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理性思考(共11篇)
1.小班化教学理性思考 篇一
对小班化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近几年,学生数在不断的减少,特别是我们学校由原来的每班60几名学生减少到现在每班只有40几名学生。看来实行“小班化教学”已迫在眉睫,新的教育方法应尽一切努力按照学生的心理结构和他们不同的发展阶段,将要教的材料以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形式进行教学。”因此,教师要采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来进行调节与控制。下面是我对数学课中进行小班化教学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创设生活情境是进行小班化教学的前提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在数学教学中应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要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奇思妙想,关键在于教师提供学习材料是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欲,为他们建立起一定的认知障碍,学生的思维才可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而小班化教育增加了学生个体参与活动的时间,扩大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不断发展自我。数学教学情境是对学生学习新知识产生新能力的要素,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已有经验融入情境,这个教学情境是适应学生的发展,是有发展性的。
这样的教学拓展了学生的经验系统,也拓展了学生的认知系统,真正落实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之间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的新课标理念。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当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激活了课堂,使课堂教学富有实际意义。
二、让学生学会自主及合作学习是进行小班化教学的关键
1、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合作学习作铺垫。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尤为强烈”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相互制约,为克服课堂活动只局限于少数尖子学生的弊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小班化教育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先进教育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小班化班级人数少,更有利于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
2、再让学生充分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大力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通过观察、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整体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和自我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动中,使生动的教材变成生动的课堂。如教学《周长的认识》时,让学生三人为一组行动起来:我用线绕物体一周,你用尺子量周长,他做记录。同时,通过提问教师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言。经过一番合作,终于完成了对周长的认识。整个课堂活跃了起来,每位同学都参加了学习,还至少得到了二至三次的发言机会,学生的思维都被激活了,小班教学中这一合作学习的改革,真正做到了新课改中“生生参与”的要求,也让学生充分得到了发展。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在观察中学,在玩中学,学生有了更多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这样就使得学生对所经历的教学事情有了深层的体验,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趣,从而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
三、充分利用教学媒体,是进行小班化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学媒体给师生提供了更为优裕的条件,有利于教学过程的活动组织与开展。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养成良好主动习惯,就会增强学生合作意识,那么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就会得到发展和提高。我们的数学课堂就能焕发生命的活力。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一种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人人都开心地、愉快地学习,感受到了获取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被动的学习。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促进了学生之间合作,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小班化教学中学生与多媒体互动,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教学媒体,在观察中学,在玩中学。
总之,教师授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开启他们的智慧与觉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与体验。教师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提供生活材料,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使其亲历学习过程,体验成败,并在探究中加强合作与交流,使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是知识的接受者,又是知识的发现者。教师如果能巧用“小班化教学”,就能激活数学课堂。以小班化教学为平台来实践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改革,将会显得更快捷、更易操作、更易出效果。
2.小班化教学理性思考 篇二
一、什么是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是以提高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为目标指向的教育, 它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 在教学中更加强调师生之间、教学之间、书本与方法之间等诸多方面和环节的和谐互动, 注重每个受教育者平均所能得到的教育和关爱的时间和精力。它的核心内涵分为三个层面:小班、小班教育、“小班化”教育。
小班是教育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 其基本内涵是指较少容量的教学班的学生数量。
小班教育是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 即在小班条件下开展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
“小班化”教育是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 运用适合小班教育的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技术等, 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交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实现让每一个学生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
二、农村小班化教学呈现出的特点
1.一个班级学生通常控制在25人左右。
2.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有利于因材施教。由于农村学生人数比较少, 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 这样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而且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加强个别指导, 启动学生的思维, 与学生实现更充分的交流。
3.强调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农村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 普遍不爱或者不敢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 造成了在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方面与城市学生有差距。针对这一现状, 小班化教学就要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这种教育观念的变化会导致学校从教育目标、课程、教学到评价的整体改革。
三、农村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1.农村小班化教学更易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农村小学生很容易怕老师, 这样无论学习还是日常生活都会非常被动。小班化教育要突出着力点, 一是个别化教育, “个别化”教育就是“了解每一个、关爱每一个, 激励每一个, 成就每一个”。二是落实好我们的“百分百”课堂教学, “聚焦每一个”、“适应每一个”、“赞扬每一个”。
2.农村小学教室空间格局与过去相比, 有了很大改变。农村小学在实行小班化教学过程中, 教室环境的设计和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课桌椅的布置一改过去那种简单的秧田型, 而采用马鞍型、品字型、周边型等多种形式。同时在教室中配置了图书架、玩具、体育器材等设施, 打破了过去进教室只能学习的模式, 使学生能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开展一些趣味活动。
3.农村小班化教学继承了班级授课制的所有合理内核, 又克服了大班授课制的弊端, 增加了个别教学的优点。过去农村学校教师少, 带的班级多, 教师没有精力照顾到每位学生, 长期这样下去, 势必就要放弃一部分学生。而现在随着小班化教学的实行, 在既不过分增加教育的成本, 又可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的前提下, 教师可以创设自由讨论甚至争论的教学情景, 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 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 使学生在有效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学习指导, 特别是享受更加充分的优质教育资源。
四、农村小班化教学方法
1.分组教学法。根据学生禀赋的差异、兴趣爱好和需求, 进行同质或异质编组, 因材施教, 提高每个学生受到的教育资源程度、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与机会。
2.个别指导法。教师深入小组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这样能够更多地关注和帮助有困难、不常举手和不愿表演的学生, 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五官体验教学法。通过让学生看一看, 听一听, 闻一闻, 尝一尝, 摸一摸和说一说等体验教学, 调动学生的五官来体验, 让学生从体验中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游戏教学法。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有角色、有情节的游戏活动中, 释放小孩子的天性,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通过快乐学习的体验, 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5.鼓励教学法。通过使用语言刺激、动作或食物奖励、成果展示等手段, 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进行适当的表扬, 鼓励学生乐学、勤学, 培养小学生的情操。
3.农村小班化教学的方法与思考 篇三
