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能源发展(精选13篇)
1.互联网对能源发展 篇一
心得体会
今天中午,我们有幸聆听了来自清华大学的曹军威教授题为《能源互联网技术与发展》的专题讲座。讲座中,曹教授不仅就“能源互联网改变世界”这一观点,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解了现代能源的发展局势,和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必要性。而且,曹老师还为我们提供了软件工程方面的新的发展趋势、新的观点等,使我们拓宽了视野,受益匪浅。
一、认清现状,努力发展。
就像能源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互联网公司进入能源领域,就是对自身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准确认识。
一个企业要想取得突出的成绩,需要不断地分析公司的发展情况,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与他人的差距,努力进一步的发展自己的优势领域,并不断的在其他方面努力的和别人缩小差距,这样的企业才能刚好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下去。
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会使你骄躁,只看到自己的短处,会使你自卑。学会认识自己,既要发扬自己的长处,也要敢于面对自己的缺陷,直面自己的弊端和错误。只有在缺点处敢于面对,你才可能真正的弥补。
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无论是企业,个人,公司,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发展自己。
二、改变自己,寻求突破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到来,和传统能源行业的弊端的逐渐显现,人们开始寻求改变。就像沃顿商学院杰里米.里夫金所说:在即将到来的时代,我们需要创建一个“能源互联网”,让亿万人能够在自己家中,办公室里和工厂里生产绿色可在生的能源。这是对未来能源世界的想象,也正是人们所要寻求的改变和突破。
学会改变,使自己在一条道路上走不下去的时候,能够及时的转换思维,转变方向,很重要。想要突破自我,应该不断地尝试,不断的发现,从而取得进步。
三、坚持不懈,超越自我每一项成功的背后,永远离不开勇于开拓和创新者的坚持不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每个成功者的身上后,都流淌锲而不舍的血液,使他们不断坚持,不断向前,不断的突破自我,为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世界因为他们的努力而更加精彩。
成功者的一生,在不断的认识自身,不断的寻求突破,不断的超越自己中度过。相信,虽然坚持不易,但他们是幸福的,他们为这个美丽的世界作出的自己的贡献,他们是值得人们记住和尊敬的。每个想要成为这样幸福的人,值得我们现在开始去努力!、-、
2.互联网对能源发展 篇二
日前,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
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 (以下简称能源互联网) 发展, 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着眼能源产业全局和长远发展需求,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以“互联网+”为手段, 以智能化为基础, 紧紧围绕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促进能源和信息深度融合, 推动能源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发展, 推动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支撑和推进能源革命, 为实现我国从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转变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3.互联网对能源发展 篇三
一、世界能源转型的方向是清洁化、全球化、智能化
能源是经济社会的“血液”、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新世纪以来,能源发展呈现新的趋势,规模持续增加,结构不断调整,格局深刻变化。2015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达188亿吨标准煤,化石能源占86%;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达43亿吨标准煤,化石能源占88%。大量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带来了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突出问题,给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能源变革势在必行,推动能源发展清洁化、全球化、智能化,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变革转型的战略方向。
清洁化,就是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逐步实现化石能源为主向清洁能源为主转变,摆脱化石能源依赖。清洁化的关键是“两个替代”,即能源开发实施“清洁替代”,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能源消费实施“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全球化,就是立足于能源全球配置和全球共享,推动跨国、跨洲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安全、低碳、高效、先进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建立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链,大幅提升能源配置的规模、范围和效率。在现代能源供应体系中,煤、油、气、风能、太阳能等各类能源都可以转化为电能来利用,电网将成为能源开发、转换、配置和消纳的基础平台。
智能化,就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终端、虚拟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提高现代能源系统的经济性、适应性和灵活性,构建智慧能源系统,建设智能电网,促进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国家建设。
科技改变世界。过去十多年来,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等技术创新突破,带来了能源和电力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迅猛增长,电网等能源网络的联网规模不断扩大,智能电网等智慧能源系统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科技创新在推动能源清洁化、全球化、智能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思想,在能源基础设施领域得到快速推进和落实。今年9月,在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出中国倡议,发起成立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大力推动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建设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能源变革转型带来新的机遇。
电网是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推进电网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是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点。从全球来看,以电网为主体,构建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利用各地的时区差、季节差、电价差,扩大电力互联互通规模,将推动能源生产全球化、配置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从中国来看,构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中国能源互联网,实现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将大幅提升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电网安全供电水平。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多煤、少油、少气”,资源与消费分布不平衡。基本国情和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要实现能源变革转型,必须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电网的关键作用,突破清洁能源发展瓶颈,促进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高效率利用,推动碳排放早日达到峰值并快速下降。
中國国家电网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位居世界500强第二位,承担着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能源供应的基本使命和责任。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以构建安全、清洁、经济、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为目标,以服务清洁发展、优化能源配置、提高能源效率为重点,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着力推进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发展。我们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总体要求,围绕加快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能源供应、优化电力布局、促进清洁发展,制定了国家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推动电网电源协调发展、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提升电网整体功能和效率。
二是推动清洁能源大开发。发展清洁能源是能源发展的大趋势,集中式和分布式都是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需要因地制宜、统筹开发、协调利用。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现有技术水平可开发资源分别超过24亿、45亿千瓦,特别是西部、北部新能源资源条件好、潜力大,是未来能源开发的战略重点。2000—2015年,全国清洁能源装机从8182万千瓦增加到5.2亿千瓦,年均增长13%。其中,风电从35万千瓦增加到1.3亿千瓦,年均增长48%;太阳能发电从1.9万千瓦增加到4158万千瓦,年均增长67%。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清洁能源发展,努力克服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本地消纳能力不足、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等困难,充分发挥大电网作用,切实提高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在张家口建设了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首个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于一体的智能电网综合工程。截至9月底,国家电网并网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达到1.25亿千瓦和6688万千瓦,均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新能源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电网。“十三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跨区电网投资力度,扩大西电东送、北电南供规模,推动清洁能源大基地建设。预计到2020年,中国清洁能源装机可达到7.5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的比重接近40%,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将大幅提升。
三是加快电网互联互通。特高压、柔性直流等是安全、经济、高效、成熟的输电技术,通过特高压、超高压、高压电网等多种方式实现电网互联互通,使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和高效率利用成为现实。在中国,我们已建成投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四交五直”9项特高压工程,正在建设“四交六直”10项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特高压线路长度、变电(换流)容量分别达到3万千米、3.2亿千伏安(千瓦)。“十三五”期间,规划通过建设一批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建成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具有强大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现代化电网,扩大同步电网规模,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解决当地无电和缺电问题,促进跨国能源电力贸易。面向世界,我们发起成立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召开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开展跨国、跨洲电网互联规划研究,推进重大项目实施,积极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四是实施“电能替代”。从需求侧推进电能替代是能源转型的关键,电气化是能源消费革命的基本方向。2000—2015年,全球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从15.4%提高到19%,中国从10.9%提高到22%。以电能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能够提高社会综合能效,大幅减少化石能源直接燃烧。我们大力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满足各类用户多样化、智能化用电需求,不断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开展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的智能电网建设,建成智能变电站、智能充换电网络、智能用电采集系统、多端柔性直流等一批先进智能电网创新工程,累计建成2554座智能变电站、安装智能电表3.7亿只。建成电动汽车充电站近2000座、充电桩3.3万个,以及覆盖81个城市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能够满足80万辆电动汽车充换电需要。今年前三季度,我们推广电能替代项目2.8万个,替代电量811亿千瓦时。“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加快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工业、交通、商业和居民生活等领域的电能替代,开展苏州国际能源变革发展典范城市建设,推动能源消费电气化进程。预计未来5年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可实现电能替代4000亿—5000亿千瓦时。
三、建立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能源合作新机制
加快电网互联互通,推动能源转型发展,意义重大,前景广阔。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愿与各方面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加强广泛交流和务实合作,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世界能源转型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共同推动建立互联互通合作機制
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总体框架下,促进各国规划对接和政策衔接,加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挥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促进强强联合,推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推动金融、产业等政策向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和长远影响的重大项目倾斜。开展多层次、多渠道沟通交流,推动更多国家、地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二)共同推动能源技术创新
发挥创新驱动的关键作用,发挥各方力量和优势,建立联合攻关机制,推进跨机构、跨学科、跨行业联合攻关,加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研发,努力在特高压、智能电网、大电网安全、大规模储能、新能源开发、新材料应用等关键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加快重大创新成果转化为国际标准,促进能源创新发展。
(三)共同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发挥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的作用,打造跨国界、跨领域、跨专业的国际合作平台,建立定期交流、资源共享等合作机制,在政策机制、技术标准、国际规则、理念传播、工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尽快实现突破。◆
4.互联网对能源发展 篇四
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对赣州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
本文通过对赣南猪-沼-果工程建设情况的简要分析,阐述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在赣州市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作用.
