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朗读情境 培养学生语感

2024-09-19

创设朗读情境 培养学生语感(精选10篇)

1.创设朗读情境 培养学生语感 篇一

创设语境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语感指的是一个人对语言敏锐而正确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是固定在人的头脑之中,不需要经过理智的思索即可运用自如的。四五岁的儿童虽然并不懂语法规则,但已能熟练地说话,他所依靠的就是长期在语言环境中潜移默化自然形成的语感。这就充分说明了语感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英语学习首先是英语本身,而不是有关英语知识”的观念,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感的培养,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经过听、说、读等形式,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言材料,在掌握大量词汇的基础上,自然地把语言规则内化,从而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运用和重复,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意和情味等,在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为此,首先,应该从新教材情境对话较多、注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所给的对话、课文等语言材料;其次,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第三,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为学生创设运用语言的条件。当然,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的差异,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初中一年级学生大部分是初次接触英语,一般都有一种新鲜感和好奇感,获取知识的要求强烈。这一阶段应主要让他们读一些内容简单、趣味性强、图文并茂的连环画、画报等,教他们唱一些节奏轻快活泼、歌词简单易懂的英文歌曲。同时,还应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补充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词汇量,逐步培养他们运用英语思考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中,用3个月左右时间,使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课堂、校园以及家庭的最常见的简单用语,要求学生尽可能在这些场合使用英语,对表达较好的给以表扬;在期末时教学生一些祝福新年的英语,帮助他们自制英语贺年片,送给同学好友。由于我从一开始就把“学以致用”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因此,英语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初二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词汇量,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时应该让他们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阅读一些简单的英文读物,如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小幽默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试着推敲翻译,说明大致意思,然后再加以补充和完善,揭示其深刻道理。把英语格言引入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日常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一些生动有益的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开展互赠格言活动;也可以在上课前把有关的格言写到黑板或图片上,让学生去合理想象推测。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对学生也起到了激励作用,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充实心灵,在愉悦的情感中产生浓厚的积极求学心理。学生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语感也会随之增强。通过多读多看,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英语对话,把所学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达到边学习边应用、在应用中学习巩固的目的。

[1][2]

2.创设朗读情境 培养学生语感 篇二

一、反复诵读———落实一个“读”字

夏丏尊说过:“读, 原是很重要的, 从前的人读书, 大多不习文法, 不重解释, 只知在读上用死工夫。他们朝夕诵读, 读到后来, 文字也自然通顺了, 文义也自然了解了。”可见诵读对文义的理解是多么有用, 因此, 语感的训练要以诵读为主。

(一) “读”中感受情感

读是感受语言情感的最好方法。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把握朗读技巧, 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自然得获得语感。例如, 课文《二泉映月》中有一段话概括了阿炳十几年来遭遇的人生变故。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找一找, 再让学生朗读体会, 使学生真正走近阿炳, 了解阿炳, 感受阿炳的“人穷志不穷”, 不向命运屈服的骨气。然后紧紧围绕“渐渐地, 渐渐地, 他似乎听到沉沉的叹息, 伤心的哭泣, 激愤的倾诉, 倔强的呐喊……”在教学中, 教师需让学生反复朗读, 逐渐深入阿炳的内心深处, 从而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冲动来源于他十多年的坎坷经历与身心的巨大折磨, 进而体会到他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

(二) “思”中领悟内涵

语感训练的着力点应在于“思”。边读边思, 才能领悟语言内蕴, 使语言快速长进。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 通过读、画、咀嚼来解词析句, 通过比较、思辨、领悟, 逐步积累语感。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啃食干粮一部分时, 我就主要采用“一读, 二画, 三咀嚼”的方法。首先指导学生默读, 让学生思考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李时珍很苦, 并用笔画出来。接着思考, 李时珍住的是破败的古寺, 吃的是难以下咽的干粮, 他怎么还笑着问徒弟?再接着指导学生质疑讨论, 汇报交流, 通过思辨从一个“笑”字中领悟到李时珍不怕吃苦, 以苦为乐的品质。

(三) “忆”中把握方法

“忆”就是记忆, 简单点说就是复述和背诵。我认为我们应该重视复述和背诵。复述是构成小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增强语感。由于经常不断地进行背诵训练, 再加上受书面语言的影响, 学生就能从书面语言中学得越来越多的语汇, 使口头语言的质量越来越高, 越来越趋向规范化。而当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力提高后, 他们需要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时, 就更能灵活自如地遣词造句, 表情达意。

二、推敲品味———突出一个“品”字

品读, 就是把读书和品味结合起来, 读中品, 品中读, 感悟语言的魅力。

(一) 比较———品出规范

比较是培养学生语感精确性的一种有效方式。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些词语并不深奥, 意思不难理解, 但却用得精妙传神, 耐人寻味。这时可以用比较、反复推敲、品析挖掘其隐含的意思,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所在, 锤炼学生的语感。比如, 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时, 我主要让学生体会“着迷、迷恋、痴迷”三个词语, 先分别找出课文中的三句话, 让学生找出文中表示法布尔“着迷”“迷恋”昆虫的词句, 品读体会。当学生发现“痴迷”一词时, 我让他们说说“着迷”“迷恋”与“痴迷”区别。通过对比由“着迷”到“痴迷”, 学生感受到三个词语都是指喜欢, 但是程度不同, 从而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强烈热爱。

