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的名言(精选10篇)
1.古代文人的名言 篇一
古代文人关于中秋的诗词歌赋
中华五千年文明,诞生了无数的文人骚客,给我们留下大量作品,诗词歌赋浩如烟海。而今我们翻阅这些优美篇章,仍会惊叹不已。单单一个中秋节,不知道吸引了多少诗人,让他们为之畅想,为之忧愁,为之癫狂……从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至今尚能一窥古代中秋佳节的风俗,还有他们当时的心境。
古代诗词中关于中秋节的内容有很多很多,但广为传诵、最为广大世人所熟知的,当属唐朝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和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唐玄宗时,当过中书侍郎等大官,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一生写下不少诗歌,但最为著名和广为流传的就是这首《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另一首家喻户晓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词人在一个中秋节之夜,思念一个名叫“子由”的人而写的。那天他喝醉了,不能自已,感怀身世,狂放问天,想及亲友,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吟啸。这一声长啸,成为后世亲友之间忆念、共勉的永恒绝唱。
古人对于中秋的重视,仅次于春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远胜过年。因为在这个晚上,仰望天上的月亮,无限感慨涌上心头,于是想及关于它的传说和故事。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了月亮上银蟾玉兔的传说。白居易在《中秋月》一诗中说道:“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满江红中秋》一诗中也说:“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唐代诗人皮日休在《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就认为月亮上是有嫦娥居住的:“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高高在上的那轮明月,成为诗人浪漫、遐想的最好事物。
在很多古人关于中秋的诗词中,不仅仅只是怀念亲人、感怀身世,充盈着惆怅和低沉。也还有很多关于中秋风俗、地域风情、生活饮食等方面的描述。苏东坡在《八月十五日观潮》一诗中,记录了宋代在中秋到来的时候,杭州人携家带口前往钱塘江口观潮的风俗和盛况。古时湖北、湖南洞庭湖一带,中秋节期间,渔民还有月夜对歌的习惯。诗人查慎行在《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一诗中,描写了中秋渔民对歌的景况:“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清代诗人钱沣,还详尽记录了湖南长沙民间过中秋的热闹情景:“五十二年秋八月,十五夕月升湘江。长沙万户设庶品,礼夜明神伸厚虹。瓜鲜藕洁枣栗实,就中饼味尤无双。造作古籍未传法,后来递上谁能降。三材取具油糖面,磊落芳洁堆瓦缸。水溲成模入火炙,铁炉扬炭时铮从。和酥馅果更奇绝,列肆错杂鱼豆桩。是夕人家无老少,邀神福惠同纷咙。已号中庭净扫地,旋呼动舍高拓墙……”民间过节之热闹场面,跃然纸上。
有趣的.是,还有个叫袁景澜的诗人,专门为中秋的月饼写了一首《咏月饼诗》。诗中道:“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这应该是对制作月饼最为详细的诗歌了。
宋代著名书法大家米芾,也写过一首关于中秋节的诗《中秋登楼望月》:“目穷准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也曾写过一首关于中秋节的诗。他在《天竺中秋》中这样写道:“一夜桂花何处落,月中空有轴帘声。”
可以这样说,翻开古代文人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赋,从中不难窥见那高挂天空的一轮圆月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2.古代文人的名言 篇二
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如米芾、苏轼等赏石大家, 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等文坛、政界名流都成了当时颇有影响的收藏、品评、欣赏奇石的积极参与者。宋代赏石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出现了许多赏石专著, 如杜绾的《云林石谱》、范成大的《太湖石志》、常懋的《宣和石谱》、渔阳公的《渔阳石谱》等。其中仅《云林石谱》便记载石品有116种之多, 并各具生产之地、采取之法, 又详其形状、色泽而品评优劣, 对后世影响最大。又据南宋赵希鹄的《洞天清录集·怪石辨》所载:“怪石小而起峰, 多有岩岫耸秀、镶嵌之状, 可登几案观玩。”足见当时以“怪石”作为文房清供之风已相当普遍了。
北宋以书画两绝而闻名于世的米芾是当时最有名的藏石、赏石大家。他不仅因爱石成癖, 对石下拜而被国人称为“米癫”, 而且在相石方面, 还创立了一套理论原则, 即长期为后世所沿用的“瘦、透、漏、皱”四字诀。其实当时癖石者甚众, 米芾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爱石而癖”绝非米氏所独钟者。
元代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均处低潮, 赏石雅事当然也不例外。书画大家赵孟頫是当时赏石名家之一, 曾与道士张秋泉真人交往甚密, 对张所藏“水岱研山”一石十分倾倒。面对“千岩万壑来几上, 中有绝涧横天河”的一拳奇石, 他感叹“人间奇物不易得, 一见大呼争摩娑。米公平生好奇者, 大书深刻无差讹”。这一时期, 在赏石理论上无大建树, 多半承袭了宋代的审美, 元代很多书画大家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都有经典的赏石题材。
3.古代文人的梅花情结 篇三
【关键词】古代文人;梅花情结
梅花最先被记录在诗里的,当属《诗经》中的《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把成熟的梅子比作长成待嫁的少女,“梅”又恰与“媒”同音,一语双关。全诗可说以梅连贯来描写女子对爱情的渴望,这在先秦文学中是很少见的。直到南北朝时期,由于当时政治环境险恶,不少文人雅士不得不把精神寄托于山水自然,而梅花敢于挑战恶劣的环境,傲霜斗雪,这种不屈的精神正是文人雅士们所缺乏的,也是他们所仰慕的。于是以梅花作为题材,便开始大量进入文人的创作之中。如北周庚信的《梅花》诗:“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赞美之情。隋唐虽然是诗歌的鼎盛时期,多种意象进入诗歌,写梅的却不多。唐朝诗人张谓《早梅》诗:“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不仅写出了梅花的早发,而且写出梅花晶莹洁白如雪,也表达了对梅的喜爱之情。
到了宋代,达到了梅花诗文的高峰,几乎没有一个留下姓名的文人不写梅花的。苏东坡以神来之笔写出了红梅的“风流标格”:“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枝。”是说即使红梅偶露红妆,光彩照人,但仍保留着斗雪凌霜的孤傲瘦劲的本性。这实际上是词人自我品格的生动写照。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不仅写出了梅花凌寒独放,而且在严寒中送出暗香。诗人所仰慕的就是这种倔强的风骨。李清照赏梅咏梅,在她眼中,梅花的美是胜过其他花的。她在《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中写道:“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今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指出了“上天”对梅花的特別偏爱,才让明月来托梅花之美,而梅花的美又是值得人携带美酒在月下饮酒共赏的。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他称赞梅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严然梅的知音,梅的化身。他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以梅花的劲节自比。但陆游对梅花的爱,并不像一般的封建文人那样仅仅是孤芳自赏和怀才不遇的感叹,而是把对梅花的爱与忧国忧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行遍茫茫禹画州,寻梅到处得闲游。春前春后百回醉,江北江南千里愁。”陆游的赏梅,绝对不是寻常的“花前月下”“借酒浇愁”,他的“百回醉”,是由于“江北江南千里愁”,是国家的内忧外患,人民的苦难深重。宋朝是一个积弱积贫的王朝,长期生活在内忧外患中的敏感的文化人,便自然对坚贞不屈、孤傲自洁的梅花亲近起来,把它视为抒发情怀的最佳对象,所以宋代文人才生发出如此浓郁的梅花情结来。
4.浅谈古代文人性格散文 篇四
不知什么时候自己与文学结了缘,舞文弄墨也有些时日了,如今在大学里学的也是中文。也许我称不上是文人,但深爱文学多年,多少渐染了些文人的情怀和文人的性格,却不知这是好是坏。中国文人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身上似乎与生俱来都有一种悲剧性。
我偏爱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这类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细细品读这类文学作品时,我常常自醉于文字语言之优美,内涵意蕴之深刻,同时感觉到各不相同的文人性格,时日久了,我也有了些文人气,所以大多朋友觉得我多愁善感、清高,因为我深爱婉约词派和隐士文化。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典文学的基本形式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而各个时代的文人性格上总有许多相似点,性格决定命运,这也许也是为何大多文人身上充满悲剧性。