作 者:谢振华 林长生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农村环保能源站,江西,赣州,341000 刊 名:江西能源 英文刊名:JIANGXI ENERGY 年,卷(期): “”(4) 分类号:F3 关键词: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 农村经济 可持续性发展 作用5.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篇五
1.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Third-Party Payment)狭义上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机构,借助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在用户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间建立连接的电子支付模式。
从发展路径与用户积累途径来看,目前市场上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运营模式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是指第三方支付平台完全独立于电子商务网站,不负有担保功能,仅仅为用户提供支付产品和支付系统解决方案,以快钱、易宝支付、汇付天下、拉卡拉等为典型代表。
另一类是以支付宅、财付通为首的依托于自有B2C、C2C电子商务网站提供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
第三方支付公司主要有交易手续费、行业用户资金信贷利息及服务费收入和沉淀资金利息等收入来源。
此模式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最普遍模式。
第三方支付的兴起,不可避开地给银行在结算费率及相应的`电子货币/虚拟货币领域给银行带来挑战。
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的关系由最初的完全合作逐步转向了竞争与合作并存。
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走向支付流程的前端,并逐步涉及基金、保险等个人理财等金融业务,银行的中间业务正在被其不断蚕食。
2.P2P网络贷款平台
P2P(Peer-to-Peer lending),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资金借、贷双方的匹配,需要借贷的人群可以通过网站平台寻找到有出借能力并且愿意基于一定条件出借的人群,帮助贷款人通过和其他贷款人一起分担一笔借款额度来分散风险,也帮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较的信息中选择有吸引力的利率条件。
P2P平台的盈利主要是从借款人处收取一次性费用以及向投资人收取评估和管理费用。
贷款的利率确定或者是由放贷人竞标确定或者是由平台根据借款人的信誉情况和银行的利率水平提供参考利率。
目前阿里金融已经开发出订单贷款、信用贷款等微贷产品。
客户从申请贷款到贷款审批、获贷、支用以及还贷,整个环节完全在线上完成,零人工参与。
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金融,截至,阿里金融服务的小微企业已经超过13万家。
3.大数据金融
大数据金融是指集合海量非结构化数据,通过对其进行实时分析,可以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全方位信息,通过分析和挖掘客户的交易和消费信息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并准确预测客户行为,使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平台在营销和风控方面有的放矢。
阿里小贷以“封闭流程+大数据”的方式开展金融服务,凭借电子化系统对贷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核定,发放无抵押的信用贷款及应收账款抵押贷款,单笔金额在5万元以内,就是典型的业态。
4.众筹
众筹大意为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
众筹平台的运作模式大同小异——需要资金的个人或团队将项目策划交给众筹平台,经过相关审核后,便可以在平台的网站上建立属于自己的页面,用来向公众介绍项目情况。
众筹的规则有三个:一是每个项目必须设定筹资目标和筹资天数;二是在设定天数内,达到目标金额即成功,发起人即可获得资金;项目筹资失败则已获资金全部退还支持者;三是众筹不是捐款,所有支持者一定要设有相应的回报。
众筹平台会从募资成功的项目中抽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用。
目前国内对公开募资的规定及特别容易踩到非法集资的红线使得众筹的股权制在国内发展缓慢,很难在国内难以做大做强,短期内对金融业和企业融资的影响非常有限。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主要有以下特点:(1)成本低。
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无传统中介、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
(2)效率高。
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由计算机处理,操作流流程完全标准化,客户不需要排队等候,业务处理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
商户从申请贷款到发放只需要几秒钟,日均可以完成贷款1万笔,成为真正的“信贷工厂”。
(3)覆盖广。
互联网余融模式下,客户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基础更广泛。
覆盖了部分传统金融业的金融服务盲区。
(4)发展快。
依托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长。
以余额宝为例,余额宝上线18天,累计用户数达到250多万,累计转入资金达到66亿元。
据报道,余额宝规模500亿元,成为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
(5)管理弱。
一是风控弱。
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具备类似银行的风控、合规和清收机制,容易发生各类风险理由,二是监管弱。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监管和法律约束,缺乏准入门槛和行业规范,整个行业面对诸多政策和法律风险。
(6)风险大。
一是信用风险大。
现阶段中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还有待配套,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容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风险理由。
二是网络安全风险大。
中国互联网安全理由突出,网络金融犯罪理由不容忽视。
一旦遭遇黑客攻击,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作会受到影响,危及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1.对传统融资系统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完全可以取代目前的融资模式。
因为随着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云计算等技术的出现,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可以通过社交网络揭示和传播,又能被搜索引擎捕获,并在云计算的高速信息处理能力保障下实现快速、准确匹配,从而使投融资活动不再需要经过银行、券商或交易所等中介而直接在互联网上完成,大幅降低了交易双方资金、期限及风险收益的匹配成本。
互联网金融的上述特征使原先难以获得传统金融服务支持的群体,如小微企业、个人客户等,也可以较容易地得到金融支持。
6.互联网对旅游行业的发展间的影响 篇六
姓名
班级: 学号:
要分析互联网互联网对旅游行业的发展间的影响,就要先对互联网和旅游行业单独进行特点分析。
互联网产业定义为以现代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网络资源搜集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利用、生产、贮存、传递和营销信息商品,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的产业集合体,是现阶段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它的特点主要有: ①信息数字化。信息资源传递由纸张上的文字变为磁性介质上的电磁信号或者光介质上的光信息,是信息的存储和传递,查询更加方便,而且所存储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无损耗地被重复使用。以数字化形式存在地信息,既可以在计算机内高速处理,又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进行远距离传送。
②表现形式多样化。互联网表现形式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涉及领域从经济,科研,教育,艺术,到具体的行业和个体等。
③以网络为传播媒介。互联网产业的信息的存在是以网络为载体,以虚拟化的姿势状态展示的,人们得到的是网络上的信息,而不必过问信息是存储在磁盘上还是磁带上的。体现了网络资源的社会性和共享性。
④数量巨大,增长迅速。
⑤传播方式的动态性。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快速灵敏,具有动态性和实时性等特点。信息在网络中的流动性非常迅速,电子类取代恶劣纸张和邮政的物流,加上无线电和卫星通讯技术的充分运用,上传到网上的任何信息资源,都只需要短短的数秒钟就能传递到世界各地的没一个角落。