(二) 调换———品出精华

调换就是把句子中要推敲的字词换一个词语, 两相比较, 让学生品味作者运用词语的精当。比如《三顾茅庐》一文第2小节,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 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教学时教师可以追问学生:“这句话中的‘嚷道’能否换成‘说道’?”学生通过调换对比, 从中感受到张飞的粗鲁无礼。

(三) 揣摩———品出中心

好的诗文总有些精妙的字眼, 这是作者炼字工夫所在。《春日偶成》的作者是程颢, 是他春日郊游, 即景生情写下来的。诗歌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 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其中“乐”用得非常精妙, 教学时, 教师应主要让学生说说作者郊游时看到了哪些美景, 再让学生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

三、创设情境———注重一个“情”字

情景教学是一种激发儿童相应的情感, 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

(一) 在情境中展开想象, 感知语言形象

情境教学非常注重创设相应的情境, 启发学生想象感知文中栩栩如生的人物、感人至深的场面、秀美无比的景色等。显然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十分有帮助的。在教学《特殊的葬礼》一文时, 我通过放课文录音和大瀑布录像, 让学生展开想象再通过朗读读出来, 让学生在课堂上入情入境地朗读, 通过情景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

(二) 在情境中体察情感, 感受语言情味

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情”的作用, 要把感情带入课堂, 要挖掘文本中的感情因素。教师要用感情感染学生, 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 让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去读, 充分感受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教师要自己先动情, 将学生带到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去。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 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三) 在情境中领会主旨, 感悟课文中心

主旨是课文的灵魂, 是作者写作的主题思想, 它蕴涵在语言文字中间, 学生不易掌握, 由于情景教学是教师有意识地根据文本的主题去创设场景, 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理解领悟文本内容的内涵, 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深层含义的能力。例如, 在教学《半截蜡烛》一文时, 我根据教材的特点, 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尽情想象, 想象人物的语言、心情、动作, 所处的环境, 感受当时情况的紧急,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对话、表演, 自愿结合扮演文中角色, 在演中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的可贵品质和热爱祖国的崇高精神。

3.加强朗读指导 培养学生语感 篇三

首先,要把语文课本作为培养语感的材料

教师要指点、启发学生运用朗读、默读、分析、比较等方法,真切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揣摩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进而充分吸收文章精华。课本里有些练习题就是为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设计的。如选择同义词、辨别褒义词、贬义词等,这是培养学生的语义感的;关联词语填空、划分段落层次和辨析病句的练习是培养学生语法感的;汉语拼音的练习,是培养学生语音感的。总之,培养学生的语感,应充分利用课本,课本是培养语感的教材。

其次,要加强语感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充分说明:实践出真知。语感实践就是听、说、读、写。其中,读,特别是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手段,“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要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良好的语感,教师就应先从朗读入手,用有效的方法去训练学生。

1.加强朗读示范。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应是一位情感丰富的教师,要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感情,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所以在阅读课上,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萌发朗读的兴趣,从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2.注重朗读技巧。读,要读出重音所在、词义的褒贬、声调的抑扬和文章中的感情。掌握了朗读技巧才能对语言文字产生真切而强烈的感受,才能准确地再现作者的语气和语调,最终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①要注重语音轻重与停顿。在读表现凝重鲜明的情感态度的句子时,要重读;在读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时,要轻读。②要注意语气、语速。语速快慢取决于文章的情节内涵和人物情感。通常表现欢快、愤怒激情的语速要快,表现忧郁、痛苦心情的语速要慢。③要注意语调抑扬。对于一些状物抒情的文章,要注重“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读得其法,不但能感知课文遣词造句的充分生动,而且能感受到作者感情的奔涌,受到蕴藏其中的情感熏陶。例如读郭沫若的《白鹭》:“在清水田里,时常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读的时候语音要轻柔,语调要舒缓、充满韵味,表达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3.采取多样形式。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感情奔放的,组、班齐读;感情婉约的,要求学生跟着录音单读;情景交融的,配乐朗读;而对戏剧文学,则分角色读。也可以一篇课文运用多种方式来读。例如教《烟台的海》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味文中的美感,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录音,去感触诗中所表现的美妙境界;可以由教师或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让学生在沉浸中受感染。为了使感情色彩更浓,还可以配乐朗读。这样运用多样的形式朗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意境的感知,感受到作者对烟台海的赞美。

4.倡导自由品读。在朗读时不带任何问题,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行品读,从而充分享受读书乐趣。我曾听过两位教学风格不同的老师教学《七颗钻石》这篇课文,一位老师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讨论、交流;另一位老师,则放手让学生品读,熟读后让他们谈谈对文章的理解。两相比较,后者所教的学生不仅能指出文章中的优点,而且还能指出文章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虽略显幼稚,却也有理有据,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两者的教学效果差别很大。

第三,要加强诵读,积淀语库

对文本中的语言进行品读,是学生内化语感形成语文能力的关键;重视对教材中精彩句、段、篇以及我国语言文学宝库中的诗词精华的背诵,是积累语感、语言的必需途径。学生通过背诵在头脑中形成对语言的认知结构,在感知语言的一瞬间,其生动、恰当、准确的语汇就会翩然而至。