近年来,学生随父母就读和选择优势教育资源的人数不断增多,人口搬迁,人数下降等因素,使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村学校的学生数量持续减少,农村学校的小班逐渐增多。如何搞好小班教学,是我们身处一线的农村教师值得深思、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对策
我校近年来学生数量剧减,小班不断增多,面对小班,我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总体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标准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特别强调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联系,在小班化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能更多地关注每一位学生,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随时进行调节,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都了如指掌,并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效辅导,同时,每位学生都有更多的练习、发言、展示、交流的机会,学生学习知识更扎实、更丰富,能力得到提高。小班化教育教学,不少人认为它的优点仅仅是“人数少,班额小,好管理”,还有人疑惑它会走多远。随着小班化的增加,我们认识到:小班化教育是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小班化”的意义并不完全在于先让少数学生“受益”,它所起的更大作用,是给校内所有老师传达出一个新的教育观念:不仅要重视教,还要重视学生学,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在,我们认识到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内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素质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各地区的教育均衡,落实新课程要求的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学习。我们认为农村小班化教育和新课改在理念上和改革要求上是一致的。小班化教育的实施充分保护、利用和优化配置了教育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均衡优质的教育。我们学校以“学会学习,快乐生活”为校训,在目前的小班教学中,努力尝试让学生达到“四个学会”的要求,即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认识,是指掌握如何有效学习思考的知识技能;学会做事,是指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学会共同生活,是指掌握与人平等相处、交流、合作的知识技能;学会生存,是指如何发挥自己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小班化教育教学的策略
(1)对学生全面了解、全面掌握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学就缺乏针对性,更何况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最终结果全部表现在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上。因此,全面了解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起点。我校在开学伊始,每位班主任首先对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上课时的发言、提问,课堂课余时间的观察,个别学生的谈话交流,作业批改,对学生进行家访等方法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智力的发展程度,每一个学生有怎样的兴趣、爱好,他们学习的目的、态度、方法,以及身体体质、思想品德的表现状况等有什么差异。然后再因人制宜地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使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确保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2)充分发挥小班的优势
充分发挥小班的优势,一般情况下能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整体化的效率。小班因其学生人数较少有其独特的课堂教学优势,相对大班,小班学生在课堂上使教师更便于了解学生、管理学生。针对这种情况,在每学期的开学初,我校的每位教师都针对班上的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如,课堂作业面批面改,发现作业中的问题及时纠正,既方便学生改正错误,又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学生有问题,老师在课堂上一般可以随时解决,对学生中的共性问题可更有效地一起辅导,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特殊问题可放在课外更有效地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教学时,让每个学生都有较充足的时间来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有时候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长期以来,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就连学困生,在课堂上也踊跃发言;在课堂教学中小班更容易组织教学,使课堂形式多样化:有时让学生分组讨论,有时让学生分组辩论以达成共识;为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平时在进行班集体活动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对于那些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在活动中更是鼓励其展示自己,谈论自己对活动的看法、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等,时间长了学生的自信心就树立起来了,也就善于表现自己,使其在展示自己的同时获得了成就感,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更能有效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变工作
学困生,往往是造成班级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教师关注学困生,就要把他们时时放在心上,偏爱他们,帮助他们,转化他们。在小班额教学的老师更便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甚至是为他们创造闪光点。例如,我校某年级有一位女生,住在学校附近,她在家都能听到学校的铃声,可是早晨常常迟到,作业也常常不做,除非老师看着她,一不留神照常不做,老师通过了解,这位学生不交作业是长期以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课后作业不会做而不能按时完成,再加上这个学生性格又内向,不善于和其他学生交流,更不用说向老师请教了,长期以来又养成了懒惰的思想。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先让这位学生带本班的教室门钥匙,让她每天早晨打开本班的教室门,第一次她又来迟了,围在教室门口的学生都指责她。当时这位学生脸都红了。她看看周围都在着急地等着她开门的同学们,虽然有些不愉快,但她知道自己已经犯了众怒。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迟到过。在班会上,老师对她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课堂上老师刚讲过一句话,加强语气地重复一遍后突然提问她:“你能把老师刚才的话重复一遍吗?”她开始不能重复老师说过的话,老师说:“我很不高兴,因为我连续说过两遍的话你都不能听见,同学们,如果一句话你给别人说两遍,别人也没用心听你讲的内容,你高兴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不高兴。”“所以,老师希望每一位听众都能够尊重讲话者,这也是我们每一位听众应有的素质,我相信这位同学以后的听讲一定会更认真的,大家相信她能做到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相信她一定做得到。”从此以后,上课时她就渐渐地养成了认真听讲的好习惯,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经过一段时间,这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4)能更好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大体可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形式,师生究竟以哪种方式与学生交往,往往决定着教学形式,影响着教学效果。要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就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我校老师和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已经建立了一种和谐的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是以权威者自居,在课堂上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常以引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去思考、质疑和操作。在课余时间,老师保持一颗童心,能与学生一起做一些有益的游戏和健身运动,这样既锻炼了我们的身体,也增强了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让学生真正地做到从心里信任你,从交往中接近你。让老师留给学生的印象是平易近人,而不是威严和寒气逼人。
三、困惑
困惑一:市教委下发的作息时间规定,小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加上阳光体育锻炼每天1小时,课外作业也做了相应的规定,那么在这有限的一天时间内,除了学生的早读和午休时间,老师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减负增效”,如何做好科学育人,落实好素质教育呢?
困惑二:新形势下要求学生各种素质全面发展,然而根据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有些课程根本无法上,例如科学、信息、综合实践等。分到这些课的老师也只好“望书兴叹”了,要么不上,学生自学,要么上成其他课。这些课的安排形同虚设。
困惑三:师资力量不均衡,趋向老龄化,自身专业有限,导致体育课、音乐课等不能科学有效教学。
4.小班化语文教学的思考,钱雪松 篇四
小班化语文教学的思考
钱雪松 枞阳县钱铺乡虎栈小学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去打工养家糊口,由此而引发的孩子的上学问题应运而生,一大部分孩子跟随着父母出去读书,而一小部分学生则留在了家里读书,由此农村的生源量大大减小。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岗位不久的特岗教师,我自己教授的班级人数也只有十几人,这种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小班化的教学也可以作为一种尝试,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小班化教学也将会应运而生。小班化语文教学既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又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那么如何进行小班化教学才能使孩子们学有所成呢?下面我将对自己这不到一年来的小班化语文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拙见。
一、小班与大班相比所具有的优势
小班比大班好,这是一个比较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我自己有着深刻的体会,我自己感受较为强烈的小班教学的好处主要有这么几点:
1、作为小班语教学,教师可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罗森塔尔”的实验表明,教师的视野只能监控到28人左右,这是教师关注的最大值。28人的班级就为我们关注每个学生提供了可能。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言行举动甚至是学生的表情变化都逃不过教师的“法眼”。这样,课堂的纪律较好调控,学生分心、做小动作等行为比大班要少得多;并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行为,使“从每个 学生的学情出发”不再是一句空话。更重要的是如果需要的话,一堂课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的机会。大班教学时,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往往淹没在大班的人群中。得不到教师关注的这部分群体,往往会因为群体的忽视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这不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而小班化教学虽然说不能体现绝对的公平,但教师对每个个体的关注、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期望显然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那些内向或暂时落后的学生也变得相对开朗自信。