从楚说起,那首先想到的必定是屈原了,屈原是理想浪漫主义文人。而说道浪漫主义文学,我们又自然想起李白,这个诗中谪仙,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而如果对屈原和李白的个人性格和人生经历做一个详细的了解与分析,我们会发现他们那种理想化、浪漫化却又傲骨铮铮的性格决定了其终生壮志难酬和的命运惨剧。屈原和李白都生活在一个走下坡路的王朝,都壮志凌云,但是都郁郁不得志。一个颠沛流离,郁郁而终;一个报国无门,含恨而死。这样的时代中的统治者的身边围绕着的都是一群阿谀奉承,极尽满足帝王个人欲望之能事的小人。但是屈原和李白刚正直言、放诞不羁、自视清高的性格显然不容于时代,难以进入中央决策高层,得到帝王赏识重用。屈原惨遭流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李白故作潇洒放逐白鹿青崖间。从他们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们的性格与时代的矛盾。屈原在离骚中说“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所以屈原是很清楚这是个疾贤称恶的时代的,但他偏偏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因为他本性刚直不阿,难以做到委曲求全,所以他自然也不信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这也正是他个人悲剧无法避免的原因,于国于时并无所补。而李白的作品读之,确实能让人觉得一气呵成,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极度浪漫和潇洒。但细细读来,李白是真正的潇洒和浪漫吗?像《将进酒》,前面说了一大堆很潇洒很超脱很豪情的话,但最后一句却是“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他并不是从心底里潇洒,不然又借酒消愁做什么呢?《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开始一大段是多么光风霁月呀,但最后还是忍不住要说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在暗叹世事艰难,自己壮志难酬。而像“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难免有抱负实现之路难于上青天之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自叹形单影只,知己难逢。至于什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之类就更是直诉愁情烦事,浪漫主义背后是深深的哀愁与不得志,诗仙有的其实是颗饱受折磨与煎熬的心。这一切都是由其性格决定的,理想与现实总是有落差的,心高志大而又宁折不屈者往往是悲剧命运,这样的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不在少数,他们的才华叫人惊叹,而命运却令人惋惜。
而到汉时,赋这种“摛采铺文,体物言志”的文体是当时文学体裁的主流,而说到汉赋就不得不提一提司马相如和严嵩为代表的功利实用主义文人。这类人从品格上讲是比较低下的,他们一切从统治阶级的喜好和需求出发,或没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一味迎合奉承;或干脆做违背良心道德的伤国害民之事,沦为文人中的败类,历史的罪人。这类文人的作品一般来说中规中矩,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为主,但有一些宫廷诗、应制文还是在文学上有一定价值的。像唐朝宋之问就是一个典型,宋之问见其外甥刘希夷的一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颇有妙处,便想占为己有,刘希夷不从,宋之问于是用装土的袋子将刘希夷压死。为了功名利禄他还曾想成为武则天的面首,写的`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诗作就更是枚不胜举了。宋之问后来被贬为泷州参军,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度大庾岭》诗真实生动地叙述了过岭的情景,凄楚悲凉,真挚感人。一句“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情景交融,将他魂断庾岭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足显其才。然可惜不走正途,空有满腹才华!
时至魏晋,文人当中,竹林七贤和陶渊明是主角。大概是魏晋文人受玄学影响才任性率真,豪放旷达。这些性格也正集中体现在嵇康等竹林七贤这些真名士身上。嵇康率性,他不愿受礼法束缚,主要在政治上不愿入仕.当然生活上也有,如《与山巨源绝交书》讲的“七不堪”之事,其中就有“危坐一时,痹不得摇,性复多虱,把搔不已”一条。较为放达者为阮籍。《世说新语·德行》二十二注引王隐《晋书》说:“魏末阮籍嗜酒荒放,露头散发,裸袒箕踞。”他在生活中有很多不拘礼法、不拘细节的故事。《世说新语·任涎》十一中说:“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这是说他居丧“散发坐床,箕踞不哭”。但《世说新语·任诞》九又说:“阮籍当葬尽,蒸一肥脉,饮酒二斗,然后临快,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而引邓荣《晋纪》则说:“籍母将死。与人围棋如故,对者求止,籍不旨,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三斗。举声一号,呕血数升,皮顿良久。”不同的是这里籍母不是已死而是“将死”。虽然在某些细节上有出入。但阮籍居丧不拘礼则是事实。而陶渊明归隐的代表。这也是后来大多文人在作品中表现出归隐思想的原因吧。他们或淡泊名利不愿沾染红尘是非,清心寡欲但求修身得道;或是经历人生挫折看破世情超然出世,归隐田园;或是不愿与世人同流合污,行事怪异出人意表,崇尚清谈,自得其乐,对当局采取不合作态度。这种文人实际上是属于与社会格格不入,难以适应也不愿适应社会的高人、怪人。他们的作品超脱不俗,从不涉足政治俗世,着眼于理想世界和自然田园风光,描绘诗情画意的生活,抒发内心的宁静平和。这一类的文人往往写出的作品是最原生态的纯艺术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圆转自如,注重个人内在修养是最贴近的,也与书法、绘画、园林建造等其他艺术形式最能相通。他们这样的性情和生活其实也不失高雅滋润,有其叫人艳羡之处。这或许也是我为何喜欢隐士文化的原因,所以我有时也显得不现实,和这个社会相差太远。这类文人身上也充满了悲剧色彩。
自魏晋开始文人性格有了一个小小的转变,就是后来的文人或多或少有了一些归隐的思想。而到唐朝又有一种突出的文人性格便是像杜甫那样的现实主义文人,他们忧国忧民,心念苍生,体恤民间疾苦,这在后世中又表现在范仲淹、关汉卿、于谦等人身上。这类文人是最具社会责任感,最关心民生疾苦的。他们置个人命运荣辱于国家民族百姓的兴衰悲喜之后,用积极的姿态参与社会活动,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坚持信念毫不退缩,为国家命运而鞠躬尽瘁。他们的作品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与社会现象,为老百姓大声疾呼。杜甫的《三吏》、《三别》,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关汉卿的《窦娥冤》,无不成为千古传颂的名作名句,而他们的人格魅力与道德品质更是万古流芳,这类人物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顶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但是他们身上也具有悲剧色彩,因为在政治上也难施展拳脚,遭贬遭谪是家常便饭了。
至于宋朝文人体现的突出性格有两种,一种是苏轼、辛弃疾一类的豪放词人,一类是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词人。豪放词人如苏轼之类的多是在政治上示意,但比屈原李白更能适应社会的,他们在政治上的经历与遭遇虽然也并不好,也没能得到帝王足够的信任和赏识,有许多不如意,仕途屡遭贬谪排挤,但他们用一种人生的豁达,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百折不饶、入世进取,依然坚守自己的理想和品格。其作品体现了真切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世界、生活的热爱,既反映国家大事、历史文化又描绘自然山川、人生情怀,其风格豪情大气而不失稳重理性,折射出他们的光明磊落与乐观向上,乃是值得人钦佩的英雄杰。而以柳永、李清照他们都是婉约派的代表,这类文人在政治上既没有屈原李白之类的报负,也没有杜甫范仲淹之类忧国忧民的情怀,更不会来个归隐田园,梅妻鹤子。他们更加关心的是身边的人和事,是人生中微妙的感触和那种小资生活的情趣,是专心致志地搞自己的爱好,做学问、谈学术,探究人类的感情世界。这类文人其实摆脱了中国文人政治化与文学传统模式内容的约束,千百年来,由于文化为统治阶级与官僚群体所垄断,文人即政客即官僚,文学作品表达的多是政治社会历史、个人志向抱负、自然与边塞风光等,极少涉及人类内心情感和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作品。这一类文学作品的出现使得中国文学更加平民化、人文化。是他们用自己细腻的感情和笔触,捕捉到身边的一点一滴,写出了更加全方位的中国社会与百姓生活。我是个爱好自由的人,不喜政治,这也是我爱婉约派的原因了。而这种文人性格也再后来的纳兰容若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他虽是御前侍卫,但是他并不喜欢自己的地位与职务,他只是想写点自己的情感小诗。这类文人的悲剧性往往在于社会的要求与自身想法的矛盾。李清照是女人,所以可以不理政治,当然在那个时代也没资格参与政治,所以她个人的悲剧与社会要求无多大关系,但社会的**最终夜还是使她颠沛流离凄惶而终。而男人,特别是读书人,谁又不信奉“学而优则仕”呢?可是官场生活却又并不是他们真心追求的,所以柳永偶失龙头望的时候还可以换了浅斟低唱,但是又不得不想办法考取功名,但是官场真的不是他的“菜”,所以注定这样的文人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他们只适合做个文人!纳兰容若虽然一生下来就拥有了比普通人更多的东西,但是那不是他喜欢的。同样,他虽身居高位,衣食无忧,但是依然郁郁寡欢。
自宋之后的文人无非也就这几类性格了。总的说,文人的性格大多使自己命途多舛,以悲剧结局,但不论怎样,他们的才华却是值得人称赞的。在古代,每个朝代都有一个这样特殊的群体存在,但是这个群体似乎却与每一个朝代都有着某种矛盾,所以注定他们身上充满悲剧色彩。却不知现在这个时代的文人是否也一样呢?
