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部管理制度(18篇)
1.新闻采编部管理制度 篇一
社管新闻采编部工作细则
丁亚婕
一、部门简介
新闻采编部是水土学院社团管理委员会下设的六个部门之一,其是社团活动的一个宣传窗口,其职责主要是宣传和报道水土学院15个社团举办的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向大家展现水土学院社团的风采。同时,以社团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为中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 下,其还配合社团管理委员会其他部门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在大型活动时,还将负责 联系各大媒体(包括市电视台、报纸和新闻网络)。
二、部门职责
1/、新闻采编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各类活动的新闻宣传,搜集各社团的活动动态,以新闻图片和稿件的形式对外宣传水土学院社团的各个活动,从而更好地展现水土学院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致力于我院的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向全校展示水土学院的良好形象。
2、本着社管“分部不分家”的一贯原则,新闻采编部有责任同其他部门加强有力合作,通过对各项活动的积极宣传支持其他部门的工作。
3、策划组织社管各种活动的宣传指导工作。
4、完成其他各项上级部门的布置的工作。
三、新闻写作基本流程
1、尽可能参与社团活动的组织策划,多与社团活动的策划人员交流,在活动开始前对活动的流程、宗旨及意义方面有个大体了解。
2、切身参与社团组织的大型活动,特别是有老师参与的活动,在注重表现活动给同学带来的种种好处及影响的同时,不要忘记老师的指导作用。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对活动的流程及细节做适当记录,发现新闻线索,找好新闻角度,为新闻稿的写作打下基础。
3、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用数码相机记录好活动的场景,拍照时要注意选择能够表现活动积极意义的画面,另外,关于老师的场景尽量多拍摄。
4、结合活动策划书、自己在活动过程的记录以及拍摄的活动照片,理顺思路,巧妙构思,组织语言,顺利完成新闻稿的写作。
四、新闻写作技巧
1、基本掌握标题的制作技巧。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新闻稿若有一条新颖别致的标题,就能象磁石那样牢牢地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力。
2、学会写导语。导语是消息的开头,是消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国外新闻界有人称导语是“抓心的手”这就是极言导语吸引作用的。没有好的导语,就算不上成功的新闻稿。
3、基本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写法和结构。不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基本写法,就无法比较得心应手地进行新闻写作。而谋篇布局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新闻稿件在受众和编辑眼中的“身价”
4、理解和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摆事实,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独特魅力所在,也是新闻事业不可代替的价值所在。初学新闻的大学生记者往往用自己的主观评价和臆断代替大量的重要的新闻事实,使写出的新闻或空洞无物,或言不及义。
五、提高新闻写作能力的方法
1、学习写作可以从模仿开始。有的学生记者刚开始写稿时,不知从何下手,怎样写才“像”一篇新闻稿,这时候,除了阅读相关书籍学习技巧与方法,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模仿。什么样的题材怎样写,学生几乎都能在各种媒介上找到很好的范本,最简单的途径是参考农大网和农大报。当然,更有参考价值的是主流媒体。
2、锻炼常写常新的能力。按题材选体裁、换角度等写作方法可以多试,但不能忽略了新闻报道的基本方法即概括事实、精选事例、再现场景、对比衬托,切勿用概念加例子创造“新闻”。每个月的农大报是我们的免费教材,每一则新闻都是学校编辑人员精心挑选的质量上乘的新闻,无论写作视角还是写作技巧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3、实践是新闻学习重要的一课,要多练笔。校园各类媒体为学生记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平台。作为一个有心人,一个未来可能的从业者,勤动笔、经常练习写作,对于新闻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不要在乎一篇两篇稿件没被录用,每写一篇稿件都是一次练笔。三天不练手生,经常写才有可能提高写作水平。加之投稿了以后,稿件才有可能被编辑修改,通过修改稿和自己原稿的比较来学习比自己埋头苦写提高更快。
4、重视新闻理论基础的学习。很多学生记者初学写作,连新闻五要素都不知道,新闻稿写得像流水账,编辑将大段无用的描述删除后,竟发现不知其写的事件是什么;另外,新闻语言的“宜”与“忌”不清楚,新闻语言宜准确、简洁、鲜明、生动;忌含糊、矫饰、堆砌、混乱、空洞、语病。如果注意加强自己的理论和实务学习,这样基础性的毛病才能够少犯或不犯。
5、重视知识的积累和社会实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都是读书和走入社会的重要性。学生记者更是如此,要想文章有新意,用词、造句信手拈来就必须有扎实的知识积累和一定的社会阅历。学生的主业是学习,生活环境也主要在学校,因此,有意识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多读书无论对于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还是人格培养都有益。而且,通过学习积累知识,不仅能让自己在采访中与被采访者较好地沟通,也能随时发现新闻线索,而且对专业性较强的新闻采访、写作更有帮助。
六.部门要求
由于新闻写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锻炼的能力,因此要求我们的成员在平时要下功夫努力提高自己的新闻素养及新闻写作能力。初步的基本要求如下:
1、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多多阅读书籍,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对于新闻写作的重要性无需再次强调,因此,我部要求每个成员一个
月写一篇心得感悟,可以是对某篇美文、某本书籍、某片报道„字数不限,但必须流露真情实感,而且在遣词造句,结构逻辑方面要一次次有提高。新闻采编部的学姐会对每篇心得做出点评。
2、每周写一篇新闻稿,内容的范围主要是校园生活,不得抄袭,独立完成,每周日晚八点
之前将稿件发送到 xiaowudezhiai@qq.com中。
3、每个月总结一份新闻写作的心得,方便在部门交流会时与部门成员交流新闻写作心得。
2.新闻采编部管理制度 篇二
关键词:图书馆,采编部,服务转变
在新的网络环境中传统采编部任务和功能有了很大的变革, 采编人员要积极扩展图书馆采编部的新的职能, 改变工作思路, 转变服务意识, 积极参与到读者服务中, 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成立由各二级学院院长和学校科研人员组成的图书采购工作委员会, 严把购书质量关
纸质文献采访工作是图书馆采编部工作的源头, 是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即使采购人员拥有广博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 但也不可能成为每一个学科的专家。为了能快速、准确、全面、精细地选购文献资源, 采取由图书采购工作委员选购制度, 即每个二级学院由院长安排几名优秀科研人员, 组成图书采购工作委员会, 我们通过Email的方式把属于各学科的书目发给各二级学院, 由各二级学院的科研人员选订, 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准确地把握那些文献是最前沿的, 那些是他们最需要的, 哪些文献是本专业发展的最高水平。这样一是可以减少购书的盲目性, 提高了购书的质量, 把有限的资金得到无限的利用; 二是通过图书采购工作委员会选书, 大大增强了图书馆采编人员与科研人员的交流互动, 从只顾提意见到想策略, 从局外人到参与文献资源建设中来。从而提高对我们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二、建立二级学院资料室, 由二级学院资料管理员负责图书采访联络工作, 加强图书馆采编部与二级学院之间的沟通
由于采编部不是图书馆的第一线工作, 采编部与读者没有直接的联系, 读者的阅读需求无法与采编部沟通, 从而影响了采编部的工作质量。为了进一步做好采编服务工作, 采编部就必须了解不同学院、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什么样的文献资源。通过二级学院资料管理员了解、调查、研究本学院相关专业、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不定期将各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图书目录收集整理并发放给各二级学院资料管理员, 并定期组织二级学院资料管理员开展座谈会, 组织二学院资料管理员参与到采购图书中, 不定期对读者的需求进行收集整理。采取这种方式, 一是可以弥补采编部在采专业图书时知识的局限性;二是充分尊重读者的需求, 进一步提高对读者的服务。
三、开通读者荐购功能
一是利用网站, 开通读者荐购模块。采编部将新书目录公布到图书馆网站上, 读者可以通过网站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使采访人员在第一时间了解被选率高的图书, 作为采购图书的重要依据。通过网站上选书选刊的采访功能, 有效解决了采访人员知识面窄和图书采访过程中遇到的馆藏满意率。
二是利用微图, 建立读者荐购功能。采编部人员可以及时了解读者需要什么样的资源, 并且可以将图书馆已经有的类似的资源推荐给读者。
为了提升图书采购质量, 使采购的图书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读者需求进行了解, 从而更好地为科研教学服好务。
四、加大新书宣传力度, 提高新书的使用率
图书馆定期将新到的图书利用图书馆网站、微图、宣传栏等工具推荐给读者, 让读者及时知道图书馆到了那些新书, 将新购的图书单独放在一个区域, 便于读者阅览。新书宣传力度的加大, 对于图书馆来说, 提高了馆藏图书的利用率。
五、建设符合学校发展的藏书体系
建设具有学校特色和符合专业方向的藏书体系。由于采访人员对图书馆藏书发展规划及藏书原则的理解不同, 对学校各学科、专业、层次的图书需求情况的了解也会出现偏差, 通过读者反馈信息来纠正采选偏差。采编部要及时、长效关注馆藏图书借阅情况, 收集读者对所采图书的意见和建议, 从而建立有效的图书采访动态调整机制。高校图书馆应在全面了解读者的需求及馆藏书质量的前提下, 制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计划, 明确采购方向。构建符合学校发展的藏书体系。
六、提高为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的意识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与质量, 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科研。采编部要加强与教学科研部门的联系, 改变采书观念和模式, 增强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职能。采编部要积极参与到学校教学科研活动和学科建设发展中, 学校学科相关的国内外教学科研动态信息要密切关注, 图书馆馆藏结构要随学校发展规划不断丰富、优化, 在文献信息方面全力配合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从而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实现图书文献资源的价值。根据学校发展和教学科研的文献需求不断引进新的理念与技术, 确保学校教学科研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董燕萍, 现代图书馆采编部服务职能的转变[G].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12.