2、对于教师而言,小班教学也让教师“省力”。课堂上,教师不需要在扯着喉咙大声“嚷嚷”要求班级五十六名学生都能够听见,小班教学中,教师适中的音量就可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听力要求”。一些课型,老师甚至可以与学生融为一体,坐在学生中间,这样既有亲和力,又让教师更轻松的进行教学。
二、针对小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1、十几个人的课堂跟五十几人的课堂有着很大的差别,而学生人数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1)小班化教学可以让教师不在执着于一种教学方式。大班教学的时候,教师并不是不想走下讲台,而是当走下讲台确发现很难有“立足之处”,站在任何一个位置都有可能忽视了群体中的一部分,反而只有讲台可以总揽全局。小班了,讲台和学生座位间有一大块空处,我现在一上课,就站在那个位置,是在学生中间的,似乎就在跟学生面对面地交流,那感觉,很亲切。上课过程中,更深入到学生中,到学生身旁去,这样的课堂,无疑比大班教学多了一份融洽。有的课,采取的是对话式教学方式,就可以坐在学生中间,与学生亲切交谈。这让我想起了孔子问志,2000多年前,圣人与三五弟子们坐着谈“志”的问题,有问有答,有议有论,有抒情评点,自然亲切,其乐融融。小班教学似乎能重现古韵遗风。不管怎么说,小班教学较之大班教学使更多切合课文内容的开放的、自由的教学形式成为现实,无疑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人性、更融洽。
(2)语文教学有着很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在实践教学行为的时候,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小班化教学使得讨论法实施起来更加有效。讨论法比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相反大班教学因为人数太多,一些学生会借助讨论而进行聊天,同时因为人数的关系也不能够让每组同学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所以讨论也就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虽然小班教学实施讨论法的时候没有大班那样“热火朝天”,但讨论结果证实讨论更为有效。小班教学中,如果课堂需要,可以充分发挥讨论的作用。
2、学生人数少了,教师对学生作业也就可以更多一些“精耕细作”了,小班化教学以来,我有意识地采用了传统批改跟面批相结合的改作业模式,特别是对于作文来书,面批的方式绝对比教师详批加评语的方式有效。虽然很多学生对教师的评语很在乎,但是仔细琢磨教师评语的学生却很少。有个别学生,一次写得不成功,经过教师的面批,又重写一篇,再与我共同商量讨论,在修改的基础上再重新作文,这样出来的作品比第一次要好很多,得到的效果也比光看教师的评语好很多。小班化使得学生的作业形式也更为多样化,也使得教师批改作 业和与学生交流体会心得的方式更为多样化,灵活化。
3、尝试建立学生档案。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数学作业比较侧重于解题,而语文学科的作业比较侧重于创造。如果把学生的这些创作材料留存下来,再他们毕业的时候再交还给他们,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份不错的成长记录册,对于教师来讲可以提高在整个小学阶段更有序和有效地观察学生的动态发展。新学期开学起,我开始有意识地搜集废弃的文件夹,开始给学生创建个人档案。目前这些档案中收集了学生的作文,学生上课时精彩的仿句、对联、作文片断、诗歌,学生的寒假作业,还有个别爱好文学学生的其它创作。当然我建立的这个档案也是不全面的,一方面表现在档案的内容比较单薄,另一方面是因为有的时候赶着上下一堂课,忘了及时地记录学生的行为和及时地让学生上交相关资料而使一些行为成了不能复原的过去,很是可惜。
三、“分组合作学习”在小班化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于美国的,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小学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教学中常用的学习形式。他充分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的互动,特别是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使学生由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达到教学目标。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使教学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呢?
(一)、抓住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促进教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所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成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和情感相联系的,它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积极的心理成分,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拥有兴趣,才能能够使自己投入到学习致中国去,对于大人来说是这样,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孩子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一门学科,那么我们就应该抓住这一点,把孩子正确引导到学习中,在教育教学时抓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学生学习,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积极兴趣。一个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才会具有探求知识的热情,就会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就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形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在小组讨论前,先要求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小组思考讨论后,由其中一个小组汇报学习结果,汇报中有错误或遗漏的本组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其他小组还可以向这一小组进行提问,这小组如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向其他同学提出。这样一来,“小组合作学习”的范围也就扩大了。孩子个体学习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小组时获得解答,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全班讨论 得以解决,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训练学生积极动脑、独立思考、相互合作、解决问题。同时也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有的放矢。
(三)、利用小组学习展开良性竞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孩子喜欢在老师和同伴面前表现自己,小组合作学习为他们创设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重难点设计讨论的问题,学生讨论时我就站在他们的身边认真地听,并且适当的进行引导,鼓励那些不愿意大胆发言的孩子勇于发言。组与组之间对问题的回答,形成良性竞争,有效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参与其中,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四.如何进行小班化教学
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对小班化教学是直观重要的,在环境设置上要力求有特色,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教室中度过的,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能够在一个优雅的环境中去学习,更是能吸引住他们的重要因素。孩子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审美观点,那么就需要老师们能够多从孩子的角度来设计班级,比如在墙上设计一些孩子喜欢的评比框,把一个学期划分成几个月份,把评比项目区分开,孩子们有了一个比的劲头,就更加喜欢学习了;把班级布置得温馨一些,孩子的心情好了,学习情绪也就能上来了。另外教学力求要有特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小班化教学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学 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 “互助、合作”的实际活动,师生互动,不断的转换师生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最大限度的使课堂教学走向开放。最后加强课外实践也至关重要。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践中还要注意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潜能没有发展的原因,调动内因,让学生自己对自己不满,自己和自己“打架”,在“打架”中不断发现自己。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那些不愿意表现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身手的机会,显露才华的舞台,使他们建立起自信,让每一个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5.小班化教学理性思考 篇五
【关键词】农村小学 小班教学
数学课堂 有效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
0005-01
面对小班化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究竟应把握好哪些方面,才能让所有学生学有收获、学有成效呢?笔者认为,教师在预设教学方案时应计划周全、目标明确;应目标多元、因材施教;应注重口语表达、以说促思,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升其数学素养。
一、计划周全,目标明确,体现课课有激情
笔者之所以把教师理性的教学激情放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位,源于一次带着消极情绪去上一节数学课,结果,那节数学课的教学,一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配合不到位;二是时间不够,教学任务没完成,结尾只能草草收场。这节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的课前预设计划性不强、目标模糊,教学中,学生学习新知的时间没有保障,导致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根本得不到落实。
体现课堂激情,笔者认为主要还是一种负责任而又理性的态度,心中装着课时计划、教学目标明确,排除情绪干扰,带着理性的激情走进数学课堂,方能为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奠定基础。作为执教者,理应在上课时,时刻注重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带着欣赏和期望对待每一个农村孩子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不断地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问题,理性告别错误,那么,学生也一定会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中,让所有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有收获,其课堂才是有效的。