5.古代文人的名言 篇五
摘要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地带。产生于斯的河洛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源头,是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河洛文化史前,形成于夏商周,发展于秦汉魏晋南北朝,鼎盛于隋唐。随着中国封建社会逐步的走向统一,社会经济不断的繁荣发展,河洛文化也在日臻完善,在这些政治中心和经典哲学的影响下,史学、文学、科技,艺术、教育等文化都得到了相当充分的发展,其中涌现出的历史文化名人在推动中国文化的进程和繁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河洛文化既是一种区域文化,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对于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加强河洛文化的文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要里需要体现河洛文人!这里说的怎么都是河洛文化呢?
关键字:河洛文化;文人;文化价值
古代河洛文人传说故事调查报告
目录
摘要...........................................................1 前言...........................................................3
一、河洛文化中文人背景简介.................................4
(一)河洛文化的范围........................................4
(二)河洛文化的初步形成........................................4
1、礼乐制度的确立.......................................4 2.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位的确立.......................5
二、河洛文人传说故事分期及类型.............................6
(一)唐以前河洛文人传说故事................................6
1.贾谊——爱国之心忠贞不渝..............................6 2.曹植——初露才华情....................................7 2.白居易——为两块石头自责的乐天........................8 3.李贺——名字的传奇由来................................9
(三)宋代及以后河洛文人传说故事...........................11
1.程颢——如坐春风.....................................11 2.王铎——神笔王孟津...................................12 3.李绿园——八年写就八十回.............................13
三、河洛文人传说故事的价值.............................................................13
(一)理论创新意义..................................................................................13
(二)现实应用意义..................................................................................14
(三)河洛文人的历史地位与影响..........................................................14
结 论................................................................................................................14 参考文献...........................................................................................................15
古代河洛文人传说故事调查报告
前言
为完成洛阳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关于文化资源调查的调查报告,强化我们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们调查小组就来到我们学校所在的十三朝古都——洛阳,进行文化资源调查。首先我们立足于洛阳博物馆并且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通过我们的亲身体会,对此次调查活动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次调查活动,旨在探究洛阳文人的生平和一些故事以及他们在文化传播中的一些作用,进而对河洛文化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来达到对河洛文化的重视,进而理解河洛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并且通过大量查阅资料和实地走访调查,获得了较为准确的一手资料,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也应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学院指导老师的大力协助下,我们调查小组经过半个月的实地调查、资料收集与小组座谈,对洛阳名人及其发展现状有了全面的了解,并运用文案调查、观察调查、综合考察调查、实地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以供政府有关部门和后来的学者参考之用。
古代河洛文人传说故事调查报告
一、河洛文化中文人背景简介
(一)河洛文化的范围
河洛文化指的是中国古代河洛地区的文化。河洛地区指的黄河中游潼关至郑州段的南岸,洛水、伊水及嵩山周围地区,包括颍水上游登封等地,大致包括北纬34°至35°、东经110°至114°之间的地区,概言之就是今天河南省的西部地区。河洛地区南为外方山、伏牛山山脉,北为黄河,西为秦岭与关中平原,东为豫东大平原,北通幽燕,南达江淮,在古代雄踞于中原,为“天下之中”(《史记·周本记》),即所谓“中国”(西周何尊铭文),是古代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中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实际上,作为一种区域性文化,河洛文化的范围和影响远不止上述地区,它是一种河洛文化圈,河洛文化圈应该涵盖目前的河南省全部地区,东与齐鲁文化圈相接,南与楚文化圈相接,西与秦晋文化圈相接,北与燕赵文化圈相接。究其实质,河洛文化是狭义的中原文化。广义的中原文化应包括齐鲁、秦晋、燕赵等文化。从文化史的角度考察,河洛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历经夏商周三代文化,汉魏文化,隋唐文化等阶段,基本上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宋元到清代前期,随着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河洛文化虽然失去了在文化的中心地位,但河洛文化脉络未断,泽惠深远。
(二)河洛文化的初步形成
1、礼乐制度的确立
作为河洛文化的完整体系,它包括物质生产、礼乐制度、价值规范和政治运作各个层面。其中,礼乐制度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礼乐文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由于河洛地区的史前文化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连续发展,使得礼乐文化虽然在史前没有文字的记载,但却能相继不断的延续下来。后来文献记载很多有关伏羲氏、黄帝、炎帝时代的制度和发明,实际上都属于礼乐文化的范畴。如伏羲制嫁娶,作八卦,制耒耜、教民耕作等:黄帝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作律历,定八音之制等,这些都是河洛文化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迅速形成的基础。这些文献记载,越来越多地被考古资料所证明。如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裴李岗文化
古代河洛文人传说故事调查报告
时期的骨笛,这种当时作为娱神的工具,经测试已具备有七声音阶;在郑州西山发现有仰韶时期的古代城址,在濮阳西水坡发现有仰韶时期的蚌塑龙虎随葬墓;在龙山时代,河南多处发现古代城址,尤其是在新密古城寨发现的龙山晚期城址,面积达17万多平方米,并在城内东北部发现一组类似宫殿的大规模的建筑基址群,所有这些,都是礼乐文化从原始逐步向前递进的代表之作。在三代时期,尽管有所谓的三代“革命”,出现了政权的交替,有汤伐桀和武王伐纣,但一脉相承的礼乐文化在河洛地区没有中断,反而有“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礼乐文化随着华夏共同体的不断扩大而进一步得到发展。到了周代,礼乐制度走向成熟和完备。尤其是在春秋时期,出现专门记载、讲述和指导礼仪活动的礼书,这就是所谓的三礼(《周礼》、《仪礼》和《礼记》)。实际上除三礼之外,《易》、《诗》、《书》、《春秋》、《乐》都与当时的礼乐文化有关。可以看出,一个以礼为核心的自成体系的文化传统已经形成。虽然说在春秋以后,夏商周三代古礼遭到了破坏,但它的影响却是根深蒂固的,从某种意义上,它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明道路。礼乐文化是河洛文化的内核部分,它的成熟与完备,足可以标识河洛文化的形成。