[2]钱茜, 采编工作自动化与服务创新[G].科技信息, 2007.
3.新闻美学视角下新闻采编工作要点 篇三
[关键词]新闻;美学视角;采编;要点
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新闻美学在新时代的新闻采编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新闻作品的评价过程中美学的角度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新闻采编是新闻的来源,为了保证在新闻从采集到播出的整个过程都具有美学的观念,所以应该从新闻采编开始变主意信息之中的美。首先,新闻工作者是整个新闻的创始人,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应该养成以美学的标准来规范采编过程的每个环节,为了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应该将新闻的内涵与形式二者进行创新并且融合。本文将针对新闻美学视角下的新闻采编工作进行简要介绍,并且根据其中要点给出合理建议。
1.新闻美学的简要介绍
1.1新闻美学的内涵
新闻美学是指将新闻报道归纳到美学的范畴之内进行研究,将新闻美学分开理解,新闻即对最近发生的新事件的报道,美学则是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基础上,主要是通过研究内在美,通过找出美的所在,寻求其中的审美规律,而新闻美学是针对两者的综合,主要是通过对新闻实践活动中发现美学现象,并且从中探求美学规律,实质上是将新闻学与美学进行结合,使彼此相互促进。在进行新闻美学探究时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考虑,在内容方面应该凸显出新闻的特征,所选内容不但要保证其真实性可靠,对社会的影响要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并且具有代表性。新闻不但要有好的素材,针对其声音、颜色、等感官的处理也必须重视,即在形式方面要予以重视,将这些感官因素以美学的方式相结合,使所采集的新闻在形式上更加吸引人。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对于审美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这就对新闻的采编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采编人员明确任务之后,应该对新闻整体有所规划,通过一些策略与手段提升新闻作品的美学价值。
1.2新闻作品的内容
为了提高观众对新闻作品的关注度,所以新闻在进行内容选择时要做到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以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这些性质也是一个高品质的新闻作品必须具备的因素。新闻工作者在进行内容选择时应该以还原社会现实为主要目标,只有这样才会使新闻取得更长久的发展;另外,新闻的典型性是必须重视的,因为社会中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然而新闻工作者却不能够全部报道,所以必须选取其中典型的事例,具有代表性的反应社会现状;向善性也是新闻必须具有的因素,新闻的目的就是通过报道一些实际情况引导人们向善,使整个社会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总结来说,新闻报道应该根据社会中近期发生的情况,通过比较有吸引力的方式,将社会现状反应给人们,最大限度的引起人们的注意力。
2.具有美学价值的新闻采编要点
2.1充分利用语言解说能力
对于同一个新闻画面来说如果没有语言的解说,那么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语言解说对于新闻画面来说具有强烈的渲染能力。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进行叙述时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对于新闻来说为了具有更加强烈的吸引力和真正展现出其本质的内容,必须要针对新闻内容进行必要的语言解说,并且要深入、形象、透彻。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对新闻本身要充分认识理解,并且结合自己的语言展现出更加深刻、清晰和准确的新闻内容,通过语言解说可以使声音与图像相互结合,有利于提高新闻的美感。尽管一些犀利的语句会提高观众的=对新闻的关注度,但是在对新闻解说时必须要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同时解说的速度不能够过快,为了使观众更好的理解解说的内容与新闻所反映的现实,要给观众足够的思考时间。
2.2新闻报道要深入
针对易见事情只有深入报道才能使这件事被充分的理解,使新闻的播出更加具有意义,所以当前深入报道已经成为了新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新闻对于观众来说具有启发和引导作用,对于一项报道来说对于观众的影响不应该只是观看的水平,一个真正有质量的新闻应该向着引导观众用辩证的思维思考的方向发展,从更加深入的层次来说应该为人们的人生价值有所指引,这不仅是新闻媒体观众人员的责任更是新闻美学的重要体现。所以就要求在新闻采编时,工作人员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一件事情,只有采编人员以辩证的思维看待新闻所报道的内容,才能保证新闻传输到观众面前具有辩证的意义。从一件小事中利用辩证的思维可以观察到更深层次的内容,进而反应出社会现状。
2.3提高采编工作者的应变力与反应力
应变力与反应力同属于组织能力,对于新闻采编这来说必须做到采集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实效性,这也是对他们最基本工作要求。但是对于新闻的内容通常都是具有突发性的,所以很少会有可以准备的时间,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针对突发状况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对于新闻信息要有快筛查,处理的能力,所以对于新闻采编者,来说要不定期的进行反应训练,主要针對一些突发事件训练他们的及时表达能力,关注是否可以准确的做出合理的表达,中心思想是否明确,评论是否切中要点,深入程度是否达到要求。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做好新闻采编工作,并且对于所收集信息具有高度的价值还结合了美学的观点,这样的采编人员不仅是对自身工作的负责,自身能力的一种体现。
3.结语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事物的欣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作为一种反应社会现状的事物必须重视这一转变,将新闻之中融合美学的观点,使其对观众的吸引力更加强大。作为新闻采编人员,是新闻素材的主要搜集者,在采编的整个过程中要加入美学的元素,使新闻内容更加吸引观众,形式作为内容的辅助同样也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王俊英.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贴近性”上下狠功夫[J].采.写.编,2012(1).
[2]耿毅,刘艳.浅谈新闻美学的特征[J].新闻研究导刊,2010,06.
4.采编部工作制度 篇四
1、认真贯彻并向下传达主席团的工作和任务。
2、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交流与联系,促进部门发展。
3、统筹规划部门发展的近期和长远目标,积极创新。
4、定期召开例会,做好工作总结及安排,向干事传达一周新工作。
5、团结部门成员,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二、副部长职责
1、协助部长完成部门的日常工作
2、不定期地对干事进行各项工作细节上的指导,及时向部长汇报工作情况,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3、团结部门内部成员,激发其工作热情。
4、部长因病因事不能正常工作,代行部长权利与职责。
三、干事职责
1、认真完成部长及副部长交代的各项工作。
2、积极提出部门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3、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工作,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自身能力,并能定期进行自我总结与思考。
4、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时刻维护部门形象,主席团组织的各项活动都能积极参加。
5、积极主动地加强与社管、社团其他干事的交流,尤其是自己所负责的各社团,时刻跟进社团的各项活动,必要时写好活动预告。
6、积极与院、系学生会及各协会、社团建立长期良好关系,拓宽信息渠道,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与实效性,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贴近同学的报道。
7、对新闻的嗅觉一定要敏感,了解校园内发生的大小事情,对这些事情采集和编辑,稿件要在采集完的第二天交到部长或其他负责人处。部长所收到的稿件须在每周五放到资料柜保存,由办公室统一管理,并登记稿件的数目。
8、采集的内容不局限,要放开视野,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校园内外的事件。
四、招新人员要求
1.性格热情随和,能吃苦耐劳
5.采编部工作计划 篇五
在上个学期,采编部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每期基本上能按时按量组稿、排版、校对。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新的学期,我们也一定会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继续学习、继续努力。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为了进一步落实采编部工作,充分发挥我们部门的职能,也为了更好地锻炼部门每个人的能力。我们在分析、总结以往的教训与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采编部工作计划如下:
1.拓宽本校征稿渠道。充分利用Q群、微博等宣传方式提升校报影响力,使广大同学都能比较深入地了解校报、并积极参与到为校报征集稿件的活动中来。
2.明确自己工作,认真按时完成工作。要求采编部每个成员都应该明确自己部门的日常工作,并在不断学习锻炼中熟悉掌握这些方面的工作。并能按时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和工作。
3.加强对部门人员的锻炼。统筹安排工作,使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采编部各方面的工作,通过学习和老师的指导,掌握一些要领和技巧。
4.增强部门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团队集体意识。校报记者团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成员对校报的工作有责任有义务。我们要在平时工作中不断培养责任意识,增强与其他部门的联系。形成各部门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监督的模式,增强校报记者团的凝聚力。
5.锻炼部门人员写作能力。在平时征稿、选稿、改稿、校对的工作中,多多学习,多多思考。争取能通过这些常规工作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6.争取全面发展锻炼自己。在校报记者团任职期间,实现团内成员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本部门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可以向其他部门学习他们部门所能学到的一些知识和能力,使自己能多方面发展。
7.不断完善采访工作的开展,增强采访的目的性和专业性。并积极配合专题部开展专题采访工作。
以上就是本学期采编部的相关工作计划,我们部门定会严格按照以上计划要求自己。为校报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使自身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请大家监督!