⑥信息源复杂。互联网的网络共享性与开放性使得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所取和存放信息。
互联网最有价值之处不在自己生产很多新东西,而是对已有行业的潜力再次挖掘,用互联网的思维去重新提升传统行业。从这个角度去观察,互联网影响传统行业的特点有三点:
1、打破信息的不对称性格局,竭尽所能透明一切信息。
2、对产生的大数据进行整合利用,使得资源利用最大化。
3、互联网的群蜂意志拥有自我调节机制。
把人类群体思维模式称为群蜂意志,你可以想象一个人类群体大脑记忆库的建立:最初的时候各个神经记忆节点的搜索路径是尚未建立的,当我们需要反复使用的时候就慢慢形成强的连接。在互联网诞生之前这些最初的时候各个神经记忆节点的搜索路径是尚未建立的,当我们需要反复使用的时候就慢慢形成强的连接,在互联网诞生之前这些连接记忆节点的路径是微弱的,强连接是极少的,但是互联网出现之后这些路径瞬间全部亮起,所有记忆节点都可以在瞬间连接。这样就给了人类做整体未来决策有了超越以往的前所未有的体系支撑,基于这样的记忆模式,人类将重新改写各个行业,以及人类未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目前我国旅游业主要由旅游代理商、旅游供应商、旅客三个因素组成。旅游方式主要分为散客旅游和旅行社组团旅游两种,采用传统的旅游接待方式,旅游中的许多工作是由人的密集劳动来完成的。
其特点是:1.营销手段以传统的旅游营销方式为主。即通过报纸、电视、杂志等媒介广告宣传的手段认同企业根据技术人员自身设想或意愿研制产品,但效果往往难尽人意,而且成本高。
2.商品交易旅游业的商品交易都是通过现金交易完成,顾客随身携带现金,既不安全,也比较烦琐。
3.联系方式旅游接待方式主要通过电话、电报、传真进行联系,时间长且费用高。
4、旅行社职能的淡化。旅行社作为中间服务商,主要职能是提供咨询服务、票务处理、设计和推销旅游产品。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旅行社受到冲击最大,如果它不重新构筑生存的基石,那么它将可能消失。主要表现在:
(1)旅行社的咨询服务功能将被Internet 的网络的自动查询所替代。(2)旅行社旅游产品的推销模式和手段将被网上营销所替代。(3)代理票务的收入将会随着旅游预订系统(CRS)和银行付款系统(BSP)的完善和推广而下降。
5.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的成果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交易手段和商务模式,也正以空前的速度进入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传统商务的各个领域。因此,旅游电子商务具有无限的潜力,它将成为未来旅游业营销的新模式。
落后的旅游管理手段及方式,严重制约着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化建设正在使资本经济变为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并将迅速改变传统的经贸交易方式,旅游经济在相应地受到了冲击的同时却也赢得了发展的机遇。旅游经济以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完全可以适应并有必要走上信息化的道路,这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就在10年之前。在10年前,旅游对中国人来说可能还是一种奢侈品。“驴友”和“背包客”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新鲜词汇。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国内游或者国外游,都只能选择跟团,之后让别人决定自己的旅行路线与内容。10年之前的旅游行业,尚归属于“传统行业”,在10年之间,中国人的旅游理念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LP》所倡导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与此同时,“旅游”的概念却发生了质的改变,并且这一概念下面正在裹挟进来越来越多的东西——无论是涉及旅游的信息工具,还是衣食住行的需求,抑或是旅游行业本身的商业模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第一 个性化与旅游观念转变。2003年,在德国一边上学一边给雅虎打工的肖异,发现内地人对海外旅行的知识知之甚少。那时候,他在广场上见到的内地人几乎都是西服革履的商业旅行团。像他这样的耍单的留学生,则总是被西方人误认为是日本人或者港台人。
随后,携程在2003年登陆纳斯达克大大鼓舞了肖异,使他在2004年2月创办了穷游网。他认为,国人能够接触到的海外旅游信息的渠道极为单一,而这正是穷游网可以填补的空白。几乎与此同时,在澳大利亚一所大学商学院即将毕业的蔡景晖,给已经定居在澳洲的《LP》的创始人——惠勒夫妇寄去了一份商业企划书,内容是将《LP》引进到“驴友”这个词刚刚在年轻人中间流行起来的中国。
与他们不谋而合的还有蚂蜂窝的两位创始人——陈罡和吕刚。他们二人在搜狐网做同事期间,就已经是圈内闻名的背包客了。但他们发现,他们强烈的分享旅途体验的愿望,在当时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去实现——博客过于繁杂且查找不便,豆瓣不错但对图片支持太差,摄影论坛又过于聚焦于摄影,旅游论坛同时充斥着大量广告贴——所以,陈、吕二人便索性在2006年创办了蚂蜂窝社区,打算办一个纯粹的旅行者分享网站。
实际上,上面所提及的身在世界三地的这3组创业者,都赶上了旅游行业的大变革时代。而这种大变革,主要体现之一是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个性化。这一过程发生在2004~2010年之间。在这个时间段之前,基本上只有在这三组“钱、闲具备”的创业者条件之上的人群才可以选择个性化的旅游方式。而一般人群还只能跟团出行,购买“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标准化旅游产品,偶尔还会遇到被强迫购物的纠纷。
在这种初级的旅游观念里面,“看”是最重要的内容,旅行者可以自我掌握的环节很少。但随着中国城市人群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白领人群,正在抛开旅行社,走上自由旅程——不仅仅是“看”,而是沟通、是体验、是“旅途中的人生”。
除了经济因素之外,旅游信息的逐步通畅,是旅游个性化的另一个推动力量,它进一步降低了旅游的成本。
这是互联网改造旅游行业的一个里程碑。从这时开始,旅行者可以自己掌握的环节越来越多。
第二 数字化与PGC社区崛起。10年间旅游行业大变革的体现之二,是旅游内容——主要是游记与攻略——的数字化。10年前,旅游内容以书籍和网络垂直社区的两种方式存在。其中,书籍的受众要远远超过垂直社区的受众,这一局面延续到了2010年。垂直的旅游社区在中国的出现不可谓不早。早在世纪之交的时候,门户网站就上线了旅游频道,携程网在初期也有名为“目的地”的旅游社区板块。特别是北京的绿野网和深圳的磨房网,成为了中国背包客们的精神家园。
但这些以UGC(用户生成内容)形态存在的旅游社区,却有着明显的缺陷:一方面,海外的旅行内容较少,不能满足海外游客的需求;另一方面,优质旅行内容的作者不能保证作品的更新效率,UGC内容参差不齐,甚至线下活动组织多于线上内容更新——后者至今仍是这些尚存于世的老牌垂直社区的短板。
然而,随着2010年开始的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旅游内容的免费大餐和碎片化阅读开始异军突起——大量优质的旅游内容开始数字化到免费的App之中,纸质书籍和PGC社区之间对旅行者的影响力发生了逆转。“未来的旅游信息一定是电子化加个性化。这是纸质媒体所难以实现的。”蔡景晖对《商业价值》说。
第三 移动互联重塑旅游内容。2011年开始的移动互联网的持续爆发,改变了诸多传统行业,对于旅游行业来说也不例外。值得注意的是,移动互联网对旅游行业的改变,不仅仅是上文提到的“旅游内容数字化”。比这更重要的,是它将与旅行相关的衣、食、住、行、社交等各个领域,都打包裹挟在了“旅游”这一概念之下。而这种裹挟的结果,就是导致“旅游中”这一之前与互联网无甚关系的旅游环节,变为了与互联网联系最紧密的旅游环节。
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与互联网发生关系的,只是旅游前的信息查询、OTA预订和旅游后的内容分享。但当智能手机出现之后,旅途中分享、翻译工具、导游工具、食宿点评以及地图工具等,全部借助移动互联网出现在了人们的手中。特别是当基于LBS的服务出现之后,信息的屏障最大限度消弭,似乎旅途中的一切皆有可能。
总之,2010年以来开始普及的智能手机和随后爆发的移动互联网大潮,极大地改变了旅游的概念内涵。很明显,原属于传统行业范畴的旅游行业,已经成为了和互联网联系最为紧密的行业之一。
10年后回望,发生在旅游行业——这项典型传统行业身上的巨大变革的每一步,都与互联网密不可分。沿着时间线回溯,我们可以把旅游与互联网迄今结合的过程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携程与艺龙(即Expedia模式)的“鼠标+水泥”。在这个阶段中,旅游概念的内涵本身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并且可供旅行者选择的个性化产品非常少。
第二阶段,去哪儿和PGC社区的出现,使得旅游信息朝透明化大大迈出了几步。可供选择的旅游产品个性化组合开始增加。
第三阶段,是移动互联网对旅游的重塑,及与之相伴的PGC内容爆发。在这一阶段中,不但信息的总量与流速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且“旅游”这一概念出现了新的内涵与外延,与之相伴的是涌现出之前从未有过的旅游产品与工具。
在前两个阶段的结合过程中,价格始终是影响旅行者决策的最大变量。但到了第三阶段之后,价格在旅行者决策中的参考权重大大下降,由移动化和碎片化阅读获取的其他信息,在决策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7.超级电容器对航标能源发展的影响 篇七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它结合了传统电容器和蓄电池之间特点,具有功率密度大、单体容量大、循环寿命长、免维护、经济环保等优点,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化学电源。石墨烯被称为“万能材料”,在各大科技领域都具有不可小觑的潜力。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的产生和使用更是增强了超级电容容器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拓宽了超级电容的应用领域。