2.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位的确立
政治中心的确立,最突出的表现是“三代之居”的地位始终没有动摇。夏代是在河洛地区诞生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它标志着文明时代的到来。考古证明,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北抵黄河以北,南及丹江边缘,西至渭水下游,东达豫东大平原,而其中心区域即在今以嵩山地区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在偃师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大型的宫殿基址,从其宏大的规模和丰富的内涵来看,已具备有王都之气。商汤灭夏后迁都西毫,其后仲丁迁隞,盘庚迁殷,商王朝的活动中心仍然在河洛地区。考古发现的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正是商王都的所在。到了西周,西周王朝定都镐京,但基于洛阳的重要地位,武王在克商之后不久就想在有夏之居的伊、洛地区建立国都,后由周公付诸实施,营建洛邑。洛邑建成后,成王从丰镐迁入成周,成周实际上也享有国都的地位。到平王迁都洛邑,这里又成了东周的国都。三代将河洛地区作为统治中心,既有政治上的意图,也有经济上的目的。从政治上是“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而在经济则是要达到“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理均”。河洛地区有各方诸侯的进贡,又能够牢牢控制全国的资源,如铜矿、盐矿等,古代河洛文人传说故事调查报告
所以又成为经济的中心。这样就有足够的实力,在文化上对周围地区以影响,从而成为文化的中心。
二、河洛文人传说故事分期及类型
(一)唐以前河洛文人传说故事
1.贾谊——爱国之心忠贞不渝
贾谊是洛阳人,从小就有天才儿童的美誉,十八岁的时候他写的文章就已经远近知名了。汉文帝听说贾谊读书多,有才干,特别请他到京都去担任博士。
这个时候,贾谊才二十岁,朝廷的官员中数他最年轻。当时随同汉高祖起兵的老臣都是草莽粗人,长于上马杀敌,叫他们在大厅上文绉绉地讲话应对,还真是困难。因此,每当开会商讨国事,老先生们难以开口时,贾谊便为他们一一写奏章,满朝文武都夸贾谊是青年才俊,汉文帝更是赏识他,不过一年的工夫,提升为大中大夫。
贾谊又向汉文帝提议了许多事情,文帝也很赞成,本来还想拔擢他为公卿的,没想到丞相周勃大大反对,他曾批评贾谊“年少初学,经验不够,专想弄权,挑拨是非”,对贾谊的才能很嫉妒,更不能忍受贾谊的风头太健。文帝只好把贾谊派到长沙去当长沙王的太傅。
文帝派贾谊到长沙还有一个用意,他不能让诸侯们发现他想实施贾谊的“强干弱枝政策”,所以故意谪贬贾谊的官。
直到他被贬以后的第五年,由于汉文帝想念他,才把他从长沙召回。贾谊到了首都,恰好汉文帝祭过神,静静坐在宫室之中,等贾谊行过礼以后,就跟他谈起有关鬼神的事情。贾谊一开口便滔滔不绝,说得头头是道,汉文帝听得入神了,直到三更半夜才回宫入睡。回到寝宫后,汉文帝自言自语道:“好久没看到贾谊了,以为他的学问不及我,现在才晓得我还是差得远哩!”过了两天,派贾谊为少子梁王的老师。
贾谊满腔爱国的热忱,满肚子国计民生的大计,但是汉文帝一点儿也没问到,只谈些祭鬼神的事,贾谊很是失望。一直到千百年以后,唐朝的大诗人李商隐还为他叹息道:“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一个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不论是否有机会施展抱负,总是想为国家贡献一份心力的。贾谊虽然没有被重用,仍然很恳切地写了一篇《治安策》献上去,说
古代河洛文人传说故事调查报告
国家现在诸侯难制、匈奴侵略是应该流泪的两件事;太过奢华,上下没有礼节,不重礼义廉耻等,是应该叹息的大事。这一篇《治安策》,写得有内容,又有感情,是我国文学史上古今传诵的宝典(又名《陈政事疏》。
文帝的第十一年,梁王入朝拜见文帝,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而死。贾谊身为梁王的老师,自怨没有尽到职责,整天以泪洗面,不久便去世了,死时才三十三岁哩。杜甫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我们常听到的诗,乃是宋朝的王安石对贾谊的哀悼。贾谊虽然很早便死了,但他的爱国热情永远是青少年们的一个典范。
2.曹植——初露才华情
曹植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杰出成就,不论是诗歌,还是文章,都超出同时代其他人。因此,南北朝时期有个叫谢灵运的文士,称述曹植“天下的才共有一石,曹植独得八斗”。
曹植有这么大的学问,他小时候一定是个神童了?不然,小时候的曹植和其他孩子一样,爱说爱动,顽皮的很。在学习上也没有什么名人指教,而全是靠自己刻苦努力,博览群书,不耻下问。
曹植得天独厚的一点,是他有一位酷爱文学的父亲——曹操。众所周知,曹操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造诣颇深的文学家。他常年在外统兵打仗,但从不忘记学习,并且在战斗的空隙里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章,至今吟诵不衰。曹操一生节俭,但藏书很丰,什么诸子百家啦,四书五经啦,孙子兵法啦,等等,应有尽有。这样,就给小小的曹植创造了一个绝好的学习条件。
在这样的环境中,曹植嗜书如癖,常常钻到父亲的书房里读书,读着读着就忘记了一切,有时一读就是一天,急得家人到处去找。在他10岁的时候,就把父亲的藏书全部读完了,并且还写一手绝妙文章。有一次,曹操出征归来,衣服没来得及换,征尘没来得及弹,曹植就捧着刚写毕的文章让他批改。当曹操把文章从头至尾浏览一遍后,奇怪的瞪着一双眼睛,打量着站在膝下的曹植,心想,一个刚满10岁的孩子,乳臭未干,能写出这样好的文章来?你看这笔法,这辞语,写得如此成熟老练。曹操不由的发出疑问:“这文章是你自己写的吗?该不是找人代笔吧?”小曹植一听父亲不但没说一句表扬话,反而怀疑自己找别人代笔,委屈的差点哭起来,冲着父亲分辨道:“言出为论,下笔成章,是我自己的学问,不信您可当面测试,为何要去找人代笔呢!”
古代河洛文人传说故事调查报告
曹操一见小曹植那认真的样子,也就相信是他自己写的了。好言安慰了几句,便歇息去了。但曹植能写出那样有文采的文章来,实属让他难以完全相信。
(二)唐代河洛文人传说故事
1.杜甫——酒与诗的完美结
杜甫嗜酒,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的。据他自己说:“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多茫茫。”十四五岁的杜甫已经是位酒豪了。到了壮年时期,杜甫同李白交往,二人在一起有景同赏,有酒同醉,亲如兄弟。“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杜甫在长安任左拾遗,仍然和往常一样纵酒作乐。“朝回日日典青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当时的杜甫已到了要典当衣服来换酒喝的地步了,每次都要喝得“尽醉”。没有衣服只好赊债,而且处处都有酒债。看来杜甫并没有指望活到七十岁,只要拼命喝酒就好了。杜甫穷困潦倒的时候,仍然嗜酒如命。“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径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这位白发老人嗜酒的雄心不减当年,即使用大杯受罚百次也在所不辞,喝醉了无处归身,只管自己独立在苍茫之中放声诵诗。后来杜甫一次醉后骑马,不料马失前蹄,将诗圣摔下马来。诗人卧床养伤,许多朋友前来慰问,更加够朋友的是,他们都是带着酒肉来的,宾主便开怀畅饮。“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共指西日不相贷,喧呼且覆怀中禄。”酒肉如山,又有琵琶和羌笛的合奏,宾主们欢呼痛饮,不管太阳是否西坠,诗人也完全忘记了伤痛。进入暮年的杜甫,嗜酒的欲望愈强。“酒酣耳热忘白头,感君意气无所惜。”杜甫靠贵人和朋友的接济,还要拼命痛饮。直到他喝了过多的酒,衰弱的身体实在承受不了,就在一个晚上与世长辞了。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统计杜甫现存诗文1400首,写饮酒的300首,占总数的21%。
2.白居易——为两块石头自责的乐天
白居易不仅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而且还是一位清廉勤政的官员。
古代河洛文人传说故事调查报告
在他任杭州刺史期间,由于他为官清廉,再加上他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因此深受杭州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三年后,白居易辞去官职,告别杭州人民,回到家乡。
一天,白居易吃过早饭走进书房,很自然地拿起书桌上两块从杭州天竺山的石头观赏起来。看着看着,猛地他心头一震,感觉自己做了一件很不光彩的事,他感到很对不起杭州、对不起天竺山。于是,他提笔写下了一首满含自责的诗句。恰在此时,他的朋友刘禹锡登门拜访。他俩一见面便亲热地交谈起来,本来还在深深自责中的白居易全然忘却了刚才的事情。
刘禹锡临走时,一眼看见书桌上的那首墨迹还没有干透的诗,吟诵后很诧异地问白居易:“区区两块小石头,你何必放在心上呢?还写诗责怪自己,不值得,不值得!”说完摇摇头。白居易却不这么认为,他意味深长地对老友说:“是啊,区区小石头说明不了什么。可它是杭州人民的石头,也仅仅属于天竺山,我怎么能据为己有呢?再说,倘若每一个来天竺山游玩的游客都把天竺山的石头带回家,那哪里还有天竺山秀美的景色呢?虽说当时我只想把它们带回来作纪念,现在看来就像是我贪污了杭州人民的千两黄金,怎么不让我感到自责呢?”一席话说得刘禹锡连连点头。
为人要自清,为官当自廉。带回两块石头对于常人来说应该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但在白居易眼里却关乎天竺山的秀美景色,关乎一个人为官之道。白居易这种“慎微”的律己精神,不仅使刘禹锡折服,也让我们肃然起敬。