6.新闻采编技巧分析 篇六
1.1传播主体的变化
在新时代的变革下,新闻的传播主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国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其主体不再局限于新闻记者, 全社会的人都可能成为新闻主体,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新闻文件,并对该新闻进行评价,这使新闻的传播范围也越加广泛。 此外,人民在新闻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频繁,促进了社会群众与新闻的互动,这是传统新闻所不具备的特点,传播主体的变化也使新闻更加真实。
1.2采编流程的变化
传统的新闻采编模式主要依托媒体单独运行,在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下,新闻的采编流程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采编模式的变化使新闻更加具有互动性与交流性。 新形势下的新闻采编流程主要以互联网作为依托,人们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对其进行交流,还可以实现更多的信息共享。在新闻采编的工作中,不同内容的新闻会采用不同的采编流程,新闻采编人员需要从多角度出发,对新闻进行不同切入点的分析,满足社会人员对不同新闻内容的需求。
1.3报道模式的变化
传统新闻的报道模式是线性结构,时代的进步让新闻报道模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新闻工作者对新闻采编工作的整理思路进行了深度创新,其打破了传统新闻的报道模式,研究出了新的报道模式。在现代新形势下,新闻要从社会的全局出发, 需要对选定的新闻焦点进行切实深层的报道,这种新型的报道模式,不仅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还可以使人们快速了解新闻背后的真相,有效了解新闻的内在本质。
2提升新闻采编技巧性的有效途径
2.1深度挖掘,多角度解析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具备一定深度的新闻内容,才能与新闻本身相符合,这样就会使更多的社会大众了解新闻的真实情况,使其在社会中有更长远的发展。 所以,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深度挖掘有用的新闻资料,并从多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将新闻最有积极性的一面传播给社会群众。采编人员要在生活中收集丰富的新闻信息,通过自身的学识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必要时还可以聘请专业人士对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让新闻予以立体化的呈现。
2.2坚持群众路线
目前,我国的新闻主要通过广播电视平台展示,由于其在人民群众中影响较大,这就需要新闻采编要与广大群众的生活连接在一起,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原则,坚持群众路线进行新闻采编。 采编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不断进行反思和审视,将民主新闻做到实处。同时,要善于倾听百姓的心声, 通过新闻的方式让百姓“发声”,通过新闻为百姓和其他人员的沟通搭建桥梁。
2.3准确抓住新闻切入点
为了提高老百姓们对新闻的满意度, 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对待新闻采编工作, 准确抓住新闻的切入点。抓住新闻切入点, 是指新闻内容要做到百姓感兴趣,要对新闻受众群体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例如, 农民频道的新闻节目,其受众群体为农民, 在进行新闻播报的时候就需要结合农民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采编,并将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融于其中,既提升农民的专业知识, 又让农民能够了解国家大事,让新闻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重要节目。
2.4做好新闻采编流程控制
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运用也逐渐广泛,对新闻内容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了保证我国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一定要做好新闻采编流程的控制。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对于新闻的长度要进行有效控制,对其内容做到 “精”而“短”,将其重要内容进行浓缩, 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内容进行精准的报道。 同时,采编人员、记者、播音人员、编辑等人员还要做到相互配合,提高新闻稿审核的速度和效率。
3结语
在新闻采编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采编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新媒体行业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保证每条新闻的质量,不断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臻.浅谈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及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4(13).
[2]陈红.浅议新形势下提升新闻采编技巧的途径[J].新闻传播,2015(22).
7.电视新闻采编人文关怀探讨 篇七
关键词:电视新闻 采编 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244-01
1 电视新闻采编以及人文关怀
1.1 电视新闻采编渗透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理念最早源自14~16世纪人文思想,核心在于肯定人性以及人本价值,对人的个性进行充分的发展。电视新闻采编渗透人文关怀同样如此。由20世纪90年代电视新闻发展改革开始,便开启了电视新闻行业的人文思潮,更多的受众将目光投向电视新闻采编之中人文关怀的有关事件,因此,电视新闻采编如何体现人文关怀便逐步发展成为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热点内容。其内涵在于,电视新闻采编阶段中,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注重受众生存状况,符合他们的精神需要,并重视维护其人格尊严。即电视采编过程中重视人文关怀,始终应将落脚点选在人上,不仅要对自己关怀,同时要关怀其他人,该类关怀应体现深入性以及透彻性。
1.2 电视新闻采编体现人文关怀
电视新闻采编同传统的广播以及报纸媒体存在差别,其需要众多文字、丰富声音以及生动画面的有效配合,传递的内容信息以及新闻价值体现了多元化特点,使人们产生了更多元化的体会。因此,电视新闻采编凸显人文关怀更为丰富多彩。
针对电视新闻采编来讲,其最大的特征在于声画同步,因此,该优势也逐步成为传输正能量的有效途径。不论声音或是图像语言、文字材料,均能有效的凸显电视新闻采编人文关怀。例如:一些人们无法通过文字以及声音阐述的信息,可利用画面较好的展现出来。
另外,对新闻采编之中的弱势群体给予关怀十分重要。弱者并非单纯涉及表面层次,事实上是针对某一类新闻事件之中的当事人并没有强弱之分,他们均为事件之中的弱者。例如:一期报道拆迁事件的新闻节目,采编人员恰恰抓住事件本质,以人文关怀视角,将搬迁居民以及钉子户均视作弱者。记者选择已经搬迁的典型代表,报道其由于无法及时回迁而带着一家老小搬迁到较远区域居住,孩子每天只能走很远的路才能上学。钉子户虽不用面对此问题,更大的问题却是缺水断电,老父亲更是两年无法下楼。恰恰由于该新闻采编人员施以人文关怀,令受众了解到拆迁所形成的两败俱伤的不良局面,最终促成各方通过和平方式缓解对峙僵局,形成了钉子户终于成功搬出的良好结果。
2 电视新闻采编人文关怀有关问题
纵观当前电视新闻采编不难看出,其仍旧存在偏离人文关怀、不注重受众承受力、注重事件高于关心人等不足问题。电视新闻采编阶段中,采访双方均应成为关怀对象。即应注重他们的尊严、价值与人格完整性,惯性以及考量其精神层面有关问题。然而现实工作中,却往往与人文关怀的核心本质发生偏离。特别是在报道弱势群体过程中,一些新闻采编工作人员,通过镜头盲目的体现其贫穷的一面,该类过分暴露隐私以及对当事人没有全面尊重的方式有其不可取的一面。
针对受众来讲,往往承受性不足,然而新闻采编人员恰恰在实践工作中没能注重这一层面。特别是在报道灾难事件时,一些人员过分的展现刺激画面,虽体现了一定的真实性,然而却并不适合在广大受众面前展现,倘若尺度拿捏不到位还会导致受众产生反感的情绪。
针对新闻事件,较多媒体更加关注其本身,而较少注重对人的关怀,这恰恰是电视新闻采编人文关怀的瓶颈问题。
3 电视新闻采编融入人文关怀科学策略
3.1 重视提升采编人员道德素质
重视提升采编人员道德素质,从工作人员主体本身来讲,便是应积极主动提升全方位综合素质。不但应强化采编人员针对电视行业有关知识的掌握学习,还应强化有关党政方针层面内容的学习。特别是当前,我党新一届领导班子出击重拳反腐倡廉、关注民生、开展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整党风、树形象。该环境之下,更是需要电视采编人员提升群众意识,形成良好的群众观念,思考受众的真正所需,方能发挥更大的职能作用。当然该类群众观念以及意识的形成,针对新闻采编工作中更加凸显人文关怀,反应大众关心的新闻事件、社会问题,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2 注重新闻参与人享有的话语权以及隐私权
针对新闻事件之中各类参加人来讲,采编工作人员均应对他们的话语权以及隐私权給予保护以及尊重。也就是说,采编人员不应以一种世俗的眼光对待反面人物,对其进行盲目的打击,并将其所有的隐私曝光在大众面前、人人唾弃,不给其丝毫便捷的机会。该类方式无疑是较为偏激的,不利于社会和谐,同时体现了一定的非理性。电视新闻节目之中凸现出来的声画同步特征决定,倘若应用不得当,便会对当事人形成极大的打击伤害。为此,在电视新闻节目采编阶段中,工作人员应做到全面保护当事者享有的隐私权,还应令他们具备说话发言的权利。还是以报道拆迁新闻节目为例,节目之中记者采访已搬迁居民时,提及他们怎样看待留守户被叫做黑社会的,这时较多村民第一时间的反应是转头就走,恰恰体现出了村民们对此称呼体现出来的厌恶之感,因此,并不想接受记者采访。针对这一状况,记者则步步紧追,通过不断的努力就是想给广大村民一个表达自身想法的机会,反映出了采编工作人员充分尊重有关当事人享有话语权的科学做法。
3.3 体现一定深度,确保新闻采编反映真实性