第四,要经常进行语感分析

其做法是选择一些典型例句,由语言到内容再到语言进行一番分析。所谓典型例句,包括精彩段落,含意深刻、隽永、生动形象的句子,准确的标点等。要分析它们用哪些词语、句式和方式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什么内容,这是由语言到内容。然后再追问一步:为什么作者选用这些词语、句式和方式?换了会怎样?这是由内容到语言。语言——内容——语言,只有这样,语感的培养才能落实到实处。

4.创设情境,培养中学生自主能力 篇四

一、案例背景信息

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为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千古悬念》。本课是在上一节课“科学之谜”的基础上,以“千古悬念——金字塔之谜“专题为切入口来介绍如何插入新幻灯、设置超级链接及幻灯片切换效果。由于我是将该课作为一节独立课去开课同时对学生也不太了解,所以我就以即将来临的清明节作为切入口来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直被人忽视或遗忘,直到2006年国家才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都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制定出《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规定清明节放假三天,来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制作清明节的演示文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食俗等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在导入环节,我让学生回答我们为什么将会有三天假期,自然的引出即将来临的清明节。在处理“超级链接的设置”这一教学难点时,让学生详细地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食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然后提出怎样快速的从总介绍转到相应的内容引出超级链接的设置。整节课上学生们兴趣高涨,乐于操作,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在已有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插入新的幻灯片;初步掌握设置指向网页的超级链接,进一步理解超级链接的涵义;掌握幻灯片的放映方法;掌握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根据任务的要求,快速地确定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归纳和整理;进一步增强探索和自学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超级链接的设置,深入了解清明节;在信息的收集及处理过程中,丰富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逐步养成爱国主义精神。

(二)内容分析

本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

容。本课是在上节课“科学之谜”的基础上,以“千古悬念——金字塔之谜”专题为切入口。由于学生未曾学过第六课的内容,所以我以学生感兴趣的清明节作为知识载体来,让学生通过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掌握在原演示文稿中插入新的幻灯片,实现幻灯片与其他资料之间的链接等,掌握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定方法,学会放映幻灯片。

(三)学生分析

由于是借班上课,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不是很了解。通过向该班的任课老师了解到,第六课的内容学生还没有学过,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非常的强,同时也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是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一门课程。

新课改中强调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幻灯片的切换效果这一知识点是全新的,学生在Word中未曾接触过,因此可以比较容易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将他们内心深处的好奇心转化为探究新知渴望新知的原动力。

针对上述三个方面的依据,教师设计了本次活动,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和讲练法。

2、资源准备

(1)关于教学任务说明的PPT。(2)关于如何介绍清明节结构图的PPT。(3)关于清明节的资料文件夹。(4)多媒体网络教室。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一)新课引入——说说清明

师:接下来我们将会有三天的假期了,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放假吗? 生:清明。

师: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来看一下清明是怎么来的?

广播播放清明节的来历视频。

师:清明节,我们会做哪些特殊的事情?即在清明节的时候你会干些什么事情?

生1:扫墓。生2:放风筝。生3:踏青。生4:插柳。

师:展示已做好的清明节幻灯片,介绍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我们还会吃一种特殊的食物——清明果。古时候还有很多诗人做了有关清明的诗词,如: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设计意图:对即将来临的清明节的讨论来增进师生的感情,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插入新幻灯片——介绍清明

师:有关清明节的内容这么多,如果我们要将这些内容记录在PPT中,展示给大家看。一张幻灯片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吗?那该怎么办?

生:不能,插入幻灯片。

师:对,我们可以插入一张新幻灯片。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够插入一张新幻灯片呢?

学生自主探索之后在让学生上来演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任务一:请同学们打开 “清明节.ppt”这个文件,根据“学生材料”这个文件夹所提供的资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主题制作一张幻灯片。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并提示:在制作幻灯片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文字要简洁,中心要突出,构图要明快。

提高题:制作好的同学可以制作多张有关。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要求学生插入新幻灯片,并充实新插入的幻灯片。PowerPoint与Word在界面及操作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让学生先自行尝试,遇到问题后教师再作适当的提示和辅导,最后对其进行总结。考虑到学生对Word知识掌握熟练程度的不同和学生操作能力的差异,设置了分层任务。

(三)设置超级链接——理清清明

师:都做好的吗? 生1:好了。生2:没有。

师:没做好的同学没有关系,大家先听这里。老师教大家一种节省时间的秘密武器可以让你们很快的充实新幻灯片的内容。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看过的“清明来历”这个视频就可以用来扩充清明节由来和传说这一块的内容而不需要在我们再插入一张新幻灯片来介绍清明节由来与传说。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将清明来历和清明节由来和传说联系起来呢?

生:超级链接。

师: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会设置超级链接啊? 学生上台操作,教师在旁协助指导。

师:怎样才能看到我们设置的超级链接有没有成功呢? 生1:不知道。生2:放映。

师:对,我们可以在幻灯片“放映”状态下来查看超级链接是否设置成功。实现幻灯片放映有4种方法:

1、我们可以通过“幻灯片放映”菜单选择“查看放映”命令

2、按键盘上的F5。

3、直接单击演示文稿窗口左下角的“幻灯片放映”按钮

4、按键盘上的shift+F5。

师:这四种方法实现的效果一样吗? 生:不一样。师:哪里不一样。

生: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实现的效果是一样的,第三种方法和第四种方法实现的效果也是一样的。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是从第一张幻灯片开始放映,而第三种方法和第四种方法都是从当前所在的幻灯片开始放映。