本文在结合北方海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航标太阳能供电系统的应用现状,介绍了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的基本情况以及超级电容器应用在航标灯上的优势,重点在于研究超级电容器作为新型航标能源的可行性和关键因素。
1 航标太阳能供电系统使用现状
在未使用太阳能供电系统等新能源之前,北方海区航标设施及航标人员所需电力,主要由柴油机发电或锌空电池等能源提供。频繁的油品补给、锌空电池更换等工作,不仅耗资巨大,而且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北方海区及时跟踪太阳能供电系统的发展,逐步确定、完善太阳能供电系统实施方案并在海区进行推广,将其成功地应用到灯塔、灯桩、导标、灯船、灯浮标、偏远航标人员生活等诸多航标设施。截止2012年,北方海区已经有83.6%的航标采用了太阳能供电系统。
目前,青岛航标处6座灯塔、74座灯桩和507座灯浮标均采用太阳能供电,且80%以上系统采用铅酸蓄电池。一般情况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设计浮充寿命为10年,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这些铅蓄电池总逃脱不了提前报废的怪圈:抛射出去的灯浮电池电压下降快,远达不到设计标准和规定的要求;原本应该两年免维护的灯浮,应用不到一年就得更换电池。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航标太阳能供电系统充放电控制器设计简单,只考虑蓄电池的过充电保护和放电保护,忽视了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电能的变化,而且铅蓄电池充电接受能力差、充放电效率低,这不仅降低了航标能量系统可靠性,更增加了航标日常维护费用。
2 超级电容器在航标灯上应用优势
鉴于铅蓄电池寿命短、成本高的诸多缺点,寻找一种性能更好的化学能源成为航标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2.1 超级电容器简介
作为一种新型储能装置,超级电容器介于传统电容器和充电电池之间,其容量可达数百至上千法拉。超级电容器分类尚未统一,一般认为主要包括双电层电容器和电化学电容器两大类。
2.1.1 双电层电容器
双电层电容器是靠极化电解液来储存电能的一种储能装置,其两级是多孔极化电极。关于双电层的理论模型有很多,其中以德国亥姆霍兹(Helmholtz)的模型最为经典。该模型认为当金属插入电解液中时,金属表面上的静电荷将从溶液中吸引部分不规则分配离子,使它们在电极-溶液界面的溶液一侧,离电极一定距离排成一排,形成一个电荷数量与电极表面剩余电荷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界面层。这个界面由分配在电极上和溶液中的两个电荷层组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电层。电容器的电容量计算公式:
式中,E为电容器器储能大小;C为电容器电容量;V为电容器的工作电压。
通过公式我们不难看出,双层电容器的容量与电极电势和材料本身有关。通常情况下,双层电容器采用活性碳粉或者活性碳纤维作为极化电极,其多孔性结构能扩大电极与电解液接触面积,进而增加超级电容器的容量。
2.1.2 电化学电容器
电化学电容器储能机理是在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电极表面,通过电极和电解质之间发生快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储存和释放能量。电极材料主要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或者导电聚合物等。在相同表面积下,电化学电容器的容量是双电层超级电容器的静电容量10~100倍。但由于电极材料的导电性能较差,材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结构容易被破坏,因此电化学电容器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相对较差。
2.2 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
目前,超级电容器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是提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其关键是发展具有比表面积大、电导率高和结构稳定的电极材料。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电子导电性和导热性高等突出优点,符合超级电容器对电极材料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要求。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结构及原理如图1所示。
石墨烯是完全离散的单层石墨材料,其整个表面可以形成双电层,但是在形成宏观聚集体过程巾,石墨烯片层之间互相杂乱叠加,影响石墨烯材料在电解质中的分散性和表面可浸润性,降低了石墨烯材料的有效比表面积和电导率。因此,避免石墨烯堆叠是制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的技术难题之一。
2.3 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性能比较
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其充放电过程是一种可逆式电化学反应,铅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硫酸水溶液,在充放电过程中,蓄电池内电流的形成就是靠正负离子的反方向运动来实现的。
超级电容充电原理与蓄电池原理不同,其充电要求比蓄电池低,充电没有最低门限电压,从0 V开始充电,且能量转换效率特别高,可以达到95%。
表1比较了几种电化学储能器件的性能,我们可以看出: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Wh/kg)比普通电容器高10倍以上;功率密度(W/kg)是高出充电电池两个数量级,非常适合需要大电流放电脉冲的设备(如闪光灯);超级电容器充电迅速,通常1~2分钟即可充电完成,且充放电次数高达105次。因此,使用超级电容器作为航标灯能源,将会带来使用寿命长、充放电效率高、免维护、无污染等优势。
3 今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在我国发展新能源政策的指导下,超级电容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系统中。但是也应该看到,超级电容器存在超级电容不够大、价格比较高等缺陷,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铅蓄电池。所以,为达到提高小功率太阳能源系统效能的目的,我们可以采用超级电容+蓄电池混合的供电方案。有相关单位研究了混合储能在独立光伏等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应用,实验结果证明,混合储能可以优化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减少充放电循环次数,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维护成本。
结合北方海区航标能源实际应用情况,在设计航标超级电容蓄电池混合储能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3.1 混合储能系统要考虑超级电容器的影响因素
超级电容器应在标称电压下使用。因为当电容器电压超过标称电压时会导致电解液分解,同时电容器会发热,容量下降,内阻增加,使其寿命缩短;要注意超级电容器的安装位置,位置不合理会引起电解质泄露等问题,破坏电容器的结构性能。
3.2 混合储能系统要考虑与一体化灯器结合
目前北海海区普遍应用的AIS一体化灯器主要是由锂离子电池构成,锂离子电池与铅酸蓄电池电极材料、电解液、电池比能量、比功率、每月自放电率、循环使用寿命均有不同,因此在设计方案时要充分考虑一体化灯器对供电系统的能量要求。
3.3 混合储能系统要考虑安装、巡检的便捷性
目前使用的太阳能供电系统主要由蓄电池、太阳能支架组成,重量普遍偏重(蓄电池约重30 kg、太阳能支架约重10 kg),不利于航标作业人员在海上进行安装、维护,混合储能系统在设计时要考虑安装、维护的便捷性,在达到系统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系统重量。
4 结语
超级电容器的出现解决了制约航标能源发展的瓶颈,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的出现更是打开了航标新能源发展的大门。目前,我国首条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生产线已建成,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样品成功下线。这标志着我们在石墨烯应用领域又取得新突破,推动了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的产业化进程。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超级电容器必将逐步取代目前需频繁更换的航标蓄电池,成为航标能源的重要储能元件,为航标能源免维护提供广阔的发展思路和空间。
摘要: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先决条件。作为保障助航标志正常工作的重要动力,航标能源经历了从非电能源到电能能源的历史性演变。目前,航标能源的供电方式主要是太阳能电池+蓄电池的模式,但是太阳能电池板也存在着发电效率低,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大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超级电容器,石墨烯,航标能源
参考文献
[1]胡毅,陈轩恕,杜砚,尹婷.超级电容器的应用与发展[J].电力设备,2008,(01).
