, 需要在整合教学内容、重构教学体系的基础上, 科学定位教学重心并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 同时要实现一体化教室的搭建, 并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素质, 为充分发挥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作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国兰, 刘旭.以行动为导向的《机械制图与测量技术应用》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改革与探索[J].科技信息, 2011, 06:192-194.

[2]许勇平.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感悟[J].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 2011, 07:53-54.

13.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篇十三

上课时根据课程,将教学内容细化成许多任务,再结合课时安排具体任务的.操作过程,按照学制及认知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一般到特殊展开教学活动。每个任务的实施步骤如下:

(l)确定任务。组织教师根据跨学科的知识及涉及到的专业科目,分析确定目标和任务,详细编写《任务规划书》。

(2)布置任务。分发《任务规划书》,讲解任务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

(3)任务实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践。根据计划,教师和学生共同通过查阅、取舍、整理资料,进行任务的过程设计和验证,通过一步一步的细节操作等实际环节,不断提出问题,再通过集体讨论等途径解决问题,最终完成任务。

(4)师生评价。通过“任务成果汇报、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点评、师生共同总结”等程序完成对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并将任务完成的评价结果列为学生学习能力总体评价的一个部分。

(5)归档或结果应用。课后总结,把任务的结果归档或应用到企业或学校的生产教学实践中去,以使该任务完成的结果尽可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指导后续工作。

4.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体会

理实一体化教学把实习训练任务与理论授课内容相揉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反复对照认识,加深理解。实现了教师讲解、示范相结合;(工作中教)、学生观摩、训练相结合(工作中评)和理论学习、实际操作相结合(理实一体)。

理实一体化教学增进了教师对学生知识需求的了解,能切合实际地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法加以指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做到因人而异、协作学习。

14.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篇十四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突出机电专业的教学特色,提高教学效率,因此,近年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机电专业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推进机电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助力。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理实一体化这一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正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最佳途径,可以真正实现机电专业理论、实践和生产技术的完美融合。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谈看法:

一、完善教学设施,统一时间空间

理实一体化不仅使教学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而且充分体现了它的职业性、开放性与实践性,也让理论与实际操作建立完整的联结,而时间和空间的统一、足够工位的提供和必需的教学设施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机电专业中应用的前提和保障。机电类专业对于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学生需要亲身操作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可以说,实践操作是机电类专业学生学习的关键。因此,在机电专业教学过程中应提供多媒体、黑板等基础的教学设施和其他专业化设备,也就是要保证硬件条件的到位。此外,学校还可以引进机床,构建“一体化”教学场所,确保能在同一场地和时间完成教学,这是我们所强调的时间和空间的统一问题。以“车床”为例,学校应引进不同规格型号的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斜床身全功能车床和立式数控床身铣床等专业设施,为学生提供操作机会。对于机电这一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而言,只有专业配套设施到位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对此,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购置教学所需的实训设备,建立完善的综合实训中心,包括PLC、数控维修、CAD、钳工、焊工等,为机电专业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奠定基础。

二、优化课程设置,编写配套教材

制造业的模式已经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发生巨大改变,目前很多学校都存在落后的课程体系跟不上现代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的现象,而课程作为教育观念、教材和纲要的主要体现,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因此,机电专业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需要更加符合专业特点及规模的课程设置和配套教材。首先,机电类专业课程主要可分为三大模块,分别是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对此,教师课表的编制要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规范和要求,要在教学纲要的指导下完成教学。其次,理论课和实训课要视具体情况安排,项目课程作为核心应有所突出,只有这样才能突破传统体系的束缚。此外,各校应针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际情况编写配套教材,实现教材的“一体化”。各校教师自主编写的教材具有传统教材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调整教材内容,编写难度适中的教材以满足学生的特性需求,还可以通过教学实践不断优化教材,增强适用性,并结合企业需求,真正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具体来说,一体化教材的编写应满足以下要求:

1.以国家技能鉴定为指导,结合教学纲要,增强教材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结合企业用人规范,提高学生的就业优势,合理编写专业知识。

3.考虑学生认知特点,注意内容深度和广度,层层递进,难度适中。

4.立足本校实际情况,紧跟时代潮流,引进新技术和新知识。

三、建设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对教师有着极高的要求,可以说,教师仅仅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实践技能和具体的分析组合能力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实施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学校需要制订专门的培养计划,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传统的机电专业教学中,理论教学是第一步,理论学习结束后再集中开展实训环节,理论与实践由不同的教师组织,这样学生往往缺乏亲身操作的机会,以机械模仿为主,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分别组织教学的这种形式正是阻碍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主要原因,继续采用理论与实践“两不相干”的这种教学形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机电专业中的应用最终将只能沦为“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对此,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定期接受培训,有条件的可以出国学习。加强在职培训是提高教师能力的有效途径。除了招聘本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外还可以面向社会,诚聘具备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来校,兼职教师或在其取得相关资历后经过考核正式聘任,同时,学校也可以定期派学校教师深入企业单位实地学习,及时了解机电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将教学课题带到企业,与技术人员加强沟通,虚心请教。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相关竞赛活动,评选最优教师,促进教师转型,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实施。

上一篇:2-3有工作单位的申请家庭或个人申请单位需准备的材料下一篇:《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