二、目标多元,因材施教,体现个个有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随着大批年轻人进城务工,优质生源进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占据重要比例,农村孩子的整体素质和个性发展参差不齐,家庭教育缺失,加之社会多元化发展等因素,决定了每个人的发展对数学的需求也是有差别的。一方面,开展有效教学,必须要有全体学生的参与;另一方面,农村小学“潜力生”占的比重较大,有效教学的目标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对农村小学一个班二三十名学生的小班化教学,教师理应对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清晰的认识,制订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所需的数学知识。
适合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离不开教师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具体形象的观察、比较、思考、阅读等实践活动。笔者仔细观察了本班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异同,在参与形式上,有些学生善于观察,有些学生善于比较,有些学生想象力很丰富;在表达方式上,有些学生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有些学生则喜欢用画图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思考问题的方向上,有的学生善于从条件出发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些学生则善于从问题出发思考需要哪些条件才能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关注全班每个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性爱好,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潜能,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预案,做到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有所发展,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
三、注重口语表达,以说促思,体现点点能落实
以数学语言表达训练促进数学思维,带动小班化教学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说刚学习的知识还处于萌芽状态,那么对处于这种萌芽状态的知识进行语言梳理,既是一种以说促思的过程,更是促进知识实现质的飞跃的过程。小班化教学人数少,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方便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教学时,对于每节数学课的各个知识点的学习情况,教师都要尽量给每一个学生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在自我表达中发现问题,及时形成正确而又清晰的数学概念。例如,笔者曾做过试验,在每次做综合练习后,不急于批改,而是让学生之间对一些敏感的题目随意进行交流,笔者不去干预,结果,在组织批改的时候,学生对自己做错的题大都已经知道了错误在哪里,真正起到了高效练习的效果。对于一些重要的数学法则或定律,笔者也经常性地组织学生一起大声朗读;同时,对于一节课收获有几个知识点,笔者都在总结阶段,放手让学生相互说学习收获,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积极思考、相互纠正,以促进知识点的有效落实。
总之,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踏踏实实立足于每节课的教学,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注重让所有学生在数学学习各个环节的消化,管控好每个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完善,农村学生的数学课堂同样会很精彩。
6.小班化教学理性思考 篇六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安工作环境、公安体制、政策法规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安队伍建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面对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笔者认为,公安队伍建设应始终坚持人本化的方向,才能充分挖掘队伍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因素,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
一、当前影响公安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错位。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责是保护人民、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一些地方公安机关认为只要把维稳工作做好,确保社会治安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就是最大的成绩,而队伍建设则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因此,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在队伍建设工作中形式主义突出,应付现象普遍,平时不出问题则不管不问,出了问题则上下惊慌,随即“一人生病,全警吃药”,直接影响整个公安工作的运行及队伍战斗力的发挥。
二是工作保障严重滞后。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公安保障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当前的公安工作实际需要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给队伍建设的带来了很大压力。一方面,经费保障滞后,队伍违规风险加大。当前,各地公安机关虽然都落实了最低经费保障标准,但与当前繁重的公安工作任务相比,公安经费依然显得捉襟见肘。比如追逃工作,办案单位要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发协查通报、有偿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工作中来,一旦有线索,就要南征北上,抓嫌疑,调证据,往往追捕一名逃犯都要花上好大一笔费用,大大超出年初预算。受办案经费的制约,有的公安民警不得不办“金钱案”保运转,有的发现了嫌疑线索因经费奇缺而不得不暂停侦查,有的发现了嫌疑人因无钱追逃而抓不住逃犯。这些都使队伍建设隐患重重。另一方面,装备保障滞后,队伍执法风险加大。新形势下犯罪发展日趋团伙化、智能化和科技化,公安机关的装备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乏防身、护身装备,紧急情况下,面对面与违法犯罪分子较量,民警无法避险,很容易导致流血事件的发生。有的民警因在执法工作中没有防身器材,在犯罪分子穷凶极恶的追赶下,不得不为保生命落荒而逃,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和质疑,认为警察都不能自保,还如何保护群众?由于现行装备的落后与奇缺,不同程度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使警察对不法分子的威慑力有所下降。而且平时必需的单警装备及非杀伤性、非致命性武器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公安机关防弹衣、钢盔、警棍等装备太少,不能满足正常工作需要。
三是工作任务普遍超负。从宏观上看,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社会行业、新的治安问题不断出现,警察的职能始终呈不断扩张之势。然而警力的增长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因受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制约,很难达到与社会需求同步增长。因而,警力不足将是一个长期的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三期”的特殊阶段,非警务活动的大量增加,使得警力不足的现状变得雪上加霜。同时,警力分布失衡,警力配置不合理等管理机制方面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警力不足的现状。由于警力不足导致警察的工作量严重超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基层民警每人每天平均工作时间长达近15小时,每周工作时间近90小时。某县公安局2007年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十多项,该县民警参加体检人数138人,其中有70%以上的民警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心脏病、高血压等各种疾病,相当一部分民警身患多种疾病,让人触目惊心。时下曾有人诙谐地说:“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民警退休等于死亡”。长时间、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使基层一线的公安民警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每况愈下,队伍建设面临面临严峻的挑战。
四是执法压力越来越大。当前,随着法制社会的不断完善和进步,群众的法律意识也在进一步提高,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公安执法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民警执法素质的差异,每年因民警执法问题引起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不少。尤其是在倡导人性化执法的今天,各种围绕如何便民、利民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层出不穷,而针对民警合法权益的保护机制却少之又少,为民警上的“紧箍咒”却越来越多,民警稍不注意,就会触动高压线,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及工作压力。特别是在要求破案率不断提高及责任追究制的情况下,一些部门对一些棘手的案子只好“绕着走”,生怕惹火烧身,因为一旦接手了,就会成为烫手山芋;还有部分民警由于怕遭到当事人投诉,不敢管事,对一些案件进行降格处理,变通执行,法律尊严大打折扣。种种不和谐现象,使公安队伍建设的风险不断加大。
五是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一方面,“大锅饭”问题还较为突出。当前,综合考评、执法质量、精细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制度相继出台,并不断完善,对公安队伍的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挖掘队伍内部潜能、调动民警积极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考核考评方
式方法与工作需要不完全匹配,连续性、综合性不够强,有的考核考评是走过场,水分较大,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人的工作实绩。特别是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存在着“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与不干一个样”,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等问题,严重挫伤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队伍战斗力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干部提拔任用制度不活。当前,受领导职数配备的限制,非领导职数人事、组织等部门又控制得很严,加之公安机关的领导与外界交流易动极其少,使得公安机关内部相当一批有文化、有素质、有品德、有能力的民警感到政治前途渺茫,缺乏上进心,没有工作成就感。“三个三分之一”现象十分明显:三分之一的新招录民警积极进取;三分之一的中年民警不思进取;三分之一的老年民警等待退休。由于队伍的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失灵,一些民警的工作热情正在逐步消减,争先创优的意识大大下降,队伍建设的压力明显加大。
二、人本化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公安队伍建设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紧紧围绕以警为本解决公安队伍问题始终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