任务二:对自己制作的清明节幻灯片设置相应的超级链接。(温馨提示:在设置任务二中的超级链接时,我们要选择“本文档中的位置”这个按钮,然后再选择相应的幻灯片。)

设计意图:学生在七年级的时候已经接触过超级链接,所以在设置超级链接

时,我让会操作的学生上来教不会操作的学生。让学生过把做教师瘾,进行角色的互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在讲解幻灯片的放映时,让学生知道实现目标可以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幻灯片的切换——展示清明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来看一下你们的演示文稿在放映的时候和老师的有什么不同? 生:„„

师:老师的每张幻灯片都是闪亮登场的,老师对每张幻灯片都设置了幻灯片的切换效果。那你们想不想也让自己的幻灯片能够闪亮登场呢? 生:想。

师:想的话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0页,认真的阅读30页和31页的内容。等一下老师要叫一位同学来示范一下你是怎样实现幻灯片的切换效果的?

任务三:将清明节演示文稿中的第一张幻灯片设置为“水平百叶窗”的切换效果,切换的速度为“中速”。

学生演示。教师讲解:我们首先要选中要设置切换方式的幻灯片。然后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单击“幻灯片切换”命令,这时右边就会出现幻灯片切换的任务窗格,在“应用于所选幻灯片”中选择“水平百叶窗”,速度这里选择“中速”,这样就设置完成了。谢谢。

师:我们刚刚的设置只实现了一张幻灯片的切换,假如我想让所有幻灯片的切换方式都是水平百叶窗该怎么办?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吗? 生:应用于所有幻灯片。

师:对,我们可以选择应用于所有幻灯片。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一个有切换效果的演示文稿和没有切换效果的演示文稿,让学生体会到设置切换效果可以使幻灯片切换时更美观。让学生看书去实现幻灯片的切换让学生知道信息课中获取知识的方法不仅仅只是老师的讲解和演示,其实看书是获取知识的一种基本方法。

(五)作品展示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

1、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2、其他同学评价

3、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在评价环节,我设计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三个环节。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够实现学生之间的取长补短。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1、新建一张幻灯片:新建幻灯片主要有四种方法:从插入菜单中选择新幻灯片命令;单击工具栏的新幻灯片按钮;在视图区中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幻灯片;在视图区中单击,当出现一条横线的时候,按回车键。

2、设置超级链接。将要设置超级链接的文字或图片链接到原有文件或WEB页和该演示文稿中的其他幻灯片。

3、幻灯片的放映。实现幻灯片的放映有四种方法: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选择”观看放映“;单击演示文稿窗口左下角的”幻灯片放映“按钮;按F5或shift+F5。

4、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随堂练习: 想一想:

利用“动作设置”实现动作设置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的跳转。跳转顺序按照第一页中的标号。

怎样“隐藏”文本框的线条?怎样将艺术字变成排文字?

设计意图:对本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印象。

四、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就是兴趣,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而兴趣和欲望正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基石。因此,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并使学生进入情境十分重要,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特点,情境要真实、有趣味,最好是学生熟悉的情境。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时刻就是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

最初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我一直在犹豫:到底是直接用课本创设的千古悬念——金字塔为情境,还是以清明节作为情境来进行教学呢?经过再三考虑,我觉

得学生应该会对即将到来的清明比较关注,但是学生并不太了解清明节具体的来历,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同时创设清明节这样的情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弘扬中国的名族文化。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信息技术课内容更新换代很快,又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在上这节课之前还没有上过第六课的内容,但是学生已经接触了Word的一些基本操作。所以在插入新幻灯片之后,我先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怎样根据提供的框架来充实幻灯片的演示文稿的内容。根据学生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强弱设计了分层的任务。在设置超级链接时,我让学生根据在Word学到的超级链接的设置探索出PowerPoint中超级链接的设置,然后让会的同学来教不会的同学操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在讲解幻灯片切换这个知识点时,我通过展示一个有切换效果的演示文稿和没有切换效果的演示文稿,让学生体会到设置切换效果可以使幻灯片切换时更加美观。然后让学生自己看书去探索如何实现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5.创设朗读情境 培养学生语感 篇五

一、朗读语感及其特征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从朗读教学的实践来看, 朗读语感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直觉性

朗读语感具有直觉性特征, 即对语言中各种微妙复杂含义和表达效果进行直觉性领悟, 能在不假思索的状态中驾驭语言各要素。但这种直觉不是没有经过逻辑推理就有直接接受的感受、判断和认识, 而是建立在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感性经验积累之上的一种潜意识, 是在对语言的理解、认识基础上与自己的情感经历等整合起来之后的一种灵气和悟性, 只有经历从自觉到不自觉的过程才能形成。朗读语感好的学生在看作品的时候, 一方面迅速对文字符号直觉领悟, 另一方面又会在内心听觉上构建出有声语言声音形式的直觉设想, 这使他们在瞬间采用适宜的有声语言形式将内心的感悟外化, 使作品的精神内涵通过朗读得以完美体现, 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 从而完成他们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朗读语感的直觉是天性, 更是修养。朗读语感直觉的形成虽然要求一定的生理、心理条件, 如健全的听觉、视觉、思维及发音正常等, 但这些只是朗读语感直觉形成的基础。语感直觉形成的关键是长期的积累和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正确方法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获得关于语言的敏锐直觉, 使他们在接受语言的瞬间迅速领悟语言符号所表达的全部意义, 以及蕴涵的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别, 并可以凭借对于语言内容及形式的敏锐感知, 驾驭语言信息的发出, 是形成提高语感直觉的重要方法。