电视新闻节目采编阶段中,为凸显人文关怀科学内涵,便应对相应的事件做深度报道。当然,该种深度并不单纯的表现在我们所要设置节目主题层面,还应表现在采编人员在选择所要采访的人员与表达话语深度层面。也就是说,仅仅单纯的为了提升深度、凸显人文关怀而将新闻事件真实性有所忽略是并不可取的。新闻采编一个重要原则便在于真实性。因此,在新闻采编阶段中应密切把握该原则。
为在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更深入的凸显人文关怀,更加需要我们在深入报道的同时确保新闻采编反映真实性。仅有真实以及深度的良好融合,方能更好的发挥人文关怀。
3.4 采编角度应凸显关怀色彩
针对电视新闻采编人员来讲,在选择采编角度过程中,应凸显人文关怀色彩。只有如此,采编制作的电视新闻节目方能更佳的令新闻当事人同广大受众体会到人文关怀的核心色彩。例如:采编工作人员在联系当事人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避免提及容易引发对方反感或触动其内心伤口的话语。而应在提问阶段中或是拍摄进程时,令当事人体会到发自内心的关怀以及尊重。仅有当事人真正的感受到被关怀以及尊重,广大受众方能形成感同身受的体会,进而对人文关怀充满期待。
4 结语
总之,人文关怀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电视新闻采编体现人文关怀对缩短采编人员同采访对象还有受众的距离发挥了重要作用。电视新闻采编只有有效融入人文关怀,方能提升生命力、增加影响力,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海鹰.从编前编中编后的管理策略谈电视新闻采编的挖掘[J].管理观察,2014(12):133-134.
8.学生会采编部工作设想 篇八
一、工作目标
我院新闻中心刚刚成立,新闻采编部也随即诞生,各方面的工作尚未正常运行,因此,部门全体成员应把全面建设部门为主要目标,一方面要切实做好特约记者本职工作,整体提高部内成员的业务素质,形成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一方面,规范部门建设,增强凝聚力,为新闻采编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建立优良的传统。
二、部门计划
1.指导思想 严格遵守新闻中心特约记者的规定,坚持新闻公平准确及时的原则。
2.部门任务
1)新闻部除了撰写新闻稿件之外,还需进行个人文学创作,形式多样。
2)努力拓宽新闻渠道,加大稿件的覆盖面和涉及面,要面向全校师生和外界,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3)开展多方面的采访模式与内容,以便更好的培养我部人员的新闻素质。
3、部门管理
1)为建立新闻采编部内部机构,培养人才,需切实做好部内成员培训工作,具体内容包括新闻稿件撰写方法;挖掘有价值的素材,提高采访能力,定期上交一定数目的各种题材各种形式的稿件。
部内成员都是精心挑选的精英,都热爱手中坚实的笔杆。我们将设立一个部内邮箱,部内成员可把符合主题要求的作品发送至邮箱,既可以发挥部内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这与特约记者的考核挂钩,又能丰富新闻中心的存稿量。
2)为加强部内交流,搞好学院新闻工作,本部会定期对各成员召开例会,实行签到制度,上达下传工作内容,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并接收部内成员对特约记者的工作、部内建设、正部副部要求等想法和建议,及时修正错误,切实把新闻采编部发展成为一支活跃、有影响力并有着良好传统、和谐的团队。
3)配合各部门搞好工作,加强各部门之间联系,使各部门间协调运作,作好新闻中心的一份子,形成学院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团队而努力。
4)组织本部副部干事进行新闻专业、文字编辑和组织能力的培训。新闻采编部除了采写新闻之外,还要对稿件进行文字编辑。因此,部内因分设两个部分,新闻采写和文字编辑,切实做到上交的稿件近乎完美。
我们决心让新闻采编部成为新闻中心的核心部门。新闻采编部是树立对外形象的窗口,对外宣传的纽带,且是一个注重文字功底、人际关系、语言表达、整体形象的综合性部门,希望我们能在这样好的一个平台上得到最大的锻炼,让社会更好地了解学院,让学院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我部会积极配合新闻中心各部门的工作安排,积极记录本学院举办的活动。
9.图书馆采编部个人总结报告 篇九
2. 负责对文献的标引与编目工作,并且对馆藏文献进行验收审校,即:组织藏书、揭示馆藏。
3. 负责与到馆书商的接洽工作,为书商提供分编加工要求,并对书商的分编加工工作进行审校验收。
4. 负责使用“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对文献进行计算机编目完成后的书目记录交送工作,将馆藏书目记录全部交送到本馆中央数据库。
XXX图书馆采编部
10.浅谈纸媒新闻采编人员素养 篇十
【关键词】纸媒传媒;新闻采编;人员素养
前言
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新闻媒体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凡事物都有两面,机遇和挑战并存,新机遇与发展也对新闻采编工作,尤其是新闻采编人员的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采编作为新闻媒体工作的基础,其重要地位不容忽视,然而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着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可以说,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是新闻传媒工作基础中的基础,其直接关系着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真实性、公正性、客观性,对新闻传媒工作有着重大意义,是我们做好新闻报道的首要任务。
1.新闻采编人员素养的重要性
1.1新闻采编人员素养对新闻报道的内容具有重要作用
大量的基础素材是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的基本前提,在新闻制作过程中,如果没有丰富的素材将很难保障新闻报道内容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新闻的基本素材的采集是对新闻采编人员素质的直接考量,所以,在新闻工作中,我们要对新闻采编人员的素养引起足够的重视,要以新闻采编为手段,获取大量的新闻素材,为新闻制作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通过开展新闻采编工作,对新闻素材进行深度的挖掘,从而保障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由此可见,新闻采编人员的素养对新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从实际工作出发,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素养,发挥新闻采编工作的积极作用,保障新闻报道顺利进行。
1.2新闻采编人员的素养关系到新闻报道工作的积极作用
新闻采编人员的素养对新闻工作十分重要,如果新闻采编人员缺少其必要的基本素养,新闻采编工作便无从谈起,那么新闻的制作过程将异常艰难,新闻制作将变成无本之木、无水之渊,新闻工作也将失去源泉和动力,变成了杜撰和凭空捏造,失去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工作也将失去源泉和动力,变成了杜撰和凭空捏造,失去新闻的真实性。由于新闻采编工作是做好新闻报道的关键,所以我们要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做好新闻采编工作,充分发挥新闻采编工作的积极作用,为新闻媒体的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1.3新闻采编人员的素养是新闻报道的公正性与客观性的要求
新闻采编工作是挖掘社会的原始的新闻素材,通过专业新闻工作者的后期加工,得到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的新闻。一篇新闻报道能够真实的反映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其具有公正性与客观性的特点,而新人采编人员的素质是保证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的关键,所以,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素养,做好新闻采编工作,对于维护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具有重要意义。
2.新闻采编人员的基本素养
2.1新闻发现力
新闻发现力是新闻采编人员的最基本素养,如果没有新闻发现力,又如何做好新闻工作的后续环节。新闻来源于社会现实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要想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就要具备必要的新闻发现力。作为新闻采编人员,应当深入生活实际,贴近生活,感受生活,把身心沉浸在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之中,从中发现新鲜的事实,并作出合理的分析,通过不断地学习总结发现新闻的经验。
2.2高尚的政治素养
新闻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工作者肩负着正确引导思想的责任。因此,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直是我们所必须高举的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艰苦奋斗,与时俱进,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立场。一般来讲,党和国家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都是通过新闻传播的媒介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新闻采编人员必须要保持高尚的思想觉悟,与时俱进的政治素养。
2.3良好的职业道德
新闻的价值在于能够真实、及时、有效、客观、公正、准确的反应社会事物的发展过程,然而随着新闻事业的成熟与发展,许多不符合新闻道德规范的报道接踵而来,给党和国家甚至是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新闻采编人员要在新闻报道的实际工作中,注意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杜绝虚假报道,抵制不良诱惑和歪风邪气,保障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高素质的真实新闻。这不仅关系着新闻媒体的自身信誉,同时也是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贯彻实施的重要保证。
2.4良好的业务素质