(一)要强化以警为本的思想意识。公安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一是要切实重视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队伍建设与业务工作的辩证关系,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把队伍建设作为搞好公安工作的根本来加强。二是要转变对队伍建设的错误认识。公安机关各级领导要切实扭转“队伍建设难出成绩、难见成效”的惯性思维,要有“向队伍建设要战斗力”的宏伟决心,切实抓住队伍建设这根主线不放松,坚持长抓不懈,使公安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三是要立足民警抓教育。队伍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林林总总,公安机关领导者要克服消极畏难情绪,要克服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要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力求内容充实、方法灵活、措施多样,便于理解与接受,既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队伍整体活力焕发出来,队伍建设整体效能也将得到极大提高。
(二)要加大民警工作保障力度。一方面,各级公安机关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3号)的要求,用足用好“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政策,积极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如实反映公安机关存在的实际困难,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在制订相关政策上向公安机关倾斜,为队伍建设提供强大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各地公安机关要根据工作需要和社会治安特点,为民警增添必须的警务装备,科学调配和合理使用有限的财力资源,要充分保证民警在执法、值勤等警务活动中最基本的装备需求,确保警务装备制度化维护、科学化管理和规范化使用,最大限度发挥装备的使用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民警的基本保障水平。
(三)要盘活现有警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人力质量和数量的统一,其核心是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在当前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各级公安机关只有围绕既定的“人”做文章,力求在管理和提高民警素质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计划、组织、指挥、激励、协调机制,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才能真正缓解队伍建设的压力。首先,要在提高民警素质上下功夫。民警素质包括多方面,身体素质、知识文化水平、思想道德建设、业务工作能力等,民警综合素质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工作水平的高低。因此,要下大功夫做好民警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要通过集中培训、实践锻炼、轮训轮值等多种手段,将民警的理论素质转化为实战能力,使更多的人成为业务骨干、技术能手、专业尖子。为一肩挑多担、一人胜多岗奠定基础,努力培养一批“通才”与“专才”。其次,要合理引进人才。公安机关在招考录用新警过程中,要本着“实用、实战”的原则,对当前紧缺的懂计算机技术、英语、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可以适当放宽条件,降低门槛,筑巢引凤,为整个公安队伍充实新鲜活力。只有盘活了现有警力资源,才能给队伍管理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
(四)完善民警权益保护机制。以建立健全保护机制为基础,以激发队伍内在活力为核心,切实加大民警的合法权益保护制度。首先,要为民警执法撑腰。公安机关要切实加大对民警的保护,针对一些群众的无理取闹与投诉,公安机关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要从保护民警的角度出发,不能片面认为“民警遭到投诉就是民警的错”,为了平息当事人的怨气和不满,不分青红皂白,动辄就对被投诉民警进行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使民警在辛苦付出的同时不仅得不到一丝安慰,还要在心理上承受更多的压力和委屈。因此,公安机关要坚决严厉打击无理取闹和投诉者,要彻底澄清事实,不能因为自己“穿皮鞋而怕穿草鞋”,要狠狠地给予严厉打击,对那些无理取闹和上访者形成震慑作用,消除民警的后顾之忧,增强民警执法的信心和勇气。其次,要做好从优待警工作。要从关心、体贴、爱护民警做起,严格落实民警休假制度,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到目标管理和领导干部责任制,作为考核班子的内容,真正将公休制度落到实处;要积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高质量的民警思想状况调查,对患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失常及神经性疾病的民警,要及时组织专家坐诊,为民警心理减压,减少民警因工作精神压力大而引起的情绪急躁、工作失误等问题;要努力提高民警的政治经济待遇,积极协调、呼吁,想方设法予以逐步解决,使民警工作有动力,奋斗有目标,前途有指望。
(五)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对民警的评价标准。要用活精细化管理,使精细化管理考评能够客观、公正评价每一位民警的工作实绩,解决如何激发队伍活力、调动民警积极性和“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与不干一个样”等制约公安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其次,要严格进行考评奖惩。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总结凭印象”、“评比拍脑门”、“领导说了算”的主观模式。要将考核考评结果与单位、个人的评先评优、晋职晋级及经济利益挂钩,与领导班子调整、干部任免和民警岗位交流及离岗培训、待岗试岗、末位辞退等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再次,要坚持典型引路。积极做好立功创模工作,对工作中的先进典型,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及有功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大力宣传,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激发队伍的整体活力和战斗力。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安工作环境、公安体制、政策法规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安队伍建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面对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笔者认为,公安队伍建设应始终坚持人本化的方向,才能充分挖掘队伍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因素,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
一、当前影响公安队伍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错位。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责是保护人民、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一些地方公安机关认为只要把维稳工作做好,确保社会治安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就是最大的成绩,而队伍建设则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因此,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在队伍建设工作中形式主义突出,应付现象普遍,平时不出问题则不管不问,出了问题则上下惊慌,随即“一人生病,全警吃药”,直接影响整个公安工作的运行及队伍战斗力的发挥。
二是工作保障严重滞后。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公安保障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当前的公安工作实际需要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给队伍建设的带来了很大压力。一方面,经费保障滞后,队伍违规风险加大。当前,各地公安机关虽然都落实了最低经费保障标准,但与当前繁重的公安工作任务相比,公安经费依然显得捉襟见肘。比如追逃工作,办案单位要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发协查通报、有偿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工作中来,一旦有线索,就要南征北上,抓嫌疑,调证据,往往追捕一名逃犯都要花上好大一笔费用,大大超出年初预算。受办案经费的制约,有的公安民警不得不办“金钱案”保运转,有的发现了嫌疑线索因经费奇缺而不得不暂停侦查,有的发现了嫌疑人因无钱追逃而抓不住逃犯。这些都使队伍建设隐患重重。另一方面,装备保障滞后,队伍执法风险加大。新形势下犯罪发展日趋团伙化、智能化和科技化,公安机关的装备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乏防身、护身装备,紧急情况下,面对面与违法犯罪分子较量,民警无法避险,很容易导致流血事件的发生。有的民警因在执法工作中没有防身器材,在犯罪分子穷凶极恶的追赶下,不得不为保生命落荒而逃,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和质疑,认为警察都不能自保,还如何保护群众?由于现行装备的落后与奇缺,不同程度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使警察对不法分子的威慑力有所下降。而且平时必需的单警装备及非杀伤性、非致命性武器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公安机关防弹衣、钢盔、警棍等装备太少,不能满足正常工作需要。
三是工作任务普遍超负。从宏观上看,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社会行业、新的治安问题不断出现,警察的职能始终呈不断扩张之势。然而警力的增长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因受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制约,很难达到与社会需求同步增长。因而,警力不足将是一个长期的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三期”的特殊阶段,非警务活动的大量增加,使得警力不足的现状变得雪上加霜。同时,警力分布失衡,警力配置不合理等管理机制方面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警力不足的现状。由于警力不足导致警察的工作量严重超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基层民警每人每天平均工作时间长达近15小时,每周工作时间近90小时。某县公安局2007年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十多项,该县民警参加体检人数138人,其中有70%以上的民警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心脏病、高血压等各种疾病,相当一部分民警身患多种疾病,让人触目惊心。时下曾有人诙谐地说:“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民警退休等于死亡”。长时间、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使基层一线的公安民警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每况愈下,队伍建设面临面临严峻的挑战。
四是执法压力越来越大。当前,随着法制社会的不断完善和进步,群众的法律意识也在进一步提高,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公安执法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民警执法素质的差异,每年因民警执法问题引起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不少。尤其是在倡导人性化执法的今天,各种围绕如何便民、利民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层出不穷,而针对民警合法权益的保护机制却少之又少,为民警上的“紧箍咒”却越来越多,民警稍不注意,就会触动高压线,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及工作压力。特别是在要求破案率不断提高及责任追究制的情况下,一些部门对一些棘手的案子只好“绕着走”,生怕惹火烧身,因为一旦接手了,就会成为烫手山芋;还有部分民警由于怕遭到当事人投诉,不敢管事,对一些案件进行降格处理,变通执行,法律尊严大打折扣。种种不和谐现象,使公安队伍建设的风险不断加大。