2. 转换性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它的创造性体现在朗读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把作用于人的视觉的文字符号转化为作用于人的听觉的有声符号, 这种转化不是从文字到声音的简单对应, 而是朗读者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活动。它首先要求朗读者真正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 在看到文字的同时, 运用自己的全部感官积极联想想象, 既听到声音, 看到形象, 又触及情感;在理解、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 敏锐地捕捉文字作品的言外之意, 未尽之言, 潜在情味, 进行创造性的填空补缺;迅速、准确、传神地对语言文字进行组合加工合成, 完成符合听觉规律的有声语言的整合, 忠实、准确地表现作品的精神实质, 鲜明、生动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其次, 朗读语感的侧重点是由文字符号转化而来的口头语言声音形成的语言流, 它要求朗读者对语流的各个层面有敏锐的洞察力、辨别力和驾驭能力, 声音高低、轻重、长短、明暗变化细腻准确, 语句、句群、段落、篇章语意表达恰如其分, 情感色彩分寸把握细致入微, 文体、语体语言样式选择恰当得体。同时还要掌握有声语言的表达规律和技巧, 恰当使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方法, 运用千变万化、生动传神的有声语言描摹作品, 传情达意, 使朗读具有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

3. 情感性

一方面, 语文教科书中多数文章是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 它们是情感的负载者, 字里行间凝聚着强烈的人间真情。另一方面, 传情达意是朗读最重要的功能, 朗读时从文学作品到声音作品的转化主要依靠情感的力量, 朗读感染人、教育人的社会功能也由此体现。朗读作品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对作品情感的辨别、领悟与表现。朗读从理解认知入手, 借助想象, 迅速引发积聚情感, 并使有声语言始终伴随着准确、具体、细腻、复杂变化的感情。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朗读语感要求的不仅仅是情感体验, 还有情感释放。它不仅要求敏锐感知书面语的含义、情调、感情、韵味、作者的心情和情感, 而且要有表现这种含义、情调、感情的有声语言敏感和灵性, 心随人走, 声随情动, 使理解与表达完美统一。

二、朗读语感的培养方法

朗读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在千百次的语言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它虽以直觉形式存在, 却是建立在有意注意的思维积累之上, 建立在丰富的语文知识和大量感性经验积累之上的。朗读语感的形成是在朗读实践中获得的。而目前中小学语文课的朗读教学大多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朗读创作方法的指导非常薄弱, 经常是照字出声, 有声无情, 缺乏内心感受和体验, 表达效果较差, 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语感了。针对这一现象, 我认为目前的语文课应加强朗读教学, 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 提高他们的朗读技能, 并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感。

1. 强化语言感受能力

朗读是一种愉悦身心的艺术审美活动, 而“审美的根源在于感受力”。声情并茂地朗读根植于朗读者对作品所反映的意、理、情、趣、蕴的深切灵动的感受, 即朗读作品时能透过文字符号感觉到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存在, 从而产生内心反应与体会。它要求对文字符号高度专注和敏感, 集中精力, 能动思维, 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迅速接受文字符号的刺激, 辨析词语的意义、判断情感色彩;置身于作品的情境之中, 借助自身展开联想想象等一系列思维和感情活动, 切身体验作品人物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把抽象平面的词语变成形象立体的画面和流动的情感;同时将这种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相结合, 使理解感受不断深化, 从而深刻把握作品的形象、思想和感情。这一心理过程是朗读创作的桥梁和基础, 这种全身心投入的体味感悟作品的语言实践活动反复进行, 是一种感性经验的积累过程, 对提高朗读语感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2. 强化情感体验与表现

在朗读语感直觉中, 情感往往表现为对作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审美产生情感共鸣和情感愉悦后所迸发出的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 以及朗读过程中呈现的激情状态。这种积极活跃的心理状态是朗读不可或缺的, 没有这种有声语言应有的状态, 朗读必然是冷漠的、懈怠的, 只能是字形到字音的表层转换。因而在朗读中应充分利用直觉思维的力量, 启动学生情感的闸门, 使他们在反复中丰富情感积累, 形成情感鲜明的良好语感。

“笔锋常带感情”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但这感情蕴涵在字里行间, 只有通过体味、感悟才能把握住。朗读则进一步要求在意会的基础上言传, 它所具有的直觉可感性使它比文字语言更能生动细腻地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朗读教学应注重从文本入手加强情感敏感度的引导与训练, 使学生感同身受, 产生情感体验, 并在理解感受与表达过程中使情感的感受力、分辨力、表现力得以提高。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作品每一句话所包含的语义要素分析入手, 揣摩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情感;立足全篇, 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的发展轨迹。要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 调动自己的所有感觉器官体验作品, 结合个人生活阅历和生活、知识积累激活自己的情感, 以深刻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感情并与之产生共鸣和交融;给予学生情感表达技巧和方法的点拨和指导, 使学生的朗读达到鲜明生动的思想感情与丰富多变的声音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3. 强化朗读技巧的传授和运用