新闻采编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关系着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是新闻报道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由于新闻工作作为一项比较独特的工作,它对新闻工作者的沟通能力,整理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竞争愈演愈烈的新时代,新闻采编人员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新闻报道工作在经济发展与人们的生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人们对新闻采编工作的素养也越来越关注。新闻采编人员的素养是新闻采编工作的基本前提,直接关系着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不仅对新闻媒体有着重要影响,也对社会的舆论宣传产生重要作用。基于此,探究新闻采编人员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的重要价值,是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张翊飞、李尔彬:《提高期刊采编人员素质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09)
[2]颜军:《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素质 应对市场挑战》[J].《军事记者》,2005,(05)
[3]任群:《教育电视新闻的采访与摄制的几点看法》[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01)
[4]高颖敏:《报刊采编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今日科苑》,2010,(18)
11.新闻采编如何防“虚假” 篇十一
近年来, 虚假新闻流传甚广。稍微看一下入选2010年十大假新闻的“金庸去世”、“一女生世博排队被强奸怀孕”、“西安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 一个个假新闻层出不穷, 这种现象为新闻媒体敲响了警钟。
这里有个谬论:这是个信息、数据大爆炸的时代, 不可能百分之百地保证每条新闻的真实性, 因而出几条假新闻, 不足为怪。特别是以微博为首的新媒体的异军突起, 正呈后来居上之势, 先前传统的新闻定义似乎已经不再适用。人人都可以传播信息、发布信息, 新闻的主动权已被转移到原先传统媒体的受众手中。人们从网络中获得信息、筛选信息, 然而网络在提供信息的同时, 在其隐蔽性和虚拟性之下不能向人们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因而一小撮别有用心的网络写手趁虚而人, 或造假、或“灌水”, 凭空捏造、大肆传播虚假新闻, 使得一波又一波的虚假新闻频频出炉。
需要看到的是, 隐藏在假新闻背后的是商业利益的博弈。有些新闻从业者犹如提线木偶, 被商业利益所操控, 为假新闻大开方便之门。在新媒体步步紧逼的时代, 传统媒体为求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 有时竟不得不照抄照搬网络信息, 并且未经求证就上报上电视。
为此, 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1. 假新闻是媒体向受众谄媚的后果
受众在传播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大多数受众的品位往往决定着传播的内容。而在新闻的诸特性中, 除了显著性和重要性, 最吸引受众的往往是独特性、趣味性, 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相当部分人的猎奇心理。有受众市场的往往是那些奇人逸事。因而, 在当今媒体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为出奇制胜而炮制假新闻, 成了部分媒体的潜在选择。
2. 新闻行业缺乏自律
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下, 造假似乎已蔚然成风。学术论文造假、学历造假、代考、身份作假, 处处可见假冒伪劣。虚假新闻的出现似乎理所当然。但是往更深层次上看, 新闻造假实际上拷问着媒体行业的良知和自律。行业自律不仅需要严格遵守行业内的相关规章制度, 更需要同行之间、上下级之间相互监督, 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持久有效的监督机制, 用以监督行业自律。
3.敏感问题不经证实就传播
有些社会问题长久以来就是公众心头上的一把刀, 积蓄着公众的忿恨与不平。在这种情况下, 媒体人出于敏感, 未经证实就把某学者某专家的一通高谈阔论当成官方意见出售, 错误地引导了舆论, 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4.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问题
部分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容易出现断章取义、张冠李戴的错误, 这是由于记录工作不到位而造成的, 容易引起被采访对象观点理解的偏差与错误。有些记者疏于对自身严格的约束, 玩忽职守, 不把基本的职业道德放在首位, 向物质利益低头, 大搞有偿新闻;有的则作风轻率, 不从实际出发、不做调查, 而是坐等新闻果实。
综上行为, 均为虚假新闻提供了滋养的空间, 也使得媒体公信力遭遇空前危机。
从宏观方面来看, 假新闻泛滥, 既降低了媒体的公信力, 也相当程度上造成了政府信誉的损失。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肩负传播国家大政方针的重任, 发挥着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虚假新闻破坏的不仅是媒体的公信力, 更破坏了党和政府的信誉及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如果不从源头遏制虚假新闻, 那么进而将导致党和政府丧失威信, 后果不堪设想。
从微观层面上来说, 虚假新闻有可能构成侵权伤害, 给媒体甚至新闻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虚假新闻的制造者要么被追究相关刑事责任并赔偿经济损失, 要么则被舆论审判, 丧失公众的信任, 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新闻媒体肩负着艰巨的使命, 应向社会及时、准确地公布真相, 坚决抵制假新闻, 捍卫新闻的公信力。新闻工作者必须加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 并致力于维护新闻工作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形象。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观念
媒体对受众的谄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新闻的社会效益, 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最容易导致虚假新闻的泛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媒介追求经济利益无可厚非, 但是作为特殊的官方喉舌, 媒介应将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 斩断虚假新闻与商业利益的链条, 而不能牺牲社会效益谋求经济效益。
2.加强新闻法规建设, 强化行业自律
新闻从业者需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加强媒体自律。需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体系来强化对媒体工作者的监督管理。更重要的是, 要从源头上杜绝虚假新闻, 就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假新闻的责任追究, 使得人人不敢逾越雷区。
3. 媒体应该当好把关人的角色, 鉴别信息真伪
带着批判的、辩证的眼光来筛选新闻, 才能在源头上杜绝虚假新闻的传播。而一旦出现虚假新闻, 媒体应及时、迅速地发布权威信息进行更正, 公正公开地正视自己的错误, 接受公众的监督, 才能有效维护媒体的公信力。
4. 对假新闻的多发、易发领域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确保从根本上绝虚假新闻的出现
12.新闻采编部管理制度 篇十二
为落实我馆“双基”活动精神,进一步夯实部门业务基础,提高部门员工业务知识水平,加强业务交流与沟通,外文采编部于12月6日、7日举办了为期两天的业务培训活动。两天的日子很快过去,但这次培训带给我的收获和感触深深沉淀心底。
一、培训前的准备
为调动每一个参加培训员工的积极性,本次培训采取了知识竞赛与专题报告相结合的形式。早在培训开始半个月之前,部门向大家提供了相关知识材料,便于大家充分学习。范围涉及采访、编目、数字资源等方面,既有各个专业领域的重点难点、也有前沿的动态热点,不难看出编题者的良苦用心。参加竞赛的成员都积极准备,以我所在出版物交换组为例,每天下午三点到三点半是固定的学习交流时间,大家将自己不懂的问题分享探讨,同时采取一人提问大家抢答的方式,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部门在此次培训中给我们新入馆的八位员工留出了一个自由表演时间。大家都十分重视这个宝贵的自我展示的机会,纷纷克服了轮岗时间不统一的困难,利用业余时间策划排练。我们几位新员工在交流之中也加深了对彼此的认识和了解,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蟹岛初体验
第一次听到此次培训的目的地,脑海中浮现的`是个长得像大闸蟹的小岛。乘坐大巴到蟹岛的一路上,迷迷糊糊中依稀听到车上老师们探讨着“克特表”、”OCLC”。抵达蟹岛,尽管寒意逼人,但宁静的园林水面使得内心格外安定。
值得一提的是陈力馆长也在百忙之中出席了这次培训活动,并担任竞赛评审团顾问。馆领导对此次活动的重视,鼓舞和激励了每个外采人。甚至在饭桌上大家都没有忘记继续温习专业知识,希望将外采人扎实的专业功底展示出来。
终于到了紧张的竞赛环节。所有员工分为五个方阵,整个比赛分为六轮进行。比赛考查的不仅仅是参赛成员个人的业务知识水平,同时还有整个方阵的配合默契程度和方阵长的调兵遣将能力。整个过程扣人心弦,各方阵的比分不断交替上升。在比赛中,我为部门老师们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折服,同时也积极配合方阵答题,发挥微薄力量。尽管最终我所在方阵名次不尽如人意,但方阵齐心协力、努力拼搏的精神得到了领导们的肯定。我个人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这将激励我今后加强学习,不断进步。
在激烈的竞赛过后,大家一起唱歌、玩游戏,放松身心、增进友谊。
第二天上午是几场专题讲座,这些讲座有的是针对部门科组的历史发展和未来展望的,有些是专业相关前沿会议的新资讯,对于刚刚入馆没多久的我来说,这些讲座增强了我对部门科组的进一步认识,开阔了视野。