五是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一方面,“大锅饭”问题还较为突出。当前,综合考评、执法质量、精细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制度相继出台,并不断完善,对公安队伍的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挖掘队伍内部潜能、调动民警积极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考核考评方式方法与工作需要不完全匹配,连续性、综合性不够强,有的考核考评是走过场,水分较大,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人的工作实绩。特别是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存在着“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与不干一个样”,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等问题,严重挫伤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队伍战斗力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干部提拔任用制度不活。当前,受领导职数配备的限制,非领导职数人事、组织等部门又控制得很严,加之公安机关的领导与外界交流易动极其少,使得公安机关内部相当一批有文化、有素质、有品德、有能力的民警感到政治前途渺茫,缺乏上进心,没有工作成就感。“三个三分之一”现象十分明显:三分之一的新招录民警积极进取;三分之一的中年民警不思进取;三分之一的老年民警等待退休。由于队伍的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失灵,一些民警的工作热情正在逐步消减,争先创优的意识大大下降,队伍建设的压力明显加大。
二、人本化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公安队伍建设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紧紧围绕以警为本解决公安队伍问题始终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
(一)要强化以警为本的思想意识。公安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一是要切实重视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队伍建设与业务工作的辩证关系,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把队伍建设作为搞好公安工作的根本来加强。二是要转变对队伍建设的错误认识。公安机关各级领导要切实扭转“队伍建设难出成绩、难见成效”的惯性思维,要有“向队伍建设要战斗力”的宏伟决心,切实抓住队伍建设这根主线不放松,坚持长抓不懈,使公安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三是要立足民警抓教育。队伍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林林总总,公安机关领导者要克服消极畏难情绪,要克服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要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力求内容充实、方法灵活、措施多样,便于理解与接受,既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队伍整体活力焕发出来,队伍建设整体效能也将得到极大提高。
(二)要加大民警工作保障力度。一方面,各级公安机关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3号)的要求,用足用好“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政策,积极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如实反映公安机关存在的实际困难,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在制订相关政策上向公安机关倾斜,为队伍建设提供强大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各地公安机关要根据工作需要和社会治安特点,为民警增添必须的警务装备,科学调配和合理使用有限的财力资源,要充分保证民警在执法、值勤等警务活动中最基本的装备需求,确保警务装备制度化维护、科学化管理和规范化使用,最大限度发挥装备的使用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民警的基本保障水平。
(三)要盘活现有警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人力质量和数量的统一,其核心是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在当前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各级公安机关只有围绕既定的“人”做文章,力求在管理和提高民警素质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计划、组织、指挥、激励、协调机制,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才能真正缓解队伍建设的压力。首先,要在提高民警素质上下功夫。民警素质包括多方面,身体素质、知识文化水平、思想道德建设、业务工作能力等,民警综合素质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工作水平的高低。因此,要下大功夫做好民警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要通过集中培训、实践锻炼、轮训轮值等多种手段,将民警的理论素质转化为实战能力,使更多的人成为业务骨干、技术能手、专业尖子。为一肩挑多担、一人胜多岗奠定基础,努力培养一批“通才”与“专才”。其次,要合理引进人才。公安机关在招考录用新警过程中,要本着“实用、实战”的原则,对当前紧缺的懂计算机技术、英语、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可以适当放宽条件,降低门槛,筑巢引凤,为整个公安队伍充实新鲜活力。只有盘活了现有警力资源,才能给队伍管理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
(四)完善民警权益保护机制。以建立健全保护机制为基础,以激发队伍内在活力为核心,切实加大民警的合法权益保护制度。首先,要为民警执法撑腰。公安机关要切实加大对民警的保护,针对一些群众的无理取闹与投诉,公安机关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要从保护民警的角度出发,不能片面认为“民警遭到投诉就是民警的错”,为了平息当事人的怨气和不满,不分青红皂白,动辄就对被投诉民警进行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使民警在辛苦付出的同时不仅得不到一丝安慰,还要在心理上承受更多的压力和委屈。因此,公安机关要坚决严厉打击无理取闹和投诉者,要彻底澄清事实,不能因为自己“穿皮鞋而怕穿草鞋”,要狠狠地给予严厉打击,对那些无理取闹和上访者形成震慑作用,消除民警的后顾之忧,增强民警执法的信心和勇气。其次,要做好从优待警工作。要从关心、体贴、爱护民警做起,严格落实民警休假制度,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到目标管理和领导干部责任制,作为考核班子的内容,真正将公休制度落到实处;要积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高质量的民警思想状况调查,对患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失常及神经性疾病的民警,要及时组织专家坐诊,为民警心理减压,减少民警因工作精神压力大而引起的情绪急躁、工作失误等问题;要努力提高民警的政治经济待遇,积极协调、呼吁,想方设法予以逐步解决,使民警工作有动力,奋斗有目标,前途有指望。
7.小班化教学理性思考 篇七
一、情境创设
在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情境中教学, 不仅能让学生学的愉快, 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小班化教学班级的人数相对较少, 学生性格的交叉区的范围更大, 师生的交流量增多, 更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是师生交流沟通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共同分享对教材的理解、课堂给予的快乐。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扶者和促进者。
2.营造科学的教学情境。教师要注意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最佳语文学习状态, 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跟着教师进入新知识的探索。
二、自主探究
尊重和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在课堂内的自主探究, 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有独立认知、思考的过程, 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 也是衡量课堂教学民主文明的重要标尺。
1.开展学生课堂自学。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 借助教材、工具书以及利用各种媒体把课文读对、读通、读好, 自觉积累生字新词和好词佳句。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之后, 对于读不懂的地方由学生自己去主动思考、查找资料、处理信息, 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积累、圈点评注、寻找疑点、发现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学生知识上建构的障碍, 让学生提出来, 师生共同疏理。浅显的问题可由学生直接回答、相互答疑;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 由教师作恰当的解释;对有价值且指向教学目标和重点的问题, 可作为进一步合作、探究的目标。
三、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语文教学经常采用的形式, 在小班化课堂中, 由于人数少, 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才有发生的可能。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调、互动和交流, 在教师、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当中, 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 共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1.科学组合。要科学组合学习小组, 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 做到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这样有利于组间竞争, 激发学生合作意识。
2.有效互动。交流和讨论不仅仅局限于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问答结果, 不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和漫无边际的闲聊, 而是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方向有主题的活动, 是学生在积极思考基础上的对知识和经验的灵活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言, 清楚明白地表达观点, 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3.注重指导。在学生合作交流时, 教师不是局外人, 教师要不断巡视, 及时矫正学生合作学习过程出现的偏颇, 让合作学习不偏离主题。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解决不了的难题, 以备交流展示时进行适当点拨提升。
四、分类指导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只有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 并且利用差异、改变差异, 实施有差异的教学, 才能实现全体学生的有效参与课堂, 真正促进有差异的发展。
1.学生组别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可以按照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建立档案进行研究, 同时根据学习情况定期调整。
2.教学目标分层。按照不同层次学生设立不同的教学目的, 体现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 做到“统一性”和“层次性”相统一。
3.教学方法分层。课堂教学要面向中等生, 发展后进生, 提高优等生,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 既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又给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机会。
五、多元评价