3.李贺——名字的传奇由来
一千多年前,宜阳县昌谷降生了一个奇异诗人,他7岁能诗,挥笔立成;感受事物,敏感多情;渲染物象,色彩纷呈。此人长相怪异,天性骄傲,不屑与同龄儿童为伍,每日滞留于三乡驿馆,与往来东西二京的官员大谈诗歌,被人呼为神童。
李贺的母亲姓郑,比李贺的父亲李晋肃年龄小了许多,只因原配夫人早死,李晋肃又娶了郑氏。这次生产,本是头胎,自然比较费劲儿,捱到鸡叫三遍,才有婴孩呱呱诞生。一声婴啼之间,东方正好放亮——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诗人李贺来到人间。
李家自然是欢天喜地,但孩子出生时,李晋肃却在陕县当县令,不能分享眼
古代河洛文人传说故事调查报告
下的喜悦,郑夫人便令一位年轻的长工去报喜。陕县离此地有二百多里,长工骑上一头大青驴,匆匆奔上驿道,向西而去。
且说陕县县令李晋肃,系唐高祖李渊的叔父郑王李亮之后。虽出身皇家宗室,但非嫡系,为官入仕数十年,先在西川,后到陕县,都是七品县令。如今年过半百,喜得贵子,正如老树开花,枯藤发芽,不免心花怒放,本应亲自回家安慰郑氏,看望娇儿,无奈公务繁忙,还须坚守岗位。只好耐住性子,写了一封书信,由长工带回。
但他心情过于激动,写了许多字,感到不达意,写了揉,揉了扔,如此再三,费去大半天工夫,这边长工还要急着赶回去复命,都等急了。李晋肃索性只写了个“贺”字,落了款,叫长工打在包裹内,说:你带回去吧,夫人自知吾意!天性带着文气,筋脉藏着诗魂
那长工藏了信件,一路赶回宜阳,呈上书信,郑氏看了,满纸只有一个“贺”字,认为这是老爷为娇儿取的名字,返身对儿亲了一口说:“儿呀,你父亲给你取名李贺哩!”叫着亲着,十分欢喜。
今天想来,李贺父亲写的这个字,当是回信的主题,也就是“ 祝贺生子” 的意思,不想李贺的母亲望文生义,这小子从此便叫李贺了。后来,老爸又为他取字“长吉”,诗人也便有名有字,只差后人送他一个“诗鬼”称号了。
4.李商隐——义山妙诗传千古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中记载:在令狐楚去世后多年的某个重阳节,李商隐拜访令狐绹,恰好令狐绹不在家。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曾经多次向身居高位的令狐绹陈诉旧情,希望得到提携,都遭到对方的冷遇。感慨之余,就题了一首诗在令狐绹家的厅里:“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委婉地讽刺令狐绹忘记旧日的友情。令狐绹回来看到这首诗,既惭愧又惆怅,于是令人将这间厅锁起来,终生不开。后来又有人说,这首诗使令狐绹恼羞成怒,很想铲除题诗的墙壁,但由于这首诗里有出现了他父亲的名字(“楚”),按照当时的习俗,他无法毁掉诗作,就只好锁上门不看。也因此更加嫉恨李商隐。
宋·姚宽《西溪丛语》中记载唐末流传的一个故事:一群文人在洞庭湖中泛
古代河洛文人传说故事调查报告
舟游玩,有人提议以木兰为题作诗。于是众人一边饮酒一边轮流赋诗。这时,突然出现一位贫穷的书生,口占一绝:“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吟罢隐身而去。大家都感到惊奇,后来得知,这人就是李商隐的鬼魂。
(三)宋代及以后河洛文人传说故事
1.程颢——如坐春风
程颢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罢去监察御史里行之后,先任镇宁军节度判官。后任汝州酒务,相当于负责监督酒税征收的小官。宝丰县宋时归汝州管辖,程颢居住的地点在宝丰县西二十里的商酒务镇。
程颢在宝丰县商酒务镇,除了做好酒务工作之外,仍然不忘聚众讲学。程颢的学生朱光庭这一时期就跟从先生求学。程颢讲学同程颐完全是不同的风格。如果说程颐是烈日秋霜的话,那么程颢则是如坐春风。朱光庭在跟从程颢学习了三个月,回去后别人问对程先生的印象,他说:“我在春风中坐了三个月”。别人问为什么这样讲?他说:“先生终日端坐如泥塑人,而接人浑然是一团和气,和气而春风也”。
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汝州宋杨公讳于此地建明道先生春风祠,记载了程颢这一段斯文盛事。
2.程颐——三劝宋哲宗
1086年3月,程颐被司马光举荐担任宋哲宗的老师。他以辅养圣德为已任,对年幼的皇帝宋哲宗一丝一毫的过错也不放过,可谓尽心尽责。一天,宋哲宗听程颐讲完书之后,走出崇政殿,见柳丝吐芽,被风一吹,袅袅飘拂,十分可爱。便忍不住上前折枝,把玩。程颐见皇上要去折柳枝,便说:“现在正是春天,正是树木发芽生长的时候,不可摧折。”并又给宋哲宗讲了一番“物亦有情”,圣人不伤情的道理。
有一次,程颐听人说宋哲宗在宫中连走路或用水漱口都避开蝼蚁,唯恐伤害这些小生灵,程颐为皇上的爱心所感动,但认为这还不够,便在讲堂上对宋哲宗说:“陛下走路或用水漱口都怕伤害蝼蚁这些小生命,但愿陛下能推此心以及四
古代河洛文人传说故事调查报告
海,则天下幸甚!”意思是说陛下若能把对小生灵的爱心,扩大到爱护天下四海的百姓,那才是天下百姓的幸事!
再一件事,是规劝皇上戒奢侈。有一天,程颐到皇上居住的后苑中去,见内室中用的水桶是金制的。程颐便感到太奢侈了,心想,这一个金制的水桶要花去多少百姓的血汗啊!便向皇上进谏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今天下百姓尚有食不果腹,衣不敝体者,宫中用金桶太奢侈,应禁用。并对太皇太后说,“先前我曾说过,为辅养圣德,皇上服用器玩皆须质朴,一应华巧奢丽之物不得至于上前。可宫中怎么能用金制水桶呢”?太皇太后一面认为程颐说得有道理,可内心也并不以为然。有人对程颐说,宫中一向都是用金制水桶的,从崇庆年间就开始了。程颐坚持说:“这关系到辅养圣德的大事,不管从何时开始,只要当今皇上用金桶,我就不敢不谏”。后来皇上只好下诏宫中禁用金制水桶。2.王铎——神笔王孟津
在洛阳孟津老城村,提起王铎来,乡亲们都是耳熟能详,有热心的乡亲还给我讲起了几个和王铎有关故事来。
据老乡说,王铎幼年时,家境非常清贫,常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艰辛生活。家贫当自奋,王铎自幼勤学好问,早上未入学馆之前,就常常一个人跑到学馆看先生教书。一次,学馆先生心里高兴,顺手指着地上的方砖问学生:“你们谁能一笔一个字,把这方砖的四角都撑满?”学生们议论纷纷,可无人应对。正在大家无奈之时,坐在门砖上的王铎说:“我会写。”他拿着先生递过来的毛笔,撅起屁股在方砖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乙”字。先生看了,连赞:“神童!神童!”。
入学后,王铎书法水平日渐提高,大字已经写得不错。一天,他去教书先生的房间找先生,没见到先生,却发现了先生珍藏的两本字帖。自此后,先生不在,他就偷偷到房间临摹一二,时间久了,他的书法水平竟然突飞猛进。又一次,他来到了先生的房间,先生外出未归,无意间,他看见桌面上的字条,仔细一看,原来是玄帝庙里的和尚向先生求字。王铎一想,自己不若写一个,逗先生一乐。这样,他就拿起毛笔挥毫起来,当写到庙字之时,先生的脚步突然响了起来。王铎害怕,庙字只写了一个“广”便扔下笔逃跑了。先生归屋一看,大吃一惊,心想这字是谁写的,如此漂亮,想到这里,他趁势在王铎写的“广”字下面添了一个“朝”,而后就把这三个字送给了庙里的和尚。四方香客来了,一看宣帝庙三字,都觉得这个庙字没有前两个字有神韵,写得没有前两个字豪迈有力,特别是
古代河洛文人传说故事调查报告
左边那一撇,划得有些歪扭。至今,“玄帝庙”门额犹存,显露着王铎少年时的风采。哈哈,听到这里,我忍俊不止,今天,这个事实已经难以考究,不过仔细想来,这个故事就算是附会,我想,那也是这些河洛乡亲们喜爱王铎的缘故吧。3.李绿园——八年写就八十回
在《歧路灯》自序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读出李绿园写作动机及写书经过: “古有四大奇书之目„„迨于后世,则坊佣袭四大奇书之名,而以《三国》、《水浒》、《西游》、《金瓶梅》冒之。呜呼!果奇也乎哉„„余尝谓唐人小说、元人院本,为后世风俗大蛊。偶阅阙里孔云亭《桃花扇》、丰润董恒岩《芝龛记》,以及近今周韵亭之《悯烈记》,喟然曰:吾故谓填词家当有是也。藉科诨排场间,写出忠孝节烈,而善者自卓千古,丑者难保一身,使人读之为轩然笑,为潸然泪,即樵夫牧子厨妇爨婢,皆感动于不容己。以视王实甫《西厢》、阮圆海《燕子笺》等出,皆桑濮也,讵可注目哉!因仿此意为撰《歧路灯》一册,田父所乐观,闺阁所愿闻。子朱子曰:善者可以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友人皆谓,于纲常彝伦间,煞有发明。盖阅三十岁以迨于今而始成书。前半笔意绵密,中以舟车海内,辍笔者二十年。后半笔意不逮前茅,识者谅我桑榆可也。”
李绿园以“载道”态度来创作,自四十二岁至五十岁,写完《歧路灯》前八十回。这八十回,刻画细腻,笔意酣畅,文学成就较高。
他写《歧路灯》,态度严肃认真,“漫嫌小说没关系,写出纯臣样子来。”他是把小说当成“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劝世文”来写。他又心存著述家忠厚之意,常为“贤者讳”。他重视小说的清洁,一涉及男女之情,就声明“不敢蹈小说家窠臼”。但又要让小说好看:“田父乐观,闺阁愿闻”。在奇正雅俗间斟酌用笔,颇费心血。
他在书中九十回借人物口道:“前日你送我这部书,方晓得你存心淑世,暗地用功,约略有二十年矣。一部《孝经》,你都著成通俗浅近的话头„„为妇稚所共喻,这却是难得的。”这番话,其实是夫子自道,自述创作甘苦。
三、河洛文人传说故事的价值
(一)理论创新意义
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河洛文化占有主体和核心地位,发挥着主
古代河洛文人传说故事调查报告
流和主导作用。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源头。由河洛文人发展创新的儒学思想在封建社会逐步成为中华民族正统的主流文化,河洛文人在创作诗歌,词曲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深入地研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河洛文化对中国各地域文化影响深远,对海外华人文化影响深远,深入,全面、系统地对河洛文化的内涵、传承于影响进行研究,必将对全准确地阐释中华民族精神、民族传统,起到理论上的正本清源、思想上的明晰脉络等重大作用。