朗读是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这种创造不仅体现在能动理解感受作品上, 更体现在能用声音传情达意、引人入胜。而朗读技巧的正确使用为有声语言的构思和传达提供了重要方法, 是完美表现作品之精妙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只有正确使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技巧对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加工, 才能使作品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准确、鲜明和生动。例如恰当使用停连技巧, 能在文字语言序列转化为声音序列的过程中根据思想感情的变化整合词语间的疏密关系, 断连好词句, 使表情达意完整清晰;确定并强调好重音使语句内部词或词组关系主次分明、语言目的清晰明确;处理好每个语句思想感情色彩和分量变化的声音形态, 使朗读声音多姿多彩, 细腻丰富;使用节奏技巧, 能够在把握全篇作品思想感情波澜起伏变化的基础上使声音形式形成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回环往复, 形成美感。教师不仅要娴熟掌握使用这些技巧, 而且要教会学生, 让他们在朗读实践中掌握以声传情的多种方法, 并在朗读训练中反复使用, 于潜移默化中在头脑里形成丰富的表达形式仓库, 从而在使用时得心应手, 招之即来。

6.从朗读训练入手培养学生语感 篇六

一、通过朗读、揣摩,培养语感。

现行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到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并还有许多声像教材是由有经验的的人朗读、播讲,语音标准,语言规范,为学生提供了最优良,最规范的学习样板,使学生能寓紧张的学习于轻松愉悦的气氛之中,其效果不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比拟的。因此,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应提倡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来培养学生的语感。用美学老人朱光潜的话说就是“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老先生这段精辟的描述,便是朗读、揣摩的实质。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有许多内涵丰富的精美的文章,如《小珊迪》、《爬山虎的脚》、《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等。教学中,应安排较多的时间,利用声像教材指导学生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因声求气,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言的音韵变化中,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

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一个明确,一个调动。明确怎样的语言适宜于培养怎样的语感。一般说来,构成画面的语言适宜培养形象感;含意深刻,寓意丰富的语言适当培养意蕴感;对话、独白式的语言适宜培养情趣感。还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扩大视读广度,培养学生将作品中的语言文字化为自己的言谈,自己的写作词汇。这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式。

二、通过朗读与激发想象有机结合,诱发语感。

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等等。无论哪种朗读都不仅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读的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如《观潮》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其中“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便不会让人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中,可通过电教手段,如播放录象、展示课件等激发想象,使其在语感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增强学生对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感性认识。可激发学生通过“白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然后,对整段文字进行反复感情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语感。

三、通过朗读形成内心视像,激发语感。

课文中有些词句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不难理解,但却富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朗读的方式,形成鲜明的内心视像,来引发学生的语感。如《小珊迪》一课,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从白天到晚上所发生的事情。小珊迪为了要“我”买他的火柴,从请求到乞求再到苦苦哀求,而“我”的心情也随着变化,从不在意到同情再到感动。教学时,可让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一边听老师的感情朗读,一边闭上眼睛想象不同的人物形象,并随着老师感情朗读时的感情变化联系类似的电影、电视中的有关镜头,将人物的具体情景浮现于眼前,引发学生敏锐的语感。然后,让学生通过轮流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再次形成内心视像。小珊迪那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不但深深打动了“我”,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小珊迪悲惨遭遇的同情。

7.创设语境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语感 篇七

摘 要:语感指的是一个人对语言敏锐而正确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是固定在人的头脑之中,不需要经过理智的思索即可运用自如的。四五岁的儿童虽然并不懂语法规则,但已能熟练地说话,他所依靠的就是长期在语言环境中潜移默化自然形成的语感。这就充分说明了语感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境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语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213-01

语感指的是一个人对语言敏锐而正确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是固定在人的头脑之中,不需要经过理智的思索即可运用自如的。四五岁的儿童虽然并不懂语法规则,但已能熟练地说话,他所依靠的就是长期在语言环境中潜移默化自然形成的语感。这就充分说明了语感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英语学习首先是英语本身,而不是有关英语知识”的观念,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感的培养,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经过听、说、读等形式,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言材料,在掌握大量词汇的基础上,自然地把语言规则内化,从而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运用和重复,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意和情味等,在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为此,首先,应该从新教材情境对话较多、注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所给的对话、课文等语言材料:其次,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第三,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为学生创设运用语言的条件。当然,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的差异,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初中一年级学生大部分是初次接触英语,一般都有一种新鲜感和好奇感,获取知识的要求强烈。这一階段应主要让他们读一些内容简单、趣味性强、图文并茂的连环画、画报等,教他们唱一些节奏轻快活泼、歌词简单易懂的英文歌曲。同时,还应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补充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词汇量,逐步培养他们运用英语思考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中,用3个月左右时间,使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课堂、校园以及家庭的最常见的简单用语,要求学生尽可能在这些场合使用英语,对表达较好的给以表扬:在期末时教学生一些祝福新年的英语,帮助他们自制英语贺年片,送给同学好友。由于我从一开始就把“学以致用”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因此,英语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初二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词汇量,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时应该让他们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阅读一些简单的英文读物,如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小幽默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试着推敲翻译,说明大致意思,然后再加以补充和完善,揭示其深刻道理。把英语格言引入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日常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一些生动有益的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开展互赠格言活动:也可以在上课前把有关的格言写到黑板或图片上,让学生去合理想象推测。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对学生也起到了激励作用,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充实心灵,在愉悦的情感中产生浓厚的积极求学心理。学生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语感也会随之增强。通过多读多看,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英语对话,把所学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达到边学习边应用、在应用中学习巩固的目的。