评价具有诊断、鉴别、调节、激励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注重评价的激励性,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1.注重导向的激励性。除了对学生知识能力掌握情况的评价外, 教师要重视对兴趣、情感、态度、习惯等的评价, 随时给学生以激励。
2.注重主体的多元性。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 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中, 特别是学生自我评价, 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
3.注重语言的艺术性。教师在课堂内的评价语言不能单一、老套, 不然学生会感到腻烦;评价语言也不能吝啬, 要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夸一夸”, 会使课堂更加生动有活力。
8.对农村小学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小班化、积极性、活跃
中国分类号:G623.31
前言: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有其弊端,也有其长处,在教学任务中自然也就承担着很重要的作用。农村的环境和城市有所不同,面对的孩子群体和家庭教育狀况更是大相径庭。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小班化英语教学有着其与众不同的意义,更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农村小学英语小班化教学的意义
(一)符合农村学校学生基数不断减少的现状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学生也随之流入城市或县镇,导致农村学校学生快速下降,如何在小规模的学校、班级更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是农村学校和英语教师亟待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实施小班化英语教学符合农村学校发展的现状和需求,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二)符合学生家庭教育条件较差的背景
因为农村学生的家长多数是教育水平不高,对英语更是“不来电”的人群,他们在生活中对学生英语的教育是非常少的,这样学生英语知识多是依靠于学校教学,所以课堂教学的质量必须提高上去,这就要求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公平的照顾和教育,得到老师更多的精力。
(三)符合英语学习和教学的特点
英语这门科目是交流性的学科,是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行重复使用的。如果班内学生过多,那么老师无法和每个学生进行英语交流,这样就会造成偏颇,使得英语学习好的同学英语成绩更好,而差的学生则会更差。英语学习也要求合作学习,学生基数少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利于英语成绩的提高。
(四)是精细化教学的必要途径
新课标要求进行精细化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到相同质量的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成为活跃课堂的一份子。要想进行精细化教学就要保证班内成员少,这样学生就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教学精力。
二、农村英语小班化教学的策略
(一)制定每位班内成员参与的教学方案
英语是一门实践课程,如果不进行长期的练习和积累,很难在短时间起到学习效果。所以小班化的英语教学,老师可以将精力分给每一位同学,设计每位同学都能够参与其中的教学方案,让大家在课堂中都能够有所学,有所收获。英语口语环节中,老师要尽量和每位同学都进行交流。虽然说小组式教学能够营造一个更小的集体,但是他们之间英语交流的质量却不能够和老师交流相比。老师要用更加标准的英语读音和英语句式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起到良好的英语学习辅助作用。对于英语课文的理解,设计的方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先“学”后“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在英语成绩点评的时候,小班化教学也便于老师对每个学生学习状况作出最中肯的评价,对于学生的进一步英语学习大有裨益。制定教学方案时要考虑学生英语学习的接受程度,不能够制定过简单或是过于困难的教学方案,而且要求方案足够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建立英语兴趣小组,带动班内其他成员学习
因为班内的成员较少,所以学习英语的氛围是很容易被带动起来的。老师应当采取一些带头作用,在班内成立英语兴趣小组。每个早晨都能够听到学生的朗朗读书声,每个下午都能够看到学生读英语书的身影,每个课间都能够看到学生以英语玩乐的场景。在班内老师还能够放置一些英语的相关书籍,让学生在课下或是休息的时间去享受英语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这些都是兴趣小组能够发挥的带头作用,让其他班内成员争相模仿,掀起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兴趣小组的建立还让小班化“更小”,但是比起大的班级,老师需要管理的小组数目也比较少,这样教学资源能够较为丰富得分配下去。
(三)帮助学生尽可能接触英语环境
农村的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场所可能只有学校,家庭的英语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实施小班化教学就要首先解决这一尴尬的局面,解决英语环境少的这个问题。老师可以人为的为学生创造这样的英语学习环境,如推荐给学生英语电影或是英语歌曲,让家长一起陪同观看,并让家长帮助学生去完成英语学习任务,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热情,还能够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起到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而因为是小班教学,老师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英语学习情况,及时做好和父母的沟通,为学生的进步共同努力。或者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室外采风”,在学校内举办英语的各种比赛,如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等。因为小班化同时也会造成学生的视野变小,不了解其他更多人的英语学习状态,带领着学生去接触更多的英语学习者,更能够开拓他们的思路,解放思想,加深自己的英语学习深度。
(四)以兴趣教学为先导,采用游戏教学
英语游戏通常是很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英语的枯燥感,给学生更加积极的空间去学习和成长。但是如果班级基数比较大,那么实施的时候很难照顾到所有的同学,难免有所疏忽。当有的学生玩得“不亦乐乎”时,有的却只能“形单影只”。但是在小班化教学的课堂中却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大家都能够参与到其中,老师也可以将注意力分配到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人也都能够学到更多的英语知识。
(五)建立每个同学的英语成长档案
每个人对英语有着不一样的感觉,他们先天性对语言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所以每个人学习英语的能力和英语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因此小班化的英语教学中,老师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给学生建立英语成长档案,记录他们在英语学习路上的“荆棘”与“鲜花”,记录他们的成长和进步,也记录他们在学习方面的点滴,这样老师更能够掌握同学们的英语学习动态,发现他们更适合怎样的英语学习。这些英语学习档案可以随着学生的英语学习程度加深,而成为他们更加宝贵的财富。
总之,小班化的英语教学是集中分配英语教学资源,让每个学习者都能够有所收获的英语教学方法,要切合农村的英语教学实际,不断提高其实际应用价值,发挥更大的教学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祎.新课程课堂教学-从弹性预设到动态生成[J].当代教育学.2005(10)
9.小班化教学反思 篇九
——彭 青
牛津英语课程教学要更着重于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主动进行英语学习的习惯,鼓励学生开口说。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种教材是非常适合进行小班化教学的。
小班化教学模式也是我校的一种教学特色,我也在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下摸索了了一个多学年。总体而言,这种“小班化”教学是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个性的。但是在我至今的”小班化”教学下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由于学生数量的相对减少,导致了两个问题,一是好学生加速发展,基础薄弱学生发展滞后,形成明显的两级分化;二是学生参与英语活动的积极性还不够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相对缺乏。
因此,我准备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提高学生在“小班化”教学中参与英语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新课之后,加强能力高的学生与学习有困难学生之间的互助,必须做到该背的内容一定要背出,逐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一.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
在英语教学前积极准备,努力在上课时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便于提高学习效率.在具体教学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灵活教法,及时鼓励,让学生带着积极性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是一种乐趣。
二.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对学生严格要求,细心指导,培养他们预习,复习,按时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定期检查笔记,规范学生认真有效地记笔记的习惯。指导学生在各自学习的基础上互相帮助,并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来共同解决问题。
三.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发掘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并赏识每个学生。”小班化”教学就给了教师们一个很好的机会来关注每一个学生,爱每一个学生。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会继续坚持面批面改,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我时常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还不够用,心里会有紧迫感,因此小班化教育涉及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做到一专多能,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并要对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作业辅导批改、教学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实施综合性的教学改革。
总之,我将在今后的小班化教学中创设更开放、更和谐、更民主、更愉悦的课堂气氛,并实践于"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努力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让学生有更高的提升。
小班化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开放的学习环境,能给教师更多的和学生共同相处的时间,能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一个均等的提高的机会,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小班化教学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体会:
1、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以一个朋友的角度来谈论问题。孩子需要信任。只要你有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和他们做朋友,找他们多交流、谈心,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门辅导,并利用班中的榜样以及一些名人小时候的故事来激励他们。课堂上多提醒他们多倾听,表现较好时及时给予奖励,增强他们信心。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他也是一名可爱的孩子,从这些顽皮好动的孩子身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一个孩子就是一本书,需要我们用心去读懂。无论一个学生怎么样,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用心呵护他们成长过程的每一步,她都将会给你一个惊喜。
10.小班化教学心得 篇十
芝 瑞 中 学 刘 新 颖
我担任本校九年级的化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的最深体验是小班的教学有许多优于大班的地方,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小班额班级便于教师管理,学生人数少,师生之间交往频繁,便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在教师的视野之内,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如指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更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能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饿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可以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扮演“失败的角色”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制造了更多的成功机会,他们得到了老师的个别化教育,自然会扬起自信的风帆,使之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我能学好化学”的信心。
三、小班化教育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能有效地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老师个别辅导的机会增多,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可随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的积极性,使化学教育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不像以往一样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尽善尽美”而挫伤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所以,在小班化教学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1、教学要注重以生为本
教师要着重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为学生的个体发展创造条件。因材施教是在承认学生有差异的前提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都有所得,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可将学习程度相似的学生归为一类或一层,依据差异提出分层要求,然后采用“同步教,异步学””的方法分层施教,之后加强个别辅导。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可在群体中增加个别化施教的因素。
2、教学要注重师生交融
这一点平时在大班教学时,也经常用到,但在小班试用更觉得得心应手。小班人数少,教师可以利用师生的近距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有时走到讨论得不太热烈的小组中间插上几句。学生有不同意见,我会大大加以赞许;学生指出错误,我会积极采纳,并对这位同学表示感谢等等。时间一久,学生就觉得自己处于平等的氛围中而无须做作,而且能够自发地尝试自我实现。同时,小班的化学老师要上好课,也要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在设计每堂课的教学方法时,总是先考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同样一种教法,在小班化教学中效果尤为显著。
3、教学要注重优化组合 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教会学生交流、讨论。在上课时,把要求解决的问题放到小组里去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然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老师给予评价和鼓励。营造一种既有“小组内以合作为主,竞争为副”,又有“小组之间以竞争为主,合作为副”的学习形式。教学时老师的言行举动都要以小组为前提,这样,小组中的个体活动自然得到小组全体成员的关注,组内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调动,集体竞争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组内部的合作。这样不仅能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最高平,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还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交流,使化学教学更具人文色彩。
4、教学要注重寻求创意
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来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基础,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5、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
小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小班化教育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除充分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和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等手段外,并逐步开拓 多媒体 交互式的网络教学,使教学具体化、形象化和信息化。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形声同步的教材,变生硬死板的文字形象为活灵活现的实体形象,会产生激励、愉悦的审美效果,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和积极。
11.小班化教学理性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思考
一、小班化教学是适应发展需要的变革
在一些教育文献和一些教学研讨活动中,往往听到类似于这样的说法,“小班化试验课摈弃了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以一种批判过去的方式推进小班化发展,我不敢苟同。
如下图,各国关于小班的班额:
可见,在小班化发展较好的国家,小班班额是和单位面积的人口总数也就是人口密度成正比的,人口密度最大的日本和人口密度最小的法国恰恰位列班额数量的两端。即使在我国,小班化的兴起也不是完全来自教育工作者的主动创造,而恰恰是在适龄学生减少,教育资源出现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产生的。
因此小班化是因为被动原因,而以主动的态度提出,并努力向前发展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就不存在对过去长期积累的教育经验的批判问题,而是应在此基础上发展的问题,是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变革。
二、学生平均占有课堂时间尚未出现质的变化
小班化教育宗旨是因材施教,因为小班的环境中,教师教授的知识可以相对多一点,细致一些。但是,当我们审视下面一组数据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离这样的目标距离还很遥远。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数据还仅仅是控制数,从南京的情况看,即使在小班化班级中班额也是至少保持在控制数上限,甚至有所突破的。即使以最小的控制数30人,按照传统班级45人,每堂课40分钟计算,每个学生每堂课平均占有时间的提高仍然不到半分钟,比例约50%,离成倍提高的目标相距甚远。
三、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不适应小班化教学发展阶段的现象
1.超越当前小班化教学发展阶段的音乐教育
现在的初中音乐公开课中,几乎必然包括音乐游戏、音乐剧、师生艺术技能表演等等内容。实事求是地说,绝大部分学生在现有小班课堂时间人均占有量的情况下,几乎无法完成上述教学任务,或者说无法完成得好这些内容。之所以完成了,是因为进行了事先反复的准备,其中甚至包括带领学生一起做假展示。
2.滞后当前小班化教学发展阶段的音乐教育
个人认为,把音乐小班化教学当成音乐传统课+互动,在当前日常初中音乐教学中是比较普遍的,甚至还能算是相对“优秀”的。小班化音乐教学作为一个新兴产物,要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是对的,可是由于教师受自身知识储备和所能接受到的信息量的影响,作为单个个体的教师很难全面完成这一目标。
四、加强对初中音乐教学小班化教学的研讨
如何利用好这有限的时间,搞好当前的“半小班化”教学,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增强一线教师的执行力
在目前的小班化发展阶段,我们最为苦恼的是虽然知道小班化教学的整体要求,但却无从下手,也就是没有能够供教师执行的具体内容。建议教研室能够组织专家学者和资深教师,研究出台和教材配套的《初中音乐小班化教学案例集》,允许教师在一定时间内根据案例集的内容安排自身的教学活动,先普及后提高,迅速提升和均衡音乐小班化教学水平。之后,采取各种激励方式以此为原点逐步完善,彻底改善小班化讨论飘在空中、难落实地的状况。
2.调整初中音乐教学份额结构
一是要加强乐理教学。乐理教学曾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乐理教学枯燥,学生缺乏兴趣,在强调课堂气氛和成果展示的教学思想下,乐理教学的地位下降了,甚至有些教师每堂课给乐理教学留下的时间不足三分钟。但是,小班化的教学不仅让教师有能力关注到更多的学生,也让教师有能力把乐理教学设计得更加生动。
二是要增强器乐教学的灵活性。器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具有着独特的作用,不可偏废;但是可以考虑增强器乐教学的灵活性,鼓励演奏型器乐和参与型器乐的协作。把奥尔夫教学法中经常使用的以打击乐为主的一些小乐器和二胡、竖笛、口琴等具备旋律演奏能力的乐器结合起来,实现小班化教学中“人人都参与教学活动”的目标。
三是要突出音乐史和音乐欣赏教学。在目前的小班化发展阶段,可以鼓励教师借鉴历史教学的方法,把音乐史以说故事的形式溶入教学之中,在说故事中和学生交流,与学生共同欣赏故事中的音乐,把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实现音乐与多学科交融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
3.力求实现与学生“同视野”教学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教会学生乐理等音乐知识、音乐家作品等音乐史实、歌曲演唱和器乐演奏等音乐技巧,但却不能“教会”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也不应把我们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直接灌输给他们。因此,在外部教学环境和教学形态上,可以考虑拆除讲台和“师生对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考虑使用反证的方法,也就是从学生对过去作品的批判入手,引导他们感受作品大魅力。
4、强调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小班化教学背景下,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中除了过去的一些内容外还应该突出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的能力。例如:歌唱技能的考核,可以不以美声或民族唱法的技巧为标准依据,只是音准、节奏,特别是情感表现力为标准;演奏技巧也不以技能的高低为主要依据等等。从而确立,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适应于师生交流的演唱就是好的演唱,适应于师生交流的演奏就是好的演奏的评比标准。
【小班化教学理性思考】推荐阅读:
小班化教学的反思09-16
小班化教学的感悟09-21
小班化教学工作计划06-12
小班化教学研讨方案07-22
初中物理小班化教学总结11-12
董市小学小班化教学小结09-13
小班化教学工作会会议10-25
王效香小班化英语教学案例06-13
小班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组织形态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