三、归来后的感想
两天的培训很快结束,但这次培训带给我了很多收获和感想。
作为一名刚进入工作单位的新员工,我的业务知识还较为薄弱。此次培训给了我一个向部门前辈请教和自我学习的良好机会,培训归来,脑海中积累了很多之前闻所未闻的专业名词,理解了规则背后不为人知的原因情境,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除了业务知识之外,部门领导也给我们新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自我展示平台,通过新人节目的表演,相信能够在更多人的脑海中留下这几张新面孔的印象,为我们几位新人更好地融入外采大家庭提供了捷径。
13.新闻采编部管理制度 篇十三
现要闻部共有1名主任、2名副主任以及8名成员。在仅有11同学的情况下,除了负责本部门工作,要闻部记者还直接参与了师德师风建设、莆院迎省运、创新争优、本科教学评估、闽台合作、校第八届科技节、校第七届社区文化节、创建省级文明学校等校内重大活动的新闻报道任务。仅本,要闻部的记者共在莆田学院新闻网刊登了234篇新闻,147张新闻图片;在莆田学院报刊登了127篇新闻,21张新闻图片。同时,校报一版版面也在主题、格局等方面不断地创新,本版面配合校园建设增设了“师德师风建设看台”和“学典型,争先进”两个栏目,全面宣传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创先争优活动。
健全部门制度完善管理体制
自部门改革以来,要闻部职能更加明确,主要承担校党政领导各项活动报道、重大报道的策划、采写和校报第一版新闻的组稿、编辑、校对任务。针对工作内容的变化,在部门改革时便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制度和奖惩制度,明确主任、副主任和成员的具体工作内容,将具体工作落实个人。同时,制度对成员在采写新闻的过程中的行为和衣着都做了严格要求,务必保持校报要闻部记者良好的形象。制度还具体对采写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制定了合理的准备预案。
发挥老成员传帮带培养新成员
要闻部要继承了原主任庄水滨的老成员传帮带新成员的管理模式,在新成员加入时,老记者的传帮带作用发挥良好。新成员刚加入时,由老记者带领采写新闻,并予以指导。在一个学期中,还由部门经费拨出一定的金额对表现优越的成员进行奖励,鼓励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成员之间的竞争,促进其成长。新成员在工作一个多月就能独立承担新闻采写任务。部门新成员表现优秀还被校报老师表扬。
同时,我们还还充分利用了部门邮箱(ptxybywb@163.com),由老成员(包括已退的成员)负责对新成员采写的大部分稿件进行修改,并批注修改建议,发送到部门邮箱供所有成员共同交流、学习,为新成员更好、更快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并且,在每次部门例会上,由主任、副主任对成员近阶段的稿子进行面对面的修改,指出错误及建议,及时解决成员的困惑。
为了提高新成员对体育等各类专题新闻的采写能力及新闻照相能力,我们还邀请了校报老成员07体教杨超和07新闻李伟强开展专题培训座谈会。
积极开展部门活动丰富同学课余生活
从新成员加入,老成员就告诉她们“校报是我家”的精神,在主任与成员、成员和成员 都保持着一种友爱。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勉励。根据部门成员需要召开部门例会,部门例会摒弃死板、枯燥的开会模式,全体成员以聊天的形式展开“你问我答”大家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排除新老成员的陌生感,加深彼此间的了解。因为部门任务大多会议,所以在部门例会时除了少部分时间用于安排每期工作任务,大多时间对成员间促进沟通、加深了解提供平台。平时由部分成员提议组织登山、K歌等集体活动来丰富部门生活。
与兄弟部门积极配合 共同完成任务
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时常冲突,为了保证新闻报道任务的及时完成,本部门与兄弟部门积极配合(主要是与机动新闻部的配合),抽调机动部成员完成新闻报道。在这过程中,部门主任和负责安排新闻任务的副主任积极协调人员,成员在采写新闻时认真负责,保证了新闻任务的顺利完成。部门的配合主要表现在科技节和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上,表现尤为突出。
另外,部门成员还配合对外新闻部采写通讯稿,及时完成每期新闻任务,保证每期校报第三版版面需要。
今后将更加努力
在半年多的工作中,要闻部成员表现出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进步性受到了阮老师等校报指导老师的肯定。但在日常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极少部分成员工作热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在日常工作安排仍有失误,出现遗漏任务的现象;成员稿件质量提高遇到瓶颈等。
14.新闻采编人员素质研究 篇十四
(一)优秀的政治素养
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接收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身为一名优秀的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具备过硬的政治思想与制度理论才能,且从党、国家以及人民的切身利益考虑,从明确的政治角度上做真实的新闻节目。因为这个,这些专业人员就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在一定时间段内产生的各种问题,且能够用正确的舆论来指引人民群众,通过这种方法减弱错误信息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新闻采编人员要严格遵守职业规范。新闻采编人员一定要每时每刻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同时客观、公正地对新闻信息进行分析,并且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把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前面。目前正处于信息应用广泛的社会,新闻采编人员最应该跟上社会的脚步, 从受众的角度进行思考,坚定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不能在激烈的竞争当中迷失方向,失去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这些是作为一名新闻采编人员一定要具有的素质和道德, 同时还是评判工作合格与否的标杆。
(三)敏锐的新闻发现力
新闻采编属于相对繁琐且整体性强的工作,如果要把这份工作做得十分完美,工作人员不仅应该知道并且熟悉新闻界的表面知识,还要适当地掌握特别的技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具有跟上时代、迅速捕捉以及深入洞察新闻真实的能力,这些实际上指的是新闻敏感,具有这些能力的基础是熟练掌握有关新闻的理论知识,并且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可以深入地看清社会现象,同时从中看到新奇的事物, 并可以通过对新奇事件的探究,得出有益的经验。只要是优秀的工作人员就一定拥有十分丰富的工作经历,同时还具备十分敏锐的新闻发现力,在大多数群众眼中极其普遍的事物也有可能是珍贵的新闻素材,能发现这样素材的人必然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思想,只有自己全部参与到实际生活中,才有可能写出受欢迎的新闻作品。
(四)过硬的业务素质
第一,需要掌握广播方面的知识,不只需要熟悉新闻学、编辑学、写作等专业理论及技能,还应该知晓古今, 并掌握和新闻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第二,需要拥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熟悉每种新闻体裁的写作方法,可以使用很到位的文字呈现新闻事件的概况、表现新闻实质; 第三,需要精通编辑工作,拥有全套的有关新闻工作的能力,例如摄影技巧、画面加工能力、声音剪辑等能力, 可以娴熟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传播工具进行完整的新闻工作,提升采编的速度和质量。
二、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素质的基本途径
(一)提高政治素养的途径
新闻采编人员应该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加强政治学习。另外,还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实践政治理论知识, 运用相关知识与方法进行研究并解决问题,在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新闻在政治思想的传播与教育中的作用。
(二)培养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
要想让新闻采编人员有优良的职业操守,应该逐渐加大培养力度,主要应在下面几处入手:1. 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2. 为其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新闻单位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珍惜有才能的人,新闻采编人员要确立自己主人翁的地位,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增强新闻发现力的途径
如果要成为一位杰出的新闻采编人员,就一定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这便需要从业人员亲身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切身感受,从中挖掘有用的新闻信息,并且做仔细的探究,在日常的工作中总结工作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养成很好的思维模式,自己到生活中发现不明显的新闻素材。只有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才有发觉重要新闻素材的能力。
对当地民众来说,本土文化是时代沿袭的精神重心与思想延续,所以,新闻节目的凝聚力与感染力需要依靠深层次地发现本土文化来展现。在对当地的习俗、民俗节日,甚至传统服饰、饮食等方面展开深层次的报道时, 不但可以让受众感到亲切、受到鼓励,还能够促进当地的文艺活动、旅游等产业的蓬勃发展,进而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另外,在同类新闻节目繁多的时代,以民族文化为重心的新闻作品也会让新闻节目成为彰显本地经济、文化、民族特色的象征性标志!