[2]杨常玲.超级电容器炭基电极材料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0,05.
[3]周强,王金全,杨波.超级电容器:性能优越的储能器件[J].电气技术,2006,(06).
[4]丁帮助.有机系中石墨/活性碳混合电极在非对称电容器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8,12.
[5]孙辉.新型碳质纳米结构材料的电化学储能行为[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9,05.
[6]薛运伟.超级电容器用沥青基活性炭微球的研究[D].东华大学硕士论文,2007,01.
[7]韩芹.过渡金属氧化物与ACF复合电极的制备及电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硕士论文,2007,12.
[8]国帅.模板碳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硕士论文,2010,01.
[9]邓晶晶.纳米Ni O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电容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9,05.
8.互联网对能源发展 篇八
[关键词] 国家干预行为 市场失灵 社会管理 经济职能 新能源
一、国家干预行为的内涵与产生
国家适时地干预市场经济的行为是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这样的理论由上世纪30年代的西方开始流行。
彼时,西方各国公共管理职能体系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国家干预主义逐渐取代自由放任主义成为西方主流社会管理理论。
现今,国家干预经济的行为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内生要素,也是社会管理从观念更新到机制完善的一个重要体现。
适时的干预和调整,有利于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使社会管理朝着更为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从我国政府规整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能源产业的步伐中也不难看出,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离不开政府理性行为及其制度环境的支撑。
近些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作为太阳能利用中最具意义的技术,正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应用的热点。由于光伏发电中的太阳能电池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为主,因此,作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原料的多晶硅,其发展历程足以反映光伏产业的发展趋势。
对于2006年前后我国的多晶硅行业来讲,受技术创新能力所限,市场供应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从而导致多晶硅价格飙升,这是一种市场发育的不完全而导致的市场失灵。
在太阳能电池大潮涌动下,我们的经济发展又不能等待市场自然发育完全,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政府这个推手,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干预需求,所以国家在此段时期都是采取积极的鼓励政策,并于2005年2月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努力推进多晶硅行业乃至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
2005年至2007年期间,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二十多个省份共有五十多个多晶硅项目,其中不乏预算上亿的项目,光伏产业发展进入白热化状态。至2008年上半年,高潮时期多晶硅价格一度突破400美元一公斤,是名副其实的暴利行业。
但不久,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国外需求量大幅萎缩,危机到来之前已经在政府无效监管下非正常建立的多晶硅行业大厦,此刻毫无招架之力,轰然倒塌。
作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新能源的重要组成,光伏产业的发展意义深远。而今,因产业政策不明晰、准入门槛也较低,在统筹规划缺乏的情况下出现的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等市场混乱现象,导致了整个行业已呈现出陷入泥潭无力自拔的状态。
此时,国家干预行为的及时介入,对保证新能源市场良性运转,实现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我国政府进行社会管理过程中,经济职能的体现。
国家干预行为,即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进行经济干预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干预目的,而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国家干预行为的产生,从理论上讲,是干预供给[1]决定于干预需求[2]。当市场在经济生活中产生了市场失灵,对干预这种调整手段迫切需要并积极谋求以干预维护秩序时,干预供给就必然发生了。
目前,西方面临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由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不完备而产生的市场失灵,以及由于超出市场机制作用范围而产生的市场失灵。而我国现阶段存在较多的是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或政府失灵而产生的市场失灵。
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在当前阶段调整国家干预的手段和力度,通过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规定相应的机关行为以及切实完成这些行为来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达到国家干预的目的。
二、国家干预行为对新能源发展的作用
2009年,国务院出台38号文《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多晶硅列入产能过剩行业,并令一些小规模项目停产。此举一度抑制了光伏产业市场极度混乱的现象,对保全整个行业顺利挺过金融危机意义非凡。
进入2010年,光伏产业市场回暖,多晶硅市场一度又呈现火爆状态,此时一些有实力的公司诸如富士康、奥克股份、国电集团等纷纷投资多晶硅行业。
痛定思痛,为避免金融危机后再次出现多晶硅重复建设、无序上马等问题,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从项目建设条件、生产布局、生产规模与技术设备、资源回收利用及能耗、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方面对多晶硅行业做了详细规定。
直至2011年9月,工信部又发布了《“十二五”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期望对未来五年中我国光伏产业的生产、成本、环保、规模均做详细的规定。
目前,我国虽然是光伏制造大国,但并非光伏制造强国。2011年11月,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并推出惩罚性贸易关税。按照初裁结果,美国商务部征收不低于30%的反倾销税,这相当于关闭了中国光伏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大门。
美国的大门正徐徐关闭,而眼下欧洲的市场也是岌岌可危。
当地时间2012年7月24日,包括SolarWorldAG在内的数家欧洲太阳能板制造商向欧盟委员会提起申诉称,中国的制造商在欧洲低价倾销产品。
这些欧洲企业希望对中国产太阳能板征收反倾销关税。按照欧盟相关法律,欧盟在接到反倾销申请书的45天内(最后期限为2012年9月6日),将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
2012年8月底,利用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之机,中国政府积极交涉,中德双方“双反”达成一致,决定通过协商解决光伏领域的贸易争端。
默克尔在会见记者时也表示,希望欧盟委员会、有关企业与中方一起尝试通过沟通交流来排除和解决问题,不要启动反倾销程序。
“现在还有时间,所以最好是协商加以解决。”默克尔的这番表态,让国内光伏产业人士看到了一丝曙光。
由光伏产业近几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干预行为的本来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其干预的范围和限度是以市场为导向的。
从理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市场博弈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策略安排本是一种个体的理性选择,但这种理性选择并不一定能实现自身收益最大化,有时这种个体理性可能会导致集体非理性的结局,从而引发市场失灵。而市场失灵之处,便是国家干预可以介入的地方。
此外,在国家进行干预的时候,干预程度的把握也必须以经济分析为前提,至少包括对干预的成本效益分析[3]。
需不需要国家干预,完全取决于这种干预是否能够达到一种平衡,如果干预能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才表明干预满足了需要,否则,不是我们所期待的。这种均衡不仅体现为供求的均衡,还体现为政府与市场力量的均衡。
总之,政府要协调好个体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经济自由和经济秩序、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个体效率与整体效率、经济竞争与经济合作等等之间的关系,找到一个效率与公平最完美的契合点。
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目前虽处于低谷,也有不少光伏巨头可能会倒下。但是,光伏产业还刚刚起步,处于一个战略新兴产业的初级阶段。“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大浪淘沙,更新换代,将会使光伏产业更加健康、成熟。
而在此过程中,如何有效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作用,帮助光伏产业早日脱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由能源领域革新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也是社会管理的一个新型课题,届时,新的国家干预行为将势在必行,令人期待。
9.互联网对能源发展 篇九
网络世代的到来,代表的是生活形态的改变。互联网既可用来传播先进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对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发展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答:
1、实践在人的认识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2、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打 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距离。它的出现,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也为大学生通过上网实践、发展自己的思想认识提供了可能。
3、互联网作为一项现实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既可用来传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依据认识源于实践的原理,当代大学生在实践中经常接触互联网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能激发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汲取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人文精神;如果经常性接触其中的文化垃圾,则会对 自己的思想上的健康成长带来若干不良影响。
10.互联网对能源发展 篇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有关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报送统计资料和数据。为加强企业能源统计工作规范,进一步提高能源统计数据质量,现将企业上报能源统计报表工作流程规范如下:
一、企业能源统计的重要性及从业人员基本要求
1、能源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战略资源。企业的能源统计是企业能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是企业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能源统计监测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强企业能源统计工作规范,完善企业能源统计制度和体系,提高能源统计数据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企业能源统计人员应具备如下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1)统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数据收集分析能力,并取得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2)统计人员应学习掌握省、市和本企业节能降耗有关文件及工作要求;了解企业所在地政府统计部门布置的能源统计报表制度和规定,并据此明确本企业应承担的能源统计任务;熟练 掌握应填报的各类报表的指标含义、计算方法、上报时间等填报要求。
(3)统计人员应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及能源生产消费情况,熟悉企业主要能源消费品种和能源消费主要环节。
(4)统计人员应了解企业能源计量情况,熟悉不同能源品种的计量方式和标准。
二、搜集原始数据(记录)
1、企业能源统计原始记录是指基层单位记载最初能源活动过程和成果的表格、卡片、单据。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活动性质、规模以及能源管理和能源统计报表的需要,设置能源统计原始记录。
2、企业能源统计原始记录主要来源于企业采购部门、生产部门、设备动力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能源管理部门等部门。企业应建立各部门间能源统计联系工作机制,确保企业能源统计渠道畅通,各部门间数据衔接一致。
3、企业能源统计原始记录主要包括:
(1)能源生产和销售方面的原始记录:产品验收入库单、检验(化验)单、产品销售发票等。
(2)能源购进、领用消费方面的原始记录:供货单位的销售发票、本单位的验收入库单、领料单等。主要能源品种消费数据来源如下:
煤炭的消费记录:根据班组、车间或中控室的煤炭实际消费 量的原始记录综合计算。
成品油消费记录:设有油库的企业根据领料单及车间领出未用盘存综合计算;其他企业根据供货单位的销售发票及车间领出未用盘存综合计算。
电、气的消费记录:有条件的企业应于每月定期抄表,并与供货单位的销售发票相互衔接;其他企业可根据当月供货单位的销售发票计算。
(3)能源库存方面的原始记录:盘存表等。企业在库存盘点时应综合考虑库存损耗、车间领出未用部分能源。盘点后,可能出现帐面数字与实际库存数量不一致的现象,应以盘点数量为准来调整帐面数字,差额作盘盈或盘亏处理。企业没有电、气的库存记录。
(4)折标系数:有实测折标系数的企业,应建立每个品种的实测热值原始记录;其他企业可采用各种能源参考折标系数。
4、原始记录必须真实可靠、填写标准,数据要求准确与完整,做到记录与实物、账卡一致,且应注明发生日期、经手人及审核人姓名,统一编号。
三、形成能源统计台帐
1、能源统计台账是指基层单位按照填报能源统计报表、进行能耗分析及满足能源管理与其他核算的需要而设置的汇总和积累资料的账册。企业应根据原始记录情况及报表要求设计能源统计台账表式和设置能源统计台账。统计台账可以根据企业生产 流程和管理方式的变化而作相应调整,但要保持相对稳定。
2、台账数据一般需通过统计过录表的整理而取得。统计过录表是由零散的原始记录汇总生成统计报表所需指标的中间表式。过录表的设计根据企业原始记录的类型和状况而定。过录表参考表样供参考。(附件一)
3、能源统计台账要求台账数据应与原始记录、过录表相互衔接一致,要按时、持续、准确,不能随意修改和空缺。台账要保持一个报告内格式固定。台帐可以电子介质或纸介质,以电子介质为优。
4、能源统计台账样式供参考。(附件二)
四、生成报表数据
1、根据收集的数据及统计台账,生成能源统计报表数据。(1)联网直报系统根据分品种能源消费自动计算能源合计和综合能源消费量;补充资料上年同期数由联网直报系统自动取数,无需填报。
(2)有实测折标系数的企业应采用报告期实测的加权平均折标系数;其他企业可采用参考折标系数,但要保证两年口径一致。
(3)统计周期是指统计报表的填报周期,周期起止时间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例如,确定1号至31号为当月《工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的统计周期,则每月如此。严禁错月报送。
2、统计报表应以法定调查对象进行填报,严禁以下几种上 报方式:
(1)涵盖几个独立核算法人的集团公司整体上报。(2)互不关联,或者虽有关联,却都属于独立法人的打捆上报。
(3)都隶属于同一法人的各种经营活动,把非工业经济成份打包上报。
(4)任意调换法人企业,移花接木式上报。
(5)已非规模以上,或已非工业性质,却杜撰数据,伪造上报。
五、网上直报录入
1、登录网址http://dr.lwzb.zj.gov.cn/,进入联网直报系统,进入申请证书页面,下载安装证书。证书安装完成后,再次登录联网直报系统,键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进入直报系统,进行直报录入。
2、上报时间由国家统计局统一规定,不得更改。企业应在上报期间尽早完成网上直报录入工作。
3、申请安装证书及联网直报系统使用的常见问题。(附件三)
六、报表数据审核
1、完成网上直报录入后,点击页面下方【审核】按钮。(1)如果出现“审核通过”提示框,则点击【上报】按钮正式上报数据。
(2)如果出现“审核错误”提示框,则应根据错误说明,详 细填写说明后方可上报。其中,如出现红色背景的准强制审核类型错误,要求企业再次认真核实数据,如确实由于特殊生产情况导致此类审核错误,统计人员需联系当地统计部门业务人员解决问题,否则无法上报;如出现黄色背景的核实性审核类型错误,企业在确认数据无误的情况下可直接填写说明后上报数据。
2、统计人员需特别关注以下审核内容:
(1)本期综合能源消费量与上期或者同期比变动幅度是否较大,如变动幅度较大,应主要分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否遇到特殊情况;宏观经济形势特别是行业发展环境是否对企业生产有较大影响;这种特殊生产情况是短期的还是将成为长期趋势。
(2)本期产值能耗(能耗除以产值)与去年同期比变动幅度是否较大,如变动幅度较大,应主要分析:价格是否有变动;如果价格无特殊变化,则分析产品产量增速与能耗增速关系,具体见第(3)项。
(3)企业主要耗能产品的生产速度与能耗变动幅度差异是否较大,如变动幅度较大,应主要分析:产品的多样化及高耗能产品产量比重增加等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生产设备是否更新检修;节能技改项目影响等。
如需填写情况说明,企业应根据具体审核公式填写对应的详细情况说明,避免出现词不达意、答非所问的情况。
七、正式上报数据
1、数据审核完成后,由企业主管负责人审核确认后,才能 上报数据。
2、正式上报数据。如上报完成后发现填报数据有误,应及时与县(市)、区统计局联系,如在修改期内,则及时在网上直报系统中进行修改;如超出修改期,则在下月调整。
3、正式上报数据后,各级统计机构开始审核确认数据。在审核期间,企业统计人员应做好待查准备,保持联络畅通,及时完成各项查询任务和情况说明。
八、资料归档保存
1、能源统计资料包括: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经审核无误的直报表、各类调查表和综合表、统计分析及计算机等磁介质储存的统计数据信息等。
2、纸质能源统计资料按报告分类汇总,装订成册,不得缺损和遗漏,签章存档,以备查阅。使用电子计算机管理的单位要做好能源统计资料的备份保存工作,确保数据不丢失。
11.互联网对能源发展 篇十一
关键字:低碳会计;能源消费结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76-01
一、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能源消费量大、结构不佳且利用率低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发展的现状,并且成为阻碍低碳经济、低碳会计发展的重要问题。
首先,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耗费能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年消费能源量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表一表明,我国从2008年到2012年能源消费总量逐年上升,并且我国的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初步核算,2012年我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6.17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7%。煤炭消费量增长3.7%;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3.0%;原油消费量增长3.4%;电力消费量增长7.5%。能源消费结构极其不合理。
其次,我国在能源供应结构方面过度依赖煤炭。煤炭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我国能源中居于首位,但是煤炭的资源利用率却很低,仅仅不到发达国家利用率的一半。虽然煤炭在使用和供应方面近几年的比重略有下降,但是煤炭仍然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我国的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对于煤炭的依赖程度无法从根本上发生转变,煤炭仍然占据龙头地位。
由于我国煤炭的硫分和灰分较高,原煤入洗率不高,从而大部分原煤未经选洗就直接燃烧。并且我国普遍存在粗放型开采能源现象,浪费较严重,使得我国在能源生产和使用方面面临巨大压力。因此,我国把改善能源结构和比例作为制定能源政策时的重点,并且逐步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特别是要重点提升转换能的比例;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和引进先进技术,扩大核能发电站和水力发电站的推广建设,强化原煤的洗选和净化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的使用效率;大力提倡节约能源。