(二)现实应用意义
在全国普遍兴起的地域文化研究中,学术界对河洛文化的独特地位和重要性已经形成共识。对河洛文化内涵、传承与影响研究,深入的阐述河洛文化的特征与特点,不仅有助于港台和海外华人的寻根问祖,也有助于其他地域文化研究的寻根问祖,理清脉络,深入发展。
对河洛文化的深入发展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述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的本质特征,从而增进全中国华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有利于加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团结,同时,为“反独促统”提供思想、理论支持。
(三)河洛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应该是河洛文人而不是河洛文化!要紧扣题目
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早期比较先进的文化,从横的方向上来看,作为官方文化,它对当时周边的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从纵的方向上来看,河洛文化作为骨干和核心,尤其是他的哲学思维,奠定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促进了道、儒、释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对形成五千年连绵不绝的中华民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结 论
根据洛阳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文化资源调查课题老师的要求和指示精神,我们调查小组来到洛阳博物馆等一系列人物展厅开展实地调查,并经过小组内分工、资料分析、修改并讨论等研究环节最终成稿。本文从关于“洛阳人物故事生平事迹”的角度入手,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落脚点进行探究,将问
古代河洛文人传说故事调查报告
题与解决方法一一对应,从而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为了贯彻院系指导老师深入实际、实事求是的调查要求,我们小组克服资料缺乏、时间紧张等诸多困难,充分发挥团队分工合作优势,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洛阳古代文人及其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全国其他对于文人故事情况以及前人的研究理论成果,从实际出发,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希望能对洛阳市主管部门和以后的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尽管研究报告是我们小组成员经过反复讨论得出的结果,但是由于自身能力所及和若干客观因素制约,调查报告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希望各位知道老师能过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陈义初.河洛文化与汉民族散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2]杨海中.图说河洛文化[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3]薛瑞泽,许智银.河洛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4]早期河洛文化述略.画家韦娜.2011-06-07.2012-12-29
古代河洛文人传说故事调查报告
[5]班固《汉书·贾谊传》中华书局,1965年。[6]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
[7]吴庚舜、董乃斌.唐代文学史(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06:第359页
[8]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古代文人的名言 篇六
一、文人画与文人画家的渊源
要谈文人画家的教育问题, 首先要对文人画与文人画家加以说明。
文人画是指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作的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绘画。文人画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 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它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也好, 花鸟也好, 人物也好的一个交集。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 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外, 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 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 思想者也, 活动者也, 非器械者也, 非单纯者也”。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在传统绘画里它特有的“雅”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所区别, 独树一帜。
文人画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演进的, 它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精神, 植根于民族审美心理, 又与封建社会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文人的生活方式, 文化心理紧密相关。春秋战国时代, 统治者开始了养士的制度。士的队伍到了东汉晚年有了扩大, 他们也开始参加绘画活动, 代表人物有蔡邕等。到了魏晋南北朝, 出现了曹不兴、卫协、顾恺之等杰出画家。隋唐开科取士, 使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能通过考试进入仕途, 他们在政治上开始占有重要地位, 因而绘画渐渐向文学化发展, 产生了文人画家。文人画家多数过着仕隐交替的生活, 他们在思想上儒、道、禅相兼, 在现实社会与人生理想之中寻求一种平衡, 画中体现了他们重才情、气质、格调、风貌、学问及情操的理想人格。文人画家中有因改朝换代, 官场黑暗, 宁愿归耕田园的, 他们的作品更多寄托画家或同类人看破世事、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有为了生计之需, 在出仕之前或罢官之后卖画为生的, 他们是文人职业画家, 寻求山水安息精神, 但难免违心取悦大众;还有朝思暮想希望可建功立业者, 除去以画为入仕筹码者外, 大多把绘画作为陶冶个人性情的文化生活之一, 比直接受命于宫廷的画家, 也有相对自由的一面。
陈衡恪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 具此四者, 乃能完善。”正是文人画的这些特征决定了文人画家的教育有着有别于其他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独特之处。
二、“师心不师迹”的文人画家教育主张
中国文人画家的教育有许多宝贵经验, 其中有一点特别重要:曰“师心不师迹”。所谓“师心不师迹”, 即是说学古人, 要学他艺术上精神本质的东西。
在上面我们提到文人士大夫有较高学识和修养, 所以他们有接触到大师作品的机会, 可以自由的选择学习前辈大师风格的自由。但他们并不是单纯学习技法的“粉本”, 这也是他们跻身于艺术家行列的最大优势。
文人画画中带有文人情趣, 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强调从主观精神世界出发, 把作者自身的心境、心态当做创作的唯一出发点, 而外部世界的物象, 则只有经过“心”的加工, 化为人的主观精神的一部分才能对创作有所作用。这种创作思想, 使得从北齐以来一直被推崇为绘画评品标准的《六法论》, 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谢赫的《六法论》中, 着眼于尊重客观规律、表现客观形象的“传移摹写”、“应物象形”, 渐渐退居次要地位, 而把提倡画家主观精神境界的“气韵生动”一节, 大大加以发展, 出现了许多强调个性的特色, 以表现自我心理感受为核心的“大写意”画家。
“师古人之迹”, 即师法古人的技法和画作表层的笔法、画面的形式, “师古人之心”, 则意味着学习古人作画的思精神、感受古人画作的神韵、领会古人的美学感悟, 以“心”写“意”、以“手”写“心”, “心”的涵义近于“质”, 但在内涵上比“质”具有更广阔的外延。“质”, 即“本质”。“心”有两层涵义:一是与“物”相对, 指精神的东西;二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 指人的意识。艺术作品之“心”不仅包含作品的“质”, 更指蕴藏在作品之内的精神、气韵、画家的情感和风格。“心”比“质”的内涵更为丰富, “心”是画家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把握, 是画家的精神、情感、思想。画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心”, 作品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也取决于“心”。石涛认为, “画受墨, 墨受笔, 笔受腕, 腕受心”。单纯地“师迹”, 逡巡踯躅与古人的技巧、笔法, 不去领悟其控制画笔运作的“心”, 其艺术效果只能是“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 创造力得不到发挥而导致艺术上的僵死。袁枚更大胆地提出“师心不师道”的口号, 认为只有扬弃理性的客观规律和种种羁绊, 摆脱物质世界外在躯壳的束缚, 才能大胆放手地投入到真正的创作冲动中去, 放笔直干, 一鸣惊人。