摘要:新闻采编人员指的是那些掌握一些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影和广播节目策划与制作基础能力的专业人员,他们的工作重心放在对新闻信息的收集、选择、修饰、制作等方面。本文将针对当代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具有的素质展开探究,与此同时,对提升工作素养的方法展开讨论。
15.新闻媒体采编系统网络安全概述 篇十五
【关键词】新闻媒体;采编;网络安全
从1995年光明日报率先使用新闻采编软件开始,我国媒体迎来“告别纸和笔”的第二次革命,从此以后,计算机网络由过去仅仅存在于照排车间变为遍布于整个媒体,记者、编辑的稿件和图片也转移到计算机网络的采编系统中。同时,由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媒体工作人员生活的电子化程度加剧,新闻媒体采编系统的网络安全也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1.新闻媒体采编网络复杂
新闻媒体的采编网络较一般组织的网络更为复杂,新闻媒体行业属性和媒体工作人员的属性,以及技术的进步带给网络环境更多的选择,都成为新闻媒体采编工作复杂性的影响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媒体行业的工作环境复杂。一般说来,媒体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要高于其他行业工作人员,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也较迅速。因为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不同的人对于技术接受的快慢程度不同,而领导人对技术的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媒体所用的计算机水平。因此,在同一新闻媒体采编系统里,存在着电子化进程步伐不一致的现象,加剧了网络安全工作的难度。
(2)媒体工作是广泛和文字接触的工作,这种工作性质要求计算机技术深入而广泛的使用,但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媒体工作者态度的开放性和不可避免的错误容易使媒体采编系统网络出现危机。同时媒体行业是个对时间要求很强的行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特性也要求媒体对网络的深入使用。
(3)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移动技术的兴起,记者、编辑对新闻的采集也更为灵活,对稿件的传递也更为迅速。一般媒体采编系统都设有访问形式,网内访问、远程访问及在线访问的发展也使新闻媒体的采编工作更为复杂。
2.如何做好新闻媒体采编系统的网络安全工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新闻媒体比较合理的利用了网络技术和设施,大多数新闻媒体采编系统都具有较好的硬件条件和更新及时的设备,媒体领导人也认识到网络对于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积极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使媒体网络能高效的运转。但是,很多新闻媒体都有自己的新闻网站,新闻媒体系统内部网络安全,有可能直接危及对外网站的安全。在这种环境下,笔者对做好新闻媒体采编网络工作提出相关措施。
2.1加强人员的管理
就目前的网络环境看,新闻媒体采编系统的安全威胁大多来源于人本身,人员的管理是网络环境中很难控制的一个方面。因此,可以通过对媒体工作人员进行划分,明确分配身份,控制访问权限,促进新闻媒体采编系统的正确使用,提升网络的安全程度;可以通过获取员工的流量数据和访问足迹,威慑组织成员,降低员工访问非法网页的可能性,限制组织内成员的行为,提升网络的安全性;通过对员工的移动设备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减少组织内成员因为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内部网络和互联网的访问时导致的安全隐患,帮助维护组织内部成员的终端健康,进而维护新闻媒体采编系统的安全。
2.2加强网络系统的软硬件建设
就目前的新闻媒体采编系统来说,网络硬件设备比较先进,硬件防火墙也已经配备完全,对软件的建设却不够。一般情况下,软件升级的原因是软件有可能被攻击的漏洞,因此,要确保局域网内部的各种软件能够及时升级,这个软件,包括各种杀毒软件和软件防火墙,也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都要进行必要的更新检测,同时,还要注意对新型攻击评测进行分析和对软件进行手动更新。
2.3防范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新闻媒体采编系统出现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加强对新闻媒体采编系统计算机病毒的防范。首先要通过对媒体工作人员广泛的计算机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要使员工认真到防范计算机病毒不仅仅是杀毒公司和网络管理人员的事,而是所有人的共同责任。事实证明,新病毒的快速传播和人们的防范意识密切相关,因此,要提高组织内部人员的防病毒意识,使新闻媒体采编工作者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同时,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病毒防治机制,一旦发现计算机被病毒感染,就应该迅速判断病毒的传染范围并果断的隔离,然后联系防病毒公司或人员找到解决方案。同时,要有比较完备的系统备份手段,一旦受到病毒入侵而所采取的措施无法阻止时,备份的资料可减少新闻媒体的损失。
2.4通过安全防范检测手段提升软硬件设备的技术力量
根据新闻媒体采编系统自身的特点,制定一些安全防范检测手段,使软硬件环境更为安全。新闻媒体采编系统通常具有局域网内部的共享性和强大的数据库,可以通过设定一些访问检测软件和流量监测软件,加强对整个网络环境的管理。同时,因为数据库对于新闻媒体的采编系统非常重要,要加强对数据库的更新和安全管理。另外,可通过对新闻媒体采编系统网络的VLAN按各职能部门进行划分,促进网络的管理,新闻媒体采编的VLAN和其他VLAN进行访问控制列表的追加,控制访问的权限,维护新闻媒体采编网络的安全。
2.5对新闻媒体的安全问题及早关注、定期维护
因为新闻媒体采编系统的安全问题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进行最初的网络系统规划时,网络策划人员就应该把网络安全问题作为重要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在系统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网络管理部门应该根据病毒的最新动向和网络系统的变化进行风险评估和更新。根据系统的发展情况,结合本局域网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对网络的安全性评估就是网络风险的评估。对于新闻媒体采编的网络系统来说,可以通过系统的相关设置和现有的成熟软件来消除和防止网络的不安全因素。新闻媒体的技术部门要定期对系统安全进行规划以保证项目的实施。随着新闻媒体的不断发展,新闻媒体采编系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要,对于新闻媒体工作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2.6新闻媒体采编系统在某些方面存在着技术缺陷
针对这些安全漏洞,应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和防范措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不断升级新闻媒体采编系统,弥补系统的漏洞。②严格采编系统管理用户的权限和口令,提高用户口令的安全性,限制对新闻媒体采编系统的操作。③建立严密的管理制度,系统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系统的人员要进行账户的分类管理,不要给黑客可乘之机。④在采编系统的安装时可不安装不是系统必须的但可能为黑客提供方便的程序。
3.结语
新闻媒体采编系统网络安全关乎新闻媒体的组织命脉,对新闻媒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维护新闻媒体采编系统网络的安全是每个媒体工作人员的职责,每个媒体工作人员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对媒体网络环境加以维护,为媒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果,张文勇.浅析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系统安全防范技术[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19-21.
[2]钱奕桂,曹彩风.基于WEB和电视网的高校课堂实况广播系统的构建与质量控制[J].池州师专学报,2009,(05):133-134.
[3]鲁俐,王宇.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程研究[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12-13.