二、发展低碳会计的措施
首先调整能源结构。逐步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并对石油资源进行合理协调,积极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同时,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调整工业结构、优化用能结构,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
其次,建立健全低碳经济方面的会计法规。低碳会计不仅是一项新的会计形式,而且也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柱,建立健全低碳会计相关法规法律,使得其在企业经营和经济发展方面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促进低碳会计的更好发展。
再次,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低碳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发展低碳会计需要会计、资源等跨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求有熟练的会计处理能力,而且要掌握一定的能源、环保知识。通过鼓励会计人员自学成才或是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有计划、有重点地采取多种方法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使作为低碳会计核算和计量主体的企业财务人员,熟练掌握低碳会计的处理方法,懂得分辨环境成本的范围。同时,鼓励会计人员进行学习交流,引进其他专业方面特别是能源方面的人才使其和会计知识相融合,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拓展会计队伍的知识构成,使之更好地适应低碳会计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友华,王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2]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08(3).
[3]王仕军.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9(10).
[4]郑玲,周志芳.全球气候变化下碳排放与交易的会计问题:最新发展与评述〔J〕.财经科学,2010(3).
[5]周志芳,肖旭.国外环境财务会计发展评述〔J〕.会计研究,2010(1).
12.互联网对能源发展 篇十二
1.1 能源供应压力大, 消费总量持续的增加以及能源资源相对不足, 人均占有量低;
1.2 相对清洁的石油能源和天然气资源匮乏, 入不敷出。
1.3 能源消耗高不能合理的利用资源, 造成能源的浪费;高排放, 污染严重、粗放型经济增长、重工业的经济结构、能源效率低等。
1.4 经济发展快, 能源需求量大, 资源节能困难。
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的碳减排压力也不断的提高, 对于碳排放的控制要从最根本出发, 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来制约碳排放。以往我国对能源模式一直都是采取GDP进行约束的, 但是这种模式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在对能源控制方面起到的效率不大, 约束力有限。满足了地方政府经济强化, 能源强度指标。在“十二五”期间, 一方面要加强对能源的约束力, 另一方面又要控制整个能源的消费总量, 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对节能减排的考核。
2 节能政策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国家制定的正常需要我们积极的配合, 我国能源发展的现状虽然是高消耗、高排放、经济结构粗放, 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产物, 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对于节能理念的发展模式, 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实际情况和经济的发展特征。一方面经济发展快, 决定了我国在节能制度上对能源成本提高要切合实际, 符合经济的发展, 这一点, 在政府调高电价的难度上体现了出来;另一方面, 经济结构粗放, 这就说明了我国节能空间大。这都说明在充分考虑现如今经济发展的现状下, 实施节能发展使可行的。而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战略转型路径都应该坚持节能为主, 发展清洁能源为辅。
“十二五”期间通过对能源问题的分析, 把合理的控制消费总量作为了低碳发展的关键,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加大对节能的约束力度, 发展低碳社会。
煤炭消费中占有比重最大的是煤电总量, 而通过对煤炭消费总量的控制, 调节电煤价格, 使一些相关的电力企业和电力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一定程度上是对电业的控制, 限制了电业的发展,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 煤炭能源与电力两者之间可以相互的替补, 对煤炭的限制, 虽然对电力行业造成的影响, 但是同时也给它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使对煤炭的需求转化为对电力的需求, 电力行业同时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清洁、天然的能源进行替换,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源的消耗的同时, 有利于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节能政策为电力行业发展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为电力行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电力行业是造成节能问题的重要领域, 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 促使电力能源转向其它的清洁型能源, 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电力行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但是, 成产成本的提高以及针对煤炭价格的调整, 使电力行业在短时间内经济效益得不到发展。
3 电力行业针对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采取的有效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电力行业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 电力的发展在社会发展, 居民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且电力能源作为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政策的改革, 直接影响到能源的发展状况, 能源消费总额的控制实际上就是为了降低煤炭的消费, 实现“节能减排”。目前, 对能源发展主要是偏向于节能、低损耗, 发展清洁性能源, 实行低碳生活。而这个发面的发展就需要电力行业的支持和参与。
能源政策的发展就是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通过电力行业实现, 制约电力行业中煤炭的使用, 使电业行业能源向新能源、清洁型能源转变, 给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促进了电力行业的改革, 与电力行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政策的推出直接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 而加强能源政策的实施以及政策所取得的成效直接影响了整个政策实施的力度以及经济的发展。能源政策实施造成的影响与成效是各个关注的焦点。
在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时, 电力行业发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 能源、电力、GDP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能源的发展需要经济的支撑而经济的提高需要能源的供应, 而电力的发展为能源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所以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实施时, 要充分考虑这三者之间的比例, 使能源的改革不影响社会的发展的稳定, 加强对电力需求的调控, 确定现阶段对能源电力的需要, 从而加强控制和管理, 改善电力结构, 提高电力技术管理, 使电力的发展更加的优质化。
(2) 以往电力的发展都是以煤炭为主的, 而煤炭的发展不利于节能减排政策的建立。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就是为了降低煤炭的使用, 这直接影响了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 调高电煤价格, 提高了电力行业发展的投入, 对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煤炭与电力的存在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关系, 在煤炭价格提升的时候, 对电力的需求量就会相应的增加, 这个电力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但同样也是机遇, 电力行业可以寻求新型的能源代理煤矿, 有利于电力行业耗能的降低, 促进了节能、清洁能源的发展。
(3) 对电价的完善, 发挥电价的调节作用。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 影响了能源市场的平衡, 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能源选择, 而电力价格的合理调整, 使电业行业在发展中找准自己的方向, 加强对其它能源的运用, 逐步降低电业能源的损耗, 增加电力发展的清洁性, 抓住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为电力行业提供的机会, 提高电力行业发展经济。
(4) 优化电力企业内部结构, 加强对企业的管理, 提高电力技术, 完成电力行业向节能减排方向的发展。
摘要:能源问题一直是国家发展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 我国能源问题坚持“十二五”提出的保供给的能源战略, 控制能源的消费, 改变传统的能源思维模式, 本文主要针对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对电力行业发展的影响, 进行具体的分析, 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和改善电力行业的发展, 推动电力行业的改革。
关键词:能源战略,能源消费,电力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争鸣《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5.