师法古人当然重要, 师法古人, 练好扎实的传统功底, 师法古人要理解古人的方法, 要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传统。比师法古人更重要的是师造化, 要以自然为师, 溶缩自然之美, 用所学到的传统去精提自然界的美, 但又不能被所学传统所束缚, 要做到心中有传统, 手下无传统, 但又不失传统理法, 这样才能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师法古人, 还需师心, 心更需师。用什么去师, 不仅用眼、用手。要用感情造化, 要用思想, 用脑去悟, 不是搬拿, 也不是善改, 师的是精神、灵气、神韵。
总之, “师迹”是学习绘画的基本技法, 而“师心”是艺术学习的领悟和升华。我们常说的“功夫在画外”, 也正是如此。学习艺术传统只是一种手段, 不是目的。具有传统功力只是“借古以开今”, 即借鉴传统表现方法, “以写天地万物而陶咏乎我”。
三、结语
“师心”与“师迹”是辩证统一的。囿于“迹”则失与“心”, 纵与“迹”同样失与“心”。“师心”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而“师迹”是“师心”的途径。师徒传承关系造成了师法古人技法传统, 同时正因为“气韵非师”, 所以更要师法造化, 师心, 深入自然和社会生活, 饱看卧游, 观察体悟,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正是这种学习的方法, 造成了文人画家们在重临摹重师承的同时更强调自我, 强调变法, 使中国文人画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怡元:《古代画论辑解》, 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4年版
[2]潘运告:《宣和画谱》,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9年版
[3]潘运告:《中国古代画论》,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年版
[4]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 济南:齐鲁书社, 1987年版
[5]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7.古代文人的用眼与保健 篇七
自杜康造酒以来,酒便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斗酒诗百篇”已成千古佳话。少量饮酒确实能增强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及大脑思维,使人浮想联翩、文思泉涌。但过量饮酒则害处不少。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饮酒不节,杀人顷刻”。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酒精能抑制人的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过量饮酒对眼睛的损害尤为明显。酒中含有的乙醇进入人体后,会很快扩散到血液中,由于醇类极易溶于水,而眼球内玻璃体含水量达99%,对乙醇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饮酒极易损伤眼睛。
集萤映雪、凿壁偷光,历来作为发愤读书的典型为后世传颂。但这也点出了古代文人眼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苦读损目。
与白居易如出一辙,宋代大文学家陆游亦颇多病目诗句,如:“忧国心常折,观书眼欲枯。”“少年嗜书竭目力,老去观书涩如棘。”《解嘲》诗云:“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莫道终身作鱼蠹,尔来书外有工夫。”似乎是在为其苦读生涯作总结。黄庭坚呼吁上天治好自己的“读书眼”,并以切身体验告诫他人“莫作白鱼钻蠹简”(不要作书虫钻研书册),可见其痛苦之深。
但是,一则苦读乃众多书生安身立命之本,二则浸濡既久,读书已成为一种乐趣和生活意义,所以他们实在不能抛书不读。宋代杨万里有《观书》一诗,道出其明知读书损目但又不忍释卷之矛盾心理:“书册不可逢,逢得放不得。看得眼昏花,放了还太息。”方岳《偶题》诗则云:“为米折腰长乞米,缘书损目苦观书。山翁迂阔每如此,吾道寂寥谁与居?”虽然“缘书损目”,仍免不了“苦观书”,于是作者自嘲“山翁迂阔”(不切实际)。与他同时代的舒岳祥甚至在病目之后,仍央求医者尽力调治以便多读书:“我老目已昏,烦君为灌涤,更阅十年书,细字蝇头黑。”可谓此种心态的典型反映。
古代文人患了眼病以后,主要靠服用药物来祛除眼睛疾病。山水诗人王维写诗说:“冥搜到百合,真使当重肉。果堪止泪无,欲纵望江目。”记载了居家生活时,用百合煮肉来食疗自己泪囊炎的景况。另一诗人张籍也有诗云:“开洲五月车前子,做药人皆道有神。惭愧文君怜病眼,三千里外寄闲人。”张籍家境贫寒,自幼苦读,饱经世态炎凉,后为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由于古代的照明条件较差,加上营养不良,张籍因用眼过度患了很严重的目疾,诗人孟郊曾经写诗戏称他是“穷瞎张太祝”。当张籍收到诗友韩愈从千里之外寄来的车前子饵食配药后,感慨地写了以上那首情真意切的诗。古代医家认为,服用车前子可补虚去翳,与菊花、决明子等配伍,多用来治疗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视力减退等症。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千金方》中的“驻景丸”,是用车前子与熟地、菟丝子配伍为丸,治疗老年人因肝肾俱虚所致的眼昏生翳等症,至今仍是老年眼科常用的保健良方。
8.古代文人的名言 篇八
泰顺古代文人游江心屿陈能雄/文江心屿位于瓯江中游,风光旖旎,有“瓯江蓬莱”之称;著名诗人谢灵运、李白、孟浩然等人都曾游迹于此,并留下锦绣诗篇。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赵构为避金兵之乱,入海逃避,在温州沿海漂泊数月,曾驻跸江心屿的普寂禅院(江心寺)。后宋高宗给寺院赐名为龙翔兴庆禅寺,奉为“宗室道场”,御书“清辉浴光”四字,来赞美江心屿之美。江心屿,与南宋初年的政治风云联系在一起,让秀美的风光蒙上了一层传奇的面纱。也许是皇帝效应,南宋后,游览江心屿的文人越来越多,陆游、文天祥等人都先后来过江心屿。游江心屿,是一次领略自然人文之旅,一次参禅问道之旅,也是一次寻访宋帝宸游旧迹的旅行。这座美丽的小岛留下许多泰顺名士的足迹,“诗之岛”上也有泰顺诗人的一席之地。
一、山岛如鳌,禅意之美江心寺南宋·吴驲海上浮来一巨鳌,鳌头琳宇耸青霄。半江灯火东西塔,一枕风雷上下潮。明月一轮出自静,长风万里浪非遥。我来敢问曹溪旨,为念宸游迹未消。宋室南迁,使北方经济文化的重心南移,许多中原名士纷纷迁入南方。浙南泰顺迎来了文风最鼎盛的时期,境内人才辈出,仅南宋一朝就出了文武进士70人。吴驲就是这些进士中的一员,他追寻着前人的足迹,来到瓯江。他看到江中的岛屿就如一只巨鳌,从大海中漂浮过来。巨鳌头上的双塔,有如龙角,拔地而起,直冲云霄。这种全景式的画面,给人以磅礴的气势。江心屿,云雾奇幻,宛若仙境,似乎这仙山就是巨鳌从大海中驮过来似的。传言,龙生九子,鳌占头。“海上浮来一巨鳌,鳌头琳宇耸青霄”,这让人联想到当年宋高宗带领着文武百官从大海中龙游至此的情境。入夜时分,瓯江上波光粼粼,夜舟轻渡。东塔、西塔的灯火照亮了过往帆船前行的航线。吴驲斜靠卧榻,枕下潮声阵阵。这声音,对于长年生活在江边的人来说早已习惯,而对于吴驲来说,这声音就像是风雷相激,轰鸣不息,让他彻夜难眠。吴驲起身打开窗户,江风徐徐吹来,吹散了他内心的阴云。白天,他和江心寺的主持一起探讨禅理,询问“曹溪”禅宗的妙法。主持和他说了很多佛法,他一时还难以完全领悟。此时,吴驲看着天边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安详明净,柔和的月光流泻而下,澄江如练。无论江潮如何翻涌,大地怎样变幻,明月就静静地悬在天空,形似镜,光如水。吴驲若有所悟,人生处世何尝不是如此,面对身世浮沉,以平和之心,泰然处之;以顺势而为的姿态,循天理,这样才有乘风破浪的气势。那么,借着这长风,即使是万里之外,也不会遥远。吴驲对着明月,心下彻明,吟出了“明月一轮出自静,长风万里浪非遥”的句子。
二、桃源仙境,悠然忘机上巳游江心寺清·林文翰文卓祠前草似茵,禅林寂寂那知春。晨烟隔岸鸡声远,午日浮空塔影匀。海燕衔花如供佛,山猿拾果不惊人。此间便是忘机地,何用桃园更问津。今天,当我们走入江心屿时,看到游乐设施林立,江上汽笛声声,岛内音乐飞扬,在古韵中散发着浓浓的时尚气息。那么一百多年前的江心屿是怎样的呢?在清人林文翰的眼里,这是一处犹如桃源的地方。有一年上巳节,林文翰来到江心屿踏青。他见岛内青草丛生,花繁树荣,环境清幽,万物不受外界的干扰,自由自在地生长着。隔岸的人家炊烟袅袅,隐隐能闻到鸡犬之声。大清早,就有许多善男信女乘着小舟,带着香烛果品来寺院中拜佛,而江上的海燕也口衔着鲜花飞向禅院,似乎是要献给慈祥的佛;小山中的猿猴,每日听着禅院的钟声梵语,似乎已经被点化向善了,它们小心翼翼地在林间捡着果子,生怕惊扰了路人。林文翰觉得这是一个清静美丽、毫无机心的地方,一草一木、一鸟一兽都与世无争,让人忘记了俗世的尘嚣。每个人的心中都装有一个桃花源,其实这不止是自然的风光,还有人的心境。当一个清新自然的地方,让人心旷神怡,心生宁静淡泊之意,这便是心中的桃源。桃花源就在眼前,那么,又何必舍近求远,去寻访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记载的那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呢?