16.判断《新闻采编规范》 篇十六
1.为了公共利益,记者可以适当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制造新闻事实。(×)
2.记者不能为个人或亲属的利益利用其职业关系获取任何机密信息。(√)
3.媒体应以一种平等、尊重的心态来对待弱者。(√)
4.为证明事实铁证如山,记者可以在手法上加大事件的冲突要素。(×)
5.慎用判断性的、情感性词语,避免出现倾向性的错误。可以适当以文学化的手法渲染事实发展的情节。(×)
6.减少副词、修饰性词语的使用,多使用动词。除非可以出示确凿证据,不得使用‚最大‛、‚最好‛、‚最坏‛、‚最多‛等最高级形容词。(√)7.当采访对象的状况并不适宜接受采访时,记者应该揪住对方拼命发问,不达目的不罢休。(×)
8.编辑若发现新闻报道求证过程有问题、证据不足,为了时效性先发稿,日后再更正。(×)
9.通稿式新闻稿件必须注明消息来源,不能署名为本报记者。(√)
10.为更好地烘托新闻事实,可对新闻图片进行合成和拼接。(×)
11.必须准确记录与匿名消息来源和受访者的谈话,只要可能,录音更好。(√)
12.记者如果要在微博中发布新闻,必须保证该新闻是在所在新闻媒体已经播发过的。(√)
13.记者微博上转发其他媒体发布的新闻不受约束。(√)
14.尽可能采访到被批评对象,尊重其辩护、辩解的权利。若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
15.夹叙夹议的报道手法,可以使报道更客观、准确地记录新闻事件的过程。(×)
16.对于论坛、社区、博客、微博等来自互联网上的内容,可以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
17.新闻报道与评论不分,会增加报道不实产生的对新闻当事人的诽谤等侵犯他人权益的几率。(√)
18.记者可以就争议性的新闻或与公共政策节目有关的报道发表个人观点。(×)
19.在新闻报道中,观点可以被描述成事实呈现给受众。(×)
20.平衡呈现事件所涉及各方的事实和观点,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
21.记者使用微博面对不真实甚至是恶意的指责时,要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观点。(×)
22.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在没有改变意思或基本没改变意思的情况下,可以修改引语。(√)
23.‚同学们纷纷表示:‘他平日里非常乐意帮助同学,他是我们的好班长。’‛此句的引语使用没有错误。(×)
24.直接引语更具现场感。(√)
25.肢体语言不可作为引语。(×)
26.在使用事实性的内容时,只用陈述的方式即可。(√)
27.援引其他媒体信息时,须注意选择最初媒体来源,也可以从二手新闻转述。(×)
28.使用消息源时,应该慎用单一消息源。(√)
29.一篇报道中多次使用某消息源的话语时,第二次开始可以不用全称,只用姓名即可。(√)
30.报道中引用本媒体过去报道过的信息和数据,则无需特别注明。(√)
31.使用消息源时,可以出现‚某某单位说‛的用法。(×)
32.网站转载某报纸报道全文时,不需注明来源。(×)
33.使用匿名消息源时,记者需向编辑部说明,得到编辑部的同意。(√)
34.政务微博也可作为一种较权威的消息来源。(√)
35.选择消息源时,只看重消息源的头衔、名气即可。(×)
36.西方发达国家的‚采编经营相分离‛原则,主要是严格要求编辑、记者不能插手经营业务,不能去拉广告,但并不是完全切断采编和经营之间的关系。(√)37.新闻作者的署名,不是新闻事实的组成部分。(×)
38.对于口头传播的新闻,由‚谁说的‛来衡量新闻的可信性。(√)
39.记者在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不用再次核对。(×)
17.采编部个人述职报告 篇十七
在采编部度过了半学期的时间,我充分体会到了学姐学长们给我的关怀关注。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大学生活活的目标,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温暖,看到了团结,成熟了心智。每一位成员都是那么的热情真挚,都是那么的努力刻苦。在我们精诚合作之下,完成了一项又一项任务,部长:我们亲切的博哥,永远是笑着分配我们的任务,似乎那不再是繁重的作业,而变成了我们愉悦的游戏;平哥,永远热心的帮我起着节目的名称,无论什么时间,他都是细心帮我;张瑶学姐时而故作严肃却平易近人的笑脸,会在我们迷茫糊涂的时候心急跺脚,流眼泪;唐明凤学姐那张抹真诚的温柔的笑容总会在我们心灰意冷时给予最大鼓励;时尚学姐可爱滑稽的和我们一起蹦蹦跳跳,苗苗姐耐心的指导帮助,陈钦仰学长多情洪亮的歌喉,还有溪细柳学姐的书,那般看了看不懂,却舍不得还回去的书。
原来,短短的三个月,可以回忆这么多,这么多。
无聊时,还可以清晰的记得当初过五关斩六将的来到这里,而如今,剩下的战友却寥寥无几。有几分落寞,几抹忧伤,几缕愁思。那些可爱的战友们,真心的希望,你们可以再找到你们的天堂啊,而这里,采编部,就死我的天堂了。
采编,虽然每天繁重的埋头在文字的海洋中,没有过多的游戏娱乐,要斟酌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每一个词语,文字;忙到深夜,还要仔细斟酌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语病,还要考虑到是否朗朗上口,播音读起来会不会拗口,尽管,我们睡得比别人晚,但当我们,站在播音间,听到波音认真的斟酌字句,悠扬婉转的通过麦克风转到校园各地时,一切都不重要了,只要有这一刻的满足,一切真的都微不足道了。
作为一名采编,所追求的也便是这么半小时的时间了啊!
我们来到采编部的初衷,都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素质。因为在这个飞速发展,竞争如此激烈的二十一世纪,只有强大了自己,才能立足于社会,发迹于人潮,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但这不仅需要我们干练的能力,还需要我们有过硬的素质,和高尚的人格修养。而这些又从何而来呢?只有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积累总结,才能一步步完善自己。通过工作,我也确实获取良多,受益匪浅。但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从而完善自我。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应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工作,接受挑战。
18.电视民生新闻的采编 篇十八
1 抓住热点,推出“独家”新闻
媒体关注的焦点应是百姓所关注的、百姓眼中的热点,只有做成观众愿意看、喜欢看的“独家报道”,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才能得到彰显。民生新闻可通过大量感人的故事和细节,引起广泛关注。
2 重视编排,拓展报道面
在内容上,应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在形式上,要活泼,不媚俗。在栏目策划和编排上,也应做新的尝试,如个性化主持、开放式的播报结构、60 分钟的长时段设置、随机性的新闻评论等。
3 突出民生新闻的思辨性
投机是衡量媒体策划和新闻报道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媒体应该能够在新闻事件面前反映公众的心理和社会定位。电视民生新闻对平民意识的追求,从深度和广度方面来处理新闻,会涉及到整体和长远利益的“硬”新闻、“软”理念内容的深度、广度、高度的基础上成了流行,平民化在画面和语言表达方面得以彰显。
4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采编工作的方法
4.1 加强民意调查与分析
民生新闻的采编工作,既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工作,也是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工作。要想提高民生新闻节目的利民性,就要更多地了解社会大众的需求。民意调查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利于民生新闻采编工作的真实性与时效性。地方电视台要想快速提高民生新闻节目的采编质量,就必须加强调查研究,重视受众的反馈。
4.2 加强品牌节目的有效建立
品牌,是一个栏目的声誉,加强品牌建设,有利于促进栏目的发展,扩大栏目的影响力。为了建设品牌栏目,必须提高地方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新闻素材的收集工作与栏目质量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新闻制作的过程中,要全面的搜集素材,以利于后期编辑。此外,品牌栏目形成后,相关从业人员将有更大的工作信心,更愿意为栏目贡献力量,更愿意进行多方互动,提高编辑工作的质量,让民生新闻节目更接地气,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5 结语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电视综艺节目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民生新闻栏目必须加强媒体的责任意识,重视民生新闻的作用,为受众提供解决问题的渠道;同时,充分发挥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切实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丁洁.试论我国交互式网络电视发展及其趋势[D].南宁:广西大学,2006.
[2]李国仁.网络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教育[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
[3]狄柏涛.广播电视工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探析[J].科技传播,2014(24).
[4]沈静.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2(9).
[5]何苏六,等.网络媒体的策划与编辑[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6]赵阿群,陈少红,刘垚,等.计算机网络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7]尧鸿.多媒体网络技术在电视台业务中的应用[J].广播电视信息,2006(12).
[8]张昊鹏.新闻采编工作创新论[J].才智,2013(23)
【新闻采编部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新闻采编与制作09-02
新闻采编教学大纲09-14
新闻采编业务考试试题06-25
电视台新闻采编实习报告结尾08-24
附:新闻采编人员岗位培训考试热点问答10-03
电视台采编实习鉴定09-19
浅论电视台的新闻管理07-29
校团委新闻部规章制度10-06
县工商局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06-25
文体产业与新闻出版管理科科长竞聘演讲稿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