初三学生的词汇量进一步增加,表达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这时,要在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各种活动,诸如课堂英语角、户外实践等,多为学生创设实际的购物、待客、问路等语言环境,提供实际运用语言的条件。如第三册第17单元的问路,第21单元的购物,第22单元的看病等,都可以让学生登台进行英语表演,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授新课之前,可以让每两位学生(课前约定)自己准备一段精彩的对话作为开场白,要求带表情、带感情和动作,达到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对话主要围绕上一节课以及本节课文内容展开,对有些程度较好的学生,对话内容可不加限制。此外,要求学生经常把读到的有趣的故事,向教师和同学们复述:适时适当开展英语故事会、英语演讲等活动。这样,在已有的英语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实际练习,学生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了。

培养学生的语感要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不要一开始就对学生要求过高过严,以致学生产生消极畏难情绪。教师对学生在交际中出现的错误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不要频繁地去纠正,更不可讥笑训斥,以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鼓励学生特别是胆小内向的学生尽他们的能力进行交际,在多听、多说、多读的基础上,学生是会自己逐渐纠正语言中的不当之处的。

8.创设朗读情境 培养学生语感 篇八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实践证明: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展开教学,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菱形性质时, 导入时是这样设计的:

1. 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菱形图案? (看谁说得多) 学生争先恐后地说: (1) 吃过的食物的形状。 (2) 春节时门上贴的剪纸花。 (3) 居室装饰地板砖。

2. 为什么把这些图案设计成菱形呢?

3. 菱形到底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和运用呢? (板书课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之后大家可以总结出来。

然后通过画图和电脑显示, 让学生去猜想, 去探究, 去发现, 去论证。从而弄清了菱形的定义、性质、面积公式及简单运用。

二、变更表述形式, 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直观形象的具体材料, 创设问题情境, 设障布疑, 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需要, 即通过变更问题的表述形式, 引发学生兴趣。

例如:“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教学, 为引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通常提出问题:“△ABC要判定它是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方法呢?”这样出示问题显得单调又乏味。为了同样的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获得判定定理) , 教师若能根据“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内在联系, 在引导学生学习完性质定理后, 提出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如图 (2) , △ABC是等腰三角形, AB=AC, 因不小心, 它的一部分被墨水涂没了, 只留下一条底边BC和一个底角∠C, 试问能否把原来的△ABC重新画出来?”不仅引发了生动活泼的讨论形式, 而且也收到良好的引发效果 (有的先度量∠C度数, 再以BC为边作∠B=∠C;有的取BC中点D, 过D作BC的垂线等) 。

三、猜想验证法, 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 利用猜想验证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积极地促进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使学生兴趣高涨, 主动进行猜想验证。

9.创设朗读情境 培养学生语感 篇九

一、利用化学实验, 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演示实验中趣味实验很多,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 创设问题情境, 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提高其探究能力。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的趣味实验有:白纸黑字 (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写字) , 魔棒点灯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点燃酒精灯) , 滴水着火 (棉花团沾过氧化钠粉末滴水) , 红色喷泉 (氨气极易溶于水) , 黑色面包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 等。

二、联系社会生活, 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所关心的热门科技话题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的现实意义, 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 学有所用, 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 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 更能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比如:探究氨的性质时可创设问题情境:怎样识别肉制品是否新鲜?学生想到的主要是靠感官来鉴别, 通常采用看、嗅、摸的方法。教师演示实验用爱氏试剂 (爱氏试剂是由一份25%的盐酸、三份96%的乙醇和一份无水乙醚配置而成的混合溶液) 检验肉制品, 现象明显,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了探究意识。

三、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 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创设问题情境, 诱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 促进新知识的增长。如用pH试纸测定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铵溶液等的pH值, 思考为什么盐溶液不是全部显中性。

四、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 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系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于一体, 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一些抽象、不可见、难理解、难解释的概念、原理, 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原子结构、化学键的形成等。

五、通过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的疑问, 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疑问,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 对于一些有共性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教师可以就此作为探究活动设计的素材, 创设新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使原有的探究活动向纵深发展。如《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教材, 找出不理解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1) 乙醇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什么是1∶3

(2) 浓硫酸起什么作用?

(3) 温度为什么迅速升温至170度?

(4) 为什么用碎瓷片?

(5) 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而不用排空气法收集?

(6) 温度计水银球为什么要插入液面下?

而乙烯的实验室制法正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探究, 使学生明确制取乙烯的基本原理, 掌握一些实验的要求, 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认识, 并且在实验过程中, 通过正确方法的演示, 对实验过程和现象的观察,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运用化学史料, 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 取得无数创造发明, 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因为不敢怀疑传统的“燃素说”, 虽然发现、制得了氧气, 并研究了其性质, 最终也与“真理”失之交臂;而瑞利、拉姆塞对实验数据微小差异产生的怀疑, 才有了氦和“零族”的发现;化学从医药和炼金术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也正是因为近代科学奠基人波义耳的敢于质疑;另外如果德国化学家维勒、柯尔柏不敢质疑“生命力”学说, 并先后合成尿素、醋酸的话, 则人类打破“生命力”学说的神话也许就要推迟若干年。通过这些化学史料, 可以帮助学生从化学史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并提高他们自主、独立地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40.