三、仰瞻双塔,庭生双树舟中望江心孤屿清·潘庭栴凌霜双塔矗,胜地纪江心。信国祠仍旧,谢公句到今。寺依苔藓古,屿锁水云深。无数荒碑在,何时载酒寻。南宋灭亡后,泰顺的文风有过一段低迷期。自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置县以来,一直到清朝灭亡四百多年间,泰顺出了三位进士。而其中有一家居然出了兄弟两进士,可谓是一县文气集于一门,这两个兄弟的父亲就是这首诗的作者潘庭栴。有一次,他泛舟瓯江,经过江心屿,看到岛上胜迹繁多。文丞相祠历经风雨,依旧正气凛然地挺立在那里。他吟着谢灵运等人歌咏江心屿的诗句,感受着江心屿悠久的历史,一块块荒碑记录着过往的事迹,哪怕是寺旁的苔藓也充满着浓浓的古意。而最吸引他的是岛上的东西两座宝塔,巍巍矗立于青峰之上。在他眼里,这塔不是单纯的建筑物,而是富有生命力的塔,它们欺霜傲雪,坚贞高洁。潘家两代都是善人,潘庭栴的父亲潘浦筹资重修了泰顺县城的文祥塔;潘庭栴自己出资修建了罗阳城区的万罗山亭。潘家修塔造桥,功德不浅,他们的善举就像是潘庭栴的名字,庭院里散发着栴檀树的芳香。潘庭栴与人为善,教育自己的儿子们却很严厉,他在县城罗阳的飞龙山建了一个书斋,让自己的儿子在那里闭门苦读。潘家兄弟在那清幽的环境里静心读书,学业精进。终于,潘家的庭院里长出了两棵“大树”,潘自疆、潘其祝兄弟二人先后进士及第。在泰顺的清代科举史上,潘家兄弟就像是两座高耸的塔。他们在苦学时所表现出的坚强意志,就像是潘庭栴诗中所写的“凌霜双塔矗”。
9.法治的古代名言 篇九
2) 凡法令更,篇利害易,利害易,篇民务变。
3) 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4) 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5) 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劝其德而乐其政,邪人痛其祸而悔其行。
6) 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
7) 功同赏异篇劳臣疑,罪钧刑殊篇百姓惑,信赏必罚,综核名实。
8) 故治国无其法篇乱,守法而不变篇衰。
9) 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10)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篇国强,奉法者弱,篇国弱。
11) 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篇国治,法令驰篇国乱。
12)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13) 禁胜于身,篇令行于民;上不行法篇民不从彼。
14) 举直错诸枉,篇民服。举枉错诸直,篇民不服。
15) 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无。
16)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17) 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18) 可行必守,有弊必除。
19) 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10.古代文人与家具 篇十
在家具历史中,明代的文人最为活跃,文人参与家具设计之多,文人阐述家具理论之繁,都是任何一个朝代无法与之比拟的。由于盼代文人热衷和参与家具活动,无疑对于明代家具的发展,“明式家具”的形成,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文学家、戏曲家、诗人、画家、收藏家、鉴赏家等文化人出于自身的爱好和社会的需求,纷纷与匠人高手联手设计制作家具文房,推动了家具种类和形制的发展。
明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变化,使农业和手工业也得到了相应发展,除北京、南京这两大城市外,集中在江南苏、常、松、杭、嘉、湖地区的新兴城市人口集聚,商贾云集,商品经济和市民生活异常活跃。明代学者王士性《广志绎·江南诸省》记载:“浙西俗繁华,人性纤巧,雅文物,喜饰攀蜕,多巨室大豪,若家僮千百者,鲜衣怒马,非市井小民之利”云云。清《姑苏繁华图》记录了清乾隆年间苏州的繁华景象,其中一段画万年桥北半街“松萝茶社”,另一段画越城桥畔一缸坛店有茶壶出售,生动有趣。
这一时期海禁开放,乌木、紫檀、花梨等各种名贵木料的进口,为明清细木家具制造和发展打下了基础。特别是不少文学家、戏曲家、诗人、画家、收藏家、鉴赏家等文化人出于自身的爱好和社会的需求,纷纷与匠人高手联手设计制作家具文房,推动了家具种类和形制的发展。这些情况在高濂《遵生八笺》、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文震亨《长物志》、宋应星《天工开物》、李渔《闲情偶寄》等书籍中有生动而详实的记录。他们从文人的眼光、审美心态和生活情趣出发,崇尚追求“典雅”、“古朴”、“简素”等审美风格。
明式家具创作是文人“市隐”的乐趣所在
明清文人开始徜徉山水、漫步园林,不时体会到清新的生活情趣,感受到开明欢快的生命状态。朴质、平易、惬意成为充溢文人内心的一种美好情感,既乐观向上又生气勃勃。这种乐观的生活情趣,是对人对己情感的尊重,是对享乐对人欲的肯定,是对清新、欢快乃至。戏谑、幽默情感的认同。他们不满足借山水、花鸟聊写胸中逸气,而是开始把自己的艺术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他们不仅用诗、赋、书、画等方式寄托隐逸、清高之志,同时开始走向生机勃勃的民间社会,走向斑斓多彩的市民生活,从艺术创作中享受文化,从文化生活中创造典雅。此种文人的隐逸可以称为“市隐”。
“市隐”与《再论明式家具审美情趣之精神素描》的“狂隐”不同,与“隐于道”,“独善其身”获得精神解脱不同;与“隐于朝”,有效地运用体制保护自己,同时获得隐逸的自由不同;“于隐于林”,隐于山林,在忍受着心灵撕裂和生活困苦的同时,创造出了丰富的精神价值不同;与“隐于禅”,在宗教的信仰和情绪中,解脱生命的痛苦和牵绊,获得精神的自由不同。“市隐”是中国知识分子从“言志”时代开始转向“言趣”时代,生活中的任何细节,都成为审美对象,进行审美的加工。情有情趣,理有机趣,庄有理趣,谐有谐趣,对生活的诗化,是“市隐”的真正内涵,成为隐逸文化中十分旖旎的一章。
这些“市隐”文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可以从这一时期的笔记、散文和小说及插图中得到印证,同时也可在这一时期书画家们的作品中得到展示。如明代戴进所绘《太平乐事图》中文人学子看戏时用的桌、凳,明唐寅《韩熙载夜宴图》、《桐荫品茶图》所描绘的家具、茶具,明仇英所绘《桐荫昼静图》中文人所用之书案和躺椅,清叶震初、方士庶所绘、厉鹗题记的《九日行庵文宴图》、清冷枚人物图和清姚文瀚绘山水楼台图所展现的桌椅、茶具等等,都是这一时期文人的爱好和惬意之生活风貌的生动展示。
李渔“暖椅式”见证文人生活趣味
李渔设计制作的“暖椅式”作为一个例证最能反映明清文人的生活情状。何谓“暖椅”?让我们透过李渔的《闲情偶寄·器玩部·十八图暖椅式》,从明代文人士大夫对椅子设计的讲究中领略其中的生活趣味:
如太师椅而稍宽,彼止取容臀,而此则周身全纳故也。如睡翁椅而稍直,彼止利于睡,而此则坐卧咸宜,坐多而卧少也。前后置门,两旁实镶以板,臀下足下俱用栅。用栅者,透火气也;用板者,使暖气纤毫不泄也;前后置门者,前进人而后进火也。然欲省事,则后门可以不设,进人之处亦可以进火。此椅之妙,全在安抽替于脚栅之下。只此一物,御尽奇寒,使五官四肢均受其利而弗觉。另置扶手匣一具,其前后尺寸,倍于轿内所用者。入门坐定,置此匣于前,以代几案。倍于轿内用者,欲置笔砚及书本故也。抽替以板为之,底嵌薄砖,四围镶铜。所贮之灰,务求极细,如炉内烧香所用者。置炭其中,上以灰覆,则火气不烈,而满座皆温,是隆冬时别一世界。况又为费极廉,自朝抵暮,止用小炭四块,晓用二块至午,午换二块至晚。此四炭者,秤之不满四两,而一日之内,可享室暖无冬之福,此其利于身者也。
【古代文人的名言】推荐阅读:
古代文人四大雅趣10-05
文人情致 教案07-26
从“御用文人”说起06-27
古代名人励志的名言08-21
孝敬父母的古代名言09-09
经典的古代励志名言10-25
一年级语文人交版教案07-21
古代感恩名言警句08-24
中国古代战争名言警句09-06
古代励志名言及译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