[2]赵争鸣, 周德佳《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现状及其发展》[J].电气应用, 2007.10.
13.互联网对能源发展 篇十三
新闻日期:2001-10-10 浏览次数:967
国经贸资源〔2001〕1020号
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尤其是对解决边疆、海岛、偏远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用能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特制订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十五”规划。
一、现状与问题
在过去几十年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工作的基础上,“九五”时期,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初具规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取得长足进展。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初具规模。2000年底,全国从事太阳热水器研制、生产、销售和安装服务的企业有1000多家,年生产量达610万平方米,产值超过60亿元;全国太阳热水器拥有量达2600万平方米,居世界第一位。全国太阳光伏电池组件的年生产能力达到5兆瓦,生产企业(含组装及销售企业)40余家,累计用量已超过15兆瓦。“九五”期间,我国大型并网风力发电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率约为50%;到2000年底累计建成26个风电场,形成了34万千瓦的发电能力,使我国风力发电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国累计安装使用小型风力发电机19万多台,为解决西部无电地区农牧民生产生活用电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00年底,全国共建成近1000座工业废水和畜禽粪便沼气工程,形成了约6 亿立方米/年沼气生产能力。全国累计开发利用地热资源1300多处,其中地热采暖面积已逾1000万平方米;地热电站总机容量约30兆瓦。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太阳能技术方面,国产晶体硅电池效率达到了11?4%,比“八五”时期提高了2个百分点;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中,太阳热水器技术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其应用方式已由季节性、间歇式应用发展到全天候、连续性应用;中温集热器、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开发取得实质进展。在风力发电方面,我国自主开发的200?00千瓦级风电机组的国产化率已超过90%;600千瓦机组样机的国产化率达到80%左右。我国具备了自行研制开发容量从100瓦到10千瓦的10多种小型风力发电机的能力;还开发了一批风光、风柴联合发电系统。大中型工业沼气工程和农村户用沼气池技术应用不断拓展,已成为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秸秆等生物质高效利用试点工程取得阶段性的进展。地热采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热泵等新技术的引进进一步提高了地热利用的价值。
尽管“九五”期间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产业整体实力不强,市场竞争能力弱,一些阻碍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化发展面临技术、资金、市场、机制等各方面的障碍。
总体技术水平不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新兴产业,与常规能源技术相比,仍处于发展初期,企业生产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一些原材料和产品国产化程度低,加大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水平。
市场发育不成熟。目前,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品大多缺乏系统的技术规范,产品质量标准不完善,质量检测和监督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地方保护、恶性竞争等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还不完全具备与常规能源进行竞争的能力。以风力发电为例,尽管“九五”期间风电场建设平均单位投资已由10000?0500元/千瓦下降到8000?500元/千瓦,但上网电价(含增值税)平均水平仍然在0.60?.70元/千瓦时之间,远高于常规能源发电成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投资、税收、价格、财政等方面的激励政策。
融资渠道不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一个新兴产业,资金短缺又缺乏融资机制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障碍,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融资渠道和探索各种融资方式。
二、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突出。我国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要求提高能源效率,清洁使用化石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替代能源,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实施可持续能源战略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战略选择。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提高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发展,已成为实施可持续能源战略的重要措施。
(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选择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西部地区不仅常规能源资源丰富,而且可再生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也非常丰富。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在加强常规能源资源开发的同时,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方面,这不仅可以缓解西部边远地区能源短缺问题,逐步改变沿袭千百年的传统的用能方式和炊事方式,而且可以从源头上改善生态环境,为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三)加入WTO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在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竞争和挑战。由于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整体实力不强,仍然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面对国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如太阳能光伏工业整体技术水平仅相对于国际八十年代水平,客观上处于劣势。面对这种情况,迫切需要加快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迅速发展。
三、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五”时期,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加强宏观引导,培育和规范
市场,逐步实现企业规模化、产品标准化、技术国产化、市场规范化,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上一个新台阶。
(二)主要目标
2005年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含小水电和生物质能传统利用)年开发利用量达到13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近1000万吨碳的温室气体及60多万吨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为130万户边远地区农牧民(约500?00万人口)解决无电问题,提供近20万个就业岗位。
2005年全国太阳热水器年生产能力达1100万平方米,拥有量约6400万平方米;形成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全国太阳光伏电池年生产能力达到15兆瓦,形成应用器件配套齐全的太阳光伏产业,累计拥有量达到53兆瓦。2005年并网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0万千瓦,形成约15?0万千瓦的设备制造能力,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2005年地热采暖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工业有机废水和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及生物质气化工程等高效利用方式形成近20亿立方米的燃气供应能力。
四、发展重点
太阳能光热利用 重点发展热管型平板集热器、内置金属流道的玻璃真空集热管、真空管闷晒热水器以及太阳热水系统的应用软件和硬件;研究和开发太阳能热利用、采暖、空调等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推广太阳光伏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 开发600千瓦级及以上风力发电机组,实现规模化生产;研究开发无齿轮箱、多级低速发电机、变速恒频等新型风力发电机组;提高10千瓦以下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的生产技术水平,推广风/光互补、风/柴互补和风/光/柴联合供电系统。
生物质能高效利用 重点发展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高浓度工农业有机废水的大中型沼气工程,提高沼气专用设备技术水平。加快开发生物质型煤和高效直接燃烧设备的开发利用。
地热利用 加快地热回灌技术的研究,地热利用设备生产和成套设备技术开发。加快地热源热泵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提高设备国产化程度。
五、对策与措施
(一)研究制定鼓励发展的政策
研究制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税收优惠政策和发电上网的鼓励政策,通过有效的政策激励,拉动市场有效需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采取政策倾斜等措施推动西部地区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开发和产业化建设。
(二)推动技术进步,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
围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加快科技开发,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实行产学研联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和新产品,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和规
格,降低成本,形成一批用户信得过、国内外有较高信誉的名牌产品;组织重大技术示范,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引导,提高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水平和设备制造的能力。
(三)组织实施示范工程
组织实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积极引导太阳热水器生产企业参与示范工程建设,推动太阳热水器作为建筑构件制造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扩大应用领域。
继续实施风电设备国产化示范工程。选择资源条件好,经济实力强的风电场,建设10万千瓦级示范风电场;支持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开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设备及零部件。通过国产化示范工程降低设备造价,使风电场初始投资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组织实施蔗渣热电联产技术商业化示范工程和生物质发电上网商业化示范工程。
(四)积极培育和规范市场
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体系建设。继续组织制定和修订有关产品和零部件的国家标准,包括产品性能、试验方法和能效标准以及系统的安装、设计等国家标准。
建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质量保证体系。逐步建立国家级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质量控制体系。组织开展大型风力发电设备及零部件的检测、认证工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太阳光伏系统及部件的质量检测体系。
建立产业化技术服务体系,实施项目招投标制度、工程质量监理和评审制度,鼓励发展工程建设、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人才培训为主的中介服务。
(五)加大宣传、培训和信息传播的力度
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以及党和政府对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方针、政策。对从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有计划地组织培训。加强信息交流,支持建立一些全国性和区域性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信息网站,通过信息传播,引导产业发展。
(六)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互联网对能源发展】推荐阅读: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能源业务发展对我国能源互联网创新借鉴07-06
能源互联网12-07
全球能源互联网报告10-30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冲击08-21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11-29
互联网(Internet)发展现状08-15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外文文献翻译11-26
未来十年互联网十大发展趋势10-30
深圳市互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