10.朗读训练与语感的培养 篇十

一、在朗读训练中培养语义感

朗读, 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首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义感。换言之, 这正如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理解性地朗读。朗读, 将语句层面的声音形态、情感变化, 通过语音、语调和节奏的交互作用, 转化为跌宕起伏的语势、疾徐腾挪的语流。从而达到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 使其义皆出于吾之心的朗读境界。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 (上册)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篇末写道:

不久, 儿子收到了高尔基从远方寄来的信, 信里说道:

“你回去了, 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 我望着它们, 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 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啊!”

“那时候, 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 永远比‘拿’愉快……”

这段话发人深省。篇末点示哲理:“给”, 永远比“拿”愉快。作者在花与人之间找到了思维的链接点, 产生了由此及彼的联想。在指导学生朗读中, 侧重于对“花”的联想。“花”“鲜花”是联想的载体, 宜用重音轻读的方法加以突出, 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正如文中所述:“春天到了, 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 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 散发出阵阵花香, 引来了一只只蜜蜂。”因此, 当读到“我望着它们”时, 自然回想起那段对花的描写。作者在形象思维的酝酿中, 产生对鲜花美好的情感, 提炼出对“美好”这一概念的哲理性思考。语段中两次提到“美好的东西”。如果稍不注意, 就会觉得都是指“鲜花”。这时, 要让学生反复诵读, 进而体会到后一处“美好的东西”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 包括美好的思想, 美好的情操, 乃至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而作的无私的分奉献。因此, “美好”就成了朗读中的关键词。若以重音轻读的方法加以突出, 则会引起人们对“美好的东西”的深层次的思考:“给”, 永远比“拿”愉快。至此, 水到渠成, 境界全出。

如果在朗读训练中, 教师仅仅注意到哲理的点示, 那么学生只能是囫囵吞枣。这样, 不但于语义的理解有碍, 而且于学生日后写作无补。可见, 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义感, 有利于学生自读悟解, 熟读背诵。

二、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法感

句子是按一定的语法结构组成的, 因此, 在朗读中, 要通过语序的变化、节奏的快慢、音调的高低, 把句子读得圆润流畅, 抑扬顿挫, 起伏跌宕。这里所说的语法感, 并非是对句子作语法结构分析, 而是指在朗读的停顿或提顿中显示句子内部的意义关系。需提及的是停顿是语气延续过程中的间歇, 而非语气的中断。只有在语音、语气、语调的错综变化中, 才能表现出句子内部的结构美, 凸现句子意义间的整体美。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月光启蒙》。“母亲唱累了, 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 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 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 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这段文字情绵绵, 意切切, 既描叙了母亲对“我”启蒙教育的动人片段, 又流露出“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句子虽长, 但如果注意句子的意义结构, 那么, 朗读中就会觉得轻盈流畅, 犹如行云流水。如“母亲/唱累了, 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 (“/”表停顿) , 从而突出了故事的中心内容, 一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二是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即使到了中学, 每当回忆起小学读书的情景, 他们也会记忆犹新, 对句子的意义结构不言自明。又如“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这就显示了句子中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再如“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 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通过诵读, 凸现出句子的主干意义, 又说明了“唱”的动机。可见, 母亲对我的启蒙教育用心是何其良苦!对以上的认识, 学生在反复诵读中, 意会、默认、感叹。至此, 诵读就不仅是声音的传递, 而且是感情的溢流。在指导朗读中, 要根据句子的内部结构, 标出需要突出的意义单位, 让学生融情于读, 于思而读, 接受美的熏陶。

三、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境感

语境, 是由内容的外在形式和情感的内部因素构成的。为了让学生在朗读中入境融情, 必须引导学生触摸语言产生的背景, 把握文章的发展思路, 寻觅语与境的结合点。这样, 学生在朗读中才会神游其间, 凭借联想与想象, 再现生活的层层涟漪。

如苏教版四年级 (上册) 《雾凇》。本文描叙了雾凇形成的过程, 突出了雾凇的特点, 抒发了作者对雾凇奇观的赞美之情, 篇末写道:

清早, 寒风吹拂, 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 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花玉树, 便会情不自禁的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这一段是作者在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联想, 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咏雪名句, 借此来赞美“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回想“千姿百态”的具体表现。正如文中所述:“这蒸腾的雾气, 慢慢地, 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 逐渐变成银条, 最后十里长堤上都是银松雪柳了。”然后, 引导学生找出“万树梨花”与“琼枝玉树”的类比点, 以眼前之景猜度“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妙景观, 并通过朗读, 反复玩味。这样, 既表现了视觉上的感受, 又突出了心灵上的感悟。从“观赏”到“赞叹”, 是作者心理体验的内化过程, 是触景生情的心灵感悟。在指导朗读中, 要结合词的语境义, 表现出情不自禁的感慨, 读出赞叹的语气。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 而是水的载歌载舞, 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鹅卵石之所以完美, 是因为有“水的载歌载舞”的不断抚摸, 而不是锤子的几下敲击。学生语感的形成, 不是一朝一夕而能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积淀过程。因此, 在指导学生的朗读训练中, 要通过声音、气色、节奏, 显示文章的风骨神采, 传达语音的意态情趣, 从而在无数次的诵读中, 培养学生清晰的语感, 完善学生的审美结构。

摘要:作为一种技能训练, 朗读承载着感受美感、培养语感的双重任务。本文从朗读训练与语义感、语法感、语境感的培养的关系方面阐述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价值取向。

上一篇: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细则下一篇:小学给妈妈洗脚作文400字